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范文1

关键词:生态文明;大学生;高校教育

一、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内涵及理论界定

彭秀兰认为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性的培养活动。生态文明教育是通过提高人们生态意识和文明素质,目的是改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姜赛飞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探究》一文中认为生态文明教育就是运用生态文明的方法、原理来影响受教育者,最终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符合时展潮流的理性生态人。

李静、路琳在《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路径研究》中认为生态文明素质教育,主要是指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它是以大学生为教育对象,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为价值导向,以生态情感认同、意志强化、信念培养及行为方式养成为着眼点,以培养具有生态文明素养的人才为目的的新兴文化素质教育。

陈丽鸿、孙大勇认为生态文明教育是面向全社会的教育活动,强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培养全体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

刘婷从广义与狭义两方面诠释了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其广义上是指通过教育培养受教育者生态意识,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生态道德观和绿色消费观,最终目标是通过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来保护人类的生态环境;其狭义上的含义是指对受教育者实施的生态文明教育的各种活动。

对于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研究,姜赛飞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探究》中将重点放在了对“生态文明理念的普及、生态道德意识的唤醒、生态道德素质的形成和生态文明行为能力的培养”上面。

曹迎在《论高校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中认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是提高新一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要达到这样的教育目标,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生态环境现状教育;生态科学的基本常识和基本规律教育;生态文明观教育;生态文明观的绿色精神教育。

二、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研究

王康等认为我国生态文明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起步时间不算太晚,但囿于我国的特殊国情,生态文明教育长期被忽视。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长期缺乏明确的要求与目标,导致大学生生态素养的不高。

谢东娣、岳君在《科学构建高校生态教育新体系》一文中指出:与欧洲及美国等发达国家把生态学作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相比,国内高校公共教学中的生态教育,无论从内容、形式还是手段、方法以及最终的教育目标上都显得十分薄弱。

郑家明等认为就我国高等专科院校的生态文明教育状况来说,生态文明教育范围小、幅度浅、力度小,没有真正进入课堂、深入大学生的头脑;教育方法单调、粗放,情感体验少,不能和学生达到共鸣。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大多停留在认知生态知识的层面上,把生态知识转变为生态行动的较少。

李晓敏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研究》通过详细分析与研究调查得来的数据,发现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与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现状不容乐观,整体素质偏低。具体表现为:“环保基础知识不够全面,节约意识薄弱,自我约束力差,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缺失。生态环保活动开展较少,且流于形式,师资水平有待提高,学校管理力度不够”。

仲艳维、杨等在《关于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探索》中指出,生态文明教育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缺乏评价指标,生态文明实践活动的宣传形式缺少创新,生态文明实践活动的组织有待加强。

吴海云的《构建和谐校园视域下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指出目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问题有:环保意识不浓,校园污染随处可见,节约意识不强,校园浪费非常严重,生命意识缺乏,伤害事件时有发生。

三、对开展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路径研究

路琳、李静在《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路径探析》中指出,学校生态理论教育引导与社会生态文明舆论引导相结合、校园生态文化环境熏陶与社会实践生态情感体验相结合、校园生态文化建设实践与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相结合。

彭秀兰在《浅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中认为,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包括开发课程资源、创新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营造校园生态文化氛围和构建生态文明教育评价体系这五个方面。

薛建明的《科技伦理视野下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认为通过生态伦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改革传统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手段;强化生态文化内涵的建设和活动的开展来促进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逐步形成。

康寒宁,李忠艳,孔石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展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中认为开展系统的教学课程,开设有关生态学的基础公共课程,在学生社团领域中扩展环保运动,能够发挥大学生自主环保能动性,建设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校园。

李友谊、卢彭的《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一文认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在其他课程教学过程中贯彻生态文明教育;高校可以经常组织一些有关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活动是高等学校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基本途径。

姜树萍、赵宇燕等人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路径探索》认为高校应建立生态文明教育办公室,因地制宜地建立健全生态文明教育实施纲要;注重生态文明课堂教育的效率,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理论水平;同时注重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实践能力,有效推进生态文明教育理论研究等方面探讨了推进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路径。

