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水产养殖科技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水产养殖科技范文1
在明确水产养殖专业高职层次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名特优水产动物养殖技术理论教学讲授过程中不追求系统性和完整性,采取“实用”原则。例如讲授“海蜇的养殖技术”时,重点讲述了海蜇的苗种培育以及近几年兴起的海蜇大规模苗种养殖技术。在讲授“河豚的养殖技术”时,重点讲授了辽西沿海兴起的河豚网箱养殖技术。在讲授“大菱鲆的养殖技术”时,针对辽宁葫芦岛沿海地区是我国大菱鲆的养殖基地,以及大菱鲆养殖过程中药残问题,重点讲授了大菱鲆的健康养殖技术。在讲授“牙鲆的养殖技术”内容时,增加了全雌牙鲆苗种培育技术等内容。由于近几年来海参养殖业在辽宁沿海地区发展迅速,所以在讲授“海参的养殖技术”时,海参苗种的培育技术和海参的池塘养殖技术都作为重点进行了讲解,另外还增加了逐渐成熟的海参苗种网箱培育技术。
二、理论教学方式改革
1.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
传统的水产专业养殖课教学方式是教师对书本知识进行课堂讲授,教师写板书,学生记笔记,造成教学内容枯燥无味,学生学习热情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1]。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多媒体在许多领域已广泛应用,并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通过在水产专业养殖课教学中引入多媒体这一教学手段,课堂讲授过程中增加大量的生产图片,同时配合视频录像,大大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更直观地看到水产动物育苗及养殖过程中各种设施,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通过近几年教学效果评价来看,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重视绪论讲解
虽然大多数选择水产养殖专业的学生对水产这一行业都有一定的爱好和兴趣,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学生会慢慢对枯燥的理论课失去兴趣。如何让学生把这门课程学好,该课程的第一节课也就是绪论内容讲解就显得尤为重要[3]。绪论对任何一门课来讲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引发学生对该课兴趣的关键所在,因此笔者对该课程的绪论内容进行了一些改革。首先介绍近五年水产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由于近几年来大多数毕业生从事海参的苗种培育工作,所以要求学生学好本门课程的理论知识就非常关键。在绪论这节课时首先需要和学生进行面对面心贴心地探讨与交流,让学生在脑海中对这门课程有理性认识。其次,让大家对一些知名企业有所了解,以及这些知名企业家的创业致富过程。通过这些内容激发学生对水产行业的兴趣和激情。
三、实践教学方法改革
高职水产养殖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一线的高级技术人才[4]。名特优水产动物养殖技术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为提高学生实践技能,我们采取了校内实验实训、校外生产实习相结合的办法来加强学生技能。实验课主要包括牙鲆、大菱鲆等品种的生物学特征的认识和雌雄鉴别等内容。实习实训课安排学生去海参育苗生产厂家,直接参与海参的人工繁殖、苗种培育等过程;并组织学生参观海参养殖场、牙鲆、大菱鲆养殖场。通过切身体会,增强所学到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水产养殖科技范文2
1.1指标设计
当前学者利用DEA方法研究农业全要素生产效率时,产出指标经常使用农林牧渔总产值和农民人均农业经营纯收入,投入指标以农业从业人员、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和化肥施用量等指标为主。本文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使用的农业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及其定义如下。水产养殖业产出以1990年价格的水产养殖业总产值进行计算,其中包括以1990年价格计算的海水养殖产品总产值和淡水养殖产品总产值,采用水产品价格指数进行折算。水产养殖业投入主要包括养殖专业劳动力、养殖面积、养殖固定资产投入与养殖中间消耗等4个方面。①渔业劳动力包括捕捞专业劳动力、养殖专业劳动力、兼业劳动力和后勤服务人员,后两个指标为概括性指标。为了统一口径,本研究选用养殖专业劳动力作为养殖劳动力指标。②水产养殖面积为每年的海水养殖面积和淡水养殖面积之和。③水产养殖固定资产投资为每年的海水养殖固定资产投资和淡水养殖固定资产投资之和。
1.2数据来源
在确定水产养殖业的投入与产出指标之后,着手进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本研究设计指标数据中,海水养殖产品总产值、淡水养殖产品总产值、养殖专业劳动力、养殖面积、海水养殖固定资产投资与淡水养殖固定资产投资等6个指标的数据主要来自《中国渔业统计年鉴(1990-2010)》,其中养殖固定资产投资指标的2008年和2009年数据为预测值;渔业中间消耗指标的数据来自《中国农村统计年鉴(1991-2010)》。水产品价格指数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来自《中国统计年鉴(1991-2010)》。
