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学习笔记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无机化学学习笔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无机化学学习笔记

无机化学学习笔记范文1

[关键词]毕业设计 教学体系 立体化 工程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5-0124-0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分别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优化结构办出特色等几个方面,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作为应用型地方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深化教学改革、形成鲜明特色是其赖以生存的生命力。地方应用型本科工科院校的特征在于与工农业生产实践联系紧密,其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毕业设计的教学体系,也是特色专业建设的重要内涵之一。毕业设计是大学生在校学习的最重要的实践环节,是对学生四年来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的综合、全面检验,为学生实现实践、创新、创业奠定结实的基础。淮阴工学院生物工程专业是江苏省特色专业、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江苏省高等学校本科重点专业类建设专业,以该专业为依托的生物化工学科是江苏省重点学科。学院经过几年的努力,在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模式特别是毕业设计(论文)立体化教学体系建设方面做了初步探索。

一、立体化毕业设计教学体系的内涵

根据构成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要素,将毕业设计分成一般性、综合性、创造性和开发性四个类型,根据各类型要求,在先期准备中,适时增加相应的教学环节,并储备相应知识和技术,构建与之对应的教学体系,综合专业特色、工程实践、学科交叉等诸多因素,逐步建立了毕业实践理论学习与动手实践并重、学校与企业结合、工程实践与技术改造并举的立体化育人机制。以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工程师为主线,以校内实验室和企业规模生产两大平台为支撑,体现创意、创新、创业三个实践教学层次,采取技术改造、产品研发、质量评价、规模实施四种方式,利用学科交叉及知识组合,融入创新创业一体化教育,构建毕业设计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见图1。

图1 立体化毕业设计教学体系内涵

二、立体化毕业设计教学体系的特征

(一)目标明确特色化

明确专业建设总体目标,立足办学定位,以面向工程一线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为培养目标,以技术创新与工程技术管理为专业定位,以产学研合作培养为模式,以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培养为重点的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通过教学实践特别是毕业设计环节,凸显工程化特色教育,并通过特色专业的示范作用,向其他专业辐射。

生物工程技术是多学科、综合性的科学技术,具有实验性学科的特征。生物工业是生物技术领域中的重要分支之一,是在受控条件下利用生命过程本身作为产品的生产和加工的手段,由此产生种类数以千万计的产品,形成新的现代工业。生物技术产业成为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点,我国也将生物技术产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置于优先发展的地位,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1][2]在江苏省加快发展苏北的战略需求下,随着苏北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作为位于苏北腹地的淮安市唯一的一所工科本科院校,承担着向社会输出大量工程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使命。酿酒是苏北的地方特色产业,有着洋河、今世缘、双沟、古顺河等多个名酒生产企业。具有工程实践能力的生物工程应用型专门人才是提升传统酿造及企业现代生物工程相关技术的主力军。同时,淮安境内的江苏天士力帝益药业有限公司、江苏清江药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均采用生物发酵法生产螺旋霉素等常见药物。现代生物技术是这些企业产品升级改造及企业生存的保障,需要生物工程专业培养出 “有创意、会创新、能创业”且经过系统训练的应用型工程师。

(二)校企联合工程化

在毕业设计教学实际过程中,将校内实践与企业规模生产有机结合。以培养卓越工程师为追求,以工学交替为手段,以工程实践为重点,在生产一线培养动手能力强、会设计、懂运行、能管理的生物工程应用型工程师。[3]通过企业工程实际训练,巩固和拓宽专业理论知识、熟悉专业领域,增强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针对性,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专业工程素质和工程能力,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的训练和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增加学生的创新意识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了解并掌握生物制品的生产、运行、管理与营销,学会生物制品制备工程项目的设计、安装、施工与维护,达到应用型工程师所具备的技术和能力要求。

淮阴工学院生物工程专业有着稳定的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就业基地18家,联合培养应用型工程师,其中包括洋河酒业、今世缘酒业、天士力药业等著名企业,这些能为本专业工程培养阶段提供保障,有效地保证了培养效果与培养质量。

