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肺部瘤表现症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肺部瘤表现症状范文1
关键词:充气支气管征;肺黏膜相关性淋巴瘤;影像诊断价值
在非霍奇金氏淋巴瘤中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是一种亚型,与粘膜组织相关并且属于淋巴结外的淋巴组织肿瘤性的疾病。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一般产生于胃肠道,原发性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是比较不多见的,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的发病率很低,没有办法收集到大量的病症,所以,就没有办法认识到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的影像学资料[1]。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肺黏膜相关性淋巴瘤已经通过病理证实过的1例影像诊断,1例女性患者,体力劳动者,临床症状为胸痛3年以上,咳血痰,伴有发热现象。使用过抗炎和抗结核治疗,经过长时间的诊断和治疗,患者病情没有发生任何改善情况。后期诊断怀疑为肺癌合并转移,使用CT导引下进行皮肺穿刺活检,经过一系列的诊断判定为肺黏膜相关性淋巴组织型淋巴瘤。
1.2检查方法 使用CT扫描机,从患者的胸廓入口肋膈到脚下缘进行扫描,使用常规扫描的参数为10mm层距,10 mm的层厚,1.4mm的螺距,300mm的视野,100Ms,120KV。使用标准算法进行重建,静脉高压注射100ml的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海醇,加强扫描,3ml/s的流速,患者经过注射药物后30S内进行扫描[2]。
2 结果
结合2005~2013年的文献进行复习,黏膜相关性淋巴瘤已经通过病理证实过的12例影像资料以及我院目前的病例资料1例,其中女性6例,男性7例,年龄为31岁~66岁,平均年龄为53岁。所有患者的病程均为0.5个月~72个月。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其中12例都是发现症状进行住院就诊,1例没有任何症状,进行体检时发现此病,进行入院治疗,12例中,胸部疼痛4例,咳嗽9例,血痰5例,发热4例,患者体重出现减轻的有3例。
3 影像学分析
所有患者中,有4例为单侧肺部病灶,有9例为双侧肺部病灶。其中,10例为多发病灶,3例为单发病灶。所有患者经过影像学进行分析,没有任何特征性,无法进行诊断。
所有患者经过CT图像扫描检验,有25例检出为肺内病灶,3例为单侧,10例为双侧,有20例为肺实变证象,14例为充气支气管症,有6个肿瘤块阴影,影像大小不一样,有3例为充气支气管症[3]。
4 体会
使用CT影像进行检验支气管充气症具有特殊意义,这种病症的出现率不是很低,本次研究中占到46%,国外文献占到50%。使用影像表现有助于鉴别疾病。在现代临床充气支气管征的显示过程中,人体的支气管周围的肺部组织出现积液现象,支气管肺部组织实变或者是不张,就会导致增加密度,支气管内部含有气体密度比较低所形成。按照不同特点的充气支气管症分为4个类型,i枝型为Ⅰ型,扩张型为Ⅱ型,枯枝型为Ⅲ型,复合型为Ⅳ型。支气管充气症是用来诊断人体的肺部炎性病变组织。支气管症对于诊断肺黏膜相关性淋巴瘤也具有特殊的临床价值意义[4]。
5 讨论
在非霍奇金氏淋巴瘤中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是一种亚型,与粘膜组织相关并且属于淋巴结外的淋巴组织肿瘤性的疾病。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一般产生于胃肠道,原发性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是比较不多见的,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的发病率很低,约达0.4%~1.0%,没有办法收集到大量的病症。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分类中,将其命名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由于发病率低。所以,就没有办法认识到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的影像学资料,误诊情况时有发生[5]。
本次研究,肺黏膜相关性淋巴瘤已经通过病理证实过的1例影像诊断,结合这些年的文献进行复习,分析对比原发性肺黏膜相关性淋巴瘤的影像资料。经过检查确诊,接近一半的肺黏膜相关性淋巴瘤都拥有充气支气管症[6]。
诊断要点:肺MALT型淋巴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肺淋巴瘤的特点的是影像表现与临床表现之间存在差异,通常情况下临床表现比影像更加严重。肺MALT型T巴瘤患者初诊时各项症状均不明显,初期常容易出现轻微呼吸道症状,实际肺部通过影像检查会显得更重。肺MALT淋巴瘤CT表现可为磨玻璃影、结节、斑片影、实变、团块等多种病变,影像表现即可单独存在也可与其他症状同时存在,在实变及团块中支气管充气征较为常见,病灶可较长时间没有影像学变化。
综上所述,在现代的临床研究治疗肿瘤性疾病中肺黏膜相关性淋巴瘤式比较少见的,肺黏膜相关性淋巴瘤发展较为缓慢,恶性度也比较低。肺黏膜相关性淋巴瘤的影像学征象和临床表现具有极大的差异性,现代的医疗诊断较为困难。使用充气支气管症对于肺黏膜相关性淋巴瘤以及其他的相关疾病进行诊断,其鉴定具有重要医学价值意义。
参考文献:
[1]Harris N L,Jaffe E S,DieboldJ,et al.Lymphomacl assifica-tion-from controversy to consensus:the REAL and WHO Classification of lymphoid neoplasms[J].Ann Oncol,2010,11(l1):3-10.
[2]牟向东,王广发,刁小莉,等.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一例[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9(4):346-350.
