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数学建模的理解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数学建模的理解范文1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生存和生活的能力,高中数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这样的教学才是成功的教学.而高中数学建模教学方式可以实现这一目的。
一、精拟建模问题
问题是数学建模教与学的基本载体,所选拟问题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数学建模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并影响学生对数学建模学习的态度、兴趣和信念。因此,精心选拟数学建模问题是数学建模教学的基本策略。鉴于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结合建模课程的目标和要求,选拟的建模问题应贴近学生经验、源自有趣题材、力求难易适度。
1.贴近学生经验
所选拟的问题应当是源于学生周围环境、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现实问题。此类问题的现实情境为学生所熟悉,易于为学生所理解,并易于激发学生兴奋点。因而,有助于消除学生对数学建模的神秘感与疏离感,增进对数学建模的亲近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感悟数学建模的价值与魅力。
2.源自有趣题材
所选拟的问题应当源自富有趣味的题材。此类问题易于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有助于维护和增强学生对数学建模课程的学习兴趣与探索动机。为此,教师应关注学生感兴趣的热点话题,并从独到的视角挖掘和提炼其中所蕴含的数学建模问题,选取学生习以为常而又未曾深思但结论却又出乎意料的问题。
3.力求难易适度
所选拟的问题应力求难易适度,应能使学生运用其已具备的知识与方法即可解决。如此,有助于消除学生对数学建模的畏惧心理,平抑学生源于数学建模的学习压力,增强学生对数学建模的学习信心,优化学生对数学建模的学习态度,维护学生对数学建模的学习兴趣。为此,教师在选拟问题时,应考虑多数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背景及理解水平。所选拟的问题要尽量避免出现不为学生所熟悉的专业术语,避免问题过度专业化,要为学生理解问题提供必要的背景材料、信息与知识。
二、聚焦建模方法,探寻解决过程
新课改理念非常重视因材施教、以人为本,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与探究过程,让学生在问题分析与解决过程中获得能力与方法。数学建模是一种较好的思路与方法,构建建模教学策略,需要明确以下原则:①明确建模步骤,包括问题简化、思路分析、模型假设与构建、问题求解以及模型检验和修正、模型解释与应用等。教师运用建模案例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技巧与手段。②突出普适性方法,如关系分析、类比分析、平衡原理、数据分析以及图形(图表)分析方法等,都是适用范围较广的方法。③加强方法关联,重视多种方法的灵活转换与综合运用。
三、注重案例式教学
注重案例式教学是值得教师学习的提高教学效果最有效的方法.通过分析典型的数学案例理解建模的优势,提高数学建模的教学效率.例如,甲、乙2人相约到某地相遇,该地距离出发点为20km,他们约定一个人跑步,而另外一个人步行,当跑步者到达某个地方后改为步行,接着步行的人换成跑步,再步行,如此反复转换,已知跑步的速度是10km・h-1,步行的速度是5km・h-1,问至少花多少时间2人都可以到达目的地。这种相遇问题在数学教学中应该经常见到,这是一种典型的案例题,通过典型案例的数学建模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对问题更加印象深刻,而且可以使得学生更容易接受数学建模教学的方式,从而提高数学建模教学的效果。
四、加强数学开放题教学
高中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加强数学开放题的教学提高数学建模教学效果.因为数学开放题可以锻炼学生开放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开放题可以接近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例如,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能源的消耗过剩,现今市场上出现3种汽车类型,一是传统的以汽油为原料的汽车,二是以蓄电池为动力的车,三是用天然气作为原料的汽车.通过对这3种类型的车使用原料成本进行分析比较,并建立数学模型,分析汽油价格的变化对这3种车所占市场份额的影响.这种开放性的试题,没有具体的答案,只要学生所建的数学模型能够将问题说得通,都算是成功的数学建模。
五、活化教学方式,引导实践探究
数学建模具有实践性、综合性与活动性特点,需要结合实际问题展开建模过程,深化理论分析,激励学生反思对比、自主探究、优化选择:
(1)鼓励自主探究,强化学生建模思路,创新思想,促进学生提升独立自主的能力与构建完善的思维模式。
(2)激励学生创新建模思路与方案,发散思维。
(3)寻求优化选择,引导学生反思与优化建模方案,深度互动交流,优化选择。
通过以上教学策略,可以强化学生数学建模思路与方法,这几个教学策略存在紧密联系.通过精选建模问题构建建模教学策略的载体;通过聚焦建模方法开拓学生思维,鼓励学生思维创新是建模教学的核心;强化建模策略是实施高中数学建模教学策略的灵魂,针对特定的问题选择科学的思路,落实针对性的建模策略;活化教学方式是实施建模教学的保障,能提升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将以上建模教学策略有机结合、综合运用,能够促进高中数学建模教学顺利展开,提升学生数学科学素养,实现三维课程教学目标。
六、结束语
