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的原因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雾霾的原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雾霾的原因范文1

关键词:雾霾 形成原因 危害 措施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7(a)-0130-01

近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环境问题日益严峻,2012年以来雾霾现象在我国大城市与东部大城市越来越普遍,严重影响到人们的身心健康,引发了公众关注。

1 霾的概念

雾霾,顾名思义,就是雾和霾。雾是由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它是一种空气中的水汽产生凝结的自然天气现象;霾是空气中的灰尘、硝酸、硫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颗粒物形成的造成视觉障碍的气溶胶系统,即灰霾,它是由大气污染导致的;霾在水汽凝结、空气湿度变大的情况下就转化成了雾,通常从空气湿度上对两者判断。雾霾主要有氮氧化物、二氧化硫以及可吸入颗粒物组成[1]。

2 雾霾形成的原因

2.1 自然环境原因

入冬后,我国的气溶胶浓度较高,空气气压低,近地面空气湿度相对较大,且大多数地区都以静风、微风为主,天气状况处于静态,从而使得空气中的小颗粒物聚集,悬浮在空气中[2]。同时经济的发展使城市里大楼越建越高,风在流经高楼大厦时,受到高楼的阻挡和摩擦作用,也会使得风的流速明显减慢,静风现象增多。静风现象的出现不能促进悬浮颗粒的分解和消失,最后只能长期积累在城市中或者郊区附近[3]。

2.2 环境污染

随着我国大公交、单位班车、私家车的数量增多,汽车尾气排放量急剧上升,而汽车尾气成分中的CO、碳氢化合物(HC)、固体悬浮颗粒物、含铅化合物和NOx这些均是雾霾环境的主体污染物[4]。形成雾霾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冬季大量燃烧煤炭。目前我国还有许多地区通过燃烧煤炭来取暖,而煤炭在燃烧的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大量的污染物,且煤炭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悬浮污染物会在大气中发生反应,生成较大的粒子,促使雾霾的形成。

2.3 追求经济发展

从改革开放起,我国一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经济,致力于提高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常常只注重经济的发展,忽视了许多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污染气体,这些气体不能扩散和稀释,从而形成雾霾。而我国对于这些企业的处罚力度不够,以至于这些企业对减少环境污染意识还不够。这种经济增长模式,催生了雾霾的形成。

3 雾霾的危害

3.1 易于诱发传染疾病

雾霾天气时,会导致近地层的紫外线辐射减弱,使空气中的传染性病菌活性增强,增多传染病的可能性。雾霾的出现使我们的空气质量下降,空气中带有更多的细菌和病毒,这些状况的出现更易于传染病扩散和疾病发生。众所周知,中国每年都会有大范围、危害性强的传染病,这些传染病的出现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环境恶化造成的,其中雾霾就是诱发传染病的原因之一。

3.2 引发大量疾病

雾霾成分中含有许多的有毒气体及直径很小的生物气溶胶粒子,它们能直接进入人体的呼吸道和肺泡引发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对人们的呼吸系统有很大的危害。同时长期生活在雾霾严重的城市,使得人体的汗腺堵塞,汗水不易排除,致使人们胸闷、血压升高,严重的还会诱发癌症。世界卫生组织(WHO)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在2013年10月17日报告,首次指认大气污染“对人类致癌”,并视其为普遍和主要的环境致癌物。

3.3 对交通的影响

当出现雾霾时,整个天空都会灰蒙蒙的,我们的视线能见度低,容易引起交通堵塞,发生交通事故。

4 雾霾的防治措施

4.1 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现阶段,在发展经济时,我国应更多的关注环境问题,不能在一味的追求国内生产总值(GDP),应改变先污染后治理的思想观念,不再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应着力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降低物质消耗、保护生态环境,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并对污染严重的企业进行改进,减少的污染排放,尽可能的推行鼓励使用可再生、可清洁能源。逐步的改造和搬迁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

4.2 倡导清洁能源

尽可能的减少使用不可再生、不可清洁能源的使用,推行环保新标,构建低碳生态社会。提倡企业、工厂使用太阳能等绿色能源。国家应大力研究开发生物质能、太阳能等可再生、可清洁能源,并加大对清洁能源、低碳技术的资金投入,鼓励中国在科研方面投入的精力及经费,优化我国的设备装置。对于雾霾天气较为严重的地区,加大对工厂排放废气污染的监督及管理力度,取缔传统的燃煤锅炉,大力推广清洁能源。

