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股票型基金盈利模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股票型基金盈利模式范文1
进入12月,公募基金业最为精彩的基金排名战早已硝烟弥漫。就在12月7日,新华泛资源和东方策略成长成功超越王亚伟,暂居偏股基金第一和第二的席位。同样基金前1/3的阵营竞争同样精彩,78只偏股基金在上半年落后的情况下,下半年表现抗跌,晋升同类基金前1/3。
以东方金钰(600086)、三安光电(600703)、拓尔思(300229)、洪城水业(600461)、国中水务(600187)等基金重仓股在弱市中突然出现一波拉升行情,使得基金排名的暗战渐趋白热化。国海证券基金分析师黄娟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指出,基金重仓股的异动,主要是为排名而来,投资者在参与的时候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其中的市场风险,跟随操作时应及时落袋为安。
基金重仓股异动
离终场哨响还有半月之余,基金年内答卷或难“翻身”。数据统计显示,截至12月7日,今年以来偏股型基金平均净值增长率低至-18.24%,而剔除年内成立新基金,目前排名业绩首位的股基今年以来净值增长率亦为负。
私募人士周天(化名)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公私募今年整体亏损率大的原因有几个:第一是盈利模式同质化;第二是原有的估值体系遭到市场的摧毁;第三是市场新增的散户群体大规模萎缩,大户则均通过资产管理公司进入市场。上述几个方面造成了市场的反复下压,整个市场就是机构之间的角斗场,而真正能幸存下来的机构少之又少。
12月7日,市场波澜不惊,业绩居前的股基排名却逆转。与前一天相比,华夏策略精选今年以来的业绩由第一降至第三,新华泛资源优势和东方策略成长的排名均前进一位,分别居于第一和第二。与此同时,华夏收入从前一天的第六上升到第五。如此一来,除了居于第四的国投瑞银稳健增长外,其余四只业绩居前的股基均在一天之内易位。
Wind数据显示,华夏策略精选、新华泛资源优势和东方策略成长截至三季度末的重仓股在7日当天的平均股价均是上涨的,只不过新华泛资源优势和东方策略成长重仓股的平均涨幅均略微超过1%,而华夏策略精选的上述重仓股12月7日的平均涨幅仅为0.0547%。
记者统计发现,在业绩居于后十的股基中,倒数第―至倒数第七的产品和12月6日的排名顺序完全相同,其中上半年业绩居于倒数第一的银华内需精选依旧以低于-35%的收益率在363只股基中居于倒数第一。
周天认为,年内国内外利空因素频繁刺激投资者敏感神经,市场持续震荡,按照目前情况看,今年股基业绩排名战比拼的是“谁亏得少”。在普遍亏损的情况下,业绩排名的光环对于投资者的吸引力或将下降,即便是排名居前者或许也无法复制去年冠军的“市场号召力”。
仅存的十几个交易日,让多只基金重仓股开始躁动。本刊记者发现,异动的股票多集中在业绩领先的第一集团。如华夏策略的第二大重仓股东方金钰,在12月1日之前的4个交易日的拉升幅度高达22.9%。而第一大重仓股广汇股份(600256)在11月29日也大涨4.21%,在11月份累计涨幅达到9.89%。
此外,新华基金重仓股国中水务在近期也出现一波凌厉的拉升。在12月1日之前的4个交易日里上涨15.2%。银华系基金重配的三安光电在11月28、29日两个交易日内的涨幅超过12%。
值得一提的是,近两年一直垫底的宝盈基金居然“咸鱼翻身”,跻身杀人了前三名的争夺。宝盈资源优势旗下重仓股拓尔思在11月30日收获了自2011年6月15日上市以来的最高点31.95。旗下多只基金扎堆的凯美特气(002549)近期股价表现不俗,11月28日再度大涨4.36%,11月以来涨幅达到11.68%,成为宝盈资源优选冲刺年终排名的利器。
基金加仓动向明显
近期股指呈现震荡下跌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基金依然继续主动小幅加仓,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基金对后市能否延续近期的反弹走势仍抱有期望。其中,华夏、博时和南方基金选择了主动加仓,而博时基金的主动加仓幅度相对较大。
对此,黄娟认为,现在基金加仓股票的情况很正常,一是近期股市出现一定幅度的反弹,一些基金经理看好后市的发展,主动加大仓位来提升基金净值;二是年底将近基金排名即将定下,众所周知,基金年度排名决定了基金经理的未来发展,直接关系到本人的薪金标准和职位。如果投资者不认可某位基金经理的业绩,很可能会“用脚投票”。进而这位基金经理所管理的基金规模就会大幅缩水,这样一来,基金经理距离“下课”的日子就不远了。所以,每年年底,基金经理都为争排名而绞尽脑汁。
好买基金数据显示,与10月份数据相比,11月份偏股型基金加仓动向明显,平均仓位增加了206个基点。其中,有30.27%的基金加仓幅度在5%以内,34.24%的基金加仓在5%以上。股票型基金的加仓幅度略高,其中仓位增幅超过5%的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分别为34.44%和33.95%。
海通证券基金仓位监测数据显示,华夏、博时和南方基金等均选择了主动加仓,前期业绩表现较为出色的泰达宏利、东方、新华和金元比联为代表的中小基金公司,纷纷成为增仓主力,东方基金两只股票基金东方策略成长和东方核心股票的仓位均逾85%,东方龙的仓位近80%。
截至11月29日,60家基金公司中股票仓位在8成以上的数量继续上升,达到28家,其中仓位最高的是汇丰晋信、浦银安盛、国海富兰克林、新华和光大保德信。仓位较低的基金是东方、摩根士丹利华鑫、金元比联等,持股仓位均未达到7成。与上月相比,信达澳银、浦银安盛和信诚的主动加仓幅度较大,分别为15.02%、13.93%和13.59%;而广发、东方和国泰为减仓幅度最大的三家公司,减仓幅度分别为8.42%、8.23%和5.82%。
掘金基金独门重仓股
