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工程市场前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桥梁工程市场前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桥梁工程市场前景

桥梁工程市场前景范文1

关键词:技术创新;企业改革发展;强劲动力;核心竞争力;创新能力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04-0161-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04.080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专业机械设备、专业技术人才、专业技术知识产权已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品牌含金量的关键,也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基本立足点。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在承担应有社会责任的同时,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获取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以实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而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技术创新发挥着中流砥柱般的重要作用。创新一方面提高了物质生产要素的利用率,减少投入;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先进设备和工艺,缩短工期,降低成本。有了技术创新,企业就获取了实现跨越发展的不竭动力。

1 技术创新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作用

1.1 为企业降低成本,创造价值,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技术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力。不创新,企业就不能生存,不持续创新,企业就难以发展。要想在激烈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坚持进行技术创新,生产出高附加值的产品,改进生产工艺,才能降低成本,提高企业效率和效益。如向莆东新大桥由原定的“两台架梁吊机在钢梁上爬行架设钢梁”的方案技术优化后改为“采用两台65吨自拼装浮吊架设钢梁杆件”,该方案节约成本1600万元,节约工期两个半月,同时减轻了施工临时荷载,有利钢梁线形控制。福建厦漳跨海大桥I标钢箱梁架设创造性地采用“活动支架法”架设,此技术为国内外首创,设计构思巧妙、结构形式新颖,很好地克服了浮吊或变幅架梁吊机架设墩顶钢梁存在的缺点。该技术在厦漳跨海大桥、黄冈公铁大桥的架梁方案中均已成功应用,施工方便,安全可靠,创造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1.2 有利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始终占有竞争优势,确保企业的稳定增长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每个企业都面临着竞争的巨大压力。如何在竞争中取胜,成为企业生存下去的关键。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越来越大,而某个企业一旦在技术创新上有所突破,便会在单位时间内提高单产、降低单位成本,为市场提供更优质、更廉价的产品,从而获得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在国内首次获得国家专利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锁口套箱围堰,用于深水大体积承台施工,既大大节约了成本,又提高了工效,降低了施工难度,创造了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确保了企业可持续稳定增长。

1.3 有利于缩短施工工期、加快施工进度,更好满足业主工期目标,提高企业品牌的美誉度

技术创新是企业品牌战略的基础,为企业创品牌产品提供技术和物质上的保证。向莆铁路东新特大桥首次应用铁路最大的MSS1500上行式移动模架造桥机施工,制造国内铁路50米跨度的简支箱梁,创造了目前国内铁路项目最大移动模架现浇箱梁施工平均12天/孔的施工佳绩;向莆铁路工程27.3千米,仅用10个月完成了主体工程施工,创造日成桥单线130米的国内桥梁施工最快速度;用时137天完成1.7万吨钢梁架设速度,创造了国内钢梁悬拼架设新纪录。获得业主及中央、地方媒体的广泛赞誉,为企业品牌获得良好的美誉度和社会认知度。

2 企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原则

2.1 效益原则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经济活动要注重投入与产出效果的比较,即成本与收益的比较。评价技术创新的经济效益,不但要考虑通过技术创新所实现的生产要素重新组合的效率,而且还要考虑技术创新本身的成本,即要遵循技术选择中的“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因此,企业技术创新的根本目的是增值利益的获取。当然,企业技术创新效益还要符合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要求。

2.2 目标原则

任何工作都要设立目标,创新也不例外,否则就会在组织创新工作时显得盲目杂乱,即使创新工作完成了也无法进行评估。创新不能随意,创新必须围绕一个具体的目标。企业创新是企业实现目标的手段。对于主营土建行业,它的特殊性决定了我们技术创新的着眼点和落脚点都必须放在提高项目效益、缩短工期、保证质量安全上。因此,我们的一切创新都要围绕这些目标来开展。