2水产养殖业生产效率计算结果分析
2.1综合效率计算结果分析
选用DEAP2.1软件来进行模型的运算,得到的综合效率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中国水产养殖业的生产综合效率指数、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和规模效率变化指数的趋势基本一致。1990-2009年间,中国水产养殖业的综合效率效果一般,有8年为DEA有效,12年为非DEA有效,且两年的综合效率指数在0.9以下。在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综合作用下,水产养殖业综合效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波动现象,1990-1992年间,中国水产养殖业的综合效率相对稳定;1993-1999年间,水产养殖业的综合效率波动较大;2000-2009年间,水产养殖业的综合效率又相对稳定。而由规模效益状态分析结果可知,除了2008年之外,非DEA有效年份的规模收益均处于递增阶段,且1996-2005年间的非DEA有效年份,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均低于规模效率变化指数。以上两种情况表明,水产养殖业非DEA有效的主要原因是养殖技术进步水平低和规模经营水平低共同造成的。
2.2投影分析
为了更好地找到水产养殖业非DEA有效的深层原因,调整投入产出结构,提升水产养殖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本研究将对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均无效年份的模型测评结果投影所产生的数据进行分析。由于篇幅限制,未将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均无效年份的投影数据进行一一列举,因此,采用加总的进行分析,对水产养殖业投入与产出的调整方向进行分析,具体数据详见表2。由表2可知,中国水产养殖业产出不存在冗余,而投入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冗余,即保持现有水产养殖产出水平情况下,养殖专业劳动力、养殖面积、固定资产投入与中间消耗的投入可分别减少9.38%、7.78%、5.46%、7.23%,从而降低投入成本,提高水产养殖业的经济效益。
2.3曼奎斯特生产效率指数分析
运用几何平均法,同样借助DEAP2.1软件,计算中国水产养殖业全要素生产效率指数(Malmquist指数)及其构成要素的变化情况(表3)。1990-2009年间,水产养殖业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为1,由于篇幅限制在表3中未体现。由表3可知,1990-2009年间,水产养殖业全要素生产效率的平均增长率为-3.6%,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缓慢,没能为水产养殖业发展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技术效率指数均为1,说明水产养殖业重视养殖技术的推广与应用,现有水产养殖技术得到有效的充分利用,应继续保持此良好现状;技术进步率指数存在频繁且较大幅度的变动,这可能与水产养殖技术创新投入增长差异有关。水产养殖业全要素生产效率指数的分解结果表明,中国水产养殖业仍处在粗放式发展阶段,水产养殖业的产值增长主要源于劳动力、养殖面积、固定资产和中间消耗等资料的大量投入。
3水产养殖业生产效率的关键影响因素识别
3.1潜在影响因素设计与数据收集
因为全要素生产效率指数的变动主要由技术进步率指数的变动引起的,本文主要从技术创新与推广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投入情况来寻找全要素生产效率指数变动的原因。因此,本文初步设计的潜在影响因素包括:年末科技研发人员数量、每年科技研发经费投入金额、年末技术推广人员数量、每年技术推广经费投入额、每年培训渔民人数。潜在影响因素设计完成后,笔者利用《中国渔业统计年鉴》进行数据收集。经过收据收集整理发现,未能找到每年科技研发投入的相关数据,因此,首先剔除了每年科技研发经费投入指标,而用每年科教活动固定资产投入金额来替代。由于有些因素在某些年份没有统计,在进行整理后,只有1997-2007年间所有因素统计数据齐全。因此,只取该11年的数据进行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3.2关键影响因素识别结果分析
在确定全要素生产效率指数变动的潜在影响因素后,以1997-2007年间的全要素生产效率指数(SCXL)为因变量,以年末科技研发人员数量、每年科教活动固定资产投入金额、年末技术推广人员数量、每年技术推广经费投入额、每年培训渔民人数等5个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利用SPSS17.0软件中的向后逐步回归功能,进行初步多元线性回归,结果DW统计值仅为2.678,存在负自相关问题。因此,利用加权的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进行补救,DW统计值有了较大幅度的降低,降为1.710,较为接近2。由表4可知,回归模型调整后的拟合优度R2=0.704,说明模型的拟合优度较好;同时,由表5可知,回归模型的F值为8.936,p值为0.009,说明模型的拟合优度是非常显著的,至少有部分变量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如KYRY、TGJF和PRRS。由表6可知,KYRY、TGJF、PXRS的t统计值分析为4.921、4.978、4.837,p值均为0.002,表明以上3个解释变量在95%的置信度下非常显著;同时,3个解释变量的VIF统计值分别为9.693、5.981、4.509,均小于10,说明模型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