(三)课题来源多面化

毕业设计选题很关键,它直接影响着毕业设计的成败。采集的课题来源广泛,有的是导师的纵向课题或横向课题,有的是学生自主申报的国家级、省级或校级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项目,有的是大学生创业大赛项目,还有的是学生自主提出的新创意。这些课题分别来自于工程实际、企业创新及技改(包括技术革新、产品研发等)、各类横向课题、国家及省市基金、工农业科技支撑、科技攻关、科技扶贫、星火计划、苏北专项、大学生科技创新等,与地方特色的生物制品优势资源密切相关,如凹凸资源与生物缓释、传统酿造与工程菌株、蔬菜粮食与功能开发、农业秸秆与综合利用、生物安全与质量控制等。

学院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充分发挥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功能,不断分析地方产业的发展需求,围绕地方支柱产业和优势资源,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和错位竞争的原则,紧密围绕地方特色的生物制品优势资源,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生物工程专业与企业共同进行课题研发工作,共同申报并实施科技厅企业博士基金、农业支撑、工业支撑以及苏北专项等项目,先后获国家、省、市立项科研项目共75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近20项。目前本专业与相关企事业单位共研的省科技厅立项项目共8项。本专业学生2011年新获批江苏省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4项、淮阴工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立项10项。

(四)实施场地平台化

生物工程专业多年来一直致力结合地方经济建设与优势资源,构筑多元化的产学研用合作平台,采取自主建设或省市及企业共建的方式,建有江苏省生物质转化与过程集成工程实验室、淮安市生物转化与生物制品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产学研共建淮安市生物能源研究与转化中心、淮安市乳品工程研究中心、淮安市农副产品检测中心、淮安市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与新型基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凹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淮安市天然及合成香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淮安市新型饲料添加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这些多层次的实践教学平台为推进学科、专业发展,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生能通过各类平台,学会并掌握产品研发、技术革新、设备改造、质量评价、规模实施等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方法。

(五)指导教师多元化

为适应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需求,要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工程化建设。

淮阴工学院生物工程专业的前身是淮阴工业专科学校生物工程专业,专业具有良好的工程教育背景。现有教师队伍中有从企业引入的多年从事企业管理及产品生产的高级工程师,有经过企业工程学习的年轻硕士和博士,有企业的技术顾问或兼职技术总监,有企业的科技特派员等。此外,学校还在相关企业聘请了企业高级工程一线技术人员为兼职教授,与校内教学人员共同承担培养任务。学生在四年的学习中所涉及的工程实践环节均在各相关企业实施,工程教育基础较好。

(六)学科交叉组合化

学科交叉是“学科际”或“跨学科”的研究活动,是将不同的学科理论、方法或思维有机地融为一体的研究活动,其结果导致的知识体系构成了交叉科学 。[4]学科交叉体现了科学的整体性,实质上是知识体系的渗透和融合,是学术思想的交融,是交叉思维方式的综合、系统辩证思想的体现。

毕业设计是学生在校期间综合性最强的也最能体现能力培养的教学环节,产学研用等各个部门都很关注。随着人们对自然界认识的不断深入,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呈现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趋势,各个学科分化得越来越精细,不同领域的科研人员所关注的知识范围也越来越窄,一些问题往往需要许多学科共同协作才能解决,这就要求毕业生在具有扎实专业基础的同时,还能从事跨学科背景的交叉复合型创新,人才的要求向多元化、复合型转变。特别是对于面向工程一线的、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地方性本科院校,更需要跨专业、跨学科的知识组合。

传统的创新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单个创新、产品创新、重大创新以及显性创新效益上,缺乏多重性、动态性、协同性。因此,要改变这一传统视角,以系统的观点、组合与集成的角度来研究技术创新行为,以提高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益。[5]“新型豆渣制品的开发──可食用纸研制”的课题中需要测定产品应力及耐破度,由于可食用纸的受力很小,没有相应的机械强度测试仪器。学生和指导教师根据跨专业组合创新理论,创新性地自制了简单的测试拉应力的拉伸试验装置和耐破度的测试装置,及提出了可食用纸耐破度检测项目的检测方法,考查了将机械强度测试知识应用于可食品生物类毕业设计的创新及工程实践的可行性,并付诸实施。“太阳能控温生化制品运输箱的研制”课题,需要生物学、生物传感器、电子学、机械学、测控学等多学科的知识组合。“淡水鱼无水保活运输技术开发”课题需要将生物技术、生理生化、运输方式、运输工具、振动控制、质量评判等诸多知识点有效组合。“红外法测定西红柿的含糖量、土豆中蛋白质的含量、药物中含水量、维C银翘片中维生素C的含量”等课题,综合了红外检测、糖、蛋白质分子振动方面的知识,用振动方面的知识,通过非线性建模分析红外检测结果。这些跨学科毕业设计的创新实践表明,用组合创新理论指导跨专业毕业设计是可行的,组合创新理论适合在跨专业毕业设计中应用。

