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再生产业前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资源再生产业前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资源再生产业前景

资源再生产业前景范文1

关键词:资源再生产业;产业集群;成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F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2)10-0001-04

Cause Analysis of Scrap Recycling Industrial Cluster

GUO Ting-zheng1, LI Bo-yang2, DUAN Ning1, JIANG Lin-hua1, DAN Zhi-gang1

(1.Chinese Research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Beijing 100012;Chinese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Beijing 100846)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d scrap recycling industrial cluster (SRIC) from three perspectives of industrial cluster formation conditions, externality theory and global value chains. Result shows that SRIC completely meet the four formation conditions of the industrial cluster: necessary, sufficient, requirement and social historical conditions. As a compound with multiple externalities for SRIC, it is an effective way to solve the environmental externality and secondary pollution of SRI under the marketing mechanism through clustering model. From the view of global value chains, SRIC occurred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re the inevitable results which just like water flows downwards. Developing countries integrate into the global recycling is the necessary trend and clustering development model is the only way to the development of SRI.

Key words: scrap recycling industry; industrial cluster; cause analysis

1 引言

产业集群是已被实践证明了的、有效的区域经济组织形式,具有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竞争与创新以及带来外部经济性等优势,已成为近年来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也成为诸多国家发展区域经济时所倚重的重要政策工具[1]。对产业集群的理论研究遍及诸多产业,比较典型的如汽车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纺织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等,研究角度也分布各异,研究基础比较丰富。然而,在产业集群被广泛研究的同时,一个基本的研究问题被提出:是不是所有产业都适合以集群的方式存在?

循环经济是被世界各国广泛认可的解决资源和环境危机的有效经济发展模式,资源再生产业是循环经济物质代谢形成闭环循环的唯一逆向物流产业,大力发展资源再生产业是成功推进循环经济的关键。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资源再生产业集群的研究还刚刚起步,对该产业是否适合集群发展模式还存在较大争议。因此本文尝试从集群形成条件、外部性和全球价值链三个视角深入剖析,对资源再生产业走集群化发展模式的可行性进行判定。

2 集群形成条件视角下的成因分析

德国学者Cluas Stenile和Holger Sehiele在Research Policy上发表《产业集群何时产生?》一文中指出集群形成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如图1所示。这为分析集群形成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框架[2]。但该框架并不完全,我国学者符正平指出,产业集群的形成需要具备一定的经济与社会历史条件,如需求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等[3]。结合几位学者的研究成果,本文将从产业集群形成的必要条件、充分条件、需求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四个方面分析资源再生产业集群形成的原因。

2.1 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分析

根据资源再生产业特征,借鉴图1所示的分析框架,分析资源再生产业集群形成的必要条件与充分条件,如图2所示。

(1)必要条件分析。

生产过程可分性是分工与专业化的前提,也是产业集群形成的第一必要条件。对于资源再生产业来说,各种再生资源分散在社会经济系统的各个角落,必须经过多个流通环节才将再生资源回收、拆解、分类、集中并运送到各个再生加工企业,而这些流通环节本身是并行可分的;而同样再生加工企业也并非“万能再生企业”,根据不同的再生资源种类,只对某种或某类再生资源进行加工制造。以一台报废汽车为例,当其进入拆解企业后将会被分解为大大小小数百种再生资源,而后根据相应的状态进入不同的再生企业进行再生加工,比如被拆解下的发动机、总成等零件有的可能会进入再制造企业,有的可能会流入二手市场,而废铅蓄电池等危险固体废弃物将会进入定点企业,其他废五金、废塑料、废玻璃、废轮胎等等将会物尽其用地分流到相应的再生加工企业,同时在加上回收、流通、物流、交易市场等各辅助支撑企业,这些企业随着产业的发展成熟,其分工会不断细化。

产品的可运输性强调产品运输半径,如果产品运输半径过短,导致空间交易成本过高,集中生产不经济,也就无法实现企业的集聚。由于再生资源分散赋存于社会经济系统中,需要经过逐级的回收并集中运输到再生加工企业,尽管有观点认为再生资源运输半径很短,不适宜长距离运输,但是由于再生资源数量庞大,可以发挥规模效应,扩大其运输半径。而且,随着现代物流业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大大提高了各种商品的运输半径。事实上,发达国家大量的再生资源被运到发展中国家进行再生加工的事实,已经很好地证明了再生资源的可运输性。

(2) 充分条件分析。产业价值链越长,技术上进行工序分解的可能性就越大,企业专业化程度就越深,产业的竞争力就越依赖于各专业分工的协调合作,才有可能吸引众多企业集聚到一起。不可否认,从当前资源再生产业的现状来看,尚未表现出像电子信息产业、汽车行业等典型产业集群那样具有较长的价值链,但由于资源再生产业具有技术弹性大的特征,蕴含着非常大的价值链延伸空间。并且通过集群促进再生技术的创新扩散,提高再生加工环节的柔性,优化再生资源的再生利用的梯度,拓展再生资源的用途,资源再生产业价值链实现延伸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比如我国嵊州领带产业集群和意大利的服装产业集群,产业本身价值链并非很长,但通过集群化发展,不断细化了产业分工,实现了产业价值链的延伸。

众多的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在地理上的集聚,如果没有足够的产品差异化空间,这些企业彼此之间将陷入恶性价格竞争。差异化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各种差别需求,吸引更多消费者,扩大市场规模,反过来更大的市场规模又促进产业集群。资源再生产业一方面所需的原材料——再生资源,种类繁多,结构复杂,经过拆解企业的分解,其结构和种类更加放大;另一方面,其生产的产品具有再生梯度的选择,大大丰富了产品的差异空间,完全可实现多元化产品。

竞争环境的动态多变性,要求企业对市场的变动响应迅速,为了及时进行协调、沟通以及信息反馈,企业的生产组织必须在地理空间上相互接近。资源再生产业具有市场波动性大的特征[4],这一特征恰恰反映了企业要应对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降低企业的风险,提高灵活应变能力,最好将自身规模控制在比较小的范围内,并且通过集结成群,来共同分担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

资源再生产业具有技术密集型的特征,再生加工过程的技术创新空间大,需要各企业、科研机构甚至政府的参与,共同组织和研发,形成产业创新网络平台,为产业集群形成提供技术环境。资源再生产业企业规模一般较小,可以通过产业集群这种组织形式把众多中小企业联合起来,实现创新功能的集体内部化。

2.2 需求条件分析

波特在其著名的钻石模型中指出,本地需求是产业集群形成的重要条件。区域对资源再生产业具有双重需求:一方面,区域内产生的大量再生资源需要资源再生产业扮演“分解者”角色;另一方面,再生资源通过再生加工可以重新作为区域发展所必须的各种原材料,此时资源再生产业又扮演着“供给者”角色。因此,从地区需求角度看,对资源再生产业产生了“前拉后推”的双重效应,尤其是对于一个再生资源禀赋高、自然资源匮乏,但对资源需求又非常大的区域,如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对资源再生产业集群形成的需求作用更加明显。

从世界范围来看,我国是最典型的例子:首先,我国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尤其是随着近十几年的经济飞速发展,我国社会经济系统的再生资源禀赋大大提高,再生资源回收总量从2001年的5238万吨增加到2010年1.49亿吨 [5];其次,我国本身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石油储量仅占世界1.8%,天然气占0.7%,铁矿石不足9%,铜矿不足5%,铝土矿不足2%。中国人口占世界21%,45种主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值的一半,全国400多处主要矿区也都进入晚期 [6]。

