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煤炭经济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煤炭经济论文范文1
我国煤炭产量得到不断的提升,这种提升的方式主要是依靠生产力和资金来完成的,并不是通过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经济规模的扩大以及科学的管理方式来增加的。目前煤炭企业的生产技术还比较落后且发展得比较慢,加上大量的人力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产效率。煤炭企业需要在现有的技术上,对其企业的经济机构进行有效的调整,优化整合煤炭企业内部的综合竞争优势,从而充分发挥出企业的技术作用,并不断地完善企业内部的组织管理情况,有效地提高生产人员的整体素质,充分利用各种优势和资源来促进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煤炭企业改革发展的时候,急需要对其经济发展进行转变。
2煤炭经济发展方式在转变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煤炭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煤炭经济运行的效益仍然需要依靠煤炭的产量和价格来提高,在煤炭的发展过程中,要对煤炭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和调整,促进煤炭经济的发展,从而使大型坑电站、现代化煤化工等逐渐发展起来。但是煤炭经济产业链和循环经济的项目在获取经济收益的时候不够理想,尤其是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使得大多数煤炭企业处于亏损的状态。
2.2煤炭资源约束和环境问题比较突出
煤炭经济发展的时候没有制定出可持续发展的机制。我国煤炭的消费和生产的强度在不断增加,这导致煤炭资源和环境保护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在开采煤炭的时候对矿区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危害。政府针对实际情况进行可持续发展政策的试点研究,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效果不够理想,无法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机制[4]。
2.3转变煤炭经济发展方式的政策力度不够
我国煤炭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没有明确的宏观战略指导,其中较多的煤炭企业为了减少产品经济风险,投入较大资金,其资金投入在与煤炭有关的产业方面,但是没有对煤炭产业进行优化升级,没有形成主导产业。政府促进煤炭资源整合,并对小煤矿技术进行改造,将社会责任推到大型煤炭企业中,导致政府相关政策力度不够[5]。
2.4我国的经济体制制约着煤炭企业的经济发展
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形势在不断优化,但是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煤炭企业仍然受到政府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企业严重缺乏促进技术水平提高和生产效率提高的动力和助力,因此导致煤炭企业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仍然在延续。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要对煤炭企业的经济体制进行有效的改进和优化,但是其改进的力度不够深入,企业的运行机制等还不够完善,在多方面还受到政府计划经济的影响,从而导致我国煤炭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不够深入和彻底,仍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2.5煤炭生产安全事故频发,制约着煤炭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随着一系列政策的实施,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形势在不断完善和优化,我国经济的发展比较依赖于煤炭经济的发展,我国煤炭企业仍然没有冲破传统发展方式的影响。同时,我国煤炭企业在安全费用的投入方面不够重视,投入的资金较少,给生产安全带来一定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针对我国一些矿井来分析,矿井的投入还具有历史欠账的问题,前期的安全资金投入还不够充足,给煤炭企业的生产安全带来较大的威胁。将我国煤炭问题与国外相比,我国煤炭问题比较严重和突出,根据相关统计分析,我国一年内的煤矿安全事故的死亡率较高,百万吨的死亡率大约在0.75左右,表明我国煤炭生产安全问题比较严重。
3转变煤炭经济发展方式的措施
3.1科学合理地分析煤炭产业发展趋势,改变发展观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在各个领域中均进行了不断的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以便有效地促进企业的发展能够与时俱进,从而促进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我国在“十二五”计划中对经济的发展方式进行改革和优化,其中政府就制定出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标准,这对煤炭企业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同时有效地促进了我国煤炭企业的转型。煤炭企业的相关管理人员想要有效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就需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念,对煤炭资源、开采技术、环境容量以及市场需求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以便有效确保煤炭在生产和消费方面达到一定的协调性。另外,煤炭企业还需要朝着集约型发展模式发展,需要对生产要素的构成进行合理的分析,以便促进经济的发展,有效地推动煤炭企业的转型,优化配置煤炭资源和产业结构,并树立好科学的发展观念,有效地提高煤炭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3.2对煤炭经济发展方式进行优化调整
煤炭资源属于传统资源,在我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对煤炭资源的依赖性较大,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相符。煤炭企业要想促进经济的发展,就需要对其产业结构进行优化整合,调整发展战略和方针。首先,需要加强煤炭企业现代化煤矿的建设,需要对生产能力落后的煤炭企业进行淘汰处理,关闭不符合标准要求的企业,以便有效地提高大型煤矿的生产能力。其次,需要对煤炭的市场体制进行建设,需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物流行业制定煤炭流通和储配的体系,对媒体的价格机制进行进一步的完善[8]。
3.3促进煤炭产业的自主创新
