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线上教学培训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线上教学培训方案范文1
一、预案制定突出“实”。
紧密结合实际,制定完善各级开学疫情防控工作预案,研制学校开学复课疫情防控工作指导意见,编制开学前防控准备工作指引、开学日防控工作流程指引以及23个配套子方案,为学校开学复课提供专业指导。在此基础上,各学校按照“一校一方案、一事一流程”,对方案进行细化分解,逐项工作落实到岗、明确到人,并上报区教体局审核,确保开学前各项工作规范、安全。
二、培训演练突出“全”。
各学校开展全覆盖培训,在做好防控知识、体温检测、应急处置等全员培训基础上,对门卫、食堂、宿舍管理等岗位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精准培训,确保教职员工掌握应急处置工作流程和操作办法。举行全实景演练,对师生入校、课堂授课、课间活动、食堂就餐、突发应急处置等场景,开展不少于3次演练,预设多种不同情况,找准薄弱环节,强化防控举措,确保学校疫情防控标准化、规范化。
三、开学核验突出“严”。
召开中小学开学条件核验工作动员会,由教体局、卫健、市场监管部门联合组建7个工作督查组。严格按照中小学校开学条件核验细则,通过查阅资料、现场连线、随机访谈、实地查看、现场演示等形式,对学校逐一进行开学条件核验工作。对发现问题立即督促整改,确保达到“核验不合格不得开学”要求,切实为师生安全平稳开学返校奠定扎实基础。
四、教学衔接突出“早”。
线上教学培训方案范文2
关键词:远程培训;实践性认知;网络培训;在线社区
进入21世纪,伴随着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远程教育以一种新技术、新理念、新发展在教师培训进程中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其培训方式的先进性引起了教育界的高度重视。远程培训最大的特点是培训者通过远程培训平台与参与培训的教师时空分离,在这种分离的状态下,不合理的培训平台容易让参培教师无法与培训项目有效互动,也无法将培训课程将自身的实践性认知有效融合,也无法达到高效学习的状态。所以,远程培训中教师实践性认知调动策略的研究,成为当前远程培训质量保证体系有待解决的问题。
一、教师远程培训中实践性认知构建的缺失现状
1.远程培训平台与教师实践性认知的脱节
在目前大多的教师在线学习培训中,培训者的组织者仍然把在线学习看做信息的广播,把自己看做知识的广播者和灌输者, 把参训教师看做听广播的人。忽视了参培教师的主体地位以及学习者对自身的认知融合的有效性,严重影响了教师学习者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波兰尼说:“知识的取得,甚至于科学知识的取得,一步步都需要个人的、默会的估计和评价。”推而广之,如果教师无法将要学习的知识有效地与个人的知识相衔接,并转变为个人认知,将自己的智慧、热情凌驾于对知识的渴求上,就无法自由地驾驭资源,进而内化为教师自身的素质,催生出教师在教育教学上有效的新智慧。
2.教师实践性认知和在线学习情境的脱节
教师的实践性认知的形成是教师在积极面对教学问题,并在个性化、经验化,甚至是冲突的教学情境中逐渐积累而成的,所以,教师在对教学实践性认知的体系中包含了价值观、世界观、个人价值观等重要元素,但在远程培训过程中,我们将各种理论与教育教学方案直接地引入、移植到固定的课堂,并要求教师在没有与自己实践性认知有效衔接的情况下去接受,其效果可想而知。
3.对培训效果的跟踪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在线培训学习中缺乏对学习过程跟踪,对学习过程评价,以至于大部分教师对于网上培训、网上学习等项目无法引起相应的重视。
二、基于结合实践性认识的教师培训策略
1.推进“反思性实践”,让教师将实践性认识显性化
当代教育家、哲学家,美国马萨诸塞理工学院的舍恩(D.Schon,1931-1997)无疑是专业教育领域中直接推动这一转向并为之奠定理论根基的重要人物之一。在20世纪80年代把“反思性实践家”的观点引入教师教育,深刻地影响了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教师教育的改革方向。
能够在网络上实现教师培训学习中运用“反思性实践”的方法很多,线上培训平台可以把教学个例、学生行为、教育记事、课堂实录等反思方法作为线上培训互动版块,引导教师把依附于个体而存在的实践性认知清晰地表达出来,使教师个体的实践性认知通过在线系统的博客、线上课堂、线上交流、课件共享等在线手段传播出来,由个体认知积累通过网络培训平台向群体传播。从而对培训效果有正能量促进。
2.建立与实践性认知相关的评价体系
在建立远程平台评价体系的时候,可以从量化评价与非量化评价两个方面来进行,量化评价是依据培训要求制定需要达到的知识水平,可以考虑用作业和考试的形式呈现。非量化评价,则主要是其他的辅指标来支持,例如:
(1)参与培训次数,在相关话题的讨论活跃度,回答平台上相关老师的提问的次数,并且保证答案较为详尽。
(2)使用微博微信等关注讨论相关培训话题的工具使用情况。
(3)登录课程次数、浏览课件次数、讨论区发言次数等与期末学习成绩呈显着性正比。
总之,教师的实践性认识不完全是个人的、独特的,它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可提取、可交流、可传承(包括被扬弃、整合),可通过学习或悟而习得。在远程培训中,如果将教师的实践性认识深入融合,实现培训内容与教师实践性认知高度互动,那必将会让远程培训效率大大提高,参培教师也将在此过程中受益匪浅。
参考文献:
[1]胡政权.基于模糊理论的网络远程教育学习者学习评价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
[2]陈向明.对教师实践性知识构成要素的探讨[J].教育研究,2009(10):66-73.
