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态平衡理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态平衡理论范文1
【关键词】中医学;生态学
中医学认为,保持机体内的气血调和,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的关键。二千多年前,我国最早的医学经典《黄帝内经》中就明确记载“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现代生态医学从生态学的观点出发,研究人的健康和疾病,充分利用有益因素,控制和消除有害因素,有病治疗,未病防病,无病保健,延年益寿。两者理论,不谋而合,十分相似。最近有人提出“废除中医”发表“中医是伪科学”的奇谈怪论,可见这些人对中医理论知之甚少,片面理解。本文作者长期从事生态医学的研究,也涉足中医学的阴阳平衡理论,研究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中医学的本质就是生态医学,决不是伪科学”[1,2]。
1生态学的基本概念
生态学(ecology)一词是德国生物学家E·Haeckel于1869年提出,其定义是: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由于研究生态学,保护生态环境(宏环境和微环境),对于人类社会及生命优质有着重要作用。近30年来生态学已发展成为庞大的学科群,并出现了许多分支,生态医学就是其中重要的分支[3]。
2生态医学及三层次
生态学分为宏观生态学、微观生态学、分子生态学三个层次。生态医学可从三个层次进行研究,一是以个体和群体为中心同其环境的宏观生态医学;二是以单细胞为中心同其环境关系的微观生态医学即医学微生态学;三是以细胞内的生物活性分子特别是核酸分子为中心同其分子环境关系的分子生态医学;现就生态医学的三个层次简要介绍如下:
2.1宏观生态医学在医学和人体健康方面,随着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引起了人们对生态医学研究的广泛重视,作者认为医学必须将人放在整个生物圈中来研究生命现象,因为人不仅仅具有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更重要的是人是生物圈中众多物种的成员之一,生物圈对人类的影响长期没有得到应有的认识,只是在20世纪50年生的环境危机和“公害病”迭次发生以后,人们才认识到生物圈的变化与人类有如此密切的关系。大气、土壤、水质的污染,噪音和振动的增多,致癌致畸,致突变的理化因子进入人类所生存的环境,植被的破坏和野生动物的灭绝,臭氧层的破坏,酸雨、温室效应等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体的健康,影响人体以下的生态层次。另外,人增也将影响到食物的供应,食物短缺可致营养不良和其他疾病的发生,现在许多人生活在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里,这样的城市中水处理系统、垃圾处理系统、基础设施、社会秩序和公共健康规划的使用是严重超载的,这势必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健康,解决这些问题的理论基础必须是生态学的基本原理[3]。
2.2微观生态医学(医学微生态学)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的魏曦、康白教授开始从事微生态学的研究,60年代以后美国的DubosR·J等人把大量的生态学观念和术语引入到微观生态学研究之中。1977年,联邦德国VolkerRush博士首先明确提出微生态学即微观生态学(microecology)一词,康白教授将其定义为微生态学是研究正常微生物群与其宿主(人、动物、植物)相互关系的生命科学分支,微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就是医学微生态学即微观生态医学,它是研究正常微生物群与人体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在长期的生物进化、适应过程中,在正常人的体表和与外界相通的腔道粘膜表面存在不同种类和数量对人体有益无害的微生物群称为正常微生物群,其中以细菌为主,其数量相当于人体细胞的10倍,正常微生物大部分与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交换物质、能量,甚至相互传递遗传信息,正常微生物群对宿主具有营养、免疫、生长刺激、生物拮抗等作用,从生态学观点来看,正常微生物群,在正常条件下,与宿主保持着生态平衡,一切干扰因素,都将引起微生态失调,从而影响人体健康。
在感染性疾病中,按以往的观点,是病原微生物所致,但它不能解释菌群失调所致的内源性感染(条件致病),医学微生态学认为,感染是微生物对宿主或宏生物的异常侵染所致的微生物与宿主或宏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生态学现象。疫苗、抗生素以及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造成了一种我们几乎不受疾病影响的假象,但人们也逐渐认识到抗生素对人类的不利作用。1950年魏曦、康白二位教授曾发现一例鼠型链丝杆菌感染的鼠咬热病人,在用抗生素治疗后,虽杀灭了病原体,但终因导致肺炎克鲁伯菌(正常情况下为人体正常菌之一,不致病)肺炎进而引起败血症而死亡,成为世界上首次发现抗生素治疗而引起的菌群失调症,当时二位教授曾预言到,在光辉的抗生素降临以后,我们必须注意其给人类带来的阴影,扰乱正常菌群和引起菌群失调。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尤其是滥用抗生素而引起的菌群失调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因此,这就唤醒人们对正常微生物群的生态平衡和失调等问题的研究,从此,诞生了微观生态医学。微观生态医学的行为是维护人体的微生态平衡,防治微生态失调,微生态制剂疗法,合理应用抗生素等[5,7]。
2.3分子生态医学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展,以及生态学的理论向分子生物学中的渗透而出现了分子生态学(molecularecology)它是从分子水平上研究和探讨生命物质的生态学问题,分子生态学一词于1988年由中国的向近敏、林雨霖二位教授首先提出,随后国外的TerryBurke也在《自然》杂志上提出。分子生态学的定义为:研究分子生物甚至生物活性分子同其分子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是生态学的分子层次。它主要阐明生命体与其相关细胞之间的各种活性分子直至分子网络相互作用的生理平衡状态和病理失调状态的分子机制,以及促进生理平衡和防止病理失调和恢复生理平衡的措施和方法,分子生态医学的医疗行为是利用分子生态制剂以恢复分子生态平衡[6]。
3中医学的生态观与现代生态医学
中医学的四诊八纲就是从人的整体出发,探讨人体平衡和失调的转化机制,并通过中药使失调恢复平衡,中医的天人合一的思想,阴阳平衡理论,辨证施治的方法以及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药食同源的防病原则都是生态医学思想的体现。限于篇幅,本文仅就中医学的生态观在微观生态医学(医学微生态学)中的体现加以论述[1~3]。
3.1中医“治未病”的学术思想与现代保健医学中医从整体观念出发,建立了预防为主的保健观点,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认识到预防疾病的重要性,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思想,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所谓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的内容。微生态学的崛起,促进了医学的发展,医学从治疗医学、预防医学已经发展到现代保健医学,它必须以生态学为理论基础,其主要思想为无病保健、未病预防、有病治疗、既病防变,这是医学发展到现代保健医学的必然规律。微生态制剂由于是来自宿主生理性细菌的制剂,回归至原生境,修复生物屏障,根据疾病的生态病因的观点,因而,微生态制剂可达到无病保健、未病预防,有病治疗,既病防变之目的。微生态疗法重在调整,中医的核心也是调整,因此,两者的观点和理论不谋而合,这是值得互相借鉴的。
3.2阴阳平衡理论与微生态理论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宇宙观和方法论,它渗透到医学领域后,促进了中医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成为中医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借此阐明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和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的根本规律,因此,中医的阴阳学说是关于认识疾病和防治疾病根本规律的学说[1~3]。