我国出台的相关政策和方针对煤炭企业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作用,这使得一些煤炭企业没有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导致煤炭机械计划技术的更新比较缓慢,其综合竞争力较低。因此,急需要对爆发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对煤炭产业进行优化升级,转变以往的发展方式;需要朝着集约型的方向发展,通过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科学技术等,促进煤炭企业的自主创新;需要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的技能培训,以便有效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并将科学技术和创新转变为煤炭企业的生产能力,提高煤炭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效益的提高。
3.4加快煤炭产业结构战略性的调整,构建新型煤炭供应体系
要解决我国经济的发展比较依赖于煤炭经济的发展这一问题,需要及时转变经济的发展方式,大力倡导低碳环保经济的发展,提高绿色能源的使用。促进煤炭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过程需要耗费较长的时期来使煤炭经济转型,尽管煤炭在我国的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的比重逐渐下降,但是煤炭资源仍然是我国主体能源。在转变煤炭经济发展方式的时候,就需要加快对煤炭产业结构的调整,建立起新型的煤炭供应体系,以便确保新型的供应体系与煤炭市场需求相统一,同时还需要确保其是煤炭企业转型的重要方向。首先,需要加快对煤炭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从而有效地促进煤炭企业现代化的建设,将一些生产能力比较落后的煤矿淘汰掉,针对一些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矿、没有能力进行机械化开采的煤矿以及不具备改造条件的煤矿,要将其关闭处理。其次,需要加大力度发展大型煤炭企业和以大型煤炭企业为主的现代物流产业,以便形成新型的流通和发展的体系。另外,需要建立全国统一煤炭市场,以便有效地确保该市场的公平、公正以及开放性,从而有效地提高铁路运输能力,确保煤炭运输的质量,最终形成完善的煤炭发展机制。
3.5加大政府的导向作用,促进煤炭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质性转变
我国的煤炭企业主要是中央和省级的国资委管理的,其管理的主要对象为重点煤炭企业,在煤炭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过程中,主要是政府来引导的。其中地方政府主要管理各种煤矿,其原煤的产量占全国的五分之四,因此,煤炭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时候,地方政府对其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是煤炭经济发展方式进行实质性转变的关键所在。近年来,我国重点煤炭省市把政府的推动和市场机制相结合,对各种煤炭企业进行兼并重组,同时可以对其煤炭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以便促进煤炭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因此,中央和地方政府需要发挥出其主导作用,有效引导煤炭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明确煤炭企业的优化整合方向,并加大对其的支持力度,可以出台一些优惠政策。同时,还需要加大对煤炭经济发展的投入,尤其是在节能、低碳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需要出台一些优惠政策,从而有效确保煤炭企业的优化整合,提高煤炭企业的整体布局效果。
4总结
煤炭经济论文范文2
近两年来,煤炭市场持续低迷,价格接连下跌,资金极度紧张,企业经营异常严峻。在具体工作中,矿区物资供应管理部门应当通过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进一步加大成本管控力度,紧缩各项开支,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确保企业在逆势中稳健发展。
1.做好考核指标的分解与再分解管理工作,严格落实经济责任制把吨煤材料成本中的吨煤材料成本包干下达到基层物资供应管理部门,基层物资供应管理部门把吨煤材料成本指标进一步再分解到各单位,纵向从分管矿长到区队(车间)再到班组、个人;横向从矿区物资供应管理部门到各科室、专业组。层层落实,经济挂钩,定期考核,节奖超罚。在月度用料计划发放时,单位内部建立材料消耗内部银行,每月分类别、分队组对材料消耗进行汇总,据此与各队组及计划员当月指标进行对比,超指标的队组及计划员分析超资原因后申请资金,经领导审批后予以发料,通过此项办法,严格控制投入,努力实行目标计划。
2.完善物资供应流程,灵活运用电脑高科技软件,提高工作效率和数据准确率,降低材料成本,控制库存储备,降低储备资金占用;充分发挥材料超市的功能,减少井下物资领用环节,提高供应效率,加快物资周转率,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3.月初坚持召开经营分析会,通报指标完成情况及奖罚方案,总结上月材料费用管理方面好的做法,分析上月材料费用节超的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本月经营管理工作方面的打算,使干部职工了解全矿经营工作的状况,了解本单位经营工作状况,从而增强干部职工搞好经营工作的积极性。
4.在日常工作中,坚持通过走访、调查等方式,与基层使用单位沟通物资性能和质量状况,及时进行信息反馈。要求计划员每月深入到井下一线队组了解生产情况,及时了解生产过程中所急需的物资,并定期到各单位进行现场办公,听取基层对材质、服务等方面的意见反馈,积极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
5.通过培训、宣传等教育手段以及指标分解落实到个人等多种手段和形式,让干部职工切实认识到成本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明确最终目的就是降低成本、增效节支,从而让每名职工在思想上树立起效益为先、降耗为本的意识,形成“大家管,管大家,人人抓,抓人人”的全员成本管理模式。
二、加强材料管理,杜绝材料浪费
材料管理部门要不定时的对各队组工作面进行检查,对有浪费现象的队组进行考核,各队组对日常消耗性材料落实到人,如皮带扣属于皮带工管理,如有不落实到人的现象,将对该队领导进行考核;要加强材料审批、领用、运输、使用、回收环节的管理,各单位区领导在材料审批时要慎重,杜绝材料领回不使用,造成积压,在运输及使用上要加强管理,杜绝材料的浪费,对材料回收上要做到及时,以便可修复材料再次使用;对地面库房加强管理,各材料使用单位对库房材料分类管理,摆放整齐,并建立材料收、支、存台账,杜绝材料浪费和积压。
三、加强材料考核管理,提高全员责任意识
每月材料管理部门根据完成量结合材料消耗定额,对材料使用单位严格考核,对定额的辅助单位按月初资金计划考核;各单位在材料消耗上要做到心中有数,材料浪费及人为损坏材料的单位,每月底材料管理部门与材料使用单位沟通后,由材料使用单位报所考核人名单,通过管理,使每个职工意识到材料费就是工资;材料管理部门要对井下闲置材料做到心中有数,对需回收的材料告知材料使用单位在规定时间内回收升井,并填写材料回收单由材料使用单位认可,在规定时间内未回收的,按计划价10%对该单位领导予以处罚。
四、严格现场管理,加强回收复用、修旧利废,降低材料消耗
