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现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现状范文1
>> 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探索 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的现状及对策 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的问题及建议 人口老龄化下的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探析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调查研究 社会工作与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推进 浅析苏州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的现状与发展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太原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问题与对策 现阶段居家养老服务的问题与对策 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探析 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对策探讨 老龄化背景下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问题探析 中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浅析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问题及对策研究 居住郊区化背景下城市老龄人口居家养老模式与环境需求问题 西部城市社区推行居家养老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城市居家养老的社区服务探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庄琦.我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现状与出路[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08(4):13-15.
[3]刘玉芝.关于加快发展居家养老模式的几点思考[J].中国民政,2009(5):36-37.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现状范文2
关键词:居家养老模式;社会保障;社会福利;莲湖区
一、西安市莲湖区居家养老模式的基本现状
西安市莲湖区总面积42.87平方公里,全区辖9个街道办事处、21个村民委员会和113个社区,总人口数为74万,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接近10万,占全区总人口的13%。截至2011年4月底,全区成立99个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其中有12个社区居家养老工作服务示范站(西安共计65个)。目前该区已建立起区、街、社区三级居家养老管理网络,投入400多万元建成区居家养老服务信息中心、如亲居家养老中心和社区居家养老工作服务示范站两级服务网络;同时,莲湖区区已为8万多老人建立了基本信息档案,累计为500多人提供各类助老服务15360人次。
西安莲湖区开展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主要包括服务形式、受益人群、财政支付、技术支持及服务管理方面的制度内容。
(一)服务形式方面
目前莲湖区居家养老服务以初步形成日常生活服务、精神生活服务及医疗保健等三方面的服务内容。具体包括有老人家政服务、精神慰藉、医疗保健、紧急救助、信息咨询、配送递送、温馨提示、助餐服务等20大类130多项服务。同时,该区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积极地为老人提供咨询类、服务类、事务类相关服务的信息,以便老人的养老需求得以满足。
(二)受益人群方面
对于受益人群方面,可以分为接受免费养老服务的老人即“三无”老人、特困、高龄老人、伤残军人,由政府购买的生活照料、康复按摩、精神慰藉等为其服务;同时也包括接受有偿服务的一般老年人群,对辖区内有支付能力的老人实行有偿和低偿的养老服务。
(三)财政支付方面
莲湖区老龄事业经费由2008年的136.8 万元增长到2009年的183.1万元,增长了34%;同时政府对高龄、孤寡、特困等老人,每年拨付70万元养老生活补贴,“公费保姆”服务的人在区内有160位老人和71名残疾人,根据实际情况每人可分别申请享受40 元/月到300 元/月不等的政府服务补贴;护理员的工资则以12元/小时由政府支付,每人每月收入为1000多元。另外,区民政部门每年根据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建设程度和为老服务开展情况,通过福彩公益金分别给予资助,扶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建设和设施改造。
(四)技术支持方面
