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自然现象及原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自然现象及原因范文1
关键词:Flash;模拟;雨雪;自然现象;规律;探究
中图分类号:TP311
本文的重点是通过制作下雪、下雨的特效,仔细挖掘其中的共同点即共性,从而找到解决此类问题的规律。
1 用Flash制作逼真的下雪场景
1.1 启动Flash,建立文档,设置文档大小550×300,背景色为黑色。
1.2 导入一副雪景图片到库中。
1.3 把图层1命名为“背景”,并把库中的雪景图片放置到“背景”图层中并设置成文档大小,跟文档重合。
1.4 在“背景”图层上新建2个图层,分别命名为“下雪元件”和“action”,接下来要用到,这里先创建好。
1.5 下雪影片元件的制作,这一步也很重要,制作效果直接影响到下雪的逼真程度。
(1)创建“雪花”图形元件:利用线条工具绘制好“雪花”的一部分,再使用“变形”功能生成一朵静止的雪花,为了更形象逼真,再在雪花中央位置绘制一个具有渐变色彩过渡的圆形,如下图1所示。
(2)生成“下雪”影片元件:利用Flash中的引导动画使得“雪花”图形元件从上向下缓慢曲线飘落,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图层时间线上播放帧数最好长一点,我是让雪花飘落从第1帧开始持续到第100帧。图层及时间线如下图2:
1.6 回到场景,把已经制作好的“下雪”影片元件放置到“下雪元件”图层的第一帧位置,调整其在场景中的位置在右上角,在属性面板上把该影片元件命名为“snow”,影片元件正确命名这一步骤很重要。
1.7 在“action”图层的第1帧插入空白关键帧,输入如下脚本代码:
i=0;
i是一个变量,用来统计产生雪花的数量,初始化为0。
1.8 在“action”图层的第2帧插入空白关键帧,输入如下脚本代码:
duplicateMovieClip("snow",i,i);
setProperty(i,_x,random(550));
setProperty(i,_y,random(300));
setProperty(i,_alpha,random(100));
以上脚本代码的功能是利用影片复制函数duplicateMovieClip()随机“克隆”出带有标记的雪花,设置新“克隆”出来的雪花在场景范围内随机变化的横坐标位置、纵坐标位置以及它的透明度。
其实,在这里还尽可以设置雪花的其它属性,使得模拟效果更加接近真实场景,更加逼真。比如可以随机设置雪花的大小变化、快慢甚至颜色的变化等等,如果有需要的话。
1.9 在“action”图层的第3帧插入空白关键帧,输入如下脚本代码:
i++;
if (i==200){i=1;}
gotoAndPlay(2);
以上脚本代码的功能是利用条件判断语句IF来产生一定数量的雪花,这里是200朵。如果没有达到设定数量的雪花,那就回到第2关键帧继续产生,计数器累加;否则计数器i重新赋值为1,再次产生设定数量的雪花。如此周而复始的执行这个过程,在视觉上就看到了雪花纷纷飘落的逼真场景。
其实,产生雪花的数量可以利用随机函数随机产生,没必要设定死,这样的话就可以产生雪花稀疏程度不一的下雪模拟场景。
1.10 把“背景”图层和“下雪元件”图层的播放时间延长到第3帧。
最终的图层及时间线如下图3:
1.11 测试影片效果。
2 用Flash制作逼真的下雨场景
仔细研究刚才下雪特效的制作过程,会自然而然的提出一个问题:既然可以这样简单快速的制作下雪场景,下雨也是同下雪一样的自然现象,大同小异,能不能把程序控制的“下雪”影片元件换成“下雨”影片元件,其他方面做微小的改动,不就是得到了下雨的模拟场景?答案是完全肯定的。主要的制作过程如下:
2.1 制作好“波纹”图形元件和“雨滴”图形元件,效果如下图4所示:
2.2 制作好“雨滴和波纹运动”影片元件,要求雨滴从空中落下,打在地面上,随之出现雨滴散开之后的向四周扩散的波纹运动,这个效果要制作的逼真些,否则会影响总体效果。图层及时间线如下图5所示:
2.3 回到场景,把“雨滴和波纹运动”影片元件放置到“下雨元件”图层的第一帧,命名为“drop”,影片元件放置在场景的上方即可。
2.4 在“action”图层第1帧插入空白关键帧,输入如下代码:
duplicateMovieClip("/drop", "drop" add i, i);
setProperty("drop"add i, _x, random (300)+100);
setProperty("drop"add i, _y, -(random (30)));
setProperty("drop"add i, _alpha, random (100));
2.5 在“action”图层第2帧插入空白关键帧,输入如下代码:
i=i+1;