4.3 大力倡导绿色出行

我国近年来车的数量飞速增长,汽车尾气的排放给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危害,我们应控制机动车数量及尾气,减少城市中机动车的数量,大力倡导绿色出行,更多的选择使用自行车、轻轨、公交车、电动汽车及地铁等交通工具,国家地区应加大对污染的治理力度,推动环境整治,提升群众环境保护意识。

4.4 合理布局绿化建设

由于人们缺乏环保意识,对树木乱砍乱伐,使得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及植被数量大大减少,且我国大多数都市区绿地分布不均,面积严重不足,而绿色植物可以为我们人类带来许多的好处。绿色植物可以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对净化空气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我们应大力的提倡植树造林,合理的布局绿化建设。

5 结语

长期生活在雾霾天气下会给我们的生活、身体、心理等带来许多的负面影响。而雾霾现象的产生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但绝大部分的原因是由人为的破坏,所以我们应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通过我们的行动来治理改善雾霾状况,还我们自己一个清洁、舒适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王润清.雾霾天气气象学定义及预防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2(7):44.

[2] 杨晓芳,白金芳,丁享.雾霾天气的形成原因、危害及应对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5).

雾霾的原因范文2

【关键词】 新能源 产业 雾霾 困境

新能源产业被确定为我国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产业竞争环境由于技术的进步和企业数量的增多而日趋激烈,不断成熟的国内市场正推动着产业的发展。在新能源产业战略机遇期,不管是已经具备新能源产业基础还是即将进入新能源产业的地区,都面临着如何实现本地区产业持续升级以及经济跨越发展的问题。近日持续的雾霾进一步警示中国经济到了要加快转型的时候,经济发展不可只看眼前利益,而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人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大面积爆发雾霾天气

从2013年1月10日开始,全国33个城市经检测显示空气严重污染,全国超过130万平方公里的地区发生严重雾霾灾害天气,京津冀、河南、江苏等多个地区都大面积爆发雾霾天气,道路能见度不足2000米,个别区域甚至不足200米,多个地区的PM2.5监测数据爆表,甚至超过了最高污染指数500,首都北京更是首当其冲,PM2.5每立方米超过了900微克,达到中国有PM2.5检测数据以来最高记录。

多方研究已经证实,PM2.5是形成雾霾污染主要的原因。而构成北京等地PM2.5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扬尘、燃煤、二次硫酸盐和硝酸盐及机动车排放等,其中燃煤和机动车排放等是核心因素,此外还有本地工业、扬尘等污染源、污染物排放量大的因素,也包括周边区域污染和本地污染叠加的因素。工业在为经济和社会提供原材料和产品的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和能源,排放了大量的污染物。

PM2.5可直接吸入肺中,对人体伤害较大。有数据显示,肺癌发病率近20年增长高达8倍之多,已经正式替代心血管病成为第一大致死病因。PM2.5引起我国居民呼吸道疾病发病率上升,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支气管哮喘等疾病发病率不断攀升已是不争的事实。

二、严重的空气污染,迫切需要加快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1、大力发展新能源已成为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共识

金融危机之后,各国都非常重视新兴产业的发展。美国正在大力推动新能源战略,提出到2030年清洁能源达到30%的目标;欧盟宣布在2013年之前投资1050亿欧元支持“绿色经济”,提出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比例达到20%的目标。目前,我国已将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海洋工程列为“十二五”时期战略性新兴产业。201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优化能源结构,推动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安全高效发展核电,积极发展水电,加快页岩气勘查、开发攻关,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重。可见,发展新能源产业已成为各国摆脱传统能源掣肘、占领未来经济新增长点的重要举措。我国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对于改善我国能源结构、抢抓世界新一轮能源革命先机、培育新的优势产业等具有战略性意义。

2、环境污染代价高,新能源产业发展顺应经济持续发展需要

环保部近日的绿色GDP核算结果表明,从2004年到2009年,环境污染的代价已从5118亿元提高到9701亿元。这也表明中国经济发展的环境污染代价持续上升。大范围雾霾天气进一步预警,飞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已到了必须转型的时候了。中国应从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入手,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开发利用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提高天然气、水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消费比重。从短期来看,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调整区域产业布局、改变燃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为汽车产业制定更严格的新标等措施,必然会使经济发展的速度受损。但从长远来看,将极大提升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新能源发展正外部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环境的正向外部性,太阳能和风能等新能源对环境具有友好性,而环境收益归于全社会;二是技术发展的正外部性,新能源技术使用的部分收益归全社会所有。坚持不断探讨新能源的发展方向,并在新一轮的工业革命中始终保持新能源的领先地位应当成为我国重要国策。正如发生在上世纪50年代的伦敦烟雾事件,直接促使了1956年英国洁净空气法案的通过,推动了英国环境保护的进程。但我们不应再走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改善空气质量非一日之功,转方式、调结构刻不容缓。