[3]姚成才,张义,姜杰.肺MALT淋巴瘤并腮腺淋巴上皮病1例及文献复习[J].现代肿瘤医学,2010,18(6):1206-1209.
[4]孙希文,陈淑珍,范艳芬,等.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CT表现[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0,28(11):68-70.
肺部瘤表现症状范文2
【关键词】 肺炎性假瘤; 诊断; 外科治疗
肺炎性假瘤(pulmonary inflammatory pseudotumor,PIP)是由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肺内瘤样病变,因伴有炎症且和感染关系密切,故称为肺炎性假瘤。其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征象,近年来其发病有上升趋势,易与肺癌,肺结核,肺错构瘤等相混淆。自1993年3月至2013年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共手术治疗42例PIP,现就其临床诊断及外科治疗问题作一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2例中男35例,女7例。年龄28~73岁,中位年龄54岁。病程2周到2年,中位病程35月,其中1~3个月占74%(31/42)。有3例无症状作健康体检发现肺部有占位性病变,有呼吸系统感染史38例,有咳嗽32例,间断咯血或痰血3例,胸痛胸闷2例,低热2例。37例术前经系统抗感染治疗2周后,肿块未明显缩小。
12 X线及CT检查 X线及CT检查均显示为单发占位性病变,位于右肺27例(上叶15例,中叶2例,下叶10例),左肺15例(上叶9例,下叶6例)。病灶形状:圆形28例,类圆形14例,直径最小15 cm,最大直径10 cm,肿块最大(10×7×6)cm,最小为(2×2×15)cm。病变边缘模糊32例,有分叶12例,有毛刺8例,合并有空洞5例。病变远端有阻塞性炎症18例,有肺不张5例。纵膈淋巴结均无明显肿大。
13 术前诊断 本组42例中术前诊断为原发性肺癌22例,可疑肺癌14例,肺良性肿瘤6例。
14 方法 42例病例均行手术切除,其中胸腔镜手术例数为20例。42例病例中肺叶切除术为31例,肺楔形切除11例。术中所见:本组42例PIP均行手术治疗,术中见33例病变位于肺边缘,与胸壁,心包或隔肌有不同程度的粘连,病变周围胸膜有程度不同增厚,呈实质性,中等硬度,肺门或纵膈有黑色肿大淋巴结28例。对肺门淋巴结肿大或疑癌病例均作淋巴结清扫,术中冰冻切片均为反应性炎性增生。
2 结果
本组42例病例手术后病理诊断均为肺炎性假瘤,本组有1例术后并发脓胸,经胸腔冲洗,抗生素应用后痊愈。本组其他患者术后均恢复顺利,无术后死亡及严重并发症。
3 讨论
31 发病情况 从近年的发病情况看,肺炎性假瘤并不少见,近几年来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患者常有呼吸道感染史,仅半数有轻微肺部症状,X线检查为肺单发肿块,境界清楚,密度均匀的圆形病灶,手术治疗预后良好。
32 病因和发病机理 PIP是一组病变的笼统名称,包括肺内一切由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瘤样病变。关于其发病原因和发病机理迄今为止尚未明确,可能与代谢紊乱或吸入某些物质引起的抗原抗体免疫反应有关[1]。1973年bahadori[2]就根据病灶内含有大量的浆细胞成份,考虑其发病可能与免疫因素(变态反应)有关,本组有37例(占88%)患者在发病前一年内有呼吸系统感染,有发热,咳嗽,咯痰等症状,经用抗生素治疗后,症状消失。大量使用抗生素在抑制细菌生长的同时,也减弱了机体对病原菌的炎症反应,降低了体内纤维蛋白溶解酶的作用,使病灶不能完全吸收或延迟吸收,大量纤维蛋白,浆细胞和淋巴细胞沉积,慢性演化,形成炎性假瘤[3],因此本病与抗生素的大量使用或滥用有关。病毒性的呼吸道感染也使某些病毒引起的难于短期内吸收的肺炎慢性迁延,局限机化,进而形成炎性假瘤。组织学分为状瘤,纤维组织细胞瘤,浆细胞肉芽肿和假性淋巴瘤[46]。
33 诊断特点 PIP的发病有以下特点:①大多数病例有呼吸道感染史或胸内感染史,有咳嗽咳痰,血痰,胸痛等与肺癌类似的症状。缺乏特征性的临床症状体征和放射影像学检查,术前诊断较为困难。②病理形态主要含有炎性细胞,浆细胞和淋巴细胞,为一般反应性增生而无恶性改变。③病灶周围一般无卫星灶,病灶基底可广泛贴于胸膜,局部胸膜粘连增厚,但无胸水及胸痛,可有淋巴结肿大但无融合征像[7]。④预后佳,外科手术治疗后无复发转移。
X线和CT特点:PIP在X线上可见圆形或椭圆形单发肿块,病灶大小不一,边缘清晰,密度均匀,偶见斑点状钙化,可由于肉芽组织膨胀性生长压迫周围的肺组织而形成假包膜,阴影边缘光整,无肺门淋巴结肿大。如果病变周围有炎症,则边缘模糊,可出现“毛刺”。若同时显示肺门或纵隔淋巴结有肿大,则极易误诊为肺癌。有报道[5],本病术前误诊肺癌者达793%~842%。而肺癌密度多欠均匀,边缘不光滑,可见毛刺和切迹。PIP在CT平扫时肿块密度常均匀,肿块中间多为变性组织,坏死组织少,增强扫描不强化区及强化区形态均较规则,密度亦均匀。而肺癌CT呈分叶状,边缘毛糙,密度不均匀,区边缘往往不光滑,坏死区密度更低,形态多不规则,这可能与肿瘤组织生长较活跃有关。肺癌X线胸片显示正、侧位形态一致,多伴胸腔积液、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较多。