2.3 社会历史条件

从社会历史条件来看,循环经济已经成为世界公认的解决资源枯竭危机和环境生态问题的有效模式,与传统经济模式相比,它通过资源的循环利用形成了闭环循环的代谢模式,极大程度上模仿了自然生态系统的代谢模式,资源再生产业在循环经济系统中扮演重要的“分解者”角色,是唯一逆向物流产业。对资源再生产业的认识已经从过去的“破烂王”转变为“朝阳产业”、“第四产业”,一些政策歧视和约束限制已经逐渐被打开,资源再生产业的发展问题已经成为循环经济研究的重要议题。

综上分析,资源再生产业完全满足集群形成的必要条件、充分条件、需求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

3 外部性理论视角下的成因分析

从外部性角度看,资源再生产业集群是多重外部性的集合体。

首先,资源再生产业本身具有双向环境外部性。一方面,资源再生产业的环境正外部性表现在对于获取同样原材料,使用再生资源比原生资源具有明显的环境效益,以废钢为例,据测算使用1吨废钢可以节约成品铁矿石2~3吨,节约焦炭1吨,综合节能0.1吨标煤,大幅度减少废渣、废水、废气污染物的排放。另一方面,不能忽略其工业生产活动伴生的环境负外部性。虽然在政府的支持引导和市场机制作用下,我国资源再生产业近几年有所起色,但是客观上仍处于起步阶段,行业市场制度缺位和供给不足导致企业经营行为具有较强负外部效应[7],具体表现为:一是工艺落后,产品层次低,资源回收、再生过程中发生的资源“二次流失”严重;二是污染治理配套设施差,行业“环境二次污染”严重;三是行业发展给从业人员与居民健康造成危害。

其次,产业集群这种产业组织形式具有明显的正外部性。马歇尔早在一个多世纪前就论述了产业集群具有明显的外部规模经济,表现在:一是专用性的劳动力市场共享,二是生产专业化带来的中间投入品的共享,三是技术外溢所产生的知识和信息的共享。这种外部规模经济可以降低企业成本。除此之外,集群内企业还可以利用集群的品牌效应,吸引更多的企业加入集群,进一步强化企业间的竞争合作关系,促使集群逐步升级,这种自组织的循环累积效应,将放大集群的正外部性,对集群内企业产生更大的成本降低,企业会因为这种好处而形成集群[8]。

根据外部性理论可以判断,由于资源再生产业的环境正外部性,会造成市场机制的失灵,产业的发展必须有政府的调控与干预[8]。但是对于资源再生产业这么庞大的市场来说,补贴和优惠等政府干预政策只能是短期的辅助促进手段,如何形成长期持续的发展机制,最大程度释放出资源再生产业的环境正外部性,还必须回归市场解决的途径。而产业集群这种组织形式是在完全市场作用下,产生明显的外部规模经济性,因此,依托产业集群这种组织形态,发挥产业集群所具有的正外部性的优势,把对资源再生产业环境正外部性的内化,通过产业集群的正外部性形式转移给企业,直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收益,无疑是一个有效的市场解决途径。

当然,这个外部性内化的过程还需要由政府加以引导。政府可以通过建设再生资源交易市场和信息平台,提供共享的市场信息;通过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产业政策优惠,为资源再生产业提供共享的辅资源;通过国家或地方资源再生产业园区的规划建设,打造产业集群的品牌;通过对资源再生产业清洁生产技术国家的研发投入,或通过示范工程向资源再生产业集群植入清洁生产技术,辅助以相应的补贴政策,推动清洁生产技术在集群内的扩散。

综上分析,从外部性理论视角看,资源再生产业集群化发展模式,是通过市场化机制解决资源再生产业环境正外部性的根本途径,也是对其环境负外部性治理的有效方式。

4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成因分析

随着生产和贸易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世界价值创造体系在全球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垂直分离和重构,价值结构从平面链状结构演化为立体网状结构,组织模块与地理模块的交互渗透驱动了全球产业的整合,并由此出现了全球性的产业集群,实现了资源全球化的优化配置[10,11]。正是各个价值环节的地理集聚特性使得很多地方产业集群成了全球价值链条中的一个从属部分,地方产业集群的形成实际上也是全球价值链作用下专业化分工的结果。再生资源既是人类社会经济系统的必然产物,又是资源供给另一重要资源渠道,其全球性优化配置也是必然的趋势。

根据资源再生产业各主要环节,构建价值链简化模型,如图3所示。

[PS,BP#]

设赋存于社会经济系统中的再生资源价格为P0,将资源再生产业链简化为三个环节,各环节产出的产品价格分为Pr、Pd、Pm,并设每个环节内的价值增加由两部分构成,生产成本(Ci)和企业利润(Ri),则各环节的价格构成可以表示为式(1)~式(3)。

Pr=P0+Cr+Rr(1)

Pd=Pr+Cd+Rd=P0+Cr+Cd+Rd (2)

Pm=Pd+Cm+Rm=P0+Cr+Rr+Cd+Rd+Cm+Rm (3)

为了易于分析整个价值链构成,假设再生加工制造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全部为社会经济系统所需的初级原材料,如粗钢、再生铝、再生铜等,这样就可以用原材料市场的价格P来近似等于再生加工制造企业的产品价格Pm,因此,对式(3)进一步整理,可以得到资源再生产业产品的价格构成,如式(4)所示:

P=Pm=P0+Ci+Ri(4)

对于资源再生产业来说,由于原材料市场的价格P很大程度上由原材料的供给和需求共同决定的,而且这个价格越来越国际化,比如主要金属原料价格,都以伦敦或纽约金属期货交易所的成交价格为依据,尽管再生资源作为原材料的供给途径之一,但再生资源市场的变动对原材料市场价格的影响比较小[4]。因此,P对资源再生产业是个外生变量,在分析资源再生产业价值链时,将其作为一个固定值。而价值链优化的目标是保证企业利润的最大化,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企业的价值链优化策略有二:一是寻找低价格的再生资源P0;二是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Ci。

由于再生资源具有准公共物品属性,其价格机制存在两种模式:一种是发达国家采取的消费者支付处置费的模式,即消费者需要向回收企业支付处置费用,此时的再生资源价格为负值,记为P*0;另一种是发展中国家采用的再生资源商品交易模式,即消费者把再生资源当作一种有价商品,回收企业需要向消费者支付一定费用来购买,此时的再生资源价格为正值,记为P′0。显然发达国家的再生资源价格更具有比较优势,似乎资源再生产业应该在发达国家形成集群发展。但是由于资源再生产业具有劳动密集型的特征,劳动力成本成为其生产成本的关键影响因素,加之发达国家对资源再生产业的环境管制严格,技术门槛较高,这也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较高的生产成本掩盖了发达国家再生资源的价格优势。而发展中国家尽管具有劳动力成本优势,但其再生资源价格又相对较高,市场机制最终的博弈结果,则使得发达国家出口其再生资源到发展中国家进行再生加工,成为资源再生产业价值链优化的最佳选择。所以说,资源再生产业在发展中国家形成集群,是基于全球产业链下市场机制自然选择的结果。

事实表明,发达国家大量的再生资源被运往发展中国家。以美国为例,2011年再生资源回收总量达到1.3亿吨,而出口量达到4400万吨,出口到中国、加拿大、印度、墨西哥、韩国、土耳其、台湾等158个国家和地区,为其创汇290亿美元[12]。