四、简要评述

通过以上综述可以看出,近些年来,我国理论界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也暴露出目前的相关研究也存在的几点不足:

第一,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内容、途径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但是存在着研究相对分散、不够深入、重复、雷同的现象。同时,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具有更强的实践性要求,而现有研究中有关教育实践策略或者实践探索的创新性研究不多,亟待加强。第二,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之间在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方面没有形成有效合力,家庭教育忽略了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培养,高校教育中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停留于表面,全社会还没有形成重视生态文明教育的氛围。第三,缺乏从制度的角度来审视“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当前存在的问题。众多思想理论分散在一些相关文章中而没有得到系统的论述,由于缺乏相应的制度,导致我们现在进行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着“教育发展不平衡,教育活动不规范,教育内容健全”的情况。从上述研究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亟待加强和规范。(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彭秀兰.浅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J].教育探索,2011(4).

[2]姜赛飞.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探究[J].教育探索,2011(8).

[3]李静、路琳.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路径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25)

[4]陈丽鸿,孙大勇.中国生态文明教育理论与实践[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6)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范文2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党的十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最高领导层与决策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从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对建设美丽中国提出的系统性总体要求,为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实现路径。而我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多数是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等角度考察我国的发展,并对大学生进行教育,虽然也提到环境保护、生态保护等内容,但并未将生态文明教育单独列出。而国外尤其是欧美等国家早已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或环境教育。因此,生态文明观教育正是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全球视野的体现和要求,有助于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国际接轨。各国的生态文明教育为我国的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了积极的启示。生态文明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提高生态文明素质和养成环保习惯为目标,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知识教育和生态道德意识、道德规范教育。

一、当前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不足

1.有关生态文明教育的规范不够系统

由于我国生态文明教育规范的缺失和现有规范的执行不力导致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实效性不强。2007 年我国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教育法》(草案)。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青少年环境教育法》出台。从而在一定意义上解决了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规范缺失现象,但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当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没有形成体系,存在一定的随意性,生态文明教育目标不明晰、相关教育课程无法实施,因此影响到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养成。

2.大多数高校未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不仅没有形成体系,而且也没有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及过程。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体系没有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并到达高度融合。而且存在教学方法单一,重理论,轻实践,仅仅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授内容的需要穿插一些生态文明的知识和理念,如果没有系统的学习和亲身实践是无法真正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的,更谈不上将生态意识有效的外化为生态文明行为。

而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提出和诉诸实践,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立足现实生活资源,通过思想道德实践,探究生活的意义,思考人生的价值。生态文明意识应当成为大学生道德实践的主要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应当注重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注重引导大学生认知社会、参与社会生活,认知生态现状、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不再是“空谈”,不再是“真空”教学,才能使课堂学到的东西找到现实生活的影子。

3.人民群众的生态文明素养不高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生态文明素养是指对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所保持的敬畏之心和平素养成的良好习惯。人民群众的生态文明素养不高,保护生态也未成为所有社会群众的共识,加之破坏生态环境现象层出不穷,这些不良行为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有较大的负面影响。这些现象严重影响着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的提升。

二、基于生态文明教育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策略

1.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

高校应该改进生态文明教育的整体规划和组织实施,切实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生态文明教育中的主渠道的作用,真正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当前,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关键是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体系,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认真落实相关的教学内容,优选相关的教材,提高生态文明教育效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生态文明教育。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要结合当前生态环境的现状,包括我国的人口数量,环境承载能力,资源约束性及潜在的生态危机等等。还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增长的极限》、《寂静的春天》等经典书籍,或者通过观看反映生态破坏的纪录片,从而以鲜活的资料和实地情景增强学生对生态文明的认识。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不断创新生态文明教育内容

