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学前儿童心理保健的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学前儿童心理保健的意义范文1
【摘要】目的:探讨钦州市城区小学一年级6~7岁儿童行为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Rutter儿童行为量表父母问卷,对钦州市城区4所小学一年级的学龄儿童及市区6~7岁散居儿童进行调查,同时填写儿童行为问题影响因素的自拟调查表。结果:检出率为18.4%,男童行为问题检出率(22.8%)高于女童(13.2%),男童行为问题总分及行为问题得分高于女童,男童A行为得分高于女童,而女童N行为得分高于男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新生儿期住院、新生儿期黄疸、母亲文化程度、母亲有不良妊娠史、父亲饮酒、父亲抽烟、溺爱等是儿童行为问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学龄期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涉及到母亲妊娠期、围生期、新生儿期疾病、父母行为、文化程度、养育方式等多种因素,应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提高儿童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儿童行为问题;Rutter行为量表;影响因素
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是指童年期出现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超过了相应年龄所允许正常范围的行为,儿童行为问题可延续和发展为成年期心身障碍或疾病,尤其是社交退缩、违纪、攻击行为将是成人期发生各种精神疾病的根基[1]。为了解钦州城区6~7岁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状况及影响因素,作者对钦州市区1074名小学一年级学生进行了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城区4所小学一年级学生对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获得有效问卷1074份。其中男童588名,女童486名,平均年龄(6.7457±0.7856)岁。
1.2 调查方法:由经过培训的儿童保健专业技术人员和校医担任调查员,使用统一印制的问卷,主要采用被调查儿童家长在调查员的集体指导下进行填写,资料当场收回。
1.2.1 调查内容:①儿童的基本情况如年龄、性别、出生情况、生后疾病史、养育史等;父母及家庭一般情况如父母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吸烟饮酒习惯、母亲妊娠期与分娩情况及家庭类型、父母对孩子疼爱程度等。②儿童行为问题检测:采用惠诚儿童心理测评软件2.0版Rutter儿童行为量表父母问卷,内容包括一般健康问题和行为问题两方面。问卷将行为问题分为两大类,A行为(Antisocial Behavour,即违纪行为或称行为)包括:经常破坏自己和别人的东西;经常不听管教;时常说谎;欺负别的孩子;偷东西。N行为(Neurotic Behaviour,神经症行为)包括:肚子疼和呕吐;经常烦恼,对许多事情都烦;害怕新事物和新环境;到学校就哭,或拒绝上学;睡眠障碍。
1.2.2 行为问题的评分分级:分3级。从来没有此行为评为0分;有时或症状轻微或每周不到1次评为1分;症状严重经常出现或每周至少1次评为2分。量表最高得分为62分,以13分为临界值。凡等于或大于13分评为有行为问题。有行为问题者,如A行为总分大于N行为总分时,该儿童被认为有行为;反之被认为有神经症行为;评分相等者则为M行为,即混合。
1.3 统计分析:采用EPIIFO 5.0录入数据,采用SPSS 12.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1074名儿童中,检出有行为问题的198人,检出率为18.4%,其中男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22.8%(134/588),女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3.2%(64/486),男童行为问题检出率明显高于女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64,P=0.000。有行为问题的儿童中,A行为、N行为、M行为分别为47.0%、33.8%、19.2%,其中男童以A行为为主,女童以N行为为主,见表1。
2.2 不同性别儿童行为问题得分比较:对不同性别儿童行为问题得分比较显示,男童行为问题总分及行为问题得分高于女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男童A行为得分高于女童,而女童N行为得分高于男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国内报道相一致,见表2。
2.3 儿童行为的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以儿童行为问题为因变量(0=无,1=有),表3所列25个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进入方程的变量有小儿性别、新生儿期住院、新生儿黄疸、母亲文化程度、母亲有不良妊娠史、父亲饮酒、父亲抽烟、溺爱8个变量,见表3。
3 讨论
3.1 不同性别对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不同性别儿童行为问题调查显示,行为问题检出率男童高于女童;行为问题中A行为问题男童多于女童,N行为问题女童多于男童;男童以A行为为主,女童以N行为为主,结论与其他相关研究相似。本次调查结果与国内儿童行为问题总检出率的报道在6%~17%之间相一致,而6~7岁儿童行为问题与相关报道6~7岁组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较高不一致[2],可能与地域环境有关,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3.2 母亲妊娠期情况及新生儿期疾病对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亲有不良妊娠史、新生儿期住院、新生儿黄疸是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的独立危险因素。国内有关研究表明,妊娠期及围生期多种高危因素可损伤小儿脑部,成为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3]。
3.3 家庭及父母行为对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本调查通过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父亲抽烟、饮酒、母亲文化程度、溺爱是儿童行为问题的独立因素。家庭是儿童的主要生活环境,父母的言行、家庭教育、养育方式等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所以家庭环境及父母行为对儿童早期心理行为发育有很深的影响。
本调查结果表明,学龄期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涉及到母亲妊娠期、围生期、新生儿期疾病、父母行为、文化程度、家庭环境、养育方式等多种因素,因此,要预防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就必须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工作,教育母亲做好孕产期保健及新生儿期保健,提高儿童健康水平,普及科学育儿知识,以改变父母不良行为及养育方式,促进儿童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 薛兴邦,李建国,陆莲芳.上海市区学龄儿童行为问题及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14(1):54~55.
