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防冻害的农业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防冻害的农业措施范文1
关键词:水工建筑;防冻害;措施
中图分类号: TV6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由于地质、气候差异,以及目前我国并不成熟的工程施工技术,严重阻碍了一些地区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近几年,国家已经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投入了大量的专项资金和专业技术,虽然推动农业灌溉技术方面的发展,但是水利工程遇到的冻害问题,仍然难以攻克。水利工程冻害问题对于工程结构、造价、寿命周期,以及施工方案设计、进度安排、人员与机械方面的选配等都有直接的影响。因此,专业的水利工程技术人员需要共同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是如何根据现有的技术条件,投入同等或较少的资源,取得最佳的对应冻害的治理方案。一、水工建筑物冻胀的危害
土壤冻胀需要土壤中的含水量达到一定的临界值,而渠道基土本身具有冻胀特性,受到持续负温气候的影响,基土中存在的水分结合冻结过程中水分不断补充等综合因素导致渠道基土发生冻胀。渠道冻胀程度受多方面因素影响,阳光辐射不均使渠道断面各部位表面形成较大的温差温,渠道断面各部位基土的冻结深度各不相同,致使各部位的冻胀程度也不一致。一旦渠道建设中设计、施工和管理维护等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导致渠道受冻害影响出现各种冻害现象,例如裂缝、错位、滑塌、鼓起和翘起等。这样增加了渠道的糙率,渠道无法正常输水,就达不到预期的防渗效果。冻胀对渠道衬砌造成的危害极大,每年用于维修需要耗费大量财力物力,更严重的是会影响到安全过水,致使渠道报废。
在水利工程施工、房屋工程的承重构件大多以预制板衬砌为主。其优点是造价低,施工简单便捷。由于板缝间只灌以混凝土,多数没有配置钢筋,其布置方式是把分散布置的单向板连为一个整体。这种结构体系受到冻害影响会造成预制板间混凝土灌缝的开裂,影响到水利工程结构的整体性,更严重的会发生渗漏、坍塌等现象。
相对目前的水利工程建设来说,现浇混凝土护坡板较其他工艺占据了绝对市场的优势。首先现浇板解决了护坡工期的问题,其次通过对施工、养护方法的合理利用,还减少水利工程建设的投资成本。但是如果没有做好冻害防护,导致现浇板遇到冻害形成裂缝,其维修成本颇高,会对水利工程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
水工建筑物基础抗冻胀措施
降低土壤含水率
建筑物结构前部需设立止水墙、齿墙,使上游渗水量减少,为了能够使下
游水顺利排除,可在下游设立排水反滤系统。基础部分可根据当地情况以及多年来的施工经验,采用花钱少易施工的材料。例如砂料,是属于透水性强的活性材料,利用其反虑作用,快速的把建筑物上游渗水通过下游设施排出或者渗到地下。这样换基底部存在一部分没有排出或残留的渗水,而一定深度的换基砂上部保持没有水的状态,这一部分活性砂料具有弹性作用,保证了建筑物受冻胀或受弱冻胀力时,不被破坏。反之,基上部有存有水,土基承受冻胀力会被消弱,建筑物在一定程度上会遭到破坏。所以减少冻胀的关键在于降低地基土壤含水率。
改变不良土质
将原有不良土质地基更换成统一的砂土地基,这样,不仅减少了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同时增大摩擦系数。与一般含水量大的土质相比,砂基承载力较强,保证建筑物不会因为不均匀沉降和地基移位而遭到损害。
(3)基础保温措施
通过在水工建筑物基础上铺设保温设施,从而消减冻深,基础变浅,还可以减少工程施工量,达到节省工程资金的目的。
不同水工建筑的冻害防治措施
对板型基础所采取的防冻措施
灌区水利工程建设大多数将进水闸、泄洪闸和节制闸等建筑物底板设计成板型,根据结构要求制定底板的厚度,而确定换砂深度的就需要依据冻深。就冻深为1.6~1.8m为例,采用的底板厚度为0.5m,而换砂深度约为1.1~1.3m。在上游设立止水墙,下游又建立排水与反虑设施排水条件相对较好的情况下,换砂深度可以调整为冻深的80%。以冻深为1.6m为例,底板仍是0.5m,换砂深度则为0.88m。
(2)挡土墙冻害防御措施
