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系统工程与理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系统工程与理论范文1
[关键词]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系统方法论;构建和谐社会;系统工程
[中图分类号]A8,B0-0,B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08)01-0005-03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有着非常丰富的内容。综观已有文献,绝大多数学者都自觉不自觉地运用了系统的观点和方法来阐释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特别是李秀林先生曾专门指出,社会有机体的分析重点首先在于“全部社会生活的系统性”。[1]尽管陈志良和杨耕认为,不能“仅仅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理解社会有机体,把社会分解为系统――要素、结构-功能、动态-静态、层次-模型等等”,[2]但无疑他们也从反面说明了系统观和系统方法论乃是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所蕴含的基本思想。
一、系统思想是社会有机体理论的基本思想
从思想史上看,由圣西门最早提出的近代意义的社会有机体思想就已包含了系统思想的因子。他把社会看作是一个由多个器官、组织构成的有机整体。他的学生在《圣西门学说释义》中明确提出“社会是一种有机的整体”,并要求分析“这个统一机体的各个器官”。实证主义创立者孔德的“社会有机论”有着深刻的系统思想。他认为,社会的细胞是家庭,社会的组织是种族或阶级,社会的器官是社区或城市。斯宾塞是“社会有机论”的集大成者,他依照生物有机体有营养、循环和调节三个系统,相应地把社会有机体也划分为三个系统:营养系统是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循环系统是商业阶级,调节系统是政府和工业资本家。但斯宾塞又认为社会是一种“超有机体”。就是说,社会有机体虽然是一个可自我调节的系统,它的各个部分比较分散与自由,这与生物有机体各部分紧密相连并完全从属于整体不同,生物有机体各部分的存在是为了生物有机体的整体,社会“超有机体”的存在是为了社会系统中各个独立的个体。
马克思用唯物史观考察人类社会,也把社会比作有机体。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指出,社会就是“一切关系在其中同时存在而又互相依存的社会机体”[3]。在《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中,他又说:“现在的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4]马克思把社会比作有机体是为了把社会“当作一个十分复杂并充满矛盾但毕竟是有规律的统一过程来研究”[5]。就是说,社会有机体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整个自然发展的高级阶段。它绝不是旧唯物主义所认为的那样是个体的机械组合或全部社会生活条件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精神的实践关系即主体与客体的全面实践关系中构筑起来的,由人及其社会生活条件、要素构成的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是一个活生生的、自我运动的、不断新陈代谢的复杂系统。
由上述可知,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和“社会有机论”有着密切的联系,特别是两者都有着丰富的系统思想。但两者的区别是明显的,前者是基于社会存在的实践性、系统性和辩证本性形成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它认为社会有机体已不同于纯粹自然环境的物质系统,它里边是一个个有意识有目的的人,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即实践决定了社会系统的特殊之处在于:社会历史规律的实现一刻也离不开人的活动。而后者把生物学规律简单移植过来解释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人类社会,在总体上是错误的,这就像用经典物理学原理来解释量子物理学现象一样。
二、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系统方法论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根本方法论是“新唯物主义”辩证法。正如列宁所说:“马克思和恩格斯称之为辩证方法(它与形而上学方法相反)的,不是别的,正是社会学中的科学方法,这个方法把社会看作处在不断发展中的活的机体。”[6]但在次层次方法论中,系统方法论无疑体现得最为充分。
首先,关于社会有机体的整体性和目的性。马克思有着鲜明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思想。他曾指出:“一个骑兵连的进攻力量或一个步兵团的抵抗力量,与单个骑兵散开的进攻力量的总和或单个步兵分散展开的抵抗力量的总和有本质的差别,同样,单个劳动者的力量的机械总和,与许多人手同时共同完成同一不可分割的操作……所发挥的社会力量有本质的差别。”[7]又说:“城市本身的单纯存在与仅仅是众多的独立家庭不同。在这里,整体并不是由它的各个部分组成。它是一个独立的有机体。”[8]卢卡奇指出:“总体范畴,整体对各个部分的全面的、决定性的统治地位,是马克思取自黑格尔并独创性地改造成为一门科学的基础的方法的本质。”[9]可以说,整体性是马克思研究社会的首要观点。他认为,社会就是一个“一切关系在其中同时存在而又互相依存”的有机整体,而且“每一个社会中的生产关系都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10]事实上,马克思提出社会有机体范畴的直接原因就是因为蒲鲁东割裂了社会的整体性,片面夸大了观念和理性的作用。当然,从根本原因上说,马克思创立社会有机体理论是为了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片面性的。因为,其时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导致了当时西方社会发展的极端不平衡和劳动的异化。他主张劳动应成为“自觉自由的活动”,人的发展要以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社会发展要整体地推进。显然,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又有着鲜明的人本思想,体现了社会有机体的目的性。
其次,关于社会有机体的层次结构性和关联性。马克思认为,社会是由要素和部分构成的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有机系统。第一,人口是社会有机体的第一个前提性要素。马克思指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11]“有了人,我们就开始有了历史。”[12]第二,自然环境是社会有机体的又一前提性要素。马克思说:“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地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13]第三,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决定社会有机体发展和性质的根本性要素,三者有机联结在一起,共同构成社会有机体的核心系统。马克思又进一步把各种社会关系(要素)归结到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并阐明了它在整个社会有机体中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即“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14]此外,社会有机体的构成要素还包括语言、教育等特殊的社会现象。
第三,关于社会有机体的自组织开放性和动态复杂性。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15]此处,马克思经典地揭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从内部自我引发了社会有机体的矛盾运动。这是社会系统自组织开放性和动态复杂性的重要表现。值得指出的是,马克思强调经济基础的决定性是从“归根到底”意义上讲的,并非忽视社会有机体的动态复杂性和其他要素的作用。恩格斯晚年曾清醒地指出:“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无论马克思或我都从来没有肯定过比这更多的东西。如果有人在这里加以歪曲,说经济因素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那么他就把这个命题变成毫无内容的、抽象的、荒诞无稽的空话。”[16]其实,社会有机体不断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的演进就是“通过渐进分化从低复杂状态向高复杂状态进化而到‘自组织’的系统”[17]的。
综上所述,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把社会及其要素、结构和关系等描述为一个活动和发展着的复杂系统,尽管这并不完全等同于后来的系统论,但却为我们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的系统性奠定了方法论基础。事实上,对系统的研究在古代就开始了。亚里士多德早就提出过“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的思想。可以说,现代系统论在某种意义上不过是对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原则的继承和发展。其实,贝塔朗菲本人也坦率承认:“虽然起源不同,但一般系统论的原理和辩证唯物主义相类似则是显而易见的。”[18]
三、用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系统方法论指导和谐社会建设
构建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基础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空前伟大的系统工程。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以实践为基础,同时以人为本,通过对社会生产的发展、社会形态的发展、人的发展及同自然环境的密切联系与不间断发展的分析,向我们展示了社会有机体发展的实践性、人本性、系统性和连续性特性,从而为科学发展观提供了重要的哲学依据”。[19]其实,科学发展观在一定意义上实质上就是以系统方法论为基本内容的关于社会发展的方法论。“以人为本”体现了系统的目的性,“全面协调可持续”和“五个统筹”体现了系统的整体性、关联性、自组织性和动态复杂性等。因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定要自觉运用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系统方法论作指导,系统地认识和改造社会。