基金冲刺排名,仓位不断提高,10月以来股票型基金的业绩开始有好转的迹象。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末,今年以来跌幅少于10%的股票型基金由三季度的7只增加至29只,业绩失地正在逐步收复。与此同时,有部分股票型基金今年以来跌幅已经收窄至5%以内,今年有望实现翻身盈利。
尽管前三季度基金行业整体表现不佳,尤其是股票型基金全线亏损。但是,市场中已经有投资者在寻找基金冲击排名过程中的投资机会。黄娟认为,在基金争夺排名的同时,基金重仓股必定会有一番表现。因此,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基金重仓股会出现交易性机会,而这些股票往往会出现在排名前几位的基金重仓股的阵列中。
Wind资讯的数据显示,截至11月末,三季度基金的50大重仓股中有近半数
涨幅超越大盘,9只股票涨幅逾10%。其中,伊利股份(600887)、双汇发展(000895)、上海家化(600315)分别以26.99%、22.02%、21.48%的涨幅居前三甲,而三季度基金的新增50大重仓股,10月以来表现更是喜人,22只股票四季度以来涨幅超过10%,6只股票涨幅逾20%,登海种业(002041)以31.02%的涨幅居于首位。
而基金最后的排名争夺关键还在于独门重仓股。黄娟指出,多只基金重仓的股票如茅台、五酿液、招商银行(600036)等,单凭一只基金或一家基金公司拉抬是无法实现股价的上涨,只有一些独门重仓股因为冷僻而少人间津,有利于集中筹码实现大拉升。
据悉,新华基金旗下的偏股基金中,其共同经营的“独门武器”值得关注,其中一只便是国中水务。三季报显示,新华基金旗下的5只基金――新华钻石企业、新华泛资源优势、新华优选成长、新华优选分红和新华行业均重仓持有该股,合计持股数量达到3000万股,占该股流通股比例的30.77%,季末持股市值为3.85亿元。
天科股份(600378)也是以挖掘黑马股著称的金鹰基金的独门股,10月24日这轮反弹以来,该股涨幅超20%。新筑股份(002480)、长高集团(002452)、中原内配(002448)和华茂股份(000850)也是金鹰基金的独门股,这几只股票近一月来表现均跑赢大盘。周天认为,根据以往经验,投资者在基金重仓股中淘金时,需要关注近期获得基金增持的个股,业绩稳定且还未大幅上涨的独门重仓股,特别是契合目前热点投资的个股值得留意。
除了一些基金重仓股受到投资者追捧外,一些基民也在积极申购业绩排名靠前的基金。对此,黄娟提醒投资者,纵观近些年的排行榜,基金排名可谓时上时下,短期的排名其实并不那么重要,追随排名靠前的基金并不一定能够获利。
股票型基金盈利模式范文2
位去年高唱8000点的某大型基金总经理已经在私下表态,今年的机会已经不多,大盘也许会一直横盘走下去。这样略带看空的言论,绝对不会见诸报端,但市场在3000点下方挣扎的态势却实实在在地告诉投资者,在没有实实在在的利好消息在之前,没有人愿意在经济增速不确定的情况下发动大行情。
而现在令基金行业最不安的已经不再是市场,调整反弹的大盘也在考验着基金公司的投资能力和生存本领,越是市场冷清,整合并购的成本也越低。越是波动幅度加大,就越容易在市场中出人头地。
过去是基金抱团取暖,现在则不得不时刻准备捅上别人一刀。
老十家开始分化
基金不再团结的一个标志就是“老十家”业绩的分化。
在基金行业内部,一直有“老十家”的说法,指的是以华夏、南方、博时、嘉实为代表的在2000年前成立的十家基金公司。因为运作经验丰富,也各有各的拳头产品,在过去的牛市中表现虽然有所差异,但在业绩上基本上还是保持了齐头并进的态势。
但进入2008年以来,作为基金行业的代表,“老十家”明显有分化的态势。华夏基金在取得了龙头老大的地位后延续强劲的势头,年初发行华夏蓝筹希望债券基金保证了资产规模不至于大幅缩水,仓位上也采用轻仓的办法。在仓位下调幅度最大的华夏回报2号二季度报告中,就提到“2008年二季度市场继续走弱,从市场共识的盈利预测来看,目前市场估值的合理性已经大幅提高,但是此盈利预测滞后于最新经济形势变化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基于对市场谨慎的判断,我们在资产配置上继续保持较低的股票类资产配置,增加债券类资产的配置。”而上半年,华夏旗下10只偏股型基金净值加权平均跌幅只有26.66%,排名所有基金公司第一名,轻仓的策略获得了成功。
但一些同样位列“老十家”的基金公司,显然对市场的判断过于乐观,仓位调整不力。从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包括大成、鹏华、长盛、嘉实、国泰在内的“老十家”基金公司的资产净值市场占比下降的比较厉害。这样的现象,一方面是因为“老十家”基金的持有人很多进入市场较早,有着更多的经验,选择了赎回规避市场风险,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随着基金公司的增多,很多“老十家”基金公司的管理团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没有熊市经验的新人掌握投资大权,不能对市场的变化及时反应。
而“老十家”的业绩分化也证明,华夏基金囤积分析师,加强投研实力的做法获得了市场的认可,再有经验的基金公司也必须要持续加大对市场的研究力度。
银行系基金守住营盘
基金开始斗基金的场面最集中体现在新基金的发行上。在市场低迷的今年二季度,新批基金密集发行造成渠道拥堵已经是一种常态。在这样的背景下,基金延期募集已经司空见惯,而总规模小于5亿元的迷你型基金更是比比皆是。但这样的时候,银行系基金的渠道优势就开始显露出来。
可以看到,近期发行规模较大的大部分都是银行系基金,上个月发行的建信增利债券基金募集规模达到了59.69亿,工银添利债券基金也达到了48亿,而交银施罗德增利债券基金首发规模就达到103亿,是今年唯一一只首发超过百亿的基金。此外,股票型基金如中银策略发行规模在46亿,工银全球也达到31亿,建信优势、中银策略和浦银价值等也是今年首发规模较大的基金。
不仅仅是新基金发行,从数据上看,银行系基金在今年二季度净申购方面同样表现抢眼。天相数据显示,实现基金份额净申购的10家基金公司中,就有5家属于银行系,占比达50%。净申购排名靠前的基金公司有汇丰晋信基金、工银瑞信基金、浦银安盛基金、兴业全球人寿基金和交银施罗德基金,基金净申购份额分别实现了5.22%、3.12%、1.93%、0.95%和0.26%的增长,净申购份额总计达20.45亿元。