PIP在手术前确诊有一定的困难,多数误诊为恶性肿瘤或其他良性肿瘤,可导致阻塞肺炎或肺不张,并有癌变的可能故治疗以手术为主[8]。尤其对症状明显保守治疗无效,伴有咯血的患者更应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因为随着PIP病程进展,少量咯血会变成大咯血,假性淋巴瘤可变成真性淋巴瘤,13%可演变为腺癌[9]。
手术治疗的原则为完全切除肿瘤和尽量保留肺组织的手术方法,当肿瘤位于肺浅表部位或在肺内有滑动感可行肿瘤摘除或肺楔形切除,对位于肺门,肺实质的肿瘤应采用肺叶切除术,累及两个肺叶的必要时可行双肺叶切除,若肿瘤边缘不清,病变质地较硬或有外侵,甚至有肺门淋巴结肿大者应作术中冰冻检查,以明确诊断。PIP手术后预后良好,无复发。
参 考 文 献
[1] 吴志祥,刘韧.肺部炎性假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医学临床研究,2009,26(7):13161317
[2] Bahadori M,Liebow,AA.Plasma cell granulomas of the lung.Cancer 1973,31(1):191193
[3] 罗业春,陈永福.肺炎性假瘤45例临床分析.广西医学,2008,30(5):746747
[4] 善秀红,郑金旭,彭卫斌,等.周围型肺癌与肺炎性假瘤的动态CT研究.实用放射学杂志,2005,2(1):2627
[5] 刘广红.肺部炎性假瘤CT误诊29例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5):10081009
[6] Melloni G,Carrelta A,Ciriaco P,et al.Inflammatory Pseudotumor of the Lung in Adults. Ann Thorac Surg,2005,79(2):426432
[7] 陈恒.肺炎性假瘤.临床肺科杂志,2007,1(1):8384
[8] Prassd MV,Thankachen R,Parihar B,et al.Inflammatory pseudotumour of the lung.Interactive Cardio Vascular and Thoracic Surgery, 2004,3(2):323325
肺部瘤表现症状范文3
【关键词】肺肿瘤 影像诊断 放射摄影术 胸部
【中图分类号】R73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07-081-03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经确诊的、影像学检查可见明确肺部单发结节或肿块的病例共167例,其中男105例,女62例,年龄9-83岁。分别为:(1)原发恶性肿瘤60例(35.9%):包括肺癌56例(腺癌28例、鳞癌15例、肺泡细胞癌7例、腺鳞癌4例、小细胞癌2例),支气管平滑肌肉瘤3例,肺间皮瘤1例;(2)单发转移瘤16例(9.6%),原发癌位于消化系统6例、泌尿生殖系统5例、头颈部2例、恶性黑色素瘤和肉瘤及其他共3例,无良性肿瘤肺部转移病例:(3)单发结核瘤37例(22.1%);(4)其他良性病变54例(32.3%),包括良性肿瘤42例(错构瘤17例、炎性假瘤15例、硬化性血管瘤7例、状肺泡细胞瘤2例、神经纤维瘤I例),霉菌球、肺囊肿并感染及共他炎性相关病变共12例。107例有明确的手术病理结果,39例有经皮穿刺活检或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21例通过痰细胞学检查与影像学、病史相结合以明确诊断。
1.2 方法 所有病例初次发现病灶时均行胸部正、侧位X线检查,112例同时行胸部CT检查,所有病灶均证实位于肺组织内,内部可有钙化、空洞、空腔样结构,可伴阻塞性肺不张或炎症及附近淋巴结肿大,可有少量胸水;排除胸壁、胸膜或纵隔内病变突入肺组织的病例。所选病灶原则上不限制大小,但本组最大直径均在0.5~0.8cm之间(在DR影像上测量),其中直径≤3 cm者130例.占77.8%。
1.3 仪器 X线摄影均采用德国生产Deray DR系统,CT扫描仪有两种,即西门子公司Somaton ARnova型全身CT 扫描仪和 飞利浦Brillances 16层螺旋CT扫描仪。所有病例DR影像征象经由2位高年资主治医师分析、确认。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资料采用χ²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0. 0软件包)。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比较 恶性病变患者青年组(≤40岁)16例,中年组(40-59岁)32例,老年组(≥60岁)28例;良性病变青年组35例,中年组42例,老年组14例。良、恶性病变在年龄分布上差异有显著性(p40岁占41%,平均年龄43.8岁;转移瘤以男性为多,占66.8%,平均年龄49.5岁。良、恶性病变患者无症状及仅有咳嗽咳痰的比率均较高,原发恶性肿瘤患者痰中带血或咯血的比率明显高于良性病变患者,而伴有胸痛的比率低于良性患者。
