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意义范文1
一、语文教师角色迷失
首先,语文教师缺少必要的素养。素养是近乎本能的表现,是不需要什么条件、不需要外部压力、不需要别人的提醒就会自觉自愿地去做正确的和应该做的事的素质。作为语文教师,应具备这样的素养:人文思想、钻研精神、强健美好的人格;还应具备这样的能力:教学科研、运用策略、个性解读、语言表达等。但是有些语文教师的基本功和能力素养远不能达到这样的水平。
其次,语文教师读书不够丰富。教师没有一定的阅读量,又如何使自己具备对语言文字的细腻感受能力?教师没有一定的阅读量,又如何引导学生深入地阅读鉴赏文章?教师有了一定的细腻感受能力和较宽的阅读视野,才有可能在教学中以语言为核心,才有可能更好地坚守语文教学的学科特点,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有不少教师的阅读视野仅限于手头的教材和教辅材料。盛庆丰老师谈到语文教师读书的意义时有这样一句话:“做一名语文教师,应该有一种与书的本能亲近,甚至是痴迷,也许唯有如此,才能让文字背后的生命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芳香。”可见,语文教师的人文思想、个性解读能力也是在广泛阅读中形成的。教师有了个性解读能力,才有可能在语文教学中紧扣语文本色。
再次,语文教师缺少先进的语文教学理念。教师要有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明确教师自身的定位――从教与学的关系上来看,教师应是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组织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全面发展的人。正如康学海对新课程中语文教师角色所做的定位:“语文教师首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还要成为班级体活动的参与者。语文教师还应该是良好行为规范的示范者。语文教师要成为学生心理问题的干预者。”教师还要有以合理的课程目标为教学核心的理念。通过高中语文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在以下五个方面获得发展。这五个方面分别是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因此,在制订教学策略和教案设计时,我们就要紧紧围绕这几种能力进行。
二、语文教学环境要素缺少配合
教学环境包括参与教学的教育者、家长和负责教学的主管部门及其领导,还有由以上几种因素及社会发展趋势所构成的社会导向。教师要坚守语文教学的本色,还依赖这些教学环境因素的积极配合。
首先,参与教学活动的教育者对语文素养未能准确理解。目前,科任教师和教学主管对语文这个学科的认识是有偏颇的,甚至是错误的。比如,教学主管认为语文是一门不容易出成绩的学科,所以当教学课时紧张时,会首先考虑压缩语文的课时;学校领导对语文学科的认识是源于功利的目的――更高的均分、更多上本科分数线的人数。因此,作为学校领导,在教学育人方面,应该明确教学的真正目的是培育身心健全的人,而不是考试能得高分的机器。如此,语文教学才能按照它自身的学科特点,围绕着自身的课程目标,正常地进行。另外,我们要注意到语文学科的内容不只是固定的文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语言素养,并且,学生的语言素养中的阅读理解和概括分析能力对学生学好其他学科都有直接的影响。
其次,教育管理部门的评价机制不完善。虽然参与教学的教育者对语文学科的错误观念与他们自身对语文的认识偏颇有关,但不得不承认,这种错误观念的产生还源于那高高在上的高考指挥棒,这根指挥棒就是教育管理部门的评价机制。
目前,虽然教育管理部门强调要淡化用分数、名额来衡量高中学校的办学业绩,但是又没有给出一套可行的科学的评价机制。“所谓学习评价,就是力图通过自然的调查评价对象的学习状况,全面充分地揭示其各种特质,以彰显其中的意义,促进理解。”这种评价范式与传统的量化学习评价相对应,它主要通过成长记录的方法,更侧重于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教育管理部门虽然制定了这样的评价范式,但是没有确定严格的监督机制,因此,这种科学的评价范式落实起来就大打折扣。对教学的评价应该从更多的角度进行,比如,从学生角度,可以制订学生学习性评价;从教师角度,可以制订教师教学评价。教育管理部门应该对教师的评价方式――主要是以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教师――进行改善,还应该从教师的知识、教学业务能力、教学管理能力等方面综合评价教师。
再次,家长和社会对语文学科的认识有误。家长对事物的看法也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该事物的认识。现在的家长对语文的认识存在很大的问题。家长对语文学科的态度大概有三种:一种是毫无了解,任学生由自己的态度学习语文;有的家长态度与学校主管一样,就是语文学科花费时间和精力多却不易出成绩;最后一种就是和其他科任教师一样,对语文学科的课程内容理解狭隘。而目前的社会生存与就业压力,使人们的心态变得功利和浮躁;这样的社会导向最终导致家长的心态更加急躁、功利,处在这种社会导向中的家长、学生都会变得功利,因此,对有着浓厚人文色彩的语文学科自然就不会重视,以培养学生语言素养为目的的本色语文教学也就很难有效落实。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意义范文2
所谓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就是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语文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具备语言和文字的使用表达能力、文学审美能力以及对文学的理解认知思维。想要使学生具备语文核心素养,不仅要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而且要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觉悟,保证学生无论是知识层面还是情感层面都符合语文核心素养的标准,全方位培育学生的品质。教师在设计语文学科教学的同时,也在不断探索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加强语文核心素养的方式,力图能够实现语文学科的教学转型。中职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专业技能的掌握和运用要依靠对文字和知识的理解来完成,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文字理解能力。正是由于语文核心素养影响着学生的理解能力,所以在中职教学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以说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也是中职学生学习、获得专业技能的关键,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决定了语文核心素养教育的必要性[1]。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中职语文教学的信息化转型