if(i==100) {i = 1;}
gotoAndPlay(1);
以上代码的功能同上面下雪效果控制代码的功能相似,在此就不重复叙述了。
2.6 把“背景”图层和“下雨元件”图层的播放时间延长到第2帧
最终的图层及时间线如下图6:
2.7 测试影片效果
通过以上下雪下雨自然现象的模拟效果制作,从解决方法上来说,是相同的,甚至连具体的脚本控制代码也是基本相同的。既然如此,是不是类似的自然现象(比如漫天飘舞的枫叶、暴风雨、暴风雪、水波荡漾等等)的场景模拟也可以采用以上方法得到完美解决,答案也是完全肯定的,只要加以改进并灵活应用即可。
之所以会觉得以上方法简单易用、容易理解、代码的可移植性强,是因为它们有很多共性的东西及规律,这也是本文所要阐述的重点所在。那么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呢?下面做一总结:
(1)这些自然现象的逼真模拟特效的制作都是采用脚本代码和程序控制来完成的。因此对Flash中脚本代码的理解和使用要熟悉。
(2)都是通过程序控制影片元件来模拟不同效果的,比如上面的“下雪”影片元件和“雨滴和波纹运动”影片元件,因此影片元件的效果制作就显得特别重要,原因很简单,影片元件制作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总体的模拟效果。
(3)影片元件放置到场景中时一定记得要正确命名,因为脚本控制的对象就是影片,实际上就是它的新命名名字,而且在控制代码中涉及到的影片名字必须跟在场景属性面板上的命名保持完全一致,否则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或者效果干脆出不来。这一步很多人会搞错,在实际操作时要引起足够的小心和重视。
(4)在控制代码的设置方面一般采用三步骤:制变量的定义和初始化、复制影片元件同时设置随机变化的影片属性以及采用循环控制语句IF来执行重复某个动作或结束动作。每个步骤的脚本代码单独按顺序放置在不同的空白关键帧上。
总之,只要规律在手并加以灵活应用,何愁做不出生动逼真的场景模拟甚至激动人心的动漫作品呢?
参考文献:
[1]孙颖.Flash ActionScript3殿堂之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2]陈宗斌.Adobe Flash CS4中文版经典教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3]刘欢.Flash ActionScript 3.0全站互动设计[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
自然现象及原因范文2
盆花的叶片发黄掉落有很多原因,有些是植物本身的自然现象,比如滴水观音等热带观叶植物。这些植物的叶片生长到一定的时间后,叶片的边缘会出现淡淡地黄边,失去了往日的翠绿,这样的叶片已经完成了使命,剪去即可,因为新的叶片还会不断的长出;而有些植物的叶片却在正常的生长周期里出现叶片发黄的现象。叶片发黄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一般情况下,花草叶片出现发黄掉落的现象有以下几种原因:
1、水黄, 盆土内水分过多、积水就会导致植物的根系病变;
2、旱黄,指长时间的浇水不当引起的缺水而导致
(来源:文章屋网 )
自然现象及原因范文3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织部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分别落实到相关教研组和教师。其中自然科学的实践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之一,为此,我就自然科学教学中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
一、转变观念,尝试新教学模式
转变观念是切实保证新课程改革实验成功与否的关键。教育思想,教育方法的彻底改革,教师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理念,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即由重结果转向重过程,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所以,教师角色不单是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领导者、评价者。根据自然科学的学科特点(科学性、实验性),以及充分利用学校实验条件,社会资源,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目标和内容。尝试以学生综合实践活动为主的新教学模式。如:
