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系统规划理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系统规划理论范文1
一、智能配电网简介
(一)智能配电网的概念
智能配电网指根据配电网的高级自动化技术作基础,利用以及融合先进的测量、控制、计算机和网络、信息与通信等技术,利用智能化的开关设备、配电中断设备,电网架构和双向通信网络的无力支持以及各种集成高级应用功能的可视化软件的支持下,允许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发电单元的大量接入微网的运作,从而可以完成电网在正常运作时比较完善的检测、保护等以及在非正常运作状态时的自愈,最终可以对电力用户提出安全、可靠的电力供应及其他相应的附属服务。
(二)主动配电网
主动配电网的概念以及内容是根据配电与分布式发电的报告在2008年提出的。在CIGRE2012的会议上,C6将主动配电网变换为主动配电系统,因为增加了分布式资源以后,配电网已经不能被当做传统的被动配电网了,因此可以称为主动配电系统。
二、全寿命周期管理理论在配电系统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一)全寿命周期的概念:
全寿命周期管理指根据产品全寿命的发展过程可以实行持续不断、协调统一的管理,综合考虑每个阶段出现的问题,从而可以确保一致性,利用并行设计的方式,达到产品在全寿命周期内技术最优、质量最可靠等一系列优点。
(二)全寿命周期管理理论在配电系统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的必要性
配电工程全寿命周期管理指工程的全寿命周期每个环节作为研究对象,以全寿命周期经济效益最优当做研究的目的,从系统的整体目标开始,统筹考虑工程的规划、设计、采购、建设、运行、检修、技改、报废的全过程,在满足安全、效能、环保的前提下追求工程效益全寿命周期成本最优,从而可以带来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环境效益。
(三)配电系统规划全寿命周期管理的方法
配电工程全寿命周期管理指工程的每个环节,目的是在保障安全、效能、环保的基础上,可以追求工程效益全寿命周期成本最优,创造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最优。
配电系统全寿命周期成本模型:
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
配电系统规划设计方案经济评价方法:
1)净收益现值计算模型:
2)内部收益率计算模型:
3)全寿命周期最小费用法计算模型:
通过净现值法或内部收益率法评价项目的经济性时存在一定的困难。在这种情形下一般只可以通过项目费用的对比,从而提出了最小费用法。这种方法包含了一种假定:当方案满足相同的需要时其收益相等。从而可知,电网设计方案的全寿命周期最小费用就是设计方案最大效益的直接经济表现。
(四)基于全寿命周期成本的配电网变电站选址定容规划优化
选址定容优化模型:
1)规划变电站高压侧线路的LCC模型:
2)规划变电站设备的LCC模型:
(五)基于全寿命周期成本的配电网络规划优化
基于全寿命周期成本的配电网规划模型:
基于LCC建立的多阶段配电网网架及开关布置规划新模型,不仅将规划方案的初始投资以及运行维护成本考虑在内,也包括了配电网的停电损失成本。通过构建配电网用户停电持续时间以及停电损失的数学模型,此模型表示停电频率、停电持续时间及停电电量对停电成本造成的影响,从而也可以更加准确地计算出停电带来的损失成本。通过算例数据分析可以得出,当配电网可靠性水平要求相对比较高时,分段开关的配置可以明显降低停电带来的损失。分阶段配电网规划方案可以更好地适应负荷发展带来的需要,显著降低规划方案的运行成本以及相应的停电成本,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六)基于全寿命周期成本的配电网无功规划
配电网无功规划数学模型:
等式约束方程:
不等式约束方程:
三、全寿命周期风险效能成本的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规划理论研究
发达国家在进行能源结构调整过程中,已经把DG技术放在了相当重要的位置上;大力发展DG技术将是我国电力系统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1)部分分布式电源如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的输出功率拥有不确定性;
2)分布式电源接入后,大量的用户随机使用分布式电源提供的电能,使得配电网负荷预测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
3)不合理的分布式电源接入方案会破坏配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及经济性。
通过对各种类型分布式电源输出功率及配网用户负荷需求时序的全过程模拟研究,表明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技术指标的影响规律性,优化分布式电源接入位置、接入容量,并提出适合分布式电源接入的典型配电网网架改进方案,符合我国能源发展战略以及国家对分布式电源接入的相应政策要求,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总结
本文介绍了智能配电网和全寿命周期管理的理论知识。常规配电网发展到智能配电网的整个过程,及智能配电自动化和主动配电网的概念。全寿命周期管理在设备管理和电网规划中都能很好地应用,还有比较最小投入和最大收益来分析配电网规划方案的方法。此外,变电站选址定容问题可以用粒子群算法等一些智能算法来分析。对于全寿命周期管理中的一些具体问题,比如运行费用,故障检修费用等,需要一些历史数据支持。
参考文献:
[1]张晓磊.配电网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
系统规划理论范文2
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是对电力系统长期、中期的规划设计。在我国电力工程中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具有较强的导向性。在进行电力工程规划设计的时候,涉及到系统规划设计的内容有:分析预测电力工程建设现场的电力负荷指数;处理周边地区电源规划情况;分析电力负荷数据,完善电源规划机构,平衡电力与电量;选择科学的电力工程接入方案;正确计算电力工程介入方案,确保方案的准确性;深入分析计算结果,综合考虑经济效益与方案技术的关系;主义考虑电力设计相关学科,借鉴电力学科资料。