从2010年9月莲湖区投资160万元开始筹建居家养老服务信息中心,于2011 年3月投入使用,该服务信息中心不仅拥有自主设计研发的信息服务软件,而且内部构架、运营模式、硬件设施、服务内容、网络分布是目前西安市网络辐射最广、服务门类最全的养老专业信息服务平台;同时,该平台将固话、移动、网络三种方式与信息系统实现有效对接,服务平台将辖区内的老人信息档案和养老需求结合起来,全面实现快速反应、快捷服务的服务目标。另外,利用互联网的资源建立养老服务的热线、养老服务的求助系统和救援系统,即与110、119、120 实现三方通话,对于老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突发事件予以快速反应。
(五)服务管理方面
关于居家养老的管理工作主要通过区和街道办相关职能部门予以承担。具体的管理工作落实到区居家养老服务指导中心,该指导中心主要对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方面进行政策制定和宏观方面规划和管理,同时对养老公共服务进行监督以及区政府养老援助服务的标准制定和审批等方面的工作;街道办居家养老评估指导小组的主要工作是政策的执行和对各个社区居家养老工作的指导、对区政府的养老援助服务的审批工作的协助和对老人养老服务实际情况的调查工作,从而为区政府提供居家养老公共服务与社区间的老人养老需求相匹配。
二、居家养老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实现途径
(一)要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提供更丰富的资源支持
政府应当进一步完善适应社区居家养老的相关政策法规,建立起完善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构一种多层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主要包括:纯福利性社区服务、邻里互助的社区服务和有偿社区服务。
(二)要加快建立完善的评估机制
完善的评估机制既是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老人开展服务的基础,也是衡量居家养老中心工作开展情况以及考核服务员服务质量的重要依据。首先是要有一整套完备齐全的评估标准,包括老年人身体状况评估标准、服务建议评估标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考核标准和服务员服务质量考核评估标准。其次是要有一个相对独立、客观的评估机构,这一机构可以由多个政府部门联合小组及其常设机构构成,也可以委托社会中介组织开展评估。第三是要有一套切实可行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估程序和办法。
(三)要逐步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居家养老工作
对于养老服务特别是居家养老服务,政府不应大包大揽,而是应该将自身角色定位在政策的制定者、工作的监督者、法规的执行者和资源筹措的参与组织者。对于具体的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应交由具有民办非营利性质的社区养老服务组织、社会公益组织、公益性社会团体、专业养老机构等来运作。社会化运作模式是居家养老长远发展的必然趋势。
(四)要加强开展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完善社区服务
做好居家养老工作必须要进一步增强主观能动性,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多了解老年人需求,多倾听老年人的心声,主动为他们排忧解难。要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向老年人宣传开展居家养老的理念、办法,宣传服务的项目,公开收费标准,公示免费项目等。建立以社会援助为主要内容、为困难老人提供公益服务的机制,组成志愿者队伍。
(五)改变传统观念,将居家养老深入人心
要从观念上改变人们的理解,促进社区居民资源共享的理念,产生对社区的主体感和责任感,自觉将自己融入社区的集体中,并对自己居住的社区产生一定的感情和归属感,愿意为其发展和荣誉做自己的贡献。
两年多来,居家养老服务给莲湖区人民带来了“实惠”:减轻了一笔财政负担,提高了一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解放了一批老人家庭,安排了一批下岗工人,锻炼了一批社区工作者。每一个从事这项工作的同志,都将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这一事业中来,为今天的老人也为明天的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养老环境,让敬老养老助老的社会创新实践落实每一个人的身上。
【参考文献】
[1]陈赛权.中国养老模式研究综述[J].人口学刊,2000(03)
[2]曾智.我国居家养老模式比较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8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现状范文3
结合我国老龄化的趋势及对传统养老模式的影响,对社区居家养老信息化服务需求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发现社区居家老人对于日常照料类服务需求普遍;医疗健康类需求较为强烈;需更多关注精神文化层面需求,文章最后就完善社区居家养老信息化平台建设提出具体方案。
【关键词】城市老年人;社区养老;信息化需求