3.2.1阐释人体的结构及生理功能阴阳学说在阐释人体的结构时,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阴阳对立统一体。医学微生态学研究表明,在人体的体表以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粘膜表面存在着大量的正常生物群,构成了除解剖意义上的系统以外的微生态系统,与机体形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中医认为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阴阳两个方面保持着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使阴阳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的结果,物质与功能、阴与阳共处于相互对立、依存和转化的统一体中,维持着物质与功能、阴与阳的相对的动态平衡,保证了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据瑞典Gustaffson教授研究估计,人类肠道大约带1kg细菌,其活菌数量达1012~13个,这些正常菌参与了宿主的代谢、免疫、生理生化、生物拮抗等方面的作用,以维持人的健康,此即微生态平衡。
3.2.2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人体与外界环境的整体统一和机体内在环境的平衡协调,是人体赖以生存的基础,疾病的发生就是这种平衡协调遭到破坏的结果,用阴阳学说来说明人体的生理病理,则认为“阴平阳秘”即阴阳的平衡协调是人体生理活动的基础,这种平衡协调关系一旦受到破坏,使阴阳失去平衡,便会产生疾病。人体微生态系统由于内因或外因的影响使其平衡遭受破坏即微生态失调,便可导致多种疾病,如胃肠微生态系统平衡失调,便可引起多种胃肠道疾病。
3.2.3用于疾病的诊断由于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根本在于阴阳失调,中医有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但八纲中又以阴阳作为总纲。微生态学诊断疾病,采用厌氧培养技术对人体某部位正常细菌进行定量(多少)、定性(何种细菌)定位(存在的部位)检查以确定微生态失调及程度。
3.2.4指导养生防病中医学十分重视对疾病的预防,取天地自然规律,采取各种养生的方法,借以保持机体内部以及机体内外环境之间的阴阳平衡,达到增进健康,预防疾病的目的。养生防病即为现代的保健医学,保健医学必须以微生态学为理论基础,维持人体微生态平衡,微生态制剂的重要功能就是无病保健,未病预防。
3.2.5用于疾病的治疗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阴阳平衡失调,因此,调整阴阳、补偏救弊、促使阴平阳秘,恢复阴阳相对平衡。微生态疗法也是恢复微生态平衡达到治疗目的,其方法有营养调整、抗菌调整、内服菌群促进物质、活菌制剂等从而达到纠正微生态失调,恢复微生态平衡。
3.3扶正祛邪理论与维护人体微生态平衡中医认为疾病的过程是正气与邪气相互斗争的过程,正邪力量的消长决定疾病的发展与转归,邪胜于正则病进,正胜于邪则病退,扶正和祛邪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扶正是为了祛邪,是通过增强正气的方法,祛邪外出,从而恢复健康,即所谓“正足邪自祛”;祛邪是为了扶正,消除致病因素的损害,而达到保护正气恢复健康的目的,即所谓“邪去正自安”。
从医学微生态学角度来认识正气可理解为人体微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态。20世纪70年代中期荷兰微生态学专家VanderWaaij提出了定植抗力学说,其含义为肠道正常菌群对潜在病原菌在肠道中定植的拮抗作用或抵抗力。研究证明,在正常菌群中,厌氧菌(如双歧杆菌等)对定植抗力负有重要责任,抑制了厌氧菌,定植抗力便下降,扶持厌氧菌,定植抗力便提高。康白教授提出了生物夺氧学说,因肠道正常菌大多为厌氧菌,因此,他用从土壤中所分离出的一株无毒的需氧芽胞杆菌(蜡样芽胞杆菌)制成一种生物夺氧的活菌制剂,口服后,肠道氧气被消耗,提供了供厌氧菌生存的厌氧环境,厌氧菌才能生长,才能维持正常菌的屏障作用和其他功能,从而达到扶正(扶持正常菌群)祛邪(拮抗外袭菌的感染)的作用。由此可见,中医的扶正祛邪理论与维护微生态平衡原理十分相似。
3.4中医的脾胃学说与胃肠微生态系统功能脾胃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的脾与消化、吸收、代谢、免疫、神经内分泌有关,微生态学研究表明,中医的脾与人体胃肠正常微生物有密切关系。胃主受纳、脾主运化,是指胃受纳食物之后再经脾把水谷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转输至全身。脾气健运,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才健全,才能为化生气、血、津液等提供足够的养料,才能使全身脏腑组织得到充分的营养,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反之脾失健运,则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便因此而失常,便会出现腹胀、便泌、食欲不振以至倦怠、消瘦和气血不足等。
医学微生态学研究证明,在人的胃肠微生态系统中存在许多生理性细菌如双歧杆菌、类杆菌、乳杆菌、拟杆菌、粪链球菌、韦荣球菌等,每克粪便的细菌数量可达1014个,如此大量正常菌产生的各种酶,参与了机体的酶池,对三大营养物质(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的消化吸收起着重要作用,如胃肠微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正常,就会发挥正常的消化吸收功能,若结构和功能异常如双歧杆菌等减少时生物屏障作用下降,有利于外来病原菌的侵袭,或与其他肠道菌比例失调或寄居位置的变化如产气菌大量增殖,就会引起腹泻、胀气等表现。
3.5药食同源理论与微生态学中的营养调整中医的药食学,即药物与饮食关系的学问,药食同源,药食互补,药食互用是其主要内容,药与食之间并不存在严格的界限,把药物与食物科学地配合起来用以养生、治病是中医学的重要课题,作者对中医的医食同源有以下的理解。
由于不合理的膳食可致冠心病、高血压、胃肠疾病等,对病人而言,合理营养极为重要。医食同源、药食同根,表明合理营养和药物对于防治疾病有异曲同工之处。医学微生态学研究证明,营养也是使宿主适应其正常微生物菌群的重要因素。营养失调、营养不良或营养变化都对正常微生物群有影响,在正常时保持微生态平衡,在异常时导致生态失调,在微生态治疗法中,用限制营养的办法抑制过盛菌的繁殖如发酵性腹泻可限制碳水化合物食物,腐败性腹泻限制蛋白质食物等。通过营养对正常微生物群中某些成员的促进作用来调整菌群失调也可取得一定作用,根据不同种群对营养要求的不同,可达到促进某些细菌生长和繁殖的目的。对双歧杆菌的扶植可用胡萝卜、乳糖、野芝麻四糖、棉子糖;对乳杆菌的扶植可用乳糖和蔗糖;对肠球菌的扶植可用叶酸、复合维生素B及蜂蜜等多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通过营养的作用来提高宿主对其正常微生物群的适应能力,从而保持人体微生态平衡。
高蛋白、高脂肪食物结构对类杆菌和梭菌有促进作用,这两种细菌的增多与癌症和衰老有联系,因此,要保持对健康有益的正常微生物群,就必须注意膳食结构,合理膳食以利人的健康。
3.6异病同治与使用微生态制剂的微生态疗法
中医的异病同治是不同的疾病在出现相同的证候时,应采用同样的治疗方法。有关微生态学中异病同治的问题,目前研究得较多的是胃肠道疾病及微生态治疗。微生态学研究表明,在人体胃肠粘膜上排列着致密的对人体有益的细菌(主要有双歧杆菌、乳杆菌、粪链球菌等)形成菌膜屏障,这种菌膜屏障能发挥生物拮抗作用控制有害菌的繁殖,阻止有害菌毒性物质的吸收,产生乳酸等使体内有害毒物排出体外,具有清洁肠道,保护肝脏,维护人体健康的作用。一旦菌膜屏障破坏,在外袭病因的作用下,就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如急慢性胃炎、胃溃疡、肠炎、慢性结肠炎、肝病加重等,鉴于这些疾病有一共同的发病机制——微生态失调,因此,利用宿主体内的生理性细菌(如双歧杆菌等)作为种子,通过发酵工程,扩大数量,制成活菌制剂,再回归到宿主的原生境,重建菌膜屏障,就能达到纠正微生态失调,恢复微生态平衡的目的。因此,一种微生态制剂能治疗多种消化系统疾病,此谓异病同治。
从以上列举的医学微生态学理论与中医理论来看,两者不谋而合,极为相似,因此,是值得相互借鉴的,可以用医学微生态学原理解释和阐明中医中的某些理论,也可用微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来研究中医理论和中药、药方。舌象检查证明,不同舌象,是不同菌群结果,通过中医中药疗法,可改变舌象,菌群结构也同步改变。四君子汤有扶植肠道生理性细菌的生长作用,小承气汤在调整肠道平衡方面非常有效。我们可利用微生态学研究方法,从医学微生态学角度依据生态学原理去研究中医中药等方面的问题,为人类服务。
【参考文献】
[1]项祺.内经教程[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9.