初一:侧重感性认识及知识直接运用,简单操作技能培养、情感培养
主要内容:自然科学教材中的实习和探索,当地的自然环境中的自然现象:水杉树的生长、考察蕨类、苔藓植物的生长环境……观察白鹭鸟的生活
初二初三:侧重应用原理、规律,解决实验问题能力,较高要求的操作技能培养,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培养
主要内容:自然科学教材中的“实习和探索”,以及对生活环境中的自然现象的分析。如对附近化肥厂、造纸废水的监测,水葫芦生长的观察分析,对河口水电站的考察,德清大闸的船闸的考察,对城市中空气污染的粗步测定、分析。秋冬季草莓生长的合理环境等。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过程
1、教师根据自然科学的教材内容,学生的认知水平、技能水平,提出适当的活动要求或内容。
如:在初一自然科学中“其他绿色植物”学习后,安排学生去野外采集蕨类、苔藓、地衣(我们附近丘陵地带较多)等植物,并制成植物标本。
2、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设计活动过程,准备活动所需器材,实践、操作过程,并记录观察现象、数据,完成实践成果报告,得出活动结论,或预测某种自然现象发展趋势,或好的建议等,并且在此基础教师要组织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乐于合作。这是实践活动课核心部分,是最关键的一步,也是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的环节。如上述活动内容较简单,可先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实施?”但也离不开教师引导,要采集完整的蕨类,需要把地下茎一起采集,有无孢子需分别采集等等。
3、教师对活动的评价。学生活动中及实践成果汇报时,教师要尽可能多地发现并及时给予赞赏(象美国教师发现学生不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就要大加赞赏一样)。再对活动成果进行较合理的评价。并且通过提问、答疑等形式把活动内容(或所含知识)与自然科学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的知识网络化、系统化,同时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还要鼓励学生不断地进行活动。
例如:在上第五册自然科学中“铁钉生锈实验”前一周,我对学生开展一项实践活动提出了要求:材料:每组两枚新铁钉,其他材料自己解决。活动要求:一星期后,一枚铁钉要生锈,另一枚完好,同时要上交活动采取的措施(方法),从观察生锈情况及提出防止生锈的方法。
活动结果:大多数活动小组达到了要求。
实验过程说明(即采取措施)有:①生锈:把铁钉放在洗菜的小槽里,铁钉埋在湿泥土中,铁钉部分浸在食盐水中,铁钉放在湿棉花上等。不生锈:用薄膜袋装起来,放在封瓶里,用纸包起来,铁钉表面涂了点食用油……
通过实践活动与自然科学知识的结合,使学生了解了生活生产中铁制品生锈的原因,及如何防止生锈可采取的一些措施。也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一些科学方法。
整个活动过程可表示为如下流程图:
自然现象及原因范文4
很多船只、舰艇和飞机在此神秘失踪,到目前为止,对“百慕大三角”的解释可归纳为如下几类:
第一类观点:这些失踪是由于超自然的原因造成的,联想到是否是外星人的飞碟在作怪。
第二类观点:这是自然原因造成的,如地磁异常(磁场引发)、洋底空洞,甚至还有人提出泡沫说、晴空湍流说、水桥说、黑洞说等等看法,用一些奇异自然现象来解释百慕大三角。
自然现象及原因范文5
那么,如何在科学教学中进行浅导入与深探究呢?从“湖中倒影”的教学导入可以管窥之。
一、要捕捉值得深探究的导入
曾在一个班级上《光与影》单元第二课《阳光下的影子》。
前一节课通过实验、小组讨论对影子形成的条件之一“光源总在影子相反的方向”进行了充分研究,同学们还获得了“遮挡物总在光源和影子之间”的科学认知。本节课前,有个学生问我一个问题:“武老师,湖中的倒影算不算影子?”乍一听,这不是一个难题,正好可以运用前一节课所学科学知识进行分析,既复习旧知,又是指导学生活学活用科学知识的好例子,于是,我决定把这个问题作为“导入”内容,为新课搭一个链接。导入情景如下:
首先,表扬提出问题的同学爱思考、勤思考、善思考。
然后,请同学们试着用上节课学的科学知识回答:“水中的倒影算不算影子?”
