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态平衡的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态平衡的特征范文1
1.1要在坚持以“生态平衡”为主导的前提下,建设城市生态园林
生态平衡是一种处于非常稳定状态下的生态系统,该系统中的内部结构和功能能够相互的协调,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之间能够达到相对的平衡,该系统中的整体效益最好。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的主要目的就是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因此,在建设城市生态园林的过程中,要着眼于整个城市生态环境,合理布局,把自然景观、各种植物、江河湖流、地形地貌等因素协调的组织起来,引入到城市生态园林布局当中,使整个城市既具有生态价值,又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例如天津、南京、合肥等地区就已经开始把园林和生态植物、绿地、森林等相结合,建设具有本城市特色的生态园林景观。
1.2在建设城市生态园林的时候要遵从“生态位”的原则
生态位指的是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作用,以及它在时间、空间中的地位。生态位体现了物种和物种、物种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决定了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的选择和配置,直接关系到城市生态园林系统景观的审美价值和综合功能。因此,在建设城市生态园林的时候要遵从“生态位”的原则。在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的过程中,要首先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位特征,选择最合适的植物种类,避免植物种类之间互相竞争。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的复层群落结构有利于充分的利用环境资源,形成最优美的城市生态园林景观。要根据不同城市的不同特点,选择有针对性的植物、树木,例如对于处在干旱地区的城市,应该选择抗旱耐寒的植物。一般来说,具有抗污吸污、抗病虫害、耐粗放管理的植物能够作为大多数的城市的生态园林种植植物。在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的过程中,要利用不同物种在空间、时间和营养生态位上的差异来配置植物。例如槭树可以和杜鹃这样配置,槭树的树干比较高大,可以有效的吸收上层较强的直射阳光以及较深层的土壤肥力,而杜鹃属于林下灌木,只需要吸收林下较弱的散射光和较浅层土中的矿质养分就能很好的生长。两类植物在空间、时间和营养生态位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可以一块配置,既能保持群落和生态景观的稳定性,又能提高城市生态景观的综合价值。
1.3在建设城市生态园林时要保持物种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不仅反映了环境中物种的丰富度、均匀度,还反映了群落的动态和稳定性。因此,在建设城市生态园林的时候,要保持生态园林物种的多样性。多样性的物种能够充分的利用空间资源、生物资源,并且它们彼此之间还能够相互的补充,使得整个城市生态园林景观呈现出稳定的形态,从而更好地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维持城市生态平衡。
2结语
生态平衡的特征范文2
关键词:林业理论;公益林;可持续经营策略
1 现代林业的理论发展
1.1 森林多功能论
森林多功能理论的发展时间相对较早,于19世纪60、70年代提出。对于国家或地区而言,林业资源具有多功能的作用,而林业部门在发展林业过程中,应合理选择一个主导性作用,进而在维护生态系统平衡的基础上开展森林营造工作,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生态平衡和社会的进步[1]。
1.2 林业分工论
林业分工理论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以美国为代表,是林业理论发展的重要成果,彰显森林多效益主导的思想理念。在国家发展中,森林资源是重要的资源,具有一定的自然潜力、经济潜力,而潜力的大小主要由人们对森林资源的利用方式决定。
1.3 生态林业论
生态林业理论最早由我国生态学家所提出,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生态学家在生态农业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生态林业理论,将生态学、经济学知识内容有机结合,以构建良好的林业生产体系系统,能够实现林业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