2.2 DR影像征象比较 良、恶性病灶在各肺野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核瘤位于下叶的比率较高,为19.6%;硬化性血管瘤多在中肺野。3 cm以上结节的直径大小在良性病变[(1. 94 ± 0. 21)cm]和恶性病变[(2.09± 0. 19)cm间距差异无显著性(P>0.05),超过3cm者恶性居多(53.5%)。全部病例中1~3cm大小结节所占比率为65. 2%,其中转移瘤占21.5%;转移瘤中≤3cm者占72.6%。原发恶性肿瘤的均匀密度(59.4%)与良性病变(47.3%)间差异无
显著性(P < 0. 05),21例肺癌 (37.5%)结节内出现低密度影或空洞,良性病灶非均匀密度则主要是由于钙化、脂肪和空洞。良性钙化大多数见于结核瘤5例、霉菌球2例、转移瘤1例。57.9%的良性病变和62.4%的转移瘤边缘清楚、光整,高于原发恶性肿痛(53.8%,),同时也可见较多长毛刺。原发恶性肿瘤表现出分叶征占79.1%,与其它病变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 < 0. 05)。胸膜改变主要出现在肺癌(10例,27.5%)和结核瘤(14例,38.5%)。
2.3 本组病例影像诊断及临床最后诊断结果对照 见表1。在原发恶性肿瘤组和结核组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分别为67.4%和72.3%。单发肺转移瘤误诊率为75.0%,误诊为原发恶性肿瘤占18.8%,误诊为良性病变占43.7%。12例密度不均匀的病灶误诊为错构瘤,部分形状不规则、不具典型钙化和脂肪成分的错构痛误诊为周围型肺癌(3例)和结核瘤(5例)。良性病变定性诊断符合率为83. 5%。
3 讨论
3.1 肺单发结节、肿块的临床和影像分析 本组病例病种分布上,各类炎性相关病例占38.3%。肺癌占33.5%、错构瘤占10.2%、转移瘤占9.6%,良性病变占54.5%,错构瘤和单发转移瘤所占比率偏高。本组病例临床分析、显示,对于肺部单发结节或肿块,较年轻、有咳嗽咳痰井长期发热、胸背痛症状者,首先提示结核瘤;痰中带血或咯血者多提示为肺原发恶性肿瘤,本组中
本组病例影像分析显示,病灶内出现钙化、周边较模糊并位于外周者提示为良性病变。对于良性病变,大多数仍是表现为形态较规则、边缘光整,反映了病灶周围炎症反应轻微及其良性生长特征,病理上也证实结核球和错构瘤大多有纤维包膜,炎性假瘤部分有纤维包膜、部分有肺膨胀不全带(假包膜);而转移痛则由于肿瘤生长迅速压迫周围组织包绕也显示边缘清楚或锐利。
本组病例良性结节含局限性低密度影者较少,在炎性假瘤出现比率略高(28.4%)。X线摄影虽不能评价结节钙化的特征,但仍可显示良性结节的钙化多为粗颗粒、斑块、分层或爆米花样,呈弥漫或中心性,肺癌多为边缘斑点状钙化,钙化量少,本组良性结节(42.5%)和恶性结节(15.7%)间的钙化差异有显著性(P
另外,12例周围型错构瘤(占错构瘤的70.6%)靠近胸膜但无一例出现明显胸膜改变,此点在鉴别诊断中有重要参考价值。
3.2 有关单发肺转移瘤的说明 影像学上,单发肺转移瘤的误诊率一向很高,本组病例均为初次发现肺部病变,大约45%的病例临床未能及时提供明确病史,定性诊断符合率仅55.3%。本组单发肺转移瘤所占比率明显高于以往文献报道,消化道肿瘤肺转移所占比率最高,与近年来部分文献报道的消化道肿瘤肺转移呈上升趋势相符;其次为妇科肿瘤和泌尿系统肿瘤,这可能与女性生殖系统肿瘤诊断水平提高有关【1】型的症状,累及较大气道引起咳嗽、痰血等表现约占15%-20%,明显低于肺癌。85%的病灶瘤一肺界面影像清晰,上肺病灶占32.8%,密度较均一,多数偏高;有明显钙化者仅1例,呈斑块状,共他学者报道淇钙化量常较多或呈弥漫性,且多见于骨/软骨肉瘤和直肠癌,影像上有时较难与良性钙化相鉴别;单发转移瘤出现空洞者极少(本组未有),多见于多发转移病例,文献【2】壁者多于厚壁,常为中心性,主要见于头颈部鳞癌和女性生殖系统肿瘤,需注意与结核瘤、肺癌及霉菌球相鉴别。继发明显肺不张或肺部炎症者只占8.6%,所以多数发热病例考虑是由于肿瘤毒素吸收所引起。本组2例(12.5%)单发肺转移瘤在原发肿瘤发现前出现,为胰腺痛和肾癌转移,文献【3】可见于儿童肾母细胞瘤,与原分肿瘤的生物学特点和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通常认为骨软组织肉瘤肺转移以20-30岁多见【4】组3例软骨、滑膜肉痛发生肺转移都在右20岁以下;肺内原发肉瘤很少见,当肉瘤出现于肺内时需首先排除转移的可能。另外,文献【4】外恶性肿痛合并同期原发性肺癌的比率约21.2%~50.0%,本组中出现4例(28.6%)全部误诊为转移瘤,肺外肿瘤为头颈部鳞癌、前列腺癌和胸腺癌。
总之,临床工作中初次发现肺部结节、肿块,或以肺部小结节为主要表现就诊的患者越来越多,常规X线摄影作为初步诊断的有效手段,虽然在空间分辨率和显示细节上不及CT,但仍然可以捕捉到许多可资鉴别的征象。通过正确认识肺结节、肿块病变的影像学表现,并结合临床综合判断,应该可以实现较高的诊断准确率。
参考文献
1.GUCER F.YILMAZ O.BALKANLI-KAPLAN P .et plete pulmonary and extrapelvic metastases treated by surgery and chemotherapy consisting of pacliaxel and carboplatin[J]. Int J Gynecol Cancer, 2005, 15(6):1160-1162.