现场管理是物资使用管理的直接环节,也是企业管理工作的窗口,可以充分显示一个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因此,要继续做好现场管理人员的职责落实和考核,针对企业在用物资管理标准化、物资回收复用、现场技术管理等工作全面开展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1.对井下材料进行盘总,并建立台账,对井下在用材料每月底与各队组进行核对后,由各使用单位领导签字确认材料使用情况,并对丢失材料的单位的进行处罚,对管理好的单位给予奖励;对井下闲置材料进行整理,归类摆放,通过管理避免了材料的浪费,对材料复用也提供方便。
2.加强对大型材料的管理,对在用物资的使用管理过程进行跟踪调查,对各井下大型材料实行编号、建档管理,监督并考核相关单位按期回收入库,修理复用。充分利用机修厂、更新厂的修理能力,减少新品投入。分品种、类别,进行加工、修理、复用,降低生产成本。
3.加大对井下现场材料的巡查力度,对大型材料进行了跟踪管理和跟踪服务,加强与井下各生产队组的良好合作关系,对可回收的材料及时通知相关队组进行了回收,能复用的尽量使用回收材料,减少材料的投入,降低生产成本,杜绝井下物资的流失。
4.对井下在用运输带、电缆进行专项管理,并与井下使用单位签订运输带使用管理合同书,对管理好的单位实行奖励,提高使用单位管理的积极性。
五、加大储备资金及自采物资管理力度,提高资金利用率
一是要积极探索代储代销管理模式,扩大代储品种,积极调剂处理库存积压物资,有效降低资金占用,实施库存精细化管理,建立并完善了物资预警机制,每月分析入库后未领用及入库后未领完库存物资情况,对新增积压物资追根溯源,由事后追究向事前防范转移,做到事前控制,有效防止新增积压物资的产生,合理控制库存规模,优化库存结构。二是要强化采购材料物资的管理,每年组织计划员、采购员及有关人员进行市场考查调研,对材料质、价进行对比,坚持质优价廉的原则,做到货比三家,坚持同等产品比质量,同等质量比价格,同等价格比信誉的原则,制定《自采材料物资价格结算明细表》,并每旬根据市场价格变动进行合理调整,使材料物资自采价格下降10%以上。三是采购人员深入了解市场,分析市场,详细掌握历史价格和兄弟企业价格,密切跟踪市场价格,对采购价格的形成过程进行全过程控制,牢牢把握物资供应的渠道关、价格关、质量关,努力为企业提供质优价廉的产品,为企业增收节支。
六、结语
煤炭经济论文范文3
煤炭企业是一项历史性产业,历经风雨,饱含沧桑,但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体制不断健全,煤炭企业所面临的问题也愈发明显,创造的经济收益相对减少,生长速度也逐年降低。因此,煤炭行业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家的关注。现将煤炭企业存在的一些问题罗列如下:
1.煤炭经济萧条导致企业盈利负增长
现代经济产业出现多形式、多元化等特点,各种新兴产业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相对来说,煤炭行业就变得相对来说较为低迷。煤炭行业是一个高投入、高污染的行业,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越来越重视其与环境和谐的关系,我国煤炭年行业被列为重点整治的对象,越来越被其他行业所替代,并且当今人们越来越依靠新兴产业生产和生活,对煤炭的需求量相对来说降低,导致煤炭行业大不如从前,不仅产量相对减少,并且煤炭价格也产生了很大程度的降低。煤炭价格降低就会导致企业所获得的营业收入大大减少,由此而获得的再生产资金也得不到填补,再加上煤炭行业污染治理等增加的生产成本,企业的利润额大大减少,这不仅会严重影响到企业现行的生产发展,还会导致煤炭企业资金投入的减少,严重的后果就是会加速煤炭行业的衰退和紧缩。
2.有效营销理念缺乏
企业的产品进行生产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销售,为了盈利,而一套合理有效的营销理念是促进产品流通、保证产品价格、扩大盈利金额的有效手段。我国煤炭行业因为是历史产业,受以前狭隘古板的营销理念的影响,销售力度不足,营销手段落后,不能将煤炭及时高效的销售出去。煤炭企业大都是通过广撒网的销售方式,不能及时准确了解到消费者的需求,对市场供需状况不甚了解,仅仅采用被动接受的形式销售产品,由此才导致煤炭不能及时销售出去,资金不能及时回流,影响产业发展。
3.煤炭成本增幅过大
基于煤炭产业的重要性以及特殊性,国家重点支持煤炭产业的生产及发展,为煤炭产业制定了许多政策支持条文与行业管控举措,以此来规范、促进煤炭产业的健康发展。但煤炭行业的成本却在逐年增高,利润逐步降低。原因之一就是因为煤炭行业属于污染型企业,必须按照国家规定采取治理方可运行,这就为煤炭开采增添了一大笔成本,包括开采资源、保护环境等方面的资金支持。此外,由于煤炭产业的危险性比较高,恶性事故频发,因此企业必须给予工人必要的保险费用以及补贴资金,这也是其成本增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4.财务管控体系不健全
财务管理是一个企业想要正常运行所进行的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是整合企业资金状况,及时观测资金流向,适时采取财政政策的重要步骤。一个健全合理的财务管控体系就是实现这项工作的保证。我国煤炭行业历年来都是比较重视会计管理,对于财务管控这项工作相对来说不太严谨。企业在对煤炭产量、产品质量、流通销售等方面的监控管理过程中并不是十分严格,甚至是放任自流,这就会导致企业资金无监管、财政状况不规范、资源利用不合理的状况出现。
二、新经济形势下煤炭企业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煤炭行业作为一项不断发展、逐步改善的支柱产业,是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必须采取各项措施实施改革,尽快完成旧式产业结构的转变,将煤炭企业带到新经济形势下稳步发展的企业行列中来。通过总结煤炭企业以上各类缺陷,开拓思路、实事求是,制定相应的制度以及措施,以此来适应新时代可持续发展的时代主题。
1.推进煤炭企业向可持续经济发展转型
煤炭企业是一种开采自然资源的行业,煤炭具有不可再生的特征,并且开采的过程十分繁复且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因此煤炭行业的任务十分的艰巨,不仅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还要兼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必须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由于煤炭产业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极其恶劣,并且企业在对煤炭进行开采的过程中,也会破坏周围的土地、水源等其他资源。因此,必须转变原来的生产模式,加强重视开采过程中破坏环境的因素,尽最大可能采取治理措施,将开采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率降到最低。此外,在产品进入到流通销售阶段之前对煤炭进行二次加工,一方面降低煤炭使用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另一方面提高煤炭的利用率,保护煤炭资源。
2.创新营销理念,拓展煤炭市场
煤炭企业要想及时高效地销售产品,必须严格制定合理的销售策略,培养新式的营销理念,及时了解市场需求,采取有效的影响策略。企业要仔细分析社会对于煤炭的需求状况以及煤炭企业的销售状况,有目的有规律的销售煤炭,避免煤炭销售不对路、消费者需求不能满足的状况产生。与时俱进,根据社会现实的市场状况制定相应的营销及管理策略,实现企业内部合理协调、外部顺利运转。同时,企业还需扩大煤炭销售市场,冲破以前的地域、形式的束缚,积极开拓新的销售市场,利用新型的销售模式销售产品,及时出售开采的煤炭资源,避免资源的浪费,保障资金及时回流以及企业的正常发展。