相比之下,我国2010年国内再生资源回收量达到1.49亿吨,仅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废纸、报废船舶进口就达到4261万吨,在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资源再生产业的集群现象[13]。但由于对资源再生产业环境管理机制不到位,使得企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采用简单原始的再生加工工艺,导致了非常严重的二次污染问题,因此一些环保主义者对来势汹汹的“进口洋垃圾”持谨慎否定的态度,认为应该关紧大门,堵住这些“洋垃圾”的侵入。但实际上,全球价值链理论为研究地方产业集群的升级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能在本地化和全球化的张力之间重新审视集群的发展道路[14]:资源再生产业在发展中国家的集群是“水往低处流”的必然结果。

5 结论

本文结合资源再生产业特征,从产业集群形成条件、外部性理论和全球价值链三个不同视角,对资源再生产业集群的成因进行深入剖析,证明了资源再生产业集群完全满足集群形成的必要条件、充分条件、需求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资源再生产业集群是多重外部性的集合体,集群化发展模式是通过市场化机制解决资源再生产业环境正外部性的有效途径,也是加强对资源再生产业二次污染问题的有效管理方式;而从全球价值链视角来看,资源再生产业在发展中国家的集群是“水往低处流”的必然结果,发展中国家融入全球大循环也是必然的趋势。因此,集群化发展模式是资源再生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光采取“堵”的方式有悖市场基本规律,因势利导,疏堵并举方为上策。

[HT10.H]参考文献:

[1]王缉慈.解开集群概念的困惑——谈谈我国区域的集群发展问题[J].经济经纬, 2006 (2): 65-71.

[2]Claus Steinle, Holger Sehiele.When do Industries Cluster? A Proposal on how to Assess an Industry’s Propensity to Concentrate at a Single Region or Nation[J],Research policy,2002(31): 849-858.

[3]符正平.论企业集群的产生条件与形成机制[J].中国工业经济,2002(10):56-65.

[4]郭庭政,段宁,武春友.循环经济视角下原生、再生资源消费的动态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4):169-174.

[5]中商情报网.2011~2012年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发展概况.[R/OL].北京,中商情报网.2011.[2011-10-20]. http:///freereports/2011/10/201604226566.shtml.

[6]钱俊生,刘向群.发展资源再生产业是中国资源战略的一场革命[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17(5):6-11.

[7]李昆,魏晓平.基于“SCP”理论范式的静脉产业负外部效应成因研究[J].生态经济,2007(6):104-107.

[8][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朱志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9]季昆森.循环经济原理与应用[M].安徽: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10]胡晓鹏.模块时代的产业结构:基于SCP范式的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7(4):63-71.

[11]陆伟刚.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的危机及实践含义:基于企业网络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5(11):78-86.

[12]Institute of Scrap Recycling Industry, Inc.Scrap Recycling Industry facts [R/OL].Washington DC.Institute of Scrap Recycling Industry, Inc., 2011.[2012-02-21].

http:///AM/Template.cfm?Section=Industry_Facts&Template=/CM/ContentDisplay.cfm&ContentID=16096.

资源再生产业前景范文2

作为“第二纺织品产业”,我们将140多种不同的可持续时尚产业分为四大类别:

再利用以及再销售:运到非洲、欧洲的二手市场,或者运到英国的“古董”商店。二手物品将被一定程度地再利用和设计在新的衣物中。

清洁产品:作为抹布或工业清洁产品批量卖出。

回收材料:回收纤维用于终端产品。譬如应用某些次品的阻燃性,如汽车、航空航天等工业中;也可以将针织物纱线再次编织成新的针织服装。

参考以往的研究调查,回收利用并再生产的服装节约了能源的使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环境可持续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服装再生产现在还处于利基市场阶段,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在大众市场竞争中,服装价值链将围绕零售层次上市场网络的不同环节。主导这些价值链的领先企业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大部分是大型零售商和品牌公司),他们主导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以及由谁生产。

我们的目标是研究设计师、制造商以及零售商如何在再生产环节中配合工作;讨论服装设计过程以及可持续时尚消费新产品开发方式;总结供应链整合的潜在机制以及如何经营大型跨国公司。

再加工生产包括分解、清洗、检测、修复、取代以及再合成等过程。传统制造过程中,产品被生产、消费,然后废弃。再加工过程使得时尚产业形成了可持续的循环链。我们给出循环链执行模型的某个案例。

模型的参与者的执行工作

手工/时尚设计、文化产品设计公司,服装、染整技术投资公司

设计师行业入门简单,非正式职业培训普遍;因为客户有时提供原材料、一些设计师也生产他们自己的材料,执行成本相对较低。尽管一些材料是从工厂和客户处获得,原材料的主要资源仍主要来自于批发商和零售商。主要分发渠道以由服装制造商直接卖给私人的形式存在。

如地区A的业务集中在中小型、微型企业的手工作坊、当地设计师以及二手服装业中。当地设计师/技工不仅设计、制作服装,而且还负责零售。作为小型公司,优势在于原材料的获得和生产,建立与客户间的紧密关系(按客户要求生产);弊端在于生产效率跟不上、财政仅能支撑少数客户要求的原材料的成本。这个过程以客户/消费者为主导,设计师必须在生产前与客户协商好设计。

二手服装市场,主要指供应链中的批发商以及零售商

中间商批量购买成捆打包的二手服装,然后卖给零售商。每捆包括200-1000件二手服装:服装越厚,数量越少;按照服装类别分类,如夹克、裙子等。进口国外的二手服装,按照类别被分类并被卖给零售商。中间商从批发商处购买二手衣物,每周两次,一次7捆,成本2000美金。最小的中间商每周会花100美金购买1捆。有很多零售商没有足够资本,所以中间商经常以卖出后付款或以旧换旧的形式将给零售商一定的信用额。有时他们也可得到款式混杂的服装以及低品质的服装,这样就很难卖出去,只能低价拍卖,若卖不出,只能填埋。

零售商买回成捆的二手服装后,首先按照质量进行分类:高品质的服装定价高些,剩余的摆在货品台上或甚至陈列在地上等待买家。有时必须低价拍卖衣物,尤其是当产品质量低下时。总而言之,二手服装以这样的循环买卖:很多中间商周一或周四购买成捆服装。周一到周三,中间商组织所有A到B级别的零售商,通过减少基本价格尽可能多的销售服装。周四时,用已挣得的足够的利润购买物品。周三,中间商将未卖出的A类B类服装再包装,混合周一整理出的C类服装,按照C类产品售出。对于中间商而言,A类B类服装的售出已经令他们赚回了成本,那么周四发往周边地区的C产品的销售将成为他们的净利润。

时尚再加工生产商,如英国“古董店”再设计或再生产商A以及B

再生产是指重新设计,加工二手服装,使其成为限量版的产品。再生产的前设计行为主要分为四步:搜集二手服装,分类,清洗以及分解。二手服装来自于慈善商店或者社会捐赠。搜集的服装按照设计、颜色或者面料种类分类筛选,陈列在相应的设计工作室中。例如,A公司的服装再利用之前需要经过干洗,B公司在包装卖出前清洗。此外,服装分解程度(全分解、半分解)也因设计方案不同而不同。

研究分析过程

该过程主要为了开发无季节性的经典时尚。筛选由设计师可持续的设计概念决定,概念往往基于二手服装原本的版型;分析的内容包括调查材料种类和可利用价值,二手服装的版型以及开发再设计可能性。

合成过程

在A公司,设计师通过创造性的途径开发新设计,最小程度地拆分衣物。将裤子或大衣覆盖在人体模型上裁剪修剪;或者将服装整体拆分,重新设计利用衣片。低质量的二手衣物用于样品设计。

