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设备设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气设备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气设备设计

电气设备设计范文1

【关键词】电气;泵站;主线路;发展预测

0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泵站的电气设计也随着潮流不断更新,老产品就逐渐淘汰了。在引进先进产品的同时,科学地设计选型成为泵站电气设计研究的新方向,除了选择新型电气设计,还尽量选择最合适的设计。如果只注意引进新产品忽略其对于粟站运行的可靠性,仍不能做到经济合理,如果只注重其效益,不一定能做节能环保。因此对电气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经济、快速、节能的方向成为选型的主题。

电气设计选型必须认真贯彻国家的经济技术政策,遵循有关规程、规范及技术规定,根据泵站工程环境条件和运行、检修、施工等要求,合理地制定布置方案,科学地选用设计,对于新布置、新设计、新材料、新结构的引进应积极慎重,使配电装置的设计不断创新,最终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运行可靠、维护方便的目的。泵站设计优化和机电设计的选型,甚至厂家的选择与工程的管理思路设计的档次定位有密切的联系。设计时应本着“无人值班,少人职守”的思想,更注重设计的免维护、自动控制可靠,避免出现基建期后马上进行大量的技改工作,确保新机投产即投入、即稳定。

1电气主接线设计

由于过去的主接线送出线路数目较多,但母线不利于管理。随着送出路线数目的明显减少,少而简化。如今已逐步形成了“一进一出”的进出线方式,主接线也随着出线方式的减少,而35kV和10kV的出线数目虽然由于变压器的容量限制和管理用户多的影响,没有什么变化但考虑到其变电站供电的可靠性和灵活性,绝大多数变电站按两台主变压器考虑,因此对于35kV,10kV的接线一直都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

具有高可靠性的SF6断路器和真空断路器取代了烧油或多油式的断路器。以前的带旁路的接线是为了减少断路器检修时对用户的影响。SF6断路器和真空断路器检修周期可达20年,选用SF6断路器和真空断路器减小了断路器的检修几率,接线线路也就可以夺得简单。因而但旁路的接线就逐渐被淘汰了。

泵站有常规的有人值班变为综合自动化控制,远方控制自然减少了改变运行方式时隔离开关的倒闸操作,使接线简化。随着电气设计中双绕组变压器的引进,避免采用双母线、单母线分段、带旁路母线等隔离开关操作多的接线。

目前的泵站,110kV侧选用“一进一出”的出线方式最为普遍,单母线接线、桥形接线、线路变压器组进线(线路与变压器直接相连)逐渐成为主选,而单母线分段的接线方式多用于有四回进出线的场合,已经不是很常见了。对于负荷容量较小的泵站,线路变压器组进线是首选。对容量较大的泵站,考虑到电网的联络和备用变电容量,应考虑桥形接线和单母线接线。

2设计装置

泵站电气二次设计是指对站用一次设计进行监视、测量、保护和操作的设计。传统泵站的站用电气二次设计基本上采用电磁式继电器加PK屏的模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泵站自动化水平的提高,过去的常规继电器屏设计已经逐渐退出时展的潮流。在泵站电气二次设计中,由四合一微机集控台、GNZK型锡镍电池屏、PK-1型计量屏(脉冲电度表型)、变送器屏组成的四合一微机集控装置逐渐占据主流。

四合一集控装置是采用计算机技术,取代常规泵站中的控制、测量、保护、信号装置。在保证泵站运行的可靠性、灵活性的同时,具有功耗小、占地少和节省投资的特征。除完成常规设计所具有的全部功能外,还具有常规设计不具备的保护巡检、接地探索、事故自动记录、屏幕显示、打印报表等功能。软件采用功能模块结构,便于组合扩充,能满足不同泵站的要求。采用此装置、施工周期短,运行维护方便。可取消大量的常规二次设计图纸,减少工作量。

3结论

泵站电气设计涉及的学科多设计复杂,优化工作量大。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供水系统数量和质量上的需求,供水泵站主要电气设计的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选择经济合理的泵站主要电气设计,确保供水系统的安全和经济运行已经成为该学科的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陈导.泵站电气自动化的必要性和设计思路[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13):189-190.

[2]于国安.泵站主要电气设计选型及发展[J],水利水电技术,1995(10):45-47.

[3]刘澜文.大中型泵站工程电气设计中几个主要技术问题,2010年度电气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174-181.

[4]陈丽安,张培铭.人工智能在电气设计中的应用现状与前景展望,电网技术,2000(7):21-24.