挡土墙过长,经过长时间使用其基础土质夹杂淤泥和杂质,加上含水率过大,直接导致挡土墙不均匀沉陷,形成损坏。此时,将基础土更换成砂基,深度约为30~50m即可,即增加了摩擦力与承载力,又达到防止墙体移位、沉陷破坏的目的。想要降低墙体基础含水率,需要把上游渗水以及雨水快速排除,可通过在墙体背后回填约为50cm的宽砂层,并设立排水孔。不仅降低了含水率,同时减少了来自水平法向冻胀力对墙体的破坏。
(3)涵洞冻害防治
因涵洞较长,两端露在外面,冻得较深,会向上抬起,而洞身在土内与两端承受冻胀力不同,极易受到冻害。洞身与土层接触,一旦遭到破坏就会在冻融是形成绕渗。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将齿墙与止水墙结合设立在涵洞端口,在盒盖型的基础内填土,改变板型基础为墙型,换砂深度与底板基础一样均为冻深的80%。
结语:综上所述,关于解决水利工程的冻害问题,首先要对冻害成因进行分析总结,然后在拟定相应的防冻害保护方案。对于水利工程防冻害处理方式的选择必须慎重,其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和施工难度。选定合适的水利工程防护措施,采取积极防护态度,使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有效延长,省去工程返修时投入的大量人力物力,达到节省工程资金的目的。水利工程防冻害实施虽然已初见成效,但仍然需要不断地从今后的水利工程设计与施工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早日完善防冻理论并将其实施到水利工程建设。
参考文献:
[1]鲁浩;;宁夏灌区渠道抗渗防冻胀衬砌形式的研究[J];科学时代·下半月; 2011年12期
[2]王丽波;;寒区水利工程冻害防治技术初探[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3年3期
[3]王学军;刘改选;傅进喜;;水在渠道防渗工程冻害中的作用及冻害防治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1期
防冻害的农业措施范文2
摘要介绍了早春小麦的受冻症状,分析了豫西地区小麦早春冻害的发生原因,并提出预防对策和补救措施,以为小麦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麦冻害;发生;预防;补救措施;豫西地区
在豫西地区每年4月上中旬经常发生倒春寒,此时小麦已进入返青拔节期,抵御0 ℃以下的低温能力已完全丧失,此期一旦发生霜冻,小麦将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冻害。据调查,早播小麦比适播小麦受害重,单一施肥比配方施受害重。且受害程度主茎重于分蘖,低位分蘖重于高位分蘖。受害小麦一般减产10%~30%,重者达50%以上,严重者颗粒无收。
1早春小麦冻害的症状
小麦植株最上部一片叶叶脉尖端发白,无心叶,形成空蘖。一层层剥开叶鞘,从下往上,第2节嫩芽折叠,柔软无光。若第2节不再伸长,说明茎生长点已停止生长。幼穗穗轴绿白色,小穗乳白色,排列松弛,失水萎蔫,黄化后死亡。
2早春小麦冻害的发生原因
2.1小麦生理原因
在4月上中旬,小麦先后完成春化阶段和光照阶段的发育,通过光照阶段后开始拔节,完全失去抗御0 ℃以下低温的能力,当寒潮来临时,夜间晴朗无风,地表层温度骤降到0 ℃以下,便会发生早春冻害[1]。发生早春冻害的麦田,叶片似开水浸泡过,经太阳光照射后便逐渐干枯。包在茎顶端的幼穗其分生细胞对低温反应比叶细胞敏感。幼穗受冻程度根据其发育进程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已进入雌雄蕊原基分化期(拔节初期)的易受冻,幼穗萎缩变形,最后干枯;而处在二棱期(起身期)的幼穗,受冻后仍呈透明晶体状,未被冻死。小麦主茎和大分蘖发育进程快,小分蘖发育进程慢,这就是麦田中往往表现出主茎被冻死,分蘖未被冻死,或一个穗子部分受冻,以及适期播种的小麦比早播种的小麦冻害轻的原因。
2.2气象因素
豫西地区的三门峡市2006年4月11—12日天气突变,出现大风、降雨、降雪天气,平均气温较常年降低10~11 ℃,最低气温仅-0.9 ℃;2008年4月2—3日,突现降雪,大范围出现0 ℃以下天气,最低气温-2 ℃,严重发生区积雪达15~20 cm;2010年4月13—14日在灵宝市苏村、五亩、东村等山区乡镇和卢氏县麦区降雪达20~35 cm,极端最低温度仅为-2.8 ℃,大范围出现冻害现象。由于降温幅度大,持续时间长,小麦抵抗低温能力丧失的情况下,均出现中等以上冻害,给小麦生产造成严重损失。
2.3栽培因素
