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的核心特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义务教育的核心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义务教育的核心特点

义务教育的核心特点范文1

关键词:《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

以审美为核心 音乐教育

2001年,中国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以审美为核心”,预示着中国音乐教育改革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2011年,教育部又制定《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对“以审美为核心”的理念做了进一步的深化。那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确实做到“以审美为核心”了吗?

一、“新课标”对“以审美为核心”的

诠释存在的问题

虽然,“新课标”再次强调音乐教学应该“以审美为核心”,并在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以及课程设计思路方面做出了综合性的诠释,但是否代表着就是“以审美为核心”了呢?笔者以为,并非如此。我以为其对“以审美为核心”的陈述存在两方面的问题:

1.对“以审美为核心”应涉及的音乐审美问题缺乏明确的定义

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提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为中小学音乐基础教育定下了基调。但这种陈述过于宏观,“以审美为核心”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在“新课标”中并没有做出范围上的界定。对于具有指导性的文件而言,这是一种缺失。

虽然国家政策与社会舆论对音乐审美教育都十分重视,但中小学音乐教育中有关“审美”的范畴始终没有做出明确的定义,翻开众多的资料,我们可以看到对“音乐审美教育”如下的定义:

“从美育的角度洞察、研究音乐教育行为的理论,就是音乐审美教育。”①

“音乐审美教育是以音乐为媒介,以审美为核心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②

“音乐美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音乐艺术内容,按照音乐美的规律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音乐审美教育,以促进人的素质全面自由、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③

在这些定义之中,我们依然没有看到“审美教育”的范畴是什么。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在音乐教育中“以审美为核心”呢?也包括“新课标”在内都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

2.“以审美为核心”的陈述在课程内容中没有进行展开,未体现课程目标的分阶段性

通读“新课标”可以发现“以审美为核心”的陈述主要出现在前言和课程目标中,在课程内容中并没有进行具体的陈述,在实施建议中也未进行深入的展开。在“新课标”对课程内容的具体陈述中,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出这一点。

“新课标”中的“课程内容”部分包括感受与欣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四个方面,以1―2年级的课程内容中感受与欣赏为例:

1)音乐表现要素

“感受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打击乐器模仿喜欢的音响。

能够听辨歌唱中的童声、女声和男声音色。

感受乐器的声音。能够听辨常见打击乐器的音色,并能用打击乐器奏出强弱、长短不同的声音。

能够感受并描述音乐中力度、速度的变化,并对二拍子、三拍子的音乐做出相应的体态反应。”④

2)音乐情绪与情感

“体验不同情绪的音乐,能够自然流露出相应表情或做出体态反应。

体验并说出音乐情绪的相同与不同。”⑤

3)音乐体裁与形式

“聆听儿童歌曲,聆听音乐形象鲜明、结构较为简短的进行曲、舞曲及其他体裁的音乐段落。

能够通过模唱、打击乐器对所听音乐做出反应。能够随着进行曲、舞曲音乐走步、跳舞。”⑥

4)音乐风格与流派

“聆听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儿歌、童谣及小型器乐曲或乐曲片段,初步感受其不同的风格。”⑦

以上的陈述作为中小学音乐课程对于感受与欣赏教学内容的界定,与“以审美为核心”有必然的联系吗?笔者没有看出,目前的课程内容完全可以脱离“以审美为核心”而独立存在。那么,“以审美为核心”的课程理念在教学内容陈述中到底该如何体现呢?难道它仅需要表现为一种宗旨,不需要对“音乐审美”的教学内容作出分阶段的教学安排?不需要在“新课标”中为一线教师做出指导?显然不是。

二、我对“新课标”中应如何诠释

“以审美为核心”的见解

在“新课标”中,如何对“以审美为核心”进行诠释更具有音乐审美教学的导向性和针对性呢?笔者做出以下思考和尝试以供参考。

1.“以审美为核心”诠释时应体现的原则

1)明确的导向

对于中小学音乐教育而言,“以审美为核心”需要具有明确的导向。这种导向取决于教育本身,无论是“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还是以“其他”任何为核心的教育,最终的落脚点依然是教育。既然是教育,就必须具有明确的导向。这种导向不能表现为宏观性的语言描述,而应该体现为明确的审美范畴和审美标准。只有提出明确的范畴和标准,才有可能转化成具体的音乐作品和教学方式。