2006、2007年的单边牛市行情中,风格偏于保守的银行系基金排名一直都不是非常靠前。在很大程度上,这也源于和其他基金相比,银行系基金的管理者压力普遍较小,不用去血拼排名赢取高额奖金,选股上自然就略有保守。但在弱市格局下,就需要策略上保守一点,而银行系基金可以充分发挥银行在客户和渠道方面的长处,其充分调动金融资源的优势也容易在目前的格局下有所发挥。
危机逐渐浮出水面
从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除了华夏基金之外,排名前五的基金资产市场占比都有所下滑。更为关键的是,无论是博时、嘉实还是南方、易方达,都已经在2008年发行了股票型基金,而且效果都难以和过去相比,而华夏在拿到了发行资格后,虽然高调宣布要让公认的第一基金经理王亚伟来操盘,但却迟迟不动,显然是在积蓄足够的动能。
私下里,已经有一些基金高层抱怨华夏不讲江湖规矩,尤其是前一阶段钢铁板块和保险板块的大起大落就被外界怀疑是基金之间在好勇斗狠。这样的事情无凭无据,但猜测并非全无道理。我们从数据上明显可以看到,基金行业在大幅减持金融地产之后,其重仓股的重合度已经开始降低,抱团取暖的局面一旦结束,基金之间自然就没有什么情面好讲,尤其是市场变化的速度增快,为了饭碗自然顾不得面子。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市场调整的过程中,基金行业的整合也开始加速。博时基金的股权拍卖、摩根斯丹利入主巨田基金和洛希尔银行参股中海基金都在今年发生绝非偶然,在这样的背景下,基金公司为了生存下去,也必须要和同行们斗上一斗了。
股票型基金盈利模式范文3
关键词:基金管理费;固定费率;浮动费率
一、引言
(一)基金管理费简介
基金有三方主要当事人,包括基金持有人、管理人和托管人。持有人就是基金投资者;管理人是对基金财产进行投资运作的机构,主要由基金管理公司担任;托管人是依法保管基金财产、监督管理人权益的机构。管理人运用基金资产进行投资所得全部归基金持有人所有,同样,持有人也要支付给管理人相应的报酬,即基金管理费,现阶段是采取固定比率的方式提取的。投资者在购买基金时都会默认签订基金契约,在契约中规定了无论基金盈亏都要收取管理费用的强制性条款。
基金管理费是基金最主要的费用支出,直接从基金净资产中扣除,对基金净收益影响很大。基金持有人希望实现管理费最小化,而管理人依靠管理费维持自身的运转和发展,是其主要收入来源,必然谋求管理费最大化,这与基金持有人的利益正好相悖。因此,必须通过建立一种有效机制,在保护基金持有人利益的同时,给予管理人最合乎情理的基金管理费,激励管理人提供更好的服务。
作为金融信托产品,基金的作用在于聚集社会分散资金,委托专业的基金管理人统一运作管理,在风险控制前提下通过专家理财,为基金持有人最大限度地谋求资产的保值增值。我国目前的基金管理费是采用行业政策规定的固定费率,即无论基金投资盈亏,基金管理人都按一个固定比例对基金净资产提取管理费。
(二)我国现行的基金管理费提取模式
基金管理费收取模式大致可以分为固定费率和浮动费率两种模式。固定费率模式是指无论基金管理的绩效如何,基金管理公司都会按固定费率对基金净资产提取管理费,这是大部分国家普遍采取的模式。浮动费率属于激励模式,是指基金公司以基金管理的业绩水平为基础提取管理费,将基金业绩水平与基准相比较之后,从差额中提取一定比例支付给基金管理公司。基金收益越高,管理费收入越高;如果基金收益减少或亏损,基金公司就只能面对管理费收入下降或负收入的不利状况。采用什么模式的管理费收入制度,直接决定管理人的盈亏,因此,基金管理收取模式直接影响着管理人的动力及行为。目前我国采取的是固定费率模式,管理费处在较为严格的管制之下,其标准由政府监管部门决定,没有实现市场化的定价机制。
二、我国基金管理费现状及问题
(一)我国基金管理费的实施现状
自2005年以来的七年间,基金整体盈利3163.64亿元(基金整体盈利中已经扣除基金管理费、托管费等费用),收取的管理费为1563.13亿元(见表1),基金管理费占基金整体盈利33%。
表1 近七年基金业绩与管理费对比情况
年度 本年度基金整体盈亏(亿元) 管理费(亿元) 基金数量 平均每只基金盈亏(亿元) 管理费占基金盈利比例
2011 -5004 288 873 -5.7 -
2010 50.82 302.19 729 0.1 86%
2009 9102.46 285.52 594 15.3 3%
2008 -15000 307.22 424 -35.4 -
2007 11231 281.6 346 32.5 3%
2006 2713.36 56.97 287 9.5 2%
2005 117.25 41.63 206 0.3 26%
合计 3210.89 1563.13 3459 0.9 33%
数据来源:天相投资
穿越牛熊周期,管理费与其业绩也并不匹配。自牛市起步期的2006年至熊市末期的2008年,基金整体亏损1055亿元,收取管理费645亿元。自牛市起步期2006年至牛市2009年,基金盈利8046元,收取管理费931元。基金管理费占基金整体盈利10.37%。
(二)当前我国基金管理费过高的问题
基金管理费的参照依据应该是国外成熟市场的经验,以及实际运行中投资者承担的管理费用占整体盈利之比,我国基金公司费率是根据成熟市场运行多年的经验制定的。过去人们普遍认为,中国基金管理费率与美国相当,并不算高,但实际情况表明,过去十几年间中国基金管理费率一直未有变动,而美国各类型基金的管理费率是逐年下降的。以股票型基金为例,2001年之前只有封闭式基金时,股票型基金管理费是2.5%,后来有了开放式基金,股票型基金费率下调至1.5%,此后10多年市场跌宕起伏,而1.5%收费标准一直未有变动,如表2。
表2 中国基金管理费率近十年固定不变
基金类型 股票基金 债券基金 ETF基金 货币市场基金 QDII基金 RQFII基金
管理费率 1%-1.5% 0.5%-1.5% 0.5%-1% 0.25%-0.5% 1.75%-1.85% 1%-1.5%
然而近十年美国基金费率是逐年降低的。根据ICI(Investment Company Institute)的统计,2011年股票型基金的资产加权平均费率为0.79%,较上一年下降0.04%;债券型基金的资产加权平均费率为0.62%,较上一年下降0.02%。加权平均费率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主动型基金调低费率,二是投资者转向低费率的指数基金。