[3]李念.基于网络学习行为分析的评价模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
线上教学培训方案范文3
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目标,为进一步提高幼儿教师的师德修养、专业水平和专业技能,应柞水县教育局要求,开展"2020年幼儿教师暑期培训"活动。
二、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力争使骨干教师、青年教师成为师德好、业务精、能力强的复合型教师。
三、培训对象
幼儿园二盟全体教师(城区第二幼儿园、杏坪镇中心幼儿园、柴庄幼儿园、中台幼儿园、小花蕾幼儿园、马房子幼儿园)
四、培训具体内容
1、集体教学活动师幼互动的有效性
2、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理论和实践
3、优秀游戏课程交流探讨
4、游戏活动尝试
5、幼儿园大型活动的策划与组织
6、信息技术培训
五、培训方式
线上视频学习、讲授、实践
六、培训时间、地点
线上教学培训方案范文4
一、“互联网+”水利行业继续教育的思考
1.加强规划,做好“互联网+”水利行业继续教育的顶层设计基于“互联网+”的水利行业继续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对于“互联网+”的认识、理解和需求各不相同,因此,须加强整体规划,明确指导思想,加强信息资源整合,落实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化建设、应用、评估、安全、支持、保护等方面的相关制度,构建以实用为导向的水利行业继续教育网络应用环境,推行能够解决继续教育资源不足、满足学习者多样需求的应用方案。借助互联网技术改善水利行业继续教育质量,缓解基层水利人员的工学矛盾,切实提高水利继续教育教学与管理的效益,促进水利现代化。建立督导、评价与奖励机制,建立利益相关者的协作制度。应充分发挥宏观政策的导向作用,促进上级水利部门、继续教育机构、水利基层单位和企业等多方合作,发挥各相关利益方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资源优势,形成共同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局面,满足各自的利益诉求,实现多赢。2.构建线上继续教育云平台,满足学习者多样化、多时空的学习需求以构建在线学习平台和移动学习APP作为支撑“互联网+”水利行业继续教育的主要形式和载体,打造水利继续教育云平台。在线学习平台具有大规模、开放性、低成本、个性化、交互性的优势和特点,将使优质教育资源趋向扁平化,打破教育的时空界限,推动自主学习,从模式、内容、质量等多方面为传统水利继续教育带来全面的变革。水利行业继续教育平台的实现方式,可以组建全国水利高校课程联盟,整合已有的远程教育、在线教育资源,创建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新型在线教育体系,将分散的继续教育资源聚集、加工、升级、再造,挖掘潜力,凝练特色,形成标准化的课程资源,并引入市场化运营机制,鼓励和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继续教育平台的制作与运营,保障继续教育平台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还需重视移动终端的主要载体作用,加大移动平台的开发力度,与在线课程资源相匹配,在平台解决“有所学”的基础上,实现“方便学”。3.建立学习支持和公共服务机制,促进继续教育资源开放基于“互联网+”的水利行业继续教育,需要有完善的硬件及软件环境提供支撑。要开展基于网络学习的基础设施、应用设备建设;要加强软件的开发与应用,开展相关技能的培训,提高学习者参与在线学习的能力和信息素养;加强网络后台的管理服务,建立与在线学习前端相呼应的相关制度;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引导学习者开展自主学习,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疑问等提供支持与帮助;对学习者通过在线学习取得的学习成果,提出认证、转换、积累的相关方案,确保学习成果的有效实现。要加强对于参加网络学习的管理,成立由水利主管部门为主的继续教育协调机构,建立政府投入、社会力量捐助和受益者适当出资相结合的多渠道经费筹措机制。充分发挥专家学者、科技人员、管理人员的作用,组成服务队伍,为开展基于“互联网+”的水利行业继续教育服务,不断提高继续教育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4.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深化继续教育改革“互联网+”平台的打造并非另起炉灶,线上教育也并不能够完全取代传统水利行业继续教育模式。