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外贸经济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外贸经济论文范文1
(一)新兴经济力量发展迅速世界经济中三个主要的力量是美国、日本、欧洲,这三个部分的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3左右,进入21世纪后,其经济一直处于缓慢发展的状态。发达经济体由于在最初经济发展阶段起点比较高,因此导致了一系列问题,诸如,人口老龄化、经济空心化以及国内需求不足等,这些原因造成其经济一直处于低缓的状态,想要发展就需要外在因素刺激。但是,相对世界上其他的新兴力量,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阶段,根据相关统计研究表明,十年后,两者之间的经济力量将相对持平。
(二)多边贸易体系谈判进展缓慢当代世界贸易已经逐渐朝着贸易自由化方向发展,但是同样还存在保护贸易和自由贸易对立的情况。在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针对两者之间的问题组织了多次的贸易谈判,但是由于多方国家在很多问题上不能达到一致,致使贸易谈判一直处于僵局。虽然多边贸易体制的谈判一直处于僵局,但是贸易自由化、全球化并没有停止。目前,世界贸易组织仍就对服务贸易、技术转让、农业问题等问题组织谈判,进一步协调各个国家的立场,寻求一个良好的解决方法。
(三)双边、区域自由贸易相对活跃实现贸易自由化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实行双边、区域经济合作。双边区域经济合作主要从英国和法国签订的科博登条约开始。随着全球经济转型,近些年,在多边贸易发展缓慢的情况下,各国提高对外贸易合作的主要途径就成了双边区域经济合作。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参与了双边区域经济组织,诸如,欧洲、亚太以及北美成立世界上最大的经济组织、南美的安第斯共同市场等。
二、我国对外贸易战略选择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体制也在不断地改革,我国对外贸易规模也在不断加大。2011年时,我国对外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二位,其中出口额居世界第一,进口额居世界第二。在国际经济贸易发展下,我国应该制定符合国情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竞争力的提高。
(一)提高出口贸易结构和方式我国对外贸易战略一直都在不断的进行调整,但是从整体上看仍然是以出口导向为主的对外贸易方式,并且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出口贸易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出口贸易也依然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出口的产品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产品竞争力低、出口市场单一等。因此,国家需要对出口战略做出相应的调整,转变对外贸易方式,将对外贸易从数量取胜转变为质量技术取胜;对技术密集型产品在税收上应制定相关优惠政策,促进其较快发展等。
(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一个国家对外贸易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就是服务贸易,服务贸易发展水平不仅体现一个国家对外贸易的水平和竞争力,而且还能够体现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现代化水平。目前,我国的服务贸易呈整体滞后的情况,竞争力较低。因此,我国应该大力发展新兴生产型服务业,促进服务贸易整体竞争力的提高。提高服务产业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政府应该提供良好的宏观环境。主要可以提高对基础设施的建设规模,加强人力、财力以及技术投入,制定服务贸易综合发展战略措施,为传统服务业的技术改造创造有利条件。同时打破相关领域的垄断模式,提高竞争力,并且逐步完善服务贸易立法以及贸易管理机构。二是改善服务质量,优化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传统的服务业应该提高其服务管理水平,提高人力资源的开发以及劳动人员素质,促进自身服务能力的提高。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电信行业。电信行业主要的提升方式就是对外投资,实行跨国运营。二是保险、咨询服务等行业。这类行业在改善服务质量以及优化服务贸易出口结构时,主要应该结合国家政策,通过联合、兼并的模式进行行业重组,扩大自身发展规模,避免和禁止恶性竞争,提高服务管理水平。三是计算机以及信息服务行业。该行业应该充分挖掘出自身的发展优势,努力提高和完善自身服务水平。
外贸经济论文范文2
一、我国的比较优势在未来世界贸易中的优势将下降
在经济日趋全球化的今天,对外贸易被看作是提高效率与促进增长的重要手段,而不要仅仅被当作平衡国内市场余缺的不可缺少的手段;比较优势战略强调的正是对外贸易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入了比较优势战略的行列,取得了极大的成就。沿海地区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我国成了鞋帽、纺织品、箱包、旅游产品的世界头号生产与出口大国,而且在发达国家占有很大的市场。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在“六五”期间年平均增速12.8%,“七五”期间为10.6%,而“八五”期间则高达19.5%,连续多年保持外贸出口额增长速度高于经济增长速度的记录,从而使我国的外贸进出口总额自1978年到1997年间增长了13倍,同期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由第30位跃升至第10位。