三、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现实困境

1、国内外新能源产业迅猛发展

中国新能源产业经过几年的发展,不论是政策环境,还是技术、市场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新能源产业已经被确定为我国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技术的进步和企业数量的增多导致产业竞争环境日趋激烈,不断成熟的国内市场对产业发展的拉动力量日益加强。

从全球新能源产业的空间分布特征上看,当前全球新能源产业迅猛增长并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集聚。新能源产业主要分布于美国、欧盟、日本、巴西以及中国等国家和地区,印度、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新能源产业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其中,美国在新能源领域开发相对较早,也是全球新能源产业技术最成熟的国家之一;欧洲是全球新能源市场集中地之一,也是新能源技术开发中心;日本新能源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各项新能源均呈现倍增趋势。在太阳能利用领域,目前日本除了拥有日立、东芝、三菱等核电设备制造大型企业外,世界上太阳能发电的专利也主要由日本厂家掌握――夏普、京瓷、松下和三菱,它们被称为日本光伏领域的四大骨干企业。

目前,我国国内规模化应用的新能源产业包括太阳能,风能、核能和生物质能。新能源的种类以及技术与应用发展趋势如表1所示。

在区域政策和资源的影响下,我国新能源产业集聚特征显现,依托区域产业政策、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各集聚区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初步形成了以环渤海、长三角、西南、西北等为核心的新能源产业集聚区。其中,长三角区域聚集了全国约1/3的新能源产能,是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高地;环渤海区域是我国新能源产业重要的研发和装备制造基地;西北区域是我国重要的新能源项目建设基地;西南区域是我国重要的硅材料基地和核电装备制造基地。

从创新能力上看,“十一五”期间,我国新能源产业技术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在光伏电池制造、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风电装备制造、风电零部件制造等领域涌现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能源制造技术,中国新能源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升。我国风电专利申请在“十一五”期间达到高峰,专利申请数量年均增长率超过100%。2005年风电领域申请专利402件,同比增长151%,2006年申请专利610件,同比增长152%,2007年申请专利625件,同比增长103%。

截至2012年,我国核电在建机组同比增长175.3%,共有30台,容量32.73GW,在建规模居世界第一;风电并网装机容量同比增长39.8%,增加到63GW,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风电大国;2012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容量较2011年增长42.9%,达到30GW。

2、我国新能源产业面临一系列困境

从我国新能源产业体系上看,不健全的因素偏多,凸显产业过剩与不足并存的困境。近年来,全球新能源产业特别是光伏和风电产业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我国光伏产业面临严峻形势,既有国际市场需求减弱的影响,也与国内政策不配套导致的需求不足直接相关。自2011年下半年开始,我国光伏行业整体盈利能力急剧下降。2012年我国光伏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一方面由于市场需求下降,光伏产业产能过剩;另一方面,2012年10月,美国开始对我国太阳能电池征收14.78%~15.97%的反补贴税和18.32%~249.96%的反倾销税;作为全球光伏产业最大市场的欧盟方面也对中国光伏产品展开“双反”调查。欧美的“双反”重创了中国的光伏企业,加速了中、美、欧互补的产业链条断裂,使得国内光伏产业利润大幅下滑、经营困难,很多中小型光伏企业停产,而行业龙头如尚德、赛维等上市企业也濒临破产。2012年,我国光伏企业的开工率不到70%。在这种形势下,政府频出救市政策。中央财政共拨付资金130亿元,支持启动光伏发电国内应用的总规模达到5.2GW;实施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免费并网措施、公布金太阳项目目录,旨在扩大国内光伏应用市场,支持光伏企业发展。而对于风电设备制造行业,国内已经有80多家企业参与风电投资,各类大小风电设备制造商如雨后春笋般成立。但由于国内核心技术的缺失,以及风电技术标准和检测认证体系的不完善,导致风电设备质量存在隐患。风电零部件供应依然是限制产业发展的瓶颈。同时,由于新能源产业运营体系不健全,导致新能源装机容量和发电量背离,截至2009年底,风电装机容量占总装机容量的2%左右,而发电量占比不足1%。由于产业体系不健全,新能源产业在发展中同时出现产能过剩和不足的困境。核心技术空心化的问题,在我国新能源产能的快速膨胀中,也正越来越突出。风电制造领域在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等方面,自主研发企业数量和投入少,大多走的是引进路线,既有的成果实际推广应用成效甚微。除太阳能、风能外,生物质能源也被寄予厚望,尤其是生物质液体燃料,却也面临着原料收集、核心技术缺失和市场销售等难题。