首先把生态文明教育与传统道德教育相结合。高校传统道德教育主要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和艰苦奋斗的精神。生态文明教育就是把权利与义务扩展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用一种极强的责任心来看待人和社会的发展与生态平衡的关系,把生态道德教育与传统道德教育相结合。其次将大学生的社会生态责任观教育融入法制教育中,适当增加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知识。

3.以生态校园建设为抓手,提升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

校园是学生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境。积极构建生态校园,为学生养成生态文明习惯提供了良好环境支撑,可以使学生在良好的生态环境里,潜心学习,努力提高综合素质。学校可以通过构筑生态校园工程, 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校园,积极创设有利于师生身心发展的优美环境,不断提高师生的生态文明素养。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范文3

从我国大环境来看。“建设生态文明”、“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观念”在党的十七大正式提出。而在党的十报告中,进一步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高度论述,并提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显示了我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志和决心。从高等教育的特点和要求来看。高校培养的是符合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高层次人才,他们的思想品德修养、专业技术能力、教育文化素质等决定了我国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可以说,高校是为社会输送具有先进思想、理念、技术的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所以,高校扛起生态文明教育的大旗,走在社会前沿推动、建设、宣传生态文明教育,义不容辞。

二、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建设的内在要求

(1)必须要明确,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有机组成部分,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包含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和生态文明建设。

(2)结合当下背景、人文情况、案例等,分析、阐明目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和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有针对性地推进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提供现实和理论依据,指出教育的方向、目标和路径。

(3)对开展好、建设好生态文明教育提出设想、建议,为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建设出谋划策,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建议和规划,既能够指导培育大学生的实践教育活动又能够促进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向社会的辐射和积极影响。

三、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建设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的里程碑式的产物,是当代人对人类历史发展历程中人与自然、生态环境以及生产力关系所做的总结、反思式发展,是维持生态平衡、尊重自然规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并重的文明之路。生态文明的教育对象是社会全体成员。而大学生相对于其他社会成员而言,有其自身的特点和社会需求。首先,大学生具有综合的知识和技能以及较高的素质,并且具有一定的社会历练,有着客观理性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人生和世界有着较高层次的认知;对待未来怀有理想,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和努力方向;拥有较强的接受能力和适应能力,有着较强的组织能力和调动资源实现目标的能力;再者,作为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他们,承载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希望。因此,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指按照生态文明发展的基本要求、内涵和目标,结合大学教育的原则和基本规律,以生态文明观——人与自然以及生产力的和谐发展为出发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诉求,对大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行为,使大学生能够正确理解生态文明的内涵形成生态文明道德观,自觉遵守自然规律和生态系统原理,并指导自己的生产、生活、消费行为,为自然、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服务的教育实践活动。

四、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现实意义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范文4

关键词:生态文明;高校;大学生;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5-0187-02

一、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目标

1.增进生态文化意识

所谓生态意识,是体现人们对环境破坏的严重性和保护生态环境重要性的认识的哲学范畴,从狭义上讲,生态意识是指人类重视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新型认知意识和价值行为取向[1]。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意识对人们的行为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人们的行为受观念、思想和意识支配和指导,而观念意识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教育和学习实现的。在当前的社会生活中,由于生态观念和意识的缺乏,往往导致一些破坏生态和谐的行为。人们在追求经济持续增长的过程中,忽略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造成了生态环境恶化。因此,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普及生态文化知识,将其内化为生态文明意识,已成为当务之急,重中之重。

2.培育生态文明主体

保护生态环境需要优化个体的非理性因素,把深层的理性认识与个体的非理性因素相结合,以增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通过学习我们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理性思维,但往往理性思维会受到非理性思维的影响,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每个人接受的日常教育和自我学习程度不一致,以及个人欲望、情感、信念和意志的不同,从而个体对生态环境以及生态文明的意识和价值观念是层次不一,各有不同的。因此,提高个体非理性因素,优化个体欲望、情感、信念和意志在生态保护意识上的观念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一系列的丰富的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对保护生态环境的情感认同;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促进形成正确的意志和信念;通过不断的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和自我监督使得大学生的理性与非理性因素相符合,进而增强生态文明的意识。