与此同时,经过20年的持续发展,199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8000亿美元,居世界第7位,而且将继续上升。如果按世界银行的购买力平均价格计算,我国的经济规模已达美国的40%,是当今世界上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的第4经济大国。这意味着我国客观上已走向大国经济,这从对外贸易规模的特征上尤其可以证实。首先,我国对外贸易总规模已超过3400亿美元,在“七五”计划末期已挤进世界贸易大国前15位。这15个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比利时与卢森堡合计统计)通常要占世界贸易总额的70~80%,因此国际经济组织和研究机构在分析、预测全球贸易走势时,都非常注意排名前15位的贸易国家和地区。1995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超过2000亿美元的国家和地区刚好有15个。以2000亿美元作为贸易大国的最低衡量标准,当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为2808亿美元,所以中国不仅完全有资格进入贸易大国行列,而且还是一个举足轻重的贸易大国。其次,出口供给能力与国内市场容量空前增长。若将中国的出口与东南亚及东亚地区进行比较,更能显示出中国较强的出口供给能力。1980年—1985年,中国的出口还处在起步阶段,与实现出口起飞的韩国和我国台湾相比,增长率和总量都比后二者低。1985年—1990年是亚洲地区出口的黄金时期,中国仅次于泰国,增长速度稍高于韩国和我国的台湾省,高于东南亚地区4国的平均数许多;1990年—1995年,中国出口在亚洲地区位居前列。总体上看,将1994年与1980年对比,中国的出口增长了585%。由于中国出口基数较大,到1994年出口的总和相当于东南亚地区4国的78%,而1978年这一比例为37%。所以10多年来,中国出口增长速度不仅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也高于增长较快的东亚、东南亚地区,这是人们所公认的,因而引致了全球贸易大国的普遍关注。
另一方面,进口能力迅速扩大。随着中国经济规模的扩大,其进口也迅速增长,进口额已超过东欧经济转型国家之和,也大于拉美两个最大的贸易国墨西哥与巴西的总和,从而成为全球最大的新兴市场。尤其重要的是,我国进出口意向开始左右或影响某些重要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而大国贸易不同于小国贸易的一个重要标志就在于大国的供求能左右国际市场价格。中国的经济规模决定了它对世界贸易的影响力,它的进出口量的变化会导致一些国际市场价格的不稳定。在出口供给方面,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供给国,左右全球此类产品供给国际市场价格的作用也日益明显。
在我国外贸具有大国经济规模以后,开始遇到一些特有的难题。首先,出口扩张难度增加。我国出口已突破1800亿美元大关,作为贸易大国的基数已经很大,如果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将意味着每年新增一个中等贸易国的贸易额,这显然是不容易达到的。其次,贸易摩擦加剧。随着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走了一条从资源性产品为主,到纺织品、服装和鞋类为主,再到低附加值机电产品为主的升级道路,基本与中国的比较优势战略相吻合。中国在十多年时间内由不起眼的贸易小国一跃而为贸易大国的变化,给原有的世界贸易格局以强大冲击。贸易伙伴国为保住其既得市场份额,对新崛起贸易大国加以歧视在所难免,因此我们今后将面临对处贸易摩擦长期化的局面。
第三,贸易条件趋于恶化。由于我国进口量庞大,经常引起大宗进口原料价格上扬,同时由于国际上劳动密集产品出口竞争日益激烈,再加上我国此类产品生产规模增长过快,引起此类商品价格逐年下降,这两方面的作用使得我国总的贸易条件趋于恶化。事实上我国目前在国际市场上面临的问题已经主要不是缺乏价格竞争力的问题,而是因价格太低或下降过猛而失去市场。所以任何可能导致出口商品价格大幅度下降的贸易措施发挥作用的余地将越来越小。更何况90年代以来中国与几个大的贸易伙伴之间均存在较明显的贸易顺差,出口商品价格的人为调整可能引致主要贸易伙伴的强烈反应乃至保护主义举动。
最后,劳动密集型产品优势难以为继。原因是:其一,我国国内劳动生产率增长缓慢,工资增长远远超过经济效益的增长,致使单位产品工资成本上升。其二,计划生育政策引起人口结构变化,目前中国年轻工人占工人总数的比例大致与其他亚洲大国(如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的水平相当。但二十年后这个比例将会远低于其他国家;同时老年人在社会中的比重会直线上升,这对低劳动成本依赖型产业将产生不利影响。其三,尽管发达国家劳动力价格较高,但由于其自动化积蓄越来越高,劳工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的比重将会大幅度减少,这样发达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在与发展中国家的同类产品的竞争中越来越处于有利地位。其四,虽然90年代中国在利用低成本劳动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从长期看,中国经济发展不能依靠于此。这种以低素质劳动力为基础的产业发展导向不可能一直维持国际竞争优势,产业结构的升级也难以进行,而且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产品的劳动力增值量将远远低于信息增值量,以低成本劳动密集为优势的国家将逐步失去发展的动力。
