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解决生态问题的主要障碍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解决生态问题的主要障碍范文1
关键词:生态系统理论;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一、生态系统理论简介
生态系统理论(ecologicalsystemstheory)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布朗分布伦纳(Bronfenbrenner)提出的发展心理学范畴的个体发展模型,强调个体发展嵌套于相互影响的一系列环境之中,个体发展受到自身与周围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布朗分布伦纳认为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交互影响着人的发展,并强调自然环境是人类发展的主要影响源。发展中的个体处于直接环境(如家庭)和间接环境(如社会文化环境)等几个相互嵌套的环境系统之中。根据其对个体影响程度,由内向外依次分为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宏观系统。每一系统与其他系统交互作用,其中任何一个子系统的变化发展都会波及其他系统,进而影响个体发展的许多重要方面。微观系统(microsystem)是环境层次的最里层,是个体活动和交往的直接环境,这个系统随儿童年龄的成长而逐渐变化,由最初的家庭扩展到社区、学校等,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最直接、最明显。中间系统(mesosystem)指各微观系统之间的联系或相互关系,如果各微观系统之间能形成较强的积极联系,中间系统的发展也能实现最优化。外层系统(exosystem)指儿童未直接参与其中却能对其发展产生影响的系统,如父母工作环境。宏观系统(mascrosystem)指儿童生存发展所处环境的文化、亚文化和社会环境,如社会文化价值观、法律法规。
二、培智学校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现状
(一)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的现状。在我国,儿童的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家长、学校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但在特殊教育领域,对特殊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仍处于摸索阶段。智力障碍儿童由于其智力和适应性行为的特殊性,对其心理健康的描述并没有统一标准。从心理健康的定义来看,心理健康更侧重个体社会适应性和稳定的情绪状态,并未对智力有相应要求[2]。因此可以推断智力障碍儿童并非心理不健康的儿童。但已有的研究表明,智力障碍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与普通儿童相比存在差距,个别领域表现偏低。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情绪、人际适应、人格、行为等方面。一项由父母和老师进行评分的研究显示大约三分之一的轻度智力落后儿童和一半的程度较重的智力落后儿童表现出比较明显的情绪困扰症状,且这些问题是普遍存在的。Emerson和Hodapp等人在2003年的研究表明智力落后群体内表现出情绪和行为困扰的比例高出普通人群4倍[3]。张福娟(2004)[4]和江琴娣(2005)[5]的研究都表明智力障碍儿童存在对学习焦虑、对人焦虑等情绪问题。而且,智力障碍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率也较高[6],有研究显示,智力障碍儿童良好行为的形成率较差,且普遍存在孤独、自卑、胆怯等心理问题[7]。在学业上,由于智力缺陷,智障儿童学习失败经历较多,对学习存有逃避心态,且学习兴趣不足,动机缺乏,可能患有学习焦虑。人际关系方面,由于受到过多照料,日常生活缺乏独立性,缺乏与人交往的社会技能,无法开展正常的人际交往。智力障碍儿童人格品质的研究也显示,与视障、听障和普通儿童相比,发展程度最差[8],表现较差的人格特质有坚韧性、固执性和生活习惯[9]。通过以上研究得出,智力障碍儿童存在或轻或重且表现不一的心理健康问题。
(二)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几方面:家庭、学校、社会、个人。从生态学的角度看,涉及到儿童成长发展的各个生态系统。家庭环境对儿童的成长发展有重要影响,其中父母的教养方式、心理健康水平对儿童影响较大。智力障碍儿童父母的过度保护不利于其独立性的发展,儿童易产生依赖心理,严厉管教易使智障儿童产生恐惧倾向,在人际交往中过于敏感,不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父母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智障儿童健康成长的安定因素,且对子女的行为问题有较好的预测力[10]。学校是除家庭之外对智力障碍儿童成长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又一微观系统,其中,同伴关系和教育安置对儿童心理健康有较大影响。研究表明随班就读的智力障碍儿童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11]。社会文化环境及教育政策、法律法规是对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的宏观生态系统。而儿童个人方面的影响因素如年龄、智力、性别都会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三、生态系统理论与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性
首先,开放式的教育环境更加符合智力障碍儿童认知水平特点。低于常人的认知水平决定了该类儿童很难通过说教,甚至书本上的知识理解什么是心理问题,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生态系统理论所提倡的动态、开放的环境为智力障碍儿童的心理及行为提供自由发展的空间,遵循“疏导”而非“抑制”原则利于智力障碍儿童习得一般的维护心理健康的技能和技巧。例如,对于一名有情绪障碍的学生,在暴绪问题时,让其在操场自由奔跑释放积压比封闭式、单独的教室更能使其心情平复。这也启示我们,对于智力障碍儿童而言,生成式的、互动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普遍优于依靠传统模式的以说教为主的教育方式。生态系统理论支持下的开放、互动的教育方式规避了智力障碍儿童认知事物浅薄的弊端,侧重儿童自身与环境的互动,使其在行动与互动中逐步掌握化解心理问题的技巧。其次,多层次的生态系统能刺激和丰富智力障碍儿童多种感官,使其内心丰盈。心理健康之人,必然是内心有着丰富情感及包容心的。儿童在与外部环境的逐步探索过程中,明了是非,习得善恶。若切断儿童与外界的联系,哪怕以爱为名刻意窄化儿童与外界的通道,仅是将其置于成人搭建的象牙塔中,必然造就内心贫乏、不识是非善恶之人。生态环境本身是真实的,与环境的互动能使儿童获得最真实的情绪体验。例如,通过在社区、福利院、敬老院等的活动,教会孩子“爱”的理念:爱的对象不仅仅局限于父母和老师,更包括同伴和长辈,不认识的陌生人,甚至花草树木,飞鸟走兽;爱的方式也不仅仅包括听话、顺从,更在于通过创造性的举动完成任务,获得发展。生态系统理论倡导的微观、中观、宏观系统正是以直接和间接的方式拓展儿童的体验渠道,使智力障碍儿童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丰富且深刻的情绪情感。最后,生态系统理论为培智学校开展多种活动性课程提供理论依据。在培智学校中,各种活动性课程的数量相当可观,占比也不容小觑。活动性课程是符合智力障碍学生认知特点的,培养其技能技巧、开发心智的主要方式,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在多元丰富的活动中,学生获得真切的心理体验,在家长及教师的正确引导下,逐渐认识并理解自身在与环境互动中所体验到的深刻的各种情绪体验,并在持续不间断的活动中内化升华为正确的价值观,塑造健全心理。生态系统理论启示培智学校的活动性课程要沟通家庭、社区和社会,为儿童的健康发展构建完整且功能齐全的系统模式。