对于我国目前实行的固定基金管理费模式,特别是在近期证券市场不利的环境下,普遍认为固定费率制下,无论基金业绩好坏,基金管理公司都可以一定比例的管理费用,这使得基金管理公司无论好坏一样赚钱,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基金管理公司提升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对于基金持有者而言,也无法指望通过基金管理费的浮动来约束或激励基金管理人的行为,从而使基金管理人在实际上凌驾于基金持有人之上,不利于维护基金持有人利益。
因此要使基金更好地为持有人服务,必须打破现行的“旱涝保收”的管理费提取模式。基金业要发展,没有一定的规模显然不行,但基金公司在重视规模发展的同时,更应该把提升基金的投资管理能力放在首位。而要提升基金的投资管理能力,也只有从管理费问题上“动刀子”,才能真正切中要害。如此,不仅会强化基金之间的竞争,促进基金业的良性发展,更重要的是能够发挥优胜劣汰的功能。
三、国外基金管理费经验借鉴
(一)基金管理费的主要收取模式
国际上规制基金管理费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1.市场手段,即对基金管理费采取自由放任主义,费率标准完全由市场确定,这种模式以英国的高度自律管理为代表;
2.行政手段,即基金管理费标准由监管部门决定,我国是这种模式的代表;
3.法律手段,即基金管理费由双方自由协商,基金持有人对于不合理的基金管理费可申请司法救济,这种模式以美国为代表。
从市场化角度而言,基金管理费率的高低与多种因素相关,如基金规模、基金类别、所处国家或地区等等。一般而言,基金规模越大,单位经营管理成本就会降低,相应管理费率也较低;基金风险程度越高,管理的难度越高,管理费费率也越高;在基金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竞争较为激烈,基金的费率较低,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基金业竞争程度较低,管理费率就要高些。
(二)我国可吸取的经验
1.采用法律调节模式规制基金管理费
我国未来对基金管理费规制方式应借鉴美国法律价值取向,建立市场基础上的法律调节模式。
2.宏观政策选择
我国应适当借鉴发达国家的政策选择模式,基金毕竟是金融市场发展的产物,完全将管理费标准全权交给政府部门决定太过僵化;同时我国基金业发展还不完善,也不能完全交给市场决定,否则会造成市场动荡,可以从二者之间的平衡点切入,逐渐引入市场机制。
3.引入业绩激励的浮动费率模式
对于已有一定发展基础的国内基金业来说,适当地引入业绩激励模式,尝试进行基金管理费提取模式的创新设计,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业绩激励的浮动费率模式将基金持有人的利益和基金管理人的利益有机地捆绑在一起,不仅可以保护持有人的利益,也可以维护基金管理人的合法利益。业绩激励的浮动费率模式将成为基金产品设计和营销的一个利器,也可以成为基金公司引进优秀基金管理人才的重要砝码,促进基金业的有序竞争。
四、我国基金管理费提取模式构想
(一)老基金老办法、新基金新办法
老基金的收费模式将不做更改,保障公司生存;而新发行的基金实行浮动费率制。这样,熊市的时候都是亏损,而牛市的时候就可以赚大钱。原来发行的基金改变其管理费提取模式变更成本大,不易执行,所以可行性低,可以暂不改变其管理费提取方法。政府相关部门加快制定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基金各项费用的披露制度,然后,从一个具体日期起,所有新发行的基金统一采取最新规定的基金管理费提取模式,达到基金持有人与基金管理人共赢的效果。
(二)建立合理的风险共担机制
建立投资者与基金公司双方合理的责任义务约束,建立合理的共担风险的机制。比如说采取明确基金的基准业绩的做法,若基金收益低于基准收益一定范围,需减免管理费等。执行时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管理人可能在产品设计时降低业绩基准以规避政策;二是费率应该与业绩正相关,赏罚分明,落后基准超过某一界限的仅收取很低的费率,超过的可适当提升管理费率。
(三)可采取“固定费率”+“浮动费率”模式
除了与投资收益挂钩以外,基金公司盈利模式应由当前的收取固定管理费转变为由“固定费率”和“浮动报酬”两部分组成。其中,固定费率根据基金销售成本在基金销售时一次性收取,浮动报酬只有在基金净值跑赢一定的业绩基准后才能提取,且采取后端收费方式,即只有当持有人办理基金赎回时,基金公司方可收取。从理论上来说,基金操纵净值带来的重大问题就是基金持有人为“账面利润”付出高成本,而“账面利润”的可实现程度就是问题的核心。适当地降低按净值提取的管理费用比率,增加按已实现收益提取管理费的动力和压力。这种基金管理费结构能减少基金操纵净值的动力,并给基金的经营管理增加了压力,以此减少基金的委托成本。
(四)设立基金业绩风险准备金
基金管理人在考虑基金管理费与业绩挂钩的同时,为了防止基金公司“赌”业绩,应强调对管理费浮动幅度要适当。监管层可以要求在基金公司目前的风险准备金外设立业绩风险准备金,按照管理费的一定比例提取,当基金年度业绩低于业绩比较基准时,基金公司可以提取一定数量的业绩风险准备金返还给基金资产,以弥补持有人的损失。
(五)加强立法
加强基金立法,健全监管体系。业绩报酬模式容易引发基金管理人的短期行为,诱发基金管理人追求高风险以及操纵市场的行为,从而严重损害投资者的利益。我国基金市场尚未发育成熟,只有建立起完善的法律监管体系之后,开放式基金才能在有效监管的环境中规范、健康地发展。因此必须加强基金立法并健全监督管理体系,加强对基金管理人行为的监管,不仅能推动建立科学、高效的风险控制和风险管理机制,而且能进一步确保基金持有人和基金管理人双方的收益。
参考文献:
[1]祖国鹏.基金管理模式的选择与基金绩效[J].财经问题研究,2010(12).