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一是播种过早,阶段发育提前的小麦受冻较重,适期播种的小麦冻害发生较轻。二是半冬性小麦品种冻害面积较大,冻害程度重;幼苗直立型冻害重,匍匐型冻害轻;冬性品种冻害轻。三是种植质量及播量影响冻害程度。整地质量差、播种量偏大、麦苗瘦弱的田块冻害发生重。 四是施肥量过大且氮肥一次性作基肥施用,肥嫩旺长的田块,冻害较重。五是冬前采取镇压等控旺措施,喷施天达2116壮苗专用型的田块防冻效果明显,冻害较轻,没采取控旺措施的田块冻害发生重,特别是冬前拔节的田块冻害普遍较重。
3预防小麦春季冻害的技术措施
3.1种植抗冻品种
注意选用适合当地的抗寒小麦品种,春麦区可选用宁春24号、辽春10号、蒙麦30号等;冬麦区可选用冀麦38、40、41,晋麦51、52、53号,皖麦27、25号,鲁麦22、23、21号,豫麦38号,蜀万41号,贵丰1号,劲松49号,滇麦19号,渭麦8号,新冬18、19号,温麦6号,冀麦38、40、41号,华麦8号等。
3.2提高播种质量
因品种冬春性适期播种,播种深度应掌握在3~5 cm之间,不要过早播种;采用精量或半精量播种技术;改变氮肥全部底施“一炮轰”为底施与追肥相结合等措施,能够培育壮苗,壮苗的植株内有机养分积累多,分蘖节含糖量高,与旺苗、弱苗相比,壮苗具有较强的抗寒力,这是从种植基础上防止早春冻害的措施。
3.3适时浇好防冻水
日均温达到3~10 ℃时开始浇水。过早浇水因气温高蒸发量大,待冬小麦越冬时失墒过多,而失去浇冻水的作用;过晚或气温低于3 ℃以下时,会造成地温下降,田间积水或结冰,引起冻害死苗;当沙土地相对湿度低于60%、壤土地低于70%、粘土地低于80%时要进行浇水。当土壤湿度高于上述指标,墒情好的地块可不浇或缓浇;麦苗长势好、底墒足或稍旺的田块,可适当晚浇或不浇,防止群体过旺、过大。对播种稍晚的晚茬冬小麦,因冬前生长时间短,叶、根较少,苗小且弱,分蘖少或无,为争取有效积温促进麦苗生长发育,只要底墒尚好,也可不浇,但要及时锄地保墒,促根壮苗增蘖;浇水量不宜过大,一般应在当天浇完,地面无积水即可,使土壤持水量达到80%。当早春干土层厚度大于3 cm时,要及时补水,改善土壤墒情,解除干土层威胁,减轻冻害,降低死苗率[2]。
3.4寒潮来临前浇水防春冻
由于水的热容量比空气和土壤热容量大,因此早春寒流到来之前浇水能使近地表层空气中水汽增多,在发生凝结时,放出潜热,以减小地面温度的变幅。同时,灌水后土壤水分增加,土壤导热能力增强,使土壤温度增高。有浇灌条件的地区,在寒潮来临前浇水,可以调节近地面层小气候,对防御早春冻害有很好的效果[3]。
3.5麦田覆盖
在预报寒流到来前,用麦糠3 750 kg/hm2或腐熟有机肥37.5~45.0 t/hm2均匀撒于小麦根际周围。据调查,盖比不盖的5 cm地温提高0.5 ℃,含水量高1.2%,分蘖增加0.7个,次生根增加2.1条,冻叶率下降30%以上。
3.6熏烟造雾
在霜冻到来时,可以潮湿柴草在麦田周围点燃,制造烟雾,减少麦田热量向外辐射,能有效减轻冻害。
3.7镇压防冻
对旺苗进行镇压,可抑制小麦过快生长发育,避免其过早拔节而降低抗寒性。另外,在起身期喷施壮丰安,一是可以适当抑制生长发育、提高抗寒性,二是可以抑制第1节间过度伸长,提高抗倒性[4]。
3.8增加使用营养物质
提倡施用迦姆丰收植物增产调节剂、多功能高效液肥“万家宝”、得稀土纯营养剂。
4小麦春季冻害补救措施
(1)及时追肥。对遭受冻害的麦田,根据受害程度,抓紧时间,追施速效化肥,促苗早发,提高3、4级高位分蘖的成穗率。冻害严重且底肥不足的,要加重追肥,施尿素150 kg/hm2或硝酸铵225 kg/hm2。硝酸铵施用后不要急于浇水,以防养分流失。
(2)中耕保墒提高地温。及时中耕,蓄水提温,能有效增加分蘖数,弥补主茎损失。
(3)及时喷施天达2116。返青至起身期,在2月下旬至3月中旬要以促为主,及早划锄铲除杂草,提高地温,追施尿素75~150 kg/hm2,及时喷施天达2116抗旱壮苗专用型600倍液,促使受冻小麦叶片恢复生机,防止病害,促进生长发育,早发新蘖,多成穗,成大穗。对于小麦叶尖及叶片受冻害的,于返青至起身期,及时喷施天达2116抗旱壮苗专用型600倍液,并酌情补施尿素75 kg/hm2左右,促使麦苗尽快转入正常生长。
(4)及时防治小麦病害。对发生纹枯病、锈病的麦田,要在3月上旬进行1次普防,用20%粉锈宁乳油或5%井冈霉素水剂+天达2116壮苗专用型600倍液防治,控害增收,确保小麦增产。
5参考文献
[1] 王叶青.小麦冻害机理及补救措施探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0(2):101-102.
[2] 刘蒙生.小麦冻害的预防及补救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09(23):202,204.
