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经济的问题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计划经济的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计划经济的问题

计划经济的问题范文1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经济;转变

一、农业机械化的涵义及其发展对国内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作用

(一)农业机械化的涵义

农业机械化指的是通过先进的机械设施优化农业生产经营状况,其特点是提高经济效益、提升生产率、降低劳动量等,属于国内农业技术进步和发展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国内农业发展为现代化、高产化、高效化的一种关键方式,还是国内农业以后与当今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其有助于国内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

(二)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受到农业机械化的影响作用

农业机械化发展无论是对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还是对农业的综合发展,都有着重大的意义与价值,这意味着农业经济发展和农业机械化间的联系性非常密切,其可以推动国内农业经济转变发展方式。农业机械化的积极发展,有助于农业生产由生产力促进方式转变为科技促进方式,从而使立足于科技的农业生产方式实现,最终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当前迅速发展高新技术的背景之下,这是非常好的对策,以及建设农业科技促进模式也可以推动农业机械化的进一步发展。鉴于此,在转变国内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中,农业机械的作用与影响都非常大,两者存在彼此协同与推动的关系,而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结果与条件之一就是农业机械化,并且农业机械化的推动力与基础也是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

二、农业机械化发展对国内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具体措施

(一)加速流转农业产权

在开始贯彻实施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时候,业已实现了理想的效果。然而,在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之后,因为难以转让产权、耕地分散等一系列的问题存在,大大地影响到了农业活性的提升,土地制度的不足之处暴露出来。这重点体现为大部分的农民太过重视短期收益,进而造成国内农业发展现状的长期不健康。鉴于此,根本所在是加速流转农业产权和提升国内农业的活性。国内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进程中,以及在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进程中,需要激励区域的政府部门注重优惠政策的扶持,实现农业土地产权结构的优化。并且,在颁布和执行农业优惠政策的基础上激励、吸引农民群众开展机械化操作,加速流转土地产权,实现农业生产率与农业活动的大大提升,以使农业机械化促进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

(二)注重农业机械的科技创新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快慢与实现程度高低受到机械设施运行效率与性能、农业技术先进性等的制约作用。鉴于此,想要在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基础上推动国内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非常关键的一个方面是创新农业生产技术与农业机械设施。并且,有关的农业机构需要注重农机创新、农业技术创新环节上科研资金的投入,以及注重创新型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的吸收,吸收与借鉴国内外的一系列先进农业机械技术与机械设施,根据国内农业生产的实际要求与农业经济发展情况改造农业机械,不断地创新农业技术。除此之外,在组织一系列实践活动和关于农业的电视节目的基础上,将相应的平台提供给热衷实践与发明的农民群众,从而体现出农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尽可能地发明新的农业机械设施,从而使农业机械化发展方式呈现出更大的活力。

(三)实现农民群众文化素养的提升

在我国政策与宣传的启发下,很多农业生产基地的机械化操作业已实现,然而,依旧存在一些偏远区域依旧应用传统的方式进行农业生产,这不利于农业机械化的深入发展,也使农业机械化的综合能力降低。这表明,国内还需要注重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积极推动与宣传。在以后的一段时期中,国内需要着重将农机推广至偏远的农村区域,在推广示范基地中紧紧围绕中心地理位置的农村,不断地启发区域的农民明确农业机械化的一系列好处。在对农业进行推广的时候,注重教育地方的农村群众,渗透农业现代化的生产经营思想和生态农业观念,以及传播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以使农民的文化素养提升。

结语

计划经济的问题范文2

关键词:农业投入 农业投资主体结构 互动 优化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经济发展理论和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的重要问题。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处于经济转型阶段又具有典型二元经济特征的发展中农业大国而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意义尤为重大。

然而,任何经济增长在一定意义上都是资本投入的增加和资本产出的提高,资金的积累及资本的形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样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即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亟需增加投资。

农业投资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

经济学界对于投资的研究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经济学创立之初,但直到20世纪后期才有了完整体系的投资理论。纵观其发展历程,投资理论经历了从收入决定理论和加速器原理、经济增长理论、国际投资理论和金融投资理论等的演进。其中,古典经济学派、新古典经济学派、凯恩斯经济学派、理性预期学派的投资理论和理念中,都对影响投资的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论及了均衡增长的问题。而对于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则主要是从理论发展史的角度来考察,这就体现在以下流派的观点中:

以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理论;以R• F• 哈罗德和多玛为代表的凯恩斯主义理论;以N•卡尔多为代表的新剑桥学派理论;以西奥多• W•舒尔茨为代表的人力资本理论;以罗默和卢卡斯为代表的新经济增长理论。纵观其发展过程,有三条主线贯穿其中:物质资本积累论,技术进步决定论,人力资本决定论。

物质资本积累论特别强调资本积累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但它是在假定资本产出比例不变的条件下得出的,因此它关于资本积累是决定经济增长的唯一因素的结论过于片面。

技术进步决定论将技术进步作为一个独立的要素引入经济增长模式中,它强调了技术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但它的技术进步已成为经济增长主要或唯一源泉的观点则过分强调了技术进步的作用,而且技术进步的概念过于一般化很难从量上进行统计和计量。

人力资本决定论则强调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的素质提高对经济增长有重大作用,但它只是把人力资本作为影响产出增长的要素而不是作为一个独立因素考虑,同时定量分析明显不足。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出现和扩展,关于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作用的研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目前对人力资本内在化增长的正确认识问题,仍然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困难。

