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影视产业前景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影视产业前景分析范文1
>> 俄罗斯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俄罗斯保险市场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俄罗斯电影的发展与现状 俄罗斯网络数字化产业发展现状 俄罗斯电信产业现状及走势 成都创意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俄罗斯农业发展现状及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启示 俄罗斯促进民用航空业战略发展的现状及展望 郑州发展创意产业的现状、优势及对策 俄罗斯酒店业的发展与现状 浅析俄罗斯当代艺术的发展现状 俄罗斯保险市场的现状与问题 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水产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俄罗斯孔子学院的现状及前景展望 湖南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俄罗斯产业结构调整现状及前景分析 俄罗斯家电市场发展现状及对中国家电企业的启示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及英文出版材料:Zelentsova e,加利福尼亚.创意产业。俄罗斯的概况[电子资源]/莫斯科创意产业局;俄罗斯和东欧研究所。赫尔辛基:创意罗盘项目,2011年出版,56页。
[2]2008年创意经济报告:挑战评估创意经济走向及作出明智的决策[电子资源] /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联合国,2008年。网址:http:///en/docs/ditc20082cer_en.pdf。 2010年创意经济报告:创意经济:一个可行的发展方案[电子资源] /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联合国2010年。网址:http:///en/docs/ditctab20103_en.pdf。
[3]阿尔巴尼亚,阿塞拜疆,白俄罗斯,保加利亚,克罗地亚,格鲁吉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马其顿,摩尔多瓦,罗马尼亚,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和乌克兰。
[4]俄罗斯在2005年经济转型期出口份额:音乐50.86%、影视制作70.49%;设计:图形及建筑设计38.2%、时尚25.94%、玻璃艺术28.16%、室内艺术21.6%、珠宝首饰61.01%、玩具18.03%;新媒体:视频游戏33.45%、在线影音下载85.16%;视觉艺术:绘画0.62%、摄影21.91%、雕塑87.38%、古董0.0%。
[5]俄罗斯在2005年经济转型期进口份额:音乐22.08%、影视制作16.13%;设计:图形及建筑设计33.40%、时尚49.86%、玻璃艺术58.33%、室内艺术5.13%、珠宝首饰12.42%、玩具63.58%;新媒体:视频游戏47.72%、在线影音下载14.5%,视觉艺术:绘画61.78%、摄影34.14%、雕塑53.75%、古董82.16%。
[6]影视制作占视听艺术出口总量的1.11%,进口总量的1.17%。
[7]参见:Zelentsova.梅尔维尔.文化政策和文化经济:建立区域战略经济。2010年。
[8]同上。
影视产业前景分析范文2
【关键词】万达集团 文化产业 影视产业园区
一、全球功能最全的影视产业园区——青岛东方影都
2013年9月22日,万达集团投资建设的全球投资规模最大影视产业项目——青岛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区举行隆重的启动仪式,该项目总投资500亿元人民币,其中文化旅游投资超过300亿元。东方影都位于青岛市区西部,是一个以影视产业为核心,涵盖旅游、商业等多种功能的大型综合性文化产业项目。项目占地37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40万平方米,包括影视产业园、电影博物馆、影视名人蜡像馆、影视会展中心、汽车极限秀、万达文化旅游城、度假酒店群、游艇俱乐部、滨海酒吧街、国际医院等多个项目,是世界唯一具有影视拍摄、影视制作、影视会展、影视旅游综合功能的特大型影视产业园区,计划2016年6月项目一期开业,2017年6月影视产业项目全部建成开业。
东方影都规划的万达城是万达独创的特大型文化旅游商业综合体。中国电影家协会已与万达签订协议,将支持万达集团,并于2016年开始,每年9月举办青岛国际电影节。为保证青岛东方影都建成后的成功运营,万达已与多家全球影视巨头和艺人经纪公司达成初步协议,每年将有30部左右的外国电影在青岛东方影都拍摄制作。同时,东方影都还计划引进50家以上的国内影视制作公司,确保每年不少于100部国产影视作品在此拍摄制作。东方影都的投资建设,将会极大地提升青岛文化产业水平和产业结构。一旦东方影都建成后,不仅会提高青岛的就业率,还会迅速拉动青岛的旅游产业发展,甚至改变青岛城市定位,使青岛成为世界文化旅游名城。
二、从青岛东方影都看万达集团的文化产业模式
大连万达集团创立于1988年,它从最初一个地方房地产企业,经过20余年的发展,现在形成了一个具有商业地产、高级酒店、文化旅游、连锁百货四大支柱产业的集团。万达集团的文化产业始于2005年,在此之前,万达集团经历了商业地产——订单地产——城市综合体三个阶段的发展,逐步夯实了它在国内地产企业中的地位。就在这一年,万达集团开始进军电影产业,并将电影产业作为集团的第三大产业支柱来发展。经过近10年的发展,万达文化产业集团成为中国最大的文化企业,注册资金50亿元,资产310亿元,2012年收入208亿元,已进入电影院线、影视制作、影视产业园区、舞台演艺、电影科技娱乐、主题公园、连锁娱乐、报刊传媒、字画收藏、文化旅游区10个行业。计划2016年收入达到400亿元,进入世界文化企业前20名,2020年收入达到800亿元,进入世界文化企业前10名。