二、未来对外贸易在大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美国国际经济学家斯蒂芬·梅基认为,大国经济具有较小的对外贸易份额,对外贸易份额随国家经济规模成反比变化,即一国的幅员与经济规模越大,对外贸易在该国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份额就越小。他称此为对外贸易份额下降第一规律。库兹涅茨也以统计数据表明,在不同国家,随着人口的增加,其对外贸易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递减。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如果一个区域仅是弹丸之地则几乎所有的贸易都是对外贸易,如果把全球看作一个国家,则无外贸可言;其二,商品的运输成本越高,发生国际贸易的机会就越小,这样大国对本国供给的依赖程度越大。我国拥有广大的内陆地区,疆域辽阔,内陆地区与外界联系较小且运输条件较差,决定了我国的需求只能更多地依赖本国的生产,供给只能更多地依赖本国的消费,因而无法长期坚持较高对外贸易份额的比较优势战略。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以国家为分析单位,以国内贸易机会的完全被利用为前提来考虑一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因而,它没有可能分析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的关系。其实从各国的经济系统的运行看,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处于同一层次,总是同时发生和互相影响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共同构成了经济系统循环的一个环节。从供给方企业角度看,对外贸易和国内贸易没有本质的差别,都是企业实现其产品价值的最后阶段,是再生产得以维持和扩大的关键,企业也必须在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之间进行选择,因为出口和国内销售的总量反映了企业占有市场的大小。无论是国内贸易还是对外贸易,对企业来说,它们和生产活动一样,都不过是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手段,在二者之间的偏重取舍,均以是否有利可图为转移,所以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可以相互替代。这对于疆域辽阔,地区间要素禀赋差异显著,国内贸易尚有发展潜力的大国经济而言,特别具有现实意义。其一,国内市场的巨大会使其国内贸易量远远超过对外贸易量,国内贸易在经济发展中可发挥比对外贸易更大的作用;其二,国内地区间分工和贸易通过降低一国国内生产成本,可以成为提升其国际竞争力的一个来源;其三,有助于我们评价要素比较优势理论对于大国经济的适用程度,从而确立更适合国情的贸易战略。
大国经济国内市场庞大,国内贸易机会众多,主要依靠国内市场中的竞争,特别是地区间的贸易,也能够获得规模经济,提高竞争力。这使它们可以不必像小国那样过多地依赖国外市场,就能实现同样的经济发展。无论是地理疆域还是人口规模,我国都是可以划入大国经济行列的。按照以上论述,我国的对外贸易额也不能无限扩张,因为受体制等因素的影响,一些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没有竞争优势,不能成为出口产品。另外,我国总的经济规模比小国经济大得多,出口产品的绝对数量很大而外部环境所能容纳的很有限,并因而常常比小国更容易成为别国保护政策的作用对象。最后,国内市场巨大,出口所能带动的增长很有限,仅靠一种或几种产品出口量的增加就可获得显著发展的想法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科学的;依托国内市场,我国同样可以获得迅速的增长。
三、中国经济增长的源泉在于国内需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迈入快车道。伴随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对外贸易在国内经济总量中的份额逐步提高,外贸与经济总量增长也日益息息相关,海外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总体上在提高。目前,通常采用支出法来计算外贸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其公式如下:
外贸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拉动度=(净出口增量÷国内生产总值增量)×国内生产总值相对增幅
通过上述公式,既可求得外贸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拉动度(贡献度×国内生产总值相对增幅),亦可求得外贸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度(净出口增量÷国内生产总值增量)。支出法是从社会最终使用的角度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方法。一定时期的国内生产总值最终使用去向分为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和净出口三部分,将这三部分价值相加就是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其计算方法为:
国内生产总值(GDP)=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
上式中,最终消费是一定时期用于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的货物与服务的价值;资本形成总额是同期用于固定资本形成和存货增加的价值之和;净出口是同期货物和服务出口价值减去进口价值后的净额,在国内生产总值核算中,它是一个比外贸进出口差额宽泛的概念。所以,经济增长有赖于最终需求的扩大。最终需求由上述消费、投资、净出口和存货增加四部分组成。通过深入分析可以发现,在这四部分中,消费和净出口可以说是最终需求,而投资和存货增加则是相对意义上的最终需求。这是因为,投资的结果是扩大后备生产能力从而满足更多的消费或净出口需求,如果没有消费和净出口的扩大,投资的扩大只会形成更大规模的闲置生产能力。存货增加要计入国内生产总值,通过扩大库存的确也可以提高经济增长速度,但这其实是表面现象,因为存货增加意味着资金占压,将导致成本上升,盈利减少,是一种被动的投资行为。根据上述一系列公式,可以计算出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初步结果。(见下表)
总需求结构及各种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度