2.3 风险原则

技术创新作为一种具有创造性的过程,必然包含许多可变因素以及实现难以估计、不可控制因素的作用。这些因素一般将导致三类性质不同的风险: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社会和自然风险。这就要求企业在创新活动中既要量力而行,又要经过严密的组织,按科学程序和方法来进行决策,其别要搞好情报信息收集、分析、预测和论证的决策工作。尤其是桥梁建设具有不可逆转性和高风险性,任何一次创新的失败都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巨大损失。所以,我们的科技创新必须更加慎重、更加缜密。技术创新方案实施前必须经过深入研究和科学论证,确保安全可靠、质量优良、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如福建厦漳跨海大桥I标钢箱梁安装方案,开始拟定了三种方案:一是活动支架辅助不变幅架梁吊机安装;二是浮吊辅助不变幅架梁吊机安装;三是变幅架梁吊机安装(工作幅度11.5~23m),将以上方案经过经济技术比选,组织多次论证后,最终确定第一方案最安全、最经济。一是按制造顺序架设,钢梁可以保供;二是避免了浮吊不能按时进场的风险;三是减少了架梁吊机成本及浮吊的投入。值得注意的是方案一经确定,必须严格按照既定方案和作业标准施工,唯有这样,才能有效规避风险,达到创新的目标。

2.4 竞争原则

企业在市场上制胜的关键是其竞争优势,但关键之关键是能否形成企业直接的竞争优势。因此,必须将技术创新作用细化为能否使企业的产品成本、质量、品种、品牌形象等方面形成竞争优势和效率的提高。多年来,公司在国内外桥梁建设领域享有盛誉,我们应围绕着“维系和发展企业品牌”来开展技术创新,研究现代化桥梁建设中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不断强化我们的核心技术、专业技术和技术特长,以科技优势不断提升大桥局品牌的影响力。要不断加强项目施工的基层技术管理,努力提高基层技术人员的能力和素质,夯实企业技术管理基础,将公司的技术优势转化为广大基层技术人员职业素质和工作能力的提高。要努力探索管理创新,将公司技术优势通过行之有效的管理,真正落实到安全生产和提高产品质量上来,使公司的优质品牌深入人心。

3 企业实现技术创新能力的途径

3.1 面向市场,结合实际开展技术创新

作为建桥企业,我们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开展技术创新,应在了解和掌握国内外科技发展动态的基础上,瞄准国内外先进水平,结合自己的特点确定科研攻关项目和吸收引进先进技术。如公司紧紧抓住科技创新龙头,把握国家交通基础设施大规模建设这一时代机遇,以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黄冈公铁两用长江大桥等众多著名桥梁工程为依托,在桥梁新结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装备等各方面大力实施创新,取得了一系列科技成果,如: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三索面三主桁公铁两用钢桁梁斜拉桥建造技术”、黄冈公铁两用桥“斜拉桥主塔区钢桁梁架设辅助用的模拟钢桁梁的底座支架技术”等。不断创新建桥科技,为公司在公铁两用桥梁建造技术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打下了坚实基础。

3.2 依托技术创新,为项目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大力推行现场施工的标准化、程序化,规范了现场作业,提高了工作效率;开展专家现场技术指导,有效解决了项目施工中的诸多技术难题,保证了项目顺利实施。如向莆铁路东新特大桥在国内首次将天宝GPSBASE系统和CORS系统用于桥梁工程测量;黄冈长江大桥主塔墩三号墩位于岩面倾斜且质硬裸岩河床,通过技术研究解决了大型双壁钢吊箱围堰裸岩河床精确定位难题,开展了临时定位桩与锚定系统共同受力渡洪技术创新并成功运用,实施效果良好,为公司深水基础施工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强有力的科技支持下,公司创树了一大批精品名优工程,公司创优水平位居全国前列,为公司的改革发展注入了强大的驱动力。

3.3 重视技术创新队伍建设,建立人才激励机制

科技人才是实现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只有培训好、用好科技人才,激发科技人才的创新激情,才能更好地发挥科技人才的创新作用,为科技进步和企业发展注入活力。为此,我们要进一步创新科技人才的培养、使用、激励机制,为科技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进一步完善学科带头人制度,以学科为单位,深化基础性理论研究,推动公司科技向更高水平、更高层次发展;大力培养青年科技拔尖人才团队,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快速成长环境,提高科技人员专业技能和理论水平,切实做好技术人才的储备;深入开展技术负责人技术汇报比赛和青年员工桥梁知识竞赛活动,大力营造科技人员比学习、比进取的良好氛围,使这两个活动更加有声有色,让更多技术人员参与并从中获益。切实关心科技人员工作和生活,不仅给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还要帮助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科技人员切实感受到企业的温暖,以企业为家,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为企业的生存发展和壮大贡献才华。