四、生态系统理论对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往往忽视环境因素,一昧从儿童自身缺陷寻找原因,强调思想开导,灌输积极向上的想法。这一做法因不贴合智力障碍儿童实际,收效甚微。对智力障碍儿童心理问题的认识,不能单从儿童本身的身心特征去寻找突破口,还应该从儿童行为与环境关系的角度思考。因此,本文试图从环境的角度考虑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关系,以生态系统理论为依据,构建微观的家庭支持,中间系统的社区、地缘支持,宏观的政策支持、社会舆论支持的家庭-社会支持体系,从中获得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一)构建以家庭、学校为主的微观系统。家庭、学校是儿童从自然人发展成为社会人过程中最先接触到的环境,对儿童身心健康的影响最直接也最久远。儿童和环境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感受到的比实际存在的更重要”,生态系统理论强调“体验到的环境”。影响儿童生长的环境不仅包括家长提供的实体环境,还包括在环境中儿童对环境特征的主观感受。特殊儿童与父母、手足及其他家庭成员的关系能影响到儿童性格、品质的发展。在多数特殊儿童家庭中,由于自身的缺陷,特殊儿童在与家人交往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即使面对比自己年龄小的手足,也要扮演“服从者”的角色,这不利于儿童主动性的发展,甚至导致儿童自卑、懦弱性格的形成,不利于健全心理的成长。一个人与环境互动,和其他人发生关联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智力障碍儿童虽然由于智力和适应性行为的缺陷,不能正常习得人际交往技巧,但同样具有与人交往的渴求与能力,大多数智力障碍儿童甚至拥有一套自己的社交模式。家长在儿童人际交往过程中应承担指导和鼓励的责任,而非代替或过度保护。同时,在家庭关系中,父母影响孩子,孩子也影响着父母。作为智力障碍儿童的父母在处理与孩子关系时,要以积极的心态主导双方关系,给孩子以积极乐观的暗示和引导,避免受孩子消极情绪和不良行为的影响。因此,在智力障碍儿童家庭中,为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家庭成员要创造以智力障碍儿童为主的社交空间和自由,引导儿童发展积极健全的性格品质,同时给儿童健康向上的反馈,避免对儿童心理发展造成消极影响。培智学校没有针对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课程。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多是贯穿于学科教学中,以说教为主,活动类课程以生活技能技巧的教育为主,不涉及心理健康教育。从环境角度入手,培智学校应为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创造合适的“心理环境”,遵循“实在是有影响的”原则,全方面考虑与个体有关的所有心理上的环境因素,包括教室环境、课堂氛围、校园文化等,使儿童能在包容、愉悦的环境中发挥天性,自由生长。其中,教师在实施教育过程中应注意协调环境与儿童心理的不和谐因素,站在儿童角度思考不同的环境因素在不同的时刻可能对儿童产生的影响。教师应是学校教育与儿童心理的沟通者,是校园文化的显性传播者和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引导者。
解决生态问题的主要障碍范文2
理论基础尚不完备生态农业是一种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包括农学、林学、畜牧学、水产养殖、生态学、资源科学、环境科学、加工技术以及社会科学在内的多种学科的支持。
以前的研究,往往是单一学科的,因此可能对这一复杂系统中的某一方面有了一定的、甚至是比较深入的了解,但是对于这些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还知之甚少。因此,需要进一步从系统、综合的角度,对生态农业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特别是要素之间的耦合规律、结构的优化设计、科学的分类体系、客观的评价方法方面。这种研究应当建立在对现有生态农业模式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基础上,必须超越生物学、生态学、社会科学和经济学之间的界限,应当是多学科的交叉与综合,需要多种学科专家的共同参与,需要建立生态农业的自身的理论体系。
技术体系不够完善在一个生态农业系统中,往往包含了多种组成成分,这些成分之间具有非常复杂的关系。例如,为了在鱼塘中饲养鸭子,就要考虑鸭子的饲养数量,而鸭子的数量将受到水的交换速度、水塘容积、水体质量、鱼的品种类型和数量、水温、鸭子的年龄和大小等众多条件的制约。在一般情况下,农民们并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和经验对这一复合系统进行科学的设计,而简单地照搬另一个地方的经验,也是非常困难的,往往并不能取得成功。但目前在生态农业的实践中,还缺乏技术措施的研究,既包括传统技术如何发展,也包括高新技术如何引进等问题。
政策方面存在着需要完善的地方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就不可能使生态农业得到真正的普及和发展。而政府的支持,最重要的就是建立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与保障体系。虽然目前中国农村经济改革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对于生态农业政策的贯彻,还有许多值得完善的地方。在有些地方,由于政策方面的原因,使得农民不能对土地、水等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
而农产品价格方面的因素,有时也成为生态农业发展的一个限制因素。因为对于比较贫困的人口来说,食物安全保障可能更为重要;但对于那些境况较好的农民来说,较高的经济效益,可能会成为刺激他们从事生态农业的基本动力。
服务水平和能力建设不能适应要求对于生态农业的发展,服务与技术是同等重要的。但目前尚未建立有效的服务体系,在一些地方,还无法向农民们提供优质品种、幼苗、肥料、技术支撑、信贷与信息服务。例如,信贷服务对于许多地方生态农业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对于从事生态农业的农民们来说,盈利可能往往在项目实施几年之后才能得到,在这种情况下,信贷服务自然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以外,信息服务也是当前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方面,因为有效的信息服务将十分有益于农民及时调整生产结构,以满足市场要求,并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
另外,尽管必要的激励机制是十分必要的,但生态农业应当更趋向于开发一种机制,以使农民们自愿参与这一活动。要想动员广大的农民自觉自愿、并能够自力更生地通过生态农业发展经济,能力建设自然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建立比较有效的能力建设机制,对于更为重要的基层农民来说,很少得到高水平的培训与学习的机会。
农业的产业化水平不高发展生态农业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但在中国的许多农村地区,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仍然是一项紧迫的任务。目前生态农业的实际情况还不能满足这一需求,因为在一些地方,仅仅依靠种植业的发展,难以获得比较高的经济收益。中国加入WTO,既为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使之面临着新的挑战。为适应这一新的形势,生态农业的发展还有许多的问题有待解决,而其中,农业的产业化无疑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人口问题一直是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之一。据估计,到2030年前后,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土地资源相对短缺,耕地面积还在不断减少,而人口在继续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已经成为困扰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也必须通过在生态农业中延长产业链、促进农业的产业化水平来实现。
解决生态问题的主要障碍范文3
【关键词】 动态型问题;三重生态观;教学探究
所谓“三重生态”即自然生态、类生态和内生态. 其中, 自然生态是人生命的物质滋养, 类生态是人生命的社会依托, 内生态是人生命安顿的心灵居所. 中央教科所刘惊铎教授认为:每一个生命个体都处于自然生态、类生态和内生态三重生态关系之中. 其实,课堂也是三重生态关系圆融互摄的生态场,自然生态和类生态始终对内生态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和感染,最后通过内生态的体验使三重生态得以融通.