引言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城市老年人数量不断激增。居家养老方式仍然是老年人的主流养老方式,社区服务在居家养老中有着独特的优势。同时,随着我国社会对社区养老服务的关注度的增加,居家养老社区服务的发展将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1-2]。据此,我们从需求视角对居家养老社区服务进行研究,以社区养老信息化为社区养老服务平台建设的重点,提高社区养老服务运行的质量和效率,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3]。将信息化建设作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和体现着养老服务的发展水平和工作效能[7-8]。课题组立足于城市老年人的需求,从阜新市居家养老社区服务接受者的角度出发,对于制定科学合理的居家养老社区服务的政策法规,完善满足老年人个性需求的居家养老社区服务制度体系,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4]。
一、阜新市社区居家养老基本状况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阜新市人口老龄化情况严重。加快建立健全养老保障和养老服务体系,尤其是建立城市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化体系已经迫在眉睫。从整体上看,阜新市社区养老服务信息化的水平较低,老年人的养老服务信息化需求与社区养老服务水平的发展还存在差距。本文通过社区层面,探讨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将进一步建设养老信息化服务理念在社区养老中逐步开展起来,对于应对人口老龄化及加强社区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开发社区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二、城市老年人社区养老信息化需求研究的问卷设计及检测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和发放
为了了解城市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信息需求情况,我们设计了调查问卷,我们首先明确了调查的目的和内容,确定调查对象。由于调查的人群是阜新市城区的老年人群体,我们决定采用问答式问卷调查方法。同时我们也来到阜新市20个社区委员会进行走访,进一步了解阜新市社区居家养老信息服务状况。
此次研究调查对象为阜新市城区老年人,年龄在60到90岁之间,调样本覆盖阜新市的20个社区,共抽取330个老年人构成样本。实际发放问卷330份,有效问卷300份,问卷有效率90.7%。
(二)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研究统计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汇总、可靠性分析。为进一步考察调查问卷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采用AMOS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居家养老信息化需求调查问卷的结构是可接受的,再次说明该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三、社区养老服务信息化需求统计分析
经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社区老年人对提供生活照料类信息、体育健身类信息、精神慰藉类这三类信息需求迫切。随者年龄的不断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下降,当老年人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自理能力遇到障碍时,对外界力量提供日常照料类服务的需求愈加强烈。此外,老年人对社区活动场所和设施信息的需求量很大,可以看出老年人对锻炼身体非常重视,应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在精神慰藉类信息功能回答中,老年人对提供心理咨询类信息的需求很大,但对其他两项需求较少,这可能是因为老年人心理较脆弱,对陌生人接触仍比较拒斥。
四、研究结论
日常照料类服务需求普遍。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自理能力逐渐降低,对日常生活类服务有普遍需求[5-6]。医疗健康类需求较为强烈。老年人的身体机能进一步退化,对医疗健康类服务需求增加,而老年人对社区医疗服务的知晓率、利用率都不高,因此对其需求率均高于利用率[7]。可以看出,老年人对医疗健康类服务需求较为强烈。需更多关注精神文化层面需求。调查中发现多数老年人有着较为积极的生活态度,但是还有部分的老年人抱有消极、焦虑的情绪,尤其是部分空巢独居老人更是长期缺乏情感、心灵上的慰藉,精神层面的需求没有得到相应的程度的重视和满足[8]。
五、相关建议
(一)按需设立居家养老社区多样化服务
在对老年人进行居家养老社区服务需求调查之后进行分析汇总,不同的老年人也有着不同的社区服务需求。这样就会形成老年人对居家养老社区服务的多样化需求状况[9]。老年人对社区服务的需求,主要表现为需求的共性和个性。共性需求通常集中表现在基本的生活、健康服务项目上,同时老年人对社区服务需求上又存在一定的个性化的需求要求。因此在居家养老社区服务发展中,要切实设置供老人选择的多样化的服务项目。
(二)引导老年人树立积极的养老生活态度