第一,把握社会系统的目的性,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社会系统都是有目的的,建设和谐社会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也有自己的目的,这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政府一切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发展的目的真正落实到满足人民需要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把改革发展取得的各方面成果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上,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上,体现在充分保障人民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益上,让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第二,把握社会系统的整体优化性,切实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整体进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把各项建设任务上升到社会整体的高度和放在整个社会大背景下去认识,全面地把握社会有机体的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的辩证关系、地位和功用,按照社会本身的发展规律进行社会实践。这样才能减少片面性、主观性和盲目性,少走弯路,少付代价。必须看到,过去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忽视社会全面发展和整体进步的问题是十分突出的,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结果导致了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和问题。依照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这种片面发展不符合系统整体优化性原则。今后,必须牢牢树立科学发展观,整体地认识和改造社会,力求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理想境界――“整体优化”。
第三,把握社会系统的层次结构性,自觉调整优化经济社会结构。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从纷繁复杂和不断变化的社会现象中理出一条有序的思路,建立一套有序的机制,有序地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目前,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1700美元,进入了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阶段,这也是经济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的重要阶段。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必须主动适应国际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利用两种市场、两种资源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充分吸取历史教训,正确对待社会阶层的分化与变迁,妥善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避免用被“左”的思想曲解了的“斗争哲学”来处理问题。这样才能建成马克思所展望的那种和谐社会:“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0]
第四,把握社会系统的关联性,努力完善路线方针政策之间的协调性与配套性。和谐社会的建设一定要把握好社会系统的关联性,制定实施路线方针政策时,既要着眼社会微观层面的相互联系,又要站在社会整体的高度,使社会主义建设能够拓展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各个方面去,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层面的诸多要素之间的协调运作和良性互动。换言之,就是要兼顾统筹经济社会的发展,综合解决发展中的种种问题,以确保社会有机体及其要素之间能够协调运作和相互促进。
第五,把握社会系统的自组织性和动态复杂性,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社会的活力。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认为,社会有机体通过自己内部的相互作用表现出自组织性,通过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表现出开放性,进而不断从初级、低层次的复杂状态向更高级、更高层次的复杂状态转化。这不是一般地承认运动和发展,而是进一步揭示了社会发展的根源在于社会系统诸要素的相互作用。正如恩格斯所言:“相互作用是事物真正终极原因。”[21]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是社会有机体的根本要素,所以三者的相互作用就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而这种相互作用又表现出“适应――不适应――再适应”的动态复杂性,使得社会发展也表现为“和谐――不和谐――再和谐”的动态复杂过程。因此,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和动态的过程,它既是以往历史的产物,又是今后发展的前提,而不是绝对封闭和凝固的体系。中国过去在这方面有着血的教训,我们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情况,不断改革那些束缚人和禁锢社会的制度,使整个社会始终处于健康和富有生机的状态之中。这样才能确保建成一个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参考文献:
[1]李秀林.论社会有机体[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87(1).10.
[2]陈志良、杨耕.论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J].哲学研究,1990(1).35.
[3][11][13][2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43.24.45.294.
[4][14][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2.32.32-33.
[5]列宁选集(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6.
[6]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
[7]马克思.资本论(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362.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80.
[9][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杜章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76.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42、143.
[12][2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7.552.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M].人民出版社,1979.477.
[17][澳]L・V・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M].林康义、魏宏森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90.
系统工程与理论范文2
关键词: 民生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扎根理论;相关性分析;信息熵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92(2013)06006607
The Establishment of People’s Livelihood Project Evaluation Indicators SystemBased
on Grounded Theory MethodStatistical MethodInformation Entropy
FENG Nanping1,2, TANG Yunshu1,2, PENG Zhanglin1,2, WANG Sufeng1,2
(1.School of Management,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efei 230009, China; 2.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Base of Knowledge Economy and Enterprise Management Innovation in Anhui Province, Hefei 230009,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grounded theory, statistical methods and the theory of information entropy, this paper establishes an evaluation indicators system of People’s Livelihood Project. Using grounded theory methods to construct an evaluation indicators system initially, to meet the completeness and purposiveness requirement of the indicators system; Investigating the observability and the data acquisition cost of the indicators, to meet the operability requirements of the indicators system; Screening the indicators according to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and the variance inflation factor, to meet the independence requirements of the indicators system; Further streamlining the indicators according to the amount of information reflected by the information entropy, to meet the significance requirements of the indicators system. The study result reveals that final indicators system uses 22 final indicators to reflect the information of 73 original indicators that can be observed. Compared with similar findings, the number of indicators is streamlined while reflecting the main information.
