免疫学的意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免疫学的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免疫学的意义

免疫学的意义范文1

【关键词】基础医学;免疫学;发展方向

免疫学是21世纪最具挑战性的科学,是医学中比较前沿和基础的科学。近年来,随着我国免疫学的发展,其在国际社会中越来越得到国际重视和认可。基础医学免疫学的发展,有助于帮助患者解决一些实际医学问题,加快患者的康复。基础医学中的免疫学呈现出欣欣向荣发展的趋势,需要受到相关部门的支持。

1免疫学基本介绍及相关应用

免疫包含着“免除疫患”的意思,免疫学是在对生物体对抗物质免疫应答性及其方法的科学。免疫应答能够使机体对抗原产生刺激,也是对抗原物质进行识别和排除的一种生物学过程。一般情况下,这种生理功能对机体是有益的,能够产生感染等维持机制平衡的免疫保护作用。有时,当免疫功能出现失调时,就会对机体产生一些有害的反应和结果。从建国以来,免疫学就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近年来一些免疫产品相继涌现,对我国一些疾病起到了很好的治疗。中国目前已经基本消灭了天花、鼠疫等传染病,并且类似麻疹、破伤风传染病也大大的减少。基础医学中的免疫学发展有其自身的发展体系,在实际的发展中也有独立的方法。它为生物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些新的手段和方式。最初,人们用免疫学来对人们的血型进行有效的区分,在对植物毒素研究过程中,也采用了免疫学技术。近年来发展的一些新技术,也为生物学提供了一些实用的手段。

2免疫学总体发展方向

2.1免疫学研究更加广泛:从基础医学中的免疫学发展来看,免疫学已经从对细胞的研究深入到对分子和基因水平的研究,免疫学开始呈现出独具特色的发展方向,在这种情况下它也产生了许多新的研究热点。例如:新型免疫细胞的发现及其功能的调节,免疫细胞的发育、功能调控及信号控制机制。新型分子的发现及其结构的研究对疾病治疗的意义更大。基础医学中免疫学的发展,对临床起到了积极的意义。2.2免疫学与多种学科相交叉:免疫学和其他多种学科交叉,有效的促进了免疫学和其他学科的共同发展,例如免疫学和生物信息学的交叉,使得研究者能够更好的研究免疫反应、识别之间的机制,有助于加快对多种学科的研究和发展。免疫细胞的发育以及结构功能都是分子生物学等的研究模型。

3近几年免疫学项目的进展

3.1免疫识别的细胞和分子机制:对TLR免疫信号调控机制进行了解,能够发现其通过结合抑制了磷酸化解,从而增强TLR和RG信号的产生。这是首次对蛋白质可以抑制并增强细胞因子的抗病毒。这一成果的发现,意味着在对病毒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单一的分子作为支撑点,在加强治疗疗效的同时,能够有效的抑制损伤。3.2抗原提呈细胞的免疫识别和调控:目前,我国学者发现了对免疫应答负向调控功能的突状细胞,并且进一步的证明了DC的调控功能只是存在于分化阶段,对于不同的亚群以及基质微环境和接受到的刺激调控等因素,提出了更加成熟的突状细胞在基质微环境中再分化从而形成新型的调节性树突状细胞的观点。对基质细胞微环境的发挥和利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环境,使其验证了“基质微环境免疫自稳”学说。3.3免疫信号转导机制与疾病的关系:目前,免疫信号转导机制和疾病的关系是免疫学研究的重点领域。我国的许多学者在这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在抗病毒信号通路研究方面,发现了一个接头蛋白位于线粒体外膜,其在和RLR受体结合后,通过招募其他的蛋白分子刺激下游信号使其转变为通路。我国学者从人树突状细胞出发,率先克隆了一个新的分子,“死亡抵抗蛋白”,通过进一步的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帮助机体有效的抵御病毒,防止感染。