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新闻媒体渠道大力宣扬积极健康的养老方式,鼓励老年人积极稳妥的应对生活,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在老年人所居住的社区中,可以利用公共广播及宣传平台,向老年人传达积极乐观健康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要不断的提高老年人的法律意识,提高老年人的合法维权意识。
(三)运用政府力量满足老年人社区服务需求
本文从老年人需求角度对居家养老社区服务进行研究,但政府在居家养老社区服务发展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有效的满足老年人的社区服务需求,需要政府发挥相关的职能[10]。
首先,居家养老社区服务的政策体系方面,应着重加强对居家养老社区服务体系的规划。其次,资金供给方面主要针对居家养老社区服务中的部分完全的公共物品支付费用。最后,提高社区中管理和服务人员的专业化水平。选拔任用优秀的专业社会工作人才服务社区,同时也要引入其他各行业并且热爱老年服务事业的人员。
参考文献:
[1] 张奇林,赵青.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发展探析[J].东北大学学报,2011(5)
[2]丁志宏,王莉莉.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均等化研究[J].人口学刊,2011(5)
[3] 杨智慧.完善我国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建设研究[J].西南财经大学,2013(5)
[4]刘满成.社区服务居家养老信息化需求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4)
[5]陈丽群.社区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解决思路[J].硅谷,2012(12)
[6]彭艳芳.国内城市居家养老的研究综述[J].社会工作理论探讨,2010(3)
[7]赵青.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现状及问题浅析[J].今日南国,2010(7)
[8]李文君.老龄化及养老服务模式发展研究[J].学理论,2010(5)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现状范文4
【关键词】黑龙江省;居家养老;齐齐哈尔
全国老龄委、民政部等10部委的《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认为:“居家养老服务是指政府和社会力量依托社区,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方面服务的一种服务形式[1]。它是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补充与更新,具有家庭养老和社会机构养老的优点,它是“福利多元化”在老年人福利领域的体现”。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的转型,居家养老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起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居家养老模式。齐齐哈尔市作为黑龙江省第二大城市,也是黑龙江省西部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商贸、交通的中心,齐齐哈尔市适应发展趋势,探索服务模式,逐步形成了新形势下的居家养老模式。
一、齐齐哈尔居家养老模式状况及特点
(一)运作管理突出市场化。齐齐哈尔市注重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两手抓,两手硬,在居家养老中建立了财政资金购买服务、服务组织提供服务、居家老人享受服务。通过民办公助等方式,政府资助民间力量建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购买服务,补贴老人,由公益性岗位人员或养老服务中介组织为“三无”、“低保”、“重点优抚对象”中的65岁以上独居老人提供服务。引进企业的社会化服务。通过企业运营为社区中的居家老人提够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有偿服务。在服务提供的方式上实行政府购买符服务和货币补贴、“代金券“等补贴相结合。
(二)服务平台突出信息化。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化发展,齐齐哈尔为建华区等主要社区购置“社区事务信息电子查询系统”,借助市妇联家政服务平台,安装“易安通”家政服务信息呼叫系统,提高了养老服务的效率,改善了养老对象的生活质量,让老年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同等条件下的人性化关爱与社会化服务。齐齐哈尔居家养老的信息化,有效克服了原有居家养老的局限性,有效解决了“空巢老人”居家养老、社区服务等系列难题。实现了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便捷性、时效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强,故而极具实践推广价值[3]。
二、齐齐哈尔居家养老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存在的问题有,社区居家养老的模式还缺乏较为统一和正确的理解,对其认识还处于一个较为粗浅的层面,尚处于一个探索阶段;从它的普惠性、专业化和服务分层等方面还有很多难题,主要表现在:
(一)有效需求不足,覆盖面小。齐齐哈尔居家养老还处于补缺型阶段而不是普惠型阶段。居家养老在目前仅限于政府购买和慈善助老服务,服务面比较窄。齐齐哈尔居家养老服务政府对老年人拟定的补贴标准可以反映出服务的优先享用主体,如“三无”对象、优抚对象和有特殊贡献老人的全额购买服务,对低保老人、高龄老人、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分档次的服务补贴,还有对身体健康、有经济支付能力的老人的低偿优惠服务[4]。另一方面,齐齐哈尔居家养老覆盖面来看,目前仍局限在城市社区中的建华区、龙沙区等发展比较好的社区中,其他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发展水平较缓,更不用说农村地区的居家养老。从居家养老的覆盖面和体积享受服务的优先群体,都缺乏普惠性。
(二)居家养老的专业化缺乏。齐齐哈尔居家养老中与社区失业和下岗人员再就业挂钩,力图打造双赢局面。一方面为老年群体提供社区层面的照顾;另一方面为社区中“4050”人员提供新的就业机会,有利于促进家庭和谐、社区和谐与稳定。这些人员虽然经过上岗培训,但是他们现在所提供的服务只能是基本的日常照顾服务。而居家养老服务过程中需要根据服务对象的情况运用社会工作的理念和工作方法,为服务对象提供个性化服务和情感支持,运用增能理念,充分掉到那个社区内资源帮助老年人,构建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网络。同时居家养老应该更科学的评估老人及家庭的需求,对服务对象使用服务的前后的分别评估,对照顾者的评估。不管是从国外成功经验来看,还是从我国居家养老服务能否达到较好的社会收益来考量,大规模的引入具备社会工作专业背景,尤其是社区工作技巧的社会工作者参与其中,是带动居家养老服务较快走向专业化的最佳选择[5]。
三、发展社区居家养老的策略
(一)居家养老应拓展为社区居家养老。目前比较常用的是“居家养老”,但这一名称的使用有很大的随意性,很容易让人忽略服务层面的重要性。同时也未能跳出传统的家庭为载体的思维定势上,遗漏了社区这一服务载体。因此,“社区居家养老”一次,突出了家庭与社区双重载体[7]。社区居家养老作为一种养老方式与传统的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不同,它是“福利多元化”在老年人福利领域的体现。社区通过整合社区资源,联系基层政府组织,协调家庭与社区的关系,以政府和社会力量提供的专业化社区服务为主,以家庭照顾为辅的一种养老模式。
(二)政府、社会、家庭、社区的责任定位。明确政府、社会、家庭和个人在居家养老模式中的责任是居家养老模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政府、各种专业组织、家庭(个人)、社区基于各自的功能特点对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进行责任分担。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制定和完善居家养老的相关法律法规,落实有关优惠政策,实行有效监管;各专业组织(如医院、护理机构)应致力于为老人提供高水平的专业护理和医疗保健;作为非正式照顾系统的家庭和邻里,要充分发挥其在老年人的情感支持和精神危机,以及处理突发和应急实践等方面的优势;社区应整合挖掘社区资源,并整合社区资源为社区中的老人及其家庭提供服务[8]。
(三)从社会工作的视角进行居家养老。居家养老服务只在为老人提供日常生活照顾和医疗保健等方面的服务,仅仅满足了老年人的基本需要,但是我们应从社会工作的视角来发展老年人的自主能力和自助能力。树立“从问题入手、以需求为导向”的服务设计理念,根据不同老人的需求进行服务设计,全程跟进服务实施,并做好服务评估。运用优势视角,为老年人发挥其自身主体作用,实现老年人群体内的自助与互助。运用社会工作的评估方法来对照顾者和被照顾者进行评估,不仅仅通过对照顾工作困难程度的评估来了解照顾者的需求,而是从专业的知识角度去评估照顾者的需要,包括老年人过往和现在的关系、照顾的资源等等;评估必须结合照顾者的主观经验、照顾意愿、以及照顾能力,并让使被照顾的老年人自己做出选择。应用个案管理发展居家养老,这样才能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服务,满足老年人的各种需求,实现老年人的自决。
【参考文献】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现状范文5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 社区居家养老 可行性
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城镇居民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提出新的挑战
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是目前我国老年人养老的主要方式。随着社会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传统“养儿防老”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严重的老龄化形势,家庭养老的作用不断在减弱。一方面,现代社会家庭规模逐渐在小型化,家庭结构以“四二一”为主的情况越来越多,年轻人养老压力也越来越大;另一方面,激烈的社会竞争导致年轻人工作压力大而且工作比较繁忙,所以照顾父母的时间很少。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家庭养老必然要向社会养老转化。
