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互联网思维的理解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互联网思维的理解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互联网思维的理解

对互联网思维的理解范文1

关键词 互联网思维;科技传播;传播模型;科普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5-0008-02

1关于互联网思维的认识

互联网思维并不是一个严谨的学术概念,而是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兴起后,从IT产业向外逐步扩散的一个概念。根据百度百科的记载,最早提出互联网思维的是百度公司创始人李彦宏。在百度的一个大型活动上,李彦宏与传统产业的老板、企业家探讨发展问题时,李彦宏首次提到“互联网思维”这个词。2007年他就提到:我们这些企业家们今后要有互联网思维,可能你做的事情不是互联网,但你的思维方式要逐渐像互联网的方式去想问题。

互联网思维并无权威的定义,一般的共识是,它是一种对市场、用户、产品乃至整个商业生态重新审视的方式, “以用户为中心”,强调信息在生产、交换和传播中的价值。有的人从商业角度解读。赵大伟认为,互联网思维,就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对用户、对产品、对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的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①。有的人从对社会的影响角度解读。姜奇平认为,互联网思维是一种智慧思维、社会网络思维、低成本差异化思维、分享的思维,是互联网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和制度等客观变化在一般人思维中打下的烙印。雷军作为企业家则认为,互联网思维简而言之就是“专注、极致、口

碑、快”。

物质、能量、信息是构成客观世界的三大基本要素,物质是本源的存在,能量是运动的存在,信息是联系的存在。互联网作为物质、能量、信息的新载体,通过其对三大要素的高效整合,使得三大要素的转换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围绕互联网的使用者――人的需求――来组织和传播资源。如此看待,互联网思维最重要的还是回归人的本性,围绕人的需求提供服务。

2 对科技传播模型的认识

科技传播模型,是指在具体的社会环境中,面向公众传播科学技术的方式方法的总称。有关科技传播模型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公众理解科学理论研究的热点内容。不同的模型中,可以看出其传播态度和对“公众”角色的认知。约翰・杜兰特、布鲁斯・莱文斯坦、刘华杰、朱效民等专家都在这个领域发表了很多文章,总结他们的看法,现在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型。

2.1缺失模型(deficit model)

缺失模型认为,生活在复杂的科学技术文明中的人们应该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水平。政府需要高素质的公民参与政治,实业家们需要具备技术素养的劳动力加入到他们的生产大军,科学家们需要更多具有科学素质的公众支持他们的工作……换言之,缺失模型认为,公众需要掌握科学知识、掌握技术。科学技术在现代生活中是至高无上的,只有科学技术才是“科学的”、有效的。实际上,大量科学都远离生活,与日常生活无关,每个人都不可能掌握一切知识。学习理论表明当科学理论及事实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一定意义时,人们能够达到最佳学习效果。例如,研究表明在存在水质问题的社区内,即使教育水平有限的人也能够很快地理解非常复杂的相关技术信息。在缺失模型中,公众被赋予消费者和科学支持者的角色。当科学表现得独特、富有吸引力、强大以及充满希望,并且科学传播的重要内容并不是科学知识而仅是科学消息和图像时,公众则主要发挥“天真的”观众的作用。实际上有许多科学传播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传播这种令人鼓舞的科学情绪,例如许多科学普及著作以及博物馆和展览会。在科学周和科学日引人入胜的科学表演中,科学普及读物中,以及博物馆的展览会中,我们都能发现这种科学情绪的存在。很明显,这里公众被认定为消费者,而科学普及则是需要娱乐公众的一种大众消费商品。也有很多时候,科学是被作为一种普通文化产品“推销”给了公众,或者是在“推销”时强调了科学的实用价值。一旦公众认可了科学知识的重要,就会结成同盟为科学争取更多的经费或者是直接施加压力,投资一些特殊的科学领域。

2.2 语境模型(contextual model)

语境模式承认公众个体接受信息时并不是如同空无一物的个体那样,而是根据个人的社会和心理情况来处理这些信息,而个人的社会和心理情况则是由其先前的经历、所处文化环境以及个人环境所决定。语境模型认为个体是在其特殊的语境中接受信息,而正是这特殊的语境决定了个体接受信息后会如何对信息作出反应。公众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关系网络大大影响了他们理解科学知识的方式。可以说,语境模型是一种改进的缺失模型。语境模型认识到了社会力量,但它注意的却是个体对信息的反应,它强调的是复杂社会心理环境中的心理因素。缺失模型和语境模型似乎经常将“公众理解科学”和“公众正确评价科学对社会的贡献”混为一谈,并且通常认为传播的假想对象混合了对科学无知和所谓的“天生好奇心”,即科学里比多(科学欲望)。但简单地通过是否属于科学体制结构来区分科学家和外行公众,我们也会很快发现概念上的一些难点。随着科学学科的逐步分化和专业化,知识通才的概念已经成为了一种假想,科学和“外行公众”之间的分界线也变得越来越

模糊。

2.3 对话模型(public participation model)