(一)电力负荷预测与分析
电力负荷预测与分析是电力系统规划设计中重要的准备工作,对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有巨大意义。电力负荷需要经过相关人员周密的计算分析,才可以给予电网规划设计获得具有参考价值的数据与信息。对中短期负荷的预测,应该分析我国经济发展情况,分析近几年来经济数据,知道我国经济大概发展情况,从而对电力最大负荷的层次进行分析。另外,规划设计人才可以参考已经完成的大规模电力系统情况,参考其电力负荷数据,对其进行分析,预测电力负荷,这种方式是我国电力负荷预测常采用的方法。预测电力负荷的方式比较多,比较常见的是预测方法、专家预测和模糊理论等。我国电力工程运用这些方法来预测分析电力负荷。分析负荷增长原因,从而可以分析出电力系统发展趋势,从而进行科学合理的电力系统设计。
(二)电源规划情况及出力电源规划是对即将建设工程供电量分析
其周围的电网建设的规划研究,实现电力工程建设目标,是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电源可以分为统一的调度电源和地方性电源两种,其中统一的调度电源是指电网调度统一的大型发电站;而地方电源是具有专用的发电设备的小型的地方性的水电站或发电站,每种电源发挥着作用是不同的,另外电源设备的投入使用可以看出电力系统规划的资金使用情况,对电源的出力情况进行分析可以有利于下一步工作的开展。
(三)电力电量平衡
电力电量平衡对电力系统的规划设计是具有制约作用的,根据电力负荷预测和电源出力分析,电力工程项目所在的供电区域、所在地区的电力与电量进行计算,平衡计算结果并对其进行分析,电力电量的平衡需要考虑分区间的电力电量的交换情况,这样就可以将电力工程的规模与布局确定下来。根据分析预测的电力系统各水平年的最大负荷,再王雅萱沈阳农业大学辽宁沈阳110866根据各类电源的出力情况,可以计算出电力电量的盈亏,确定电力工程系统所需要的变电设备容量、所需要的发电量。确定的电力工程系统需要的容量应该是要加上系统需要的备用容量。
(四)接入系统方案
接入系统方案拟定的过程需要考虑电力工程的特点和电网的发展情况来确定,还需要考虑政府部门的相关意见及电网规划来进行方案的比较,使得拟定的方案时效性与实用性更强。接入系统方案要注意节远近结合,综合考虑节能降耗、节约用地,并运用电网新技术。同时需要提出电力工程项目各方案的规模与布局,终期近区电网结构、供电电压及运行方式等内容。
(五)电气计算
电气计算主要包括潮流计算、稳定计算、短路流计算和无功补偿计算。潮流计算是对电力网中电压分布和功率的计算。潮流计算可以计算中电网各网络原件电力损耗、电网各节点电压和电力潮流的分布情况,可以分析各接入系统方案的经济性、合理性和可靠性。稳定计算是对电力工程西戎的各故障情况进行模拟计算分析,确定电力工程系统稳定水平和稳定问题,稳定计算是以潮流计算为基础的,可以校验电力工程系统各个接入系统方案运营是否满足稳定性的要求。短路电流计算是验证故障短路在给定的网架中电气元件产生的不正常的电流值。短路电流计算可以校验电气设备,在发生故障的时候切断短路电流,减少短路带来的损失。无功补偿计算可以减少由于传输无功功率的各网络元件造成的电能损耗。
(六)方案比较分析
比较方案可以使得运算结果符合实际需要,确保电力系统更加可靠、安全,对方案进行横向纵向多层次的分析比较,可以形成最优化的方案,得到的方案设计是最符合实际需求的。
(七)系统专业提资
通过合理的系统设计、可靠的系统电气计算,选出综合条件最优的推荐接入系统方案中,确定电力工程项目的投产时间和建设规模,为电力工程规划设计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和有效的设计依据。
二、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工作的经验总结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电力系统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在电力工程设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更好的进行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是电力工程规划设计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本人认为在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准备阶段应该了解大网区的基本情况和特点,收集附近地区电力系统情况,并将其录入数据库,作为电网现状的基础资料,了解附近区域电网发展变化情况,将其发展规划录入数据库中,为后续工作提供依据。在电力系统设计的时候应该时刻注意电力系统发展变化,收集更新数据资料库,掌握附近地区变电站、电厂和电力路线的数据资料和分布情况,收集当地负荷情况,计算各类系统电气,配合电力项目工程项目工作,不断更新完善基础数据。
三、总结
系统规划理论范文3
摘要:本文以智能电网应用技术及系统为研究对象,从电力技术的发展以及智能电网规划在电力系统规划中的意义这两个方面入手,对电力技术及电力系统规划工作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与阐述,并据此论证了做好这一工作在促进电力技术乃至整个电力电网运行系统稳定、长效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中图分类号:U665.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从理论上来说,电力系统是指将发电、变电、输电以及用电等电能在运行过程中的循环性工作环节所构成的电能生产、传输、分配以及消费工作有机结合在一起的系统统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剧与城市化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的推动作用下,不仅电网运行管理体制发生着深刻的变革,现代经济社会电网系统的可靠性需求也在不断提升,这使得相关工作人员需要认识到发展新时期的电网技术已成为电力电网系统不断向前发展的必然选择与趋势。而智能电网技术作为这种新时期电网技术的核心与重点,在电力技术与电力系统规划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需要引起相关工作人员足够的关注。
