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对社会的重要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医疗对社会的重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医疗对社会的重要性

医疗对社会的重要性范文1

关键词:预防性维护;医疗设备管理;质量控制;医院信息系统

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很多事情都不能局限在过去的水平上,包括对医院的医疗设备进行相应的维护也不能指局限于过去的老旧传统的维修方式。也应该采取一些新型的维修方式。在这里主要对传统的医疗设备维修方进行一个详细的论述,之后对新型的医疗设备维修方式进行相关的研究,并针对研究结果做出相关的思考。

1 传统医疗设备维护管理模式

所谓的传统的医疗设备维护管理模式言外之意就是比较老旧的医疗设备维修,这种维修方式在一定程度杀个又叫做故障性维修。很明显的看出在社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这种传统老旧的维修模式也逐渐显示出了一些问题。这种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医疗设备的运行效率有一定的降低,对于使用这种效率降低的医疗设备的患者很可能会造成一系列的事故。

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设备的集成化水平越来越高,设备的更新换代速度也越来越快,这一切使得传统维修变得越来越困难。主要表现在:(1)医疗设备种类繁多功能、原理、结构各不相同,出现故障后,单凭医院自身工程技术人员的能力不可能做到全面维修。(2)许多大型的特别是高精尖的医疗设备,厂家一般都实行技术保密,在没有买保修的情况下,这类设备出现故障后,院方往往很被动。有些故障也许经过不懈的努力可以修复,但是查找故障、购买配件等耗时较长,有时查到故障却找不到配件,最后仍然需要依靠购买厂家配件来解决,既花费昂贵,又延长了停机时间,造成更大的损失。

2 预防性维护的必要性及概念

对于预防性维护,可以看出这种维护方式和传统的维护方式相比,在一定程度上都有一些提高。这种预防性的维护方式主要强调的是对医疗设备不仅仅只局限在一个维修一起上面,更重要的是还包括一些对医疗设备的评估和测试。这种评估和测试在很大一方面能够预防相关的医疗设备发生故障,从一定的角度上做到对医疗设备发生故障做出了相应的预防。对于前文中所描述的传统医疗设备维护管理模式,如果在现行高速发展的社会还使用过去的哪种传统的医疗设备维护管理模式,就会造成相关的医疗设备使用不当或者对于发生故障的医疗设备没有进行合理的维修。这就会造成医疗设备的使用寿命有一定的减少,甚至就算维修好了也会经常发生故障。这就会等导致医院的经济效益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在社会的告诉发展中使用预防性医疗设备维护管理模式已经成为医院和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只用进行合理的预防性维护和相关的检查,排除和解决理疗设备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或者故障,才能使得医疗设备具备一个良好的工作状态,并能很好的延长医疗设备的使用年限,从而提高其使用效率,进一步使得医院的经济效益得到良好的发展。

3 典型医院的做法

某院现拥有PHILIPS 1.5T核磁共振、SIEMENS64排128层螺旋CT、Elekta直线加速器、GE全数字化乳腺X线机等医疗设备4700余台套,其中10万元以上的高精尖医疗设备200余台套,占医院固定资产的近 60%。近年来,某院医疗器械科转变观念,变故障性维修为主动预防维护,把工作重点放在对设备的维护保养上,建立健全各项医疗设备管理制度,通过这几年的实践,特别是在等级医院的创建过程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鉴于传统医疗设备管理存在的不足,某院在分管副院长的督导下,整合信息科、医疗器械科及各医疗设备使用科室的技术力量,在厂方工程师的指导下,建立了医疗设备管理系统。该系统采用数据挖掘(date mining,DM)技术,平时系统处于登录界面时,采用伺服器模式,每隔一段时间就进行一次检查,当某一设备的PM时限来临时,系统会及时报警,予以提醒。在此基础上,依据医疗设备的风险、任务重要性及历史维护记录,制定出了科学合理的PM规范,并实行计算机管理。PM内容主要包括:操作性能及调整,电气安全测试,外观、控制部件及内部清洁、,更换易耗元件。对与患者生命安全密切相关的治疗抢救设备来说,如手术麻醉设备、呼吸治疗设备、新生儿保温箱等,每季度实行1次PM;对其他检查监护设备,每半年1次。具体到每台设备,依据设备的特性、使用年限、使用率及故障率,由医疗器械科分管工程师提交报告,做出调整,信息同时录入医疗设备管理系统。将医疗设备管理系统与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有效链接,实现了医疗设备资产管理的信息化和智能化。

