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华饮食文化的理解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华饮食文化的理解范文1
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综合病房楼;人性化思考:功能模块;城市肌理
中图分类号:TU246.1+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0)05-0124-03
江苏省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位于常熟市老城区(历史文化保护街区)占地5.2万m2,总建筑面积10万m2,医院内有清朝两代帝师翁同和的私家园林――“之园”,其风景优美,典雅别致。园中有池,池中有岛,古树名木众多,树龄最高的已有2∞多年,园内亭台楼榭,小桥流水,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神韵(见图1)。
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为江苏省首批二级甲等医院,具有较雄厚的医疗技术实力和先进的医疗设备,即使在全国县级医院中业绩也名列前茅,2006年受甲方委托,由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承担常熟一院综合病房楼工程的设计工作。综合病房楼集诊疗、住院疗养于一体,主要功能:住出院办公、探视大厅、医技用房、标准层护理单元(病房)、洁净中心手术室、重症监护(ICu)、洁净中心配药、中心消毒供应室等,功能及流线极为复杂。由于医院位于常熟老城区,规划设计条件限制较严。其中建筑限高;与“之园”的景观协调;与传统历史街区风貌协调;综合病房楼功能的复杂性,都给设计增加了难度,针对以上几方面,谈谈常熟一院综合病房楼的设计体会。
1 历史文化街区对综合病房楼的影响
位于常熟老城区的医院建筑,其风格应体现南方地区“小桥流水”,“自墙黛瓦”的建筑风格。在总图设计中将3.6万m2病房楼划整为零,在建筑基地较为紧张的情况下,分三幢(A楼、B楼、C楼)南北向布置(见图2、3)。
AB楼为一期工程,C楼为二期。在总平面布局中,采用母题设计手法将A、B、C三楼交错布置,体现病房楼建筑群的整体韵律和节奏,延续了原有历史文化街区的肌理特征。在建筑单体上,采用入口灰空间的处理手法,(与门诊楼人口设计手法一致)体现南方建筑通透、灵巧的建筑特征。外部造型在满足历史文化街区限高的要求下,采用深灰色坡屋顶建筑造型,较好地体现了苏州地区建筑的特征(见图4)。
2 虞山风景区与综合病房楼的关联
除了历史文化街区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环境考虑因素,就是虞山。虞山自古就有圣贤与青山相伴的传统,三千年前伸雍与泰佰让国奔吴,他死后所葬之山改名为虞山。
虞山位于风景美丽的沙家浜畔,阳澄湖边,素有“七溪流水贯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的美誉。虞山最高峰海拔263m,是常熟历史文化积淀的历史见证。规划要求既不要遮挡虞山风景区的美景,起到“引山入城”的规划构想,同时,又要使虞山成为古城区的背景,两者相得益彰(见图5)。
在总体布局及单体设计上,充分考虑以上因素,巧于因借,达到规划设计条件的要求。尤其在三元桥上观看医院全景,江南风格统一的门诊、病房综合楼在虞山优美的天际轮廓映衬下,更加浑然一体,典雅别致。
3 “之园”对综合病房楼的影响
一个园林,尤其是精美的南方私家园林位于医院基地中,摆在设计者面前的首要任务就是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在总平面布局中,仔细研究了“之园”园林的品质及边界特征,寻求建筑布局与原有园林布局的切入点,尤其是名木古树的保护,空间视觉尺度,建筑色彩的协调等更是重中之重。
古树的保护:在设计中,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尽量保护古树。建成后主入口前就成功保留了一棵古树。
空间尺度:由于规划限高,八层左右的病房楼位于基地中是合适的,从“之园”中均有理想的视点观赏到新建病房楼。
建筑色彩:色彩的选择遵守历史文化保护街区的有关规定,以白墙黛瓦为基调体现医院建筑特征。
4 综合病房楼功能的复杂化
4.1 功能组成
本工程为3.6万m2综合病房楼,层数为8层,其中四层为设备层,整个病房楼由A、B、C三幢楼组成,AB楼之间设四层裙房,形成病房楼的主体。功能如下:地下一层为地下车库及设备用房,并设六级人防(二等人员掩蔽所)。一层:住出院大厅、妇产科病房、鲜花超市、职工餐厅、DSA、MR、CT等,二层:妇产科病房及产房,三层:手术室、ICU等,四层:(设备层)中心供应室、洁净中心配药,五一七层为标准护理单元屋顶设闷顶(见图6)。
本工程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总用地面积:52000m2
总建筑面积:36000m2
总床位数:489床
手术室间数:14间
lcu床位数:17床
4.2 各功能模块的特点
4.2.1 洁净中心手术室
①采用洁净分区的设计理念,区分洁净与污染区,合理安排各种人流、物流(见图7)。
②与ICU有方便的交通联系(二者位于同级别洁净区域)。
③14间洁净手术室。分百级、千级、万级、十万级等。
④病人流线:通过换床厅进入洁净中心手术室。利用换床解决洁污分区问题。
⑤医生流线:医生通过强制卫生更衣进入洁净中心手术室。
⑥污物流线:手术后产生的污物由污物电梯送至中心消毒供应室(四层设备层),消毒后送至各病区。
4.2.2 ICU部分
①采用洁污分区的设计思想,合理安排病人及医生的流线(见图7)。
②ICU采用中心大厅及单间监护的方式,周围设医疗附属用房。
③与洁净中心手术部具有方便的交通联系,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同在洁净区有利于避免交叉感染。
4.2.3 洁净中心配药
位于设备层内。分营养用药及青霉素两部分,设医生卫生通过,核对区,存放区,发放区,办公区等,各区遵循洁净中心配药的工艺流程,合理布局,成为医院各功能模块中的亮点。
4.2.4 中心消毒供应室
位于设备层内。根据中心消毒供应室的工艺流程,分污染区、清洁区及洁净区。为医院特别是为手术室提供了符合要求的消毒物品。对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5 医院设计中人性化设计思考
在医院建筑设计中,人性化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病人的关怀,体现在医院设计中的方方面面,大到总体布局,小到栏杆、扶手,无不与患者息息相关,笔者从以下几个角度探讨常熟一院综合病房楼在^性化设计中的一些体会。
5.1 总图设计中人性化设计要素
5.1.1 使医院建筑处于一个优美的就医环境中是对病人最大的人性化关怀。
①基地南侧有河流及规划的城市景观道路,有充足的日照通风条件,为综合病房楼提供了良好的城市景观。
②单体ABC平面东侧,在总图布局中充分考虑了与“之园”的结合,建筑布局采用错位布局,使病房对“之园”有更大的观赏面,二者互为借景。
③四层屋顶设观景平台可观赏虞山风景区。
5.1.2 建筑单体的人性化思考:
1)适宜的建筑模式尺度为病人的康复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病房尺寸:3.9m×7.8m,‘满足三床间布局的规范要求,内配卫生间有利于病人使用。
2)单、复廊标准护理单元模式
在标准护理单元的设计中,平面采用单、复廊结合的形式,北侧为医疗附属用房,以医护人员为主,南侧为病房,以病人康复为主,流线的清晰,合理的功能分区,避免了交叉感染,为使用医院的人们提供了良好的人性化关怀。
3)标准层设标准病人浴室、开水间、备餐间
在标准层设计中安排病人浴室、开水问、备餐间,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体现了对病人的关怀。
4)护士站的位置
护士站位于标准护理单元的中部,服务距离较短,开间7.8m,南侧服务于患者,北侧有利于医务人员的使用且空间开放。
5)无障碍设计
建筑入口采用无障碍入口,在建筑内部设无障碍电梯、残疾人厕所等。
6)建筑色彩与标识系统
A:室外色彩以南方的“白墙黛瓦”体现苏州地区江南水乡的风采,色调清淡雅致,有助于病人的康复。
B:在建筑内部根据不同病区的特点,采用不同色彩组合。如妇产科病房以暖红色为主,充满温暖;标准病房以浅绿为主,宁静、安详。