年份各种需求占GDP比例(%)各种需求增长对GDP增长贡献(%)
消费固定投资存货增加净出口GDP增长固定投资消费存货增加净出口
197862.129.88.4-0.311.7
197964.328.37.9-0.57.61.256.170.31-0.13
198065.429.06.0-0.37.82.735.83-0.830.08
198167.525.66.70.25.2-0.974.950.830.39
198266.327.24.91.79.13.725.09-0.941.24
198366.228.14.90.810.94.017.100.54-0.75
198465.529.74.80.015.25.829.420.66-0.69
198565.530.28.5-4.213.54.388.833.42-3.13
198664.630.67.4-2.58.82.915.160.020.71
198763.231.84.90.111.64.526.38-1.181.87
198863.731.45.9-1.011.33.417.391.13-0.63
198964.126.410.7-1.14.1-0.662.782.06-0.08
199062.025.89.32.83.80.811.66-0.091.43
199161.827.97.42.99.23.755.530.420.33
199261.732.25.11.114.27.368.69-0.80-1.06
199358.537.65.8-2.013.57.296.611.09-1.49
199457.835.85.11.312.63.877.030.391.31
199558.134.26.01.710.52.946.251.000.31
199659.233.65.12.19.62.936.27-0.040.44
199758.833.83.83.68.83.104.89-0.871.69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摘要1998》按现价计算。
外贸经济论文范文3
一、贸易顺差与经济增长“负相关”论的来源
要评价贸易顺差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必须用支出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贸易顺差与经济增长“负相关”论的得出,正是缘于此。支出法是从需求角度将一国由政府、企业和居民等经济行为主体在一年期间通过不同经济活动的最终支出额作为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其公式为:GDP=C+I+G+(X-M)。由“总支出=总产出”原理出发,外贸对GDP增长的贡献即为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通常采用净出口贡献度和净出口贡献率两个指标来衡量,公式如下:
净出口贡献度=[(X-M)/Y]×100%
净出口贡献率=净出口贡献率×[Y/Y]×100%
根据以上公式,可计算出1979~1998年我国外贸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各项指标(表1)。计算结果可以看出,贸易出现逆差的年份,大多经济增长较快;而贸易顺差则大多对应着经济增长速度趋缓。如1985年和1993年,贸易逆差分别达448.9亿元和701.4亿元,经济增长却高达13.5%,同期净出口贡献率分别为-3.4%和-1.5%;1997年贸易顺差达3347.0亿元,经济增长仅为8.8%,同期净出口贡献率为3.1%,等等。如此看来,上述学者的观点似乎成立。但是,检验“贸易顺差悖论”是否存在,我们还必须检验支出法的理论依据——凯恩斯主义模型。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各期,其中净出口贡献度和净出口贡献率依据上述数据计算得出。
二、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凯恩斯主义模型
自1929-1933年大萧条以来,宏观经济学就一直面临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等问题的困扰。凯恩斯革命使有效需求不足理论一直占据战后几十年的主流。尽管不时受到其他学派的批判和攻击。凯恩斯主义自身也在不断发展,但其理论假设始终未变,即经济处于“凯恩斯区域”——供给曲线平坦(有弹性)的部分,也就是社会上存在着大量闲置资源和过剩的供给能力,而总需求(有效需求)相对不足。因为它始终符合战后西方国家经济的实际——经济处于需求约束型状态。按照“总支出总产出国民收入”恒等式,国民收入的增加取决于总需求的扩大。宏观经济学的任务就是研究如何刺激总需求,扩大总支出,以最终刺激国民收入的增长。
正是为了解决需求约束型经济下均衡产出(收入)水平决定问题。收入-支出分析法有以下两条固有的前提:(1)经济中存在超额生产能力,即经济运行在供给曲线的平坦部分,这时总支出决定产出水平;(2)在整个分析过程中,价格水平是固定的。
根据国民收入-产出恒等式,用收入-支出法分析外贸与国民收入的关系时,我们首先作如下假定:(1)在上述总需求因素中,净出口为唯一变量,其它因素均视为常量;(2)不考虑汇率波动;(3)经济在初期处于贸易平衡的均衡产出状态。
如图1(a)所示,DD代表国内需求(Domesticdemand,C+I+G),ZZ代表对国内商品的需求(Demandfordomesticgoods)。在初期,经济在A点处于均衡状态,其产出水平为Y,此时贸易平衡,净出口NX为0(图1(b))。在给定产出水平的情况下,出口的增加即外国对国内商品的需求增加,从而ZZ会上移至ZZ′,总需求的扩大通过对外贸易乘数,最终导致国民收入的增加,由Y增至Y′。所以,净出口与收入呈正相关关系。
以上收入-支出法考察的仅是净出口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在分别引入进、出口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时,凯恩斯主义模型有如下假定与结论:
1、出口需求是外生变量。在开放经济的大多数凯恩斯模型都假设出口量与国民收入无关,它主要取决于外国的收入水平、本国商品与外国所生产的商品的相对价格、外国人对本国商品的偏好以及本国汇率高低。
2、进口则是国民收入的增函数,随收入的增减而同向变化,同时它也受国内对外国商品的偏好、相对价格、本国汇率等因素影响。