4 预防性维护在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中的意义

为了符合现在社会的发展趋势,各个医院开始了实施预防性维护医院医疗设备的相关管理。对于这种新型的医疗设备防护管理系统来在很大程度上对医院的医疗设备有一定的维护作用。这种新型的医疗设备维护对于传统的医疗设备维护来说,占据了很强的优势。其最主要的地方在于可以对相关的医疗故障进行相应的预防。这种预防在很大的程度上能够延长医疗设备的使用年限。而且医疗设备把持最佳的使用状态还能够使得其对患者造成的相应危害程度降到最低。对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的紧急利益的高效发展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预防医院医疗设备发生故障在减少医院年维修成本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还可以使得相关技术人员对于使用相关医疗设备的医护人员也有了更加亲密的接触,这种假处在很大方面上对于一些医疗设备出现除雾的情况能够进行及时的纠正。不得不说,预防性维护在医院医疗设备的管理过程中还有一项比较重要的意义,那就是能够有效的提高医院工作人员的相关技术水平,对于在医院的人才培养方面强有力的使得医院的建设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在社会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于维护医院医疗设备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够在局限在老旧传统的模式上面了。需要对维护医院医疗设备管理模式有一个新的改革。对于医疗设备来说,不仅可以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在一定程度上还和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的经济利益息息相关。因此,实行预防性维护医院医疗设备管理模式,对于医院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蔡义兵,眭为众,王旭文.预防性维护在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中的意义[J].医疗卫生装备,2014(8).

[2]张宜江,焦明阳.浅谈医疗设备管理中的预防性维护[J].中国医学装备,2012(11).

医疗对社会的重要性范文2

[关键词] 医患关系;沟通;引导;对策

[中图分类号] R19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8(a)-251-02

随着社会进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观念和人际关系都发生了变化,医院内的医患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而构建和谐社会又离不开和谐的医患关系。传统关系正在被平等互助关系所取代, 医患关系紧张,彼此缺乏信任,医疗纠纷增加,是当前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由此,对医院管理、规范医务行为和避免医疗纠纷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1 医患关系的现状

1.1 医患关系“器械化”

临床诊断、治疗、护理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医生通过各种机器、仪器、设备等技术获得患者的生化指标等数据,并日益成为诊治的重要依据。这种以机器代替人脑思维的趋向,逐渐淡化了医患之间的思想交流,加重了医生对高技术设施的依赖,忽视了社会、心理等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医生拿着“报告单”看病,成了“开单机器”。

1.2 医患关系“商品化”

我国人口多,现有卫生资源分布不均衡,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保健需要,一方面存在着“看病难、住院难、手术难”的情况,一方面也在某些地方实行了所谓的“特殊政策”,如点名手术等,出现了商品化倾向。

1.3 患者要求“复杂化”

现在的患者对医疗卫生保健的要求存在诸多差异,与医疗卫生行业现有条件的差距越来越大。甚至有的要求十分苛刻,根本无法满足。

1.4 医患间缺乏信任

很多医务人员不能设身处地替患者着想,而有些患者对医务人员也缺乏理解。

1.5 医患沟通不够

由于医患沟通不够,极易导致纠纷的产生。

1.6 患者对医疗服务期望值太高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物质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不少人对享有的医疗保健水平同其他生活水平一样不断有更高的要求,认为既然花了钱,就要达到期望的目的,而不理解现有的医疗水平的提高是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在我们日常的急救过程中,患者的病情一般十分危重,都希望能迅速摆脱病魔的困扰,甚至起死回生,当医务人员尽全力抢救仍然无效的时候,大多家属很难接受,进而对正常的医疗活动进行挑剔,甚至极端不理解。某些患者出于某种不良的动机,有意把矛盾转嫁给医方。