3、我国新能源产业政策体系仍有待完善

目前我国的法律法规对项目审批、专项资金安排、价格机制等统一的协调机制没有明确规定,导致在中央和地方政府补贴狂潮下,吸引了不少短期投资者,各类新能源企业泥沙俱下,不少补贴企业不能满足产业发展要求,成为新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绊脚石。另外,由于新能源和传统能源间的矛盾和利益并没有很好地解决,导致一些政策执行不到位。我国没有真正地建立优先使用可再生能源的体制和机制,重大制度的设计不完善加之市场消纳问题,也使得风电难以更好地发展,在吉林、内蒙古等地有30%~40%的风电因为不能联网而被放弃掉。

在一系列成就背后,中国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非常突出。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在我国能源消费中,天然气、水电、风电、核电4种能源加在一起,仅占全部能源消费比重的14.5%。这说明我国未来能源产业需要的不仅是产量的增长更是制度的改革,是能源体制的革命性变化。另外,我国的新能源市场多集中在海外,产业的外向型特征比较明显,目前国内新能源市场成熟度较低,还缺乏广泛的社会认同和完善的市场环境。

四、客观认识我国新能源产业现状,坚定信心寻求长远发展

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新兴产业的成长是一国社会和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动力。而各个国家对于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侧重各有不同。英国、美国和欧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发展低碳产业为主,英国同时关注数字产业,日本侧重能源和环境产业,俄罗斯提出开发纳米和核能技术,中国则将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医药、生物育种和信息通信七大产业列为重点扶持对象。

然而,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前景是光明的,但面临的挑战也是巨大的。我们应该对我国新能源产业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和未来的重要意义有客观的认识,有正确的判断,才会做出正确的选择。在经过全球气候变化、国际金融危机、石油地缘政治、欧美征收碳关税以及对华光伏“双反”调查、日本核泄漏事故、国内油荒电荒等一系列事件后,我国围绕能源如何发展已积累了充分的经验,并充分认识到能源产业的技术进步在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作用重大,现在已经显示出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中国政府将持续出台支持鼓励和优惠补贴政策,推动新兴产业需求爆发性增长。新能源企业发展新能源产业既要信心百倍,同时也要脚踏实地,在国家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推动技术创新,掌握核心技术。而产业的健康发展,不仅需要政府努力构建制度,更需要产业界从管理、技术等方面进行突破。如果在能源转型上的努力不够,中国的能源技术、管理水平与发达国家间将会有更大的差距,因此能源产业要有忧患意识。同时,鼓励能源技术发展需要相关政策支持,这对相关管理部门来说是一项现实而紧迫的任务。

“十二五”时期,中国新能源要在规模和基本产业链条形成的基础上,实现质量上的飞跃,建立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产业体系。当下,我们尤其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加快我国应用新能源的步伐。在技术层面,主要依靠智能电网的全面建设,确保以风电和光伏发电为主要代表的新能源电力实现全部上网;在政策层面,相关的配套政策和规划也要紧跟产业发展的步伐。

治理雾霾污染将是促进汽车产业技术革新、带动汽车产业升级的又一次机会,将给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的发展带来机遇。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宏观政策的支持,同时也与广大民营企业家勇于探索、努力创新的奉献精神是分不开的。2012年2月15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铁路、市政、金融、能源、电信、教育、医疗等领域。相信未来,新能源领域中民营企业的发展空间将会更加宽广。而对从事可再生能源、新能源产业的企业来说,如何抓住我国能源结构调整中蕴藏着的巨大的发展机遇,仍需要在实践中摸索前行。

【参考文献】

[1] 施卫娟、李福保:云南省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若干问题的思考[J].新财经(理论版),2011(8).

[2] 张志刚:企业产业联盟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J].决策咨询,2011(1).

[3] 司凯、张琪:以新能源产业发展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12(36).

[4] 王利政: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模式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11(1).

[5] 郑江淮:理解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概念、可能的市场失灵与发展定位[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0(4).

[6] 姜大鹏、顾新: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状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17).

[7] 马武松:后危机时代的中国经济发展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加紧布局[J].中国科技产业,2010(5).