Key words: people’s livelihood level; evaluation indicators system; grounded theory; correlation analysis; information entropy
1 引言
民生问题事关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是当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十二五”时期我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对民生工程的建设水平进行科学评估,是深入推进民生工程高效实施,夯实民生工程建设成果,促进民生工程长效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督促和激励各级政府自检自省、持续改进,提高民生工程建设成效的重要依据。而一套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则是实现高质量评估的前提条件。没有科学的指标体系,无论采用如何精准的评价方法,得出的评价结果对民生工程建设实践工作的指导都有可能偏离正确方向。近些年来,学术界对民生指标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高[1~3],但总体上仍处于探索阶段,指标体系的构建多是建立在定性分析基础之上,构建过程中考虑最多的是民生的内涵问题,而对于指标间的独立性、指标的显著性等问题则考虑得较少。另一方面,由于民生问题源自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民生工程以服务民众为根本目的,因此,若民众能参与到指标体系的设计过程中,则能更深刻地体现民生工程的本质要求,大大增强指标体系与民生工程建设管理实际的贴近程度,更好地实现指标体系的目的性要求,现有研究这方面也有待加强。
基于此,本文将民生工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大致分为初步构建与指标筛选两大阶段,并综合运用扎根理论、统计方法和信息熵理论等,以满足指标体系的完备性、目的性、可操作性、独立性和显著性等要求。
初步构建阶段的任务是形成一个评价指标全集,目的性和完备性是该阶段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目的性指的是指标体系的设计要服务于实践管理的最终目的,因此要尽可能无限贴近民生工程建设的管理实践;为了保证最终指标体系的完备性,要求在该阶段尽可能多地给出相关指标,以免遗漏重要指标。
指标筛选阶段的任务是对全集中的指标进行筛选,可操作性、独立性、显著性是该阶段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可操作性即考虑数据的可观测性,确保在可接受成本范围内所有指标都能获得数据。因此,指标筛选阶段首先就是要剔除指标集合中数据无法获得或需要昂贵成本才能获得的那些指标。独立性要求指标之间不相关或者相关程度较小,避免多指标之间反映信息重复从而造成大量冗余信息,增加评价工作量。显著性要求必须剔除那些对评价结果贡献很小和微乎其微的指标,确保剩余指标对评价结果均有显著影响。
2 基于扎根理论统计方法信息熵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2.1 基于扎根理论的指标体系初步构建
由Glaser和Strauss[4]提出的扎根理论被认为是定性研究中最科学的方法论[5]。扎根理论最大的特点就是其对现实的“扎根性”。研究者在进行数据收集之前并不提出理论假设,而是直接通过对调查资料进行经验分析、概念提炼和理论抽象,即从下往上将资料不断地进行分析、浓缩、归纳并最终形成理论,这使得理论的建立立足于现实情境,也更接近现实情境。扎根理论方法在管理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领域的研究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6~8]。从扎根理论的特点可以看出,如果将扎根理论运用于指标体系的初步阶段,则能有效满足指标体系的目的性和完备性要求。
扎根理论方法是一种从现象中归纳理论的技术,因此,数据采集非常重要。民生工程评价指标体系初步构建过程中的数据采集对象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四类。第一类是民生工程的直接受惠对象即公众。公众的加入使得指标体系的构建能深入到现实生活中,强调对公众有重要意义的观点和事实,而不是对研究者有重要意义的结果。第二类是领域专家。由于公众对民生工程的认识往往未必全面深入,领域专家的知识补充可从多维角度进行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考。第三类是民生工程建设活动的执行者即政府。尽管他们给出的相关数据可能带有一定的自我利益保护倾向,但是由于他们对民生工程建设往往比其他几类数据采集对象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因此仍然是数据的重要来源之一。第四类是已有文献。但值得注意的是,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论对已有文献的使用较之其他研究方法论有着较大的差异。通常研究方法中,文献回顾是研究者开展研究之前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但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中,文献回顾延迟被认为是一个显著特征,一般都在概念初步形成后再进行详细的文献回顾[4]。
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整理与编码,并在此基础上抽取指标是指标体系初步构建阶段中最重要的环节。构建指标体系的理论性编码就是一个通过分析原始数据、发现设计概念类属、建立概念类属间的各种联系的过程,需要经过开放式编码和轴式编码两个编码阶段的操作。其中,开放式编码阶段是一个将收集的原始资料打散、赋予概念,然后以新的方式重新组合起来的操作化过程,即对原始资料进行初步分类形成初级类属并给初级类属进行命名,这里的初级类属也就是指标体系的指标层;轴式编码是一个发现初级类属之间的各种联系并重新形成更高一级类属的循环过程,即分析开放式编码阶段形成的各指标之间的关联并分辨指标之间的层级关系,在此基础上形成准则层指标,接着继续分辨准则层之间的关系直至形成目标层指标。两级编码完成后,最终形成初步构建的指标体系。
检验是否已到理论饱和点是保障指标体系完备性的重要工作。所谓理论饱和点是指无论再收集多少资料,都不会有新的指标类属出现,此时可停止数据采集。若分析已有文献和其他未用来形成指标类属的数据资料,如访谈记录,都没有发现形成新的重要指标类属和关系,则可认为理论上是饱和的。
2.2 基于统计方法信息熵理论的指标筛选
在指标筛选阶段,主要考虑在初步构建的指标体系基础上进行指标的客观筛选问题。实现指标可操作性的筛选,只需考察指标的可观测性以及指标数据的获取成本即可。而要实现指标的独立性和显著性,则需要借助特定的方法进行相应的定量分析。
2.2.1 基于相关性分析的指标独立性筛选
可通过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来完成指标的独立性筛选。若是两个指标相关系数大,则说明它们反映的重复信息较多,因此,首先可以通过计算两两指标间的相关系数进行指标独立性的初步筛选。另一方面,对多个指标,可能会存在以下情况:指标两两间虽不相关,但多个指标之间的某种组合可能存在相关性。此时,指标间仍不独立,指标体系仍包含重复信息。为此,还需要在计算相关系数的基础上,进行共线性检验。相关性分析的具体步骤如下:
4 结论
本文综合运用扎根理论、统计方法和信息熵理论等,构建了一套我国民生工程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通过运用扎根理论来实现指标体系完备性和目的性要求;通过统计方法来实现指标体系独立性要求;通过信息熵理论来实现指标体系显著性要求。研究结果表明,最终建立的指标体系仅用22个指标反映初始指标体系中73个可观测指标的约91.5%的原始信息。与其他文献中得到的同类指标体系相比,本文构建的民生工程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在基本保留原有信息量的条件下,指标数目大为精简,可为相关决策提供基本依据。
参 考 文 献:
[1]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民生发展报告”课题组.中国民生发展指数总体设计框架[J].改革,2011,(9):
511.