第一,转变教学理念。一些中职学生存在知识基础比较薄弱、学习积极性较低且学习习惯较差等问题,传统的中职语文课堂注重知识的讲授,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比较单调,与中职学生的身心特点不相适应,教学效果自然不理想。中职语文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在充分考虑中职语文教学特殊性,并保证学生主体地位不动摇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打造更加生动有趣的中职语文课堂。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语文教师可以以更直观的方式传授知识,在加深学生理解的同时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进而增强学生的语文知识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水平。教师个人要不断强化自身专业素养,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技能,了解、吸收时代前沿的教学观念,将信息技术作为改进教学内容的手段,让中职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能够体会语文学科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增强中职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第二,利用信息化教学激发学习兴趣。由于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其教学效果的达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具备足够的耐心,因此,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起来才是真正提高中职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教育者将信息技术应用于中职语文课堂的初衷。为了使信息技术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用,中职语文教师在设计教学时,需要挑选合适的信息技术,这就要考虑到中职学生的理解水平和学习特点,要以刺激中职学生的情感体验为目的,将教学内容和信息化教学手段进行有选择的融合。除此之外,还应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鼓励学生主动地对课堂知识进行学习探究,重点关注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信息技术向学生提供锻炼能力的机会。更重要的是,信息技术的引入可以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营造交流互动的氛围,使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更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知识。教师在教学相长的氛围里也能够更深层次地了解学生,对于教师而言,这有助于教师设计更加适合中职学生的语文教学内容,教师的专业技能在这个过程中也得到了提高,最终在信息技术的协助下实现中职语文教学效率的稳步上升。第三,创设信息化教学情境。中职语文课堂经常会出现课堂氛围不积极、课堂问题回答不踊跃的情况,教师无法获得及时的反馈,学生的问题也得不到解决。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中职语文教学的形式和内容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意识,导致学生对课堂的参与感低,因此,中职语文教师应在保证知识教授的前提下,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创设课堂情境,将学生带入课堂,激起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欲望。恰当的课堂情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在参与课堂的过程中对知识进行有意识地再思考,实现学思结合,而且能够显著增强中职语文教学的教学效果。有效地结合信息技术是实现课堂情景交融的重要因素,教师应在设计上多加思考琢磨,使信息技术与中职语文的课堂结合更加自然巧妙,推动中职语文课堂的生动性发展。第四,创新信息化教学模式。利用信息技术创新中职语文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中职语文教学的教学质量,这就要求中职语文教师在了解教学内容和学生具体情况的基础上,进行信息化中职语文教学的设计,将信息技术的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增强课堂的实践性,进而提升中职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水平。在设计信息化中职语文课堂时,教师可以以某一主题为设计核心,利用多媒体课件有序呈现语文知识,打造氛围轻松的自主学习课堂,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创设表演式课堂,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利用信息技术增强表演效果,增强中职语文课堂对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效果;教师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合作式语文课堂,进而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这样既有助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又增强语文课程的教学效果[2]。
参考文献
[1]熊瑶.中职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状况研究[J].文学教育(下),2021(7):72-73.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意义范文3
一.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解析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明确提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建构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整体结构的基础,是指学生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在丰富的语言实践活动中,对祖国语言文字主动进行积累与整合,并逐步掌握其基本特点和运用规律,形成自己的言语体验,使其在具体语言情境中进行正确有效的沟通交流。