(七)培养能力层次化

在立体化毕业设计教学体系中,能力培养需要分层次实施,创意、创新、创业三个能力层次呈阶梯式提升。学会创意是基本,掌握创新是手段,能够创业是目标。创意、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需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实践环节教学是实现创意、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最好体现。校内实验学习和学会创意是基础,经过一系列的训练,最终可以实现创新创业及科技产品规模化生产的总体目标,可以在不同的层次、以不同的方式实现这一培养目标。根据具体的毕业设计课题,有些表现为单一层次或方式,有些则属于多层次或方式的综合。

(八)学生参与阶段化

毕业设计需要综合性的知识,涉及各年级的知识点。学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鼓励学生尽早进入实验室或企业,从大二开始,在具备了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之后,学生跟随导师进入课题组,结合科学研究及生产实际,学会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知识结构以及课题的需要,在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选择地参与。低年级学生因其知识结构的限制,可以作为高年级学生的助手,逐渐学会并熟练基本技能,初步了解毕业设计的过程与要求。从大二进入专业基础课学习开始,让学生提早进入毕业设计的课题选择、资料查找、方案设计、实施操作、数据处理等环节,每个年级所掌握的知识阶段不同,则对课题的认识会有差别。

按照教学体系,参与课题或工程实践训练的方式有多种,包括技术革新、设备改造、新品研发、市场调研、方案设计、质量控制、规模生产等,其目标是达到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和提高。对于具体的单一方式,能力训练主要内容有所区别,如设备改造侧重机械结构与电路的改进或设备选型等,质量评价侧重分析检测与指标控制,而产品研发则需在市场调研及确立目标的基础上,进行方案设计并实施。有的参与的只是局部工作,有的则可能全程参与。

(九)创业创新一体化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担当着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使命。在大学生就业形势及国家倡导自主创业的形势下,高校实施创业教育,培养创业人才,以创业带动就业,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6]在创业、创新的教育背景下,将创业技术储备与创新实践有机结合,成为一体化,产生并储备创新创业技术,是创业与创新教育的具体化和提高,是创业技术的学习、储备与创新实践的有机结合。创新创业技术与创业技术不同,创业技术不一定是新技术,不一定具有技术的新颖性。即使是新技术,在创业技术储备与创新实践一体化的理念下,也要再改进,至少要根据自主创业的条件,作技术改进,形成适合自主创业条件的创业新技术,力争达到新技术的最高水平或代表新技术的最高水平。创新创业一体化与创新实践不同,创新实践不一定产生创业技术,创新实践的结果可以是一个新的理论、方法、理念、技术,而创业技术储备与创新实践一体化的结果一定是创新创业技术。江苏省淮安大学科技园是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为创新创业一体化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毕业设计活动中最易实现一体化。在毕业设计中,让学生在校尝试创新与创业技术结合,体验创新创业技术。创新是毕业设计的基本要求,产生一项技术是常事,如提出一种产品生产工艺,完成产品的设计与加工,研制一种新形食品等,学生均可获得一项技术,若这些技术可用于创业,则在毕业设计通过创新创业一体化达到了能力培养的目的。一体化的成果可以通过申请专利的手段,实现知识产权保护。用此方法,现已申请及授权的专利包括:活鱼无水运输装置(专利号ZL200720040594.4),食品霉变评判新方法(申请号201010248822.3),反复休眠无水保活淡水鱼的方法(申请号201010241746.3),太阳能半导体果蔬冷藏运输车(专利号200820042047.4)等,这些专利技术都可用于创业。活鱼无水运输装置是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完成的可用于创业的技术,具有该装置的全套设计图纸和设计说明书,并实现了专利保护。专利技术由师生共同完成,成果共享。师生共同申请专利还能激发学生参与创业技术储备与创新实践一体化的热情,并在学习、体验申请专利中,提高了保护成果的能力。

三、结语

总之,毕业设计是培养面向工程一线工程师的核心教学环节,需要先期的各种训练基础支撑。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科研能力、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均与此不可分割。体现专业特色的毕业设计立体化教学体系成果来自于各方面的综合,目前成果已在生物工程以外的制药工程、车辆工程等专业推广使用,效果普遍较好,这表明该体系适用于其他本专科专业。运用组合创新理论,结合生产实际,进行知识综合型毕业设计,能形成毕业设计的创新成果。

[ 参 考 文 献 ]

[1] 郑超,王伯初,祝连彩.中国生物技术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7(2):46-50.