万达集团的文化产业布局是从2009年开始的,万达院线起初在整个集团中的收入只占2%,虽然所占的比重并不大,但对万达集团的品牌传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2012年北京万达文化产业集团成立,证明万达集团开始加快了向文化企业转型的步伐。2012年9月10日,万达集团宣布收购美国第二大院线AMC公司。这一举动让万达集团成为全球最大电影院线运营商。2013年9月22日,万达集团投资建设的青岛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区举行隆重的启动仪式。万达集团就这样一步一步地迈向了世界文化企业的行列,根据世界知名咨询机构罗兰·贝格的2012年全球文化产业50强报告中显示,万达文化集团在世界文化企业中排名38位。
2001年中国加入了WTO组织,中国经济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步伐不断加快。在西方发达国家,文化产业是支柱性产业,它不仅是国家经济实力的象征,也是国家软实力的象征。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经济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已经走入规模化、产业化的轨道上来。文化产业并不是新生的事物,它包含13个项目:广告、建筑、艺术及古董市场、工艺、设计、流行设计与时尚、电影与录像带、休闲软件游戏、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与计算机服务业、电视与广播,其中电影的制作和发行都属于文化产业的范畴。英国是首先提出文化产业并且将其作为整个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加以大力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其核心来自于创意,文化产业所要发展的就是具有创造性的产业。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的文化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纵观万达集团在文化产业领域中的发展,已经可以发觉我国文化产业的巨大发展潜能。
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说过:“万达的文化产业模式离不开创新、创意。”从万达集团投资建设的全球投资规模最大影视产业项目——青岛东方影都就可以一窥究竟。首先青岛东方影都的立项是基于中国潜在的电影产业的市场。2005年万达集团成立了万达电影院线,只用了短短四年时间万达院线票房就成为全国第一。2012年万达集团又并购美国AMC院线,这一举措使万达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影院线运营商,这为中国电影走向世界开拓了前所未有的市场。但是万达集团并不满足于只是做电影产业链条的最终端,同时还进入了电影的制片领域,打造了完整的电影全产业链。电影是艺术创造的过程,但是仅有艺术创造是不够的,电影必须通过某种形式实现其经济价值,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产业。文化产业的消费方式也不同于一般的工业产品和服务,它是带给人精神和文化上独特感受的实体或非实体的存在。青岛东方影都的投资,是对万达集团在文化产业这一领域的发展加上了重重的筹码。
万达集团的文化产业模式不论在规模还是经营的方式上都是独特的,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多种产业之间的组合。万达集团的文化产业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依附于万达商业地产的优势。这一点从万达的第三代“城市综合体”这一商业模式就可以看出,万达广场就是这一商业模式的成功案例。而青岛东方影都则是它的更高级版本,它不仅拥有娱乐消费、旅游的功能,同时还是电影产业从制作到发行整个产业链条的所在。 2013年万达集团开始集中大规模建设“万达城”,青岛东方影都则是万达集团的项目之一。“万达城”是万达集团在多年经营商业、文化、旅游产业的基础上,经过4年研究,全新推出的大型综合项目,规划有文化、旅游、商业、酒店四大内容,主题游乐园室内室外结合。这样的文化产业模式是全国首屈一指的,这样不同的产业相互依托、相互支持、相互影响,产生综合效应。
2.利用高科技打造全新文化产品。“万达城”的打造要依靠超高的硬件设施,特别是青岛东方影都的建设,是为了使之成为世界上唯一具有影视拍摄、影视制作、影视会展、影视旅游综合功能的特大型影视产业园区,那么更是要依靠全新技术、全新科技作为其运行的基础。
3.连锁经营的管理模式。万达集团的文化产业经营借鉴了国外跨国商业企业的连锁经营理念。万达集团文化产业的连锁经营管理模式可以理解为“高度集权、目标管理”。这就表现为三个统一:统一品牌、统一制度、统一运营。统一制度和统一运营,可以使管理者做到统一控制财务、人员、合同、战略目标等,体现了集团发展的规模效应。统一品牌可以提高消费者对万达的品牌的认同度和忠诚度。
三、青岛东方影都对万达集团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
王健林曾说:“中国电影市场已连续多年保持30%以上的复合增长率,而且丝毫没有减速,保守估计,2018年将超过北美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影市场。2023年前达到北美票房收入的2倍左右。”从中可以看出,中国的电影产业市场是具有相当大的潜力的,中国的潜在观影人群的基数是巨大的,未来世界电影发展的市场是在中国。尽管这是一种比较乐观的观点,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现在中国电影产业所存在的问题,中国每年所制作的影片在800部左右,虽然在数量上我们占据优势,但是无论是在质量还是影响力上都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中国的电影产业只是大,但并不强。其问题就在于我们没有形成庞大且强大的产业中心,也没有拍出真正意义上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影片,同时没有像奥斯卡那样的国际一流电影节来宣传自己。