新课标规定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从概念上界定,工具性是指事物本身所具有的能够被用以达成某种目的或实现某种功能的特性。语文核心素养中,语文基础知识、基本能力都是人们在学习、工作中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例如,字词、优美的词组、句段的掌握,语感、文本解析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通过语文知识的学习能够更好地理解其他学科所包含的知识内容;语文学科中口语交际能力的掌握,不仅能够使学生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获得良好的个人体验,而且能够提升与人沟通和交往的能力,以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人文性是指在特定社会文化中成长发展起来的人对有关事物、环境的主观能动性反应的特性。在语文课程学习中,跨越千年的古诗文,如苏轼的《定风波》,学生通过反复吟咏,锤炼语言,品味字、词、语的妙用,并找出词中关键词语进行鉴赏,从而领悟作者淡定从容、乐观豁?_的人生态度。
(二)思维发展与提升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和实践过程中获得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的提升。要求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运用,发展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提升深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语文课程的学习,不仅仅是要让学获得基本的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发现、分析问题,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获得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兴趣,培养认识能力,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新课标中强调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成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语文课程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学会思考,使其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得到均衡发展,提升思维品质。如李白的《把酒问月》:“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充满了文学幻想,运用的是形象思维。学习本文后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训练和提升。
(三)审美鉴赏与创造
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具有对审美客体的体验美、欣赏美、评价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逐步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高尚的鉴赏品质,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审美性教学是语文科内在的独特性,尤其是审美性阅读教学,能够引起学生的审美兴趣,培养和提升学生对美的欣赏、评价能力,从而获得深刻的审美及精神满足,进而提高学生的美学素养。例如,具有审美性的散文,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学生通过品味月下荷塘的语言美,体会作者“境由心造”的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并能发展想象能力,提高审美鉴赏能力,透过语言触摸文字背后的内涵和情感。
(四)文化传承与发展
文化传承与发展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理解和借鉴其他民族和地区的文化的能力,拓展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自信,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热爱中华文化。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文化底蕴的积淀主要来自语文的学习程度,语文教学进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可以使学生更好的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对学生身心综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学习《林黛玉进贾府》,教师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整体感知文本,丰富学生阅读体验,拓展学生文化视野,提升语文素养。
二.核心素养与语文作业的关系
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为了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而作业设计的目的所指向的也是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的能力水平等。所以语文作业的设计不能脱离语文核心素养这个整体结构,应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遵循这一大的目标框架,基于核心素养的作业设计是完全符合新课改的目标要求的,教师要在这一理念导向下,制定出针对性较强的有效的作业实施方案。
课程不断改革发展,课程的理念也不断的革新,教学方式方法推陈出新,而对于课外作业的改革尤其是语文作业却没有显著的成就,这并不能说是语文作业不重要、不属于教学的一部分。相反,语文作业对于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语文作业的范围很宽泛,例如,低年级小学生放学后在家庭中、公共场合下的问好、礼貌用语都可以作为语文作业的存在;初高中巩固知识、强化记忆、提高能力的练习题、背诵、默写等,为培植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大量的阅读与评价文章、书写标语等,更有一些实践性的作业,如辩论赛、演讲等,从具体到实践,在不同的角度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要正确运用核心素养与语文作业的关系来对学生进行培养,使学生取得长足的发展。