1.7 医务人员心态失衡

由于所从事的职业具有特殊性、科学性强、风险高的特点,而收入相对低,导致心理失衡,造成职业道德低下,态度不到位,药品制造商和经销商为医务人员追求“高效益”起了催化剂的作用。

1.8 社会舆论

社会舆论对医院的片面指责,媒体的炒作和错误的引导,导致患方对医方的不满和不信任。

2 医患关系的解决对策

2.1 增加经费投入,调整卫生资源配置

国家应进一步完善财政补偿机制,支持医疗机构持续健康的发展;随着医改的正式实施,着力解决病房病床少、医疗设备落后、福利待遇低等问题,提高医务人员的社会地位;另外,卫生行政部门也要加强宏观的调控。

2.2 深化内部改革,提高服务质量

走优质、高效、低耗的管理之路。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对人事制度、质量控制制度、价格体系进行改革,体现责、权、利相结合的综合目标责任制。只有改革才能发展。

2.3 健全卫生相关法规,创建良好社会氛围

我国现行的医疗保障体系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没有及时跟上市场经济的步伐,强化法制建设是调节、协调医患关系的重要手段。明确医患双方的权利与义务,规范医患双方的行为,使医患双方都能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维护良好的医疗秩序。设立一系列的法律制度、措施,要强调各级各类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强化各种职责的法律责任,使各种法规和制度成为医院工作人员的行为依据。使医院工作人员知法、懂法、守法。

2.4 加强自身建设

医方需要加强自身的建设,规范自己的医疗行为,增强法律意识,为患者提供一流的服务,一切以患者为中心。同时呼吁全社会在要求医务人员淡泊名利,乐于奉献的同时,也要尊重他们,尊重科学,为广大医务人员创造一个宽松良好的执业环境。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不要随意打断患者对身体症状和内心痛苦的诉说。加强医患沟通可以拉近双方的距离,顺应现代医学模式的需要,现代医学模式已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2.5 强调团结互助

要求医生之间、医护之间、兄弟科室之间、兄弟医院之间团结协作,互相学习、互相尊重,要正确对待自己、对待他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2.6 适应现状

医疗机构管理者及其医务人员必须改变观念,充分认识到医方各种行为所具有的法律性,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医疗事故的归责适用过错推定原则,使患方处于有利的诉讼地位,加重了医方责任。因此,必须加强学习《民法通则》、《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卫生法规及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各种诊疗操作常规,提高法律意识、规范诊疗行为。保证患方的知情同意权、自主选择权、个人隐私权、人格尊严权等权利不受侵犯。

2.7 加强对各种医疗文书的规范化管理

医疗文书是客观性资料,是进行医疗诉讼时的主要证据,因此要加强这方面的管理。

2.8 正确的舆论引导

政府要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呼吁全社会要正视生命现象的复杂性与医疗行为的风险性,增加对医务人员的理解、尊重,理性地对待医疗风险,即使发生了医疗冲突,也应该通过法制化和规范化的途径解决。

总之,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增加,仍是当前医疗服务中一个突出问题。诚然,产生原因十分复杂,医患之间缺乏信任和理解,医患关系紧张的现状不容乐观。紧张的医患关系,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团结,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不利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要想实现全社会的和谐稳定,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是重要的一环,而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又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呼吁全社会关注医患关系状况,对医患关系状况有更加充分而准确的认识,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卫生事业的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贾秀萍.医疗质量营销手段初探[J].中国卫生经济,2005,24(11):70-71.

[2]刘志刚.患者的权利与医疗纠纷[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0,16(3):186.

[3]尹秀云.医患关系认知中的两个误区及伦理[J].医院管坛,2005,2(100):37-39.