3.促进生态文明知行转化

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过程实际就是“以教育者价值传授与引导为前提,以受教育者价值认同与接受为基础、价值内化与价值建构为关键、价值行为外化为标志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过程。”[2]生态环境的保护首先依赖于人们生态文明观念的形成。生态文明教育是有目的地将社会所要求的生态价值观念灌输给其社会成员,并通过社会成员自身的内化,形成生态文明意识。这种观念上的改变既是社会实践的反映,同时也是社会实践的要求。在社会生活中,实践要求个体将内在的生态文明观念外化为个体行为,实现知与行的转化。知于行是相互统一的,知是行的基础,行是知的目的,这为知行转化奠定了基础。

二、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内容

1.生态危机观教育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传承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中坚力量,但由于对大学生的生态科学基本知识的系统普及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导致了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有感性化和表面化的倾向。由于对现状缺乏认识,使他们不能清楚意识到生态恶化的事实,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生态现状及危机教育是迫切需要的,并且应当使之自觉转化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所以不断加强大学生对生态文化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现状的教育,是大学生态文明教育的首要前提。

2.生态自然观教育

生态自然观是一种新的自然观,是根据系统科学,环境科学,生态学形成起来的,是生态文明的哲学世界观。生态自然观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古往今来,人们对自然界按照人的意识进行过度的改造,没有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使得可利用的自然资源越来越少,但同时也招来了自然界对我们的强大报复。要改变这种“以人为主”的错误生态观念就必须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自然观,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一方面,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另一个方面,人与自然之间又是相互对立的。正确认识人在整个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善待自然界中的生物,只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促进人类生态系统的和谐稳定与发展。

3.生态价值观教育

与传统生态价值观即以人为中心的单一经济价值观相对应,一种新型生态价值观要形成。从以人的价值衡量尺度,向大自然索取财富,转化为理解大自然价值的双重属性。传统的价值观对自然的过度索取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要建立一种新的生态价值观,就必须要让大学生认识到人不仅要有物质需求,精神需求,还要落实自身生存发展,休养生息,享受自然美、安全、健康、舒适、愉快的生态需求,不是仅仅追求经济价值,而是要追求经济、精神与生态价值的统一。

4.生态伦理观教育

一个人只有当他把所有的生命都视为神圣的,把植物和动物都视为他的同胞,并尽其所能去帮助所有需要帮助的生命的时候,他才是道德的[3]。从生态伦理观看来,生态文明是以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为核心,以构建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伦理为责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协同发展。生态伦理观要求人以更加明智的态度对待自然环境,反对野蛮开发和滥用自然资源,重视保护和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态伦理观要求人们在人口的生产方式,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生产和消费方式各方面,要以环境的生态承载力作为生态行为的道德底线,遵循适变,简约和平衡的原则。

三、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实施

1.开好生态文明教育必修课

在高校必修课程中,将生态文明教育相关课程列为必修课。公共基础课程如思想品德修养、法律基础、基本原理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课程中,不应再局限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人类对自然的改造,而应扩展到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正确对待自然、保护环境、保护生态专题以及相关法律的规范与建设教育等一系列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方面的内容,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接受较为全面系统的生态伦理和法制教育,形成未来所必须的生态道德素养,而且也丰富了公共基础课教育的内容,也有利于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

2.编写生态文明教育教材

教材的编写要对相关资料进行搜集归类梳理以及比较分析,同时编写提纲应按照学生的认识心理与教材编写原则进行认真的讨论、仔细的推敲。在内容上,应当把乡土地理、乡土历史、乡土文明、包括社会方方面面的内容整合在这个教科书中集中的体现,表现出综合课程的理念。根据教育部提出的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的课程管理,作为地方以及学校的教材地编写,要能很好地与当地生态的整体发展主题同步,在教材建设上进行因地制宜地创新。