[2]牛实为.内经生态观,第1版[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1.
[3]孙濡泳.普通生态学,第1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4.
[4]扬力.周易与中医学,第2版[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8.
[5]康白.微生态学,第1版[M].大连:大连出版社,1988:7.
生态平衡理论范文2
[关键词]金融生态外资银行金融生态平衡我国银行影响
2004年周小川 第一次正式提出金融生态的概念,他把生态学的概念引申到金融领域,强调用生态学的方法来考察金融发展问题。并且随着金融生态研究的深入,金融生态在残酷的现实面前逐渐摆脱仿生概念的抽象化探讨,正变得具体而生动。特别在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中国积极地跟上了这样的金融开放的步伐。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战略,大量的外资银行进入我国银行业,在金融开放的背景下,如何搞好金融生态问题,金融主体、金融业及社会经济系统三者生态链如何保持平衡,三者间又如何互相影响、互相促进,这不仅关系到我国金融安全,同时也是我国社会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一、金融生态理论研究现状及评述
金融生态是一个有中国特色的概念,它是在生态学家A.G.Tansley(1953)生态系统基础上提出的,认为在经济生活中金融体系的内在逻辑安排与发展规律与群体生态学的特征相一致。金融体系平衡不仅仅关系到金融业内部的进步,它也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整个经济系统的发展、稳定。因而,金融生态本质上反映了金融体系内外部因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有机的价值关系。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金融生态尚无给出明确的定义,对于金融生态研究主体界定存在着争议,具有代表性的说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种观点是“外部环境说”。周小川于2004年提出:金融生态,是指微观层面的金融环境,包括法律、社会信用体系、会计与审计准则、中介服务体系、企业改革的进展及银企关系等方面的内容。这一定义主要强调了金融运行的外部环境。
第二种观点是“系统说”。,徐诺金于2005年提出:金融生态,是指具有一定结构特征、执行一定功能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它反映了各种金融组织通过分工、合作的方式,与其外部生存环境之间以及内部金融组织之间的长期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这一阐述将金融生态上升到系统的高度。
第三种观点“动态平衡说”。谢太峰于2006年提出:金融生态,是指金融主体与外部环境之间形成的一个相互依赖的动态平衡系统,它反映了金融主体之间、金融主体与其外部环境之间通过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如同自然界中各种生物之间以及各种生物与外部自然环境之间通过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构成自然生态一样,各类金融主体之间以及金融主体与金融外部环境之间也形成一个相互依赖的动态平衡系统。相比前两者阐述,这一观点比较全面。
上述对金融生态的阐述为金融生态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但是金融生态的内涵和本质还没有统一的界定,使得对金融生态的研究存在着一定偏颇。对于现有对金融生态的研究,仅仅停留在对金融生态结构的问题、原因和对策的研究上,对于金融生态研究应该重点关注金融生态体系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即金融生态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金融生态环境如何影响金融生态主体的发展,进而对社会经济系统的影响。目前对这方面的研究不多。
综上所述,第二种观点能够更加准确反映金融体系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金融体系的动态平衡关系,为分析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的影响奠定完善的理论研究框架,因此选择第二种观点进行分析。
二、 微观金融生态平衡下,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的影响
在外资银行进入条件下,为了更好的理解我国金融生态体系的平衡,首先,在微观层面上,本文研究的是单个银行主体如何在经营过程中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即银行效率趋于最高。把银行主体经营活动分为三个阶段:投入阶段、产出阶段和利润阶段。这三个阶段之间有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微观金融生态平衡
由图显示,在没有外资银行进入这一因素的影响下,我国银行主体通过内部的投入、产出和利润三者之间的不断循环,使得国内的银行市场保持平衡。但是,在我国银行完全开放的条件下,我国银行主体将面对的是一个开放的金融环境。
在投入阶段,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影响主要通过持续资本效应、产权改革效应两个方面。首先,大量的外资银行进入会给我国整个银行体系带来大量的外国资本注入;另外,外资银行进入能够改变我国银行单一的国家股权结构,推进我国银行产权制度改革。
在产出阶段,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影响主要通过技术溢出效应、示范效应及人力资本培养效应等方面。首先,外资银行通过分支机构的本土化经营,不仅实现了技术创新能力的国际流动,而且还给我国银行带来了先进的管理技术。其次,外资银行在我国境内的经营效益会使得国内银行业纷纷学习、模仿外资银行的经营管理,从而提高本身的效益水平。最后,外资银行进入将会引进国外高素质的金融人才,这些金融人才对我国银行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通过言传身教和专业化、系统化培训等方式提高国内银行业从业人员水平,实现我国银行高效产出。
在利润阶段,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影响主要通过竞争效应、环境变革效应两方面。首先,外资银行进入增加了我国银行市场的竞争,这种激烈的竞争将会直接影响我国银行主体的利润率,从而影响我国银行主体的效率。其次,外资银行进入会加大金融监管难度,并且随着我国金融开放的进度不同而加大地区金融发展差异,使得本来发展缓慢的西部地区银行业发展更为困难。
因此,通过以上分析表明,外资银行进入给我国银行主体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这些影响贯穿于投入、产出及利润的各个阶段,并且通过扩大再生产的再循环通常还会产生巨大的乘数作用。