3.4 推进施工操作层面核心技术和装备研究,彰显品牌企业

作为专业的建桥企业,我们必须积极开展具有市场前景的施工操作层面核心技术和装备的研究。关键技术如果不能掌握在企业自己手中,长久下去,就会造成品牌的损失。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这不仅是提升项目效益的需要,更是我们品牌企业的责任。如顶推技术,尽管目前在我国的桥梁工程施工中应用不多,但从顶推技术在推动整体施工、加快施工进度、提升安全质量的贡献上看,可以预测该项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将是桥梁现代化施工的新取向,我们要掌握这些先进核心技术,积极开发配套的施工设备,才能有效地节约成本。

桥梁工程市场前景范文2

[关键词] 液压爬模散拼模板施工工艺民建工程应用前景

中图分类号:U215.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 引言

液压爬模施工工艺源自欧洲,九十年代引进我国。最初主要应用于核电工程、水力、火力发电工程、桥梁工程等工业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混凝土工程施工。近几年随着工艺的发展和不断改进,以及建筑市场超高层建筑的不断出现,液压爬模施工工艺在民建工程项目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多,主要用于超高层建筑核心筒混凝土结构的施工。随着市场不同结构形式设计的超高层建筑的出现,液压爬模施工工艺得到更大范围的推广,应用更加广泛,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本文介绍的是我公司太原茂业天地一期项目1#住宅楼工程采用液压爬模施工技术与复合多层胶合板现场散拼模板相结合施工工艺,运用于超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设计形式的工程施工中,以期达到保证超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精度,降到施工成本,加快施工进度,保证施工安全的目标。

二 液压爬升模板工艺简介

2.1液压爬模结构组成

液压爬模由模板系统、埋件系统、架体、导轨、液压系统组成。

2.1.1模板系统:由木胶合板模板、木工字梁、槽钢背楞、木梁连接爪、吊钩等组成,见下图;

2.1.2埋件系统:埋设在混凝土结构中,将导轨和模板架体的荷载传递到结构上的承载系统,由埋件板、高强螺杆、受力螺栓、垫圈和爬锥组成,见下图;

埋件总成 埋件板 99000102A 高强螺杆 99000241A

受力螺栓 99000191 垫圈 01091611 爬锥 99001203A

2.1.3架体:由三角架、后移部分、吊平台和埋件承重装置组成。三角架通过横梁钩头挂在埋件挂座上,后移部分坐落在三角架的上横梁上,通过水平移动,实现合模和拆模;见下图;

三角架总成

横梁钩头

后移部分

后移装置

吊平台

埋件承重装置

2.1.4导轨:固定在埋件挂座上,作为爬模提升时的轨道和提升支点,承受爬模提升时的荷载,见下图;

导轨 导轨尾撑

承压块 梯档

2.1.5液压系统:由泵站、液压油缸、换向盒、液压油路等组成,是架体提升时的动力来源,换向盒实现提升爬模架或导轨的功能转换,见下图。

2.2 液压爬升模板体系工艺原理

液压爬升模板的动力来源是本身自带的液压顶升系统,液压顶升系统包括液压油缸和上、下换向盒,换向盒可控制提升导轨或提升架体,通过液压系统可使模板架体与导轨间形成互爬,从而使液压自爬模稳步向上爬升,在施工过程中无需其它起重设备。

爬模的顶升运动通过液压油缸对导轨和爬架交替顶升来实现。导轨和爬模架互不关联,二者之间可进行相对运动。当爬模架工作时,导轨和爬模架都支撑在埋件支座上,两者之间无相对运动。退模后立即在退模留下的爬锥上安装承载螺栓、挂座体、及埋件支座,调整上、下换向盒棘爪方向来顶升导轨,待导轨顶升到位,就位于该埋件支座上后,操作人员立即转到下平台拆除导轨提升后露出的位于下平台处的埋件支座、爬锥等。在解除爬模架上所有拉结之后就可以开始顶升爬模架,这时候导轨保持不动,调整上下棘爪方向后启动油缸,爬模架就相对于导轨运动,通过导轨和爬模架这种交替附墙,互为提升对方,爬模架即可沿着墙体上预留爬锥逐层提升。

