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村改革创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村改革创新范文1
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与金融息息相关,长期以来吉林省的金融改革与创新的滞后制约着吉林省农村经济的增长。在农村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寻找出金融改革与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完善是建立吉林省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完善金融体系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
吉林省;金融;改革;创新
在国家经济发展的宏观政策导向及调整下,吉林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一直致力于新型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农村金融是保障农村经济增长发展的关键,是全面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条件[1]。如何应对广大农民的资金需求,以及如何在金融改革与创新过程中不断解决所面临的实际问题都是全面推进吉林省农村金融组织机构的改革与管理创新所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1吉林省农村金融改革与创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现有的农村金融组织结构不完善
在我国未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时,只有中国农业银行在乡镇设立了相应的农村金融机构,而其他诸如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均未设立,也很少提供农村金融服务业务。随着我国加大“三农”建设的推广及发展力度以后,这些银行便积极的参与到农村经济大开发过程中来,逐步的从城市走向农村,在乡镇网点机构的布设、农村金融业务的增设上都有所增加,但受制于银行的获利和风险问题,这些网点和业务范围都极其有限,不能完全满足农村金融建设的实际需求。我国虽然在不断加强农村金融建设,很多金融机构都开通了农村金融业务,而其发展时限有限,组织机构、网点分布和业务数量、服务质量等方面难以符合广大农村金融的实际需求[2]。
1.2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受阻
政策性农业保险是保障农村金融发展,抵抗自然灾害带来损失的一项重要举措。自然灾害往往会对农民造成巨大的经济收入损失,而农业保险可以将这一风险损失降到最低。吉林省近年来一直在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但收效甚微,一方面是因为农业保险补贴费用低。国家保赔补贴损失的25%,省级保赔补贴损失的25%,县级至少要承担30%,这样将会造成县级组织投保的积极性降低,无法有效的大面积的推广农业保险制度[3];其次,当较大规模的自然灾害发生时,造成的经济损失将是无法估量的,不论是对政府还是对农民来说都难以承担。加之农民的投保意识薄弱,农业保险知识匮乏也是阻碍农业保险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1.3农村金融机构收益偏低
由于有国家政策的规定及农民收入水平的限制,从事农业信用贷款的机构给农民发放贷款时定制的利率比较低,同时贷款的期限也比较短,难以有较高收入的贷款收益。农民的信用度不高且可抵押担保贷款的物质也比较少,获取的农贷数额比较有限,这些因素会造成金融机构不乐于为农民办理农业贷款,这种恶性循坏进一步降低了金融机构所能获取的利益,使得农村金融改革和创新发展缓慢。
2解决吉林省农村金融改革与创新发展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2.1深化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
深化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是推动农村金融改革与创新发展的重要手段,这就需要建立健全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组织机构和职责权限。对此可以全方位实行理事长、主任、监事长的“三长”分设制,实现所有权力、监督权力、经营权力“三权”分离,并以此为基础梳理产权关系,健全信用合作社的法人管理结构,继而把信用社建设成一个经营独立、约束力强、盈亏自负、风险自控的市场主体,从而全面提升信用社的支农能力和发展潜力。
2.2继续推进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建设
吉林省的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现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想在此基础上继续保持金融改革与创新的不断发展,就要继续推进金融组织的建设工作。对此,吉林省政府可出台相关的政策进一步开放吉林省农村金融市场,保证所需的农村金融发展资金的有效流入。在资金满足的基础上,加强风险的分析及预测,努力让多种经济主体为“三农”服务,成立形式多样的、不同所有制的金融机构。乡镇银行金融组织是发展农村经济的首要门户,乡镇银行自设立之日起就受到了广大农民的信任和支持。乡镇银行可以积累更多的社会资源和资金,同时能保证这些积累的资源能有效的流入到广大农村中去,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资本留置的问题,带动了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加快农村金融机构创新与发展的节奏。
2.3完善农业风险补偿机制
健全完善的农业金融保险体系是进行吉林省农村金融改革与创新发展的重要保障。想要发展农村经济首先需要有一个完善的风险保障体系。吉林省现阶段存在的与农业发展、农民息息相关的险种主要有:农业保险、失地保险、农民人生财产保险等。除此之外,为保障吉林省农村金融改革和创新还应健全互助合作保险与商保等业务。在险种齐全的情况下要考虑提高风险补贴比例或风险补贴费用。这些风险补贴资金可由中央财政部门承担,减少乡镇、县级政府所承担的财政压力。中央财政部门和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地方农业风险的特性设立专项风险补偿金,应急于发生的巨大自然灾害。如此不仅提高了降低巨灾损失的能力,也大大加快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推进步伐。再保险是可以有效抵御风险的防范机制,而在我国此类保险机制还未建立健全。据此,我国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再保险机制,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进行制定和设立,这样可以降低当巨大自然风险来临时保险公司承担的压力,有利于推广农村金融的改革与创新。
作者:姜仙女 单位:长春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刘锡良.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创新研讨会观点综述[J].西南金融,2005,(10).
