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法治建设不足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法治建设不足范文1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干部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2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2)04-0114-02
我国的公共图书馆事业,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无论从馆舍条件、内部管理状况、服务水平、人员素质等方面都远远滞后于国内外的先进水平,这一现状对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建设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要改变这种落后状况,赶上先进水平,关键是要从思想上重视、组织上保障、制度上健全、工作上落实,树立培养一专多能型人才的思想,建立一支适应时展的少数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专业干部队伍。
一、甘南藏族自治州概况
甘南藏族自治州是全国10个藏族自治州之一,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南与四川阿坝州相连,西南与青海黄南州、果洛州接壤,与本省陇南、定西、临夏毗邻。自治州成立于1953年,辖夏河、玛曲、碌曲、卓尼、迭部、临潭、舟曲7个县和合作市,99个乡(镇、街道办)。州内有藏、汉、回、土、蒙等24个民族,总人口68.29万,其中藏族36.09万,占总人口的53.23%;农牧业人口55万,占总人口的81.1%。
甘南是古丝绸之路唐蕃古道的重要通道,是离内地最近的雪域高原,自然风光秀丽,文物古迹众多,民族特色浓郁,风土人情独特,历史遗迹点缀其中,旅游、矿产、水能、畜牧资源丰富。2005年被美国旅游杂志《视野》、《探险》评为“让生命感受自由的世界50个户外天堂之一”,被《中国国家地理》和《时尚旅游》评为“‘梦幻之旅’――人一生要去的50个地方之一”。2006年被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西部大开发活动组织委员会评为“西部最具魅力的旅游景区”。
二、甘南州公共图书馆专业干部队伍现状
甘南州图书馆始建于1956年,是甘肃省建馆最早的地区级公共图书馆之一,也是甘南州文化信息服务中心,为全州各族人民群众提供文化、科技、信息、图书及文献资料查询与借阅服务,承担地方文献搜集、整理、分编和古籍保护等工作,负责对全州七县一市图书馆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与指导。由于甘南州与内地、沿海地区和发达地区相比,经济社会发展较为落后,因此,文化事业的发展受到限制,图书馆事业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很多人看不到图书情报信息工作对文化事业和科技生产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图书馆部分人员职业道德和文化素质偏低,对工作缺乏起码认识,没有形成良好的职业行为和习惯。文化水平的偏低致使他们对图书馆事业深层内涵缺乏了解,也就无从向读者提供高水平的服务。此外,现有队伍的知识结构不尽合理。具体而言,学科、学历、专技职称三项构成比例不合理。如学科面窄,无法应付各类读者对各种信息的需求;现有学历比例与大学学历占20%以上,大专学历为35%以上,中专、高中占30%以下的合理比例相差较大;高、中、初级职称比例构成不合理,与高级职称占20%,中级占30%,初级占50%的宝塔型职称结构差距较大。因此,无法在为读者提供良好服务的同时,形成自己的学术氛围。
三、图书馆对当地文化、教育、科研、经济和社会发展所起到的作用
地方公共图书馆所具有的性质和职能,决定了它是一头挑着知识,一头挑着社会和经济发展重任的桥梁。就其性质来讲,图书馆具有社会性、学术性、服务性和教育性。就其职能来讲,它具有对知识和信息物质载体进行收集、选择、积累、加工、整理、存储、控制、转化、传递、提供使用的职能。在全州文化、教育、科研、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中,甘南图书馆主要发挥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第一,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的作用。甘南图书馆在保存本民族的文化遗产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而这些遗产恰恰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最关键的资源。第二,社会教育的作用。社会教育的重要作用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因而,图书馆有“社会大学”和“没有围墙的学校”的美誉。第三,传递科学情报的作用。包括工业、农业等方面的科学情报,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民俗、民风、民情和旅游信息情报。第四,开发智力资源的作用。其中最主要的是开发文献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的作用。第五,文化娱乐的作用。