基于“互联网+”的继续教育发展,应结合现有的继续教育资源,坚持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的有机结合,协调相关部门、高校、水利行业企业等,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岗位培训,实行把实体性面授培训、远程教育、网络教育、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个性化学习、师徒传承学习、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等多种教育形式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区域内构建多种层次、条块结合、开放共享、相互协调、虚实结合的水利行业继续教育网络。通过制度机制引领,引导开发建设和汇聚各类优质水利行业培训学习资源,为学习者全面接受终身业务学习创造良好条件,构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
二、“互联网+”水利行业继续教育的实践
1.谋划水利行业人才继续教育顶层设计,做好“互联网+”继续教育平台建设规划为进一步加强水利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水利发展人才保障,政府水利主管部门编制了《浙江省水利人才发展“十三五”规划》,对水利人才队伍继续教育进行了顶层设计,实施水利人才教育培训工程。在人才教育培训平台建设方面,提出以“互联网+”理念为指导,构建以“省水利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为基础,统筹建设“浙江省水利行业人才培养及绩效考核信息化平台”“浙江省水利人事人才信息管理APP”等综合应用平台,实现全省水利人事人才大数据运行,进一步推动水利人事人才工作规范化、流程化。2.建立并完善信息化管理平台,强化继续教育过程质量管理目前,已开发建成网上报名注册系统、在线学习系统、职称考评系统等继续教育平台,基本建设了继续教育线上教学环境,实现了各系统的对接集成和数据共享,业务涵盖学员注册报名、自主选学、考试、学分认定、考核利用等各教学环节。网上报名注册系统包括报名注册、信息审核、信息查询与统计等功能。系统建成以来,已完成1841人次的报名注册,人员涉及全省11个地市、厅属机关和直属单位。水利职工在线学习系统是实施水利行业继续教育重要的线上教学平台,在网上实现教、学、考、管等多种功能。学员根据自己从事工作类别,按专业分类确定必修课和自选课,系统记录学员课时学习情况。系统也可选定某一专业、某一区域人员,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课程的学习和考试考核。3.构建平台课程体系,丰富线上继续教育资源水利行业在线继续教育平台课程体系建设包括水利专业课程和公共课程两大类。其中,水利专业课程包括水利案例、防汛抗旱、水文等18方面课程;公共课程包括领导讲话、政治经济、政策法规、社会管理、水文化等13个方面课程。至今为止,平台注册学习人数已达43000多人,建成水利各类专业课程和公共类课程共计368门,可满足学员随时、随地进行在线学习、自主选学、网上学分认定。学员学分成绩通过系统同步给水利职称评审系统,作为学员职称评审中重要的数据。4.推进继续教育制度创新,激发学员学习积极性将水利干部教育纳入行业继续教育体系,提升水利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是新时期水利事业发展的需要。政府相关部门陆续出台了《关于实施水利人才教育培训工程全面推行水利队伍能力建设的意见》《全省水库海塘工程管理单位人员岗位培训和岗位任职资格学历教育工作方案》《浙江省农村水电站从业人员轮训试点实施方案》《浙江省水利人员在线学习系统运行和使用管理办法》等多项培训制度。以水利队伍专业能力建设为核心,采用初任培训、任职培训、专业技能培训、注册资格考试等形式,强化在职人员教育培训,积极推进持证上岗工作,推行网络在线学习学分制,大大提高了继续教育学生网上学习课程的积极性,全面提升全省水利人才队伍的思想素养、专业知识、业务技能,使水利人才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水利单位形成学习型组织氛围。近年来,厅属培训机构举办培训班464期,共培训59772人次。5.创新线下教育途径,有效提升水利从业人员素养在做好线上平台建设和线上继续培训教育的同时,积极开展线下人才培养学习新途径。结合“五水共治”“千人万项”“百项千亿”专家蹲点指导服务,选派技术专家、院校老师等服务指导员到艰苦环境、施工工地上去锻炼,到重点水利工程上去“实地培训”,开展工程一线蹲点服务。水利院校及有关培训机构开展送教下乡、送教到工地等活动,帮助地方水利排忧解难。引导高层次专业人才利用技术咨询、科研技术合作、现场培训和项目聘用等方式,推广水利实用技术,解决技术难题,普及科学知识。举办“全国水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开展以技能大师等为项目带头人的带徒传艺、技能攻关训练。开展首席水利员的评选工作,组织首席水利员分批次到台湾交流学习,举办基于水利站长和新任水利员等业务能力提升培训。多层次多途径的水利行业线下教育培训和技术指导,为地方水利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和人才保障,得到了地方政府的高度赞赏。