以运动的观点来探索几何图形部分规律的问题称之为动态型问题,其特点是图形中的某个元素(点、线段、角等)或整个几何图形按某种规律运动,图形的各个元素在运动变化的过程中互相依存、和谐统一,体现了数学中的“变”与“不变”及由简单到复杂、由特殊到一般的辩证思想,它集代数与几何、概率统计等众多知识于一体,渗透了分类讨论、转化、数形结合、函数、方程等重要数学思想方法,问题具有开放性、综合性. 这类题目蕴含着“变”与“不变”、“运动”与“静止”、“一般”与“特殊”的辩证思想,由于形式多样,立意新颖,符合新课程的要求,历来都是中考复习中的难点, 对此类问题的研究有利于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把握方向、研究对策. 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解题素养,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更明确地体现课程标准的导向. 下面本人将从三重生态观的视角对此类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给出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思路.
1. 动态型数学问题课堂教学中生态因子分析
如果把整个动态型问题的教学过程看作一个生态系统来说的话,自然生态的主要因子可以看成师生课堂学习与成长的物质环境和课堂空间. 类生态的主要因子可以看成是教师与学生以及由此而呈现出来的师与生、生与生等共同遵循的课堂活动方式,课堂双边活动的制度等. 内生态的主要因子则是师生内心世界的感受和领悟. 具体来说,课堂教学的环境与内容可以看成是自然生态因子,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等可以看成是类生态因子,而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体验、感悟则可以看成是内生态因子.
2. 动态型数学问题学生思维障碍分析
从教学实践来看,学生很怕这种动态型问题,考试中得分率也比较偏低,一方面固然是题目自身的难度较大,另一方面来讲,其实是课堂教学中三重生态关系未能产生该有的化学反应,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2.1 自然生态因子的不和谐
动态型问题需要描述基本元素运动、变化的过程,这种文字的描述需要在学生头脑中建立一种“图景”体验,例如:苏州市2004中考数学卷第29题的题干描述:
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OABC为矩形,点A,B的坐标分别为(3,0),(3,4). 动点M,N分别从O,B同时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运动. 其中,点M沿OA向终点A运动,点N沿BC向终点C运动. 过点N作NPAC,交AC于P,连接MP. 已知动点运动了x秒.
这里“动点M,N分别从O,B同时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运动”,这段文字语言学生必须将其转化为头脑中建立的一种“图景”体验,即点的运动路径转化为“路程 = 速度 × 时间”这一数量关系,一旦这种“体验”不能建立,学生往往会对此类问题无从下笔.
2.2 类生态因子的不和谐
在动态型问题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 有些教师的教学更注重于单一问题的解决,缺乏对学生的思维进行高屋建瓴的引领,缺乏对问题理性的思考. 这就造成了部分学生喜欢按照某种习惯思路考虑问题,当学生熟悉它的常见功能以后,往往会形成思维定式,从而对于在新条件下转化它的功能会感到困难,尤其是对一些“旧瓶装新酒”问题,学生往往会根据以往学习的例题和作业所获得的“套路”去走,而对形成“套路”的基本原理不去探究.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类生态因子的不和谐,即课堂教学中学生未能体验这种点或线的运动对图形和图形中的数量关系产生的影响,只能按造他们所熟悉的某种习惯思路考虑问题.
2.3 内生态因子的不和谐
初中学生在解决动态型问题的过程中往往表现出两大思维能力的缺失:数形结合和分类讨论. 学生这种内生态因子的缺失往往导致学生要么在寻找相似、等腰或符合条件的特殊点的过程中出现漏解的结果,要么无法根据图形找出“临界点”进行分类讨论造成错解. 这种内生态因子的不和谐也是中考中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
3. 问题解决
从三重生态观的课堂追求来看,就是要围绕学习内容,尽可能地使自然生态、类生态和内生态三者都能有一个最佳的发挥. 但只有三重生态各自的最佳发挥还是不够的. 生态课堂更看重的是三重生态之间的最佳组合与有机渗透,强调三者之间的高境界的圆融互摄,进而创设最为理想的课堂学习与成长的生态场. 那么,在动态型问题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三重生态的完美融合呢?我认为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3.1 正确理题干文本和图形,融合自然生态
二次课改以来,中考卷上的动态型问题呈现题型繁多、题意创新的特点,题目更加注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内容包括空间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等. 虽然题型众多,但并非无迹可寻,动态型问题基本可以归纳为以下两大类型:
① 未引入变量型:此类问题多为纯几何问题,其运动形式基本表现为点动、线动或者面(形)动,重点考查探究运动中的特殊性: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相似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 解此类问题的方法相对比较固定,解决方法主要是相似和全等.
② 引入变量型:此类问题多为综合题,题目往往以变量为载体,集几何、函数、开放、最值等问题于一身,题目难度相对较大,多为压轴题.
对题目文本和图形等自然生态因子的解读是学生解决动态型问题的首要条件. 所以我们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题目所给出的条件,要从运动中找出其规律性的东西,首先要解读出哪些图形元素在动,其次要解读出图形中哪些特殊点在运动,最后将其归结为某一点在运动.