3.调整企业预算,推进精细化管理
由于构成煤炭产业成本的因素很多,而且比重不尽相同,因此在进行煤炭开采前需要预算各项工作所需的资金成本,以此来确定项目的总成本。成本是决定企业盈利的一个重要因素,成本过高显然不利于企业的生产发展。为了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必须调整企业预算,合理分配各项工程的资金成本,提高资金利用率,根据企业中各项工程内容调整资金分配,明确资金流向。同时,采取精细化管理的形式,仔细划分成本构成要素,精细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职位,权衡各要素在整个生产过程做起到的作用以及所占的比重,合理分配资金成本,在保证高效运转、安全开采、质量保证、保护生态的基础之上,合理安排每一项资金,降低企业成本。只有在成本方面加以改革和控制,才能保证企业的合理利润,增加社会各界的投资与支持,才能加速煤炭企业的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社会财富不断提高的目标。
4.建立健全财务管控机制,严控生产成本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首要任务,是企业正常运转的资金保证。为了使煤炭企业能在资金的保证下顺利运行、在市场竞争中披荆斩棘,企业必须建立有效财务管控机制,以此来加速制度改革、适应社会发展、满足消费需求。煤炭企业应摒弃以前的财管模式,将财务管理与会计管理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加以改革监控,分别制定相应的管控制度,积极有效实施规定的任务和措施,在企业财务管理方面多下功夫,及时了解企业资金的走向,对每项财政支出严格把关,避免造成资金的不合理利用以及不必要的浪费。与此同时,为了保证企业运行过程中各部门人员对于制度的遵守情况,还应设立独立的监督部门,对日常生产活动以及财务状况进行监督,使其严格遵守行业的各项规章制度,按规范办事,按要求施工。这样,在完善的财务制度支持之下,加上监管部门的后期监管,才能有效保证财政资金的合理利用,保证资金流动的公开透明,保证煤炭企业的稳步健康发展。
三、结束语
煤炭经济论文范文4
论文摘要:新经济时代的企业竞争是文化的竞争,是理念的竞争。煤炭企业作为传统型企业要想更好的取得竞争优势、战胜竞争对手,必须对其企业文化实施再造。论文将就这一问题展开分析和研究。
2l世纪人类经济形态已经进入了以知识、速度、创新、文化理念为根本特征的新经济模式。新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成为一种重要的企业能力,是一种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途径,是一种为企业生成价值的重要来源。一个企业要打造具有自己独特优势的核心价值观和核心理念,就必须要从企业文化建设和管理着手,培养具有个性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管理是新世纪重要的企业管理模式。煤炭行业作为能源基础性行业,其作用和地位不容质疑。不久前国家为了力促煤炭工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出台了《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煤炭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和原料,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由于历史和现时的一些因素积淀,煤炭企业发展遇到许多困难与挑战。煤炭企业正经过着历史性转化过程:即从“制度+控制”型转变成为“学习+激励”型。最近几年随着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和国际原油等替代性能源价格上涨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煤炭行业的形势开始出现好转。在这样的历史机遇下,煤炭企业必须牢牢抓住时机、适时掀起企业变革、塑造新型企业文化,推动整个煤炭行业和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化发展。
l企业文化理念的产生与实质
企业文化理念的产生源自美日两国不同管理模式的比较。20世纪60~80年代日本经济迅猛发展,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号经济强国,并在各个领域与世界经济第一的美国展开强有力的竞争。美国学界在惊呼“狼来了”的同时,分析思考认为日本的成功在于其“管理软件——文化因素”的成功。从1981年到1982年间美国管理学界连续推出了四部重要著作:《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战略家的头脑——日本企业管理艺术》、<企业文化》、《寻求优势——美国最成功公司的经验》。系统精辟的分析构成了企业文化这一新的理论系统,标志着企业文化理论的诞生。一般认为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其内外环境中长期形成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行为规范、制度规范和外部形象的总和,是激发企业员工积极性的唯一源动力。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价值观为企业职工提供了一种共同意识,以及日常行为的指导方针。企业文化通过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文化意识观念,说服、感染、诱导、约束企业成员,用一种共同的价值观把全体职工凝聚在一起,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煤炭企业文化以往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1文化观念陈旧、思维模式定化
由于地理条件和作业环境限制等原因,煤炭企业矿区一般都远在与城市市区相隔较远的郊区或野外。因此煤炭企业难以接受到外部最新的信息,思维模式容易固化。而思想的僵化又往往就是企业文化再造最大的敌人:企业管理层和员工安于现状,害怕变革、不愿变革,使得企业的改革发展创新的尝试只是“换汤不换药”,难以从根本上起到引领企业发展思路转变,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需要。
2.2企业领导层不理解或企业文化意识淡薄
众所周知,目前煤炭企业占相对多数的是国有企业。而国有企业很多的领导并不是通过市场机制的选择产生,而是直接由上级安排任命。这其中虽然有很多有志于改变企业落后面貌的领导者,但苦于对企业文化理念的不理解和认识不足。造成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路不开阔,企业文化建设停留于表面。更有甚者,一些领导者认为企业文化建设是只投入,不产出的“买卖”,搞不搞对企业效益都无所助益。
2.3企业文化建设政工化、部门化
在煤炭企业调研的时候经常发现在许多企业中,将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等同或混淆两者之间的异同。实质上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是煤炭企业建设中两个既有联系又相互区别的范畴,通过两者有机的融合和协作,可以有效的帮助企业解决经营管理中所潜在和发生的一些问题;还有的煤炭企业将企业文化建设职能安加在工会、宣传部等部门,实际上企业文化建设是整个企业都必须共同承担的职能,而不是哪一个具体部门自己的事情,企业文化细化在企业运作流程的每一个阶段之中。