[2] 任路忠,刘贵敏,童卫红,王为实.深圳市龙岗区学龄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危险因素浅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8,22(9):77~79.
[3] 李明杰,张同文,姜翁球等.沿海城乡学前儿童行为问题及相关因素对照研究[J].中国行为科学,2002,11(2):220~221.
学前儿童心理保健的意义范文2
本次培训就儿童心理与行为问题及早期干预、幼儿园膳食结构与管理、幼儿常见传染病的辨别与防控及过敏特殊儿的管理、幼儿园体弱儿、肥胖儿的管理、幼儿意外事故的急救方法等多方面展开讲解。通过本次培训,我明白了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保健老师,就要从规范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制度、常见意外事故预防处置、消防安全知识及应急处理、儿童常见传染病及预防开始;明确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职责及相关制度、膳食营养调查、卫生保健科研等方面知识。虽然我并不是园内专门的保健老师,但是通过本次培训,我还是受益匪浅。
通过本次的培训,我意识到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关注到幼儿方方面面的卫生保健问题。每天从幼儿入园晨检、进班、进餐、入厕、户外、午睡、离园等几大关口入手,对幼儿加大护理,关照、关注幼儿的成长变化,在生活中、学习上、心理上给予幼儿帮助、照顾、沟通疏导。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建立班上一日常规生活制度,让幼儿做到动静交替,应做到既有限定又有弹性,保证幼儿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发展。原来我忽视了幼儿园体弱儿的这个问题,但通过这次培训,我了解到了关照体弱儿在幼儿园保健工作中的重要性,所以在日后每天的工作当中我会加强体弱儿的管理,例如我班的赵稼筠小朋友,我就要多观察、多照顾他。其次要做好预防疾病的各项工作,发现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如有发热、皮疹、眼睛红肿等,尤其是流行性传染病高发期(如手足口等)应该更加严格执行卫生保健制度,坚持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严格执行消毒制度。
幼儿园的保健工作涉及到很多的细节问题,如:随时提醒幼儿按正确程序洗手、注意进餐速度,饭后漱口,注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提醒幼儿根据天气情况穿脱衣服等。开展健康教育、以及安全自我保护教育教学;每天从幼儿入园晨检、进班、进餐、入厕、户外、午睡、离园等几大关口,对幼儿加大护理,关照、关注幼儿的成长变化,在生活中、学习上、心理上给予幼儿帮助、照顾、沟通疏导。要做好各项保健工作,其主要是耐心,细心的对待幼儿。
学前儿童心理保健的意义范文3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家庭因素 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11.077
Abstract The family is an important environment for individual growth, and it is the basis and starting point for children to grow up and move towards the society.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left behind family determines that the family factors have special influence on the mental health development of the left behind children. Based on the predecessors on the family structure, family function, parenting style, atmosphere and other factors on the impact of left behind children's mental health research review, the author found that the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left-behind children in the aspects of research, on preschool children's longitudinal study and research in certain limitations, has guiding significance to the study of direction the future.
Keywords children left behind; family factors; mental health
随着中国工业化和经济的高速发展,目前留守儿童的概念主要指因父母外出打工而留守在家的儿童。当前我国劳动人口的流动方向主要是由农村流向城市,因此留守儿童主要也分布于农村区域。对于绝大多数的农村留守家庭来说,家中的孩子几乎是他们全部的希望和寄托。
1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部分,也是研究的重点:杨国才等人在2012年统计相关文献时发现,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方面的文献占总量的59.27%。多数研究认为,与普通儿童相比,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处于较低水平,主要表现在同伴交往与亲社会行为方面,其焦虑、抑郁和孤独感水平较高。但同时也有不同观点,认为留守儿童与普通儿童在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上并无明显差异,或仅在认知、情绪的维度上存在差异。
2家庭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庭是个体成长的重要环境,是儿童成长并走向社会的起始点。布朗芬伦娜的生态系统理论认为,儿童的心理与行为的发展是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家庭不仅是儿童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平台,更是对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具有关键影响的社会生态系统。家庭因素主要将分为内、外两个部分。外部因素即家庭生活的外在背景,包括家庭经济状况、父母文化程度和工作单位、所在地、家庭结构等方面。内部因素则指家庭的心理环境,包括家庭功能、气氛和环境、教养方式等。
2.1家庭结构
