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的重要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三农问题的重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三农问题的重要性

三农问题的重要性范文1

关键词:三农问题;技工教育;高职学院;教育模式

注:山东省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十二五”规划科研课题”,课题编号RSJY2012-Y123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如何有效改善农民的收入状况,不仅是形成农户生活宽裕的物质前提,也是解决传统三农问题的重要基础。在历史视域下来看待增收问题,期间经历了农民外出务工到本土化工作和创业的过程。这种依托人力资源市场调节机制而演化的过程表明,在为农民创造出更过就业机会的同时,还应建立起与岗位技能需求相匹配的教育体系来。具体而言,这就是本文所关注的技工教育体系。

梳理现阶段的文献不难知晓,诸多作者在研究三农问题和技工教育时,往往将二者人为割裂开来。似乎认为,三农问题属于经济和社会问题,而技工教育则属于职教问题。实则不然,通过考察当前乡镇劳动保障机构的免费培训项目可得,建立在人力资本存量提升――岗位匹配性增强――农民工资收入提高的逻辑路径上,三农问题解决与技工教育间存在着强正相关关系。

1 二者关系的当代认识

由于职教范畴十分广泛,其包括高职和中职两个层次。结合本文的主题,则主要考察针对农业人口的技能培训活动。为此,三农问题与技工教育存在着以下两个方面的辩证关系。

1.1 三农问题为技工教育提供内在规定性

“农民、农村、农业”所构成的三农问题,其中的关键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核心又是增收问题。从这一逻辑顺序来看,通过技工教育在提升农民人力资本存量上的作用,将通过逆向轨迹推动三农问题的解决。但结合我国国情这里也存在一个问题,即由于我国农村自然和社会环境千差万别,使得农民增收的合理化路径也存在着必然的差异性。为此,技工教育在推动三农问题解决的同时,还应建立起区域植根性的技工教育目标和技工教育项目来。可见,三农问题为技工教育所提供的内在规定性,就避免了乡镇技工教育的形式化倾向。

1.2 技工教育为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手段

我国广大农村仍然延续着农垦社会的传统,即农户构成了农村基本的经济单位。建立在这经济单位上的不仅有家庭式养老模式,更有务工和创业的劳动力供给形式。因此,在缺乏工业经济中分工协作的客观和主观要素时,通过提升农户主要劳动力的行业技能,将能很好的与我国农村经济特征相吻合。

2 认识基础上的技工教育模式定位

在完成对三农问题与技工教育间关系的认识后,就需要进行技工教育模式的定位。包括教育主体、教育项目等定位,都构成了优化当前农村技工教育模式急需解决的问题。

2.1 教育主体定位

这里的教育主体定位主要讨论,由谁来承接针对农村人口的技工教育活动,以及各主体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问题。笔者作为某高职学院的教师,则主要就高职院校的定位进行探讨。我国高职院校在办学理念上,一般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作为己任。这就表明,它应在针对农村人口的技工教育上有所作为。而且,高职院校在专业结构设置上,都较好的适应了区域产业经济的发展,这也为提供具有区域植根性技工教育项目提供了可能。

2.2 教育项目定位

从现阶段的运作模式来看,针对农村人口的技工教育一般为免费,且有各级政府财政买单。这就意味着,技工教育项目也基本上是事先决定好的,而高职院校只是提供师资和教学场所。不难看出,这种模式存在着诸多弊端。其中最为关键的便是,未能建立“三农问题解决的需要”与“高职院校专业优势”之间的契合。这样一来,高职院校便只成为技工教育的供给方而已,从而弱化了对切实提升农村岗位技能的考核机制。

3 定位驱动下的技工教育模式构建

根据上文所述并在定位驱动下,技工教育模式的构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3.1 提炼出二者契合的技能元素

实现三农问题与技工教育的契合态势意味着,该区域农民应根据自然禀赋优势来完成技能训练。以笔者所在的山东省为例:山东省不仅是海洋大省,也是工业大省。因此结合这一省情,针对农民的技能元素就可以囊括:车辆维修、机械加工、海产品深加工等方面。与此同时,包括笔者所在高职院校在内的山东其它高职,其专业设置也主要围绕之而建立的。这样一来,就通过提炼出二者契合的技能元素,满足了区域内农户本土就业和创业的需要。

3.2 建立针对性的技工教育体系

高职学院的办学目标在于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这就需要单独建立针对农村人口技工教育的体系。考察诸多高职院校的发展沿革,不少都来自于中专学校,而且目前中专仍处于招生范围。因此,技工教育的主体可以由中专部和技能培训部门担任。在技工教育项目上,应有选择性的进行承接。根据笔者的工作体会,应建立乡镇劳动保障部门、高职院校、教育主管部门在内的协商机制,从而根据突出高职学院专业优势的原则来进行技工教育任务指派。

3.3 完善技工教育效果评价机制

为了防止技工教育流于形式,还需要完善效果评价机制。这种评价机制应建立在过程和结果两个方面,前者指向对受训农民工的跟踪调查、后者则是对高职学院办学效果的评估。这里笔者强调,应增强对受训农民工的岗位工作状况的跟踪调查,从中所获得的信息将有助于改进高职学院的技工教育模式。

4 问题拓展

在解决三农问题时还需要激化起农民本身的技能训练意识,从而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上建立起自主学习形态来。为此,以下进行问题拓展。

4.1 教育组织方面

如何根据培训要求促使学员进行规范操作,则在于训练过程中的教学组织管理。在当前团队生产模式作为常态的时候,培育出小组成员间的竞合关系也是十分重要的。当面对师生比不足的客观现实,又如何有效建立起教学管理机制呢。笔者提出,可将具体的工作情景引入到技工项目教育中,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工作任务。然后,教师根据任务完成情况给出总分,而小组成员的个体得分则通过总分在小组内分配来完成。这样一来,在趋利避害的人类本能促使下,便激发了学员参与技工教育的意愿。