上述这些理论都直接或间接地把投资作为经济增长的一个主要源泉,然而在不同的理论研究中投资的重要性差别也很大。

从理论分析模型看,有的模型中投资是唯一变量,劳动力只是按照一个固定比率与资本结合,如哈罗德-多玛模型;有的模型不仅包括资本投资,还有劳动力,如卡尔多的理论;还有的模型不仅包括资本和劳动力这两个生产要素,还有人力资本,如罗默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

从实证分析来看,关于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有的认为是资本投资,有的认为是劳动力,有的认为是技术进步,有的认为是人力资本。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如此不同,可能与各自对相关概念的认识不同和使用的模型不同有关。

综上所述,虽然各种增长理论侧重的角度不同造成结论不一,但把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联系起来是各种经济增长理论的一个共同点。投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和动因,二者有着密切联系与内在机理。投资数量增加、投资结构优化、投资效率提高、投资环境改善都有利于经济增长,农业投资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也依据此理。

农业投资现实分析

许多学者对我国农业投资进行了深入研究,基本结论是我国农业投入严重不足。本文就目前我国农业投资主体结构中几个主要主体分别进行分析:

政府

中央财政现有直接支持“三农”资金15大类,包括基本建设投资(国债资金)、农业科学事业费、科技三项费用、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农业综合开发支出、农林水气等部门事业费、支援不发达地区支出、水利建设基金、农业税灾歉减免补助、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农产品政策性补贴支出、农村中小教育支出、农村卫生支出、农村救济支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补贴。这一口径是目前中央财政支持“三农”支出最大的口径,基本涵盖了中央财政支持“三农”的各个方面。

基于数据可得性原理,本文利用《中国统计年鉴2004》中的有关数据,以财政农业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份额与农业占GDP份额的比值衡量中央财政支农相对效率,见表1和图1。其中,财政农业支出包括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农村救济费和其它支出。

从图1和表1可以看出,我国中央政府财政支农的绝对规模虽然在农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有所波动,但总体上仍处于相对稳定增长的态势,这种增长态势符合财政支出规模扩大的基本理论。

但是,反映财政支农相对规模的指标(即财政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份额)却一直处于徘徊或下降的趋势,由于受到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国家财力、市场经济进程、公共财政体制、社会保障制度等客观因素的制约,这种趋势在短期内难以改变。不过,财政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份额与农业GDP份额的比值基本上是平稳的,变化不大,与其他国家相比,一直以来都居于中等水平。

就我国目前的财力而言,基本属于正常水平。因此,要想在短期内扩大财政支农的相对规模是不可能的。

就中央政府投入这一主体而言,目前最关键的就是进行投资结构优化,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并不断提高投资效率,通过大力改善农业投资环境,以此吸引微观经济主体对农业的不断投入。

同理,本文以2003年全国各地财政支农份额与各地农业GDP份额的比值来衡量各地方政府财政支农相对效率,见表2。基于数据可得性,其中的财政支农支出为农业支出、林业支出和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三项之和。

从表2可以看出,2003年全国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财政支农相对效率即财政支农份额与其农业GDP份额之比值存在着较大差异。北京、天津、山西、辽宁、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广东、陕西、青海、宁夏高于平均值,其中北京、上海高达1.37、1.45,天津、山西、黑龙江、江苏、浙江、广东接均值的2倍;内蒙古、福建、云南与全国水平基本持平;河北、吉林、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甘肃、新疆则低于全国平均值。由此可见,全国有一半地区的地方政府存在农业投入不足的现象。

农村集体与农户

这里的农户是一个经济学概念,专指农村中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农产品商品率比较高的家庭,不包括那些虽然居住在农村但不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家庭和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但以自给为主的家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户农业投资大体上经历了快速增长、增速回落、缓慢增长和增速回升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0~1985年。农村的实行和国家价格政策的支持极大地激发了农户增加农业投资的热情,农业投资快速增长,人均投资年均增长速度达39. 48 %。

第二阶段:1986~1993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铺开,农用生产资料和其他工业品价格不断上扬,农民在第一阶段得到的实惠开始逐步丧失,农业投资比较利益大幅下降,农户对农业投资热情剧减。在此期间,虽然农户农业投资的绝对量还在增加,但年均增长速度下降了25 个百分点,为14. 04 %,农村集体和农户对农业的投入波动很大,在1992-1993年间甚至出现了负增长。

第三阶段:1994~1999年。由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受到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市场疲软、需求不旺,农业也不可避免地大受震荡,而且农户农业投资比较利益偏低的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致使农户农业投资增长幅度继续回落,下降速度呈现加快势头。1994~1999年间,年均投资增长速度只有5. 26% ,比第二阶段下降了近9个百分点,比第一阶段下降了34. 2个百分点。

第四阶段:2000年至今。随着国家农业政策的调整,以及对农业的政策倾斜,尤其是农村税费改革和粮食直补的出台和推进,农村集体和农户对农业的投入开始增加,尤其是农户已经成为目前农业投资的重要主体,农户农业投资增长速度回升。然而,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农业比较利益低且投资回报率呈现下降趋势,国家对农业投入不足,农业的投资环境恶化,农户收入增长缓慢,自身经济基础薄弱,土地相关权利的频繁变动, 特别是国家政策的稳定程度、农村金融体系的不完善、农村人力资本的缺乏、信息渠道不通畅等,大大妨碍了农户投资的热情,很多农户对农业投入的增加有限,有的甚至只是处于观望状态。