[4]李彦博,法云智,夏侠.浅谈医生与病人的交流[J].中国医院管理,2003,23(11):59-60.

医疗对社会的重要性范文3

医德是整个道德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医疗活动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它是在社会道德和医学科学发展制约下,反映人们在医学职业中的一种特殊职业道德。1988年12月15日我国卫生部的《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简称《办法》)第二条规定,医德即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是医务人员应具备的思想品质、医务人员与病人、社会以及医务人员间关系的总和。医德受社会整个道德思想体系的制约和规定,同时也具有自己职业的某些特点。社会主义医德是在长期的医疗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调节着医疗实践和医学科学活动中人们的相互关系以及医学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社会主义医德重视人民群众的生命价值,在救死扶伤、防病治病中应当将病人的伤病、生死安危放在首要的地位,社会主义医德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对医务人员有组织、有计划地施以系统的医德影响,培养医务人员高尚的医德品质,树立社会主义医德新风,全心全意地为保障人民健康服务。高等医学院校的医学生是国家未来的高级医务人才,在校期间就必须全面、系统地了解医德知识,培养良好的修养。虽然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开设了政治思想品德课程,但对于医学生来说这还远远不够,普通的道德品质教育仅仅是进行职业道德的基础,而医德是一种特殊的职业道德,对医务工作者有更高的特殊的要求,所以对医学生进行系统的医学道德教育非常重要。

1医德教育可为医学生奠定职业道德的理论基础

医学生处于人生观、世界观逐渐形成的时期,思想单纯,可塑性大,易于感情用事,心理上有积极向上的良好愿望。在关键时期应对他们进行医德基本原则和基本规范的教育,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塑造他们的医德认识、医德感情、医德信念、医德行为和习惯,使之全系统地了解医德的基本理论,从思想上重视医德修养,树立诚心诚意为病人的服务理念,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形成“无欲无求” 的高尚医德。这对于他们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是一种必要的理论准备,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职业素质,进而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持续发展。

2 医德教育有助于医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医学生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所产生的负面效应,不可避免地反映到医学生的观念中来,传统的医学道德观念受到了严重的挑战。自古以来,我国行医以德为本。这不是说技术不重要,而是要求医务人员首先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的好坏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危。一些医务人员以医牟私、乱收费、收红包、拿回扣等不良现象损坏了医务人员的形象。医德体现着医护工作者和医院群体的形象,直接影响着医护人员与病人、社会之间的关系。所以,加强对医学生的医德教育,使之成为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医学人才尤为重要。有利于激励他们以自己的高尚医德来纠正医疗行业的不正之风,倡导文明行医。医德教育不仅能使医学生预防不良医德行为的侵害,而且能以其高尚的医德感召和影响其他医务工作者,从而促使医疗卫生事业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3医德教育可以预防和减少医疗责任事故的发生

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转变,转变为服务与消费者的关系,病人的权利意识及在医患关系中的主体意识大大加强,病人对医生的职责和义务有了明确的认定。病人的关注点已不仅仅停留在医生的技术水平上,而是对其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医学道德正日益由个人道德演变为社会公益道德。近年来,国内医疗事故的不断出现,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医务人员的医德水平在下降。医疗事故的发生,并非单纯是业务技术问题,大多数是由于医生责任心不强、工作马虎所造成的。以病人为中心、救死扶伤、防病治病是对医学生进行医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因而医德也已成为提高医疗质量、预防和减少医疗事故和差错发生的重要因素。

4医德教育有助于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务人员,提高医疗质量

在医学教育体系内,医学生作为医疗事业的后备人才,通过医德教育,将来可以成为既有渊博的医学知识,又掌握了操作技能,同时还具备了高尚的医德品质、崇高的医学敬业精神的德才兼备的医务人员。这样既能满足现实社会的需要,又能为提高医疗质量奠定基础。我们知道,医疗质量是医院多种服务所取得的医疗效果的集中表现,主要包括价格、服务态度和水平、安全、医疗环境等方面。医疗质量如何取决于医务人员的医德水平、技术水平和医院的专业管理水平、物资保证状况,其中医德水平是提高医疗质量的保障和动力,具有高尚医德的医务人员能对技术精益求精,对工作认真负责,忠于职守,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为病人争取最理想的治疗效果,能用低廉的价格提供优质的服务,把医疗差错减少到最低程度。

