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森林环境保护的内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森林环境保护的内容范文1
1.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哲学基础
1.1 体现矛盾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从哲学的角度分析,林业经济发展与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是林业发展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它们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一方面,如果片面追求林业经济效益而破坏林业生态环境、就会导致林业产业陷入昏乱状态,林业生态环境被恶化,人与自然的矛盾就会更加尖锐,这显然是违背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规律。另一方面,过分强调保护林业生态环境而忽视林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就会造成林业资源的浪费,不能充分发挥林业的经济功能和作用。我国林业发展的经验表明,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事业需要依靠林业经济的推动,林业经济的发展能够提高社会和经济效益,从而调动林业经营者保护林业生态环境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只有林业经济和林业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才能实现林业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在林业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加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
1.2 充分发挥人在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观能动性
哲学认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林业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应该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深刻认识林业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善于合理开发利用林业资源,努力做到以最小的资源与环境代价,创造良好的林业经济与社会效益,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林业经济增长与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林业生态环境建设需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加强林业生态科技研究,将生态环境保护的科研成果应用到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中去,提高林业生态建设效益,始终坚持保护林业生态环境的意识,以坚强的意志和十足的干劲从事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事业。林业经济活动必然涉及到林业生态环境,人类应该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遵守自然规律,如按照林木的生长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采伐时间和方式,人类活动不能超越林业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
1.3 注重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客观普遍联系
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任何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都存在着联系。加强林业生态建设,是构建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国土资源安全体系的必然要求,也是改善生态环境、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林业生态环境不仅与林业经济关系密切,而且与生态系统多样性、人们的居住环境、气候变化紧密联系。林业建设必须加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才能使林业的生态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关于群众观点的观点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应该充分发挥林区群众的作用,天然林、公益林的养护和经济林的推广和种植都离不开林区群众。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为林业经济发展提供丰富的资源,有利于提高林区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水平,林业生态环境能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保障农业生产,同时改善林区周边生态环境,为建设美丽中国,提高人们的生活的幸福指数创造了条件。
1.4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林业生态环境建设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发展观。因此,在发展林业过程中必须按照党的十报告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正确处理好人类活动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生态文明建设与林业关系,是系统与子系统的关系,是整体与个体关系,是大厦与基础的关系。人类要提升生态伦理关怀,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林业产业体系,使林业生态环境和林业经济能够共同发展,在拥有优美的林业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发挥林业在增加农民就业增收的作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科学合理的措施来推动林业服务于党的十报告提出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
1.5 蕴含继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
林业生态环境建设蕴含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我国森林资源丰富,古代人在利用林业资源中也有关于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观念,如儒家的主张“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如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其中就要求遵守林木的生长规律,在合适的时间进行林木采伐。传统文化中还有很多关于林业环境保护的生态智慧可以借鉴,在当前的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应对其进行继承和创新,结合我国的国情和林业发展状况,按照现代林业的发展要求,研究新的发展思路和对策,可以从加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科技研究、创新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加强林业产业管理等方面来完善和创新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方案。
2.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在长期的发展林业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经验,不断探索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制定生态与经济双蠃式林业发展战略,妥善处理林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促进林业健康持续发展。根据《2011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资料显示,我国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成效显著,天然林保护工程全年造林57.16万hm2,森林改培3.33万hm2,森林抚育175.13万hm2,1.15亿hm2森林得到有效保护。但是,目前仍然存在若干问题制约着林业生态环境建设。
2.1 未形成科学的林业生态保护意识
哲学认为,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部分地区和群众尚未形成科学的林业生态建设意识,或者没有充分认识到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作用,这就阻碍到林业生态环境的发展。一是政府对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宣传不够,使林区群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法律意识薄弱,偷砍滥伐现象依然严重存在。林业具有商品生产的属性,部分地区为了获得林业经济效益,对在林业发展过程中‘‘重用材,轻护林”的现象没有加以引导。二是对林区的生物多样性重视不够,有些地方采用单一林木品种培育模式,缺乏林下经济意识,因此浪费很多林地空间,没有形成科学的林业生态结构,森林增长量与消耗量比例不合理,导致森林生态功能下降。三是利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科技的意识不强,我国对林业生态保护科技成果的推广不够到位。