三、在微观金融生态平衡下,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的影响
在微观金融生态环境下,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主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我国银行效率的影响上。从前面的分析可知,在封闭的金融环境下,我国银行主体在内部投入―产出不断循环中实现国内金融生态的平衡,但是,随着我国加入WTO后,我国银行业全面对外开放,大量的外资银行进入我国银行业市场,给我国银行投入―产出循环中的各个环节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第一,在投入―产出循环的投入阶段,外资银行主要通过持续资本效应和产权改革效应分别对我国银行业的资本注入和产权改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第二,在投入―产出循环的产出阶段,外资银行主要通过技术溢出效应、示范效应及人力资本培养效应分别对我国银行业的金融创新技术的提高、先进管理理念的学习和模仿,以及金融人才的培养起到积极地作用。
第三,在投入―产出循环的利润阶段,外资银行主要通过竞争效应、环境变革效应分别在我国银行业的竞争效率和金融环境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因此,外资银行进入对于国内的银行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国内银行应该把握好机遇,注意吸收、借鉴外资银行先进的管理技术和金融创新技术,提高其主体经营能力、优化资金配置,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率,去迎接外资银行进入带来的强力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周小川:完善法律制度, 改善金融生态[N].金融时报,2004-12-07
[2]徐诺金:论我国的金融生态问题[J]. 金融研究, 2005(2):35-45
[3] 谢太峰:关于金融生态内涵与评价标准的思考.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6(4):26-28
[4]徐诺金:论金融生态平衡的内在调节原理[J].南方金融,2006(12):27-48
[5]徐诺金:如何理解“金融生态”[J].南方金融,2006(10):23-26
[6]徐诺金:优化我国金融生态:现状与路径[J] .南方金融,2006(8) :27-30
生态平衡理论范文3
2014修美美容国际集团旗下唯美极系列,火热推出性感美雕全球性感抗衰时尚品牌,雕塑魅惑性感外在,将性感抗衰进行到底。活细胞产品配合微波聚焦共振仪器,增加女人的美丽和魅力指数,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减肥或塑形,而是享受紧肤、嫩肤、塑形、平衡荷尔蒙、抗衰老等一站式服务,打造迷人S曲线,提升女性魅力。不仅让女人的性感呈现在形体与外在气质的上,同时通过外表的自信建立女人从骨髓中散发出来性感,摄人心魄的魅力,让全世界的女人都性感起来,都美丽起来,都幸福起来!
性感美雕微波翘臀
丰满圆翘的美臀,让TA魂牵梦绕,扭动显风情
美化臀部线条,令臀部翘挺、圆润、紧实;改善脂肪聚集和皮肤松弛现象、促进女性荷尔蒙分泌,增加魅力。
性感美雕微波收腹
迷人在腰腹,让TA恋恋不舍,相拥尽繁华
调理背部经络、促进荷尔蒙的分泌功能,增进肠道排毒、重塑腰腹曲线、整体年轻态。
性感美雕微波塑背
平滑柔顺的美背,让TA痴迷忘返,所触皆性感
雕塑背部完美曲线、缓解颈肩疲劳感,改善睡眠、重组背部脂肪细胞,使背部平整,顺直、排出肾脏毒素、促进女性荷尔蒙分泌,增加女性魅力。
蕊莉娅皇家青春内雕,女性生殖系统的圣经
上帝说,女人是男人身上掉下来的肋骨,不是头骨,不是脚骨,是在男人腋下靠近心脏的肋骨,因为男人和女人在地位上是平等的,因为女人需要男人的保护,因为女人需要男人的爱……为了这份得之不易的幸福,我们要彼此好好珍惜!包括呵护健康和美丽的源泉――女性生殖系统!
人的生殖系统是发育最晚的系统,生殖系统发育成熟象征着人整体成熟。女性生殖系统的衰老又是在人的一生中最先开始的,女性的生理功能30岁左右达到高峰,而后逐渐下降,生殖系统衰老的症状也随之出现。
女性的生殖系统非常坚韧又非常脆弱,极不易保养,营养补充不足、健康维护不利、经期、、怀孕、分娩、流产、节育等,无一不损伤生殖系统,造成女性生殖系统病变。女性生殖系统的有形器官(硬体)含盖腺、卵巢、子宫、宫颈、阴道、外阴。调控整个系统的是内分泌系统,而内分泌激素的反应机制(调控软件)则是经脉系统之任脉、督脉、冲脉、带脉。
生殖系统健康与否直接关系整个机体的雌激素水平,生殖系统健康,内分泌随生理周期准确地分泌雌激素、黄体素,于是经来经去,不腰酸、不腹痛、心情轻松愉快。生殖系统健全,任督两脉脉气旺盛,冲脉、带脉自然也正常,于是背挺、腰细胸部坚挺,臀部结实,大腿无赘肉,下腹不凸挺,无眼袋,无皱纹,无痤疮,远离色斑。因此,确保生殖系统的健康意义重大。
女性生殖系统挺“脆弱”
女人一生是非常劳累的,尤其生殖系统更劳累,生理结构特别,非常脆弱,极难保养,最易受经、孕、育、产四期,流产、、避孕药等对生殖系统伤害巨大,受伤后也最难恢复,生殖系统的重要性及功能的特殊性,决定它本系统的独特性,排他性。为了孕育生命、护固胎儿,它对本系统外的任何物质均持排斥态度,吸收不足50分之一。
A:两个1/50不足
1.对药物吸收不足1/50:无论是口服、注射的药物,通过胃、大肠、小肠、肝再进入血液循环,最终运行到生殖系统仅吸收不足1/50,造成妇科疾病顽固难愈,甚至越来越严重,以致恶变。
2.对营养的吸收不足1/50:难以维持生殖系统正常的生理要求,使其免疫力低下,易感染。造成过早衰老,松弛,干涩,变黑等。
B:三个极易
1.极易伤害:生殖系统容易劳累,生理结构特别,非常脆弱,极难保养,最易受经、孕、育、流产、、避孕药等,无一不损伤生殖系统,很难彻底休息、治疗、恢复。
2.极易感染:女性生殖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器官,常年暴露于密闭不透气、充满污染的环境中,在这里毒素大量堆积,极易造成细菌、病毒的滋生及上行感染,引起面部斑、痘、疹、暗黄。
3.极易受寒:女性生殖系统处于任脉之上,属阴中之阴,极易受到各种寒湿影响,形成寒凝血瘀(血色暗、有血块)、宫寒不孕、经来腹痛、手脚冰凉等。
蕊莉娅,做下半身用不落幕的女人
蕊莉娅皇家青春内雕系统,源自法国,几经现代医学技术的完善和创新,以不伤害机体自身为前提,加强肌体自身内传导和调节能力,提高自身细胞分泌能力,行气活血,滋阴缩阴,提高生殖系统自洁能力,从而让整个机体恢复年轻态、健康态,进而提高生殖系统括约肌的活力,达到使其恢复弹力、收缩力,最终达收缩阴道的目的。
第一步:快速提升生殖系统免疫力
蕊莉娅私密修复则提倡“以茵制菌,天敌治理,生物相克避害”的为生态平衡理论,产品通过向阴道直接补充大量有益菌活菌,迅速调节阴道菌群平衡,提升生殖系统免疫力,减科炎症的发生。
第二步:快速解决阴道松弛干涩
区别于传统的缩阴产品,蕊莉娅无创私密青春修复术采用基因疗法和传统医学相结合,不但达到完美缩阴的效果,同事对生殖系统及全身达到抗衰目的。
第三步:增殖细胞。恢复生殖系统年轻态
主要成分祖细胞多肽让生殖系统再生,增殖生殖系统新细胞数量,增强生殖系统源动力。
第四步:法国原装共振聚焦仪,疏通经络,调理胞宫
