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劳动力的保障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劳动力的保障措施范文1
选取惠民县有代表性的部分村庄进行调查,采用入户走访、实地调查等方式,同时,充分发挥同学、亲戚优势利用电话、短信获取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在调查结果的基础上,结合相关资料完成此报告。
1.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困难。就业是民生之本,是解决农民增收的根本条件。然而,从调查情况看,我县农民就业问题严峻,出现了大量剩余劳动力,并且,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和土地规模经营的推进、农业科技水平的逐步推广和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过剩程度必然会进一步增加,相应的需要更多的劳动岗位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然而,我县乡镇企业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较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2.农民素质偏低,与农业现代化不相适应。在农民素质方面,我主要调查了以下四点:一是农民的受教育程度。调查结果显示,我县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为5.8年,初中、小学文化程度占90%以上,高中文化程度只占7.8%。二是农民的科技素质。调查结果显示,我县农民农业科技素质不高,进行农业活动大多依靠传统经验,接触过现代农业科技知识的不足15%。三是思想观念。我县农民思想观念保守,缺乏进取精神,很多农民表示只要能够吃饱穿暖就别无所求,因此,很多农民仅依靠传统的种植业维持生计。四是农民对农业政策的关注力度。调查结果显示,有70.13%的农民从未关注过三农政策,33.7%的农民不知道三农指哪几方面,63.64%的农民仅靠听说获取农业政策信息。从这四方面来看,我县农民的整体素质偏低,成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一大障碍。
3.生产力低下,矛盾凸现。在我国已有30多年的历史,在改革初期,它的确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它的消极作用已开始显现。精细的生产模式不能形成规模,农业机械化和先进生产技术推广缓慢,且农产品批量小、质量差,无力面对市场竞争。单家独户的生产模式不仅效率低下,还将大批劳动力禁锢在农业上,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因此,也逐渐成为农民增收的一大障碍。
4.村官选举问题重重,村委服务不到位。在调查村官选举这个问题时,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在经济发达、乡镇企业较多的村庄,村干部成了美差,有人为了当上村干部,花费巨额资金送礼,有的甚至打起了“选票价格战”,一张选票从100到1000不等,有的候选人一次竟花费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与此相反,在经济落后、没有乡镇企业的村庄,村干部选举却很少有人问津,当选者多为年龄较大、无力从事其他职业的人。不难想象,在这两种情况下组织起来的村委会其服务意识和带动能力是怎样的。素质偏低的村委会成员导致村委会发挥不了应有的职能,使其在引导种植结构、引导推进产业化经营、引导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引导加快劳动力转移等方面都显得力不从心,这也是农民增收困难的一个重要因素。
5.城乡教育差距继续扩大,留守儿童教育受制约。我县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当地教育发展受限,突出表现在教师工资上,根据调查,我县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分别为17400元和14650元。较低的工资水平致使大量优秀教师流失,导致农村教育质量下降。同时,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加,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由于其父母常年在外,对他们的辅导、教育乏力,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像心理发育不健全、学习成绩下降等。城乡教育的巨大差距,是农民在“起步”方面就比城镇居民差。
6.社会保障措施不力,致贫因素增加。由于政府对农业和农村投入不足,农民生产和生活保障能力差,致使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农民在住房、医疗等方面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此外,国家出台的一些保障措施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在执行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农民实际收益不大,像农村合作医疗,仅从定点医疗机构的药价看,同一品牌和剂量的常用药,从定点医疗机构购买的,药价即使扣除报销部分,往往比从药店购买的还贵,因而其最大受益者并非农民,而是医院。
7.农民工地位低,基本权益得不到保障。由于城乡差别,农民工在与城镇居民的岗位竞争中多处于弱势,因而农民工多从事脏、累、差且收入低的工作,无固定住房,子女教育无着落,个人生活不方便以及无权享有城市居民的医疗、养老保险等保障,而且工作很不稳定,甚至不能按时足额领取基本的低收入工资。
从上述可以看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要增加农民收入,就必须多管齐下,切实解决上述问题。
