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干部培训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干部培训方案范文1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村级工作有关规定,进一步加强我镇村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和村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增强村干部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促进全镇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特制定该培训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以增强村干部队伍的宗旨意识、法制意识、服务意识,提高村干部执行政策、推动发展、服务群众、依法办事、维护稳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能力为重点,紧紧围绕全镇工作大局,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实施全覆盖、多手段、高质量的培训,大力提高村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农村工作水平,促进特色产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治思想保证和人才智力支持。
二、目标任务
通过开展新一轮、大规模的村干部全员培训,使村干部政策理论水平、民主法制意识和宗旨意识有大的提高,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三、培训时间:201*年10月21日-10月23日,共3天时间。
四、参加人员:党委成员、各镇直单位负责人、全体村干部。
五、培训方式:
集中培训:10月21日、10月23日三天,政府三楼会议室。
六、培训内容及时间安排(见附表)
1、以学习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重点,以创先争优为契机,开展村级党建工作和村党支部书记履职的素质、作风、能力以及党员的教育和管理等方面知识的培训。
2、以掌握农村常用法律法规为重点,开展依法办事、民主管理、廉洁自律、处置突发事件、维护社会稳定、计划生育等方面知识的培训。
3、开展现代农业,农业生产的发展态势及总体规划,农村财务管理、民主理财等方面知识的培训。
为确保培训质量,镇党委成立由党委书记许成伟同志任组长、党委副书记刘路、彭冬梅同志任副组长的村干部专题培训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胡振华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各村两委会要高度重视,积极配合,开展好培训工作。
附:培训内容及时间安排表
村干部培训内容及时间安排表
时间
部门
讲课人
培训内容
10月21日上午8:00-9:30
镇党委
许成伟
培训动员大会
10月21日上午10:00-11:30
镇委组
织部
胡振华
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村级的党建工作
10月21日下午14:00-15:30
王寨村总支书记
王炳爱
我村是如何开展新农村建设的
10月22日上午8:30-10:00
镇党委
彭冬梅
村干部如何抓好计划生育工作
10月22日下午14:00-15:30
镇党委
魏 强
村干部管理考核细则及村级财务管理条例
10月23日上午
8:30-10:00
镇党委
郝朝廷
农业生产的发展态势及总体思路
10月23日下午 14:00-15:30
镇党委
干部培训方案范文2
一、区内轮训
(一)培训时间:2020年度
(二)培训地点:区委办、区政府办、局办公室
(三)培训人员:40岁以下在编干部
(四)培训内容:办文、办会、办事
(五)培训方式:
办公室每月派出1人到区委办或区政府办学习,业务股室每月派1人轮流到局办公室、区委办或区政府办学习。(具体学习安排表见附件)
二、“走出去”培训
(一)培训时间:2020年度
(二)培训地点:其他
(三)培训人员:所有干部职工
(四)培训内容:各业务股室相关业务
(五)培训方式:
1.中、省、市、区业务主管部门主办的培训。以培训通知为准,经办公室、分管领导、主要领导签字同意后方可参训。
2.业务股室自行制定的培训方案、交流考察等。经局党组同意后,按相关程序执行。
三、“请进来”培训
(一)培训时间:2020年9月—2020年12月
(二)培训地点:待定
(三)培训人员:所有干部职工
(四)培训内容:党建(党风廉政)、文化广电旅游相关业务、公文写作等。
干部培训方案范文3
关键词:高校学生干部 培训体系 构建