主要疏通的三大穴位:八s穴,调节人一身气血的总开关;会阴穴,人长寿的要穴:三阴交穴,妇科疾病的首选要穴。
第五步:定点生物反馈疗法,定点定位启动生殖系统运动肌肉群
定点生物反馈疗法启动神经功能,使生殖系统肌肉群具有收缩运动功能。同时搭配蕊莉娅独有的爱情肌运动,有效增加两性生活质量,使生殖系统健康有活力。
蕊莉娅皇家青春内雕完美抗衰体系
蕊莉娅皇家青春内雕・私密修复系列
任何女人都希望自己具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姿。美丽是女人永恒的谈资,永不凋谢的话题!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各方面的节奏也明显提速。我们在追求健康幸福生活的同时,身体也悄悄发生了许多变化,甚至导致了妇科疾病的发生。治疗,复发,再治疗,再复发,这循环往复的过程造成了许多女性难以言表的痛楚。
蕊莉娅私密修复系列,青春内雕第一臻献,提倡“以菌制菌,天敌治理,生物相克避害”的生态平衡理论,终结妇科炎症,塑Ⅰ度清洁健康女人,成就女人健康的美。
蕊莉娅皇家青春内雕・无创私密青春修复术
现代基因科技与法国皇室古方相结合,采用祖细胞多肽与皇室爱情肌诱导运动,配合微波共振聚焦仪,滋阴养阴丰阴、提高性动力并延缓衰老,是一款针对女性生理特征而研发的抗衰老之瑰宝。
蕊莉娅皇家青春内雕・盆腔修复宫络SPA
生态平衡理论范文4
一、国内外“两高一优”水产养殖业现状
(一)国外集约化养殖现状
国外集约化养殖业比较先进的有日本、欧洲和美国等。50年代起,日本就开始进行网箱养殖。60年代,日本网箱养鱼进入了迅速发展阶段,网箱养鱼无论在海水或淡水都十分发达。海水网箱以养殖颐鱼、真绸为主。1980年养殖绸科鱼类网箱有1.4万个,总产量达1.5万t,1982年网箱养创币鱼产量达14.6万t,已能利用网箱完成亲鱼产卵、苗种培育、商品鱼养殖以及饵料培养等一系列生产过程,并己利用升降式网箱系统,将网箱养鱼向外海发展。淡水网箱以养鲤鱼为主,尚有罗非鱼、香鱼、虹鳍等,一般产量达70kg寿n3水平。前苏联建立多处网箱养殖场,养殖鲤鱼和草鱼,一般产量为60kg/m2;温流水网箱养鱼产量可达115掩/山2。近年来趋向养殖名贵鱼类如缚、蝗、西伯利亚鲜、斑点叉尾创塔。美国自1964年引进网箱养鱼技术,多采用1耐正方形小体积网箱养殖斑点叉尾胡,产量最高达到600掩乃刀3。目前,网箱养鱼已扩展到欧洲、非洲、美洲等30多个国家。
(二)国内“两高一优”养殖业现状
我国从70年代初开始进行工厂化养鱼、流水养鱼和网箱养鱼等高密集高产养殖模式,经过20多年的发展,单产水平比池塘养殖高出10多倍。如黑龙江省向阳山水库,1992年用202只体积1一4衬的小型网箱养殖鲤鱼,经103d饲养,总产鱼6.5万kg,平均产鱼187.8kg而3,同年,辽宁省大伙房水库,8只lm3产鱼214,6kg。90年代后期,我国的淡水网箱养鱼种类又有了扩展,除了仍以鲤鱼、罗非鱼为主要养殖鱼类外,在广东、湖北、浙江等地,还发展了级鱼、鳗鲡、加州妒、斑点叉尾鲍等名优鱼类的养殖,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湖北省浮桥河水库,1992年网箱养级鱼,养殖面积达100()时,产鱼7233吨,平均产鱼7.2吨而字。浙江省新安江水库,1990年网箱面积1044.9衬,经18个月的饲养,从黑仔鳗养至成鳗,产量达3.1万kg,平均产鳗为30kg/1T产。x989年,珠江水产研究所等单位在广东省肇庆养殖加州妒鱼,网箱面积589时,经7一n个月饲养,净产鱼2万kg。同年,肇关市鼎湖区水产局与湖北省机械化养鱼开发公司,采用机械化自动投饵网箱养殖斑点叉尾胡,网箱面积666.7时,放养全长Zcm的鱼苗,经17个月饲养,净产达9万kg,平均产鱼135掩八11早。
在海水网箱养鱼方面,70年代末,广东省惠阳县、珠海市开展了海水网箱养鱼试验,放养了石斑鱼、鳃科鱼类、尖吻妒等20多个种类,获得了成功,1981年转人生产性养殖,取得了显著的生产和经济效益。1984年广东省的海水网箱养殖进人了迅速发展阶段,随后在福建省平潭和浙江省的苍南一带,也出现了海水网箱养鱼的好势头。据不完全统计,到1993年,海水网箱数量已超过5.7万个,养殖品种达到40多种,养殖产量近6000t,养殖鱼类有赤点石斑鱼、巨石斑鱼、蛙点石斑鱼、青石斑鱼、真鳃、黄鳍细、平绸、黑绸、尖吻妒、花妒、高体鲡、紫红笛绸、蓝子鱼等。鱼种主要依靠捕捞天然苗种,以新鲜低值小杂鱼为饵料,网箱产量为20一30kg/时。近几年海水网箱养殖有了较快发展,养殖品种也有所增加,1998年全国海水网箱总数在20万个左右,仅福建省1998年全省大黄鱼网箱养殖约6万个。
二、我国“两高一优”水产养殖业存在问题
与欧美、日本等先进国家相比,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仍有一定差距,最主要的技术问题是水质控制问题。水生动物生活在水中,其生产性能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生态环境是否平衡。在良好的养殖生态环境中,鱼类生长快,疾病少,肉质好,相反,在养殖生态环境一旦被破坏,失去平衡,造成养殖对象病害频繁发生,产量降低,而影响养殖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是饲料。目前,我国水产饲料厂很多,但由于技术方面的原因,生产出来的饲料还存在一定问题:
1.生产工艺不合理。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水产饲料主要为膨化饲料,比较注意合理的比例,饲料系数一般规定不高于1:1,减轻了环境污染;现时我国目前水产养殖业主要以硬颗粒饲料为主,在目前的养殖模式下,一般鲤科鱼类在整个养殖周期中的饲料系数为1.8一2.2。饲料系数高,饲料利用率低,粪便过多,加上颗粒饲料不便于鱼类摄食,残饵较多,沉积于水库,容易造成池底淤泥过厚和水体富营养化,影响鱼类生长,同时滋生大量病原菌,常暴发鱼病。
2.粗蛋白的含量过高,氨基酸不平衡。一些饲料厂在生产过程中,常用低价位菜粕、棉粕蛋白源取代鱼粉和豆粕等价格较高的优质蛋白源,结果饲料的粗蛋白比需要的高得多。例如:鲤鱼料(30馆以上)粗蛋白含量达36%一38%,而实际需要为30%左右,鱼种料(100一3009)粗蛋白含量达38%,而实际需要为35%。根据氨基酸平衡理论,当必需氨基酸不平衡时,尽管蛋白质含量很高,但实际消化利用率低,而且还存在以下弊端:
(l)高蛋白饲料养鱼易诱发代谢疾病。如诱发脂肪肝,破坏肝功能,破坏鱼类正常的生理生化代谢。
(2)消化能低,粪和粪氮多,破坏水体环境的生态平衡。由于过多采用菜粕和棉粕作蛋白源,导致饲料消化能低。例如:草鱼对菜粕和棉粕的总能消化率分别为52%和46.8%,消化能分别为2.44千卡奄和2.28千卡馆;鲤鱼对二者粗蛋白消化率分别为85%和81%。所以,鱼排粪多,粪氮也高,水易肥,导致水中微生物和浮游生物尤其是蓝藻、绿藻等生长过快,易造成水体缺氧,影响养殖鱼类的生长发育,也易暴发鱼病。
(3)用于生长的蛋白质减少,作为能源消耗的蛋白质增多,影响鱼类生产性能。菜粕和棉粕作蛋白源,菜粕中的限制性氨基酸较少,主要为赖氨酸和精氨酸,棉仁粕中的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胧氨酸含量也较低,因此,吸收率低,影响鱼类生产性能,而且排泄氨增加,造成水体氨氮升高,富营养化,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
3.用磷酸氢钙作磷源,鲤科鱼类利用率低,污染水体环境