2)既关注审美客体,也关注审美主体

审美是包含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交互性的活动,是人类具有的独特的能力。人是审美的主体、音乐是审美的客体。而要获得音乐的审美体验,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都在发生作用。因此,“以审美为核心”的诠释不能仅关注音乐(如不同年级的音乐教学内容),也要关注审美主体。

3)体现出不同阶段的审美标准

“新课标”对不同学段的教学内容都作出了要求和陈述。那么,是不是也需要对不同学段提出不同的审美标准?审美是一个综合性的活动,审美体验的获得需要不断进行积累。一个人瞬间获得的审美体验,是他多方面积累的结果。既然如此,“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也应该对“审美教育”提出明确的分阶段的标准,使“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能够科学有序地展开,并对审美体验的获得与积累有所指导。

审美标准的设置应遵循教学规律循序渐进,既要符合一般审美规律,又要探讨影响审美标准的客观因素。将音乐艺术自身的美学特点与影响音乐审美变化的外在因素进行结合,综合制定出分阶段的审美标准。

2.“以审美为核心”诠释的范畴与角度

1)应提出明确的审美范畴

审美范畴是指审美对象具有的各种审美属性,如美、丑、崇高、优美、喜剧性与悲剧性等。对于音乐艺术而言,它包含的审美范畴十分多样化,中西方不同类型、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音乐作品体现出不同的审美范畴。这些作品表现的审美范畴,既具有各自的特点,也具有音乐艺术的共性。在“新课标”中应对作品的审美范畴做出明确的界定,哪些是适合于中小学生的,哪些是不适合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进行呈现的;哪些是适合于低年级学生的,哪些是适合高年级学生的。只有提出明确的审美范畴,“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才能切实做到有的放矢,也才能真正实现音乐教育的“审美”性。

2)应遵循音乐艺术的审美规律

对于学校教育,认识事物的基本规律是十分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任何事物的运行和发展都具有一般规律,掌握一般规律是认识事物的基础。音乐艺术作为一门特殊的艺术形式,具有自己独特的表现规律,这种规律是由音乐艺术自身的特点决定的。20世纪符号学理论曾认为语义符号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能够将人类的文明和思想记录下来,但是语义符号不能够表现人类最细微的情感变化,艺术符号却可以做到,而音乐就是这种艺术符号的典型代表。作为一种艺术符号,音乐在记载和表达的时候遵循的是音响变化发展及音响作为表现手段时具有的自身规律,这种规律正体现了它表达人类情感时的审美模式。认识、掌握音乐艺术进行表现的一般规律,是对音乐进行审美的必然途径。也只有了解音乐艺术进行表现的一般规律,才有可能实现对音乐的审美。因此,“以审美为核心”的诠释一定要从音乐艺术审美规律的角度入手,让学生了解规律、掌握规律,最终实现对音乐的审美。

3.“以审美为核心”诠释时可采用的陈述方式

对“以审美为核心”进行诠释时可采用如下的陈述方式:在明确审美范畴指导下,结合音乐的联觉规律和音乐实践,做出具体的分阶段的审美教学陈述。

音乐的联觉规律是由音乐的特殊性决定的,作为一门非语义、非视觉性的艺术,音乐是通过与人的联觉关系来进行表现的。联觉是一种心理现象,指对一个感官的刺激引起其他感官的感觉。音乐具有的长短、高低、强弱等要素,通过节奏、和声、复调等形式的结合能够与人的情态具有的特点产生一致性而产生联觉关系,音乐正是利用了这种联觉关系来进行表现,使人产生审美感受。结合音乐要素形成的联觉规律,进行审美教学的陈述,是最直接、最接近音乐本体的方式,也最便于教师理解并直接应用于教学。

根据以上思考,笔者尝试仍以“新课标”中“1―2年级感受与欣赏的课程内容”为例,改写如下:

1)音乐表现要素

感受自然界、生活和音乐中的各种声音,体会乐音与自然界、生活中声音的不同,了解音乐表现美的基本要素:音色、强弱、高低、长短。

能够听辨歌唱中童声、女声和男声的音色,积累不同音色的审美体验。

能够听辨常见打击乐器的音色,并尝试探讨不同打击乐器合奏产生的表现特点和音响效果。

感受音乐强弱、高低、长短产生的联觉反应,了解基本的联觉规律,如音越强,感觉距离越近;音越弱,感觉距离越远。音越高,感觉物体越轻;音越低,感觉物体越重。音越长,感觉时间越长;音越短,感觉时间越短等。