自2008年开始,万达集团开始主动由商业地产向文化产业这个方向转型。目前,万达集团已在长白山、武汉、西双版纳、哈尔滨和南昌等地规划开发多个重大文化旅游项目。按照万达集团的转型计划,到2020年万达商业地产的收入比重将降到50%以下,文化和旅游是其两大投资方向。之所以万达集团会有这样的转型,一是因为目前国内商业地产这种“城市综合体”已经趋于饱和,如果继续做下去势必会对万达集团今后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危机;再一个就是万达广场在全国的扩张可能已经遭遇到瓶颈期,从目前国内万达广场的分布我们可以了解到,中东部地区的一、二、三线城市都已经落成,但是在西部地区万达广场的扩张速度明显要慢了许多,在西部一些城市其盈利近乎为零,问题就在于这些城市的消费水平和消费观念都是阻碍其继续发展的因素。所以种种因素导致万达集团积极谋求转型,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通过其独特的文化产业模式,实现万达集团向国际文化企业的迈进。
青岛东方影都是落实国家文化强国方针的重大举措,是万达集团发展文化产业的重大战略,也是打造中国文化世界品牌的重大推动力。2012年,万达集团收购AMC成为全球最大的院线,这就掌控了电影的放映渠道;接下来跟美国的四大影视经纪公司签约,这就掌握了电影的发行渠道;一旦影视产业园区落成,万达的文化产业集团还掌握着电影的制作渠道;在电影产业园区落成的同时,每年还会举办国际性的电影节,这就掌握了电影的宣传渠道。可以说万达已经完成了在电影产业上的全产业链布局。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随着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日益增长,文化产业作为一个具有高附加价值的朝阳产业,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它甚至被称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王健林说:“可以预见在今后10年甚至20年,文化产业将呈现出爆炸式增长,成为一个增长最快的行业,我们所从事的文化产业,我觉得符合国家大势,做企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顺势而行,不要逆势而行。”中国的崛起光靠GDP是不行的,只有成为文化强国才是真正的崛起。
参考文献:
[1]徐丹丹,孟潇,卫倩倩.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文献综述[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1(2).
[2]严郁郁.从万达集团并购 AMC论全球电影终端市场变革[J].现代传播,2013(3).
[3]王煊.万达的生意经 万达院线经营模式初探[J].电影艺术,2008(3).
[4]陈桂龙.万达转型文化旅游产业[J].中国建设信息,2013(15).
[5]王琦.万达的加法[J].中国企业家,2009(17).
影视产业前景分析范文3
就目前而言,报纸、杂志基本上是获取这部分眼球的重要媒介。但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以手机媒体为代表的移动通信流媒体的应用将成为下一代“离散眼球经济”的开路先锋。
――中研博峰咨询顾问 焦明哲
前景分析
移动流媒体应用市场由于受到网络和移动终端的制约,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用户消费习惯的培养和流媒体资源的补充还有待时日。预计2005年,移动流媒体将进入投资信心高速增长的炒热阶段,2007年后逐渐进入稳步发展阶段。
有资料统计,截至2004年底,中国手机用户数量约4亿,其中移动电话用户约3.35亿,小灵通用户约0.65亿,手机网民数量约4500万,活跃用户约1000万。与韩国、日本的移动电话普及率相比,中国的移动电话普及率仅为25.77%,还是显得过低。更有多家市场调查公司预期,到2008年底,中国的手机用户将增加到5.5亿左右,手机网民数量约2亿,活跃的手机上网用户约7000万左右。
17亿元的移动商机
易观国际最新的《移动增值服务―流媒体专题报告2005》中显示,各类移动流媒体的应用成熟度主要需要从与人们生活粘性高的服务领域以及其产业在移动平台应用的构成复杂程度来分析。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尤其是2.5G和3G技术的陆续推出,使增值业务在技术基础和传输速率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高,将促进移动终端的升级换代和各种增值业务的出现。而随着宽带的普及,各类互联网增值业务也将得到广泛应用。在日韩、欧美以及中国目前移动流媒体的开展应用来看,不仅覆盖了人们对于娱乐、信息的需求,更多的覆盖了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联密切的方面。
在这份《移动增值服务―流媒体专题报告2005》中还指出,移动流媒体在影视、交通、广告等领域的应用将前景广泛,为传统媒体的新形势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随着终端和网络的升级,移动流媒体用户数预计2005年将达200万人,市场规模达到2亿元人民币。
但由于流媒体业务的商业模式也尚未成熟,市场的不确定因素较多,易观国际预测,2006年移动流媒体用户数将达到1000万左右,2007年市场规模约17亿元人民币(图表1)。
概念或媒体新宠?