2.4企业文化建设表面化、口号化
以往煤炭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就是企业文化建设表面化、口号化。由于思想保守和员工素质参差不齐等因素,煤炭企业内部对企业建设的效用和重要性认识不足。经常是“热热闹闹开场,冷冷清清收场”,没有将企业文化建设真正的嵌入到企业的灵魂之中,企业文化留于表面。因此我们走进矿区经常发现是口号、标语很多;今天号召这个,明天要求哪个。没有一个有序、继承性的企业文化发展建设思路。
3煤炭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向与思路
3.1以“客户服务至上”为导向
由于多年来传统体制的影响,使不少煤矿至今还没有在思想上真正确立“服务至上”的思想,煤炭产品同其它产品相比虽然有自己的特性,但作为生产者为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上有共同之处,如认真履行合同、定期走访用户、提高质量、扩大产品品种满足不同用户的要求等。及时了解市场动态,预测客户可能会提出什么要求,提前准备,在第一时间提供给客户,从而大大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为客户节省时间、为客户节省成本、为客户提供方便已经成为新经济时代企业成功的首要因素。
3.2以“以人为本”为核心
企业有价,人才无价。新经济时代中作为知识载体的人力资源,已经成为企业最具竞争力的核心生产力要素。企业文化的实质是以人为本,是在企业管理实践中,从过去只注重物转到重视人的基点上来,把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信任人、培养人、重视人的价值,不断提高人的素质,调动人的积极性,作为企业发展的基本动力。如何有效的引人、留人、用人、培育人已经成为煤炭企业文化管理中最为核心的问题之一。企业必须充分调动资源,做好企业人力资源开发这篇大文章。
3.3以构建、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为支撑
煤炭企业文化重塑要以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作为支撑和保障。通过建立和完善以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核心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有序的法人治理结构,可以有效的促进煤炭企业文化建设科学化、制度化、明确化。为企业下一步将企业文化渗透到企业的各个角落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3.4落实沟通培训和激励机制
由于煤炭企业内部传统势力强大,抗拒文化革新和消极对待文化革新的现象普遍,而且广大员工素质参差不齐、认识不一。要想在煤炭企业内部顺利开展企业文化理念革新,首先必须进行深入细致的有效沟通。解除员工对于企业文化再造的疑虑和不解,并通过具体培训的方式,使广大员工认识到企业文化再造的效用与意义所在。通过激励机制吸引和鼓励广大员工参与到企业文化再造的过程中来,实现由“企业要我做”到“我要做”的转变。
3.5以绩效考核机制为约束
有时候企业传统势力过于强大,企业文化变革在企业内部寸步难行。此时为破除阻力、引进新思路,就必须果断借助绩效考核机制等强制手段,引导员工个人行为向企业希望的方向转变;新文化的引入要想真正“生根”必须有一定的强化过程,通过绩效考核机制的作用,我们可以使得员工逐渐生成“习惯反射”,使得企业文化最终能够在企业内“生根发芽”。
3.6以企业与员工“双赢”为诉求
强制并不等于强迫。虽然要员工将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自觉做到相统一,但不能抹杀员工个人作为独立主体的需要。长久以来,煤炭企业以“牺牲、奉献”精神为感召,而忽视了员工作为个人有自身多元化、多层次需要的现实。21世纪是合作的世纪、是双赢的世纪,企业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建立“双赢”的文化理念,只有企业和员工都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
4煤炭企业文化再造的具体内容
4.1继承传统,面向未来的新型企业精神
一个企业要有自己的灵魂,要有自己的追求和信仰。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中外企业无不把培育企业精神当作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和根本任务,把企业精神当作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制胜的法宝,视之为企业之魂。煤炭企业要精心提炼出最适合本行业发展、最有价值、最有特色的企业精神和核心价值观,并加以确立和塑造。将长期经营活动中培育的能反映企业精神风貌、激励职工奋发向上和规范企业行为的群体意识,能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相融合,树立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精神。树立企业精神要注重继承和创新相结合,同时要突出时代性和个性化。
4.2加强煤炭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由于煤矿生产的特殊性、复杂性和多变性,煤矿事故时有发生,有的甚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巨大经济损失,干扰正常的生产经营。事故高发及难以遏制的趋势,不单源自科技管理水平低下,更在于员工对安全的认识水平不高和企业整体安全文化理念不强。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先”,实现文明生产,才能保证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健康、稳定、高效发展。珍惜、爱护和尊重员工的生命,从安全的意识、思维、观点、行动、态度、方法上使员工形成深层次的安全文化素质,并付诸于完善和维护企业安全文明生产上,认真将安全文化细化到现场生产管理之中。
4.3重新塑造煤炭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它是指企业在社会公众中的印象和评价。一个企业在社会公众的心目中是否有高度的信任感,关系到这个企业是否具有竞争力。一方面,传统上社会意识中煤炭企业的形象就是“苦、脏、累、险、黑、大、笨、粗”;另一方面由于只注重效益,缺乏环保意识。导致企业环境恶化:煤尘飞扬、地表塌陷、酸雨、温室效应、固体废弃物、光化学烟雾等敏感环境问题既危害了企业,更危害了社会。因此煤炭企业要建立新型企业文化,首先就要重新塑造自身企业形象。对内要提高环保意识,提升员工素质。大力实施“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工程建设,建设成为一个生产生活秩序井然、环境整洁优美的现代新型矿区。对外要通过cI形象设计塑造个性鲜明、全面完整的企业形象。注重企业声誉,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帮助企业树立讲文明、负责任的光明形象。:
4.4通过质量文化树立强势企业品牌