对父母外出影响的实证研究表明,父母外出导致儿童的内、外在心理健康状况均发生恶化,且通过配对的实验处理组发现,若父母不外出,则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将会有所改善。尽管父母不同的外出情况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的差异并不明显,但其带来的不同监护类型却会对儿童的心理产生不同的影响。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留守儿童长期生活的家庭结构及由此形成的监护类型主要分为单亲看护、隔代看护、同辈或自我看护及叔辈看护几种。不同监护类型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差异显著。
自我监护的留守儿童由于较少感受到来自长辈的支持力量,其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其他监护类型,且主要表现在过敏和冲动倾向上;同辈监护的儿童在遇到困难时常处于“无人求助”的状态,常体验到较强烈的学习焦虑;儿童在家庭中的安全感很大部分来源于母亲,因而母亲看护的儿童体验到的孤独和恐怖感较少;隔代看护的儿童可能由于老人在教育时常采用恐吓等方式,存在明显的焦虑与恐怖感;叔辈看护的儿童体验到的焦虑水平较低,但在过敏倾向上得分较高。与父母看护的普通儿童相比,隔代、母亲看护的留守儿童的焦虑、抑郁水平和孤独倾向较强。但王永娟等人的研究结论认为普通儿童的孤独感体验比留守儿童高,并由此得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与家庭中父母监护、关爱和社会支持等密切相关,而并非完全是由于他们与父母的沟通问题所致的结论。
2.2教养方式
教养方式是指家长教育、抚养孩子的方法类型,是其理念、行为及对儿童情感表达的综合,具有相对稳定性。家庭系统中看护人的教养方式对各种监护类型的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都存在着影响,但不同的教养方式对不同看护方式的影响不同。
通常情况下,父母亲的温暖理解对心理发展具有正向影响,而他们的拒绝则产生负向作用。具体而言,在隔代和父辈监护的儿童中,支持温暖的教养方式会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但在留守家庭中常见的隔代监护较多地采取溺爱型的教养方式,容易导致儿童产生较多不良人格品质和不良行为习惯。与溺爱型完全相对的严厉拒绝的方式对儿童的影响也为负性。父亲干涉在单亲监护中具有消极作用,而父亲惩罚、母亲偏爱对父辈和单亲监护的儿童具有积极作用。在同辈或自我看护中,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的心理健康的影不如其他留守类型的儿童那么显著,但母亲拒绝和父亲温暖仍然有一定的影响。
2.3家庭功能
父母对儿童的关心程度是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关键原因,而儿童与父母的亲密程度对留守儿童的影响程度约为对普通家庭儿童影响的两倍。过往研究常从家庭亲密度、适应性和沟通三个方面对家庭功能进行描述。
留守儿童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上的得分低于一般儿童。亲子相聚的间隔时间越长,父母对孩子的照顾不周、监护不力,孩子与父母的亲密程度下降,而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又可以共同反向预测留守儿童的孤独感,且其中家庭亲密度的解释力更大。无论什么类型家庭中的留守儿童,其孤独感和社交焦虑都是相伴而生的。通过儿童的孤独感,能够预测其社交焦虑的存在,反之亦然。
2.4家庭气氛
现有研究比较一致地认为不良的家庭环境和氛围会对儿童的心理发展产生负面作用,易产生孤独感和不安全感,行为问题的检出率提高。调查发现留守儿童家庭的矛盾性明显高于常模,而高水平冲突家庭中的儿童表现出更多的悲伤、愤怒、焦虑和害怕。父母亲外出后,家庭内部的教育和抚养环境发生了改变,儿童所获得的父母关爱减少、家庭气氛变得冷清,而冷清的家庭气氛可正向预测留守儿童的孤独感。
2.5其他因素
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与儿童抑郁水平负相关,对经济状况的自评为中等以下的儿童,其抑郁心理的检出率最高。大量研究发现留守家庭中监护人的文化程度越高,儿童的身心健康状态越好,恐怖感越轻,总焦虑水平越低。父亲的文化程度与儿童的学习和人际焦虑、孤独、过敏和恐怖倾向、身体症状以及总焦虑倾向得分之间呈负相关,而母亲的文化程度与身体症状、恐怖和总焦虑倾向的得分之间负向相关。
3目前研究存在的局限
3.1 研究内容和深度受限
目前对学龄前阶段的留守幼儿的研究较少,而很多研究表明留守儿童与父母的分离时机对其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亲子分离时儿童的年龄越小,语言及认知功能发展尚不完善,在未来的成长中,他们的心理和行为受到的影响越大,出现问题的风险也更大。留守儿童的家庭功能因其亲子分离的状态而受到较大影响,但相关的研究尚不够系统和深入。此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推进,留守儿童已经不仅出现于经济落后地区,而研究区域仍主要集中在农村及边远地区,较少涉及城镇留守儿童。
3.2 研究方法单一,纵向研究较少
现有的研究方法多采用量表或问卷,访谈法和其他的方式较少,间接限制了研究对象及范围。如小学低年级儿童的阅读及理解表达能力有限,在研究中就不能很充分地反映出留守后家庭对他们的影响。此外,评估因果关系的唯一方法是进行事件前后的纵向研究,而现有的研究多为一次性或横断比较研究,甚少有长期纵向研究,难以准确反映家庭因素对留守儿童的长期影响,以及其影响随时间推移将产生怎样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3.3 研究角度单一,应用研究少
留守儿童正处于不断增长的心理健康问题风险之中,迫切需要更好的预防措施和更有效的管理战略。现有研究对留守儿童心理状态的特征、现状、影响因素等的描述性研究成果较多,但对应如何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的研究较少,未来的研究应更具实际应用性,或尝试考虑从其他角度加以研究,以期能为问题的解决提出实际可操作的建议和贡献。
基金项目名称及编号:2015年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分离年龄和留守时间对留守儿童孤独感、抑郁感的影响――基于湖南省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批准号:15C0886
参考文献
[1] 薛静,徐继承.徐州市农村地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6.2:375-377.
[2] Wu, QB., Lu, DP., Kang, M. (2015). Social capital and the mental health of children in rural China with different experiences of parental migration. Social Science& Medicine,132,270-277.
[3] Tom a, R., & Jenaro, C. (2015). Children left behind in Romania: Anxiety and predictor variables.Psychological Reports,116(2):485-512.
[4] 袁宋云,陈锋菊.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功能与心理适应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2:231-235.