当前,流媒体技术在两个领域的应用颇为引人注目,其一是宽带网,其二是移动网,而后者由于其商务模式更易为人们接受而备受青睐。
移动网络和移动终端的发展共同决定移动流媒体业务市场的发展进程。不同国家由于其移动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的已有基础和发展战略不同,移动流媒体业务市场的发展过程也不相同:如日本和韩国的3G网络发展迅速,美国的3G网络发展相对较慢,手机终端的发展相对较快。而目前国内运营商则普遍处于试验阶段。
影视产业前景分析范文4
【关键词】文化产业;日本;发展之路
上个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不景气,各项经济指标明显下滑,但其软实力――文化产业却大放异彩,创造出巨额财富和巨大连锁效应,成为拉动日本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目前日本的文化产业体系已非常完整, 涉及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包括文学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也涵盖休闲娱乐、体育、教育、旅游乃至科技、宗教、社会科学等领域。文化生活已成为一种新时尚,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机构来研究日本模式,从中汲取有益经验,拉动经济增长。
1.日本模式的探究
1.1多方合作,注重商业化运作
在日本,早已形成了政府――团体――企业多方合作机制,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保障。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对文化产业进行管理和监督,与此同时,日本的一些经济机构与社会团体负责提供市场预测、前景分析等信息支持。政府的政策扶持以及社会团体的科学研究均为企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企业的发展壮大,为政府增加了税收,为社会团体提供了研究资金。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互利互补的良性循环模式。日本政府通过有利的政策支持、健全的法律法规对文化市场进行有效调控,使得日本逐步拥有了完善的文化产业体系及网络。即便如此,在文化发展与文化产业市场中起主体作用的还是企业及个人。日本采取全面的商业化运作模式,完全按照市场规律进行经营。
1.2注重文化产品保护与发展
日本政府非常注重对文化产品的保护,并制定了许多相关的法律,例如:《文化财产保护法》、《古迹名胜天然纪念物保护法》等。这就为各相关部门的文化保护行为提供了充足的法理依据。其次,日本还建立了文化遗产的有效数字采集系统,这些为文化遗产的建筑修缮、再开发等提供了直接依据,也是制定保护规划的必要资料。再三,保护与发展并重,在保护的前提下,注重发展地方特色文化产业,例如:地方特色旅游业、传统艺术、以及手工业等。
2.日本模式对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借鉴
文化已经成为国家与地区发展中最关键的要素之一,其价值已远远超出资本、资源等传统发展要素。21世纪,文化力作为软实力的重要软要素,在国家综合实力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结合日本文化产业模式,我认为我市文化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2.1政府大力支持,构建文化产业发展的有利平台
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首先政府要转变执政理念,高投入、高消耗的经济增长模式越来越难以维持,必须依靠文化产业等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来拉动经济增长,成为社会共识。结合衡水本地实际制定文化产业政策与规划是发展的大计方针,资金倾斜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提,完善的地方性法规是发展的有利保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扩大宣传,为外地投资者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政府的大力扶持为发展文化产业铺平了道路,扫清了障碍。做强做大我市的优势文化产业,并带动我市其他产业发展,久而久之,把我市由一个文化资源丰富的大市发展成为在我省数一数二的文化强市,力争实现跨越式发展。
2.2坚持市场为主体,鼓励企业走出去
充分发挥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的各自作用,政府负责宏观指导,严禁插手过多,把市场的主体交还给企业和个人,鼓励股权多元化,以解决我市面临的企业及文化产业发展资金短缺问题。企业的优胜劣汰由市场决定,敦促企业不断创新文化产品,提升文化产品内涵,提高文化产业的盈利力,不断迎合消费者的需求。鼓励企业走出去,寻求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例如,衡水“三绝”――金鱼、内画鼻烟壶、侯店毛笔,经过历代的传承,非常有名。现均已经出口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衡水响当当的名片。
2.3开发地方文化产品,彰显地方文化特色
影视产业前景分析范文5
[關键词]演艺人才;基层文化工作者;就业前景