2.2 群众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群众观点认为,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必须依靠群众的力量,努力使群众获得更多的生态经济效益,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这也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体现,但实际的情况是贯彻不力。一是目前林区群众参与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基本上是由政府的号召和行政力量的推动,但是按照林业的发展规律,这样的群众参与方式并不是长久之计,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把林业生态环境保护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二是部分林区的公共财政投入不足,部分林权所有者不能按规定获得国家的生态补偿,林农利益得不到保障,没有严格依法实施管理经营,导致公益林建设效果不佳。三是林业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林场职工应该既是森防工作者又是森林的保健工作者,然而对他们的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培训较少,不利于他们开展林业生态保护工作。
2.3 未实现林业生态建设质量的全面提升
结合我国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现状分析,当前林业生态环境建设还有很大发展空间。一是我国人口基数大且增长较快,对林业资源的需求量大,但是林木生长量较低。我国现阶段的人均森林面积占有量只达到世界人均森林面积占有量的21%,而人均森林蓄积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2%。这种供需的不平衡是人类活动造成林业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实现林业生态建设质的发展的阻碍因素。二是林业生态保护科技的研究仍须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率不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贡献率较低,林业生态保护科技创新水平尚待提高。三是林业产业对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支持力度不够,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后劲不足,林业生态保护激励机制不健全。生态文化体系初步构成,但要实现党的十提出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五位一体的格局,还需要以林业产业为支撑、全社会共同努力繁荣林业生态文化。
3.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对策
生态文明建设在国家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而森林是大陆生态系统的主要环节,所以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应该针对当前林业生态保护存在的问题,实事求是地提出相应的对策,推动林业生态环境优质、稳定地持续发展。
3.1 增强科学的林业生态保护意识
—是强化群众的林业生态意识。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必须通过政府开展全方位的宣传推介,增强群众的林业生态意识。大力宣传生态林业的重要性以及内涵,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和意识,是建设好生态林业的重要措施之一。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证明,要获取长远的和宏观的经济效益,就必须从单纯地追求提高经济效益转为追求提高生态经济效益,使产业与生态相互促进,同步提高。所以,要转变传统林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林业生态保护的观念。在农村中推广新能源的应用,降低农村生产生活对于林木的需求量,减少人类活动对林业资源的破坏。二是重视林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林区的生物多样性,维持林区的生态平衡,根据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原理,形成以林木为主体,其他物种共同发展的森林生态系统,保护野生动植物,提高林业资源的利用率,推动近自然林业的发展。三是增强利用科学技术来促进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意识,完善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科技服务体系,增加林业生态科技研究经费的投入。加强林业科技人员相关知识培训,安排林业科技人员深入林间进行技术指导与服务,从而为林业生态建设提供足够的技术支持。使林业生态科技在森林有害病虫防治、防护林信息化建设、荒漠化治理等方面发挥作用。
3.2 充分发挥林区群众的主体作用
林区群众在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因素。一是保护森林资源要从保护利益主体开始。林区群众既是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主体,又是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收益的主体。发展林业经济,增加林业群众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提高林区群众进行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是增加公共财政对林农的生态补偿,保障林农的利益,促使他们依法进行林业经营管理。国家按照核定的退耕还林面积,向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提供补助粮食、种苗造林补助费和生活补助费9。通过这些措施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关系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保障公益林建设顺利开展。三是加强对林业工作者的生态保护技术专业技能培训,做好以生态伦理观和现代生态保护科技为主要内容的林业生态保护教育,壮大精干高效的林业科技保护工作队伍,为林业建设和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人才支撑,全面推进林业生态环境建设。
3.3 推动林业生态建设质量的全面提升
实现林业生态环境建设质量的全面提升,要做到统筹林业经济与林业生态的发展,保障林区群众生产和生活所需的林业资源,利用科技来提高生态环境建设的效益,以林业产业的发展推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一是严格做到维护生态系统整体性、多样性和稳定性,以保证森林资源总量。在当前造林绿化的中,要改变那种只求数量的造林方式,加强技术指导工作,应大力发展工程造林,确实做到“造—片,成一片,管一片”。一方面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天然林养护,打造品种多样、层次复杂、结构稳定的公益林,另一方面加强经济林科学的经营管理,充分利用林业土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实行绿色无公害培养,林种结构和林龄结构要合理,增强森林资源的接续能力。二是加强与林业科研院所、高校、专家的交流与合作,切实保障维持林业生态工程研究经费,建立基层林业生态科技推广机构和壮大从事林业生态保护的人才队伍,充分利用科技巩固和发展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成果。三是繁荣林业生态文化。林业生态文化建设要广泛地传播生态文化知识和观念,体现不同地区的生态文化特色,处理好林业生态文化体系和产业体系的关系,完善林业生态文化产业的基础设施,鼓励林业生态文化的艺术创作,推动林业生态文化蓬勃发展,促进中华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4.结语
森林环境保护的内容范文2
关键词:林业生态;生态保护;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S75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1132031
1 林业生态功能及林业生态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林业生态功能分析
森林是一个良性循环的空气净化站,它对防止水土资源的流失以及涵养水源、储存水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森林能将大气中一部分降水截留,降低雨水对土壤的冲刷及侵蚀,有效缓解水土流失的影响,实现保持水土的目的。林木的根系相对于其他的植物而言是相对发达的,树木的根系根植于土壤之中,对涵养水源、防风固沙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森林起着屏障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挡风沙对农田、村庄及城市的侵袭,为农业生产提供一定的保障。森林能促进气候的调节,降低工业废气对空气的影响,大面积的森林能降低太阳的辐射,加大空气湿度,同样也能起到保温作用,减小气候温差,改善水分循环和气候条件,形成区域性的降水,树木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净化空气,减轻污染。
1.2 林业生态环境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初级阶段,经济制度不健全,主要是以资源型经济为主要发展模式,资源的耗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也从另一方面对环境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水土流失、沙漠化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发展,人口与土地、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我国一些城市的大气污染成为环境问题中的主要方面,人们呼吸道疾病频发,大气污染形式日趋严峻;林地被占用使得我国的耕地面积锐减,作物产量也不断减少,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已严重影响到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 加强生态林业建设,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林业建设对我国社会发展来说是一项基础产业,恶劣的生态环境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来说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生态林业建设对改善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1 生态林业的功能及建设意义