1.4 林业可持续发展论
随着林业理论的快速发展,实现其可持续发展论尤为重要,它能够确保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为人们社会生活带来便利。在林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作用下,以人们的根本利益为目标,注重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缓解,能够满足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长短期利益需求。
2 公益林可持续经营的对策建议
2.1 建立完善的保障制度
要实现公益林的可持续经营,林业部门有必要建立完善的保障制度,为公益林建设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条件,使其充分发挥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环境的积极作用。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为公益林管理者提供重要的管理依据,使之能够更好地开展管理工作。另外,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可以增强相关人员对公益林的保护意识,加大公益林的保护力度。一方面,加强病虫害管理。对于公益林发展而言,病虫害是重要影响因素,只有加强病虫害防治,才能为公益林可持续经营创造良好的条件;另一方面,加强防火管理,以规避火灾隐患。基于此,公益林的管理工作得以强化,有助于实现可持续经营。
2.2 对森林进行科学的规划
近年来,我国人口数量不断增多,而资源和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因而实现公益林的可持续经营是一种必然趋势。在公益林发展建设中,林业部门应对森林进行科学的规划。首先,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特征具有多样化,且不同区域的地形条件具有差异性,要求林业部门在建设与发展公益林时,结合地区地形因素,以发挥地区森林资源的优势。其次,根据地区环境因素对森林进行科学规划,使公益林建设中的树种满足地区环境,以达到长势优良的目的。
2.3 注重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确保地区生态平衡的重要基础,所以,在实现公益林可持续经营过程中,林业部门应注重生物多样性的营造,以达到维护地区生态平衡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由于我国以丘陵地区居多,其植被相对较少,而乱砍滥伐现象普遍存在,对公益林可持续经营产生重要威胁,所以,应注重对生物多样性的营造。首先,在发展公益林过程中,合理搭配乔灌木,既能满足人们砍伐的需求,又能避免地区环境遭受破坏。其次,建设公益林时,尽可能选择生长速度快和繁殖能力较强的植物,有助于加快公益林的发展建设。最后,引进外来物种时,应进行严格地检疫,避免携带病虫害影响地区的生态平衡。
2.4 及时补充公益林
长期以来,我国公益林的规划主要是从传统林业而得以延续,但人类社会活动的频繁发生,使公益林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所以林业部门有必要及时补充公益林,对其进行补植,重造公益林。在该过程中,林业部门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理念,合理营造公益林。首先,合理地砍伐老化的树,并植入新树苗,保证公益林的年轻态。其次,在补充公益林过程中,有必要结合地区发展实际而进行混合种植,有助于维护地区的生态平衡,实现公益林的可持续经营发展。
3 结论
现阶段,林业理论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可持续发展理论能够为林业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然而,就公益林发展现状来看,存在一定的问题,可能阻碍其可持续经营发展进程。对此,有关部门人员有必要针对公益林可持续经营而提出合理的对策建议,以加快公益林建设,维护自然生态环境和确保生态平衡。
生态平衡的特征范文3
关键词:湿地 尊重自然 体现生态
0、前言
城市湿地公园主要包括湿地和陆地两个生态系统。湿地是整个城市湿地公园的主体,是公园重点开发保护的对象及游人观赏的重点。我国湿地类型多种多样,由此而产生的城市湿地公园类型多样,景观丰富。湿地发展有合理之道,也有不当之路,合理的发展之策既要能够充分颗粒到城市,人和环境三者的利益,又要兼顾可持续性和景观特征表现的多样化。成功的湿地恢复项目如要考虑多方利益,各方则必须妥协,这种妥协将不但能使动植物栖息环境和人类的生存环境融洽共处,而且能推动他们之间的互利互惠,共同繁荣。
1、项目概况