3.构建生态文明教育课程评价体系

要做到切实提高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学质量,就必须制定一套相应的、完整的生态文明课程评价体系,从多元的角度出发,定期对被评课程进行评价判断。具体来说要着力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评价主体具大的广泛性。评价的参与人员要尽量来自不同的主体,既包括理论课教师,也包括相关课程专家、学生、教学管理人员等。其次,课程评价对象的立体性。应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多环节进行评价。最后,评价方式实现的多样性。结合不同高校自身的情况区别对待,灵活采用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诊断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

四、生态文明教育课程的延伸

1.提高生态文化意识

生态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具体体现,也是构建当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加强校园生态文化的建设应当主要从两方面着手进行。一方面,作为校方应当积极承担起自身的责任,运用校方各方面优势资源以及管理权力,将各项工作安排落到实处。通过成立校园文化办公室,使其拥有专业的机构部门处理校园内部的生态文化问题,以及及时传达上级的精神和指示。其次,校方应善于利用各种环保纪念日,组织大学生自己动手编撰宣传资料,引导大学生自觉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的活动,加大生态文明教育的影响力度,提升整个大学生群体的生态文明理念,使生态文明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同时也可以聘请一些环保专家定期在学校举行环保知识讲座,普及生态知识、传播生态理论,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生态文明观,树立敏锐的生态意识。另一方面,作为中坚力量的大学生本身,要主动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我修养,做到主动学习生态文化知识的同时,也注重实践,将爱护生态环境融入到学习、生活每一个角落。

2.注重日常实践

实践是人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沿着正确方向成长的必经途径[4]。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同时,还应当注重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实践中感知、领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可行性以及普遍性。从而让课程理论真正走进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在实施环节上,应当充分开发校园生的丰富资源。首先,在高校的日常管理中,应当引导大学生养成节俭和适度消费的生活习惯,注重个人生活资料的环保性;其次,要充分利用大学生的创新性和主体性,积极开展以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知道学生社团的各项活动中主动融入和宣传生态文明意识;最后,开展各类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假期调查,组织大学生走进社会,进行生态环境的调研,成为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人公。在大学生的时间中能不断接受教育,进而提高生态文明意识,推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

3.完善社会支持体系

要完善生态文明教育的社会支持体系,一是要加强社会生态文明舆论的积极引导和社会实践生态情感体验相结合。社会生态文明舆论积极引导包括生态文明教育专题宣传活动与各种传媒影响,可以通过社区宣传教育、报刊文摘、影视传媒、网络媒介等活动途径,普及对生态文明法制、生态文明科学、生态伦理和生态文化等的理论认知,以强化全社会对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理论自觉。二是要完善各方关于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协调工作,便于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政府可加大对生态文明事业方面的资金投入,建设更多高质量的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公益场所,如主题公园或者展览馆等,同时大学生对生态园区进行调研,可安排专门校车进行接送,相关接待地区应实行免门票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并安排人员进行相关讲解与指导。此外,不同校区之间可加强交流,针对生态文明教育方面的问题定期举办相关交流活动,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做到资源共享共建,从而建立起校园之间的联合基地,扩大活动的影响范围,使生态文明教育更加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孙丽,孙大为.论大学生生态意识的培养[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2]路琳,翟栋.德育过程中的文化整合[J].郑州大学学报,2010(3).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范文5

