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型能源的优势和劣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型能源的优势和劣势范文1
关键词:SWOT分析法;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农业院校
作者简介:简秀梅(1977-),女,广东广州人,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农业工程系,讲师;蒋恩臣(1960-),男,黑龙江富锦人,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农业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 广州 51064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华南农业大学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资助课题“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式及方法的探索与实践”的部分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3-0051-02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能源与环境成为当今经济发展的两大主要瓶颈。能源的供需矛盾日益激化,尤其是一次能源的大量消耗而对环境带来的二次污染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1]2001年,岑可法院士对“热能工程”专业提出改革,自2003年以来浙江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江苏大学等许多高等院校纷纷对原有的热能与动力工程等相关专业进行改革,并申办了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本科专业。[2]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包含的知识综合了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技术三个一级学科,是一个典型的多学科交叉本科专业。如何在专业建设上既能充分体现农业院校专业培养特色,又能很好地满足广东对能源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和系统分析的问题。
一、农业院校建设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是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韦里克(Weihrich)提出来的,其运用系统学原理并能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一个单位现实情况的方法。SWOT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从整体上看,SWOT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SW,主要用来分析内部因素;第二部分为OT,主要用来分析外部因素,从而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计划以及对策。目前,该分析方法已经被应用于多个领域。
现在很多高校成立了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以清洁能源生产、可再生能源利用、能源环境保护、新能源开发为主,以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然而,就目前来看全国农业院校中开设该专业的院校极少。因而,本文首次采用SWOT分析法对影响农业院校建设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进行了分析,列出了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的优势、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和威胁,并构建了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的SWOT矩阵图,做出最优决策。[3,4]
1.影响农业院校建设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的内部因素
(1)优势(Strength)。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具有鲜明的特色、宽阔的专业知识面,是一个能源、环境与控制三大学科交叉的复合型学科。[5]其中涉及力学、材料科学、机械制造、环境科学、计算机科学、自动控制科学、系统工程科学等专业领域。且华南农业大学学科门类齐全,专业覆盖农业机械化工程、生态环境学、土壤学、遗传育种、植物栽培、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农学、发酵工程、化学工程等学科,拥有设置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学科较完整的相关专业和研究力量,为多学科教学与合作研究创造了条件。
华南农业大学(以下简称“我校”)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以从事清洁能源生产、可再生能源利用、能源环境保护、新能源开发为主,以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6]而华南农业大学本专业依托的华南农业大学生物质能源研究所、广东省普通高校生物质能源重点实验室和农业部能源植物资源与利用重点实验室,目前已配备满足生物质能源学科所涉及的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遗传育种、发酵工程、酶工程等学科科研的仪器设备。另外,“能源植物良种选育与生物燃料转化和综合利用”获得了华南农业大学“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的支持。以上这些工作均为我校建设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的优势。
(2)劣势(Weakness)。农业发展随人类社会发展而衍化,其基本规律是从单纯的种植、养殖业等拓展到社会经济各个领域,大学的发展也遵循着这样的基本规律,即从专科性学院慢慢发展成为多科性院校,并朝综合性大学发展。[7]我国的高等农林教育起源于19世纪初,建国后建立了独立设置的高等农林院校,主要是单科性的高等农林院校承担高等农林教育任务。[8]现在,我国38所普通本科农林院校已经在朝综合性大学发展,覆盖学科门类一般都达到7个以上,全部覆盖了农学、工学、理学和管理学四个学科门类,开设专业均在50个以上,有的甚至超过80个专业,但相应支撑的硬件和软件很难满足要求,不可避免会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7]
2.影响农业院校建设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的外部因素
(1)机会(Opportunity)。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成为世界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的政策支持、社会的认可以及中国丰富的可再生资源,使得我国的新能源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1]我校立足于沿海发达地区广东省,同时广东经济快速发展,能源需求不断增长,能源约束瓶颈进一步凸显,电力短缺,煤炭、石油供应紧张局面相继出现。[9]近年来,在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引导下,能源类企业纷纷花巨资添置各类环保设备,但现有的能源和环保技术人才数量和质量难以适应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造成很多设施处于闲置或使用不当状态,给企业和国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10]因此,我国面临严重的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应用人才不足的问题。
同时,能源与环保产业的发展还将催生一系列新生职业,如为整个能源和环保业发展做出整体规划的能源管理师,对企业环境做出评估的环境评价工程师,还有资本运作能力较强的环保经纪人等等。基于这些发展机遇,将会有新的行业、新的工种、新的岗位群不断涌现。所以,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应顺应社会的发展趋势和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发挥其专业优势不断调整专业方向,向相近相关专业渐进拓展。[2]
(2)威胁(Threat)。尽管我国在部分新能源产业领域已具备相当规模,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在资源评价、技术水平、成本控制、市场机制等多个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新能源发展过程中的许多障碍和瓶颈仍未消除。[11]如:水电面临着项目前期储备不足、移民和环境保护成本增加等问题;新能源面临着装机容量大而发电量少,发展速度快而效益低,资源、资金浪费严重以及并网难、消纳难、调峰难等问题;目前政策支持的重点和补贴对上游研发和下游应用补贴较少,对新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以上一系列的因素,导致了新能源企业的投资回报率相比其他行业偏低,使得新能源企业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障碍。
同时,社会对于复合型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人才的过度需要,使得课堂教学对于人才的培养形成固定化的模式,缺乏创新,忽视了对基本实践和应用能力的训练。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的跨学科特征,复合型知识体系难以在课堂一一得到实践。
二、农业院校建设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的SWOT矩阵分析(见表1)
表1 SWOT矩阵分析
三、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建设的定位与探索
我校与第一所设立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的浙江大学在培养模式上是有区别的,[12]我校是农林院校,培养目标定位是以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且就目前来看全国具有该专业的农林院校极少,如何在课程体系设置上既能充分体现专业培养特色,又能很好地满足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需求,这在课程体系设置过程中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和系统分析的问题,关于此方面我们在课程体系设置中作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1.培养目标的定位
人才培养目标是各高校根据学校的特色、生源及就业去向、市场需求等情况而确定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在培养目标的基础上,随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动态发展的。[2]高等农林院校应根据自己的类型、办学定位、特色和地方社会需求,确立人才培养目标,选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各类人才。[13]
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能源利用和环境系统工程开发和设计知识的,具备从事清洁能源生产、可再生能源利用、能源环境保护、新能源开发等工程设计、试验鉴定、选型配套、设备维护、技术推广、经营管理等能力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该专业不仅具备了多学科交叉的优势,而且其培养目标也完全顺应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方向和社会的发展方向。
2.培养要求的制定
学生学习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基本理论,掌握各种能量转换与有效利用及环境保护与能源开发利用的理论与技术,受到现代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备进行相关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工程及设备的设计、优化运行、研究创新与生产管理的综合能力。
毕业生在业务培养方面将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本专业方向所必须的数学、化学、力学、机械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电工电子学、自动控制理论、机械设计、化工原理等基本理论或基本知识;掌握以可再生能源、新能源开发利用和能源环境保护相关课程等为主要内容的专业知识;具有熟练的外语与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所必须的工程技术能力;具有进行科学研究、科技开发的初步能力和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3.课程体系的设置
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建立跨学科、文理渗透和以探究精神为基础的综合性课程体系,在开设专业课的基础上,增加一些通识课程,以开阔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课程体系设置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4,15]
第一,通识教育课程:如思政、军体、计算机、英语必修课程及通识教育选修课程。
第二,基础教育课程:如“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微生物学”、“电工与电子技术”、“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等必修课程。
第三,专业教育必修与必选课程:如“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概论”、“生物质资源学”、“生物质能源工程”、“能源生物技术”等专业必修课程;“现代仪器分析”、“风能利用工程”、“光伏科学与工程”、“环境生态学”、“能源经济管理”等专业必选课。
第四,专业选修模块课程:如生物质能源选修模块,包含“沼气工程”、“发酵工程和能源材料学”;如可再生能源选修模块,包含“风力发电原理与应用”、“流体力学及其工程应用”和“太阳能利用技术”;节能减排选修模块,包含“节能技术”、“清洁生产”和“企业节能审计与评估”。
第五,实践环节课程:实验、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
总之,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能源与环境人才是构建创新型能源与环境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求农林院校建设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时,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利用社会对能源与环境保护人才的迫切需求的良好机会,构建将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的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综合运用产学研平台,培养出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建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能源与环境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J].现代企业教育,2009,(2):174.