[2]沙杰,杨志刚.民生统计指标体系浅见[J].中国统计,2008,(7):5657.
[3]梁建春,向红.关于我国民生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J].前沿,2011,(23):1214.
[4]Glaser B G, Strauss A L. 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 strategies for qualitative research[M]. Aldine Publishing Company, Chicago: Aldine, 1967.
[5]Denzin Y, Lincoln 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M]. Thousand Oaks, CA: Sage, 1994.
[6]陈秋英.大学生感知价值实际维度的扎根理论研究[J].管理学报,2011,8(7):10211026.
[7]王建明,王俊豪.公众低碳消费模式的影响因素模型与政府管制政策――基于扎根理论的一个探索性研究[J].管理世界,2011,(4):5868.
[8]陈娇娥.基于扎根理论的网民公共政策态度形成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10,7(3):8994.
[9]梁小珍,杨丰梅,部慧,等.基于城市金融竞争力评价的我国多层次金融中心体系[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1,31(10):18471857.
[10] 李柏洲,苏屹.大型企业原始创新模式选择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1,(12):120127.
[11]戎郁萍,赵敏,朱玲玲,等.三种客观赋权法分析草地管理措施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12,31(4):987993.
系统工程与理论范文3
目前我国的公路工程建设管理是传统管理,主要以手工操作为主,在项目初期,规模不大,范围较小,参与人员少,流程不复杂的情况下能起到一定的项目管控作用。但是随着工程建设数量增多,体量增大,项目建设资金翻倍上升,国家基本建设程序性要求越来越高,现有项目管理人员数量不足,导致管理压力越来越大,已难以适应工程大规模,规范性的建设要求。公路工程项目运行过程中众多的项目文档、图纸、文件存放调阅困难,审查证明性材料无法随时调阅。项目汇报难以保证数据的准确可靠,合同审批工作进展缓慢、条款落实不到位,成本难以控制,资金投入超出预算、工期拖延不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出了问题相关人员相互扯皮推诿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但影响了公路工程项目的推进,还给整个项目管理带来风险。
2公路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的优点
2.1由传统的碎片化管理到先进的信息管理公路工程建设项目信息浩如烟海,流程复杂,重点环节难以掌控,管理面广,涉及单位多,传统的管理受个人能力及素质影响较大,很难理清宏观管理脉络,以至于在工作中疲于应付;信息化管理可以从繁杂的工作中提炼出清晰的工作流程,公开的平台可以使工程管理更加透明化、规范化,从而杜绝工程中出现的各种不足,并且可以有效考核部门及人员的工作质量。巨量信息也可以通过管理系统平台整合,并按项目管理流程的管理层次分配至相应岗位及时处理。
2.2由冗长低效的找人签字到网上资料的审批传统的资料审批是把待审批资料做好后,再找设计、监理、审计和业主签字,往往是工作人员从一个单位跑到另外一个单位,有时需要签字的人由于工作的原因,没能及时找到,影响资料及时签批及现场情况的及时处理。时间和资源的浪费,使得工程管理人员更显不足。通过网络进行资料报批、计量确认、信息传递、自动汇总等技术手段可大大的提高工作效率,同时确保现场核实的及时性。
2.3系统明确项目部管理人员的工作任务,有效加强施工队伍自身管理施工队伍的管理良莠不齐,通过该工程管理系统,使每个参建单位的管理处在同一个起点上,通过系统来规范参建单位的管理,特别是对我建设集团现状的管理而言,可以优化建设集团的资源配置,提高管理人员和施工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效率,加强建设集团对项目部的管理,提高建设集团整体竞争力。
2.4改进合同变更和计量支付管理流程,多审批层次即时进行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容易出现施工单位虚报、多报工程计量,不规范合同变更,施工、监理单位故意拖延报审时间等情况。通过完善的合同管理和透明的审批流程,约束建设各方行为,杜绝工程中不规范的履约,对超计量和重复计量进行控制,规范变更行为,有效的降低工程造价,降低项目建设廉政风险。
2.5对工程项目全方位管理通过系统对工程质量、安全、进度进行控制,采用质量、安全文档网上签批等方式规范工作流程,建立项目建设各方的运作轨道和约束机制;通过工程指令和会议纪要、工程信息等的上传下达,使工程管理人员及时、全面的掌握工程现场情况;采用形象进度实时照片反映工程实时进展情况;同时工程各级单位(业主、质监、审计、监理、承包商、设计单位等)能及时接收指令,明确各自的阶段工作目标,有利于精确管理。
2.6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使管理者快速洞察项目的执行情况管控一个项目,决策者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兼顾细节;做好项目筹划,制定和跟踪项目时序进程和资金计划;要对项目各阶段的合同、变更、质量、安全、进度、前期等进行全方位地控制,及时了解项目团队的管理状况。系统设置了不同层次的用户权限,通过简单易用的用户界面、规范业务流程,将各方面的项目记录都集中在一个项目管理信息平台上,让各项目参与方在平台上进行操作;又可以整合分配各管理部门的权限和任务,自动执行各层次管理方的流程,及时调整各自工作。同时智能化提取项目数据信息,生成各种图表、报表、关键计划节点,自动报警等等,为管理者对项目全局的准确把握打下坚实基础,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从而帮助管理者有效控制建设项目按目标完成;提升不同参与方之间的协同合作、落实关键的审批流程。通过查询系统的组合运用,从大量的原始数据中提炼并分析出有用的信息,即时生成各种直观的效果图以供决策。
2.7降低竣工资料的收集整理难度项目施工过程中,竣工资料的收集一直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老大难。往往一个工程结束后,竣工资料的编制和整理,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同时,竣工资料完整性和正确性也不如人意,延缓了工程项目的交竣工时间,不利于工程项目的实施和结转。系统对合同、质量、安全、进度、计划、会议等现场管理进行网络化过程管理,保留了大量的过程资料,系统竣工资料模块能将现场资料自动转入归档,并形成完整的竣工资料。而且系统能够保存历年的工程项目资料,随时可以调取任意年度和任意工程的资料,保证了工程项目的连续性和可溯性。竣(交)工过程资料也可以进行电子存档,节约了大量的人力财力。
3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在公路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