选择

以回收、可持续时尚为主题,设计样品被生产并陈列在秀场中。样品服装则以颜色的主题以及限量尺寸系列生产。

生产

公司A在展现样品服装后,买家下的订单很少。两家公司的大量业务仍以单款单件卖出。因为面料的不同,没有两件服装是相同的,即使是相同版型的衣服。一些服装的设计是“多向的”,譬如,上衣可设计成上衣、裙装两用型。两家公司提供“衣柜整形”服务:顾客可以将他们穿旧的衣服带到店里按规定以旧换新或修改成其它款式。

分配和销售

两家制造商均通过旗下商店销售服装。按款式和质量,服装定价从10磅到400磅不等。

资源再生产业前景范文3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8月26日

一、资源型城市发展的特殊规律性

对于城市发展规律的认识,人类还远未穷尽,还需不断深入地研究和探索,但已取得的成果是难能可贵的,这对于我们深刻认识资源型城市,在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中主要适应城市发展规律,克服盲目性,避免走弯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根本上说,资源型城市也是城市,其形成和发展的轨迹符合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但资源型城市既受主导产业――矿业经济的影响,又有自己的特殊性,所以城市发展规律在资源型城市又有一些特殊的表现形式。

在城市发展的动力问题上,资源型城市的中前期城镇化原动力是以资源采掘业以及相关产业为基础的低水平的工业化,这种低层次的工业化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当前,资源型城市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再工业化问题,只有再工业化才能使资源型城市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不能脱离城镇化的轨道,经济转型的根本目的是为城镇化寻找和培育新的动力源。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区域经济综合发展,三种动力的核心是工业化,城市发展规律表明,没有工业化就没有城镇化,工业化还是农业现代化和区域经济综合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在城市发展的条件方面,资源型城市除政策与政府行为属于主观方面,取决于城市领导层的素质、水平和能力外,客观条件方面的城市区位、社会历史背景、市场发育也都并不优越。资源型城市的区位,只能“因资源设市”,其交通条件只能靠投入来改善,其气候、水源、地形、土壤、植被等也只能顺其自然;在社会历史背景方面,资源型城市一般都是靠建矿兴市,靠大量的移民完成人口的聚集,因而城市的历史文化积淀不深,而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积淀对于这座城市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资源型城市是受计划经济影响最深的一块领地,因而其市场发育必然是缓慢的。

二、资源型城市发展的生命周期

资源型城市的生命周期与其资源产业生命周期是一致的。这是因为资源型城市是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资源型城市的演化是以其资源型产业的演化为转移的,资源型城市的演化规律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资源型产业的演化规律,资源型产业的演化规律便成为资源型城市演化规律的核心内容。由于不可再生资源的有限性,任何地区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都会经历一个由盛到衰的过程,一般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即形成期(或称为开发期)、扩张期(或称为增产期)、繁荣期(或称为稳产期)和衰退期(或称为萎缩期)。正是这种生命周期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城市的发展轨迹,即由于受不可再生资源储量的制约以及资源开采过程的影响,资源型城市发展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资源开发的这一特点决定了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要性。

(一)形成期。资源型城市的形成期是指资源开发前的准备时期。资源型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是资源开发、自然地理条件及经济技术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资源开发是资源型城市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在前期开发阶段,主要工作包括矿藏储量、品位、地层条件的详细勘探、开采方案的制定与选择、城市发展规划及城市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建设等。

资源禀赋是资源型城市得以发展的前提条件,资源城市是在“缘矿建镇、连镇成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对矿产资源有强烈的依赖性。在资源开发阶段往往孕育着一个新城市的产生。吉林省的资源状况决定了资源型城市的空间分布,即资源型城市一般偏离经济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

一种产业是否形成的主要标志有两个:一是有无一种全新的产品的出现,而这种产品又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和较大的市场潜力;二是有无独立从事此种产品生产的企业出现。而只有当两个条件同时具备才意味着一种新兴产业正在萌芽和初步形成。产业在形成期的主要特点是:产品很单一;生产企业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产品销售半径较小;收益水平较低;对原有产业在资源、管理等方面有很大的依附关系,没有形成独立的生产体系;产品知名度不高,用户对此还很陌生;产品自身还处于改进和完善之中。

(二)扩张期。一般来说,从全面投产到生产达到设计规划阶段称为资源型城市的扩张期。扩张期是资源型产业大发展的时期,勘探工作结束后,大规模工业化开采逐步兴起。在这种情况下,常常是几个矿区逐渐建成,形成规模生产能力,生产产量呈上升趋势。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企业生产能力不断扩大,产量不断上升,而生产成本基本保持稳定,甚至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而有所下降。一方面企业规模的扩大带来了产量的持续增加;而另一方面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开采成本降低,经济效益增高,伴随而来的是企业销售收入和增加值迅速上升,这种趋势一般将持续到企业进入稳定的繁荣期之后。扩张期需要集中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在我国,这主要是由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的投入而实现的。大量外部投资的涌入往往使资源开发区成为区域经济的增长点。

一种产业是否进入扩张期,其主要标志是是否有能够相互协作、相互补充、配套生产的企业群体出现;而扩张期是否结束的主要标志则是该产业的骨干企业建成与否,即全部主要的资源产品和产品的主要附属品能否实行独立生产、资源开采能力和配套生产能力是否基本一致。

(三)繁荣期。资源型城市的繁荣期是指正在兴盛和壮大的时期,也是该城市最辉煌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资源的主导功能突出、产业结构单一。主要表现在:一是主导资源产业产值所占比重高,支柱地位明显;二是产业结构畸轻畸重,以开发农牧业资源为主的产业结构轻型化突出,以开采矿产资源为主的则重型化突出;三是劳动就业畸高畸低,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远远高于第一、第三产业;四是产业内部结构严重失调。成长期由于资源型产业自身的发展规模已相当庞大,市场占有率高,在该地区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和所起的作用都较大,因而呈现出一片兴旺景象。这一阶段使产业从规模到产量等各方面都达到了发展的顶点和极限。

资源型产业是否进入繁荣期的判定标志和扩张期结束的标志一样,即该资源产业的骨干企业建成与否,即全部主要的资源产品和产品的主要附属品能否实行独立生产、资源开采能力与配套生产能力是否基本一直。至于产业繁荣期的结束则以资源产品产量停止增长为主要标志,即产量在繁荣期内全部生产能力充分发挥而达到极限之后或者资源利用已达到极限,产量不再增长。换言之,繁荣期的结束也就是整个产业上升期的结束。

在繁荣期内,产业的发展一般具有如下特点:首先,产业扩张的规模渐渐稳定下来,企业数目基本固定,投资者涌入这一产业的步子慢慢趋于停止,整个产业的再生产开始基本上在重复的规模上进行;同时,单独企业的生产已开始从外延的再生产转向内涵的再生产,企业之间主要在资源产品品种、质量和价格等方面展开竞争,而这种竞争又促使该产业更加成熟和完善。其次,主要资源产品的产量增长幅度变得平缓稳定,产量的增长率急剧上升的趋势基本停止。再次,较之扩张期,市场需求量尽管在总量上仍很大,但从趋势上已接近饱和,产品销售开始出现困难。最后,一种产业在繁荣期内,由于分工的发展,必定会再孕育出不少新的产业,而这时新兴的产业在原有的产业内部以高于整体速度的趋势发展壮大。产业的繁荣期在产业的发展演变过程中起了一种承前启后的作用。没有某一产业的充分发展,与之相关的其他产业就不可能得以产生和发展。