[2]朱旭强.固定费率与激励费基金管理费收取方式的比较研究[J].预测,2011(1).
[3][美]里・格雷米林.杨学宏等译.美国开放式共同基金[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4]陈三梅.证券投资基金管理费用的实证分析[J].商业研究,2006(6).
股票型基金盈利模式范文4
上半年,415支证券投资基金资产净值合计2.08万亿元。但在2007年底,市场上363支证券投资基金资产净值达到了3.2万亿元,中国基金业轻松跨过了3万亿时代。仅仅半年时间,从3万亿到2万亿,基金业从盈万亿到亏万亿,简单数字的变化,让基金公司的舞步不再轻盈,也让投资者从狂喜变成了恐惧。巨亏让基金颜面尽失,身为专家理财的基金经理们变得烦闷,紧张、忙碌的工作收获的却只有失落。
在各行各业都在准备过冬的同时,基金的这个冬天,无疑更加难熬……
基金公司的2008
有数据显示,以今年二季报为标准,全国59家基金公司(不包括农银汇理基金公司),总资产规模在120亿以下的共有20家,资产规模50亿以下的有8家,其中不少是只拥有一两支基金的新公司。
在基金业内,一直流传两个标准,即100亿标准和8000万标准。这两个标准的意思是:只有拥有百亿以上规模的基金公司才有可能很好地盈利,一家基金公司要想保持一年“衣食无忧”估计至少需要8000万的资金。
“今年新基金发行的营销预算只有上一支基金发行时的一半。”上海某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感叹说,公司在营销和活动方面的预算都大幅度减少了。
缩减的显然不仅仅是这些。业内风传某某公司按月按季发放的奖金有所下降或推迟,这或许更能让一部分基金公司体会到温度的变化。比起2006年初,基金公司在目前的环境下更为困难些。大公司还好,过往有贮备,小基金公司可能真的会遭遇生存困难了。
2006年初,继“券商倒闭年”之后,就有不少基金公司步入了亏损的尴尬境地。而当年还是僧少粥多的局面,在今年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基金行业已经演变成了僧多粥少的局面。
另一方面,行业发展速度太快,一些小的基金公司人才建设跟不上,投研能力有问题,而新基金发行的时间间隔又比较长,在市场下跌过程中,这些小基金公司与大公司相比,更为艰难。
净值缩水还引发了赎回压力。基金公司作为营利机构,管理费用是多数公司唯一的收入来源,根据基金规模便可确定基金公司的大致收入。支出部分则会根据每家公司的不同情况大相径庭。
在目前情况下,上海一家基金公司每年运营费用在6000万元~8000万元左右。除去人力成本和场地租金外,新基金发行的成本同时也居高不下,如代销机构的佣金、营销费用等。目前算下来,比2006年初3000万元~4000万元的营运成本翻了一番。
在目前的情况下,基金公司想要做到盈亏平衡,规模至少要在50亿至60亿左右。经过2006年这波大行情之后,基金公司在软件和硬件规模方面都进行了扩张,盈亏平衡点可能会维持在规模120亿左右。
高费用下的生存路径
总的看来,基金公司的费用支出基本上可以分为四大块。
首先是场地租金。基金公司给外界带来很会烧钱的印象,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基金公司往往扎堆城市商务核心区,比如北京的基金公司扎堆长安街,上海的基金公司扎堆陆家嘴。这些装潢考究,足以俯瞰城市最繁华景象的办公地点,其租金的价格同样也不菲。
以中欧基金所在的金茂大厦为例,该大厦物业对外报价的租金约为每平米450元~550元一个月。据此计算,以约1000平方米的办公面积计算,基金公司就要为此每年付出约600万元的成本。而实际上,大多数基金公司的办公面积要更大。
花费巨资享受着极致城市景观的基金业内人士却似乎对此有些无奈。为了维护基金公司的体面,一般来说,基金公司的大股东尤其是外资股东对办公地点很讲究,“而且,行业内形成了互相攀比的风气”。
基金公司的第二项重要费用就是――人力成本。
基金公司员工尤其是基金经理的工资和奖金高,似乎成为业界共同的观点。外界盛传基金行业从业人员平均年收入在20万元~40万元之间。
而在2006年底,全国公募基金从业人员大约在3500人左右,平均每个公司70人~80人。到了2007年,市场催生行业发展,全国基金公司数量逼近60家,平均每个公司的人员也增加到100人左右。
基金公司员工迅速膨胀,也就意味着人力资本成本快速提高。若以20万元~40万元的平均年薪计算,意味着平均下来每个100人左右的基金公司,年人力成本高达2000万元~4000万元。
基金公司第三项重要的支出主要为办公费用,其中包括投研费用、差旅费用、办公设备的消耗、软件系统的投入。
一支股票要进入某支基金的股票池,必须要有调研报告支持,也就是说,基金购买股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调研报告。规模大的基金公司和券商系的基金公司,在调研和购买调研报告上有一定实力,但是有些小型基金公司往往投研实力有限,多数时候只能购买券商投行的调研报告。
此外,对于石油、有色金属等能源以及资源性行业的研究报告,很多基金公司需要向国外投行购买。这种报告比较贵,也是非常大的开销。
三种费用相加,已经占到基金公司尤其是中小型基金公司的大部分支出。对于第四种宣传推广费用,每个公司此项的支出并不一样,“大公司花得多一些,小公司会花得少一些。”
一般情况下,小型基金公司全年的营销费用在300万元~500万元之间,而规模大的基金公司则可能是此数字的三四倍,上千万的营销费用在业界非常普遍。
基金公司如此之高的运营费用,主要来自向客户收取的管理费。而在目前的行情下,这正是基金公司最为人们所诟病之处。
“生命线”上的压力
早在今年7月,已有基金公司总裁面对“市场暴跌是否导致基金公司裁员或减薪”的提问时,曾豪迈放言:“我们没有这个必要,今年上半年的收入和盈利,比去年同期还高,不信可以看中报。”
中报数据出台后,几个数字确实证实了其说法。今年上半年59家基金公司收取的管理费共188.33亿元,而去年上半年,56家基金公司收取的管理费为84.83亿元,今年上半年基金公司提取的管理费超过去年同期一倍。去年全年基金公司收取的管理费为281.42亿元。
此外,加上代销费和赎回费用,基民上半年在亏损的状态下,缴纳的各项费用估计超过300亿元。
基金行业的盈利模式的独特之处在于,基金公司的收益绝大部分来自对旗下基金提取的管理费用。广义上的管理费包括基民申购和赎回费、基金管理费、托管费以及运作费等,其中构成基金公司收益的是基金管理费和部分申赎费用等。由于这种收益方式与基金业绩关系并不密切,因此被不无讥讽地称为“旱涝保收”的盈利模式。
而经历了今年上半年的暴跌后,深套的基民们开始集中向这种模式开火:“基金公司在挽留我们这些客户的时候,总是强调看好长期投资,要坚持,可是为什么他们就不能和我们同甘共苦呢?我们亏得这么惨,适当地降低一些管理费,远远比那些空洞的话能安慰我们。更何况基金运作这么差,凭什么还收这么高的管理费?”