据有关专家测算,我国农业投资的合理结构大体上应当是60 %来自于农户,然而,我国农户的农业投资远未达到这一水平。据统计,1995 年农户农业投资占农业总投资来源的比重达到最大值,近43 %,其余各年多集中在10 %~30 %区间。由此可见,我国农户的农业投资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外商资本

从传统观念来看,农业最主要是解决人们吃的问题,包括粮食、鸡、鸭、鱼、肉等,范围非常之广,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市场其实是很大的,但在过去它并不是风险投资家投资的热点,人们普遍认为,风险投资和农业似乎是两条永远不会相交的平行线。但是,从2000年以后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个规律也正在被打破,农业的投资机会洞开,当然这种机会并非纯粹的传统农业,主要来自产业升级带来的投资机会。

现代社会需要的是高新技术现代化的农产业,而高新技术农产业的发展首要的就在于大量社会资金的注入。据统计,单是依靠农产品为原料的食品加工行业就会有1万亿元的市场流动空间,农业投资给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外商资本(简称“三资”)以无限遐想的空间。近年来,一些极具投资敏感性的“三资”就越来越关注我国的农业产业发展,甚至成为一些投资者投资的重心。

当然投资是需要考虑风险的。从稳健投资角度来讲,投资农业的风险低于新兴产业。传统产业是与消费相关的,提供人类生活的必需消费品,是一种稳健投资获得高额回报的产业,而许多新兴产业更新换代非常快,需要有非常超前的眼光,才能把握得非常准确,其特点是利润大风险大。农业投资的风险则主要来自系统性风险,尽管农业产业很大,但它仍是一个弱势产业。

我国农业原来在地方经济保护之下,现在逐渐开放,市场化以后,整个市场配套设施不健全,市场环境不像国外那么成熟,整体科技水平不高,法律配套不健全,市场混乱,这也是“三资”在我国农业方面不敢大举进入或进入之后又退出的主要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外资源源不断流入我国,尤其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每年流入国内的外资就高达400亿美元,外资流入主要聚焦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其中很多行业的市场接近饱和,由于投入资金效率不高,资本的边际效用递减,外加我国税法改革的推进,内外资企业统一税制,很多行业获利率已经很低,大量外资正徘徊在撤退还是转向之间。

国内工商资本随着市场的逐渐饱和,也有相当部分资本配置效率低下或处于闲置状态。国内民间资本2002年就已经超过12万亿元,至今基本没有进入投资领域,即使民间资本极其活跃的浙江省,目前也仍有3500亿,民间资本闲置,占总量的2/3。

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的生命在于运动和增值。资本的这种追逐利润的天性,使得民间资本、外商资本、工商资本蓄势待发,随时捕捉投资机会,关键是如何把这些资本成功导入农业产业领域,从而实现资本配置高效和农业投资充足的“双赢”。

农业投入不足的解决思路

理论和实践表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离不开必要的资金投入。但是这么多年,我国农业投入资金一直不多,尤其是近几年农业投入资金不足问题突出。农业投入不足已经严重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也已经成为阻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这又使得农业投入停滞甚至倒退陷入恶性循环。要解决这个农业投入恶性循环问题,笔者认为要明确以下几点:

适时选择最优农业投资主体结构

所谓农业投资主体结构是指农业投资主体的构成、各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关系、各自所占比重以及相互之间行为的互动反应。它是农业投资结构中的关键性部分,在农业投资结构中居于核心地位,对其他各类型的结构发展有着一种导向作用。只有确保农业投资主体结构合理,才能进一步优化农业投资来源结构和投资使用结构,提升投资效率。当然,合理的农业投资主体结构的构建是一项牵涉资源、资金、环境、利益等诸多方面因素在内的复杂系统工程。为此,必须注意从战略高度、宏观视角、全局利益出发对农业投资主体结构优化的意义加以认识和把握;必须充分认识对农业投资主体结构进行优化的迫切性,即这一优化不仅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资源,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和效益,而且对保持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协调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农业投资主体结构优化,保证农业投资主体结构合理化和运行通畅,带动农业投资方式和投资领域的改革,建立和健全农业投资体系,有力地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发挥公共投资对私人投资的引导作用和杠杆作用

公共投资的特点在于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一致性,投资的对象一般是具有很大的正外部效用的公共产品。农村公共投资数量足效益好,可以带动更多私人投资介入农业和农村投资领域。在我国,对于农村和城市公共投资的问题,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认为投资城市天经地义,投资农村却屡遭非议。按照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投资是讲求效率的,投资农村可以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尤其是在我国这样的农业大国,又正值城乡统筹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际,农村公共投资更是意义非凡,有利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村经济整体素质的提高,有利于符合市场农业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要求的农村经济结构的构建,有利于我国超稳定二元经济结构的改进,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因此,应当也必须充分重视政府这一宏观投资主体,发挥公共投资对私人投资的引导作用和杠杆作用。从我国农业与农村发展的现状来看,农村公共投资主要应着眼于完善适应市场的硬件即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农村交通与通讯是建立市场信息系统和物流系统不可缺少的条件,因此这些方面应首当其冲。为了确保效益中心的原则,必须同时加大农业的科技投入,这就需要加强农村电教网络、科教基地的建设,这些方面同样构成了农村公共投资至关重要的方面。此外,伴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行,各种水、电、气、环境建设、娱乐场所建设、文化、卫生设施都需要齐备,政府应视情况介入。