林业对水土保持、防风固沙、调节气候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生态林业建设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生态林业建设能为工农业的发展提供可循环利用的资源,有效的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能促进生态环境地和谐。传统林业向现代化生态林业的转型是国家发展的需要,同样也是全球化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林木的砍伐及生产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提升经济效益,但长久的利用则会导致生态环境的失衡,生态林业建设是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社会与环境发展相协调的良性循环整体。新时期我国林业建设的发展目标是:建立以生态建设为主体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将生态环境建设与国家民生相结合,合理的利用林业资源,实现资源的合理化、有效应用。
可持续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和基础,生态林业建设能稳固生态经济的平衡、多样化发展,在和谐环境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林业生态化建设能为经济发展模式创造有利条件,保护并完善森林资源不受破坏,建设平衡的生态系统,从根本上促进现代化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林业作为环境资源,能为社会提供可再生资源,为科技发展生态化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和环境基础,生态化已成为科技发展的重要趋势。生态林业建设还能有效的促进经济结构的重设,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由以粗放式资源耗用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模式,以仿生学方式对传统材料进行设计,是科技发展成为现代化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核心。
2.2 生态林业建设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保障
资源的使用及保护是否达到平衡是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是否处于可持续发展的衡量标准。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是在遵循生态建设原理的基础上进行的,生态林业系统的建设为环境及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保护及改善生态环境使对生产力的保护及发展,林业建设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保障和措施。我国政府相关部门提出建设生态林业的总体规划及目标,突出的反映了生态林业建设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地位,生态林业建设能有效的改善生态环境,满足社会发展对环境的需求,我国将坚定不移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走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发展道路。
我国的少数地区的农村仍然存在着粗放式的耕种方式,为了更多的获取粮食,农民开垦森林,但由于靠天吃饭的特征,使得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恶性循环,更加趋于恶化,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及生态环境建设,调整农业经济发展,加快城镇化建设,促进区域化发展一体化。
3 林业生态资源的保护措施探析
3.1 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政策的制定和完善
政策的制定和完善对林业生态资源的保护在制度和法律上起到了一定的保障,对林业建设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我国政府相关部门越来越重视对林业生态资源保护,加强各项方针政策的制定与完善,落实责任到人,明确组织机构的划分及管理原则,对林业生态资源的保护实施有效的管理。根据不同林木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可以建立起林业保护区,对保护区内的资源建立合理的管理规范,对外来人员的出入进行控制,并做好登记,防止外来人员对林业生态资源所造成的破坏。
3.2 采取有效的经营和保护措施
森林资源作为可再生资源的一种,对调节气候,保持水土具有重要作用,林业生态资源的保护对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伴随的是生态环境的失衡及破坏,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也会因此受到影响。充分发挥林业资源的保护作用,固定水土资源不被流失的措施主要分为3个方面的内容:
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林木的种植及养护。政府相关部门要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在森林再造过程中加强林木的种植及养护,根据不同林木生长特征,积极改善其生长环境,促进林木的循环利用及可持续发展;在必要时进行封林,做好宣传保护工作。为给林木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和生存条件,一些林木在造林后需进行封林养护,同时还要加强对林木保护的宣传工作,从根本上提高人们的林业保护意识,加强对林业资源的保护;要根据该地区的土壤条件及气候环境选择适宜本地区种植的林木品种,因地制宜。
3.3 保证充足的资金的供给,加强政府部门的管理
政府在林业资源的保护与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以及必须的机械设施配备都需要充足的资金作为支撑,人才的建设及机械设备的应用能有效解决林业生态资源保护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促进人类社会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作为生态环境中重要组成部分的林业生态资源保护,对水平流失、大气污染等治理问题上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成果收效甚微,在治理效果上依然不是很理想,我国的林木生态资源保护仍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需要加强整顿。
明确林业生态资源保护的重要性,能让人们在思想上对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视,凸显出林业资源保护的意义。林木对防止大气污染及防止水土流失等房间都具有优势,传统掠夺式的开采方式对环境造成了破坏,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等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国家加强对林业生态资源保护的重视并加大力度进行林木的保护、培育,建立起有效的可持续发展循环体制,这对当前及今后的环境保护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
3.4 加强林木种植的数量及质量,建立有效的循环机制
林木的种植及保护是林业生态资源建设中的两个重要方面。对一些林木贫乏的地区适当增加森林的覆盖面积,利用荒地开展造林活动,提倡退耕还林;政府要制定严格的林木保护政策,严格执行征林审批制度,保护生态林,向人们推广林木栽培技术,有必要时封山育林,同时还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严格杜绝森林火灾,保护与种植并行。
建立良性且有效的循环机制是实现林业资源保护的重要途径,林木的生长速度高于林木的消亡速度才能算得上是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良性的循环机制的主要内容是将林木保护责任落实到个人,并根据工作状况对其进行负责人员进行奖惩,深化人们对环境保护的理念,更好的实现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从社会长远的发展角度来说,养成良好的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养成良好的习惯,促进生态与环境之间的有机结合,创设科学、统一的机制,促进林业生态资源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4 结语
拓展融资渠道,保障充足的资金供给,国家要不断加大对林业生态建设的资金投入,建立健全严格的规范制度,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环境特点,种植适合本地区生长的植物,改善林木种植结构,真正实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林业建设是兼具经济、社会以及环境相结合的发展模式,生态价值在可持续社会发展中越来越多受到重视,林业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生态效益为经济效益提供了基础。在当前社会发展中,既要注重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结合,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及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炎. 林业生态资源保护的有效措施分析[J]. 绿色科技,2015(01):117-118.
[2]唐晓华. 林业生态资源保护的有效措施探讨[J]. 科技风,2015(17):84.
[3]吴俊亮. 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分析[J]. 吉林农业,2013(03):186-187.