三、小结
线上教学培训方案范文5
改进各教育主体有关混合式教学的认知
学生、教师、家长等在内的各相关教育主体是否能够及时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是否对混合式教学有充分的认知,直接影响高中历史混合式教学方式的应用与推广的成败。这就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和高中学校清楚混合式教学的优势及实践价值,及时转变各自的认知观念,推动混合式教学在高中历史学科的运用与推广。学生层面,混合式教学方式对于学生参与度方面的要求非常高,课前、课后环节均需要学生自主进行线上学习,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需要学生在线上学习的过程中具有足够的自我认知与约束力。教师应注意通过高中生自身的学习体验和师生教学互动中的效果进行对比反馈,引导学生逐渐认识到混合式教学的优势所在,提升其参与混合式教学的积极性。学生在享受线上教学过程所带来的趣味性的同时,加强线上学习期间的自我约束力,及时调整学习历史的学科思维方式,增强对混合式教学的认可度和参与意识。教师层面,混合式教学要求高中历史教师不仅要保证常规备课的有序性,还要在线上平台制订针对性较强的学习任务清单,整合制作和及时推送相关的教学网络资源,课后要及时与学生进行线上讨论与答疑。高中历史教师应切实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认真学习混合式教学的相关内涵与操作技巧,主动适应混合式教学,充分认识到新高考背景下混合式教学应用的突出优势和价值所在,积极引导高中生及其家长转变对混合式教学的认知,探索开展混合式教学应用与推广的有效方式,真正意义上致力于实现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的“智”教和学生的“智”学。家长层面,教师要积极引导高中学生家长摒弃传统的“唯分数论”观念,真正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和终身成长,主动了解混合式教学在学生历史学科学习方面的具体操作流程和实践价值所在,正确发挥“学管者”监督与陪伴作用,努力规避学生参与线上学习时容易遇到的干扰因素,有效提高学生参与混合式教学的实效性。
引导高中生调整学习方式,强化其自我约束力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与推广混合式教学,要求学生必须强化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能力,调整传统教学模式下被动接受学习的思维行为习惯;同时也要求教师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学会和践行自主性较强的合作探究式学习。高中历史混合式教学的基本环节中,课前及课后都需要学生自行完成网上学习任务。这就需要教师在组织线上学习的过程中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强化目标任务意识、主动卸载游戏及娱乐软件、建立小组组内互相监督、严格奖惩管理制度等,加强家校联合有效监管的力度和实效,净化线上学习的网络环境和氛围。此外,教师在进行线上教学设计时,要注意推送精简恰当、针对性较强的任务清单和学习资源,从学生的立场和角度出发,设计丰富且易被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案。在组织混合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过程性评价,采取融入贴近生活的热点话题、开展形式多样的小组合作探究活动等形式,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收获知识的同时提升自身学习成就感,引导他们在个体学习与合作学习的碰撞中培养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提升教师组织混合式教学的综合能力