防冻害的农业措施范文3
关键词:小麦冻害;症状;原因;补救措施
近几年来,由于暖冬气候和一些弱春性强筋优质小麦的大面积推广以及整地质量较差等因素的影响,小麦冻害已呈常发趋势,从而导致小麦减产。冻害除与天气降温强度及低温持续时间的长短有关外,还与播种及田间管理有关。为实现粮食增产增收目标,现将小麦冻害种类、症状、原因及预防及应急措施介绍如下。
1小麦冻害种类
1.1冬前冻害(初冬温度骤降)
冬前冻害是小麦入冬前后因为气温骤降而导致的小麦冻害。幼苗未经抗寒性锻炼,抗冻能力较差,当气温骤降10℃以上,最低气温达到-10℃以下时,苗质弱、整地差、土壤孔隙大的麦田麦苗就会迅速青枯。
1.2早春冻害(早春温度骤降)
早春冻害是小麦拔节时因寒流侵袭形成的冻害,此时麦苗植株生长速度快,抗寒力下降,易造成死苗。
1.3晚霜冻害(春末晚霜)
晚霜冻害是小麦在抽穗期左右,因晚霜低温形成的冻害。该期小麦生长旺盛,抗寒力很弱,若遇气温突然下降极易形成晚霜冻害。
2小麦冻害的症状
根据小麦受冻植株症状,可分为严重冻害和一般冻害。严重冻害发生在已拔节或即将拔节的小麦,主茎和大分蘖生长点的幼穗受冻,生长点不透明,萎缩变形,失水干枯,心叶不出,逐渐死亡[1,2]。由于在一株小麦中,主茎和大分蘖的发育进程比小分蘖早,先进入拔节期,所以主茎和大分蘖容易遭受冻害,而小分蘖不会受冻。在小麦遭受严重冻害后及时采取肥水措施,还可使小分蘖抽穗,但穗小,粒重轻,严重影响产量。一般冻害发生在没有拔节的麦田,表现为叶片受冻,黄白干枯,但主茎和分蘖没有冻死,对小麦产量影响很小。
3发生冻害的原因
3.1气候因素
近年来的暖冬现象使小麦在越冬初期的日均温度较常年偏高2~3℃,由于受暖冬气候影响,小麦生长发育进程加快,拔节期提前,抗冻性降低。而越冬期间或越冬期过后温度骤降至-10℃左右,随后低温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种强降温及持续性低温天气使没有经过抗寒锻炼的小麦遭遇冻害。
3.2耕作因素
小麦播种偏早时,土壤水分充足,小麦旺长,造成小麦冬前拔节,有机物积累减少,抗寒能力降低,冻害来临时麦苗受损严重或者部分农民为抢墒播种,大多数地块整地粗放,造成麦苗落土较深,形成弱苗;田地土块大,不利于扎根,麦苗素质差,同时冷空气易侵入土下,冻伤根系;覆土不匀,形成露籽苗而易受冻害[3]。另外,三沟不配套导致排水不良,易发生冰冻现象,从而使小麦冻害发生。
3.3肥力因素
如果在种植过程中过多依赖化肥或在小麦播种时施肥量过大且将氮肥一次性作基肥施用,造成小麦冬前旺长,极易发生冻害。而冬前缺肥的田块,小麦幼苗黄瘦,叶片小,生长缓慢,分蘖少,积累的糖分少,不耐冻,在气温骤降时易受冻害。
3.4田间管理因素
由于受传统种植习惯的影响,农民往往对播种的小麦疏于管理。也有一些农民由于外出打工而对小麦的生长缺乏管理,对麦田受旱受涝、麦苗旺长等不能及时处理,为小麦冻害埋下隐患。
4预防冻害的措施
4.1提高播种质量,培育冬前壮苗
一是小麦在播种前要施有机肥60~70t/hm2、尿素300~400kg/hm2、磷肥650~900kg/hm2,且随耕1次垫底。遇旱浇好底墒水,做到精细整地,达到地平、土细、墒好。二是小麦播种前要对种子精选过筛,使籽粒饱满,大小均匀;要进行晒种和种子发芽试验,确保种子的发芽率大于95%;并进行药剂拌种、浸种等处理[4]。三是小麦要适时、适量、适深播种。
4.2加强田间综合管理,控旺苗促弱苗
对已出现旺长趋势的麦田,可喷施植物生长延缓剂,延缓麦苗生长。对于晚播小弱苗、独脚苗、渍害苗、药害苗、底肥不足的麦田,可在冬前追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50~225 kg/hm2,抑制麦苗旺长,促进分蘖和根系生长。
4.3适时冬灌,安全越冬
适时冬灌是预防小麦冬季冻害的有效措施,并且可以为小麦春季生长蓄足水分,达到冬水春用、春旱冬防的效果。冬灌可形成良好的土壤水分环境,调节耕层中的土壤养分,提高土壤热容量,一般可提高地温1~3℃,同时可以弥合土缝,促进长大蘖、育壮苗。冬灌要以气温在4℃时浇水为宜,如果气温低于4℃时冬灌则有冻害发生的危险。
5冬季冻害发生后的补救措施
发生冻害后的麦田不能轻易毁掉,要及时采取追肥、浇水、喷洒生长素等补救措施,促进小麦生长发育。一是加强肥水管理。对于叶片受冻而幼穗未完全受冻的,即麦苗基部叶片变黄、叶尖枯萎的麦田,应抢早浇水,防止幼穗脱水致死。对于幼穗已受冻的,应及时追施速效氮肥,施尿素150 kg/hm2或碳酸氢铵300~450kg/hm2,并结合浇水促使受冻麦苗尽快恢复生长,促进分蘖成穗。二是中耕保墒,提高地温。受冻害的麦田要及时进行中耕松土,蓄水提温,促进小麦生长发育,弥补冻害损失。
6参考文献
[1] 汤新海,汤景华,杨淑萍,等.小麦越冬冻害成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2):13.