这些独特的作用是其他任何部门所不能替代的,所以说,甘南州图书馆在全州文化、教育、科研、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甘南图书馆在建设和谐社会文化中的作用,是实现全州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措施。
四、合理的人员结构应是管理型、研究型、操作型的完美统一
一个科学、合理的图书馆专业队伍应由三个部分构成,即管理型、研究型和操作型,其各自的职能是:管理型人员负责组织协调,掌握方向;研究型人员从理论上对图书馆事业进行总结,并以更科学的理论指导实际工作;操作型人员则是这一庞大事业每一细小环节的具体实施者,是运作的主体。
因此,首先要有一批合格的操作型人才。合格的操作型人才应是熟悉本馆藏书特点,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基础,掌握本地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字,有操作电脑的能力,以及组织协调、应变的能力,同时,还应具有一定的公关能力,懂点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也就是说,这种操作型人才应是被称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具备了这种能力,就能不断地接受新的图书情报信息理论,迅速将其运用于实践,以避免简单的模仿和重复。在提高业务工作内在质量的同时,促进图书馆学、情报信息学理论的发展,完善图书馆的功能,突出少数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的特色。
五、培养民族地区图书馆队伍的途径
(一)思想上重视
深刻认识到民族地区专业图书馆落后的原因,认识到队伍建设对图书馆事业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科学文化发展的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从上到下一起重视,在政策、财力、物力、人力等方面对队伍建设予以扶持倾斜。
(二)制定合理的人事制度,实现科学的人才管理
对图书馆从业者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进行统一要求,每个岗位都要有一定的技术标准,制定一套完善的考核标准,对人才的知识进行不断更新、优化和调整;严把人员进出关,不具备条件者不予录用;因事择人,依人适用,奖优罚劣,形成一个良好的竞争机制,使每一个在馆干部职工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和才能。
(三)多渠道吸收、培养人才
不断吸收高等院校毕业生,充实进现有队伍中,这些新生力量会带来许多新思想、新观念,使队伍逐渐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团队意识,充满活力和朝气,更加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吸收新生力量只能作为一个补充手段,人才的培养还应以在职教育为主。在职教育的手段和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以各种形式提高各类人才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进行系统内的沟通和了解,达到共同提高、增强自身综合素质的目的。
(四)以人为本,加强人才资源建设
第一,引进竞争机制,促使图书馆全体工作人员迅速更新观念。民族地区图书馆要引入市场意识、竞争意识,要使全体工作人员意识到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性,意识到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迫切要求,变被动受训为主动学习提高。自觉开发对未来工作的适应能力和创造力,自觉接受各种培训,提高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信息社会的要求,以期从整体素质上有所提高。
第二,对现有的专业技术人员实施再教育工程。通过继续教育更新知识、补充技术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如鼓励在职人员攻读双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参加研究生课程函授,以及派人参加诸如微机应用、数据库建设、文献机检、网络建设、情报分析研究与预测等培训班、进修班和专题讨论会,以期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更新、知识结构进行调整,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服务水平和适应能力。
第三,采用职工异地交流的方式,进行交互式学习培训。培养图书馆人才也可通过派出去、请进来的方法,通过上级主管部门的协调: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可指派到使用现代管理技术的图书馆工作几年,学习其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现代化技术,再回到原馆开展工作;同时,请这类图书馆的专业骨干到少数民族地区馆指导工作,以期缩短差距。
法治建设不足范文2
关键词:基层团建;拉网式;青年工作组;积分考核