3、出口、进口与国民收入关系的不同会影响净出口对收入的作用。这是因为,假定出口不变,随着收入的增加进口也会增加,二者的关系可用边际进口倾向来衡量,边际进口倾向同时也表明从经济增长额中溢出来变成进口的“漏损”使贸易收支恶化的程度。这种变为进口的漏出量会缩小乘数值和减弱增加的支出对国民收入最终变动的影响。
4、因此,如果外部需求没有变化,那么净出口反过来也会成为国民收入的减函数:随着产量的提高,进口会增加而出口不受影响,导致更低的净出口。综合起来,净出口与国民收入之间就会出现NX—Y—M—NX—Y的情况,所以扩大外需确保出口不下降,才能保证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
三、供给约束型经济条件下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通过对外贸与经济增长的收入-支出分析,我们从凯恩斯主义模型中得出了贸易顺差与经济增长的正相关性。那么,实践中为什么会出现相反结论呢?问题就在于支出法。收入-支出法运用的假定前提决定了该分析方法仅在需求约束型经济下适用,不能涵盖我国20多年来宏观经济运行的全过程。
我国直到1997年才逐渐进入供大于求的需求约束型经济,在此之间则一直是资源短缺、市场上商品供不应求的供给约束型经济。在该经济中,相对于较低的供给能力而言,总需求处于较高水平并且有充分弹性,所以在无资源闲置和供给过剩的情况下,总需求的变动不会引起收入的变动,而只会引起价格水平的大幅波动。因而,国民收入的提高取决于供给能力的改善,国民收入是供给的函数。如图2所示,若增加需求,AD向右上移至AD′,收入不变而价格水平上升;若将供给曲线向右移至AS′,则国民收入由Y增至Y′,价格略有下降。
因此,在由供给来决定收入的供给约束型经济下,净出口需求难以客观地反映外贸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二者的关系必须结合进、出口对供给的影响角度来分析:
首先,进口依然是国民收入的增函数。但在供给约束型经济下,进口不再是“漏出量”。进口国内短缺的投资品和消费品可平抑国内上涨的物价;同时,进口资本品会产生类似于支出乘数的乘数效应,扩大本国供给,引起国民收入倍增。
其次,出口具有内生性。在短缺经济下,一国出口并不是因为本国供给能力过剩所以寻求国外需求,而在于出口创汇以增强进口能力,支撑和扩大进口。因为一国不可能在贸易收支持续恶化的情况下扩大进口。因而出口内生于进口而又受到本国国民收入水平的制约,出口的扩大有赖于国民收入的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说,出口也是国民收入的增函数。影响出口的因素则有出口商品在国内市场供求状况、外国国民收入、相对价格、汇率及偏好等。
因此,进口增加国内供给,出口减少国内供给(增加国外供给)贸易逆差就是本国供给的净增加,贸易顺差即是本国供给的净减少;前者会引起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后者则会导致国民收入水平的降低。反过来,国民收入变动也会引起贸易收支的改变。因为出口与进口均是国民收入的函数,贸易状况就取决于边际出口倾向与边际进口倾向的对比;若前者大于后者,贸易收支状况呈顺差,反之则呈逆差。
四、结论
1、从1979年到1996年,由于我国总体上处于供给约束型经济,在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拉动上,进口发挥的作用大于出口。贸易顺差与国内生产总值呈“负相关”恰好从供给角度证明了这一点。具体表现在:
第一,从1979年至1996年,我国进出口贸易平均速度大于国内经济平均增长速度,而进口贸易速度又大于出口贸易速度。1979~1988年我国GDP增长率平均为13.7%,进出口总额平均增长23.7%,其中进口为23.8%,出口为23.6%;1991~1996年以上四项指标分别为21.8%、22.3%、22.6%和21.9%(由于1989、1990年国内国际环境因素变化,我国外贸与经济增长波动较大,与其余各年水平相差显著,故本文将1979~1996年分为1979~1988和1991~1996年两阶段,舍去这两年并不影响总体水平)。这一事实反映了在该阶段,由于我国国内市场需求巨大而工业供给能力不足,加之价格关系尚未理顺,我国经济在总体上面临着商品短缺、通货膨胀的压力。在该阶段可供出口的大都是内外市场都需要的资源型产品或初级产品(,1999)。在此情况下,更高的进口速度在平抑物价和缓解国内生产瓶颈及增强出口能力方面提供了支持。
第二,18年来,在我国外贸依存度不断提高的同时,进口依存度平均水平始终大于出口依存度平均水平。外贸依存度由1979年的11.2%提高至1996年的34.8%,其中1979~1988年进口依存度平均水平为9.9%,出口依存度平均水平为8.6%;1991~1996年两项指标分别为17.8%、18.8%,但1979~1996年分别为13.0%和12.6%。这说明在我国国民经济运行中,进口总额占GDP的比重大于出口,即在我国对外开放、参与国际分工程度不断加深的进程中,进口比出口起着更重要的作用。
第三,平均边际进口倾向大于平均边际出口倾向。1979~1988年两指标分别为15.0%和14.3%,1991~1996年分别为19.0%和18.7%。这表明,改革开放18年来,我国GDP的增加额中一直更多地用于进口以增加国内对资本品和消费品的供给能力,而不是用出口以刺激总需求,我国供给约束型经济形态尚未改变。利用“进口的GDP增长弹性”指标也得出了同样结论(陈家勤等,1999)。
外贸经济论文范文4
摘要:技术和技术创新对当代的国际贸易已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一点得到了广泛的共识。各国都把技术创新作为提升本国对外贸易竞争力的最有力的武器,使本国能够从国际贸易中获得更多的利益。本文就技术创新对我国对外贸易竞争力的影响作了分析。
关键词:贸易;竞争力;因素
中国加入WTO以来,宏观经济和对外贸易都增长迅速,整体经济贸易形势继续了多年来的良好态势。但是,在普遍乐观的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隐藏在这种良好态势后面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比如经济增长方式的单一,以高投入低产出为特征的经济效益低下,贸易方面的出口产品附加值偏低,对外贸易条件恶化,以及频频遭受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等都在困扰着中国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影响我国对外贸易竞争力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性的贸易壁垒