农村改革创新范文2
一、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1.在金融市场中农村家庭的参与率低、贷款意识不足
根据2015年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发现,2015年我们国家农村只有45%的家庭有存款的账户活动,这数据和前几年相比,未有明显变化。有定期存款的家庭只有11%,相比2014年下降了两个百分点。参加股票的有1%,这一比例有所上升,可能是受到全民参股的影响。在金融资产配置方面金融资产占到农村家庭总资产的比例的5%,与城镇家庭相比低了3个百分点。而且农村金融资产一般是以定期存在为主,占到金融资产总净额的56%。我们国家的农村家庭金融知识非常不足,且金融知识指数与城镇家庭的51相比,低了19个点,只有30左右。
同时,根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有63.4%的农村家庭未向银行申请信贷,一般情况下他们的贷款需求是通过民间借贷来实现的。事实上,向银行提供贷款需求的家庭当中,至少有10%的家庭会被拒绝。所以我们国家向银行的贷款意识不足,还是以自筹资金为主来解决问题。
2.农村信贷与三农问题有所偏离
发展农村信贷的目标就是为了解决农村、农民、农业的三农问题。根据调查,我们国家的贷款内容如下 :
从2010年到2015年,农村的贷款增长速度有所加快,五年内增长了近3倍,年均增长速度超过了20%,农户的贷款余额增长3倍,年均增长率超21%。但是,涉及到农贷款在农村的贷款占比例仍低于50%以下。从这里可以看出,不管是农户贷款或是农业贷款其占比均不高。
所以我们国家大部分农村信贷都转向了非农业人员以及非农民产业。根据相关统计显示,2014年的农户贷款占比为27.3%,农业贷款占27%。与前一年的数据相比,2015年的农户、农业贷款数据比例有上升但比较仍不足。所以我们国家金融机构的信贷有一大部分投入了非农产业或是非农民的贷款人的手中。
二、新时代下农村金融改革的创新策略
1.大胆创新贷款担保新方法
信贷在创新方面需要跟上新时期的不乏,在产品、业务方式方面要不断创新。加大信贷产品的开发勇,一步一步构建起包含城乡、优惠大众的信贷产品的机制,积极、创新开发“适合型”的新型品种以及有关服务。重点开展服务方式的创新、抵押担保制度等等。探究开展林权、农户宅基地、仓储等使用权,农民土地、养殖户水域等等以抵押贷款有效法。同时,也可以适当开办留守妇女、农村青年、大学生村官、大学生创业贷款以及受到表彰的先进人物、信用示范户等信誉担保贷款直通服务,推出联合贷款、社团贷款、农民专业的合作社侍、专业大户贷款、农场贷款、林业贷款、渔业贷款、茶叶种植贷款等等特色的支农产品。同时,还要拓展保险、代收、理财咨询等中间业务,最大限度帮助农民优化理财观念,同时还要更新他们的消费观念。
2.创新优化三农生态环境
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金融市场可以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所以需要构建起完善的农村金融法律、法规体系,政府要积极推动农村金融的立法同时出台保护农村金融有关法律以及法规,加大农村金融机构的执法力。
对于涉及到企业以及农民要进行金融知识的灌输,让他们可以学习到更多有关知识,用法律的方法来处理信誉不良的用房,进一步维护金融的债权,为金融服务的三农构建起良好的法律环境。同时,还要开展有关农村企业、农户信息的评级活动,广泛开展构建信用企业、信用村、乡镇、农户的活动。让“诚信”二字深入每一个人的心中,在人们的内心里都种下诚信之种,同时让诚信的企业、农民可以获得更多的信贷支持,并且还可以获得更多具有创新意义的金融服务,形成正向的、积极的激励制度。并且还要注意将失信者列入到无信用名单内,对所谓的“老赖”实行联合的信用惩罚,例如可以借用媒体的力量来进行曝光,让这些不讲信用之人无处遁形。
农村改革创新范文3
关键词:农村金融;金融改革;金融“反哺”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7-0065-02
引言