c:整个医院的标识系统的设计清晰明了,极大方便了患者的使用,尤其是公共空间的设计,一方面考虑整体内部空间艺术效果,另一方面以方便病人为主旨,每层通过不同色彩的设计,使整个医院空间具有较强的可识别性。
7)“之园”园林空间的借用
中华饮食文化的理解范文2
饮食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具有文化的共性。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翻译是文化的传通。对于翻译,传统观念认为,就是两种语言间的转换,而忽视了翻译的文化问题。事实上,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者遇到的最大困难不是语言,而恰恰是文化。翻译本身就是不同文化间交流的产物,是跨文化传通。20世纪下半叶,翻译的研究出现文化转向,目前,在翻译研究界,人们把对翻译的意义和作用推向了另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文化交流与传播。人们把目光投向了翻译承载的使命,把翻译置于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中进行考察。因此,饮食文化的翻译研究也应置于中国与世界接轨的大背景下进行。
经历了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国人民的光荣与自豪。目前,文化与翻译的研究大多着眼于宏观,而专门讨论文化某一领域翻译比较少。据悉,北京为了迎接2008奥运,针对菜单翻译问题,向社会各界征集对《中文菜单英文译法》的意见,,收录了2700多条菜单及酒水的英文,另外,还专门组织了专家研究讨论有关菜名的翻译,旨在让国外旅客更方便地了解中国饮食文化。菜名实际上是一国文化的体现,老外对中华饮食文化的了解很大一部份就是从中国菜中体现出来的,如果外国人能明白我们的一些菜名的寓意,或是把这些菜名弄明白,实在是在学习一门艺术,他们定会因此而更了解和喜欢中国。
二、饮食翻译中的文化身份问题
基于文化研究的广阔视野来探讨华夏饮食文化的翻译,就不能不涉及到其文化身份问题。文化身份通常被看作是某一特定文化的特有,同时也是某一具体的民族与生俱来的一系列特征(蒋红红,2007)。无论对于一般意义上的文化还是某一特殊领域里的文化,在翻译中识别文化身份可以强化本民族的文化特点和文化特性。不同的国家和民族的饮食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就是文化个性或民族特性,构成着独特的民族特色文化,形成了世界文化的多元性。中华饮食文化形成其固有的文化身份,是文化中最珍贵的部分,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予以最大限度的保留并有效传播的部分。
具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在文化饮食翻译中,要求译者必须对中西文化都有充分把握,用西方人最喜欢的方式去翻译中国的文化内容。笔者认为,汉英翻译的目的之一在于让世界了解中国,促进中华走向世界。但不断交流与融合的世界文化使人类共性的认识逐渐扩大,随着经济政治的全球化,各民族间的差异不断在缩少,而中华自身的文化身份却变得模糊。正如A.L克鲁伯所说“每一种文化都会接纳新的东西,不论是外来的,还是产自本土的,都要依照自己的文化模式,将这些新的东西加以重新塑造。”当我们自豪地看到伟大的中华文化被广泛传到世界各地时,我们要注意中国也在不断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出和影响。笔者认为,在世界全球化和文化的趋同过程中保持中华饮食文化固有的个性和特征,保证中华饮食文化身份的清晰度,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
要保持中华文化身份,使之有效地得以传播,首要的是保护文化的核心价值不受到损坏(李庆本,2004)。不同文化的相互了解,互为尊重,互为补充,以达到人类心灵的沟通,应该是多元文化语境下的一种理想追求。美国著名汉学家约翰.J.迪尼教授指出:“每一种语言都从文化中获得生命和营养,所以我们不能只注意如何将一种语言的内容译成另一种语言,还必须力求表达两种文化在思维方式与表达情感方面的习惯。”那么,翻译作为跨文化传通,如何才能发挥其本质价值,让世界人民都认识中华饮食文化,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中华饮食文化翻译中的“痛处”——可译性与不译性
在翻译研究中出现了可译与不可译的争论。我国著名翻译家杨宪益先生提出了“文化意味”不可译这一问题,是指文化中的意义,即这种文化意义对本文化群体而言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对不同文化群体的成员来说,则是陌生的。我们知道,由于世界各国人民所生长环境的地理、气候及风俗习惯等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相互而言有许多新鲜事物。如中国有许多像“狗不理”“麻花”“糯米鸡”“双皮奶”等这些有名的民间食品,要把它们翻译出来介绍给外国朋友认识确实不容易。因为这些传统的食品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不能从英语语言的文化中找到相应的词来表示,而且它们当中还隐含了不少历史典故,并非能用三言两语道清楚。
关于如何更好地解决饮食文化翻译中的“文化”问题,金惠康教授认为,对于这种存在的语言不可译和文化不可译,“从翻译技巧的角度看,译者若紧扣原语的含义,不死抠字眼,至少能对作者的意思进行诠译或引申,这样可实现和提高跨文化的可译性”。笔者认为,根据翻译中的对等原则,这种对等是没有绝对的对等,在文化翻译这方面尤为明显。因此,翻译时只能通过寻找相通点而不是相同点,使原语者和目的语者能达到一个共识,这是从实践中已经证明可行的,因为文化是可以理解的。那么,作为译者就要充分了解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
我国的外交政策提出要做到“”。在翻译研究中,有学者也提到,翻译是个的行为过程。由于文化翻译具有跨文化性,翻译必须做到尊重原文化与目的语文化,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手段,努力使译文保持原文化的意义与内涵,达到宣传和发扬原文化的目的。
四、存在问题
2006年,北京市旅游局从北京各大涉外饭店搜集了3大箱菜谱,共30000多个菜名的翻译。有关翻译小组人员研究后,发现其英语翻译五花八门,有的让外国客人不知所云。笔者认为,以上所举虽是小事,造成的却是国家间的误解。可见,翻译的跨文化性意义是不容忽视的。
笔者从网络以及相关一些书籍上收集了几百个中餐菜名的英文翻译,并对此进行研究,发现存在着三大翻译上的问题:
1.翻译得不知所云
“水煮鳝片”翻译成‘thewaterboilstheshanslice’,如此按字面来翻译成的英文实在令人啼笑皆非。还有把“麻婆豆腐”翻译成“满脸雀斑的女人制作的豆腐”,“红烧狮子头”翻译成“烧红了的狮子头”,“四喜丸子”翻译成“四个高兴的肉团”,看了会叫人跑掉。因此,对于菜名的翻译,译者切忌没理解清楚其真正的含义而直接用字对字的方法来译。这些翻译或是有明显的语法错误,或是严重歪曲原名的意思,使外国人读后感到一头雾水,不知所云,这不能达到通过翻译进行交流的目的。
2.表达不一,让人糊涂
在中国饮食文化翻译中,往往会看到一些用词不一致的现象。由于不同的英语单词,它所指代的事物,表达的意思都是有所差别的。这个问题主要出现在对点心类的翻译上。如:
把“馒头”译成:steamedbread;steamedbun
把“汤圆”译成:pudding,dumpling,ball
把“粥”译成:gruel,softrice,porridge
一个食品竟然派生出好几样不同的东西来,确实让人费解。因此,翻译此类食品时,译者一定要理解清楚各种食品的性质特点,找准相关的词来翻译,不能张冠李戴,更不能顺手牵羊,东拉西扯一个词来凑合,此做法是对文化极大的不尊重。对此,尽管译者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翻译,因为翻译方法是灵活的,但应尽可能地保持原文化的意义与内涵。如“宫保鸡丁”这道菜有常见的3种译法:
GongBaoChicken;
SauteedChickenCubewithPeanuts;
DicedChickenwithPeanutsinChiliSauce(2007-12-13).