4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4.1研究结论
首先,水产养殖业的生效率评价结果显示:1900-2009年间,中国养殖业的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平均值呈现下降状态,导致水产养殖业综合效率和曼奎斯特全要素生产效率出现下降;中国水产养殖业产出不存在冗余,而投入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冗余。其次,水产养殖业生产效率的关键影响因素识别结果显示:水产养殖业的全要素生产效率指数与年末科技研发人员数量、每年技术推广经费投入额和每年培训渔民人数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4.2政策建议
4.2.1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完善水产养殖科技创新体系政府无法控制水产养殖主体的要素投入,而只能通过提高技术创新与推广,提升养殖主体的规模效率和要素生产效率。首先,政府应加大水产养殖科技研发人员的培养与培训投入,结合运用高校培养、科研机构培养、企业培养、产学研合作培养等方式,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为科技创新奠定人才基础;其次,加大财政科技投入,通过科技专项、自选科技项目、委托科技项目等形式,对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进行水产养殖技术研发提供财政拨款资金,同时,通过税收减免、贷款扶持等优惠政策,鼓励养殖企业根据自身遇到的技术难题进行技术攻关,平衡水产养殖技术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活动。
水产养殖科技范文3
作为全国无公害产品基地和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双河水产养殖基地已小有名气。“高温季节鱼塘缺氧可以做到提前预警,全自动供氧预警系统可有效应对鱼类缺氧。只要打开视频监控,就算管理员不在现场,鱼塘的每个角落也都能看得一清二楚,不仅省去了技术人员来回奔波的麻烦,也使得饲养管理更加科学、准确!”养殖基地管理人员欣喜地对记者说。
柳叶河是贯穿西平东西的主要河道,双河水产养殖基地背靠柳叶河水域,沿河农户对水产养殖有着娴熟的技艺和深厚的情感。双河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围绕草鱼无公害养殖这一主推技术,制定了详细的养殖技术规程,按照水深3米,鱼池浆砌、设施配套、排灌分离的基本要求,开展草鱼高密度分层混养、甲鱼混养和精养鱼池高效健康养殖,年产成鱼30万斤以上,年创效益50万元以上,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双河水产养殖基地是西平县现代渔业迅猛发展的一个缩影。据介绍,西平县现有养殖水面3万多亩,年水产品产量6800吨,养殖品种10余个。已创建农业部水产养殖健康养殖示范场1个,河南省健康养殖示范场5个;认定无公害水产品产地6处,5个品种通过无公害水产品认证,拥有河南省农业厅标准化健康养殖示范基地1个,市级标准化养殖示范区10个;水产专业养殖有限公司及水产专业养殖合作社达23家。
西平县水产业生产经历了一个较为曲折的发展过程。2013年以前,水产养殖多以家庭分散经营为主,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推广滞后,缺乏品牌意识,市场竞争力不强,经济效益不高。2013年以来,国家作出了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渔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战略规划和部署,西平县农业局水产部门因势利导,以发展培育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水产养殖协会为突破口,把众多分散的水产养殖经营者组织起来,通过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管理,规范从业者的生产经营行为,使他们抱团发展,告别了单打独斗、孤军奋战的局面,增强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据西平县水产站站长徐伟民介绍,在技术推广上,他们充分利用基层水产推广补助项目开展的有利时机,重点推广了池塘高产养殖、鱼病综合防治等技术,着力推进渔业经济合作组织建设,进一步提高了自我服务能力,在养殖模式优化方面形成了几大亮点,其中最具特色和规模的有黄鳝、中华鳖、泥鳅生态养殖,高密度草鱼分层混养,河道微流水网箱养殖大闸蟹、美国加州淡水鲈鱼、家庭庭院立体养殖观赏龟等。在基层水产推广补助项目实施前,西平县水产养殖基本上处于半精养和靠天放养状态,不注重资源保护,不控制放养密度,不重视投饵管理和水质调控,养殖效益不高,一般亩产1000斤以下,亩平均产值不足5000元。2013年项目实施后,当年11月,全县仅四大家鱼产量就达38.6万斤,其中有670亩坑塘亩产超过2000斤。尤其是双河水产养殖示范基地草鱼高密度混养模式的推广,使西平的水产养殖环境大为改善,套养的鲢鳙鱼长势喜人,引来全县200多户养殖户来双河基地“取经”。去年,县水产站在全县重点推广了这一养殖模式,使主推的养殖品种和养殖模式落实到户。
西平县农业局水产部门积极发挥组织协调作用,规范合作社运行管理,督查指导协会积极做好内部制度建设工作,在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的同时,实行服务承诺制,坚持实施协会理事带动会员、会员带动辐射户的帮扶措施,努力做好水产养殖技术推广和水产品营销,依托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和水产科技示范基地,积极打造诚信协会服务平台。