4.2 教育考核方面

教师设计出一个物流运作情景(该情景能将所有实训设备容纳其中),然后在规定时间、规定质量的前提下,考核哪组完成的更有效率和更节约资源。不难发现,这种基于具体工作情景的考核内容,就能激发起学员心智,从而促进他们养成有目的、有意识的动手能力训练自觉。

综上所述,以上便构成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

5 小结

本文认为,建立在人力资本存量提升――岗位匹配性增强――农民工资收入提高的逻辑路径上,三农问题解决与技工教育间存在着强正相关关系。二者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三农问题为技工教育提供内在规定性;技工教育为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手段。在此基础上的教育模式则需要围绕着:提炼出二者契合的技能元素、建立针对性的技工教育体系、完善技工教育效果评价机制等三个方面来构建。

参考文献

[1]赵奕凌.基于城市化背景论农业组织资源的优化[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9).

[2]杨云.加强校内实践教学,切实提高高职学生动手能力[J]. 科技信息,2012(10).

[3]施文艳.论高职教育实验教学的主要目的--对培养高职学生动手能力重要性的思考 [J]. 实验教学与仪器,2007(5).

三农问题的重要性范文2

首先,农业的弱质性。随着时代的进步,工业的迅速发展,农业的地位已经相对有了较大的下降。这是由于农业的弱质性决定的,相对工业,农业应该被保护,事实上。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对本国农业进行保护,不过,在中国,由于政策方面的原因,对农业的重视一直轻于工业,对于我国这种农业关乎全国人民生活的国家来说是非常不利的,这个大背景是研究农艺学学科时不可忽略的。其次,“三农”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三农”问题关系到我国数亿农民的生活,对于我国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今年来国家也在不断出台关于“三农”问题的政策,这种关注也是研究当前农艺学学科的重要背景。第三,国家对于农业科技的大力支持。科学技术始终是第一生产力,农业作为重中之重,我国对于农艺学学科的支持也越来越多,在农艺学学科的科技方面也取得乐巨大的成就。最后,相关科技的发展。最明显的是信息化和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对于农业生产的效率带来了巨大的提高,而生物技术的发展则给农艺学学科带来了无尽的潜力。

2当前农艺学学科发展的研究意义

农艺学学科的发展首先将会作用于农业,使农业的地位得以巩固。农业作为根本产业,只有农业得以良好快速的发展,工业和第三产业才能够有所作为,因此,农业的地位必须要得以保障。其次,农艺学学科中的研究带来的回报是非常可观的。我国的农业科研回报率甚至最高达到108%,这对于扭转我国农业科研落后的情况比较相当有利。第三,对于“三农”问题的解决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农业是整个经济的基础,我国更有9亿农民,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巨大的提高,但是,“三农”依然严峻,“三农”也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发展的一大因索,农艺学学科的发展对于解决三农问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最后,改善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目前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越来越严重,而食品安全更是一把悬在老百姓头上的利剑,农艺学学科的发展将是解决这两大问题的根本途径。对于我国的持续发展也将起到重要作用。

3当前农艺学学科发展的现状

3.1作物栽培技术的发展作物栽培技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四各方面:

(1)超高产技术的发展。超高产技术是以产量潜力为突破口。

(2)优质高产技术的纵向发展。优质高产技术是以品质,产量协同提高的技术。现在已经成为了各国作物产业发展的共同方向。

(3)精准定量技术的加速发展。精准定量技术是以现代技术应用为特色,作物栽培定量化、精确化、数字化技术也是目前各国作物产业发展的一大方向。

(4)简化高效技的新发展。简化高效技术的资源节省为特点。

3.2作物遗传育种技术的发展

(1)现代育种的发展迅速。现代育种技术的一大特征是生物技术,它正成为提高作物质量和产量的主要途径。

(2)以关键性状改良为主的新品种不断涌现新品种不断涌现,优良品种的选育带来了新品种,并带来了显著的应用效果,推动了整个产业的前行。

(3)以方法体系创建为核心的育种技术得到发展,通过生命科学和相关学科集成,在实现品种矮秆化和杂交化二次重大技术突破的基础上,现代育种技术迅速发展。

3.3作物种质资源研究

(1)初步建成作物种质的资源平台,尤其美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平台。

(2)能够安全保存作物种质资源,伴随着作物种质资源保存检测技术的成熟,安全保存得以实现,并在时间出取得一定的成效。

(3)作物种质资源鉴定初步实现了由表现型向基因型的跨越,此外,目前新基因的发掘已经初步完成规模化。

(4)种质创新更加注重引入外源基因,创新种质得到有效利用,并且创新种质已经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成果。

3.4作物生态学的发展

作物生态学主要对作物与环境的关系及其原理进行研究。目前主要从生态的适应性,复合群体的利用,作物的信息生态,作物的生态养分,生态学中分子生物技术的应等方面进行研究,如今已取得巨大成果。

3.5农业资源研究的发展

农业资源研究的发展体现在很多方面,例如对于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研究,对于水资源的开发的研究,对于气候资源开发的研究,对于农业社会资源开发的研究等。这些农业资源研究的发展已经在资源利用等方面的理论上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并在当今的农业生产中取得了生产力的提高。

4结论

三农问题的重要性范文3

[关键词]农村 合作金融机构 市场定位

中图分类号:F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5-0301-01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由特定地区的自然人、个体工商户、企事业法人等其它类型成员投资入股,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来运作的地区性金融机构,它的特定服务对象决定了它的经营方向,确定正确的市场定位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一、坚持正确市场定位的重要性