高校学生干部是高校学生工作中一支不可缺少的队伍,是学校教育、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在学生中的组织者、协调者和执行者,是学生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的一支重要力量。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在专职学生工作人员配备还不能很好地满足需要的情况下,学生干部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作用显得更加重要。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和培养也是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高校一直都重视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和培养,但在学生干部的培训中尚缺少有计划性、系统性、针对性的培训体系,未能很好地发挥培训对学生干部队伍素质和能力提高的促进作用。2006年8月30日,团中央和全国学联印发的《高校学生干部培养规划(2006-2010)》明确提出要加大学生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并在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和培训层次等方面作出了指导性的意见。因此,构建科学的高校学生干部培训体系对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和培养提供了有效途径,有利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力量。
一、构建高校学生千部培训体系的必要性
开展学生干部培训,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是适应高等学校教育发展形势的需要,是提高学生干部综合素质和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对提高学生干部素质与能力,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奉献精神、吃苦耐劳精神,引进新思维、新理念和新管理方法,提升学生干部队伍的整体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构建科学的学生干部培训体系则显得尤为重要,表现在如下四方面:第一,构建科学的学生干部培训体系是有效培训的前提,只有构建科学的学生干部培训体系,才能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干部培训的开展。第二,构建学生干部培训体系有利于培训工作的管理规范化和可操作性,使培训工作做到有“章”可循,促进对培训师资力量的发掘和培训师资队伍的形成,加强对培训工作的实施的监督和管理。第三,构建科学的学生干部培训体系有利于增强学生干部培训的计划性、系统性和针对性。一方面可以克服目前很多培训工作具有随意性,或者由于工作任务较多而耽搁了培训的开展,甚至取消培训的安排,另一方面可以克服目前培训工作出现的培训内容不连贯或者具有重复性的不足,更加注重了培训的针对性。第四,构建科学的学生干部培训体系有利于建设一支素质高、业务精的学生干部队伍。在学生干部培训体系的指引下开展的学生干部培训由于其针对性强,结合学生干部的工作实际,遵循学生干部的成长规律,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处事能力。
二、构建科学有效的高校学生干部培训体系
(一)建立学校学生干部培训委员会和网络平台,保障学生干部培训体系长效运行。
高校各级领导应高度重视学生干部队伍的培养和建设,成立以学校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为组长,学生工作部、宣传部、思政部、校团委和二级学院主管学生工作的领导为成员的学生干部培训委员会,把培训委员会秘书处设在校团委。对学生干部的培养和队伍建设提供软硬件和制定相关制度,加强对学生干部培训工作的领导和组织实施,促进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同时可以通过创建学生干部培训的信息网络平台,让更多的学生干部参与到培训活动里去,实现资源共享,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并不受培训时间的限制。
(二)作好学生干部培训的需求分析。
培训需求分析是指在规划与设计每项培训活动之前,由培训部门采取各种办法和技术,对组织及成员的目标、知识、技能等方面进行系统的鉴别与分析,从而确定培训必要性及培训内容的过程。它既是确定培训目标、设计培训计划的前提,又是进行培训评估的基础,因而成为培训活动的首要环节。
对学生干部进行需求分析就是要求我们要在培训前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有关情况弄清楚要对哪些学生干部进行培训,为什么要对学生干部进行培训,培训什么内容等问题。目前大多数针对学生干部的培训在培训之前很少对培训需求进行分析,往往是培训组织者认为需要培训什么或者自己擅长在哪方面的培训就培训什么,培训内容也经常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培训内容往往以文件的解读、布置工作任务来代替,照搬照抄其他学校的培训内容,未能考虑到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干部的实际要求,走形式,敷衍了事,往往又会导致受训学生干部对培训不重视甚至出现抵触情绪,而很多时候又采取强制措施要求学生干部参加培训,导致培训效果不明显。因此,培训体系的构建应更加重视对培训需求的评估和分析,通过观察、访问、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学生干部队伍、工作任务、学生干部个人等层面进行有效的需求分析。并在培训过程中不断对培训需求进行调整和修订。