在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中国经济转型的大环境下,三农发展面临巨大的资金需求,但农村金融产品不足,金融知识薄弱,惯有“两高一低”(交易成本高、风险高、回报率低)的突出问题,农村金融覆盖面很低,大量的农户或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贷款资金得不到保障,无论从信贷约束还是总市场的角度来看,农村金融存在的缺口问题相当突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其重要原因是农村地区在资金上的严重“贫血”。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概括成“钱、粮、人、地、权”五个字,但解决这五个方面的矛盾依赖于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资金又是经济发展的血液。在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农村资金通过工农产品“剪刀差”、农业税收、农村存款上存等形式大量投入城市,为中国工业化初期的建设输送了宝贵“血液”,同时绝大部分农民工投身于城市建设和发展,商业银行又相继收缩在农村的网点和业务。近年来,国家度重视三农问题,提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反哺要求,加大了对三农的资金投入。出台多项扶持政策引导金融资金用于农村,金融部门努力加大对三农的金融支持力度,加快涉农金融机构的改革和发展,比如邮政储蓄银行的设立则旨在改变其作为农村资金外流“抽水机”的角色。尽管农村金融改革取得一点成效,但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善,近期小额贷款公司等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的设立,为建立多种形式服务三农的农村金融供给主体进行了有益探索。对于城市、工业和商业银行的反哺责任和农村金融改革创新都成为当下的热点和焦点。
一、当前农村金融的现状和主要特征
从1979年2月,农业银行成为从事农村金融业务的国家专业银行,标志着农村金融体制的初步成立,1984年后,农村信用社建立了县级信用联社,调整农业银行与信用合作社的关系;同时多种农村金融组织、金融形式应运而生。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1997年11月中央召开的第一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确定了“各国有商业银行收缩县及县以下机构,发展中小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基本策略,自此农村金融陷入一个僵局,出现存款难、贷款难、支现难、转账难的局面,形成了农村信用社“独户挑重担”、垄断农村金融市场的局面,但农村信用社在满足农村金融需求方面的作用十分有限。
当前农村金融需求的主要特征: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和市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研发、农产品流通渠道及设施投入的季节化。根据数据统计,目前在部分地区新建立起来的村镇银行,全国2 860个县,3万多个镇,仅有150余家村镇银行,而且基本锁定县域资金,存在明显的“汤水效应”。村镇银行在绩效方面表现为:总体盈利水平偏低,经营风险状况良好,资产规模对绩效有积极作用;绩效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而且地区金融市场化程度对村镇银行盈利能力有负面影响,而对经营风险影响并不明显;发起机构对村镇银行盈利也有影响,有其他法人参股的更利于提高盈利能力和降低风险。
但是村镇银行目前处于一系列的两难境况:服务三农,还是放弃三农(仅有47%的贷款涉农林渔牧);定位为政策性银行,还是商业银行(目前无法建立两者的通道);是独立机构还是分支机构;股权分散还是一股独上;是村镇银行或是县域银行等。
二、农村金融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目前农村金融改革存在主要的问题可概括为几个不平衡:其一,改革进度不平衡,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农村后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农村先于城市;其二,服务网点覆盖不平衡,全国银行业机构网点约17.2万个,平均每万人1.3个,而农村银行网点约2.7万个,平均每万人0.35个,而且农村人口分散;其三,资金投入不平衡,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存贷款比为46%,而全国平均存贷款比约为60%;农村人均贷款余额不足城市人均贷款余额的十分之一;其四,业务发展不平衡,城市金融创新快,品种丰富;农村金融创新不足,品种少,服务方式单一,结算手段落后。