关键词:慕课;生态文明;教育模式

一、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模式探索的必要性

当代大学生中独生子女较多,自我意识较强,对社会接触较少,很多事情的处理由家长代庖。绝大部分学生关注生态环境问题,但缺乏生态文明主人翁精神,主要防范涉及“自我保护”层面的生态问题,很少上升至国家层面,生态文明主体意识较弱。二是大学生生态文明知识转化为行为的能力较弱,与应当具备和承担的生态责任不匹配,凡是关乎自身的生态文明问题强烈呼吁,而对于那些有间接利害关系的生态文明问题较少过问,生态文明行为习惯有待提高。三是生态文明知识素养方面,掌握得不够全面和精确。校园举办专场生态文明报告会少,缺乏共享的生态文明教育网站。社会及媒体宣传、对问题的解读不充分,全社会关注程度远未达到全民对生态文明的清楚和正确的理解等等,都会影响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培养[1]。高等学校是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主战场之一,增加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相关的课程是必要的。生态、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等专业的教师开设生态文明公共必修课或选修课,例如环境保护概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学、环境法等,增强对环保法律法规、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的认识,奠定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培养的理论基础。另外,将生态文明素质教育课程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课程齐头并进,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我国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关系,激发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3]。在线开放课程为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实现提供平台。慕课的本质诠释了“互联网+”教育模式的基本特点,是一种全面依托互联网平台生产并传播学习资源、不受时空限制地进行学习管理、大规模互动性、开放性的在线课程模式。学生从原先被动地“听”转变为主动地“学”,随时与老师、同学交流问题,重塑师生的教学关系,激发了教师“教”的创造力和学生“学”的驱动力。因此,在线开放课程为大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带动学习方式的转变,更有利于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在大学四年教育中如何建成慕课背景下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可操作、可实施的模式,对于生态文明的普及,更好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将有着重要作用。

二、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教育模式的构建

1.构建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教育模式的原则

首先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要突出,其次须发挥教师在教学活动当中的引导性,同时强调教学活动的实践性。

2.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教育模式构建思路

(1)“慕课模式”对生态文明素质教育教学影响。大数据的发展为高校素质教育教学的内容存储、传播和使用提供了便捷的渠道,用户信息获得已经变为多向传播的自主搜索,高校生态文明类的名师课堂、综合生态文明素质的课程资源等,变成了随时可取的信息,为大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极大地解决了学生想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却受困于地域、时间限制的问题。其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可以有效提升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实效性。慕课模式涵盖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增大了教育的时间、空间和效能,利用视频、声频、文字、图像等,为学生展示一个丰富多彩、自由开放的“新世界”。第三,师生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定位发生转变,教师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变,同时注重师生互动及学生自身的学习体验,激发了教师及学生的潜力。(2)慕课模式能够实现终身教育和个性化教育。传承数千年的中国传统教育理念是学无止境、因材施教等,在科学技术发展到几乎能够模拟人类意识的今天,返璞归真的理念需要普及。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存储和获取变得简单,把教育教学变成信息同样是越来越简单,学生自主、自助的信息使用习惯,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课程学习,最大化实现了“因材施教”。另外,这个过程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自主规划能力,真正做到帮助学生全面成长成才[4]。(3)为学习者提供优质资源。建设师生交流平台,提升校园网速,将新资源及时推送给学生。此外,国内外不同的慕课平台优势不同,教师可以因材施教,指导学生对慕课平台进行选择。(4)国内外高校生态环境专业课教师已开设多门生态相关课程,思政课教师可以结合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哲学等课程讲授生态文明理念,通过不同学科积极渗透生态文明思想等措施,将生态文明素质教育课程内容丰富。

三、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教育模式构建探索

1.生态文明素质教育模式中主要解决的问题

(1)组织和支持,让学生在参与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大学生承担着人类文明延续的历史使命,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进入的整体状态,是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和必然选择。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要义不容辞地肩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使命。这不仅是大学生自身需要,也是国家发展和战略目标实现的需要。实现大学生参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键环节是如何让大学生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1],在这一关键环节中,积极引导、组织和支持,帮助大学生在参与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至关重要。(2)让学生认识了解慕课的优越性,利用慕课提升学习生态文明知识的能力。部分学生认为在线课程不好完成,学校之间不能实现学分互认,导致学习成果不能被认可等问题。另外,学生面对新的学习形式,需要逐步认知,进而再熟练运用,有的学生会感觉负担增加。如何让学生乐于接受慕课教学形式,极大提高学习生态文明素质课程的效率,是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3)创造网络学习条件。慕课是互联网+时代的学习革命,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能否顺利实施以及教学效果的高低,网络是关键因素。根据慕课平台大数据显示70%的学生都是用手机移动端进行慕课学习,只有30%的学生用台式电脑学习慕课[5]。智能手机已经成为大学生的标配,教室、图书馆、宿舍、食堂、操场等场所如何保证学生观看清晰流畅的视频,是在线开放课程学习的主要问题之一,否则将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降低,学习效果差强人意。因此,各高校在实现无线网络校园全覆盖的情况下,能否低于社会收费标准或免费为学生提供高速的wifi,是本教学模式推广普及的一个限制因素。(4)改善学科壁垒导致的非专业类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堪忧的现状。慕课视域下的生态文明素质教育,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不再受限于时间空间的限制,学生完全自主选择学习的课程,网络虚拟的社交式学习,让不同专业的学生的思想与价值观相互碰撞,开阔学生视野,激发深层面的思考,同时,特点鲜明、见解独到的课程往往更容易受到学生的青睐。新的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体系应该是集网络化与趣味性为一体,可以即时、平等、自主的交流。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范文6