3.不够准确
由于文化上的差异,在饮食翻译上,我们不难发现,有不少中国特有的东西是不能在英语字典里找到相关的词来表示的。另外,有些食品,我们可以用英语表达出其基本意思——一个笼统的意思,而不能道出其细节。如:中国菜当中,有很多是以“肉丸”为主材料而做成的。可是一个“丸”字,都用‘meatball’来译的话,笔者认为十分不准确。难道外国人天生来就会知道中国制作‘meatball’里头究竟是猪肉,牛肉,鸡肉还是鱼肉?在此,译者要注意一点,某些教徒是不能吃某类肉的,如伊斯兰教徒不吃猪肉。因此,笔者认为翻译的准确性不仅是翻译的一个行为标准,也是一个道德标准,是尊重各国人民文化的表现。而且,这种笼统的翻译,往往会失掉地方饮食文化的特殊性——文化身份。
再如,中国人除了三餐主食之外,还喜欢吃糕点,糕的品种可谓不胜其数。广东人喜欢吃的早点有“萝卜糕”和“芋头糕”,有人翻译成:‘Friedwhiteradishpatty’和‘Tarocake’。笔者查阅了《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和《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两大权威词典,比较了patty,cake,pudding,pastry,dumpling,和bun的词意,认为在翻译两种食品时,根据它们的选料(萝卜,芋头,粘米粉,水),做法(蒸),及特点(软块状),最佳的选词是‘pudding’。
五、饮食文化翻译的方法
为了能更好地翻译出中式菜名,笔者认为,了解中国菜名的命名方式尤为重要。根据王秉钦教授在《文化翻译学》一书中所提,可归纳出六种方式:以写实物法命名,以写意手法命名,以人物、地名、数字以及颜色命名。从这些命名方式中可以看出,除了以写意手法命名的一些菜名之外,大部分的菜名都显示出菜肴的主材料,作料,烹调方法,口感,口味等信息,有些就以菜肴的发源地和发明者来命名,也有些菜名本身是个历史典故。有了这些信息,译者就可根据菜肴的特点来确定翻译的方法。
另外,从翻译的内容和本质来看,笔者认为与文艺性的翻译相比,饮食文化的翻译更多的属于科学翻译,因为它是以传达实用信息为主的翻译活动,以求信息量相似的思维活动和语际活动(黄忠廉,李亚舒《科学翻译学》,2004)。而且,饮食文化翻译有很明显的“准确性,有效性,程式化”(黄忠廉,李亚舒《科学翻译学》,2004)等科学翻译的特征。至于怎样译,就“要由译者面对文本,综合各种因素做出最后决定”,是“讨价还价”的结果。(贺微,2006)基于此特征与目的,笔者对饮食文化翻译的方法归纳如下:
1.直译法
对于中外两国都有的食物或食品,就用现有相应的词或表达来翻译。如各种蔬菜、水果、肉类等名称可从字典中找到相应的词来翻译。如果是一些外国有而本国没有的食物,我们也可以找出相应的英语单词来翻译。可是对于一些本国有而外国没有的食物,如果外国人有现成的说法,翻译时就可直接采用,如广东有一种瓜,当地人称作“丝瓜”,外国朋友称为‘Chinesecucumber’;如果没有相应的词来翻译的话,就得改用别的方法,避免前面所述的那些不该发生的笑话。
2.音译法——创中国特色
音译法可以用来翻译一些本国或本地特有的食品。事实上,国内许多食品的名称如“香槟”(champagen)“芝士”(cheese)“吐司”(toast)“汉堡包”(hamburger)等都是从地道的英语所翻译过来的,久而久之中国人都知道那是什么东西了。那么,我们也可以直接用我们的读音来翻译本国特有的食品,让外国人都熟悉中国的说法及认识它们,据了解,在美国和欧洲的中餐馆中,中文菜单翻译英文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音译”,这种方法简洁而直接也很有特色,如豆腐,更多的用‘TOFU’来翻译,美国人点菜时已经会正解地说“TOFU”,还知道它是有益健康的。这才真正做到了传播本国饮食文化精髓的目的。诸如此类的,又如“驴打滚”(Ludagur),“狗不理”(Goubuli,后来据此读音定为:Gobelive);再如“馒头”,“饺子”,“汤圆”不如直接音译为:Mantou,Jiaozi,Tangyuan,这样一来,外国朋友也就知道这是地道的中国风味小吃了。
3.混合法
虽然音译法直接而且很能体现中国的特色,但是,对于一些初次接触中国饮食文化的外国朋友来说,确实有点为难了他们。为了更好地解决跨文化理解上的问题,译者还最好在音译之后稍加注解或补充说明。如,对“狗不理”可加注‘steamedmeatbun’的解释;在翻译“河粉”时,可加注‘cantonesestyle’使之更准确。
另外,对于一些以人名,地名等来命名的菜名,翻译时可采用音译与直译混合的方法来处理。如“宫保鸡丁”可翻译为:‘GongBaoDicedChicken’(笔者译),“麻婆豆腐”译为MaPoBeancurd或MaPoTofu(注beancurd)(笔者译),“东坡肉”译为‘DongPoStewedPork’。
4.意译法
以写实手法命名的菜名,往往其体现了菜肴的很多基本信息,因此比较多地采用意译,主要把菜肴的主料,口味,口感,烹法等基本信息翻译出来,或者再加用‘with+辅作料’。如:braisedbeefwithbrownsauce红烧牛肉
Slicedchickenwithseasonalvegetables时菜鸡片
Tenderstweedfish水煮嫩鱼
Slicedfishwithtomatosauce茄汁鱼片
SatuteedSliceMuttonwithScallion葱爆羊肉片
RoastedLambLeg烤羊腿
FriedEggswithHam火腿煎蛋
TraditionalAssortedSweetsBeijingStyle京味什锦甜食
5.图文声并用
用意译法来翻译菜名,使翻译有更高的准确性和更强的有效性,但有时候会显得过长,不简洁。为此,笔者认为可以用简洁的翻译加附上相应的图片,这样的效果会更佳。而对于一些含有历史典故的菜名,更好的是通过服务人员现场解说,或者让外国朋友翻译出有关背景资料供阅读。
六、结论
随着经济政治的全球化,文化也不断全球化。事实上,中国早在秦汉时期,就有对外的交流。如西汉的张骞出使西域,唐朝高僧鉴真东渡日本等,这些跨文化交流,使中国有机会吸收外来的先进文化,同时也把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饮食文化,发扬并传播到世界各地。那么,在跨文化的环境中,各国人民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途径,才得以如愿有效地相互交流呢?本文就是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来探索文化翻译的另一新意义——文化的传播。为此笔者想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翻译展开讨论,通过讨论,探讨目前中国饮食翻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归纳出一些相应的翻译策略用以处理翻译中的问题,使翻译真正实现交流,传承,沟通,创造与发展的本质价值。
参考文献:
[1]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续编.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2]吕俊.跨越文化障碍——巴比塔的重建.江苏: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3]王秉钦.文化翻译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
[4]许钧.尊重、交流与沟通——多元文化语境下的翻译.中国翻译研究论文精选.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5]龚光明.翻译思维学.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6]拉里A.萨默瓦,理查德E.波特.文化模式与传播方式——跨文化交流文集.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7]单波,石义彬.跨文化传播新论.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8]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3).