造成当前局面的原因为:首先,改革仅偏重于机构调整,忽略了对农村的资金投入和金融机构网点分布,近年来各大金融机构为了集约化经营出现撤销农村网点、现金库和工作人员,使农村出现存款难、贷款难、支现难、转账难的局面;其次,商业银行的经营目的和经营策略导致农村信贷供需矛盾日益激化,商业银行远离反哺责任;再次,金融机构的贷款方式和审批程序与农村借款主体的现实状况不相适应;最后,农村的信用担保能力低,方式少,农村保险公司发展落后。
三、农村金融改革方向与银行业反哺
当前中国农村金融属于供给抑制型,体系为选择合作制与商业化共存模式。农村金融改革首要问题是确立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制度、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综合经营和对金融机构的风险监控、激活三农金融业。
目前金融改革的几个重点方向:一是由城市金融改革向农村金融改革推进;二是弥补农村金融监督机构的空白;三是由大型企业金融向微小企业金融;四是利率和汇率的价格机制深化改革;五是强化反哺责任。农村金融改革应是一种新型的“普惠型”的模式,满足农村多元化、多层次、大覆盖面的和可持续化的农村金融体系。这些具体措施落实包括:强调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反哺责任,由商业银行发起或控股成立村镇银行;建立和规范新型的多样化的农村金融机构;创新多元化的产品和高质量的服务;建立良好的金融环境和信征体系,规范的安全运营环境和监管措施。
四、农村金融改革的建议
1.加强有效的农村金融监管体制。为建立多样化、有序分层的农村金融体系,创新监管模式,实施中央和地方的分级监管,赋予地方政府部分监管权,适当放松金融市场准入,允许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通过立法使民间借贷法制化,并将其置于政府的监管之下。
2.积极创新农村金融服务。首先是金融服务创新,积极探索完善金融服务三农的区域合作模式;拓展服务手段,推广网上银行、电话银行、咨询等业务。其次是金融产品创新,设置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贷款、农田水利改造专项贷款、大型农业机械按揭贷款及租赁业务;探索发展订单农业,农业生产资料购买贷款、科技兴农推广贷款等品种;开发农产品专业市场和电子化信息网络市场的贷款,以仓储、配送、分销等为内容的物流服务贷款品种。最后是推广农户联保,达到信用增级和风险控制的目的,完善担保机制、拓宽质押范围,加强农村金融知识的普及和宣传。
3.进一步理清农村金融格局。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把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分期分批逐步建成产权明晰、经营有特色的社区性农村银行机构,向农户提供小额农户贷款、种养业贷款等形式的农业产业化贷款,增加农村助学和消费信贷的投入;加快政策性银行改革,完善政策性银行运行机制,扩大业务范围和服务领域,发挥农业综合开发等政策性专项贷款职能。改造农发行,突出政策性金融业务,增加财政投入,处理农发行的不良资产;实行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集中,实行独立核算和分账管理。
4.发挥货币政策作用。对农村金融机构,尤其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继续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政策,增加可运用资金,提高信贷支农投放力度;改善支农再贷款政策,发挥支农再贷款作用,同时择机改革农村利率价格机制。
5.发挥财税政策作用。鉴于农业贷款的“两高一低”特点,通过对发放农业贷款、农村保险的机构或贷款(投保)对象,提供财政贴息、保费补贴等方式合理补偿,调整部分税收起征点;提高风险覆盖能力,逐步使农村成为商业可持续领域。充分运用农村金融机构优惠税收政策消化历史包袱,提高农村金融机构的生存能力。
6.发挥监管政策作用,完善保险体制。在严格监管的前提下,适时适度放宽资金、机构和业务准入门槛,吸引各类资本到农村地区投资,构筑城市资金流向农村的渠道。建立信用保障体系和政策性农村保险体系,实行多户联保机制和信用积分机制,建立合理的信用积分与授信度、利率价格挂钩机制,实行相互担保,风险分担。
参考文献:
[1] 吕秀萍,杨兆廷.农村保险拓展农村信贷抵押物研究[J].农村金融研究,2009,(6).
[2] 潘林.村镇银行发展的九个两难选择[J].农村金融研究,2011,(11).
[3] 孙.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缺陷分布与优化方法[J].统计与决策,2009,(12).
[4] 姚耀军.中国农村金融研究进展[J].浙江社会科学,2005,(4).