[2] 王东海,许进堂,李新会,等.河南省小麦冻害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J].种业导刊,2009(10):23.
防冻害的农业措施范文4
论文摘要 对小麦冻害发生的症状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其发生原因,提出小麦冻害防御对策,包括提高播种质量,采取措施抑制小麦冬前旺长,针对实际情况采取防冻措施,及时对冻害田进行补救等内容,旨在为小麦冻害防御工作提供指导。
近年来,小麦冻害问题几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小麦冻害对小麦的产量产生不利影响,给农业生产造成了一些损失。为了减少冻害损失,确保小麦安全越冬,现将小麦冻害的发生原因及御防措施介绍如下。
1小麦冻害类型
小麦遭受冻害的外因是越冬条件不利,内因是本身抗寒能力差,按小麦冻害发生的时期和特点可分为4个类型。
1.1初冬温度骤降型
小麦越冬初期(11月下旬至12月中旬),小麦的幼苗未经过抗寒性锻炼,抗冻能力较差。突遇日平均气温骤降10℃以上,最低气温低于-10℃以下的天气时,一些苗质弱、整地差、土壤空隙大及缺墒的麦田叶片迅速青枯,早播旺苗可冻伤幼穗生长锥。
1.2冬季长寒型或越冬交替冻融型
小麦越冬期间(12月下旬至翌年2月中旬),冬季持续低温并多次出现强寒流或越冬期间因天气反常造成冻融交替而致使小麦受灾。该型有2种情况,一是由于长期受严寒天气的影响而导致的小麦地上部严重枯萎甚至成片死苗;二是进入越冬期的麦苗因受气温回升的影响其生长锥萌动,而萌动后的麦苗因抗寒力下降,此时如遇降温则极易造成冻害、死苗。
1.3早春温度骤降型
小麦返青至拔节期间(2月下旬至3月中旬),返青后麦苗植株生长加快,抗寒力明显下降,如遇寒流侵袭则造成死苗。
1.4春末晚霜型
小麦在拔节至抽穗期间(3月下旬至4月中旬),该期间的小麦生长旺盛,抗寒力很弱,若遇气温突然下降极易形成霜冻。
2淮北地区小麦发生冻害的主要原因
2.1气候因素
近年来的暖冬现象使小麦在越冬初期的日均温度较常年偏高2~3℃,冬前的高温造成了小麦不同程度的旺长,而越冬期间或越冬期过后温度骤降至-10℃左右,随后低温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种强降温及持续的低温天气使没有经过抗寒锻炼的小麦遭遇冻害。
2.2品种因素
由于近几年的暖冬,许多农民选用了一些春性强筋优质小麦如郑麦9023、豫表34等,这些小麦品种在生产上表现优异但是其抗寒能力却较差,为此也增加了发生冻害的风险。
2.3播种因素
淮北地区小麦的适时播种日期在10月中旬,而这时往往会出现连阴雨或干旱天气,为了能使小麦种下地,农民很难做到适时播种。如早播将造成麦苗前期旺长,特别是种一些春性、弱春性品种播种偏早,且播量不减,使小麦的出苗情况普遍较好,造成麦苗旺长。
2.4耕作因素
部分农民为抢墒播种,大多数地块整地粗放,造成麦苗落土较深,形成弱苗;田土坷垃大,不利于根系下扎,麦苗素质差,同时冷空气易侵入土下,冻伤根系;覆土不匀,形成露籽苗易受冻害;三沟不配套,排水不良,易发生冰冻现象,造成死苗。再之,由于急于播种,一些农民采用撒播方式,麦苗根系入土较浅,分蘖节露在地表,雨雪后,由于气温骤降,形成凌抬现象,拉断麦根,冻死分蘖,从而导致小麦冻害发生。
2.5肥力因素
部分农民在农业种植上过多依赖化肥或因图省事在小麦播种时施肥量过大且将氮肥一次性作基肥施用,造成小麦冬前旺长,极易发生冻害。而冬前缺肥的田块,麦苗幼苗黄瘦,叶片小,生长缓慢,分蘖少,积累的糖分少,不耐冻,在气温骤降时易受冻害。
2.6田间管理因素
由于受传统种植习惯的影响,农民往往对种下地的小麦疏于管理。也有一些农民急于外出打工在刚将小麦种下地后就匆匆地远离家而去,致使小麦在以后的生长过程中缺乏管理,对于麦田受旱受涝、麦苗旺长等不能及时处理,这也给以后的小麦冻害埋下了隐患。
3小麦冻害的防御对策
3.1加强管理,提高播种质量
3.1.1品种选择。选用抗寒性比较好且丰产性强的优质小麦品种,如强筋小麦品种烟农19等。