[2]王丽丽,李文哲,王忠江.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优势及其未来发展[J].高等农业教育,2010,(6):54-56.
[3]张素萍.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卫生信息管理专业教育的SWOT分析[J].基础医学教育,2011,(12):1068-1069.
[4]王蓓.基于SWOT的《商务交际》课堂教学现状分析和改革探析[J].考试周刊,2011,(80):10-11.
[5]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的建立相关资料[EB/OL].http:///chinese/633753497059375000.pdf.
[6]专业介绍: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EB/OL].http:///HTML/ReadNews_zsgz_zyjj.asp?SID=00741.
[7]张金山,林文雄.对农林院校人才培养科学定位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11,(6):10-12.
[8]周迎萍.基于农林院校学科专业特色的舞台艺术教育[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2,(1):92.
[9]彭丽频.广东省能源与环境双重约束下的经济增长[J].中国市场,
2011,(2):145-147.
[10]佟庆伟.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征及其培养途径[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5):15-18.
[11]闫强,陈毓川,王安建,等.我国新能源发展障碍与应对:全球现状评述[J].地球学报,2010,(5):759-767.
[12]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机电与能源工程分院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介绍[J].宁波节能,2008,(3).
[13]朱军,肖朗.高等农林院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1,(10):17-18.
新型能源的优势和劣势范文2
关键词:黔东南;特色优势资源;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1-0124-02
特色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区域发展模式,可以把丰富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有利于各地发挥比较优势,实现优势互补,有利于避免产业趋同,有利于增强区域竞争力。
黔东南自治州属中国西部老、少、边、贫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与其他省市的发达地区经济相比处于劣势。但该区矿产、能源、生物、旅游等方面的资源很丰富,在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构建具有区域特色和比较优势的产业体系方面有着良好的条件。
一、产业结构分析
以调研获取的资料为基础,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分析黔东南州各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与贡献状况并形成一些基本结论,以明确产业结构问题分析与政策研究的基本方向。
通过对2006—2011年贵州省统计年鉴和黔东南州统计年鉴数据计算得到黔东南州三次产业偏离—份额的分析结果(见下表):
根据上表可对黔东南经济做出如下分析:在2006—2011年内,黔东南的实际增长额小于假定的地区份额,总偏离为-31.29亿元,GDP增长率低于全省18.84个百分点,说明在近6年中经济发展速度低于全省。其中由于产业结构的劣势带来的减少量为6.63亿元,拉低3.99个百分点,区位劣势带来的减少量为24.66亿元,拉低14.85个百分点。由此可以看出,产业结构的劣势所带来的经济负增长远远小于区位劣势所带来的经济负增长。
下面进行各次产业的具体偏离—份额分析。第一产业的偏离为-47.23亿元,其中PS和DS均小于0,说明第一产业在全省中处于相对下降的状态。第二产业偏离为8.91亿元,增长率高于全省GDP增长率19.39个百分点,其中PS0,区位优势DS突出,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劣势明显。第三产业偏离为7.03亿元,增长率高于全省GDP增长率为10.2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PS>0,DS
第一产业以种植业和牧业为主,农业可耕地面积有限,科技含量低,机械化程度水平不高。主要经济作物有烤烟、油菜籽、药材等。
第二产业主要行业有实木地板、金属工业、水泥、造纸、电力、原煤、化工、人造板等,其中,以高耗材、高耗能、高污染的工业为主,而知识密集型与高新技术工业的比重则非常低。
第三产业以商业、旅游业、传统服务业为主。金融、保险、通讯、交通等发展滞后,信息、咨询、科技服务等发展缺乏。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投入明显不足。黔东南州旅游业具有先天发展优势,但整个旅游业的投入严重不足,开发潜力巨大。总体上看,整个第三产业以传统的第三产业占主体,新兴的第三产业比重很低。
整体产业发展水平不高,产业结构低度化。从产业链来看,黔东南州因为工业落后,农产品缺乏深度加工,使农业处于产业链低端的生产状态。
总之,黔东南州产业结构低度化,产业发展水平处于产业结构从低水平状态向高水平状态升级转化动态过程的较低状态。黔东南州第三产业发展潜力巨大,特别是旅游业。因此可以将旅游业作为特色产业加以重点打造。
二、建设黔东南特色经济区的对策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建设连通外界的高质量公路、铁路、航空,在区域内部建设起四通八达的道路交通网:建设以凯里为中心的轨道交通快速通道;建成黎平至洛香、思南至剑河、余庆至凯里、凯里至羊甲、三穗至黎平、凯里至雷山高速公路,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建成旅游公路,提高旅游景区景点的可达性。
(二)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
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施高产示范工程。以优质蔬菜、水果、烤烟、中药材为重点,打造集中连片农业产业园区和现代烟草示范基地。以发展工业原料林、油茶、茶叶、竹笋基地为重点,完成低产林改造。以种草养畜和特色养殖业为重点,加快发展三穗鸭、香猪等特色养殖业。培育和引进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重点在果蔬、森工、水产、畜牧、肉禽、药材、烤烟、油茶等八个领域打造龙头企业实现产值突破;实施林下种植基地、林下养殖基地建设。
(三)打造工业园区
采取与东、中部地区合作共建产业园区,对东、中部地区部分产业进行产业转移帮扶,围绕凯里经济开发区、丹寨金钟产业园区、洛贯产业园区、炉碧产业园区等工业园区,积极争取将凯里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围绕铝、钡、钒、硅石等重点资源,与东、中部地区合作共建产业园区。重点将炉山工业园区打造成煤电铝建材一体化示范基地、将天柱打造成中国钡化工示范基地、将丹寨打造成西部机械装备制造基地;抓好凯里经济开发区电子工业园区建设;建成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白酒生产基地;建成以雨润、三辣明洋、千里山等为代表的农产品加工园;建成全国苗药研发生产基地和中药材良种能繁中心。
(四)发展特色旅游,打造黔东南特色产业
黔东南有自然、民族、人文旅游内涵丰富而特色鲜明的资源优势,应系统地挖掘、整理、融合、打造具有民族特征的旅游产品。
一是镇远—舞阳河旅游区。加快航运设施建设,争取实现全线通游(航);基本完成镇远古城、旧州古镇保护和建设;全面开发镇远芽溪新区;建设高碑苗侗风情小镇和白秧坪林场国际狩猎场项目;加快云台山开发,完善观光索道等旅游配套设施。
二是环雷公山景区。主要抓好南花、郎德上寨、掌坳、新桥、乌东等民族村寨的拓展提升工程,通过完善旅游步道、风貌改造、配套服务等手段实施“一村一品”的主题打造;建设西江营上旅游文化产业园和服务集散地,开发雷公坪生态旅游。
三是以黎平为核心的侗族文化旅游区。基本建成肇兴“一山八寨”、三宝、岜沙、小黄、占里、增冲、隆里精品景点,形成侗族文化和生态旅游精品线。
四是苗侗文化旅游绿色通道。以榕江小丹江为节点,建设雷公山环线苗族文化旅游区与黎从榕侗族文化旅游区的绿色旅游通道,完善旅游驿站、旅游露营基地、道路标识系统等,形成苗侗文化旅游精品线和示范区。
新型能源的优势和劣势范文3
关键词:鄱阳湖;生态经济;SWOT
一、SWOT分析
SWOT分析法又称态势分析法[1],最早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K.J安德鲁斯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战略决策理论。该方法依据经济实体的发展目标,通过对研究对象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作出系统分析,从中判别出研究对象内部的优势(Strengths)和劣势(Weakness),外部机遇(Opportunities)和挑战(Threats),在此基础上选择最优行动战略,以最大限度地调动资源和优势,利用机会,规避风险,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进行SWOT分析,可以明确主、客观条件,更好地发挥优点,避开不利因素,抓住当前机遇,正确面对挑战。