宜兴市公路工程项目管理系统是运用于宜兴市公路工程建设管理开发的一套系统,该系统采用VisualStuio.NET2008为主要开发工具,数据库采用SQLServer2005,运行环境为Windows2008Server,MSIIS6.0并基于.NetFramWork3.5平台框架下的ASP.NET技术,采用B/S体系结构和C/S模式结合的新一代项目管理系统。该管理信息系统已包含了网络首页、业务审批、合同管理、会议纪要、信息、计划进度、质量管理、安全管理、计量支付、工程变更以及廉政建设等内容,实现了从施工单位申报到监理审核、交建处审核、审计审查、分管领导审批、局领导审定等流程网上审批的工作,将质量、计量、支付完全联系起来,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规范了审批流程,并增加了工程前期管理、设计管理、招投标管理等模块,符合工程项目管理全过程的需要。
4结语
系统工程与理论范文4
关键词 轨道交通;灰色理论;GM(1,1);沉降分析
武汉市首条城市快速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工程,全长10.13km,路轨、车站均采用高架形式,设计时速为每小时80km。轻轨一期工程的建成,虽然为市民出行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交通服务,但是作为市内大型的空中轨道线路,全靠地面的承重墩来支撑,所以安全问题不容忽视。结合武汉市轻轨一期工程沉降监测实例,利用灰色理论编程,对其部分承重墩的沉降情况进行了分析和预报,给出了一些有用的结论和建议。
1 沉降监测数据分析方法
建筑物的沉降变形原因错综复杂,含有许多非线性、不确定性等复杂因素以及其间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复杂的动力学特征。多年来,科技工作者对沉降监测数据分析方法研究极为活跃,除了传统的多元回归分析法、时间序列分析法、频谱分析法和滤波技术之外,灰色系统理论、小波分析、神经网络等非线性时间序列的预测方法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灰色系统模型是一种统计模型,其预测的基本思路是:把随时间变化的一随机数据列,通过适当的方式累加,使之变成非负递增的数据列,用适当的方式逼近,以此曲线作为预测模型,对系统进行预测。利用灰色模型GM进行预测,不仅对实测数据没有严格的要求,而且还是一个动态预测,可以根据新增加的实测数据而相应地变动模型,其计算程序不需要变化。
1)灰色系统的GM(1,1)模型。设有原始数据序列:
X(0)={x(0)(1),x(0)(2),…,x(0)(n)}
式中,n为数列长度,x(0)(k)≥0,k=1,2,…,n。
对X(0)作一次累加生成得新数列:
X(1)={x(1)(1),x(1)(2),…,x(1)(n)}
X(1)的GM(1,1)模型的微分方程为:
dX(1)/dt+aX(1)=u
(1)
式中,a、u为待定参数。
则对应GM(1,1)灰色微分方程的时间响应数列为:
x^(1)(k+1)=[x(0)(1)-u/a]e-ak+u/a
(2)
式中,k=1,2,…,n。
对x^(1)(k+1)作累减生成,可以得到其还原值,即预测模型值为:
GM(k)=x^(0)(k)=x^(1)(k)-x^(1)(k-1)
(3)
2)GM(1,1)模型的精度检验。为了评价预测精度和效果,首先计算残差e(k),然后计算原始数列方差s21和残差数列方差s22,分别为:
在式(5)中,C值越小预测模型越好,最大不超过0.65;p越大说明误差较小的概率大,最小不低于0.70。
2 沉降数据初步分析
系统工程与理论范文5
论文关键词:共同犯罪主体;刑事责任能力;共同犯罪的成立;犯罪论体系
一、问题的提出
据报道,2007年l0月8日,黄某等三名小学生在高速公路立交桥上向过往行驶车辆投掷石块。石块从立交桥上落下,击穿一辆刚好驶过的轿车的前挡风玻璃,并致乘坐该车的王某死亡。但是,并不能确定是三人中的哪一人丢出的石块导致惨祸。鉴于三行为人为未成年人,法院认定三人为共同危险行为人,其六名监护人承担连带责任;因而并没有追究三人的刑事责任。对于这一判决当无疑义,可若是我们将该案例稍加改变,则会出现不同的结局,即(设例J)如果三名致害人中,有一人是已满十八周岁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这三人是否构成共同犯罪?如果认为构成,理由何在?这其实就是构成共同犯罪的主体是否要求行为人必须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问题。
二、质疑通说
(一)通说主张
关于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通说认为,应当是二人以上,同时,对于自然人都必须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依照通说,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与不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共同实施危害行为的不构成共同犯罪,而只能要么无法处理,要么将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作为间接正犯处理。
然而,如此处理,不仅会导致处罚的漏洞,而且也可导致处罚上的不合理。比如说,(设例2)母亲A教唆l2岁的儿子B实施盗窃行为,若是依照通说,A只能作为盗窃罪的间接正犯,适用刑法第264条的规定,进行处罚。可是,已经l2岁的B是有一定程度的意识和控制能力的人,将其评价为工具而将其母评价为间接正犯,未免有些牵强。又如,(设例3)15周岁的C和l9周岁的D共谋并且由C亲自实施抢夺行为,如果认为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与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不能构成共同犯罪,而若要使有责任能力的D承担刑事责任的前提条件就是其构成共同犯罪。那么,坚持通说的话,就会出现无人对被害人的损失负责的现象。这显然不尽合理。
(二)质疑通说
目前,亦有学者对此持反对观点。有人认为,关于共同犯罪成立的条件,“二人以上,并不要求两个人都具备完全的责任能力。有责任能力者和限制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共同实行犯罪的,后者按照刑法第18条第3款的规定应当负刑事责任,二人以上就可以成立共同犯罪。”有人主张,通常情况下,“二人以上”都是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现实中存在没有达到法定年龄的人与达到法定年龄的人共同故意实施符合客观构成要件的违法行为的现象。
对于这一问题的争论,从根本上来说,关涉的是对“犯罪”一词的理解。由于“犯罪”一词有不同的含义,那么“共同犯罪”自然也是有不同含义的。一般来说,所谓犯罪,是指具备了成立犯罪的全部条件的行为。可是,从结果无价值的立场来看,犯罪的本质是侵害法益,因此可以说,只要是侵害了法益的行为就是具备了犯罪的本质。所以,在一定场合下,“犯罪”是指具备了犯罪的客观要件的行为。如果要求犯罪是指完全符合犯罪构成所有要件的行为,有些法律条款就无法理解了。如:我国刑法第124条。该条第一款规定:“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危害公共安全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第二款规定:“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认为犯罪是具备了成立犯罪的全部条件的行为的话,则是要求将该条第二款理解为“过失犯前款故意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危害公共安全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这显然是不合适的。所以,对于该条第二款的理解就应当是将“过失犯前款罪”中的“罪”理解为仅指符合前款规定的客观构成要件及其性质的行为,而不要求行为人像第一款那样出于故意。因此,在有些场合下,对“犯罪”一词的含义宜理解为具有法益侵害性的符合犯罪的客观构成要件的行为即可。