4免疫学发展的建议

4.1坚持研究特色,创新技术:我国基础医学中免疫学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取得了进步,但是和先进水平相比仍旧有一定的差距。因此,为了更好的提高我国的研究水平,就需要对免疫学的技术和机制做出一定的创新,加快理论的研究,制定明确的而目标。要针对现当代世界的研究状况,瞄准着眼点,集中力量,实现重点突破。这不仅能够取得一系列的成果,而且能够增强我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从而使我国的免疫学能够有坚实的基础,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4.2解决实际需求,开展医学研究:在基础医学的发展过程中,虽然有一些进步,但是利用基础所取得的成果可能会使相关疾病做出预警,实现早日预防,最终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有利的支撑。从我国基础医学的免疫学方向出发,将临床工作与研究的方向相结合,更加能够实现对生命的动态化整合和转化,实现分子、细胞之间层次的转化研究,使基础免疫疾病得到相关的理论指导。另一方面,我们能够看到,临床免疫学也出现了一些的问题,像感染、肿瘤问题以及一些特异性治疗措施的实施,相关生物制药也需要基础免疫研究的发展。4.3加强交流合作,提高队伍的组织性: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健康问题更加重视。要想真正的促进免疫学对基础医学的作用,就必须加快利用科学的理论和实践成果,通过一系列的相关学科相结合,从而更好的实现强强联合,达到技术攻关。通过相关转接进行技术攻关,共同探讨,更好的提出一些实际的解决办法,制定免疫学发展的目标以及技术路线,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深入到免疫学的研究中。另一方面,可以充分的利用各单位之间的优势资源,对一些计算机平台进行运用,提高队伍的组织性。

5结语

随着当前医学基础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我国有望在免疫学中取得新的突破,为我国治疗一些疾病提供理论支持和思路,进一步的提高我国在国家中的地位,同时为我国生物技术发展提供科学化的指导,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祁灵.华东师范大学免疫学实验多元学习评价体系的构建[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2]陈芳伶.中医免疫学的构建[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

[3]王璞玥,徐薇,孟庆峰,等.免疫学相关的交叉学科前沿与发展趋势[J].中国科学基金,2015,29(2):83-88.

免疫学的意义范文2

在本科免疫学实验教学中,凝集反应、沉淀反应、补体参与的免疫反应、免疫标记技术、细胞免疫功能测定等实验是经典实验,也是医学生必修实验。由于课时数的限制,以往实验教学模式是技术人员将一些耗时长的实验环节事先完成,学生按照课本指示完成其中一些操作。结果导致学生难以理解各个孤立的实验项目之间的有机联系以及实际意义,难以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也缺乏继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为了改变这些弊端,我们以医学免疫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主线,将传统的实验内容设计为一个系统的整体性研究项目,包括了从抗原制备动物免疫、免疫血清采集和分离、抗体效价测定和功能分析、免疫酶标记技术测定等一系列实验项目。根据实验教学的指导思想及目的,本项目设置了两大主体实验,“绵羊红细胞抗血清(溶血素)的制备及效价观察”和“牛血清白蛋白抗血清的制备及效价观察”。前者是颗粒性抗原,后者是可溶性抗原,制备的抗血清检测方法均不同。这两大实验从脱纤维绵羊红细胞的制备和牛血清白蛋白抗原浓度、免疫佐剂的配制,免疫程序、途径的设计,抗原剂量、动物注射次数的掌握、免疫时间间隔的确定,家兔心脏采血,抗体的提取,直至运用直接凝集法、电泳检测技术、双向扩散实验等检测相应抗体效价等一系列实验活动,将以往单个独立的实验贯穿起来,组成一个大实验,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融于项目之中,增强了学生动手能力,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展开。