在科技传播实践中,随着传播的开展,公众对科技创新的抵制却日益增多,这不能够再简单地用公众缺乏相应的知识来解释。公众理解科学需要科学与公众之间新的相互作用和交流方式,而公众参与敏感的科技问题的决策过程被认为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对话模型强调公众的参与,在对话模型中,公众更多地被赋予了“公民”的角色。公众被赋予承担科学权利和责任:了解知科学知识的权利,参与科学讨论和决策过程的权利,以及面对科学的责任,承担科学义务的责任,支持集体利益,参与科学活动的责任。在对话模型中,很多问题开始被讨论,科技的双刃剑问题,前沿技术的道德困境等。如刘华杰所说:关注科学不等于支持科学,支持科学不等于支持某一种具体的科学。对话模型为公众参与科学事务奠定了基础。

显然,这些模型只能为我们理解科学技术公众传播提供一个简要的工具。在多元化的世界背景下,这些概念模型对于我们认识现代社会的传播方式具有意义。实际上许多传播活动融合了不同模型中的要素。刘华杰认为,我国正处于从第一种模型向第二种模型过度的阶段,但其实在某些局部,对话模型也在被实践。

3 互联网思维对科技传播模型的冲击

从以上对科技传播模型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无论哪种模型中,政府、科学家与公众的角色都在被讨论。公众在不同的传播模型中被赋予消费之、支持者和公众的角色,但另一个身份被提及则较少,那就是用户。在互联网时代,用户是需求产生的核心,一切的传播活动都要以满足用户需求来组织。像小米手机,还在开发的过程中,用户需求就已经被充分调查和细化,这样的产品才能充分利用“粉丝经济”,提升公司效能。在互联网思维的影响下,传统科技传播模型的一些概念需要重新去理解。

关于国家科普能力。这里不对科普、科技传播和公众理解科学的概念再去做过多的辨析。在《关于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政策文件中,把国家的科普能力定义为“国家向公众提供科普产品和服务的综合实力”,把政府的科普工作定位为提供公共科技服务和科普产品。如果真围绕用户需求的互联网思维来做科技传播,政府不会是一个合格的公共科普产品提供者。因为政府与市场的距离,必然会造成政府无法真正了解市场需求,社会需求表达不易进入政府视野。政府在科技传播中应该处于幕后的政策引导和基金式资助的角色。所以国家的科普能力不应该是政府的科普能力,而是政府引导下的全社会科普的能力。

关于科学家的角色。长期以来,国内外研究者都认为,科学家应该承担起科技传播的主体角色,因为科学家作为“科学知识生产者”,在科技传播链中仍然扮演着“第一发球员”的角色,是人类认识理解科学的源泉所在。他们仅仅认为,如果科学有问题,这些问题也只是在于科学家还不会或者不愿意用通俗语言解释科学,并表达给公众。但在互联网的世界中,科学家发球员的角色被模糊,人人都成为表达者,并且一些“做的科学”更容易被大家接受。就像卞毓麟先生所表达的“科学太重要了,不能单由科学家来操劳”。

关于科技传播中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最后一公里”常被引申为完成一件事情最后的关键性步骤(通常还表示此步骤情况复杂、充满困难),而在这一阶段出现的问题被称为“最后一公里”问题。朱效民总结北京市科普社区建设的经验认为,在当前我国的科普工作中同样存在着“最后一公里”问题,并且情况相当严重。其实这个问题产生的核心原因还在于,政府硬抗起科普的大旗,在整个建设与维护过程中,没有做到以用户为核心。如果用户需求在建设初期就能得到反应,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浪费。

毫无疑问,科技传播未来的方向将越来越宽。在互联网思维的引导下,用户在科技传播过程中的重要性将越来越被重视,政府和科学家都需要围绕满足用户的需求来完成传播过程。在新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科技传播的场景和载体都在被极大地改变,传统的科技传播模型也将被冲击。

参考文献

[1]赵立新,佟贺丰.国际科普形势与发展[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

[2]卞毓麟.“科学宣传”六议[J].科学,1995(1):1-3.

[3]曹昱.公众理解科学理论发展研究――对约翰・杜兰特的“民主模型”的反思[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4,21(5):85-89.

[4]朱效民.试论科学家科普角色的转变及其评估[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12):77-81.

[5]刘华杰.科学传播的四个典型模型[J].博览群书,2007(10):32-35.

[6]刘华杰.科学传播的三种模型与三个阶段[J].科普研究,2009(2):10-18.

[7] 朱效民.从“最后一公里”看我国社区科普内容建设――以北京市科普社区为例[J].科普研究,2010(2):

18-23.