1、有效解决三农问题

我国不断加大对“三农问题”的关注,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这不仅使得农民生活得到了较大的改善,而且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也得到潜在的发展空间。在不断深化农村合作金融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经营目标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即以“三农”服务为宗旨的目标、服务宗旨与盈利统一的目标、支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这三种经营目标与农村、农业、农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应坚持正确的市场定位,在三农问题的解决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推动中小微企业发展

随着我国一系列兴农、富农政策的出台,特别是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给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而要抓住这个机遇,就需要合作金融机构明确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和战略。在正确的市场定位的指导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可以不断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不断发展特色金融服务,为地方中小微企业的融资、结算等提供便利,为自身赢得发展空间和机遇。

3、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是主力军。深化农村金融改革,重点是深化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革,改革的目的是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在这个过程中,坚持正确的市场地位可以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建立起相对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新农村的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此,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必须为新农村建设立业,巩固农村金融阵地。

4、促进社会事业发展

发展社会事业,可以提供更多的公共安全与生产安全;食品安全与生物安全;城乡建设、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以及与人民精神生活有关的文化、教育、体育等相关领域的服务,其意义是十分重要的。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发展过程中,坚持正确的市场定位,可以为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和培植区域信用体系建设,凸显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为社会事业的发展所起的促进作用和发挥的社会价值。

二、坚持正确市场定位的必要性

1、关注“三农”市场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宗旨是服务“三农”,解决三农问题。因此,要坚持正确的市场地位,必须关注“三农”市场,建立现代化的农村金融制度。目前,政府部门已经制定了相关的政策与要求,我们应该引以为戒,推动与农业关系密切的金融机构的改革与创新。就目前来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三农金融市场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而国有商业银行机构网点在不断地延伸,股份制中、小银行在三农市场持续增设网点,随着农村金融市场准入门槛的降低,新的金融机构将蜂拥进入农村金融市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一树独大的局面将会被彻底打破。为此,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必须关注、盯紧“三农”市场,因势利导。只有这样,才能牢牢占据农村金融市场。

2、关注中小微企业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还必须时刻关注地方的中小微企业市场,并把它作为自身的市场定位。中小微企业是对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微型企业、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微企业在管理体系、资本、人才配置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距。但是,对于农村地区而言,中小微企业是市场发展主体,也是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它们的发展前景非常看好,市场空间很大。因此,对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而言,要实现自身的持续健康发展,就不能忽视中小微企业市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要想占领中小微企业市场,可以采取细分策略以及集中性策略。细分策略又称为差异性策略,就是将目标市场进行细分,分成若干个性质存在差别的市场,并有针对性地开展不同的金融服务;集中性策略就是根据机构自身需求以及市场发展,选择一个重点目标市场,集中优势开展业务,以占领这一领域为目的,带动整个机构的营销过程。对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而言,这里的“重点目标市场”,就是指中小微企业市场。要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开展不同的金融服务,并适时为客户提供一定的优惠政策,并充分地发挥新技术、新科技的优势,利用网络、电话、媒体等途径拓展服务空间,降低交易成本,使这些中小微企业成为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

3、关注地方经济的发展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巨大推手。因此,坚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市场定位,必须随时关注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不断完善机构建设,提高机构的金融服务职能以及抵抗金融风险的能力。

首先,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要建立和完善贷款定价方面的管理系统,根据差别原则来实施分层、分组管理,利用下属机构的细分化与动态化管理健全授权约束制度。

其次,建立量化定价体系,对现有客户的信用评级进行系统化管理,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专业分工,对利率定价、风险控制与绩效考核要不断细化。

最后,要根据产品、客户与业务经营的成本核算与绩效考核来进行核算,贷款定价给这个过程提供了所需的基础数据。

通过这样的方式,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金融环境,推动地方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确保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农村金融主力军地位不动摇。

4、关注社会事业的进步

社会事业可兼具公益、准公益和盈利,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具有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功能。在我国社会事业改革中,政府需逐步转换既是投资者,又是管理者、经营者的多重身份,推进社会事业的多元化、社会化、市场化,并按照管办分离的原则,对社会事业进行分类管理。同时,通过营造良好的环境,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会事业的兴办。因此,对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而言,应该关注社会事业的进步,了解社会事业建设的重要作用,积极参与到社会事业中去,通过改善金融服务、加大资金投入等方式,不断推动社会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充份体现自身的社会服务职能和功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自身的良好发展。

三农问题的重要性范文4

关键词:农村;环境保护;“三农”问题

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会制约农业持续发展、威胁农民生命安全、影响农村的稳定和谐,加剧“三农”矛盾。因此,在剖析农村环境问题加剧“三农”矛盾根源的基础上,探寻改善农村环境问题的现实路径,具有积极的现实指导意义。

1农村环境问题加剧

“三农”矛盾的根源追溯农村环境问题加剧“三农”矛盾的根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村人口基数大,环保素养偏低。近年来,我国农村地区人口迅速增长和需求急剧膨胀,加剧了生态环境的压力。二是,过度开发现象严重。人们在资源需求的过程中,由于使用规划不当,很容易加剧生态环境的污染,导致过度的砍伐、畜牧等,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迅速沙化,陷入过度使用的恶性循环。其中,“五滥”指的是滥伐、滥牧、滥垦、滥采、滥用水资源,这些都给农村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三是,粗放式农业生产导致农村污染现象加重。近年来,农药化肥的使用量逐年增加,化肥、农药过度使用带来的农业污染问题也日趋严峻,给农业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四是,畜禽养殖、农村生活污水已成重要污染源。农村地区大都建有畜禽养殖基地,大部分养殖基地没有专门的牲畜排泄物处理系统,都是直接排入河流中,导致水源遭受污染。同时,我国农民的教育水平普遍不高,环保意识也很薄弱,生活污水和固体垃圾都是随意处理,极易造成环境污染。五是,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乡村企业污染加剧。近年来,随着城市污染的加剧,城区生活污染开始向农村转移,大量的生活垃圾不经处理就被运输到郊区或农村,随意倾倒或者就地掩埋,导致郊区农村地区遭受污染。此外,随着城市用地的日趋紧张,许多乡村企业开始兴起,其中不乏很多技术落后、装备陈旧、污染严重的小企业。