中图分类号:J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3-009-02
一、重庆演艺人才和基层文化工作者现状调查
(一)“十一五”期间重庆演艺人员和基层文化工作者增速较快
据《重庆市统计年鉴》有關数据显示,重庆市2007年艺术从业人员2876人,群众文化服务从业人员3021人;2008年艺术从业人员3194人,群众文化服务从业人员3194人;2009年艺术从业人员3485人,群众文化服务从业人员3574人;2010年艺术从业人员5248人,群众文化服务从业人员3726人;2011年艺术从业人员4817人,群众文化服务从业人员3872人。总体上看,“十一五”期间,重庆市艺术、群众文化服务从业人员增速较快,艺术从业人员年均增长11%以上,群众文化服务从业人员年平均增长6.5%,均高于重庆市常住人口年平均增长1%的速度。
(二)重庆市演艺人员数量不足、学历不高,技能型人才缺乏
首先,重庆艺术从业人员总量偏少。据统计年鉴有關数据显示,2010年北京市艺术机构从业人员7415人,上海市艺术机构从业人员9482人。而重庆2010年艺术从业人员只有4423人,是北京的71%、上海的55%。从艺术从业人员万人占比看,2010年重庆市只有1.5人,北京是3.8人,上海是4.1人。可见,重庆市艺术从业人员总数与万人占比明显偏低,与直辖市的地位不相适应。
其次,重庆演艺人员学历普遍偏低。2011年刚刚组建的重庆演艺龙头企业——重庆演艺集团公司有一线演艺人员203人,其中有全日制专科及以上学历的只有45人,占总数的22%,后来通过引进人才,学历结构才有一定改善,但仍不尽人意。据市文化广电局统计,2012年重庆市8家主要市级专业演出团体有一线演艺人员794人,其中全日制专科及以上学历的演艺人员只有282人,仅占演艺人员总数的35.5%,具有全日制艺术门类专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更低。重庆21家区县专业艺术院团有一线演艺人员1021人,其中有全日制专科及以上学历的演艺人员只有152人,仅占演艺人员总数的14.9%,具有全日制艺术门类专科及以上学历的寥寥无几。可见,重庆市演艺人员不管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明显与直辖市地位不相适应,缺乏高素质技能型演艺人才。
(三)重庆基层文化工作者数量匮乏、质量堪忧,基层文化人才队伍亟待建设
“十一五”以来,重庆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硬件实施基本建成,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综合文化站、村居文化活动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文化惠民工程基本实现全面覆盖。硬件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但软实力则有待提高。基层文化工作者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软件部分”,明显存在问题:一是基层文化专干总量不足。据市文化广电局有關统计数据显示,重庆8575个村文化活动室、2370个社区文化中心绝大部分没有配备专(兼)职文化工作者。二是专业艺术人才缺乏,有待提高个人艺术素质修养。2011年重庆823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164个街道文化中心现有专职人员2821人,具有全日制文化艺术相關专业专科及其以上学历的从业人员仅有211人,占从业人员7.5%。同时,80%以上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和街道文化中心专兼职人员不具备全日制文化艺术相關专业专科教育背景,他们中间接受过专业艺术培训的也不是很多,专业技能水平十分有限。三是有些艺术门类还属空白,如合唱、戏剧等。四是基层文化专干“在编不在岗,一岗多职”现象严重,使得基层文化人才缺少学习提高的时间和途径,影响了作用的发挥。由于基层文化工作者中具有文化艺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较少,致使重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硬件设施建设如火如荼,实际正常发挥较少,基层文化人才队伍有待建设。
(四)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亟待培养专业人才
经全国第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重庆市属于保护范围的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美术、传统戏剧、曲艺、传统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共计17个门类、4110项,覆盖重庆38个区县。截止2012年12月,重庆有川江号子、铜梁龙舞、秀山花灯、梁平年画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39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78项,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714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40名(其中5人去世),市级代表性传承人441名,区县级代表性传承人1276名。