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移动支付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移动支付特征范文1
[关键词]地质特征 富集规律 控矿构造 曲仁一六
[中图分类号] P57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8-61-1
1矿区地质
1.1地层
本区地层主要由晚泥盆世天子岭组、帽子峰组和早石炭世孟公坳组组成。区外除瑶山有震旦系、寒武系等前泥盆系地层分布外,其余广泛出露泥盆系、石炭系地层,仅在天门坳一带有早侏罗世地层分布。而与成矿关系较密切的,是晚泥盆世天子岭组和早石炭世孟公坳组地层。
1.2构造
1.2.1褶皱构造
观音山背斜是本区褶皱构造的主体。其翼部地层,倾角平缓,一般是20°-30°,在挤压应力作用下,次一级褶曲构造较为发育。比较明显的有锁玲尾向斜、盘顶背斜及水枧坪倾伏背斜,次一级褶曲构造似乎对成矿产生一定的控制作用。水枧坪背斜轴部制约着几条规模较大的矽卡岩型白钨矿体的展布。
1.2.2断裂
本区断裂构造比较发育。按产状分为五组:
(1)走向285°-310°,倾向南西或北东,倾角50°-70°,最发育。
(2)走向20°-35°,倾向北西或南东,倾角60°-70°,很发育;
(3)走向60°-80°,倾向南东或北西,倾角65°-75°,较发育;
(4)走向330°-350°,倾向南西,倾角75°-85°,不发育;
(5)走向东西,倾向北,倾角70°,不发育。
上述五组断裂,大致可归属二个构造体系。前四组初步归属于新华厦系,最后一组归属于东西向构造带。
1.3火成作用
本区火成活动比较强烈。宝山黑云母花岗岩,呈岩株状产出,其他的大多呈岩脉(墙)形式出现。地表见到的有两类:即中性和酸性岩。中性岩为石英闪长岩和安山岩,酸性岩有中细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白云母细粒花岗岩和花岗伟晶岩。各类火成岩与沉积岩的接触界线比较清楚。
2矿床地质特征
矿区内矿种较多,主要由铌钽、钨及砷铅锌多金属矿。花岗伟晶岩型铌钽矿、矽卡岩型白钨矿均已提交初步勘探地质报告,其他如锑、黑钨矿不是本期主要工作对象,均不赘述。现将铅锌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简述于下:
2.1矿体形态、产状及规模
本区铅锌矿床位于宝山岩体北侧,重水河沿岸一带。含矿层位为上泥盆统天子岭组大理岩、大理岩化灰岩。矿床主要分布在F9断裂上盘,呈北北东向展布。矿带长约1100米,宽约230米。
矿体形态主要是似层状、透镜状和扁豆状。各个矿体组合成北北东向的矿带,赋存空间主要是层间破碎带。矿体产状与围岩产状基本吻合,局部也有斜交现象。矿体走向10°-40°,倾向北西,倾角33°-50°。矿体沿走向及倾斜方向常有波状扭曲,形态变化较大,呈尖灭测现、尖灭再现,有突然变薄,再现变大的现象。一般产于大理岩或大理岩化灰岩中的矿体规模大,形态较稳定,产于矽卡岩中或花岗岩内外接触带的矿体规模小,形态变化大。单个矿体最大延长300米,最短60米,一般在100米左右;延深30-110米,最大延深尚未控制;矿体厚度一般2-10米,个别小于1米。
2.2矿石的矿物组合及其结构、构造
矿石的主要金属矿物有:毒砂、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等,其次为磁黄铁矿、黄铜矿、辉钼矿、辉铋矿、白钨矿等。次生矿物有斑铜矿、孔雀石胆矾、白铅矿、铅矾、臭葱石、褐铁矿等。脉石矿物有方解石、白云石、石英、透辉石、符山石、石榴子石、透闪石、绿泥石、萤石等。矿石以致密块状为主,浸染状、条带状次之。矿石结构有黄铁矿的自行粒状结构;黄铁矿、毒砂、方铅矿的半自形的粒状结构;方铅矿交代闪锌矿、闪锌矿、方铅矿交代黄铁矿或毒砂的交代残余结构;黄铜矿与闪锌矿的共结分凝结构;闪锌矿、方铅矿、黄铜矿形成的揉皱结构;方铅矿、黄铁矿的压碎结构等。
2.3围岩蚀变及其找矿意义
近矿围岩蚀变,在本区比较发育,种类繁多。比较普遍的有大理岩化、白云石化、黄铁矿化、硅化、矽卡岩化、绿泥石化、叶腊石化、萤石化以及褪色化。
2.3.1大理岩化
在热力作用下,碳酸盐岩石,发生重结晶,方解石自形,粒度粗,相互形成锒嵌结构。大理岩化是本区一种普遍的蚀变现象。蚀变强,矿化相应增强。
2.3.2白云岩化
蚀变白云石为灰白带淡红色,晶体粗大,晶面弯曲,集合体呈鞍状。常呈不规则状。团块状产于矿体两侧的大理岩或大理岩化灰岩中,也有见之在矿体的夹石中或构成矿石的脉石成分。白云石化与成矿关系最为密切,其发育处,一般矿化较富集。白云石化由矿体往外逐渐变弱,粒度变细,为直接的找矿标志之一。
2.3.3硅化
在矿体附近的大理岩中产出,是石英交代方解石,使大理岩变得组织致密,蚀变岩石产生异色,为找矿标志之一。
2.3.4绿泥石化
发育于矿体两侧的灰色大理岩的岩层间裂隙中,呈暗绿色鳞片状产出。绿泥石在热力作用下,可以形成,在压应变作用也可以形成,但都可以作为重要的找矿标志。
3矿化富集规律
根据矿体金属矿物和脉石矿物的组合关系,大致可将本区矿石划分成三种自然类型:Ⅰ 毒砂――黄铁矿――闪锌矿――方解石――白云石等组成矿石;Ⅱ 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毒砂――方解石――白云石组成的矿石;Ⅲ 黄铁矿――毒砂――闪锌矿――磁黄铁矿――透辉石――符山石――石榴子石组成的矿石。
不同的矿石类型,有用金属元素的品位也不同。Ⅰ类砷品位最高;Ⅱ类砷品位降低,铅、锌特别铅的品位增高;Ⅲ类矿石,砷、铅品位均降低,锌品位相应较高。