SWOT分析步骤如下[2]:(1)分析目标对象的环境,列出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要素;(2)确定相互关联因素组合:S-O、W-O、S-T、W-T;(3)从要素组合中找出具体解决方案,择优采用。
在应用SWOT分析法制定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生态经济战略决策时需把握以下原则:(1)把协调资源、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作为SWOT分析的核心;(2)把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相关理念作为解决问题的切入点;(3)把目标区域的实际情况作为SWOT分析的根本出发点;(4)对提出的战略决策要进行检验并持续不断地改进。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的SWOT分析
如前所述,SWOT分析是将目标对象的内外部环境、资源及战略能力分析进行总结,从中找出关键性因素,系统地确认行业内部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等四个方面的因素。现从SWOT理论的四个角度,就鄱阳湖地区发展生态经济展开分析。
(一)优势(S)分析
1.区位优势。鄱阳湖经济区位于沿长江经济带和沿京九经济带的交汇点,是连接南北方、沟通东西部的重要枢纽;毗邻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海峡西岸经济区等重要经济板块的直接腹地;该区域基础条件较好、发展潜力较大,是中部地区正在加速形成的增长极之一,在中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
2.具有良好的生态资源环境。鄱阳湖是长江的重要调节器,年均入江水量达1 450亿立方米,约占长江径流量的15.6%,水质长年保持在Ⅲ类以上,鄱阳湖水量、水质的持续稳定,直接关系到鄱阳湖周边乃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用水安全。鄱阳湖承担着调洪蓄水、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等多种生态功能,拥有丰富的鱼类、鸟类等物种资源,是全球95%以上的越冬白鹤栖息地,在保护全球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功能保护区,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划定的全球重要生态区,是中国唯一的世界生命湖泊网成员,在中国乃至全球生态格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千百年来,鄱阳湖地区为中华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3.区域良好的发展为生态经济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以江西省30%的国土面积,承载了全省近50%的人口,创造了60%以上的经济总量,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江西省对鄱阳湖地区的开发治理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先后实施了山江湖开发治理工程、昌九工业走廊建设、九江沿江开发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该区域生态农业发展势头良好,有机食品产量位居全国前列,是中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和重要的商品粮油基地;新型工业初具规模,初步建立了以汽车、航空及精密仪器制造、特色冶金和金属制品加工、中成药和生物制药、电子信息和现代家电产业、食品工业、精细化工及新型建材等为核心的产业体系;基础设施条件较好,初步形成了便捷的立体交通网络,构建了安全可靠的电力供应体系;旅游业发展较快,是中国中部地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体系较为完善。
(二)劣势(W)分析
1.环境污染问题。鄱阳湖地区人民的资源忧患意识薄弱,少数地方政府和企业对国家产业政策与环境保护认识不到位,未建设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对工艺落后、污染严重、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生产能力没有及时处理;在农业生产上,还停留在原始的粗放型经济阶段,化肥农药的大量施用,使得大量有机物随水土流失和地表径流进入鄱阳湖,污染水质;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管网收集系统不健全,生活污染没有得到有效防治。这些都造成部分地区无富余环境容量,制约了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3]。
2.生态破坏问题。鄱阳湖湿地资源被当做荒滩、荒地、荒水无度无序开发利用,使得湖区湿地资源萎缩,生态质量下降,湖泊生态系统日益脆弱。据调查,近二十多年来,湖区湿地一些较常见的水生、湿生、沼生植物至少减少了18种,更有一些已严重退化或消失。与此同时,土地植被退化,森林防护效益低下。随着人口的增长,森林资源的过度采伐和不合理开发利用,以及毁林开垦、开矿、筑路,使鄱阳湖区森林资源持续下降,森林植被受到严重破坏。林种结构不合理,用材林比重大,防护林比重小,单位面积蓄积量低。由于森林质量和林地资源流失,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的功能大大削弱,生态环境严重失衡。
3.区域竞争力问题。与中国经济发达地区相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综合经济实力不强,区域竞争力较弱,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不多,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人力资源开发培养不足,产学研一体化作用难以发挥,生态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较为薄弱;重开发、轻保护的传统发展模式惯性依然较大,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政绩综合考评体系尚未建立,有利于促进资源整合、强化污染综合防治的宏观统筹机制仍然存在障碍。
(三)机遇(O)分析
同时,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也面临良好的机遇。
1.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国内外对可持续发展已形成广泛共识,保护生态环境是当代人类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资源节约的发展模式、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正在成为新的竞争优势;中国确立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提出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等一系列战略思想和重大举措。
2.良好的政策环境。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深入推进,中部地区的发展条件逐渐改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所有这些,为鄱阳湖地区转变发展方式,努力走出一条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路子,奠定了良好基础。
3.民众生态经济意识提高。当前民众的消费结构正在向生态型转变,对环境友好、循环经济型的需求日趋旺盛,其生态保护意识也逐渐增强,这位鄱阳湖地区生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支持。随着政府在生态意识培养的重视,民众对生态经济概念的接受以及觉悟度的提高,为鄱阳湖地区发展生态经济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四)面临的挑战(T)分析
1.面临全球环境挑战。由于区域内外生态环境的持续变化和全球气候变暖,鄱阳湖水位变化异常,连续多年出现历史罕见低水位,鄱阳湖水体污染呈日益加重趋势,保护“一湖清水”的压力不断增大,直接威胁鄱阳湖的生态功能,同时,低水位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血吸虫滋生繁殖,威胁着湖区群众身体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
2.面临环境容量挑战。当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还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区域建设对生态环境尚未产生明显影响,但未来一段时期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重要时期,能源资源需求将大幅增加,节能减排任务更加艰巨,环境保护压力更加突出。在此背景下,高效利用资源、合理分配有限环境容量、实现区域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鄱阳湖地区发展生态经济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3.发展生态经济资金不足,投融资渠道亟待拓宽。生态经济具有较强的规模经济性,发展生态经济的前期投入大,资金相对短缺将会制约鄱阳湖地区发展生态经济。现阶段,鄱阳湖地区正在发展环境友好新型工业体系,需要生态经济大项目、好项目作为支撑,资金需求量较大。同时,如何降低以资金需求大、回收期长为特点的生态经济项目的投资风险,也是开辟生态经济投融资渠道的重要挑战[4]。