对互联网思维的理解范文2

CNNIC历次调查数据显示,对商品/服务等的信息检索始终是网民对互联网的主要用途之一。这主要是由于互联网为消费者主动获取信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消费者在购买决策过程中,可以在互联网上搜索、收集商品/服务的信息作为依据,再决定其购买行为,进行较之以前更为理性的消费。

今天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合力)正在全世界得到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到2020年对GDP贡献超50%,它已经成为全球性最迅捷和方便的信息沟通与传播渠道。依托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的互联网营销由于它具有节约大量的场地、租金,同时经营规模不受场地限制,经营时间长,方便地采集客户信息等优势,因此作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得到了迅猛发展。

互联网营销成功表明:过去的营销者喜欢控制一切,控制包装设计、广告、促销、公关和新闻媒体,但是今天已经无法再这样控制下去了,因为借助互联网整个市场的控制者已经由品牌变成了消费者,无法全盘控制也就意味着营销需要已经改变了。

互联网时代做营销人一定要学会善用搜索,善用数据,运用科学的行为模型分析消费者行为和需求。可以坚信地说,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崛起,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一定衰落,由外而内的用户思维正在起到关键的作用。

互联网营销的关键就是如何运用“用户思维”,因为互联网营销的盈利一定是由客户行为驱动的,而不是削减成本,降低成本能让企业存活下去。也就是说要想获得盈利,企业必须了解客户行为,客户行为动机是由客户感知的价值驱动的,这种感知到的价值正是企业的价值主张。互联网营销的价值主张是指在同等价格下,客户买你的产品而不是竞争对手的,他们看重的是什么?某些客户愿意溢价买你的产品,他们又看重的是什么?所以企业如何找到自己的价值主张,从而才能更好地驱动客户行为。

关于价值主张的标准,著名品牌管理专家大卫艾克认为,一个客户体验产品或服务时有三个层面,第一是功能性,客户如何使用你的产品,想从中得到什么;第二是清晰性,即你的产品和服务能给他或者她提供什么样的感觉;第三是自我表达,你的产品和服务能够使他或者她成为什么。 如三星MP3与iPod相比,前者虽然有更先进的技术,但是却不像后者那样激发人们的情绪,这是因为iPod代表了一种个人风格和生活方式,帮助客户实现自我表达。“人们购买的不是产品或服务,而是对某种体验的预期。

真正理解用户思维就要深入了解以下问题。首先,互联网下消费者变化表现在媒体接触时间的变化。互联网与移动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娱乐、学习的方式,在消费者的生活时钟里,除了看电视、看报纸、行车、逛街、差旅等等传统行为,收邮件、搜索信息、上论坛、写Blog、收发短信/彩信、在线交易等由互联网与移动互联创造的生活方式,亦已成为消费者的生活环节。

其次,互联网还引起了消费者心理的改变,“不愿失败”的消费心理有了更充分的信息依据。在传统时代,营销的手段万变不离其宗,是刺激需求的手段,消费者亦在种种商品信息与营销宣传中混沌迷糊地进行着购买决策。在网络时代,行业频道、行业垂直网站、专业评论网站、专业博客的出现,使消费者有机会从多种渠道获得详尽的专业信息,从而确保其尽可能进行“正确的”购买决策。

用户思维的重要体现就是你的产品拥有多少“粉丝”。因为自从有了互联网就没有离开用户。如用户注册数、活跃率等都伴随着各个互联网产品,到了SNS、微博、微信产品出现时,粉丝称为衡量一个平台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如考究一个明星的人气,看微博有多少粉丝、贴吧有多少用户等,粉丝的参与、体验,也成为营销成功的最有力指标之一。

再次,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影响下产生了很多新的营销传播模式,如精准广告、电子商务、网络社区、网络视频、盒子、网络电视等等。这表明在互联网营销是一个理解客户需求、满足需求、获得回报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商品买卖。以客户为中心的思维转向只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企业竞争优势的唯一可持续来源就是更好地理解客户。

由外而内体现在营销中就是一切由消费者定义。近两年随着移动互联下新媒体不断涌现,SNS、微博、微信等不断刷新人们的观念,也不断的刷新企业的营销体系。从本质上看,不是一场由互联网产生新媒体主导的变化,而是思维模式的转变诱发了新工具、新媒体不断的推陈出新,不断的迭代的出现。

未来互联网营销传播强调企业营销要从“由内到外”的产品中心思维向“由外到内”的用户中心思维转型。企业之所以要转变思维,是因为市场营销领域主导权力的转移。互联网时代,由于信息透明、选择过剩,客户掌握了主导权,假如企业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就将失去客户,因为有更多的企业愿意服务你的客户。在客户主导的时代,首先不是产品,而是要理解和满足客户需求。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下以由外而内的用户思维进行营销一定要针对消费者心理呈现出新的特点展开相应的策略,如用户追求文化品位、追求个性化、追求自主独立、追求表现自我、追求方便、快捷,追求时尚、追求物美价廉等,经营者就要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以吸引顾客,赢得市场。这也正是未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品牌中国联盟特邀专家

对互联网思维的理解范文3

想把用户思维运用好,你也要看准这三点:

找到草根:成功的互联网产品多抓住了“草根一族”的需求

参与感和荣誉感:给客户信任和认同。

体验至上:打动客户

二、简约思维互联网时代,信息爆炸,

用户的耐心越来越不足,

所以,必须在短时间内抓住它!