4结论和建议
本区铅锌多金属矿床,主要赋存在泥盆世天子岭组地层中,受一定层位制约。成矿带主要受北北东向断裂控制。
在此区寻找同类型的铅锌多金属矿床,应先找到岩体与围岩接触带,尤其在白云母细粒花岩与碳酸盐接触带的凹陷处与北北东断裂交切部位,是区内的控矿主要因素和赋矿的有利部位。
移动支付特征范文2
计世资讯的研究报告认为,现阶段国内移动运营商和金融机构采取的合作方式主要分为以下三种:
1〉 建立合资公司进行专门的移动支付运营,如中国移动和中国银联合资的联动运作;
2〉 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如中国联通和中国银联的合作;
3〉 由第三方支付平台推动的运营商和银行的合作,目前主要是各类公共事业费用的收取。
目前国内用户可以通过短信、WAP、USSD、JAVA、BREW或者IVR方式来实现移动支付。移动支付若要在国内获得成功,必须得到移动运营商和银行的同时支持和推动。
尽管移动运营商目前没有进行专门的移动支付芯片的研发,但它们正在积极进行相关标准、业务规范以及新技术的探索;而各大银行和金融机构更多的是将移动支付作为现有产品线的补充,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和真正的大力投入,导致了移动支付业务发展缓慢的现状。
移动支付特征范文3
随着移动支付业务如火如荼的发展,我们不禁有一个大胆的猜想:传统的支付方式是否最终会被移动支付方式所取代?在这场“扔掉信用卡”的革命里最终谁会笑到最后?
丢掉钱包的革命
移动支付是资金债权债务清偿中任何一方通过移动方式接入进行清偿的一种支付方式,是支付方为了购买实物或非实物形式的产品、缴纳费用或接受服务,以手机、PDA等移动终端为工具,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实现资金的债券债务的清偿的过程。
手机钱包业务是移动支付的一种重要体现方式。2013年12月12日,银联宣布与中行、建行、浦发、光大等7家银行联合启动NFC手机支付全国推广。移动支付领域开始有一点两方“对垒”升级的味道,一方是以微信和支付宝为代表的线上支付,另一方是运营商的线下支付——手机钱包。
在2013年6月,中国移动就首先推出了NFC手机钱包业务,随后的9月和11月,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分别宣布手机钱包业务上线,三大运营商先后进入手机支付领域。
但比起中国移动,招商银行早在2012年就提出了在未来几年内“消灭信用卡”的战略目标,推出了手机钱包业务。千元以内的消费,只要拿着手机在POS机上一晃就可完成支付。不刷卡、不输密码、不找零,消费买单轻松搞定,免去了携带现金的不方便以及刷卡输密码签字的繁琐。
此项业务的核心要义便是:力求在变革传统信用卡形式的基础上,将信用卡功能全面移植到移动终端设备中,以更好地满足移动互联时代社会公众更加方便快捷的支付结算需求。
井喷式增长数字
移动支付的发展可谓是来势汹汹,以中国移动的NFC手机钱包业务为例。命名为“和包”的中国移动手机钱包业务将实现涵盖银联、银行、公交、旅游等多行业领域,已与100多家全国及地方性银行建立合作,接入全国上万余家线上、线下商户,覆盖全国近千项公共事业服务缴费,截至2013年11月底,全年累计交易额近1200亿,月使用客户近4000万。
金融机构、运营商、第三方支付平台都对移动支付这个巨大的市场跃跃欲试,移动支付似乎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爆发性增长点。随着移动终端的进一步优化普及,各家银行还将与运营商、硬件厂商展开合作。
中国平安也按捺不住,力图在这个市场中分一杯羹。2013年11月下旬,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在内部邮件中透露,平安集团将推出电子钱包业务。据介绍,平安集团的电子钱包业务将实现保险、投资、购物等一系列操作,在一定程度上代替现金和信用卡支付。
央行《2013年第二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的数据显示,二季度,移动支付3.71亿笔,金额2.07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74.70%和363.92%。另外一方面,各地的POS机正在升级为支持NFC支付功能的新机,这为移动终端支付奠定了基础。
相对于呈井喷式增长态势的移动支付,国内信用卡的发卡量显得有些不尽如人意。据央行三季度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三季度,国内信用卡累计发卡量为3.76亿张,同比增长18.40%,发卡量持续回落。
支付安全是隐忧
可以说移动支付带给了我们全新的支付体验,但是在人来人往的商场消费,使用手机支付时我们需要输入密码完成消费,这样输入密码是否安全?智能手机普及率越来越高,手机病毒也越来越多,黑客使用病毒盗取用户的手机PIN码、网银密码,造成用户经济损失的案例屡见不鲜。
据腾讯移动安全实验室《2013上半年手机安全报告》显示,2013年上半年以来,针对手机网银的恶意软件或木马呈现出间歇性突然爆发的特征与趋势,病毒呈现出云端指令攻击强化、流程复杂化、伪装性进一步加强等特征。