三、鄱阳湖地区发展生态经济的战略建议
1.企业层面——建设环境友好型企业。推进鄱阳湖地区企业开展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清洁生产审核和能源审计,构建企业内部的物质、能量循环体系,促进企业节能、降耗、减污、增效,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双赢”,使资源产出、资源能源消耗、资源综合利用、废物排放和环境管理等各项指标达到循环经济试点实施方案的目标,努力建设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和生态工业园区。加强科技的研发和推广,为生态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要加强对节能、节水、链接、新材料和生态技术的研究开发,促进技术进步和科技成果的转化。降低能耗、水耗,实现废物资源化和效益最大化。用可再生资源替代自然资源,用高新技术解决新型环境污染问题以及采用先进实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资源节约的整体技术水平。
2.产业层面——创建新型工业体系。结合区域产业发展定位突出特色、严格准入、优化布局,以工业园区为平台,以骨
干企业为依托,推广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推进节能减排降耗,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促进项目集聚、产业集群,形成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体系。一是优化产业结构。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快运用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施传统产业信息化工程,促进工业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强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现代管理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按照环境友好、集群发展的要求,重点在特种车船、装备制造、高精铜材、光伏产业等领域实现突破;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坚持全面提升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突出自主创新,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航空、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高技术产业。二是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加快低碳能源的开发和产业化,提高地热、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提高地热能、太阳能利用的经济效益;适当开发风能、生物能等其他清洁能源,缓解区内能源紧缺的严峻形势;淘汰高耗能落后装备,对拟建高耗能项目先行开展节能评估和审查,突出抓好资源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3.社会层面——构建循环型社会。加强生态意识教育,培育生态文化,着力改善民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培育人们的生态文明自醒意识,倡导全社会的生态文明自觉行为,建立有利于生态文明的自律机制。发挥公众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公众对湿地、流域水资源水环境保护的认知水平,推进形成崇尚自然、善待万物、遵循自然规律的生态价值理念;倡导新型绿色、健康、环保、节约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氛围;培养公众生态经济意识,开展绿色政府、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医院、绿色饭店、绿色企业等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完善社会监督和信息公开机制,建立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案件举报系统,实行环境质量公告制度,保障公众对环境保护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强化人才支撑和就业服务。适应生态经济发展的需要,优化高等院校学科专业结构,加快紧缺专业人才培养,加强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推进产学研结合,提高科技创新与服务能力;加强职业院校和技能培训机构能力建设,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训模式,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提高劳动者的就业、创业能力;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各级各类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就业服务功能;引入专业人才,搭建信息平台,强化支撑体系;搭建高效完备的生态经济信息平台,在生态经济信息的搜集、宣传、建立信息库以及促进企业间交流方面发挥有效作用最终建立新型人才管理体制和机制,。
4.政府层面——加强导向,切实实施规划。政府应强化政策导向职能,通过产业政策、财税政策、投资政策以及政绩考核制度引导鄱阳湖地区生态经济的发展,形成生态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还有创新机制[6],为生态经济良性互动、协调发展提供服务保障,确保鄱阳湖地区生态经济发展规划目标的顺利实施[7]。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办法,建立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的经济补偿机制,激励湖区、老区农(渔、牧)民实施生态管理;加大中央财政对区域内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力度;加大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投入,重点安排区域内重大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等项目建设;对资源综合利用、替代能源和清洁生产、节能节水、环境保护专用设备等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产品以及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按规定给予税收政策支持;对产生污染、大量消耗资源的项目征收相关费用或税收,达到防止过度使用的目的,减少系统内的物质投入,诱导生态经济的发展。加强金融政策支持。建立多元化融资机制,按照政府引导、社会投入、市场运作模式,广泛利用项目进行融资,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加大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投入。建立支持按照相关管理办法设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股权(产业)投资基金、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基金和行业性的创业投资基金;支持区域内城市商业银行改革发展,引进战略投资者,并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小银行跨区域设立分支机构;按规定程序和条件给予再贷款、再贴现资金支持;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加强与国际金融组织合作,探索推进金融支持节能减排和绿色信贷的示范项目;加大对政策性险种财税支持力度;鼓励保险公司开设农业保险、环境保险和科技保险等专业保险品种;开展保险资金投资未上市公司股权试点。重点推进重大环保设施和生态工程建设,建设一批生态农业示范园、生态工业示范园、循环经济实验区和生态旅游示范区。强化组织实施。政府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切实加强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指导和协调。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加快完善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制定资源消耗综合评价制度和标准,进一步建立健全建设项目的能耗、水耗、地耗、污染排放等综合评价制度,配合国家相关指标体系的出台,建立和完善具有鄱阳湖地区特色生态经济指标体系;进一步完善公众参与和民主监督机制,做好规划及相关信息的公开工作,建立规划实施情况定期公告制度,保障社会公众通过法定程序和渠道参与规划的实施和监督[8]。
参考文献:
[1]SMITH G A,CHRISTENSEN R C.Suggestions to Instructors on Policy Formulation[M].Chicago:Richard D Irwin,1951:3-4.