一、电力技术下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分析
在当前能源紧缺问题日益严重的被禁下,现代经济社会对电力技术的需求使得一种高效、清洁、可操作、便储存的电力新技术——智能电网成为了当前最具发展空间与潜力的新型电力技术之一。坎贝尔于2005年研发的一种能够在建筑物集群内的各种在电网电器之间形成协调与共享机制,从而对建筑物在用电高峰时期的电网的骤升性需求有效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的控制中心——无线控制器正意味着智能电网时代的全面来临。笔者接下来从智能电网的基本概念、关键特征、智能表现以及当中应用到的先进技术四个方面对电力技术下的智能电网发展情况进行简要分析与说明。
(一)智能电网的基本概念分析。何谓智能电网呢?顾名思义它是电网系统以及相关技术智能化的体现。一般而言,智能电网是一种以集成、双向、高效的计算机通信技术为载体,以各种先进的测量、传感、控制、决策技术为依据,以逐步实现整个电网系统的安全、可靠、稳定运行为目的的新型电力技术。
(二)智能电网的关键特征分析。第一,坚强性。智能电网能够确保在整个电网系统发生突发性或是大面积扰动与故障影响时,终端用户的用电需求仍然能够得到有效满足,且在电网系统受到极端自然天气状况或是外力破坏的作用影响下还能够保持在安全稳定的运行状态,以此实现电力信息的安全保障;第二,自愈性。智能电网不仅具备了持续在线的电网系统安全评估及分析体系,还提供了强大的预防控制及防治体系作为自我输供电能力的保障;第三,兼容性。智能电网与传统意义上的电网系统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支持了各种清洁可再生能源的介入,并能够通过各种分布式电源与微电网系统的互联来实现各终端用户之间的互动需求,进而使整个电网运行系统所支持的增值服务能够最大限度的契合用户所需;第四,经济性。智能电网为电力市场相关经济活动与交易往来的开展提供诸多的技术支持,它所实现的各种电网运行资源优化配置对于合理降低电网系统运行过程中的传输线路损耗,不断提升电力资源利用效率工作而言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三)智能电网的智能表现。针对上述有关智能电网的关键特征分析,笔者认为智能电网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之所以被人们称之为“智能”,电网,肯定就有着这种电网相对于传统电力技术网络系统更为优越的地方。首先是这种智能电网所表现出的可观测性,电网系统内设置的传感器与采用的有效传感测量技术能够使电网系统任意部分的任意动作及时反映到交互界面上;其次智能电网与观测对象的关系不再仅仅是观测与被观测的关系,同样还具备了控制与被控制、协调与被协调的关系。与此同时,智能电网在数据信息分析决策与环境自我适应方面的优势都使得这种新型电力技术有着比传统电网系统技术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智能电网当中应用到的先进技术。相关工作人员需要认识到智能电网作为新时期电网运行系统的一大分支,是建立在各种先进电力电子技术得以充分应用的基础之上的。具体而言,当前智能电网中所应用到的先进技术有以下几种。
1.高速双向通信技术。高速双向通信技术从本质上来说是智能电网系统技术自愈特性的最关键体现。它不仅能够实现智能电网自我持续的检测及校正功能,同时也能够对各种在电网系统中潜在或存在的系统运行安全事故进行有效监控与防护,在这些电网系统事故发生之后,高速双向通信技术能够对各输电线路的传输电能进行有效补偿,并及时从新分配潮流,以此杜绝安全事故的隐患进一步扩大,进而使智能电网系统及其相关技术对电力电网的控制能力与服务水平能够得到极大提升。
2.智能固态表针。智能电网应用技术及其系统最大的资源优势整合在于它将传统意义上的电网系统技术中所应用的电磁表技术与读取系统进行了改进,并以一种能够在电力企业与终端用户之间实现双向通信的智能固态表计数与读取系统来替代。这种表针除了能够持续计量电网系统辐射范围内终端用户在一天不同时段内对电能的需求,同是它还能将电力企业所指定的高峰、低谷电力价格信号与费率储存在电力系统计数装置内部,并将在何时段采取何种电费费率政策的相关信息及时反映到终端用户操作界面上,据此实现整个电网系统的智能化应用及操作。
二、电力技术下智能电网规划在电力系统规划中的意义分析 在当前技术条件支持下,我国的大部分有线电路受电力系统规划工作不到位、不细致的因素影响,短时间内极容易出现整个电网线路的超负荷运行问题,再加上某些地区输电线路发展长期滞后,电站建设受到的关注度还远远不够,不仅电网建设工程周期无法得到满足,建成后的运行电网系统安全性能也无法得到可靠保障。与此同时,我国特殊的能源分布结构使电力资源较为充分的西部、北部电力无法及时且高效的输送到对电力资源需求价高的东部、南部区域,电力能源紧张问题始终是制约我国电力行业以及电力电网系统发生的最关键问题,这也使得智能电网的规划工作在当前经济形式发展下显得格外重要。
(一)首先,对智能电网进行有效的电力系统规划能够实现智能电网高速双线通信技术下双向互动的职能数据传输,进而有利于动态、浮动电价制度的在全国范围内的顺利开展。 (二)智能电网能够在遵循各电网建设区域不同环境因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有侧重点的将各种新时期的清洁可再生能源接入到电网系统运行网络当中,并结合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多种能源的特性,将职能电网与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并网研究技术作为电力系统规划的下一步工作中心,逐步实现智能电网当中分布式能源的管理目标。
三、结束语 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经济社会不断进步,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与精神文化需求对新时期的电力电网系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本文对新时期智能电网电力技术及其在电力系统规划中的优势条件进行了简要说明,希望对今后相关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意见与建议。
参考文献:
[1] 祁达才.南方电网连锁故障大扰动及应对措施.[J].南方电网技术.2010.(05). [2] 孙士云.束洪春.董俊.谭昆玲.直流调制对南方电网交直流并联输电系统断面输送的影响.[J].云南电力技术.2006.(02).