2.3 液压爬模主要性能指标

(2)允许两层平台同时承载;

2.4 液压爬模施工工艺的特点

2.4.1 液压爬模可整体爬升,也可单榀爬升,爬升稳定性好。

2.4.2 操作方便,安全性高,可节省大量工时和材料。

2.4.3 爬模架一次组装后,模板一直到顶不落地,节省了吊装时间和施工场地,而且减少了模板、特别是面板的碰伤损毁。

2.4.4 液压爬升过程平稳、同步、安全。

2.4.5 提供全方位的操作平台,不必为重新搭设操作平台而浪费材料和劳动力。

2.4.6 结构施工误差小,纠偏简单,施工误差可逐层消除。

2.4.7 爬升速度快,可以提高工程施工速度。

2.4.8 模板自爬,原地清理,大大降低塔吊的吊次。

2.4.9 上、下换向盒,是爬架与导轨之间进行力传递的重要部件,改变换向盒的棘爪方向,实现提升爬架或导轨的功能转换。在每爬一个梯档时,油缸自行调节,保证同时爬升的架体同步。

三、液压爬升模板施工工艺的发展及应用现状

液压爬升模板施工工艺适合用于结构表面相对平整,没有凹凸线条,具有较大高度,混凝土墙体结构在施工中需要实现变截面、变直径、变角度等结构变化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的施工。多应用于核电工程、水力、火力发电工程的坝体、烟筒、冷却塔;桥梁工程的大跨度桥塔、独立或群组桥墩等工业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混凝土工程施工。

冷却塔 桥墩

桥塔控制台

在民用建筑工程领域,近几年随着建筑市场不断增加的超高层建筑的出现,液压爬升模板工艺经过不断研发和改进,逐渐推广运用到民建超高层建筑工程。

目前超高层建筑用途主要为酒店、商务办公楼,结构设计形式通常为框架+剪力墙核心筒体组合结构,液压爬升模板工艺主要用于核心筒体剪力墙结构的施工。核心筒体结构设计相对简单,一般呈正方形或长方形筒体,筒体内外模板均可采用液压爬升模板工艺施工。虽然筒体施工速度较快,但楼层板和主体结构需跟随在核心筒墙体施工之后才能进行施工,结构的整体性也略显不足。

超高层建筑核心筒施工中的运用

四 液压爬升模板与散拼模板相结合工艺的选择

由我公司承建的太原茂业天地一期项目住宅楼,均为超高层建筑,其中1#楼地上52层,建筑檐口高度为174.5m,首层层高5.2m,标准层层高3.1m,结构形式为全剪力墙+型钢构件组合结构,平面形状为T字形。

根据工程结构特点,外墙主体结构表面平整,无凸出的阳台、飘窗、线条等,且高度超过170m,经过认真研究和实际工程考察,采用液压爬升模板做外模与散拼内模相结合施工工艺,能够提高主体结构尺寸精度,降低施工成本,加快施工进度,同时节省了外挑架的搭设,体系共有五层操作平台,且各层平全封闭,操作人员的安全系数大大提高,良好的整体结构能够确保施工至百米以上风荷载对架体的不利影响,施工更加安全,因此综合效益十分明显。

施工部署时设计主体结构施工外模采用液压爬升模板,内模和楼层顶板模板还采用常规散拼模板施工,通过墙体对拉螺杆连接使墙体内外形成整体墙体模板。配备一层墙体内模和三层楼层顶板模板连续倒模,外模通过液压架体整体爬升,完成主体结构施工。

五 主要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

根据液压爬模架体安装条件要求,设计从二层开始外模使用液压爬升模板。首层结构墙体先进行常规施工,浇筑完成,拆除墙体模板,砼强度达到10MPa,开始安装爬模架体。由于内模和楼层顶板模板为常规施工工艺,本文不做赘述,主要介绍外墙内模与外侧液压爬模的施工工艺。