2改善农村环境问题的现实路径

2.1发展生态农业,推进农业集约化

经营传统追求产量和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已然不在适应新时期的农业发展形势。这就要求现代农业要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而发展生态农业、推进农业集约化经营是新形势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的客观需求。要想发展生态农业,要想有长远的发展,就要将土地集中起来,进行规模化经营。这就需要政府的支持,进行农村土地确权,让农民手中的土地流转起来,让想发展生态农业的人有土地来种植或是养殖。具体而言,发展生态农业要挖掘资源优势,巧打生态牌,发展现代农业;要统筹考虑地形地貌、耕地资源、水温气象和农业发展现状,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布局;要逐步形成特色鲜明、优质高效、持续增长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要进一步推进农、游结合,推广生态旅游农业模式。

2.2控制乡村企业污染,加强污染防治

针对乡村企业的污染问题,必须要从多方面进行防治。首先,要加强乡村企业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合理布局,以利于污染集中控制;其次,要强化中小企业环境监管,坚决淘汰污染严重和技术落后的生产项目、工艺和设备,防止城市污染向农村地区转移。第三,要因地制宜,从企业内部物质循环利用、建立企业之间物质循环链、发展行业之间的循环经济链等方面出发,大力发展乡村循环经济,实现物质、能源的良性循环和多层次利用。第四,要加快乡村企业设备与工艺的淘汰和升级改造,大力推行清洁生产。第五,要扩大农村地区的环保人员编制,增加农村地区的环境监测机构的布点。具体,可以采取增加补贴的方式鼓励在农村地区工作的环保人员,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对有一定文化层次的农民进行环境保护专业知识培训,使其兼职成为农村的环保人员,从而培养出一批有责任心、有素质的环保人员,以加强污染的监管与控制。

2.3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环保意识

针对农村村民环保意识不高的情况,在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过程中,应建立乡镇、村两级联动机制,形成工作合力;采取村民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宣传环境综合整治意义,避免生硬的灌输,真正地让农民了解生态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及其带来的危害,从而增强村民的环境卫生意识和资源节约意识,调动村民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例如,可以通过印发“致农民的一封信”、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播放音频宣传资料等方式,把深入开展环境整治的重要性、维护环境整治成果的紧迫性、持续开展环境整治的必要性传达给每一位群众。此外,还应建立日常督查、协调调度、考核评比等工作机制,定期对乡镇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对工作滞后、进展缓慢的,及时通报,限期整改。

3结束语

农村环境污染会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农民的身体健康以及经济收入造成影响,阻碍农村进步的脚步,破坏农村的稳定和谐。而要想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要从避免粗放式农业生产的形式、多途径有效控制农村企业污染、加强农村各项污染的治理、加强农民环保教育等多方面着手,以促进农业的发展,保障农民财产,加快新农村的建设。

参考文献:

[1]黄晓丽,马洪林.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天津市大港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现状与建议[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9(5):69-71.

[2]李新阳.农村环境污染对三农问题的不利影响及对策分析[J].科技资讯,2013(26):138-139.

三农问题的重要性范文5

一、乡镇财政往来账款的现状

我国乡镇财政往来账款是历史遗留问题,据调查显示,我国农村绝大多数都有财政往来账款问题。而乡镇财政以农业为主,经济单一,收入低,偿还债务的能力差,这些都是乡镇财政的显著特征。由于乡镇财政的特殊性,它不能像国家财政或者私人、企业那样可向商业银行贷款或者向金融机构贷款,它只能一部分来自银行,一部分来自农村信用社或者其他单位的贷款,甚至还有一些为干部、教师工资,或者是一些建筑工程的欠款等。因此,理清乡镇财政往来账款具有一定困难。

二、乡镇财政往来账款存在的问题

1.乡镇财政的职责疏忽。由于相关人员的疏忽,既不定期的对财政进行管理查对,也不及时的进行处理,这样就使得财政往来账款账目不清,导致乡镇财政往来账越存越多、金额巨大,经历的时间长了,账目清理的时候就更加的困难。有些乡镇单位对会计基础工作不重视,未进行查对也从未及时开展财务清理,导致了有些账目已经偿还却仍挂账,有些账目应该被记上去却没有人管理,留于账外,长此以往乡镇财政的往来收款账目愈加混乱。

2.利用乡镇财政往来账款逃避税收。一些单位或者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利用乡镇财政往来账款逃避税收,这也是乡镇财政往来账款存在的问题。一些企业或者单位为了自身或者集体的利益反映的收入不真实,将乡镇财政往来账款作为上交证据,这些都有悖国家的法治理念。

3.乡镇财政往来账款处理不规范。个别乡镇单位的财政往来账款分类工作没有得到有效开展,分类不细、不规范、没有体现业务实质,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了账目记录信息的准确性,从而大大增加了往来账款的处理难度,也进一步加剧了乡镇经济的发展困境。

三、造成乡镇财政往来账目存在问题的原因

1.乡镇的财税体制的缺陷。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财力物力人力向大城市集中,许多本不应该由乡镇承担的工作内容不断地向乡镇转移,这都直接加剧了乡镇的财政负担。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国家开始实行三农政策,逐渐减轻农民税负的负担,乡镇财政收入减少,资金缺口日益加大。因此国家先后制定了向乡镇倾斜的财务制度,但在具体实施方面还有待加强。