[2] 赵新川.生物技术――未来经济发展的增长点[J].高科技与产业化,2011,(3):26-27.

[3] 倪依纯.工学交替培养模式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4):68-69.

[4] 周永明,楼程富.注重学科交叉培养复合创新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10,(8):16-17.

无机化学学习笔记范文2

[关键词] 乌司他丁;血必净;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炎症反应;氧化应激

[中图分类号] R5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6(c)-0093-03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ease syndrome,ARDS)是指在合并有其他疾病的基础上,发生的进行性呼吸困难、顽固性低氧血症为主的一组急危重症,几乎涉及到每个亚临床专业科室,通常在ICU内较为常见,其发病原因和机制尚不清楚,且临床诊疗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致使ARDS患者的病死率一直居高不下[1]。相关国内外研究结果显示[2-3],机体内炎症反应与氧化性肺损伤相互协同作用,加重了组织细胞的损害,是导致ARDS的主要因素。本研究旨在探讨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对ARDS患者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09年9月~2012年11月在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院ICU内接受治疗的50例ARDS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制定的ARDS标准[4]:①急骤起病;②氧分压(PaO2)/氧体积分数(FiO2)≤26.7 kPa(200 mm Hg),不管呼气末正压(PEEP)水平;③正位胸片可见两肺肺浸润;④肺动脉楔压≤2.4 kPa(200 mm Hg),或无左房高压的临床迹象。其中男30例,女20例;平均年龄(51.8±11.3)岁;引起ARDS的病因主要包括肺部感染14例、全身感染8例、多发外伤7例、急性胰腺炎3例及其他8例。排除标准:①对血必净及乌司他丁过敏者;②近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或激素的患者;③恶性肿瘤合并恶病质者;④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⑤处于妊娠期及哺乳期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签署治疗知情同意书。将上述50例ARD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及对照组(25例),入ICU后即按照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接受评分,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ARDS病因及APACHEⅡ评分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按照诊疗指南进行常规治疗,具体如下:①控制各类引起ARDS的原发疾病;②呼吸支持治疗,使用机械通气积极纠正低氧血症,使PaO2至少达到60~80 mm Hg;③如合并严重感染或感染性休克的患者,应积极给予抗感染治疗;④合并蛋白异常低下者,可积极纠正低蛋白血症,并给予利尿剂实现液体负平衡;⑤保证重要脏器及组织灌注的前提下,可实施限制性的液体管理。治疗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联合使用血必净及乌司他丁;血必净注射液(天津红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40033)50 mL或100 mL加入100 mL 0.9%的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bid或tid,根据ARDS患者病情进行具体调整;乌司他丁(广东天普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133)4万U入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至50 mL,静脉微量泵静点,bid,可根据患者年龄、症状适当增减。

1.3 观察指标

于入ICU即刻及治疗72 h后抽取两组患者外周静脉血10 mL,置-70℃冷冻保存,备测炎症反应及抗氧化能力指标;炎症反应主要检测:①血清C-反应蛋白(CRP)采用免疫比浊法(试剂盒由美国R&D公司提供);②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10(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试剂盒有晶美生物公司提供);氧化应激指标主要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丙二醛(MDA)含量(试剂盒购于上海天呈科技有限公司)。上述指标均按照说明书规程严格操作。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反应指标比较

治疗前治疗组ARDS患者血清CRP、IL-1、IL-10及TNF-α的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经72 h治疗后,治疗组及对照组ARDS患者上述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对照组ARDS患者血清CRP、IL-1及TNF-α的水平明显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两组ARDS患者血清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2.2 两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反应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ARDS患者SOD、GSH-Px及MDA的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72 h后,治疗组与对照组ARDS患者血清SOD和GSH-Px的含量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但以对照组患者降低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两组ARDS患者血清MDA均较前有不同程度升高,以对照组患者升高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