鲤科鱼类无胃,无胃酸分泌,对磷酸氢钙消化率较低,如鲤鱼消化率为46%,其余54%磷随粪排人水体经长时间的积累,将会使水体营养化,特别是在湖泊和水库网箱养鱼中最明显;而池塘养鱼时使水变肥,不得不经常换水,否则,池水生物量大,晚上和阴雨天耗氧大,鱼因缺氧而浮头,影响摄食和生长,常换水无形中污染了水资源,再者,用磷酸氢钙作磷源使饲料有效磷不足,鱼生长缓慢,饲料效率低和骨骼矿化不良,鲤鱼肝脏糖无异生酶活性增强,体脂增加,水份减少,血磷水平下降,头和脊椎变形及体形较粗。
4.过量添加防病促长药物
欧美发达国家非常注重健康养殖,如挪威大西洋鱿的养殖,经常进行品种选育,以保证养殖良种化,网箱养殖的大西洋蛙80%以上是人工选育的品系,开发疫苗与强化鱼体免疫功能的增强剂,如多糖类药物,从亲体、幼苗,直到养成各阶段均可使用疫苗,使养殖成活率大幅度提高,减少了药物使用量,娜威1987年全国平均生产1t鱼需Ikg抗生素,而到1993年,几乎很少使用抗生素。1996年全国年产30万t鱼仅用了h抗生素。而我国一些饲料厂家利用低值原料,甚至霉变原料生产鱼饲料,为了降低饲料系数,追求高利润,在饲料中超量添加抗菌素或激素(如喳乙醇、黄霉素、生长激素等)促进生长。短期看,鱼生长较快,饲料系数降低,但是夏季高温季节,鱼不耐低氧,应激能力差;冬季捕捞时也大批死亡。有的还添加人类使用的氟呢酸、磺胺等药物防病,致使残留药物危害人体健康。
三、发展“两高一优”养殖业和维持生态平衡的主要措施
养殖业与生态平衡是一对对立统一的矛盾,只有解决好这对矛盾才能使“两高一优”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因此,在生产中,既要发展“两高一优”养殖业,又要维持生态平衡,以生态平衡促进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应采取如下措施:
(一)优化养殖模式
养殖模式是影响养殖效果和环境生态效益的重要技术关键。现行的水产养殖模式多从追求产量和经济效益出发,品种搭配不够合理,养殖生产方式单一,结果非但达不到所追求的高产高效,反而造成自身养殖环境的恶化,影响了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同时还对自然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应当在传统综合养鱼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养殖结构和模式,使品种结构搭配合理,投入和产量水平适中,养鱼和种植业、禽畜养殖业有机结合,通过养殖系统内部的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达到对各种资源的最佳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养殖过程中废弃物的产生,在取得理想的养殖效果和经济效益的同时,达到最佳的环境生态效益。
(二)投喂高效饲料
饲料是水产养殖生产的重要因素,饲料质量的好坏和饲料投喂技术是否合理,是影响水产养殖效果和环境生态效益的一个重要的因素。饲料质量低下不仅影响鱼类的正常生长,而且会在养殖过程中产生大量废弃物,恶化养殖环境。因此,必须科学地配制饲料。
1.准确地预测养殖对象的营养需要。营养物质供应过量是导致排出比例增加的直接原因。准确预测养殖对象的营养需要和饲料的营养价值,采用多阶段饲养,就能正确配制饲料,减少排出量。
2.利用理想蛋白质技术配制饲料,降低蛋白质水平,减少氮的排出量。一般而言,饲料中添加第1一3限制性氨基酸,蛋白质降低2%一4%,氮排出量可减少20%一30%。
3.应用生物活性物质,提高养分消化和利用率。可在饲料中加酶制剂、有机微量元素化合物、微生态制剂、除臭剂等,可提高养分消化和利用率,提高氮沉积率,减少氮的排出量。微生态制剂还可以维持水产动物体内的微生态平衡,抑制病原菌在肠道内的附着和生长,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有益微生物还可以经水产动物排泄到水环境中,利用水环境中过多的有机物合成菌体物质,从而降低环境中氨氮、亚硝酸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含量,净化养殖水环境。
4.改善饲料加工工艺,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把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工艺有效地结合起来,优化饲料的饲养效果。如使用饲料的膨化加工工艺,不仅能大幅度提高淀粉的糊化度以保持饲料在水中的稳定性,有利于鱼类摄食并减少了残饵对水体的污染;而且能改善蛋白质和粗纤维的物理结构,改善饲料的适口性,提高饲料的消化率;在高温、高压、高剪切力的作用下,膨化还能有效钝化植物蛋白中的一些抗营养因子,消除某些有毒物质。
5.改进投喂技术。根据不同养殖品种摄食习性、摄食生态和行为等进行科学投喂,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减少饲料的浪费和对水体环境的污染。
(三)科学病害控制技术
病害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水产养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生产中应注意如下几方面:
(1)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根据特定养殖方式下养殖种类不同生长阶段和生产管理时期的特点,在采用合理的养殖技术和模式的基础上,采用科学的水质管理和调控技术,尽可能维持良好的养殖水体环境,减少发生病害的条件。
(2)生态防治。水产养殖中的许多病害,不仅与病原微生物的存在有关,而且和养殖水体微生物生态平衡有着密切关系。通过投喂或向水体投放微生态制剂,使水体中有益微生物群大量繁殖,抑制和消灭病原菌,同时,还可以分解水中过多的有机物,达到净化水体和维持生态平衡的目的。
生态平衡理论范文5
要:
环境唯象中医学学说,不仅是医学革命,也是科学革命,是回归大自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融合渗透,多学科研究的结晶,并因此能攻克癌症。爱滋病、噬人病毒和受内外环境影响的疑难杂症,进而维持人类可持续健康发展。
关 键 字:
环境 唯象牙塔中医学 理论 癌症 爱滋病 平衡 文明 复兴
人类正悄然迈入21世纪。
纵观19、20世纪,从工业革命到信息革命,从信息爆炸到人工智能,促进生产发展社会进步的是西方近代科学技术。东方和西方都把科学技术视为最“科学”和“神圣”的经典。但是,给我们以同样深刻印象的是,两次世界大战消耗了数以亿计的人的生命,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其水、声、空气、宇宙均遭受污染,稀有动物植物资源濒临灭绝,生态平衡遭受严重破坏,爱滋病和癌症,原子弹和细菌武器正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社会伦理道德堕落,这一切又无不与西方科学有某种联系。难道科学的每一进步发展必须以威胁人类生存根基为代价?人类文明向何处去?这是面对21世纪,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工作者都应当思考和回答的问题。和平与发展这一世界的主题,正是这种思考的结果。但其实质,就是人类可持续健康发展。环境唯象中医学学说正便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环境唯象中医学学说正是研究如何维持人类可持续健康发展的。
一、什么是环境唯象中医学学说?