[3] 王威.韩学山.王勇.车仁飞.配电网络电容器优化投切的作用范围法.[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08.(06).
系统规划理论范文4
【关键词】信息系统;管理
1.系统总体架构
结合机务段实际需求,机务管理信息平台包含6大系统,每一个系统可涵盖相应的子系统,而整个管理信息平台内的系统又可实现数据共享和互通。
2.各子系统详细功能介绍
2.1机务运用管理信息系统。运用管理信息系统包括机车运用管理、运行揭示管理、乘务管理、乘务员工时管理、安全管理、指导司机安全管理。每个系统相对独立且数据可互通。以运安系统软件为核心,乘务员从出勤到退勤,形成闭环,全程监控乘务员各作业环节的状态,杜绝失控点。
2.2机车检修管理信息系统。机车检修管理信息系统包括:小辅修管理、中修管理、配件管理、人员管理、设备信息化管理。2.2.1小辅修管理。运用科、技术科制定小辅修计划,根据本周检修计划确定机车实际检修日期后进行扣车转线操作,结合早复检提报的活项自动生成JT-28报表,车间各班组工长进行活项分配,职工领活后开始工作,待活项完毕进行交活操作,质检、验收人员验交通过后方可交车。作业过程中,化验室必须出具绝缘油气分析报告,相关职能人员对报告进行审核后,方可完成。2.2.2中修管理。运用科、技术科制定机车中修计划,按照制定的进度要求,对机车进行解体作业。各班组工长进行工作任务分配,开始检修。同时各级验收人员现场监控机车的检修质量。机车动态检测结束后,质检、验收人员验交通过后方可交车。检修调度人员进行机车出库操作并将信息传到运用调度后,机车方可上线使用,完成检修机车闭环作业流程。2.2.3配件管理。(1)建立机车互换配件跟踪,实现机车配件寿命管理功能。(2)建立现有配属机车装车配件型号数据库,根据车号确定配件互换还是现品加工,有利于中修机车生产组织。(3)建立机车技术加装改造档案及记录功能,实现机车技术状态跟踪,方便机车技术加装改造信息的统计与上报工作。(4)机车配件出入库流转实现“超市化”管理,对机车配件进行标签编码,通过扫描设备对配件出入库进行登记,设备信息直接进入数据库,减少了纸质记录,便于查询。2.2.4人员管理。人员管理可分为考勤管理、工时管理、培教信息3部分,利用该信息平台,设置与教育科培教系统接口,实现教育资源共享。2.2.5设备信息化管理.安装视频监控、电子指示牌、手持无线终端等设备,按照检修作业实际情况,加装所需设备,实现信息化管理。
2.3机车整备管理信息系统。按照标准化整备场信息化建设的要求,结合我段整备现状及实际管理需要,以整备场为中心,整合资源,实现机车整备作业管理、机车整备质量管控的信息化管理。整备管理信息系统可分为机车整备管理、整备场视频监控、质量综合控制、信息化调度中心。2.3.1机车整备管理。将车号识别系统、走行部自动检测系统、大功率专家诊断系统等独立设备接入整备系统内,自动提取设备的故障信息,并进行预警提示和综合分析。2.3.2整备场视频监控。整备场站场和三层作业平台安装监控视频设备,监控整备场机车入库、出库、转线和整备作业的实时动态。2.3.3质量综合控制。通过对机车运行质量数据、车载装备数据、动态检测数据、机车整备数据、机车试验数据及油水砂补充等数据信息的有效整合并结合整备历史数据,对机车质量状态进行综合分析、故障判定,形成机车质量分析报告,为整备作业提供准确有效的作业指导和依据。2.3.4信息化调度中心。(1)设置电视拼接屏:显示核心为整备场电子沙盘,监控整个整备场机车人员动态。(2)工位分析终端:对轮对、受电弓车顶、走行部图像、轴报、整备作业综合管理等项目进行专职分析。(3)语音广播系统:对整备机车状态及活项内容进行实时播报。(4)人员定位追踪:采用北斗定位技术结合电子标签技术,实现机车和人员在整备场内的精准定位追踪。
2.4安全质量分析系统。安全质量分析系统主要包括:2.4.1干部量化:实现对干部日常工作量化任务情况的跟踪、记录与考核,有效的发现安全与质量相关问题。2.4.2专业规范:通过段规章管理体系,实现对所有安全与质量相关的规范进行统一管理,并集成至本系统内。2.4.3安全风险:以段安全规范管理平台为基础,对全段安全规范管理中的风险进行动态研判、风险包保、风险盯控、风险评估,并通过红黄牌方式进行展现。2.4.4作业执标:作业指标是对LKJ、STP、6A、调小视频、录音笔等数据进行集成或者将该系统分析结果进行集成展示,并作为安全质量分析的有机组成部分。2.4.5非正常应急:是对应急指挥系统及相关信息进行集成于展示2.4.6岗位资质资格:是确保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系统对关键岗位纸质资格进行统一管理。2.4.7专题专项:是对安全质量的专题专项进行统一管理。包括分析计划、体检分析、阶段性分析、抽查式分析等功能。2.4.8倾向性问题:包括倾向性问题库分析、重复违章分析、专业分析、延伸分析等,对其进行统一管理。2.4.9设备质量:是确保机务安全的基础环节,系统通过数据集成共享平台,整合各专业设备质量数据,实现对设备质量的管理与分析。
系统规划理论范文5
关键词: 《弟子规》 传统文化 学习误区
传统文化在沉寂多年后,最近几年却犹如枯树逢春,逐渐火热起来,这与国家政策上的宣传有密切关系。2009年,主席在中央党校提出:“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向领导干部提出了如何通过读书提高个人自身修养的问题。指出不仅要读书,而且要有选择地读书,“要通过研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吸收前人在修身处事、治国理政等方面的智慧和经验,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不断提高人文素质和精神境界。”的大力宣传,使得一直都较为沉寂的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其中,《弟子规》一书在学习热潮中俨然成为领头羊之一,显得较突出。学习传统文化固然是好事,但在学习过程中若不注意筛选糟粕和讲究方法,亦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本文即从国人学习《弟子规》的情况分析入手,探讨学习传统文化中的问题及相应解决措施。