2.李成洲.肖湘生,李玉莉.等.肺外恶性肿瘤的部位和病病理类型与其肺内孤立性病灶性质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5.24(2):121-126.
3.丁娟,李惠民,肖湘生.等.不典型肺转移瘤的CT表现[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4,23(12):1044-1047.
肺部瘤表现症状范文4
【摘要】目的 探讨肺部孤立性结节的临床诊断方法,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 85例孤立性结节患者的影像学特点,结合临床资料、细胞学检查等进行诊断和鉴别。结果 对肺部孤立性结节的形态和部位进行分析总结,CT扫描结果显示明显增强者16例,中等增强者19例,轻度增强18例,无明显增强者32例。诊断结果肺癌60例,包括腺癌32例,鳞癌15例,细支气管肺泡癌7例,小细胞未分化癌5例,炎性假瘤11例,纤维瘤5例,淋巴瘤5例,结核性结节4例。结论肺部孤立性结节影像学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提高临床诊断正确率,对尽早确诊和治疗具有关键的作用。
【关键词】肺部孤立性结节;诊断;治疗;影像学
肺部孤立性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是某些特定病理现象在影像学的表现。SPN是直径小于3.0 cm的孤立、球形结节,呼吸科临床常见此现象,在X线、CT检查中可发现,其发生原因多样,绝大部分是良性病变,少部分为恶性病变,如早期肺癌[1]。因此,提高SPN诊断和鉴别的正确率,避免误诊或漏诊,为患者的进一步治疗提供有用的资料,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存活率。本文对近些年本院收治的SPN患者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从2005年3月~2011年3月共收治85例SPN患者,所有病例均经CT 扫描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其中,男46例,女39例,年龄25~78岁,平均年龄(47.9±11.5)岁,病程3周~2个月,孤立性结节直径1~3 cm 60例,≤1 cm 25例。临床症状:咳嗽28例、胸痛21例、咳血5例、低热10例,21例患者无明显症状,经常规体检发现SPN,患者白细胞总数和分类无明显异常。
1.2诊断方法:所有病例行螺旋CT检查。患者在平静呼吸状态下吸气后屏气扫描,自肺尖至肺底,层厚、层距 10mm进行连续扫描;发现结节后,以结节为中心,病变部位增强2~5 mm 薄层扫描或使用HRCT扫描参数再次扫描数次。18例行高压静脉团注对比剂碘海醇80 ml增加扫描,注射速度2.0~3.0 ml/s,注射后每隔30 s分别进行动态扫描1次,共扫描3次,提高对SPN的诊断,为判断SPN良性或恶性提供可靠的依据。痰液带血和咳嗽严重的患者行痰液细胞学检查,检测痰液中抗酸杆菌。
2 结果
SPN的形态:圆形或椭圆形60例,山丘形8例,蕈伞形7例,不规则形8例,方形2例。结节边缘清楚且边缘光滑者53例,结节边缘清楚但毛糙有长短不一的毛刺18例,边缘模糊者10例,浅分叶4例,部分结节的边缘平直。密度均匀者69例,密度不均匀者16例,部分结节中心的密度高于边缘处,密度不均匀者中4例结节中有沙砾样的高密度影,空泡征(小泡征)2例,空气支气管征2例,斑点状及弧形钙化4例,胸膜凹陷征4例。结节邻近或紧贴胸膜者15例,邻近处胸膜增厚者 19例,邻近肺纹理紊乱或增多增粗者14例,胸膜粘连2例,淋巴肿大者2例。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胸腔积液的现象,无肺外转移出现。
SPN的部位:右肺上叶16例,其中包括上叶后段11例和上叶尖段5例,右肺下叶24例,右肺中叶6例;左肺上叶22例,下叶17例,包括前基底段5例,后基底段7例,外基底段 5 例。
诊断结果:CT扫描结果显示明显增强者16例(>30 Hu),中等增强者19例(20~30 Hu),轻度增强18例(10~20 Hu),无明显增强者32例。所有病例均经痰液细胞学检查,结果均为阴性。经病理活检进一步诊断,结果中,肺癌60例,包括腺癌32例,鳞癌15例,细支气管肺泡癌7例,小细胞未分化癌5例,炎性假瘤11例,纤维瘤5例,淋巴瘤5例,结核性结节4例。
3 讨论
肺部孤立性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的是肺部孤立的,球形或类球形结节,其直径往往小于3.0 cm,对肺组织结构、功能的影响不大,其涉及的病例病变可能是良性的也可能是恶性的,良性的避免手术治疗,而恶性的应及早治疗,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对降低患者的死亡率至关重要。SPN的临床症状少,部分患者没有临床症状,而是在常规体检中偶然发现,而且无法根据仅有的临床症状判断结节的性质,临床常用的痰液细胞学检查和抗酸杆菌的细胞学检查对SPN的诊断没有显著意义,病理学活检是最后确诊的金标准[2]。目前临床上常用的SPN检查方法主要是影像学检查,是发现SPN的主要方法,操作简单且无创,受到患者的欢迎。CT检查对发现SPN及其形态、位置、大小和部位具有重要作用,是进行SPN鉴别诊断的临床常用方法,