(三)科学设计培训内容。
经过对学生干部的培训需求分析,我们应根据调查分析结果科学设计培训内容,培训内容设计是学生干部培训的关键环节。在设计培训内容时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一是培训内容与培训需求相符合的原则,依据培训需求设计培训内容,最大限度地满足受训学生干部的具体需要。二是培训内容与培训层次相适应的原则。一方面培训内容因培训层次而异,重点突出,层次分明,确保培训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与特定培训层次受训学生干部的接受能力相匹配,另一方面各培训层次的培训内容前后衔接,相互关联,确保培训内容的延续性和培训过程的完整性。三是培训内容与时俱进的原则,培训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紧随时代的发展、高校学生工作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在原则不变的情况,我们应着重把握培训内容的三个层次,即知识培训、技能培训和素质培训,对于哪个层次的培训内容,应根据各个培训内容层次的特点和需求分析来选择。在设计培训内容过程中,可以尽量丰富培训内容。充分考虑学生干部队伍的实际和学生干部的关注点。
(四)科学制定学生干部培训计划和方案。
在对培训需求及其任务调研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完整的培训计划及实施方案,是顺利实施培训工作的基础性工作,是圆满完成培训任务、实现预期目标的关键步骤。培训计划和方案包括整体培训计划、年度培训计划、学期培训计划及各次培训的实施方案。整体培训计划应根据学生干部的培养目标,系统地制定学生干部的培训培养计划,把学生干部的培训贯穿于学生干部四年大学生活的整个过程,在不同阶段开展不同层次的培训,根据学生干部成长的规律,尝试实行“普遍培养――重点培养――精英培养”分层次培养模式。年度计划和学期计划应根据本阶段学生干部对培训的需求分析和不同阶段 的学生干部的特点认真制定阶段性的培训计划和方案,年度和学期培训计划内容应包括培训目的、培训类别、项目或课程名称、培训时间、简要大纲、受训对象、培训形式、课时、讲师、培训场地等安排情况,使培训工作顺利有效地开展。
(五)组织实施和管理学生干部的培训。
培训活动的现场组织与实施是给受训人员印象最深的部分,无论培训项目预期的组织如何充分,培训组织与实施的规范度、成熟度是直接影响培训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这样的外部印象会转化为人的内心感受并内化为人的态度和言行举止。因此,细致谋划培训的组织与实施工作是做好培训工作、取得预期成果的重要基础。针对目前的培训方式比较单一。未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干部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丰富学生干部培训的管理和实施方式显得十分重要,我们可以借鉴企业培训的方式,采取户外素质拓展训练、小组活动法、管理游戏法、角色定位演示法、团体心理等培训形式,增强学生干部的参与意识。让学生干部积极投入到学生干部培训的过程中来。
(六)制定有效的评估反馈机制。
干部培训方案范文4
关键词:教育干部;培训;电子档案;管理
开展教育干部培训是高校服务社会的重要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干部培训在促进校长专业化发展、推进素质教育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十多年来,接受培训的大批干部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事实证明,培训是继续教育和提高校长素质的有力手段。但培训面积大、人数多、形式多样、人员调离与转岗、学校合并等原因也给培训管理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利用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培训电子档案,探索多种形式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已成为目前高校教育干部培训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教育干部培训电子档案的特点
教育干部培训电子档案既有电子档案的共同特点,也有别于其他电子档案的特性。
1.共性
依赖性。电子档案的形成、存储、转移、输出等均须借助计算机、照相机、录像机等设备才能够完成,一旦离开计算机等设备,电子档案就无从谈起。电子档案依赖性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数字编码、硬件、软件、技术设备更新和安全加密等。