岷县锁龙九年制学校现有师生862人,28周岁以下青年822人,团员185人,其中教师3人。校团委下设9个团支部,3个团总支,4个青年工作组,兼职团干部3人。近几年,校团委在团县委的正确引领下,结合实际,从我校改革与发展的大局着眼,努力建设与锁龙九年制学校工作实际相适应的基层团组织的工作制度和切实可行的运行机制,不断增强基层团组织的内在活力,引导广大团员青年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成为新形势下有用的一代人;同时为新形势下团的各项工作做出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在实际工作中,我校团委结合共青团的工作特点,开拓思路,不断创新,采取各种方法加强学校团组织的建设和各种考核,采取寓教于乐的形式来加强对团员的管理与教育。使共青团工作在我校始终保持着生机勃勃的发展态势。
一、实施拉网式考核,充分发挥新形式下学校基层团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基层团组织是共青团联系广大团员青年的桥梁与纽带。战斗力不强,发挥作用不大,影响不好,那我们团组织的形象和地位将在整个社会中会一落千丈,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所以我们一直高度重视我校基层团组织的建设,为此我们采取了拉网式考核和设立了共青团青年工作组等创新方法。有效地激发了我校团组织的活力,使我校基层团委由被动参与变为积极主动开展活动,从消极敷衍变为积极组织工作。
(一)设立实施拉网式考核,有效激发基层团组织的工作热情。我校的拉网式考核就是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将周度考核,月度考核和年度考核有效结合起来,实现考核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具体操作时,我们将月度考核细化成团费收缴、宣传报到、工作联系、月度汇报、环保校园创建和其他活动等项目。每一项设置相应的分值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评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等四个层次,同时在月底在学校公告栏上进行公布,这样使各班团支部干部很清楚他们工作的不足,并督促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二)设立共青团青年工作组,实现先进带后进。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会不难发现,一些班级(或基层)团干部工作能力欠缺或者由于工作时间不长而缺乏经验,导致整体工作滞后,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校共青团甚至是整个学校的工作。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基层团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先M班级团支部的带头模范作用。我校团委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把全校9个团基层组织和小学部少先大队部,设立4个共青团青年互动工作组。每个青年工作组由工作热情高、工作能力强、责任心强的团干部担任组长,协调各班级支部的工作。他们内部相互联系,密切配合,互帮互助,改进不足,先进带后进,经常研究并开展各类活动,实现优势互补,整体提高。青年工作组之间也开展各项活动,进行评比,选出先进。
拉网式考核和青年工作组的深入实施,为各班团干部提供了公平竞争的舞台,展现了共青团组织的无穷魅力,激活了全校共青团的大棋局。
二、实施班级团干部持证上岗,全面提升基层团干部工作水平
(一)严格把关,建立一支素质过硬的基层团干部队伍。一是我们定期组织馕裰识培训班,使团干部尽快成长起来;而是组织闭卷考试,选拔优秀团员担任团干部。经过严格考试,结合工作实绩,我们班级团干部发放了工作证。使品学兼优,乐于助人,朝气蓬勃,在学生中有较高组织能力的优秀共青团员成为基层团组织的骨干力量。
(二)建立团干部月度例会制度和实际工作联系制度,加强对团员的日常事务管理。每月初校团委都要组织召开一次共青团工作例会,对上月团支部的工作进行总结和考评。同时对本月的共青团工作进行研究和安排。
持证上岗制度和工作联系制度的实施,使全校团干部、团员面貌焕然一新,各班团干部更加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他们主动联系团员,认真学习团务知识,成为锁龙九年制学校各项工作的带头人。
三、实施团员积分考核制度,增强团员队伍的活力
我们针对某些团员对团组织的凝聚力不强,参与活动热情不高,造成基层团组织工作难以正常开展的客观实际,实行了团员积分考核制度。所谓团员积分考核制度,就是根据团员参加活动的情况,进行考核加分,每月底根据全月的积分评选每月优秀共青团员,同时依据积分情况推荐各类先进典型的评先。为保证团员积分考核制度规范、有效实施,小团委特制订了《岷县锁龙九年制学校团员积分考核实施办法》。要求各班团组织结合本班级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制定团员考核内容。团员积分考核内容的制定要做到简单、明确、量化、具有可操作性。团员积分考核内容要围绕学习和校园文化建设制定,帮扶本班学困生和其他方面存在问题的学生,要围绕服务他人的宗旨制定。团员积分考核内容制定后,首先由班级团支部委员进行审核,然后反馈给全体团员听取意见,最后由本班团支部通过并实施。计分考核采取每月一考核,每季度一总结,及时公布考核结果。每季度利用全体团员大会进行表彰奖励,鞭策后进。每学期考核得“优”的学生要发挥好模范带头的作用,并作为学校评优选先的对象,对于在考核中的“差”的团员要进行批评教育,责令限期改正。对于考核成绩低、未履行团员义务、缺点多、学生意见大的团员,按照团内的有关规定,并经过团支部会议讨论后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法治建设不足范文3