技术性贸易壁垒指一国或一个区域组织以维护国家或区域基本安全、保障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动植物健康和安全、保护环境、防止欺诈行为而采取的一些强制性或自愿性的技术性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出口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对市场准入上的影响,即达不到设定的技术标准,就不能顺利的出口;另一个是对产品竞争力的影响。企业技术、环保及为改善工人劳动条件的投入都直接增加了产品成本,企业要获取相关认证的费用也相应增加了企业的成本,从而丧失了产品价格优势,削弱了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2知识产权贸易壁垒
贸易中关于知识产权的纠纷很多时候是包括在技术性贸易壁垒之中的,但是在这里我们单独把它拿出来讨论是因为与其他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相比较,它有其特殊性,而且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会对中国的外贸产生非常大的影响。知识产权壁垒是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名义下,对含有知识产权的商品,如专利产品,贴有合法商标的商品,以及享有著作权的书籍、唱片、计算机软件等实行进口限制;或者凭借拥有的知识产权优势,实行“不公平贸易”。中国屡遭国外知识产权的调查,严重的影响了中国产品的出口。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中国同发达国家技术差距的不断缩小而造成的出口对其国内产业的威胁的不断扩大,另一方面是我们同发达国家真实技术差距的存在。
产品附加值通俗的讲就是指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从原材料到成品的过程中所凝结的技术、创新、人力劳动、品牌和附加服务等价值的增值。它与产品的价值增值链的长度,技术含量,创新程度,附加服务的质量和产品品牌价值等有很大的相关关系。日本经济学家关志雄先生的“附加值”理论告诉我们:在一个产品的业务链上,组装的附加值最低,研发的附加值最高;中间值的生产虽有技术含量,也会慢慢递减,而到了销售和售后服务,附加值会随之高涨起来,因为它有品牌和健全的售后服务体系。由此可见,在组装的上游,是技术、信息与知识;在组装的下游是包装、销售及服务。而在产品的中游组装阶段,是廉价劳动力在创造财富.中国的出口产品基本上集中在初加工的产品、棉纺织品和机电产品上,这些产品的技术含童低,加之中国的国际名牌少,尤其是机电产品甚至包括高新技术产品都是处于产品的中游组装阶段,这是中国利用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的结果,但是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中国出口产品的附加值低,出现所谓的“丰产不丰收”现象。这主要是由我国技术能力低所导致的。
3贸易条件恶化
贸易条件是指一国的出口商品价格对其进口商品价格的比率.当这个概念用于两种以上商品时,它的定义则是出口商品价格相对于进口商品价格的一种指数量值,也可以解释为出口每单位商品所能购买进口商品的数量。贸易条件恶化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最早.由阿根廷著名经济学家劳尔•普雷维什在1949年5月提出,他在一份题为《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及其主要问题》的报告正式提出了“贸易条件恶化论”,认为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的贸易条件存在长期恶化的趋势。他指出,在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体系下形成的“中心—”体系从一开始就是不平等的,滋生了一些不利于国家初级产品贸易条件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技术进步利益的不平等分配,贸易周期运动的不平等影响,发展中国家不利的产品需求条件和世界经济中心的低进口数。
4贸易竞争优势将受到更大挑战
目前中国最大的比较竞争优势就是处于各层次的廉价的劳动力,也就是说中国不仅有廉价的简单劳动力,还有相对发达国家廉价的熟练劳动力、技术人员和高级技术人员。从本质上来讲,中国现在正是在利用这一竞争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但是,这一优势能够持续多久呢?也就是说廉价劳动力优势是否能够成为中国经贸发展的持续竞争优势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虽然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廉价劳动力还能够作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这是因为中国有着广大的农村人口,可以不断的向城市输出廉价劳动力,但是城市的资源是有限的,其人口的容纳程度也是有限的,目前已经出现了大城市综合症,而且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并不十分迅速,因此有可能农村人口的输出在一段时间之后会放缓直至停滞,在那个时候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将会不断的上升,而随着新的开放国家,比如印度加入国际分工,中国的廉价劳动力竞争优势将会逐渐削弱。
5结束语
总之,中国现今和以后还会遇到同样的问题。因此,没有技术创新就很难继续缩小同前方国家的技术差距,而后方国家则会更快的缩小同我们的差距,表现在贸易上,就是竞争优势的削弱和贸易竞争优势受到更大的挑战。我们只有技术创新,掌握有用自主专利权的技术,才能在对外贸易上取得有利地位。
参考文献:
[1]李平:《论国际贸易与技术创新的关系》,载《世界经济研究》,2002年第5期.
[2]宋健学、赵新刚、刘虎兴:《关于我国技术提升和贸易发展的思考》,载《中国软科学》,2002年第1期.