[9]贺微.译学研究的视角与选择[J].中国外语,2006,(5).
[10]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外语教学与究,2002.
[11]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外语教学与究,1997.
中华饮食文化的理解范文3
“吃”原是动物与生俱来的本能,对人类而言,“吃”似乎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所以一味谈“吃”未免难登大雅之堂。然而作为文明古国,中国人的“吃”却是与文化密不可分的,因为我们中国人对“吃”研究得很深、很透,很讲艺术,不仅谈出了文化,而且谈出了哲理,使人们在享受美味的同时得到精神上的陶冶。
众所周知,中国的美食在国际上享有盛誉,令“吃”过的人大饱口福,赞不绝口,难以忘怀。有人甚至把中国文化称为“吃的文化”。无论是褒是贬,这话确实有一定道理。这里我们只想对“吃”涉及的饮食文化做一番讨论和分析,从中可以发现中国人与“吃”联系得是如何紧密,是如何由“吃”及“理”,进而把“吃出来”的道理凝聚到饮食文化中,与“吃”相关的饮食文化又如何拓展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并被赋予了更深的含义,这也许才真正是中国人重视“吃”的深层原因。
毋庸置疑,饮食伴随着人的生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饮食文化对人们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它对人们的举止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会形成人们某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在这方面中国饮食文化表现得尤为突出,许多与“吃”相关的饮食文化就是典型的例子。在这些饮食文化中比喻是最重要的一种方法,这也是汉民族文化注重形象表达的一个重要方面,即用具体事物代替抽象概念,以形象比喻代替抽象说理。由于饮食文化的运用,使得所要说明的道理更含蓄,更凝练,更富哲理性,更具说服力。
汉民族的价值判断、是非判断、审美判断等很多都凝聚在饮食文化中,而其中很多是与饮食相关的饮食文化。有赞扬的、歌颂的、肯定的、有否定的、反对的、批判的。它彰显着我们这个古老的农耕民族和文明古国对“吃”的重视、研究及其认识的进一步升华。我们不难发现,古人从“吃”中悟出的道理在数量上是非常可观的。随着人们对事物客观规律认识的逐步深化,相关饮食文化运用得更加广泛,更加恰当和贴切。
民以食为天。“吃”是生存的重要保障之一,在获得这一保障的过程中,人们领悟到了许多真谛,并将其记录在有关饮食文化中,以此表达人们的饮食观和饮食规律。有对诸多相关事物的类比联想,因而语言更生动,想象更丰富,使人们由具体的事物联想到更深更远的哲学,回味深长。
中国人的“吃”是意味深长的。我们的文化选择了用关涉“吃”的饮食文化来表达人生的重大问题和平常事。饮食文化中有我们的传统,许多仍与现实十分酷似。有些饮食文化单从字面很难断定它的含义,必须深入其中才能通过一个个故事真切了解。历史总会有许多相似的地方,相关的饮食文化会令我们深思和借鉴。
文化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每个部分都以其独特的功能发生着作用。注意饮食文化事项中的功能作用,对饮食文化的完整理解很有好处。譬如过小年的时候,上海及江南一带流行吃“粽子糖”。民间传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这天灶王爷要奉旨上天汇报人间善恶,若是想来年风调雨顺、全家健康平安,就得好好招待灶王爷。粽子糖实际上是招待灶王爷的供品。粽子形似元宝,粽子糖甜甜蜜蜜,希望灶王爷享用后会向玉皇大帝“甜言蜜语”。虽然人们不再相信这种传说,但吃粽子糖的民俗却流传了下来。粽子糖在这里的功能就是“娱神”、“媚神”,从而使自己和家人趋利避害,其根本属于一种天地崇拜。通常人们认为正月十五元宵节吃元宵是因为“元”通“圆”,象征家人“团团圆圆”,实际上这种解释并不能反应其本来的功能。元宵光滑圆润,象征明月可以说恰如其分。正月十五是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用元宵祭祀月神是一个非常合理的解释。因而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典型的日月崇拜。用“吃”来解释饮食文化中的要素,很容易抓住文化的本质内容,还原饮食文化的本来面目。
对一些问题的思考,建立在丰富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对饮食的关注使得人们从中悟出诸多哲理,而这些抽象的道理又都包含在多姿多彩的饮食现象之中,有具体的形象可依,是人们熟知的,令人倍感亲切自然。这是一种形象的解读和哲理的启迪,也是一种文化的选择,有些经过时代的淘洗,使用的频率更高,更受人们的青睐。随着时间的推移,后来的人们也许已经不清楚一些饮食文化的本义了,但他们对其比喻义却是十分熟悉,频繁使用的。
人们对各种各样的人和社会现象有自己的看法和判断,并用形象生动的与饮食有关的饮食文化表达出来。所以当我们看到与饮食相关的这些饮食文化的时候,如果只是理解了它的表层含义将是肤浅的。我们必须看到深层的内蕴,看到它所饱含的深层哲理和人生追求。
意象和哲理的紧密结合,达到了意味无穷的审美效应,这是中国文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从现象上看,似乎这些饮食文化就是谈论“吃”以及与“吃”相关的话题。但从实质上看,它更多的是谈“吃”以外的东西,甚至看起来是谈“吃”的,实际上一点儿也没有说“吃”本身。所以是言在“吃”而“意”在彼。
饮食文化特有的寓意产生了更精致更含蓄的作用,而由于这些涉及到饮食的饮食文化的独特之处,使得语言运用的效果更生动更鲜明,更具亲和力,给人印象更深,难以忘怀。因为它是从一个个具体的饮食的事情中发现和总结一个个道理,并逐步将这一道理拓展推广到其他范围和领域,它所要阐明的一个个道理也更具有了广泛性和普遍性。从推理过程来看是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但最终要表达的抽象的一般的道理却仍是运用了最初的那一个个具体的个别的事理,即是运用具体的来表达一般的。所以用来表达抽象事理的仍是生动的。
中国人讲究“吃”,追求“吃”,在“吃”出味道的同时,“吃”出了文化,“吃”出了哲理。“酒足饭饱”并不是人人羡慕的,“丰衣足食”也不是我们唯一的至高追求。令我们志得意满的未必只是“吃”的享受,虽然我们的语言中尤其是饮食文化中涉及的“吃”如此之多。因为“吃”已经和我们的精神生活水融,无法将二者截然分开。
饮食问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的进步程度、社会绝大多数人的生活状况和他们的关注重点。当社会发展到较高级阶段,生产力水平有了长足发展的时候,人们就已经不会像从前那样把保证自己的物质需要作为首要着眼点了,因而人们就不会以吃饭问题作为自己所要追求的最基本的生活目标。而当已满足了这一基本要求后,他才会有更高的精神追求。这就是古人认识到的:仓廪实而知礼节。故而与此相关的饮食文化不只是简单地说明了某一个“吃”的道理,更重要的是它昭示着人们对真的追求、对善的肯定、对美的颂扬。
中华饮食文化的理解范文4
【关键词】餐具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前言:现阶段,随着我国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不断的学习汉语想要了解中国的文化,这也成为我国社会中的一种潮流。饮食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内容。饮食是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与人们的生活质量、精神生活息息相关,饮食的文化也是每一个国家和民族最为经典的文化。而产生各国之间饮食文化差异的原因中就包含了餐具的不同。因此本文针对餐具设计中中西方餐饮文化差异的产生进行分析,以期能够为我国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的研究做出贡献,使跨国文化之间的交流避免因为文化差异产生误解,也能够有效的促进文化的交流和互补。