经过大分把钟的回忆,课堂上“刷”地竖起了很多手臂。看来,同学们对上节课的学习印象还是比较深刻的。
第一个同学站起来,大声说:“湖中的倒影不是影子。”咦,我不觉愣了一下,问他为什么?他说:“因为影子的形成需要具备光源、遮挡物和屏三个条件,而湖中的倒影形成没有遮挡物。”
我又喊了第二个同学,他的答案仍然是“倒影不是影子”。
这时就听见座位上稀稀疏疏的应和声此起彼伏:“对,不是。”“是的,水中的倒影不是影子。”……
以复习旧知、引出新知为内容的导入方式,在教学中很常见,而像这样答非所学、学难致用的情况也不少。一般出现这种情况,老师会直接给出一个正确的答案,纠正学生错误,结束导入环节,进入新课,以节约时间,避免本末倒置,偏离教师的教学设计,影响教学进度。
但是,这个导入出现的情况有其特殊性:1.导入内容来源于真实的大自然;2.导入内容来源于学生对大自然的认真观察;3.解释现象的答案正好是前一节课所学的科学知识,而学生的回答却全盘否定了该次教学。
科学知识是对自然现象的正确认识和解释,科学学习的目的是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并且在提高能力的过程中,增强其对科学学习的兴趣和对自然的观察能力、认知水平,这是科学学习与其他学科学习的重要区别。通俗地讲,科学就是一门可以“现学现卖”的学问。
基于上述原因,本次导入就不能浅尝辄止,无视学生的错误认知,而应该看到本次导入所具有的探究价值。于是,我便将浅导入引向深探究,以进一步巩固学生对上节课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提高学生对科学学习意义的思考和感悟。
二、要为深探究铺路搭桥
教师捕捉到可以深探究的导入,就不能放任自流,因为可以深探究的内容,要么具有一定难度,要么具有一定深度,要么对后面的学习具有一定的影响,如果教师就此放手,学生还是不得其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舍得花一些时间,敢于改变原来的教学预设,为深探究铺路搭桥,把学生由浅导入引到深探究上去,再放手。
在浅导入的基础上,我继续作如下的深引导:
我把这个班里思维能力最强的一个男孩子喊起来,问他是否同意大家的意见,没想到的是他也说“水中的倒影不是影子”,并详细地解释道:“因为水中的影子是太阳光照在水面上,而水面是如镜面透明的,会将太阳光反射到岸边的物体上,岸边物体在受到反射光照射后,才在水面形成倒影的。”这个孩子的解释已经远远高出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了,对于绝大多数十岁左右的孩子来讲,尚难以理解。本来就没有理顺了,他的一番解释更是雪上加霜,因此我没有接他的话分析他的意思。
看见另一个男孩子把手高高地举着,嘴上还嘀嘀咕咕说:“我知道,我知道。”我于是把他叫起来,没想到他一语道破“玄机”:“水中的倒影不是影子,因为遮挡物不在光源和屏之间。”这个解释似乎让同学们豁然开朗。
其实,上节课讲了一节课,所有的图片资料、实验都验证了一个共同点,就是“影子形成时,遮挡物在光源和屏之间”。本节课将要做的实验二、实验三,同样要基于这样一种实验情景。
学生们恍然大悟,说明对于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大家只掌握了影子形成所需要具备的三个条件,而忽略了三个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那就是“遮挡物在光源和屏之间”,这是比较典型的“一知半解”现象,是学生学习时最常见的问题。对于新知的学习,很多学生会表现出知其一不知其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而老师们也往往被学生知其一、知其然的假象所蒙蔽,以为学生掌握了,可是一检测、一应用,学生就出错。
分析学生们解释“湖中的倒影不是影子”这一自然现象的错误原因,除了对前一节课的科学知识掌握有偏失,还有另外两个原因:一是,学生不能把课堂上的实验用“遮挡物”小木块与大自然中的“遮挡物”楼房、树木等准确地对号入座;二是,这一自然现象的光源——“太阳”,太大太遥远,而课堂上学生们所用到的“遮挡物”很小,导致学生视觉上形成错觉,即“遮挡物不在光源和屏的中间”。由此可以看出,科学教学中的实验、知识还存在着与自然、现实的对接、转换、置换。如果学生能将实验现象与自然现象准确对接,那么就能获得“湖中的倒影是影子”的正确结论了,使浅导入达到深探究。
三、学生依然是深探究的主体
正确的科学认知一定是自然现象和科学知识相互吻合、相互印证的,否则科学教学就是“伪科学”教学。正确的科学认知,也不能使科学知识与自然现象两张皮,学一套,用一套。
对浅导入向深探究的引导,就是为学生扫除认知障碍铺路搭桥,学生在对湖中倒影的形成条件和其相互关系有了更加准确的认识以后,教师 一定要重视和帮助学生用正确的科学知识获得正确的科学结论。解铃还须系铃人,获得正确结论的主体必须是学生,所以,我将深探究的任务交给学生。