社会机构养老是由社会机构提供的养老方式。但目前许多机构养老所提供的服务和设施不能满足老年人需求,提供服务和设施数量有限。最主要的是机构养老不能满足老年人精神慰藉需求。机构养老使老年人离开家人的照顾,心理上易产生一种被家人和社会冷落的孤独感,经常在养老机构看到同伴们死去,心理上会产生恐惧和精神压力[1]。另外,机构养老存在缺乏规范,无序竞争,城乡不均,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等问题,硬件规模和设施,软件管理和服务等方面也都存在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的情况[2]。
我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社区居家养老现状分析
社区居家养老是介于家庭养老和社会机构养老之间的一种运用社区资源开展的一种养老方式。然而由于受到我国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影响以及地方政府财政支持等因素的影响,在发展社区居家养老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
1.资金有限,来源渠道单一
目前在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地区的经费主要是由民政局和当地居委会即政府提供以及老年人自身和社会捐赠三方面构成。对于个别有困难的老年人,需要提出申请,居委会认定后,由政府出资购买服务,但是这种资金的支付是有限的。随着社区居家养老规模的日益扩大、 服务对象增多、社区基础设施费用的增加以及管理费用和物价上涨, 资金不足、来源渠道单一等问题逐渐显现出来。特别是对于一些特别困难的孤寡老人,在提供他们自己的养老费时往往捉襟见肘,无力支付。以秦皇岛市海港区燕山大街街道办事处为例, 其辖区空巢老人很多,其中 60 岁以上的有 1688 人, 需要居家养老服务的不少, 但由于经济条件所限, 目前仅有3位老人请了养护员[3]。
2.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人员不足,专业服务水平层次较低
社区居家养老是介于机构养老和家庭养老之间的一种养老方式。由于受目前我国传统家庭养老思想观念的影响,老年人养老主要还是考虑家庭养老方式,而目前的社区居家养老方式在各个地方还处于摸索阶段,因此地方政府对于社区居家养老方式给予的支持力度是有限的。由于工资待遇比较低,社区服务人员很难招到,很少有人愿意从事这种工作,即使从事这种工作,在工作中积极性也不高。一些下岗工人成为护理人员之后,因为报酬低,工作累,社会地位低,他们中大多数不愿意继续留在该领域内工作[4]。
另外,在社区居家养老的服务人员中,具有相关专业且训练有素的人员很少。我们目前社区服务人员的现状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人员多数都不具备相关护理、心理专业知识,有些工作人员甚至就是一些初、高中毕业的中年妇女,服务人员的素质普遍不高,办事效率也比较低下,至于专业化的相关知识,如心理咨询、伦理学等知识几乎都不具备。
3.老年人参与社区居家养老积极性不高
一方面,社区服务人员由于专业化水平不高,在护理技术和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欠缺,不能及时、较好地解决老年人的需求,因此老年人在为他们应该享受到的服务付费后没有得到应有的服务,这样老年人在参与居家养老方面的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社区管理人员缺乏热情,办事效率不高。主要表现在社区服务人员与老年人互动性不强,导致老年人有问题不向机构反映,甚至遇到困难也不愿向机构求助。这反映了老年人对管理人员缺乏信心,甚至不愿相信他们会真正给予帮助[5]。再次,社区居家养老为老年人提供的基础娱乐设施和活动中心往往过于简陋和残缺不全,没有像样的老年活动中心为老年人提供休闲娱乐。老年人认为这样的设施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还不如在家养老,不用付费。
发展社区居家养老的可行性建议
1.居家养老在资金来源上应该由个人、社区和国家付费及社会捐赠构成
中国这种“未富先老”的国情,使得政府无法对老年人的养老完全通过以福利的形式向人们提供。因此,鉴于这种情况,政府必须要出面借助市场、社会、家庭、志愿者、民营机构、社区等多方面力量共同参与来解决这种困境。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居家养老具有一定的福利性质,提供的服务也应该具有一定的福利性质,在付费方式上应该由个人、社区、国家共同承担,这种服务具有准公共产品的性质。因此,居家养老的资金来源渠道必然是多方面、多层次的,而非由政府或者个人单方面提供。
2.加强社区管理人员及服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不断提高服务人员的工资待遇,广泛吸收社会各界志愿人士参与其中
由政府出资,居委会组织社区服务人员利用闲暇时间进行岗位培训,只有拿到上岗证的人员才有资格从事社区居家服务工作。在培训内容方面可根据老年人需求来进行,例如:专业化的医疗护理知识、基本的医学知识、心理咨询及老年人关怀等。并且这种培训必须经常进行,利用社区卫生所或卫生院便利条件,或者也可聘请相关志愿人士来给社区服务人员进行知识讲座。这样逐渐形成一支在老年人护理方面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队伍,极大地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在费用及队伍稳定方面,一方面通过政府出资,不断增加服务人员的工资待遇,使他们安心、踏实地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另一方面加强服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增强他们爱岗敬业的意识,提高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在人员数量方面,可积极吸纳社会各界志愿人士参与到老龄化事业当中,使居家养老服务人员形成“专志”结合,共同为老年人服务。