电气设备设计范文2

关键词:高层建筑,机电设备,电气设计,施工要点

在高层建筑施工中,机电设备电气设计工作较为重要,相关部门必须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创新工作方式,提升其工作可靠性,才可以增强施工效果,为其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1电气设计简介

高层建筑中的电气设备较多,设计者在实际设计期间,需要对室内、楼梯安全通道照明系统、电梯电气设施、消防排水电气系统、引风设施、冰箱设施、排风设施、空调系统等进行设计,按照相关要求计算电量负荷,然后对高低压电的配电系统进行全面的设计,科学选择供电电源与电压,提高接地与防雷系统的设计水平,保证电气照明系统设计质量,提高电梯用电设计工作可靠性与准确性,满足其实际发展要求。设计者需要科学开展相关设计工作,遵循电气设计原则,以便于开展施工工作。

2目前存在的不足

当前,我国在高层建筑电气设计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无法保证电气设计工作质量,不能全面应用在实际施工中。具体问题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电量负荷计算准确性较低。电气设计者在对电量负荷进行计算的时候,没有更好的对电力载重进行分析,难以保证设计精准性,甚至会出现负荷密度计算问题。第二,高低压配电系统设计问题。在高低压配电系统设计中,设计者不能按照单线配电的方式对其进行设计,只能按照两路单线的设计对其进行处理,无法对开关等进行设计,导致电费计算形式不能统一,出现费用增高的现象,难以满足高层电气设计工作要求。第三,供电电源的设计问题。设计者在设计电源期间,不能更好的设计备用电源,也无法设置紧急电源,在出现紧急状况的时候,难以在短时间之内恢复供电,导致高层建筑电气设计工作质量降低,难以保证高层建筑电气设计工作成效,影响其长远发展与进步水平。第四,接地与防雷设计问题。设计者不能按照相关标准对高层建筑电气的接地系统与避雷系统进行全面的设计,不能按照相关标准明确设计数量与位置,导致其工作水平降低,无法满足相关要求。第五,电气照明设计问题。企业在照明系统设计的过程中,不能按照规定标准执行设计工作,不能全面考虑电气照明系统的设计要求,科学开展相关管控工作,遵循设计原则,提高电气照明系统的设计水平。由此可见,在高层建筑电气设计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设计问题,不能保证电气系统的设计成效,导致其工作质量与可靠性降低,需要设计者利用先进的设计方式对其进行整改,提高设计工作水平。

3高层建筑电气设计要点

在高层建筑电气设计期间,设计者需要按照相关要求开展设计工作,提高设计工作水平,达到预期的工作目的。具体设计要点包括以下几点:第一,科学计算用量负荷。在用量负荷计算中,需要做好规划工作,对于关键系数与电力载重情况,利用科学的计算方式提高设计工作精确度,科学选择机械设备保证电气系统的安全性。同时,需要全面考虑节能设计要求,科学计算用量载重数据信息,合理配置负荷密度,以此提高设计工作成效。第二,高低压配电系统设计原则。在高层建筑结构中,高低压配电系统的构成都为两路10kV电源,一起对其进行供电。通常情况下,高低压配电系统属于单线配电结构,可以自动切断电源。设计者需要根据系统的运行与处理特点,减少变压设备的使用数量,应用1000V的变压器设备对其进行处理,设置相互独立的机制。设计者需要在中间装置中设计开关,以便于在低压运行期间对电流进行操纵处理。同时,需要根据高低压配电系统电费计算形式的分析,合理设计电表装置,以便于对电费进行统一的计算。第三,科学设计供电电源。高层建筑的面积较大,且用电较为集中,需要提高供电质量,科学设计供电电源。首先,可以设计两个独立的10kV电源。其次,可以在低压进户中设计一个电源,然后设置备用电源。对于备用电源而言,可以设计EPS电源柜装置,以此提高设计工作成效。第四,变电所的设计。对于变电所而言,需要将其设计在高层建筑高压负荷中心区域,避开尘土与振动场所,同时,还要避免出现腐蚀问题。设计者不可以将变电所设置在厕所与浴室等区域,也不可以设置在火灾隐患较高的区域,以此提高其安全性。例如:设计在户外或是公共走廊中,保证设计工作的可靠性。第五,主要设备设计措施。在实际设计中,需要科学设计主要设备。对于变电所而言,单台变压器容量设计不可以超过1600kVA,在两台变压器并列运行期间,需要在其中一台断开的时候,对另一台的容量进行设计,使其可以满足国家一级、二级负荷用电标准。对于开关柜设备而言,需要设计者重视断路器的设计工作,针对额定电压与电流等,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利用下进线设计方式对开关柜电源进线进行处理。在设计电容器柜的时候,需要做好维护管理工作,科学设计集中补偿机制,将功率因数控制在0.9以下,满足相关设计要求。第六,防雷接地设计措施。在设计防雷接地系统期间,需要按照相关要求对其进行设计,保证高层建筑防雷接地系统质量满足相关要求,积极应用先进的防雷设备,例如:安装浪涌保护器,按照相关要求对其进行处理,保证防雷效果满足相关要求。