高质量的产品是企业生存的根基。它既反映了企业的工艺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高低,也是企业吸引客户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才能赢得更多的客户,也只有树立质量第一的文化理念,才能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产品质量实际上是企业质量文化、伦理观念在实践层面的反映和体现。有什么样的质量文化,就有什么样的产品质量。良好的技术、设备固然是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但非决定因素,要从根本上解决质量问题,还必须以人为本,从指导人们实践的观念形态着手寻求解决途径。从煤炭企业长远发展、从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地域经营的大视角出发,重视企业形象、商标形象、产品形象的策划、宣传、投入,把品牌意识和策略引入企业营销机制中,提高企业竞争力,最终塑造强势企业品牌才是煤炭企业在21世纪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最终胜利的必由之路。
4.5科技文化兴煤,创新文化富煤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一战略性的指导方针在今天的煤炭企业改革中意义犹为重大。今后我国煤炭企业的改造目标重点是要应用高新技术:比如遥控与自动化技术、加快高产高效矿井建设、推进洁净技术的产业化。煤炭企业的发展正朝向科技化、数字化、网络化的方向迅猛发展。毫无疑问,科技文化将给煤炭企业的发展带来一场新的革命。能源有限、创新无限。煤炭企业不可能永远靠煤吃饭,大力推进企业创新文化理念的形成是企业可持续化发展的必然选择。要在企业内形成一种创新生产工艺、创新管理理念、创新发展思路为核心的创新文化体系,为煤炭企业不断飞跃,添砖加瓦。
煤炭经济论文范文5
(1)煤炭市场进入了产能过剩、供大于求的新阶段。从煤炭供应能力上看,我国已进入煤炭产能集中释放期,煤炭产量持续增长。2013年全国煤炭产量36.7亿t,实际产能规模可能超过46亿t。从煤炭需求上看,呈现增速回落态势。特别是国家实施更加严厉的节能减排政策,加大能源消费格局调整力度,提高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山东省实施改善环境质量的三阶段战略,力争到2015年底实现煤炭消费总量“不增反降”;到2017年底,力争比2012年减少2000万t;到2020年,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力争从目前的76%降低到60%左右,这些都抑制了煤炭消费增长。(2)山东煤炭工业自身矛盾更加突出。①稳定生产与资源接续的矛盾。后备资源严重不足,全省煤炭保有储量占全国的2.2%,产量占全国的5%,“三下”压煤占地质储量的44.9%,剩余可采储量仅能维持20年。村庄和地面建筑物压覆资源不断增加,严重制约着煤炭生产接续。②开采条件与安全生产的矛盾。煤矿地质条件越来越差,受五种自然灾害威胁的矿井占75%以上,安全隐患越来越多,安全生产难度越来越大。③生产建设与生态环境的矛盾。目前因煤炭开采造成的塌陷地已达80万亩,治理复垦的只有13万亩,今后每年还将新增塌陷地3.5万亩左右。煤矿矸石堆积量达到2.2亿t,占地约1万亩。④发展非煤与提高质量和效益的矛盾。非煤产业链延伸不够,多数产品仍处在初级加工阶段,盈利水平不高。2013年虽然非煤产业产值占经济总量的60%,但部分项目处于严重亏损状态。⑤经济效益结构不够合理。煤与非煤主要靠煤炭,省内省外主要靠省内,大小矿井主要靠大矿,新矿老矿主要靠新矿。煤炭十年黄金期,煤炭企业发展主要依靠单纯煤炭产量增加和价格的提高,掩盖了结构性调整的矛盾,延缓了结构调整的步伐。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和新阶段,要求山东煤炭企业必须抓住经济增长阶段转换的历史机遇,用市场机制倒逼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
2推进转型升级的战略举措和重要内容
2.1大力实施煤炭产业省内省外开发并重战略
稳定省内:(1)坚持稳产高效。继续实施稳产限产和保护性开采策略,严格按矿井核定能力组织生产,努力把省内产量稳定在1.5亿t左右;(2)坚持科学采矿。大力实施以充填开采为主的绿色开采技术,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保护矿区生态环境;(3)大力实施压煤村庄搬迁。抓住城镇化建设的有利时机,创新搬迁方式,推进搬迁工作,有效解放村庄及建筑物压煤储量,促进区域经济健康协调发展;(4)大力推进矿山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以矿区采煤塌陷地治理为重点,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林业、渔业、养殖业、畜牧业以及旅游观光园区,提高经济效益,实现产业培育、失地农民就业与宜居环境建设协调健康发展。开发省外:按照省政府部署要求,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国家14个大型煤炭基地建设。(1)统筹省外开局与地方区域经济,提升山东煤炭在国内外市场的品牌和影响力;(2)统筹贡献省内与服务地方,积极融入区域经济、广泛参与当地建设,赢得当地政府的支持;(3)统筹竞争发展与合作发展。坚持“资本投入”与“资本输出”多种手段,加强与冶金、电力、化工等行业的合作,提升发展质量。
2.2大力实施煤与非煤并重战略
非煤产业发展坚持“三变三不变”。三不变:(1)坚持煤与非煤并重的原则不变,这是多年来经过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是促进煤炭企业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2)坚持以煤为基、壮大主导产业的方向不变,这是调整优化非煤产业小、散、弱,实现集优发展的基本经验;(3)融入区域经济发展的理念不变,这是煤炭经济与地方经济发展相协调,实现资源性企业持续发展,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成功之路。三变:(1)产业向高端发展。坚持科技创新,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科技和产业的优先衔接和深度融合,掌握一批支撑新能源和战略性新型产业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实现科技产业集群发展;(2)产品向精细延伸。注重产业战略定位,发挥自身优势,重点围绕主导产业做文章,每一个主导产业都最大程度地进行延伸,形成从原材料到粗加工、从初级产品到精细加工、从精细产品到各种衍生产品开发的体系化产业链,实现产品向精细发展;(3)项目有退有进。要坚持新旧并进,按照扶持壮大一批、淘汰退出一批的原则,对非煤产业项目进行梳理调整。对支撑作用大、盈利能力强、有发展潜力的项目加大扶持力度,尽快培植壮大,形成新的支柱产业。对技术含量低、亏损大并且扭亏无望和高污染、高排放的低端项目,坚决予以淘汰关闭。大力发展煤炭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全面推广应用矿井水热源利用技术,发展矿井水工业化利用项目,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抓住国家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促进信息消费的有利机遇,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发展一批节能环保产业项目、电子商务项目和生产业项目。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煤电一体化、煤路港航一体化发展的路子,从长远发展的战略出发,推动煤电、煤路港航联营工作。大力发展煤炭物流贸易,年经营非自产煤达到1.5亿t。
2.3大力实施组织结构调整战略