雾霾的原因范文3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73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729-01

建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保证患者静脉用药的安全性与合理性,是医疗机构综合实力提高与工作优化的体现[1]。但有些基层医院仍在治疗室里配置静脉用药,配置人员是当天的轮班护士、护师或主管护师,护理部会定期检查治疗室的环境是否整洁、空气培养细菌数是否超标等感控要求,却忽视了护理人员对静脉药物配置所造成的安全隐患。现将常见隐患报告如下。

1 配伍禁忌概念模糊

1.1 认为同一系统疾病所用药物可用同一个注射器配制 如法莫替丁与奥美拉唑钠同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两药可共用注射器。

1.2 认为都是无色透明的药液可用同一个注射器配制 如硫酸阿米卡星与硫酸庆大霉素共用注射器配制,而配伍禁忌表上已标识这两种药物是不宜配伍的。

1.3 认为配制无色透明或无需做过敏试验药液的注射器可用于配制任何药 如用已配制多种无色透明药物的注射器去配制奥美拉唑钠,即可出现粉红色变色。

1.4 冲洗注射器后再用于配制任何药物 有的护士也会意识到共用注射器会引发配伍禁忌,但为了节约注射器,会将已抽吸无色透明药液的注射器用未配药的液体冲洗后再用于配制其他药物。

1.5 同一患者的所有静脉用药使用同一个注射器配制 同一患者的几组滴液,第一组输入的多为抗生素。有的护士认为只要抗生素无过敏反应,配制抗生素的注射器可用于配制其他任何一组药液。

1.6 认为两种药液混匀后无浑浊或变色即为可配伍 对两种药物能否配伍认识不足,不是去查找配伍禁忌表或独立使用注射器,而是将两种药液各抽取少许在同一个注射器内,若无浑浊或变色即认为可配伍,可共用注射器配制。

2 无菌性及安全性意识差

2.1 消毒不规范 如配制生理盐水250ml+青霉素钠800万U共有11个启封口,护士在配药前用一根棉签蘸消毒液如“画龙点睛”点11个启封口就算消毒完毕。

2.2 违反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护士在配药时不戴口罩,特别是独立当班时及非高危科室更多见;未经消毒的手和物品随意跨越无菌区;消毒剂的瓶盖不随手盖好,而是开放至下班或交接班时才盖上,造成消毒剂的有效浓度达不到等,从而给配药工作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2.3 人为因素 如用药剂量不准确:儿科配药时,有的护士为了加快配制速度,就用20ml注射器直接抽吸小儿用量,如抽吸地塞米松1.5mg,就用20ml注射器直接抽吸0.3ml,还有的护士直接在液体瓶表面划线标识小儿用药剂量,用输液器直接把多余的液体排出,如此配制药物是不能给小儿准确剂量的;还有药物被污染:护士因操作不当导致无菌药物被污染,也给输液的安全性带来极大隐患。

为了消除基层医院静脉药物配置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笔者总结了以下防范措施:①医院应加强护士长、工龄较长护士及带教人员的业务规范培训,强化全院护士对静脉药物配置的无菌性、合理性及安全性的认识,对年轻护士通过良性及规范的传、帮、带来逐渐改善整体护理队伍的工作面貌。②静脉药物配置护士应严格挑选与管理。③高层管理者应形成长效的、随机的、深入实际的护理检查及管理模式,以确保各科室自觉地、长效地保证静脉药物配置等护理工作的规范化及安全性。

雾霾的原因范文4

关键词:雾霾;物理解释;原因;形成

雾霾,简单来说就是雾及霾的组合。多见于城市。中国现在很多地区都将雾并入到霾一起当成是灾害性的天气,并以此来进行预警预报,并称之为雾霾天气。这种特定的气候条件和人类活动是相互作用的,特别是在高密度人口中,经济活动、社会活动等都会排放大量的细颗物,即PM2.5,如果排放超过大气循环力、承载力之后,这此颗粒浓度会不断持续、积累,这时如果再受到静、稳天气等影响就会出现大范围的雾霾。

1 雾和霾的区别

雾、霾有相同的地方,即是都会呈现出视程障碍物。但是两者的形成原因、条件却十分不同。

霾,也被称之为灰霾、烟霞,空气中的硫酸、硝酸、灰尘等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可让大气变得混沌,视野模糊前造成能见度恶化,当有见度小于一万米时,把这种非水成物组成气溶胶系统造成视程障碍称为霾。霾的尺度比较厚,可达1-3公里左右,其与雾、云均不一样,和晴空区间未有明显边界,霾粒子分布均匀且灰霾粒子尺度比较小,由0.001-0.1微米,d在1-2微米左右,用肉眼是无法看到这些漂浮的颗粒物。一般来说,因为灰尘、硝酸、硫酸等粒子组成的霾其散射波长比较长的光多,所以霾看起来是呈现橙灰色或是黄色。