体会二拍子和三拍子不同的韵律感,并能够做出相应的体态反应。

2)音乐情绪与情感

体验不同情绪的音乐,了解音乐表现不同情绪时的审美规律,并能够自然流露出相应表情或作出体态反应。

体验柔美、欢快、壮美类型音乐的音乐美感,并能说它们之间音乐表现上的相同与不同。

了解音乐表现情绪时的基本联觉特点,并做出相应创编练习。

3)音乐体裁与形式

聆听儿童歌曲,聆听音乐形象鲜明、结构较为简短的进行曲、舞曲及其他体裁的音乐段落,了解不同体裁音乐具有的音乐特点。

能够通过模唱、打击乐器对所听音乐做出反应。能够随着进行曲、舞曲音乐走步、跳舞,并通过肢体动作表现音乐的韵律美。

4)音乐风格与流派

聆听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儿歌,聆听童谣及小型器乐曲或乐曲片段,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初步了解影响不同音乐风格的要素,积累音乐审美经验。

以上陈述是笔者的一点尝试,需要更多的思考来对音乐教学内容的各个方面进行审美角度的完善。

三、结 语

美育在中国的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已经被倡导一个多世纪,“以审美为核心”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作为明确的指向性的宗旨也已被奉行了多年,但中国的音乐教育并没有在“以审美为核心”方面做出突破性的进展。有关音乐审美教育的研究始终处于弱态,对音乐审美教育讨论的论文不但数量不多,且少有精品,更缺少能够对音乐审美教育产生实践上触动的理论与方法。那么,我们不得不深思,“以审美为核心”难道只能表现为形而上的理念么?黑格尔说:“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既然有感性,那么一定会有“迹”可寻,也一定可以转化成方法和经验,或者是我们还没有找到通往它的途径。因此,笔者认为从《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入手,为中小学“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学设定明确的标准、范畴,并给予参考方法和教学指导是十分必要的。

笔者才疏学浅,仅希望这篇文章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更多相关同志们的关注与深刻思考,通过表象深入本质,对“以审美为核心”做出更为明晰的界定,以促进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注 释:

①姚思源《音乐教育学与音乐审美教育》,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中国音乐年鉴》,l990年版。

②廖家骅《音乐审美教育》,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年版,第66页。

③徐希茅等《音乐美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④《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4页。

⑤《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5页。

⑥《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6页。

义务教育的核心特点范文2

关键词:义务教育;中小学;师资管理

义务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一个国家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人民受教育应该说既是权利也是义务,义务教育是人民享受权利与承担义务的重要表现,义务教育的本质属性决定了与其相关的师资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书育人质量和全面推进义务教育的重要保证。在对义务教育中小学学校管理中,应将师资队伍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这也是当下义务教育对师资的热情呼唤。本文即作者根据多年来的切身学校管理工作实践,切实论述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师资管理的重要性与举措。

一、义务教育要义

义务教育概念最早源于德国。1619年德意志魏玛邦公布学校法令,儿童必须到学校读书,不愿意送儿童入学的家长将受到惩罚,实行强迫教育的措施,这是义务教育的发端。义务教育英文为“compulsory education”。我国《义务教育法》对义务教育也有明确界定:“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因此,义务教育是国家法律规定和强制实行的,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一定程度的,国家、社会和家庭必须予以保障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体现出强制性、公共性、免费性和普遍性等特点。

学校、老师、学生是义务教育的最基本主体和载体,而实际教学是义务教育学校工作的中心,优秀的师资队伍是完成义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保证,也是不断促进义务教育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的支撑点,更是义务教育中小学学校得以发展与壮大的组织保证和源动力。加强深化师资队伍管理是确保义务教育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有序良性运行的基本保障,是我们每一所学校从教书育人的根本需求出发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小学学校管理工作的重点与常抓不懈的要务。因此建立一支足够数量的、合格而稳定的师资队伍并恰当管理,是实施基础教育,提高义务教育基础教育水平的根本大计。

二、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师资管理的重要性

义务教育中小学办学质量的好坏,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而最关键的方面乃是教学管理;这是学校各项管理的中心。教学管理的诸方面又是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因为师资素质的提高是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