西方关于生态文明的学术流别主要包括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强调人是世界的中心,改造和保护自然界的目的是为了维护人的利益;非人类中心主义主张自然界是世界的中心,人应当服从和保护自然界。西方既不赞成人类中心主义,也不赞成非人类中心主义,主张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三是生态文明教育。国外生态文明教育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社会生态文明教育,主要通过生态运动,如绿色运动、环保运动等对全体公民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二是学校生态文明教育,主要通过开设生态文明课程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除了生态科学、环境工程等专业课之外,开设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美学等选修课程。

2设计类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培养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1)选题意义。在当代世界,设计艺术已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推行生态设计。设计艺术类大学生将承担生态设计的历史重任,他们的生态文明素质如何,将直接影响生态设计乃至生态文明的发展。因此,该研究对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设计类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推动生态设计发展和“两型社会”建设,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研究价值。推行生态设计,关键在于建设一支具有生态文明素质的设计师队伍。设计艺术类大学生是生态设计的生力军和后备军。开展该课题研究,可以明确设计类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培养的目标和内涵,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有效对策,建构适应于设计专业特点的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培养模式,不仅有利于丰富和创新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理论,而且有利于提高设计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从而推动生态设计乃至生态文明的发展。

3设计类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培养的目标与研究内容

3.1研究目标及理论依据

(1)研究目标。构建设计类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培养模式,为提高设计类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培养效果,推动生态设计乃至生态文明发展提供学理支撑和决策建议。

(2)理论依据。生态文明理论是本研究的理论基础;中国传统生态文明思想是本研究的理论渊源;西方生态文明理论是本研究的理论借鉴。

3.2研究内容

(1)研究设计类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及其培养的内涵和特点。设计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是指从事低碳设计、绿色设计和循环设计所必备的主观条件,包括生态文明观念、生态文明品质、生态设计能力等三个方面。设计类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培养,是指高校对设计类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观念教育、生态文明品质培育和生态设计能力培训的活动过程,具有实践性、综合性、时代性等特点。

(2)探讨构建设计类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培养模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是从发展生态设计的客观需要来探讨其重要性和紧迫性;二是从塑造生态设计师的内在要求来探讨其重要性和紧迫性;三是从深化高校设计专业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探讨其重要性和紧迫性。

(3)调查分析我国设计艺术类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培养现状,特别是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了解我国设计类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培养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深入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

(4)构建设计类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培养新模式。该培养模式拟分为三大模块:一是生态文明观念教育模块。包括两类课程:生态文明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在生态文明专业课程方面,主要开设低碳设计、绿色设计、循环设计等课程;在生态文明选修课程方面,主要开设生态文明科学、生态文明哲学、生态文明伦理学、生态文明美学等课程。二是生态文明品质养成模块,包括两个方面:生态文明的认知、情感、意志、信念等心理品质的养成;生态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三是生态文明能力培训模块,包括两类:专业实践训练和社会实践训练。并探讨三大模块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分析该培养模式的特点:即创新性、时代性和科学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