3.1 SPN的形态特征:结节的形态对判断良性或者恶性病变具有重要价值。据研究报道,绝大多数良性结节的直径3.0 cm,形态以圆形居多,其边缘清晰且光滑,偶见长短不一的毛刺;直径>3.0 cm的恶性更为常见,形态以椭圆形、山丘形或其他不规则形状为主,其边缘模糊且非常毛糙,部分患者可见浅分叶、毛刺或边缘平直。出现邻近处胸膜增厚、邻近肺纹理紊乱或增多增粗、胸膜粘连、淋巴肿大等多提示为恶性结节。但是这一形态特征也不是绝对的,比如孤立性早期转移性结节边缘光滑清晰,易被误诊为良性结节[3]。因此,应结合患者的病史和临床资料进行诊断,仔细辨别,必要时借助病理学辅助检查,以提高诊断正确率。本组病例中有2例出现空泡征(小泡征),表现为结节内出现气泡状透明区,常位于结节中心处;2例患者结节内可见支气管空气征,呈条状低密度,或出现截断、扭曲等改变,一般提示为恶性肿瘤;4例斑点状及弧形钙化,钙化细小且分布均匀,呈同心圆或中心性弥漫性钙化、爆米花状钙化一般为良性结节钙化,恶性钙化一般在结节的边缘或某个特定部位成斑点状钙化,表现为沙砾样的高密度影,往往呈偏心分布;结节内的空洞若成光滑边缘的薄壁空隙,一般为良性,若空洞边缘不规则,凹凸不平,且结节突起,则往往是恶性肿瘤;结节的周围肺野正常清晰,无胸膜和支气管改变的一般为良性结节。
3.2 CT扫描分析:病变部位增强2~5 mm 薄层扫描或使用HRCT扫描参数再次扫描数次有利于鉴别良、恶性结节。本组病例中无明显增强者32例和轻度增强18例(10~20 Hu),强化值少,主要为囊状或边缘强化,一般为良性;中等增强者19例(20~30 Hu)为临界线,可能良性也可能恶性,应结合病史和病理学检查进一步确诊;明显增强者16例(>30 Hu),强化值大,为均匀和中心强化,一般为恶性。
3.2常见病变的鉴别特点:① 肺癌:肺癌常发生于左肺或右肺上叶,直径一般
综上所述,肺部孤立性结节影像学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影像学如CT检查对SPN的诊断和鉴别至关重要,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提高临床诊断正确率,对尽早确诊和治疗具有关键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向阳,张冠山.肺部孤立小结节性病变的X线、CT诊断[J].黑龙江医学,2009,33(11):840-841.
[2] 厉天林.肺部孤立性结节性病变的CT表现及诊断[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5):13-14.
[3] 陈惠根,刘玉娥.肺部孤立小结节性病变的X线、CT诊断[J].江西医学,2007, 42(6):496-497.
肺部瘤表现症状范文5
【摘要】
目的 探讨肺炎性假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方法 对手术治疗的26例肺炎性假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前明确诊断5例(19.23%),误诊率为80.77%,分别误诊为肺癌、肺良性肿瘤、结核瘤、肺曲菌病等。行肺叶切除14例,楔形切除8例,肺段切除4例。结论 肺炎性假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术前诊断较为困难,确诊常依赖于术后病理检查。
【关键词】 肉芽肿,浆细胞,肺;误诊;外科手术
肺炎性假瘤是肺内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所引起的肿瘤样病变,我院1995年1月~2007年12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肺炎性假瘤26例,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女18例,男8例,女男之比为2.2∶1。年龄18~69岁,平均39.3岁。咳嗽、咳痰16例,痰中带血7例,胸闷、胸背痛2例,发热5例,7例无症状,在体检时发现肺部占位性病变。病程:3天~16年,平均9个月。20例发病后在其他医疗单位诊断为肺炎或肺结核,予1周~6个月的抗感染或抗结核治疗,症状无改善或病灶吸收不理想。
1.2 X线和CT扫描 胸部X线和CT检查病变位于右肺15例:上叶8例,中叶1例,下叶6例;左肺11例:上叶5例,下叶6例。肿瘤直径3~12cm,多为5~7cm。其中23例发现肺部圆形或类圆形块影,3例为大片状阴影。大多密度均匀,伴有空洞形成2例,并显示肺段或肺叶的充气不全或炎性改变。
1.3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全部病例均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22例未见异常,4例发现所属肺叶或段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未见新生物,黏膜活检为炎性改变,刷检均未发现结核杆菌、癌细胞。
1.4 术前诊断 肺炎性假瘤5例,误诊为肺癌7例,肺良性肿瘤6例,结核瘤5例,肺曲菌病1例,不明2例。