4高层建筑电气系统施工要点

高层建筑电气系统施工企业需要按照相关要求开展施工工作,制定完善的施工管理方案,明确各个部门的施工要求,提高施工质量与可靠性。具体施工措施包括以下几点。4.1管路敷设施工措施。施工企业需要合理开展管道敷设施工工作,按照相关要求对其进行全面的施工处理,提高管道敷设的施工质量。在应用暗敷施工方式的过程中,需要在梁柱与墙板结构内设置管线,科学安装电气接线盒与探测盒,与土建工程施工企业相互沟通,以便于设置预埋装置,做好钢管线路的敷设工作,为了避免出现堵塞问题,需要在线路末端安装转接塑料管,以此提高其工作成效。在埋敷工作中,需要选择绝缘材料的护套,将电线电缆穿入金属管中,然后设置在不可燃烧的结构中,但是,此类敷设方式会受到线路的影响,出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因此,需要将不可燃烧保护层的厚度控制在3cm以上。4.2配电线路的安装措施。首先,在安装配电线路的过程中,需要科学分析导线截面的机械强度与供电要求等,对额定电压进行控制,使其大于工作电压,且杜绝使用劣质导线材料。同时,需要在敷设配电线路的时候,沿着建筑物结构垂直与平行方向开展敷设工作,将其与地面高度控制在2.5m左右。其次,施工企业在暗敷管配线施工期间,需要避免出现导线接头施工问题,主要因为如果不能更好的对接头施工工作进行处理,将会发生电击或是火灾等事故问题,因此,在实际施工期间,需要对导线接头进行全面的处理,按照相关施工要求,将导线接头延伸到接线盒中,不可以出现外部机械力作用现象。最后,在交流路回路导线敷设期间,施工企业需要按照不同电压等级回路实际特点与要求,制定不同的施工方案,在针对性施工期间,提高施工效果。4.3配电箱施工措施。在配电箱施工中,企业需要按照相关规范与要求等开展施工活动,做好质量控制工作。首先,在施工中,需要严格控制箱底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其次,需要保证导线牢固性与可靠性,例如:在多导线连接期间,需要设置压线端子设备,然后设置连接系统。最后,施工企业需要在面板中引出导线,为了保证导线引出质量,需要对面板线孔进行光滑处理,提高导线处理工作成效。4.4开关与插座的施工措施。在安装开关与插座的过程中,可以利用暗装方式对其进行处理,先将盒中导线与开关连接完好,然后对其进行固定处理。在应用明装方式的时候,可以先将导线从塑料条的线孔中导出,将其与塑料台贴紧,然后固定。

5结语

在高层建筑电气设计的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制定完善的设计方案,按照相关施工要求等,开展各类设计活动,施工企业也要按照设计要求等开展施工工作,提高施工质量。

作者:陈海生 单位:山西诚信建筑智能化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邵莹.高层建筑机电设备消防电气设计和施工要点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6):2828.

[2]刘锦春.浅谈超高层办公楼的电气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36):8784-8785.

[3]鄢国华.超高层建筑电气设计的关键技术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4):4280.

电气设备设计范文3

关键词:电气设备;信息;技术监督管理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2.181

0 引言

电气设备技术管理主要指借助完善的科学技术,对电气设备实施有效的维护与保养,进而减少安全隐患。电气设备事故,是导致电力系统出现重大事故的主要原因。所以,对电气设备加强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实施有效的电气设备技术管理,还能够将最新科技信息应用于电气设备之中,更利于提高电气设备的安全性。

1 电气设备信息收集、目的及作用分析

电气设备信息通常包括电气设备的原始资料,电气设备有效标准、运行资料以及检修维护资料等方面的信息,对这些信息予以收集,对完善电气设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1 收集电气设备信息分析

1.1.1 收集原始资料

首先,对电气设备设计阶段资料进行收集。电气设备技术管理人员,只有对电气设备原始档案予以有效收集,并予以归纳与整理,才能够了解该设备设计理念与初衷。这样,不仅对电气设备运行管理非常有利,而且有利于电气设备性能更新。其次,对电气设备制造阶段材料予以收集。在这个阶段,不仅要对电气设备制造过程中,所需材料性能特点以及其制造工艺信息等内容予以收集,而且要对电气设备整个制造过程与组装程序等信息进行收集。同时,还要对其制造与出厂等试验信息予以收集。这些信息,都对设备以后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第三,对隐蔽工程材料信息予以收集。接地网属于典型隐蔽工程,也属于非常重要的电气设备。然而,接地网运行后,就很难对其进行运行状态予以监视,因此,对其敷设构成、接地极材料、接地电阻以及使用年限等信息予以收集,对判断其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四,对电气设备运行资料信息予以收集。在电气设备运行过程中,对试验数据与运行数据等信息进行收集,创建设备数据档案等工作,对以后检修维护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1.2 对电气设备有效标准信息、运行资料信息予以收集