十至今,的治国理政思路,“依法治国”贯穿其中。无论是改革还是反腐,都要在法治的框架下进行。从司法实践方面,要求“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依法治国”不是一个口号,而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中国,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要求之一。
孔传:“言知之易,行之难。”相比西方国家长达五百多年的法治建设,我国的法治建设从建国算起才仅仅六十多年。而就是在这短短的六十年法治建设中,“”的爆发,使我国的法治社会遭受了一场大浩劫,民主法治遭到公然践踏。所幸我们及时纠正总结了“”的深刻教训,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法治建设得到全面恢复与发展,经过长期不懈努力,我国的法律体系建设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
我们用这30多年的时间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如今的成就显然是可喜可贺的。但是我们在充分肯定我们法治建设进步的同时,更要学会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看到不足和缺陷。
法治建设不足范文4
一、加强组织领导,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为切实加强卫健系统的法治工作建设,成立了由局党组书记、局长同志为组长,分管法治工作副局长同志为副组长,局机关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分析依法行政、行政执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准确掌握卫健系统行政执法工作情况,进一步推进正确执法、文明执法,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纳入局党组会议事日程,法治宣传、行政执法等工作均由局班子成员、各相关负责人共同研究、做出决策和部署,确保各项工作依法、有序开展。
二、积极开展学法、普法、用法工作活动常态化
一是发挥领导干部表率作用。为进一步增强机关干部的宪法意识和法治观念,专门开展局机关工作人员宪法的学习。不断增进局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强化依法执业的责任意识。同时聘请河源东江勤诚律师事务所为法律顾问单位,对行政法治工作的进行进一步的协助和提升。
二是广泛动员积极参与法治同行活动。加强对医务人员卫生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和考试工作,主要包括《护士条例》、《执业医师法》、《传染病防治法》、《中医药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废物处理条例》、《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努力提高县属医疗卫生单位,医务人员学法用法的参与性和实效性。
三是以严格执法促进知法、守法。
对辖区内公共场所卫生健康执法、医疗诊所医疗废物处置与消毒执法,对存在问题的单位进行立案查处;对美容店涉嫌非法医疗美容进行暗访摸底排查,联合公安、卫监所共同进行突击检查,对擅自开展医疗美容的经营单位进行立案查处,罚款,没收医疗器械等。
四、存在问题与不足及下一步打算
法治建设不足范文5
关键词:法治;文化建设;执法理念;转变;思考
一、把脉问诊,清醒认识当前法治文化建设存在的薄弱环节
(一)思想认识有待提升。当前部队工作任务繁重,个别单位对法治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存在模糊认识。有的认为法治文化建设就是走形式、走程序,目的是完成任务、迎接检查,导致内容与实际脱节,虚、大、空、老,难以得到官兵关注,法治文化难以入心入脑。有的在开展法治文化建设过程中局限于习惯性思维和固有旧模式,工作上受经验主义束缚较为严重,未能着眼新形势变化和部队新任务需要,结合实际加强部队法治文化建设。
(二)方式方法有待转变。随着时代变化发展和官兵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部分单位对法治文化建设的发展变化认识不足,在开展法治文化活动的过程中仍然拘泥于传统形式,满足于开展法制授课、建设法治走廊、撰写心得体会等,缺乏针对性、目的性和创新性,法治文化建设的方式方法比较单一。
(三)制度机制有待完善。制度是约束行为的规范和依据,机制是保证制度落实的具体措施和方法。法治文化建设还没有形成一项系统工程,在长远规划和循序渐进方面还存在空白,在贯彻执行上针对性计划性不强,法治文化的渗透力、影响力和制约力作用发挥不明显,存在打折扣现象。个别单位热衷于标新立异,为吸引上级注意力而开展法治文化建设,争求广播上有声、电视上有形、报刊上有文,与长远规划目标背道而驰。
二、对症施药,切实推动以法治文化建设促执法理念转变
法治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为执法工作提供保障、促进官兵执法理念转变。通过建设法治文化,使全体官兵养成学习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尊严、忠诚履行法定职责,增强官兵提升职业素养的紧迫感,强化规范意识,主动矫治不良行为习惯,促进执法规范化建设持续深入开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执法服务。