1.5 手术情况 肺叶切除14例,楔形切除8例(其中2例为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肺段切除4例。术中15例冰冻切片:炎性假瘤13例,错构瘤1例,可疑腺癌1例。
2 结果
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均为炎性假瘤。术后无并发症发生,随访4个月~5年,均健在。
3 讨论
3.1 病因 肺炎性假瘤是发生于肺内的慢性炎性增生性团块样病变,组织学特征是由多种细胞形成的肉芽肿。本病病因迄今不明,多认为与严重的呼吸道感染有关,大量使用抗生素在抑制细菌生长的同时,也减弱了机体对病原菌的炎症反应,降低了体内纤维蛋白溶解酶的作用,使大量纤维蛋白、浆细胞和淋巴细胞沉积,形成炎性假瘤[1]。另外病毒性的呼吸道感染使得某些病毒引起的肺炎难以在短期内吸收而慢性迁延,局限机化,进而形成炎性假瘤[1]。本组17例(65.38%)有呼吸系统病史也支持这一观点。
3.2 诊断 肺炎性假瘤术前诊断手段有X线胸片、胸部CT、纤维支气管镜、经皮穿刺肺活检等,但多无阳性结果或者结果无明显的特异性[1~8]。术前诊断较为困难,确诊常依赖于术后病理检查。文献报道[2~6]术前诊断只有13.2%~42.9%,本组为19.2%。结合本组资料和文献复习,笔者认为遇到以下情况应想到肺炎性假瘤的可能:①青壮年女性,有咳嗽、咳痰、痰血、胸闷、胸痛、发热等肺炎感染史;②X线胸片和CT片表现为肺周围孤立性结节,境界较清,密度不均,少有钙化及卫星灶,周围伴有肺段或亚段的充气不全或炎性改变,但不累及肺门或纵隔淋巴结;③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多无异常。对于术前诊断困难者在术中可行快速冰冻切片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和决定手术切除范围。本组术中行冰冻病理切片15例,14例(93.33%)诊断为良性病变。因而笔者认为术中冰冻病理检查对本病的诊断和治疗(手术方式的选择)有决定性的指导作用。
3.3 误诊及其原因 郭喜平等[2]认为对于类圆形肺部阴影,术前应尽可能地做到细胞学和组织学诊断,认为经皮穿刺肺活检为本病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但杨德昌等[3]总结了近年经皮穿刺肺活检术的文献后认为经皮穿刺肺活检其诊断肺癌的阳性率可达85%,假阳性率有2%,误诊率为10%~15%。可见有创的经皮穿刺肺活检虽然可做到术前的细胞学检查,但由于其穿刺部位的局限性,仍有15%左右的误诊率。陈建新[4]报道经皮肺穿刺活检结果往往显示细胞成分复杂,认为难以确诊是否为炎性假瘤。吴阶平等[5]认为经皮穿刺肺活检阳性率虽高,但可能导致气胸、血胸及癌细胞经穿刺针道种植转移,应严格掌握使用。因而笔者认为经皮肺穿刺活检在有手术指针的病人应该持慎重的态度,尽量不要做穿刺活检。
本病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易与肺癌或其他肺良性肿瘤、结核瘤等相混淆。周广华[6]报道肺炎性假瘤68例术前拟诊为肺癌21例,结核球18例,良性肿瘤20例,误诊率高达86.76%。王德江[7]报道误诊率为67.1%,其中最易误诊为肺癌,误诊为肺癌者占73.5%。考虑为:①两者发病年龄相近,肺癌以40岁以上者多见;②两者临床症状相似,均表现为咳嗽、咳痰、咯血、痰中带血、胸痛、胸闷等;③放射学检查缺乏特异性,与周围性肺癌不易鉴别,均可有毛刺、分叶、液化、空洞及边缘不清的浸润现象;④痰脱落细胞学检查可有假阳性;⑤病变多位于肺周边、肺段以下,气管内炎性假瘤罕见,纤支镜及刷检起不到诊断作用。
3.4 治疗 对于肺炎性假瘤的治疗,绝大多数学者[1~7]认为,肺炎性假瘤虽属良性病变,亦应尽早手术治疗。其理由是:①术前难与肺癌鉴别,手术能明确诊断;②有恶变可能;③长期内科治疗可延误病情,肿块增大可导致肺不张和手术难度增加,切除范围扩大;④中央性肿块有可能压迫气管和食管,易引起患者窒息死亡。炎性假瘤在抗炎、抗结核治疗后无明显好转即应手术治疗。手术原则[8]是最大限度地保留正常肺组织,这有利于维护患者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尤其对年龄偏大、体质较差、肺功能欠佳的患者更具有积极的意义。因与肺癌的手术原则完全不同,应争取在术中鉴别其良恶性,术中行快速冰冻病理切片检查。如术中病理切片为肺炎性假瘤,病灶较小,位于肺浅表部位或在肺内有滑动感可行肿瘤摘除或肺楔形切除。对肿块大、位置深、靠近肺门并且与大血管和支气管关系密切或术中冰冻不能排除恶性病变者,手术范围可以适当扩大,行肺叶或复合肺叶切除术。本组26例患者遵循以上原则进行手术治疗(其中近两年开展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治疗炎性假瘤2例),收到良好的手术效果,患者顺利康复出院。
参考文献
[1] 史宏灿,石维平,束余声,等.肺炎性假瘤29例外科治疗分析[J].中国综合临床,2000,16(3):201.
[2] 郭喜平,邵国光,王天策,等.42例肺部炎性假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1999,16(3):160-161.
[3] 杨德昌,杨栓盈.肺癌诊断水平的现状与进展[J].中华结核和呼吸系疾病杂志,2001,24(8):450-451.