(四)衰退期或萎缩期。资源型城市的衰退期是指由于资源的枯竭,导致生产或加工能力出现减弱指势,而且日趋明显。资源型产业的发展一旦充分成熟以后就步入了衰退期。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有:一是出现了大量的富余人员,且转岗困难。主导产业的衰退必然导致大量职工下岗,但由于非主导产业十分微弱,很难担负起众多下岗人员亟须再就业的重任;二是亟须进行结构调整,培育接替产业;三是社会问题突出。主导产业的衰退必然引起相关产业及部门的衰退和不景气,与此相伴而生的是居民收入减少、就业困难、社会不稳定和犯罪率上升等;四是政府宏观调控困难。主导产业衰退导致的社会和经济问题必然给政府的宏观调控带来困难和挑战。

一般来说,处于衰退期的资源型城市即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这类城市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资源已经枯竭或基本枯竭;二是资源濒临枯竭;三是仍有一定储量,但由于开采、开发难度大、成本高,继续开采、开发已不具备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主要参考文献:

资源再生产业前景范文4

[关键词]闭环供应链;逆向供应链;协调;博弈论

[中图分类号]F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70(2008)04-0068-04

借鉴Thierry(1995),Fleischmann(1997,2000),Guide(2003)等人的研究,闭环供应链(Closed-Loop Supply Chain,简称为CLSC)是不仅包含传统的正向供应链,同时还包含废弃品回收再利用的逆向供应链(RSC),通过产品的正向交付与逆向回收再利用,使传统的“资源―生产―消费―废弃”的开环过程变成了“资源―生产―消费―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冯之浚等,2003)。

闭环供应链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经济与环境的综合效益,不仅有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助于整个国际社会的可持续发展。Klasson(1996)的一份研究充分表明:通过积极致力于环境管理,企业可以获得更多利润。他们通过对162家公司的实证分析,认为环境绩效与企业获利之间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较强的环境绩效有利于企业获得更多利润;反之,较差的环境绩效将对企业盈利产生负面影响。Yao Weixin(2006)研究了电子产品中的闭环供应链问题,结果表明整合正向供应链和逆向供应链从而构成闭环供应链对企业来说是有利的。

一、CLSC系统结构的研究

在CLSC管理中,确定CLSC系统结构是极其重要的工作,因为它是形成系统的第一步,并且系统结构对运作绩效起着决定性作用。当前,有关CLSC系统结构的研究还刚刚起步。

在设计一个有效的CLSC系统之前要考虑成员的构成、成员的关系、系统的功能等问题。Pohlen T.L.(1992)提出根据流通渠道企业成员完成的再生或再制造的功能和能力不同,构建不同的RSC回收系统,但是他们的设计原则中只考虑了缺货对成本最优设计的影响,没有考虑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忽视了持续性发展等问题。de Brito M.P.和Dekker R.(2002)从企业战略的角度出发,从战略决策、战术决策、运作决策等三个层次提出了RSC系统设计的框架:战略决策包括产品回收、产品设计、网络容量和网络设计等内容;战术决策包括采购、生产计划、库存管理、市场、信息和技术等内容;运作决策则包括生产进度与控制、信息管理等。Harold Krikkle等(2001)根据RSC的特点从经济、环保、供应链渠道等角度提出了CLSC系统结构的设计原则;Fleischmann M(2002)从供应链绩效的角度出发,从三个管理层面指出了CLSC网络系统设计与传统供应链设计的区别,并且提出了一个连续的网络设计模型,该模型揭示了系统关键参数对成本的影响,为选择合适的供应链结构提供了方向;陈剑等(2002)从生产―库存角度按照单级系统、多级系统和供应链重组三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供应链结构的研究成果。

二、CLSC的选址定位问题

CLSC系统中的回收物品多数需要经过检测、分级、修复等运作工序,这需要确定相应处理设备的安装地点及处理能力,使得CLSC中的选址定位问题同传统供应链相比更为复杂和有着更高的要求。

Louwers D(1999)设计了地毯废品再生网络的结构。根据对废旧地毯的收集、预处理、运输等工序以及相应的成本费用建立了一个确定预处理中心位置及处理能力的非线性连续选址定位模型。Krikke H R,van Harten A(1999)针对耐用消费品(如复印机等)提出了一个构建多级回收系统网络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MILP)模型。他们重点研究了荷兰某一复印机制造商对某一型号复印机建立一套再制造运作程序的情况。在再制造过程中,对拆卸分解下来的零件进行检测,剔除已坏或无用的后便得到可再利用零件,假设其数量达到某一固定水平,从运作成本最小的角度在设定的方案中选择出最优的设置地点。

CLSC中的选址定位问题属于企业战术决策问题,由于其对企业经济效益的直接影响而受到市场的关注,此类研究成果很多,但是研究方法比较单一,大都是运用规划方法来研究,定量化的参变量过多,计算复杂。目前还没有出现新的思路来研究这一问题。

三、CLSC的生产问题

1、新产品和再生产品的替代

许多被认为能够再生产的产品具有持久、耐用的特点,它们通过市场逐渐地展示出显著的生命周期。可再生产的产品是这种新产品的廉价替代品,它常常在新产品的生命周期中被投入到市场,影响了新产品的销售动态。Debo,L.G.,Toktay,L.B.(2006)研究了关于新产品和可再生产品合并的动态管理的一个方面,逐渐地渗入到产品生命周期之外的一个潜在的市场。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对贝斯扩散模型进行了延伸,保留了再生产设置的两个主要特点:(1)新产品和再生产品之间的替代;(2)由于对能够再生的已使用产品的供应是有限的,从而造成对再生产品扩散的限制。研究者还指出新产品和再生产品扩散路径的特点。

2、减少错误回收

错误回收是指销售商向消费者回收的是丧失功能的产品。错误回收的成本包括功能测试、刷新(如果有必要的话)、再包装、产品在逆向供应链中损失的价值(对许多企业来说,可能要超过几个月的时间),由于产品折价出售而损失的收入。错误回收成本很高昂,而且首先由生产商承担。要减少错误回收,首先要求零售商做出努力。例如,通知消费者最适合他们需要的准确的产品。Mark Ferguson(2006)强调利用供应链协调方法来减少错误回收。更具体的,他们提出了一个目标回扣合同,每低于目标一单位错误回收产品付给零售商一定数量的货币。目标回扣合同给零售商增加努力程度提供了激励,可以减少错误回收产品的数量,并且增加净销售。在大多数情况下,该合同是一个帕累托改进。

3、回收商品的价值

企业管理者往往忽视了逆向供应链中的速度问题。一般他们把快速反应当作正向供应链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那些产品会快速磨损的产业。即使消费者会返还产品给制造商,但是采取消极态度会减慢回收商的回收速度,以至于再产品的大部分价值丧失了。制造商和他们的人必须要应付来自消费者的不断增长的回收商品。回收商品的价值(销售90天内回收的)在美国每年已超过1万亿美元了。尽管回收产品提供了一个规模庞大的潜在的

可回收资产,但是制造商目前只能从中得到一小部分利益,大部分产品价值由于长期的拖延而消耗掉了。因此,有必要制作一个适当的逆向供应链设计来竞争利益。V.Daniel R.(2006)根据延迟模型提出了一个网络流量,包括确定逆向供应链设计中操控者的时间边际价值。他们通过在不同工业中的两个企业的具体事例证明了他们的方法,并且测试了在一个高效的和一个有相应的回收网络之间,企业如何影响它们的选择。