着眼于微观经济主体

从上述分析来看,客观因素决定了今后我国政府投入增加是有限的,要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最终主要着眼于微观经济主体,包括农村集体和农户以及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外商资本。事实表明,我国农村集体和农户与“三资”对农产业的投资远未达到农产业发展的投资需要。那么,如何才能让这些微观经济主体主动并大量投资于农业产业领域呢?关键就在于通过好的机制设计来实现各主体之间良性互动,包括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互动,各地区地方政府之间的互动,政府与农村集体和农户之间的互动,政府与“三资”之间的互动,“三资”与农村集体和农户之间的互动,“三资”相互之间的互动。通过各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伴随农业投资主体结构的不断优化,我国的农业投资将会出现飞跃。

参考文献:

1.姚杰,池宏.我国农业投入不足问题的原因:一种博弈视角的解释.农业技术经济,2004(6)

2.王国敏,马慧吉.农业投资主体结构的嬗变与思考.天府新论,2004(6)

3.陈池波,崔元锋.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农业投资博弈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05(6)

4.侯石安.中国财政农业投入的目标选择与政策优化.农业经济问题,2004(3)

5.陈铭恩,温思美.我国农户农业投资行为的再研究.农业技术经济,2004(2)

计划经济的问题范文3

【关键词】积极老龄化 健康 参与 保障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积极老龄化的内涵及其影响因素

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发表了《积极老龄化―一个政策框架》的报告,指出“积极老龄化是老年人按照自己的需求、愿望和能力参与社会、经济、文化、精神和公民事务的过程,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获得健康、参与和保障的最佳机会的过程。”①“积极老龄化”的政策框架涵盖了“健康、参与、保障”三大要素。健康,指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参与,不仅包括体力劳动的参与,而且包括智力支持、精神陪伴;保障,是对健康的保障,也是对老年人社会参与的保障。可以看出,“积极老龄化”以“尊重”、“权利”为前提,以“健康、参与、保障”为支柱,目的在于促进老年人与社会的融合,一方面通过社会支持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另一方面通过老年人余热的发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这一概念既符合我国“老有所为”的传统观念,也与现如今时展精神相吻合。

积极老龄化不同于健康老龄化和成功老龄化。健康老龄化强调老年个体、群体的健康长寿,而成功老龄化除强调个体追求健康长寿以外,主要关注成功的标准。社会建构论认为,所谓“成功”的标准具有潜在的文化偏见,我们需要的并不是发现关于老龄化的真理,而是在反思与批判中展现更多的积极老龄化景观,应该关注被“消极老龄观”时代所忽视的老年人群所具有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②积极老龄化最重要的思想在于把一个战略计划建立在“尊重”、“权利”的基础上。它不仅承认老年人具有的积极品质,并将其转化为社会发展动力,而且是应对老龄化,保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策略。

积极老龄化的实现不是某个群体、某个部门努力就能实现的,而是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才能切实加以推进的。影响积极老龄化的因素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分析。

从宏观层面来讲,主要包括经济水平、政治制度、社会支持。首先,经济水平是积极老龄化的决定因素。经济发展了,“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的老年保障问题才具有解决的基础条件;经济发展了,社会资源才会充足,老年人才会具有发挥余热的机会和条件。其次,政治制度是基本保障。有了经济的发展,还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制度作为保障,将社会资源公平分配,满足老年人的物质、精神需求,实现“老有所乐”。最后,社会支持是支撑。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老人在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后对精神层面的需求不断提升。积极老龄化认为老年人有不被歧视的权利,有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而这一点的发展需要得到社会的认同和支持,创造公平的社会氛围,才能有效推进。

从微观层面来看,个体差异和家庭状况是影响积极老龄化的两个重要因素。研究表明,文化程度、性格特征、居住状况、身体功能均会影响到积极老龄化。③另外,良好的代际关系和最大化的家庭支持是积极老龄化进程中必不可少的影响因素。