[2]沈安,黄志斌.中国汽车产业循环经济的SWOT定量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7,(1):58-60.
[3]国家发展改革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S],2009:12.
[4]崔培培,李慧明,崔晓莹.天津空港经济区发展循环经济的SWOT分析[J].港口经济,2010,(4):9-12.
[5]王英伟,杨成江,东.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的SWOT分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5):154-156.
[6]谢志铭.珠三角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与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2010,(1):273-275.
新型能源的优势和劣势范文4
一、金融危机后美国本土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一)从总量上看,美国本土制造业在金融危机后占比逐渐反弹
美国商务分析局(BEA)提供的数据表明,1998—2002年、2005—2008年是美国制造业占GDP比重大幅度下滑的两个时间段。而在金融危机之后,制造业增加值增速显著提高,2010—2012年均显著高于GDP增速,带动美国本土制造业占比明显反弹。
(二)从产业结构看,美国本土制造业恢复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汽车产业和石化产业
美国本土制造业的复苏并不是全方位的复苏。其中,汽车行业在2005—2008年大衰退后已经开始迅速扩张,且扩张势头为历史最高水平;石化、化工、冶金等重工业也呈现出飞速发展的趋势,成为金融危机后美国制造业扩张的主要动力。据美国商务分析局统计,2010—2011年,美国的汽车行业增加值年增速高达78.1%,石化产业年均增速高达29.1%,远远高于制造业的平均水平。与此同时,计算机、电子等美国本土传统优势产业虽然保持增长,但增速已经有所下降;而大多数劳动密集型行业(如皮革、纺织、食品等)的衰退势头仍在持续,只是有所放缓。如2010—2011年,美国纺织服装业、皮革羽毛制品业和食品饮料制造业的仍分别负增长3.12%、0.21%和0.45%。
(三)并无充分的证据证明美国制造业出现全面回流
由于个体企业的行为不能完全代表行业整体趋势,因此衡量美国制造业回流的整体状况是十分困难的。考虑到制造业回流会导致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下降,同时有可能导致外商直接投资存量的上升,因此可以用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和外商直接投资存量的对比来衡量这一指标。结果表明,2009—2012年美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年增速为6.2%,外商直接投资存量年均增速为6.5%,两者差距很小。因此,不能说整体上制造业出现了明显回流美国的态势。
(四)石化、电力设备制造等产业可能是美国制造业回流的重点产业
本文同样用上述方法对美国制造业下属各个子行业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有四个行业(石油炼化、化工、电器器材和纺织业)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增速远远低于外商直接投资存量的增速,其中石油化工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甚至在不断下降,而外商直接投资存量在不断上升。因此,可以认为这四个行业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制造业回流现象,其中石化行业尤其明显。
二、基于要素禀赋对美国本土制造业增长原因的分析
目前国际学术界普遍认为各国国内制造业的竞争力是各类要素禀赋综合作用的结果。结合美国的实际情况,本文选择了科技(反映创新能力)、劳动力和能源三大要素作为本文分析的重点。选择这三类要素的主要原因在于,上述指标涉及美国近年来的几大热点问题——是否在新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劳动力成本劣势是否减轻和页岩气革命是否改变全球能源资源格局等等。
(一)页岩气革命所导致的能源要素禀赋变化是金融危机后美国本土制造业反弹的最直接原因
金融危机之后,美国经济中一个重要的特征在于:由于页岩气革命的影响,美国国内天然气价格出现大幅度下跌,其出井价由金融危机前的10美元/千立方英尺左右下降到目前的3美元/千立方英尺以下,远低于英国、法国、中国等其他能源净进口国。金融危机后拉动美国制造业规模扩张的几大主要动力产业——石化、化工、汽车和冶金均和天然气产业有着密切的关系。天然气是石化和化工产业的主要原材料,冶金产业属于高耗能产业,能源价格也直接影响居民购买汽车的消费意愿。因此,能源要素禀赋是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制造业竞争力开始回升的主要要素。
(二)劳动力要素的比较劣势下降对美国本土制造业扩张有一定作用,但相对有限
目前部分学者较为强调劳动力成本在美国制造业扩张中的作用。但根据美国劳工部提供数据的测算结果表明,金融危机后整体上美国劳动力成本上升速度有所放缓,目前小时劳动者报酬已经基本稳定在35美元/小时的水平,其中劳动密集型行业约在25美元/小时左右,而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约在40美元/小时左右。加之考虑美国整体劳动生产率增速也高于其他发达经济体,美国在劳动力要素禀赋的比较劣势有所下降。这种比较劣势的下降对美国本土制造业的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也是美国劳动密集型行业整体衰退势头减缓的重要原因。新兴市场国家和美国在劳动力成本上的差距过于巨大,绝非在短时间之内可以消除。目前墨西哥的小时劳动者报酬仅为6美元/小时,按照美国劳工部方法估算的我国劳动者报酬尚不到2美元/小时,印度、越南、菲律宾等南亚东南亚国家更低。即便随着这些国家经济的发展,劳动者报酬增速将明显高于美国,但未来五到十年之内接近美国水平也是很困难的。因此,美国的劳动力要素禀赋对其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作用确实存在,但是有限的,不足以根本改变美国本土制造业竞争力的格局。
(三)科技要素在美国本土制造业复苏中的作用并不强
基于国际专利和国际学术论文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美国目前在科学研究上的比较优势仍较明显,但在技术发明上的比较优势已经有所下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数据称,虽然美国仍然是全球申请国际专利最多的国家,但在35个重点国际专利领域分类中,2012年美国只有20个排名榜首,较2008年减少了6个,而日本和中国排名榜首的数量均有所增加。在近年来美国本土制造业增长最快的几个行业相关技术中,交通设备的专利数量占比呈现大幅度下降趋势,明显落后于德国和日本;在大分子化学、基础材料化学等领域的专利数量相较其他发达国家的优势也有所下降。而美国优势较为明显的生物技术、医疗仪器、药物技术等领域本土制造业规模并未显著增长。因此,此次美国本土制造业规模的扩张对科技的依赖程度并不强。
(四)汽车、化工等行业美国跨国公司的真实竞争力并未显著提升
在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配置价值链的大环境下,美国本土制造业的规模扩张并不能准确反映相关行业跨国公司的真实竞争力。对《财富》五百强、全球化工行业五十强排名和全球汽车行业排名的分析表明,美国本土制造业扩张规模较快的上述行业其大型跨国公司在全球的排名均在下降。如在化工行业,除陶氏继续排名第二外,埃克森美孚排名由2006年的第四位降至第六位,杜邦则由第六位降至第九位。而美国在半导体、医药等领域跨国公司的优势则进一步得以巩固,但这些领域本土制造业规模增长并不快,甚至陷入停滞。
三、未来美国制造业竞争力变化趋势预测
(一)短期内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大规模回流美国本土的可能性很小
固然美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已经进入缓慢周期,个别劳动密集型行业甚至出现报酬小幅下降,但和新兴市场国家的差距仍然是巨大的。未来五到十年内,中国这种已经形成全面配套能力的新兴市场大国相较美国的生产成本差距仍然巨大;印度、越南等劳动力成本更低,但整体制造业水平更为落后的新兴市场国家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配套能力也将形成竞争优势,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回流美国的可能性很小。