(一)提高思想认识,浓厚法治文化氛围。
一是要注重思想引导。边防法治文化是一种软实力,它具有引领执法规范化建设的作用,必须认真对待、严格落实,为实现“文化强国”的目标增光添彩。要注意从点滴入手,及时纠正官兵思想偏差,培养官兵良好的执法理念。要针对个别官兵在日常执法工作中存在的不良现象,及时组织讲评和分析,让大家在辩论中进行思想碰撞和升华。
二是要注重理念灌输。要按照“执法规范依据执法实战、执法培训跟着执法规范走”的工作思路,通过邀请法学专家来队授课、执法交流座谈会、警示教育、播放法治影片、读书读报等活动,多种形式强化执法理念教育,切实把法治文化的精髓渗透到全体官兵具体的执法行为和日常生活之中,引导官兵牢固树立程序法治意识和证据观念,全面加强官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切实解决好“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问题,真正把以人为本、执法为民、公平正义、严守法纪等理念根植到每一名官兵的头脑中,从源头上解决执法不规范的问题。
三是要注重氛围营造。加强边防法治文化建设要努力营造人人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要依托网络阵地、社会阵地和实践阵地等着力建强法治文化阵地,常态化开展宣传、教育和执法实践活动,营造浓厚的法治文化建设氛围。要通过举办法制夜校、发放法律手册和推进法律宣传等方式创新法律知识、技能学习和传播途径,以官兵易于接受、喜闻乐见的形式,普及边防法治文化,大力弘扬依法行政、文明执法、规范办案的执法理念,引导官兵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切实官兵文明执法、规范办案的综合素质,积极营造规范执法的浓厚氛围。
(二)强化载体创新,提升法治文化水平。
一是要探索建立法治文化基地。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必须加大阵地和载体建设力度,这是推进法治文化建设的有效手段和重要依托。在推进法治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切实发挥灵魂和引领作用,探索建立法治文化教育基地。要抓住执法办案区改造、新营房建设、文化设施功能升级等契机,创新建立法治文化一条路、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公园、法治文化长廊等,设立法治雕塑作品、法治宣传标牌、雕刻法治名言、法治名人故事、法治典故等,增强法治文化的渗透力和影响力。
二是要紧密依托其它文化平台。作为先进文化的基础和活力源泉,法治文化要以“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之势,塑造部队拼搏进取的精神特质和蓬勃发展的战斗精神。要依托图书阅览室、队史馆、文化墙和宣传栏等文化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文化活动,增强法治文化建设的覆盖面。要注重发挥官兵法治文化创造的积极性,让蕴藏于官兵中的文化创造活力得到充分发挥,积极开展法治文艺作品调演、会演活动,用文艺这种官兵喜闻乐见的形式,不断提升官兵的法治文化修养。
三是要加大法治文化建设投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推进基层法治文化建设,离不开财力、人力、物力等资源的支撑。因此,我们要根据实际需要,舍得下力气、花本钱,加大财力物力投入,积极整合资源,善于借力借智、克服困难、发挥优势、积极作为,尽快培育出一批在法治文化建设上有工作热情、有影响力的人才,不断提升法治文化建设队伍的整体水平,使法治文化有更多的平台可以依托,更多的空间可以渲染,更多的渠道可以诠释。
(三)完善工作机制,打牢法治文化根基。
一是要深化执法制度体系。要对现有的制度进行整理、修订、完善,使其相互衔接、协调,形成体系,切实抓好执法责任的细化落实,将执法责任落实到每一位官兵。要建立起“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环环相扣的执法质量责任体系,切实做到职、权、责的相互衔接和协调一致。不断完善各项执法制度并强化执行力,形成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管己的制度文化,筑牢法治文化建设根基。
二是要深化法治理论研究。要积极开展法治文化与法治环境、法治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等课题的理论研究,探索有效开展法治文化建设的方法和途径,把握规律,力求把社会主义法治的内涵要求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要对执法示范单位和执法标兵的经验成果进行总结、提炼、升华,分析研究已出现或潜在的问题,进一步丰富部队法治文化内涵。
法治建设不足范文6
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深入推进,企业的法治文化建设逐步纳入议事日程。国有企业的自身特点、发展要求、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针的需要使得构建全面科学系统有效的法治文化体系成为必然。