如苏州市2012中考数学卷第28题:
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AD与矩形EFGH的边FG重合,将正方形ABCD以1 cm/s的速度沿FG方向移动,移动开始前点A与点F重合,在移动过程中,边AD始终与边FG重合,连接CG,过点A作CG的平行线交线段GH于点P,连接PD.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 cm,矩形EFGH的边长FG,GH的长分别为4 cm,3 cm.设正方形移动时间为x(s),线段GP的长为y(cm),其中0 ≤ x ≤ 2.5.
(1)试求出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当y = 3时相应x 的值;
(2)记DGP的面积为S1,CDG的面积为S2,试说明S1 - S2是常数;
(3)当线段PD所在直线与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垂直时,求线段PD的长.
本题首先应引导学生从题意中解读出运动的是正方形ABCD,其次引导学生从图形中解读出运动的其实可以归结为四个点,即点A,B,C,D,最后要引导学生从运动中发现其实运动可以归结为一个点,即点D的运动. 从而发现只要证出两个三角形相似就能解决问题了.
3.2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注重类生态
有一次初三一模考试,考试前碰巧我很详细地给学生讲了一道动态型问题,这道题刚好考到了,但结果却令我大失所望,全班能把这个问题完整解决的仅有两名同学. 这样的经历可能很多数学老师都有过,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通过和学生交流发现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缺乏对类生态因子的关注. 学生要将老师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内化为自己的理解需要足够的体验与交流,否则就容易产生相异构想,出现所谓“一听就懂”但“一做就错”的状态. 那么课堂中具体该怎么做呢?
首先,课堂中老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体验的“图景”,对于学生而言动态型问题既“美丽”但又“冰冷”,因为这种运动对学生而言太过抽象,缺乏必要的体验. 数学教师应在自然、合理的教学情境中引导学生数学地思维,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翩翩起舞,把数学冰冷的美丽变成火热的思考. “动态型”问题之所以“抽象”,是因为“看不到”这种实实在在的运动. 因此,在动态型问题的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是非常必要的,例如几何画板,可以让学生在图形的运动中去理清题意、体验“图景”、解决问题. 更为出色的是电子白板,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拖动“点”进行运动,这种“图景”体验比老师的说教要深刻得多.
其次,老师必须改变自己的行走方式. 教师的理念决定着教学的高度,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扮演的不仅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领者的角色,而且是“整体活动进程的调节者和局部障碍的排除者”的角色. 教师在对话中要能以伙伴式的态度真诚、平等地面对学生彻底改变传统课堂上师生之间审视与拷问的状态, 在学习中起到引导、帮扶学生的作用.
第三,老师必须改变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方式. 变“线流”为“网络模块化交流”,变“一问一答”为“多位互动”,主要表现为交流渠道自由畅通,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实现无障碍沟通;交流形式的多层次,自我交流、合作交流、小组交流等随着学习任务的展开而自觉生成.
3.3 注重课堂提升,激发内生态
一名学生在课堂上没有享受过高峰体验,他就不太可能有求知的渴望. 许多学生之所以讨厌“动态型”问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样的学习经历没有让他产生过高峰体验. 数学课堂上的高峰体验是什么?是用独一无二的方式真切地体会到数学的作用,是震撼地感受到数学的价值,是思考的幸福和快乐,是冥思苦想的苦闷和痛苦,更是豁然开朗的震撼和兴奋.
例如,2011年苏州中考数学卷第29题:
如图,已知AB是O的弦,OB = 2,∠B = 30°,C是弦AB上的任意一点 (不与点A,B重合),连接CO并延长CO交O于点D,连接AD.
(1)弦长AB等于 (结果保留根号);
(2)当∠D = 20°时,求∠BOD的度数;
(3)当AC的长度为多少时,以A,C,D为顶点的三角形与以B,C,O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请写出解答过程.
学生在遇到第(3)小题相似的问题时很是烦恼,该怎样分类讨论呢?老师应该告诉他:相似要么从边对应成比例考虑,要么从角相等考虑,然后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去体验“角相等”要比“边对应”更容易找,最后从角的讨论中去发现∠ACD是OCB的外角,因此,能与∠ACD相等的只能是∠OCB. 这种豁然开朗的震撼和兴奋给学生带去的绝不仅仅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喜悦这么简单.
教学活动的关键一定是要能打开学生的“心门”,学生的这种力量一旦激发出来,其能量远比我们的说教大得多. 三重生态观是一种全新的理论,而动态型问题是常考常新的热点,也许,用全新的理论去思考与实践当前教学中的热点问题可能还有许多不太成熟的地方,但是我能在教学过程中体验着学生思维的碰撞和生命的成长,对我来说也是一种难得的心理体验和生命成长.
【参考文献】
[1]姚亚萍,刘惊铎.体验式道德学习学术研讨会述要[J].教育研究,2005(12).
[2]周海东. 三重生态观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生态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1.
[3]吴兆明. 动态几何问题解析 [J].2007(6).
解决生态问题的主要障碍范文4
[关键词] 中药材; 连作障碍; 化感物质筛选; 药效辨识模式
[Abstract] This paper clarified in detail the defini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llelopathy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consecutive monoculture problem.Most of studies have indicated that it is critical to parse the formation mechanisms of consecutive monoculture problem that identification of allelochemicals and verification of its function. Here, we proposed a new approach to separate and identify the allelochemical group precisely and effectively, in which the "knock-out/in" methods of targeting ingredients in the model of medicinal effect identification and quality control were applied. This method will contribute to deep understanding plant allelopathy, and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and technical support for alleviating consecutive monoculture problems simultaneously.