一、中西饮食文化的含义和特点
中西方的饮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因此也都具有自身的民族特色和内涵,中国的饮食文化是中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精髓,而西方文化也有着非常深远的历史,下面就针对中西饮食文化的内涵的特点进行研究[1]。
(一)中国饮食文化的含义和特点
中国的饮食文化主要指的就是我国民族在长期的发展中,饮食的生产和消费的一个过程,这也是我国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不断积累。中华文明具有五千年的发展历史,饮食文化也随着时间的发展在不断的进步,从开始的茹毛饮血发展到用火烧食物,再到后期唐朝和宋朝的发展阶段,进入到现在的比较繁荣的时期,这些都是我国饮食文化发展的成果。我国主要有菜系,分别是:鲁、川、粤、闽、苏、浙、湘、徽。这些菜系能够体现出中华饮食文化比较明显的区域性和季节性,这些都是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2]。
(二)西方饮食文化的含义和特点
西方饮食文化是西方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创造出的精神和物质财富,西方的意大利菜是饮食文化的鼻祖,而法国菜则是西餐的国王,美国菜是最新兴起的新贵。西方饮食中,日常都是以肉为主,素食作为辅助,这也是西方饮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西方国家饮食中比较著名的就是意大利菜、法国菜、美国菜和德国菜等等。这些菜的特点都能够良好的体现出西方国家在饮食方面比较精湛的厨艺。而西方人为了能够保证饮食的均衡,经常生吃蔬菜,这也是保证其营养不会流失的主要手段和特点[3]。
二、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表现
(一)饮食观念的不同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国家,因此种植业也比较发达,正因为我国食物的种类相对比较多,因此烹饪的技术也多种多样。但是在西方国家则是主要以畜牧业为主,因此其饮食也是以肉类为主,烹饪的技术相对中国也变得简单。同时由于饮食习惯和食物的不同,其餐具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西方在用餐过程中会使用多种类的餐具,并且在进餐的时候会使用刀叉,而中国在用餐的时候餐具就比较简单,没有过多的分类,进餐的时候也仅仅使用筷子和勺子。这些都是中西方饮食观念不同所产生的[4]。
(二)饮食方式的不同
西方的餐饮文化和中国的餐饮文化上有着非常多的区别,就在饮食方面来看,中国的饮食文化主要就是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影响,吃饭的过程就是团结和和谐的体现,所以中国一般都是用圆形桌子用餐,这种也是中国的共餐制。而在西方,不管是请客吃饭,还是全家团圆,都是用餐的人一人一份,自己吃自己的,这种饮食方式也被称为分餐制。这两种用餐制度的不同就决定了餐具使用的不同,西方国家一般情况下在用餐开始到结束,盘子和刀叉的基础数量就是七份,而中国则是一人一份,因此在餐具的设计和使用上就能够明显看出西方和中国饮食文化的区别[5]。
(三)饮食内容的不同
在饮食的对象上,中西方也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一般饮食的主要内容取决于这一地区的气候和主要产物。由于西方国家主要是海洋性气候,因此西方人主要以肉类为食物,素菜则是辅食,西方人几乎每天的食物都是牛肉面包和牛奶,因此饮食比较单一[6]。中国人则和西方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差异,中国一般以素食为主,肉类为辅助,主食是大米和白面。但是中国由于物产比较丰富,所以菜品样式也非常丰富,这种差异的存在就导致中西方饮食文化出现了差别[7]。
(四)烹饪方式的不同
菜品的色香味一般都是通过烹饪的手段体现出来的,在较长的一段时间中,中国和西方的饮食呈现出不同的烹饪特点。中国人把烹饪视为一种艺术,因此烹饪的方式非常多,如:煎、炒、烹、炸、烧炖等,还需要配上各种各样的辅料,这样才能够使食物受到人们的欢迎。这也是中国饮食和西方文化最大的不同之处。西方对于餐饮的原料非常挑剔,但是烹饪过程就比较简单,这就是中西方饮食文化最大的差异。
三、中西方餐具设计中的传统饮食文化
(一)餐具的产生
餐具主要就是用在分发和取得食物的一种工具,同时也是盛放食物的器皿和用具。其中详细的可以分为:碗、盘、豆、盒等等,取得食物的可以分为:筷子、烧、匕首、刀和叉等。餐具的生产是人类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发明,尽管这种发明过程比较缓慢,但是从开始发明就意味着其有着美好的发展前景[8]。最早的餐具并不是设计,仅仅是为了能够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这也是人类最早期的简单的发明,同时也开启了人类餐饮文化的大门。现阶段餐具的基本功能和饮食文化相结合,才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饮食文化需求,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餐具的发明和使用也展现出了不同的特点[9]。
(二)中国餐具的变化
餐具的发展有着非常长久的历史,其餐具的演变也记录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发展与变革。我国的饮食餐具不断的发展,在原始的陶器阶段,一直到瓷器是餐具的发展顶峰。同时中国人在研究美食的时候还需要与餐具相结合,这样的搭配,才能够使吃饭的时候方便、简单,还能够相互呼应。这种完美的结合使食物和器具的美都得到非常完美的展现[10]。
(三)西方餐具的变化
餐具的发展是人类进步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人们在野蛮向文明进步的一个象征。人类的进步有着快慢之分,这一点在西餐的餐具上也能够看出,西方餐具的发展历史相对比较短,因此发展也比较迟缓。随着12世纪叉子被引入到欧洲国家,人们非常喜欢这一餐具,因此得到良好的传承。在西餐的餐桌上,刀叉是常见的工具,主要就是用刀叉把食物分成小块,以至于现阶段的西方餐饮中还是刀叉并用。在西方餐具的发展过程中能够看出,西方和东方之间的相似之处主要就是材料的发展情况决定了餐具的发展[11]。
(四)饮食文化和餐具之间的互动
餐具的发展是随着饮食文化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的,这也是人们长期的饮食生活中最终积淀而成的,饮食文化的发展是人们对于实物的热衷,这样的热衷心态也影响了最新的餐具的使用和发明。例如:咖啡的流行和风靡,致使全球都推出了具有不同种类的咖啡杯和咖啡壶。由此可见餐饮文化和餐具的设计是相互支持的,餐具的使用也能够在餐饮文化的发展中得以继承[12]。
四、餐具设计影响现代饮食文化
(一)进餐的习惯
1、筷子和叉子
筷子和叉子是中西方饮食之间最为明显的差异,中国人在饮食过程中使用筷子,需要的就是一双筷子之间的配合,这也是我国比较流程的一种说法,团结就是力量,这也是中国人崇尚集体主义的因素。筷子的形状比较圆,而且并不锋利,利用筷子使菜品入口,不会伤害人们的唇舌,这也是出于儒家思想的一种体现。而刀叉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和西方人的性格相似,例如:西方人习惯用刀叉把食物切开,人们也习惯对于未知的事物刨根问底。这些都是人们对于不同事物的不同追求,也导致了中国和西方国家之间的饮食文化差异[13]。
2、合餐和分餐
中国的饮食,实行合餐制度,并且餐桌上鸡鸭鱼肉全都齐全,食物的数量多于食用的数量。而西餐则使用的是分餐的支付,这样也能够保证食物更加卫生,不会浪费,即便是西方人的晚餐也仅仅有六个菜,其中还包括甜品。在这样的情况下也能够看出不同饮食习惯中的个体概念。中国人的人格构成主要局限在一个区域之内,而西方人的人格一般地立在环境之外[14]。所以在人们和相对自己另一方谈话的阶段,中国人的对方,一般显示出的是另一方和自己之间的关系,英语中的theother则完全指的是独立的客体,这些情况都能够看出中西方人们在饮食文化上的差异。