3.1.2提高播种质量,培育冬前壮苗。首先,小麦在播种前要施有机肥60.0~67.5t/hm2、尿素300~375kg/hm2、磷肥600~900kg/hm2,以上3肥配合,随耕1次垫底。遇旱浇好底墒水,做到精细整地,达到地平、土细、墒好。其次,小麦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精选过筛,使籽粒饱满,大小均匀;要进行晒种和种子发芽试验,确保种子的发芽率要大于95%;要进行药剂拌种、浸种等处理。最后,小麦要适时、适量、适深播种。根据小麦品种特性,选择适宜的播种期,冬(弱冬)性品种为9月28日至10月5日;半冬性品种为10月5~15日;春(弱春)性品种为10月15日至10月底。小麦的播种量应根据品种、地力和播期决定,小麦的播种量一般冬(弱冬)性品种为75~105kg/hm2;半冬性品种为90~150 kg/hm2;春(弱春性)品种为120~210kg/hm2。播种深度一般以3~4cm为宜,深浅一致。播种过深或加大播量会导致植株细弱而加重冻害。
3.1.3加强冬前田间管理。一是小麦播种后进行灌溉的田块,土壤出现板结时要抓紧中耕划锄,疏松土壤,破除板结,促进麦苗出土和正常生长;二是间苗、疏苗;三是疏通“三沟”,保证排水畅通;四是追施腊肥,对群体小的麦田要早施肥,对生长正常的高产麦田,追肥时期要适当后移,促进麦苗均衡生长;五是适当镇压,弥合土壤裂缝,有利于保墒,抑制麦苗旺长,促进分蘖和根系生长。
3.2采取措施,控制小麦的冬前旺长
3.2.1播种过早形成的旺苗。幼苗叶片狭长且垂披,分蘖少,主茎和一部分大蘖冬前幼穗分化即进入二棱期。通过镇压可抑制主茎和大蘖生长,控制徒长。镇压后及时划锄,并结合浇水施碳铵225kg/hm2,必要时可用0.2%~0.3%矮壮素溶液喷施叶面,以抑制植株生长。
3.2.2播量过大形成的旺苗。幼苗生长拥挤,个体发育差,分蘖少。应先及时疏苗,建立适宜的群体结构,促进个体发育,再结合浇水补施适量速效氮肥和磷肥,以弥补土壤养分的过度消耗。
3.2.3肥水过量形成的旺苗。麦苗分蘖多,叶片宽大,田间郁蔽严重。当麦苗主茎长出5片叶时,在小麦行间深锄5~7cm,切断部分次生根,控制养分吸收,减少分蘖,以培育壮苗。
3.2.4品种选用不当形成的旺苗。一些春性及弱冬性品种播种过早形成的旺长。应在及早划锄、镇压的基础上,冬前壅土围根,保护麦苗安全越冬。
3.3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确保小麦防冻
3.3.1麦田覆盖。在冬灌、施肥之后,给麦田行间盖上1层草、麦糠,有利于防风、防冻、保温、保墒,并防止来春旺长。麦秸、稻草等均可切碎覆盖,覆盖后撒土,以防大风刮走,开春后,将覆草扒出田外。
3.3.2适时冬灌。冬灌可形成良好的土壤水分环境,调节耕层中的土壤养分,提高土壤的热容量,一般可提高地温1~3℃,同时可以弥合土缝,促进多分蘖、长大蘖、育壮苗。当气温低于4℃以下时不宜冬灌。
3.3.3熏烟造雾。在霜冻到来时,可以将潮湿柴草在麦田周围点燃,制造烟雾,减少麦田热量向外辐射,能有效减轻冻害。
3.4小麦冻害的补救措施。
3.4.1加强肥水管理。对于叶片受冻、而幼穗未完全受冻的,即麦苗基部叶片变黄,叶尖枯黄的干旱麦田,应抢早浇水,防止幼穗脱水致死。对于主茎幼穗已受冻的,应及时追施速效氮肥,施尿素150kg/hm2,并结合浇水促使受冻麦苗尽快恢复生长,促进分蘖快长、成穗。
防冻害的农业措施范文5
关键词:霜冻;气象条件分析;气象服务
中图分类号:P457 文献标识码:A
1 气象条件分析
4月5~10日,宁夏中宁县出现了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程度重的霜冻天气。其中,6日,全县各地最低气温在-8.9~-3.9℃,最低气温≤0℃的持续时间全县大部在9~11h;最低气温≤-3℃的持续时间大部在4~7h;最低气温≤-6℃的持续时间,碱沟山、余丁、轿子山林场在1h以上。9日,最低气温在-9.6~-3.8℃之间,个别地区在-10℃以下,9日最低气温≤0℃的持续时间全县大部在10~12h;最低气温≤-3℃的持续时间全县大部在6~10h;最低气温≤-6℃的持续时间碱沟山、余丁、轿子山林场为7h。10日,最低气温在-8.3~-3.8℃之间,10日最低气温≤0℃的持续时间全县在7~10h;最低气温≤-3℃的持续时间全县大部在3~7h;最低气温≤-6℃的持续时间余丁、轿子山林场、碱沟山在2h以上。11日,全县大部地区最低气温-2.3~-0.2℃。其中,5日清晨中宁县下流水地区出现霜冻,其余地区出现轻霜冻;7日清晨,中宁县徐套乡出现霜冻,中宁县余丁等地出现轻霜冻;8日清晨、中宁县喊叫水等乡出现霜冻,中宁县上渠、长山头、等地出现轻霜冻;6日、9~11日清晨全县出现霜冻。6日、9日、10日大部地区出现重霜冻。
2 气温异常偏高,致使果树萌动提前,也是造成冻害的主要原因