积极老龄化面临的问题

积极老龄化框架下老年人的健康问题。积极老龄化提出,老年人不仅需要积极、提早参加各种健身活动,拥有健康的身体,而且需要得到社会的尊重,享有参与社会事务的权利,提高生活幸福感,拥有健康的心理。身体健康被认为是积极老龄化的前提条件,也是以往有关老龄化研究中关注的焦点。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中大部分老年人家庭经济条件较好,加上老年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疾病医治有了保障,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幸福悖论”理论指出,幸福指数的增长与经济指数的增长并不一致,更多的财富并没有带来更大的幸福,对于老年人来讲,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反而加重了老年人的抑郁情绪。④此外,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在城市,仍有相当一部分老年人仅能依靠低保、养老金或退休金维持基本生活;在农村,老年人生活则更为困难,长期辛苦的田间劳作使他们身体患上各类疾病。没有了身体健康作为保障的心理健康常常被人们忽视。然而,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是互为依存的,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心理健康不仅可以促进身体健康,也是提高老年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是积极老龄化的重要内容。2012年在全国开展的一项调查中发现,城市老年人中具有抑郁情绪症状的人高达39.86%。⑤心理健康已成为积极老龄化进程中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积极老龄化框架下老年人的参与问题。参与是积极老龄化的核心。积极老龄化的政策框架指出,老年人应享有平等参与社会的权利,能够继续参与社会活动。老年人社会参与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首先,对老年人参与社会的认识存在局限性。老年人的社会参与不仅仅是从事有酬劳动的再就业,也不仅仅是参与各种文化娱乐活动或其他有益于社会的公益活动,积极老龄化的参与强调在社会、经济、文化、精神和公益事务等各方面的参与,包括家庭事务。林文亿、申群喜等认为,目前的一些讨论忽略了老年人参与家庭事务可以转化为社会贡献值这一要点。如果老年人参与家庭事务不被认为是一种社会参与,则是一种对家庭内部劳动的忽视,社会对老年人的评价就可能产生偏颇,进而影响到老年人的社会地位。⑥其次,老年人社会参与的质量有待提高。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常包括从事社会劳动并获得一定报酬的经济性社会参与,作为志愿者通过各种方式义务为他人服务的公益性社会参与,基于自身爱好参加各种文体娱乐活动的文娱性社会参与以及家务劳动性质的服务性参与。在这几类社会参与的类型中,家庭富足的老年人常常依据个人意愿和喜好从事文体娱乐或公益活动,经济条件较差老年人则通常希望从事具有一定报酬的劳动。积极老龄化中强调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在于“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参与,即老年人在社会活动中既能体现自身价值,发挥个人能力,又乐于为此奉献。但目前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只体现了某一点,要么是为了生计而被动劳作,不能满足个人喜好;要么是基于喜好的文体娱乐活动,不能充分体现个人价值。从这个角度讲,我国老年人目前面临的不是参与机会的缺失,而是参与质量的提高。

在参与保障方面,不同老年群体的参与需求内容是不一样的。比如在农村,特别是在当前进城务工的年轻人迅猛增长的大背景下,有劳动能力的60岁以上老年人除了需要照顾孙辈以外,还需要在田地里辛苦劳作,他们的社会参与不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愿望和能力的积极参与,而是生活所迫的被动劳动;在城市,由于经济条件、社会政策、家庭观念、个人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影响,60岁以上老年人参与社会经济发展者较少,而娱乐性参与较多。因此,在社会提倡给予老年人平等参与社会的前提下,还应依据客观条件制定有针对性的满足老年人需求的参与保障制度,比如对于农村及城市低收入家庭的老年人给予身体健康的参与条件保障,引导参与娱乐性活动的老年人参与社会利益最大化的社会工作或再就业,这才是积极老龄化中参与保障的重要体现。

(作者单位:铁道警察学院;本文系2015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河南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5B630029)

【注释】

①世界卫生组织:《积极老龄化政策框架》,中国老龄协会译,北京:华龄出版社,2003年,第9页。

②郭爱妹,石盈:“‘积极老龄化’:一种社会建构论的观点”,《江海学刊》,2006年第5期,第124~128页。

③贾红力,谢丽霞,段功香等:“衡阳市社区老年人积极老龄化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护理学杂志》,2015年第1期,第85~88页。

④韩布新,李娟:“老年人心理健康促进的理论与方法”,《老龄科学研究》,2013年第1卷第4期,第8~17页。

⑤J Yu, J Li,P Cuijpers,S Wu,Z Wu:Prevalence and correlates of depressive symptoms in Chinese older adults: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riatric Psychiatry, 2011,27(3):305~12.

⑥林文亿,申群喜:“广东省老年人社会参与的优势与劣势分析:基于积极老龄化的视角”,《社会工作与管理》,2015年第5卷第15期,第44~48页。

⑦Frieder, R. L.:Adult Children's Supportive Behaviors and older Parents' Subjective Well-Being: A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 on Intergenerational Relations,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2002,(58) 4: 661~680.

计划经济的问题范文4

【关键词】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存在问题;建议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级政府都加大了对城市环境改造和建设的力度,因此,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需求很大,使得当前我国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事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不可否认,近年来我国的景观环境建设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 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工作生活环境。

一、风景园林的设计类型

一般来说,风景园林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根据自然环境本身的特点,对整个园林进行原始意义上的构造建设,从而使人为点缀的具有现代风格的东西能够和原本存在的东西进行巧妙的搭配,构成别具一格的现代风景园林,二是利用现代的建筑学手段,对自然环境进行人为的造景,使之给人一种自然的感觉,例如风景园林中经常使用破旧的石子来对弯曲的小路进行点缀,从而让人们感受到更多的这是一种原本存在的东西,和自然相得益彰,虽是人为造景,却显示不出一点的人工雕刻的痕迹,这是一种感受,更是风景园林设计师们对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一种超自然的追求,力求以园林所处的整个大的生态环境为出发点,以整体的观念作为指导,进行整体的布局和建筑构想,这是优秀设计师们所应该考虑的问题,更是现代风景园林真正的设计要点和要求。

二、我国风景园林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1、忽视植物在园林中的作用

园林设计归根结底是植物材料的设计,其目的就是改善人类的生态环境,其他的内容只能在一个有植物的环境中发挥作用。园林植物造景是园林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这个问题在园林界已经基本达到统一认识,因为它是最终评价园林建设质量的标准之一。理论上说,植物景观设计是园林设计的主要内容,但实际情况并不是那么理想,植物最容易被忽视。到今天方案一提出都说以植物造景为主,并强调生物多样性、生态性、可持续利用等。

2、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相对薄弱

现如今盛行模仿和抄袭他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之风,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在社会各方面相对较薄弱,个人作品容易被模仿、抄袭。虽然我国已制定的知识产权法比较完善,但从实际操作过程看,对作品的知识产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仍然不足,保护力度不够。因此,“似曾相识”成为我国从南到北的园林规划设计的一大特点。