数字性。电子档案是数字化信息技术的产物,其信息形态是数字化的。人们在计算机上看到的由文字、图形等构成的电子文件形态只不过是电子文件的某种输出形式,电子档案均是以数字编码的形式存在,所有的操作处理实质上都是数字信号的相互转化。
共享性。电子档案容易复制,便于传播,发达的网络技术平台能够实现电子档案资源的共享。
2.个性
不稳定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电子档案产生之初,由于培训工作任务的突击性和时间安排的局限性,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培训,同一时期可以有不同类别的培训,基本上不按照学期或者学年规划,具有任意性,电子档案的形成时间出现延迟,从形成时间上来看具有分散性、不连续性和不稳定性;二是由于受载体寿命、保存环境、管理手段和方法等因素的影响,电子档案容易遭到损坏,从而影响到电子档案的安全。
多样性。主要存在于电子档案的归档整理过程中,是由教育干部培训类型的多样性和电子档案载体形式的多样性决定的,具体体现在档案类型和档案形式上。根据培训形式,可分为常规集中培训、现场培训、各种专题培训、异地办班培训、网络培训、远程培训等;根据培训学习方式,可分为学分制、脱产、半脱产等;根据培训目的,可分为任职资格培训、提高培训、研修培训等;根据档案形式,可分为文件、培训方案、领导讲话、规章制度、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讲义、科研课题、教学质量评估等。培训的内容广泛,种类繁多,目标不一,对象参差有别,直接造成电子培训档案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给立卷归档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系统性。主要体现在电子培训档案归档和检索的过程中。从办班开始到结束,每期培训都有一系列有序的组织实施过程,如确定办班意向、上报领导审批、制定培训方案、组织报名注册、组织课堂教学、资料录入、证书审批、证书发放等。在归档时需要广泛收集各个环节中的相关资料,经过精心的整理、组卷、编目,成为一套完整的培训档案,方便今后检索查询。
二、教育干部培训电子档案的分类
培训档案主要分为学员培训档案、培训班管理档案和培训知识储备档案三个大类。
1.学员培训档案
学员培训档案是培训管理部门为受训者建立的体现受训者在一定时期内参加培训项目的记录性文件。档案的主要内容涉及个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学历、职务、职称、单位、参加培训的名称、培训日期、培训学时、培训机构、授课人、培训结果、培训费用等。
2.培训班管理档案
培训班管理档案是培训管理人员在培训管理过程中形成的一些过程性文件档案,包括培训计划、培训项目建议书、培训项目评估报告,培训中心及外聘培训师资档案、培训证书打印发放和继续教育档案、培训业务定点联系机构档案等。
3.培训知识储备档案
培训知识储备档案是由培训管理部门负责积累和不断完善的、在培训过程中形成的知识数据档案,主要包括以专业类别划分的自行设计和开发的培训课程、各种介质形态的培训书籍和讲义、培训实况影像记录光盘,另外还包括以发生时间为分段的同一培训课程的版本修订、知识补充与变更情况档案等。
三、建立教育干部培训电子档案的必要性
电子文件归档、电子档案保存及开发利用是培训档案管理要面对的新课题。由于电子档案的信息内容是数字化, 文档处理需要一体化;电子档案保存是技术化,开发利用形式又是多样化,造成电子档案的管理与纸质档案的管理有着明显的区别,形成了电子档案管理的特殊性。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档案管理工作普遍存在重保存轻利用的现象。无论是纸质档案还是电子档案,档案保存的目的都是利用,存而不用只会失去档案的价值,造成档案的浪费。时代在发展,教育干部培训工作也必须与时俱进。为适应校长培训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要求,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培训,必须建立培训电子档案。
四、教育干部培训电子档案管理措施
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培训档案管理的电子化和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电子化和信息化管理能够充分提高培训档案的管理和利用效率,实现相关信息和数据共享,从而节约人力物力给培训档案管理工作注入新的活力。电子档案存储信息量大,便于归档整理和编目,有利于信息整合和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的共享能够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使培训对象足不出户就能够接受培训,方便各类人员的检索查阅,使教育干部培训工作更加人性化、公开化和方便化。
1.收集整理归档