(二)食品的习惯
1、熟食和生食
中国人在饮食上面比较喜欢熟食,特别是喜欢刚做好的比较热的饭菜,例如:中国人认为鱼变冷了之后会变腥,年糕变冷了会变的硬,很多菜品都都是在热的时候才能够包成其原有的味道。但是与之相反的是西方人比较喜欢生冷的食物,或者是没有经过加工的海鲜。西方人比较喜欢海外的探险,所以人们不在乎吃的东西,经常是生的或者是活的食物就开始食用,而且西方人也认为生吃食物能够节省时间,因此西方人比较喜欢生食,这也就需要使用刀叉和比较大的盘子进行食物的分割,而中国人都喜欢吃烹饪好的食物,所以选择的餐具也是筷子和碗。
2、素食和肉食
早在四千多年之前,中国就进入到了农业的社会,因此这也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因素,中国人在餐桌上出现比较多的就是谷物类和蔬菜类,肉食是中国饮食中比较奢侈的食物。而西方国家由于周边环海,面积也很小,因此蔬菜和肉类相比较能够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收益,因此西方国家一般以肉类和腻之品作为主食,这也是人们饮食习惯不同的主要原因[15]。
(三)烹饪的习惯
1、复杂和简单
中餐在烹饪过程中比较精致,并且文明世界,对于火候和时间的要求都非常严格,所以在中国的饮食中经常出现“盐少许”、“醋较多”的情况,同时中国人也把烹饪方式作为人们表达情感和对生活理解的主要方式之一,同时也体现出了中国人的感性思维。而在西方烹饪的过程中,基本上都是油和盐加上食物放在烤箱之中,就能够做出快餐食物,西方人认为时间比较宝贵,这也是形成西方人饮食简单的原因。
2、意境和直白
中餐在饮食中重视的是意境的表达,基本上表现在菜名上,人们认为好听的菜名能够促进食欲,同时也能够激发人们的饮食欲望,这也是中餐中非常重要的意境。而在西方的菜谱中,菜名非常简单,消费者在名称上就能够辨别菜品的原料和做法,因此西方和中国的菜品在意境上表现出了明显的不同。由于其菜品的名称不同,因此选择的餐具也不相同,这也是中国和西方饮食上的差异。
中华饮食文化的理解范文5
关键词:猛料;烹饪术语;饮食文化;民族思维
“猛料”是近年来在新闻媒体,特别是在报纸杂志、网络中广泛使用的一个新词语。它最初作为一个烹饪术语出现,指“强烈有力的烹饪辅料”;后引申为一个新闻术语,指“能引起强烈反响的新闻消息”。
北京语言大学李润生先生在《新闻术语“猛料”的意义及其变化》一文中,从语义学的角度论述了“猛料”这一新词语出现的语言内部因素的作用,但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来思考,这一新词语的产生与词义引申变化,还有语言外部因素——社会文化的影响。
一、民族传统文化的孕育
从最初语义看,“猛料”属于饮食文化的烹饪词汇。在中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并伴随形成较高的烹饪技术和完备的五味调和理论及实践。如表示烹饪方法的术语,就多达烧、烤、煎、炙、爆、焙、炒、蒸、熘、炖、涮、腌等十多个。商周的《礼记o内则》就记载:“凡脍,春用葱,秋用芥;豚,春用韭,秋用蓼;脂用葱,膏用韭;三牲用艾,和用毓,兽用梅。”发展到现在,中国烹饪采用的调味品多达五百多种,几大特色菜系:鲁菜、川菜、湘菜、粤菜等,用“料”调出的味是这些菜系独有的标志,用以命名这些调味料及其味道的词语极其丰富繁杂,“料”在饮食文化词汇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显然。传统饮食文化孕育了丰富的和“料”有关的词汇。
萨丕尔说:“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这种语义联系反映了新词语“猛料”与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在已有“作料”的基础上出现“猛料”,是现代人们对烹饪调料进一步认识和饮食文化发展的结果,如罗常培先生所说的:“语义发展史与社会生活经济、环境的发展分不开。”因此,是民族传统饮食文化孕育了新词语“猛料”的生成。
二、传统民族思维的构造
如果说民族传统饮食文化是新词语“猛料”产生的土壤的话,那么民族传统思维是其产生和词义变化的种子。洪堡特说:“语言是精神的产物和思维的手段。”我们可从两个方面来思考一下:一是作为烹饪术语时,“猛”与“料”两个语素相结合的思维;二是后来作为新闻术语时,从烹饪术语转变到新闻术语的引申转变的思维。
“猛”是现代汉语中有很强能产力的语素,基本义是强烈、有力,与“料”结合组成偏正关系修饰“料”,突出强调了烹饪作料的强烈有力的味道。这一语素组合,与我国注重烹饪和调味的传统饮食文化是分不开的,其思维就源于民族传统饮食文化对作料的深刻认识而形成的中华民族独特的用味觉来体验和认识饮食的思维。这种思维,甚至扩大到了观察和认知其他的许多领域,并形成传统的民族思维认知模式。
事实上的确如此,李波在《“吃垮”中国——中国饮食文化反思》中就说:“中国人是靠味觉在认知自己、认知同类、认知这个世界,也是通过味觉来表达这个世界。味觉是中国人的存在方式和人生理想,味觉就是一切。”虽然李先生言过其实,但也说明了中华民族用味觉思维来观察和认知的事实。这也可以用汉语语言作为佐证,在汉语词汇中,表味觉的这个“味”字大量修饰人生、人情、工作、文章等广大领域。如:人生百味、人情味、工作没味、文章有韵味等等。这些短语表明,“味觉思维”早已超出饮食范围而扩大到其他领域,是我国民族观察和认知人、自然等许多领域的思维方式之一。
那么,在这种传统民族思维的影响下,新词语“猛料”自然会从烹饪术语过度到新闻术语。
三、现代个性社会的催化
如果说民族传统文化和思维是新词语“猛料”产生和词义引申变化的土壤和种子的话,那么现代个性社会就是其生长的催化剂。
从新词语“猛料”的出现到现在不过五六年,相对于上文谈到的历史悠久的传统饮食文化来说,它不应该出现这么晚;相对于“猛料”词义引申变化的时间来说,它又是这么快。这就说明还有另外一个影响新词语“猛料”形成和词义引申变化的因素:现代个性社会。转贴于
现代社会是开放、变革的信息时代,人们已习惯主动并快速地接纳日新月异的思想文化观念,并竭力追求个性的自我展现。正如索绪尔说:“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常会在它的语言中有所反映。”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更是如实记录了这种个性社会的变化和习惯。由于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个性意识的增强,人们对饮食中的“味”的要求自然越来越高,个人口味意识越来越明显。在烹饪术语中,原有的用来指调味事物的“佐料”、调料、配料等词语,都没有表现出“料”的效用大小,这已不符合现代个性社会中人们对“料”的味觉个性追求的文化观念了。因此,能明显表现出“味感”的新词语“猛料”在现代个性社会的催化下就应运而生了。
另外,现代社会媒体业越来越繁荣,且记者对新闻材料的获取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媒体读者对新闻信息的求新心理也越来越强烈。“新”、“有价值和吸引力”的新闻成为一种社会的趋势和需求。这种个性社会的新闻需求特点,必然需要形成并能概括具备这种新闻材料特点的概念。原先所用的新闻术语“材料”是不具备概括这种特点的术语。因此,由于新闻术语“材料”这一构词方式与新词语“猛料”的不谋而和,另外加上上文谈到的传统民族思维的因素,新词语“猛料”也就迅速从烹饪术语引申而成为了新闻术语。
四、结束语
新词语“猛料”的形成固然有李先生分析的语言本身内部因素的作用,但通过以上社会语言学的分析,我们发现也有外部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通过对新词语“猛料”的个案分析,认识社会文化因素对新词语“猛料”生成的影响,不但能让我们了解传统文化,而且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语言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布留尔.原始语言[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97.