雾是浮游在空中大量微小水滴或是冰晶,形成条件是要有比较高的水汽饱和因素。在出现雾时,空气相对湿度常常要接近或是达到百分之百。并且会随着空气湿度的日变化而出现早晚比较常见或加浓,在白天相对减少甚至是消失的现象。在出现雾时有效水平的能见度小于1km。当有效水平的能见度1-10km时称为雾。由物理角度分析,雾和云均是空气中的水汽所凝结或凝华的产物,因此,雾升高并离开地面就形成了云,而云降低到地面,或是移动到高山时就称之为雾。雾的厚度小,常见的辐射雾厚度约是1-200米左右。雾、云一样,和晴空区未有明显边界,雾滴深度分布不均且雾滴尺度比较大,肉眼可看到空中所漂浮的雾滴。一般来说液态水或是冰晶所组成的雾散射的光和波长关系不大,所以雾看起来多呈现的是青白色或是乳白色。

2 雾霾形成的物理解释

2.1 形成主要原因之一――无线传播

有一个事实我们是可以看到的,即雾霾的形成一般在夜晚或是清晨,但是不可否认,夜间、清晨太阳光线弱,当太阳到中午后,仍不能下压雾霾颗粒时其持续的时候会比较长,光是电磁波是众所周知的,电磁波有可能影响雾霾的形成。无线传播才是雾霾颗粒悬浮支持者之一。

无线传播是电磁波粒子在空间各方向所运动的结果。通常,雾霾发生在人口密度比较大的城市,而原因之一就可能是无线传播。在人口密度大的地方,电磁波发生器多且功率大,且几乎人手一台的手机可看作是小型的电磁波发射器。这样就形成了密集、强力的电磁波网,且电磁波运动是推进粒子运动、托起粒子的原因。电磁波网在冷空气活动弱、风速不大、形成稳定大气情况下托起了雾霾颗粒而形成雾霾。

2.2 形成主要原因之二――湿度的变化

任何物体都辐射,辐射让物体的质量在减少。物体因为辐射减少质量和物体密度、温度、表面积、时间乘积成正比。简单来说,辐射的强弱和辐射源的密度、表面积、温度等有关。密度、温度、表面积越大,其辐射就越强。地球密度则会远远大于地球周围环境密度,而地球温度、表面积以及地球周围环境差不多时,其平均温度大过地球表面周围的环境温度。因此地球本身辐射大于其所接受的辐射。换而言之,地球本身辐射是影响地球气温的一个主要原因。

大太阳的辐射让大太阳质量、r在减小,密度在增长。恒星最后会变成中子星,且这个质量、体积等没有原来恒星大,但密度却有所增加。简单来说太阳对于地球气温的影响会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慢慢减弱,影响最为明显的就是高空气温。因此,地球的平均气温在降低,而且低空气温在升高。

垂直方向热空气总是向上活动的,这点从热气球就可以看了。形成地球平均气温在降低、低空气湿在升高。在季节交替时,温度适宜时热空气向上流动,而在流动过程当中向上托住雾霾颗粒则停留在上空或带动雾霾颗粒向上运动而形成雾霾。

2.3 形成主要原因之三――人类活动、科技的共同作用结果

雾霾的三源头为燃烧、汽车的尾气、扬尘。但是PM2.5的第二次爆发原因非常复杂,其中还包括了一些化学反应。分析如下:

第一,雾霾的颗粒积累。雾霾的三源头为燃烧、汽车的尾气、扬尘。从物理角度分析,我认为这三源头乃为雾霾形成的积累阶段。同时,雾霾颗粒积累一般发生在冬季。这主要是因为在冬季除了燃烧、汽车的尾气、扬尘,还增加了取暖燃烧。可以说几大源头都在产生颗粒,但是,雾霾却非随时形成,原因是什么?通过研究分析可看出,雾霾颗粒密度比空气密度大,多数雾霾颗粒形成后立刻下落,被大地进行积累,因此在一般的情况下,并不会形成雾霾。