有专家明确表示,在目前股市低迷,基金投资者出现大幅亏损的情况下,仍然按照牛市的费率收费,这不合理。无奈的是,从法律角度而言,只要基金公司不主动提出降低或者停收管理费,这种“旱涝保收”的模式仍然可以持续下去。
在当前运营模式下,管理费几乎是基金公司唯一的收入来源,是公司赖以生存的基础。但基民们的呼声,无疑正在开始撼动基金公司的“生命线”。
只是另一股投机的力量
基金公司总向基民们鼓吹长线投资,宣扬企业价值的重要性。然而,在实际运作中,他们的表现却让人大跌眼镜。
2007年6月1日至2008年8月15日,上证指数有35个交易日的涨跌幅超过4%。其中,有24个涨跌幅超过4%的交易日发生在2008年,占比达69%。
曾经手握3万亿元资金并一贯以价值投资著称的庞大基金系,在这些暴涨暴跌的交易日中其实并未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有报道称,南方基金公司和易方达基金公司在这35个交易日内现身13次,从而位列基金“兴风作浪榜”榜首,而嘉实基金和中邮基金现身11次,位列第二。
此外,在59家基金公司中,有49家基金公司现身榜单中。
在这次总共35个涨跌幅超过4%的交易日内,南方基金在12个交易日内现身13次。并且在南方基金的13次露面中,竟然有8次是以该交易日净买(卖)第一席的身份出现的。这为其高居榜首的位置奠定了基础。
南方基金公司在2008年4月份和6月份的暴涨暴跌中出现的次数最多,两个月内合计8次。
以其6月份的3次现身为例,南方基金分别在6月10日、6月18日和6月27日现身。
反观南方基金这3次现身时大盘的走势,6月10日即端午节后的第一个交易日,上证指数暴跌257点,跌幅高达7.73%。南方基金以净卖出4.28亿元紧随于中邮基金之后,成为当日A股市场第二大做空主力。其主要做空方向为大盘蓝筹银行股和地产股。
6月18日,上证指数在经历了罕见的“十连阴”后终于放晴,沪指当日暴涨5.24%,南方基金摇身一变,以净买入5.33亿元成为当日净买入最多的基金公司。
6月27日,上证指数在短暂反弹喘息之后再次破位下行,一日之内再跌153点,跌幅高达5.29%。南方基金以净卖出4.65亿元位居当日做空基金公司第一位。
南方基金在市场的频繁操作,无疑加剧了市场的波幅。在放大市场风险的同时,南方基金股票型基金业绩也令人堪忧。
截至8月19日收盘,在191支股票型基金中,南方成分与南方绩优两支基金,2008年以来的增长率分别为-44.36%和-45.71%,位居2008年以来净值增长排行第71位和第81位,南方隆元和南方高增长排行第94位和第103位。
在A股暴涨暴跌涨的过程中,基金并未成为管理层希望的稳定市场的力量,反而成为了追涨杀跌的帮凶。
基金经理都是菜鸟?
那么,这些手握重金,在市场上呼风唤雨的基金经理们,究竟是怎样的一群人呢?