农村改革创新范文4
目前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基层重视不够、服务效率不高、公平性不足、满足农民需求不力等。着力解决好这些突出矛盾,是当前我国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点。
改革公共服务提供者的运行机制
运行机制改革主要是对农村公共服务的生产者运行机制的改革。目前对公共服务机构实际上是按照所有制分类,把政府举办的都定为非营利性,把社会办的都定为营利性。2005年湖北省推出的《加强农村公益的试行意见》中,就将公益性职能和经营性职能分开,政府保障公益性事业的财政投入,放开经营事业;尝试对公益性事业采取“政府采购”、“花钱买服务”,即“以钱养事”的办法,彻底改变传统的用人制度。
对农村非营利性公共服务机构,一方面要加大投入、严格管理、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明确政策,真正办成为群众提供优质、低价的公共服务。另一方面,要改革治理结构,探索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强化劳动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优化专业人员队伍结构,提高专业素质和管理水平。具体来说,一是增加事业单位聘用员工的灵活性。改革并逐渐取消现有的事业编制体系,推行全员合同聘用制,防止机构冗员。在财政补贴保障下,系统解决公共服务部门改革过程中退休人员养老金等问题。二是加强对公共服务收费和相关收支的财务管理,严禁事业单位利用服务收费为员工发放工资。三是加强地方政府和公共服务提供者的能力建设。中央政府可以通过设计管理工具、增加管理知识、为相关培训和技术支持提供资金等方式,提高地方公务员和公共服务部门工作人员的能力。四是在公共服务的供给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如购买服务的方式,以提高服务效率。五是加强对试点项目的督导和评估,以保证与公共服务改革的核心目标相一致。
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引进市场机制,拓宽社会资源多元化参与的途径,充分利用非政府资金为农村生产提供更多的混合型公共服务。对于部分混合型公共服务,政府可以直接投资举办一部分,如在市场发育不足的贫困地区直接举办,也可以采用政府与市场混合的方式来提供,在明确产权的前提下,积极引进民间资金和外资,按照“谁引进、谁收费”,“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大力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政府可以向社会投资者公开招标项目法人,通过财政补贴、PPP模式(公私合营)、特许经营、贷款贴息、优惠政策等方式,鼓励经济实体、个人和其他社会力量投资农村公共服务。有些混合型公共服务是可以进行排他性消费的,且排他成本并不高,可以通过向消费者收取较低的费用来弥补排他成本,这类混合型公共服务可以包括基本医疗、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教育等。考虑到不少基层政府无力提供更多的混合型公共服务,可以制定优惠政策吸收和鼓励私人资本在农村地区投入生产和提供这类混合型公共服务。政府可根据生产成本和排他成本再加上一定的利润率限制这类服务的价格。
同时,为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政府应探索采用竞争性的公共资源使用方式,使更多的非政府组织成为有政府资助的公共服务项目的操作者。应探索改变政府包揽社会公共服务运营的做法,采取委托服务、管理承包等市场化方式,鼓励社会专业化组织参与社会公共服务运营。此外,在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中实施代建制管理,也可推进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市场化。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投资过程是资源由强势地区向弱势地区流动的过程。政府部门应当采取多种办法,引导强势地区与单位的资源向弱势地区与单位流动,以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要加强建立与完善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公共服务机构与企业机构、先进单位与后进单位这些关联主体的共建机制。
建立健全资源整合机制
为了提高农村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益,建立健全资源整合机制十分重要。
目前由于取消农业税和乡镇体制改革,致使乡镇出现了一些闲置的公共资产。还有一些村小学的校舍、乡镇的办公室以及乡办企业由于撤并而房屋闲置,这些都可以作为政府通盘考虑加强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资产整合使用的因素。
要“集中财力办大事”,提高公共资源利用效率。新增项目投入要推进三个层次的整合:
一是项目之间的资金整合。如整合农村各类教育资源,发挥农村学校作为当地文化中心和信息传播中心的作用,为“三教统筹”、农村科技推广和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服务。以农村社区为单位,促进基础教育和成人教育、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生产教育和生活教育的有机结合。二是部门之间项目资金的整合。“渠道不乱、投入不变、各司其职”,把分散在不同部门管理的同一使用方向的资金整合到一起,集中举办一批农民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农村公共服务的大事实事。各部委涉农资金统筹安排,按照统一规划,组织好相关项目实施。同时赋予基层更大权力,在不改变基本用途和管理渠道的前提下,允许地方将中央分配的资金捆绑使用。三是中央和地方项目资金的整合。“事权不混,性质不变,上下配套”,形成上下联动的局面。
农村改革创新范文5
一、农村信用社经营已出现转机
改革以来,农村信用社抓住机遇,借助银监局、人民银行的监督、指导及政府等社会各界的支持、帮助,不断转变经营观念、调整经营思路、严格内部控制制度、强化风险防范,经营终于走出了低谷,呈现出良性发展的势头,存贷款规模不断加大,股本金大幅增加,不良贷款明显下降,经济效益显著增长。同时,随着监管力度不断加强,农村信用社的内部控制制度、风险防范制度也不断趋于完善;风险意识、经营意识不断加强;原来那种忽视经济核算、忽视利润指标的粗放经营方式和经营理念已初步得到扭转,可以说目前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活动已出现了转机。
二、困扰农村信用社发展的深层次矛盾
农村信用社经营出现转机,决不意味着其未来的发展道路就是平坦的。当前尚有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在困扰着农村信用社的进一步发展。这些矛盾主要是:
(一)资产质量差,不良贷款比率仍偏高。从目前情况看,不良贷款居高不下,仍是制约农村信用社发展的最大“瓶颈”。改革以来,在政府推动下,农村信用社对不良贷款进行了大力清收,几经努力,存量不良贷款能收的都已收回或活化,未收回的,都是非常难啃的硬骨头。其原因:一是农村信用社发放贷款中,农民、乡镇企业、中小企业居多,这些贷户本身都是弱势群体,一旦贷款形成不良,重新盘活的机率就很小,特别是企业转制过程中形成的贷款,收回难度相当大。二是农村信用社目前信贷人员较少,清收队伍力量薄弱。三是农村信用社奖罚机制不健全,责任追究力度不够,道德风险未能得到全面控制,致使不良贷款出现前清后增现象。不良贷款的大量存在,使农村信用社赖以生存的收入来源受阻,持续发展能力因此而受到严重影响。
(二)历史包袱沉重,风险等级较高。虽然经营形式有所好转,账面实现了盈余,但农村信用社历年亏损挂账数额和拨备缺口巨大,短时期内难以化解。虽然农村信用社加大化险升级工作力度,制定了发展规划,但经营效益的提高恰恰与消化历史包袱、补足拨备两者矛盾并存,在短时间内不可能真正实现降级升位,同时经营效益大幅增长。
(三)资金来源受限,自有资金严重不足。一方面,由于农村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加上部分地区存在所有制歧视,农村信用社所吸收的资金主要是农村群众的零星存款,各项存款中定期存款占60%以上,资金成本较高。另一方面,农村信用社诸多网点分散、弱小,增资扩股渠道单一、狭窄,资本金严重不足,又因目前分红回报较低,不能满足入股社员的收益愿望,大大影响了股本金的稳定性,且投资股比例低,抗风险能力较弱。 同时,由于县域资金大量外流,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国有商业银行的退出为农村信用社开展经营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但也带来了资金大量流出的问题。由于收缩放款,国有商业银行的县级分支机构只得把大量闲置资金上存,再加上邮政储蓄的吸存就形成了县域经济资金大量外流的局面。由于资金大量外流农村信用社的发展不得不严重依赖于人行支农再贷款和拆借资金的支持,大大增加了信用社的经营成本。
(四)业务种类单一,收入能力较弱。受经营方式的局限,农村信用社目前经营收入主要依靠贷款利息收入,中间业务发展缓慢。目前,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仅有代付教师工资、代付粮食直补款及保险业务等,而代付业务基本上没上中间收入,保险又因为农村险种少又不切合农民实际,而发展不顺畅,同时,因银行卡业务推行较晚,与各大专业银行相比处于竞争弱势,中间业务收入极度缺乏。因此,发展中间业务,对农村信用社来说,是面临的一大难题和挑战。从贷款营销来看,农村信用社机构设置点多、面广、线长,业务规模小,而且贷款营销以小额贷款为主,分散到千家万户,经营管理费用大,其库存现金占压,运销费用开支、资金结算及各项营运成本等均高于其他金融机构,难以形成规模经营效益。不仅如此,社会上还不同程度地存在诚信观念不强、信用体系不健全、企业变相逃废债务乃至执法不严等问题,使得农村信用社贷款营销风险和难度加大,直接影响了经营收入和经济效益的增加。
(五)规模小,创新能力差,服务水平落后。目前农村信用社的经营范围通常只覆盖一个乡镇。过小的辖区、偏低的员工素质决定了各信用社乃至信用联社的创新能力很差,难以适应急剧变化的社会、经济环境。因此在防范金融风险、制定内部管理制度、确定操作规程、引入现代管理技术、乃至加强相互协调和合作等方面,信用社都严重依赖外部力量。