一、《弟子规》学习之现状及反思
《弟子规》在公务员领域的热度,在公务员考试中反应最为明显。2013年湖南益阳、辽宁鞍山、河北等地公务员考试中大量出现与《弟子规》相关的试题。到2014年,各地公务员全真模拟试题中更是无处不乏《弟子规》的身影。与之相应的是,《弟子规》一书由几年前基本无人问津,到这几年的销量不断激增。如北国网一则新闻的标题即为《2013年鞍山啥书最火――〈弟子规〉》。而在不少行政单位,也悄然掀起公务员阅读《弟子规》的热潮。
在我们的高等学府――大学里,也常常可见学习《弟子规》的身影。如2012年东华理工大学,向所有在校学生号召《学好弟子规做好中国人》;再如2013年,当2013级新生步入中山大学时,被学校要求完成一份十分特殊的暑假作业,即阅读《弟子规》并写读后感;今年,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900余名大学新生刚刚踏入校门,就收到了学院发给他们的两本书,其中一本就是《弟子规》。
在社会中,全国不少地方开设了类似于私塾的国学班培训机构,在这些培训机构往往以记诵《弟子规》、《三字经》等书籍为主。如据大众网2013年报道,自2008年始,由一群义工发起成立孝谦传统文化学习中心,组织“草根讲堂”,免费为少年儿童进行国学经典的授课。据义工介绍,他们那里最受欢迎的就是“弟子规”班。
从这些现象中可以得知,上至中央下至地方,全方面掀起了学习《弟子规》的热潮。古人云:“开卷有益。”但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开卷形式上,还要实际考察其效果。就目前学习《弟子规》的实际情况看,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其一,学习的方法较单一。在学习《弟子规》时,显然成人的学习方式与儿童的学习方式有所不同。但无论学习的年龄层次有何区别,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学习,目前基本都是采用传统私塾的学习方法――记诵法。
其二,不少学习流于形式。目前学习《弟子规》,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大多数情况下并非是自觉自愿地学习,往往是被动学习。在学习过程中,特别容易出现“一阵风”的学习情况。当相关政策号召一提出来,学习立刻就闻风而动,但时间一久,上级不再反复强调,学习热情迅速退潮。
其三,学习效果不理想。目前对于学习效果的检验,仅仅到能完整无误地背诵《弟子规》为止。而更为突出的问题是,由于是记诵,随着时间的推移,没有实践巩固,记忆效果越来越差,很容易将之前背诵的成果付之流水,因此学习效果是极为糟糕的。这里有一个问题尤其要引起人们的注意,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若仅仅止步于记诵,那无疑是舍本逐末。学习传统文化的根本目的在于传播并能实践我国传统文化中值得提倡的部分。
总体而言,学习传统文化固然是好事,但在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这些问题也是不容我们忽视的。
二、原因探寻及对策
对于在学习以《弟子规》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中所出现的问题,探寻其原因,归结起来大概有以下几点。
1.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仅仅是为了应付某些形式的检查,如考公务员学习《弟子规》大多纯粹就是应付考试,再如儿童学习则往往是基于父母或老师的要求。这样,学习就沦为考试工具,或成全父母的虚荣,或满足老师的要求。并不能真正体会学习传统文化其目的在于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
2.施教者没有结合受教者探寻合适的教学方法。在整个中国基本处于应试教育的背景之下,施教者并无多少闲暇余力对传统文化的教育方法进行探讨,往往在学习传统文化时,习惯性因袭传统学习方式――记诵。
那么,如何在现有条件下提高学习《弟子规》等传统文化的学习实效呢?笔者认为可以在以下方面多做努力。
其一,学习需有所取舍,不能全盘接受。以《弟子规》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固然有许多好处,不然,不会传播得如此悠久绵远。但正如梁启超先生在《儒家哲学》一书中所指出的:“无论怎样好的学说,经过若干时代以后,总会变质,掺杂许多凝滞腐败的成分在里头。”①传统文化的产生有其独特土壤,有些东西在当时或许有积极意义,但随着社会的变迁,已经成为丧失了其特有的价值及意义,成为可以抛弃的对象。例如,《弟子规》云:“三纲者,君臣义。”②这里讲的封建社会的三纲五常,显然随着时代的变迁,已经没有价值。所以,在学习的时候,需持一种批判的眼光,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
其二,读书,尤其要擅读书,读活书。传统文化的语言与今天的白话文有别,语言存在隔阂。读书时容易出现拘泥于字句的解释,不能认识到作品背景及自己当前的生活环境是有差别的,一到实践时就发现存在严重的问题。如《弟子规》中提到:“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意思是弟子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可擅作主张,必须请示师长之后才可以行事,否则将会得到“子道亏”这一极为糟糕的结果。当然,弟子因为人生阅历有限,若盲目行事容易出错,多请教师长自然对为人行事是大有裨益的。但若过于坚持这一原则,则陷入到僵化的地步,挫伤了弟子行事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假设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弟子若必须请示师长后方能行事,则恐怕万万不行。正如孟子所说的:“尽信书,不如无书。”读书,切记不能死读书。