根据调查,在任职时间满半年的130名基金经理中,绝大部分主要集中在33岁到40岁之间。40岁以上的基金经理仅11位。这样的年龄结构,与美国基金经理的年龄分布情况存在极大差异。美国基金经理平均年龄在45岁左右。
随着基金经理整体进入“70”时代,基金公司投资团队年轻化特征也相当明显。一些基金公司的投资中坚力量,已彻底“70”化。其中,易方达基金堪称投资团队最年轻的公司。该公司有年龄数据的基金经理共9名。其中,最小的29岁,最大的36岁,平均年龄仅33.3岁。
易方达公司基金经理的年轻化,与其资深基金经理调离公募不无关系。2007年最后一个交易日,公司公告,明星基金经理肖坚不再任易方达策略及策略二号基金经理,马骏不再任易方达50及深证100基金经理,肖坚和马骏的年龄分别是39岁和42岁。
另外,近年基金公司人员匮乏,就算是资历很浅的研究员,只要小有成绩,就会被迅速提升为基金经理。比如,前段时间,南方某基金公司的一位研究员,就因为挖掘了一支股票,而迅速被提升为基金经理。
造成这一现状的根本原因,在于由来已久的基金经理频繁流动。
2008年,这一情况不但没有因为股市的不景气和资产的难管理有丝毫降温,反而大有愈演愈烈之势。据统计,2008年上半年基金经理变动一共出现了117次,361支基金有32.4%变动了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的大量离任,使得现任基金经理“新手”居多,也使得现任基金经理过于年轻化。目前,我国基金经理的平均任职期限是1.3年,国内三分之一的基金管理人经验不足一年,一半以上的在两年以下,接近四分之三的基金经理管理基金经验不到三年。
而基金经理的年龄与业绩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系。在上述基金经理中,35岁以上的有87位,占比67%,半年平均净值损失34.32%,35岁以下基金经理43位,半年平均净值损失35.33%,两者相差1%。此外,30岁~32岁的15位基金经理上半年平均净值损失为36.27%,比35岁组多损失2%。
2008年1月份,甚至“80后”的基金经理也登场亮相。“许多年轻人在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就被提上基金经理的位置,管理规模几十亿、甚至上百亿计的基金。”一位具有多年实业经验的投资界人士说。
“他们大谈相对价值,却说不出企业的内在价值是怎么回事。还有不少年轻人,口中说的投资理念和实际操作大相径庭,让人觉得十分可笑。”他总结道。
基金经理在整体业绩大幅下滑的背景下,受各方质疑的焦点之一就是,这些年轻人稚气未脱、资质尚浅,可能并不能胜任管理职能。
无比沉重的成绩单
曾经像追星一样追逐基金经理的投资者们,如今个个避之不及。“去年我们办的宣讲会场场火爆,投资者的热情都快赶上周杰伦演唱会了。今年一开始是没人来听,现在是办都不敢办。前一阵有家基金公司在北京办讲座,基金持有人跳上台去指着基金经理的鼻子骂,差点把小基金经理骂哭了。”
2008年,基金交出的是一份沉重无比的成绩单。
面对巨亏,基金经理们再也坐不住了。在基金半年报中,再没有了去年高唱“牛市还在起步阶段”、“沪综指年底有望突破8000点”的豪气,增加的是基金经理们就误判市场招致巨亏,向广大投资者纷纷发表的道歉。
南方成份精选基金经理表示:“对于我们出现的比较大的失误,我们深刻检讨。”南方隆元基金经理在半年报中说:“管理组未能有效减少净值损失从而为基金持有人规避风险,对此我们深表歉意。”据说,上投摩根总经理写道歉信写到深夜。
为了尽可能减少被骂的机会,现在几乎所有的基金经理都已经闭口不谈后市。
从大喜到大悲,从争先恐后到千夫所指,从2007年到2008年,基金,曾经让基民们风光无限,而如今,基金留给他们的,除了一堆赤字,还有什么呢?基金的未来,还能期待吗?
对于在中国成长不过10年的基金公司们而言,在这个冬天里,年轻的他们现在仅仅说一句“对不起”,是远远不够的……
股票型基金盈利模式范文5
据Wind资讯统计,截至2月18日,景顺长城旗下景顺长城能源基建、景顺长城资源垄断、景顺长城优选股票、景顺长城内需增长、景顺长城内需贰号和景顺长城鼎益6只基金,今年以来净值增长率在238只普通股票型基金中,全部位于前1/4之列。
业绩出色源于准确的预判。事实上,在2011年伊始,景顺长城基金就认为,经过2010年的上涨,中小盘股普遍估值偏高,出于估值低、防御性和流动性较好的考虑,转向大金融(银行、地产等)的配置,规避了年初以来的这轮中小盘股调整。
景顺长城基金的业绩在2011年实现了与2010年接力背后有哪些深层次因素?据投资总监王鹏辉表示,在投资方面,景顺长城已经形成较好的适度集中与适度分散相结合的体系。一方面,投决会在股票库、未来市场大方向的把握、仓位和行业配置上给予约束指导;另一方面,基金经理在选股、基金的具体操作上拥有一定的自由度,基金经理可以根据自己的投资思想和投资逻辑进行投资,公司也鼓励基金经理树立可持续性个人投资风格。
正是这种包容性的投资管理使得公司旗下四只风格鲜明的中小型基金脱颖而出。
例如连续两年表现突出的景顺长城内需增长及内需增长贰号基金,擅于把握板块轮动,操作灵活,在趋势清晰后,能迅速调仓换股,把握住市场投资主线;景顺长城能源基建基金则是主要关注能源基建行业及坚定持有估值较低的各行业龙头公司,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收益;而景顺长城公司治理基金虽然在份额上属于小型基金,却基本上是大基金的操作思路,在周期股选择方面表现出色,属于坚守价值投资,长线持有操作风格。
《投资者报》记者深入采访投资部三大总监,展现他们各自的投资风格和逻辑。
行业基本面投资坚守者
景顺内需增长双雄近几年业绩表现出色,很大程度上与基金投资主题契合市场,以及基金经理王鹏辉优秀的选股能力不可分割。
据记者了解,现任景顺长城基金投资总监的王鹏辉,自2007年9月接任景顺内需及内需贰号的基金经理以来,该基金在经历高位转折市场的业绩低潮后,近两年来对消费品投资的成功大大提升了基金业绩,是老牌明星基金经历波折后重拾升势的典型。近一年、近两年、近三年基金的业绩均处于同类型的前20%以内,短期震荡之后,基金的长跑能力得到市场的证明。
德圣基金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江赛春认为,景顺内需双雄的投资风格概括起来,是坚持基本面投资优选个股,随市场而舞,王鹏辉巧妙地把握了成长股和价值股的投资时机,有所为而有所不为,选择自己认为确定性的投资机会,而非随波逐流。
从风格来看,景顺内需双雄遵循其投资理念,对仓位的调整也主要集中在对组合中个股的动态投资,即涨多之后要减仓,低位时候可以再次参与,避免高估值的风险。“平稳的坚持”成为基金最大的风格特点,而基本面趋势投资则贯穿于基金投资的各个方面。