(二)页岩气革命对美国本土制造业的积极作用短期仍将持续,长期存在不确定性
页岩气革命确实改变了美国的能源要素禀赋。石化产业的自身技术结构决定了大型石化企业倾向于在资源富集区建设大型制造基地,这一要素禀赋的变化对美国本土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的作用目前较为明显。美国能源署认为,未来页岩气在美国一次能源结构的比重将进一步上升,且天然气化工很可能取代石油化工成为美国本土化工行业的支柱力量。从目前资料看,页岩气开采技术已经较为成熟,页岩气未来成为美国能源和化工行业主导原材料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然而,这种竞争力能否持续也依赖于其他国家页岩气开采技术的提高和其他能源和化工原材料技术的变化。若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成本大幅度下降,页岩气在能源上的优势将削弱;若煤化工技术取得新突破,目前严重依赖水资源,造成较严重污染的情况有所改变,页岩气作为主要化工原料的成本优势也将逐渐减弱。
(三)从中长期看,美国在科技要素禀赋优势的削弱仍会进一步影响其制造业竞争力
诚然,目前美国在科技方面仍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在国际基础科学研究和国际通用专利方面均处于第一位,仍在未来几年内成为其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支撑。然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美国在科技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是在逐渐缩小的。日本、中国和韩国为代表的东亚国家在科技方面,特别是在专利技术方面已经缩小了和美国的差距。在部分领域甚至已经对美国产业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若未来10—20年内,以东亚各国为代表的其他经济体的科研能力和技术水平出现飞跃式提升,完全可以进一步提高在全球制造业中的位势。
(四)美国仍是新一轮技术革命的最有可能诞生地,但能否成为最大获益者则存在一定变数
科学(基础研究)和技术(各种专利)在技术革命中的地位是不同的。在技术革命诞生之后,需要大量的产学研结合应用才能够产生很多实用性,能够直接拉动经济增长的专利技术;但技术革命的开始则需要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理论和观念层面产生重大突破。对过去十年内国际学术情况的分析表明,至少在未来十年之内,美国在科学研究上的优势仍然是无可比拟的。一是从论文数量上看,除中国外,美国对其他国家的基础研究优势在上升而非下降;二是虽然中国的论文数量逐渐接近了美国,但我国学者的论文不但在引用次数上偏低,而且大部分均不是第一作者,即不是核心理念的提出者,多数完成的是一些的基础性工作。因此,未来技术革命仍然最有可能发生在美国,而非其他国家。
然而,从技术革命中获益最多的未必是诞生者。当年的半导体技术诞生于美国,但日本所得到的经济利益一度高于美国;电磁学理论和热力学理论均诞生于英国,但受益者最大的是美国和德国。在信息传播极为迅速的时代,知识的溢出效应要远远高于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特别是在基础理论和理念的知识溢出效应更加明显。随着东亚国家自身知识基础和高端人才的不断积累,加之东亚国家有着广阔的市场以供制造业发展,东亚国家在技术产业化方面走在美国的前列是有可能的。日本在发电技术设备(如新能源)、中国在电信技术取得的成功经验完全具备在新技术革命下复制的可能性。
四、对策建议
(一)短期内不必过度担心美国本土制造业发展对我国制造业的负面影响
目前有观点认为,随着奥巴马重振制造业战略的实施,美国本土制造业发展迅速,将会对我国制造业发展产生巨大外在压力。本文的分析表明,美国本土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更倾向于能源要素禀赋,而美国劳动力成本相较我国的比较劣势并未明显减弱,科技优势则有下降趋势。综合几类要素禀赋看,能源要素禀赋的优势对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是局部的,而非全部的,中美两国制造业要素禀赋格局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因此,短期内不必过度担心金融危机以来美国本土制造业一些新变化对我国的负面影响。
(二)切实解决目前技术产业化能力较弱的现象
统计数据表明,近年来,我国在技术应用领域,除在通讯技术上取得了突破,并威胁到了美国的统治地位外,在生物技术、精密仪器制造技术、专用设备制造技术等方面虽然也有进展,但整体弱势地位并未改变。在这些专利技术较弱的领域,我国在国际文献上所发表的科学研究成果增长迅速,个别领域纯以数量论已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位。这体现出我国的产学研结合能力较弱,科研成果缺乏和产业有机结合的渠道。建议逐渐改革目前的科研考核制度,变现在的科研成果考核为综合科研态度、科研素质、科研成果的综合考核,并由政府选择重点领域组织重点学科和产业界的联合研究联盟,鼓励学术界向业界推广应用成果。
(三)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寻找适合我国国情的新能源发展路径
页岩气革命固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美国在制造业发展的颓势,但在部分制造业领域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成本,有效地促进了美国制造业产能扩张,也为相关行业的美国大型企业进一步加强研发投入,再次夺取主导权创造了条件,其对全球制造业格局的影响不容低估。由于地质条件、勘探开采技术等方面的差异,我国不能从根本上仿效美国的经验选择能源产业发展路径,而需要立足于本国的要素禀赋特征,找出类似页岩气革命的,能够有效改善我国能源资源要素禀赋,拉动我国产业发展的发展路径。
(四)强化劳动者技能培训,提高劳动生产率
新型能源的优势和劣势范文5
项目概况:梓山湖(贺胜)新城位于武汉—咸宁经济发展轴上,是武汉城市圈南部拓展轴上的重要节点,是咸宁“五城两区”中的贺胜梓山湖生态科技新城。完整的梓山湖(贺胜)新城占地面积106平方公里,目前已经先行编制城际铁路以西地区总体规划(45.65平方公里)。
发展条件分析
区域产业发展条件:
《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纲要(2007-2020)》提出“一主一副、七次中心”的工业一体化布局,明确指出作为次中心之一的咸宁市区,将重点发展绿色食品加工、新材料、电器电缆及麻纺织和生物医药等。咸宁发展医药工业产业集群和造纸包装产业集群。
《咸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年》指出咸宁市主导产业为特色农产品加工、生物医药、精细化工等;支柱产业:清洁能源、纺织服装、森工造纸、机电制造和冶金建材等。
《咸宁市梓山湖(贺胜)新城西城区总体规划》规定贺胜新城西片区为旅游服务、休闲度假、生态居住、高科技研发、商贸物流用地。
自身发展条件SWOT分析
产业发展优势
交通优势。(贺胜)新城东城区位于咸宁市北部,有武咸快速路、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穿越基地。武咸城际铁路在此设有贺胜东站,交通优势明显。
区域优势明显:贺胜新城北接武汉市,毗邻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属于国家级开发区,目前这两个园区已形成较为完善的电子信息及家电产业集群,汽车整车制造产业集群。贺胜新城靠近终端消费市场,而工业成本低于一级城市,具备承接产业基地转移的优势。
(3)农业基础良好。目前,贺胜新城东城区内种植有有机水果、花田、油菜,养鸡业等,第一产业发展劲头良好。
产业发展劣势
(1)贺胜新城作为新城,目前仅有第一产业农业,现有二三产业基础薄弱。缺少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
(2)人才供给体系亟待完善。咸宁市的高等教育院校和科研机构比南昌、武汉、长沙等省会城市薄弱很多,人才供给有限,高端技术人才不具备优势,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需高等技术人才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3)贺胜新城东城区设置了较高的环境保护门槛,提高了招商引资的难度。