1#住宅楼结构平面图

5.1模板平面设计

太原茂业天地一期项目1#楼工程液压爬升模板仅配置外墙体的外侧模板,内侧模板仍然采用散拼模板施工工艺。随着楼层升高外墙墙体厚度由600mm逐渐变为450mm,但是设计为内侧外移减薄,外墙体外侧位置不变,因此外侧模板从下到上无序调整,更有利于施工。模板配置方案从地上二层开始, 如下图:

5.2 埋件系统设计

5.2.1在墙体上设置预埋系统,采用标准双埋件系统,确保安全稳固;如下图;

液压爬升模板配置平面图

5.2.2预埋件位置:外墙为模板顶端向下980mm。

5.2.3埋件系统预埋件螺杆直径D20,采用45#钢。

5.2.4预埋施工时预埋件与结构配筋点焊或绷扎,防止浇筑时预埋件位置偏移。

5.3架体设计

5.3.1从第二层开始安装外墙单侧液压爬模,第一个预埋点埋在一层,第二层墙体拆模后即可提升爬模。标准层每次提升一层高度。超过标准层高度每次浇注半层,提升半层。

5.3.2本工程共布置56个机位,架体机位最大间距4.6m,最大悬挑长度2.4m。液压爬模架于地上一层竖向结构完成后安装;(见附图一)

5.3.3外墙外侧满布液压爬模架机位,施工更加方便,更加安全;

(1)架体平台平面布置图如下:

5.3.4架体设计高度12.2m(含上平台维护高度),防护高度1.2m,防护栏

杆采用φ48钢管扣件,材料由现场自备。

5.3.5外侧爬模上架体设置2层操作平台,高出模板半层高度,除作为施工作业操作平台外,同时满足上层钢筋的绑扎;吊平台用于取埋件、堵孔等操作。

5.4节点设计

外墙阴角模板设计时,两侧各设计一块调节缝模板,模板拆除时,首先拆除调节缝模板,然后顺次拆除标准模板和阴角模板。

液压爬模架体平台布置图

5.5施工荷载设计

5.5.1爬模处于施工工况时,上操作平台施工荷载标准值为4.0kN/m2,其中第一层主操作平台为3.0kN/ m2,其他辅助操作平台施工荷载标准值总和为1.0kN/ m2;下操作平台施工荷载标准值为1.0kN/ m2。

5.5.2爬模处于爬升工况时,上操作平台(第一层)施工荷载标准值为1.0kN/m2,下操作平台(第四层)施工荷载标准值为1.0kN/ m2。

5.5.3按照JGJ195-2010要求,爬模处于施工工况和爬升工况时,按7级风力进行安全计算;爬模处于停工工况时,按9级风力进行安全计算。

5.6爬模安装

5.6.1安装流程

安装准备组装三角架组装三脚架平台吊装三角架组装上桁架及模板吊装上桁架及模板安装上下换向盒及液压缸安装导轨安装液压系统爬模架体安全防护的安装(如安全网、防坠网、灭火器、照明设备等)安装质量验收

⑴ 组装三脚架及平台

准备两片木板300mmx2440mm左右,按照爬锥中到中间距摆放在水平地面上,保证两条轴线绝对平行,轴线与木板连线夹角90°,两对角线误差不超过2mm。将三角架扣放在木板轴线上,保证三角架中到中间距等于爬第一次浇筑爬锥中到中间距,两三角架对角线误差不超过2mm。安装平台立杆,用钢管扣件连接,两三脚架间同样用钢管扣件连接,注意加斜拉钢管。

⑵ 吊装三脚架

将拼好的架体整体吊起,平稳地挂于第一次浇筑时预埋的受力螺栓(挂座体)上,插入安全插销。

组装三脚架 吊装三角架

⑶安装平台板

平台要求平整牢固,在与部件冲突位置开孔,以保证架体使用,并再次校正两三角架中到中间距是否为第一次浇筑爬锥中到中间位置。

安装平台

⑷ 组装上桁架及模板

安装上桁架以及所有操作平台。先在模板下垫四根木梁,然后在模板上安装主背楞、斜撑、挑架,注意背楞调节器与模板背楞的支撑情况,安装背楞扣件,用钢管扣件将挑架连接牢固,注意加斜拉钢管。斜撑用铁丝和模板背楞绑在一起,防止在吊起过程中晃动。平台要求平整牢固,在与部件冲突位置开孔,以保证架体使用。