电气设备有效标准信息,不仅包括原始数据信息,而且还包括其设计、制造、试验、运行以及检修等标准信息。这些信息,对于电气设备实施规范化与标准化技术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电气设备运行资料信息,也是非常重要的收集内容之一。电气设备运行资料信息主要包括设备运行数据与设备运行事件状态。对这些数据信息予以收集,实施定性与定量分析,并将其作为档案进行保存,对以后判断、分析以及处理电气设备安全故障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1.1.3 对设备试验资料、检修维护资料信息予以收集

设备制造过程以及安装投运初期等试验资料,均属于设备试验资料。设备试验数据资料信息不仅要收集完整,而且应定期予以更新。同时,只有对试验数据及相关数据趋势性实施定性分析,才能够对设备运行情况予以有效掌握。这样,才能够有效弥补设备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应创建信息数据库,对相关规范标准试验材料进行保存,利于以后查阅分析。同时,对设备检修维护资料信息也应进行有效收集,并将检修维护内容与时间等资料予以归档。

1.2 收集目的与作用

对电气设备信息予以收集,不仅能够及时、准确掌握各种设备运行情况,而且能够对电气设备运行中存在的缺陷予以完善,进而使电气设备顺利运行,减少安全隐患。同时,借助各种信息,对电气设备运行状态进行综合分析,能够制定科学合理检修维护处理方案,有效实施维护与保养,保障电气设备能够正常工作。

2 电气设备实施技术监督管理分析

电气设备技术监督管理不仅包括对电测计量、电能质量、热工设备以及节能环保等方面实施有效监督,而且对金属、化学、水工、电气设备性能以及保护与控制系统等相关内容,实施有效监督。电气一次设备经常实施金属监督、化学监督以及电气设备性能监督。

2.1 金属监督

金属监督即金属技术监督。该监督能够杜绝金属材料及焊接部位发生事故,进而保证机组安全运行。首先,电气设备实施金属监督不仅包括对线路、母线以及各种设备金属支架予以检查维护,而且包括对线路电力金具以及隔离开关触头镀层等进行查看。其次,对杆搭构架金属构件进行金属监督。杆搭构架金属构件以及焊接缝等位置非常容易发生锈蚀,因此,应经常对这些部位予以检查。第三,对线路电力金具以及绝缘子等部位应没有凹痕、裂纹锈蚀毛刺等,因此,也应该对这些部位定期进行检查。第四,对金属传动件以及隔离开关触头等部位实施检查。

2.2 化学监督

化学监督即化学技术监督。该监督能够有效保障电网安全、可靠以及经济运行。首先,对变压器油、电抗器油以及水轮发电机油等进行检查都是化学监督的内容。其次,对变压器油实施化学监督不仅包括对其简化与色谱趋势进行分析,而且也应对电气设备SF6气体实施化学技术监督。同时,应对化学监督数据趋势进行分析,发现电气设备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而借助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2.3 性能监督

对电气设备性能实施有效监督,不仅能够保障电网能够安全稳定运行,而且是生产技术管理工作重要内容。

(1)电气设备性能监督内容。变压器、电抗器、电容器、输电线路以及发电机等设备均属于电气设备。首先,对电气设备标准、规程以及反措执行情况实施检查,有效完善并实施系统规范。其次,加强绝缘技术监督管理。针对不同电压等级设备,依据相关标准,应制定相应的绝缘监督计划与整改方案,保证其能够有效满足相关标准。第三,检查预试率、消缺率以及完好率等相关内容。依据相关标准要求,对存在的设备隐患及时予以整改,认真落实反事故措施,能够有效保障电气设备能够正常运行。第五,对绝缘事故、故障、异常以及缺陷等情况进行综合检查,并予以认真消除。同时,依据对电气设备容易发生故障进行统计与分析的基础上,采取相应措施对设备进行完善,认真执行反事故措施。第五,对绝缘、过电压以及防污闪等执行情况予以有效检查。对高电压设备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实施绝缘试验与检查,有效保证电气设备健康运行。借助有效技术措施,对过电压进行有效预防,进而保证电气设备正常运行。定期对绝缘子进行检查与绝缘试验,保证其性能稳定。第六,对接地网措施实施有效监督检查。只有接地网按照规定要求实施,才能够保障电气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如果接地网接地电阻不合格,就应对与外部相连通信线路进行检查,通过借助高电位转移隔离措施,使其能够符合标准。