培训档案内容很多,从培训班前期准备时就应着手资料的采集、整理、加工、归档和档案的电子化。自培训班筹办之日起就开始建立培训班档案和学员档案,培训班的档案包含培训班通知,培训班学员报名表,培训班实施方案,培训班教学讲义、提纲,培训班教材、课件、参考资料,培训班音像资料,培训班照片,领导讲话,学员名册,考勤表,研讨交流论文,研讨交流会议记录,考试试卷及成绩,教学效果测评表,培训班教学意见、建议表,教学质量评估资料,培训班总结,宣传报道等内容。
学员档案包含学员培训情况登记卡,个人信息,培训班名称及培训时间,培训科目、课时及考核成绩,考勤情况,班主任鉴定,培训机构意见,人事部门意见,学员考试成绩、参训学员花名册等。以班次为单位建档,凡属培训班档案的基本内容均逐项录入电子档案。
每期培训结束后,都要及时做好培训电子培训系统的电子报送工作,将培训的办班计划、课程表、校长培训审核表、学员成绩等报送河南省教育干部培训中心审批,待审批合格加盖省教育厅公章后及时做好计算机证书的打印及发放留档工作。
2.载体的管理
培训档案的载体主要是只读光盘、一次性可写光盘、可擦写光盘、磁带等。禁用软磁盘作为归档电子文件长期保存的载体。归档后的培训电子文件需要集中存放,制成归档数据集,拷贝至耐久性的载体上,至少一式三份,一份封存保管,一份供查阅使用,另一份异地保存,对于加密电子文件,则应解密后再完成上述工作。存储培训电子文件的载体或包装盒上应贴有标签,标签上标明编号、名称、密级、保管期限等;归档的载体应作防写处理,不得擦、划、触摸记录涂层,存放在适宜的温度、湿度环境中,要远离强磁场,与有害气体隔离。
3.制度上如何规范
培训电子档案从形成、归档到开发利用,中间经过许多环节,培训的电子文件类型包括文本文件、图形文件、多媒体文件,还有学员成绩数据库、学籍管理数据库等。将如此复杂、数量众多的电子文件收集归档,必须有规范的制度约束,因此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使归档工作有章可循。可根据《电子公文归档管理暂行办法》和《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结合各类培训部门的实际情况制定《培训电子文件归档细则》《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等文件,以加强对电子文件的全程管理。
4.人员的培训管理
《全国教育系统干部培训“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促进优质培训资源共享,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培训,努力探索干部培训管理的新模式和新途径。
新时期的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现代化的成果在档案管理工作的应用对档案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业务素质要求。因此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必须转变观念,主动适应档案信息化的要求,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档案管理和计算机业务水平。
培训中心要高度重视档案管理人员的培养,加大档案人员业务培训力度,注重加强电子档案管理人员的心理教育及职业引导,爱岗敬业,勇于探索。加强电子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和相关知识培训,充分利用高校和社会上广泛的教学资源,结合工作实际以多种形式按需施训,使档案管理人员能不断学习最新的专业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和能力。
5.建立与其他高校培训机构的联系
此外,培训部门要注意加强沟通,建立与其他高校培训机构的联系,实现资源共享。高校培训部门要主动走出去,加强沟通,建立与其他高校培训机构的横向联合,打破各个高校培训部门“各自为政”的局面,实现培训档案一体化管理,通过建立局域网、培训档案数据管理中心、网站等,利用网络开展在线服务,实现资源共享。
总之,面对教育干部培训电子档案管理的现状,我们要积极采取措施,促进教育干部培训电子档案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努力探索干部培训档案管理的新模式和新途径,以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吴朱燕.“十一五”中小学校长培训的新视点[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5,(12).
[2]隋春玲,刘晖,罗发奋.“十一五”中小学校长培训模式应凸显网络优势[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6,(11).
[3]王伟平.试论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J].科技档案,2004,(3).
[4]白莉,张莉英.论学校电子档案的管理[J].黑龙江史志,2010,(3).
[5]屈秀红.成人教育培训档案的特点与管理[J].云南档案,2008,(5).
[6]梁秋英.电子档案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史志,2010,(22).