王鹏辉认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必然的,消费和新兴产业将在中国经济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这一过程中将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企业,为市场提供良好的长期回报。”
据悉,由王鹏辉和杨鹏担任基金经理的景顺长城中小盘基金,2月18日开始正式发行。该基金将围绕代表中国经济转型方向的新兴产业和大消费领域,寻找高成长空间的中小市值公司进行投资。
风险量化才能有效控制
罗孟林的履历非常让人羡慕,哥伦比亚大学金融工程硕士、CFA。曾任摩根士丹利投资管理公司研究员、副总裁、基金经理和执行董事等职务,负责投资研究、投资计划及固定收益投资策略的制定等,并管理70亿美元固定收益基金;曾担任中国财富基金中司固定收益顾问。2009年担任景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负责中国固定收益投资市场研究;2010年加入景顺长城任固定收益部投资总监。13年海内外证券、基金行业从业经验。
由于债券投资强调风险控制,在记者接触的基金经理中,管理债券基金的基金经理大多沉稳、低调,喜欢用数字说话,而罗孟林表现出的幽默风趣让他显得很出众,极富有亲和力,和陌生人很快能打成一片。生活中个性爽朗,投资上严谨认真。
在罗孟林看来,由于中国特定的投资环境以及政府对发债主体的严格控制,信用债的风险溢价应该是现阶段中国债券投资中信息比(informationratio)较高的超额收益来源。而债券市场的下行风险则更多来自利率,而非信用。因此债券收益与政策走向、流动性的变化紧密相关。罗孟林带领的固定收益团队,在3月3日即将发行第一只债券基金――景顺长城稳定收益债券基金,该基金将引进风险量化系统,优化投资配置,有效组建在风险可控下的收益最大化组合,着重配置信用债及可转债,积极参与新股新债发行,是名副其实的“稳定收益”债券基金。
市场面前不得自负
性情温和,从不冒进,和他的个性一样,唐咸德的投资组合追求均衡。身为研究总监,他的的确确地扎根于研究领域,从大学毕业初成为研究员开始,研究工作贯穿他的整个从业经历,金融、食品饮料、商业、电力设备等等,都是他曾经重点观察过的行业。
股票型基金盈利模式范文6
在新兴市场的中国股市,价值投资理念到底该不该坚守?没完没了下跌的大盘蓝筹股还能不能投资,尤其是能不能长线投资?正在发行的以大盘蓝筹股为主要投资对象的股票型基金――工银瑞信蓝筹股票基金拟任基金经理陈守红坚定地认为,好公司需要有时间来证明,目前已是便宜买人好公司的时候。
好股票需要时间去证明
有着11年证券从业经验的陈守红在投资界是一个很特别的人:他勤于把思考形成文字,7年间,他写了《猎庄说》、《可转换债券投融资――理论与实务》、《中国金融大辞典》、《风险投资学》、《H股投资指南》等7部投资专著;他善于探索经济现象背后的原理;他是一个价值投资的痴迷者,是一个善于独立思考的人。
好的企业有何标准,又如何去鉴别呢?这个问题各人有各人的观点,陈守红的答案是:它有一个必要条件和一个充分条件。
他说:“必要条件我就看几个基本原则:第一,你的产品或者说你的服务是不是为大众所需要、为社会所需要;第二,你的产品和服务替代性是不是很小?因为一个企业要么提品,要么提供服务、劳务,你的产品和劳务是不是社会需要的,简单地说有没有市场;第三,就是你的产品和劳务有没有定价权?如果这三点都符合,那你可能具备了成为一个好企业的潜质。
“充分条件就是时间,时间证明了这是一个好企业,那该企业未来仍旧继续是好企业的概率将会非常大。而时间已经证明不是好企业的公司,从大概率事件上而言,我们不相信他们能在短期内变成一个好公司。不好的公司会有很多瑕疵,就像在厨房发现一只蟑螂后,肯定还会有第二只、第三只。”
“而符合了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的好公司又有哪几类呢?陈守红认为,好公司可以分为三类。第一,能干的公司;第二,幸运的公司;第三,既幸运又能干的公司。幸运的公司具备独特的禀赋,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跟人的因素无关,董事长出事了,他这个公司照样会经营得很好,这就是幸运的问题。能干的公司主要是公司具备一个良好的治理结构和具有前瞻性眼光、值得信赖的管理团队。上述三类公司都值得去投资。如果既不幸运又不能干,这肯定不是好公司,也就更谈不上去投资了。”
“但是,投资的结果往往是出人意料的。从6124点到2566点,众多好公司节节败退的股价表现就是一个例证。我有一个投资基本理念,很少有一个企业值得你付出50倍的PE去买它的,因为多数企业的寿命都不长。有统计显示,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是3~5年,美国是7年,世界500强的寿命是40年。你给50倍的市盈率,这样来说你认为这个企业至少能够活50年。换言之,5年我都看不清楚的话,我能给几倍估值?一个公司要能活20多年,我就给你20倍市盈率,我不会给你50倍估值。因此,我的投资理念是便宜买一个好企业,因为越好的企业它越能够穿越这些波动。穿越宏观经济的波动、穿越行业的波动,它能够渡过这些难关,它能够活下来,活下来才能够创造价值。而什么是最有价值的资产?时间才是最有价值的资产。”
陈守红接着说道:“用一句话来概括:蓝筹投资,短期可能会有损失;长期投资,唯有蓝筹。基于此,工银瑞信才适时推出主要投资于蓝筹股的基金产品。蓝筹股的魅力在于,其稳健的经营、持续的增长能够帮助企业历经各种挫折、冲击和风险而存活下来,并最大限度地穿越时间与历史,只有那些能穿越时间风暴长期存活的企业,才可能为我们的投资创造最大的价值。”
买入好股票后耐心等待,用时间换空间,这是进行真正长期投资。然而,对于每天、每周、每个季度、每年都要进行业绩比较的公募基金经理来说,所面对的压力依旧不小。
便宜买入好公司
如何判断一只股票是便宜的?他说:“我个人的投资理念有一个观点,真正投资的盈利模式是什么呢?其实就是你便宜买人好企业并长期持有。这个市场里面的好企业是很少的,真正的好企业更是凤毛麟角,而对于这些好企业,给你便宜买人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现在,经过前面几个月的调整后,市场处于估值安全区域,也确确实实给了投资者这种机会,面对这种机会,你就一定要抓住。”陈守红认为,虽然时下股市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但蓝筹股的投资机会已经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