2实验教学模式改革

为了改变由实验指导老师“抱着走”的传统教学方法,我们在本次实验改革别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实验开始前,将实验课件挂在教研室的网站供学生提前预习,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并设计实验方案。根据不同的抗原、免疫途径和剂量,有意识地将每班分成三个实验小组,从两种免疫抗原———颗粒型抗原和可溶性抗原入手,使学生在进入实验时就必须搞清楚这两种抗原的概念,促使学生不得不翻阅书本和查阅资料。在弄懂了实验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学生自己设计方案,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着手实施实验步骤,分析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以确保学生在实验时能够全面理解免疫概念、方法、效应机制等问题。本实验免疫的抗血清由于动物机体的差异,免疫的抗血清效价均不同,每一组的抗血清检测结果均未知,这就避免了同学之间抄袭实验报告的情况。“连贯性模块式”教学综合运用病原生物学、免疫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动物学等实验技术和方法;采用课堂内外相结合,学生为主体、以组为单位的项目制教学模式。具体实施过程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课余时间来完成部分实验,学生对配制试剂、动物免疫、血清制备等过程都亲自操作,掌握了实验项目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开展本项目第2、3次实验上课要连续,不能隔周,因为凝集反应中的绵羊红血球要求新鲜配制,心脏抽取的溶血素要马上测定效价,补体参与的免疫反应试验要在第3次实验课完成,第2次和第3次实验课程安排时间要在同一天,分上下午完成,第4次实验安排免疫酶标、金标记技术测定和细胞免疫功能测定,在第5次实验开始前,学生继续利用这段业余时间进行可溶性抗原的免疫工作来提高抗体效价。对流免疫电泳和双向琼脂扩散试验则安排于最后阶段的功能检测实验中。本实验项目的每一个步骤都是学生自己安排,大大提高了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协同能力,增强其在今后工作中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3实验教学评价体系改革

本次改革的另一重点是对学生成绩评定系统的改革。每个学生在完成项目教学后要求撰写一份规范的研究小论文,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评分标准包括:方案设计、实验操作和习惯、团队合作能力、数据记录和分析、综合分析和科学思辨能力等内容。学生通过实验设计、实验记录、实验报告、实验讨论、结果报告这一系列的项目实施锻炼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明显的提高。

免疫学的意义范文3

1医学免疫学教学引入仿真教学法的必要性

仿真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将教学内容、角色和场景高度融合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通过观察或解答问题发现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这符合人类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传统医学免疫学教学模式侧重于将教材知识点逐一呈现在学生面前,忽视各知识点间的联系,导致学生接触到的医学免疫学是一些抽象概念的简单堆积,毫无学习兴趣可言。仿真教学法可以通过精选的实例引导学生学习教材知识,将学生带入现场,深入角色,以案例或仿真场景为载体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采用仿真教学法,将各知识点应用于仿真场景中,可实现由“静态学习”向“动态学习”的转变。

2仿真教学法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前提

首先是导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巧妙的导入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至关重要。教师应根据每堂课的具体内容设计仿真教学导入方式,可以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富有启发性的故事式导入方式,如肆虐千年的天花是如何被消灭的?人体每天正常代谢死亡的细胞去了哪里?为什么有的人容易得肿瘤类疾病?这3个问题可以解决“绪论”部分所讲的三大免疫功能:免疫防御、免疫稳定、免疫监视。也可以选择在总结上节课所学知识基础上导入新课的过渡式导入方式,如抗原讲完后为什么不讲抗体而讲免疫球蛋白,从而引出抗体与免疫球蛋白间的关系。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搜集或创作对所学内容有启发意义的漫画、诗词、歌曲音乐等导入方式,均能收到良好效果。其次是创设仿真场景。创设仿真场景是把教材中有关免疫的知识与生活常识联系起来,以强化学生的生活体验,使其切实体会到医学免疫学的核心内容。同时创设的仿真教学场景(如注射乙肝疫苗为什么能预防乙型肝炎,能否用来预防其他类型的肝炎)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探求知识、掌握技能。教师备课时应有意识地对知识点进行加工处理,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仿真教学场景,使学生乐于接受。

3仿真教学法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1)采用比喻法进行仿真教学。

医学免疫学最大的难点在于内容太过抽象,学生看不见、摸不到,甚至连想象的空间都没有。比喻法可以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比如,可将免疫应答过程比喻为一场战争,抗原为导火索,当导火索消除了,战争也就结束了;将中枢免疫器官比做培养士兵的军校,外周免疫器官为战场,抗体、补体、细胞因子等就是海、陆、空三军等,而免疫应答的结果就在于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实施仿真教学法,学生既能系统掌握知识,又能将知识相互联系起来,因此反映良好。