干部培训方案范文5
[关键词]党校 培训 问题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推动干部学习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党的干部队伍实现整体性新老交替,数以万计的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这批领导干部的文化层次和知识水平都有很大的提高,过去以讲授为主的“单向灌输”已经不适应学员的需要。为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县级党校的各项工作特别是教学工作必须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加大实践锻炼力度。作为党员培训的熔炉和阵地,县级党校需要大力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把人才资源的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的人才优势和竞争优势。
一、县级党校干部培训所面临的问题
1.从教学课程上看,宣讲内容比较单薄
一是由于县(区)级没有设立讲师团,党校教师除了每年要负责主体班次的培训,还要配合宣传部门搞好本地区的理论宣讲工作,完成上级党委政府安排的其他中心工作。每当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出台,党校教师都要按照上级的相关意见,积极备课下到部门、乡镇为广大党员干部答疑解惑。在时间短、任务重的情况下,党校教师不得不变身为“万金油”,什么都懂,但什么都不专业,往往忽略了本专业的钻研和创新。二是在对外宣讲过程中,县(区)级党校教师由于对本区经济、社会、人文、科技发展了解不深,因此宣讲更偏重于就理论谈理论。理论联系实际的实例较少,实例分析得不够深入,不够具体,浅尝辄止,难以引起学员共鸣。三是教授内容与提高学员的能力关系并不大。干部培训课程的内容大部分只是满足了岗位需求,能够真正提高学员的能力的课程很少。当然,岗位需求方面的内容固然不能够弃用,但是根据基层干部的实际情况,更好的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也是当务之急。四是随着学员文化层次的不断提升,教师与学员理论水平越来越接近,党校教师在理论上相对优势逐步减弱,而且多数学员工作实践经验比教师更为丰富,难以为学员提供更为有效的指导性意见。
2.从教学模式看,教学方法单一
党校干部培训基本以封闭式的讲授教学方法为主,教育内容、培训方式难以实现个体差异,培训对象的文化程度、现任职务、工作区域不同,但培训内容有“一刀切”的现象,干部教育培训几乎全部为政治理论培训,干部教育培训的形式不丰富,以课堂教学为主,交流、讨论、参观、考察和实践的机会较少。此外,培训方案比较仓促,准备不够充分基层党校在培训工作当中经常处于准备不充分的状态。培训方案首先由党校提出,接着交由组织部修改,而且要反复几次,然后提交同级党委常委会议定,最后才定下来,这期间耗费时间较多。由于培训方案的制定在科学化、制度化方面有所欠缺,一定程度上造成开班比较仓促,给教师备课的时间很少,没有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在这种情况下,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3.从培训管理看,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
县(区)级党校在干部培训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够健全,干部培训工学矛盾比较突出,干部培训监管力度不强,尤其是把干部教育培训与干部考核、选拔、使用相结合的机制还不完善。干部培训、考核、职务提拔没有很好地结合起来。学习培训与年度考核、提拔使用脱节,干部的学习状态和效果不怎么影响他们的任用和升迁。
4.从教学考评看,评估机制不健全
县(区)级党校远远没有省、市党校的这样的权威定位,由于时代的转变,参训人员有了更多到省、市级党校参加学习和培训的机会,县(区)级党校培训倍感压力。而学员原本认为到县(区)级党校培训就是一种政治认同的氛围已经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认为县(区)级党校培训只是走过场,走形式。从制度方面看,县级党校每年的干部培训都由县(区)级党校年终上报培训计划至县(区)级组织部,由县(区)级组织部审定决定举办相应的班次,因此在培训过程中,党校缺乏主导权。在县级党校干部培训中,培训管理的环节简单粗放,强调自我管理的多、落实监督检查的少,注重培训规模、不注重培训质量,满足于办了多少班举行了多少次培训、忽视培训效果的评价考核工作,培训之后万事大吉。
5.从科研工作看,服务政府的意识欠佳