[4]赵宇翔. 中国林业生物安全风险评价与管理对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
森林环境保护的内容范文3
(一)认真落实源头生态建设的领导责任
一是把源头生态建设列入每年的主要工作议程。1998年建立了源自然保护区,成立了源保护区管理机构;2004年申报建立了省级自然保护区;2011年12月9日通过了国家环保部组织晋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的评审,2013年6月国家批准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二是建立源头生态保护区。2009年4月9日建立(贡江)源生态保护区,保护区面积111.46平方公里。2012年,国务院把(贡江)源纳入到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探索建立源生态补偿机制,对源实行重要生态工能区财政支付转移优惠政策。三是源生态保护区建立后,增设了23名护林员,实行划片包干,管护责任俄到人;组织保护区周边林站林场内的50多名职工,建立了联防机制,织成了一张严密的保护网络。
(二)不断加大生态建设与保护投入
2009年以来,共投入环保资金11278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项目资金2750万元用于县城污水处理厂以及垃圾填埋场项目建设,省级拨付我县“五河”源头保护区生态环境奖励资金共3069万元(其中2009年163万元,2010年606万元,2011年737万元,2012年479万元,2013年1084万元)。主要用于建设垃圾中转站、农村清洁工程、环境综合整治等,其中,2010年投入900万元,用于绿化提质改造、支付污水处理排水服务费、农村清洁工程等;2011年投入2652万元,用于为减少污染关闭的两个污染企业(化工厂和塑料厂)改制费用,建设垃圾中转站、垃圾填埋场,支付污水处理排水服务费、中小河流治理县配套、环境综合整治等;2012年投入2673万元,用于中小河流治理县配套、农村清洁工程、源区乡镇环境综合整治等。
(三)严格落实生态建设监管责任
一是严把环境保护“关口”。严把项目引进关,严格落实新建项目的环保准入制度,对会严重破坏生态环境,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坚决实行环保一票否决,相关部门不得办理相关的许可证照。据统计,自2007年到2012年我县共拒绝项目落户113个,关闭、搬迁企业70多家。其中,拒绝在源生态功能保护区内新建水上农家、煤矿开采、规模化养殖等项目,否定了黄沙钼矿的勘探和出省公路(七岭-铁长)建设立项,取消规划新建小(一)型水库3座,小(二)型水库5座,山塘10座。
二是切实抓好污染物排放。坚持以环境容量为基础,以总量控制指标为依据,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启动了河流源头和县城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污染物零排放专项行动,清理了琴江河沿线陆域1.5公里范围内企业,集中整治了县城的“三河”;对吉源萤石矿、医院等企业实施限期治理;争取中央投资并建设完成日处理1.5万吨的生活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65%;建设完成垃圾中转站,加强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城市的脏乱现象得到遏制。
三是强化生态功能区保护。为有效保护源生态功能区,我县停止功能区内的林木(竹)资源采伐,推行生态移民,完成移民500户2086人;加强功能区的污染治理,先后关停、取缔源头区内传统手工造纸纸寮67个、规模化养猪场1个、造纸厂2个、电站4座,关停和搬迁竹制品加工厂27家、摇床厂5家、香扇厂1家等资源消耗型企业以及废铜焚烧回收企业3家,有力保护了源头水质不受污染和森林生态系统不被破坏。
(四)努力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一是严抓林业生态建设与保护。加大投入实施好造林绿化工程,2008年以来,全县共完成各类造林绿化17.36万亩,实施退耕还林12.84万亩,新造油茶林5.62万亩,油茶林总面积达10万亩,香料林达2万亩;栽种速生丰产林、工业原料林总面积20余万亩。自2010年起,连续四年在全县实行商品材采伐零指标政策,全面封山育林。加强森林三防工作,每年筹集三防资金219.6万元,专项用于县、乡、村三级三防工作,促使全县森林火灾发生率下降了60%,林区秩序根本好转。同时,关闭林纸加工企业,每年减少木材消耗3.3万立方米,毛竹15万根。
二是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适时调整矿产开发产业发展策略,对矿产资源实行有计划保护性开发利用,避免植被遭大量破坏。2010年,县黄沙钼矿普查探矿权以7600万元公开出让后,考虑环境影响,立即向上级要求停止钼矿勘查项目实施;对钽铌、萤石、钾长石、硅石等矿产采取保护性开发态度,经济效益向生态保护让步。同时,出台《县矿产资源整合暂行办法》、《县关于加快矿产资源整合和开发利用的实施方案》等文件,实施《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开展了多次矿产资源开发秩序专项整治工作,制止无证采矿行为100余起,整顿柳家庄铁矿,查处高田镇龙迹、朱家、曹家、湖坑、屏山新富等非法开采稀土行为,有力打击乱采滥挖、非法采矿行为,保护了矿产资源和地质环境。
三是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对34条流域进行治理,累计投入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资金4000余万元,投入劳动工日5000多万个,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58万多亩,其中营造水土保持林15万多亩,种植水土保持经济果木林3.6万余亩,种草1.8万多亩,封禁治理37万多亩,开挖环山水平竹节沟1009.5万米,构筑土谷坊1275座,兴建塘坝工程16座。全县水土流失面积相对历史最高时期的1980年减少了29.14万亩,有林地面积增加了60多万亩,山地水源涵养能力增加2.72亿立方米,入河泥沙减少47.6%,琴江河河床下降了0.42米,提高了琴江河抵御洪水灾害的能力。
二、取得的主要成效
首先,全民公众环境意识取得了显著提高,“生态立县”提到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高度。
其次,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5%。水土流失趋势得到遏制,先后获得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县、全国中小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实验区、全省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先进县等称号。
第三,污染治理强力推进,县城污水处理厂、县城垃圾卫生填埋场相继建成投入运营,形成了日处理7500吨城市生活污水和60吨城市生活垃圾能力。同时,乡镇垃圾处理工程建设也取得了较大进步,小松、珠坑等乡镇建成了生活垃圾填埋场、丰山、屏山等乡镇建成了垃圾焚烧处理站。琴江镇长乐村、屏山镇亨田村、横江镇源村等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有效推动了农村环境的整治和改善,起到了明显的示范作用。
第四,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监测统计,源头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标准,县城集中式饮用水取水口水质达Ⅱ类,县出境断面水质达Ⅲ类;县城中心城区空气质量达Ⅱ级以上;