首先,中小学义务教育的的主体是学生,中小学教育正是学生启蒙和系统学习专业知识的宝贵时期,知识储备和思想认识对于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无疑意义重大。基于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特殊性,老师们的引导和传授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学校来说,师资建设管理无疑重要;

其次,师资队伍的建设与管理是促进师资水平的重要举措,中小学义务教育师资的管理转化为教学成果生产力,是有章可循的,同时对于师资的建设与管理需要有新的认知,与时俱进,与人为本。

最后“教人先正己”,正如加里宁所说:“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那样地影响全体学生”。“学校无小事,事事有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从某种意义上说,推进义务教育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管理,既是提高学生素质的过程,也是提高师资素质的过程。

综上所述,加强义务教育中小学师资管理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师资管理的举措也必将颇有内涵。

三、义务教育中小学师资管理实务和举措

(一)、全面管理师资队伍建设,建设具有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具有广博精深的文化专业知识和理论的师资队伍;

一方面,义务教育中小学师资队伍的管理,需要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学生观、人才观和教育质量观。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发展。“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高学历是当今世界许多发达国家教师素质的共同特征,在业务能力上,要求教师从现在的“单一型”向“全能型”发展,像陶行知所倡导的那样做到“博专结合,博中求专”,成为德才兼备、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教师,在教学水平上则要具有开拓创新能力。

另一方面,教师必须完成由“经验型”向“科研型”的转变,“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形式已经不适应当今时代的要求。现代教师要转变观念、强化科技知识、学会使用计算机、多媒体以及其它先进的教育技术,不断改进教学手段、方法。

(二)、不断营造并建全义务教育中小学师资管理的健康发展机制

在竞争的基础上引入优胜劣汰机制,学历本是教师学识与水平的一大衡量标准,但在现实中,却存在着“只认学历不管学识”的“一俊遮百丑”现象,以及“一张文凭一生受用”的以“不变应万变”现象,所以学校应从教师的真才实学和工作实情上重点考核,而不能仅仅关注一张“文凭”,因为这容易使得一部分教师不思进取,甘于平庸,中小学学校难免存在着“三少”现象,即工作干劲少了,学习研究少了,以及论文与成果少了。因此对于中小学师资的管理需要处理好以法治校与以人为本的关系,在规范的基础上引入激励创新机制

依“法”管理师资和以人为本是学校师资管理的两个方面,应当目标明确、责任落实、制度齐全、纪律严明;应当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各尽其职,又协作配合;应当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差不一样,奖勤罚懒,选优汰劣,在“法”的面前做到人人平等。以人为本强调的是人的因素,要求管理者在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各个层面上都要把人放在核心地位上,把调动人的积极性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特别要考虑到知识分子自身的特点和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在大事大非上讲原则,在小事小非上讲人情,和风细雨,润物无声。如果忽视了思想情感的沟通,就容易伤害教职工的自尊心,也很难使教职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开拓性,也更难开展好学校的各项开作。

学校能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特别是领导与被领导、校长与教职工之间能否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人的潜能的释放影响极大。可以采取淡化约束,少设框框,多搭表现自我的舞台,让每一位教职工都能在教育舞台上唱好教书育人这“戏”。

(三)、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的几项保障措施

第一、健全并落实师资管理规章制度,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同时需要优化师资结构,不能堵住青年教师的引进,更要把培训、教学、教研系统化体系化一体化,避免或愈合教师队伍的断层现象,保证师资队伍的渐进发展。第二、对义务教育中小学师资管理可启动阶梯式管理方案,为师资队伍的良性发展奠基:一年“结对子”,新老配合,有条不紊;二年“担担子”,熟练教学,精于教学;三年“指路子”,现成风格,体现特色;四年“搭台子”,施展平台,砥砺德行;五年“拔尖子”,游刃有余,行路致远。第三、严格考核,勉励引导青年教师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争做教育标兵,全体参与,全面落实科研活动,推进师资步步完善,以点带面,分步推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第四、实施名师工程,激励教师人人争先,把“名师”培养为师资发展的最高目标,朝着“十个一”的目标不断努力:树立一个好形象,练就一流基本功,精通一科教材大纲,掌握一套教育理论,具备一项特长,形成一种独特的教学风格,创出一流的好成绩,总结一套好经验,熟练使用一套电教设备,获得一流的教改成果。