生态公园位于广东省广州增城,是一片在河道内种满茂密荔枝树且地势较低的岛屿,这片荔枝林有着近百年的历史,旁边有着原始的旧村落,整片区域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
2、设计原则
从完全生态的理念出发,生态公园的景观设计从五个方面严格体现了设计原则。
2.1、系统地保护整体的植被
项目用地原本是一片茂密的荔枝林,配有少量榕树等当地常见树种。因此,只要能够完整地将这个有机的植被系统保存下来,生态公园的基础就自然建立了。
2.2、完整地保留动物的生命动线
根据基地内的家禽和野生鸟类活动的方式和路线,设计中的道路和景观节点保证不切断和毁坏动物的生存环境,同时考虑对它们活动的集中区域预留更广阔的空间,提供更好的吸引野生鸟类的自然环境。因为江边有大量浅滩,特别适合鸟类寻找食物,所以能够为鸟类提供天然的觅食场所。
2.3、避免对土地采用硬质化的处理方式
一方面要严格控制硬质园路和铺地的比例,尽量采用能够透水的设计方式。另一方面,在处理水岸关系的时候,不使用硬质岸边的做法,全方位保持水土平衡关系。
2.4、尊重项目用地的原有地形地貌
设计特色依照项目本身特色展开,不轻易的改变土地和水体的高差关系,保持长期形成的生态平衡关系,遵循植物自然生长与周边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
2.5、杜绝一切对生态有不良影响的建筑材料和施工材料的应用。
改善传统的、对环境具有一定破坏作用的施工方法,探索全新的生态景观设计和施工手法。
3、设计特色
有了系统完善的设计原则作为指导,设计紧紧围绕生态自然的理念展开,能够充分体现出相对应得五个方面的特色。
3、1、在设计全面开展之前,针对用地内的植被状况展开了深入细致的调查,不仅仅摸清了主体植物的分布位置、生长习性和组群特点,还对一些重点保护和景观展示对象进行精确的定位,形成了完整的项目植被资料。使得整体的设计建立在科学调研的基础之上。同时,我们在施工过程中还实时调整设计方案,包括路网、景观节点的内容,力图保证原有的植被系统可以更好地存在和发展。设计还要求对场地内一些有害植物进行有效清理,并且保留了大量荔枝树的枯木作为景观特色,向人们生动地展示自然界生态循环的变迁,激起参观者对保护环境的共鸣,深层次地体现生态公园的内在本质。(图一)
3、2、根据当地农民放养家禽的习惯方式和固定路线,我们不仅仅预留了足够的空间和活动流线,还考虑了环境对野生候鸟的吸引,并且为了不影响动物的日常活动,对这些空间和流线都做了标示,善意地提醒游客不要打扰鸟类的正常栖息和活动。在景观设计中融入对动物活动的关怀是一种创新的理念和尝试,虽然效果和方法还需要时间的检验,但是却能够有效地唤起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尊重和对人类行为的反思。(图二)
3、3、在园路和景观节点的铺装设计上,我们采用了用环保砖和木才两种主要材料。用环保砖铺设小路和景观节点的时候,严格控制施工做法,尽量避免大量使用石灰、水泥等含碱性和酸性的粘结材料,一方面以免破坏土壤酸碱平衡的结构,另一方面,适当的空隙可以增加硬质铺地的透水新能。在滨水的园路和景观处理上,更是基本杜绝使用硬质铺地,采用木栈道和木平台的模式,不仅有良好的透水性,同时木质材料的使用令设计更加具备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针对水土流失和水岸塌方的问题,岸线的维护并没有采用一劳永逸的硬质水岸处理办法,而是采用传统的打木桩护土做法,既节约了大量的建设成本,与又有效维护了土地与水体的生态平衡关系,可谓一举两得。(图三、图四)
3、4、项目用地比较低洼,每逢雨季,都会造成部分甚至全部区域被洪水淹没。因此,设计的最难点就是必须抉择是否要改变地势和标高。我们经过详细的研究和分析后决定,完整地保留原有的地形地貌。原因在于,现有的生态平衡时建立在水土平衡的基础上的,洪水会造成一部分树木被淹死,但是也会为土壤带来足够的养分,这些都是经过时间检验的生态自我调节,是可以接受的环境自我更新,不应该认为地破坏这种平衡关系。我们只需要保证景观设施在洪水来临的时候不会大量损毁就好了,而不应该舍本逐末地对地形地貌做改造。所以,在此原则下,设计完整地保留和发扬了原有的用地环境特色,高低错落皆随自然成景。(图五)
3、5、设计的开始不在于图纸,设计的过程和完结也不仅仅落实在图纸上,而是全方位地与实际相结合。首先,在设计的早期阶段,就将工作重点放在具体、精确和科学的调研上,而不是机械地重复景观设计常见的“套路”。其次,在设计的过程中,立足于从整体的环境资源到项目用地的局部生态资源中寻找创作灵感,使设计理念来源于自然,服务于自然,升华于自然。贯穿整个施工的过程中,设计的具体细节不断地根据现场的需要、植被环境的特点和地形地貌的特征进行着调整,施工方法也在设计原则的指导下,不断地尝试着改善和创新。
4“、尊重自然、体现生态”的实际意义
生态平衡的特征范文4
Abstract: City is a complex,human-centered fragile ecosystem. In order to maintain city's ecological balanc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one of our goals should be the construction of eco-gardens.