1.立足农业特色,发展乡镇企业,推动城镇化进程。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困难这个问题,我认为应立足农业特色,靠发展农业和相关产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根据各乡镇的农业特色,建立与其相关的乡镇企业,例如在大年陈乡建立水果加工企业,在何坊乡建立蔬菜加工企业,在石庙镇建立桑蚕加工企业。通过乡镇企业的发展,加快城镇化步伐,创造有效的就业岗位,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领域。
2.整合社会力量,从多方面提高农民素质。一是要大力发展农村科技教育事业,积极开展农业知识的科普宣传,发放一些农业科普书籍,定期组织专家进行农业科技知识讲座,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二是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一大批大中专毕业生等高素质人才回乡任职,使之成为现代农业知识的传播者。三是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大投资力度,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农村宣传文化阵地。
劳动力的保障措施范文2
【关键词】劳动力外流;农村老年人;家庭养老
binedwiththeinvestigationfindings,ananalysisofthephenomenonofthefamilystructureandfunctionofold-agehome,andputforwardtoimprovethestatusoftheelderlylivingcountermeasuresandsuggestions
Keywordsoutflowoftheworkforce;theelderlyinruralareas;old-agehome
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与人口增长,中国农村已经出现了大量剩余劳动力。到“十五”时期末,农业剩余劳动力达到118亿人,同时市场经济的繁荣提供了众多的就业机会,导致大量农村劳动力离开土地,流入城市,而且转移的大多是青壮年劳动力。根据资料统计,1990年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平均每年以543万人的速度在增长。截至2001年底,全国农村劳动力中,在本乡以外从事劳动的从业人员达到13%。上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地区转移的现象,称为农村劳动力外流。
表1农村劳动力转移全国性专项抽样调查
转移出乡外就业6个月以上的劳动力(包括到乡外仍然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或劳动力未发生地域性转移,但在本乡内到非农产业就业6个月以上的劳动力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在农村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社会养老保障措施不完善的背景下,这一转移对农村家庭,尤其是家庭中老年人的影响是巨大的。
目前,中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到1.34亿,超过总人口的10%;其中65岁以上人口1.1亿,占总人口的8.5%。全国70%以上的老龄人口分布在农村地区,农村老龄化问题尤为突出。对绝大多数农村老人来说,家庭养老是最主要的老年保障措施。据1999年6月统计,我国农村97.16%的老人依靠家庭养老,而依靠退休金和集体供养的老人仅占2.34%。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外流,农村家庭养老出现了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矛盾尤其突出。传统的农村家庭养老方式,正日益受到严峻的挑战。
(一)农村家庭结构核心化,空巢家庭增多
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潮涌般地流向城镇,此外还有相当数量的农村青年考上大学深造,毕业后他们一般都选择留在城市工作。赡养服务人口的下降使农村老年人的照料成为了一个突出的难题。农村老年人在传统联合型家庭生活的可能性在逐步减小,农村家庭已经出现了小型化、核心化的趋势,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就显示,农村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仅为3.27人。农村中的空巢家庭和独居高龄老人增多(见表2)。
表22005年我国镇、乡的家庭结构分布(%)
父母与成年子女住房分离,对家庭的凝聚力会产生负面影响。一方面,外出打工者或工作者很难照顾老年人的饮食起居,不能保证对老年人有效、持续地进行生活照顾和精神慰藉,这样容易造成代际隔阂。另一方面,家庭结构小型化、核心化后,家庭重心必然下移,一些子女把对下一代的抚育作为第一要务,这削弱了以家庭为基础的老年赡养系统,从而降低了老年人的家庭养老保障水平。
(二)农村老人获得的情感支持不足,缺乏精神慰藉
情感支持指子女为父母提供感情交流和精神慰藉,它不但说明了子女与父母之间感情的融洽程度,也是对经济及器械支持资源的测量。
子女的外出减少了与父母之间情感沟通的机会。虽然大多数农村老人认为子女外出闯世界是光耀门楣的事情,但子女走后留给他们的孤独感是不可忽视的,毕竟老人心目中依然渴望享受儿孙满堂的天伦之乐。在社会文化生活贫乏,社会交往范围狭窄的农村特定背景下,子女外出后带来的情感交流上的空白很难找到适当的填补方式。一些在外工作的子女虽然经常给父母经济上的援助,使得老人在物质上比过去富裕,但许多老人生活孤单,精神空虚,以串门聊天、打牌等来打发闲暇时光,平时只能以思念来聊以。
(三)农村老人缺乏器械支持,承担繁重劳动
器械支持指各子女以及他们的配偶为老人提供如打扫卫生、洗衣服、洗碗等家务帮助,照料他们的生活起居。农村特有的网络家庭结构和自由劳动时间为子女提供器械支持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而目前的农村劳动力外流现象打破了这种格局,外出打工带来的居住距离增加了子女提供器械支持的成本,他们更愿意提供经济支持。
在一些劳动力大量外流的地区,老年人在子女的赞助下,有了一定的经济支付能力,但是由于社会中器械支持资源的缺乏,依然无法弥补子女缺位带来的空白。特别在生病之后,往往由左邻右舍帮助照顾,子女不大可能有空回来照顾。