混合式教学能力是未来教师专业能力框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开展高中历史教师混合式教学的综合能力培训,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重视混合式教学基本内涵的相关培训。通过讲解混合式教学的发展历程和理念内涵,引导高中历史教师认识开展混合式教学的重要性。通过混合式教学的基本流程和操作,帮助高中历史教师明确混合式教学环节中师生需要共同完成的具体事项。二是加强教育信息技术实操培训。在提升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过程中,最关键的是帮助教师了解并熟悉相关教学平台及教学软件的使用。如钉钉、Edmodo等综合类教育互动平台,CourseMaker、录屏大师等微课录制平台,硕鼠、VideoDownloaderPro等视频下载平台,WondershareVideoEditor、绘声绘影等视频剪辑平台等。三是关注教师教学组织管理能力提升的相关培训。整合汇编高中历史学科混合式教学应用的优秀案例,迸发集体智慧,组织教师观看并认真学习,积极开展学习讨论和经验分享活动,引导教师及时分享自己在组织混合式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所遇到的瓶颈问题和所获得的经验感悟,努力探讨优化混合式教学组织管理能力的有效途径。
优化混合式教学实施的各项保障条件
线上教学培训方案范文6
一、制定构建“博・雅”阅读书香校园方案
为让学校充满热爱读书、勤于读书、乐于读书的学习风气,促使师生家长达成共识,利用校园可以利用的场地,成为潜移默化的教育基地,让学生在不知不觉间被熏陶,被教育,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将我校构建成“博雅阅读”书香校园,特制定了方案。
方案的实施分:1、教学楼文化。在教学楼顶继续沿用原“学校是收获幸福的地方”。2、楼梯平台做各班展示窗口。3、师生阅读经典文化。各教室前柱面张贴学生自主感言,每班四条,每学期更换一次。4、办公室文化。在各办公室粘贴具有各办公室特色的精彩语言。5、校园广播文化。精选各班朗读优秀的学生主持、播音。6、班级文化。由各班学生自主实施。7、操场文化。重点打造校园石头。8、食堂文化。在食堂厨房内增设“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温馨提示语。9、宿舍文化。在男女生宿舍外墙增设温馨语言各一条。10、健康文化。在心理咨询室专设“女生角”。
二、开展“我与阅读”系列读书成果展示评比活动
自项目实施以来,学校从学校实际出发,打造校园文化,班级文化,营造读书氛围,延长图书室开放时间,为师生读书提供便利条件,开展做读书笔记、手抄报、写读书心得、读书生活体验等活动,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努力让师生多读书。学校有两块巨石,好长时间以来,想在石头上做文章,书写几个大字,可大家各抒己见。在征得多方人士的意见,在两块巨石上写下了“博”“雅”“勤学”“励志”几个大字。旨在勉励师生要博采众长,勤学上进,磨砺意志,达到谈吐高雅。方案要求师生读书。要求师生读书之后要有感言,有自己理念。通过向全校师生征集感言,师生写下了自己对教育,对学生,对学习,对读书的种种见解,于是有了《“香港陈一心基金会”项目我与阅读之――师生感言集》。读书活动有序进行。为检验师生读书成果,学校组织开展“我与阅读”系列读书成果展示评比活动。评比按教师组和学生组进行。我将这些成果编辑成册《“香港陈一心基金会”项目我与阅读之――读书笔记集锦・教师篇》《“香港陈一心基金会”项目我与阅读之――读书笔记集锦・学生篇》。
三、撰写生活体验文章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跟踪学生在家庭的读书情况,我常利用节假日,到学生家里进行家访,并拍摄学生在家庭的读书情形。看到学生在家庭与父母共享读书的快乐,给爷爷奶奶读书读报,我感到极大的快乐。后来,我便分年级让同学们在作文中展示自己的感悟。1、我是这样读《 》(补足书名后再写作);2、当我第一次进入学校图书室时;3、我在家里是这样读书的;4、我为________读书报(横线上补足“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后再写作);5、我为________推荐《______》(第一条横线上补足“爸爸”、“妈妈”、“叔叔”、“阿姨”等后条横线上补足书名后再写作。《“香港陈一心基金会”项目我与阅读之――读书之感悟・教师篇》。《“香港陈一心基金会”项目我与阅读之――读书之感悟・教师篇》。
四、快乐读书,健康成长
开展了一年多的读书活动,迎来了为期两天的香港陈一心基金会“依托学校建立贫困民族农村社区学习资源中心的行动研究”项目经验交流与图书管理现场会在临沧举行,会场就设在青华中学。2012年3月20日,会议在临沧市临翔区教育局教研室组织下,参会人员先后到临沧市临翔区忙畔街道大文完小、大文中学、丙简完小、青华完小观摩读书活动。21日上午,参会人员在青华中学进行经验交流和图书管理培训。香港陈一心基金会顾问、澳大利亚教授jamesHenr对项目负责人和学校图书管理员进行了图书管理培训讲座。jamesHenr教授结合生活实际,讲述了读什么书,怎么读书、怎样读好每一本书等,深得与会者的好评。接着,与会者按“阅读活动的开展”“校本资源的开发”“图书管理”三个主题分小组讨论达成共识。讲座结束,来自临沧市耿马贺派乡、玉溪市见兴乡、昆明市寻甸县甸沙乡、昆明市盘龙区滇源镇及临沧市临翔区忙畔街道的与会代表作了开展阅读活动经验交流发言。会议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