[2]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2002.
[3]李润生.新闻术语“猛料”的意义及其变化[J].语言文字应用,2005,(4).
[4]罗常培.语言与文化[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
[5]萨丕尔.语言论[M].北京:商务出版社,2002.
中华饮食文化的理解范文6
关键词:饮食文化;差异;菜单;翻译
饮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中国人 的方方面面都与吃是紧密相连的,见面打招呼“吃饭了吗?”,赞美好的作品为“脍炙人口 ”,吃的心满意足为“吃香喝辣”,凡此等等,不一而足。西方的饮食文化不够发达,烹饪 没有中国讲究,但是他们的用餐礼仪和用餐器具是丰富多彩的,所以比较中西方饮食文化的 差异以及探究这些差异产生的内在原因,有助于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来研究中餐菜单的英 译问题,从而更好的进行跨文化交际。
一、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
饮食与文化密切相关,不同的民族和国家缔造了不同的饮食文化,所以饮食文化具有浓 郁的民族性和多样性的特点。中国与英美等西方国家对饮食的观念、宴会礼仪、烹饪方式以 及菜式命名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1、观念上的差异
中国是一种美性的饮食观念,从来都是把追求美味奉为进食的首要目的。在中国的烹调 术中,对美味的追求几乎达到极致,想尽一切办法,使尽一切手段,将食品的味道弄出名堂 ,弄出特色来,这点是西方人望尘莫及的。西方是一种理性的饮食观念,西方人在摄取食物 的时候,基本上是从营养的角度理解事物的。强调采用新鲜原料,强调在烹调过程中保持原 有的营养成分和原有的味道,蔬菜基本上都是生吃。所以说西方饮食之中营养是带有普遍性 的。在宴席上,可以讲究餐具,讲究用料,讲究服务,讲究菜肴原料的形和色等方面的搭配 ,但是在滋味上各种原料都互不相干,各是各的味,注重营养的搭配。
2、烹饪方式的差异
中国饮食之所以有独特的魅力,关键就在于它的味。中国烹饪讲究的调和之美,是中国 烹饪艺术的精要之处。西方人于饮食强调科学与营养,故烹调的全过程都严格按照科学规范 行事。再者,规范化的烹调要求调料的添加量精确到克,烹调时间精确到秒。此外,在原料 的粗加工上也是有区别的,中餐加工完的形状多种多样,有块、片、卷、条、段、丁、末、 汁等,而西餐的原料处理完,一般只有片、块、丁等几种形状。
3、菜式命名的差异
中国的很多菜名中往往包含了很多历史、文化的信息。中菜命名讲究文雅、含蓄和吉利 ,注重表情、联想能力,少量大众菜肴以原料命名;而西菜命名直截了当,突出原料,虽然 少了艺术性,但是多了实用性。如“佛跳墙”则是根据民间传说,这道菜的香味引得寺庙里 的和尚们纷纷跳出墙来等。西餐中的菜名要简单得多,往往一目了然。以“肯德基”餐厅为 例,光从店名就知道,这是一家炸鸡店,而店中的食品如炸鸡腿、香辣鸡翅、汉堡包,以及 新推出的墨西哥鸡肉卷和海鲜汤等,几乎都是以原料加上烹饪方式或者地名来命名的。
二、中餐菜单英译的基本原则
菜肴名称首先表现为信息功能,这是传递原料、配料、烹调方法等信息的过程。菜单作 为餐厅商品广告之一,具有吸引顾客、推销产品的目的。中国菜肴的命名多富于艺术性,为 了提升菜肴的品位和档次,许多菜名文化蕴含丰富,牵涉到人名、地名、动物名称以及自然 景色等。基于此,菜名的翻译要跨越中西方语言和文化上的双重障碍。想要让西方人理解并 接受中国菜名,翻译时必须遵循一些相关的原则。
1、避免文化冲突
中餐菜名为了吉祥,借用了一些不能食用的物品或西方人忌讳食用的动物名,翻译是应 按原料名直译,如果原料本身是西方人忌讳的,则可省略不译。如“翡翠鱼翅”中的翡翠不 过是起装饰作用的新鲜蔬菜而已。再如“红烧狮子头”,是由肉丸滚上糯米而成,因为像毛 发竖立的狮子头而得名。又如“脆皮乳鸽”,将象征着和平的鸽子烹而食之,也是西方人不 能接受的,所以最好将其略过。
2、避虚就实原则
中华菜名除了其直接的所指意义外,还有的包括着丰富的联想意义,形成了菜名的又一 特色。中华菜名讲究美的传递,但是鉴于中西方各自的文化背景所产生的不同的联想效果, 翻译中可避虚求实,采用转译或者意译。例如,百鸟归巢这道菜,实际上是鸡腿、猪肉、鹌 鹑蛋加上竹笋丝的组合,鸡腿、猪肉、鹌鹑蛋象征“百鸟”,竹笋丝象征“巢”。若要对等 翻译,解释上要下一定的工夫,且不符合译名的规范。因此最好根据菜名组合译为chicken and pork with egg and bamboo shoot。一些“文化菜名”寓意深远,相当部分是不可译的 ,所以通常只译实名。此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些赋予深刻象征意义的高贵植物和晶莹 透亮的玉石被用来为一些色泽鲜艳、赏心悦目的菜肴冠名。人们常用“芙蓉”代表蛋清,把 豆腐比作白玉,青豆比作翡翠,但是这种高雅的联想与另一种语言文化是无法相融的,英译 的原则只有实译。
总之,中餐菜名的英译应该借鉴中菜命名的艺术手法,尽量反映中餐烹饪特色,对一些 历史悠久、流传广泛的菜肴在翻译后还可以附加说明,这样既保留了菜名信息,又有助于引 起食欲。
三、中餐菜单的英译方法
要将中餐菜单译成英文,首先要了解中餐菜名的构成及命名方法。中餐菜名通常由原料名称,烹制方法、菜肴的色香味形、菜肴的创始人或发源地等构成。这种反映菜肴内容和特 色的命名方法叫做写实性命名法,此外还有反映菜肴深刻含义的写意性命名法。由于汉语和 英语的差异很大,中餐菜名英译时,应采用写实性命名法,尽量将菜肴的原料、烹制方法、菜 肴的作料等翻译出来,以便让客人一目了然。
1、直译法
以原料命名的菜不加修辞,直译最为简便,烹饪方法不必译出。中菜汤类命名一般按此方 法,翻译时采用 “原料加汤”的处理方法。
如:
双冬牛肉——beef with mushroom and bamboo shouts
口蘑菜心——mushrooms with cabbage heart
青椒肉丝——shredded pork and green chili
豆腐汤——bean curd with mushroom soup
荷包蛋——poached egg
人参鸡——chicken with ginseng
坛肉——pock in pot
糖醋排骨——sweet and sour spare rib
直译能使目的语言与源语用基本相同的形式来表达相同的内容,获取基本相等的效果。 因此对于菜名翻译来说,直译是可取且实用的方法。此外,在不违背西方文化的前提下,对 一些以传说、典故,特别是以形象命名的菜肴,仍可以采用直译的方法,尽量在表达原译的 同时保持原汁原味,让海外游客在品尝佳肴的同时,领略中国饮食文化的魅力。
2、意译法