总之,医学生是未来的医务工作者,是未来的白衣天使,他们将要从事的是为广大人民群众防病治病的医疗卫生事业,担负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历史使命。他们的价值观、道德观将直接影响着医院的医德医风建设,直接关系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只有具备渊博的医疗知识和精湛的医疗技术,同时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潜能,成为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童中昀.从医患纠纷看医学生医德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

性.医学教育,2000,10(5)

[2]覃晓.加强医学生医德教育的重要性.广西医科大学学

报,2003,20(9)

[3]米坤龙,张辉.浅谈医德医风与医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河

北北方学院学报,2004,12(6)

[4]张衍国,黄志中,郭晓明.由医疗纠纷反思医学教学.西北

医疗对社会的重要性范文4

【关键词】新形势,医院政工工作,重要性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渐改革,医院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在人们就医的过程中不单单会注重医疗水平,也逐渐重视起医院人员的服务态度。而医院作为一个服务性的事业单位,在服务的过程中不仅要满足就医的需求,在要全方位的对病患进行服务。所以,在新时代的发展过程中,医院一定要加强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从而为医院医疗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本文通过对新形势下医院政工工作的发展现状及政工工作的重要性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一、医院政工工作的发展现状

就现阶段医院的发展现状而言,大部分医院在政工工作的建立过程中都存在着相应的问题。可以简单的概括为:相关的政治管理人员没有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一些医院在发展的过程中只注重经济的效益、医护人员没有形成良好的价值观等现象。首先,对于思想政治工作的问题,相关的管理人员没有全面的认识到其工作的重要意义,在工作管理的过程中缺乏相关的科学指导经验,并没有全面的发挥医院的服务性特征。其次,一些医院在管理过程中,由于过分的注重经济效益,并没有建立相关的补偿机制。医生在工作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相关的政工不能全面的进行解决,而且也没有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使医生在思想上出现了偏差,从而导致政工工作没有起到良好的作用,对医院的发展没有起到更好的效果。最后,对于医院的工作人员而言,一些人员缺乏相关的职业道德,在工作的过程中没有树立起责任意识,缺少相关的敬业精神,从而导致医院的整体素质下降。

二、医院加强政工工作的重要性及发展方向

(一)加强医院政工工作可以提高医疗队伍的建设。在医疗队伍的建设过程中,对于政工工作的建立应该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形成新的发展机制。由于医院中从事政工工作的相关人员流动性相对较大,思想政治观念在形成的过程中会逐渐发生变化,因此,这就需要在政工队伍建立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发展方向,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标准。所以相关的政工工作人员应该做到:首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相关的政工工作人员要结合实践经验掌握政工工作的重点,从而全面的进行思想道德的建设,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从而才可以提高政工工作在医院工作中的地位。其次,要激发政工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从而将自己与政工工作融为一体,为医疗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最后,对于一些政工工作经验不足的人员而言,要加强相关的素质教育,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提供工作人员的能力,从而建立健全的医疗工作队伍,为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二)加强医院政工工作可以建立和谐医院的发展模式。在现代化医疗事业的建立过程中,只有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才可以保证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从而使医院的发展模式逐渐趋于和谐化。而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加强思想政治的教育工作才能全面的提高相关人员的基本素质,这就需要医院在政工工作的过程中加强人员的素质教育。严格制定相关的培训计划,通过科学化管理机制的建立,实现不断创新的最终目的,使相关人员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建立起终身学习的目标,全面的提升自己政工工作的管理能力。因此,在现阶段医院政工工作的过程中要让从业人员形成正确的发展观及价值观,在真正的意义上体现医院的服务化机构体制,从而为和谐医疗关系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加强医院政工工作可以提高医疗水平的发展。在当今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医院的发展形式逐渐趋于多元化的形式,而这种形式的基本前提就是要全面的开展政工工作,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不断创新,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医疗事业的提升。对于政工工作的创新应该做到:第一,要在政工工作的内容上进行相关的创新,其主要的工作内容要充分的结合相关医院的实际工作,制度的建立要与实际相关,从而在工作中可以提高员工的参与能力,对于出现的问题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第二,在实施政工工作的过程中要敢于创新,可以开展相关活动,激发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在提高自己能力的同时宣传了政工工作的重要意义。第三,为了提高工作人员对政工工作的全面认识,促进工作人员的参与能力,可以建立相关的激励制度,使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的建设,加强医疗人员为人民服务的相关意识。因此,在加强政工工作的过程中,要明确指导理念,从而使政工工作在创新的过程中促进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全面的满足人们的需求。