西平县农业局水产部门充分发挥技术、人才、信息优势,组织指导协会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积极开展渔业科技培训及科普宣传活动。在养殖密集的乡镇开展水产科技下乡活动,现场提供水产科技服务,并在县电视台举办水产科技专题讲座。组织会员到水产养殖先进省市参观考察,重点围绕水质调控技术、渔业投入品监管、新型增氧技术进行学习并加以推广。充分利用水产科技示范基地鱼病快诊网络系统,大力推广实时鱼病快诊,解决了渔业养殖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
水产养殖科技范文4
[论文摘要]近年来,鹿寨县渔业生产发展较快。但是针对这几年水产养殖业的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养,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程度低资金投入不足,制约了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渔业水域环境污染和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等存在制约问题。通过加强水产养殖管理制度建设,规范养殖生产管理,加大科技投入,抓好试点示范和技术培训,增加科技含量,推广新技术、新成果取得明显成效。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养殖品种结构等措施。使得水产业发展走上稳定、走向规模、走出效益。
近年来,鹿寨县渔业生产发展较快,据2008年统计,全县养殖水面达24400亩,其中山塘水库养殖面积12330亩,池塘养殖面积12168亩,网箱养鱼面积1500平方米,淡水水产品总产量达6717吨,比2007年增加571吨,增长8.5%,实现产值4338万元,占农业产值的1.58%。水产品产量每年以8%左右的速度递增,己逐步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
一、自然条件和生物资源
鹿寨县交通便利、通讯发达,地处桂中稍偏北,属亚热带向中热带过渡地带。气候温和,热量丰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太阳辐射多,光热、水量基本同步,年均降雨量为1672毫米。全县有集雨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22条,全长1100公里。面积7万多亩,山塘水库1812处,面积2万多亩,池塘面积1.3万多亩。现有河流鱼类资源丰富,共有鱼类110多种,主要经济鱼类近40个品种。贝类、甲壳类、两栖爬行类、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水生植物、陆生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发展渔业生产有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
二、渔业生产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渔业生产发展现状
“十五”期间以来,鹿寨县渔业生产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全县养殖水面由2000年的2.2万亩增加到2007年的2.75万亩,增加了0.55万亩,增长25%;养殖产量由2000年的4776吨增加到2008年的7617吨,增加了2841吨,增长59.48%;单位面积产量由2000年的217公斤增加到2008年的275公斤,增加58公斤,增长26.73%;水产养殖劳力由2000年的0.65万人增加到2008年的0.76万人,增加0.11万人,养殖渔民人均收入由2000年的4408元增加到2008年的5710元,增加1302元,增长29.54%;全县人均占有鱼量由2000年的12.56公斤增加到2008年的19.3公斤;2000年全县水产品总产值2865万元,2008年全县水产品总产值4338万元,增加1473万元,增长51.41%,占农业产值的1.58%。
“十五”期末以来,我县水产养殖业发展变化很大,在养殖方法和措施上不断更新。由科学养殖取代了天然养殖,提高了养殖产量;由投放大规格鱼种取代小规格鱼种放养,提早起捕商品鱼;由多层次、多品种的立体养殖取代了单一品种养殖,提高了水体中饵料利用率;由养殖名贵鱼逐步取代部分常规品种鱼,提高了渔业经济效益;由单一追求养殖数量逐步向数量和质量转变,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逐步建立了一批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的规模养殖基地,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产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二)主要经验及存在问题
1、主要经验
(1)政府重视,加强领导。水产养殖业作为大农业的一个组成部分,近年来,已经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优势,各级政府十分重视,把它作为我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项具体工作来抓,并提出了适合我县水产养殖业发展的配套政策和鼓励政策,鼓励农民利用非基本农田保护外的低洼低产田和荒地进行鱼塘改造,充分利用原丢荒的山塘水库进行科学养殖,积极调整水产业内部结构、品种结构和区域结构,综合开发大水面养殖,全县水产养殖面积和产量逐年增加。