义务教育的核心特点范文3

关键词:绩效工资 现实冲突 协调

实施绩效工资是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在规范津贴补贴的同时实施绩效工资,逐步形成合理的绩效工资水平决定机制、完善的分配激励机制和健全的分配宏观调控机制,对于调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积极性,促进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公益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2009年1月1日起在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实行实施绩效工资制度,非义务教育阶段从2010年1月1日起实行,具体的执行的措施尚未明确。

一、学校财务管理目标的理论溯源

学校的财务管理取决于学校总的战略目标,并且受学校财务管理自身特点的制约。学校的财务管理不同于学校,它不以股价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不以盈利为目的,学校价值最大化应成为财务管理的核心目标。学校价值最大化是指通过学校财务上的合理经营,采取最优的财务政策,充分考虑货币的价值与报酬的关系,在保证学校长期稳定发展基础上使学校总价值达到最大。学校价值最大化的优点在于它考虑了取得报酬的时间和风险,克服了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所以,应将学校的长期稳定发展摆在首位,并强调在学校价值增长中满足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把学校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

学校价值最大化关键在于满足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其中最主要的是学校、教师的利益冲突与协调。教师作为学校价值创造的主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培养学生的素质能力中具有很强的主观能动性。一支素质高、积极性强、与学校领导和谐相处的教师队伍是学校最主要的教学资源。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师队伍的稳定建设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和教育的发展水平。在学校财务管理中,一方面,教师希望增加报酬,包括物质和非物质的报酬,如工资、奖金,提高荣誉和社会地位等;希望增加闲暇时间,包括较少的工作时间、工作时间里较多的空闲和有效工作时间中较小的劳动强度等。另一方面,学校在一系列的改革中,教师绩效工资的实行成功与否对学校的管理、学校价值最大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中小学校绩效工资实行的现实冲突

(一)工资分配不公,引发隐性罢工

所谓的隐形罢工就是教师工作态度工作责任心等变得非常差,不服从领导安排,甚至经常和领导冲突,这是收入分配不公造成的。另外,工龄工资补贴太低,过去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的工资非常低,老教师对教育作出巨大贡献和牺牲,但现在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工资补偿,很多小学把绩效工资变相变成了职称工资。有的学校乱设职称津贴有的乱设职称系数,也就是按职称高低分配绩效,还有的干脆是扣多少工资就全额返还多少工资,多劳反而少得,少劳反而多得,很多低职称老师只能通过偷工减料工作态度变差等来减少损失。其次,从横向对比来看,教师工资与公务员工资、其他事业单位也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虽然现在强调教师的工资待遇不低于公务员,但在计算工资时,由于公务员不需要上缴社会保险费,而教师的社会保险计算在内,所以实际拿到手的工资低于公务员。

(二)资金运用灵活性降低,学校领导缺乏融资积极性

目前,绩效工资的实行基本上都是总额控制,按绩效分配。由于总额控制了以后,教师总体的福利待遇受到了限制,即使融资了资金,也不能用于职工的福利待遇。而在实行绩效工资以前,学校领导对外融资积极性高,在满足学校正常运转所需的经费以后,主要把资金用于教师福利,资金运用灵活性强,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也高。

(三) 绩效工资由财政买单,财政压力增大

由于绩效工资相比原来的工资得到了大幅度的增长,而增长的部分,目前义务教育阶段是全部有财政负担,这必然加大了财政的压力。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后,我国财政收支变化呈现出财政收入重心上移、支出重心下移的特点,财力分布的横向不平衡和纵向不平衡程度加深(财力分布的横向不平衡意指同一级政府人均财力的地区差距拉大)。县乡财政普遍拮据使得维持县乡政权的基本运转(即保证财政供养人口工资)都捉襟见肘,更谈不上保证教育等公共产品的充足供给和提供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了。

按照国务院确定的改革方案测算,2006年至2010年5年间累计新增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约2182亿元,“十二五”期间将继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前所未有的投入,将使学校公用经费得到较大提高,一些制约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将会得到根本解决,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将得到进一步改善,广大校长和教师可以集中精力抓好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新机制的建立还将有利于缩小城乡之间义务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促进区域内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同时,有效消除乱收费现象,义务教育学生的辍学问题将得到缓解,义务教育的普及水平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这一系列的改革无疑都要强大的财力做保障。