三、面临的困难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保护源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困难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是,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的矛盾十分突出。目前一方面财力十分有限,生态保护严重不足,另一方面生态保护形势非常严峻,保护区内的居民生产生活受到诸多约束而返贫的现象十分突出,严重影响了源头区主动参与生态保护和建设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二是,生态环境功能下降趋势没有得到根本性遏制。首先是森林植被总体质量较差,林相结构极不合理。其次,虽然水土流失面积总体呈减少趋势,但是与全省、全市相比,水土流失问题仍然严峻。第三,人地矛盾突出。山地面积大,超过全县土地总面积的80%,耕地面积仅占土地总面积的14.15%,人均耕地面积只有1.05亩,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也低于联合国确定的耕地警戒线。同时,现有耕地中高排田、冷水田等中低产田超过耕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第四,自然灾害对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破坏较大。是四大暴雨区,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因为洪水灾害造成的损失累积超过17.2亿元,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重建人工生态环境困难。
三是,污染治理任重道远。首先,生活污水处理率不高。我县2010年建成污水处理厂后,由于财力困能,管网建设难以到位,到目前为止,生活污水处理量不足5000吨/日。第二,工业污染压力大,虽然我县工业比重小,但是,由于我县没有国家级、省级工业园,工业污水处理系统建设没有纳入到全省规划之中,县级创业园也因为财政困能,设施不到位,工业发展与污染控制的矛盾和压力日益显现。第三,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依然存在。据统计,种植业平均每公顷土地使用化肥358.85公斤、农药19.95公斤,高于全国、全省、全市的平均数,也高于国际公认的化肥使用安全上限标准。大量的化肥、农药使用导致土壤板结、酸化、肥力下降、水体污染。此外畜禽养殖尿水、粪便无害化处理率低,造成水源污染,秸秆、地膜等种植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和回收率低,造成环境污染。第四,历史遗留问题突出。矿山生态环境破坏较重。有废弃矿山20个,只接受破坏的土地面积7平方公里,废弃矿山形成尾砂坝2座,塌陷2处,山体滑波及崩塌167起,这些问题引发了矿区周边地区农田、村庄、水域侵蚀破坏,造成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及破坏,威胁到12万人的安全,其潜在经济损失18000万元以上,间接经济损失150000万元以上。
四是,能力建设有待提高。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进入到环境的污染物资种类、数量都呈现增加和多变的特性,各种环境压力不断增大,就而言,环境保护还没有形成功能齐全、设置合理的统一协调管理机构,无论是环境监测,还是环境监管以及环境宣教各个方面都还存在技术、手段落后,无法及时提供源头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相关信息,难以从根本上保障源头生态服务功能的有效发挥。
四、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保护考核机制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源头保护区域做出的巨大的牺牲和贡献在现有考核机制中得不到体现
为了五河保护源头区的生态环境,源头区的县市都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主要表现在:有资源不能开发,有产业不能发展,有项目不能实施,有田地不能耕种,有房子不能居住。源头区域的县市牺牲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拉大了与周边地区的差距,但是,从现行的考核体系中这种牺牲和贡献没有得到充分的肯定,也没有有效的控制和制约机制对这种牺牲和贡献做出有效的相应,经济社会环境各种矛盾不断激化,已经成为源头区域不稳定的重要因素,建立有效的考“五河一湖”及东江源头生态环境保护考核机制,通过机制引导作用化解地方矛盾已经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二)、建立切合实际的生态环境考核机制是解脱源头区域地方政府两难境地的良药和地方发展的必由选择
源头保护区域的地方政府一方面承担着巨大保护压力,另一方面又要承担着沉重的经济压力。以为例,处于流域与抚河流域的分界线上,是源和抚河源发源地,又是武夷山脉中段重要的生态连接点上,这里有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生态保护功能地位十分突出和显著,国家已经把(贡江)源纳入到重要生态能区,保护压力非常繁重。但是,就目前而言,在经济上还没有享受到国家的优惠政策,在本省内虽然享受了五河奖励资金,但是,所占的份额最小。这样造成的结果是,一方面因为保护而失去很多的发展机遇,减少地方财政的收入,另一方面,在保护中所需的大量资金投入都需要地方政府想法解决,增加了地方财政的支出,这几方面的原因给地方财政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使地方政府陷入了发展与保护的两难境地。在源头区域建立新的考核机制,充分考虑到源头区域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在政策与机制上化协调展与保护的关系,在措施上化解发展与保护的对立,对推进源头区域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和深远的意义,也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
五、几点意见及建议
(一)关于考核的主要领域、范围、及内容
五河一湖及东江源头环境保护考核机制的建立应该有一个完整的体系,涵盖的领域主要应该包括立法及制度建设、金融财税引导、产业构建,社会保障、技术支持、环境质量等。
1、立法及制度建设
五河一湖及东江源头保护必须在法律上协调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通过法律的层面去确立这个特殊的区域对整体发展的重要性,明确这一区域的发展重点是以生态为主经济为辅,以实现整个流域的空间布局最优化、效益最大化,建立上级财政扶持、保护区域自身发展与发展区和优化发展区反哺相结合的机制来实现整个流域的共同发展和协调发展。在法律上,明确生态环境考核制度,把生态建设和考核纳入到各级党政工作的业绩考核内容。
在法律层面明确之后,各级政府以及相关部门通过建立地方性规章细化、补充和完善考核机制,主要是在操作层面上进行补充和完善,通过制度来鼓励各地建立更有效的推进环境保护的制度建立和落实,固化一些地区的有益经验,让法律精神在实际操作中得到有效体现。
2、经济建设