相对于传统的信用卡支付,移动支付手机安全、支付安全和风控体系的完善,是其在推广过程中最大的障碍。金山安全公司技术总监林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移动支付的安全防控主要是身份认证和通讯加密,支付环境的安全防范比较薄弱,传统的黑名单方式也难以跟上急剧增长的病毒增长,对于潜在的高级持续性攻击更是大打折扣,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包括支付企业、安全厂商在内整个产业链的共同努力与合作。
某银行内部人士表示,对于银行而言,信用卡介质被取代,实际上是为银行节省了成本,而信用服务仍由卡中心运营,因此不存在信用卡业务被取代的概念。
并且二三线城市、农村的信用卡用卡环境还不完善,这个市场还处于积极推进的过程。虽然信用卡介质被取代是大势所趋,但信用卡消灭论还言之过早。
移动支付特征范文4
关键词:移动支付;技术采纳;结构方程;二阶调节作用
文章编号:2095-5960(2016)04-0057-12;中图分类号:F830.49;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2009年9月阿里巴巴集团与格莱珉银行信托基金联合开展格莱珉的中国项目,向中国贫困居民提供小额信贷;2010年6月阿里巴巴集团联合复星集团、银泰集团和万向集团在杭州成立浙江阿里巴巴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金6亿元;2011年6月成立重庆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金10亿元;2013年3月,阿里巴巴集团宣布筹建阿里小微金融服务集团,负责阿里巴巴集团旗下所有面向小微企业以及消费者个人的金融服务;2014年2月8日,阿里巴巴集团推出余额宝功能,2015年4月,数据余额宝“全球第二”规模逆市增千亿。阿里巴巴的成功,不但使百度、腾讯这些中国互联网公司迅速采取了行动,就连平安集团等传统金融企业也在尝试加入网络金融行业。过去银行是货币的结算中心,掌控着客户的清算记录,但是在网络金融中,第三方支付平台取代了银行的结算中心地位,掌控着人们资金流动的清算记录,据此做出一系列深度的数据挖掘展开的金融业务,成为行业的领导者。而以银行为代表的传统金融正遭受着存款较大分流、传统信贷规模增速受阻、利润空间收窄等的巨大影响。当然,传统银行业对此已经充满警惕,因为互联网金融蚕食的正是它们的利益,那么传统银行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对其利益的继续瓜分?
从现有的文献看,针对网络金融与传统银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作出定量分析的文章很少,并且在分析方法的应用上存在很大的不足。本文立足上述问题,指出线下零售的移动支付领域才是传统银行跟互联网金融公司未来真正展开大决战的地方,如果传统银行业在线下零售领域被依托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二维码、NFC手机等移动结算技术打败,等于互联网金融公司把传统银行的线上、线下零售清算业务全部取代,传统银行业就失去了在中国的所有零售领域。而网络金融服务将依托于强大的大数据挖掘功能,通过提供比传统银行更低的利率取得竞争优势,来进一步蚕食传统银行业在生产领域的业务,这样传统银行业的萎缩就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基于以上观点,本文通过调查人们在购物中对移动支付的选择倾向获得样本数据,以交换理论和效价理论为理论基础,利用结构方程的方法,实证研究了线下购物中人们在传统移动支付方式和依托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新兴移动支付方式之间的选择问题,并进一步探索了影响这两种选择的因素。最终,根据得到的结果,分析依托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新兴移动支付技术在现有的线下零售端被接纳的情况。本研究不仅有助于预测在网络金融的冲击下传统银行业的发展趋势,也可以为第三方支付和传统银行业在移动支付领域的发展策略提供参考。
二、文献回顾
在现有对移动支付技术接纳的文献中,主要应用的理论包括消费者行为理论以及心理学理论:技术采纳理论模型(TAM)、计划行为理论(TPB)、创新扩散理论(IDT)等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技术采纳理论模型(TAM)
在过去,多数学者针对移动支付技术被接受的研究所使用的是技术采纳理论模型(TAM)及其扩展模型。Davis(1989)借助理理论,针对于信息系统的接受意愿最早提出与应用技术采纳理论模型(TAM)。该模型中Davis提出顾客对新技术的接受意愿受五个因素影响: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使用意愿、使用态度和实际使用。[1]我国对技术采纳模型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近年来被学术界重视成为热点研究问题。徐博艺、高平等,总结出技术采纳模型的基本内容和发展历程并将其发展划为3个阶段:基础阶段、提高阶段和发展阶段;然后对技术采纳模型进行了4个方面的总结:针对不同研究对象的技术采纳模型、对技术采纳模型具有外部影响的研究、对于技术采纳模型内部影响的研究和技术采纳模型的跨文化研究;最终,建立了TTF和TMA的整合模型分析我国企业中的ERP的影响因素。[2][3]汪雪芬、徐博艺等提出了企业接受行为受到隐私权保护、信息产权保护和信息的准确性的影响。这一成果使技术采纳模型在原有的基础上提出有关于信息道德因素的B2B电子商务系统的技术采纳模型。[4]