2.乡镇政府的职能缺失。乡镇地处偏远,中央政府鞭长莫及,很多制度到了乡镇这一级就缺乏了有效的制约和监督管理作用。此外由于历史遗留的往来账款问题,导致一些乡镇单位想发展,却难以发展。很多乡镇单位为了发展经济,盲目的进行投资,但虽然加大了投资力度,却忽视了人才、技术、管理等方面的重要性,导致投资徒劳无功反而欠债。与此同时,行政干部为了提高自己政绩大搞形象工程的案例屡见不鲜,不顾乡镇的经济条件,最后造成了严重的乡镇财政往来账目问题。

3.乡镇有关人员对财政往来账款不够重视。一些乡镇单位在财政往来账目方面缺乏重视,没有定期

对财政往来账款进行清理,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导致这些账目越滚越多。此外新官上任往往不会管以前的旧账,这种情况就造成了乡镇财政往来账款越积越多,越理越不清的恶性循环。4.乡镇人员专业素质有所欠缺。乡镇单位有些内部人员了减少自己的工作量或者为了自己的私人利益,不及时的核对账目,疏于对账目的管理,导致了乡镇财政往来账款账目不清以及混乱。有些内部人员不顾职业道德和工作的原则一味的去满足小集团的私欲,最后导致账款管理的漏洞构成犯罪,给国家经济带来损失。

四、解决乡镇往来账款的对策

1.乡镇人员加大对乡镇来往账目的重视。要想有效改善当前制约乡镇发展的往来账款问题,必须先提高乡镇单位对于往来账款的重视力度。单位应当强化宣教,使单位包括领导层在内的所有人员都能充分意识到往来账款的重要性,以及其对于乡镇发展的危害,为接下来的往来账款化解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层面支持。

2.加强乡镇来往账目内部管理制度。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提高往来账款的管理效率。乡镇单位应强化来往项目的监督力度,采取全过程监督,在往来项目中及时发现账款问题,定期清理。可制定责任制,将往来账款相关工作分解并落实到不同部门及人员身上,根据完成情况,实施相应的奖罚机制,全面提高往来账款的管理实效。

3.加强乡镇人员的培训。要提高人员的素质首先就是要对乡镇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只有具备熟练的技能才能完成相应的工作,切实帮助乡镇人员提高他们的素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乡镇来往项目问题。

4.乡镇要树立来往账款的危机意识。有危机感才会有紧张压迫感,才能切实的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理清乡镇来往账款的问题。领导的重视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乡镇相关负责人要高度重视往来账款,具有一定的危机意识,明确往来账款对于乡镇发展的危害,并将其作为宣传重点,定期开展宣教工作。

五、结束语

三农问题的重要性范文6

[关键词]乡村旅游;三农问题;破解

“三农”问题对我国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影响深远,任何时候都应倍加重视。切实加强农业、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与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是我国经济工作的重心。而要让农民收入有较大幅度增加,须优化现有农业产业结构,加速壮大第三产业,高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创新农村发展道路。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基础设施改善、农业结构优化、农民收入增加以及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由于旅游产品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致使财富、技术与产业部分从城市流向农村,增加农村自我发展能力,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因此,乡村旅游在众多国家和地区被认为是遏制农业走向衰退与增加农民收入的极佳手段[1]。乡村旅游作为朝阳产业、绿色产业、开放产业与民生产业,与“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发展理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及共享)紧密相关,在扶贫攻坚、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中大有作为。近几年来,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迅猛,对满足城市居民旅游需求与发展农村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实践证明,发展乡村旅游是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农村地区创新经济发展模式与创新城镇化的明智之举[2]。这也契合了中央有关“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构全新农业经营体系”以及“完善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工作要求。因此,发展乡村旅游将有力地助推“三农”问题解决。

1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国内外研究简评

1.1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乡村旅游最早于19世纪出现在欧洲。1865年“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在意大利成立,标志着乡村旅游从此诞生。相较而言,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晚于欧美发达国家,20世纪50年代开始萌芽,20世纪80年代兴起,20世纪90年代得到快速发展[3]。以2005年国家旅游局公布首批203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为标志,我国乡村旅游开始了组织化、标准化与规模化发展。目前,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类型主要有三种[4]:(1)城郊农家乐型。该种类型的乡村旅游利用紧邻城市的区位优势,依托乡村差异性资源与城市市场相邻关系,开发满足城市居民的旅游项目。(2)景区农家乐型。此种乡村旅游主要是通过借助风景名胜区的强大吸引力,开发设计各类旅游项目以满足旅游者(包括城市居民与乡村居民)的需求。这些分布在旅游景区周边的农家旅店(以景区为依托),为周末来郊野景区旅游的客人提供食宿服务,其产品优势是兼有自然环境与风景名胜。(3)农村农家乐型。该种类型的乡村旅游散布在广大乡村地区,其产品优势在于优美的自然环境与宜人的气候条件。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并且带薪假期制度不断完善,人们对乡村自然环境与人文风俗的向往与追求,助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乡村旅游对农业结构转型升级、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推进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等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1.2国内外乡村旅游研究简述