整体保护方面,市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渝东南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1个,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11个。重要和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但随着现代社会人们就业观念、生活方式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环境的改变,老一辈传承人的相继离世,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濒临失传,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传承任务十分繁重,这需要培养一大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挖掘、保护、承技能的专业人员。除了政府建立名录进行保护或抢救性保护外,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纳入高等教育的机制和模式中,培养年轻的民族文化传承人才,不失为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良策。
二、相關高职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分析
随着重庆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城乡居民基文章化需求的不断增长,重庆需要发展高等文化艺术职业院校,培养高素质文化艺术专业人才来满足重庆建设文化强市、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需要。
(一)重庆演艺市场发展为技能型演艺人才提供就业岗位
据重庆统计年鉴有關数据显示,2007年重庆艺术表演团体84个、艺术表演场所32个;2008年重庆艺术表演团体177个、艺术表演场所54个;2009年重庆艺术表演团体160个、艺术表演场所42个;2010年重庆艺术表演团体381个、艺术表演场所38个。可见“十一五”期间,重庆艺术表演团体数量年均增幅高达53%,将会增加重庆艺术职业学院毕业生的招聘单位和就业机会。同时,按照前文列举的重庆“十一五”期间艺术从业人员看,按年均增幅11.3%计算,到2020年重庆演艺人员缺口预计7000余人。
(二)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高素质技能型文化艺术人才提供就业岗位
《重庆市社会事业发展“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要求,“到2015年,配齐区县(自治县)和乡镇、街道等公共文化机构编制,需要培养10000名以上基层文化工作者,发展15000名以上文化工作志愿者。根据工作需要,每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中心)原则上配备3-5名文化专干。建立文化人才培训重点基地,基层文化队伍培训1万人次以上。”按照该规划,到2015年,该类基层文化工作者缺口至少7000余人;到2020年在此基础上翻一番,缺口将达到14000人。
(三)保护传承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传统技能型文化艺术人才提供就业岗位
按《重庆市“十二五”文化事业发展专项规划》要求,重庆“十二五”期间将分别建立国家级、市级、区县级保护项目50个、400个、2000个,同时建设一批传承基地、传习馆所、民俗博物馆和专题陈列室。按照50%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是重庆艺术职业学院培养范围的传统音乐、美术、戏剧等类别来核算,如果一个国家级、市级和区县级的非遗项目保护传承分别需要技能型艺术人才10名、6名和3名,到2015年该类基层文化工作者约需要4000人;到2020年在此基础上翻一番,约需要8000人。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设置方案
新设立的高等文化艺术职业院校应打破传统人才培养体系,转变以学历教育为主导的传统观念,树立培养学生就业、择业和创业能力的文化艺术职业教育目标。在专业设置方面充分体现就业导向的特点。比如开设面向基层文化建设的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专业、群众文化活动策划与组织、文物鉴定与修复,还有满足重庆演艺事业发展的舞蹈表演、音乐表演、戏剧影视表演等高职专科专业。
(一)突出优势专业,增强就业能力
新建的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可以依据办学实力,在系部和专业的设置上,体现学院自己的强项和优势。新建学院可以整合文化、文物、广电系统相關优势教学资源,如整合重庆艺校的办学资源,该校在开设音乐、舞蹈、戏剧影视专业有着近30年的办学历史,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已培养培训出上万名优秀毕业生,在重庆演艺就业市场有良好的声誉。为了进一步做强优势专业,学院还可聘请了沈铁梅(中国剧协副主席、重庆市川剧院院长、川剧表演艺术家)、刘光宇(重庆市歌剧院院长、二胡演奏家)、王亚非(演艺集团艺术总监、著名杂技编导)和张礼慧(重庆市著名青年女高音歌唱家)等高知名度的表演艺术家作为兼职教师,增强学院人才培养的实力。学院还可开发现代流行音乐和国际标准舞作为重要办学内容,体现优势专业的现代特色,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二)专业建设循序渐进,培养人数逐年增加