3、结构模式单一,设计思维比较定势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对于各种不同风格的的园林设计都有所了解,但是却无法判断哪些是好的设计作品,哪些是垃圾作品。所以人们往往没有筛选的全盘接受,从而限制了人们设计思维的发展,使得人们在进行相关的规划设计时极易形成思维上的定势,设计出来的作品结构比较单一,甚至有模式化的倾向,缺乏创新性。

4、科技的快速发展造成的影响

规划设计者面对科技信息的快速发展所给的设计思维和方法有了更多不同的选择,如以遥感技术、虚拟现实等为代表的高科技技术的运用,对在实现程度、实施速度等很多地方产生广泛影响;以GIS为代表的应用开发,可以帮助规划设计者们选择更合理的决策。现代生活方式的满足对如何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应用高科技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在实际的操作中,大多数规划设计者为了凸显其水平的高档而应用科学技术进行虚拟假设,实质上并没有把分析的成果落实到设计的实践当中去,不仅做了无用功而且使得前后联系全无,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资源浪费。

三、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几点建议

1、适地适树,突出植物造景

我国园林品种资源丰富,据不完全统计,原产中国的乔灌木多达8000种,但园林景观设计时依然提倡选择本土植物丰富园林景观,引进未经驯化的新品种,不仅植物存活率低,浪费资金,而且易破坏现有生态平衡,对既有的生物群落存有不可预知的隐患。植物造景中植物选择原则适地适树,即保持生物多样性,又体现地方特色,还减少了资金投入,降低建设成本。乡土植物具有资源丰富、品种经济、适应性强、繁殖容易、管理粗放等优势,而且也容易创造出最适宜当地环境的植物群落,突出地方特色和保持长期的生态稳定,取得最佳的景观效果。植物种植设计中,利用地形起伏变化,乔灌木配置高低错落,花卉宿根地被植物点缀其中,尽量利用色叶、观花和观果植物,表现季相变化和层次感,点面线有机结合,鲜明立面构图,突出植物造景;在景观设计中,以小区居民为第一考虑因素,移步异景,放松心情、减轻疲劳、陶冶情操。

2、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应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知识产权保护既包括计算机软件的保护。所有参与者与受益者都应树立保护意识,还涉及到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作品的保护,如图、模型、文字等作品的保护。只有这样,才能在自身合法权益受侵害时,有效地防止经济利益的外泄;唯有充分认识园林规划设计中的知识产权的重要性,才能最大限度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避免因侵权而造成的不必要损失;只有知识产权得到保护,才能维护作者利益、鼓励创作积极性、推动创新。

3、与数字化手段相结合

21世纪的社会是一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也是一个数字化的时代,许多的行业也都逐步引入数字化手段,园林的规划设计同样可以引入这一手段,以提高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数字化手段强调运用各种数据进行分析运算,使得空间设计过程中隐含的一些客观规律和秩序通过各种数字信息得以具体化,使得环境认知、建构逻辑、形式与材料、空间组构等这些信息不再凭主观的猜测进行设计,而是可以在理性的分析基础上得以建构,使得设计的各种参数更加的准确合理。通过数字化手段,风景园林的整个空间都可以建立相关的模型,风景园林中的各种植物景观也能够通过建立相关的模型进行预测。

4、追求创新,打造生态园林

居住小区园林规划设计涉及生态、建筑、植物、历史、地理、居民素质层次等多方面,人们对园林的追求趋向于情感和文化品位的生态化人居环境,设计时既不能是单纯的追求景色的美感,还要考虑当地的气候、文化、历史、民情、风俗、园林设施材质、后期养护等要素,事无巨细,兼备实用性,在景观表达效果上结合人文内涵,创造出充满情趣的生活空间,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各具特色各有立意,才能满足才能体现多层次多方位的人与自然和谐。遵循生态学的原理,建设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科学的植物群落,建立人类、动物、植物相联系的新秩序,达到生态美、科学美、文化美和艺术美,使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步发展,实现良性循环,为人类创造清洁、优美、文明的生态环境。

结束语

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城市中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园林景观是缓解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所以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应该要尽可能的符合城市环保的要求,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符合人们的心理活动规律,为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服务。

参考文献

[1]李建胜.朱伟勇.伍丽娟.探讨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发展趋势[J].中华民居.2011.

计划经济的问题范文5

    8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和突出,主要表现在:(一)资本的国际化。其标志是以国际直接投资为主要形式的生产资本的国际化,以国际贸易为主要形式的商品资本国际化,以国际信贷为重要内容的货币资本的国际化等。(二)生产的国际化。在商品生产过程中,拥有不同资源、工艺和劳动力的国家在更多更细的程度上进行分工协作,国际分工也日益深化:各国在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整合中,更加紧密地与国际产业的更新和转移相结合,以跨国公司为主体形成生产的国际化统一经营网络。(三)技术创新的国际化。技术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因此技术创新的国际化是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方面,它表现在:跨国公司间的相互控制逐渐增强;国际技术合作与联盟更加发挥积极的作用,在同类产品中更具竞争力的显然已是那些经过国际合作与支持的项目;国际技术转移、高科技产品的国际贸易以及科技人员的国际流动日益增多。在此以前,更多地从政治角度来探析国家主权的涵义也许是天经地义的,而如今,经济的触角已经延伸至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国家间的关系也从以战争手段掠夺领土转向以经济手段争夺市场。