(2)电气设备性能技术监督趋势。电气设备性能监督趋势分析能够使电气设备健康运行。在发电机定子绕组中,直流电阻试验值必须符合相关规定;各相泄漏电流差别应符合相关规定;直流电阻试验值与初始值必须在规定范围内。在变压器绕组中,直流电阻、泄漏电流等应符合相关标准。电容式套管也应与电气设备相关标准相符。同时,实施电气设备性能监督的趋势分析,在数据满足标准要求的前提下,进行对设备运行状态趋势进行科学分析,对其存在的安全隐患应及时予以排除。这样,才能够保证电气设备健康持续运行。

3 结语

在电气设备技术管理各项工作中,对其资料信息予以有效收集以及实施技术监督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工作。这项工作只有具体化与实际化,才能够有效保证电气设备安全、稳定以及经济运行。在实施各项技术监督管理过程中,必须对相关数据进行有效统计、归纳,并创建完善的档案。同时,只有对数据实施趋势化分析,也才能够及时发现相对不容易发现电气设备缺陷,进而采取有效措施,才能够保障电气设备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李海亮.2500kV电网的高压电气设备及运行经验[J].电子测试,2013(07):216-217.

电气设备设计范文4

【关键词】:电气设备 红外诊断 红外检测

中图分类号:TM5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8-0198-01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电力规模也快速发展,随之而投产建成的大容量机组、500kV、750kV超高压系统的应用使国家对电力生产的安全性、稳定性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电力企业对先进的在线监测设备的投入不断加大,其中,红外诊断技术备受国内外电力行业的重视,并得到快速发展。对提高电力设备运行可靠性、有效度,提高系统运行经济效益、降低检修成本有着重要的意义。红外检测技术的应用是目前在预知检修领域中普遍推广的一种很好手段,又能使维修水平和设备的健康水平上一个台阶。

一、电力设备红外诊断技术原理

众所周知,人体病变往往引起发热、体温升高,医生会根据测得的病人体温配合其他检验结果做出病理诊断。同样,在电力系统中,往往由于产生故障而导致设备不正常的发热,通过监测这种异常温度的变化,我们可以对设备故障做出诊断。红外诊断就是利用红外热像仪对带电设备存在的各种热源分布及变化规律进行测量,并根据设备运行工况及热像、热点数据分析、判断设备的缺陷。

世间万物都会发射人眼看不见的红外辐射能量,并且物体的温度越高,发射的红外辐射能量越强,而许多电力设备故障往往都以设备相关部位的温度或热状态变化为征兆表现出来,因此只要运用适当的红外仪器检测红外辐射能量,并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经过处理就可以获得电力设备表面温度的分布状态及运行情况。根据电力设备的不同性质、不同部位、严重程度会在设备表面产生不同温升,而且有不同的分布特征,经过分析、处理所检测到的运行状态信息,就可以对设备潜伏的故障隐患做出判定。

二、电力设备故障信息与红外探测

由于高压电气设备的诸多故障都以设备热状态异常为征兆表现出来,仅从红外诊断技术的角度来说,电力设备故障可以分为两类。

1.电气设备的外部故障

这类故障是指在设备外部的各部位发生的故障,可以直接从红外监测仪器的视场范围内监测到,很容易直观获得故障部位信息。 例如:长期暴露在大气中的各种电气裸接头因接触不良常常引起过热故障,接触不良的主要原因为:(1) 设备设计不合理;(2) 安装施工工艺不严格,不符合工艺要求,如连接件的接触表面未除净氧化层及其污垢、焊接工艺差、紧固螺母不到位、未加弹簧垫、未拧紧、连接件内导体不等径等;(3)导体在风力舞动下,或外界引起的振动等机械力的作用下,以及线路周期性过载及环境温度的周期性变化,都会使部件周期热胀冷缩,引起连接松驰;(4) 长期在大气环境中工作,因受雨、雪、雾、有害气体及酸、碱、盐等腐蚀性尘埃的污染和侵蚀,造成接头表面材料氧化;(5) 长期运行引起弹簧老化等。由于表面污秽或机械力作用引起绝缘性能降低造成的过热故障。如绝缘子劣化或严重污秽,引起泄漏电流增大而发热。

2.电气设备的内部故障

这是指封闭在固体绝缘、油绝缘以及设备壳体内部的电气回路故障和绝缘介质劣化引起的故障。根据各种电气设备的内部结构和运行状态,依据传热学理论,分析金属导电回路、绝缘油和气体等引起的传导、对流,从电气设备外部显现的温度分布热像图,可以判断出的各种内部故障。