三.高中语文作业设计策略
(一)整体化
作业的整体化强调对所学知识进行结构化的整合、组织,强调知识间的关联性。作业设计要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整体结构,全面把握学生学习水平和知识内在联系,以教材中基本知识为中心,将相关联的延伸内容串联起来,构成一个整体的知识体系,让学生把课堂所学的零散的知识点进行梳理与整合,引导学生自主总结,打通思路,激发思维,从而获得语言的建构和逻辑思维的发展。
(二)深度化
所谓深度,指的是触及事物内部和本质的程度。作业设计要体现层次性,尤其要注重深层化,避免作业过于浅显化,没有深度的作业会导致学生产生厌倦心理,减少兴趣和学习的热情。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的心智发展水平已基本成熟,更倾向于带有些挑战性和难度系数较高的作业,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考虑到学生的能力水平和发展的需要,设置一些内涵丰富、探究性较强和具有研究意义的作业,这种类型的作业有助于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进而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三)意义化
“有意义”这个词的意蕴既源于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又高于“有意义学习”。从学习方式角度来说,有意义的学习是与机械学习相对应的一种学习方式,其产生的条件分为两个方面:客观上要求学习材料本身要具有逻辑意义;主观上要求学习者自身要具有学习的心向,即有学习活动的内部动机和心理倾向。它的实质是指学习者新的知识的获得需要建立在原有的认知结构基础之上,主动建立起新旧知识的联系,将新知识纳入到已有认知结构中,获得心理意义。从作业设计的角度来看,语文作业的意义就是指它对学生的意义,它是属于学生的,要依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已有知识结构,在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生成关联的时候,有意义的学习就会产生。语文作业不但具有文化、文学层面的意义,而且具有精神层面的意义,有意义的作业具有促进人的思想、精神发展的力量,能够使人的精神的成长和知识的再生。
(四)自主化
自主化是要求学生以独立自主的方式主动完成作业,这既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信任,也是对学生独立性的尊重。自主化的实质是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并为自己的学习负责,需要教师设计一些弹性较大的、开放性强、偏主观性的作业,激起学生的兴趣,发挥主观能动性,以积极的心态和高度的热情去完成,教师也要进行切实有效的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自觉思考,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创造的快乐,亦能体验到自己的劳动和成就。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意义范文4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社会互动;教学模式
1关于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核心素养一词最早出现在2000年版的初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中,但此处的语文素养的意义与地位并不十分明确,直到21世纪初我国相关教育部门颁布的两个语文课程标准才明确提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此后,教育界学者纷纷对语文素养的核心内涵与特征进行了探讨,雷实认为,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基本的、适应时展要求的学识、能力、记忆和情感态度价值是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1]。罗晓辉则认为,语文素养是思想感情、语言积累、语言运用、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习惯等的有机整合[2]。郑新丽指出,语文核心素养是指语文知识和语文思维方面的修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理解与传承[3]。综合众多学者对核心素养的内涵以及其构成要素的分析,笔者认为,学生通过语文学科的学习,不断丰富语文知识,积累和建构语言,发展与提升语文思维能力,在理解文化的基础上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最终形成比较稳定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与时展要求的必备的素养即为语文核心素养。研究语文核心素养,必须要以促进学生发展与塑造其人格为基础,着眼于时展要求,决不能脱离社会,建造“空中楼阁”。另外,还要着眼于语文学科的独特属性,也就是理解清楚语文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区别,我们到底要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
2关于社会互动教学模式
“社会互动”一词最早出自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在1908年著的《社会学》,后被拓展到教育领域当中。社会互动理论(So-cialInteractionTheory)包含了建构主义观点和人本主义观点的认知体系。其两大重要理论来源主要是维果茨基的社会互动理论以及费厄斯坦的“中介作用”理论。维果茨基认为,社会互动是智力发展的关键,与能力强于自己的同伴交往是使其进入下一个“最近发展区”的最好办法。费厄斯坦的“中介作用”理论认为,对自己有重要意义的人在认知发展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学习是否有效的关键在于其与“中介”之间互动的质量[2]。这类教学模式一般认同的思想是,人的自我意识来源于社会互动,智能发展与社会历程关系密切,而知识就是在个人与团体的经验操作和互动中不断重组而产生的。单纯的知识传授并非真正的教育,社会互动教学模式更注重教师、学习者、学习环境、学习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更重视学习者的个体需求与身心发展规律,更关注学习者的自主学习与自我指导学习,更强调认知、思维、情感的统一。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意义范文5