3 讨论

目前,相关研究表明,细胞因子介导的炎症反应及患者机体抗氧化应激能力的下降,在ARDS的发生、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5]。TNF-α被认为是ARDS炎症反应的启动因子,可作为严重肺损伤及ARDS的血清物质,CRP的表达与机体微炎症状态密切相关,当机体出现炎症反应时,炎症反应的触发及其级联反应十分复杂,包括补体及自细胞的激活、内毒素释放、黏附分子表达以及许多内源性物质包括氧自由基、细胞因子等生物活性物质的释放,其他反映ARDS患者体内炎症反应程度的细胞因子还包括有IL-1、IL-10及IL-6等[6]。人体肺脏是富含脂质的重要器官之一,在正常情况之下,氧化和抗氧化维持于平衡稳定状态,而当肺受到各类致病因素侵袭时,会产生大量氧自由基而导致肺脏局部强烈的氧化应激反应,引起不同程度的肺泡损害,最终发展为ARDS。MDA是脂质过氧化物反应的主要代谢产物之一,因此可反映氧化应激反应的水平,SOD是机体最强的氧自由基清除酶,在肺内广泛存在,对肺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GSH是人体内重要的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清除剂,这些物质在机体血清内的含量高低,预示着ARDS患者对氧化应激的反应[2]。

血必净注射液是由赤芍、川芎、丹参、红花和当归组成的复方中药制剂,能降低内毒素水平,调节免疫功能,抑制多种炎症介质释放,清除氧自由基[7]。乌司他丁是蛋白水解酶抑制剂,具有一定光谱性,可抑制ARDS患者机体内炎症介质过度释放,不同程度改善微循环、组织灌注,对其肺及肺外器官功能有保护作用;可通过阻止细胞炎症因子与白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防止白细胞过度激活;抑制中性粒细胞弹力蛋白酶活性及其抗氧化作用,减轻白细胞对组织的损伤,有效阻止肺损伤发展,减轻肺功能损害[8]。血必净联合乌司他丁可抑制机体合成和释放组胺及5-羟色胺,应用则能显示出更好的效果,具有协同抗炎效应,且对不同急危重症患者是安全有效的[9-12]。本组研究结果显示,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可有效降低ARDS患者血清CRP、IL-1及TNF-α的水平及血清SOD和GSH-Px的含量,提升了血清MDA含量,提示两药联合可能有效改善ARDS患者炎症反应及抗氧化能力,同时本研究发现,ARDS患者血清内IL-10并未发生改变,考虑可能与IL-10在ARDS的发生发展中并未处于主导地位,但也不除外小样本研究,个体间差异掩盖IL-10的真实表达,因此需要大样本含量的研究进一步证实。

综上所述,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可减轻ARDS患者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状态,值得临床工作中多加关注。

[参考文献]

[1] 赖军华,莫小源.影响ARDS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2,9(12):82-84.

[2] 吴晓琴,黄昭,王思荣,等.银杏叶提取物对ARDS 氧化应激及炎症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8):1184-1186.

[3] Lee IT,Yang CM. Role of NADPH oxidase/ROS in pro-inflammatory mediators-induced airway and pulmonary diseases [J]. Biochem Pharmacol,2012,84(5):581-590.

[4] 俞森洋.有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诊断标准的评介[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26(6):456-458.

[5] 杨磊,金澄秋,李丽,等.机械通气辅以盐酸氨漠索对老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动脉血气和细胞因子的影响[J].中国急救医学,2012, 32(4):341-343.

[6] 谭永星,林高翔,吴敏.依托咪酯对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1,5(18):44-45.

[7] 郑瑞强,陈齐红,林华,等.血必净注射液对急性生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免疫功能及预后影响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2,19(1):21-23.

[8] 向镜芬,杨祥,龚剑锋.乌司他丁对ARDS /ALI患者呼吸力学和氧化应激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1,51(5):79-80.

[9] 程霞,王玉红.血必净联合乌司他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杂志,2010,13(24):2670-2671.

[10] 张庆洋.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对严重烧伤患者的早期治疗效果[J].中华烧伤杂志,2011,27(3):191-192.

[11] 谭波.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治疗MODS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探讨[J].河北医学,2012,18(12):1760-1762.

[12] 张赤,罗华,张声,等.血必净、乌司他丁联合治疗脓毒症时对凝血机制的影响[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0,6(3):145-147.

[13] 丛树国,孙红杰,赵鸿雁,等.乌司他丁联合连续性血液滤过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白介素-6、白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2,9(7):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