[5] 王井云.家庭因素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实证研究综述[J].社会心理科学,2010.7:125-128.
[6] 凌辉,张建人,易艳.分离年龄和留守时间对留守儿童行为和情绪问题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5:674-678.
[7] 袁博成,金春玉.农村不同类型留守儿童的孤独感与社交焦虑[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10:1564-1566.
学前儿童心理保健的意义范文4
关键词:行为方式 儿童产品设计 生理需求 心理需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产品设计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物,而是出于对儿童行为方式的观察、儿童心理和生理需求的研究、儿童使用环境的模仿、儿童消费行为的探索等对角度分析设计而成的人造物,是和儿童成长息息相关的物品,能给儿童的生活、成长带来舒适、快乐、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
1 中国儿童产品发展现状
1.1儿童人口数量多,消费市场潜力大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0岁-14岁儿童约2.2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6.6%左右。经济的发展,家庭模式的转变促进了家庭消费观念、消费结构的变化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促进儿童产品的消费需求。儿童产品是伴随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物品,面对人口众多的国内市场,消费的潜力还是非常巨大。
1.2 产品种类繁多,设计能力薄弱
我国儿童产品设计起步晚,市场开发还处于初期阶段,设计能力也相对薄弱。儿童产品和成年人的产品一样涉及到儿童生活学习的多个方面,产品的品种繁多,功能更倾向于实用化,设计理念也越来越人性化,消费者也从以往单纯关注价格开始注重环保健康,设计角度,品牌意识等多角度。但是大多数的儿童产品都第对成人产品的缩小,以儿童为本出发设计的产品并不多见。儿童产品设计的设计师也是非常奇缺,现有都是从别的专业专业,相关院校也没有专门从事儿童产品设计的专业,这就加速了儿童产品设计市场的抄袭行为的发生。
1.3儿童产品相关安全标准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每年都有许多的儿童都会因为儿童产品的安全隐患导致死亡。儿童安全标准由于产品的多样性,现有的标准主要还是分大类来制定标准,法律法规的制定远远更不上产品的变化速度。对于儿童产品的安全性不仅法律法规角度加强,对于养育孩子的父母们则更要关注。
2行为方式在儿童产品设计中的必要性
2.1基于行为模式的儿童产品设计符合市场需求
随着家庭经济收入的增加,家庭教育模式的转变,儿童产品市场已经渐渐发展壮大,市场也开始慢慢细分为日用品、家具、玩具等与儿童相关的所有产品。父母对儿童成长的关注度愈来愈高,这使人们对儿童产品的功能、造型、材料、色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产品是否符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是否与儿童的行为模式吻合,产品的安全性、娱乐性、教育性、体验性、差别性等都是人们在购买产品时关注的焦点。这些关注给市场带来巨大的机会,这种关注效果激发了儿童产品市场的开发,符合消费者需求的设计就是符合市场的需求。
2.2基于行为模式的儿童产品设计符合儿童身心发展
不同阶段的儿童心理和生理的发展各不相同,必将导致不同阶段的儿童的行为模式也不相同,儿童行为模式的不同必将导致儿童产品的不同。通过对儿童动作行为、模仿行为、认知行为、自发行为、社会等在儿童产品设计中体现,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各个不同时期内的活动、智力和个性特征,符合儿童身心全面化发展的要求。动作是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儿童其他能力发展的基础。儿童的动作行为的发展是在大脑、神经系统以及肌肉等共同作用下进行的,尤其是在婴幼儿时期,动作发展和儿童的心智发展是呈正比例发展的。动作发展的好坏能够反映出儿童心智的发展。并且儿童的动作发展不是一个短暂的过程,而是连续性、阶段性的发展过程。
2.3基于行为模式的儿童产品设计符合儿童成长安全性的要求
保证孩子身体健康,避免伤害,使其正常成长当然是养育孩子基本的标准,亦是儿童产品设计的首要问题是关注儿童的安全问题。儿童产品的安全问题不仅体现在其几何尺寸、结构强度、材料、重量等物理和化学指标方面,还应该考虑因使用方式和过程而影响到孩子的安全,产品的使用方式行为是否符合儿童的行为模式。
3 儿童相关行为方式的儿童产品设计