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1)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背景
“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及武汉城市圈的一体化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区域空间整合和协调发展,梓山湖(贺胜)新城东城区位于武汉和咸宁的交接地带,因地理区位的重要性以及资源环境承载力强而有望获得较好的发展机会。
(2)城市圈城际铁路建设的机遇
湖北省及武汉城市圈依托城际铁路站点,建成35个卫星城市,贺胜桥成为武汉城市圈城铁沿线“一站一城”战略的首个城镇化试点地区,这为梓山湖(贺胜)新城东城区带来了难得的发展契机。
(3)咸宁市建设鄂南经济强市的目标要求
《咸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年)》中确定了“五城二区”的发展战略。梓山湖(贺胜)新城,它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平台和中部地区产业转移、全省区域性现代制造业和高科技研发转化的重要承接基地之一,在“建设鄂南经济强市”的目标体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1)贺胜新城如何快速融入武汉城市圈,形成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对接,发挥区域产业聚集效应,也是新时期需要面临的问题。
(2)招商引资的竞争,说到底是环境的竞争。贺胜新城能否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是政府部门和设计人员共同需要思考的问题。
(3)如何整合贺胜新城土地资源,重组功能布局,以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推动地区的发展,将成为梓山湖(贺胜)新城在新时期需要回答的重要议题。
结论:随着武咸城际铁路的加快建设,贺胜新城在武汉城市圈的位次大大提升,为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要充分发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示范带动作用,主动承接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生物育种和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贺胜新城以武汉城市圈为重点,加快承接科技含量较高的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以及与制造业相关的研发、营销、服务等环节的转移,打造新型科技生态新城。
产业选择及引导
贺胜新城产业发展选择应该分为初始发展阶段和稳定发展阶段两个阶段。
初始发展阶段,应该偏向以加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的区,加快承接武汉第三产业转移,做到第一产业发展迅猛、二三产业举头并进的局面。稳定发展阶段,提升二三产业,促进产业升级换代,结构调整注重企业之间产业关联,使得新城产业结构趋向更加合理稳定。在产业引进上偏重于第三产业。这一阶段,可按序规模开发核心区商贸流通业及物流服务业,吸引高素质人才到来,最终形成以农副产品、食品加工产业、汽车零部件、装备制造业、纺织服装业及电子信息为主的产业新城。
表1 适宜选择产业如下表:
主导产业发展规划
纺织服装
把科技兴纺作为产品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紧紧围绕提高质量、增加品种、降低消耗、创造品牌等目标,大量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不断提升纺织服装的产业发展水平。进一步完善服装产业链,不断扩大服装生产优势,反向带动印染产业,增强纺织面料与服装的配套能力,引导企业形成集设计、染整、织造、绣花、印花、成衣制造于一体的产业链。
食品深加工
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加快发展以花田、油菜、有机水果等为原料生产的系列食品,着力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档次。引进有机食品、功能性食品和方便食品生产技术,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装备制造业
依托武汉城市圈,大力发展电机制造、电线、电缆、光缆及电工器材制造、家用电力器具制造、非电力家用器具制造、照明器具制造,电器制造业。
高新技术产业
积极引进光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工程与新医药产业、光机电一体化、能源环保产业。尤其注重对新材料、新能源产业的引进。依托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已有的产业聚集优势,引进节能装备产品。
新型能源的优势和劣势范文6
【关键词】长沙岳麓区;科技产业园区;SWOT分析法
0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工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工业化进程使城市的产业发展出现集群的大趋势。多种产业聚集形成的产业园,逐渐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以科技产业为主要特征的科技产业园,成为地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亮点和重要节点。本文基于SWOT研究法,分析岳麓产业科技园的优势条件和不利因素,以及发展的机遇和所面临的挑战,对岳麓区内唯一一个综合性的产业园区进行综合评价。
1 岳麓科技产业园的SWOT分析
1.1 科技产业园优势因素分析(Strength)
科教人才优势 长沙岳麓区是湖南省的人才聚集地和科教创新高地。区域内有多所高校以及省级、国家级科研机构。大批在读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以及多所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在区内形成了院士、教授等创新群体。借助岳麓区的科教优势,将岳麓科技产业园发展为岳麓大学城的孵化器和产业化基地。
区位交通优势 长沙是我国南方重要的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社会经济发达,对外联系频繁,铁路、公路、水运、航空条件较为优越,这为园区的对外开放和产业升级创造了良好条件。园区位于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地带,有多条高速公路通过,学士大道等干道也已经建成,在规划建设中的长沙地铁中3号和9号线在园区内贯穿而过。
政策优势 一是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2007年,长株潭获批全国“两型”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2008年,长沙市提出大河西发展战略,岳麓区成为“两型社会”建设的前沿阵地,岳麓科技产业园作为先导区的核心区和起步区,在用地、产业、融资等方面享有一定优惠。二是岳麓区提供的优惠政策。岳麓区高度重视园区建设,拟将园区建设成国家级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相继出台了《岳麓区促进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关于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若干规定》等文件,为园区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三是相对优惠的入园政策优势。园区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办法,如园区内高新技术企业从被认定之日起,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出口产品产值达到当年总产值的70%以上的,减按1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等。