结束语:总而言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在医院新形势的发展过程中要加强政工工作的建设。通过思想政治制度的建立,强化医疗人员的工作性质,加强相关人员的思想道德建设,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发展提高政工工作的创新性,在突出政党工作建立的同时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从而为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磊.浅析新形势下加强医院政工工作的重要性 [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2.37 (09)

医疗对社会的重要性范文5

[关键词]医疗器械;预防性维护;医疗仪器预防性维护

医疗仪器预防性维护(Preventive Maintenance.PM)要求医院定期对医疗器械进行检查和维护,并及时发现和排除潜在的隐患,以保障仪器的正常运转,减少仪器故障率,提高仪器的使用效率,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使之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为医疗卫生提供良好的的仪器保障。此外医院的大多医疗器械都是十分昂贵的,科学、良好的PM可以降低医院企业的成本,进而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笔者在此就PM实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我国PM实施的困境及应对之策,PM的具体工作进行介绍。

1.PM实施的重要作用

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使得当今医疗器械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同时因为器械故障导致的医疗事故和医院成本的增加也开始屡见不鲜,给医院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重损失。因此,传统的那种事后故障维修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而预防性维修(PM)的重要性也开始凸显。它通过对仪器设备的定期检查和故障的及时排除,极大的降低了仪器的故障率,并提高其使用效率,为医院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PM实施的必要性

PM工作在国外非常受到重视,据调查,PM工作占整个医疗器械维修活动的70%以上。而我国却恰恰与之相反,PM工作仅占整个医疗器械维修活动的30%,甚至更低。相关仪器故障原因的调查结果显示:环境及不明原因占34%,人为操作不当占26%,电源和接地问题占15%,仪器自身质量问题占25%。其中前三项完全是可以通过有效的PM工作来避免和减少的。由此可见,实施科学、高效的PM工作是当前解决医疗行业大部分仪器故障的重要举措,同时巩固、深化和扩展医疗行业的PM工作也迫在眉睫。

3.当前我国PM实施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从实际实施上来说,PM要比故障性维修复杂和困难的多。首先,后者是一种事后维修,有明确的故障引导,相对可以有目的的进行,而且它是一种容易进行监督的硬任务。相对而言PM是一种软任务,人们对其缺乏足够的认识,而且对此项工作的监督比较困难,如果仪器操作人员缺乏主动性和责任心,那么PM工作往往很难进行。其次,PM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因此它需要要专业的人员队伍来支撑。最后,当前我们面临的一个现实是故障性维修已经成了仪器维修人员的日常工作,巨大的维修工作量使得他们没有时间来进行PM工作。

针对此种情况,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来推动PM工作的开展。

1)建立一支技术与管理皆过硬的专业工程技术人员队伍。专业的人才是PM工作开展的重要基础和保证。具体来说,它要求技术人员既掌握过硬的现代技术,如计算机技术、精密机械、电子技术与传感技术等,还要具备一定的现代管理知识,以通过技术和管理的双重保证来推动PM工作的实施。