儿童产品的设计一定要遵循儿童行为方式的特征,结合儿童的心理和情感的需求,使儿童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能符合行为方式的变化,促使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以儿童行为方式为、生活方式出发点,考虑儿童心理、生理使用时的具体操作,动作行为来确定产品所需要的要素,从而决定产品所需要的造型、材质、色彩、尺寸、工艺等具体的设计元素,设计的重点放在儿童用户的行为研究上[1]。
3.1基于动作行为的儿童产品设计――“动”
动作行为主要是指儿童动作发展过程中动作能力的变化,各种能力的变化所表现出来的动作行为特征是在儿童设计时所关注的重点。儿童动作行为是伴随着儿童的成长过程不断的变化。动作发展的种类是先粗大动作在精细动作,粗大动作如追视、转头、翻身、坐爬、站、走、跑、跳等,精细动作如抓、放、双手操作等手部动作。每一个动作行为的发生都是儿童心理和生理的表现[2]。产品的设计要抓住不同年龄阶段的动作行为,才能设计出适合该年龄阶段的儿童产品。
以婴幼儿期儿童儿童精细动作行为特征为例。在儿童所有动作技能发展中,伸手够物和抓握是在婴儿认知发展中起着最重要的作用。他们通过伸手握物体来感知物体的物理特征,如形状、软硬、声音等,获得物体的空间特征,如方位、距离等[3]。如图1三个儿童玩具产品都是锻炼儿童精细动作的产品,但是却针对了不同的年龄阶段对儿童行为精细动作的理解。从功能上主要是从抓握物体的体量大小的变化、形状的变化、穿绳装饰的变化这三种形式进行训练,循序渐进的对儿童手部精心动作行为进行训练。对于婴幼儿来说能把带孔的物体准确放置在孔内是一个非常难完成的动作,这个动作的完成不仅可以提高动作系统的完善,还可以开发满足孩子感知世界的好奇心,这也是精细动作玩具设计最重要考虑的设计因素。三个产品的材料都选择了安全环保的榉木,产品的色彩选择彩度、纯度都非常高的色彩。
图1 锻炼儿童精细动作行为的玩具产品(hape)
3.2基于认知行为的儿童产品设计――“识”
认知行为主要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对客观世界的感知和理解所发生的一切行为。认知行为能力包括有感官认知、形象认知、色彩认知、几何形状认知、语言认知、图形空间认知等。认知行为的发生主要是家长对儿童生理、心理、智力、学习能力的需求发展而设计的产品[4]。
以婴幼儿期儿童为例,幼儿期的认知行为主要表现在感知体验上,婴幼儿期儿童感知觉的发展经历了由本能的非条件反射到被动的感知运动阶段,再到主动的感知运动阶段。在这个阶段婴幼儿要学会能够清楚的辨别各种颜色、形状,能够理解空间的概念,并且能够判断物体的大小远近和声音的强弱,学习数字、字母、图片等相关的知识能力。这个阶段的儿童产品设计完全以儿童的认知能力发展的规律,从简到繁,从易到难,对每个阶段的儿童的认知特征要非常清楚。如图2,玩具的造型以简洁的几何体,色彩选择鲜艳明快的色系,选择可以帮助孩子认识字母,图片、颜色、数字和大小等功能锻炼儿童的认知能力,同时还有将相应形状及颜色的积木可以放进对应的木盒里,锻炼儿童的动作能力,训练孩子的分类辨识能力及学习上的成就感。
图2 认知学习行为的儿童玩具(hape)
3.3基于社会行为的儿童产品设计――“交”
亲社会行为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并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主要包括合作、分享、助人、安慰,捐赠、谦让等[5]。婴幼儿时期就已经表现出亲社会行为,如婴儿会喜欢笑脸,会冲着对她笑的人笑,本能的合作反应,面对同伴依依呀呀的说话交流与回应。一岁左右的儿童有了游戏的意识,这时候他们能够互相分享玩具,互相模仿。到了两岁以后,儿童合作行为正式发展起来,并发展迅速,这个时期,儿童开始寻找有共同主题的同龄人做游戏伙伴。在学龄前期,随着调整对他人的注意力能力的发展,年幼的儿童逐渐与同龄同伴交往,特别是在游戏情景下。在学龄前期,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变得越来越适应他人的心理特征,也更加渴望以社会行为的方式来处理事情和保持友谊[6]。
以Hape夸得瑞拉滚珠系列为例,产品通过弯曲、笔直轨道,结合积木、加速器等辅助零件,通过巧思妙想,创造出千变万化的小球运动轨迹。产品的功能主要通过儿童在玩耍过程中自然学会了交流和合作的重要意义,组合玩具产品最能体现儿童亲社会的行为。产品在设计中注重模块的设计,通过不同的轨迹路线添加不同的大小、系列的套组,慢慢扩大玩具,可以一个人玩,也可以多人玩。以全开发式玩法,不限制宝宝的发挥,让其在组建和拼搭的过程中不断的尝试、探索和思考,让宝宝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无限提升。在最安全的环境下感受思维创造的乐趣。产品的材料选取了环保的桦木和橡胶木,色彩丰富,细节突出。在儿童产品设计的过程中注重儿童玩耍的过程本身,而不是结果。在过程中将儿童的行为模式准确的传递给儿童。
图3 夸得瑞拉滚珠(hape)
3.4基于性别行为的儿童产品设计――“异”
性别角色是指男性或女性在一定的社会文化中形成的价值观、人格特征和行为方式的总和,是社会按照人的性别而赋予给人的社会行为模式[7]。随着性别意识的增强,男孩和女孩也出现了不同的性格倾向,男女儿童开始偏爱与自己性别角色相联系的活动和态度。男孩子表现的更具有男性特征,更加外向,对外界充满了好奇心,女孩子则比较的内向和文静[8]。