三、借助改革机遇创新经营发展
农村信用社面对多年积淀所形成的硬负债、软资产、高风险、低效益的现状,同时面临着强手如林的金融竞争,要求得生存并实现发展,只有鼎力革新,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要求,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发展为动力、以创新为手段,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科学、合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切实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在同业竞争中抢占市场,筹资金、防风险、争效益。
(一) 明确重点,夯实基础抓创新,全力拓宽收入来源。
从目前状况看,农村信用社作为以农村为主要发展阵地的金融机构,面对发展水平较其他商业银行仍较低,而且农村经济欠发达,农民消费意识和信用意识仍较薄弱的现实,业务经营必须要明确重点,在做好主打产品的基础上,谋求业务创新,增加收入来源。一方面,要力足现实,突出贷款业务。从目前发展水平来看,农村信用社要提高经营水平和能力,关键仍是在于贷款营销的有效性和贷款质量的提高,所以,农村信用社必须把经营重点放在贷款业务上,并突出“三农”贷款投放,做大做强“支农”产品。对“三农”内涵应适当扩大,可在传统的“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组织”的基础上扩展至涉农企业、涉农经济组织和为农业、农村经济服务的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服务区域可扩展至县域的城乡结合部。以此全面扩大贷款营销面,提高贷款质量,增加有效收入来源,最终实现阶段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另一方面,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创新业务品种,特别是对中间业务,要结合实际,进行开发和尝试,逐步增加新的收入来源,增强竞争实力。
(二)内外结合,大力清收不良贷款,妥善处理“包袱”。
改革以来,虽然在不良贷款清收上探索出很多盘活措施,但不良贷款占比仍较大,仍是信用社经营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一方面,信用社对这一历史包袱,需要客观对待,既要解决因政策性因素形成的历史包袱,又要防止把因市场风险和经营管理不善而形成的新风险归结为历史包袱。要划清界限、确定责任人,在继续加大对责任人贷款追究力度的基础上,创新措施进行清收活化。另一方面,对历史以来形成的不良贷款,单靠信用社的力量还不能够在短期内真正予以活化,要使信用社轻装上阵,还必须要进一步深化改革,给予信用社更大的政策支持。国家应尽快制订减免农村信用社历史包袱的政策,对政策性历史包袱应由政府负责并承担,可采取“一次性补偿”办法,解决历史包袱。
(三)强化管理,转换经营机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信用社统一法人改革成功后,已建立了新的法人治理结构,改变了核算方式,但转换经营机制并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统一法人后,不仅仅是核算方式的改变,其中也包括利益分配机制、经营考核机制、网点管理机制、资金营运机制等各个方面。这就要求农村信用社尽快适应统一法人体制要求,从转变思想观念入手,大力推行客户经理制和全员营销制;从集约化经营入手,改进网点管理机制和效益核算机制;从提高资金运用率入手,加强资金营运机制;从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入手,健全用人机制和经营考核机制。通过强化管理水平和能力,促进经营发展。
(四)借助改革,争取更大的政策支持,创建良好的经营发展环境。
农村改革创新范文6
关键词:试验区建设;农村资金投入;创新体制机制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020(C)-0138-01
作为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的信阳,在创新农村土地流转的体制机制、创新农村资金投入的体制机制、创新农村社会化服务的体制机制、创新农村社会保障的体制机制、创新支持创业人才投身农业的体制机制、创新文化引领社会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农村组织建设和民主管理的体制机制上,逐渐探索出一条消除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制度,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实现现代农业大发展、农村面貌大改变、农民收入大提高,最终走向城乡一体化的道路。
一、创新工作思路,加大农村资金投入力度