环境唯象中医学学说,不仅是医学革命,也是科学革命,是回归大自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融合渗透,多学科研究的结晶,并因此能攻克癌症、爱滋病、噬人病毒和受内外环境影响的疑难杂症,进而维持人类可持续健康发展。
环境唯象中医学学说不是凭空产生的,是建立在中国古代《河图》、《洛书》、《黄帝内经》、易医学理论及传统中医理论的研究基础之上,自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进行实证研究、走中、西医结合道路,多学科融合渗透的医学哲学和社会医学。
二、环境唯象中医学学说的基本理论
1.环境唯象理论
“环境”英语中即称“surrourdings”,也称“environment”也有“conditions”(条件)的意思。环境是一事物赖以生存的状态。地球赖以存在的状态是宇宙,人类赖以存在的状态是地球上一切状态及之外的宇宙。但严格来讲,环境包括唯与象两种状态,即潜与显,也即阴与阳两种状态。唯通微,指微观的超出人们力所能及的无形的状态,而象即形也,指宏观的或显的状态,所以环境——事物赖以存在的状态,既有内部环境,又有外部环境,既有显环境,又有潜环境。内外环境潜显环境相互达到一种适度状态就构成该事物。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潜环境与显环境,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在不同层次的环境中,内外环境,潜显环境可以相互转化。唯与象可以互为全息反映,整个世界统一于时空环境。
环境唯象中医学认为,环境并不单指自然界这个宏大、恒动不息的外在环境,还指包括人体内部这个循环往复内在系统环境,两者须达到有机结合。故结合养生与治病、通过体内体外物质交换,通过信息与意识作用,由不同的渠道进行人体控制,形成药物与非药物疗法结合的独特疗法,其指导思想是从根本上提高人体免疫系统功能,加强新陈代谢,用以提高胸腺水平,提高DNA修复率。通过环境唯象药物摄入,环境唯象针灸按摩,配上环境唯象食物,补充人体所需的七大生命营养源(水、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酶、脂肪、多种微量元素),达到治、养一体、内外一致,从而使人体营养处于一种新的平衡,因而能攻克癌症和爱滋病。环境唯象中医学认为,人类的疾病是由内外环境引起的,通过协调内外环境可以维持人类可持续健康发展。环境问题是人体健康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问题。
2.人体平衡理论
环境唯象中医学认为,生命体是有一定时间节律和空间有序序列的系统。而人体则是有强烈意识行为的生命体,故人体有三个特点:节律性、有序性和意识性,人体内外环境的平衡协调是人体健康的保证。这符合钱学森“人体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论断,也符合普利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后者认为,自然界有两种有序结构,如晶体的有序,是以分子作用的距离为表征,可在孤立状态中和不稳定条件下维持,不需要与与外界交换物质能量,但外界信息(物质、能量)稍一介入,平衡迅速破坏,有序马上就解体。另一类有序是在宏观范围内出现的,它只有在非平衡状态下,当其开放系统与外界交换物质能量时,才能维持或出现新的有序,如生物体。这正符合环境唯象中医学的人体需要维持不断的能量交换、新旧信息交换,内外环境平衡的观点。另外,人体的节律性决定了人体细胞基因必存在生物钟。人体内的生物钟必须与其外环境中的日月星辰宇宙的生命节律相一致。
人体需要达到内外环境平衡、能量(营养)平衡、意识平衡的高度统一,前两个平衡是基础,意识平衡对前两个平衡有影响。人的意识平衡是指人的意识倾向与行为必须要不损害人体内外环境平衡。内外环境平衡的破坏会影响能(营养)的平衡。意识倾向包括人的思、喜、怒、悲、恐、惊等七情六欲以及表达方式之一的语言行为与认知行为。
环境唯象中医学研究发现,维系人体节律性、有序性、意识性的机制是十二经络、奇经八脉,及与之相适应的五脏六腑、神经系统、血液循环系统。20世纪70年代,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一批科研人员经过长期协作攻关,揭示出经络现象是不依赖于中枢神经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而独立存在的。十二经络、奇经八脉是以液晶体传递的方式支配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等,使人体内部环境达到平衡,环境唯象中医学学说便在此基础上形成第四平衡理论。
经研究发现,活细胞膜可能就是定时器(即生物钟,神经核的感应器),它允许某些虚粒子离子(带电的原子和分子)出入细胞膜,但同时又阻止一些离子的通过。当离子通过细胞膜时,其两旁的电位就升高或触发了感应器;从而使节奏摆动。而最新研究显示,由SCN与脑松果体分泌的激素之间的新鲜人脑组织解剖发现,SCN是生物钟的唯一组织,它被激素分子约束于脑底深部,松果体定时定量地分泌出metetomm,故通过SCN决定人体睡眠的正常生理节奏。所以,根据这一种神奇的原理及防病治病的效应,可以打败癌症这一影响人类生命的大敌。
3.“文化基因”说
人类已有文明是人类与环境斗争的产物。不同民族的文化构成整个的人类文明,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基因。不同文化基因的杂交可构成更优的人类文明。人类各民族的任何体统与文化必有其内在的文化基因,中华民族的“和”、“仁”、“天人和一”的文化基因,使中华民族保存其悠久的文明并从未间断。作为人类瑰宝的中医正是“和”、“仁”、“天人合一”的结晶。中医的特点是综合施治、体治病、治病治根,而西方文明则有其抗争的文化基因,崇尚征服自然,故注重精密的逻辑的分析。基于此,西医治标不治本,甚至以身体致残为代价。环境唯象中医学从中西医结合中提取各自的合理内核,提出治标、治本、治人的“三治”理论,以建立更优的与环境和谐相处的文化基因,促使人类可持续健康发展。
三、环境唯象中医学学说的成果
北京中科前锋科技公司杨晓东常务总裁,著名医学专家彭玉秀女士,国际肿瘤康复专家十豆三教授(抗癌明星),中科院半导体所周旋教授等,利用环境唯象中医学理论,研究开发出“仿生波普治疗仪”,不断调整人体与周围环境能量和信息转换,维系自身的平衡,并与现代科技食品工程相融合,应用研究于食品之中,从而形成以“抗癌浓缩液”为主要成分的营养平衡系列食品48种,以及其他不受环境污染的用品,其中以抗癌镇痛宝为龙头的产品,经过若干科学家、医务工作者、中医理论研究者和药物专家从理论上的探讨,经过上千百次的临床实验证明并通过鉴定。其作用原理:癌细胞膜反馈给基因,调节节奏,摆动,通过染色体上的长环形DNA遗传密码进行有序阅读,在免疫应答和调节过程中,适应内外环境平稳,营养平衡,使其不产生游离原子团,减少产生病变细胞的可能性,从而提高蛋白细胞介素IS:和神经细胞的活性,增加神经胶质细胞。电镜观察及进行各种动物实验表明,三天见效,一周后客观指标改善。对脑胶质瘤的有效率达69%——88.9%,并通过国内七家附属医院的反复临床证明,取得了在其它癌肿治疗的有效率达88.5%;前列腺增生症的有效率达99%,癌症治愈率达97%,从而证实了环境唯象中医学学说在理论上实证上的统一。
生态平衡理论范文6
关键词:绿色供应链;绿色物流;环保意识;环境效益