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密不可分,所以,考核环境保护必然涉及到经济建设,其中,首先涉及到的问题是在源头保护区的考核是以经济建设为重还是以环境保护为重的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环境保护考核无从谈起,所以,建议在源头区的经济社会考核体系中,必须充分考虑到源头区的特殊性,着重以生态保护为考核重点,经济建设作为次要考核内容。修订现有党政考核指标体系,加大环境保护的内容和权重,突出源头区域的生态建设、环境质量、环保投入,循环经济构建、生产方式的转变和生态保护的社会保障等内容。其次,保护环境涉及到的经济行为必须有金融和财税的支持,在环境保护考核体系中,应当设置相应的指标体系考核金融和财政、税收对环境保护的支持范围和程度,以达到经济手段的引导作用,比如,将各级财政对源头区保护的资金预算安排及实际投入情况,金融、税收系统支持源头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力度情况,发达地区反哺源头区的力度情况等作为考核内容。与此同时,规范环境保护时涉及到经济的各种行为动作,建立资金运作、流动、处置、监管的规范程序。
3、产业构建
环境保护的实施要贯穿到产业的设置、布局、项目的实施、运营等过程,所以,把产业构建纳入到环境保护的考核范围和内容是必然的,其主要的内容应该包括:一是产业规划,尤其是循环经济和生态产业的是否纳入到了国民经济发展的产业规划之中,源头区域的生态产业、循环经济所占的比重有多大,是否作为支柱产业或者主要产业。建议将各级政府对源头区生态产业、循环经济产业倾斜和支持情况纳入考核内容;二是建立产业布局的合理性考核制度,尤其是对工业园区或者其他产业园区进行产业结构和布局进行评估,以提高产业构建考核的可操作性。三是对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和科学性评估,通过环评制度、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制度的贯彻落实情况,考核经济建设和各种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程度。四是通过建立企业及其他机构运行过程中对环境保护的投入、设备的运行、达到的效果等相应指标体系与环境保护考核体系对接,考核社会各界参与环境保护的程度。五是经济运行的重要指标控制体系,如能源、资源消耗等指标控制。
4、社会保障
为了保护必然需要做出一些牺牲,而牺牲会涉及到一些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问题,如何安置和保障集体、个人,保护与发展的矛盾,缓解或者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是源头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把社会保障纳入到环境保护考核体系中来是必须的。
关于社会保障体系考核的内容主要包括:一是生态移民的数量及占应搬迁的比例;二是生态移民的产业发展和生产方式的转变;三是关停企业或转型企业产业工人的安置及再就业;四是生态移民和产业工人的再就业的经济政策、社会保障政策的建立和实施情况;五是生态移民及关停企业或转型企业产业工人的社会福利保障;六是其他相关的一些制度建设和落实情况。
5、技术支持
环境保护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撑,所以,技术支持作为环境保护的考核重要内容是合适的。环境保护考核体系应该包含以下几项指标:首先,应该是把技术队伍的组建、技术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情况作为考核的指标;其次,科学技术的应用和成果;三是技术的开发业研究;四是科学技术的投入;五是技术与政策的协调和衔接。
6、环境质量
环境保护的成果最终表现在良好的环境质量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优越的基础和条件,环境质量应该作为环境保护考核体系的基本指标。
环境质量指标体系应该涵盖水、气、声、土壤、生态等环境要素的综合质量,具体表现在:
一是水环境质量考核指标,包括水环境质量以及水污染物排放监控指标体系。水环境质量包括源头区的水环境质量、出境断面水环境质量、其他国、省、市、县设置的重要断面水环境质量;水污染物排放监控指标体系主要包含国、省、市、县企业水污染排放达标和主要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落实情况;
二是气环境质量主要包括源头保护区空气环境质量、其他重要生态功能区空气环境质量、城镇空气环境质量、空气污染企业排放空气污染物的达标和主要空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落实情况等。
三是声环境质量,主要包括声功能区的划分、各功能区的声环境质量。
四是土壤环境质量,主要包括耕作层土壤环境状况、工业园区土壤环境状况、矿产品采选及加工区的土壤环境状况、污水排放主要企业周边土壤环境状况,在土壤环境状况指标体系中,重金属污染应该作为土壤污染的重要指标。
五是生态环境指标体系,主要包括生物的多样性、森林覆盖率、农村环境改善、农田水利的有效利用、生态示范区建设等。
(二)、考核的主要层次、考核的方法和手段
1、考核层次
五河一湖及东江源头保护区生态环境考核的层次应该最少分为三个层面进行,首先,应当把对五河一湖及东江源头保护区的考核纳入到对各级党和政府的考核体系层次,通过高位推动,使五河一湖及东江源头保护能够真正落到实处。二是对专业部门的业绩考核,通过部门贯彻落实各种政策和技术规范,促使部门成为联系党政和群众的纽带;三是对社会公众的环境意识层面考核,通过对公众层面考核可以综合体现地方政府和部门的工作业绩,也可以促使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有效推进源头保护。
森林环境保护的内容范文4
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环保内容和切入点。高中生的环境意识是其对环境问题的感觉思维与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高中生的环境教育属于环境科学的基础教育,主要目的不是培养环境保护方面的专业人才。目的是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渗透,帮助学生认识环境,认识环境与发展的辩证关系,了解环境和环境保护的基础知识,树立环境思想,培养学生自觉参与环境保护的好习惯。要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已有的知识和各方面的能力,在不同层次上进行渗透教育,力求做到环境教育系统化、序列化。
高中生物教学可从微观、宏观两方面认识生命的共性、本质出发,阐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逐步进行生态平衡、保护自然资源的教育。现行的中学生物教材,在许多章节都有直接或间接的环境保护知识。如植物学中,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涉及水土保持、光合作用涉及绿色植物对人类生存的意义、苔藓植物是监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等;在动物学中,蚯蚓对人类的益处、鱼类资源的保护、青蛙的捕食、益鸟的保护等都与环境保护有关。高中《生物》中的第七章“生物与环境”更是着重对生态学有较为细致的论述。这些都是环境教育的得力的渗透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挖掘教材,在不同层次和不同深度上列出环境教育的渗透点,并在教学计划和教案中得到反映。通过以上切入点,结合不同的环境教育内容,适时地在教学过程中加以渗透。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兴趣,而且增强了他们的环保意识。那么,如何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呢?笔者有以下两点建议。