建模教学的实施在促进高中数学教学高效进行、提高学生科学文化水平的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建模教学的推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希望本文提出的关于高中数学建模教学的改进策略对于当代高中数学教学有所帮助,推进国家高中数学素质教育进程。
参考文献
[1]陈金邓.高中数学建模对学生发展促进作用的调查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3
对数学建模的理解范文2
【关键词】数学建模;高中;作用;意义;研究
一、数学建模概述
数学建模的概念就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近似转化的方法,主要的表现形式是象形符号与数学结构,可以将抽象、难以理解的数学问题直观地表达出来,有利于数学难题的解决.随着我国的高中数学教育的不断改革与深化,将科技理念融入高中教学中势在必行.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对高等人才的培养,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高中学生素质培养的关键.数学建模作为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将数学模型运用于高中数学教育中,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对学生智力与兴趣的开发具有很大的作用.
二、数学建模的作用与意义
(一)促进教学理念的转变
当今高科技与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高新技术的发展离不开数学科学的支持,而工程技术的创新与突破要靠良好的数学素养来实现,高中数学教育成为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的阵地,如何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知识与方法去处理实际问题成为高中数学的重点.在这种背景下,数学建模活动应运而生,有利于促进教学理念的转变,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推动了数学教学体系与内容的改革.
(二)丰富知识结构与教学模式
为了适应高中教育的科学发展,数学建模作为新的数学思维被引入教学中,具有指导意义与现实意义.在现代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师纷纷实现教学方式的创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并积极解决实际问题,改变了以往高中教学中学生单一的知识结构,让学生在掌握理念与公式的同时,拓展对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对知识进行有逻辑的归纳、总结与运用,不仅丰富了知识结构,还能提高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和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三)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为了达到高中数学教学的效果,教师们逐渐学习并掌握了计算机辅助教学,借助多媒体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把数学建模作为教学的切入点,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研究实践.为了更加全面地掌握科学知识与数学建模,教师务必丰富自己的知识领域与结构,对数学教学进行重新认识与实践创新,研究如何通过建模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与发散性思维,真正发挥数学建模的积极作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因此,高中数学建模的_展有利于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
(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1.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中数学建模的求解一般需要借助计算机,这可以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编程能力,提高学生的软件自学能力;数学建模经常借助到科研论文来展示成果,有利于提高学生论文写作和表述的能力;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新技术不断涌现,学生仅靠在校期间学到的知识远远不能满足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需要查阅资料并使用文献,因此,数学建模可以培养学生的查阅并使用文献资料的能力,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洞察力,提高其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与数学建模息息相关,可以让学生养成积极主动发掘生活中的问题并从不同角度解决的能力,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巩固,养成严谨创新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2.提高团队合作与方案优化能力
很多高中为了培养学生全面的能力和素质,积极组织相关活动.如,组织数学建模竞赛活动,以竞赛的方式促进学生对数学建模的认识与运用,在数学建模的竞赛与教学中,学生的挑战与吃苦的精神也得到了锻炼,促进了学生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的集体精神与品质.学生们在数学建模活动中收获了合作与交流的愉快体验,有助于培养学生密切合作、集思广益、取长补短的团队精神,使其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不断进行对问题的思考与方法的挑战,从而总结出最优的方案,达到方案的优化与调整.