1.2.1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简述。国外乡村旅游发展较早,相关研究较为全面深入,国外学者主要对乡村旅游发展问题、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居民态度与居民感知以及乡村文化旅游等进行了研究。关于乡村旅游发展问题的研究,国外学者主要通过对案例发生地进行分析,在研究乡村旅游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提出有关乡村旅游的认识与感悟。MartinOppermann(1996)[5]通过对德国南部乡村旅游发展的研究,指出乡村旅游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以及改变居民传统观念,同时也得出乡村旅游由于规模小且受季节影响致使其贡献较小;RosaMariaYaguePerales(2002)[6]以西班牙为例,深入研究了传统乡村旅游与现代乡村旅游的差异;ChristopherS.Thompson(2004)[7]指出乡村旅游除了是商业机会,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是当地居民认识乡村生活意义的理想途径。对于乡村旅游中居民态度与感知问题的研究,M.DolorsGarcia-Ramon、GemmaCanoves、NuriaValdovinos(1995)[8]通过对西班牙两个乡村旅游案例发生地进行深入研究,指出乡村旅游增强了女性家庭责任,拓宽了居民收入渠道,女性环境保护意识也得以提升;M.JeannieHarvey、JohnHunt、CharlesC.HarrisJr(1995)[9]选取旅游低度发展、旅游中度发展与旅游高度发展三类地区,探索了三类地区女性与男性对旅游感知的差异以及三类地区女性旅游感知的差异;MichaelD.Smith、RichardS.Krannich(1998)[10]则通过收集美国四个乡村旅游地数据,深入探讨了居民对乡村旅游的感知状况。关于乡村文化旅游的研究,MoyaKneafsey(2001)[11]探讨了当地居民参与乡村文化旅游的影响因素以及乡村文化旅游发展模式;RobertMacDonald、LeeJolliffe(2003)[12]通过研究法国Acadian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认为该地区乡村文化旅游发展经历了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发展乡村文化旅游需坚持五个原则(即真实性与质量原则、教育与解说原则、保存与保护原则、当地优先与容量原则、合作原则)才能做到可持续;MaiaLordkipanidze、HanBrezet、MikaelBackman(2005)[13]在研究瑞典Soderslatt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上,指出企业合作因素对旅游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1.2.2国内乡村旅游研究简述。国内学者主要对乡村旅游开发的意义、乡村旅游规划、乡村旅游市场、乡村旅游开发对策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关于乡村旅游开发意义的研究,粟路军、王亮(2007)[14]指出乡村旅游开发对城乡统筹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以及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唐建兵(2007)[15]认为发展乡村旅游不仅直接效应(如实现生产发展、提高村民生活水平、促进乡风文明等)明显,而且关联带动效应(如促进乡村社会、文化事业及环境保护发展)亦十分显著;贾红风、李云霞(2009)[16]则认为乡村旅游业能促进农民脱贫致富、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速美丽乡村建设。张进伟(2016)[17]指出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传统农业产业化,实现传统农业区域可持续发展。关于乡村旅游规划与设计的研究,唐建兵(2007)[15]在深入研究乡村旅游规划中存在误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有益的改进措施;曹国新(2008)[18]认为乡村旅游开发规划总体上经历了由“游客之极(强调风格)的规划模式”到“遗产之极(强调趣味)的规划模式”再到“多元互动(强调综合)的规划模式”的演变过程。程哲等(2016)[19]指出旅游驱动乡村转型发展的关键在于注重产业融合,加强生态环保,创新开发模式,重视社区参与。关于乡村旅游市场方面的研究,李桐、张晓智(2008)[20]指出:基础设施不能适应旅游发展的需要、乡村旅游市场制度建设滞后以及农民的素质偏低等是乡村旅游市场存在的问题;卢冲、张晓慧(2008)[21]基于SWOT分析提出了解决我国乡村旅游市场发展问题的应对策略;钟晓鹏、陆林(2010)[22]以合肥市民为研究对象,在探索合肥市乡村旅游发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余兵(2015)[23]对新媒体语境下乡村旅游产品营销方式创新进行了研究,并提出具体的营销方式。关于乡村旅游开发对策方面的研究,李俊梅(2012)[24]从乡村旅游经营主体与政府管理部门主体两个角度研究了基于地方旅游产业促进政策的乡村旅游发展对策;蒋述东(2012)[25]基于城乡统筹的视角,从乡村旅游规划、资源开发、经营策略、旅游人才、旅游政策等方面提出了发展重庆乡村旅游的对策;彭顺生(2016)[26]在分析我国乡村旅游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的应对措施。

综上所述,国外乡村旅游发展早于国内,相关研究也较全面成熟,国外关于乡村旅游研究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发展问题、乡村旅游中的居民态度与居民感知以及乡村文化旅游等方面。相较国外,国内乡村旅游发展较晚,相关研究不及国外成熟,但国内学者从乡村旅游开发的意义、乡村旅游规划、乡村旅游市场等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国内外乡村旅游研究理论成果对于指导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实践将起到积极作用。

2发展乡村旅游对破解“三农问题”、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

2.1有利于拓宽就业渠道,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旅游业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面广且就业方式灵活多样。根据相关统计,旅游业每提供1个直接就业岗位,便会增加5至7个间接就业岗位。乡村旅游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够就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就业机会。首先,乡村旅游对从业人员的进入门槛要求较低,而且不存在年龄、性别等限制,农村剩余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在技术技能要求高的行业就业难度较大,但在技术技能要求相对较低的乡村旅游中,由于村民对当地文化、环境等较为熟悉,通过一定的旅游服务技能培训,这些农村剩余劳动力(包括年轻人、中年人、老年人)便能从事导游接待、卫生、景区管理等工作,在乡村旅游发展中找到用武之地,使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成为乡村旅游的主力军。其次,从事乡村旅游的村民可以兼顾旅游与农耕。当进入农忙时节,农民从事农耕操作;进入农闲时节,农民可从事乡村旅游,极大地拓宽了就业渠道[27]。因此,开发乡村旅游能够增加就业机会,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2.2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其脱贫致富

乡村旅游在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具有较强的乘数效应。据统计,旅游从业部门每增加1元收入,将为社会带来6-7元的综合经济效益[28]。发展乡村旅游,一方面能促进产业链延伸,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可以将农村的无形资源(如农业生态效益、乡村文化等)转化为经济资源,增加乡村居民收入。由于乡村旅游具有投入成本低且收益回报快、经营风险不大、经营方式多样且灵活等特点,因此,特别适合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开发。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乡村旅游,通过旅游业的带动辐射,能大大提高该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使当地居民脱贫致富。由于乡村固有的自然景观、农耕生活、民俗民风等,村民可以不离开乡村在家经营乡村旅游。另外,村民也可以选择入股的方式,参与旅游项目,增加收入来源。同时,乡村旅游的迅猛发展也促进了生态农产品的生产、销售,成为广大农民一条强劲的收入源泉。