(2)配合表演,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讲解免疫应答过程时由学生分别表演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首先让表演者明确自己的角色,牢记自己的职责。表演结束由其他学生给予评价,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实践证明,表演时学生情绪高涨,使所学知识得以内化。通过创设情境和比喻法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想象的空间,通过游戏和表演使学生产生切身体会,能够有效防止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大大增强教学效果。

(3)借助多媒体开展仿真教学。

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具有传统教学法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多媒体教学通过丰富多彩、生动直观的文字、图片、动画、视频、音频,一方面使复杂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整体过程局部化、静态过程动态化;另一方面增加了课堂信息量,拓展了教学内容,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例如,吞噬细胞的吞噬过程、免疫应答等内容,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动画形式呈现给学生,再配合精炼的解说,使抽象复杂问题具体化,静止刻板的知识变得生动直观,既吸引了学生注意力,又加深了学生对问题的整体理解和掌握。此外,多媒体教学可以使知识传播快速、便捷,很好地解决了课堂时间有限而教学量大的问题。

4结语

免疫学的意义范文4

合作研究项目实施的结果看我国的差距按国际血小板免疫学工作组的要求,第十四届ISBT国际血小板免疫学研讨会和国际合作研究项目,主要围绕当前国际血小板免疫学诊断技术中的2大主题———血小板抗体的检测和特异性鉴定以及血小板特异性抗原基因定型技术———在临床应用中所出现的技术难题,组织、设计和实施的国际合作研究。其组织和设计的研究项目中,共有2个血小板血清学的抗体检测项目、2个血小板抗原基因分型项目和1个药物依赖性血小板抗体检测项目。由于此次国际血小板免疫学合作项目首度由中国学者主办,因而有7家国内血小板免疫学实验室参加,不但创下了该项目推出以来的历史记录,而且在这项国际血小板免疫学界最有学术地位的合作活动中增加了中国血小板免疫学界的影响。但是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中国实验室所体现的实验技术能力和质量水平与国际水平差距甚大,与主办国应有的实力相差甚远,以致出现了颇为尴尬结局:7个中国实验室中仅1家参加和完成了全部5个合作研讨项目,其余6个实验室,有1家只参加了血小板血清学抗体检测项目、5家均只参加血小板基因分型项目;在最终提交合作研究结果时,1家实验室是白卷,在1项旨在检测各参加实验室的HPA的基因分型能力和质量比对的项目中,有1家实验室错误率为37.50%,而42家国际实验室的平均错误率仅2.15%。这些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血小板免疫学专业工作的实际水平。

2国际上血小板免疫学学科近年来取得的杰出成绩给我们带来的思考

自从在1959年鉴定和报道了第1个HPA至今,目前已有属于HPA-1~28bw系统的34个HPA经人血清免疫抗体鉴定和基因结构确认后被正式命名,其中11个新抗原(HPA-18bw~28bw)由德、法、英和美国等欧美国家在2009~2013年分别发现和报道,随后这些HPA新抗原和相应的分子特征、抗原定位和编码基因的遗传结构以及对临床的意义都被很快地证实和阐明。这些国家的血小板免疫学工作者所以能获得如此丰富的成果,可能得益以下的一些原因:

2.1临床工作者对血小板免疫学高度重视,临床科室和血小板免疫学实验室密切结合这些国家的血小板免疫学知识已十分普及,相关的临床诊断工作已成常规,临床医护人员对各类患者血小板免疫异常的症状很警惕;而且临床科室与血小板免疫学实验室联系十分密切,能及时发现血小板免疫异常的案例并送实验室作血小板免疫学检测,患者的疾病由此能及时地确认和得到正确治疗。在这样的条件下,实验室也能同时源源不断地获得大量珍贵的血小板免疫异常的标本,为新的发现和成果创造了极好的条件。