第二,雾霾天气的动力解析。因为地球以及太阳的辐射强度、辐射量的变化造成地球上气温的变化,即平均气温下降,低空气温上升,形成了低空气温度升高,高空的气温下降。地球对于气温的影响有一定时间,如一到两年内基本是固定的,但总形势为低空气温上升,高空气温下降。特别是在冬天、春天两个季节交替时,太阳影响空气温度变化明显,气温回升,低空气温升高也明显,热空气的运动方面是朝上的,这就为冬季所积累的雾霾颗粒提供了向上的动力。同时,无线传播也起到了辅助的作用,因为所有物体都具有电磁波,只是强弱不一。燃烧、化学反应等等都可能加速电磁波辐射,有利于形成雾霾。强度以及密度增加,无线传播也为雾霾颗粒向上运动提供了大于原来的动力,让雾霾颗粒悬浮在空中并且开成了雾霾。

第三,未有风向、雪、雨出现。没有持续风向可确保热空气持续稳定向上流动,这样雾霾颗粒在向上流动热空气以及无线传播共同作用力下才能向上运动并且悬浮在空气中形成了雾霾。特别是在春天,因为冬天所积累的颗粒大量积聚在大地表面,而在所有条件共同作用下,就会形成比较重要的雾霾天气。

2.4 冬、夏为何不易出现雾霾天气

在冬天,平均气温低,空气向上流动比较弱,无线传播、空气向上流动力不足,无法托起雾霾颗粒。虽颗粒在刚刚形成时比较热,有向上运动之力。冬季则因为气温低,雾霾颗粒快速变成低温颗粒,无法向上运动则被大地收藏。因此可看出,冬天,雾霾下沉,夏天雾霾上升,因此都不容易形成雾霾。

3 结束语

雾霾,是人类社会发展所带来的产物。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形成了雾霾的颗粒,再者因为地球气温的变化让雾霾有了上升的运动力,最后当雾霾到达空中后,因为无法及时扩散至高空分解,停留在空气低端或是地球的表面从而产生了雾霾。在条件适宜时并在气流、电磁一起作用下,把雾霾颗粒托起到一定的高度,最终形成雾霾天气。

参考文献

[1]许铃.长沙雾霾成因探讨及治理对策研究[J].科技风,2015(21):76.

雾霾的原因范文5

关键词 雾霾;产生机理;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X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3-0116-02

0引言

当前,在我国工业化进程加速推进的大背景下,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已经成为雾霾天气产生的重要原因。大气环境遭到破坏,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受到影响。由雾霾天气引发的各类疾病和各类事故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对于大气污染的防治已迫在眉睫。本文将详细的研究雾霾产生的机理,以及相应的防治对策。

1 雾霾产生的机理及原因

所谓雾霾,是雾与霾的混合物。雾霾的产生说明空气污染较为严重,城市当中小于2.5mm的漂浮颗粒物较多,对人体伤害较大。下面具体分析一下雾霾形成的原因[1]。

1.1自然因素

风向对雾霾的产生有一定的影响。随着城乡建设水平的逐步提高,城市当中的高层住宅逐渐增多,使得风在吹向城市当中的时候受到阻挡,并经过地表摩擦力的影响导致风力减弱,致使空气当中存在的颗粒物不易进行扩散和消散。这些颗粒物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累积,使得相应区域的空气当中固态颗粒物的含量逐渐增多,为雾霾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还有逆温层的影响,空中某一高度上如果存在逆温层,就会对空气的对流运动产生阻挡作用,进而导致空气当中的固态颗粒物不能够及时的随着空气的垂直运动而消散和稀释,反而会在一定地区沉积,悬浮在城市的半空当中,同样也给雾霾的产生提供了一定的条件[2]。

1.2人为因素

城市工业水平的提高是雾霾产生的人为因素之一。工业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业生产产生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以及氮氧化物,它们是导致雾霾产生的重要物质。同时,汽车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大量的汽车尾气排放到空气当中,使得大气中颗粒漂浮物的含量进一步增加,直接导致空气混浊,能见度降低,各类交通事故频发。此外,大量的秸秆燃烧也是造成雾霾天气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北方本就四季分明,在冬季时为了取暖需求,人们普遍燃烧秸秆和煤炭,致使空气当中的固态颗粒物含量进一步增加。如果此时空气当中水汽含量较为丰富且在风速较小的情况下,便极易形成雾霾天气,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3]。

当前,人们已逐步认识到雾霾天气所带来危害的严重性。因此,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理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2 雾霾的防治措施