其三,知行合一。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的学习上,必须有实践相伴。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其实目前已经有一些较好的举措可以扩大范围进行推广。例如,2010年湖北汉南地区纱帽中学要求学生寒假要为父母洗一次脚、倒一杯水、唱一支歌、讲一个故事,通过短信、电话等各种形式给长辈拜年。这些活动都从实践上行之有效地巩固了学习效果。
其四,学习形式的多样化。学习《弟子规》目前并不属于应试教育范畴。作为社会教育的重要部分,应结合其学习的特殊性,采用灵活多变的学习方法。如2014年的公益广告中《回家篇》中的《摆双筷子回家吃饭》、《63年后的团圆》等;2011年始黄石下陆有色中学开展“古诗文读书考级”活动,每学期根据考察评选“诵读小才子”、“小孝星”、“文明礼仪之星”等。这些活动,让国人在休闲娱乐之暇,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为枯燥的记诵式学习方法开辟了新路径。
总之,以《弟子规》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学习,无疑对于当前国人人文素质的提高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但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弊端和问题,也是我们所不能忽视的。只有不断从错误中吸取经验教训并改进,我们的学习才能持之以恒地有效地开展下去。
注释:
①梁启超.儒家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3:11.
②李逸安.中华经典藏书: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北京:中华书局,2009.3.本文所引《弟子规》原文均摘自此书.
参考文献:
[1]李逸安.中华经典藏书: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M].北京:中华书局,2009.3.
[2]梁启超.儒家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3.
系统规划理论范文6
西方的城市规划起源于解决19世纪末资本主义工业城市的种种环境恶化问题和社会问题。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城市规划作为城市公共事务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社会变革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影响着社会。同时,城市规划也在逐步为社会所改造,其中城市规划思想的几个重要转变是:
第一、城市规划从“物质形体设计”转变到崇尚系统分析方法(Systematic analysis)的理性决策过程(Rational process of decision—making)的科学性规划。
第二、规划从“蓝图式”实质性规划逐步变为“过程中”规划,经过70—80年代的发展,诸多学者认为城市规划师并非仅仅是扮演有一技之长的专业人员角色,通过自己的主观意识和价值体系来进行城市规划;规划的这种技术性角色应该转变到在公共事务中,扮演汇集群众意见和协调不同利益团体的角色。后来的“联络性规划”(Communicative planning)以及“倡导性规划”(Advocacy planning)等就是在对城市规划的反省中出现的城市规划新思路。
第三、以后现代主义规划思潮占主导地位的多元论规划思潮对现代主义的城市规划思想起了很大的冲击,使得“城市规划思想处于划时代的转变时期”。
一、由“艺术”到“科学”:城市规划的“物质形体设计”传统转向系统理性的城市规划
二战后到60年代的20多年的时间里,城市规划被视为是建立在“物质主义”之上的“形体规划设计”。好的形体环境可以增进幸福,而形体环境则可以通过规划设计来加以改造和控制,只要加强设计和控制就可以形成良好的形体环境。
事实上,这种观点可一直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甚至更远。城市规划历来被视为是建筑师的份内之事,城市规划不过是基于城镇层面上的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和单体建筑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战后的城市规划大多是建筑师规划,城市规划的工作建筑师完全能够胜任。在传统的这种“物质形体设计”思想占主导地位的城市规划中,“美学观念”成为城市规划的核心和出发点,和建筑设计一样,城市规划被视为一门“艺术”。当时权威的城市规划教科书,吉伯德(Frederick Gibberd)的《市镇设计》(Town Design)和吉伯勒(Lewis Keele)所著的《城乡规划原理和实践》(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townand country planning)等体现了城市规划的这种“物质形体设计论”思想。
20世纪60年代,系统方法、理性决策和控制论被引入到城市规划中来,宣告渊源流长的“物质形体设计”理念的城市规划主导地位的终结。1969年,麦柯劳林(Brain Mcloughin)的经典著作《系统方法在城市与区域规划中的应用》(Urban and regional plan-ning:A systematical approach)的出版成为这个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该书中论述的规划的标准理论(Normative theory)已经完全超出了物质形态的设计,强调的是理性的分析、结构的控制和系统的战略。但城市规划中的系统方法和理性决策过程之间有一定的差异,不能等同视之。“理性”针对的是城市规划过程。过程规划理论(Procedural planning theory)核心是提出了带有工具理性(Instrumental rationality)色彩的决策过程的城市规划“理想型”(1deal-type)概念,要求规划师完全理性和价值中立,而且一直延伸至城市规划中的所有决策人员。“系统”则是针对规划中处于对象的实质规划理论核心(Substance):把城市规划的主要对象——城镇、区域乃至整个地域环境作为一个大系统,通过系统方法来对其进行分析和处理,强调整体性、相关性、结构性、动态性和目的性。