2.2实验室能因地制宜地建立和熟练应用各种血小板免疫学实验诊断技术和方法,有效和正确地对血小板免疫异常的标本检测和鉴定目前国际通用的检测血小板抗原、抗体的免疫血清学检测技术有血小板抗原单克隆抗体特异性免疫固定试验(monoclonalantibody-specificimmobilizationofplate-letantigensassay,MAIPA)、抗原捕获酶联试验(antigencap-ture-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ACE)、改良抗原捕获酶联试验(modifiedantigencapture-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MACE)、混合被动红细胞凝集(mixedpassivehe-magglutination,MPHA)、固相红细胞粘附试验(solid、phaseredcelladherenceassay,SPAA)和流式细胞荧光免疫检测(plateletimmunouorescencetest-flowcytometry,PIFT-FFC)等;血小板抗原基因分型技术有聚合酶链式反应序列特异引物(SSP)、实时定量PCR、基因芯片、血小板基因序列(SBT)以及免疫荧光微球等技术。这些技术中,包括“金牌方法”MAIPA在内都各有长短,只用单一技术和方法,有时难以得到正确和及时的检测结果,商业化试剂盒更无法完全符合实验室的需要。国际上先进的实验室,通常已按照本地区人群和民族的特点和条件,完整地建立各类实验技术,并将实验操作程序标准化。在实际操作时,按不同的标本特点,用不同的方法对照检测结果,以免漏检或误检;因此具备检测和鉴定新抗体,进而发现新抗原的能力。

2.3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建立和应用,加速了HPA新抗原的分子和基因结构的研究和发现国际血小板命名委员会(PlateletNomenclaturecommittee,PNC)规定:接受1个HPA新抗原的命名,除了要有完整的血清学数据外,还必须有相应的分子和基因结构的数据。由于基因克隆、序列分析、基因定位、基因转录和各类细胞工程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为新抗原的发现和报道,提供了充分的技术基础。

3推动我国血小板免疫学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建议

3.1工作重点问题血小板免疫学的关键性技术是血小板抗体的检测技术,但是目前国内实验室对建立自身的血小板抗体检测技术不够重视,工作重点往往是放在血小板抗原基因分型、建立血小板抗原基因数据库上。血小板免疫学学科工作应首先具备对血小板抗体检测的能力,这是为临床提供服务的基础,也是进一步推动血小板免疫学学科发展的源头,要解决包括各类血小板免疫异常、为临床患者提供涉及血小板的血液和输血治疗服务以及开展相关的科学研究等问题,都必须以血小板抗体的正确检测为起点。按本地区人群的特点,建立完整和经得起考核的血小板抗体检测技术,是每个血小板免疫学实验室的基本要求。

3.2认识中国的血小板免疫学工作有自身的民族和群体特异性的特征,不盲目遵循国外的研究报道国内的血小板免疫学工作者迄今多仍在沿袭国外学者的观点来考虑问题,而对血小板抗原和基因的多态性分布的种族和群体特异性的特点不够重视,易使相关的工作走向误区。由于不同人群、种族和地区间的血小板各个抗原的频率有可能不同,导致血小板免疫抗体产生的特点或许有差异,引发的血小板免疫性疾病的机会也有差异,因此在临床检测中,对不同的人群的血小板抗体检测要各有所侧重,不能一概按文献报道的观点工作。例如很多文献都强调抗-HPA-1检测的重要性,而且认为亚洲地区,应参照日本人群特别重视抗-HPA-4的检测;事实上在白种(高加索)人群中重视抗-HPA-1的检测和日本人群中重视抗-HPA-4的检测是正确的,这是他们人群的HPA基因分布和结构特征所决定。但是在中国人群中,因为血小板抗原多态性的分布特征与白种和日本人群有差别,开展抗-HPA-1和-4的检测可能是没有必要的。中国人群的HPA-1b基因频率明显低于白种人群、HPA-4b基因频率明显低于日本人群,至今未在中国人群中发现抗-HPA-1和-4。按中国人群HPA多态性频率分布和同种异型抗原杂合度的情况,抗-HPA-3、-5和-15将是有较大可能性出现的HPA的特异性抗体,国内已有抗-HPA-3a的报道,因此临床和实验室的思考及检测方法学上可以将这方面置于重点。