2.1控制污染源

在常见的减少雾霾天气产生的措施当中,控制污染源是主要途径之一。在进行控制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经济社会的发展程度,采取一切必要手段严格控制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对于工业废弃而言,应该进行设备更新和高污染工厂的迁移,提升设备的工作效率,并通过相应的科技手段,对产生的烟尘进行处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避免有害物质过多的进入到空气当中。对于汽车尾气的治理,应该从燃料上加以考虑,使用新能源代替传统的石油资源,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在空气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可以减少驾车出行,提倡绿色出行方式。此外,煤炭燃烧也会产生大量废气和固态颗粒物,一方面我们可寻找新清洁能源代替煤炭,另一方面,国家应加大对煤炭高耗企业的检查督导,确保这类企业在污染物排放过程中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对于城市中的沙粒尘土,应该使用洒水车进行路面的喷洒和清扫工作,确保城市干净整洁。总之只有多管齐下,才能够有效减少雾霾的产生[4]。

2.2区域联合防控

雾霾的产生与城市的快速发展密切相关,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于雾霾的产生也有一定的影响。空气当中的固态颗粒物来源较为广泛,其中生活废气、工业废气以及交通废气都是污染物的重要来源,并且涉及到社会上的各行各业。因此,采取区域联防的控制机制来进行雾霾防控十分重要。首先,应该制定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明确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标准和防控政策,使得雾霾的控制工作有严格的法律依据。同时,应该联合多个部门进行综合防控,完善跨省跨区域和跨行业的联动机制,从而在多个方面达到治理雾霾的效果。第二,应加快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能源的决定性地位不可替代,但是目前主要能源煤、石油等燃烧后对空气的污染非常严重。因此,相关部门应该探索开发低污染新能源替代原始能源,并根据污染物防控标准进行排放量的控制,最终能够从根本上减少雾霾的产生[5]。

2.3倡导绿色生活理念

当今时展更加提倡绿色、环保理念,只有保护好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在雾霾逐渐严重的今天,国家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全面倡导绿色理念,将绿色出行作为工作生活的出行方式、将绿色生产作为企业发展的目标、将绿色生活作为生活当中的基本理念。只有将绿色理念深深的根植于每个人的心中,落实到每个人的行动中,才能真正有效的控制雾霾天气的出现频率,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3结论

综上所述,雾霾的产生既有人为因素也有自然因素。自然因素我们不可控制,应该从人为因素上加以研究。只有国家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加上全社会环保意识的提升,才能够达到减少污染物排放、净化空气质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肖梦然.雾霾防治的环保执法问题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3,12(24):246-254.

[2]陈静静.雾霾防治法律问题探究[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3,11(8):145-146.

[3]李天相.东北地区火电行业发展及雾霾防治对策[J].环境保护,2013,10(24):123-125.

雾霾的原因范文6

雾霾不是现在才有,但对雾霾的认识确是近几年的事。从2010年起,雾霾渐渐进入了公众的视野,从2013年起,我国科学家们相继开展了大规模的研究工作,到现在也就是三四年的历程。据有关专家介绍:霾的污染70%是人为排放造成的。城区的可吸入颗粒物PM2.5主要来自燃煤和汽车尾气,而PM10则主要来自于道路、建筑等城建项目的施工。

雾霾严重到许多人想逃离这个环境。尤其连续的雾霾让人心情非常压抑,影响心情,影响工作,甚至影响感情。空气污染作为“心肺之患”,已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何有效治理雾霾污染更是牵动每个人的心。

肆虐的雾霾,让治理变得不亚于一场恶战。专家指出,治理的进程是艰难的。治理我们国家的大气污染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而对雾霾采取预警播报便是一项重要手段。提前预警,就能够提前控制住污染源,降低雾霾的严重程度。国家和政府也要加大治理力度,从短期目标考虑,要限制私家车的出行量;从长期角度考虑,要解决工业、柴油车等造成的污染,遏制住污染的源头。

我国能源结构长期以来以煤为主,能源开发利用方式比较粗放,全社会能源效率与能源经济增加值不高,呈现高碳、低效、不清洁、不安全的特点。尽管造成雾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煤炭燃烧所产生的硫化物是产生PM2.5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我国北方尤其是京津冀地区,居民使用的燃煤有80%都是质量差、污染重的劣质煤,因为优质煤价格较高,让很多想使用的市民望而却步。如果我们不加大补贴力度,使优质煤和劣质煤的价格基本上持平,很难改变现有的燃煤模式。

研究发现,京津冀大气重污染主要是本地e累加上外地传输导致,其中京津冀地区自身的排放量对PM2.5污染的“贡献”为70%左右,周边省市的区域传输占30%左右。不少专家表示,掌握霾的流动性,区域联动治霾才是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