在共同犯罪的场合下,若认为“犯罪”并不必须是具备了成立犯罪的全部条件的行为,无刑事责任能力人就可以与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一道,构成共同犯罪了。因为,无刑事责任能力人的行为,完全符合犯罪的客观构成要件,虽然由于其无刑事责任能力而阻却了有责性,但他的侵害法益的行为仍不失为“犯罪”。况且,将年龄作为评价刑事责任能力有无的标准之一,从而构成有责性阻却事由,只是基于刑事政策的考虑,在法益侵害性这一点上,未成年人未必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的危害性小。
这样,本文前述两个设例所出现的尴尬境况便可以得到解决。母亲A教唆12岁的儿子B盗窃,由于A并没有达到对B以及整个犯罪事实的支配的程度,将其评价为间接正犯过于牵强。这种情形是可以将A、B以共同犯罪论处的,尽管B由于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而阻却有责性,从而不予定罪处罚,但由于共同犯罪中的“犯罪”含义仅指符合犯罪客观构成要件,具有法益侵害性即可。那么,A就是盗窃罪的教唆犯,除了适用第264条之外,还适用第29条第一款后段:“教唆不满l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也就是说作为教唆犯的A受到了比作为间接正犯更严厉的处罚,同时也解决了架空第29条第1款后段的现象,使得刑法得到了更好的贯彻。同样,第二个设例中,15岁的C和19岁的D构成共同犯罪,且为共同正犯,由于C未满l6周岁,在抢夺罪上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从而阻却了有责性,因此不对其以抢夺罪论处。而D由于和C成立共同犯罪,且不具有违法阻却事由以及责任阻却事由,因此可以按照抢夺罪定罪处罚。至于文章开头所提到的案例的“改编版”,本文认为,三人中有一人已经具备刑事责任能力,两人为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依然是成立共同犯罪的。只是,两个未成年人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阻却了有责性。只有首先认定成立共同正犯,才能适用部分实行全部责任的原则,才能在不能查明因果关系的情况下,让三人共同对结果负责,从而仅对具备刑事责任能力者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论处。
显然,通说是希望通过对共同犯罪的主体要件进行限制,从而限制刑法的处罚范围,然而,事与愿违,这种限制反而将共同犯罪的成立范围限定得过窄,不利于对法益的保护。所以,认为共同犯罪成立的条件中的“二人以上”不以均具备刑事责任能力为必要反而更有利于对案件的处理和对法益的保护。
行文至此,不得不考虑,对“犯罪”一词可以有多种含义,是否有前提呢?也就是说,在何种语境之下,才有可能将“犯罪”做多层次、多角度的理解呢?这又涉及到对犯罪构成体系的选择。
三、阶层犯罪构成体系的合理之处
我国通说采取平面耦合式的四要件说。该说一般认为,犯罪构成要件由犯罪客体、客观方面、犯罪主体、主观方面四个要件。一旦满足了这四个要件则构成犯罪。反之,只要不具备其中任何一个犯罪构成要件,就不构成犯罪。在这样的犯罪构成体系下,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是当然不构成犯罪的,进而更不可能成立共同犯罪。所以,文中三个设例中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不构成共同犯罪,设例1和设例3无法处理,设例2中的A只能作为间接正犯处理,不得对其从重处罚。这反映出我国通说理论中,四要件式的犯罪构成形式判断与实质评价同时完成。也就是说,四要件紧密关联,彼此印证,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明体系,从而共同维持着犯罪实施的整体性。如果行为事实符合构成要件,在理论上就可以得出结论,说四个要件的行为可以受到否定的实质评价,即依据犯罪构成,就可以具体的构成要件为标准,来判断哪些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的犯罪行为。在司法裁判中,这种“一次性”的过程也是难以完成的,同时也与思维规律并不符合,并且使一次评价行为承载的使命过多,就会出现判断误差,司法的准确性则会相应的降低。此其一。
其二,犯罪构成理论应当反映定罪的过程,而平面耦合式的四要件模式并没有突出地反映出这一过程的推理形式、进路,而是更多地具有了静态性的特征。那么,由它们组合起来的犯罪事实在犯罪实施终了以后就不可能有任何变化,从而使法律推理和论证变得比较困难。以通说立场来处理三个设例,结论不免给人草率的感觉。
而采取阶层式犯罪成立理论,尤其是二阶层式的犯罪构成理论,则可避免这些问题,并合理地解决问题。我国权威学说也是提倡该种犯罪构成理论。因为,一是,采取二阶层说有利于坚持客观违法性论,即符合客观构成要件的行为,就是具有违法性的行为,行为是否侵犯法益并不以行为人是否具有非难可能性为前提。在上述三个设例中,各未成年人对所犯的罪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但这并不妨碍对他们行为所导致的法益侵害性的认定,从而可以得出他们实施了具有违法性的行为,因此可以肯定与同案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构成共同犯罪。二是,阶层体系是违法性与有责性处于不同层面,形成了“违法是客观的,责任是主观的”定式。13周岁的人实施的诸如故意伤害这样的犯罪行为,是没有法律依据地对他人的身体健康或者是身体机能实施了侵害,从客观上来讲,无疑是具有法益侵害性的,但是,不追究其刑事责任就是因为其为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从而阻却了有责性。三是,上述的“犯罪一词有多重含义”,只能在阶层体系中可行。在上述三个设例中,认定未成年人或者说是此类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构成犯罪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一定要追究他们的刑事责任,而是为了妥善地认定和处理与他们共同实施犯罪行为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的责任。在平面体系中,犯罪是不可能有多种含义的,那么,在如设例的场合下,很容易造成认定的困境。
系统工程与理论范文6
论文摘要:目前我国的企业战略管理工作仍然存在不足,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并不能完全适应我国的社会经济、政治环境,因此,需要用适合我国国情的理论、方法来对目前的企业战略管理理论进行改进。系统工程理论、方法经过在中国航天领域几十年的检验,被证明是能够成功、有效地解决我国实际问题的理论、方法。本文就试图将系统工程的理论、方法应用于企业战略管理过程中的战略分析步骤,从而探索更适合我国情况的企业战略分析方法。
0 引言