关键词:城市生态园林;特点;作用;建议
Key words: urban ecological garden;feature;function;suggestion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4-0047-01
1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
1.1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不连续城市内不能形成食物链,是开放式的系统,即“源――消费中心――汇”循环过程中的多处中断,生态效率极低,需要其他生态系统如农业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等的支持,人为输入大量的能源与物质。
1.2 生物多样性减少城市又是一个不完全的生态系统,在城市景观建设中,植物和生物种类经人为选择后,生物多样性比自然系统中少很多,因此系统非常敏感和脆弱,自我调节能力小。
1.3 系统组成呈倒金字塔形系统组成中缺乏分解者,营养关系出现倒置,系统中流经的能量呈倒金字塔形。城市中人类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大量废弃物,需要通过其他的生态系统(如农业系统、森林系统等)处理消化。
1.4 有明显的社会属性系统的生态关系网络、生态位、调控机制、系统的演替过程等由于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有很强的社会属性。
总之,在城市生态环境中,人们通过技术手段控制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并形成与人们的审美观念相符的景观。它具有自然生物特性和人类文化特性。
2关于城市的生态园林
什么样的城市景观才是生态的、可持续性的?那就是任何景观从规划到实施及后期维护的整个生命周期中,都应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这种协调意味着尊重物种的多样性,减少景观实施过程中对资源的剥夺,维持植物生境和动物栖息地的安全,有助于改善人居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健康。而现在各个城市倡导的生态园林就是其中的一个目标。
生态园林是指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所建造的园林绿地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乔木、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被因地制宜地配置在一个群落中,种群间相互协调,有复合的层次和相宜的季象色彩,具有不同生态特征的植物能各得其所,能够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土地空间、养分、水分等,构成一个和谐有序、稳定的群落,它是城市园林景观的最高层次的体现。
3生态园林在改善城市生态中所起的作用
3.1 布局合理的生态园林,以维持城市生态平衡为主导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处于顶级稳定状态。此时系统内的结构与功能相互适应与协调,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之间达到相对平衡,系统的整体效益最佳。
生态园林在建设时,着眼于整个城市生态环境,把建设园林景观时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和破坏降到最低,合理布局,例如沈阳市政府提出建设“森林城市”的目标,主要是强调通过绿化率的增加,将城市景观有机的联系起来,形成城市中的绿网系统,通过绿廊将城市周边的自然生态引入城市内部,以解决城市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的自我调节功能,以维持城市的生态平衡。
使园林绿地不仅仅是城市机器的一个个孤立的零件,而是将他们有机的联系起来,形成城市中的绿网系统,通过绿廊将城市周边的自然生态引入城市内部,作为解决城市生态系统中自净要求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维护城市的生态平衡。
3.2 遵从“生态位”原则,尊重乡土植物材料,提高植物配置水平,体现景观地方性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的选配,实际上取决于生态位的配置,它直接关系到园林绿地景观审美价值的高低和综合能力的发挥,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作用以及它在时间和空间中的地位。反映了物种与物种之间、物种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在园林绿地建设中,应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位特征,重视乡土树种的合理选配,构建具有乡土特色和城市个性的绿色景观,既充分利用了环境资源,又形成了优美的景观。
目前,城市绿色景观中的通病有:①大多数城市的绿色景观,植物种类不够丰富,而“一次成型”等急功近利的做法,也导致慢长植物和缺乏大规格花卉的植物被随意抛弃;②人们长期以来对引种奇花异木的偏好以及对乡土物种的敌视和审美偏见,大量引进未经驯化的外来品种,最终导致全军覆没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在沈阳地区,前几年就曾有过大量引进白桦、落叶松等不适宜的植物进行栽植,结果自不必说。③曾流行一时的大树进城,更是以破坏其他地方本来很好的生态环境、花费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为代价,最终只造成一组木桩+草坪的病态的、缺乏自然生命活力的城市园林景观。
而沈阳的乡土树种,如银宗杨、元宝枫、山皂荚、白蜡、云杉、接骨木、榆叶梅等乔灌木适应性好、长势优良,不管是从景观效果还是经济投入上,都大大优于外来品种。因此,在城市绿化中,我们应利用不同物种在空间、时间和营养生态位上的差异来配置植物,创造空间的异质性,形成体现地域人文特色的、层次丰富、配置合理的复合植物生态群落。
3.3 保持“物种多样性”,构建合理的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理论不仅反映了群落或环境中物种的丰富度、变化程度或均匀度,也反映了群落的动态与稳定性,以及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与群落的相互关系。在城市,由于人为的选择性,导致物种缺乏多样性。生态学家们认为,在一个稳定的群落中,各种群落的条件、资源利用等方面都趋向于互相补充而不是直接竞争,系统越复杂也就越稳定。所以,物种多样性是促进城市绿地自然化的基础,也是提高绿地生态系统功能的前提。
4建设生态园林的建议
根据城市化的要求及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在今后的时间内,生态园林的建设应注意:①保持城市布局的合理化,使城市绿地系统布局同城市整体布局紧密结合,建设现代生态健全的城市。②运用植物生态适应性和生态功能性的综合评价指标,合理应用园林植物。③保护城市中自然植被,修建绿色廊道和暂息地,形成绿色生态网络;增加开放空间和各生物斑块的连接度,减少城市内生物生存、迁移和分布的阻力,给物种提供更多的栖息地和更便利的生存空间。
参考文献:
[1]包满珠,李如生.浅谈园林建设与生物多样性[J].中国园林,1998(1).