[Key words]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 consecutive monoculture problem; screening of allelochemicals; identification model of target components
化感作用(allelopathy)源于希D语“Allelon(相互)和“elona(忍受痛苦)”。1984年Rice[1]在《Allelopathy》第2版中对其概念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化感作用即植物或微生物的代谢分泌物对环境中其他植物或微生物的有利或不利的作用,而对应的代谢分泌物我们称之为化感物质,化感作用正是通过化感物质的化学生态学行为而呈现出来的。众所周知,探讨环境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生态学研究的核心,更是化学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旨在揭示化学物质在有机体种内或种间以及与环境之间的媒介作用及其作用规律。因此,对化感物质的认识及研究有助于阐明生物体与周围复杂环境(尤其是生物环境)之间的深层关系。但是由于化感物质的交互作用、剂量效应等,使得化感物质的分离和鉴定成为研究化感作用无法回避的科学问题[2]。本文提出了基于目标成分“敲出”的药效辨识模式的方法用以筛选植物化感物质,为探明化感物质在植物有机体种内或种间的媒介作用奠定基础并提供科学依据。
1 化感物质筛选是破解中药材生产中连作障碍难题的关键
1.1 中药材生产中连作障碍的现状 连作障碍(consecutive monoculture problem)或称重茬问题(replant problem & replant disease),是指在正常的管理措施下,同一块地连续多年种植相同作物造成作物产量降低、品质变劣、生育状况变差、病虫害频发的现象[3]。这一问题广泛存在于农业生产中,而中药材生产中表现尤为突出。据统计约占70%以上的根部(或根)入药的药用植物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连作障碍,如连作地黄表现为植株生长不良,块根不能正常膨大,产量和品质明显下降,甚至绝收,而且每茬收获后须隔8~10年后方可再种[3],人参、西洋参、三七和当归等连作障碍问题同样突出[4-6]。 因此,连作障碍问题研究业已成为当今中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课题,也是当前药用植物资源生态学亟待解决的重要内容,成为国内外同行研究的热点[7,11-13]。
1.2 化感物质的介导是药用植物连作障碍形成的主要原因 前期研究表明,中药材生产中的连作障碍问题其成因极其复杂,它涉及土壤理化性质改变、植物体养分吸收受阻、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失衡以及植物化感毒害作用等多个方面[7-10]。总之,连作条件下各因素间协同互作造成的根际微生态环境恶化是植物连作障碍形成的重要原因。而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化感物质可能是造成植物毒害及土壤微生态环境恶化的“元凶”[14-22]。
化感物质(allelochemicals)是指植物所产生的影响其他生物生长、行为和种群生物学的化学物质,不仅包括植物间的化学作用物,也包括植物和动物间的化学作用物[23]。它主要通过植物地上部分的淋洗和挥发、根的分泌以及植物残体的分解等途径向生态系统中释放,从而影响周围或后茬植物的生长发育[24]。目前,已在地黄、丹参、人参等药用植物的组织和根系分泌物中分离出苯甲酸、肉桂酸和阿魏酸等10多种化感自毒物质,这些物质通过影响离子吸收、水分吸收、光合作用、蛋白质和DNA合成以及基因的表达与调控等多种途径来影响植物生长[6-7,15]。
化感物质不仅对其他植物甚至自身产生毒害作用,还很容易扩散到环境中,改变根际土壤理化性质,进而影响土壤环境的微生态结构。以往对人参、西洋参、地黄、当归、三七等忌连作药用植物的研究表明,植物残茬或根系分泌物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化感自毒作用,这些化感物质或直接对后茬植物产生影响,或通过破坏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引起植物根际微生态环境恶化[16-18]。本课题组前期研究证实,太子参连作障碍的发生与化感物质介导下根际微生态环境恶化相关[19]。事实上,形成药用植物连作障碍的因素间还存在协同作用,且土壤微生物与化感作用物质间存在着拮抗和促进作用均已被证实,有些微生物能通过改变化感作用物质的数量和种类来影响化感作用,反之,化感物质也同样能改变土壤微生物区系[15,20-23]。本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也显示太子参连作后土壤酸化、pH降低,速效氮、钾、磷含量降低,微量元素缺失,根际土壤真菌、放线菌、厌气性纤维素分解菌等致病菌数量增加,细菌和好气性自生固氮菌显著下降[19],最终导致土壤微生态环境恶化,引起太子参抗性降低、病变、畸形等症状。因此,精确鉴别植物化感物质,深入研究化感作用,详细解读化感物质介导根际微环境恶化的深层机制,对于揭示连作模式下植物-土壤-微生物系统复杂的生理生化过程,消减中药材和其他作物的连作障碍问题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3 植物化感物质的分离鉴定成为揭示其连作障碍成因的技术难点 对化感物质进行提取分离及鉴定是正确、全面认识化感现象的前提,亦是解读连作障碍成因,消减连作障碍问题的关键所在。基于化感物质作用的多种途径,常采用夹层、常温吸附、浸提或腐解和疏水性根渗出液连续收集等方法进行提取,后用萃取、树脂和色谱等方法对其进一步分离纯化[25]。现代化学分析技术的进步为化感物质的分离鉴定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利用气相色谱(GC)技术、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和气相-质谱联用(GC-MS)、液相-质谱联用(HPLC-MS)技术研究化感物质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尤其是液质联用与气质联用两种技术已成鉴定化感物质的主要方法。游佩进[26]采用HPLC-MS从连作三七土壤醇提液乙酸乙酯萃取层中鉴定出三七皂苷-G,同时他还利用 HPLC指纹图谱比对法从三七根区土壤和根中鉴定出一个共有化合物人参皂苷-Rh1。但由于液质联用没有专业的图谱库,分析比较困难,气质联用是目前公认的鉴定能力较强的方法之一[27]。张新慧等[8]采用GC-MS技术从当归根际土壤中获得了包括有机酸、酮、醛、酯和烃类等在内的17种化感物质。宋宇加[28]采用GC-MS对种植人参后土壤3种不同极性有机溶剂提取液进行测试,结果发现,辛酸是人参产生的重要化感成分之一;2-甲基戊醛、2-甲基-己烯醛、7-十六烯醛、8-十五酮和十三碳酸甲酯有可能是人参所特有的化感物质,但尚未进一步被辨识和筛选。然而,GC-MS技术只能分析热稳定且能气化的20%左右的有机物,使得其在化感物质分离分析中的应用大大受限[29]。