4、CISC的生产计划

Akeshi MURAYAMA(2006)描述了一个逆向供应链的生产计划方法,一个分解的企业从回收的可利用的产品中收取可再使用的零部件,再把这些零部件提供给制造商。这个方法强调这样一个问题,即回收的产品和可再利用的零部件的时间选择和数量是未知的。首先,在每一个时间周期预测可回收产品和零部件的数量,然后执行以原材料要求计划为基础的生产计划。这个方法可以使我们在每个时期对以下情况作出计划:要分解产品的数量,能被再使用的零部件的数量,生产的新的零部件的数量。

四、CLSC的定价策略

R.Canan Savaskan(2006)着重研究了厂商通过逆向渠道收集前期可消费产品的选择和当零售是竞争状态时正向渠道的产品定价策略之间的相互作用。他们构建了一个直接的产品回收系统――厂商从消费者手中回收使用过的产品,一个间接的产品回收系统――零售商充作产品回收商从消费者手中回收废旧产品。首先检查零售商的产品收集分配如何在产品市场上影响他们的策略行为,然后讨论当选择一个合适的逆向渠道结构时,厂商所面临的经济情况。当一个直接的回收系统使用时,渠道利润由回收产品的规模决定,当一个间接回收系统使用时,渠道利润由零售商之间的竞争程度所决定。Gu,Q.-L.(2005)运用博弈论研究两部门逆向供应链的定价策略,得出了两个非合作博弈均衡(Stackberg均衡和Nash均衡)和合作博弈均衡,并且给出了每种价格策略下的回收产品的最优数量。

五、小结

尽管目前对CLSC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多数研究为定性分析或个案研究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此外,受CLSC的不确定性和信息制约等因素的困扰,以上大多数文献仅限于对问题的静态、单一运作期情况的考虑,并且研究重点基本都集中在系统的组织结构,而对系统的信息结构和决策结构则鲜有研究。这为我们今后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

1、CLSC要求更仔细地设计、计划和控制

CLSC可能会变得更复杂,因为消费者可以在产品生命周期内、产品使用期结束后、产品生命期结束后三个阶段内返还产品。每种类型的返还产品都要求逆向供应链适应回收产品的特点以使产品回收价值最大化。

2、CLSC的战略价值

当前,在企业和研究部门,很少把逆向供应链当作一个商业过程,而是把它当作一个独立的活动,此外,企业和研究部门关注实际的和战术的问题,而不是战略问题。许多企业把再生产看作是一个技术性问题,即如何把一个丧失原有功能的回收产品加工成一个和新产品一样满足产品质量要求的产品。企业常常消极接受回收产品,因此,回收产品在质量、数量和时间上是不确定的。公司并不排列相应的再生产成本和销售机会。他们害怕再生产品的销售会损害新产品的销售和产品的牌子。再产品的销售渠道很难打开,并且销售数量和时间都是不确定的。最后,企业很少鼓励工程师去设计方便拆卸或容易再生产的产品。

大多数关于闭环供应链战略上的研究可以大致上归为两类:一是CLSC的成员的最优策略,此类研究可以在Maiumder,G(2001),Heese et al.(2005)的文献中发现;二是调查能够促进CLSC活动的有效的立法方式。一般的方法包括原始材料使用的税收,重复利用的补贴,处置费用,抵押物偿还系统和生产者支付计划。见Calcott,Walls(2005)。

3、CLSC的研究需要不断拓宽新领域

相当的研究已经涉及“绿色供应链”或“对环境依赖的再生产”,企业总是把环境问题看作负担,是需要最小化的成本,而不是一个机会。企业需要一个可行的商业模型来把商业机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有机地嫁接起来,让企业意识到回收产品的价值。在美国,企业已经由于经济方面的原因对开始对逆向供应链感兴趣了,(美国的企业每年在废品回收方面损失1000亿美元的收入)而在欧盟,企业则是由于法律的原因开始对逆向供应链感兴趣。

资源再生产业前景范文5

关键词有色金属;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路径

一、广西有色金属工业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广西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具有良好开发前景,保有储量在全国前十位的有:锑、钪、锡、铟、铝、铅、锌、钽、铌、钛铁矿和稀土等。其中,锡矿保有储量占全国的40.67%,居第二位;锑矿保有储量占全国的34.49%,居第二位;锌矿和钛铁矿保有储量占全国第六位。

总的来说,广西有色金属工业已成为我国有色金属重要生产基地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七大支柱产业之一,形成了从地质勘探、采矿、选矿、冶炼、加工、科研、设计、矿山建设施工和机械修造到经营管理等比较完整和较大规模的有色金属工业体系;广西有色金属工业已具相当规模,生产能力较强,在铝、锡、铅、锌、铟、锑等优势产业中,“金海”、“飞碟”、“南方”、“深水湾”等知名品牌远销国际市场。2007年,6种有色金属精矿量居全国第6位,其中,锑精矿产量居全国第2位,锡精矿产量居全国第3位,锌精矿产量居全国第5位,铅精矿产量居全国第7位;高新技术得到引进和应用,2007年,广西10种有色金属及深加工采用高新技术生产的产品产量占总产量64%,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占总销售收入67%。

虽然,广西有色金属工业在国内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与全国有色金属工业迅猛发展相比,广西近年来发展速度还相对较慢,产能与产量增速都明显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资源大省的单位极不相符。具体来说,还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①产业分散、集约化程度不高,大而不优,布局不尽合理。长期以来,由于管理体制的问题,宏观调控乏力,改革步伐较慢,导致产业布局分散、重复建设严重。制约了产业进一步快速发展。2008年,全国有色金属工业增加值7800亿元,占GDP的1.9%,而2007年整个广西有色金属工业产值仅为451亿元,2007年增加值164亿元。2008年的增加值不到100亿元。②产业结构欠佳,产品结构不合理。采选、冶炼和加工产能不匹配,产业集中度低、企业规模较小,精深加工产品少、初级产品多是比较明显的问题。2007年,广西有色金属工业规模以上企业275家。其大型企业4家,大型企业18家,中型企业66家。其他企业187家,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企业不多,2007年,可供市场销售的有色金属产品和副产品品种仅为98种。

今年上半年,国务院出台的《中国有色金属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在今后3年内,将在全国打造3到5家有国际竞争力的有色金属企业集团,国内排名前十位的铜、铝、铅、锌企业产量占市场总量的比例分别提高到90%、70%、60%、60%,这对于有色金属工业起步较早、资源储量丰富、产业竞争力不强的广西有色金属产业,既带来了压力和挑战,也带来了不少机遇。

二、加快广西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思路

(一)制定相关政策和办法,推进资源整合

自治区党委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在2008年提出了“打造7个千亿元产业”、加速实现工业化的目标,有色金属产业作为一个支柱产业列入其中。2008年7月28日,在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的支持下,广西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成立,肩负着整合广西区内非铝有色金属资源、做大做强广西有色金属产业的重任。政府层面,也加大了政策支持力度,推进行业的重新整合。通过一年多的努力,广西区内的有色金属资源集中发不断提高,在优化布局、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整体效应比较明显。

但是,从实际操作来看,作为实行市场化运作的国有企业,广西有色金属集团在整合资源、形成一个市场主体方面还需要解决两个主要问题:①政府支持和授权的问题;②各利益主体的利益分配问题。要想真正做大做强广西有色金属产业,推动整个产业优化升级,必须在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支持和主导下,出台一系列的政策和办法,建立行业准入和退出机制。并妥善解决与各级人民政府的财政税收分配等问题,在这个前提下,实行“企业主体、市场运作、互利共赢”,把整个产业统筹起来。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全国有色工业新一轮的扩张和洗牌呈加速态势。在此形势下。广西有色金属工业必须做到用一个声音说话,在政府的主导下,通过市场运作、并购重组等方式,推动行业内的企业重组、合并,打造一个政府控股、股权多元,集矿产资源勘探、采矿、选矿、冶炼、深加工以及研发为一体的大型航母,真正实现大集团整合、大集团融资、大集团发展,抵御来自各方面的风险。