3.培养全面的思维能力与兴趣
传统高中教学方式比较死板,主要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而高中数学实践问题一般没有标准答案和固定模式,学生可以通过建立模型、进行实验、小组合作等模式进行数学问题的解决,这时需要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激发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通过数学建模,学生从大量的文献资料中提取有用的思想和有效的方法,从不同的问题中窥视出本质,有利于快速地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洞察力以及论证运算能力,使学生在思维逻辑上得到了强化,并且养成独立思维与探索的精神.
三、结语
高中建模为解决大量复杂的数学难题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方法与手段,我国教育部门对高中数学教材中的数学建模做出了具体规定与要求,通过对高中知识理论与数学模型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建模将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我们应重视建模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地位与影响,不断探索、学习,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秦烨.高中数学建模对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影响[J].理科考试研究,2014(21):29.
[2]陈金邓.高中数学建模对学生发展促进作用的调查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3.
[3]胡海.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阶段数学建模六步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4]史秀群.将数学建模融入高中日常教学的实践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对数学建模的理解范文3
数学建模已经存在于我国社会的各个领域,它是对现实某一对象做出一些简化的假设,并且运用适当的数学工具求出一个数学结构,用它解释特定的对象。目前我国高职院校都已经开始了数学建模课程,并且数学建模课程已经具备了成熟的教学模式。数学建模大赛对高职院校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具有积极地作用,通过学生参加数学建模大赛不仅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很大帮助,还能提升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
1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特点
1.1 建模大赛形式具有高度自主性
学生参加数学建模大赛期间可以利用一切工具、图书资料以及多媒体工具等进行相关资料的查询,同时比赛的过程非常的灵活,队员之间可以自由的发表意见,当然不能与团队之外的人进行探讨,而且比赛试题没有标准的答案,这样不对学生产生以追求答案为目的的效果。
1.2 比赛规模比较大
自从1992年我国开设数学建模大赛以来,参加数学建模大赛的院校越来越多,参数学生的学习质量也越来越高,学校对数学建模大赛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目前我国的数学建模大赛已经呈现国际化发展趋势,数学建模大赛已经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
1.3 培训周期长
我国数学建模大赛都在每年的9月份举行,但是学校却在每年的年初就开始准备数学建模大赛,比如参赛队员的选择、针对数学建模大赛而开展的一系列培训以及关于使用计算机工具进行相应的数学编程等等。
2 数学建模大赛对培养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意义
2.1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意识
数学建模是一项系统工程,其需要多方面的知识结构组成,数学建模比赛需要多个学生共同参与才能完成,参加数学建模比赛需要参赛队员在比赛的过程中合理分工、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结合各自特长形成统一的知识结构,比如写作能力强的负责论文编制,思维能力优秀的学生可以负责模型的构建等等,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并且将各种的优势结合起来才能保证数学建模比赛的完成,因此数学建模比赛的过程是参赛学生实现合作与锻炼能力的过程。
2.2 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
数学建模比赛是一个充满变数与挑战的比赛,参加比赛不仅需要学生具有完善的数学知识体系,还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综合心理素质,数学建模比赛参赛学生都是来自全国最优秀的学生,学生在比赛的过程中要随时根据对手的比赛内容及时调整自己的战略方针,而且学生要想获得好的成绩需要具有一定的表达能力,因为数学建模比赛成绩并不是以学生的论文写作为依据的,而是以学生对数学建模的表达为参考的,因为学生对数学建模构建思维方式、目的的表达也是学生提高表达能力的过程,同时学生在答辩的过程中还要不断的面临被相关专家打断提问的问题,对此也是对学生应变能力的一次考验。