(2)加大科技投入,增加科技含量,推广新技术、新成果取得明显成效。多年来,我县不断加大渔业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和应用。2003年参与了“柳州市池塘万元水面养殖项目”实施,2005年我县实施了“罗非鱼标准化养殖”等项目,以科技项目为依托,不断推广各种新技术、新成果取得了显著成效。近年来,又推广了大水面积综合利用化肥养鱼技术;80:20养鱼技术及配合全价颗粒饲料养鱼技术等。由于各种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全县渔业总产量稳步增长。
(3)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养殖品种结构,推广优良、优质新品种。近年来,我县在品种结构调整上下功夫。坚持保大宗推优良的原则。在保留大宗品种草、鲤、鲢、鳙鱼养殖的基础上,加大优良、优质品种鱼的引进和推广,积极引导广大渔农调整养殖品种结构,发展优良、优质品种鱼类养殖,提高养殖经济效益。培育引进优质品种近20种。其主要品种有黄沙鳖、黄桑鱼、大口鲶、杂交鲶、本地鲶、本地塘虱、光倒刺鲃、倒刺鲃、银鲫、东北鲫、湘云鲫等,逐步形成了以养殖黄沙鳖为主的养殖基地。
(4)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建立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渔业主管部门及水产技术推广机构加强对养殖户的培训及技术指导,提高整体养殖技术水平,并实行技物结合,推广各种新技术、新品种,引进或调运各种渔用物资。加强向渔农提供渔业政策、生产信息、流通信息、鱼病防治、安全生产等有关方面技术和信息,推动了我县渔业生产的发展。
2、存在问题
(1)水产养殖业的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基础设施仍十分薄弱,池塘老化严重,基本上属于泥基塘,池塘淤泥过深;未有良种繁育基地,示范工作难度较大;很大部分池塘山塘水源来源于天然降水或自然沟水,缩短了养殖周期,降低了产量。
(2)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程度低。我县水产养殖基本上是以个体小规模分散经营为主,养殖从业人员文化水平低,综合素质不高,标准化养殖程度低,致使水产品食用安全未有保障。规模化、标准化养殖面积还不够大,尚未形成,规模化、标准化养殖程度仍较低,所有这些都不能适应现代渔业生产发展的需要。
(3)资金投入不足,制约了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科技推广经费几乎为零,各种项目经费的投入较少,制约了渔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4)渔业水域环境污染和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仍然有待解决。近年来,由于一些企业超标排污造成渔业水域污染而发生鱼塘和江河死鱼的现象时有发生,给渔业生产带来了较严重的负面影响。由于渔业水域环境污染,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十分突出。
三、渔业生产面临的形势和发展潜力
(一)面临的形势
近年来,水产品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产业结构不合理、低质廉价水产品过多,优质产品比例不高,效益偏低,在一定程度上挫伤养殖生产者的积极性;区位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品牌产品未有创出,规模化、产业化生产没有形成。标准化养殖程度低,水产品质量安全未能保障,渔业基础设施、科技推广手段落后;科技含量不高,产品流通不畅,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都有待于解决。
(二)发展潜力
1、改造低产池塘,提高池塘产量,发展潜力较大:我县浅水塘、漏水塘占的比例还较大,如能加以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底质改造使其形成深水塘,保水塘则可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加快提高渔业科技水平,在养殖模式、饵料选择、苗种培育和品种选择上做好文章,提高产量及效益方面潜力还很大。
2、江河网箱养鱼、水库养鱼及水库网箱养鱼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我县有集雨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22条,全长1100公里,主要河流有洛江、洛清江、石榴河等,洛清江是县境内的主要干流,县境内己建成黄冕电站、江口电站、龙兴电站,每个电站筑坝后上游水流平稳,库容量增大,适宜于一定容量网箱养鱼,同时全县有蓄水工程883座,其中较大的水库有18个,有可利用水面近10万亩,综合开发大水库,发展网箱养殖潜力较大。目前,我县水库养鱼产量相对较低,只要增加科技含量,加大投入仍还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3、稻田养鱼发展潜力较大:我县稻田养鱼有着忧悠的历史,建国初还形成一定的规模,后由于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等原因,养殖面积和产量一度下降,到2008年养殖面积不到1000亩。目前,我县有保水田15万亩,只要采用科学的生态养殖技术、稻田养鱼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