三、绩效工资实行与现实冲突的协调途径

(一)考核财务指标,衡量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

学校的资金主要由财政提供,并以此提供教育教学活动。财务角度主要关注资金的使用效益以及学校的财务目标,用来评估这些目标是否已达到的方法主要是考察管理层过去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导致的财务上的结果,通常包括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人员经费比率、公用经费比率等。在衡量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时,不仅要重视国有资产形成过程的管理和监督,还要重视资产形成后的保值、增值与效益的提高,不仅要重视有形资产的管理,也要重视无形资产的管理,要把国有资产管理提高到关系学校教学、科研和产业等工作顺利开展、关系学校生存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只有全体教职员工国有资产管理意识提高了,才能管好、用好国有资产,使其保值、增值,发挥其最大的使用效益。

(二)考核教育教学指标,衡量教育教学成果

将学校使命和战略以及核心财务指标拓展为与教育教学成果相关的具体要素、目标和指标,以教育教学质量为导向,关注学生成长的需求。特别是学习和增长方面,学习和增长方面为其他的目标提供了基础和动力,其具体指标包括教师的能力、信息系统的能力、授权与相互配合以及激励的效果,体现了全员参与和团队管理的理念。

(三)分析关键因素,设计绩效指标

在由上而下确立绩效目标的基础上,还要分析绩效驱动因素与绩效考核指标之间的因果关系,并结合考虑绩效驱动因素与绩效考核指标的长期性和短期性、过程结果和过程行为、团队和个人等,分层递进分解,设计相应的绩效考核评价具体指标,完善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为绩效工资的做出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加大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的改革

学校由于经费的不足而影响到它的发展,近年来,优秀教师往其他行业、其他地区跑,学区内尖子生不在本学区内就学现象已十分严重。建立按照支出项目分担经费的义务教育经费分担机制,原有我国的县级政府不仅是义务教育经费的使用主体,也是经费的投入主体,这是一个误区。从世界主要国家实施义务教育的进程看,这种低重心的投入体制给地方政府带来了沉重的财政压力,造成义务教育办学条件经费困难,学校间办学条件差距巨大,义务教育推进缓慢。面对困境,各国采取的普遍对策是调整义务教育投入负担主体,将投入主体的重心上移,加大中央和高层地方政府的投入责任,使中央、和州、省等地方政府成为义务教育的投入主体。我们必须吸取这些经验教训,建立起由中央、省、地市、县四级政府共同分担义务教育经费的机制。在操作方法上,可在中央财政设立义务教育教师工资专项,按预算级次单列下达到县并实行专户管理。需要说明的是,中央只承担国家标准工资部分,地方政府出台的津贴或补贴,则按照谁出台谁负担的原则解决。

总之,学校财务管理目标的演进,充分体现了学校对财务管理认识由浅入深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学校只有通过为利益相关者服务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从而使学校价值最大化成为财务管理目标。这一目标更有利于协调处理各利益相关者的财务关系,能够极大地发挥学校财务管理目标的导向和核心作用。

参考文献:

[1]夏雪,教育财政公平度量框架评价及改进,教育学报,2010年第5期

义务教育的核心特点范文4

为贯彻党的十精神,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发〔2012〕41号),构建教师队伍建设标准体系,建设高素质义务教育学校校长队伍,教育部研究制定了《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以下简称《专业标准》),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专业标准》是国家对义务教育学校合格校长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有关高等学校以及校长培训机构要把贯彻落实《专业标准》作为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校长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和举措,认真制订工作方案和具体措施,精心组织实施,务求取得实效。要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开展《专业标准》专题学习活动,帮助广大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准确理解《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全面把握《专业标准》的内容要求,把《专业标准》作为开展学校管理、提升专业发展水平的行为准则。要将《专业标准》作为义务教育学校校长管理的重要依据,进一步完善校长任职资格条件和考核评价指标。要依据《专业标准》调整校长培训课程计划,编写校长培训教材,将《专业标准》作为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培训的重要内容。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有关高等学校以及校长培训机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专业标准》情况要及时报送我部教师工作司。

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

为促进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义务教育学校校长队伍,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根据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特制定本标准。

校长是履行学校领导与管理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本标准是对义务教育学校合格校长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制定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任职资格标准、培训课程标准、考核评价标准的重要依据。