在学习的过程中,一个人不应该只是完成对各种知识的掌握,对健全心智的培养或者说在学习的同时审视人生、观照世界是同样重要而且也是更重要的问题,这样一种审视人生、思考人本身以及观照整个世界的信念、精神、气质就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对自我的关注、关怀,表现为认识、寻求和关注人的生存价值、尊严、命运,了解人类各种宝贵的精神文化成果,是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认同、肯定和塑造。人文精神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也就是说,要把人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要首先尊重人的价值。
中国的现代文明进程离不开人文精神,而教育恰恰是传播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新一轮课程改革明确提出并强调了人文精神对各个学科的渗透,折射出人文精神在教育中深远的现实意义----语文学科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将人文精神作为核心的内容贯穿于其中的意义尤其值得关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体系中一以贯之,相对于其它学科,语文学科从某种角度来说最能够体现出人文精神。语言的背后是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如诗经、楚辞、唐诗、宋词,明清的小说等都是通过语言来凸现文化价值与文化走向的,这种文化精神、文化走向与人文精神时时处处无不相连;各种文学体裁诗歌、散文、小说或戏剧等等的教学内容,显示出语文学科在本质上始终都在关注人本身,因此,语文教学应在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为思路,带领学生走进丰富的语文天地。
我们看到,伴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进行,越来越多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实践都出现了新鲜的景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逐渐把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作为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重的教学模式逐渐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认同。但是,另一方面,在语文教学中还存在教师只注重讲解语文学科本身技巧性、应用性的知识,而往往忽略对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现象。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怀生命本身、挖掘教材中培养学生情感、美感的材料、关注和推动学生个人独特精神品质的成长这些方面还有大量的思考、研究、实践工作有待进行。
毋庸置疑,对于促进人的发展,语文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现代语文教育不仅要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运用语文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应教育学生成为具有敏捷的思想、开阔的心胸,具有民主思想、创新精神,具有完整的人格的人,而人文精神的缺失将导致学生在走入社会以后难以真正地融入到社会和各种社会活动中去。
对学生科学的、开放的、向上的、健康的人文精神的塑造势在必行。在语文学科中重建人文精神,要超越工具性与人文性两极对立的思维模式,摆脱对人文精神的偏见和误解,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教育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革。
语文教师一方面应树立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一方面应该切实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人文素养,在言传身教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不能通过灌输的方式而应通过教师引导从而让学生亲身体悟、总结来获得的,因此,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重要的课程资源就是语文教师本身所具有的传统文化素养,苏霍姆林斯基就说过这样一句话,“人只能由人来建树”。
另外在语文教学中要改变以往的评价方式―即以分数论或以结果论,在评价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的基础上、以评价学生的批判思考能力、社会责任感、关注社会、关注人本身作为评价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过程、体验为精髓,重参与;从而激发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其中,尤其重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对话,作为语文教师,要把书面知识变为学生现实与未来生活可能需要的各种知识,为学生所用,为生活所用;将人文精神贯彻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不仅传授知识、训练技能,更引导学生体验过程与方法,在其中浸润,渗透与熏陶价值观、情感观。
在语文教育教学中挖掘语文教学中的多方面知识,启发学生追求美好事物,培养学生审美情怀的人文精神;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模式--渲染气氛,创设情境来促进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质。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应思考为学生营造以小组方式进行合作学习的氛围,为学生提供、搭建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学生共同参与、共同解决某一学习任务。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们学会竞争又学会合作。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在观察、参与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态度,教给他们正确的人际交往方式,以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组织多彩丰富的课外活动是在语文教育教学中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培养和锻炼的一种重要方式;对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人文情怀的培养,应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润物无声的对学生来进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傅道春.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09