拼装模板、安装桁架操作平台

⑸ 吊装模板及上桁架

将拼装好的模板和架体整体吊起,平稳挂于第一次浇筑时埋好的受力螺栓(挂座体)上,插入安全插销。利用斜撑调节角度,校正模板。完成吊装过程。

吊装桁架和模板

⑹内外模板拉结

根据墙体模板侧压力计算,得出墙体模板对拉螺栓设置间距和排距,在外墙模板上开孔,与内模对拉螺栓孔相对应,常规做法穿对拉螺杆,三型卡子拉紧模板背楞钢管,矫正模板垂直度,完成墙体模板支设。

5.6.2模板施工节点

(1)阳角节点

阳角处模板节点

(2)模板与模板连接节点

模板拼缝节点

(3)模板阴角节点

阴角处模板节点

5.6.3爬模系统安装技术要求

(1)安装前的准备工作主要为:对预埋件的中心标高和模板底标高应进行抄平确认;在有门洞的位置安装架体时,应首先安装好门洞支撑架。

(2)安装三角架、桁架时,必须使用钢管对架体单元进行连接,做好剪刀撑,使架体形成稳定结构。

(3)安装预埋件时,爬锥孔内抹黄油后拧紧高强螺杆,保证混凝土不流进爬锥螺纹内,爬锥外面用胶带及黄油包裹以便于拆卸。

(4)确保预埋件位置的正确。预埋时须依据“预埋定位图”中平面预埋位置及立面预埋位置进行逐点放线预埋。预埋尺寸应满足下表要求:

5.6.4安装质量验收程序

(1)爬模安装前,施工方组织监理、专业公司等相关方进行技术资料、结构轴线、标高测量定位,爬模预埋件安装位置的检查验收,符合要求后进行安装。

(2)爬模安装完成,施工方组织监理、专业公司等相关方按照专项方案有关技术参数检查验收后方可投入使用。

5.7爬模施工

5.7.1施工流程

混凝土浇筑完成模板拆模后移安装附墙装置提升导轨爬升架体绑扎钢筋模板清理刷脱模剂预埋件固定在模板上合模浇筑混凝土。爬升示意图如下所示:

5.7.2爬模施工技术要求

⑴合模前将模板清理干净,刷好脱模剂,装好埋件系统,测量模板拉杆孔的位置,是否与钢筋冲突,埋件、对拉螺栓如和钢筋有冲突时,将钢筋适当移位处理后再进行合模。

⑵用线坠或仪器校正调整模板垂直度,穿好套管、拉杆,拧紧每根对拉螺杆。

⑶混凝土振捣时严禁振捣棒碰撞受力螺栓套管或锥形接头等。

⑷上层混凝土强度达到10MPa时,由项目部生产部门开据提升通知单,爬模技术指导与施工方安全员共同对架体系统(包括架体上的杂物,各连接部位的连接,及液压控制系统等)进行检查并填写提升前检查记录表,清理架体杂物,符合要求后方可提升。提升时现场在相应楼层准备临时电箱。

⑸爬升架体或提升导轨时液压控制台应有专人操作,每榀架子设专人看管是否同步,发现不同步,可调节液压阀门进行控制。

⑹拆模时,外侧支架先拔出齿轮插销,内筒支架松动后移螺母,扳动后移装置将模板后移;后移到位后,外侧支架插上再插上齿轮插销,内筒支架拧紧后移螺母。

⑺维护、检修的内容:检查架体系统的连接部位和防护是否符合要求,否则及时整改,对电气控制系统要定期调试,及时更换易损件。

5.7.3施工过程中每层进行爬升过程的安全检查,符合要求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5.8控制与纠偏