语言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和表达形式,当形式成为翻译的障碍时一般采用意译法。在中餐 翻译中,意译法就是将抽象或带有联想性的菜名以具体清晰的方式表达出来,译者常常可以 采用解释、删减、借用、改写等手段。
第一,解释。
翻译时对原文本部分的字词用解释代替直译,这是十分必要的。比如一道常见的“鱼香 肉丝”,有人直译为“fish-flavored shredded pork”,也有人翻译成“shredded pork w ith garlic sauce”。后者作了简单的解释,对于外国游客来说,显得更为直观。类似的例 子还有很多。
如:
咕噜肉——sweet & sour pork
回锅肉——sliced pork doubly sauteed in soy sa
uce
干煸牛肉丝——sauteed beef shreds
酱爆肉——quick-fried pork with soy paste
茄汁石斑鱼——deep fried garoupa with tomato sauce
鱼香三鲜——shrimp, crab meat & lobster in garlic sauce
这样把菜式做一个简单的解释,西方人就能仅凭菜单就可以对食物做出比较正确的判断 想象。以免西方人想要这样的菜,却上成了别样的菜肴,减少这样的不必要的麻烦。
第二, 删减。
为了使菜名显得简明扼要,有时在翻译时可以省略无关紧要的词语这样更容易让客人一 目了然,更加清楚的明白菜肴的原料以及做法。
如:宋嫂鱼羹——braised fish soup,省略了“宋嫂”一词。
四宝豆腐煲——seafood and bean curd pot,英文可省略“四宝”一词。
金牌炸子鸡——roast chicken, cantonese style中省略了“金牌”一词。
第三,借用。
借用就是用西方人熟悉的菜名或主食名来翻译部分中餐菜名和主食,常常会收到意想不 到的效果。
如:馒头——steamed bun/ bread
蜜汁叉烧——b.b.q. pork
四季叉烧豆——roast pork with string beans
蘑菇叉烧——roast pork with mushrooms
雪豆叉烧——roast pork with snow peas
第四, 改写。
在上文中谈到,中国菜的命名讲究,常常富有诗情画意,给人以美好的联想和回味,具 有一定的审美价值。例如:“龙凤呈祥”这道菜是以蛇和鸡作为主要原料的,“龙”和“凤 ”是中国神话的产物,是吉祥的象征。但是如果直译出来让人有莫名其妙的感觉,这时候就 必须对源文本进行改写,直接把菜的内容反映出来,即“snake and chicken soup”,使人 一目了然。类似的例子很多。
如:
鱼米之乡——fried minced fish with bamboo shoots and pine nuts
黑白分明——fried shrimp balls with black and white sesame seeds
翡翠鱼翅——double-bolied shark’s fin with vegetable
蚂蚁上树——sauteed bean vermicelli with spicy meat sauce
叫化鸡——baked chicken vagabond style或baked chicken wrapped with mud
翡翠不能食用,仅是一个代称,指绿色的蔬菜,翻译时不能按字面译为“jade shark’s fin ”。而蚂蚁在中餐中虽可入菜,但此蚂蚁指的是用酱油和淀粉和过的肉末。直译可能 引起惊诧。“叫花鸡”相传为乞丐创制,取名时以“叫化”代“乞丐”,是一种美化,翻译 时,以“vagabond”代“beggar”,也是一种美化。
又如:
霸王别姬——steamed turtle and chicken in white sauce
寿比南山——steamed chicken in pumpkin
连生贵子——lotus nuts in syrup
3、音译法
菜名的音译在翻译时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尤其是英译汉。中国人在接受西方饮食文化的 时候似乎并无多大障碍。如:!汉堡包 (hamburger)、三明治 (sandwich)、可口可乐 (coca- cola)、巧克力 (chocolate) 能被广泛认同。语言是个符号系统,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接受外 来词,音译法能避免因直译或意译带来的误解和不可读性。在中国菜里,有一部分是用地名 、人名、象声词或地方语来命名,为了保持原有特色风味,可采用音译法。
如:麻婆豆腐——ma po tou fu
东坡肉——dong po pork
北京烤鸭——beijing roasted duck
毛氏红烧肉——chairman mao’s stewed pork with soy sauce
东江酿豆腐——bean curd stuffed with pork mince, dongjiang style
中华饮食文化的独特性决定了菜名的翻译不可以也不可能局限于某一种翻译方法, 而是 应该多种方法的综合体现。有是甚至可以直接使用汉语拼音来标注菜名,并且在旁边附上该 菜的图片,并标注菜的主料、配料和口味等主要信息。这样便可以让顾客一目了然,不会因 为对菜名的误解而破坏了品尝中国美食的兴致。参考文献:
[1] 任静生. 也谈中菜与主食的英译问题[j].中国翻译, 20__,(6).
[2] 刘琪. 论中式菜名英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 20__.
[3] 穆连涛. 从文化角度谈中菜英译[d].苏州大学, 20__.
[4] 周桥. 谈谈中餐菜名英译[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__, (s1).
[5] 熊力游. 中华菜名功能与翻译处理[j].长沙大学学报, 20__,(3).
[6] 黄芳. 中餐菜单译法研究[j]. 中国科技翻译, 20__,(1).
[7] 熊力游. 中华菜名功能与翻译处理[j]. 长沙大学学报, 20__,(3).
[8] 刘清波. 中式菜名英译的技巧和原则[j]. 中国科技翻译, 20__,( 4).
[9] 李梦. 中式菜肴的英译方法和中国饮食文化[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__,(3 ).
[10] 黄蔷,王微萍. 浅谈中式菜名的英译及中国餐饮文化[j].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__,(2).
[11] 王伟娟. 从目的论角度谈中餐菜单的翻译[j]. 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 20__ ,(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