专注,少即是多;简约即是美

三、极致思维就是把产品、服务和用户体验做到极致,

超越用户预期

打造让用户尖叫的产品

用极限思维打造极致的产品。

方法论有三点:

第一,“需求要抓得准”(痛点,痒点或兴奋点)

第二,“自己要逼得狠”(做到自己能力的极限)

第三,“管理要盯得紧”(得产品经理得天下)

尖叫,意味着必须把产品做到极致;极致,就是超越用户想象

四、迭代思维“敏捷开发”是互联网产品开发的典型方法论,是一种以人为核心、迭代、循序渐进的开发方法,允许有所不足,不断试错,在持续迭代中完善产品。

“微”:小处着眼,持续创新

“快”:精益求精,快速更新

五、流量思维流量意味着体量,体量意味着分量。“目光聚集之处,金钱必将追随”,流量即金钱,流量即入口,流量的价值不必多言

免费是为了更好地收费互联网产品大多用免费策略极力争取用户、锁定用户

坚持到质变的“临界点”任何一个互联网产品,只要用户活跃数量达到一定程度,

就会开始产生质变,从而带来商机或价值

六、社会化思维社会化商业的核心是网,

公司面对的客户以网的形式存在,

这将改变企业生产、销售、营销等整个形态

利用好社会化媒体、众包协作

七、大数据思维是指对大数据的认识,

对企业资产、关键竞争要素的理解

小企业也要有大数据、你的用户是每个人

八、平台思维对商业模式、组织模式的理解。互联网的平台思维就是开放、共享、共赢的思维。

打造多方共赢生态圈,不具备这种能力的要善于利用现有生态圈。

九、跨界思维随着互联网和新科技的发展,很多产业的边界变得模糊,互联网企业的触角已无孔不入,

如:零售、图书、金融、电信、娱乐、交通、媒体等等,携“用户”以令诸侯

这些互联网企业为什么能够参与乃至赢得跨界竞争?

答案就是:用户!

他们一方面掌握着用户数据,另一方面又具备用户思维

用互联网思维,大胆颠覆式创新

对互联网思维的理解范文4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 英语泛读 泛读教学

一、互联网时代英语泛读教学的优越性

互联网时代的英语泛读教学得天独厚,优越性明显:(1)内容全面,类型多样。网上资源包罗万象,从内容上来看有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环保等多方面知识,在形式上则有新闻报道、报刊杂志、原版读物等。它涵盖了教材所涉及的或是学生所关心的几乎所有话题,并可从多角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2)材料鲜活,更新便捷。互联网上不断更新的动态数据为学生提供最新的相关资料,使学生通过阅读了解热点问题。(3)检索快捷,方便整合。主题或关键词搜索速度快捷大大方便了教师选材。教师只要确立主题或是材料类别便可迅速找到所需资料,整合后即可构建阅读资源库,实现区域性资源共享。

二、互联网英语泛读教学资源库的构建

互联网时代的泛读教学不听任学生漫无目的地浏览。先期构建适合学生需要的互联网阅读资源库是进行泛读教学的前提。建立互联网阅读资源库要有能连上互联网的教师用机及与校园网相连的一定量的学生机等基本配置。教师通过搜索选择、下载网页、制作链接后可在短时间内做出一个简易的双层网站。一般说来,构建过程可分三步:首先确定主题。泛读教学的选材应当尽量扣住使用的教材,其主题分布应考虑到学生的知识结构。然后进行搜索下载。较窄的主题可以采用大型搜索引擎,但一个相对宽泛主题则应选择分类的网站进行查询。教师可给学生推荐常用的课文背景知识网站。最后对搜索下载的材料进行整组。网上的素材下载后,教师应初步筛选,本着科学性、多样性、趣味性的原则选出若干网页或文章,然后根据设计意图(如注解或替换部分生词、设计阅读任务等)再加工。接下来,要根据所选材料的个体特征确定其篇幅、位置与链接次序。重新整组后的同一个相关主题的若干网页可以构成一个材料组,相当于一个子网站。常用的材料排序是按照背景资料、辅阅读与拓展性阅读进行的。科学组合后的材料可以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补充文化知识,同时,激发学生阅读自主性,逐步提高阅读水平。

三、互联网时代英语泛读教学的基本策略

为了突出语言的工具性,互联网时代的泛读教学应当提倡任务驱动下的多层次、多维度的教学策略,突出思维参与,培养学生主动寻找信息、综合分析材料的能力。

1.明确目标任务,激发内在动力

任务型语言教学理论认为,语言的习得应当是有目的的交际活动,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任务来明确每次阅读的目标,然后安排时间让学生阅读、思考乃至讨论合作,做出构想,最后由学生给出汇报。同一语篇应用的任务应当是多时机、多层次的,应当由易到难、由浅表性理解到综合性领会,可以形成一个或数个微型任务构成的阶梯式的任务链。任务驱动策略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2.实现障碍突破,提高阅读效率