3月上旬平均气温6.7℃,中旬平均气温9.7℃,下旬平均气温11.9℃。各旬比历年同期偏高4.3~4.7℃。4月1~4日,全县平均气温10.8~15.1℃,5日开始气温明显下降,5~9日,平均气温为6.8℃,出现明显“倒春寒”。
前期气温异常偏高,使杏、李子、桃等经济林果树提前萌动1~2周。4月上旬已经开花或处于花蕾期。4月5~10日持续低温霜冻天气使经济林果树严重受冻,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3 果树受冻程度分析
据中宁县轿子山技术人员田间观测,气温降到-6~-10℃时,花朵全部结冰,在清晨7时查看时花朵时,发现里面全部是冰粒,子房、柱头已经变软变黑;在9时观察时对树体进行摇晃,花朵纷纷落地,李子、梨、桃、核桃、杏花朵子房全部结冰,就连当晚灌水和放烟的果园也是如此。据林业、气象部门联合调查统计,苹果中富士系花朵受冻率达98%以上,金冠系花朵受冻率达95%以上,平均96%;梨冻率达98%以上;桃、杏、李子等杂果类花朵(幼果)受冻率高达99%以上。核桃幼树新发枝芽受冻萎蔫,枝干抽干。经过4月6日、9日、10日连续3次低温冻害,全县苹果、桃、梨、杏、李子等杂果几近绝产,经济损失共计13344.84万元。
4 气象预报服务及应急响应情况
为做好4月4日~10日霜冻天气过程的气象服务工作,中宁县气象局加大了监测和服务的力度。4月3日上午,宁夏气象局启动重大气象服务Ⅳ级应急响应命令,中宁县气象局即刻进入重大气象服务Ⅳ级应急响应状态,并根据应急响应命令要求全面做好气象服务工作,及时进行了跟踪服务。
4月3日11时中宁县气象局寒潮蓝色、大风蓝色、沙尘暴黄色、霜冻橙色预警,并进行了服务,同时启动Ⅳ级应急响应。5日夜间气温达-2.0℃、-3.0℃及之后隔半小时通知林场,进行霜冻防治。
4月8日中宁县气象局于11时25分霜冻橙色预警信号:“预计4月9日和10日清晨,全县最低气温在-7~-2℃,有霜冻,请注意防寒防冻。”服务人员及时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服务。县林业和枸杞产业发展局根据天气预报制定了中宁县果树低温霜冻防治措施,下发各乡镇场实施;接到低温来袭的气象信息后,县林业和枸杞产业发展局通过中宁电视台了低温霜冻防治信息,进行多天多时连续滚动播放;同时通过联通、移动、电信等通信单位向手机用户了低温霜冻防治短信;低温冻害期间,进行了跟踪气象服务。各部门、农户都采取了相应的防冻措施,霜冻来临前夕,轿子山林场、清水河林场对所有果园进行灌水防冻;在4月6日、9日、10日凌晨组织果农在果园点燃柴草放烟防冻。
虽然预报准确,服务及时,防御措施得力,但由于4月5日晚上至10日凌晨,连续3次气温下降,且零下温度持续均达10h,致使全县各类果树花芽严重受冻,中宁县林果业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中宁县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组成冻害调查小组,深入中宁县进行了灾情调查,并向县委、政府及区、市气象局汇报了灾情。
5 对霜冻气象服务中存在问题的思考
5.1 存在的问题
5.1.1 区域自动站分布密度太大,资料的代表性不强
需要继续增加区域自动站的建立,加密气象监测网。在大的农业基地、容易发生气象灾害的地方增建自动气象站,以保证资料的代表性,服务的针对性。
5.1.2 服务的精细化程度有待提高
对乡、村、基地、农户服务的针对性、局地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5.1.3 进一步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率、气象服务的及时性,针对性。
5.2 有效预防方法的探讨
5.2.1 做好霜冻天气的预报工作
提前作出霜冻天气的预报,包括重霜冻、较冻霜冻、轻霜冻,建议农户做好霜冻防御的准备工作。
防冻害的农业措施范文6
根据小麦受冻后的植株症状表现可分为严重冻害和一般冻害。严重冻害发生在已拔节或即将拔节的麦田,主茎和大分蘖生长点的幼穗受冻,生长点不透明,萎缩变形,失水干枯,心叶不出,逐渐死亡。因为在一株小麦中,主茎和大分蘖的发育进程比小分蘖早,先进入拔节期,所以主茎和大分蘖容易遭受冻害,而小分蘖不会受冻。在小麦遭受严重冻害后及时采取肥水促进,这些小分蘖还可以抽穗,但穗小,粒重轻,严重影响产量。一般冻害发生在没有拔节的麦田,症状表现为叶片受冻,黄白干枯,但主茎和分蘖没有冻死,对小麦产量影响很小。