外出务工者的父母本应安享晚年生活,然而,在生活缺乏子女照顾的情况下,他们虽然操劳了大半辈子,还承担着繁重的体力劳动。根据安徽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状况的调查,对“外出务工者每年回家的次数”(多项选择)的统计中可以看到,七月收获季节回家者占20.3%,秋收、秋种季节回家者占16.8%,春节回家者占到97%。由此可见,大多数外出务工者平时很少回家。此外,许多外出打工者的父母除了承担田间劳动以外,还要照料孙辈的生活起居,隔代家庭的增加,加重了老人的劳动负担。
(四)经济支持有限,保障水平低
劳动力的保障措施范文3
[关键词]反倾销 特别保障措施 影响 应对策略
一、反倾销和特别保障措施的共同点
1.使我国出口量下降。无论是反倾销还是特别保障措施的发起,都会对中国出口产品的数量造成不可估计的影响,导致中国被的产品出口量锐减。1995-2005十年里世贸组织成员启动的2840起反倾销案中,针对中国的产品位居首位。不仅如此,近年反倾销和特别保障措施案件出现激增趋势,且此后的走势仍不容乐观。
2.引起连锁反应使企业利益受损。在企业出口产品遭受反倾销或特别保障措施调查后,被调查的中国企业出口产品往往在全世界遭受冷遇,进而导致受损出口企业雪上加霜。例如,1982年11月16日美国发起对华蘑菇罐头反倾销案后,又在1998年2月2日再次发起发倾销调查。1981年5月22日、1992年7月9日和2000年5月12日,加拿大连续三次对华防水鞋发起反倾销调查。再加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连锁效应,最终均导致中国企业遭受巨额损失。
3.影响中国产品在国外的声誉。当前世界整体政治经济形势不好,正在遭受全球经济危机,一些国家出于政治、经济、社会方面的压力,频频运用贸易保护措施,以取悦国民。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引起一些国家的恐慌,纷纷制造出"中国"。严重影响了中国产品在国外民众心中的地位,中国企业在国外的营销更加困难。
二、反倾销和特别保障措施的不同点
1.调查主体不同。反倾销是在世贸组织下,只有政府才能采取反倾销措施,一国的贸易商和产业界必须通过政府来启动反倾销程序。若出口产品受到调查的成员不满展开调查的成员所采取的行动,出口商只能通过本国政府才能将问题提交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构解决。而特别保障措施的申诉门槛很低,容易实施。
2.采取措施的条件不同。WTO《反倾销协议》规定,对倾销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必须符合三个基本条件:倾销存在;损害存在;倾销与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只有在这三个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才会出现国际反倾销,而且还必须经过严格的法律程序,并对倾销幅度等数据进行计算和判定才能最终确定惩罚性税率。
3.调查所保留的内容不同 。反倾销调查所保留的内容主要表现在:若受调查生产商能够清楚说明在类似产品的制造和销售方面已经实现了市场经济环境,则WTO进口成员在确定价格可比性时应该对受调查产业使用中国价格和成本。若受调查生产商不能清楚说明在类似产品的制造、生产和销售方面已经实现了市场经济环境,则WTO成员在确定价格可比性时可以使用另外一种方法,该方法不是基于与中国价格和成本的严格比较。
特别保障措施的保留内容主要表现在:若以中国为原产地的产品,在进口到任何WTO成员领土内时,其数量增加或其进口情况对国内生产同类产品或直接竞争的生产商造成了市场扰乱,受此影响的WTO成员可要求与中国磋商。若在受到磋商的60天内,磋商未能使中国和有关WTO成员达成协议,则受影响的WTO成员可以在防止和补救此类市场扰乱所必需的范围内,可对该产品撤销减让或采取其他进口限制措施。
4.采取措施后持续时间不同。反倾销在没有充分证据表明存在倾销及其损害或倾销幅度低于最低限额,则应终止调查。若出口商作出了使调查方满意的承诺,则调查程序亦有可能被暂停或终止。在反倾销调查认定中,争论的焦点主要是根据《1994年关贸总协定》和《反倾销协议》中把中国作为“非市场经济国家”歧视和由此而采取的价格比较方法。而其中的规定在中国入世后15年内终止。
对于特别保障措施,在中国入世12年后将被取消,即其他WTO成员国不能再根据《中国加入议定书》第16节的内容采取过渡性保障措施。这是由于中国在2010年将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三、中国对反倾销和特别保障措施救济调查的应对策略
1.获得市场经济地位成为中国企业获得较低惩罚性税率的必经之路。在中国企业应诉外国对中国采取贸易壁垒的案件中,“市场经济待遇”问题仍是我国企业遇到的主要问题。目前美国对华启动反倾销调查的主要国家仍将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体或转型经济体。
美国对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定义是:由美国商务部确定的那些不按成本和价格结构的市场原则运作,商品在该国销售不反应公平价值的国家。美国在确定中国的替代国时往往选择印度,可印度的劳动力优势远远不及中国,故反倾销调查最终确定的结果往往是中国产品存在低价倾销问题。
2. 建立健全企业财务制度。在反倾销调查中被调查企业往往在财务制度上出现破绽,企业内部的财务核算十分模糊,最终导致调查人员认定中国企业核算和企业财务制度存在问题,这是导致许多反倾销调查得以最终立案的关键。因此,为了避免中国企业在财务调查上有苦难言的情况,中国企业应完善企业财务制度,积极与国际接轨。
3. 中国企业应树立科学发展观,防止低价竞争。中国具有资源和劳动力的比较优势,科学附加值低,导致长期以来中国出口企业采取粗放式经营,个别企业热衷于低价竞争,不惜血本自相残杀,导致中国出口产品的价格降了又降,被国外企业认为存在低价倾销。
为了防止低价出口的问题,政府应调整企业出口的优惠及鼓励措施,避免“政府干预”之嫌。一方面可以依法处罚低价出口行为,另一方面则应引导企业树立科学的出口意识,做到“以廉取胜”到“以质取胜”的转变。
参考文献:
[1]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情报研究所.贸易救济报告(2006年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3.