(一)2009年度农村资金投入情况。1、金融资金投入。目前,河区现有经营性银行业金融机构8家,设有存贷款服务网点119家。2、财政涉农资金投入。河区财政涉农资金主要集中在直补资金、退耕还林资金和水库移民安置资金以及农、林、水、交通、文化、卫生、计生、教育等基础设施项目资金。3、社会资金投入。通过招商引资和政策性资金拉动,共吸引外地资金和民间资金约3000万元,通过农民资金互助组织融资投放资金420万元。4、涉农项目投资。2009年河区较大的涉农项目19个,总投资27.75亿元,全年计划完成10.26亿元,目前已累计完成3.62亿元,占计划的35.3%。
(二)主要做法。1、创新银政、银企合作模式。2、创新金融担保体系。3、激活农村资产市场。4、实施财税扶持举措。
(三)存在问题。虽然河区农村资金投入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存在和发现了不少问题。一是还有部分乡镇和部门对金融服务工作不够重视,观念陈旧、方法简单。二是部分金融机构过度注重眼前利益和风险控制,不愿发展和延伸业务。三是担保机构设立分散、规模小、担保能力弱,有效资产迫切需要整合。四是适应农村的金融产品种类少,宣传力度小,造成信息不对称。五是农民自己的资金互助组织发育迟缓,造成小额借贷成本高、周期长。六是农村产权市场尚未形成,除了土地流转和林权外,对农户的其它产权没有专门的机构认证,难于达到虚钱变实钱,死钱变活钱。
(四)主要对策。1、解放思想,深入改革。2、明确任务,强化责任。3、强化考核,兑现奖惩。
二、创新工作机制,提升农村社会保障水平
(一)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开展情况。1、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有序开展。2、农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成效明显。3、农村低保工作再上台阶。4、创新扶贫开发成果丰硕。
(二)主要做法。1、积极做好准备,夯实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2、突出工作重点,全力抓好农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3、强化工作措施,逐步实现农村低保工作的规范化。4、创新工作机制,促进扶贫工作快速发展。
(三)存在问题。一是农村养老保险目前还没有很完善、并且适合河区的制度模式来借鉴,农民养老保险意识低。二是农村医疗保障制度还不够完善,定点医院参合农民住院比例过高,医生处方用药不规范,个别存在乱收费、高收费现象。三是农村低保对象难以确定,工作动态管理难度大,低保范围窄、标准低。四是农开扶贫资金作用发挥欠佳,扶贫效果不太理想。
(四)主要对策。1、强化宣传,确保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顺利推进。广泛宣传《河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办法》,组织乡、村干部群众进行培训,使其了解和熟悉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缴费标准、补助政策及保险待遇等,以便帮助农民算清交费与存款账、交费与解除自身养老后顾之忧账、交费与减轻自身负担账、交费与自己最终受益账、养老保险与一般性保险账,从而打消农民群众的一些顾虑,提高自愿参保的积极性。2、提升水平,力争农村医疗保障更加完善。一是积极搞好宣传服务。二是进一步加大督查力度。三是切实规范新农合筹资。四是加大村医培训和指导力度,提高村医的医疗技术水平。3、完善机制,实现农村低保工作的新突破。建立农村低保的增长和退出机制。使之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相适应,使那些通过社会帮助、自身努力,生活水平提高的低保对象,能够适时“脱保”。强化农民低保的民主公开。要按程序操作,强化群众监督,做到公平公正。4、找准抓手,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创新。一是以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村为抓手,进一步拓展整合资金渠道,汇聚社会多方力量,提高项目建设标准。二是以河区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为抓手,充分利用上级财政扶贫资金、补贴信贷扶持和科技扶贫项目支持等优惠政策,大力培育、扶持和壮大河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三是加大扶贫培训“雨露计划”工作力度,努力培养一大批高素质、有修养、通技术、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村有用人才,为河区农村改革综合试验区建设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输送生力军。
作者单位:信阳广播电视大学
信阳师范学院政法学院09级研究生
参考文献:
[1]《建设中国特色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人保.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