当电力设备故障以热状态表现出来,就要通过红外检测仪将被诊断设备的红外辐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从而做出设备有无故障及故障属性、位置、严重程度的诊断判别。电气设备在工作的时候,由于电流、电压的作用,将产生以下三种主要来源的发热。(1)电阻损耗发热。按照焦耳定律,当电流通过电阻时将产生热能,这是电流效应引起的发热,大量表现在载流电气设备中。(2)介质损耗发热。电气绝缘介质由于交变电场的作用,使介质极化方向不断改变而消耗电能并引起发热。由此产生的发热功率为:P=U2ωCtgδ式中 U――施加的电压;ω――交变电压角频率;C ――介质的等值电容tgδ――介质损耗角正切值。这种发热为电压效应引起的发热。(3)铁损致热。当在励磁回路上施加工作电压时,由于铁芯的磁滞、涡流而产生电能损耗并引起发热。

电力设备热状态与其产生的红外辐射信号之间的规律:(1)辐射的光谱分布规律;(2)辐射光谱的移动规律;(3)辐射功率随温度变化的规律;(4)辐射的空间分布规律。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红外辐射源就是物体的自发热辐射源,不同材料的性质、不同的表面状态、温度、背景状态以及大气效应都对实际物体的红外辐射存在一定影响,在测量时必须做好设备热状态信息检测的相应修正。

三、红外诊断检测及维护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做好电力设备运行状态的红外诊断,就必须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仪器。电力系统现阶段常用的有:红外辐射测温仪、红外热像仪、红外热电视等。在工作中主要是把被测物体表面温度的分布借助于红外辐射信号的形式经接受成像与红外探测器上,再由探测器将其转换为电信号,这个微弱的电信号经过放大器的放大处理最终传送至终端显示器上。在检测中注意消除环境辐射对其的影响,还要正确使用发射率修正。

电气设备设计范文5

关键词:煤矿电气;存在问题;原因;措施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于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对与煤矿安全生产息息相关的电气设备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标准。煤矿电气设备安全性更是直接关系到煤矿企业的正常生产。煤矿电气设备安全问题主要有电火灾问题、触电伤亡问题、电气设备漏电问题、电气设备失爆问题,所以煤矿的电气设备安全管理非常重要,只有给予高度重视,才能解决安全问题。

一、煤矿电气设备存在的安全问题的原因

(一)煤矿电气设备问题

由于井下电气设备的老化,新的电气设备没有及时更新,导致了常常发生煤矿的电气事故。尤其在对煤矿进行深度开采时,超期服役的设备更显的力不从心,存在隐患很多,加之对设备的技术测定不及时,测试手段落后,对存在的问题难以发现,事故隐患不少。

首先是设备陈旧老化,我国煤矿建矿的时间普遍较早,老旧设备改造工程量大。而且煤矿设备的投入必须成套,而且相互之间必须配套,所以一次性投入的资金数目相当大。由于投入不足,致使煤矿电气设备更新速度较慢,设备相对老化。其次是现在的维修人员整体业务素质较差,再加上设备陈旧,本身维修工作量很大,所以对设备的检查维修只能是哪坏修哪,年检月检工作很难进行下去。

(二)电气队伍人员的问题

目前电气设备维修人员队伍老化,没有形成老、中、青结合的队伍,急需补充年富力强的人员来优化人员队伍结构。现场电气队伍中,技术力量薄弱。一方面大中专业毕业生能到煤矿的较少;另一方面,原有的一些技术人才辞职下海或到待遇好的地方就职,至使一些技术岗位青黄不接。另外员工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习惯没有形成,致使培训学习,也成了形式。员工安全意识差,重视生产,不重视安全的管理者或操作人员大有人在,以为完成生产,不出事帮就可以,素不知现在安全管理重点是预防管理,不是事后管理。致使有部分操作员违章操作,管理者违章指挥。

(三)管理体制的问题

首先,一部分管理人员只注重产量,对煤矿电气设备重视不够,仅把电气设备管理当作一个辅助生产工作来抓。与此同时,另外出于经济效益的考虑,一些煤矿企业单纯追求眼前产量,管理理念落后,甚至抱着“什么时候坏,什么时候修”的思想。

其次,相当一部分企业仍缺乏完整、严格的设备管理制度,对设备的台账、技术资料档案的建立等工作尚未完善,管理工作无章可循、管理无序,有的企业甚至在购买了新设备后,投入使用根本不入账,造成管理工作相当被动,设备糊涂使用,对设备管理和使用的责任主体不能明确。

再次,一些煤矿企业管理理念落后,甚至抱着“什么时候坏,什么时候修”的思想。甚至电气设备操作人员有“等、靠、拖”的思想,有“上面安排了检查检修,不安排不做不干”的思想,致使电气设备检查不及时,检修不及时,出现一些不该出现的问题。