[2] 尹立.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规则及其成案研究.山东:泰山出版社,2006.5.
劳动力的保障措施范文4
【关键词】 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帮扶;政策;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人才的不断更新换代,很多上世纪60、70年代出生的不符合现代社会人才需求的人员,以及下岗的人员都面临了再就业困难的问题。一方面,社会相关行业人员难招,另一方面,很多群体又面临着找工作困难的局面。这样对于国家的健康发展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有着很大的不利影响。因此需要国家积极开展困难群体的再就业帮扶工作,通过培训,劳动市场的构建以及各类政策法规的激励等方式,为就业困难的群体解决实质性问题,促进社会、经济的和谐与进步。
一、当前我国就业困难群体的现状
虽然我国经济已经有了明显的发展,然而在中国的转型时期,就业问题仍然比较严重。主要的就业困难群体包括了下岗的失业人员以及青年失业人员。这些下岗人员由于国家前期政策的原因,受到了原有企业的裁员以致下岗,而自身的技术已经不再适合于当前社会的需求,虽然在“再就业培训中心”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已减少到10多万人,但受年龄大、技能低、身体差等因素影响,要实现再就业难度较大。因此导致目前社会上存在很多40、50人员,由于裁员等原因,导致了没有工作而又难以再就业的情况。另外一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青年失业人员,他们由于自身对工作要求的定位以及能力水平之间的差距,导致他们有一定能力,却又不愿意选择市场上的工作,而导致了就业困难的情况。青年失业群体主要包括:不能继续升学、缺少专业技能的城乡初高中毕业生,部分高学历却缺少职业经历的专科、高校毕业生等。
当前我国一方面面临着劳动需求不断增大的现状,一方面又面临着大量劳动力就业困难的情况,这两方面的矛盾无疑加大了我国的社会性矛盾。同时,由于大量劳动资源的闲置,将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不能实现资源和人员的充分配置。
二、造成就业困难的原因
要深入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就必须对当前导致他们失业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通过剖析就业困难人员本身的素质和能力,对市场工作的要求,以及市场上各类工作的需求之间的矛盾,分析造成就业困难人员失业的主要原因。
1、就业困难人员找工作积极性低
很多就业困难人员对于找工作并不是很积极,尤其一些40、50人员等年龄较大的就业困难人员,他们普遍不愿意靠自己的努力去找工作,而是指望着政府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工作。然而这种“等”和“靠”的心态,导致他们不愿意去寻找市场上的用人信息。另一方面,很多人员对于工作的预期过高,希望工作稳定,薪酬较高,工作环境好,离家比较近等。因此很多市场上人员紧缺的工作,他们又不想去做。就业困难人员的找工作积极性低下,以及不正确的就业观念和过高的工作预期,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他们长期无法就业。
2、就业困难人员本身技能较低
就业困难人员多数是40、50的人员或是文化水平较低的人员,这类人群本身的职业技能就比较低,无法胜任那些技术性和挑战性较高的工作。另一方面,由于他们年龄的限制,一些需要体力和精力的工作,劳动强度过大或者是竞争压力过大的工作,他们也胜任不了。同时这些人员的学习能力较差,文化程度普遍比较低,他们很难再学习也不愿意学习新的知识和新的技能,导致他们无法具备预期工作的技能要求。这样一来由于自身技能达不到要求,就业困难人员又没有积极性去学习,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他们的失业。
3、当前针对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政策不到位
当前对于就业困难群体的保障措施并不是很到位,一方面他们没有足够的渠道去搜集市场上的就业信息,另一方面他们也没有能力和积极性去学习新的技能和知识。同时,在对于这些就业困难群体的保障方面,有不少困难人员对低保就业政策不了解,不知道可以享受优惠待遇的对象、种类、数额,一些可以享受优惠的低保对象没有及时申请,使政策没有得到全方位的落实。有些选择自营就业的个体,由于缺乏指导和资金的支持等原因,最终无法完成个体自营项目。对于就业困难群体,政府的培训措施,市场培育措施,社会保障措施以及资金支持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的加强。通过全方位的政策引导和市场环境的构建,才能提高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率。
三、帮扶就业困难人群的工作重点及措施
1、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拓宽就业渠道
就业困难人员主要集中在40,50人员以及一些缺乏高技能的青年,他们普遍学习能力不够且技能掌握方面也无法达到高新行业所需要的水平。因此,最适合这些就业困难人群进行的工作,就是第三产业的各种服务性工作。所以,政府应该大力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同时为这些就业困难的群体提供相应的信息,从而保证他们能够得到更多的市场工作机会。要以政府投入为导向,社会和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信贷投入为支撑,广开投资渠道,推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从而通过第三产业的发展解决一大部分就业困难人群的就业问题。
2、加强对就业困难群体的培训,提高就业技能
随着劳动力市场改革的逐步深化,相对滞后的教育体制和劳动力市场之间出现了很大矛盾。当前很多就业困难的群体无法适应当前的社会工作,有一个很大的原因是他们的技术水平不足以满足市场上这些工作的需求,而他们自身也并不具备自学的能力。因此需要政府通过举办就业培训班的方式,帮助就业困难人群实现就业技能的提升。在进行技能培训的选择上,应该以劳动市场的职业需求为导向,通过开设那些市场急需而就业困难人员又能够掌握的技能课程,更好地为他们创造更宽的就业渠道,解决就业问题。
3、建立健全社会劳动保障体系
健全的社会劳动保障体系是帮助就业困难群体更好地得到生活保障,这样才能进一步让他们有余力进行技能的提升和找工作。良好的社会劳动保障体系除了减少失业人员在等待就业期间的生活压力以外,还能更好地为他们在后期的工作中提供更好的工作保障,从而更好地促进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一个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不仅可以缓解就业矛盾对社会的压力,还能有效地解除劳动者疾病、工伤、失业等后顾之忧。通过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通过各类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方式,更好地为就业者提供相关的保障。失业保险能够更好地为失业者提供相关的培训以及就业信息,而养老保险能够为就业者提供退休金,保障他们在退休之后的生活。因此,一个良好的社会劳动保障体系,能够为就业困难人群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就业保障。
4、积极披露劳动力市场的职位空缺情况