在新形势下,党委、政府的要求越来越高,党校科研水平达不到党委、政府的要求,教研队伍缺乏锻炼,整体素质不高。科研工作随意性、局限性较大,针对性、时效性不强;科研工作缺乏一定的信息渠道及情报资料作支撑;教师参加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少,了解掌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及总体思路不够,为党委、政府提供有价值的决策服务等方面还存在明显的差距,还不适应“思想库”的新要求。
二、开创县级党校干部培训新局面
1.处理好本校教师和外聘教师的关系
党校教师有两部分组成,即本校的教师团队和外聘教师。党校培训应该立足本校,按需外聘。立足本校,就是要加强本校教师队伍建设,按照主体班次充实教师数量,改善教师结构,提高教师素质。使得本校教师熟练掌握主体班次的教学,并对教师的是思想政治水平和业务能力进行及时培训,促进本校教师的各种能力与时俱进。对于外聘教师,选择教师要恰当,并充分发挥其示范作用和效应。既然采取外聘,就应该聘请在某专业和某方面有一定研究和造诣的大学教授和学者,以便带来新的知识和新的思路,不仅增加广大学员的知识面,同时也给本校教师以启示。
2.处理好上课和考勤之间的关系
县级党校培训班主要是针对县内各单位人员和乡镇干部开展的,培训班为全体学员制作了写有大家名字的台签,并要求学员按台签就座。这样可使学员尽快互相熟悉,也方便工作人员统计考勤。学员也非常支持我们的工作,完全按要求去做。每天班主任进行不定期考勤,保证了学员的出勤率。
3.处理好教学与反馈之间的关系
每次培训班结束后,培训班管理者为每位参训学员填写《学员学习情况登记表》,一式三份,全部加盖公章,一份反馈给地方组织部门,一份反馈给各部门,一份办班单位存档。《学员学习情况登记表》主要包含学员的基本情况、班次名称、学习时间和地点、出勤情况、所学的课程内容和考察内容、领取证书情况、鉴定意见等项目,把这些内容反馈给相关单位,便于今后工作的开展和进行。
4.处理好广泛性和针对性之间的关系
县级干部培训不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必须突出针对性。如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针对干部的思想实际,在增强为群众造福、为群众服务意识上下功夫,增强实践“三个代表”的内在动力。在提高领导经济工作能力方面,要针对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的实际需要,努力做到用什么学什么,学以致用。
干部培训方案范文6
重庆市中小学校长远程培训情况调查
问卷从课程模块、作业和论文设计、专家团队、培训资源丰富程度、学习进度安排等方面调查参训校长对培训内容及形式的满意度,经过统计选择满意以上的人数占参与问卷调查人数的百分比为90%,这表明绝大多数的参训学员对培训所提供的各种教学资源和学习体验感到满意。问卷从运行速度、在线交流互动、使用敏捷度、技术服务、学习意愿等方面调查参训校长对网络环境及平台运用的满意度,经过统计选择满意以上的人数占参与问卷调查人数的百分比总体达到84.76%,这表明大多数的参训学员对网络环境及平台运用感到满意,但是满意度不如培训内容及形式的满意度高,还具有提升的空间,也有待培训网站的优化和完善。问卷从学习管理制度、培训指导、网上互动交流、辅导教师管理能力、课程定制等方面调查参训校长对培训机构管理能力的满意度,经过统计选择满意以上的人数占参与问卷调查人数的百分比总体达到87.57%,这表明大多数的参训学员对培训机构的管理能力感到满意。但是,经过对各分中心的分别统计发现,参训学员对某一分中心满意度只有70.18%,远低于87.57%的总体满意度,表明个别管理机构管理不到位,极大地影响了培训管理机构的总体形象和远程培训的有效性。
2009年的“教育部—中国移动中小学校长培训项目”,重庆市300名中小学校长参与了此次远程培训。由此,重庆市开始了大规模中小学校长远程培训的组织与管理。随着,培训规模的不断扩大,每一批次参训人数由最初的几百人,增加到上千人,培训的组织管理逐渐开始出现管理不到位,监控失效等问题。有效的外部监控必须是由行政管理手段、学习考核手段及网络技术手段等综合运用形成立体监控体系来发挥监控效能[2]。由于大规模远程培训组织和管理经验的欠缺,培训管理机构的监控手段比较单一,学习考核的方式设计欠缺科学性和灵活性,缺乏完整立体的多维监控体系[3]。重庆市各地区的经济、教育发展有着较大差异,因此,来自不同地区的参训校长,特别是城市校长和农村校长的知识结构、关注的培训重点和内容差异较大,这就让培训组织管理机构在培训课程设计方面遇到了重大的挑战。在远程网络培训的初期,网络课程多是国家或地方面授教材的网上克隆[4],随着远程培训的高速发展,重庆市中小学校长远程培训课程资源逐渐丰富,但是针对参训校长的关注重点进行的课程开发还非常欠缺,特别是具有针对重庆地方情况的特色课程还需要组织管理机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远程网络培训这一学习方式缺少传统学校的校园环境,且培训讲师和参训校长以及参训校长之间在时间和空间上相对分离,参训校长主要借助多媒体的教学资源和网络环境进行自主学习。部分校长,特别是第一次参加远程学习的校长,对于远程学习环境和远程培训的特点不熟悉,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不适应,产生了对远程培训的排斥心理。在学习过程中,这些校长由于对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自觉性不强,态度消极,在提交培训当中的作业和参加交流研讨中缺少自身的原创和感悟,流于应付,大大影响了远程培训的有效性。