一、基本理念

(一)以德为先。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依法履行法律赋予的权利和义务;热爱教育事业和学校管理工作,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履行职业道德规范,立德树人,为人师表,公正廉洁,关爱师生,尊重师生人格。

(二)育人为本。

坚持育人为本的办学宗旨,把促进每个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扶持困难群体,推动平等接受教育;遵循教育规律,注重教育内涵发展,始终把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放在重要位置,使每个学生都能接受有质量的义务教育;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科学的质量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三)引领发展。

校长作为学校改革发展的带头人,担负着引领学校和教师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重任;将发展作为学校工作的第一要务,秉承先进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建立健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学校目标管理和绩效管理机制,实施科学管理、民主管理,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

(四)能力为重。

将教育管理理论与学校管理实践相结合,突出学校管理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与完善规划学校发展、营造育人文化、领导课程教学、引领教师成长、优化内部管理和调适外部环境等方面的能力;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强化专业能力提升。

(五)终身学习。

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将学习作为改进工作的不竭动力;优化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养;与时俱进,及时把握国内外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注重学习型组织建设,使学校成为师生共同学习的家园。

三、实施要求

(一)本标准适用于国家和社会力量举办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学校的正、副校长。幼儿园园长、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校长专业标准另行制订。鉴于全国不同地区的差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可以依据本标准制订符合本地区实情的实施意见。本标准可在执行的过程中逐步完善。

(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本标准作为义务教育学校校长队伍建设和校长管理的重要依据。根据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本标准引领和导向作用,制订义务教育学校校长队伍建设规划,严格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任职资格标准,完善义务教育学校校长选拔任用制度,推行校长职级制,建立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培养培训质量保障体系,形成科学有效的义务教育学校校长队伍建设与管理机制,为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义务教育的核心特点范文5

吉林省桦甸市坐落在吉林地区东南部,幅员辽阔,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全市共有初中1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小学25所,村小16所,教学点79所。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落实科学发展观,桦甸市教育局始终站在新的起点,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安全工作为保障、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己任,打造“亮点”,形成特色,推出“品牌”,在教育工作中不断争创一流业绩。

创新是事业之魂,实干是成功之要。桦甸教育人秉承这一思想,从实际出发,创新工作机制,抢抓发展机遇,提出统筹入学公平建设工程、统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统筹教育装备建设工程、统筹远程教育建设工程、统筹教师队伍建设工程、统筹保障机制建设工程、统筹区域学区建设工程、统筹监测体系建设工程、统筹特色学校建设工程、统筹评估机制建设工程等十项统筹建设工程,并以此为载体,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实现了城乡教育一体化、区域内教育发展均衡化,办学条件标准化、师资配备合理化、教育质量优质化、办学行为规范化,推动全市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2009年,桦甸市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地区”,同年,被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确定为“全国中小学督导评估样本县”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试点县”。2011年10月,顺利地通过了省政府教育督导团的评估验收,实现了义务教育的初步均衡发展,并向2015年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目标努力迈进。

均衡发展出成效,特色办学显优势。在统筹学校特色办学方面,桦甸市教育局提出了“校校有特色,师师有特点,生生有特长”的创建目标,下发了特色学校创建方案。各学校顺势而动,积极响应,在借鉴其他学校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优势,着眼学校未来的长远发展,充分听取教职工意见,确定本学校的特色内容。通过“六个建设、六个支撑”,即通过机构建设,确保组织支撑;通过教材建设,确保课程支撑;通过文化建设,确保环境支撑;通过设施建设,确保硬件支撑;通过活动建设,确保过程支撑;通过制度建设,确保机制支撑,在很短的时间内,桦甸市创建了一批特色学校,培植了一批特色项目。常山中心校的读写特色、一实验小学的书香校园特色、北台子中心校的养成教育特色、金沙中心校的科技教育特色、永吉小学体验教育特色、苏密沟中心校的网络教学特色、公吉中心校的书画教育特色、临江小学的林区文化特色、榆木中心校的细节教育特色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成长。其中,常山中心校被评为“全国书法教育先进单位”,在全省写字教育工作会议上介绍了经验。特色学校的创建,促进了学校特色发展、教师特点发展和学生特长发展,推动了学校管理水平和办学水平上档升级,提高了全市教育教学的整体实力。目前,全市各级各类学校都能科学设计和规划学校发展蓝图,提高学校特色品位,形成了以均衡发展为基础、内涵发展为核心、特色发展为方向的教育发展新格局。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桦甸教育将进一步科学布局学校,优化资源配置,构建周边县(市)的教育发展格局,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力促进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向全省乃至全国教育强市迈进的步伐,不断开创桦甸市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义务教育的核心特点范文6