[2]樊浩.人文精神的培育及其价值合理性[J].江苏教育研究.2001,05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意义范文6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模式;核心素养;教师
语文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生都必修的一门课程,到了初中阶段,这一时期正处在链接小学和高中阶段学习的关键环节。在语文教学中,小学阶段教学的重难点训练是学生的拼音识字、基础的读与写能力,进入初中后则是在小学六年的学习后更进一步,从更高层面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它要求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中,综合教材知识内容与个人情感态度与思维能力等深层知识体系,使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法得到拓展和深化,为高中阶段更深入地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语文学科的价值引领和情感教育作用使很多学生自幼受到熏陶,并成为其人格思想发展的重要启蒙课程,到了初中阶段,学生身心记忆正处在快速发展的阶段,语文教师的作用更是至关重要,优化语文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在课堂的参与度,引导学生在语文课堂的参与学习中认识语文、重视语文和热爱语文。
一.优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一)基于语文学科的基础性作用语文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我国学生最早接触的一门学科,同时它也是培养学生理解能力、表达能力与写作能力的综合性实践课程,它对其他知识的学习及今后工作等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当前,知识经济快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逐渐出现在大众视野,并以其快速高效的方式取代了人类的部分工作,若要不被替代,从基础层面加强核心素养与综合能力是切实而必要的。对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说,语文是基础性学科,也是他们展开日常活动的交际性工具,学生只有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形成良好的个性与健全的人格,才能在各个领域知识的学习中做到得心应手,成长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二)基于初中语文教学课堂的科学认知初中教学任务繁重,而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较为关键的一环,另外还要注重培养其写作技巧、文体知识、口语交际能力等,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很难兼顾到所有的核心要点[1]。其次,作为一门感性思维较强的课程,语文不像数理化课程那样有准确的界定结果、明确的概念界定和清晰的操作流程,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和教学目标是在师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交流互动中达成的,因此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学科自身特点与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2],注重教材内容与学生认知能力、思考角度之间的联系,善于从辩证角度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及时改进和优化自己在课堂中的教学模式,开展以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目的的创新性教学,使学生在初中的语文课堂中切实得到成长与进步。
(三)基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下的课堂教学人本主义学习的理论中指出人类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成长为一个身心健全的、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始终以尊重、平等为原则展开教学,顾及、尊重学生的多样化发展。该理论对教学过程中师生的角色做了清晰而明确的划分,即学生始终是课堂和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处于辅助地位,要尽量避免越俎代庖,明确自己是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和助推者。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出发,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初中生身心发展的各方面情况,结合当地教学实际情况和教材内容,在可允许的条件内将语文课堂扩展在教室之外,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语文,在与自然、人事、文学的交流互动中学会辩证思考,这样就由教师单向传递信息的模式向师生共享、同学之间互相探讨的合作型交流模式转变,另外,此理论还强调情感在教师教学中的重要意义与导向作用,这在语文的学习教学中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语文学习的理想状态就是学生在阅读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中使学生体验文学的文化价值意蕴与文学美感,因此初中语文课堂要注重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在文字与文学的熏陶中使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得到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便在认知与情感的有机融合中得到培养。