敦促和协助各培训网站进一步保证网络平台畅通,因参训学员均为校长,平时学习时间紧张,在他们有限的学习时间中,网络平台的快捷反应和网络的通畅对学员们尤其重要,同时各网站应提供更加贴心细致的技术支持服务和更快捷的咨询反馈,让学员们减少参训学员在操作中的后顾之忧。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继续加强课程内容的开发,特别是针对培训对象关心的热点、难点开发相应的课程,同时,可增设拓展课程,此部分课程可不计入总分,使参训学员在学习之余能结合自己的需求选择感兴趣的课程,扩大知识面,增强学习的主动性。精心设计研讨主题,进一步加强学员与专家、学员和学员之间的在线互动交流,增加并固化专家实时答疑的时间,增加专家线上论坛答疑次数并给予学员及时的反馈。同时,专家的答疑和指导情况记入市级专家考核档案作为其他项目组建指导专家团队的基本依据。加强和各培训管理机构的沟通,确保培训管理机构管理到位、关怀到位、服务到位,为保证参训校长有效学习而尽职尽责。在巩固传统远程培训分散学习的模式的同时适当增加网上集中实时授课培训,这样有利于参训校长与专家直接接触,减少因离线分散学习带来的距离感,能够第一时间获取知识及解决疑难问题。
重庆市中小学校长远程培训实施策略
重庆市成立了中小学校长远程培训领导小组和中小学校长远程培训执行办公室,负责全市中小学校长远程培训的规划和组织管理工作。重庆市教育管理干部培训中心、重庆市教育管理干部培训重庆文理学院分中心、重庆三峡学院分中心和长江师范学院分中心作为培训实施单位,分别针对重庆市主城片区、渝西片区、渝东北片区和渝东南片区进行远程培训的具体组织和管理。重庆市教育管理干部培训中心与其他三个分中心成立了远程培训教学管理小组与各区县教委干部培训管理部门负责人共同负责联络协调、管理监督,利用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中国教育干部培训网和中国教师研修网培训平台,使每个片区都形成了三级培训组织管理支持体系,保障在大规模校长远程培训的过程中,管理到位、服务到位、技术支持到位。重庆市中小学校长远程培训领导小组通过实地调研和访谈了解基层校长远程培训的基本状况,与指导专家一起科学规划远程培训的重点,确定参训片区和校长类型。校长远程培训依托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中国教育干部培训网和中国教师研修网的优质资源,组建网络班级,每班40人,配备一名由当地行政人员担任的班主任,并且选取一名校长学员担任班长负责班级学员学习的进度跟踪、讨论交流、技术辅导等。在市级校长培训指导专家组的指导下,网络班级为学员搭建了一个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培养反思能力、拓宽学习视野的平台,满足了学员学习和交流需求,避免了学员孤独感。加强课程需求调查,在市级校长培训指导专家组的指导下,精心设计调查问卷,让参训学员充分表达自己所关注的重点和热点,实现课程的“按需”设计使培训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培训考核方案注重网上学习和网上交流的结合,学习过程性和实践性考核的结合,合格评价和激励性评价的结合以及学员评价和专家评价的结合。考核方案不仅能引导学员网上自主学习,也要求学员参与网络交流;不仅考察网上学习的具体情况,还要求学员能把所学知识转化为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的思路;不仅要对基本项目做合格评价,还要设定优秀学员评选办法,设置附加项目做激励性评价;不仅要进行学员之间的作业互评,还有专家对研修成果的评级。重庆市教育管理干部培训中心、重庆市教育管理干部培训重庆文理学院分中心、重庆三峡学院分中心和长江师范学院分中心分别指派了专职人员对本片区远程培训学员的学习状况进行网络动态督查和跟踪,防止学员通过“挂机”增加网上学习时间。在全面掌握整体培训进展情况的基础上,通过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中国教育干部培训网和中国教师研修网对学员学习情况的及时反馈,掌握每个学员的学习情况。每半月进行一次统计,与那些学习困难和学习态度不积极的学员从思想上进行沟通,同时每月一次的统计简报都将学习情况通报市领导小组和各区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形成齐抓共管、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保证培训工作的规范有序。#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