4、开发地方优质种养殖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我县水产品资源丰富,本地鳖、黄桑鱼、鳝鱼等优质水产品肉质品位好,价格高,市场供不应求,养殖前景好,只要开展深入研究,采取科学的仿生态健康养殖方法,保持肉质品位,保证产品质量,提高养殖产量,并上规模、上档次,形成生产优势突出,商品供给能力强的区域化生产格局,大力发展地方特色水产品养殖具有较强的潜力。四、发展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重点
(一)总体思路
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县渔业生产,认真贯彻执行相关法律法规。优化产业结构,鼓励和发展优势品种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积极培育龙头企业,推进水产养殖业产业化经营。依靠科技与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提升养殖水产品质量,增强水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水产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1、稳定政策,强化管理,依靠科技,完善服务,增加投入。
2、因地制宜,调整结构,在集约化、规模化上下工夫,大力发展大水面网箱养殖,提高名优水产品比例。
3、以渔为主,多种经营,综合利用,全面发展。搞活水产品加工和流通,走产供销一体化,农工渔相结合的道路,促进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迈进。
(三)发展重点
1、发挥区域资源优势,调整优化品种结构,合理配置资源,加快不同特色区域养殖发展。不断扩展区域特色产品养殖,建设优势产品产业带,打造区域特色产品。大力发展地方特色养殖,同时注重培育优势品种,打造品牌走向市场。
2、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推进产业化经营。通过招商引资等途径,以“公司+基地+农户”等多种形式,进行产业化经营,推进水产养殖业向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产业化发展。
3、加强优良品种选育,提高良种覆盖率。(1)加快水产良种场建设。争取有关部门支持或引导群众建立良种繁育示范基地,通过实验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形成水产苗种繁育体系。(2)采取选育与引种并举的措施,推进养殖苗种良种化。重点开展洛清江等河流名贵鱼类如光倒刺鲃、黄颡鱼、本地鳖、班鱼等的繁殖驯养。同时有计划地引进优良品种,不断丰富和满足养殖生产需要。通过引进繁养,实现苗种生产供应良种化。
4、全面实施标准化生产,不断提高产品质量。(1)推行无公害水产品养殖系列标准。严格按照水产养殖标准组织生产,严格水产品质量标准,确保产品质量安全;严格投入品使用和休药期制度,确保无药物残留;严格执行无公害水产品国家标准,提高养殖业产品质量,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2)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优势,建立优势养殖产品标准化无公害养殖示范基地,带动水产养殖业向无公害化发展。
5、加强和完善水产养殖基础设施和保障体系建设。(1)进一步完善水产养殖水源、电力、交通、场地以及重点项目的设施建设。(2)建立和完善水产养殖保障体系。一是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二是渔业环境监测体系建设;三是病害防治体系建设;四是水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建设;。五是服务体系建设。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水产养殖管理制度建设,规范养殖生产管理。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我县水产养殖证制度建设,通过完善水域养殖证制度,切实维护养殖生产者的合法权益,保护渔业水域生态环境,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促进水产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加强水产养殖苗种生产和流通管理,把好苗种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切实加强水产养殖苗种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种质资源,加强水产品苗种选育和苗种生产经营管理,提高水产苗种质量。一是搞好苗种生产基地建设和管理,确保苗种的规格和质量;二是加强苗种流通管理,做好苗种质量鉴定和检疫,防止疾病蔓延。
(三)抓好试点示范。按照各乡镇养殖特点和不同的养殖区域,扎实抓好试点示范工作。一是抓好池塘、山塘水库“四大家鱼”高产养殖试点示范工作;二是抓好坑塘流水养殖示范工作,培育农民增收新亮点;三是抓好优质水产品养殖试点示范工作;四是抓好大水面网箱养鱼试点示范工作;五是抓好稻田养鱼试点示范工作。通过不断试验示范,总结配套技术,扩大推广面积,整体推进渔业生产发展。
(四)加强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把好产品质量关。鼓励和倡导水产养殖单位和个人发展健康养殖,减少水产养殖病害发生,控制养殖用药,保证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推广标准化养殖,生态养殖,保护养殖水域环境。一是加强养殖用水管理,禁止将不符合水质标准的水源用于水产养殖;二是加强养殖生产管理,严格按健康养殖标准和规范组织生产;三是加强渔用饲料和水产养殖用药管理,严禁使用违禁投入品,严格执行休药期制度;四是加强养殖水产品药物残留的监控,做好药物残留抽样检测工作。