二.优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方法与措施
(一)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扬弃传统教学方式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兼具文学性与工具性的双重属性,在传统的初中语文教育教学课堂中,教育工作者更多的是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着重锻炼学生的应试技巧,在授课时也只是单纯利用传统教学工具,如粉笔、黑板、教具等通过灌输的方式进行授课,教学方式循规蹈矩,学生在日积月累的学习中逐渐偏离了语文学习的最初目标。其次,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文学素养、对文字美的感受的培养也是当前教学方式中所忽略的一点,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出发点固然好,而对学生如何阅读、如何辩证思考和理解的方法却只字不提。实践证明,在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如若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势必对学生今后的学习能力、智力水平造成一定的制约。因此,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需继承传统教学方式的优点,摒弃其糟粕,从根本上转变根深蒂固的教学观念,结合现代化教学的方式方法,这样才能让语文课堂发挥最大效用。语文课是与我们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课程,同时也是学生接触文学经典的导入口,教材包含的内容囊括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师要让课堂有活力,就要以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点为导向,将语文教学与文学、与实际生活、与学生的爱好尽可能地融合在课堂中。例如,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导入与语文课堂相关的影视剧、歌曲、话剧等,通过学生热衷的方式来进行语文知识的传授,让学生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中了解语言文学艺术,从而提高其语文素养。
(二)翻转教师教学角色,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在传统的教学实际中,大部分情况都是老师教、学生学,教师按照既定的课时计划向学生笼统灌输语文中的文学常识、人物形象和主题分析等知识,学生在台下聆听、做笔记、完成作业,将知识点囫囵吞枣地吸收,这样被动的状态使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热情大大削减。在新形势下,教师要摆脱传统知识灌输型的教学方法,做一个善于启迪、善于引导的艺术教育家,在能教与会教之间做到得心应手,以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炉火纯青的教学技巧应对初中语文课堂,在教与学、师生互动的教育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形成科学合理的初中语文教学理论,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导者,让传统的“灌输型”授课模式结合“启发型”、“讨论型”、“自学型”的新型学习模式,充分激发学生参与语文课堂的学习热情。实践表明,学生在积极参与课堂的交流探讨中,对知识的掌握也更加牢固和深入。因此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大胆将课堂交给学生,例如,可以分组让学生来讲述一个与课本有关的故事,分析一个人物形象,学生可以通过演讲、辩论、多媒体演示制作演示等形式来参与课堂,在加强团队意识与协作能力的同时也使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历练。其次,教师还可运用语文教材内容的角色扮演,让学生来改编小说的一个情节或者扮演戏剧中的一幕,让学生尽可能地融入剧本角色,在表演的过程中体会作品情感,融入语文学习,增强语文课堂的趣味性,从而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运用能力与拓展能力。
(三)营造良好课堂氛围,拓展课外学习能力元代关汉卿曾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意思是说只要做了一天的老师,就会终生受到学生们像父亲那样的尊敬。可见,师长在我国固有思想意识中与严父的角色相当,部分学生秉持着唯师是从的理念。当然,尊师重教自古便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值得人们始终如一的继承。但是,如若将“尊师”演变成“惧师”,这便与提倡尊师的出发点相悖,无法形成健康良性的师生关系,势必会对学生的整个学习体验大打折扣。新形势下的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合作者,交流探讨的互助者,教师应从自身做起,与学生构建平等交流、亦师亦友、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给学生提供自由、轻松的语文学习情境,留给他们自我发挥的时间和空间,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表达与个体间差异,激励学生克服胆怯和畏难情绪,充分表达自我观点和见解,激发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动参与意识和积极进取精神。另外,在充分调动课堂氛围,有效利用课堂教学外,教师还应充分挖掘学生课外活动与语文学习的衔接点,拓展教学内容,通过课外作业、小组讨论、开放式讨论等多样化形式,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成长为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是人文精神与人文教育的熏陶,教师作为教学课堂的主导者,要创新语文课堂教学,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让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中深化对中国语言文字的了解与热爱。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只有对现存教学模式所存在的问题做到足够的重视,并对问题根源进行深入的剖析,意识到优化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及采取相应的方法措施进行教学模式的优化后能够带来优异的教学成果,这样才能创新教学思路,培养初中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