3.加大宣传社区居家养老的优越性、便利性,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社区居家养老
要积极在社区进行大力宣传,让老年人以及家庭成员充分认识到这种养老方式的必要性,而且这种方式可以解决家庭养老所不能解决的问题。据在天津市南开区老年生活保障调查显示,在老年人的日常照料方面,在社区提供的初级医疗保健,包括健康咨询和社区就近医疗方面,在丰富和调节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方面,在为老年人提供家庭调解和法律保障方面,社区服务都起到了重要作用[6]。
另一方面可通过加强对社区服务人员的管理,以社区服务人员提供良好服务的实际行动作为对外宣传内容。如果服务人员态度较好、服务热情、处理事情效率高,在服务过程中积极主动与老年人及其家人进行互动,详细了解他们遇到的问题,细心、热心、耐心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就会让老年人相信社区服务人员能够真正为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郭竞成.居家养老模式的国际比较与借鉴[J].社会保障研究,2010,1:30-31.
[2]杨宜勇,杨亚哲.从人口结构变化看我国城市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发展[J].经济研究参考,2011,58(总第2402期):23.
[3]王刚义,赵晶磊.居家养老的困境与出路――探索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模式[J].创新,2008,3:87.
[4]吴蓓,徐勤.城市社区长期照料体系的现状与问题――以上海为例[J].人口研究,2007,5(第31卷第3期):65.
[5]包青年,赵海林.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下的社区居家养老――以 S 社区为例的个案研究[J].学理论,2011,2:89.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现状范文6
【关键词】大学生;自愿服务;居家养老
中国分类号:G455
一、前言
老龄问题是公认的世界性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家庭结构的变迁,传统家庭养老面临一定困境,而我国机构养老设施又严重不足,远满足不了老年人的需求。单纯的家庭养老如今已经不能适应更多老人的需求,更多的老人已经开始逐步向外发展,寻求更多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家庭养老在现阶段遇到了严峻的挑战。而此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应运而生。社区居家养老是指政府和社会力量依托社区,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方面服务的一种服务形式。它是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补充与更新,是我国发展社区服务,建立养老服务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充分认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对居家养老模式进行深入的研究能帮助我们更好的开展养老工作。
二、居家养老的内涵及现状
居家养老是指将老年人在家中居住,由家庭-社会共同为其提供养老服务的一种养老方式,它既区别于传统的家庭养老,又不同于机构养老,是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的有机结合。在社区层面普遍建立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场所和服务队伍,有利于整合社会资源,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及共同营造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的社会环境。这种养老方式既适应我国的国情,也符合老年人的意愿和需求,因此作为未来我国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的基础性模式被广泛认同和推广。
为扩大养老志愿服务队伍,我国民政部、团中央积极倡导大学生参与社区为老志愿服务,但过程中普遍存在志愿服务节日化、短期化,针对性不强,服务水平偏低等问题,迫切需要探索大学生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有效机制。大学生及其所在的志愿服务组织是长效机制内居家养老服务的直接提供者。为老服务实践证明,某些与老人需求密切相关专业的学生,如医学、护理、美发、烹饪等专业,很容易开展为老服务且服务效果良好。大学生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时,可以“多对一”为主要活动形式,如组织大学生成立“为老服务小组”或者“助老服务团队”等,依靠团体的力量为老人提供服务。此方式更易得到社区及老人信任。同时可增强大学生服务信心和服务质量、增强大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更易操作、便于长期坚持,更易获得社会资源支持,更易开展大规模深层次的为老服务活动。