水中的倒影到底是不是影子呢?最正确的答案在大自然中,在同学们的眼中,请同学们放学的时候路过大湖,重新认真地寻找一下产生倒影的遮挡物、屏、光源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位置,正确地判断水中的倒影到底是不是影子。
对于科学课程,同学们的认知基础极其有限,对其学习方法、思维方法、理解方法都很陌生。同时,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程度非常高,学生又具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系统性的课堂学习与课外偶得的零散的科学知识之间的矛盾,从而易使学生对自然、社会 、思维等客观规律的认识产生不确定性。
自然现象及原因范文6
一、及时告知学生地理学科特点,注意方法指导,多鼓励
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在第一课课堂教学时一定要做最充分的准备,给学生最好的印象:老师很优秀,一定能对我们的地理学习提供最好的指导。在正式进行课堂内容的教学前带学生阅读前言部分内容;介绍地理学习的特点;建议学生及时购买比较简单的地理模型如地球仪等;指导学生如何预习、听课和复习;告诉学生要学好自然地理学科必须态度端正,方法得当,一定要关注教材中的图形,也可以自己绘制地球自转图、公转图、太阳光照图、地质构造图、洋流运动示意图等图形,将需要记忆和理解的内容放置在图形中,熟练图形和文字的转换。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的让学生自己分析、总结相关知识点,让学生上黑板画图,多鼓励学生每一点进步。教师欣赏的目光,激励的语言能带给学生学习最大的信心,也能增强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二、联系日常自然现象,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地理教师在自然地理课堂教学中,可以联系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自然现象,这些现象是我们天天感受到但又不知原理的现象,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来引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以此来提高课堂效率。如:为什么太阳会东升西落?为什么月亮有阴晴圆缺?为什么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为什么夏天白昼时间长,冬天白昼时间短?为什么我们这个地区夏季吹东南风,冬季吹西北风呢?为什么我们会感觉到晴天的昼夜温差要比阴天的昼夜温差要大?等等。就同学日常生活中所感受到的自然现象提出疑问,引发思考,如何来解决这一问题?并在课堂上进行分组讨论,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经过这一转变,课堂教学的效率自然就提高了,对于自然地理的学习自然就不再是难事了。
三、 巧妙课堂设计,将复杂的内容简单化,抽象的内容形象化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基础和认知规律,尽量将复杂的内容简单化。如在讲授洋流的影响内容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思考渔场形成的原因,鱼类需要充足的食物来源,食物链中最基础的是各种植物,而植物需要大量的营养,在寒暖流交汇处存在海水的上泛,产生的营养盐类是浮游生物的养料,浮游生物则是鱼类的饵料。看似复杂的内容很快就变得简单起来,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此部分内容。自然地理非常抽象,如果仅仅照本宣科学生特别容易遗忘自然规律,在解题时不能很好的调取记忆深处的自然地理知识,为了强化学习效果,一定要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具体化。如在讲解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内容教学的过程中,我巧妙将教室里的三个过道作为南回归线、赤道和北回归线,让一位学生在三个过道之间走动来模拟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学生很快就记住了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知识。为了更好的理解地质构造我让学生拿出地理教材作为岩层,通过双手对教材施加挤压力,使教材弯曲变形来理解背斜和向斜的岩层弯曲形态及对地形的影响,不需要教师讲多少内容就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