目前,化感物|的研究多为从植物中分离到的单体或几种成分的组合在较高浓度下对受试植物的生物测试。这种评价方法不能反应出自然界的真实情况,难以客观体现植物化感作用是多种化感物质多途径、协同作用的特点。由此,我们认识到探讨一条既快又准锁定发挥化感作用的主要物质,又能辨识化感物质互作关系的新途径,进而筛选出目标关键物,已成为解读连作障碍成因的关键环节和突破点。
2 目标成分“敲出/敲入”的药效辨识模式研究的启示
2.1 目标成分“敲出/敲入”的药效辨识模式的提出 基于目标成分“敲出/敲入”的中药药效物质辨识与质量控制模式,借鉴“基因诊断治疗”策略,强调中药的整体性,以中药“谱-效”关系为切入点,提出和论证基于目标成分敲出/敲入的中药“谱-效”关系与“量效”关系研究模式,以目标成分“敲出”研究辨析中药关键药效组分及其相互作用关系,可实现质控指标“找得准,测得准”,是药效物质识别与质量标准控制研究的新突破[30]。目前,已形成的较为成熟的敲出方法有薄层色谱法、液相色谱法、凝胶色谱法及超临界萃取法等[31-36]。Kong等[37]利用薄层色谱技术从牛黄中敲出了6种单一或混合组分,进一步抗菌实验研究表明6种组分间存在强烈拮抗作用,拮抗率达81.13%。李兴丰[32]、何静[36]对中药姜黄抗氧化药效物质识别与质量控制研究亦进一步证实“敲出”提取法是研究筛选中药药效成分的理想方法,验证了基于目标成分“敲出”策略进行中药关键药效物质辨识具有可行性。化感作用是多种化感物质共同作用于生物体的复杂体系,与复杂方药作用于人体的多靶点、多途径、多效应整合调控模式相吻合。因此,借鉴中药药效物质的研究方法,对植物化感物质(群)进行研究切实可行。
2.2 中药药效辨识模式研究与化感作用的物质基础研究具有相似性 迄今,对化感物质的研究或是从植物中得到混合物,但具体起作用的化学成分,尤其特有的化感物质尚不明确;或是以单个化感物质为研究对象,均忽视了化感物质间的相互作用。“组分中药”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将中药多成分的复杂性问题简易化,为阐明植物化感自毒作用物质基础带来了契机[38]。在自然状态下,多种来源的化感物质间形成了复杂有序的互作关系,这与中药组分的理念相吻合。这里的“组分”是由一类理化性质和药理活性相似的成分按照一定比例,有机组合而成的具有完整结构和药理活性的单位,通过系统化的筛选方法,得到的可以表达中药整体的“中药组分”[39-40]。当然,中药组分理论的发展也有其相应的标准和范式,首先它应该基于中药整体性之上,其药效物质基础具有一定可识别性。其次,中药组分在组分间存在着复杂的配伍配比关系。最后中药组分应是具有完整结构和药理活性的单元。而基于目标成分的“敲出/敲入”策略恰恰吻合了方药作用的整体性,其目标成分的“谱-效”关系研究始终围绕方药整体性开展,“敲出”的目标成分是具有完整结构和药理活性的单元,体现了中医药整体观、系统观的特点和优势。植物化感物质“组分”应是具有一定结构的内在有序整体,其研究思路主要是通过结合自毒试验,筛选出合理的内部组分比,进而确定其组分结构。因此,基于目标成分的“敲出”策略能恰到好处地阐明中药“组分”的物质基础,而将其用于药用植物化感自毒作用物质的识别与筛选是切实可行的。
2.3 目标成分“敲出/敲入”的药效辨识模式的研究应用于化感物质筛选切实可行 当前,在中药药效物质与质量控制标准等研究领域内基于成分敲出/敲入的中药药效物质辨识与质量控制模式已被广泛应用。例如,孔维军等[31]通过敲出策略,初步实现人工牛黄抗真菌关键药效物质的快速辨识;张甜甜[41]基于组分敲出/敲入的中药组分辨识模式,结合金银花临床主要功效选用生物热力学抗菌模型和抗肠道病毒EV71的细胞病变模型为筛选模型对金银花关键药效物质进行辨识,又快又准地确定金银花抗菌抗病毒关键药效组分――异绿原酸。
至今,连作障碍问题严重影响中药药效物质与质量控制标准,作物连作障碍的形成及加重的原因驮佣嘌,各因素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是植物和土壤系统内多种因素相互综合作用的结果。目前的研究普遍认为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微生物种群的变化和植物化感自毒作用是导致药用植物连作效应的主要因素,其中对于化感物质的筛选是解除植物连作障碍的关键[42]。通过基于目标成分“敲出/敲入”的中药药效辨识模式研究方法,对植物化感物质进行筛选是借鉴基于成分敲出/敲入的中药药效物质辨识与质量控制模式而形成的一种新兴技术,能够为又快又准地锁定化感物质组分、寻找主成份提供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和实用性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体系。
3 展望
借助于其他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使研究不断深入并得以突破。基于此,明确植物化感自毒物质种类及互作关系是进一步揭示植物化感自毒物质的生物合成与释放途径、探讨环境因子对植物化感自毒作用影响的基础,同时也是探明植物连作障碍成因,解读其化感自毒作用机制的关键所在。而探明植物化感物质种类首先要搞清植物忌连作如此突出是否与其含有特殊的化感物质有关系。此外,这些化感物质中哪些起主要作用,哪些起辅助作用,以及他们的协同关系等均不清楚,因此明确其组成、互作方式、量效关系及化学生态学行为等,对于进一步研究连作介导的根际土壤环境灾变机制与控制新策略具有重要作用,对于进一步揭示生态环境中生物体种间及种内的复杂相互关系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Rice E L.Allelopathy[M]. Orlando, FL:Academic Press, 1984.
[2] 张重义, 林文雄. 药用植物的化感自毒作用与连作障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9, 17(1): 189.
[3] 张重义, 李明杰, 陈新建, 等.地黄连作障碍机制的研究进展与消减策略[J]. 中国现代中药, 2013, 15(1): 38.
[4] 高微微, 赵杨景, 王玉萍, 等. 我国药用植物栽培地的可持续利用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 2006, 31(20): 1665.
[5] 周洁, 郭兰萍, 黄璐琦, 等. 植物化感作用及其在中药材栽培中的应用[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7, 9(5): 34.
[6] 雷锋杰, 张爱华, 张秋菊, 等. 人参、西洋参化感作用研究进展[J]. 中国中药杂志, 2010, 35(17): 2221.
[7] 张爱华, 郜玉钢, 许永华,等.我国药用植物化感作用研究进展[J].中草药, 2011, 42(10): 2221.
[8] 张新慧, 郎多勇, 张恩和. 当归根际土壤水浸液的自毒作用研究及化感物质的鉴定[J]. 中草药, 2010, 41(12): 2063.
[9] Li Z, Wang S, Tao Q Y,et al. A putative positive feedback regulation mechanism in CsACS2 expression suggests a modified model for sex determination in cucumber (Cucumissativus L.)[J].J Exp Bot,2012, 63 (12): 4475.