扩展技术采纳模型(TAM2)是Venkatesh&Davis(2000)在传统的技术采纳模型的基础上将效价理论、主观规范等纳入其中。对于移动支付技术的研究是在扩展的技术接纳模型的基础上根据移动支付的特性加入了成本、移动性和方便性等因素。[5][6][7][8][9][10][11][12]香港理工大学的王玮对技术采纳模型、理和计划行为理论这三个模型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和论述并阐述了对此类问题研究的方向。KIM(2007)[13]认为传统的技术采纳模型对那些新的信息技术的解释上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在过去,信息技术的接纳大多是组织情景下的强制使用行为,在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是由组织承担的。但是在现在这种新的信息技术接纳情形中,产生的费用和风险都是由个人承担的,因为这是一种个人自愿的技术采纳行为。特别是在移动支付的过程中,用户在此过程中在接纳了移动支付技术和享受移动技术的同时,还要承担其风险和费用。[14]基于此种观点,KIM(2009)在消费者的即时网上购物的电子商务行为中引入了效价理论。由此,客户在对移动支付采纳的过程中会受到效价理论中正向和负向因素的影响。[15]Schierz等(2010)在传统技术采纳模型的基础上拓展出用于移动支付技术的接受理论模型,并指出,用户态度在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移动性等因素影响用户接受移动技术的过程中起到中介作用。[16]Lin(2011)把技术准备这一因素加入技术采纳模型中,最终研究结果显示,技术准备对电子技术服务的使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7]
(二)其他理论
Ajzen(1991)引入计划行为理论(TPB)研究用户的技术采纳行为,他认为主观信念和行为信念通过行为意愿来决定人们的行为。[18]创新扩散理论(IDT)中所包括的影响客户接受新技术的因素有:相对优势、自我形象、可试用性等多个因素。[19]而这一理论中的自我形象与相对优势这两个因素分别测量了移动支付使用过程中的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交换理论(Exchange Theory)是由Homans提出的,他在这一理论中指出,人类的所有活动都可视为一种交换行为,人们在交换中所形成的社会关系甚至也是一种交换关系。Blau在Homans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最终得出,人们会对某项活动或是个人那里得到的潜在利益的可能性进行评估,并与其他的一些活动和人进行比较,最终会选择能够获得利益最大化的那项活动或者个人。清华大学的张楠、陈国清等从行为建模的角度对信息技术采纳模型进行了研究,指出应用研究方向、动态研究方向、组织研究方向和跨文化研究方向是未来对技术采纳模型研究的新型研究方向。[20]
从目前国内外的现有研究结果看,对技术采纳理论的研究利用技术采纳模型最为普遍,而对其他的各种理论的应用相对少一些,但无论以何种理论为依据,都未得出一致的结论。以交换理论为基础理论对移动支付技术的接纳的研究更少,而且在模型的利用上存在很大缺陷。本文在以往利用交换理论对移动支付技术采纳的研究的基础上,将第三方线上支付经历和使用经验这两个变量分别设为一阶调节变量和二阶调节变量建立模型,研究在以交换理论和效价理论为理论基础建立的模型中,对移动支付技术接纳的影响因素。最后,根据得出的结果,分析移动支付技术被接纳的可能性。
三、理论假设及模型设计
本文以社会学以及心理学中的交换理论(Exchange Theory)和效价理论作为研究移动支付发生的理论基础。交换理论认为这是一个人与移动支付系统的交互过程,所以在此过程中对移动支付方式接受的影响因素来自于人、社会环境以及系统这三个方面,通过这三个方面的作用共同影响着感知收益和感知风险两个因素。这里将效价理论引入模型之中。效价理论是根据理性认知的消费者决策理论,从正、负两个方面研究消费者的消费决策行为。因此,用效价理论来对交易模型理论中的得失的变量进行设定是非常合适的。Peter等(1975)利用感知收益和感知风险来测量感知的正效用和感知的负效用。[21]这是由于具备正、负两个方面的考虑,效价理论非常适合用于交换理论中对得失变量的解释和设定。最终,根据交换理论通过衡量感知收益和感知风险对移动支付手段的选择进行决策。
(一)个性特征
根据已有的研究理论,我们设定个体特征这一影响因素由个体创新和知识两个构念所构成[22][23],这两个构念在过去对信息系统的研究中被认为是很重要的构念。
Yi等(2006)指出高个体创新性的个体更加喜欢接纳和尝试新的事物和新的思想,更积极地利用新的技术来应对高的不确定情况;同时发现,网上购物行为与个体创新存在着正向的相关性。[24]所以,本文提出以下两个假设。
H1:个人创新与线下零售消费过程中使用第三方平台支付的感知收益正相关。
H2:个人创新与线下零售消费过程中使用第三方平台支付的感知风险负相关。