性别角色对于儿童产品设计有着关键性的影响,不同的性别用户使用人群,由于性别的不一样,产品设计的偏好也不一样,对于色彩、造型、功能、形式、尺寸等都有所区别。性别的差异在儿童产品上有着明确的区分,如图4中的芭比娃娃和变形金刚是两款代表性的产品。比如儿童房布置的时候家长选购家具、玩具、床上用品、装修风格等都会考虑到儿童的性别特征。在功能上女孩对洋娃娃、女性角色扮演等能锻炼女童的装扮性、条理性、审美感等玩具产品表现出偏爱,而男孩对汽车、变形金刚搭建积木等能锻炼男童的逻辑性、空间性、挑战性等玩具表现出偏爱。在色彩上女童更倾向于暖色系列,男童则倾向于冷色系列。在心理上女童更希望从玩具中获得公主梦,男童则更希望自己是英雄。性别角色的差异男孩女孩各自喜好的产品特征有所不同,在产品设计中应考虑产品使用对象的性别,使家长在选择产品过程中更好的选择,同时生产出来的产品也更好的服务于不同性别的儿童。
图4 女童芭比娃娃和男童变形金刚
3.5基于模仿行为的儿童产品设计―― “仿”
儿童的动作、语言、绘画、技能等的各项发展都需要通过模仿行为来实现,模仿在社会认知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儿童学习技能、积累经验的重要手段。儿童大约在2岁左右就完成了直接模仿向延迟模仿的转换,认知能力的增长,不仅起因于模仿,还可以进一步控制模仿[9]。运动和认知的发展构成了儿童模仿发展的基础, 婴儿最初的模仿能力是有限的,当在对模仿行为逐渐熟悉后,就会出现新事物、新行为的模仿。模仿能力不具有持续性,是一个阶段性的特征,当儿童掌握了许多的新能力的时候,模仿能力就大大减少了。儿童在使用角色扮演的产品中,扮演某种角色,表演某些场景,演习正确的行为。通过对产品设计固定的模式进行练习,让宝宝掌握一些基本的技能。产品设计中要体现出模仿行为的“相似性”。在模仿行为发生中,儿童运用了头脑中事物的表象,锻炼了发展中的生活技能,从中获得了快乐,并促使基本生活技能进一步地发展起来。儿童从事模仿行为并不是为了实现任何明确的目的,而在于模仿游戏过程本身,在模仿过程中学习技能和积累了经验。
以儿童模仿就餐动作行为而言,由于就餐环境的限制不可能一直让儿童重复就餐的行为,为了儿童能更好的掌握就餐技能和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结合儿童的模仿行为设计出适合重复使用的关于就餐相关行为的玩具产品,在产品设计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儿童在操作产品时的行为动手,抓握勺子、筷子的方式,以及就餐期间会有什么的危险可能会发生[10]。当然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有许多基恩能够需要他们学习,同时也需要相对应的模仿行为玩具的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这类玩具产品的设计主要以孩子模仿行为为出发点,让孩子在操作过程中学习到基本的生活技能,达到训练儿童的动作能力的发展,训练孩子多样性的使用就餐工具以及相关的行为方式的锻炼或者引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产品材料的选择主要还是以环保、安全的材料为主,色彩选择能更加表现和还原真实环境的色彩系列。不能把这类过家家的产片看成是玩具,要当作训练儿童成长产品来重视和研究他。
结语
儿童产品的设计研究是关注儿童健康成长的首要途径,是儿童行为模式的主要载体,产品是否能正确引导儿童的生理、心理的健康发展。在设计产品的过程中要更多的从儿童的行为方式的角度出发,研究不同年龄阶段的动作行为、性别行为、亲社会行为、认知行为、模仿行为等多学科、多角度考虑儿童的心理环境、游戏氛围,吻合视、听、触等感官及认知能力发展要求等因素。为创造出一个安全、健康的儿童产品设计市场前景而奋斗。
参考文献
[1]沈艳.基于行为方式的儿童产品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09.
[2]赵冬霞.基于动作发展的婴儿玩具设计[J].艺术与设计,2009(3):156-157.
[3]李燕,赵燕.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邹泓.发展心理学[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
[5]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儿童早期教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6]王美芳.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特点与教育[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0(4):74-76.
[7]沈艳.儿童的性别角色行为与玩具设计[J].大家,2012(2):22-22.
[8]李娜.儿童行为心理与儿童公园设计[D].湖南大学硕士论文,2008.
[9]林永海.论儿童模仿及其教育价值[J].儿童与教育心理,1987(60:9-11.