3.3重视中国人群CD36缺失性个体产生抗-CD36导致其介导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种族特征CD36又名血小板糖蛋白Ⅳ(GPⅣ)、Naka、GP88、GPⅢbFAT或SCARB3;CD36蛋白能作为同种异体免疫性抗原(isoantigen),通过输血、妊娠、骨髓移植等途径,对CD36缺失的个体,产生抗-CD36同种抗体(isoantibody),从而能导致免疫性的血小板输注无效、输血后紫癜、新生儿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等血小板免疫异常性疾病。亚洲人特别是在中国人群中,CD36缺乏较高的发生率,国内深圳和广州地区人群分别3.19%和2.81%,广西不同民族人群中的平均发生率为4.13%,其中壮族人群高达5.76%,在广西的CD36缺乏人群中已发现了7个CD36新突变基因,并已在临床上检测到多例抗-CD36介导的血小板同种免疫减少的病例。因此,CD36对于中国人群而言,是1个很重要、能导致血小板同种异体免疫反应(isoimmunization)的有特色的抗原,对于血小板同种免疫减少性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以致亚洲地区的血小板免疫学工作者,应对CD36缺乏者可能因抗-CD36产生而介导血小板免疫减少症的问题给与特殊的注意。在临床遇到血小板同种免疫减少性病例时,除考虑HPA及HLA等的免疫因素外,应对抗-CD36介导的同种免疫反应而产生的血小板免疫异常予以重视,并给予针对性的诊断和治疗。

3.4重视血小板免疫学实验室检测能力的建设要结合本地区人群的特点,增强专业人才和实验室的基本建设,努力拓展血小板免疫学的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检测能力。重点应注意以下方面工作:

1)鉴于一些血小板抗原和抗体的反应特征可能会造成假阴性或假阳性结果,在对血小板特异性抗体的检测和鉴定时需要使用多种血清学试验作综合分析;

2)涉及到如抗-HPA-3、-5和-15检测时,因所用的谱细胞上相应抗原表达量会影响检测结果,建议检测时使用抗原纯合子和新鲜的血小板;

3)MAIPA试验中所使用的各类特异性血小板糖蛋白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antibodies,MoAb),涉及到检测抗-HPA时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问题,正确选择和使用是成功检测的关键,建议实验室在建立自己实验室的血小板配组细胞(谱细胞,panelcell)时,为避免不同的MoAb有可能会对所针对的抗原决定簇存在差异以及人抗-HPA与鼠MoAb间的立体竞争等因素带来的假阴性问题,也需要建立适用于各类血小板抗体的配组单克隆抗体(panelMoAbs),这也是当前国际上先进的血小板免疫实验室的基本要求;

4)HPA的基因分型技术适用于高通量的HPA分型工作,但在遇到罕见的抗原或抗原有突变产生时,由于所应用的基因分型技术在特异性探针或引物设计上的缺陷,会对标本不能正确的检测,因此综合使用多种基因分型技术并相互比对,对基因分型结果的正确判读会有所帮助;

5)对市场上开发和提供的商业化试剂,应谨慎地使用,需要求试剂供应商提供完整的质量认证文件,以免出现人为的差错和困惑。此外,实验室应尽可能建立和具备各类抗原和抗体的参比标本以及质控标本,这将对血小板免疫学实验室掌握和拓展技术以及实验结果的正确性十分有帮助。