城市规划系统方法的运用和理性决策过程与20世纪60年代的以“设计”为导向的城市规划相比,有如下转变:
第一,以“城市设计”为导向的城市规划是从城市的物质形体环境或城市形态角度来审视城市,并从形体和美学角度去规划、设计城市。而系统和理性的城市规划则将城市视为一个由多种流动的、相互关联的经济和社会活动所组成的大系统,综合城市、区域、经济和社会要求,运用系统方法研究各个要素的现状、发展变化与构成关系。
第二,城镇被视为一个“活”的功能性实体,城市规划也必须由“终极状态”或“蓝图”式的规划变为“过程”性规划。
第三城市规划思想的这些转变,反过来要求城市规划师所具备的技能和素质相应调整。规划师若要对城市这个复杂、动态的系统加以控制或规划,那么他至少应该具备严谨的“科学”分析的技能。
总之,系统和理性的城市规划思想带来的转变可以归纳如下:“物质形体设计”的城市规划视城市规划为一门“艺术”,而系统和理性的城市规划则视规划为一门“科学”。一方面,整体环境(区域、城市等)的系统分析涉及系统的实证调查和分析;另一方面,理性的决策过程也基本上可视为“科学”的分析过程,这些带来了规划过程的理性内核和规划目标理论的系统内核。此时,城市规划师也将自己的“设计师”定位转变到“科学系统分析者”的角色,他们相信规划掌握了决策与管理的新技术,能经过合理的程序对未来的决定作出理性的选择。
系统理性的城市规划对传统的“物质形体设计”规划理念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但是这种系统理性的城市规划理论却并没有长期独占城市规划理论的论坛。1977年斯格特(A.J.Scott)和罗维斯(S.T.Roweis)首先发难,他们发表了《城市规划的理论与实践》(Urban planning i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一文,针对大量计算机辅助的数理模型支持的理性分析,指出理性和系统规划理论、方法和内容虚无或者说是空洞(Emptiness),与其将其称为抽象的分析概念(Abstract analytical concept),还不如直接称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1979年,卡黑斯(M.Camhis)的《规划理论与哲学》(Planning theory and philosophy)和索马斯(M.J.Thomas)的《A.Faludi的城市规划程序理论》(The proce dural planning theory of A.Faludi)都对理性系统的规划理论和方法提出了责难,认为系统方法和理性决策过程“流放到政治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边缘的角落”,影响了城市规划作用的发挥。
在城市规划实践中,“物质形体设计”理论仍然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复兴”的城市设计在城市规划中的重要性和意义,得到重新定位和认识。大多数规划师,特别是在城市规划的“地方”规划层面上,仍继续从城市设计质量和美学价值角度来评价开发计划的优劣。系统和理性的城市规划在地方城市规划中虽有一定程度的应用,如对开发方案可能引起的社会和经济影响的预测等,并且能够和城市设计有机结合起来,共同发挥作用;但“物质形体设计”的规划在地方规划中的主导地位并没有被系统和理性的城市规划所取代。在更为全面、战略层面的结构规划中,系统理性的城市规划却取代了“物质形体设计”规划理念,系统方法和理性决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英国的城市规划法的修编采用系统方法,总体规划(Master plan)强调土地使用的分配,而结构规划(Strueture plan)则将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层面引入城市规划,注重处理城市与区域、城市各个组团间的关系。
二、从技术性角色到“管理者”和“联络者”:城市规划从实质性规划到更为过程性规划的过渡
无论是以传统的“物质形体设计”理论为主导的城市规划,还是系统方法、理性决策过程的“科学”城市规划,都认为城市规划师必须具有规划人员必须具备的相关技能和知识。只有这样,他才能参与到城市规划业务中去。虽然专业技能也因不同的城市规划理念而异:传统基于“设计”思维的城市规划要求城市规划师具有基本的美学鉴赏和城市设计能力;而基于系统方法和理性过程理念的“科学”城市规划,则要求规划师具备科学系统分析和理性决策能力,但这两种城市规划都视城市规划师为一技术性角色:具备城市规划所需的认知、判断力和技能等素质。
20世纪60年代,规划学界同时意识到城市规划本质上是一个价值判断、具有浓厚政治色彩的过程,与纯粹意义上的科学城市规划迥然不同。而在价值判断方面,研究人员、公众和当权者都不再认为规划师的分析是真正客观,不带价值观色彩的“纯科学”的,规划师和一切人一样,并不生活在价值观的真空里。
经历了60年代的城市规划,普通人们的价值判断显然并不比专业人员“差”多少。因此,一些“激进”的城市规划学者认为,既然城市规划是一个充满价值判断的政治过程,那么城市规划根本就没有必要需要价值判断和平民不相上下的专门性技术人员。在这个背景下,城市规划领域的思想体系出现了新的“分裂”。一方面,一些城市规划学者继续肯定城市规划实践必需规划人员,而且规划人员必须具备规划专业方面的实质性知识和基本素质——城市设计、系统分析能力、城市更新和可持续发展等等;另一方面,如上所述,城市规划是一个价值判断的政治过程。许多学者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城市规划的另一思想流派:尽管规划师的规划决策和价值判断能力并非有高人之处,但是城市规划师可以协调城市规划的决策过程,并且在实践中可以促进实现符合公共利益的目标。