[10]马春东.童心童趣--儿童产品设计[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
基金项目
2014年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高级访问工程师计划资助项目(FG082 )。
学前儿童心理保健的意义范文5
论文关键词: 学前—小学教师 生活教育 人性
论文摘 要: 学前—小学教师的知识基础由目的性知识、工具性知识和教育知识构成。生活教育知识是隶属于工具性知识的一类知识,主要为了培养学生的生活责任、自主方法,通过生活中的自我建构,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儿童的学习、成长天地主要还是在生活中进行,生活教育就是探讨怎样传授教育,如何进行教育,将目的知识生活化,生活游戏化。教育工作者要构建新型的知识基础观。
杜威在他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系中,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观点,阐述了教育和生活的关系,我们应在生活中寻找教育的价值,不要到教育之外去寻找教育目的,不要把教育仅仅看作是将来生活的准备,考虑到要对儿童进行教育,保证他们的成长和延续生命,与他们密切相关的人,对他们有着重要影响的人本身就应该具备教育的素质。当然这些教育是广义的教育,生活中的教育贯穿始终,如果我们再在其中与教育阶段相适应,那就是要兼顾家庭养育、学前保育、小学培育。
一、家庭养育知识
教育不仅是孩子出生以后才进行的,而且在儿童出生之前就有了教育上的准备,这点主要体现在父母身上。鲁迅从对儿童深刻的爱出发,提出父母对于子女,应该“健全地产生,尽力地教育,完全地解放”。①
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结果揭示,一个人个性特点的形成与家庭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但是社会对于准爸爸和准妈妈及他们的长辈亲友对于孩子的培养却没有一个比较好的指导或培训制度,结果是那些不懂教育方法的父母和子女都深受其害,社会也因此多了一些不安定因素。有人曾说:世界上最困难的、最重要的任务——抚育儿童,在现代被我们社会断定为根本不需要训练的事情。似乎孩子的出生就会自动地授予一个父亲或母亲的称号,就会自动懂得如何抚育孩子。幸运的是,大多数儿童都是天生健壮和感觉完善的。因此,我们才不会怀疑这件事情确实不需要特殊的训练就可以完成。既然正确地抚育儿童是这样重要,因此许多人建议,对于将要成为父母的人必须有有关作为父母能力的合格证书,就像护士、教师和汽车司机持有合格证书一样。
父母和孩子之间具有天然的血缘关系,对孩子有与生俱来的亲近感觉,这种天然的自觉的意识,使父母成为孩子的第一任也是最长久的老师,教育也会产生最初的成效。我们要倡导,每个家庭在要孩子之前都应通过孩子养育知识和技能的考试,获得生活教育证。有证才有资格接触孩子,否则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只有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以后对孩子实施教育才更得心应手。这更是对孩子成长负责的表现。
家庭养育的基本知识包括所有与家庭养育子女有关的教育观点、教育方法,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知识及其他科学知识。如果说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的话,那么这门科学是以社会学、人类学、伦理学、心理学、生理学、营养学等与人有关的所有理论为基础的。
(一)家长要具有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
教育是一个过程,对教育的研究也是一门学问。家长对于教育学要有所了解,包括教育目的,一些基本的教育手段和方法,现时代教育的发展趋向,等等。并非是一个教育学专家,但是应该具备相应的教育理念,用此来指导教育实践。教育学的研究也在不断发展,教育知识类型不断丰富,教育知识体系不断成熟。家长既需要孜孜不倦地学习,又需要不断地反思更新。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人的心理现象比自然现象和生物现象更为复杂,其表现形式各种各样,它们之间的关系也纷繁复杂。家长要掌握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需要仔细而耐心地探询孩子的心理反应和倾向,对孩子的思想和内心足够了解,才能对家庭教育做到游刃有余。
(二)家长要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
能否实现正确有效的教育,取决于家长是否具有科学的教育方法。如果教育方法不对,就会出现教育偏差,甚至是教育失败。如果方法得当,就会达到令人满意的教育效果。家庭教育的学问博大精深,任何人都不可能系统而全面地渗透,再加上家庭教育的特殊性和个别性,往往有很多东西都不能一概论之。
在家庭教育中要巧妙地对孩子施加影响。父母与孩子具有一种天然、独特的缘分,父母对孩子施加影响是必然的。为了帮助孩子,就要对孩子多施加积极、正向的影响,在行为上力求做孩子的榜样。必要时建立亲子契约,契约在很大程度上都有不可违抗性,一旦违反就要付出相应的代价,亲子契约是很好的教育方式,它能很有效地规范亲子双方的行为,适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家长要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家庭氛围是指洋溢在家庭中,通过家庭人际关系、家庭生活方式、家庭文化素养等反映出来的,由家庭成员的感情、兴趣、爱好、态度、行为等综合而成的环境和气氛。良好的家庭氛围能带给孩子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和自豪感,有利于孩子求知,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并有利于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审美情趣的养成。
二、学前保育知识
在学前教育机构中,应该突破保育人员只关注幼儿身体健康的观念,还要保证幼儿心理健康,能进行必要的教育教学,体现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一)强调生活中的渗透,在主要活动形式游戏中的体现。
游戏在学前教育中有重要的教育价值,以游戏的方式来进行保育教育,富有游戏性的儿童能主动、和谐、全面地发展。幼儿时期是人一生中最懂得游戏和最能享受游戏乐趣的时期,游戏是自发的不学而能的活动。但是为了发挥游戏的教育功能,教师可以在适当的场合予以一定的指导,有计划地提供游戏材料和场地,控制幼儿的游戏行为并引导幼儿的发展。
(二)加强现代保育知识的学习。
学习新的教育思想,细化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建立健全学前教育机构的卫生保健制度。学前教育场所的规划,要考虑合理的布局和合适的园址。保障幼儿园的某些物品和建筑设备的卫生,如,书籍、玩具、教具、桌椅等。儿童经常密切接触的外部环境,要符合一定的要求,保证儿童的健康。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探讨,总结出一套比较完善的学前保育措施,使学前儿童在生理、心理、社会性等方面都得到良好发展。 转贴于
三、小学培育知识
进入小学是儿童开始系统学习的开始,不仅是单纯的书本知识,还包括人格特征、良好行为习惯的系统培养,以及各种文化素养的培养。儿童虽然还是幼稚的个体,但比起学前儿童,无论生理、心理还是社会性等方面都大有进步。
(一)构建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优化课堂,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乐学是学会的前提,给学生自由活动的空间,让学生有发现、想象、思考的余地,进而形成有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的教学环境和新的教学体系。给学生质疑的权利,允许怀疑、允许挑战、允许探索和错误,要使学生形成尊师而不畏师,重本而不唯本,好问而不耻问的良好习惯。
让学生善于主动参与学习,评价方式多样化,教学手段多样化,讲实效、讲梯度、讲形式,照顾到不同程度、不同层次的学生,从不同角度积极参与学习,让每个孩子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意识到“我能行”。
(二)尝试开展小学生中的研究性学习。