阅读是一个积极主动的理解与接受信息的过程,也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提高阅读速度和效率,阅读理解中的障碍突破是成功的关键。运用预测技能,边读边了解原文的篇章结构和作者思路,把握具体细节,依据获得的信息进行推理、判断和引申,结合语境识别词语功能,巧推词义,领会作者的态度与意图。(1)整体阅读。整体阅读是以意群为单位进行阅读。学生在了解英语句子结构规律的基础上,阅读时可以大胆抛开某些结构词或冠词、系词、连词等,对于起辅助作用的形容词和副词等可以稍加领会,重点是要抓住一些关键实词,如动词、名词等。(2)抓主要环节。进行阅读理解时,应将细读、略读巧妙结合,恰当地调整阅读速度,把注意力集中在关键句和段落上。在阅读过程中只要抓住句中的关键词、段中的关键句、文中的重要段落,许多问题会迎刃而解。(3)活用阅读技巧。为了提高阅读速度,学生应学会运用略读法,通篇浏览,了解大意,领会文章的主要精神。必要时采用寻读法快速寻找文章的重要信息。依文章的不同灵活运用不同的阅读技巧,提高阅读的速度和效率。

3.鼓励自主阅读,积极思考实践

阅读活动实际是一种语言知识的实践和实现。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自主阅读,积极思考,广泛实践,自主解决阅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不断发现新的阅读策略,迫使学生广泛运用已有的阅读策略,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课后应给学生布置一定量的阅读任务,让学生带着不同的阅读目的去完成不同的阅读任务,培养其阅读技能和策略,真正从广泛阅读实践中受益。另外,适时组织学生对所读内容分析、归纳和总结,或与其他同学互相交流、讨论。其好处是:一方面,充分发挥学生群体的思维与智慧,实现智慧和策略的共享;另一方面,学生间不同观点的相互碰撞与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和发散性思维,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四、互联网环境泛读教学对英语教师的要求

互联网时代进行泛读教学的组织者是英语教师,教学效果的好坏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策划能力。除了业务能力、理论水平、人格魅力、情感态度等这些传统意义上评价教师的标准,互联网时代的泛读教学对英语教师要求更高。

1.善开拓创新,工作热情高

互联网时代给外语教育手段带来了革命性变化。在各学科寻求与信息技术整合进而优化教学过程的今天,仅仅满足于将教科书作为知识的载体显然是不够的。互联网环境教学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供借鉴,需要付出比传统教学更多的精力与耐心。技术的掌握、理论的钻研更需要大量辛勤的努力,离开努力开拓创新的工作热情和奉献精神是不可能成功的。

2.学习互联网教学理论,扮演好多种角色

在互联网环境中,教师是互联网资源的设计者,是学习目标的引导者和学习群体的协作者。师生之间是平等民主的合作伙伴关系,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应当在“任务型语言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创建丰富的阅读情境,设计合理的激励性的阅读任务,做出积极的学习评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全面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3.掌握一定的互联网开发水平,活学活用

互联网开发水平是创建与利用互联网资源的基础。教师不但应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系统的使用和网页下载、设计与制作的基本技术,而且应具备互联网系统安装、运行与维护的基本能力与动态网页后台系统的操作技术。

阅读能力的培养一直是英语教学的核心内容。英语教材更新缓慢、阅读量不足、题材拓展的面也较窄,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英语应用水平的提高。因此,在学生词汇量已有一定积累的前提下,应大力提倡结合教材主题,增加富有时代气息的真实性材料进行泛读教学来丰富和拓展英语教学内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对互联网思维的理解范文5

关键词: 计算机 网络 隐喻性词语

一、隐喻性计算机词语产生的理论基础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是语言修辞手段,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当人们要认识和描写以前的事物,而原有的语言符号不能表达新概念时,人们往往依赖已知的概念及表达方式以加深对不熟悉事物的认识和了解,通过想象和联想,看到概念之间的联系,从而从一个易于理解的源域(source domain)概念映射到一个较难理解的目标域(target domain)概念。本文正是以此为理论基础对本论题进行考察。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语言是联系思维和外部世界的现实中介,“主体的认识成果和意识内容只有借助于语言才能获得持久的存在形式”,①人们认识的成果必须以语言的形式展现出来。语言中,词汇对社会生活的变化最为敏感,概念的形成依靠语言中的词,因而人们的认知成果更多地通过词汇表现出来。

当代西方人本哲学家认为,人类最初的思维方式是神话思维、隐喻思维等非逻辑思维。对于这种非逻辑的东西,人们常常运用隐喻化语言来体现。在当代科学认识活动中,主体实际上必须应用一种形式化的演绎方法,用不反映事物终极事实的隐喻性词语对认识客体的本来状态进行假设,创造性地提出语言模型,采取新的认识方法来把握客体。这种思维方式就表现为科学语言的隐喻特征。与其它认知科学一样,科学家们在探索计算机领域时,用已知的概念来认知未知的概念,以具体喻抽象,以通俗喻科学,创造出了大量的隐喻性计算机词语,这是隐喻所具有的认知功能的充分体现。

根据上述理论,我们把通过隐喻方式创造出来的计算机及网络词语称为隐喻性计算机词语。通过研究这些词语,我们发现,隐喻不仅在计算机领域普遍存在,而且体现了我们对计算机的认识。

二、计算机隐喻性词语分析

1.计算机是人

认知语言学认为“人们习惯从自身的角度出发,从行为动机、情感特征,以及行为方式来理解和认识人体以外的东西”。②为了生动形象地描述一个物体或抽象概念,人们会把无生命的东西看成是有生命的。这种拟人化的过程也是一种隐喻,称为本体隐喻(ontological metaphor)。通过人们在谈论计算机时常有的如下表达方式,我们可以得出“计算机是人”这一隐喻概念。