(1)推进企业组织创新。加快省内企业组织结构的改革与调整,着力推进地方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努力把市县属煤矿企业整合重组到60家以内,提高产业集中度;(2)推进淘汰落后产能。我们在提高矿井现代化水平的工作中,始终把淘汰落后产能作为重点,分别于2000年淘汰了1万t以下、2006年淘汰3万t以下、2007年淘汰6万t以下、2008年淘汰了9万t及以下小煤矿。今年我们继续加大了淘汰力度,已淘汰关闭小煤矿14处,淘汰产能192万t。规划到“十二五”末淘汰30万t以下的矿井;(3)对现有煤矿产能进行调查核实,研究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以及煤质差、长期亏损的煤矿退出机制。
2.4大力实施科技创新驱动战略
煤炭经济论文范文6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但由于长期以来沿袭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已导致资源现状难以为继,环境容量大大压缩,支撑经济的高速增长的基础逐渐削弱,成为经济增长追求高质量、高效益难以逾越的瓶颈。各类生产经营企业在谋求更快发展速度和更高发展质量的过程中,致力于探索一种遵循生态运行规律、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充分考虑环境容量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模式,这就是循环经济。特别是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支撑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等基础因素更加紧张,发展循环经济的优越性、科学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凸显。因此,我国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煤炭是不可再生的一次性资源,具有不可替代性,而循环经济则要求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大大提高资源生产率。那么,在生产经营领域占据重要位置的煤炭能源生产企业,就必然成为政府大力推行循环经济技术、实现经济增长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共赢的首要领域,同时这也是煤炭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拉长产业链条、争取更大效益的必然要求。
一、循环经济的含义及对煤炭企业的影响
所谓循环经济,是指按照生态规律运行、实行资源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的经济形态,它在将经济活动纳入一般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基础上,还要遵循生态规律,力求在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之间建立一种协调、和谐的关系,也称为生态经济。具体就是通过废弃物或废旧物资的循环再生利用来达到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使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投入的自然资源最少,向环境中排放的废弃物最少,对环境的危害或破坏最小,即实现低投入、高效率和低排放的经济发展。这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趋势,是人们对难以为继的传统发展模式反思后的创新。它是一个“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流程,基本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高收益,即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它为资源型生产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特别是煤炭生产企业。
在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下,煤炭企业将逐步摈弃传统的以生产、销售煤炭等基本产品为主的运营模式,将注意力转移至不断改进提高煤炭开采技术,加大回采率,以此来扩大产业范围、拉长煤炭产业链条,进而寻求新的、更具支撑力的收入增长点。在此,笔者以所供职的义马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说明,近年来,该公司为主动适应煤炭工业集中化、产业主体相关多元化和安全生产自动化的发展趋势,充分发挥煤炭产业的比较优势,以核心技术研发创新为突破口,以煤炭深加工和资源综合利用为发展方向,努力拉长产业链,大力培育发展电解铝、煤气化等其他以提高煤炭产品的附加值;并大胆运用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利用附属产品煤矸石粉煤灰等,延伸发展新型建材生产、矿井水综合利用、余热综合利用及煤化工等项目,在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初步探索出了一条传统资源型生产企业依靠自主创新,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二、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突出问题
当前,经济发展的客观现状与矿产资源的供需矛盾日趋突出,煤炭能源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一直占据比较高的比例。根据我国能源条件和当前经济发展趋势,专家预测,在可预见时期内,目前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不会发生根本变化,所以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经济发展将仍然保持对煤炭能源的高度依赖性,因此煤炭生产企业也将延续发展的“黄金期”。但在高速发展的同时,煤炭生产企业传统的高度开采、高度排放、低度利用的“两高一低”生产模式,对国家经济发展大局所需的后备储藏资源和环境容量造成严重威胁:一是煤炭企业开采强度大,生产能力强,造成煤炭资源后备储量十分有限;二是生产方式粗放,回采率较低,造成煤炭资源损失巨大、浪费严重;三是生产废弃物排放强度高,矿区治理不到位,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环;四是产品综合利用率较低,伴生矿产资源浪费情况严重。
实践中造成循环经济适用效果并没有达到期望高度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2.1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落后。目前,我国大多数煤炭企业受传统主业影响,资金、技术投入不足,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环保产业技术水平不高。由于主导产业是煤炭,生产所需科技含量相对较低,客观造成了企业对新技术研发的重视程度不够。企业虽然拉长了产品产业链条,但往往没有充分发挥新设备、新工艺的生产功效,不能真正成为企业成长新的、有效的、强有力的经济增长点。多数煤炭企业片面追求产品产量和经济效益,对环保产业的重视程度不够、支持力度不到,陷入“先污染、后治理”的被动模式,不能用循环经济的系统观点来彻底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长期问题、根本问题。