免疫学的意义范文5

一、引言

“微课”是指以新型信息化技术和手段作为载体,围绕教学知识点而开展的优质性、个性化学习方法。由于其传递知识的途径和学习资源类型发生了巨大变革,同时结合了互联网时代丰富的教学资源,而被中国各教育系统广泛引用。[1]微课的教育模式是对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具体体现,是对互动性较差的传统教育方式的一次修正。近年来,由于移动技术和视频压缩传播技术的提高,微课在现今课堂上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作为信息技术发展和教育变革时代结合产生的产物,将互联网精神的学习思潮相结合,本研究为了评价其在免疫教学中的具体价值特做此调查,内容如下。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2]“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微课”的提出时间并不长,其具体定义尚不明确,但是有一个共识就是,课程教学中融入微小视频载体,重新定义课堂中师生角色的定为,将会有助于教学结构的进一步完善和教学效果的显著改进。

二、资料与方法

第一,资料来源。选择本校临床医学专业13级学生251名,随机分为两个班级,对照组131人(占51.8%),实验组120人(占48.2%)。两组学生性别构成、平均年龄、课堂考勤、学习基础情况的构成无显著差异(P>0.05),资料可比性较高。第二,分组方法与处理。两个班于同一学期开课,教材均为医学免疫学人卫版第七版。两个班级在《医学免疫学》教学过程中分别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但是教师备课材料和教学内容保持一致:首先,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措施,学生采取单盲方法,研究过程中并不清楚被纳入研究队列。实验组:采用微课教学法,融入微课教学的具体模式和方法,注重教学工具中图文等表现形式,但教学时间的总体设置需与对照组保持一致。第三,教学效果评定方式。学期课时完成后,所有学生进行成绩考核,最终成绩按期末考试分数和平时成绩认定。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其一,平时成绩。由认可教师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互动环节的参与积极性、课后作业完成速度与质量、课堂随机测验回答情况,按一定权重综合评分;其二期末考核成绩:严格保密两个班级考试题库,设置若干备份试卷以防泄题。两个班级采用同一试题进行测试,均为闭卷考试,试卷的评阅由未参与课题教学的第三方教学人员完成,排除阅卷因素对结果判定的影响。

三、结果

第一,两个班级平时成绩和两次测试成绩的比较。两班级的平时成绩(t=3.76,P=0.00)、期末成绩(t=4.58,P=0.00)、总成绩(t=7.26,P=0.00)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具体见表1。

四、讨论

第一,教师进行新型教学理论的广泛交流和思路创新。教师之间根据自身经验总结教学基调和主题,拟合不同的真实情景,加入智能技术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尽量扩展课堂思维空间,但是也不能无所限制的扩展,以免影响教学时间设定和教学进度安排。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即时反馈做好认真登记,课余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总结。学校也应该给予平台建设方面最大能力的支持,若是自身硬件水平有限,可以采用高校之间联合设计的方法进行妥善解决。第二,注重理论与临床的联系,促进学生知识的积累。微课教学以生动形象的病例提出问题,让学生在多媒体视频的指导下,对案例涉及的问题进行思考、辩论和推理,能够使学生学以致用将所学免疫学理论知识与技术运用到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中。以肺结核这一临床常见传染性疾病为例,就其病因、典型症状、检测指标进行综合分析讨论,然后通过教师讲解把所学知识与实践进行串联起来,有利于学生对医学知识系统性有数量的掌握和综合性的应用,也能够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第三,微课教学的不足。本研究中以免疫学的学习为例探讨微课在其教学中的应用,该课程作为联系基础与临床的桥梁学科,教材内容中不时涉及到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知识,而且其涉及内容较多,所以微课软件需要做得简洁明了,但微课在这一方面具有局限性,这就要求教师能有效科学的控制课堂教学氛围,这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和教学进度。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北京:电化教育研究,2011,10(25):813-816.