2002年,根据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战略管理咨询中心的调查结果,许多企业的管理者并不认为在我国企业中实行的战略管理活动是有成效的,因为对“您觉得战略管理很有用吗”这一问题作出肯定回答的被访者人数不足总数的50%,另有34%的被访者认为已经实施的战略管理效果一般,6%的被访者还认为效果不好甚至极差[1]。这一调查结果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目前我国在企业战略管理领域中的不足。造成这种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目前在企业战略管理领域中,比较权威的、能够被广为接受的理论、方法基本都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2],在社会制度、经济基础等各方面前提条件上的差异导致了这些在西方企业的实践中早已得到证明的理论、方法进入我国之后难免会“水土不服”。因此,有必要继续探索和发展符合我国国情的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和方法。
从“两弹一星”到“神舟飞船”,再到近日备受瞩目的“嫦娥二号”,中国航天事业用半个多世纪的繁荣发展不断的向我们证明了系统工程理论、方法的正确性和实用性。系统工程这一成功的、植根于我国社会现实的理论、方法正可以被用来指导和丰富我国的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尤其对于企业战略的分析来说,更具有指导意义。
1 关于系统工程
系统工程在钱学森提出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中,属于系统科学的应用技术,其技术科学层次包含运筹学、控制论和信息论,其基础理论为系统学[3]。
现代系统工程思想和方法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20世纪40年代,随着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美国的“北极星”导弹核潜艇计划和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实施,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得到了各领域的广泛重视。随后,美国、欧洲航天局等国家或组织在系统工程方法论及具体方法的研究、系统工程标准规范及手册指南的编制等方面又取得了重大进展,这为系统工程技术的深入发展及其系统工程能力的提升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4]。
在我国,系统工程研究的起步也并不晚。早在1978年,钱学森、许国志、王寿云就在《文汇报》发表了名为《组织管理的技术——系统工程》的文章,提出利用系统思想把运筹学和管理科学统一起来的简介,这标志着我国系统工程思想的应用和推广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5]。目前,在我国,系统工程思想和方法已经被应用于工业、农业、军事、社会等多个领域,取得了很多重要的成果,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系统工程思想和方法在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等重大航天项目中的应用。
由于系统工程在世界各个国家的很多行业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很多组织和学者都根据自身的需要给出了系统工程的定义。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
国际系统工程协会(INCOSE)(2006)认为,系统工程是成功建设系统的一种跨学科的方法和工具[6]。
美国联邦航空委员会(FAA)(2006)认为,系统工程是一门关注整个系统设计和应用的学科,它将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考虑系统的所有方面和所有变量,并将系统的社会方面同技术方面相联系[7]。
钱学森认为,系统工程是组织管理系统的规划、研究、设计、制造、试验和使用的科学方法,是一种对所有系统都具有普遍意义的方法。
于景元、周晓纪(2004)认为,系统工程是组织管理系统的技术,它从系统整体出发,根据总体目标的需要,以系统方法为核心并综合运用有关科学理论方法,以计算机为工具,进行系统结构、环境与功能分析与综合,包括系统建模、仿真、分析、优化、运行与评估,以求得最好的或满意的系统方案并付诸实施[8]。
尽管系统工程的定义有很多种,但都认同系统工程是从整体的角度解决系统问题的跨学科的方法和工具。
2 企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现代系统研究的开创者贝塔朗菲(1973)认为,系统是“相互作用的多元素的复合体”[9]。这一定义主要的重点是三个关键词:
第一,“多元素”。这个词所表达的意思是系统具有多元性的特点,系统是多样性的统一、差异性的统一,存在有差别的多个事物,才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出现整合成为一个系统的要求。
第二,“相互作用”。这个词所表达的意思是系统内部元素之间以及内部元素和外部元素之间具有相关性和相干性,系统中是不存在于其他元素毫无关系的孤立成分的,差异而不相关的元素无法构成系统。
第三,“复合体”。这个词所表达的意思是系统具有整体性的特点,即系统是由它的所有组份构成的统一整体,它是整合起来的多样性,兼具多样性和统一性两个特点,它应该具有整体的结构、整体的状态、整体的功能和整体的特性等等。
根据上述标准,企业无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首先,影响企业的内外部因素构成复杂,不仅包括企业自身内部的各种资源、能力、文化等因素,还包括大量密切影响企业的外部环境因素;
其次,各种企业的各种内外部因素之间联系紧密,相互间作用关系复杂,比如企业的内部结构与能力无法脱离外部环境而存在,企业的外部环境对企业的作用也无法脱离内部的结构而实现;
最后,系统整体性与功能是内部系统结构与外部系统环境综合集成的结果,也就是复杂性研究中所说的涌现(Emergence)[10],正是因为企业的内外部因素有机的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并从整体上涌现出了一定的独特性质,从而才决定了企业的战略。
3 企业战略分析是一项系统工程
有学者认为,系统工程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多学科交叉,专业综合性强;第二,突出系统总体,强调整体优化;第三,以分解—集成思想为基础;第四,包含系统工程技术与系统工程管理两大过程。
这几个特点也在企业战略分析的研究中有所体现:第一,影响企业战略的因素复杂而多样,对各种因素的分析要用到不同学科的不同研究方法,这体现了多学科的交叉和综合;第二,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中强调的是企业战略的整体,而不是单纯考虑各种内外部战略因素的最优化;第三,在企业战略管理研究中,一般都先将影响企业的因素分解为企业内部资源能力因素、外部环境因素、企业文化因素等几个方面去考虑,然后再将几类因素继续细分为更细的子因素,最后对所有因素的影响逐层集成、综合考虑,才能够决定企业的战略。
从这个角度来看,企业战略管理分析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
人们常说某个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这句话往往有两层含义:一是这个问题是的对象是一个系统,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个系统的工程或系统的实践;另一层含义是从技术角度讲,既然是系统的工程或实践,它的组织管理就应该用系统工程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去处理。
但是第二层含义往往被人们所忽略,也就是说,人们常常意识到了某个问题可能是系统的工程或系统的实践,但却没有用系统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去解决。