二、应对措施

煤矿电气安全管理工作是煤矿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切实做好电气安全管理工作,必须用科学的方法对人、财、物资源合理配置,从而建立电气安全管理系统。

首先是制度保障,制度是一种约束机制,是指导职工如何开展工作的尺度,只有制度完善、管理到位、责任到位,才能保证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转。

建立健全适合本单位实际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各类设备台账、卡片、采购标准、出入库管理、安装调试、维修、检修以及责任追究等各项规章制度,认真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等规章制度,从制度抓起,从基础管理抓起。建立电气设备采购制度和标准,并给以必要的检测,确保合格的产品投入使用。电气设备操作、维护人员均属特殊工种岗位,切实加强设备管理维护人员的责任感,是确保设备实现安全稳定运行的首要任务。在执行岗位责任制的过程中,应由生产区依据设备运行距离、工作任务量等重新核定责任区,按岗位责任轻重分解至班组和个人,确实地将各项管理指标量化细分,结合设备完好率、电力消耗指标、生产出勤等硬性指标制定考核奖罚措施,通过煤矿电气管理职能部门对各岗责任范围实施月检验收。在落实岗位责任制过程中,职能部门还应就设备维修及使用执行动态管理,不定期检查井下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状况,及时纠正违规操作行为,并追究责任区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煤矿企业应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其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不应上岗作业。

其次是进行电气设备技术改造,进行煤矿电气设备管理与维护,要着力走以技术改造为核心的扩大再生产路线,适时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从生产装备、新工艺应用层面有效地实现产业质量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这需要煤企尽可能地依靠科技进步,以少投入,多技改为原则,积极应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从而有效地发挥基层技术骨干的主体作用,集中力量攻关技术难题,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并将其落实到电气设备管理维护工作中去,推进电气设备零缺陷管理进程。

再次是健全监督检修体系,在事前预防措施中,一是坚持标准化设计,力求煤矿电气设备设计安置做到全面系统规范,尽可能地杜绝隐患发生的可能性;二是设备配件的购置验收要严格把关,选择有资质、信誉良好的厂商进行合作,严格落实验收标准,必要时应拆机检查;三是坚持把好设备安装质量关,除统筹监控设备安装质量外,还应就关键工序作阶段性验收,尤其要把好调试质量关;四是制定电气设备定期检修管理计划,混合提升、人员升降系统要严格落实年检制度,主要通风机除性能检测及试运行外,还应及时月检,雨季前要组织联合排水试验,切实地做到电气设备全面治理。

最后要加强电气设备管理信息化,电气设备管理信息化主要是对重要电气设备实施跟踪管理,建立、健全设备运行档案,为设备选型、基础管理和强制保养等提供与祥实可靠的基础数据;制定设备更新计划,及时更新、报废部分超期服役或可能威胁人身安全的电气设备,并有效保证相应设备的及时投入;联系生产现场实际,依靠计算机收集、处理电气设备运行数据,辅助维修管理工作,及时传递管理数据,并向可视化、网络化设备管理维护方向发展。

综上所述,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只有不断提高相关安全管理技术水平,并不断的加强安全责任管理,才可以有效的确保煤矿电气设备的安全,对于促进煤矿企业经济效益,避免灾害问题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孙鸿志.当前煤矿电气设备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煤矿安全,2001(01).

电气设备设计范文6

1.1设计原则电站所处的地理位置地震烈度为7度,属中高等烈度,重要一次设备及设施包括发电机、变压器、封闭母线、220kV设备和GIS出线设备及厂用电设备等,其设计及选型均按7度及以上要求进行,以确保地震灾害发生过程中设备的安全以及运行值守人员的人身安全。动力电缆均选用金属铠装型电缆,电缆及电线均穿管敷设以防止地震时被切断。对于重要一次设备及设施的布置,除满足相关规程规范要求外,还按满足地震灾害发生情况下人员安全撤离通道的通畅、紧急情况下对相关设施及设备的现场控制操作与处理,以避免、避开二次灾害的发生。对于有防震、隔振要求的设施及设备,应注意地震强烈震动对连接件、电气构件的影响及损毁;对于可能发生谐振的设施及设备,应研究在地震灾害发生情况下,如何避免并防止设备、连接件和建筑结构之间发生谐振现象。

1.2设备布置电站厂房为地面式厂房,分主厂房和上副厂房。主要电气设备布置在上副厂房:隔离变、发电机出口断路器、负荷开关柜及10.5kV高压开关柜布置在EL2482.80m高程;0.4kV低压配电盘及10/0.4kV厂用变布置在EL2490.70m高程;3台主变及中性点设备布置在上游副2502.00m层的主变室,220kVGIS布置在GIS室(2515.50m);坝区变电所布置于生态厂房附台。