水产养殖科技范文5
[关键词] 淡水养殖业 鱼病 治疗方案 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 S9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5-0282-01
引言
我国淡水养殖业中的养殖病害严重阻碍了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给国家经济造成损失的同时也给我国的水产养殖的生存带来了巨大的威胁。我国的一些水产养殖户在遇到鱼病时通常会出现病急乱投医的现象,不仅耽误了对鱼病进行治疗的最好时机,还给自己带来了毁灭性的的经济损失。因此,我国水产养殖户的当务之急就是提高对淡水养殖鱼病的诊断与诊治以及提高鱼病治疗的效果,本文就对水产养殖户如何提高鱼病治疗效果的要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阐述。
一、水产养殖户如何正确的对鱼病进行诊治
水产养殖户只有在第一时间对鱼病进行正确的诊断,才能为鱼病的治疗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进而在接下来的鱼病治疗中使其取得最大的治疗效果。从我国的淡水养殖总体情况来看,大部分的水产养殖户都不具备及时对鱼病做出正确诊断的能力,因此,水产养殖户一旦遇到鱼病鱼害的现象都要求助于专业的水产技术人员,水产技术人员在对鱼病进行诊断的时候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养殖鱼的种类、鱼病出现的部位、鱼病产生的季节因素以及水环境各项因素是否达标等方面,另外鱼病不能凭借肉眼做出诊断的时候还需要水产技术人员结合镜检对鱼病鱼害做出正确的诊断。
二、导致水产养殖鱼病发生的主要因素
水生动物的生存离不开水,因此水生动物会在水中进行一切生命活动,摄食、呼吸、排泄以及繁殖这些现象都会对水生动物的生存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水质的不达标是导致水产养殖鱼病发生的重要因素。水生动物的生存环境与陆地环境相比更容易产生更多的病原体,水生动物的生存环境中溶氧量、温度、ph值、无机三氮等各种理化因子都会关系到鱼类的生长发育问题,一旦不适合鱼类的生长状况就会导致水产养殖鱼病发生。在水产养殖的池塘当中,鱼类放养的密度、人工投饵量的变化以及鱼类的排泄量都会对水生动物的生存环境造成污染,水体环境的恶化会使得鱼类的抗病能力降低,进而造成鱼病的发生。
另外,水产养殖业鱼病鱼害的发生跟季节变化有着十分大的关系,由于春秋季节的水温较高鱼类的生长便会持续一个飞速增长的阶段,与此同时在春秋季节各种细菌和病毒的繁殖也会更加旺盛起来,进而水产养殖业很容易滋生和爆发传染性鱼病。在夏秋季节,最常见的鱼病包括:细菌性鱼病、病毒性鱼病、以及原虫性鱼病,在这种寄生虫十分活跃的夏秋季节,必须对水产养殖业做好到位的预防措施,避免爆发性鱼病的产生。
由于春冬季节的水温较低,水产养殖户在进行鱼类捕捞、对池塘进行清理、以及对鱼种进行投放的时候一些对鱼类造成机械性的损伤是不可避免的,面对这种情况的发生,水产养殖户应尽快采取消毒措施,避免产生水霉病的现象发生;在春冬季节,寄生虫类是鱼病的另一种表现方法,在水库以及湖泊等大水面的养殖区域中寄生虫类鱼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这是由于这些大局域睡眠没法落实清塘寄生虫的原因造成的。
三、水产养殖户如何提高鱼病的治疗效果
水产养殖户对鱼病进行诊治时用药不仅根据放养的品种还必须结合自己的池塘条件,对症下药可以快速的提高鱼病的治疗效果;水产养殖业的病急乱投医以及药物的滥用都会给鱼病的病情造成耽误,进而产生不必要的副作用。
另外,水产养殖户对鱼病进行用药的时候一定严格按照药物的用量规格,避免药物在超出有效剂量范围之后给养殖环境带来的毒性以及用药剂量的过小起不到治疗效果的现象,因此,水产养殖户在对鱼病进行用药之前一定要对药量进行准确的称量,根据水体和鱼的存塘量精确的计算出池塘所需的药物量。就我国的水体养殖户的养殖现象来看,几乎所有的水产养殖户都不能对自己的养殖水体进行精确的测量,而是对自家池塘面积、寻水体积以及存塘量进行一个大致的估计,长期如此,水产养殖户由于使用药物的不适量导致大批鱼类出现鱼病鱼害的现象也就见怪不怪了。
最后,在水产养殖中及时发现鱼病并且及时治疗也能提高鱼病的治疗效果,水产养殖户应该避免延误治疗的现象发生,水产养殖户一旦发现鱼吃食状况差、个别鱼类单独漫游或者个别鱼类死亡时都应该高度重视起来,避免大批鱼类死亡的显现,这样一来不仅减少治疗的难度也避免给自己带来巨大的损失。水产业养殖户要时刻牢记发现死鱼及时捞出并且妥善处理的原则,避免鱼病发生二次传染,给水产养殖户带来经济上巨大的损失。
四、结语
如今,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科技的迅速发展也达到了令人们惊叹的地步,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有关水产养殖的科研人员已经研制出了一套针对养殖业的鱼病诊断专家系统,完善的鱼病诊断专家系统是一种跨领域结合的产物,完美的使我国的传统渔业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融合在了一起,为我国的水产养殖业的鱼害鱼病频繁发生的现象起到了抑制作用,因此,我国有关水体养殖的专业人员应该大力协助水产养殖户进行水产养殖,并且帮助水产养殖户进行鱼病的早诊断和防治工作,进一步提高我国的渔业产量和水产品质量,真正有效的普及科学的水产养殖,并且使之迅速的推广起来。
参考文献
[1]张思朋.治疗鱼病需要把握的几个关键环节[J].渔业致富指南.2013.10(10).
[2]沈毅.宋继宝.叶尚明.张宝明.那立海.张财兵.做好水生动物疫病防控 夯实健康养殖坚实基础――六省(区、市、县)水生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经验交流[J].中国水产.2013.10(05).