1.结合教材将环境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尽可能结合教材中介绍或涉及的环境保护内容,将环境教育寓于课堂教学之中,这样才能起到在长期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目的。例如,讲森林在保护改善环境中的作用时,要突出生态效益的概念,可给学生列出这样一组数据:1株50年龄的树木,1年产生的氧气价值3.2万美元,吸收有毒气体、防止大气污染价值3.25万美元,涵养水源价值3.75万美元等,各种生态效益达19.695万美元之多,而该树被砍伐后的木材价值却只有几千元。进而介绍我国森林覆盖率仅12.7%,远远低于国际标准30%的要求,而毁林速度却处于世界前列。联系我国近年长江全流域性的特大洪水灾害,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长江上游近年来掠夺式的砍伐树木,有些县财政收入的90%来源于木材,昔日的青山绿水,变成荒山秃岭,水土流失,河床升高,特大洪灾给国家造成几千亿的损失。与此同时,对照介绍日本人爱树成癖,长期坚持植树造林,日本国土森林覆盖率高达68%,逐步变成森林大国的事实。通过以上事例介绍及对比,可大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热情,使学生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护花草树木,阳台养花种草,植树节每人争栽一棵树,把爱护、美化我们的环境变成了一种由衷的自觉行为。
又如,在讲“饮食卫生”一节时,可引用1988年上海市民食用不洁毛蚶,导致甲肝大流行的事例,可使学生认识到污水、粪便不经处理排入江河、海洋,会严重污染水源,使水生动物带菌,危害人民健康,导致上海数十万居民患病,并且在国际上造成不良影响。同时,引导学生联系近几年来怀化市每年7月―8月份2号病的流行,给人们造成的心理恐慌和生理病痛,从而使学生更加认识到防止环境污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在讲“青蛙”一节时,通过介绍青蛙惊人的捕食能力,促使学生自觉做到不捕杀、不食用青蛙,并与捕食青蛙的行为作斗争。老师还可组织学生将课堂观察的实验用蛙放回大自然,培养他们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一片爱心。
2.通过各项课外活动渗透,课内打基础,课外求深化。
根据生物教学实际情况,仅仅通过课堂教学渗透环境教育,其力度远远不够,还必须将课堂教学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结合起来,对学生实施全面的环境教育。
(1)以课外阅读为基础,拓宽学生的环境保护知识。现在高中生的求知范围已经远远超出了教材,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阅读一些环境保护方面的书籍、文章,帮助他们认识到环境问题的由来和解决方法,并引导他们把学到的环保知识与课堂学到的生物学知识联系起来,分析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环境污染问题。这样学生会更关注我们周围存在的环境问题,激发求知欲,树立利用科学保护环境的热情和信心。
(2)以大自然为课堂,在环境中了解环境,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教师可利用春游、秋游、夏令营等活动,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调动学生的所有感官,去看、去听、去闻、去触摸、去劳动、去品尝……让学生充分感受大自然,从而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感情并和大自然建立密切关系。只有这样,才会使他们用真心去热爱大自然,进而去保护大自然。如结合植物课教学,组织学生认识校园、公园中的植物,掌握美化、绿化的植物种类,让学生在大自然美的熏陶下增长环境科学知识,探究环保知识。
森林环境保护的内容范文5
关键词:湿地公园;环境保护;云南普洱;保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F3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5-0121-02
1 引言
森林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的生态环境保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各种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森林的生态功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加强对湿地公园保护,是生态平衡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湿地公园的建设是一个重要环节,在对湿地公园进行保护的时候,应该要因地制宜,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进行保护和建设,实现当地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 云南普洱五湖国家湿地公园现状
当前云南地区一共有4个湿地公园,总面积达到16621.47hm2。分别是红河哈尼梯田国家湿地公园、洱源西湖国家湿地公园、普者黑喀斯特国家湿地公园和普洱五湖国家湿地公园。加强湿地公园建设是云南省的一项重要任务。目前云南省的国家湿地公园是重点管理与保护的对象。
五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境内,总面积达1148.43hm2,以思茅河为主线,洗马湖、梅子湖、信房湖、野鸭湖和纳贺湖为核心,其中河流面积为142.63hm2、湖泊面积为16.66hm2、沼泽面积为19.79hm2、库塘面积为229.85hm2、水稻田面积为77.98hm2、森林面积为601.72hm2、茶园面积为42.90hm2,湿地率达面积42.40%。当前五湖国家湿地公园内的景观十分丰富,不仅有河流,还有沼泽、湖泊、人工塘库、森林等,丰富的自然、生物景观和人文景观镶嵌互补。湿地公园不仅是用于观赏的,同时对于维持生态平衡也有重要意义,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云南省境内在不断加强对现有的湿地公园的保护,同时也在开发新的公园,以促进当地的生态环境平衡。
五湖国家湿地公园在日常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管理人员综合水平较低,导致对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湿地公园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科学合理的管理,在五湖国家湿地公园的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的现象,这些管理人员没有系统的专业知识,缺乏相应的职业道德。同时,单位的领导对湿地公园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也忽视了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现有的考核机制和监督机制不健全,导致湿地公园管理人员在工作的时候不能对湿地公园保护过程中的各项任务进行有效地落实,因此导致资金的管理效率受到很大影响。
(2)湿地公园管理责任体系不健全。湿地公园管理责任体系不健全是影响湿地公园保护工作质量的重要原因,责任体系的建立,是保证湿地公园管理工作能够顺利推进的关键举措,一旦在出现湿地公园被破坏的问题时不能及时找到相应责任人,最终导致湿地公园得不到有效保护。
3 五湖国家湿地公园的保护对策
3.1 强化宣传,提高对湿地公园保护的认识