1.3安装工艺质量主要包括设备的就位与固定(如主变压器的安装取消钢轮并固定在基础上);型材、板材、钢结构件、支吊架及管道等的装配、连接与焊接;设备基础、电缆桥架、出线构架及杆塔的安装;电线电缆的敷设与配线连接等;均按满足地震抗震烈度要求考虑,GIS设备按8度设防。设备的支架、吊架均要求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其与建筑结构有可靠的连接和锚固,使设备在遭遇设防烈度地震影响时不致跌落及损坏。管道、设备、建筑结构间的连接允许二者间有一定的相对变位。如封闭母线每隔25~30m加装伸缩节,GIS每个间隔主母线加装波纹管,主变储油柜采用内置式波纹储油柜,高压电缆采用蛇形布置,埋管过混凝土伸缩缝采用套管,接地扁钢过混凝土伸缩缝处作“Ω”形处理等。主要电气设施及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工艺质量等,均要求确保在地震基本烈度小于7度的地震灾害发生过程中,不得发生危及设备本身安全以及危及人身安全的有害变形。

2应急设备的配置及其管理要求

2.1电源

2.1.1交流电源厂用电采用两级电压供电,设置10.5kV高压厂用变压器作为一级电压供电设备,设置10.5/0.4kV低压变压器作为二级电压供电设备。受电负荷主要分为:厂房部分负荷、大坝部分负荷和生活区负荷。厂用电源分别从1、3号机发电机母线上引接,设置2台三相干式厂用变压器,用共箱母线联接;另设1台柴油发电机作为厂房应急电源。从主厂房2号机发电机母线上引接一回电源至坝区用电,另由施工变电站引接一回电源作为坝区及生态厂房的备用电源。从生态机组发电机电压母线上引出两回电源,一回至坝区备用、一回至生态厂房厂用电;在1、3号机发电机电压母线上分别留有引接办公区及生活区配电变压器的10.5kV间隔。为防止220kV母线故障引起全厂失电,从施工变电站引接10kV电源接至厂房作为厂用备用电源。综上,电站厂房与坝区均设置有3个应急电源,在发生全厂性失电或发生地震灾害的过程中可随时向重要设施或设备提供应急电源。

2.1.2直流电源对电站正常情况下的控制操作电源、各类事故情况下的操作应急电源以及全厂流失电时的事故照明应急电源,将进行统筹考虑、统一设置,在发生地震灾害时,即使全厂流失电,亦能确保相关设备的应急控制操作及事故照明用电。(1)主厂区重要机电设备的正常控制操作以及各类事故情况下的应急控制操作(含全厂流失电、地震灾害等)均采用DC220V工作电源,计算机采用逆变电源供电。厂区在主厂房及开关站内分别各设置1套DC220V/600Ah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组,容量按事故负荷持续1h计算,满足设备的操作控制、事故照明、一般事故负荷以及计算机逆变电源的需要;充电浮充电装置均采用微机型智能高频开关电源。2套直流电源系统设备互为热备用。(2)生态小机组厂房重要机电设备的正常控制操作以及各类事故情况下的应急控制操作(含全厂流失电、地震灾害等)均采用DC220V工作电源,计算机采用逆变电源供电。在生态小机组厂房内设置1套DC220V/300Ah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组,容量按事故负荷持续1h计算,满足生态小机组厂房及坝区设备的操作控制、通信、事故照明、一般事故负荷的需要;充电浮充电装置均采用微机型智能高频开关电源。

2.1.3通信应急电源(1)本电站厂内通信设备采用直流-48V电源供电,在通信机房内设置2套微机型智能高频开关通信电源装置,2套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组,双重化配置设计,互为热备运行,以提高通信设备供电电源的可靠性,确保地震灾害发生过程中向相关通信设备提供应急工作电源、保障有关通信信息的正常发送,全厂流失电情况下可独立运行4h以上。(2)本电站厂内通信设备计算机维护管理终端工作电源采用逆变器(旁路加逆变,可避免选用UPS而增加投资和维护工作量)输出的AC220V50Hz不间断电源供电,由通信机房内的-48V蓄电池提供直流备用电源逆变为AC220V50Hz交流电供电。(3)坝区、生态小机组通信设备采用直流-48供电,由二次直流电源系统经DC/DC转换后提供,作为事故情况下坝区及生态小机组通信设备的应急工作电源。(4)在生活营地配置1套-48V/100A高频开关电源和1组-48V/200Ah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5)电站综合信息系统和卫星地面站通信电源由厂家配套提供,并可使用通信逆变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