外贸经济论文范文5
关键词:项目驱动式教学;中国对外贸易;教学效果评价
一、引言
“中国对外贸易”是我国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将其设为该专业的必修课或选修课。该课程以我国对外贸易的理论、政策和实践为研究对象,具有理论性、政策性和发展性的特点。该课程的传统教学方法是教师讲授法。在教学实践中,单一地使用“讲授法”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这种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采取传统的授课方式,即使此门课的课程内容能跟上我国外贸发展的形势,学生掌握的也只是我国外贸发展的现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得到提高,当他们毕业后从事相关工作时,会发现对现实的贸易问题不知从何入手解决。因此,该课程的教学方法迫切需要进行改革。针对“中国对外贸易”课程的特点,众多院校都进行了相关教学改革。如东北财经大学的李辉把专题式教学应用于“中国对外贸易”课程教学中,包括专题教学课程体系的设计、课程内容的设计、专题教学方法的设计、专题教学手段与考核评价方式五个环节,目的在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又如新疆石河子大学的唐勇和陈砺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学生对理论性较强的知识进行深入探究,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2]南京大学、南开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大连民族学院等高校也分别对“中国对外贸易”课程教学体系进行了改革。20世纪八九十年代,西方一些发达国家高校就已开始运用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它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言堂”的现状,较好地解决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问题,融知识、能力、素质教育为一体,是培养综合型、应用型人才的一条很好途径。目前,国内很多高校在不同课程的教学中均尝试运用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例如,郭雪峰在“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中采用了该教学方法,以教学项目为主线来组织教学内容、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并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再如,刘波等指出了当前高校计算机教学的误区,结合授课对象的特点和实施项目驱动式教学所需具备的条件和要求,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采用了该教学方法。[4]
二、项目驱动式教学的实施
从各个高校在不同课程教学中应用项目驱动式教学法的实践来看,该教学法在实践中的教学效果受到课程特点、学生和学校的支持与配合、教师的科研和教学能力、学生的学习基础等的影响。因此,针对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特点以及“中国对外贸易”课程在专业课程中的定位和性质,需要探索出适合我校该课程的项目驱动式教学法的具体实施方案,以进一步促进“中国对外贸易”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我校自2004年开始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生开设“中国对外贸易”课程,目前该课程为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设置的专业选修课。该课程研究内容决定了课程理论性较强,且伴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正持续更新和发展。因此,自2005年开始,笔者就不断探索该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形成了该课程教学中讲授法与项目驱动式教学法相结合的模式。笔者在“中国对外贸易”课程中应用项目驱动式教学法的具体过程如下:
(一)教学内容结构的调整
利用32学时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基本理论和方针政策等知识点进行讲授,8学时开展项目驱动式教学,分别设置了农产品贸易和区域经贸关系两个方面的项目。项目具体名称根据授课学期的中国对外贸易前沿热点问题进行确定。
(二)项目驱动式教学在“中国对外贸易”课程教学中的实施
学生通过教师设置的各项目,学会在项目小组中分工合作、对项目研究的整体方案的设计、文献数据等资料的查找、数据的分析、图表的制作、项目研究成果汇报PPT的制作和课程论文写作等。在各项目组开展研究的过程中,教师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微信群或QQ群等平台对学生遇到的问题及时进行指导和帮助,课堂成果汇报时教师和其他小组同学可以提问展开讨论,最终由教师对各组成果进行评分和点评。因选修“中国对外贸易”课程的学生大多为大三学生,即将要开始课程论文和毕业论文的写作,然而由于学生没有学习过经济论文写作,且对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规范及查阅文献数据的途径等掌握很少。因此,教师在实施项目驱动式教学法过程中,使之与课程论文、毕业论文写作相结合,在指导学生进行项目研究的过程中教授学生论文写作的基本方法和规范等,为学生后期课程论文写作和毕业论文写作打下基础。
(三)项目驱动式教学效果的评价
项目驱动式教学效果的评价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授课学生进行调查,从而了解项目驱动式教学法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同时,结合教学效果的评价,不断进行教学法的改进。从近年来所教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反馈结果看,项目驱动式教学法能较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查找文献、数据、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规范制作Excel图表、制作PPT以及课程论文写作的基本能力得到了提高;学生通过参与到项目学习的整个过程,其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团队协作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三、项目驱动式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项目驱动式教学在“中国对外贸易”课程教学的应用中遇到了如下问题:
(一)授课内容需不断调整和更新
“中国对外贸易”课程传统的授课方法是以教材为依据,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这种教学方法不能很好地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加之教材内容总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不能让学生及时掌握最新热点问题。因此,采用项目驱动式教学法首先要对授课内容进行调整和更新,压缩部分理论内容,增加项目驱动式教学的课时。
(二)项目驱动式教学的课时少问题
项目驱动式教学在实施时只安排了8个学时的课时,最多只能安排两个项目。因此,需要适当增加项目驱动式教学的课时量,让学生能参与更多的项目研究。
(三)选课学生人数多,项目分组人数设置的问题
目前,每学期选修“中国对外贸易”课程的学生人数在130人左右。如分组过多,学生汇报项目研究结果需要较多课时;如减少小组数量,则每组人数又过多,不利于项目的开展。
(四)传统的成绩考核方法需改变
传统的成绩考核以期末闭卷考试卷面成绩为主,对学生课下学习过程考查比较欠缺。项目驱动式教学需要学生课下花较多时间查阅文献和数据、进行小组讨论、制作PPT以及项目论文的写作。因此,需要增加平时成绩所占比重,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才能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效。
四、项目驱动式教学的改进措施
(一)调整与拓展原有授课内容
授课内容包括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基本政策、中国对外贸易管理制度(法律制度、关税制度、海关管理制度、贸易促进制度)、对外贸易关系、农产品贸易等专题。教师讲授专题内容前启发学生先自学,教师重点讲授难点,并多结合案例或实例进行分析。项目驱动式教学是以基本知识点为基础开展的。