生态优势 长沙岳麓科技产业园位于岳麓区含浦镇,北临岳麓山风景名胜区,区内丘陵、岗地、盆地、平原相间分布,靳江河、赤江穿境而过,拥有玉华、古莲塘、二塘冲、烟湖塘等水库和观音山、象山等山体,林木葱郁,风光秀丽,环境宜人。园区森林覆盖率达52%,是长沙市的“绿肺”和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年大气质量优良率达70%,优于国家二级标准;水域面积9平方公里,大部分达到国家二类标准。这些都为园区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生态基础。
综合成本优势 与相关城市比较,长沙拥有较为低廉的综合生产成本,其基本电价、工业用水价格、标准厂房建设成本、人力成本等均比较低,为园区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投资条件。岳麓科技产业园地处长沙市郊,土地、劳动力等方面的优势更加突出。
1.2 科技产业园劣势因素分析(Weakness)
1.2.1 科技成果转换率低,资金短缺问题突出
尽管岳麓区科技实力雄厚,但本园区的经济增长仍以投资拉动为主,科教人才优势未充分发挥,科研成果就地转化率低,直接影响园区的发展层次和经济效益。
园区建设全面展开,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但岳麓区财力不足,国家和市级扶持力度的欠缺,制约了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并影响到园区的产业发展。园区企业建设资金存在“瓶颈”,不少企业在发展中难以得到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支持,直接阻碍园区和企业的发展壮大。
1.2.2 管理体制混乱,征地用地困难
现行的管理体制机制与园区发展不相适应,各级政府赋予园区管委会的管理权限有限,责权不统一,使许多工作不能得到很好地落实,妨碍了园区投资环境的改善和办事效率的提高。
园区中的规划拓展新区多为农村地区,征地中牵涉到转变用地性质、土地补偿、失地农民安置等问题,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控制和基本农田保护等的制约,征用工作困难重重。另外,征地成本日益高昂,部分地区农用地转用难以获得审批等问题突出,失地农民安置等问题也亟需解决。
1.2.3 产业层次偏低,基础设施薄弱
园区产业以房地产为主,家纺、建材等占有较大比重,科技孵化、先进制造、现代服务等企业不多,产业整体层次偏低,区域特色亦不明显,缺少现代化的大型龙头企业。
园区缺乏合理的功能分区,项目布局相对分散,工业区对生活区造成干扰。靠近学士收费站的地域交通运输便利,但多数地方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能力较差,亟待加强集约集群发展。
园区规划拓展新区除一期开发建设的8.7平方公里外,大部分区域基础设施薄弱,公共配套不足,在给排水、供电、道路、天然气、金融等方面亟待加强。
1.2.4 两型发展更高要求和周边园区挑战
岳麓科技园作为长株潭“两型”建设的先行先试区域,园区产业发展面临着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生态建设等方面的约束,“两型”发展的高要求为园区设置了较高的项目准入门槛,园区的发展面临着较大的压力。
岳麓科技产业园周边园区甚多,包括长沙的“两区九园”、湘潭的九华工业园等。这些园区行政级别高,综合实力强,产业集群已经形成。在这些园区的发展势头下,岳麓科技园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1.3 科技产业园机会因素分析(Opportunity)
随着国际产业转移趋势的变化,我国中西部地区对FDI(对外直接投资)的吸引力不断加大,外资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趋势日益明显。与东部地区几近饱和的经济发展状态相比,长沙岳麓科技产业园地处湖南省的经济核心,且仍处于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无论是发展空间还是消费市场等方面都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能有效地吸引向中部地区转移的国际产业,提高园区产业实力。
以新兴工业、服务业等产业为战略支撑的产业发展,将引发湖南省经济发展的新一轮建设热潮。作为长沙市城镇化建设的重点区域,长沙岳麓科技产业园能充分利用其临近市区的地理条件,大力发展满足市民消费和产业需求的现代服务业,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和文化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高新产业的集约化发展,摆脱第二产业发展落后的困境。
长株潭“两型社会”的建设,促使三市规划对接、资源共享和一体化建设,为园区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作为长株潭“两型”试验区的组成部分,岳麓科技产业园享有一定的先行先试的权利,具有较大的创新空间。按照“两型” 注重集约高效和环境保护要求,岳麓科技园具有后发优势,也有利于园区内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长沙岳麓科技产业园靠近岳麓山大学城和岳麓山风景名胜区,距离长沙市中心城区比较近,具备优越的生态环境、区位条件和科技优势,可建设成高品质的以科技转化、先进制造和生态人居为主导的新型园区。园区广阔的发展空间,能够承接大批科技孵化和产业转移项目,发展生态旅游和观光农业,构建“两型”产业体系,成为长沙市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的典型示范区域。园区交通区位优势为商贸流通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长沙市提出以自主创新为核心,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战略方针,也为园区带来了创新发展的重大机遇。由于长沙市二环线以内开发容量趋于饱和,“十二五”期间长沙市将重点发展中心区的新城区,岳麓园区将迎来加速开发、扩容提质的新时期。
大河西先导区以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新材料、文化创意、现代服务等为主导产业,大河西先导区的发规模开发建设,有利于园区的加速发展和产业升级,促使岳麓科技产业园成为新的投资热点,吸引重大项目相继进驻。
1.4 科技产业园挑战因素分析(Threat)
“十二五”期间,长沙市明确提出,防止盲目承接沿海低端产业转移,避免土地需求急剧扩张,促进科技创新,走“两型”发展道路。因此,选择符合岳麓园区发展要求的项目,培育高效益的产业链、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将是面临的一大挑战。目前,产业园产业档次偏低,资源能源消耗较多,需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尤其是科技成果转化。园区下一步建设需要大力投入,改善投资环境、大力招商引资显然是当务之急。
岳麓园区虽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但近年对当地山体水体造成一定破坏,一部分区域出现水土流失,亟待展开生态恢复。园区地处长沙市西南城乡结合部,如何打破城乡界限,消除二元结构,推进产业融合,破解“三农”难题,也是一项挑战。
长株潭地区的加速发展,当地开发区和工业园的相继崛起,为园区发展带来空前的竞争和挑战。大量的土地征用和房屋拆迁,是新一轮的开发工作困难重重。
2 长沙岳麓科技产业园的综合评价
通过对岳麓科技产业园区的SWOT分析可见,长沙岳麓科技产业园作为岳麓区唯一的综合型产业园区,具有依托岳麓山大学城、区位条件优越、交通运输便利、生态环境良好、发展空间较大等优势,但也面临着科技成果转化低、建设资金欠缺、管理体制不顺、征地用地困难,缺乏龙头企业、空间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在长沙市、岳麓区和大河西先导区规划发展的框架下,岳麓科技产业园应该依靠自身优势和发展机遇,发展成为国家级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形成以科技孵化、先进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以电子信息、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为储备,以生态型房产、休闲会议、老年疗养等产业为配套的高水平的“两型”综合开发区,同时成为长沙市生态宜居的新城区,新型工业化示范区。
【参考文献】
[1]彭华园.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空间布局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