通过相关信息的搜集和联动,更好地寻找市场上的职位空缺,并及时选择那些能够符合就业困难群体的工作,向他们进行披露,并进行针对性的培训。这样的信息提供和教育体系,能够促进就业困难群体更好地掌握市场动向,并从中发现自己的不足,找到和自己能力想匹配的意向工作,并进一步加强学习,使自己的技能能够符合相关工作的需求。对市场空缺职位的披露需要定时、定点、定对象,通过一套信息系统的构建,更好地为就业困难群体提供相应的就业信息。
5、建立失业预测和预警体系
建立失业预测和预警体系,是保证政府能够更好地对当前的市场情况进行监测,同时能够采取相应的手段进行控制,通过完善的市场情况分析和就业形势的探究,更好地为就业困难群体提供服务,保证社会的长治久安以及劳动力市场的健康发展。建立失业预测和预警体系,应该首先对现有的各行业发展状况进行市场规模的现状和走势分析,建立相关指标;其次,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行业所处的市场发展和生命周期的阶段及其对各种技术层次劳动者的吸纳能力,结合市场上各种劳动力的供给现状和走势,选择能够容纳更多劳动力的行业作为重点扶持对象,并为就业困难群体提供相应的培训服务,即针对不同的经济环境建立不同的就业政策方案。
四、结语
做好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工作是保证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各地方政府应该加强对帮扶工作的重视。通过深入探究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心理以及市场工作的需求,更好地通过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拓宽就业渠道,加强对就业困难群体的培训,提高就业技能,建立健全社会劳动保障体系以及建立失业预测和预警体系等方式,促进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
【参考文献】
[1] 来明敏,张昆华.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任重道远―昆明市城镇失业人员现状调查[J].中国劳动保障,2006(06).
[2] 丁建定,柯卉兵.发达国家积极就业政策及其启示[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2).
[3] 张建武,高凌.转型时期中国城市弱势群体就业支持体系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6).
劳动力的保障措施范文5
一、__县下山转移工作的基本状况
近年来,__县多策并举,积极引导山区农民转移下山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到目前为止,已先后建立了下山脱贫新村39个,其中公路沿线14个、乡镇政府所在地13个、中心村12个,实现搬迁6000户共1.9万人。最大的安置点县城农民新村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7.4万平方米,安排建房地基1012直,吸纳了3500余人进城落户。据不完全统计,下山脱贫点的农民收入与留守山区的农民相比,增加两成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也取得了明显成效,到20__年底已累计转移了2.8万人,其中到县外进行异地综合开发的有7500余人,遍及全国25个省份135个县、市、区。
__县的下山转移工作虽已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有诸多困难与问题:一是部分农民观念没有转变过来。由于地处偏僻、信息封闭、社会交往面窄,很多贫困山区的农民存在较强的守旧心理和传统的小农观念,思想保守,对山林土地的依赖性大,对下山转移持怀疑态度。很多农民担心下山转移改变山林土地承包权,思想顾虑较大。此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民"等、靠、要"思想严重,缺乏下山的主动性。二是下山转移相应规划相对滞后。__县下山转移总体实施规划相对滞后,没有完全将下山农民安置点纳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尤其是中心村规划滞后,很多下山转移工作仍由乡镇各自为政,自行组织实施,或由农户自发就近搬迁,导致安置点建设规模小、档次低,资金、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低,基础设施共享率不高。三是政府财力统筹能力仍然有限。就政府而言,每搬迁转移一名农民都要付出高额成本,包括劳动力技能培训、安置点土地供应和安置点配套设施建设等。乡镇一级财政则更难以承担中心村下山脱贫点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等费用。就农民而言,我县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仅3000余元,目前人均纯收入在1000-1500元的还有1.6万人。大多数农民还缺少原始积累,经济条件有限,筹款渠道较窄,很难承担下山建、购房的费用。同时,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土地资源日趋紧张,土地价格也激剧上升,客观上造成下山转移安置成本提高。四是安置社会保障能力薄弱。目前,具有一技之长,谋生手段较强的山区农民多已自发迁移,仍居住在深山区的农民劳动技能普遍较低,他们转移下山后谋生手段有限,因而在就业方面存在着盲目无序、供需脱节、职业层次低、就业不稳定以及缺乏社会保障等诸多问题。虽然政府不断加大了劳动力转移和培训力度,但一时仍无法完全解决下山转移农民的就业保障问题。
二、进一步深化对实施下山转移工程必要性的认识
__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于20__年初确定并启动实施"万名农民下山转移工程",从今年起进一步加大力度,扎实推进这项工作。这是深入实施__"小县大城"发展战略,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是一项顺民意、得民心的德政工程。
首先,从__的发展要求来看。据初步统计,20__年__生产总值为1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350元、城市化水平为45。依据现代化进程的主要评价指标分析,2020年__要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生产总值必须达到5000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必须达到6000元,未来一个时期上述指标年均增长必须分别达到7.4和4.2;城市化水平要提高到70,年均必须提高1.7个百分点。这是一个艰巨但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其中的关键是加快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目前,__农村居民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近八成,要实现农民居住城镇化、职业非农化,就必须通过加快农民下山转移,并以此推进与全省同步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步伐。