(二)利用区位优势,打好东盟牌

北部湾经济区获准建设以来。广西的经济地位和区位优势日益重要,参与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的范围越来越广。

据统计,2008年,广西与东盟实现双边贸易额39.88亿美元,同比增长37.1%,占全区进出口总额的30%。长远来看,中国一东盟矿产资源合作具有广阔的前景,国内企业在区域内共同市场中将有较大的用武之地。

广西与东盟国家在有色金属工业方面的合作条件已经具备:矿产资源自然禀赋的非均衡性为区内企业参与东盟国家矿产资源合作提供了基础;已经启动的国际大通道建设将为矿产资源合作提供基础设施条件;中国一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内超WTO的投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政策为矿产资源合作提供了良好的软环境。

政府层面已经达成了与东盟部分国家进行矿业合作的协议,今后,还要促成建立政府、行业间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将中国一一东盟矿业交流与合作论坛纳入“两会”的议程,设立中国一东盟矿业交流与合作协会、中国一东盟矿业交易平台、中国东盟有色金属产业基金、中国一东盟有色金属研发和应用平台等平台,为区内企业“走出去”扫清道路。日前,云南省已经在建立国际矿业合作论坛方面迈出了一步,9月3日,首届中国昆明国际矿业合作论坛开幕。来自中国有关部委、国内各矿产协会以及越南、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等国政府官员以及国内外矿业企业界代表共五百多人出席论坛,在国内外营造出了一种氛围。

广西具有沿海沿边和连接东盟经济圈的独特区位优势,中国一东盟博览会已经成功举办5届,具有较好的合作基础,在这方面有着独特的无可比拟的优势。东南亚国家是世界上少有的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矿产资源是他们的出口大项。石油、天然气和铜、铁、铅、锌等有色金属资源丰富,仅越南北方地区就有煤、铁、铬、钛、铜、铝、锡、铅、锌、金、铀、稀土及磷矿等几十种矿产品种。东南亚国家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一,柬埔寨、老挝等国开发程度较低,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开发利用程度较高,有色金属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较高。越南、老挝、柬埔寨等国家地质勘探基础还比较薄弱,对此,可以采取加大对这些国家的资源勘查力度,或者在当地合作建采矿厂、选矿厂、冶炼厂等方式进行合作开发;而对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高的印度尼西

亚、菲律宾等国家,则主要考虑技术协作、合资建厂、共同研发新产品、在北部湾经济区建立深加工基地等方式。制定相关政策和标准,提高行业进入门槛,提高资源利用率。

(三)加快资本运作水平

广西有色金属工业经历了上百年的洗礼,目前正处于腾飞的前夜。但是,在运用资本运作、以资本运作带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运用资本市场的力量,开拓融资渠道,规范各项管理、提高法人治理水平、加速做大做强等具有重要作用。   广西有色金属资源储量丰富,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保有储量在全国前十位的就有锑、钪、锡、铟、铝等,其中,锡、锑居全国第二,铟居世界第一。但是,由于一些客观原因,目前,资源优势还没有转变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在资金有限、政府注入资本金有限的情况下,上市是做大做强的一个重要途径。要转变观念,加大扶持力度,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和企业集团加快上市步伐,创造条件尽快上市,实现广西有色金属企业上市公司零的突破。广西有色金属集团旗下广西华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已经提出了打造广西有色金属产业第一股的目标,并且进行了多方努力,目前正在积极推进,有望今年底或者明年初完成。在此基础上,继续扶持具备上市条件、有上市意愿的企业走上资本运作的道路。实现资本运作带动传统生产经营,推动整个行业经营水平的提高和产业的优化升级。

(四)引进战略投资者,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目前,广西正处于开放开发的好时期,引“央企入桂”、引沪入桂和招商引资工作力度都在不断加强。9月3日,中钢集团与来宾八一铁合金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入主后者,合作前景比较看好。根据协议,双方合作重组后,整体发展规划总投资约104亿元,项目全部落实后,八一铁合金集团的铁合金年产能将达108万吨,比目前的30万吨提高了2倍多,年销售收入将在200亿元以上,是目前的将近10倍。 政府层面,对于引进战略投资者、引进央企高度重视,但要本着“依法依规、互利互惠、真正促进企业发展”的原则。避免“拉郎配”。作为企业,要充分利用自己掌握的资源等优势,加大合作和交流的力度,以空间换时间、以资源换产业、以存量换增量。争取借用外部的资金、技术、市场、信息、政策、管理和人才等,壮大发展自己,逐步淘汰落后产能和工艺技术,促进结构优化和升级。中信大锰的发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2005年。广西大锰锰业有限公司引进香港中信资源控股有限公司,注册成立了中信大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目前,该公司已经发展为集锰矿采、选、冶、深加工于一体的全国最大锰矿企业和全球锰系产品的重要供应商,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资源再生产业前景范文6

一、问题的提出

xx市位于xx省东南部高寒山岳地带,全市平均海拔高度在xxx米之间,全市农村人口xxx万人,占全市人口的33.3%,全市农村总户数xxx万户,农村劳动力xx万人。全市耕地总面积xxxx平方公里,农村人均占有耕地面积0.148公顷,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1/6。2006年全市农业总产值实现xxx亿元,占全市gdp的24.1%,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1%;粮食总产量xxx万吨,年均增长4.8%,比全省平均水平低4.1个百分点;农民现金收入为xxxx元,年均增长6.2%,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少435元和低1.8个百分点。

目前,xx市农村经济发展表现出了“经济发展乏力、农民增收困难、农民生活环境较差、受教育水平低”等诸多问题,其中也集中反映了金融服务能力不足、结构差异较大等深层次问题。虽然目前xx市农村有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以及其他商业性金融机构,但是,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商业性金融机构越来越注重效益,而由于农业经济发展滞后,支持农村经济无利可图,还可能带来金融风险,金融业因此对农业服务力度不足,已成为新农村建设、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的一大制约因素,这个问题不解决好,将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二、影响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因素分析

(一)农村金融服务的客户需求特征

随着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农业和农村经济向规模化、多元化和产业化的不断发展,xx市农户、种养大户和特色农业产品企业对信贷资金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各层次的农村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满足情况也存在差异。

1、以消费型为特征的小额资金需求满足度较高。主要表现为广大农民由于盖房、看病、婚丧、子女教育等需求向农村信用社借贷,这类消费型资金需求额度一般为几百元到几千元,农村信用社普遍能满足农户的需求。

2、以维持简单农业再生产而形成的资金需求基本可以满足。表现为农户因发展简单农业再生产而需要向信用社借贷资金购买农具、种籽、肥料、农药等等。这类贷款需求面广,需求的资金额度一般为几千元到上万元不等,xx市农村信用社受支农再贷款带动,对此类需求支持力度也较强。

3、扩大农业再生产而形成的资金需求满足度较低。如各类种植、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养殖大户和其它农业企业组织在发展农业再生产过程中,由于自筹资金不足或流动资金紧缺而向农村信用社申请贷款扶持。这类客户需求资金较大,但农村信用社满足程度较小。

(二)农村金融服务供给结构及现状

1、农信社成为农村金融服务的主力军。截止2006年末,xx市有农户xxxxx户,有贷款需求的农户xxxxx户,得到贷款的农户xxxxx户,占贷款需求农户的66.5%。全市农村信用社农业贷款余额和年累计发生额分别为xxx亿元和xxx亿元,占全市农业贷款余额和年累计发生额的比例分别为79.2%和67.6%。