在注重重点优势专业建设的同时,学院还可根据社会文化艺术事业与演艺市场的需求,开办文化事业管理、舞台艺术设计、戏剧影视人物形象设计、舞台影视技术等专业,并根据重庆文化产业发展需要,面向市场适当增设专业。每个专业都要经过市场调查和充分论证后,根据学院的师资建设和硬软件建设的具体情况综合确定。
(三)根据就业需求确定人才培养方案
一是音乐、舞蹈、戏剧影视表演类专业要夯实学生扎实的艺术表演根基。各艺术表演类专业立足于为演艺事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演艺从业人员,在培养学生精湛艺术技能的同时,也要注重他们在思想境界、文化素质和艺术领悟力,让他们进一步适应都市精品舞台演出和现代表演艺术中的细腻情感表达。同时,培养学员们“德艺双馨”和“踏实冷隽”的艺者风范,为他们今后能塑造“经典”艺术形象而打下坚实基础。
影视产业前景分析范文6
纯粹经济性的分析
纯粹经济性的分析是指约束可能影响广电网业务层面发展的政治、文化等因素,把广电网作为纯粹的经济组织,单一从经济学“理性经济人”和“利润最大化”的角度来考量广电网业务层面可能的发展趋势。作为“理性经济人”的广电网,一定会选取能使利润达到最大化的发展方向作为自己的发展战略。对广电网发展战略的分析,本文选取了著名的战略选择工具SWOT分析。SWOT分析即对广电网内部的优势(S)和劣势(W)以及外部的机会(O)和威胁(T)做出归纳总结,并依据SWOT分析的战略选择图(图1)做出战略判断。
广电网的优势(S)。较之电信网和互联网,广电网的一个重要优势就是有节目制作和监管权(节目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1999年,国办82号文件规定“电信不得从事广电业务,广电不得从事通信业务”。虽然后来国务院政策解除了这一规定,但是广电网节目制作权的优势仍将长期保持下去。另外,根据2008年1月31日起施行的经国家广电总局、信息产业部审议通过的《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广电总局、信息产业部56号令),没有“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不得从事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此次三网融合进程中,国务院并没有对此规定做出修改,因此广电网在此点的优势继续存在。
广电网的第二个优势是终端覆盖全面。一个很显著的现象就是,国内的农村并不是每家每户都安装了电话,但却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电视。虽然未来三网融合后,作为全功能终端的电视需要更新,但是基于人们长期以来培养起来的对电视的依赖,可以认为电视的覆盖面仍然是最广泛的。
第三是边际效果稳定。相对于电信网和互联网的边际效果递减来说,广电网的边际效果基本是稳定的。在电信网中,过多用户的加入,可能造成通讯的不畅甚至中断;在互联网中,越多用户的加入,每个用户的网络速度就可能越慢。然而在广电网中,用户的增加并不影响其他用户的收视质量。
广电网的劣势(W)。第一是网络建设不健全。网络建设不健全首先表现在广电网并没有建成类似于电信网、互联网的全国性网络。基于历史原因,广电网的建设呈现区域化、碎片化现象,资源比较分散。其次还表现在广电网的网络基本属于单向网络,双向网络改造尚未完成。第三个表现是广电网没有独立的互联网国际出口和带宽。资料显示,电信运营商占有我国96%的互联网国际出口带宽;互联网内容服务提供商的服务器全部放在电信运营商的骨干网上;没有一家有线电视网络公司获得互联网独立国际出口。②另外,由于没有独立的接入带宽,广电网开展互联网业务受制于竞争对手――三个电信运营商,当前歌华、东方有线互联网业务收入的一半要付给电信运营商。③第四个表现是广电网市场份额占有率低。根据第三方数据分析商CNZZ的《2009年1月至9月中国网民的网络接入商使用情况分析报告》表明,占据中国互联网流量八成以上的仍然是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其市场份额超过80%,有线电视网络的互联网市场份额约为5%左右。④
第二是缺乏市场服务意识。广电长期以来是为了提供舆论宣传功能而存在的,被赋予党和政府的喉舌职能。因此,广电一直以来较为重视信息的提供,而忽视了与市场的联系。所以,在市场服务意识上,广电网距离一直处在竞争环境中的电信网和互联网还有一定的差距。
广电网的机会(O)。国办在2008年发出的《关于鼓励数字电视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中指出,要在确保广播电视安全传输的前提下,建立和完善适应三网融合发展要求的运营服务机制。鼓励广播电视机构利用国家公用通信网和广播电视网等信息网络提供数字电视服务和增值电信业务。2009年5月19日,国务院《关于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意见的通知》提出要落实国家相关规定,实现广电和电信企业的双向进入。2009年7月22日,国务院颁发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指出,要推进有线电视网络跨地区整合,繁荣城乡文化市场;要积极发展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网络广播影视、手机广播电视等新兴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产业升级。2009年7月29日,国家广电总局《关于加快广播电视有线网络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要充分认识加快有线网络发展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要加快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和网络双向化改造,积极开发多种业务。