其次,从山区农民的需求来看。虽然近年来__大力实施"小县大城"发展战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由于受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农民群众生活在自然条件恶劣的偏远山村,缺乏基本的生存条件和发展潜力,有的还面临着地质灾害的威胁。据统计,全县居住在500米以上的高山深山区农民有2.6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29;居住在库区的农民有1.96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22。去年,高山深山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485元,仅为全县水平的80;库区农民人均纯收入2231/!/元,仅为全县水平的72,其中人均纯收入在15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还有2774人,生产生活条件特别恶劣的还有100个自然村4634人。全县目前有地质灾害隐患点66处,其中重点监测的A、B类点8处,4000多名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胁。年初下山转移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广大山区农民要求下山脱贫的愿望十分强烈,报名的山区农民达5886户21518人。因此,把这些居住在偏远山村、库区和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农民转移山下,是各级党委政府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现实选择。
再次,从下山转移的现实可能来看。当前,__已进入人均生产总值1000美元向3000美元迈进的黄金发展阶段,产业具备了一定的规模,经济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已逐渐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目前,仅工业园区就解决了5000多名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并吸纳季节性从业劳动力9000多人,并且年人均收入可达6000元以上。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城镇吸纳农村人口 的能力不断增强,二、三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不断增加,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空间不断拓宽。同时,省里加大了对欠发达山区、库区的扶助力度,对紧水滩库区(包括石塘库区)困难群众下山转移人均补助5600元,对地质灾害点、高山深山区困难群众下山转移人均补助3000元。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抓住机遇,因势利导,科学决策,进一步加大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力度,积极引导山区困难群众下山转移。
三、加快推进农民下山转移工作的几点思考
加快农民下山转移,不仅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而且是一项系统工程。笔者认为,在工作中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提高思想认识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和标准,同时提出要"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这充分体现了党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重大战略问题上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各个地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所面临的具体情况是不一样的。从__实际来看,一方面,自然资源和生产要素相对匮乏,山区人均耕地不足0.7亩,山区农民如果不转移、不转产,脱贫致富奔小康目标将难以如期完成。另一方面,__县的村落布局十分分散,全县不足11万人口分布在170个行政村和842个自然村,平均每个行政村645人、每个自然村130人。其中,10户以下的自然村就有262个。到20__年底止,行政村中还有50没通电视光缆、27没装自来水、26没通康庄公路、8没通电话。这样分散的村庄布局,如果要完成基础设施的配套,政府必须安排巨大的公共财政投入,这不仅在短期内不堪重负,难以完成,而且投入的效果和效益也不理想。以安溪乡木樨花村为例,全村虽有户籍人口317人,但实有人口仅70人,如建设通村公路,投资将达250万元,这相当于要为村民人均投资3.6万元,显然,这样的投资效益是不经济的。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要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讲求效果,最大限度地分层次加快农民下山转移。
(二)科学制定规划
实施下山转移,规划工作十分重要。一是要把下山转移这项工作纳入到"十一五"整体规划之中。在编制"十一五"规划时,要统筹考虑,加强衔接。二是要制定下山转移具体工作规划。通过具体工作规划,使工作目标更加清晰,引导手段更加有效,保障措施更加有力。三是要搞好村庄布局规划。要按照城乡一体化的目标和"缩减自然村、合并小型村、建设中心村"的要求,合理规划村庄布局。对自然条件恶劣的山区村,纳入下山转移范围后,要结合退耕还林、宅基地整理和生态公益林保护,统一实行萎缩性管理。各个规划要相互衔接,注重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总的目标是要达到凡居住在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生产生活条件恶劣、难以脱贫奔小康山村的农民尽可能逐步纳入下山转移范围,特别是地处高山深山、地质灾害频发、缺乏基本生存条件的村,要作为下山搬迁的重点。
(三)加强组织实施
实施下山转移,关键在于狠抓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一是要强化组织保证。近年来,__县已先后建立了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异地综合开发、农村劳动力转移援助服务和困难群众下山转移等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机构。工作中,要进一步健全县、乡(镇)两级组织网络。要加强下山转移组织协调力度,建立健全联席会议或例会制度,及时协调解决下山转移工作中遇见的问题。二是要整合各种资源。应将各个渠道的扶贫资源最大限度地进行整合,改变"撒胡椒面"式的资源分配方式,以求资源效能的最大化。要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并以政府投入为导向,农民投入为主体,将财政资金、信贷资金和其他项目资金捆绑起来,发挥政府下山转移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要积极探索将各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资金等项目资金统筹起来,用以鼓励和引导农民下山转移,以提高资源共享率和要素利用率。要进一步明确各个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目标,科学分工,强化协作,形成整体合力。三是要因地制宜安置。安排安置点时,要打破乡镇行政区划界线,在县政府统筹规划下,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要强化经济杠杆的调节和引导作用,城区内尽可能实施公寓式小区安置,以利于节约土地资源和提高城市品位。城区外还可采取资金补助式下山转移、中心村自建房式下山转移和县外安置等多种方式。安置点的规划建设要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以及民族风俗文化相结合。