Wortman(1975)提出,知识是感知控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因素。[25]Klobas(2000)通过研究得出,使用互联网的额外知识可能会影响用户对网络的使用。[26]基于以上研究,本文认为用户所掌握的第三方平台移动支付的知识越多,对其感知控制和获得利益的评估就越高,就会增加用户的感知收益、降低用户的感知风险,所以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3:用户的第三方平台支付的知识与线下零售消费过程中使用第三方平台支付的感知收益正相关。
H4:用户的第三方平台支付的知识与线下零售消费过程中使用第三方平台支付的感知风险负相关。
(二)系统因素
在过去对信息技术研究的过程中无论是基于技术采纳理论(TAM)还是基于创新扩散理论(IDT)系统因素都作为外在的因素被引入各模型之中,其中Xu等(2006)最先提出技术的方便性是移动商务是否取得成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27]兼容性是指现有的行为方式、以往的经验以及价值观三者与使用新技术的一致程度。移动性是指在移动网络的覆盖区域内,手机用户可以随时随地使用手机进行支付或交易。易操作性是指移动支付的过程步骤、订单修改等都简单方便。Lei-da Chen(2008)[28]认为感知易用性、移动性和兼容性等因素都对移动支付方式的接受起到重大影响。所以我们将兼容性、移动性和易操作性归结为已给变量――方便性,并提出以下假设。
H5:第三方平台支付的方便性与线下零售消费过程中使用第三方平台支付的感知收益正相关。
H6:第三方平台支付的方便性与线下零售消费过程中使用第三方平台支付的感知风险负相关。
移动支付的安全性问题至今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否则安全性必然变为移动支付手段被人们接受的重要阻碍因素。移动支付系统的安全性是指数据安全、商品安全、协议安全以及法律安全等。Lim(2008)认为安全阐述对用户的感知风险起着显著的影响作用,所以客户在不了解所做交易是否安全的情况下是很难接受移动支付技术的。[29]因此我们根据以上研究结果建立了包括:交易程序、技术保护和安全阐述三方面的安全性因素,并提出以下假设。
H7:第三方平台支付的安全性与线下零售消费过程中使用第三方平台支付的感知收益正相关。
H8:第三方平台支付的安全性与线下零售消费过程中使用第三方平台支付的感知风险负相关。
移动支付特征范文5
[关键词]移动支付 商业银行 对策
上世纪末期,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引发了国内支付交易渠道的创新,各商业银行相继推出了网上服务平台,此后更是随着网上支付平台的推出,崛起了一批如支付宝、快钱等第三方支付公司。随着移动技术与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3G 技术的演进以及市场普及率的提高,以及iphone手机对客户生活的影响,国内将迎来移动支付领域的下一个浪潮。
本文将通过对目前中国移动支付市场上各方主导的移动支付应用模式进行分析,预测移动支付的发展趋势,以及商业银行如何应对移动支付的新浪潮。
一、移动支付现状
1.与传统互联网支付的差异
传统互联网以信息为中心,而移动互联网则多以个人为中心,它强调内容的个性化和精准提供。移动性、即时性、广泛性、私密性、用户识别性,是手机与移动互联网非常明显而又可以深度挖掘的特征,这决定了移动互联网应用将更加贴近用户、更生活化,它带来的是随时随地、场景整合的信息和应用互联。
正因如此,移动互联网将继电子商务和个人网银后带来全新的模式——移动商务和移动生活。移动商务允许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处理任何事务,降低了办公时间和办公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它能促进企业充分利用移动网络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从而获得更大的商业效用和带来商业模式的转变。移动生活是指客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移动终端办理各项金融业务,同时这些业务可以很好的同社交、生活,甚至是娱乐结合在一起,而非死板的金融业务。移动金融作为基础环节,例如财务管理、资金支付等,是移动商务和移动生活发展的根基。其中手机银行更是作为移动金融的基础工具,能够降低成本、将高效率的运作模式带入企业的财务管理和客户生活中,因此备受青睐。
2.市场空间
截止2011年,中国的手机用户数量已逾8亿,其中已开通移动互联网业务用户为3.03 亿户,占全部手机用户的37.8%。2010 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总体规模已经达到226.9 亿元,同比增长45.8%。随着3G网络的建设,各家研究机构一致预测,中国将于2011 年起进入手机支付的快速发展时代。例如,艾瑞咨询预测中国手机支付交易额将于2011 年达到300亿元,用户规模将突破5500 万,整个用户增长将达到92%,移动互联网总体收入将于2013 年突破6000 亿。中国移动预测称2012 年以后手机支付将超过网上支付;市场分析机构StrategyAnalytics 认为,2011 年全球将有360 亿美元的交易是通过移动非接触式方式,即手机来进行交易支付。