三、大学生在居家养老服务中的作用
作为高校的大学生,在接受新思想、新事物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我们要发挥大学生的作用,通过一定的教育引导,使大学生树立自愿服务意识,并逐步接受一种新的思潮。
1.大学生自愿参与居家养老服务活动,可以不断地更新观念。包括职业社会工作者思想观念和居家养老被服务对象的思想观念。使大家明确居家养老不是简单的在生活上的照顾,而是包括其他多个方面,如心理健康等。
2.大学生自愿参与居家养老服务活动,可以丰富社区志愿服务工作内容,壮大社区志愿者的队伍,为社区志愿者发挥作用搭建平台。
3.大学生自愿参与居家养老服务活动,有效地提升了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的开展,必须改变以前分散化、非专业化的服务人员格局,加强人才培训和资源整合,以高素质的专业队伍推动养老服务水平的进步。
4.大学生自愿参与居家养老服务活动,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创业意识。居家养老服务属于第三产业,对就业有着不可低估的贡献。更主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让大学生认识到居家养老行业是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在自愿参与的同时,培养大学生在这一行业中创业的意识。
四、加强大学生自愿服务教育的途径
面对大学生群体,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起大学生关注居家养老的意识。若要营造全社会居家养老的氛围,需要社会、高校、大学生自身及其家庭的共同努力。社会要引领居家养老文化的正确导向。大学生应从自身做起,加强居家养老意识,自觉实践。在家庭教育中每位家长应当摈弃传统观念,将居家养老事宜放在首位。而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人才的主阵地,在加强大学生居家养老教育方面要建立起教育机制,而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对大学生进行自愿服务意识教育,要依靠学生管理部门、辅导员、学校党团组织等各个部门,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宣传教育的同时,加强教育,从教育上引导大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关注居家养老问题。校园文化活动历来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它既形式多样、内容活泼,又体现学校的文化内涵和个性特点。高校完全可以结合自身校园文化活动的特点,进行居家养老思想的教育和传播。可以通过广播、报刊、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和专题报告等多种形式在校园内营造浓厚的学习讨论氛围。高校应当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广泛开展社会实践,使学生在广泛深入的社会实践中受到居家养老服务思想的教育,并逐渐成为学生自愿自觉的行动。在高校假期社会实践中要有居家养老服务实践的内容。每年高校安排的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进行居家养老实践真实体验的重要机会,学校应当充分利用这一时机,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开展社会实践。
五、总结
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方面服务的一种服务形式。它是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补充与更新,是我国发展社区服务,建立养老服务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我国目前的社会伦理中,绝大部分老人和他们的子女都希望选择居家养老,而居家养老的附加服务如心理陪护等,目前还主要依靠政府购买服务,市场几乎没有得到开发,但这些服务又是现有从业者所无法胜任的。那么,我们要改变这种状况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选取一个长久的策略。作为高校的大学生,在接受新思想、新事物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我们要发挥大学生的作用,通过一定的教育引导,使大学生树立自愿服务意识,并逐步接受一种新的思潮。
[参考文献]
1.杨宗传.居家养老与中国养老模式[J].经济评论.2000(3).
2.刘斐莹,肖遥,郭尧.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行为意向研究―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J].高教高职研究,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