    在经济一体化过程中,跨国公司、国际组织等非国家行为体迅速崛起,以民族国家为中心的单元世界体系正在演变成为多元层次的世界体系。国家主权就是独立自主地处理内外事务,管理自己的国家,每个国家对其全部财富、自然资源和经济活动享有充分的永久的主权。主权是国家属性的主要特征。而经济一体化的特征是开放、合作、互相渗透。由此,国家主权的排他性和经济一体化的开放性和渗透性发生了碰撞。

    最明显的是区域性的经济组织、跨国公司以及国家间在经济上越来越紧密的相互依存关系正在不断“侵蚀”到国家的主权,使得国家在处理本国内外事务的时候,对内的最高权和对外的独立权都受到了制约。以跨国公司为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跨国公司飞速发展,到1995年,世界上已有约3.9万家跨国公司,其设在境外的分支机构多达27万家,国际直接投资存量达到2.7万亿美元。世界上最大的100家跨国公司拥有资产3.4万亿美元,一些跨国公司所覆盖的国土面积和运营范围比有史以来任何帝国的地域更加浩瀚。跨国公司在各个领域向主权国家的经济主导权发出严峻挑战:由于拥有巨大的生产规模和庞大的管理组织体制,跨国公司已成为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主要组织者和承担者,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占世界贸易总额的1/3,已经并正在继续影响着国际贸易的方式和未来发展的趋向,进而影响到国际贸易理论、政策,并不可避免地涉及民族国家的主权和利益。同时,生产技术的创新和转移也被牢牢地控制在跨国公司手中,发达国家500家最大的跨国公司控制着这些国家90%的生产技术,在跨国公司内部所发生的技术转移占全世界的80%。跨国公司拥有足够的实力和基础影响到主权国家的决策和利益,从而实现自身的目标——更大的利润。无论对母国还是东道国都是如此。比如一些美国的大公司在把资金和技术向海外转移的时候,为寻求生产的低成本和销售的新市场,也不拒绝把部分产品“返销”到美国。其他国家和地区可能会从中得益,在国与国的争议中,这些有利益关系的大公司未必会站在美国一边。同样,由于跨国公司对技术转移严格而有效的控制,往往使得技术落后的发展中东道国处于被动的依赖地位,形成经济依附性发展,削弱了国家经济主导权。

    跨国公司对国家主权的影响不仅表现在经济方面,还表现在通过经济手段涉入政治领域。远的,如1953年,英国石油公司在帮助推翻伊朗摩萨德政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的,如韩宝事件在韩国掀起的政治经济危机等。

    众所周知的是,区域性组织以及一些国际性的经济机构也越来越多,而且随着世界政治经济的日益不可分割,这些国际性机构实际上已经深深地介入世界政治的运行轨道,对国家主权产生着越来越深的影响。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以及欧盟、东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等。由此,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许多全球性问题将不可能由单个国家或国家间的合作来解决,那些非国家行为体如跨国公司、国际组织等肯定会积极参与。这就必然导致国家行为体的行为方式发生变化,国际利益势必出现多样化和分散化。

    当然,主权国家在面临这些矛盾与冲突时,并非是束手无策。首先,在当今,经济一体化趋势是怎么强调都不过分的,这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是符合时展规律和主权国家利益的。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给单一的主权国家既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也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和经济实惠。其次,为了巩固国家主权,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国家宁愿付出某种代价——让渡部分经济主权,这种“让渡”是有条件的,即以不构成对国家主权的损害为前提。如跨国公司为母国带来可观的利润,同时,为东道国提供了急需的资本和更多的就业机会。第三,国家在权衡利弊的过程中享有自主权,即经济一体化对国家主权的“侵蚀”是以维护国家主权为基础的。国家之间仍以主权平等为原则。区域性经济组织、跨国公司以及相互依存的国家仍会小心翼翼地维护这种主权让渡的“契约”。因为任何导致主权国家对“侵蚀”其主权行为作出反弹的因素都会反过来“侵蚀”他们自身的利益,这是不言而喻的。第四,经济的联合毕竟不能毕其功于一役。主权国家的形成过程是复杂的,影响它的因素除经济外还包括文化、传统、语言等更为深层次的方面。事实上,正是由于文化上逐渐趋同,才有可能在政治上达到共识,并在此基础上推进经济的联合,将欧盟国家联结在一起的,是其相近的文化观念,在这个层面上,主权国家存在的意义是不容置疑的。同时,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家创新体制也越来越引起更多的国家、政府及经济学家的极大关注。国家创新体制是指在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同时

    ,各个国家也更加注重具有民族特征的多样性的发展。国家创新体制的兴起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具有同步性。事实上也正是由于区域性经济组织、跨国公司等的发展部分地“侵蚀”了国家的经济主权,才为国家创新体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的基础。

    世界经济一体化似乎正在与国家创新体制构建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因为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任何一个国家要想发展,都应当纳入世界轨道,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交流,与其他国家保持合作与协调。这同时意味着,要想发展也必须保持本国民族的特色,这也是国家主权发挥重要作用的一个方面。

    概言之,经济一体化与国家主权之间存在着矛盾和冲突,但是为了共同的更多的利益,国家宁愿让渡部分主权,而区域性经济组织、跨国公司也不得不让渡部分利益而尊重民族国家的主权,从而实