2.3 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参加数学建模比赛需要学生在学习好现有的数学知识的同时还要积极地拓展相关领域内的知识,将自己的知识结构尽量做到全面、细致。而学生知识的拓展单靠教师的讲授是不可能获得的,尤其是要在数学建模比赛中要想获得好成绩,需要学生具有较高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因为在平时学校关于专门针对数学建模知识的培训时间非常少,需要同学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而且比赛过程中学生也可以借助一些资料,而学生查阅资料的过程也是检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通过比赛可以检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果学生没有相应的自学能力其实不可能在比赛中获得较好的成绩的。
2.4 培养了学生的意志力和自信心
数学建模比赛要求学生的知识广度与深度是不可言喻,要想获得理想的成绩需要学生每天要面对这些枯燥的数学知识,其没有一定的毅力是不可能完成的,因为在数学建模比赛过程中学生要经过三天的考试时间,而且他们每天要独自的进行各自手中的查阅资料的任务,而且在比赛的过程中他们不能与外界无关人员进行联系,他们要克服孤独寂寞的考验,同时比赛的竞争度也要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要具有我一定能成功的信念,因此数学建模比赛的过程也是学生提高自我意志,树立信念的过程。
3 高职院校利用数学建模比赛培养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措施
3.1 通过课堂教学引入数学建模
数学建模对学生的数学思维模式以及数学实际应用能力提高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引入不同类型的数学模型,通过对数学模型的生动讲解,激发学生对数学模型概念的理解以及提高对数学知识奥秘的探索激情,提高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进行实际应用方面的创新。
3.2 以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为载体,加大课程实践力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首先院校要加大对数学建模比赛作用的宣传,通过高校的宣传提高学生对数学建模比赛意义的认识;
其次高职院校要鼓励学生参加数学建模比赛,当然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参加全国建模比赛,对此高职院校要结合本校特点举办多场校内数学建模比赛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加建模比赛机会,通过比赛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最后高职院校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数学建模培训班,满足希望学习数学建模知识学生的需求。
数学建模比赛的开展对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实际应用技术都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
3.3 建立与培养一支高素质、乐于奉献的数学教师和专业教师相结合的教学团队
对数学建模的理解范文4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数学建模思想 应用
在小学义务教育的过程中,数学学科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们必须要学习的一门课程。随着课程教育的不断改革,在《全日制义务教育教学课程标准》中提出了数学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的教学时,一定要重视建模思想的渗透,促进和小学数学课程之间的联系。通过数学建模思想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还能加强学生将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能力,本文对数学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一、数学建模思想的概述
所谓的数学建模思想,就是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利用建模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使抽象的数学知识通过模型变得更加生动,从而更加形象的展示在学生的面前。而且,还能将比较繁琐的问题变得简单化,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培养学生的解题方法和思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①。
二、数学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渗透建模思想
在进行小学数学的教学时,要想充分利用建模思想,一定要对其有一定的感知能力,从而找到各个事物之间的关联,从而进行数学知识的建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利用相关的条件,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使学生对某种事物产生共性,奠定数学建模的基础。另外,教师还要注重新知识和旧知识的关联,利用旧知识为新知识做基础,从而减小数学知识的学习难度,加深学生的掌握程度。比如,教师在进行河北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排列问题》的教学时,可以利用不同的建模思想来引导学生,比如对1、2、3这三个数字进行排列,或者是将三个同学按照不同的方法进行排列等。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使学生找到模型中的共性,从而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建立数学模型,提高数学学习的能力。