2.2培育扶持发展资金不足。循环经济项目前期投资大、市场开拓周期长、效益回报见效慢,煤炭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能力主动开发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关键技术和开辟了解相关技术信息的渠道。虽然近年来煤炭市场回暖,经营状况较20世纪末有所好转,但由于以前年度煤炭企业在扩大生产规模、改善职工生活条件等方面欠帐很多,加之在安全设施更新、防护措施加固等方面的投入比较大,其总体经济状况并不十分乐观。因此,仅靠企业自身的积累来发展循环经济是远远不够的。
2.3优惠政策支持力度不够。虽然国家在大力推行循环经济模式,但相关的法律法规仅有笼统性的原则约束,并没有明晰、针对性强的条文要求,加之地方政府在社会宣传动员方面机制不活、力度不够,企业等社会成员对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另外,政府在支持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发展上没有出台有效的奖励政策和调控制度,企业在落实过程中普遍感觉“执行无标准、心里不踏实”,以至于循环经济模式推行举步维艰。
2.4企业自身思想认识不足。近年来,煤炭企业响应国家推行发展循环经济模式的号召,在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方面有了一定作为,但企业本身更侧重于发展速度和经济效益,对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间的关系及其矛盾不够关心,对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和迫切要求并没有深入研究和认识,最终不会主动探求循环经济模式下的企业发展方式。大多煤炭企业也仅仅是引入了循环经济理念,但停留在口头上,并未作出实质性的工作和制定相关推进措施。
三、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应对措施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构建绿色煤炭工业体系,促使煤炭行业逐步走上速度与效益并重、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个层面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其中,作为宏观调控政策制定者、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者、环保相关法律法规执行者和社会公共资源捍卫者的政府,理应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而作为经济效益推动者和循环经济实践者的煤炭企业,则起着关键的作用。
3.1政府在发展循环经济中应充分发挥引导支持作用
3.1.1政府应通过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对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可持续发展煤炭工业体系给予积极扶持,包括投资政策、产业政策、技术政策、财税政策等。具体来说,就是要加大投资力度,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促使煤炭企业引入先进技术及生产设备,并为煤炭企业提供相关技术支持,在政策上给予奖励扶助,在税收和金融方面给予优惠等,为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一个宽松的政策环境,引导煤炭企业自愿、主动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
3.1.2政府要通过加强对煤炭企业的监管来规范煤炭企业的行为。政府监督是促进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直接外部手段,健全的法制建设则是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有力保障。政府应加强对煤炭行业的资源管理和安全监察,严格制定并切实执行煤炭资源在开采、生产、废弃物排放和回收利用等环节的相关标准,运用行政处罚、财政补贴、提高准入门槛等手段促使煤炭企业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率和废弃物循环再使用率,最大限度地降低由于煤炭生产规模日益扩大所产生的社会资源和环境资源的消耗。另外,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国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也刻不容缓,通过制定法规、执法营造一个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鼓励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3.2煤炭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中应充分发挥主体攻坚作用
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按照“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的要求,遵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走深度开采、高效利用的可持续发展路子。
一是积极创新企业文化,牢固树立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需要煤炭行业领导干部转变思维模式,改变工作作风,加强业务学习,形成创新性企业文化,同时也需要煤炭行业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和无私奉献。将循环经济发展理念融入到企业文化中,在全体员工中牢固树立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这是循环经济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人力资源和社会氛围基础。
二是合理设计产业集中度,努力提高煤炭资源利用效率。目前,我国煤炭行业中小企业数目众多,大多小煤炭企业生产设施简陋,生产能力低下,煤炭资源浪费严重。必须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合理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使煤炭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实现集约化经营;通过更新煤炭开采技术和生产设备提高煤炭的采出率,并对开采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废弃物进行无害处理,实现煤炭资源的绿色开采;通过改进煤炭生产和使用方式提高煤炭的利用率,实现污染物微排放或零排放。
三是扎实推进煤炭科技创新,构建煤炭技术支撑体系。发展循环经济需要技术支持,技术创新是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构建绿色煤炭工业的永恒动力。要通过大力引进、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不断地进行煤炭的绿色开采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废物利用技术以及污染治理技术等方面的技术创新,积极构建以资源节约和环境无害化为核心的煤炭技术支撑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