2、农村贷款执行利率上浮幅度较大。据了解,农信社由于考虑抗风险因素能力、经营效益、市场竞争等因素,目前对农业及农户贷款利率一般执行上浮80%-100%。较高的利率浮动一方面有利于弥补农村信用社贷款运行成本偏高的不足,另一方面加大了农民的实际负担。

3、农村贷款额小面广,种类单一。经了解,xx市农信社发放的“三农”贷款种类较为单一,多为农户担保贷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联保贷款等其他形式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农业贷款发放较少,由于贷款额小面广,无法满足上规模的农业种养大户和其他农业生产组织的资金需要。

(三)影响农村金融服务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因素

1、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整体功能不强。表现在:一是政策性银行功能弱化,商业银行功能缺位,农村信用社等合作性金融机构整体实力不强。二是涉农金融机构运行机制尚不灵活。

2、防灾抗害保险体系尚未健全完善,抗自然灾害能力脆弱。自2004年以来,xx市相继发生了长期干旱、霜冻、局部区域冻雹以及检疫性虫害,给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2005年度全市耕地受灾面积约xxxx公顷,年底农作物减产约在3成左右,直接经济损失约xxxx万元,其中有农业保险补偿的仅为2%。

3、农村教育信贷投放空白,农民受教育的权益很不平等。目前,xx市农民受教育程度还很低,教育信贷投放也处于空白阶段。一是农民教育资源低,且没有教育资源信贷支持。一方面,农民教育资源的数量明显偏低。另一方面,农民占有教育资源的质量明显偏低。农村学校的校舍、设施设备以及教学水平都难以与城镇相比,不少农村中小学的音乐、体育、美术、外语、计算机教师严重缺乏,有的甚至无专业教师,无法开课,不少农村中小学的音、体、美以及计算机设备设施匮乏,图书少而陈旧。二是农民子女享受教育的成本高,且没有助学贷款支持,只能以农户贷款填补。

4、农村社会资金“抽走”多、“反哺”少,农村信贷投放后劲乏力。首先是国有商业银行基层机构的撤并和职能调整,从1997年起对县级机构的贷款权限上收,使相当部分县级以下机构成了单纯吸收存款的机构,使本来就原始积累不足、缺乏资金的部分农村社会资金直接被抽走倒流投入城市,在不发达地区的农村尤为突出。其次是定位“只吸收存款不发放贷款”的邮政储蓄,以其邮政代办点遍布乡村和办理邮政汇款的优势,将农民出售农副产品的资金和外出打工人员汇回的资金,最大限度地吸收逐级上划转存人民银行。

5、农村信贷资金流向和结构不合理,无法切实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一是贷款种类单一,多为农户担保贷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联保贷款;二是农户贷款利率偏高;三是贷款期限不尽合理,贷款期限时间最长不超过一年,没有中长期贷款,这与很多养殖业、种植行业的生产周期不匹配。贷款到期后,农民不得不借民间资金还贷,或因无法按时还贷而必须担负更高的利息费用,既影响农民的正常生产,又增加了贷款成本,也不利于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四是贷款额小面广,覆盖率大,但对规模化农业大生产的资金需求相对不足。

6、农村组织贷款、消费信贷结构的缺陷,制约了农村就业形势改善和精神文明建设。

一方面,xx市种养大户、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其他涉农企业扩大再生产贷款的投放力度较小,满足程度不高。因此,信贷投放总量不足、信贷结构的缺陷影响了农村企业的发展,继而影响了农民企业就业形势的改善。

另一方面,xx市农业人口占全市人口的32.8%,但其消费信贷余额仅占全市消费信贷的2%,而农村精神文化产品信贷投放至今尚属空白。农民的精神权益则更为缺失。

7、金融服务落后,进一步制约了新农村建设。

农业经济发展的结算渠道不畅,农村异地汇款结算难。随着国有商业银行网点纷纷从乡镇撤离,在乡镇保留的邮政储蓄和农村信用社只具有同城、同地汇兑结算功能,而不具备跨市、县特别是跨省等异地汇兑结算功能,这就为农产品的大量外销,在资金结算上设置了障碍,影响了农产品的流通和销售。一些农民懊丧地说,现在农村水路通了、电路通了、公路通了、广播电视通了,而资金汇路却不通了。

三、加强金融支持力度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措施和建议

(一)创新现代农业保险发展意识。一是现阶段开展农业保险应逐步建立多层次体系、多渠道支持、多主体经营的符合区域实际的农业保险制度;立足于政策扶持,商业运作的经营原则;实行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多元化,因地制宜地选择确定经营模式。二是培育发展农业保险市场,积极探索现代农业保险发展实践。根据“先起步、后完善,先试点、后推广”的原则,在全市范围内逐步依靠政府支持,开展保险公司与政府联办、为政府代办以及保险公司自营等多种形式的农业保险试点工作。人民银行应牵头联合政府及保险部门,着手研究制定政策性农业保险鼓励支持政策,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保障的种植业和养殖业目录,共同组成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小组,保证农业保险实践工作顺利开展。

(二)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健全多种金融机构分工协作、平等竞争的农村金融体系。

1、将完善邮政储蓄制度与建立有效的农村资金回流机制统筹协调起来。一是改变邮政储蓄的“大储蓄所”的经营机制,加强信贷投放的激励机制。二是扩大人民银行对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再贷款支持制度,增强再贷款带动效应,借此促进邮政储蓄存款回流农村。

2、适应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重新整合政策性金融业务,调整其业务载体。健全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金融功能,放宽其经营范围,将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收购资金纳入农发行的支持范围。

3、制定政策,鼓励并要求商业银行将在农村吸收的资金更多地用于农村。一是要求在农村设立网点的商业银行,包括邮政储蓄抽出一定比例资金支持当地农业经济发展。二是适当下放商业银行贷款审批、发放权限,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基础上适度支持规模化、区域化、产业化的农业种养大户发展农业经济。三是商业银行应改变作风,增强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意识,积极开发农村的信贷品种,拓宽新农村金融服务领域。

4、坚持农村金融立足于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经营方向,不断提高金融服务水平。不断增加助学贷款、消费信贷、异地汇兑等服务品种,改进贷款规程,简化贷款手续,对贷款期限的确定坚持宜长即长、宜短即短的原则,灵活掌握,合理确定,有意识加大弱势群体的贷款,帮助弱势群体致富。

5、研究制定有关财政贴息政策,切实减轻农民贷款利息高、负担重的问题。坚持扶持农业经济发展为主题,农民担负的农业贷款利息尽可能按人民银行基准利率执行,对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农村信用社即可继续执行现行贷款利率的上浮政策,利息差额由财政部门来弥补。这样既可减轻农民贷款利息的负担,有利于支持农业生产发展,又可以支持农村信用社的可持续性发展。

6、建立和完善农村担保机制,规避农村金融风险。一是政府出资建立农业信用担保机构,积极拓展符合农村特点的担保业务,缓解农民贷款抵押、担保难问题。二是建立农业担保基金,由政府、农村企业、农户等方出资,切实解决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担保难的实际情况。二是鼓励现有商业性担保机构开展农村担保业务。三是发展农村互助担保组织。四是强化县乡信用的综合治理,切实改善社会信用,共同维护金融债权,提高农民信用意识,同时依法打击恶意逃废债务的行为。

(三)积极调整农村收入结构,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一是加强金融中介服务,转变农民就业观念,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农业外转移,加大农民科技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的资金支持,引导农民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