中图分类号:F272.7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This paper started with the conception and implement meaning of green supply chain, then summarized different problems arised in the process of China's enterprises implementing the green supply chain, and finally brought up fwith five corresponding five solutions from the angle of building green corporate culture and strategic partners, playing the regulation role of government and enhancing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better and faster construction of China's resource-saving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society.
Key words: green supply chain; green logistics;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environmental benefits
绿色供应链管理是一种在整个供应链中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现代管理模式,它源于传统供应链,又高于传统供应链,是将“绿色”和“环境意识”融入整个供应链中,以达到绿色制造的目的。它以理论和供应链管理技术为基础,涉及供应商、生产厂、销售商和用户,其目的是使得产品从物料获取、加工、包装、仓储、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最小,资源效率最高。
由此可见,绿色供应链实质上是供应链思想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结合的产物,在整个供应链过程中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同时又在保护资源降低能耗的基础上实现供应链成本的最小化。所以绿色供应链是一种致力于提高企业的经济绩效和环境绩效的一种科学先进模式。
1绿色供应链的基本内涵
绿色供应链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绿色设计、绿色供应、绿色生产、绿色物流(包括逆向物流)、绿色营销和绿色回收。
1.1绿色设计
绿色设计是指在产品设计过程中考虑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对环境和资源的影响。绿色设计对产品的功能、性能、质量以及开发周期和成本进行综合考虑的同时,将无废物、可回收技术以及3R(Reduce, Reuse, Recycling)引入产品的研究开发阶段,从而实现产品最优化和成本最小化,并把对环境和资源的伤害程度降至最低。
1.2绿色供应
整条绿色供应链的源头是原材料的供应,因此,选择、使用绿色材料对于绿色供应链的实现至关重要。绿色原材料是指那些在产品的设计生产制造以及产品使用和回收过程中低能耗、噪音小、无毒性,对环境和资源无害或低害的材料。这就要求企业寻找具有环保意识的供应合作伙伴,并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双方共同致力于绿色标准的建设与维护,设计开发使用绿色原材料,协同推动绿色生产。
1.3绿色生产
绿色生产就是将环境战略应用于整个产品和服务的生产过程中。实施绿色生产的关键是技术和管理。具体说来,首先技术上,企业要实现绿色经营战略,就要在产品流程上采取全新的设计理念,采用创新的生产技术进行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在此过程中避免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其次管理上,要加强绿色观念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渗透和实施,强化监督管理,确保绿色生产有序高效进行。
1.4绿色物流
企业的物流活动包括从原材料供应到产品销售的整个过程中的全部活动,它由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和逆向物流构成。而绿色物流就是在整个物流活动的储藏、包装、装卸、运输、流通加工以及废弃物处理环等环节,以绿色观念为基础,采用先进的环境保护技术和资源利用技术,降低物流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1.5绿色营销
绿色营销是绿色供应链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作为市场营销发展的新阶段,绿色营销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是一种兼顾生态保护的一种新的营销思维模式。绿色营销即供应链企业在市场调研、产品研发、产品定价、销售等营销活动过程中,以重视环境保护,维护生态平衡理论为指导,使企业在实现产品销售的基础上,承担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责任。绿色营销的开展不仅有利于产品和服务的销售,同时有助于提高企业在公众面前的形象,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百利而无一害。
1.6绿色回收
绿色回收是绿色供应链管理设计中最重要的一环。在传统供应链结构中,回收阶段已经处于供应链的末端了,这势必产生大量的淘汰产品和废弃物,因此重视绿色回收对于整个绿色供应链的实现相当重要。同时,撇开传统观念,这个阶段不仅仅是供应链的尾声,更是新的物流的开始,针对此,企业更应重视绿色回收,从而为下一周期的物流做好准备。
2实施绿色供应链的意义
在当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以环境理念为指导的绿色供应链不仅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还能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为了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绿色供应链的实施意义重大。
2.1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
绿色供应链强调资源的节约利用,通过对废弃物和淘汰产品的回收利用,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采用低投入大物流的方式,又能节约运营成本,还能节能减耗减少污染,这样,通过绿色供应链的管理在无形中得到了顾客的青睐,对于企业扩大市场份额,提高竞争优势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2.2有利于减少或消除环境污染
绿色供应链从传统供应链思想出发,在整个过程中融入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思想,不仅在产品的设计、开发阶段,生产制造阶段,甚至在回收阶段都十分注重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因此,绿色供应链的实施可以有效的保护资源和环境,起到减少甚至消除环境污染的作用。
2.3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经济一直处于高速发展中,但是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各种问题日益突出,资源日益紧缺,环境污染严重,这些问题不仅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因此,实施绿色供应链,不仅可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维持生态平衡,同时也有利于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