水产养殖科技范文6
[关键词] 发展方式 水产 健康发展
[中图分类号] S9-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5-0284-01
近些年来,有不少的养殖户并不按照规定的行为来经营水产方面,而是利用一些不正规的方式来将污水,残渣,小鱼小虾等来排进养殖场,这就造成了养殖场的污染。对养殖场的生物的生长发育也不好,造成水质的污染,底部聚集很多的污染物,另外还有水体的富营养化。这些都不利于水产的健康养殖,或许在短时间内不能发现这个问题,可是如果长时间放任不管就会造成水体严重污染,造成巨大的损失,如果不能及时的更新水质,这样不利于水产行业的发展。政府人员应该转变发展方式来推进水产的健康养殖。
一、水产养殖的现状分析
1.水产养殖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福建宁德的水产的支柱是大黄鱼,在大黄鱼的出口之量非常之大,远销到各个地区,在世界各个地区都有遍及,经营大黄鱼的企业现已经达到了上百家,这个现状是非常令人欣喜的。因为大黄鱼的畅销,已经使得交通运输,贸易,渔业,通讯等等各个方面都得到迅猛发展。与此同时也将一些经济相对贫困的地区的发展也起到推动性作用,缓解了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的因素。
2.水产养殖中的不良因素
在水产养殖的过程中,由于一些不法商家牟取暴利,在处理水产养殖的方面做得不全面,这就使得水质的严重污染,最重要的是水质的污染对很多的方面都有影响。水质的污染会造成水质的硬化,水底就会有很多沉淀的杂质,这样会导致水循环方面受阻,另外水质对水产养殖的方面也是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水质好对水里的生物非常重要,对生物的生长也有影响。如网箱的布置过密,使得水里的生物在水底没有完全的吸收氧气,造成生物缺乏氧气,影响生物正常生长。
二、水产养殖的存在问题
1.政府的制度的不完善
在水产养殖方面,由于政府没有建立系统完善的体系造成一些不法分子钻漏洞,躲避法律。使得其获得最大利益。除此之外,由于不法商贩的不法操作,水产的养殖会被引导到歪斜的道路之上,长此下去各个渠道都会受到影响,这种影响还会对很多人造成伤害。因此,政府部门必须要给水产养殖业设定一个严格的界限,防止不法行为再次发生,同时整顿水产养殖方面不良风气、规范商家行为,使得水产养殖得到更好的规范,得到更好的发展。
2.养殖的方法存在问题
由于很多的养殖户对养殖方法并没有很好的掌握,只是大致了解,那么在养殖的过程中,就会由于方法的不适当,对鱼类的生产是造成很大影响。比如在养殖水产的时候,可能会因为网箱的位置不当,放置过密,而使得鱼类不能获得足够的氧气,缺少氧气,最后造成鱼类死亡。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在鱼类会得“白点病”,这种病会使得鱼类大幅度死亡,病好之后,还会引发细菌感染现象,同样也会造成鱼类成千上万的死亡。养殖的人员一般会在水里施药,希望减少鱼类的死亡量,但是实际效果却不理想,而且这种措施会加剧水质的污染。所以在全国对水产品的巨大需要之下,一定要改变发展的方式,这样才会推进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3.养殖人员的自身问题
在养殖的过程中,对水产接触时间最多的是养殖人员,所以对养殖人员就会有更高的要求,比如在养殖的过程中不能偷工减料,要严格遵守程序,一道一道的做,不能因为工作的繁重就省略其中的一些步骤。这或许在短时间内不会出现什么影响,可是在以后的水产的产出的时候,就会凸显严重影响。最重要的是养殖人员自身也要规范自身的行为,要加强责任心,要对水产养殖有自己的见解。
三、改变发展方式来促进养殖的发展
1.渔业局的规范体系
首先在水产的养殖方面,积极改变生产方式、转变渔业的生产方式来加强渔业的基础建设,规范基地的生产,加强其标准化,规范化,认证制度的完善,还有就是培养鱼类合作社。这些制度需要大家一起来完善,每个人的想法都是独特的,将大家的想法聚集在一起,这对鱼类的养殖就会有更加系统的研究、规范研究方向都有益处,就会在水产的养殖方面有更大的进步。
2.养殖的技术
水产养殖要讲究方法,一定要根据科学的养殖方法来进行水产养殖,比如平时要迅速解除水产生物体内毒素、提高机体免疫能力,恢复正常摄食。此外还要调节、补充水产养殖中微量元素,有效促进鱼虾类机体代谢,防病抗病,提高成活率。降低鱼、虾、蟹、贝等体内的药物残留,协调生物体对氨基酸的平衡吸收,使其色泽光亮,肉质鲜美,提高产品品质等。
3.养殖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
在养殖的过程中,养殖的人员必须了解养殖业务,清楚水产养殖的过程,还要有很强烈的责任心。能吃苦耐劳、体质要健康、遵纪守法、尊重科学等都应该具备这些品质。只有具备这样的品质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也能从根本上缓解水产养殖业突显出来的问题。
四、总结
如今对水产养殖业已经成为一个重要产业,各个地区对此都很重视,所以每个地方应根据本地区的自身条件,调节合理的发展方式,促进水产养殖的发展,这不仅仅需要政府的在水产方面的支持,更需要全体养殖人员的共同努力,女里推进本地区水产养殖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曾令旗. 树立科学发展观 推进水产健康养殖[J]. 渔业致富指南,2009,0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