湿地公园建设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湿地公园质量、确保湿地公园生态系统保持平衡的重要措施。因此,在五湖国家湿地公园的保护过程中,首先需要从人们的精神意识角度着手,要广泛宣传湿地公园保护的重大意义,切实提高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的思想认识,增强干部群众对湿地公园保护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使得领导干部群众能够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湿地公园资源的保护,使得相应的补贴能够用在相关项目上,同时,也要加强群众对湿地公园资源保护的意识,发挥广大群众监督的作用。同时,对于湿地公园资源保护的具体管理人员而言,也应该要加强培训,在实际工作中将湿地公园资源保护纳入到湿地公园管理部门管理的整体计划中,突出湿地公园资源保护项目管理的重要地位。
3.2 加强各种资源的分类保护
湿地公园中的资源种类较多,可以各自成为一个小的生态系统,对于众多的小生态要加强管理和保护,促进整个湿地公园的生态平衡。
(1)对于湿地公园的水资源的加强保护,如严禁在五湖湿地公园的汇水区毁林开垦或者采石、采砂、取土,禁止在该区域倾倒、堆放、填埋生活垃圾及其他废弃物;禁止排放各种工业废弃物等,实现对水资源的保护。
(2)加强动物栖息地的恢复。五湖国家湿地公园是许多野生动物的栖息地,针对当前该湿地公园的实际情况,应该要着重加强对湿地公园的生态岛的修复和建立,为动物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比如对野鸭湖、洗马湖,通过营造岛屿及其水塘、沼泽、湿生乔灌木等多种生态环境,建设草本沼泽和水塘相间的水禽、涉禽招引区,给鸟类提供更多栖息地。再比如可以加强野生动物救护站的建设,在信房湖、纳贺湖和梅子湖各建一个野生动物救护站,对于那些受伤的野生动物可以及时进行救护。
(3)促进退田(塘)还湿工程的建立。在五湖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和保护过程中,需要不断拓展湿地公园的范围,为野生动物提供更多空间。由于五湖湿地周边耕地和鱼塘不多,因此可以针对洗马湖周边的水稻田和鱼塘,通过各种改造技术的应用,将其建设成为水生生物的栖息地,加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
(4)加强湖岸缓冲带的恢复与重建。对于五湖国家湿地公园而言,主要针对梅子湖和野鸭湖周边湖岸进行恢复和建设,可以沿着湖岸构建以沉水植物――挺水植物――灌丛为主的缓冲带,对各种流入湖泊与河流的杂质进行阻挡,实现环境净化的功能。
(5)加强水生植物的恢复与重建,可以在五湖国家湿地公园境内加强对芦苇、蒲草、慈菇、浮萍、眼子菜等多种水生植物的种植,增加水中的有机质,从而使得湿地公园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森林环境保护的内容范文6
关键词: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保护措施 ; 生态效益
中图分类号: F307.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最早出现的可持续发展下的林业资源保护是基于对科学发展观的认知基础上。现代的林业资源在科学技术的管理下,结合科学发展观的现代策略,提高全社会对林业资源保护的意识,给人类创造一个经济与生态等同发展的良好生存环境。
一,我国“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目前,对于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定义为,通过环保科学的生态手段,采用一些现代技术的装备或者是现代化的工艺技术,来进行对林业资源的保护以及有效管理。使得林业资源能够持续发展其多方面的价值以及各种维护生态平衡的功能,以满足人类社会日益发展的生态资源需求。
二,可持续发展下的林业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现状
一些法律和环境保护意识薄弱的人,为了谋取暴利,肆意地开发林业资源。致使林木出现少种植多采伐,整体呈现被逆向扩展的趋势。这些无视中国森林法的明确条例的行为致使国家已陷入这么一个境地:一方面投放大量的人力物力来进行对林业资源的恢复,另一方国家林地逆转的严重情况在加剧,致使林业资源陷入到濒临绝境。
三,可持续发展下的林业资源保护的相关措施及对策
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归根到底是依靠科技手段来保护林业资源的一个发展策略。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是对生态环境和资源再发展的一个科学策略。如果既想要将经济搞上去,又要保证环境以及生态资源的协调,就需要改变传统的粗放式开采生态资源的方法,而改为采用科技的手段,实行可持续的发展模式,然后调整并优化林业资源的结构,真正实现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一),增建可持续发展林业资源保护的律法制度
国内现在颁布的关于林业的保护法主要是森林法。在这部法律中就有比较详细的条例规定了林业资源保护的具体措施。值得一提的是,其立法目的就对可持续发展策略有所体现。里面明确表现了人类应该合理利用好国家所拥有的林业资源,加速土地的绿化覆盖率,以达到改善环境,并提供人类一个健康环保的生态环境。除此之外,国家还应该多出台一些以此为主体的相关法律机制,如果仅靠一部森林法,还是远远不够提起国民对林业资源保护的警醒意识的。
(二),对国内的森林法法律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1)首先,公民应该重审林业资源保护法律制度的立法思路。立法思路可以说是法规的灵魂所在,思路正确了,接下来的条例才能够起到其真正的作用。如果林业立法没有能够从一个综合性的生态规律反映,或是全面贯彻到生态环境优先保护的理念或者思想。那么这部法令在功能上是有所缺失的。那么国家就应该借鉴一下国外的先进的立法例子或者经验,切实将林业资源保护落实到每一条森林法条例中。
(2)第二个是林业保护立法机构的创新机制。林业资源的相关行政部门举行立法活动时,可以将整个林业环境当做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计算其的一个总的效益以及亏损的可能。这样的分析方式更加有利于人员对林业资源保护进行预测,管理,汇总等一系列的步骤或活动。通过对林业资源保护机制的创新,可持续发展将彻实贯彻到人类社会,环境以及经济等三个方面,使这三者的效益以及进步能够得到均衡并且同步的发挥。
(三),优化林业资源保护的经济结构,促进其的可持续发展
(1)加强林业资源保护的监测系统。要想实现对林业资源的全方位监测,那么就要以其为主体,进一步加强综合性上的观测体系。可持续发展作为新时代的发展生态策略,就应该在整合社会的生态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等多方面起到积极作用。相关的林业资源保护部门应该根据时展的步伐,建立起完整的一套林业资源信息管理数据库,由内到外,全面实行林业资源保护体系的升级。
(2)每个公民应明确其保护林业的法律责任和义务。很多公民都容易陷入一个法律认知误区。认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不随意毁坏林业资源就算是尽到责任了。这是缺失林业资源保护这方面的责任和义务意识的表现。对此,森林法中应该给予明确的规定。每个人都有其一定的责任或者是义务来保护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发挥少不了公民的责任意识参与。只有两者结合,才能够在真正意义上达到对我国林业资源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结论:可持续发展下的林业资源保护措施,是人类科技生活中一个创新之举。依靠科技发展观的力量,让林业资源得到最合理的保护并有更进一步发展。我们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以及环境保护就能突破传统意义上的发展阻碍,真正实现生态和经济的相互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