20世纪70---80年代以来,城市规划师注重公众参与,协调土地开发中不同利益集团的利益关系。此时的规划师不再仅仅被视为技术性角色,规划师同时是组织者、说服者、咨询者。他们寻找解决问题、实现规划的关键人物或关键部门,把他们引到讨论桌上,组织交流协商,以求公识;同时和相关各方一一沟通,听取他们的意见,化解矛盾,帮助达成公识。规划师还要不断地寻找、发现专家,让在学术上和政治上有不同倾向的专家发表意见,力求全面反映全社会各个方面的观点。对规划师的角色的讨论,具有代表性理论的有60年代大维多夫(Davidoff)的“倡导性规划”,以及最近受哈伯拉马斯(Haberams)“联络行动”(Com—municative action)观点启发的“联络式规划”。据此,人际交流和协商能力成为非强制型、’协调’型的城市规划的核心,强调规划师和公众之间的沟通。在公众参与的城市规划里,联络式规划所需要的规划师是“听”和“沟通”的技能。
将城市规划师认为是管理者、联络者、协调者的角色,这与规划决策相比而言,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规划实施的重要性。弗里德曼(J.Fridmann)首先指出了这一点,通过公共决策和政策得出的方案并不能在实际中得到很好的执行。一条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很好的重视这些政策和规划怎样才能很好的履行。于是,20世纪70—80年代间,弗里德曼的“行动性规划”(Action planning)受到一些规划学者的重视,但该思想仍然认为规划师应该是一个管理者,“各种网络缔造者”和联络者,同时也认为若要成为一个很出色的规划师,必须具备相关的城市规划技能以便“能在谈判桌前更好的促进城市规划决策的制定”。
三、后现代思想与多无论对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后期,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形成了一个多元化的局面,其中有60年代萌芽的城市规划中的后现代主义思想,其占有引人注目的地位,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后现代主义认为,城市是一个由多元空间、多元关系网络组成的以人为参与主体的多要素复合空间。它决不是现代主义因果关系的直线型思维(即假定事件状态和最终目标状态均为已知,然后试图更好的组织初始状态向终极状态转变,思维方法的基础是寻找一个规则系统,一套逻辑上严格的,能产生满意甚至最佳结果的规则,是一个封闭的、终极式、“决定论”的过程)所能把握和左右的。后现代主义完全放弃了这种逻辑规划的目标,而是采用启发式的探询过程,将各要素构成的城市看成一个没有边际的整体,整个有机体维持着一种动态的自动平衡。这正是亚历山大所说的“城市就是一个重叠的、模糊的、多元交织起来的统一体”,也是罗伯特·文丘里(Robert Venturi)宣称“杂乱而有活力胜过明确统一”的本意。而雅各布(Jane Jacobs)对城市开发中单一的区划和“总体”规划也进行了无情的鞭挞,认为单一的区划严重忽视了城市社会、经济结构的复杂性、多样性和城市活力。
无论是亚历山大,文丘里,还是雅各布,与现代主义城市规划学者如柯布西埃、霍华德等倡导或包含的简洁、秩序的城市规划思想相比,一个共同点是追求城市中的“复杂性、多样性”特征。但这些建筑设计或城市规划中对“多样性”的追求,远远不能概括后现代主义的全部。后现代主义的城市规划思想包含更深的内容,其根源可追溯到18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启蒙运动“世界观”主要的一点是信奉分析理性和科学理解,这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除了“机器美学”(Machine aesthetic)外,现代主义更多的是反映了这种启蒙运动的世界观,而后现代主义则就是与这种世界观针锋相对的另外一种思想。
萨德尔考克(Leonie Sandercock)首先对现代主义城市规划和后现代主义城市规划思想进行了比较,认为有两个很显著的对比:一个是涉及规划的本体论基础,另一个是关于城市规划的价值或标准理论。现代主义城市规划思想是“更为理性的作出公共和政治决策”。在这个意义上,现代主义表现出来对工具理性(Instrumental rationality)的依赖,其规划知识和技能是基于实证科学,采用数量模型来进行分析;这个“理性——科学”(Rationalist-cum-scientific)的城市规划思想在规划实际中一个重要的体现是“自上而下”的决策方式,追寻“总体综合”的规划理念。针对现代主义城市规划思想的“本体论和和标准化”特征,萨德尔考克指出:现代主义对理性模型过度依赖,“手段——目的”(Means·Ends)理性模型有一定的价值,但在城市规划中更需要、更依赖的是来自于实践中的智慧,诸如通过说、吟、讲故事等表现出来的背景、直觉等知识,“规划师应该积极的对这些知识广泛的接触和学习”。针对城市规划中的“自上而下”的国家引导方式,萨德尔考克意识到城市规划不完全是“综合、整合……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协商、政治和集中的城市规划”,应该转变为“自上而下的社区规划”,从以国家的政策导向为主到“以人为中心”为主的城市规划。这种基于“社区规划”的后现代主义规划思想比理性模型的规划路线,能够把城市中的多元文化、价值观等综合因素考虑进来,并更为行之有效。
此外,女权主义、结构主义、和人文主义等多种思潮都在城市规划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丰富、完善了城市规划的思想理论体系。
四、结语
对于战后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历程,许多学者认为城市规划理论本身“支离破碎”为多元甚至是矛盾的不同立场的流派。但实际上该阶段的城市规划的不同理论,与其说是城市规划自身体系的“分裂”,还不如说是对传统城市规划原始、粗放理论的完善。无论从城市环境的复杂性,还是从不同社区价值的多元性角度来看,战后的城市规划思想进展都是一个极大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