3.市场参与者
如图所示,移动支付市场的参与者包括:移动运营商、银行、银行卡组织、第三方支付、商户、移动终端制造商等,它们共同构建了移动支付的产业链。目前参与各方都已开始探索手机支付的适用模式,加紧布局,争分市场。商业银行在移动支付领域的利润主要来源于用户通过移动平台进行交易所获得的佣金、资金沉淀的价值,以及银行提供信贷服务和其他增值服务的收入,其利润获取模式类似于网上支付的收益模式。但与网上支付不同的是,移动支付拥有更广泛的线上线下应用场景,且更易形成规模效益,因此,移动支付将成为商业银行在新支付领域的又一个良好的发展通道。把握好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又一次发展机遇是银行必须尽快规划好的战略课题。
二、国内手机支付存在的问题
1.移动金融产业链相对复杂
如上文所述,移动金融产业链涉及到手机软硬件厂商、电信运营商、银行以及第三方支付企业等诸多的利益群体,产业链相对较为复杂,各参与方都试图能够在产业链中抢占主导地位。目前已经形成了运营商主导、金融机构主导和第三方支付平台主导等多种模式并存的局面,因为各方互不相让,很难协调好各方立场,无法形成一个统一的发展模式,从而成为产业发展的一个制约瓶颈。
但从总体上来说,银行在主导权争夺战中还是具有一些相对优势。首先银行拥有金融服务牌照,无论从提供金融服务的全面性还是安全性来说,相对电信运营商及第三方支付企业都更为突出,对客户而言也较容易接受;其次,电信运营商的优势在小额支付,因此购买商品的种类受到限制,而大额的账户管理则需由银行来管理,对购买商品的种类限制较小,故能带给用户更大的效用。
2.软硬件技术有待提高
目前影响客户使用手机银行的阻碍因素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安全性。对使用手机银行的客户来说,首要关注点是安全要有保障,必须避免账户资金被他人盗用及财务信息泄露。而目前手机的加密能力较低,而且因较长的产业链,在手机支付时信息将在多方流转,从而导致信息被拦截和泄漏的可能性提高。另一个因素是易用性。目前手机软硬件系统种类较为繁杂,银行需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来开发匹配各种设备与系统的客户端软件,且经常跟不上系统更新的进度。同时,无线网络带宽和速率等方面难以让人完全满意,交易时最让人无法忍受的问题就是慢,这些都给用户体验带来了显著的障碍。
3.需建立兼容第三方支付、电子商务等通用平台
手机支付市场各参与方的位置决定了其局限性,难以独自主导整个产业链。从整个行业来看,目前缺乏独立运营的第三方式的移动支付通用平台。这个平台应包括将手机第三方支付与各网上第三方支付平台、B2C 电子商务网站连接,并且使用户的手机号码与其银行帐号捆绑,使其更符合场景应用,才能给予用户快捷便利的体验。
移动支付特征范文6
【关键词】移动支付 商业银行 第三方支付 策略
从2014年春节兴起的微信抢红包开始,移动支付就开始在打车、购物、就餐等众多线下支付场景中攻城掠地。如果说2014年是移动支付爆发的元年,那么2016年则是移动支付快速扩张的一年。你会发现菜市场、煎饼摊都开始采用移动支付的时候,移动支付方式已经由高端科技飞入寻常百姓家了,全民移动支付的时代来了。随着2016年股市的收盘,腾讯公司以363亿元人民币的市值优势成功超越工行排名第一,另外一家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名列第三。这两家互联网公司的关键业务都是移动支付,商业银行的基础支付业务面临着重大的挑战。
1、我国移动支付市场发展情况
1.1 我国移动支付发展现状
移动支付是指通过移动终端设备完成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支付的一种服务方式,目前移动支付终端主要是智能手机。移动支付属于金融支付范畴,其核心是通过数字化的货币来实现商品价值的交换,完成支付。
随着电子商务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以及智能手机的不断普及,使移动支付迅速增长。根据CNNIC2016年第38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6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占我国网民数量的92.5%,在手机网民中,使用手机支付用户的规模达4.54亿,占网民使用率的64.1%,手机支付已经是大多数网民使用支付的一种方式。据央行支付报告显示,2013―2015年,移动支付笔数从16.74亿笔增长达到138.37亿笔,增长了7.27倍;支付金额从9.64万亿元增长到108.22万亿元,增长了10.2倍。而第三方支付机构主导的移动支付快速增长,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2016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前三季度已达24万亿元,同比增长125%。
1.2 我国移动支付发展格局
目前在中国的移动支付市场上,目前主要有三大模式:
以第三方支付机构为主体的模式,是第三方支付服务商通过构建移动支付平台,并与各家银行相连,提供支付账户,充当信用中介,资金通过第三方提供的移动支付账号进行划转。这种第三方支付代表如支付宝、微信支付( 财付通) ,目前已从发展之初的线上走向线下,支付方式采用扫码支付,是目前国内移动支付的主流方式,开始侵蚀传统线下收单市场。