2.利用建模思想认识知识的本质,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学习中的建模思想和数学学习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是连接在一起的,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事物,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能对实际的数学问题进行解决,由此可见,数学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将建模思想和数学教学结合成为一个整体,不仅要引导学生完成数学知识的建模,还要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数学知识建模的本质,从而对数学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解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教师在进行河北冀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垂线和平行线》的教学时,如果只应用生活中的垂直角和斑马线来进行垂线和平行线的建模,没有充分体现出垂线和平行线的本质,因此,建模教学也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向学生提问,垂线为什么不能平行,而平行线为什么不能相交。之后让学生设计具体的探究方案,建立垂线和平行线的学习模型,从而认识到垂线和平行线的本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充分利用教材,实现建模思想的延伸
在进行小学数学的教学时,教材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工具,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实现建模思想的延伸。在小学数学的教材中,有很多形象的教学实例,而且和具体的教学内容有很大的关联性,都是接近于学生的实际生活的,学生能够非常容易的理解,通过这些实例可以延伸出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从而使教师充分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教学③。比如,教师在进行河北冀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时,在教材中会有很多关于计算小鸡和小鸭的例子,实际上,这些例子就已经是很好的数学教学模型,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建立其他的教学模型,比如数一数班级中的女生人数,或者是数自己的手指等,这不仅是教材中建模思想的延伸,也更加接近生活,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数学建模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数学建模思想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它在数学课程的各个知识中都能很好的应用,而且还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数学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更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注释】
① 张海燕. 数学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现代教育,2015(10):88.
② 张丽鹏. 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校外教育,2014(23):180.
对数学建模的理解范文5
关键词:高校数学;建模竞赛;创新思维;培养
1数学建模竞赛
数学建模是一种融合数学逻辑思想的思考方法,通过运用抽象性的数学语言和数学逻辑思考方法,创造性的解决数学问题。当前很多高校中开始引入数学建模思想来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用数学逻辑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数学建模竞赛起源于1985年的美国,几年后国内几所高校数学建模教师组织学生开始参与美国的数学建模大赛,促进了数学建模思维的快速发展。直到1992中国首届数学建模大赛召开,而后一发不可收拾,至今仍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长,呈现一派繁荣景象。
2当前中国数学建模竞赛的特点
2.1数学建模竞赛自主性较强。自主性首先体现在在数学建模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建模需要通过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工具来进行资料查阅和收集,建模比赛队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意见和思维进行灵活自由解答,形式不拘一格。其次体现在数学建模竞赛的组织形式呈现多元化特点,组织制度上也较为灵活多样,数学建模主要侧重于分析思想,没有标准答案可以参考分享。2.2建模队伍呈日益燎原之势。1992年首届中国数学建模大赛开展以来,其影响力与日俱增,高校和社会各界对数学建模颇为重视,参赛队伍、参赛学生的质量一直处于上升状态,数学模型也日渐合理科学,学生团队在国际数学建模大赛中屡创骄人战绩。2.3组织培训日益加强。数学建模竞赛对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及灵活运用、口套表达、语言逻辑思维、综合素质都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因此高校遴选参赛选手都投入了很大的精力,组织培训的时间很长,培训内容也很丰富,为数学建模竞赛取得好成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数学建模竞赛开展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效果分析