劳动力的保障措施范文6
关键词二元经济结构农村剩余劳动力制约因素
1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学理论
最早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研究的是阿瑟·刘易斯。20世纪50年代,他在《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一文中,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分为以城市为主的现代工业部门和以农村为主的传统部门两部分,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水平要远远低于工业部门的。要实现农村的工业化和农业的现代化,就要由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化,达到城乡同一。首先就要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他认为,在那些相对于资本和自然资源来说,劳动力是如此丰裕,以致在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很小或等于零,甚至为负的国家里,劳动力的无限供给是存在的。也就是说在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很小,为零或负的情况下,农村出现劳动力剩余。如附图,横轴OL代表劳动力,纵轴OW代表工资,D代表的是劳动的边际产品。在保证工资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工业部门可以从农业部门吸收源源不断的劳动力,当吸收劳动力至Ln时,农村中已无剩余劳动力,工业部门要再吸收,只有付出更高的工资。同时农村中由于剩余劳动力的转出,开始向机械化迈进,从而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最终实现农村地区工业化和现代化。
发展经济学家托达罗也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作出了解释,他认为,农村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的决定因素是城乡经济结构差异以及转移者对转移成本和效益的权衡,其动力是城乡预期收入水平的差异和城市就业的概率。托达罗模式涵盖了以下几点内容:第一,人口流动的基本力量来源于转移者对比较收益与成本的合理经济考虑,这种考虑还包括心理因素;第二,预期的而非现实的城乡工资差异使人们作出移入城市的决策,这种预期的差异主要包括两个因素,工资水平和就业概率。而就业概率的大小又由城市失业率的高低和城市新创造就业机会的多少来决定;第三,农村劳动力获得城市工作机会的概率和城市的失业率成反比;第四,人口流动率超过城市工作机会的增长率,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合理的。在城乡预期工资差异很大的条件下,情况必然如此。
2长期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的因素
(1)农业发展落后和农村劳动生产率不高。目前我国的农村尚处在规模家庭经营方式下,农业现代化和机械化水平不高,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特别是一些有文化技术水平的劳动力,长期外出打工,留在家里的基本上是老弱妇幼者,这种低素质的农业劳动力难以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同时也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进一步转移。
(2)乡镇企业吸收能力逐渐减弱。在二元经济结构的城乡分割下,农村剩余劳动力最初是向乡镇企业转移。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由于乡镇企业过于分散,地区布局不合理,乡镇企业的聚集效应减弱,导致就业容量减少。另外,乡镇企业由于资金增密,生产方式逐步转向内涵式生产,因而对简单农业劳动力的吸引力越来越少。
(3)城市吸收能力减弱,城镇化水平不高。随着我国经济体制转轨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积极推进,引起城市职工下岗数量增加,城里就业压力日益增加。同时,我国城镇化的水平比较低,也无法吸收过多的劳动力。从世界各国发展历史看,工业化、现代化进程都伴随大量人口转移,而在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差距水平很大。2001年我国城镇化水平为37%,与同等GDP水平的国家比要低许多,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50%和发达国家的70%~80%。这都加大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难度。
(4)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加大了农民向城镇迁移的成本,从而进一步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现存的户籍制度,给进城打工的农民工带来诸多的不便,比如他们无法取得同城镇市民同等的竞争能力和平等的待遇,没有相配套的医疗保障措施,子女上学受到歧视性规定等。另一方面也存在一些人为因素,比如长期拖欠农民工的工资,有些行业明文规定不招农民工,甚至有的城市要求农民工进城后需缴纳暂住费、管理费、岗前培训费等等,这些都加大了农民工进城的成本,使许多农民工对进城打工望而却步。
(5)农村劳动力自身文化素质低也制约了其向城市的转移。我国农村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的劳动力的比重高达80%,文盲半文盲占5.68%,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6.64%。在农业劳动力中,受过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的只占农业劳动力总数的5%,这些劳动力因为无文化无知识无技术,导致无法从事高技能、高工资的工作,只能从事一些依靠体力的,甚至是无保障的工作。因此劳动者素质低已成为阻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又一个“瓶颈”。
3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选择及对策思考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一个国家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化的必由之路,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趋势。要富裕农民,就要减少农民,因此我国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1)要提高农业生产率。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是实现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的基础,政府应积极创造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宏观环境与政策,积极干预和支持为农民提供现代化经营所必须的各种产前产后服务。同时,建立健全农用土地流转机制,还要转变农业经营方式,拓展农业内的就业空间。在农业现代化技术类型和路线的选择上,着重培育发展资源和劳动密集型农业为主,坚持走高就业低成本的农业现代化的技术路线,避免过早地走上资本替代劳力的道路。再次,要因地制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延长农业产业链。