2.3有利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乡村旅游是农业与旅游业融合的产物,其借助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多姿多彩的乡村文化及农业生产活动场景吸引旅游者前来观赏、体验、休闲度假。乡村旅游者追求“返璞归真”“回归自然”,因此,乡村旅游经营者应以市场为导向,变革原有农业结构,充分利用乡村的自然文化景观,大力发展农特产品,提高农业的观赏性,塑造宜人的自然人文环境,为游客提供灵魂的归宿。而这样必然会增大经济作物的比重,有利于农业结构优化,形成区域农产品特色化。乡村旅游的高关联度必然会带动相关产业(如商业、农产品加工业、咨询业、建筑业、物流业、交通运输业等)快速发展,促进农业向第三产业的延伸与渗透,产生诸多新业态,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乡村旅游突出乡土性与农业特色,坚持农业资源开发与自然生态有机结合,关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有利于促进农业持续健康发展[29]。

2.4有利于提高乡村居民素质,促进乡风文明

众所周知,开发乡村旅游能够增加农民收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这是乡村旅游给农村物质层面带来的变化。精神层面,乡村旅游的作用也日益凸显,在乡村旅游的推动下,乡村居民开始追求精神上的富裕,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蓬勃发展。乡村旅游吸引了大量城镇旅游者,他们为乡村带来大量信息与先进的理念,这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农民的思想与行为。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许多地方建起了图书阅览室、文化交流室等,开办了各种文化补习班与技能培训班,极大地提升了农民的文化水平与专业技能。另外,有许多村民为了适应乡村旅游发展的需要,更好地与游客沟通交流,积极学习普通话和外语(通过阅读、网络自学等方式),个人素质得以全面提升。部分农村还组织村民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环境保护、生态文明以及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所有这些都有利于乡村居民素质提升,乡风日益文明。

2.5有利于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容村貌

乡村旅游的主要客源市场是城市居民,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能为乡村地区带来富集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促进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有力地推进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发展乡村旅游能促进农村资金加速流转,积累农村建设资金,缓解广大农村资金供给不足的困局,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注入资金源泉。便捷的交通条件、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必要条件,因此,建设与维护道路交通、生态环境与基础设施是发展乡村旅游的要务。各乡村旅游目的地为了吸引游客,为游客提供美好的旅游体验,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不断完善优化接待设施,加强环境保护,美化村容村貌,形成天蓝、水绿、山清、人和的优美乡村画卷。

2.6有利于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推进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发展乡村旅游能引导城市人流、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传向农村,促进乡村居民与城市旅游者物质与文化交流。来自城市的乡村旅游者在价值观念、消费水平等方面处于强势文化地位,会对处于相对弱势文化地位的乡村居民产生一种示范效应,促使弱势文化向强势文化靠拢,有利于城乡文化融合发展。与此同时,为了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涵盖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各乡村旅游目的地政府也积极采取措施(如集体出资、个人投资等)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乡村道路、通讯、供电、供水以及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与提升,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差别日渐缩小,为城市乡村统筹协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因此,发展乡村旅游,能促进乡村农业由弱转强以及城乡二元结构向一元结构转化,加速乡村非农化与城镇化进程,有效破解“三农”问题,推进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30]。

3发展乡村旅游以破解“三农问题”的思路

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当前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而发展乡村旅游是基于我国国情而破解“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因此,应积极推进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努力培育乡村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为解决“三农”问题找到突破口。具体应从以下七个方面努力:

3.1政府引导,规范管理

乡村旅游的发展与“三农”问题息息相关,政府应加强引导,在政策层面予以大力支持,以推进乡村旅游业加快发展。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实践证明,在经济社会欠发达的乡村地区发展乡村旅游初期,政府主导是取得显著效益的关键因素。因此,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应加强政府引导,规范乡村旅游管理,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因地制宜探索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各地应根据自身资源禀赋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乡村旅游发展的理想模式(如特色产业带动乡村旅游发展型、工业企业带动乡村旅游发展型、休闲产业带动乡村旅游发展型以及畜牧养殖带动乡村旅游发展型等)[31]。(2)合理规划,科学管理。各地政府应对乡村旅游发展进行资源评价、市场调研与科学规划,努力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同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制定出台扶持乡村旅游发展的优惠政策(如银行贷款、财政补贴以及税收优惠等),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政策保障。(3)协调好各方关系。兼顾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是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真正惠及村民的关键所在。因此,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应切实协调好当地政府、旅游投资企业以及乡村居民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力避消极现象产生,使乡村旅游成为破解“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3.2科学规划,力避盲目开发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乡村旅游项目,是农民在“农家乐”的基础上自发发展起来的。许多项目在开发前没有进行科学的规划与市场调研,致使重复建设严重、项目特色缺乏、资源环境遭受严重破坏、项目整体建设水平低下、卫生状况不容乐观、旅游环境较差。同时,乡村旅游从业人员主要是当地农民,由于整体文化素质低下及技能培训缺乏,其接待服务水平偏低,甚至有的地方时常发生“蒙客”“宰客”现象,严重损害了旅游形象。乡村旅游要健康持续发展,“高起点、高水平”的发展道路是其必然选择,而科学合理的规划是重要保障。因此,发展乡村旅游要做到规划先行,将乡村旅游规划与农村其它发展规划(如基本农田保护规划、村镇建设规划等)相结合,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及资源持续利用相统一,努力建设完善基础设施以改善农村环境,制定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计划、提升其服务意识与服务质量,从而促进乡村旅游开发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环境效益协调发展[1]。