以金融机构为主体的模式,主要包括中国银联和商业银行主导的移动支付模式。特点是通过用户自己的银行账户进行交易支付,不另设账户沉淀资金,优势是线下支付。2015年底银联“云闪付”产品,其移动支付方式被称为闪付派,主要由银联、银行、手机厂家合作采用NFC支付,较扫码付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使用便利性。
以移动运营商为主体的模式,是以移动运营商代收费业务为主,在进行移动支付时,一般是将话费账户作为支付账户。目前移动运营商也发展支持话费之外独立账户形式,如中国移动 “和包”业务,中国电信翼支付业务等,支持扫码与闪付。
目前移动支付处于支付宝、财付通两强相争的格局,截至2016年三季度,据易观智库的研究显示,支付宝、财付通占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份额88.54%,中国移动和银联联合发起的联动优势占1.21%,银联旗下银联商务中仅占1.08%。
2、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2.1 降低银行客户获客和访客能力
获客能力是商业银行发展的核心能力,只有不断发展优质客群才能使银行不断发掘新商机。移动支付及应用本身代表互联网金融的科技性与先进性,天然过滤掉了大量的较低价值客群,而筛选出的一般多为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年轻客户,这部分客户消费需求旺盛、成长性好等特点,而被过滤掉的那部分客户往往继续依赖于银行物理网点与人工服务。第三方移动支付的高速发展,不仅使商业银行流失了大量潜力客户,还加重了网点对于较低价值客户的服务工作,造成了一种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局面。
第三方支付的存在,从客户关系来看,出现了直接与间接客户的差别。在第三方支付体系中,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直接客户是买方、卖方,银行的直接客户却只有第三方支付机构一家,买方、卖方俨然成了银行的间接客户。银行极难看到客户的交易信息,银行账户只是客户用来向支付账户充值的渠道。招商银行原行长马蔚华曾说过,互联网金融对银行更实质性的挑战应该是商业模式和思维方式的冲击,银行和客户之间的联系被互联网这种场景化隔断了,如果银行的客户渐行渐远,银行就完全失去了对市场需求的判断成为一个简单的划账工具,银行被边缘化了。
2.2 分流银行存款,提高银行资金成本
第三方支付机构在银行账户体系之外设置了账户体系,即支付账户体系,商业银行仅是作为支付资金的提供者存在着,支付账户成了一道第三方支付机构设置的“防火墙”,它有效地阻断了银行和客户之间的通路,资金潴留形成了特殊的“三角地带”。这使得客户的部分资金由银行存款变为支付平台的备付金,支付平台的备付金又以较高的协议存款的形式存在银行,提高了银行资金成本。
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加速。现在客户资金又流向第三方支付衍生的“宝宝类”产品,这类产品又向银行要协议存款,直接又导致资金成本的提高,存贷利差就变小了,银行最重要的利息收入也就变少了。另外,一部分第三方支付平台已开放了理财产品的申购,这也使得理财产品募集资金这一商业银行最后的资金堡垒也出F松动的迹象。
2.3 影响商业银行传统业务发展
第三方支付公司大力发展支付业务的目标不仅仅是赚取微薄的结算手续费,他们的目标是更广阔的互联网金融,其触角已经伸到传统的金融业务领域。在互联网的生态环境中,移动支付除了作为工具之外,还能实现业务延伸,通过提供自有服务或者向第三方开发者开放构造更加庞大的移动生态环境。移动支付的典型衍生应用包括供应链金融、线上线下收单、消费金融、征信、财富管理等。看一下阿里巴巴和腾讯旗下的金融机构,我们就会发现,两家互联网金融巨头均涵盖了支付、理财、征信、信贷等金融业务。特别是阿里巴巴,其金融业务可直接服务于旗下淘宝商家、消费者,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生态系统,这种竞争优势传统商业银行很难模仿。
2.4 改变银行卡市场传统格局与利益分配机制
传统银行卡支付的体系是基于卡组织的四方模式,它认同支付的专业分工,兼顾发卡、收单、卡组织和商户的各方利益。第三方支付机构采用客户、商户、平台的“三方模式”不仅卡组织缺位,而且发卡机构主体银行则因支付账户,逐步被边缘化。
商业模式上,第三方支付机构通过移动端的创新将线上应用于线下场景以获得支付收益,二维码被动扫码模式改变了传统“刷卡”环节,本质上是把线上支付模式运用到线下商业环境中,不通过银联跨行交易清算系统,线下的产业链将被动摇,打破了线下银行卡收单的利益分配格局,以网络支付替代线下银行卡收单,直接侵蚀了传统银行、银联的利益,线下银行卡收单的几百亿元手续费因此受到影响。
3、商业银行发展移动支付的策略
移动支付和实体经济的高契合度,让银行有机会进入这个行业,但商业银行要以开放的心态去拥抱市场变化,拥抱新技术。商业银行要努力树立用户体验、平台战略、共享经济、跨界合作等互联网思维,勇于变革,敢于创新,才能迎头赶上。
3.1紧盯用户体验,加大银行产品创新