2)加强对仪器使用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并培养其责任意识和主动精神。PM工作的开展更多的是靠仪器使用人员在责任心和主动精神的驱使下,按照相关规章制度规定,运用专业技能精心操作,减少人为操作引起的故障。因此要通过经常性的、有目的的专项培训来提升人员的技能、责任心和主动精神。

3)加强科学管理,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这是有效开展PM工作的保证。具体来说这些制度主要包括仪器操作规程、贵重仪器专人专管专用制度、设备管理制度和维修保养制度等。这些制度使得PM工作有章可循,可以使PM工作常态化和有序化,因此目前医院应当注重这些制度的建设。

4.PM工作的具体内容

PM工作分为日常维护、定期定项维护及故障维修后的PM工作三个部分。其中:

1)日常维护:这是一项经常性的维护工作,它一般由仪器使用人员进行,具体工作大致包括检查仪器外部清洁工作、情况、安装固定情况、温度情况、管道通常情况、指示灯情况、仪表、声音气味情况、仪器运转运行情况等。

2)定期定向维护:是对仪器的性能、精度和安全性进行周期性的检查维护,主要由专业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具体工作包括仪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检查、电源及接地情况、显示生理参数的正确性及精度检查、环境温度、仪器内部清洁工作更换老化或质量不可靠零部件及说明书中规定的相关必要检查等。

3)故障性维修后的PM工作:这项工作较为简单,其目的是分析故障的原因和故障的表现形式,排除可能会再次引起故障的潜在因素,保障仪器的良好运行。其工作内容基本包括上述两项的内容。

5.结语

医疗器械管理工作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而PM工作在医疗器械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在世界卫生事业深入发展的今天,PM工作越来越展示了它的重要性。尤其是对PM工作严重滞后、进展缓慢的中国来说,我们更要通过对医疗器械的科学化管理,全面提高医务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切实推进PM工作,来降低仪器的故障率,提高医疗仪器的使用效率,进而推动我国医疗行业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虎,杨国忠.临床医学工程教程[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2]刘吉祥,等.预防维修计划的设计与实施[J].医疗设备信息,2007(1):68-69.

[3]陈水泳.医疗仪器预防性维护的实施[J].中国医疗设备,2008(04):79-80

[4]阚.医疗仪器的预防性维护[J].医疗装备,2010(08):62

医疗对社会的重要性范文6

【摘要】现代很多的慢性病是由于人们的不良行为所导致的,这点已经通过了医学证明。健康教育也是医疗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慢性病的防治工作往往是减少这类疾病发病率的根本,而在防治工作中健康宣教的又是十分重要的,有助于提高疗效,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复发率,减少病人的负担。有效的治疗慢性病是和健康教育分不开的。笔者通过对此进行分析,探讨和分析健康宣教对于慢性病防治工作的意义所在。

【关键词】健康教育;慢性疾病;防治工作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往往忽视了自身的健康卫生状况,导致慢性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经逐渐引起了临床上的重视。笔者就此对这些慢性病的防治工作需要用健康教育来改善进行的价值分析报告如下。

1对慢性病的健康教育

有很多的患者因为自身的经济状况,用一些偏方或者打听到处打听老中医,听信一些广告和传言,想找到一条既省钱有便捷的治疗方法,不考虑那些“老中医”有没有医学尝试或是营业执照和行医资格证,结果花了钱却没有达到治疗的效果,这些患者对对健康的意识淡薄,原因就是缺乏维护自身健康的知识。

2 通过各种因素调节,提高健康水平

2.1心理因素方面培养个人良好的情绪,要有一个好心情,注重个人心理卫生,健全的个性,友好的人际交往会促进提高个人的自尊,自重,自爱,自强和心里健康水平的提高。

2.2生物因素方面要加强自身的身体锻炼,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不吸烟,不喝酒。

2.3社会因素方面给自身创造一个干净的整洁的安全的生活环境,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来实现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3健康教育要加大投入和对社会的价值体现,提高人群期望寿命