5.8.1墙体垂直度的纠偏

⑴首层楼板设置墙体轴线控制点,用激光铅垂仪将墙体轴线控制线向上投测,根据投测的点位控制墙体爬模上口的位置,模板下口紧贴下一步墙体混凝土侧面。

⑵上层爬模根据下层墙体混凝土垂直度偏差方向进行反方向调整,达到纠偏效果和目的,使墙体混凝土垂直度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内。

5.8.2预埋孔位不对

架体与挂座不能对应时,首先检查架体尺寸是否正确,如架体尺寸正确,说明预埋位置有所偏差,偏差小于30mm可通过对埋件挂座上的长圆孔调整距离,使连接板上的孔位对正,若孔位偏差过大则需在墙体重新打孔并安装埋件挂座(因此每次预埋都应须严格检查)。

5.8.3预埋件漏埋或失效

如果埋件漏埋或失效时应采取以下方式进行补救:在预先设置的预埋件位置处,用冲击钻在剪力墙上钻出Φ40的孔洞,将M36的通长螺杆穿过墙体,再用螺母及垫圈将其固定,最后再将挂座栓接于M36的通长螺杆上,见下图:

5.8.4塔吊挂钩没挂紧或挂钩位置不正确

爬模在进行整体吊装前应预先在地面组装位置进行预吊装,解决挂钩位置问题。先将架体稍稍吊起,观察架体的变形和挂钩是否牢靠,确定无误后,方可进行吊装。如吊起后架体倾斜过大应将其回落至地面,重新选择挂钩位置,待架体在吊起后没有较大倾斜的情况下再将架体吊装至安装位置,并做出标识,以便下次吊装时找准挂钩位置。

5.9爬模拆除

5.9.1拆除流程

拆除准备模板拆除模板桁架系统拆除导轨拆除液压装置及配电装置液压控制泵站液压装置拆除附墙装置及爬锥主梁三脚架和吊平台最高一层附墙装置及爬锥,并修补好爬锥孔洞。(见下图)

5.9.2拆除技术要求

⑴ 用塔吊先将模板拆除并吊下。

⑵ 拆除主平台以上的模板桁架系统,用塔吊吊下。

⑶ 用塔吊抽出导轨。

⑷ 拆除液压装置及配电装置。

⑸ 将液压控制台的主平台跳板拆除,吊出液压控制泵站和一些液压装置。

⑹ 操作人员位于吊平台上将下层附墙装置及爬锥拆除并吊下。

⑺ 用塔吊吊起主梁三脚架和吊平台,起至适当高度,卸下最高一层附墙装置及爬锥,并修补好爬锥孔洞。

⑻ 最后拆除与爬梯或电梯相连的架体,操作人员卸好吊钩、拆除附墙装置及爬锥,操作人员从电梯或爬梯下来后,再吊下最后一榀架子。

六 液压爬升模板与散拼模板施工工艺相结合的效益

6.1简化了支模施工工序

采用液压爬升外墙模板,外墙模板省去了倒模吊装,液压系统架体爬升速度快,油缸行程速度每顶升一米仅需10分钟,模板通过随液压系统爬升架体整体爬升一层仅需30-40分钟,且模板安装简便,缩短了外墙模板施工时间。如果与采用大模施工工艺相比,更是大大节省了上下吊装时间,并节省了堆放大模的场地。

6.2 节省了外挑脚手架

液压爬升模板外挂架体共有五层操作平台,省去了外挑脚手架的搭设,可以满足外墙体上部钢筋绑扎,中部模板校正,下部墙面堵孔、修补等多道工序的施工,且平台、围栏防护严密,大大提高了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安全度,架体外观整体形象整洁、美观。

6.3提高工程施工质量

采用液压爬升外墙模板,架体的整体刚度较好,模板定型定位,则可大大避免人为操作产生的误差,从而提高了主体结构外形尺寸精度,完全克服了楼层接茬处结构砼出台、不平的质量通病,主体结构外观观感质量更好。

6.4 降低施工成本

液压爬升模板采用进口高强度模板,定型拼成大模固定在架体上,整面墙体模板整体前后推移,完成安装和拆除,避免了常规施工时那种人工撬、砸的拆模方式给模板造成的损坏,大大提高了模板的周转次数,周转次数可以达到50次以上。

七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