[10] Lin R Y, Wang H B, Guo X K, et al. Impact of applied phenolic acids on the microbes, enzymes and available nutrients in paddy soils[J]. Allelopathy J, 2011, 28(2): 225.
[11] Benizri E, Piutti S, Vergerb S, et al. Replant diseases: bacterial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diversity in peach rhizosphere as determined by metabolic and genetic fingerprinting[J]. Soil Biol Biochem, 2005(37): 1738.
[12] Issac Abraham Sybiya, Palani Agilandeswari, Khadar Syed Musthafa, et al. Antibiofilm and quorum sensing inhibitory potential of Cuminum cyminum and its secondary metabolite methyl eugenol against Gram negative bacterial pathogens[J]. Food Res Int, 2012, 45: 85.
[13] Huang J C, Zhong Y J, Liu J, et al. Metabolic engineering of tomato for high-yield production of astaxanthin[J]. Metab Eng, 2013(2): 5.
[14] 林文雄, 熊君, 周军建, 等. 化感植物根际生物学特性研究现状与展望[J]. 中国生态农业学, 2007, 15(4): 1.
[15] 张重义, 尹文佳, 李娟, 等. 地黄连作的生理生态特性研究[J]. 植物生态学报,2010, 34(5): 547.
[16] 张子龙, 王文全. 植物连作障碍的形成机制及其调控技术研究进展[J]. 生物学杂, 2010, 27 (5): 69.
[17] Wu L K, Wang H B, Zhang Z X, et al. Comparative metaproteomic analysis on consecutively Rehmannia glutinosa-monocultured rhizosphere soil[J]. PLoS ONE, 2011, 6(5): e20611.
[18] 林茂, 王海斌, 林辉锋. 太子参连作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J]. 生态学杂志, 2012, 31 (1): 106.
[19] Marschner P, Timonen S. Interactions between plant species and mycorrhizal colonization on the bacterial community composition in the rhizosphere[J]. Appl Soil Ecol,2005(28): 23.
[20] Inderjit. Soil microorganisms: an important determinant of allelopathic activity[J]. Plant Soil, 2005(274): 227.
[21] Brant J B, Sulzman E W, Myrold D D. Microbial community utilization of added carbon substrates in response to long-term carbon input manipulation[J]. Soil Biol Biochem, 2006, 38(8): 2219.
[22] Margaret M. Rhizosphere allelopathy[J].Allelopathy J, 2007, 19(1): 75.
[23] 江贵波, 曾任森. 化感物质及其收集方法综述[J]. 河南农业科学, 2006(6): 24.
[24] 孔垂华,胡飞.植物化感(相生相克)作用及其应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25] 陈绍莉, 周宝利. 化感物质的提取、分离及鉴定方法的研究[J]. 上海蔬菜, 2010(4): 20.
[26] 游佩进. 连作三七土壤中自毒物质的研究[D]. 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9.
[27] 郭修武, 李娜, 李坤, 等. 葡萄根系分泌物主效自毒物质的初步分离与鉴定[J]. 果树学报, 2012, 29(5): 861.
[28] 宋宇加. 人参根系分泌物及根际土壤中化感物质的分离与鉴定研究[D]. 长春:吉林农业大学, 2008.
[29] 孔垂华, 徐效华. 有机物的分离和结构鉴定[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
[30] 肖小河, 郡丹, 袁海龙, 等. 基于成分敲出/敲入的中药药效组分辫识与质量控制模式的商建[J]. 中草药, 2009, 40(9): 1345.
[31] 孔维军. 基于成分敲出/敲入的中药(牛黄)药效物质辨识和质量控制模式的初步研究[D].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1.
[32] 李兴丰. 基于目标成分“敲出/敲入”的姜黄药效物质辨识与质量控制方法的初步研究[D]. 长沙: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1.
[33] Liu Y, Zhou J L, Liu P, et al. Chemical makers′s fishing and knocking for holistic activity and interaction evaluation of the components in herbal medicine[J]. J Chromatogr B, 2010, 1217(32): 5239.
[34] Xu J S, Tanaka H, Shoyama Y. One-step immunochromatographic separation and ELISA quantification of glycyrrhizin from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J]. J Chromatogr B, 2007, 850(1/2): 53.
[35] Uto T, Morinaga O, Tanaka H, et al. Analysis of 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glycyrrhizinand other constituents in licorice extract on lipopolysaccharide-induced nitric oxide production using knock-out extract[J].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2012, 147(1): 473.
[36] 何静. 基于目标成分“敲出/敲入”质量控制模式的中药姜黄抗氧化药效物质辫识[D]. 昆明:昆明理工大学, 2011.
[37] Kong W J, Wang J B, Zang Q C, et al. A novel "target constituent knock-out" strategy coupled with TLC, UPLC-ELSD and microcalorimetry for preliminary screening of antibacterial constituents in Calculus bovis[J]. J Chromatogr B, 2011, 879(30):3565.
[38] 刘丹, 贾晓斌. “中药组分”相关研究的发展现状分析及探讨[J]. 中国中药杂志, 2014, 39(2): 171.
[39] 刘丹, 郁丹红, 贾晓斌, 等. 基于中药组分的中药多元释药系统的构建[J]. 中国中药杂志, 2012, 37(15): 2338.
[40] 郁丹红, 刘丹, 贾晓斌. 基于组分层次的中药多元释药系统评价的构建[J]. 中国中药杂志, 2012, 37(17): 2667.