健康教育需要全社会的支持,那些偏远山区和农村人们普遍缺乏健康知识,也是那些“老中医”得以生存的基础,那里的人们对健康意识的匮乏,为科学的健康教育找到了突破口,

所以要加强全社会的健康教育,这能促进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也对健康教育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对社会政治的稳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要在健康教育方面加大投入。健康教育也是社会主意精神的主要内容,增强健康教育会提高全民族健康的水平,是医学工作上的战略重点,也是保障社会主义生产力和发展的最重要的条件[1]。增强自我的保健能力和群体的自我保健意识,提高健康教育,改变人们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和不健康的行为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前做好防止疾病的发生,比有了病再去看医生,具有很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如果大家都能做到不吸烟,不喝酒,合理安排饮食,经常锻炼身体便会普遍提高人均寿命10年不等,如果只依靠临床投资,让全国人均寿命延长一年,即使投资再大,也是很那做到的,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健康教育的却是一种廉价的保健,收益大投入少是一本万利的好事。

4 健康教育对慢性病的治疗

对未患慢性病的人要通过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增强人们对有害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的认识,提高科学知识水平和自我的保健意识,及时采取预防的防御措施如;改善营养,经常运动,加强免疫等进而达到无病防病的目的。向他们介绍健康教育对慢性病防治的重要性。对患有慢性病的患者要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有些患者认识不到自己已经患了慢性病,进行健康教育时要做到反复,耐心和细致,可是向其介绍所患疾病的知识,给与心里指导,向他们介绍慢性病的危害和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现在我国人口也在不断的老龄化,60岁以上的老人约占总人口的10.35%,而在老年人中也有很多的非传染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肿瘤,骨质疏松,糖尿病,老年痴呆等是老年人降低生活水平的主要原因,老年人中的慢性病一般都会有后遗症会造成生活能力降低和机体功能减退,老年人群一般在康复中心或者家里的时间居多,所以健康教育和健康的促进就显得非常重要,多让老人参加社区服务机构开展的卫生知识讲座,建立慢性病健康档案,多和他们互相交流和帮助他们以获得愉快的心情,从而让他们树立起自我的保健意识和战胜病魔的信心,这样不对他们的康复会有极大的帮助,以防治他们对生活失去信心,从而让慢性病进一步恶化,保护好身体的各项机能,向他们积极宣传健康教育,做好全方位的康复工作[2]。随着艾滋病的蔓延,艾滋病的防治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和社会的热点问题,在我国艾滋病携带者和感染者中,超过半数是经过感染的,尽管现在仍然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但艾滋病也是完全可以预防的,提高健康教育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对抗艾滋病最有效的的方法,对抗艾滋病,要做到自尊自爱,珍惜生命,要对患有艾滋病的患者进行多开导,多教育,多帮助不要把他们当另类人看待,不要歧视他们要多对他们进行健康教育,来使得他们不要对生活失去信心。在所有的癌症中,不论男性和女性肺癌的发病率都是最高的,很多人以为肺癌是男人的专利,其实不然,肺癌已经成为男女共同的头号杀手,而吸烟所导致的肺癌占到了85%,同样吸烟也容易导致冠心病,慢阻肺和支气管炎,而冠心病也是美国头号死亡杀手,脑卒中是我国守卫或者第二位致残的原因,吸烟能使人的血管缩窄,从而使得许多吸烟者容易患血管性疾病,所以健康教育的工作和宣传对这些人们尤为重要,健康教育才是防癌抗癌最有效的武器。健康教育很多时候的远期治疗效果并不是非常的明显,很多患者在医院接受了健康教育,在短期内对造成慢性病的不良好行为有了改善,但长期效果并不理想,患者在医院里面获得的健康知识随着返回社会而逐渐淡化,所以健康教育只针对患者和患者家属是远远不够的,这需要全社会的人都接受健康教育,在这方面医疗机构应该有所作为,如加强媒体宣传,开设专栏或者专题讲座等方式向全社会宣传健康知识。

随着社会和健康教育上的发展,人们对健康观念的认识和医疗程序服务的完善会对慢性病有更好的了解,会更好的提高生存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