(1)我们知道HTPC的关闭模式是将电脑由运行转为睡眠模式(即进入待机模式)。(《微型计算机》,2006年第2期)

(2)难道电脑中毒了?(《微型计算机》,2006年第9期)

(3)病毒和木马经常利用操作系统漏洞直接导致电脑死机。(《微型计算机》,2006年第9期)

在以上的这些例子中,计算机被赋予了人的特性。一方面,计算机是一个系统,由不同的部件构成,每一部件都有自己的作用,缺一不可。另一方面,健康的身体取决于人体各器官的相互协调,缺一不可。因而,我们把计算机当成人一样来理解,计算机可以“睡眠”,能因感染“病毒”而发出“死”的行为。

类似拟人化的计算机隐喻词语还有“传染、入侵、记忆、对话框、程序语言、发送、读取、破解、主板(motherboard)、子板(daughterboard)、子窗口(childwindow)”等。每一个这样的隐喻都是由人类自身的特征这一源域到计算机这一目标域的投射。

2.计算机是容器

本体隐喻中最典型、具有代表性的是容器隐喻(container metaphor)。这种隐喻的物质基础是:人在自然界中占有一定的空间和位置,是独立于周围世界以外的实体,以皮肤作为界面,有体内和体外之分,因此每个人本身就是一个容器。人们将这种概念投射到人体以外的其他物体上,甚至将一些抽象、无形的事件、活动也看作一个容器。当人们把这种概念投射到计算机这一具体事物上,那么计算机也被当成了容器。如:

(1)“勇气”号的病因是电脑存储器中的数据堆积过多,耗尽了存储器的存储空间。(《京华时报》,2004)

(2)如果对方没有处理供热投诉,热线信息将长时间保存在电脑中,相关部门将根据信息及时进行追踪处理。(《新京报》,2006)

(3)面对这一“流氓”行径,小孙无可奈何,只得请人清空计算机,重装系统。(《湖南日报》,2006)

从上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到:人们将“人本身就是容器”的概念映射到计算机上,计算机被概念化为容器。在映射过程中,属于某一领域的相关概念转移到另一领域,而这一映射过程的基础是两个领域存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不完全是因为客观事物本身具有相似的特征,也因认知主体在不同概念之间辨认或创造的共享特征和联系。隐喻思维方式使人们看到了计算机和容器概念之间的联系,参照容器经验域来理解计算机,对容器中的物质人们可以发出存放、清除、查找的行为,同样人们也可以对计算机中的信息资料进行存储、清空、寻找。

三、网络领域中隐喻性词语分析

计算机网络是基于计算机技术而建立起来的,因此网络中的隐喻语言现象也是计算机用语隐喻所包含的内容之一。文中提到的网络隐喻专指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各个领域,并为人们所关注的互联网中存在的隐喻现象。

1.互联网是生物系统

传统上,我们把互联网视为一种交流的媒介,现在我们把互联网当成一个与生物体系非常相似的信息环境。以这个新的角度看待互联网,我们发现在这个虚拟的生物系统中,有许多生物不断地生长、消亡。计算机有不同的“种群”:大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个人计算机、掌上电脑,等等,所有这些计算机都要遭遇“病毒”(病毒程序)的“入侵”。为了避免“感染”病毒,计算机被注射疫苗――安装防御病毒程序,这些程序能够“查杀”病毒。此外,在互联网中还有其他生物存在,如“蠕虫”(可自我复制的互联网病毒),它们在互联网这个信息平台上不断地自我繁殖,从一个生命机体(计算机设备)传播到另一个。如果“蠕虫”太多,将会阻碍互联网上信息的传播。在互联网这个生物系统中,还存在着许多的“臭虫(bugs)”(系统、设备或程序中的一种错误或故障),电脑黑客开发这些“臭虫”去攻击互联网中的电脑设备。“蜘蛛”(一种网站搜索程序)是这个信息交流平台的另一个重要的生命机体,它不断地在互联网上“爬行”,搜索信息。在“蜘蛛”这一种搜索程序的帮助下,我们能够使用百度、Google等搜索引擎查询我们需要的信息。

除了以上我们提到的“病毒”“入侵”“蠕虫”“臭虫”“蜘蛛”等词语外,还有一些隐喻性的网络词语能够反映出“计算机是生物系统”这一隐喻概念,如“地鼠”(一种互联网搜索引擎)、“千年虫”、“网络蚂蚁”(下载软件)、“网络蚊子”(下载软件),等等。这些熟悉的词语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与互联网相关的许多抽象概念。

2.互联网是社会

在互联网这一虚拟的环境中,存在着几乎与我们现实社会相对应的每一个事物。互联网上有“网上超市”“网络商场”“网络银行”,人们可以“网络购物”从事“电子商务”;有“电子图书”“电子期刊”,人们可以就读“网络大学”;还有“网恋”“网络爱情”“网络中介”“网络警察”,等等。我们几乎可以把存在于现实社会中的任何事物概念,甚至包括现实社会所遵行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等抽象概念都投射到互联网中。近年来“信息高速公路”成为使用频率极高的词语。以下是从报刊中摘取的有关互联网报道的新闻内容:

(1)如今,数字地球已成为发达国家为抢占科技、经济制高点的一个与信息高速公路相提并论的战略。(《人民日报》,2006)

(2)而建在清华的中国教育和科研网络中心,更是为之提供了四通八达、连接全国和世界的信息高速公路。(《中国教育报》,2006)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信息高速公路”成为计算机网络隐喻中的一个中心概念,它是组织人们有关信息服务的概念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核心概念。下面是源域高速公路和目标域互联网的对应情况:

从上面的对应情况中,我们可以看到目标域的概念和源域概念有着本体对应效果,这种形象对应是通过隐喻来实现的。

我们不仅将网络视为高速公路,还认为网络是社区。社区隐喻概念强调的是在网络虚拟空间人们之间的交流。人们可以通过“电子邮件”“论坛”“电子公告板”“聊天室”等这些方式进行交流,这些交流方式摆脱了空间距离的限制,可以使身处世界各地的人们通过互联网进行实时的交流。这样方便快捷的交流拉近了世界各地的人们之间的距离,仿佛世界各地的人们在一个共同的社区里互相交流。

互联网还是一本书。我们从书的特征来看,每一本书都有封面,标显出书的内容。每一个网站也有封面,我们称其为“主页”。主页中包含着与主页相关的信息,每一条信息又可以看作是一个书页,我们称其为“网页”。从“浏览、浏览器、个人书签、网页搜索、标记、网页图片、网络版权、远程目录、阅读器软件”等词语中我们能够发现,“书”这一认知域的许多元素能够被投射到目标域互联网中,互联网被隐喻成由“网页”构成的书。

上面讨论的互联网中的隐喻词语不是任意制造出来的,它们扎根于与我们不断相互作用的自然和文化环境中。

3.其他隐喻

“冲浪”是我们经常提到的词语,当我们说“在网上冲浪”时,在人们的思维中互联网被隐喻化为海洋。“冲浪”一词所激活的场景是:人们遨游在广阔的信息海洋,为了防止迷失,我们用“导航”系统获取所需信息。

此外,还有很多词语能够反映出“网络是交易场所”这一隐喻概念,如网络营销、网上采购、网上拍卖、网上消费、网上银行、网上赚钱、虚拟市场,等等。

结语

从认知角度,通过对与计算机及网络相关的词语的考察,我们发现,首先隐喻的言语现象在计算机领域普遍存在,并体现了我们对计算机的认识。其次,隐喻不仅能够在人类对计算机科学的认知、理解和推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会反过来激发、促进隐喻性计算机词语的生成,极大地丰富汉语的词汇系统。

注释:

①王晓升.中国人民大学博士文库:语言与认识[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184.

②Lakeoff,Johnson.Metaphor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Press,1980:33.

参考文献:

专著:

[1]冯晓虎.隐喻――思维的基础篇章的结构[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

[2]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束定芳.语言的认知研究――认知语言学论文集[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2004.

[4]蓝纯.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2005.

[5]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论文:

[1]赵艳芳.语言的隐喻认知结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评价[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3).

[2]刘宁生译.我们所依存的隐喻[J].修辞学习,1992,(6).

[3]范立云.计算机英语隐喻的认知价值[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

[4]林丽芳.论计算机英语的隐喻性[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

[5]刘秀花.论科技术语的隐喻性[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9).

对互联网思维的理解范文6

2013年,“互联网思维”已成为信息化领域的热点名词。马化腾与雷军化身互联网思维最有号召力的宣传者――马化腾掌管的腾讯目前已经拥有6亿用户;雷军的小米手机去年也完成了300多亿元销售额,其销售模式甚至被称为粉丝营销。人们对这种骄人业绩的注解是:采用了互联网思维。

诚然,腾讯与小米的业绩是多方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能归功于一种思维方式,但错误的思想方法却足以导致失败的结局,这也是需要关注 “互联网思维”的主要原因。

传统信息化思维与互联网思维究竟有何不同?

什么才是互联网资源

互联网算什么资源?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传统信息化理论强调信息资源的作用,但是对信息资源的范围并没有明确的约定,很多人头脑中的信息资源就是资料,经常将数据资料通称为信息;然而狭隘理解信息资源会忽略很多重要的资源,例如软件资源就被忽略了。软件是自动化的灵魂,信息化对社会生产力的提升主要不是改进了决策,而是使大量规范性、操作性脑力劳动自动化,是智能的普及。在信息资料过剩的时代,智能系统建设比信息共享更重要。

其实,最容易被忽略的还是网络资源。通信网络促进社会效率的提高人人可见:手机提高了社会合作的效率,降低了交易的成本提高社会生产力。家政小时工都能因手机而增加业务,更不用说经理们的效益了。互联网能大幅度提高社会分工协作效率,是一项重要的信息资源。将通信网络归入信息资源,可能会让很多人感到不习惯,通信网络的作用是提高社会组织化的效率。信息科学认为,组织、秩序与信息本质上都是不确定性的减少,都是信息资源。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各种资源的稀缺性不断变化,互联网、搜索引擎大大促进了全社会的信息共享,信息资料供应丰富同时也降低资料供应系统的价值;软件业、云计算的发展及软件外包的繁荣减少了软件的稀缺性,降低了软件企业的收入。可以说,当前正是移动互联网大发展的时期,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发展机会对各行各业都极为重要,从资源的视角认识网络的价值成为互联网思维的基础。