这就是说,我们不仅要认识到,企业作为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对其战略的研究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在这一过程中还要注意主动应用系统工程的思想、理论、方法作为指导。
研究系统结构与系统环境如何决定系统整体性和功能,提示系统存在、演化、协同、发展与控制的一般规律是系统学(特别是复杂巨系统)的基本任务[11]。因此,要研究企业内部资源能力因素、外部环境因素、企业文化因素等究竟如何决定企业的战略,也必须应用系统工程的思想、理论、方法作为指导。 4 企业战略分析的内容可以通过系统工程理论来确定
于景元、周晓纪曾为系统结构和系统环境做了如下定义:通常将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组成部分称为系统结构,将一个系统以外的部分称为系统环境,系统结构和系统环境之间通过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输入、输出关系,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12]。他们认为,系统结构和系统环境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关系决定了系统的整体性和功能,也就是说,系统的整体性与功能,是系统结构内部与外部环境综合集成的结果。这是系统科学中的一条重要原理,根据这一原理,为使系统具有期望的功能,可以通过改变和调整系统的结构或系统环境以及他们之间的关联关系来实现。
由此可见,企业战略分析过程中必须要考虑以下两个方面内容:企业所拥有的各种资源、能力和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这两部分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最终决定了企业该采取何种战略。
系统科学中还有另外一个很著名的方法论就是WSR系统方法论。顾基发、朱志昌(1995)提出的WSR方法论理念和哲理的基本核心是:在处理复杂问题时,既要考虑对象的物的方面,又要考虑这些物如何更好地被运用在事的方面,同时要考虑处理问题、做出决策都离不开人的方面[13]。
根据该理论,企业的内部资源结构、能力可以被看作是企业战略因素中物的方面;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可以被看作企业战略因素中事的方面,因为物的方面必须要被运用在事的方面;最后,企业的所具有的文化、习惯可以被看作是企业战略因素中人的方面。这三方面内容在企业战略分析的过程中都要予以考虑,缺一不可。
综上可知,根据系统工程理论的分析,企业战略因素应包括企业内部的资源结构和能力、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企业的文化三个方面的内容,这一结论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
5 企业战略分析需要应用综合集成方法
综合集成方法是以思维科学为基础的。从思维科学角度来看,人脑思维一种是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它是定量、微观处理信息的方法;另一种是形象思维,它是定性、宏观处理信息的方法,而人的创造性主要来自创造思维,创造思维是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结合,也就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这是人脑创造性的源泉。
该理论告诉我们,在企业的战略分析的过程中,首先要应用逻辑思维,用一些具体的数理模型、计算方法去衡量企业战略因素,然后利用人脑的创造性思维,从宏观的角度对企业战略因素进行定性的处理,再然后在人脑中对两者综合集成,进行定性与定量的结合、宏观与微观的结合,最终形成创造性思维,得到企业整体所处形势的准确描述。
在以上程序中,要进行多次的定性定量分析、讨论,最后得到一个对企业整体形势的准确描述。这样的每一次从定性到定量的分析、讨论并修改都是一个结构化的过程,应用这种方法的本质就是要用这个结构化的序列来近似地得到一个非结构化的问题的结果。
系统工程不同于其它技术,它是一类综合性的整体技术、一种综合集成的系统技术、一门整体优化的定量技术,它体现了从整体上研究和解决系统管理问题的技术方法。正是由于系统工程的这一特点,对于不同的系统来说,在应用系统工程思想、理论、方法的同时,还要用到与这个系统有关的科学理论方法与技术。因此,在战略分析的过程中,必然要利用各种战略因素所涉及的理论、技术、方法作为支撑,然后再用系统工程方法进行综合集成、整体优化,这样才能从整体上研究和解决企业战略分析的问题。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系统工程的理论、方法可以在企业战略分析的过程中得到很好的应用,同样,这些理论和方法也可以适用于其他学科门类的研究,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钱学森就曾经做过很多积极的尝试,我所的MEIDSS系统就是系统工程在经济领域中应用的一个成功范例。但是,近年来,我们并没有在推广应用系统工程的道路上有更进一步的成绩,这对于有着深厚系统工程积淀的我国来说,无异于一种资源的浪费。因此,在今后的工作和研究中,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人应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来解决问题,为系统工程的进步和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文晖.解读中国企业战略[N].中国信息报,2002-8-3.
[2]周三多,邹统钎.战略管理思想史[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3]钱学森.现代科学技术的特点和体系结构[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
[4]林益明,袁俊刚.系统工程内涵、过程及框架探讨[J].航天器工程, 2009,18(1):8-12.
[5]许国志.系统科学[M].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
[6]Cecilia Haskins. INCOSE system engineering hand-book-a guide for system life cycle processes and actives (Version 3)[S]. INCOSE,2006.
[7]Federa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NASA system engineering manual (Version 3.1) [S].FAA,2006.
[8]于景元,周晓纪.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的发展[J].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04.1(3):4-9.
[9]Bertalanffy Von. General System Theory[M].George Breziller Inc.,1973.
[10]Waldrop M.复杂性——诞生于秩序与混沌边缘的科学[M].北京: 三联书店,1997.
[11]于景元,周晓纪.从综合集成思想到综合集成实践[J].管理学报, 2005,2(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