为深入研究国有煤炭企业法治文化建设情况,我们先后到内蒙、宁夏、新疆、陕西、天津、上海、浙江等地,通过座谈交流、查阅资料、实地查看、随机访谈等形式,对十家国有煤炭企业开展法治文化建设的情况进行调研。所调研的企业包括了国有煤炭开采企业、煤化工企业、发电企业、科学研究企业。本文基于调研的结果,对国有煤炭企业法治文化建设的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法治文化建设提出了建议。
国有煤炭企业法治文化建设基本情况
随着依法治国理念的不断深入人心,将“法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到国有煤炭企业里成为企业的一种自觉。在调研中发现,煤炭企业在建设法治文化,实施依法治企的道路上都取得了一定进步。员工的法治意识普遍有所增强;法律事务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构较为健全;普法教育能够年度开展、形式丰富多样;法律制度比较完善;普遍建立了基本的法律风险防控体系,个别公司建立了法律风险防控信息系统;高管层依法决策的意识有了明显增强。所有这些,都为煤炭企业法治文化建设奠定了精神、制度、物质层面的基础。整体看,煤炭企业的法治文化建设有进步,但是进展不一,繁简不同。
国有煤炭企业法治文化建设的主要问题
国有煤炭企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法治意识的增强,法治体系的完善,法治基础设施的健全使企业法治文化建设具备了雏形,使法治文化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与依法治企,管理先进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一些差距。具体表现为,法治文化理念体系还不够清晰,法治文化的制度体系还不够完善,法治文化的执行体系还不够到位,法治文化的群众性、创新性仍显不足,因而在法治文化建设中出现了一些认识上或实践上的问题。
(一)对法治文化和法律文化的认识需要进一步澄清。调研中发现,无论是普通员工、中层管理者还是高层管理者,都对法治文化和法律文化存在不同程度的混淆现象,有的甚至认为,法治文化就是法律文化。谈法治文化建设,往往还局限在法律文化,甚至是法律制度建设的范围内。
(二)管理者和员工的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需要进一步提高。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煤炭企业凝聚了大批高素质专业化人才,但是任何专业都有短板。这些人才中系统学习过法律知识,有过法律从业经验的人少之又少,工作中难免出现法治观念、法治思维的短板。在经营管理中往往表现为习惯于按传统经验和老规矩办事,出了问题或纠纷以后,首先想到的是依靠熟人关系,通过非正式的途径、行政权力的力量而不是依据法律制度、通过法律的途径来解决。员工和中层管理者法治意识的缺乏,一方面表现为缺乏对法律的敬畏,个别关键岗位员工在利益诱惑面前,存在权力寻租的可能;另一方面表现为不会运用法律保护自身权益,在自身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倾向于通过过激的方式进行宣泄,而不是寻求法律的帮助。
(三)企业法务人员队伍的法治素养需要进一步提升。企业法务从业人员一般具有专业的法律知识,具有做好法务工作的基础。但是在法律实务、依法治企、法制意识、法治文化方面仍有欠缺。他们经历过的实际诉讼不多,在法律原则的坚守,制度的执行方面,不受企业领导意见的影响而独立决策的能力有待加强。在法治文化的创新方面,有的还停留在法制文化建设阶段,只重视制度建设,忽视法治精神的倡导;重视法律规章制度的宣传教育,忽视实际应用的培训和知行合一的引导;法治文化建设的创新性不够。
(四)企业的法治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企业的法治体系包括了法治意识、制度体系、组织体系、执行体系、保障体系等多个方面。运营中,管理层对法治文化的重视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法律的运用上应该更倾向事前的防范。员工在参与普法的活动中,更多的是完成任务,走走形式,而非真正接受法律知识,提高法治意识。在制度体系上,不仅仅是规章制度还不够完善,更为重要的是执行不够到位,“人治”而非“法治”的思想和做法仍然存在。有时为了追求经营效益,完成考核指标,在工程建设、生产运营、财务管理方面,偶尔会有未批先建,未验即产,违规担保等行为。在法治文化的组织体系上,法务机构、法务人员配备还不太健全,其作用的发挥还不到位。在规章制度的执行和保障方面,有些企业并未将法律损失纳入单独的业绩考核指标,激励约束机制还不健全。
(五)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作用需要进一步发挥。法人治理结构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营层四个组成部分,都是依《公司法》设置的,它们的产生和组成,职权的行使,行事的规则等在公司法中都作了具体规定。但是有些企业作为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形成了特殊的股权结构,这种特殊的股权结构弱化了法人治理结构的功能。四个组成部分之间应该按照明确的职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保障公司持续健康发展。而在实际的运行中,股东会的所有权利(控制权),董事会的决策权、监事会的监督权、经营层的管理权并没有很好落实。运营中,更多表现出来的是董事会或者董事长在发挥作用,以职位的高低决定发言权的大小现象依然存在。以董事长为核心的董事会、以总经理为核心的经营层、以监事会主席为核心的监事会之间的协商工作机制还不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