免疫学的意义范文6

关键词:免疫学;检验;质量控制

我国的医学行业发展迅速,检验医学也在快速发展。免疫学检验无论是在技术上如免疫技术,还是设备仪器上如半自动化或全自动化检验仪器等的引进,都使得最终的免疫检验分析结果更加准确,精细,也有效规避了检验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所导致的实验误差[1]。虽然免疫学检验在技术和设备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某些方面免疫学检验技术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其技术的成熟程度远不及血液常规检验、生化检验等,所以免疫检验分析的质量控制依然任重道远[2]。

1免疫学检验分析前采血标本的质量控制

在进行免疫分析前,质量控制至关重要,有研究表明,分析前误差通常会达到整个实验结果误差的70%以上。若想得到更为准确的结果,首先就应当做好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所以在免疫学检验分析前要对临床上采集到的样本进行质量控制。从临床医师就做好质量控制工作,临床医师应当认真完整的填写检验申请订单,将进行检测的意义写明,若有特殊情况如服药史等也应在备注中标记清楚。若免疫检测的项目是激素类物质,则应把握好血液采集的时间点,因为患者体内 24 h内激素的分泌量是不同的,具有一定的节律性,所以对于采血时间一定要把握好。在患者进行采血时要保持合适的,如血血管系统的某些激素会受到的改变的影响,所以在采集时体味要保持一致且正确。标本采集完成后应当立即运送至检验科,在确保标本完整的同时,做好唯一性标识,并与送检申请单上的相关信息如姓名、年龄等进行核对。一旦出现样本不合格时要拒收样本并做好记录。

2免疫学检验分析中的质量控制

在免疫学检验当中,标准品的质量十分重要,是免疫学检测结果可靠的保障基础。高质量、高一致性的标准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无菌;②湿度低于 1%;③与被测物具有一致性;④在保证稳定行的同时具有很好的反应活性;⑤可以长期冷冻保存;⑥物理性质均一;⑦不会变质;⑧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由具有上述特点的高质量标准品来制定待测物质的检测标准,确保实验数据真实可靠。一个检测项目能否成功完成,取决于免疫检验中的每一个环节,从检验仪器、试剂、标准品、各类耗材等条件到操作规范、质量控制规范以及设备保养维修等再到检验人员所涉及到的各类操作培训等等,缺一不可。对每一个关键环节都要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程序以及标准操作规范,确保整个监测系统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不会对最终的检测结果造成不良影响。还要对整个系统的检测效能进行评估,在保证该系统完整的同时尽可能的提高效率。高质量的免疫学检验结果要求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重复行,其中仪器的稳定性占主导位置。在国外,许多免疫学检验实验室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操作流程编写为计算机程序,以确保严格控制反应的加样时间和操作流程。免疫学检验完成后要对得到的相关数据进行多次核实,尝试改变实验条件,对已得到的实验数据进行间接验证。在记录时要做到分门别类,便于数据分析与核对时能够迅速查找。

3免疫学检测分析后的质量控制

在免疫学检测工作后,检验实验员要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核对,并在必要时进行快速复查。形成实验室内质量管理规范,对免疫检测分析后实验员的具体职责、结果分析和审核、数据的存档、分析结果的传送、实验结束后有关仪器的保养等进行管理。当实验员某项结果存在疑问时应当立即前往实验室进行核实。对检测过程中各项仪器参数的设定和检测过程中得到的中间结果进行保存以备再次使用。当结果审核完毕后,检测结果给出报告后须立即传达给提出送检报告的科室并准备好下一次免疫检验前的准备工作,做到有条不紊。实行"首接"原则,若有标本情况特殊暂不检测或是超过预定时间的要做好记录并交班,做好检测结果信息的实时反馈。给出检测报告后将标本以及相应的检测结果进行保存并做好记录,以便未来需要时进行查询。在完成所有检测工作后对设备仪器进行保养,妥善保存检测相关的标准品,对仪器进行校对和核定。对于出现问题的标准品,在使用前须进行人工校正,若超出了校正范围则应及时更换。

临床检验对临床医学的意义十分重要,检测所提供的相关结果直接影响着临床医师对患者的诊断以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所以准确、可靠的免疫学检验分析结果是患者生命健康的重要前提。一旦检测过程中有不符合质量控制规范的情况出现,对患者造成的影响不堪设想。所以,质量控制是保障免疫检验学结果稳定、准确、可靠的重要手段。发挥质量控制的特点,为临床提供可信度高的检验结果,才能为医师的诊断、预后判断提供依据,减轻患者的痛苦,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