[4] 陈建新,相加庆.肺炎性假瘤41例诊治体会[J].交通医学,2001,15(5):516-517.
[5] 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465.
[6] 周广华.肺炎性假瘤68例诊治体会[J].山东医药,2002,42(16):27.
肺部瘤表现症状范文6
1 临床资料
男24例,女12例,男女比例2∶1。年龄:最小16岁,最大69岁;其中40岁以上者19例(53%),平均年龄42岁。临床表现:咳嗽、咯痰者9例,胸痛者8例,咯血者4例,气短、胸闷者3例。12例无任何临床症状,是体检透视、摄片时发现。
2 手术、病理结果
经手术证实肿瘤位于肺段以上支气管者4例,4例中有2例瘤于管腔内,有蒂,可移动。32例肺错构瘤位于肺段及肺段以下。
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及分类:软骨型26例;结缔组织型8例;分型不清者2例。
3 X线(CR、DR)表现
3.1周围型 34例,其X线主要表现为:以肺内孤立的结节样影较多见,少数为较大的肿块影;瘤体直径多在2.5cm以下,少数瘤体较大,直径可达5cm以上;瘤体呈圆形或椭圆形,其边缘清楚,无明显分叶,但可有浅分叶表现;瘤体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均可见,其密度不均匀者可见钙化影,钙化呈爆米花、斑点状、梅花瓣、不规则不等,尤以爆米花钙化最典型,为其特征性X线征象,约占钙化影中45%以上。有极少数病例肺内同时可见结核钙化影。
3.2中央型 2例,其X线主要表现为:常起源于左主气管、左上叶支气管、右中叶支气管;常于肺门见椭圆形肿块影,并引起阻塞性肺炎,表现为斑片状模糊影,边缘不清;若引起阻塞性肺不张则为肺叶、肺段的实变、体积缩小;部分病例可见支气管内的软组织影和充盈缺损等征象。
4 讨论
4.1发病机制和病理改变 目前,得到大多数人认可的观点认为是真正的良性肿瘤,起源于支气管壁的结缔组织或上皮组织。错构瘤一般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清楚。
切面呈白色、褐色,半透明软骨状,部分为纤维组织,质地坚韧。部分肿瘤因突入支气管腔内,标本表面有粘膜被覆。镜下:主要成分为软骨,但也可见纤维组织及纤毛柱状上皮,构成类似支气管的结构;另外尚可见脂肪、平滑肌等组织混杂其中,呈无序排列。
4.2 X线诊断及临床表现 肺错构瘤绝大多数位于肺的外围,位于肺表面的肿瘤引起胸膜粘连可出现胸痛症状;若瘤体压迫附近支气管引起支气管欠通畅或腔内瘤体引起支气管阻塞而引起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张时则会引起咳嗽、咯血、胸闷等;瘤体生长缓慢,可无任何临床症状及体征,常在体检胸透、摄片时偶然发现。一般男女发病率为2∶1或3∶1[1]。
周围型错构瘤最多见,可发生于肺的任何部位,最常见于肺边缘,多数为单发,偶有多发;病变大部分显示为肺内肿块样影,边缘清楚、光滑,无毛刺,病灶周围无卫星病灶;瘤体多数1—5cm,平均2.0—3.0cm[2]。
中央型错构瘤较少见,肿块常阻塞(或不完全阻塞)支气管而引起阻塞性肺炎、肺不张、肺气肿,X线表现分别为斑片状影、肺叶(或段)密度增高且相应肺组织体积缩小、肺组织透光度增加。CT能显示支气管内软组织肿块影,与腺瘤、软骨瘤不易鉴别。
肺错构瘤的外形、密度、边缘与其组织成分和病理结构密切相关。软骨型肺错构瘤呈分叶或边缘凹凸不平者多见,软骨型若密度不均匀,发生钙化较常见,其钙化的形态不一,其“爆米花”样钙化为其特征性X线征象;结缔组织型多呈圆形、椭圆形,密度大多均匀一致,少数肿块内因含脂肪组织而密度减低,使其密度不均匀。
4.3鉴别诊断 对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同时X线表现又不典型的肺错构瘤来讲,临床及放射诊断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与以下几种疾病鉴别:
(1)结核瘤:结核瘤患者追问其病史,一般来讲都有结核病史;结核瘤的附近肺野可见卫星病灶,而错构瘤周围肺野是清晰的;另外结核瘤的钙化一般在病灶边缘,呈环状或层状包围瘤体,而错构瘤的典型钙化呈“爆米花”样。
(2)肺炎性假瘤:与结缔组织型错构瘤鉴别。炎性假瘤追问其病史大多数曾经有发热、咳嗽等肺部感染病史;炎性假瘤边缘模糊,而错构瘤边缘清晰;另炎性假瘤其周围肺野有许多扭曲的小血管影,称之为局部充血征象,往往提示为肺部炎症表现。
(3)周围型肺癌:当错构瘤较小并呈“钱币”状时要与周围型肺癌鉴别。此时鉴别较困难,但一般来讲,周围型肺癌较少出现钙化影,肿瘤生长迅速,病灶边缘不光滑,常有毛刺征;而错构瘤有钙化,典型者呈“爆米花”样钙化,肿瘤生长缓慢,一般3—5年均无明显变化,瘤体边缘清楚、光滑;当然,此时若能采用穿刺活检等方法进一步检查,则可以明显提高X线诊断水平。
参 考 文 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