3.3塑造品牌,增强竞争力

乡村旅游要扩大影响,提升知名度,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努力朔造品牌形象,增强竞争力。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1)加强品牌营造。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通过科学规划乡村旅游和营造乡村旅游品牌,挖掘资源特色,形成不同的规模,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化迈向健康之路。(2)努力提升产品与服务质量。质量是品牌延续的保障,国内外所有著名的品牌都是因为有质量一流的产品,乡村旅游要朔造品牌,增强竞争能力,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升产品与服务质量,为旅游者提供优质、舒适的旅游服务和流连忘返的旅游体验。(3)强化乡村资源特色和文化挖掘。乡村旅游的意蕴在于优美的自然生态风貌与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因此,打造乡村旅游品牌,应凸显乡村宜人的自然环境资源,挖掘与包装好乡村文化,突出乡村当地的特色文化与民俗风情,以此吸引外部资金投向乡村旅游。(4)重视品牌定位。品牌定位对于塑造品牌形象意义重大,品牌定位不准确(定位过高、定位过低以及定位模糊等)将对产品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各乡村旅游目的地在开发旅游的过程中,应根据其资源、市场等条件进行合理的品牌定位,满足旅游者不同的需求。(5)做好广告宣传。品牌形象是消费者的主观感受,其好坏取决于品牌本身的知名度与美誉度,社会公众对品牌的信任度与忠诚度也对品牌形象产生重要影响。因此,乡村旅游品牌形象塑造要以旅游者为中心,加强广告宣传,不断提升其知名度与美誉度。

3.4挖掘内涵,突出特色

特色是旅游产品的生命线,亦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生命线。乡村旅游的特色突出地反映在两个方面:(1)乡村旅游产品的总体特色(乡村旅游区与一般旅游区的差异)。“乡村性”是乡村旅游的重要标志,而独特的农业自然资源与乡村文化资源是乡村旅游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因此,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应突出特色,体现“土”、“新”等特点,立足农业本身建设各类设施,避免乡村城镇化而导致自然风貌与民族特色的丢失。(2)各个乡村旅游目的地的自身特色。目前,旅游产品单一、缺乏特色以及经营理念雷同是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因为没有深入挖掘乡村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地方特色没有发挥出来,造成“千村一面”的状态。地方文化的独特性与多样性是游客向往乡村旅游的一个重要原因,乡村旅游为游客提供不同于居住地的多种文化体验,农业生产的地域性与差异性也为多样性乡村旅游的开发提供了条件。因此,乡村旅游开发应立足当地资源,深挖其内涵,将乡村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与风土人情及传统文化融合,突出地方特色,朔造强势旅游地形象,形成有地方特色的自主旅游品牌。

3.5强化参与性,确保旅游者与乡村居民利益

参与性原则包含旅游者参与及社区居民参与两个方面。旅游者参与方面,随着旅游者旅游经历的不断丰富,旅游者开始将目光由观光转向参与及体验。人们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渴望参与而选择乡村旅游,在此背景下,乡村旅游初级产品(观光农业)将难以满足现代旅游者的需要,旅游者开始转而选择参与性强的乡村旅游产品(如体验农家生活、品尝农家风味、参加农事活动等)。因此,乡村旅游经营者应把握市场需求,在开发旅游产品时凸显旅游者的参与性需求,在各类旅游产品中丰富参与性内容。在乡村居民参与方面,乡村居民参与旅游开发是增加其收入、确保其利益诉求的有效途径。因此,乡村旅游解决“三农”问题应遵循乡村居民参与的原则,因为旅游发展如果只让少数人受益,扶贫与解决“三农”问题将是一句空话,只有农民广泛参与到旅游开发中,才能真正让乡村居民脱贫致富,“三农”问题才能最终破解。政府应采取措施积极引导农民参与旅游发展,使其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真正受益者。一方面,通过乡村居民参与乡村旅游,能有效提升旅游产品质量,增强乡村特有的文化氛围,提高乡村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乡村居民通过参与旅游,能够在乡村旅游发展中满足其利益诉求,认识到保护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与乡村文化对发展旅游的重要性,并主动保护生态环境与乡村文化,从而促进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

3.6培训人才,提升服务质量

人才资源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第一资源,乡村旅游要持续、稳定发展,就必须不断提高乡村旅游从业者的整体素质。在农民进入乡村旅游行业之前,相关部门应对其进行旅游管理、市场经营、服务技能、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培训,在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乡村旅游工作,这将为乡村旅游服务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此外,对农民的培训应持续不断,将定期与不定期培训相结合,努力建设学习型农民旅游服务团队,这样才能达到培训效果,才能真正提高农民的服务技能与综合素质,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保障。乡村居民积极参与培训、投身乡村旅游活动,对乡村居民而言,有利于提高个人素质,提高收入水平;对旅游经营者而言,为乡村旅游持续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

3.7加强环境保护,彰显生态性

优美的自然生态景观是乡村旅游开发的基础,因此,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是乡村旅游持续发展的前提。乡村旅游源于人们对工业化与城镇化负面效益的逃避以及对乡村恬静、温馨、宜人环境的向往和追求,其基础是优美宜人的生态环境。因此,开发乡村旅游应遵循生态性原则,注重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与乡村传统文化,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为旅游者提供无污染、无危害、让人心旷神怡的健康旅游环境。在具体设计乡村旅游开发时,保护环境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1)培养乡村旅游经营者的环保意识,使他们在开展乡村旅游时,能够自觉保护环境,为美丽乡村建设贡献力量;(2)厉行节约。广大农村虽然资源丰富,但毕竟是有限的,所以在开发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应提倡节约,这样才能保证乡村旅游发展的持续性;(3)建筑材料应与乡村生态环境相适应,尽量选用“绿色”、环保的建筑材料,色彩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4)尽量使用可再生能源为主(太阳能、风能、沼气等),力图减少对乡村地区空气的污染;(5)采取措施禁止“视觉污染”(如滥倒垃圾、污水横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