(二)增加项目驱动式教学的课时数
由原来的8个学时增加到20个学时,设置农产品贸易、区域经贸关系、贸易争端等方面的项目,具体项目名称结合每学期中国对外贸易中的热点问题制定。
(三)每组人数控制在7人以内
目前,选修“中国对外贸易”课程的学生人数较多,一般在100人以上。那么,一个项目的分组数量就会在20组以上,汇报项目组的成果需要较多的课时,且先汇报完成的组到最后几个组汇报时学习的积极性会大大下降。因此,建议5个行政班选修该课程时,分为两个教学班来授课,每个教学班人数控制在70左右,每个小组7人左右。
(四)对评分量化标准进行细化
成绩考核方面,笔者已经从研究方案设计、数据来源可靠度、图表规范性、数据统计分析的准确性、PPT制作、成果陈述的条理性及回答提问的准确性等方面对评分量化标准进行了细化。同时,期末试卷题型及分值也应进行相应改革,以主观题为主,主观题占总分的60%,客观题则占40%,主观题以分析中国对外贸易热点问题的材料分析题为主,重在考核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外贸经济论文范文6
1 宏观经济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经济在快速的增长,为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做了很大的贡献。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很大的隐患。
1、宏观经济的发展速度在逐渐变得缓慢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宏观经济已经进入一个缓慢发展的阶段,不能做到与时俱进。而经济增长的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家的经济增长状况,这就表明我国的综合国力提升速度在放缓,不利于我国的经济发展。
2、宏观经济的结构不合理
经济结构可以从很多方面来进行划分,我们常说的经济结构指的是国家的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在我国,农业所占比例大约为10%,工业所占比例为50%,第三产业所占比例为40%。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来说,第三产业的比重明显要小很多。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会导致经济结构的不合理,因此要积极发展第三产业,调整经济结构。
3、经济的驱动力较为单一
从目前来看,我国经济的驱动力还较为单一,其主要表现在经济的增长大多依靠投资和外贸,没有足够的消费力量来拉动经济的增长。这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消费驱动完全不同,而投资以及外贸驱动的经济模式弊端也在不断出现,例如产能过程、环境污染、经济波动大等问题不断涌现。
2 宏观经济的发展前景
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前景可以从短期以及长期两个方面来看,短期看来,我国宏观经济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宏观经济速度还会维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位置,但是增速会放缓,预测将维持在百分之七左右。短期来看,经济发展的质量依然不会有较大的提升,在经济发展速度不降的压力下,要想实现经济转型,将以往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颠覆显然是不现实的。长期来看,我国宏观经济速度将会逐年回落,预计会在10年以后稳定在5%左右,因此我国经济规模可能会在2050年左右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
在未来的几年到几十年时间内,我国经济的质量会得到很大的改善,经济效益会大大的提升,产业的结构也会更加合理,宏观经济不再仅仅依靠资源来推动,而是靠国民的智慧。大约在五年之后,我国将成为人力资源强国,人力资源将谁我国宏观经济的最大源泉。从长期来看,我国经济上也存在一定的不利因素,目前我国的老龄化现象较为严重,过一段时期会出现人口数量下降的现象,虽然是短暂性的,但对经济会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此外,我国人口的减少可能会造成市场规模的萎靡,对产品的需求会大幅度的减少,这将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负面的影响。
3 宏观经济发展的路径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对于宏观经济的发展,最重要的是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社会在不断的进步,时代正在不断的变革,经济的发展方式也必须与时俱进,跟随时代的发展。因此,未来宏观经济要想实现持续健康的发展,必须要进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这也是近年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成为中央政府一项重要工作的原因。我国应尽快实现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实践证明,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本身并不具有可持续性。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点在于加强科技创新,让科技引领经济发展,从而确保我国经济发展本身所具有的可持续性,减少粗放经济发展模式对于资源以及环境的危害。
2、采取措施扩大内需
从目前来看,我国社会的总需求存在不足的现象,对于这种现象,国家需要从各个方面去提升社会消费能力,促进宏观经济的发展。首先,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社会保障体系,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使我国目前储蓄过高,消费不高的情况得到一定的缓解。其次,国家在未来应将通货膨胀的降低作为一个重要的工作任务,这样能够保证居民的收入增长少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当人民的收入提高,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小,生活水平也会随之提升。最后要尽快解决目前房价收入比过高的问题,当前我国群众收入的平均水平整体还不高,对于买房存在很大的问题,大多因为房价过高而选择租房,尤其是年轻的一代,这就制约了人们消费能力的提升,威胁到经济发展的基础。
3、调整宏观经济结构
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存在不合理现象,工业所占比列较高,而第三产业所占比列过低。如果按照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的比例,第三产业将会是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增长点,如果说第二产业主要是依靠投资形成的,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发展在我国已经是弊端频现,产能过剩、重复投资问题严重,那么第三产业就是依靠消费拉动的,通过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国内的消费需求,可以减少我国经济的外贸依存度。因此,我国未来应该进一步的调整产业结构,运用科学技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为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平衡创造更加有力的条件。
4 结束语
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的发展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宏观经济遇到很多不稳定的因素,增长速度在逐渐放缓。但就目前的状况来说,这些因素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制约有限,在给经济带来挑战的同时也是一个很好的机遇。因此我国要根据经济发展的现状,利用自身的优势,破除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使我国经济在未来的时间里能够很好的发展,从而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参考文献
[1].当前的宏观经济走势和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前景[J].中国地产市场,2002,(8):4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