修订工作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改革实验已经走过了十个年头。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历史课程改革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一是进一步确立了历史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地位。长期以来,历史课程往往被视为小学科。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历史作为一门基础性的课程,规定了课程实施的计划、学时等。目前,历史课程已被视为人文教育的核心课程,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得到了认可和重视。

二是历史教师的教学理念得到更新。在历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广大教师对新课改的理念逐步接受并不断深入理解,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教学指导思想,并尝试将其运用到历史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之中,同时主动、积极地开展教学研修,进行校本教研。

三是在实践中探索新的历史教学方式。历史新课程的实验,最大的亮点是教学方式的转变。在教学方式上,从以往的注重教师传授历史知识转变为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尤其是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注重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变化与提高。

四是历史课程资源得到充分开发与利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专门的阐述,教师在课程资源和教学材料上的视野大为扩展,积极开发校内校外的多种历史课程资源,搜集、整理和运用各种类型的教学材料,从而使历史课程资源在渠道上、种类上、形式上多种多样,教学材料丰富多彩。

五是初步建立起新的历史学习评价体系。《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倡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各地在新课程的实验过程中,不断探索各种具有灵活性和有效性的评价方法,从而改变了以往只注重笔纸考试的单一方法,评价的类型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如: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及不同教学阶段评价(包括课堂教学、单元教学、学期教学和学年教学的评价)相结合等,使评价在促进学生学习、改进教师教学方面的功能得以更好的发挥。

杨孝如:课程标准的修订是一项系统工程,历史课程标准修订也一样。我想,在修订之前,应该会有一些指导性的意见吧?

修订工作组:这次历史课程标准修订,我们遵循了四条基本原则:

第一,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根本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基本依据,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义务教育之中。以培养社会主义公民的素质为目的,修订《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

第二,以总结和巩固十年新课改的成果、继续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精神和理念进行修订工作,力求通过努力,使修订后的《历史课程标准》更符合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念,更有利于新课改的实施,不仅弥补和解决课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更要有助于新课改的持续发展和深入进行。

第三,在充分肯定《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实施10年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义务教育的性质和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借鉴我国和外国历史教育教学的成功经验,研究近年来义务教育新课程实验的成果和问题,努力使修订后的《历史课程标准》更有利于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更加适合我国大多数地区的实际情况,更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更符合今后十年的发展。

第四,尊重历史学科的时序性和系统性的学科特征,使修订后的《历史课程标准》更有助于学生形成历史发展的进步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杨孝如:有了基本原则为指导,《历史课程标准》修订就有了方向,接下来,修订工作是怎样展开的?

修订工作组:根据上面提到的四条基本原则,《历史课程标准》修订工作的基本路径是:从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入手,抓主要矛盾,然后修订课程标准的其他部分。这样做的理由是:“内容标准”的修订是彻底解决“难、繁、偏、旧”问题的要害,先进的课程理念、具体的课程目标都要通过切合实际的、适度的内容标准来实现,“实施建议”的修订也有赖于“内容标准”的改动。另外,“内容标准”决定了教科书的编写框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科书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具体的修订工作程序分为两步:

第一步,重点进行《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第二部分“内容标准”部分的修订,主要的工作是:第一,根据历史学科的时序性特点和国际上通行的体例,将《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打乱时序的史实进行重新排列,删除较难和较偏的部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立时序意识和时空概念。第二,确定中国史和世界史的主线。中国古代史以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和独特文明,及历代基本特征为核心;中国近代史以救亡图存为主线,兼顾现代化因素;中国现代史突出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世界史则注重全面反映多元文化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以及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联系的不断加强。保留、选择的史实链接起来基本能够反映历史发展的基本时空线索。第三,选择和修改课程内容要坚持基础性和时代性,体现社会的进步和学科发展的趋势,结合学生的经验,贴近现实生活。第四,为落实课程目标,提出具体的课程内容要求和教学活动建议,并采用双栏表格的形式,将课程内容要求和教学活动建议列表显示,相互对应,使之更为直观,更易于教师的教学,同时为教科书的编写和教学创新留下一定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