网络资源与其它资源重要的不同是它能够产生协同效果,数据资源、软件资源都是独立使用的资源,使用者获得效益与他人无关,但网络不同,它会产生 1 + 1 > 2 的效果,这种多出来的效果称为涌现,网络价值与节点数平方成正比是涌现的效果。网络价值不只是单个节点的直接受益,更在于产生涌现的价值,涌现是新机会的发源地。

网络涌现的结果是单个节点行为料想不到的,互联网形成了一种新的生态环境,使得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得以产生,这是一种新业务的涌现,也是一种新秩序的诞生。

我们可以预见,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互联网的涌现将会越来越多,社交网、微信、O2O电子商务都是互联网涌现的新模式,这些新模式是互联网带来的创新。举个通俗的例子,正如造句层次思维不能构思小说、语法层次思维不能创作诗歌,要理解涌现的新现象必需要有互联网思维。

我们会发现一个值得思考的现象:由政府集中设计的市场服务项目大都难以生存,而由市场自组织产生的合作模式却有可持续生存的能力,其原因在于前者是一次性设计和独家智慧,没有应对日后变化的调节能力;而市场自组织的业务是合作者自行选择的结果,每次选择都是一次智慧的沉淀,自组织的过程是智慧积累的过程,从而有更强的生命力。

其实,集中控制的信息化与自组织的信息化是两种不同的思路。在简单确定的环境下集中控制的方案更有效,但在不确定性的环境下,集中控制方案往往不可行。

互联网的涌现不是人为控制的结果,它是网络节点行为的自行组织。传统信息化设计是以控制为中心,信息系统代表的是控制者的思维逻辑。但是在开放网络环境中,节点行为是不受控的,涌现是节点自主行为的协同效果,节点的意向与共同遵守的协议标准决定着涌现的结果模式。

与集中控制的系统相比,网络自组织系统有更强的创新能力,控制是将已有的思想施予外部,该过程中并无新思想产生,而网络自组织则不同,网络涌现的效果是节点思维不曾想到的,可能出现新机会,创新活动会由此产生。放弃集中控制的思维模式,建立合作协议,鼓励自组织活动是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互联网就是沿着这条路径繁荣起来的。

感性化的IT应用

在信息技术应用前期,昂贵的计算机只有机构用户能用得起,且信息技术主要用于工作领域,应用目标很明确,信息化思维是理性的;而在PC互联网时代,廉价的信息技术迅速向家庭与个人普及,信息技术向生活型应用扩展;到了移动互联网时期,数字化生活已成为移动互联网的主要内容。

在讨论互联网思维时,要重视信息技术应用方向的巨大变化,数字化生活与数字化工作的需求有很大差别,数字化工作的目标明确,思维理性;而数字化生活目标多样化,愉悦成为目标,用户思维感性化,传统的信息化理论很难理解互联网思维。

信息技术成本下降直接影响应用方向,几十年来摩尔定律使IT性价比提高了数十亿倍,智能手机晶体管集成度已上亿,人类已进入计算能力过剩的时期:大量的计算能力转向游戏、娱乐、文化消费,功能需求让位于美感,大众IT应用越来越时装化了,使用什么手机、加入什么网群成为一种文化现象,这是苹果热、小米热的原因之一。文化消费、感性需求是移动互联网产生的新特点。

计算机主流应用经历了科学计算、数据处理、数据库、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五个时期;其应用从工作型应用向生活型应用扩展;社会信息化观念也应当根据市场环境的变迁而变化,互联网新规律正在更新信息化思维。

传统的信息工程学思维是在局部领域、确定性环境下的信息化思维,是精确的工程思维,这种思维方式在微观执行时非常有效,但对更广阔的环境就不适用了,面对不确定环境需要有宏观层次的信息化眼光。

传统的信息化观念是面向工作型应用的,这是机构用户的信息化理念,当家庭与个人成为信息技术的主流用户时,观念将随之改变。在生活、娱乐性应用中,感性需求、艺术需求上升,信息产品与服务的用户体验成为关键。

如果从组织资源视角理解通信与网络,它是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通信与网络资源能够降低社会协作成本,促进社会业务流程重组,提高社会生产力,互联网应用颠覆了很多传统商业模式。

节点连接成网络会产生1 + 1 > 2 的效果,增值大部分来自网络自组织涌现。涌现是一种高层次现象,是新秩序的产生,它是节点层次思维想象不到的,如微信、O2O模式等,跳出老的思维层次才能发现涌现产生的机会。

传统的信息工程思维是以控制为中心的思维,这是软件思维逻辑的延续,只适用于确定性环境。在不确定环境下,自组织模式能更有效地积累大众智慧实现创新。通过标准、协议协调的自组织模式比直接控制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