二、发生冻害的原因
1.气候因素。近年来的暖冬现象使小麦在越冬初期的日均温度较常年偏高2~3℃,由于受暖冬气候的影响,小麦生长发育进程加快,拔节期提前,抗冻性降低。而越冬期间或越冬期过后温度骤降至-10℃左右,随后低温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种强降温及持续的低温天气使没有经过抗寒锻炼的小麦遭遇冻害。
2.耕作因素。在小麦种植区,相当多的农民朋友为了早点外出打工,早早把小麦播种完毕。播种偏早时,土壤水分充足,促使小麦旺长,造成小麦冬前拔节,有机物积累减少,抗寒能力降低,冻害来临时麦苗受损严重或者部分农民为抢墒播种,大多数地块整地粗放,造成麦苗落土较深,形成弱苗;田土坷垃大,不利于根系下扎,麦苗素质差,同时冷空气易侵入土下,冻伤根系;覆土不匀,形成露籽苗易受冻害。另外,三沟不配套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因为排水不良,易发生冰冻现象,从而导致小麦冻害发生。
3.肥力因素。部分农民在农业种植上过多依赖化肥或因图省事在小麦播种时施肥量过大且将氮肥一次性作基肥施用,造成小麦冬前旺长,极易发生冻害。而冬前缺肥的田块,麦苗幼苗黄瘦,叶片小,生长缓慢,分蘖少,积累的糖分少,不耐冻,在气温骤降时易受冻害。
4.田间管理因素。由于受传统种植习惯的影响,农民往往对种下地的小麦疏于管理。也有一些农民急于外出打工在刚将小麦种下地后就匆匆地远离家而去,致使小麦在以后的生长过程中缺乏管理,对于麦田受旱受涝、麦苗旺长等不能及时处理,这也给以后的小麦冻害埋下了隐患。
三、预防冻害的措施。
小麦冻害包括冬季冻害、春霜冻害和低温冷害三种类型,其中尤以3、4月份出现的春霜冻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最重。因此,采取有力的措施可以减轻或防止晚霜冻害。
1.提高播种质量,培育冬前壮苗。首先,小麦在播种前要施有机肥60.0~67.5thm2、尿素300~375kghm2、磷肥600~900kghm2,以上3肥配合,随耕1次垫底。遇旱浇好底墒水,做到精细整地,达到地平、土细、墒好。其次,小麦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精选过筛,使籽粒饱满,大小均匀;要进行晒种和种子发芽试验,确保种子的发芽率要大于95%;要进行药剂拌种、浸种等处理。最后,小麦要适时、适量、适深播种。
2.加强田间综合管理,控旺苗促弱苗,安全越冬。对已出现旺长趋势的麦田,可喷施植物生长延缓剂,延缓麦苗生长。对于晚播小弱苗、独脚苗、渍害苗、药害苗、底肥不足的麦田,可在冬前追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50~225kghm2,抑制麦苗旺长,促进分蘖和根系生长。
3.适时冬灌,安全越冬。适时冬灌,是预防小麦冬季冻害的有效措施,并且可以为小麦春季生长蓄足水分,达到冬水春用,春旱冬防的效果。冬灌可形成良好的土壤水分环境,调节耕层中的土壤养分,提高土壤的热容量,一般可提高地温1~3℃,同时可以弥合土缝,促进长大蘖、育壮苗。冬灌要以气温在4℃时浇水为宜,如果气温低于4℃时冬灌就有发生冻害的危险。四、冬季冻害发生后的补救措施
发生冻害后的麦田不能轻易毁掉改种其他作物。在一株小麦中小分蘖和小分蘖的蘖芽经过肥水促进可以生长发育成能成穗的有效分蘖。
因此,要及时采取追肥、浇水、喷洒生长素等补救措施,促进小麦生长发育。一是加强肥水管理。对于叶片受冻、而幼穗未完全受冻的,即麦苗基部叶片变黄,叶尖枯萎的麦田,应抢早浇水,防止幼穗脱水致死。对于幼穗已受冻的,应及时追施速效氮肥,每亩施尿素10公斤或碳酸氢铵20~30公斤,并结合浇水促使受冻麦苗尽快恢复生长,促进分蘖成穗。二是中耕保墒,提高地温。受冻害的麦田要及时进行中耕松土,蓄水提温,促进小麦生长发育,弥补冻害损失。
总之,要保证小麦的高产,农业部门需加大相关农业知识的宣传力度,防患于未然。当小麦遭受冻害后,应及时帮助从业者采取科学的预防和补救措施,要搞好以促为主的麦田中后期管理,使冻害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使小麦生产趋利避害,达到高产稳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