计划经济的问题范文6

关键词:炼焦化工;经济效益;环境问题

1炼焦化工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1.1炼焦化工与我国钢铁工业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

炼焦化工的主要产品是焦炭,炼焦生产是现代钢铁工业的一个重要环节,许多大型钢铁企业自带炼焦化工,炼焦化工促进了钢铁工业的发展。

1.2炼焦化工提供了大量的化工产品和煤气

在炼焦过程中产生的化学产品经过回收、加工可提取焦油、氨、萘、硫化氢、粗苯等产品,并获得净焦炉煤气。煤焦油,粗苯经深度精制加工后,可以制取苯、甲苯、二甲苯、二硫化碳等,这些产品广泛用于化学工业、医药工业、耐火材料工业和国防工业。净焦炉煤气可作为民用和工业燃料。中国炼焦化学工业已能从焦炉煤气、焦油和粗苯中制取一百多种化学产品,这对中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3炼焦化工提供加了大量就业岗位,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炼焦工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不仅是地方政府的纳税大户,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带动当地人员就业,还可带动当地的运输、餐饮、服务等多个行业的发展,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

2炼焦化工所造成的环境问题

2.1炼焦化工会造成大气污染

①煤炭贮存、转运、备煤破碎会造成大气污染:在煤炭贮存、转运、备煤破碎过程中会造成煤尘大气污染。它一方面会污染附近的环境,使炼焦化工企业中那些贮藏、转运、破碎煤炭的空间及四周环境存有很多不洁净的煤尘,致使四周环境的能见度下降;另一方面还会使炼焦化工企业中的相关工作人员增加患呼吸道疾病的风险。

②焦炉加热会造成大气污染:通常我国的炼焦化工企业都有一个焦炉烟囱,它排放的是焦炉加热过程中产生的燃烧废气,是炼焦化工主要的大气污染源。回炉煤气燃烧生成SO2、NOx、CO2、CO等,若燃烧室与炭化室串气还会因燃煤或有机物炭化生成烟尘。焦炉烟囱的排气量大,排放的有害气体种类多,这些有害气体既对周边的环境造成污染,又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③炼焦过程会造成大气污染:在装煤过程中由于煤与骤热的炭化室和炭化室中的热煤气骤然接触,发生一系类物理、化学反应,骤然产生气体体积剧增,使炭化室内压力突然上升,将上述产生物由逸散气体带出。产生的污染物有颗粒物、SO2、NOx、H2S、苯并芘、苯可溶物等有害物质。在煤的干馏、结焦等化学加工转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焦炉煤气;在结焦的过程中通常会有荒煤气泄露,这其中非常重要的污染物因子是苯并芘等苯系物和氰化物、硫化物、碳氢化合物等;待出焦的过程中会使灼热的焦炭和空气相接触,进而再生成CO、CO2、NOX等。

④熄焦过程会产生大气污染:现在我国炼焦化工大部分焦化企业采用湿法熄焦,每熄一吨红焦炭就要将0.5吨含有大量酚、氰化物、硫化物及颗粒物的蒸汽抛向天空,严重地污染了大气及周围的环境。这部分污染物难以监测其浓度及排放量,且很难找到比较好的治理方法。气体污染物具有的特点是排污量大、污染物种类繁多、毒性强。生产每吨焦炭能够产生400立方米左右的煤气,在此过程中会形成很多的颗粒物、SO2、NOx、H2S、苯并芘、苯可溶物、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物质,虽然这些煤气都被净化利用,但在净化过程中仍然不可避免有部分污染物泄漏到大气中,且它们中有很多种致癌物质。

2.2炼焦化工会造成严重的水体污染

炼焦化工工业不仅会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而且也会造成非常严重的水体污染。这些水体污染主要是在煤气净化、焦化产品回收等过程形成的污染物。

①炼焦熄焦过程产生水体污染:熄焦时产生的熄焦废水虽然循环使用不外排,但熄焦过程中熄焦水与红焦接触瞬间产生的酚、氰、硫化物、等却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

②炼焦化工煤气净化过程产生水体污染:炼焦化工工业的煤气净化、焦化产品回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污染源。造成水体污染的主要有蒸氨废水、终冷分离水、粗苯分离水、煤气冷凝液、煤气水封水、冲洗设備地坪水等焦化净化产生的含酚、氰、苯系物废水。这些废水一方面会给人们的身体产生致命性的威胁;另一方面也会对炼焦化工工业的四周的环境造成严重威胁,对周边的土壤产生深远影响,影响周边的植物生长。

因此,我们要对炼焦化工所造成的水体污染高度重视,要对它们的危害有深入的认识,进而利用先进的技术不断改进炼焦化工工艺和设备,确保可以将各种危害降到最低。

2.3炼焦化工会产生固体废物污染

炼焦化工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有:焦油氨水澄清分离产生的焦油渣,脱硫液再生脱水生成的脱硫渣,剩余氨水经蒸氨后残留、沉积于塔底的沥青渣,洗油再生时残留于再生器底部的再生渣,生化处理站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传动设备过程中产生的废机油机油等。这些固体废物所含的有毒有害污染物都存在毒性大,难降解等问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强化管理,降低危害。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炼焦化工工业的发展一方面使企业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也对我们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问题。因此,我们要对炼焦化工工业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加以高度重视,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科学的措施,运用先进的技术逐步改进工艺和设备,改善环境污染问题,确保能够实现“低污染,高发展”,从而推动我国炼焦化工工业的健康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