解决生态问题的主要障碍范文5
一、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目前,虽然我国在生态农业的理论研究、试验示范、推广普及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不能否认,我国生态农业在这些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正成为限制生态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1.理论基础不完备。生态农业是一种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包括农学、生态学、经济学在内的多种学科的支持。以前的研究,往往是单一学科的,因此可能对这一复杂系统中的某一方面有了一定的、甚至是比较深入的了解,但是对于这些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研究还不够深透。因此,需要进一步从系统、综合的角度,对生态农业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特别是要素之间的耦合规律、结构的优化设计、科学的分类体系、客观的评价方法方面。这种研究应当建立在对现有生态农业模式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基础上,必须超越农学、生态学、经济学之间的界限,应当是多学科的交叉与综合,需要建立生态农业的自身的理论体系。
2.技术体系不健全。在一个生态农业系统中,往往包含了多种组成成分,其间具有非常复杂的关系。例如,为了在鱼塘中饲养鸭子,就要考虑鸭子的饲养数量,而鸭子的数量将受到水的交换速度、水塘容积、水体质量、鱼的品种类型和数量、水温、鸭子的年龄和大小等众多条件的制约。在一般情况下,农民们并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和经验对这一复合系统进行科学的设计,而简单地照搬另一个地方的经验,也是非常困难的,往往并不能取得成功。但目前在生态农业的实践中,还缺乏技术措施的研究,既包括传统技术如何发展,也包括高新技术如何引进等问题。
3.政策措施不完善。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就不可能使生态农业得到真正的普及和发展。而政府的支持,最重要的就是建立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与保障体系。虽然目前中国农村经济改革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对于生态农业政策的贯彻,还有许多值得完善的地方。在有些地方,由于政策方面的原因,使得农民不能对土地、水等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而农产品价格方面的因素,有时也成为生态农业发展的一个限制因素。因为对于比较贫困的人口来说,食物安全保障可能更为重要;但对于那些境况较好的农民来说,较高的经济效益,可能会成为刺激他们从事生态农业的基本动力。
4.服务水平和能力建设不强。对于生态农业的发展,服务与技术是同等重要的。但目前尚未建立有效的服务体系,在一些地方,还无法向农民们提供优质品种、幼苗、肥料、技术支撑、信贷与信息服务。另外,尽管激励机制是十分必要的,但生态农业应当更趋向于开发一种机制,使农民们自愿参与这一活动。要想动员广大的农民自觉自愿、并能够自力更生地通过生态农业发展经济,能力建设自然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建立比较有效的能力建设机制,对于更为重要的基层农民来说,很少得到高水平的培训与学习的机会。
5.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发展生态农业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但在我国的许多农村地区,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仍然是一项紧迫的任务。目前生态农业的实际情况还不能满足这一需求,因为在一些地方,仅仅依靠种植业的发展,难以获得比较高的经济收益。加入WTO,既为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使之面临着新的挑战。为适应这一新的形势,生态农业的发展还有许多的问题有待解决,其中,农业产业化无疑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人口问题一直是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之一。据估计,到2030年前后,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土地资源相对短缺,耕地面积还在不断减少,而人口在继续增加,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已经成为困扰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要解决这一问题,也必须通过在生态农业中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来实现。
解决生态问题的主要障碍范文6
理论基础尚不完备生态农业是一种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包括农学、林学、畜牧学、水产养殖、生态学、资源科学、环境科学、加工技术以及社会科学在内的多种学科的支持。
以前的研究,往往是单一学科的,因此可能对这一复杂系统中的某一方面有了一定的、甚至是比较深入的了解,但是对于这些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还知之甚少。因此,需要进一步从系统、综合的角度,对生态农业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特别是要素之间的耦合规律、结构的优化设计、科学的分类体系、客观的评价方法方面。这种研究应当建立在对现有生态农业模式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基础上,必须超越生物学、生态学、社会科学和经济学之间的界限,应当是多学科的交叉与综合,需要多种学科专家的共同参与,需要建立生态农业的自身的理论体系。
技术体系不够完善在一个生态农业系统中,往往包含了多种组成成分,这些成分之间具有非常复杂的关系。例如,为了在鱼塘中饲养鸭子,就要考虑鸭子的饲养数量,而鸭子的数量将受到水的交换速度、水塘容积、水体质量、鱼的品种类型和数量、水温、鸭子的年龄和大小等众多条件的制约。在一般情况下,农民们并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和经验对这一复合系统进行科学的设计,而简单地照搬另一个地方的经验,也是非常困难的,往往并不能取得成功。但目前在生态农业的实践中,还缺乏技术措施的研究,既包括传统技术如何发展,也包括高新技术如何引进等问题。
政策方面存在着需要完善的地方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就不可能使生态农业得到真正的普及和发展。而政府的支持,最重要的就是建立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与保障体系。虽然目前中国农村经济改革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对于生态农业政策的贯彻,还有许多值得完善的地方。在有些地方,由于政策方面的原因,使得农民不能对土地、水等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
而农产品价格方面的因素,有时也成为生态农业发展的一个限制因素。因为对于比较贫困的人口来说,食物安全保障可能更为重要;但对于那些境况较好的农民来说,较高的经济效益,可能会成为刺激他们从事生态农业的基本动力。
服务水平和能力建设不能适应要求对于生态农业的发展,服务与技术是同等重要的。
但目前尚未建立有效的服务体系,在一些地方,还无法向农民们提供优质品种、幼苗、肥料、技术支撑、信贷与信息服务。例如,信贷服务对于许多地方生态农业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对于从事生态农业的农民们来说,盈利可能往往在项目实施几年之后才能得到,在这种情况下,信贷服务自然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以外,信息服务也是当前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方面,因为有效的信息服务将十分有益于农民及时调整生产结构,以满足市场要求,并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
另外,尽管必要的激励机制是十分必要的,但生态农业应当更趋向于开发一种机制,以使农民们自愿参与这一活动。要想动员广大的农民自觉自愿、并能够自力更生地通过生态农业发展经济,能力建设自然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建立比较有效的能力建设机制,对于更为重要的基层农民来说,很少得到高水平的培训与学习的机会。
农业的产业化水平不高发展生态农业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但在中国的许多农村地区,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仍然是一项紧迫的任务。目前生态农业的实际情况还不能满足这一需求,因为在一些地方,仅仅依靠种植业的发展,难以获得比较高的经济收益。中国加入WTO,既为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使之面临着新的挑战。为适应这一新的形势,生态农业的发展还有许多的问题有待解决,而其中,农业的产业化无疑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人口问题一直是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之一。据估计,到2030年前后,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土地资源相对短缺,耕地面积还在不断减少,而人口在继续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已经成为困扰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也必须通过在生态农业中延长产业链、促进农业的产业化水平来实现。
组织建设存在着不足在生态农业的发展过程中,组织建设是一个重要方面。正如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所指出的那样,新的挑战和问题的综合与相互依赖的特征,与当前的组织机构的特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为这些机构往往是独立而片面,与某些狭隘决策过程密切相关。中国当前的生态农业,也同样存在这种组织建设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