3.1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意识得到增强。数学建模竞赛的团队组织形式活泼自由,通常采用学生组队模式开展,数学建模竞赛队伍形成一个团结战斗的整体,代表着不仅仅是学校的声誉,还一定程度上展示着国家的形象。经过长时间的培训,对数学模型的研究和分析,根据学生训练中的优势和特长,进行合理科学的小组分工,让学生快速高效地完成整个数学建模,在建模过程中学生统筹协作、密切配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和长处,确保数学建模取得最大效用,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意识得到锻炼,责任感和荣誉感进一步增强,通过建模竞赛彰显团队的合作能力和中国数学建模方面的发展。3.2高校学生参赛积极性高涨。近年来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参与性高涨,参赛人数保持着20%左右的上涨幅度,参赛成绩也较为理想,创新能力得到了较好的锻炼和培养,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数学的应用能力提升。3.3高校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到提升。数学建模竞赛充满着刺激性和挑战性,是学生各方面综合能力的一个展示。在数学建模竞赛中,学生不仅要需要扎实丰厚的数学知识储备,还需要具备清晰的数学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要有机智的临场发挥能力和应变能力,不怯场、不惊慌,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能轻松应对其他参赛选手和评委的提问,能组织条理性、逻辑性的语言进行表述,将参赛小组数学模型的含义和设计清晰完整的传达给评委和其他参赛选手。在这个过程中,无疑会使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及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有一个较大的提升。3.4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意志力得到锻。数学建模竞赛对参赛学生的综合知识和能力要求非常高,难度也非常大,需要与众不同的智慧和能力。可以说数学建模过程中,有许多高深的知识难于理解,有的日常学习过程中根本接触不到,需要数学建模参赛小组成员的互助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和平时培训中的知识积淀,通过借助大量的工具书及参考资料,加上团队的理解分析去摸索,探寻数学建模所需要的基础知识,无疑这对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另外,搜寻资料、学习数学建模知识的过程是枯燥乏味的,需要长久的耐力和信心,无疑这对学生的坚毅不畏难的品质是一个很好的培养和磨炼。3.5创新思维与能力得到有效提升。经过艰苦复杂的数学建模训练,高校学生信息收集与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锻炼,学生数量观念得到增强,能够养成敏锐观察事物数量变化的能力,数学的严谨推导也使学生养成认真细心、一丝不苟的习惯,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提高,思路变得更加富有条理性,能灵活地处理各种复杂问题,有效解决数学疑难,数学理论能更好第应用于实践,数学素养进一步得到提升。
4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开展,能较高地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团队合作能力、竞争能力、表达交流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意志品质能力等都能得到良好的塑造。高校要积极组织和开展数学建模竞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发展和锻炼。学校用重视和鼓励全体学生参与数学建模竞赛,通过竞赛实现学生各方面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
作者:安东 单位:西安外事学院
参考文献:
[1]赵刚.高校数学建模竞赛与创新思维培养探究[J].才智,2017(06).
[2]陈羽,徐小红,房少梅.数学建模实践及其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影响分析[J].科技创业月刊,2016(08).
对数学建模的理解范文6
【关键词】数学模型 具体化 数学教学
随着新课标的深入改革,教育教学也进行了深入改革。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模型思想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而如何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实践数学模型思想成为了老师教学的一大问题,将理念落实到实践是本文将要探讨的问题。
一、数学模型思想与教学结合的意义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教学的主体,以往的教学中大量的作业与单一的教学模式削弱了小学生对数学的乐趣。长此以往,甚至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厌学心理,也使教师产生了教学的灰色影响。所以,现在教学的当务之急,就是要改变过去陈旧的教学方式,而是采用新的教学模式。让教学不再是枯燥和乏味的,而是要让学生们感受到教学的乐趣[1]。从而更好的进行学习。而数学模型是通过一些数学符号和通俗的数学用语建立的一种数学结构,表现出了数学与事物的数学联系。教师可以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模型建立思想,培养学生对数学的乐趣,也能让学生积极主动自己构建数学模型,使学习数学成为一种主动,而不是单纯被动的受教。学生掌握主动权,这便是数学模型的思想。