在知识运用中,在亲身实践中,使儿童的思想意识、情感意志、精神境界等各方面得到升华。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探究,其课程目标与一般学科教学目标不同,它更强调学生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而不仅是一般的理解和掌握,更强调学生亲身的实践和体验,而不仅是通过课本和老师获取间接知识。小学生虽然年龄小,意识差,但有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可能性,可以尝试并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良好开端,及早着手。
(三)借助知识的学习渗透培养学生习惯、养成个性。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低级需要和高级需要,低级的需要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生存,这种需要满足不了,个体就会出现疾病或危机。但是这类需要的满足,可以通过有限的目标物来实现,饿了可以吃一定量的饭,渴了可以喝一定量的水。人的高级需要又称成长性需要,作为成长性需求,个体所追求的目标是无限的,它永远也得不到满足,人的认知需要是一种高级需要。儿童在认知过程中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了解和理解着既定的间接知识,探索和尝试着发现直接知识,在实现次生教育价值的基础上,引发无穷潜力的原始教育价值。认知的意义即在于此,在学校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以使学生获得原始教育价值为指导思想。表明知识的获得不是最终的目的,而是通过学习,培养自主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习惯,建构健全的人性。
从教师的角度来讲,面对一个个有思想,能思维的生命力,教师最重要的是必须具有高尚的师德,高度的责任心,不朽的爱心,不竭的进取心。理解尊重学生,以实际行动丰富师德的内涵,树立崇高的师德,展现人格的魅力。
注释:
①唐淑,钟昭华主编.中国学前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06.
参考文献:
[1]刘晓东.解放儿童[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2]丁海东.学前游戏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学前儿童心理保健的意义范文6
幼儿期是人生历程中生理、心理发展速度最迅速的时期,一个人心理发展的许多关键时期都处于这一阶段。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说过:“早期的心理健全对一个人未来的发展尤为重要。”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提出:“幼儿园要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心理健康。”在幼儿期,忽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会导致幼儿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的产生,乃至不良心理品质的形成,而对幼儿进行科学的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则可以促进幼儿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形成。可见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二、实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一)家庭方面。
1、家长的言行举止对幼儿健康心态起到导向的作用。
儿童出生之后,首先是在家庭中接受教育,可以说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孩子和父母生活在一起,耳濡目染,父母的一言一行都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因此父母的思想行为、意识习惯、情感态度等对幼儿个性的导向作用是十分明显的。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就曾说过:“孩子可以说是父母的镜子,怎样的父母就在孩子身上反映出来。如果家长是愉快的,这个家庭就是快乐的,孩子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然就会精神饱满。当家庭在生活中、工作中、孩子成长中遇到困难时,父母应表现出情绪稳定、积极乐观、对家庭有责任感、对孩子有信心,这样则可以作好孩子心理健康的表率作用。
2、营造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围。
和谐融洽的家庭心理氛围,可以使儿童形成活泼、开朗、健康、向上的良好个性。要营造起良好的家庭心理气氛,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重视亲子之间的交流与互动。除一般的日常接触外,父母应有目的地和孩子沟通交流,如了解孩子的心情与想法、帮助他们面对挫折克服困难,征求孩子的意见,选择好书好节目和孩子一起看、耐心听孩子说说幼儿园的事情、亲子共同出游,培养生活情趣丰富精神生活等等。2、给孩子适度的爱,不要给幼儿施加过多的压力。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能使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心和爱,是激发孩子积极向上的动力。但脱离孩子实际水平的过高期望,会造成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一种高压状态。对孩子的缺点,应实事求是地加以分析、开导;对孩子的要求不能过高过急,有点滴进步就应肯定和鼓励,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3、要鼓励、支持孩子和同伴交往。由于是独生子女,孩子的生活往往缺少玩伴,家长应通过各种途径让孩子接触社会,结交朋友,这样才利于孩子形成活泼、开朗、大方的性格。
(二)幼儿园方面。
1、幼儿教师要加强自我心理卫生保健,提高自身心理素质,以健康的人格影响儿童。
美国学者Witty指出:教师的病态人格将严重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在情绪不稳定教师所教的班级里出现人格障碍的学生人数也较多。教师整日与幼儿在一起生活和活动,教师的言行和情绪时刻都会对幼儿产生影响。因此,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协调能力。教师在掌握一定的心理卫生、心理咨询、心理诊断、心理治疗等知识的基础上,将所学心理知识积极地运用到幼教工作中。这不仅有利于幼儿教师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还能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进行教育,更好地促使幼儿心理健康地成长。
2、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一个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氛围。
在托幼机构中,幼儿与教师的关系是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之一。幼儿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不融洽甚至紧张,会成为引起学前儿童心理失调的重要原因。如果教师常讽刺、挖苦、嘲笑孩子,当众损伤孩子的人格,会使孩子失去自尊;长期得不到肯定,在批评中长大的孩子会产生自卑感;如果教师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对待幼儿,则有助于幼儿情绪稳定、心情愉快、有满足感。因此,教师要多站在幼儿的角度,体察他们的需要、尊重他们的意见、让他们自主实践,给予他们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老师要善于抓住每个幼儿身上的闪光点,引导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使他们相信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增强自信心。
3、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