(2)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乡镇企业仍将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渠道,当前应调整乡镇企业的发展方向,一是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工业。特别是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储藏、保鲜、运销业,逐步形成种养加工、产、供销一条龙,农工商,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链条,既能充分发挥乡镇企业优势,促进乡镇企业新一轮的增长,又能吸纳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二是要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把交通、通讯、保险、金融、信息服务、技术服务等行业作为重点,积极发展,从而拓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渠道。
(3)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使劳动者能够平等竞争、自由选择、自由流动。加快城市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保障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就业的合法权益。完善省、市、县垂直的职业介绍组织机构,并与省际间、国际间的服务网络相联通,扩大服务范围增强服务功能,以充分发挥职业介绍机构在劳动力转移中的媒介作用;尽快建立有关城镇劳动供求信息的预测、预报体系;完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信息服务,从而避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盲目流动。
(4)加强农村教育和劳动力就业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受农民自身人力资本素质和适应力的制约。一般来说,文化程度高的农民市场意识较强,能够通过多渠道收集社会信息,了解职业的岗位需求,自觉地接受各种职业岗前培训和专业技术教育,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而当前我国农民平均接受教育水平较低,这使得他们进城后无法参与高收入岗位的竞争。因此这就需要政府、社会、企业等方面出资,构建完善的农村教育体系。通过建立健全多元化的基础教育办学模式、改善办学条件、普及农村儿童的义务教育,实行大规模的各种职业培训,从而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5)加快体制创新的步伐,为农民进城创造良好的制度性前提。尽快改造传统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实现户籍管理上的城乡统一,实行城乡一致的劳动用工制度;缩小农村劳动力和城市劳动力在用工成本上的差距,改革土地制度。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土地市场,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代替目前土地和农业对兼业农民的保险机制等。只有在制度上废除造成我国城乡分离的基础,使农民真正获得国民待遇,才能从根本上为农民进城创造出一个宽松的社会环境,最终完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6)加强组织领导,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提供可靠保证。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和城镇转移,是解决农民增收缓慢问题的现实选择,是实现农村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各级党委和政府应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大局出发,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努力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局面,积极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开展。
(7)努力创造更加良好的政策环境,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应在财政、税收、金融、土地、工商、劳动保障等各个方面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应进一步完善有关农村土地承包及农民进城入镇的优惠政策。在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基础上,积极推进土地流转,放活土地使用权。要严格执行国家的农村税费改革政策,规范农村分配关系,不得在规定承担的有关税费外,向外出务工的农民加收其他任何费用,从源头上堵塞各种乱收费渠道,从根本上减轻进城镇务工农民的负担。
(8)加强思想教育和政治宣传,消除对农民工的歧视心理和歧视行为。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民工仍然是弱势群体。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在观念上存在的“城乡对立”和在体制上存在的城乡分治的深刻影响,城乡居民存在着严重的心理隔膜,城市居民对农民工在心理上存在着认同歧视和情感歧视,并表现出相当矛盾的双重心态:一方面是接纳的心态,因为农民工是很好的廉价劳动力,可以分担城市居民不愿做,而城市居民又需要的那些累活、脏活和险活;另一方面是拒绝的心态,因为农民工加剧了城市就业市场的竞争,害怕他们抢夺了工作机会,也担心会影响市容和社会治安。这种双重心态实际上是只承认农民工的劳动,不承认农民工的权益,由此而又导致了一系列的歧视行为,如就业歧视、劳动报酬歧视、社会福利歧视、子女就业歧视、执法歧视及日常生活和交往歧视等等。社会对农民工存在的这些心理歧视和行为歧视,严重地阻碍了他们融入城市社会生活,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必须加强思想教育和政治宣传,通过事实教育城市居民对农民工的正确认识,在全社会逐步造就对农民工的尊重氛围,促进农民工向城市居民的转化。
参考文献
1熊启泉.民工荒的成因及现实意义[J].改革,2005(5)
2候风云.中国农村劳动力剩余规模估计及外流规模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农业经济导刊,2004(7)
3张佑林.农村剩余劳动力迁移的拉力与推力因素[J].改革,2005(7)
4王爱民.用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J].理论前沿,2004(2)
5杨莎莉,丁福云.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成因分析[J].农村经济,2004(6)
6许永兵,文春玲.农村内部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影响分析[J].农村经济导刊,2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