二、教师培养模型思想的基本方法
1.创造背景,感受建模
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从而推断出他们的兴趣点,在一道数学题中,将原本死板枯燥的数学题重新赋予背景,感受数学模型思想的奇特。在背景创作的过程中,打破了原有数学的沉闷紧张气氛,活跃轻松课堂气氛。例如在甲乙两车的行驶问题中,可以让两名同学分别站在黑板两侧,模拟甲乙两车的行使情况:相向、背向、相遇等等。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可以总结出一般规律,再通过实际问题检查学生是否已经掌握。而如果在过去的学习中,基本就是单纯的从书面上进行理解。这样的解题方法对于学生而言,尤其是小学学生而言是比较困难的。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完成。但是运用了数学模型的教学之后,就能很快地解决这个问题了。还有类似两艘渡轮在同一时刻垂直驶离H河的甲、乙两岸相向而行,在相距甲岸700米处相遇。到达目的地后,每艘船将停留10分钟,让乘客上船下船,然后返航。两船在相距乙岸4OO米处又重新相遇。问该河的宽度的问题。可以让两位同学到黑板上来做,其他同学做在作业本上,然后讲解,并充分肯定W生的表现,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合理建模,体现价值
在教学过程中,学会合理建立数学模型是非常重要的。数学的应用本来就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可以将一些数学问题中难以理解的问题转变成与生活更实际相关的问题,以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问题,深入理解数学思想,学会在生活中体验数学所为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想办法从变化当中找到不变的量,也可以做到复杂问题简单化。
3.渗透思想,培养思维
在数学课堂上,使数学建模思想自然而然的渗透到学习过程中是教师的艰巨任务。一旦培养了这种思维,那么建模的思想也就能随时的解决数学问题了。比如自然数的起源,自然数是我们的祖先所建立的模型思想。小学生在面对种种数学问题时,一旦掌握了模型思想[2],解决数学问题的关键也就抓住了。对于教师来说,要强调学生建模的概念,虽然建模思想是处理数学问题的简便方法,但是也不可对于所有数学问题一味采用建模思想。数学建模思想只是一种工具,既然是工具就不是必须使用的,要在合适的场合使用合适的工具,否则便陷入了怪圈。
通过一波三折的思维建立,学生能够加强对数学问题的解题理解。教师应通过科学的办法和贴近生活的例子,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出发,建立数学模型。通过一步步对模型思想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增强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4.学而为人,努力教学
如果说小学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那么建模思想就是重要的课程目标。准确把握从抽象到具体的过度,是建模思想的开始,在后续过程中,还要准确把握数学问题生活化的变化过程。数学建模的过程也是规律发现的过程,可以从一个问题引出一系列问题,从一个角度扩展到多个角度,实现从复杂到简单又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转变。这是一种推理过程也是一种思想的归纳。所以说,数学建模思想能大大提高小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也是对学生具有建设性的作用。为了学生的未来,教师应该承担起这份责任,通过不懈的努力,克服种种困难一定能收获巨大的成果,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3]。为了保证质量,教师也不能松懈,要不断充实自己,出色的完成这项任务。通过以上分析,通过各种研究与分析,在教学的这条长河之中,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在小学教学中培养建模思想是重中之重,这是个光荣而伟大的任务。
三、教师所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时代在发展,小学生的思想也在变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因时刻更新自己的思想,减小思想时代的差距。建模思想不是一蹴而就,教师与学生的时代差距也不是一时半刻就能减少的。作为一名教师,应时刻关心同学的生活与心理,在培养过程中,要耐心解释学生不懂的问题。通过对模型思想的反复总结使学生在数学联系中得到不断的提升。教师在教学中要反省自己的态度,注意教学方式,面对小学生,他们的思维不够活跃,接受新概念的能力也比较弱,在建模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教师的职业素养是能够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4]。不要忘记兴趣是最大的老师,教师要一步步引导学生建立数学模型思想,不能刻意为之,建模是一个长久之路,但却是一个持久之路。一旦学生建立了模型思想,在以后的数学问题中可以举一反三。同时教师不能急于求成,这样也会对学生带来比较大的思想压力。这种新型的学习方法,其实就是一种快乐的学习方式,寓教于乐。而教师在这样学习方式推广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教师不断的把模型思想融入到学习之中,让学生不断的进行练习。才能真的把这种新的教学方式进行普及。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爱上数学的学习。
【参考文献】
[1]刘勋达.小学数学模型思想及培养策略研究[D].课程与教学论.华中师范大学.2013(学位年度)
[2]孙继凤,赵良云.小学数学模型思想及培养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6(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