在国家相关部门发出的系列文件中可以看出,广电网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分散的广电网可以借机整合;单向的网络可以借机进行双向改造;拓展单一的业务为综合业务。可以说,国家相关政策的提出,是广电网绝佳的外部机会。
广电网的威胁(T)。广电网面对的威胁主要是潜在竞争对手的威胁。正如广电网有了三网融合带来的发展机遇,电信网和互联网也面临着同样的机遇。广电网可以进入通信领域发展综合业务的同时,电信网和互联网同样可以通过拓展视听业务发展综合业务,同质化的发展必然会给彼此间带来竞争的威胁。此外,由于青年一代对互联网的依赖性高于广电网,因此,广电网面临着受众减少甚至形成断层的威胁。
把以上分析结果代入SWOT分析的战略选择图(图1),可以有如下结论:广电网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当选择发展型战略,同时兼顾多元化战略。运用到广电发展的实践中,即广电网应继续尽快完成网络的整合和双向改造。在此基础上,广电网应当继续强化视听业务,同时不断伸长触角,积极拓展电视终端的通信业务、互联网业务。由此可以预测,广电网将最终发展为拥有视听业务(直播、点播、互动)、语音业务、网络商务、游戏等全业务的超大型网络。
加入政治性和文化性限定的分析
加入政治性和文化性限定的分析是指在对广电网进行经济性分析的基础上加入政治性和文化性的约束条件,对广电网的发展趋势做出进一步的预测。政治性和文化性两个变量主要是依据广电的特征选取的。
政治性方面,广电在我国长期以来是为了提供舆论宣传功能而存在的,它被赋予党和政府的喉舌的职能。党和国家政策的、国家运行的舆论监督、民意的收集与汇总等功能都是广电运作的重要任务。可以说,广电所传出的所有信息均具有经济性和政治性的双重属性。文化性方面,广电的很多视听节目承载了文化内涵,它既担负着传承文化的重任,也担负着教化民众及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的功能。
因此,除对广电网纯粹的经济性分析外,还需考虑到其政治性和文化性,这点在三网融合的环境中尤其重要。在三网融合的环境下,广电网所承载的信息完全呈现在网络之中,然而基于网络虚拟性和开放性所带来的网络安全问题,给具有政治和文化内涵的广电网提出了更高的安全要求。在业务层面,具体说来,就是广电网在发展过程中,不但要做到自律,同时要接受严格的监管。
因此,进一步修正后的广电网发展趋势是广电网将发展为以提供视听业务(直播、点播、互动)为主、同时提供语音业务、网络商务、游戏等业务的内容被严格监管的超大型全业务网络。
业务层面具体实施的预测
以上对于广电网业务层面的发展趋势预测仅仅停留在理论方面,如果要更直观地了解广电网的未来发展,需要对理论进行具体实施的演绎。对于广电网来说,发展为超大型全业务网络意味着它将成为一张全国性的可以与电信系统三大网络(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相抗衡的第四大网络。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四大网络都将向全业务逐步迈进,但是四大网络尤其是广电网与电信系统的三张网络应当有较大的差异化,具体说就是电信系统仍将以通信为主,而广电网则以视听业务为主。
笔者认为未来广电网会成为一个大型播控平台,此平台是视听节目展示和中转的中心。一方面,专门的视听节目制作机构会制作大量节目置于平台之上,受众可以自主选择直播、点播和互动播出方式;另一方面,广大的网民可以制作节目上传至平台进行分享。现存的中央、省、市、县四级办广电的局面将会有一个较大的变革。
基于平台上节目数量庞大而且来源分散等因素,未来的节目会有专门化分类(图2)。首先,会有一个专门的新闻综合区,此区域是所有新闻类节目的集聚区,它通过即时新闻、深度报道、新闻评论等方式全方位展示新闻。同时,本区域担负着国家重大政策、紧急事件处理等功能,是国家舆论宣传的重要阵地。其次,会有专门的区域(为表述方便,暂命名为DIY专区)来囊括广大网民自主制作的视听内容,此区域是分散的视听内容的集合区,内容来自于分散的人和组织,因此更多的是个性的展现。同时,因为此区域的内容来源比较复杂,把它们进行归类管理,比较有利于后期的内容审查与监管。除去此两类较为特殊的区域设置外,其他节目会按照节目性质、地域等分为经济节目区、科技节目区、教育节目区、影视节目区、山东节目区、江苏节目区等。需要指出的是,平台上的每一个节目可能会同时属于几个区。比如一则介绍北京地区经济发展的节目可同时属于经济节目区和北京节目区。
从接收终端来看,因为未来的广电网集成了视听业务、语音业务、网络商务、游戏等业务,所以未来受众完全可以把原来作为广电网终端的电视机同时作为互联网和电信网的终端。即未来的电视机将不再专门用来收看电视节目,同时可以作为通讯工具联络他人、可以进行网络购物、可以在线游戏等。
在国家政策和产业发展形势的双重推动下,三网融合中的广电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当完成技术层面的发展后,广电网需尽快在业务层面进行合理布局,从而壮大实力,以抗衡来自其他网络的威胁。三网融合的“双向准入”将使三网融合的竞争市场形成寡头垄断⑤,那么,在竞争对手提供的同质化业务的威胁下,广电网如何做出特色,做出差异,从而在做大的基础上做强,这是广电网在未来发展中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
注释:
①包 冉:《改革进入深水区――三网融合的过去、现在与未来》,《COVER STORY》,2010年1月。
②④陈共德:《广电在三网融合中的作用及其发展前景分析》,《声屏世界》,2010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