互联网经济是一种体验经济,紧盯用户体验应针对不同的客群提供其需要的移动支付产品。针对城市客群,商业银行在满足远程支付需求外,重点打造便捷的近场支付产品,并尊重其选择性,推出扫码付与闪付并存的支付端产品。针对线上应用的支付客户,商业银行应主要推动远程支付服务,改善用户体、拓展产品功能。针对电子商务支付结算客户,如当大型企业需要结算和对账服务时,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建立便捷的银企结算接口,加强远程支付功能。银行不能再满足于渠道端的网络化和移动化,更要注重产品端的互联网化,把渠道思维升级到产品思维,从产品思维角度来看,建设银行龙支付产品,创新支付收单产品,中信银行推出了异度支付、探索虚拟信用卡业务等成为金融产品创新的亮点。产品创新支付创新将打开客户的入口,深刻改变银行未来在零售业务上的竞争格局。
3.2 建立移动支付生态,搭建综合金融服务平台
构建更完善的支付生态,才是移动支付的未来。零售方面,银行应推动支付业务便利连接后续个人综合金融服务(包括理财、信贷、财富管理等),大力推动网点由交易型转向营销服务型,由传统网点向社区和直销银行转变,从支付便利性到零售金融综合服务的情景代入。银行可以通过自建或合作电商平台,引入交易场景,获取客户海量交易信息,结合传统金融业务信息,开展多项线上线下的金融服务。企业方面,依托银联“云闪付”支付平台,商业银行应和企业客户所处行业进行对接,扩大成员机构和合作伙伴,拓展建设内容,建立移动安全支付生态圈,向用户提供方便安全的一致性体验。银行可以通过自建或外接电商平台和企业ERP 系统获取企业订单和支付交易信息,同时参考物流企业的货物运输和流转情况对交易信息进行监管。银行通过整合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来延展和巩固传统公司业务,提供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同时,商业银行也可以以金融服务为支点,提供包括产业整合、交易平台、大数据、云计算等服务,帮助客户向互联网迁移,实现银行与客户共赢。
3.3 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在竞争中合作
目前,银行和银联是我国银行卡产业的核心和跨行清算枢纽,占有线下收单市场90%的份额,在传统支付市场具有优势地位。而互联网公司则在线上与线下结合,定位于众多小微客户,金融服务个性化需求强,并能覆盖长尾市场。从目前来看,两者错位竞争,双方向各自的优势支付市场渗透。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进行有效的合作,达到共赢的目的,合作模式包括:一是作为第三方支付公司的备付金存管和清算银行。根据央行最新备付金存管监管要求和设立网联的政策要求,支付机构应将客户备付金按照一定比例交存至指定机构专用存款账户。二是征信合作,采取输出信用模型的纯中介模式,根据外部银行的目标授信群体的特征、模型参数进行筛选,或直接提供客户的信用评分报告。三是联合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科技优势来提高商业银行的产品创新水平,快速推动支付领域的技术和商业创新。
3.4 深度挖掘农村市场的移动支付潜力
截至2015年12月,三到五线城市和农村人口达到9亿人,农村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规模为1.70亿,年增长率为16.3%,而随着物流业的发展,这些人群逐渐成为电商消费的新力量。在一二线城市的主流市场经过多年的厮杀,格局也基本确定,未来的方向应该在农村,农村的移动支付市场是一片蓝海。 对于广大边远地区的农民而言,移动互联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金融服务的便捷性,手机终端的使用则使居民在不受地点和时间限制的情况下完成交易。以农村移动便捷支付为核心,逐步延伸至农村基础金融服务、农民生产生活服务、农业信息资讯服务等领域,将全面覆盖支付、结算、融资、理财、信息咨询,最终打造完整农村移动支付生态。
3.5 大力发展银行卡跨境业务
线下传统的实体卡支付对于整个支付产业依然至关重要,传统卡基支付仍然有较大创新发展的潜力与空间。据报道,2015年全球卡基支付规模约为22.4万亿美元,同比增长仍达13.3%。可见从全球来看,卡基支付市场仍然在快速发展。2015年中国居民出境游突破1.2亿人次,出境消费达1.1万亿元,2015年中国海淘大军全球消费高达2400亿元。商业银行应一是加大与VISA、万事达等国际卡组织的合作发展国际银行卡业务,一方面要加强产品研发,打造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另一方面要根据自身境外服务水平,与其他出国金融服务交叉营销,以增加客户粘性,二是发展出国消费金融业务,加大出国金融业务的受理种类,除传统的旅行支票、结售汇业务之外,可考虑发展银行卡出国金融业务,如开展出国金融账单分期、大额分期等业务,积极挖掘新的业务增长点。
参考文献:
[1]黄慧,我国移动支付商业模式的比较研究[J].金融经济,2015(10)
[2]张爱军,移动支付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J].经营管理,2016(11)
[3]赵彦雯,移动支付发展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J].现代金融,2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