[2]陈芳清,王祥荣.从植物群落学的角度看生态园林建设[J].中国园林,1998(2).
[3]俞孔坚,等.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概念与原理[J].中国园林,2001(6).
生态平衡的特征范文5
[关键词]金融生态外资银行金融生态平衡我国银行影响
2004年周小川 第一次正式提出金融生态的概念,他把生态学的概念引申到金融领域,强调用生态学的方法来考察金融发展问题。并且随着金融生态研究的深入,金融生态在残酷的现实面前逐渐摆脱仿生概念的抽象化探讨,正变得具体而生动。特别在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中国积极地跟上了这样的金融开放的步伐。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战略,大量的外资银行进入我国银行业,在金融开放的背景下,如何搞好金融生态问题,金融主体、金融业及社会经济系统三者生态链如何保持平衡,三者间又如何互相影响、互相促进,这不仅关系到我国金融安全,同时也是我国社会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一、金融生态理论研究现状及评述
金融生态是一个有中国特色的概念,它是在生态学家A.G.Tansley(1953)生态系统基础上提出的,认为在经济生活中金融体系的内在逻辑安排与发展规律与群体生态学的特征相一致。金融体系平衡不仅仅关系到金融业内部的进步,它也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整个经济系统的发展、稳定。因而,金融生态本质上反映了金融体系内外部因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有机的价值关系。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金融生态尚无给出明确的定义,对于金融生态研究主体界定存在着争议,具有代表性的说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种观点是“外部环境说”。周小川于2004年提出:金融生态,是指微观层面的金融环境,包括法律、社会信用体系、会计与审计准则、中介服务体系、企业改革的进展及银企关系等方面的内容。这一定义主要强调了金融运行的外部环境。
第二种观点是“系统说”。,徐诺金于2005年提出:金融生态,是指具有一定结构特征、执行一定功能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它反映了各种金融组织通过分工、合作的方式,与其外部生存环境之间以及内部金融组织之间的长期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这一阐述将金融生态上升到系统的高度。
第三种观点“动态平衡说”。谢太峰于2006年提出:金融生态,是指金融主体与外部环境之间形成的一个相互依赖的动态平衡系统,它反映了金融主体之间、金融主体与其外部环境之间通过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如同自然界中各种生物之间以及各种生物与外部自然环境之间通过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构成自然生态一样,各类金融主体之间以及金融主体与金融外部环境之间也形成一个相互依赖的动态平衡系统。相比前两者阐述,这一观点比较全面。
上述对金融生态的阐述为金融生态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但是金融生态的内涵和本质还没有统一的界定,使得对金融生态的研究存在着一定偏颇。对于现有对金融生态的研究,仅仅停留在对金融生态结构的问题、原因和对策的研究上,对于金融生态研究应该重点关注金融生态体系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即金融生态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金融生态环境如何影响金融生态主体的发展,进而对社会经济系统的影响。目前对这方面的研究不多。
综上所述,第二种观点能够更加准确反映金融体系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金融体系的动态平衡关系,为分析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的影响奠定完善的理论研究框架,因此选择第二种观点进行分析。
二、 微观金融生态平衡下,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的影响
在外资银行进入条件下,为了更好的理解我国金融生态体系的平衡,首先,在微观层面上,本文研究的是单个银行主体如何在经营过程中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即银行效率趋于最高。把银行主体经营活动分为三个阶段:投入阶段、产出阶段和利润阶段。这三个阶段之间有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微观金融生态平衡
由图显示,在没有外资银行进入这一因素的影响下,我国银行主体通过内部的投入、产出和利润三者之间的不断循环,使得国内的银行市场保持平衡。但是,在我国银行完全开放的条件下,我国银行主体将面对的是一个开放的金融环境。
在投入阶段,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影响主要通过持续资本效应、产权改革效应两个方面。首先,大量的外资银行进入会给我国整个银行体系带来大量的外国资本注入;另外,外资银行进入能够改变我国银行单一的国家股权结构,推进我国银行产权制度改革。
在产出阶段,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影响主要通过技术溢出效应、示范效应及人力资本培养效应等方面。首先,外资银行通过分支机构的本土化经营,不仅实现了技术创新能力的国际流动,而且还给我国银行带来了先进的管理技术。其次,外资银行在我国境内的经营效益会使得国内银行业纷纷学习、模仿外资银行的经营管理,从而提高本身的效益水平。最后,外资银行进入将会引进国外高素质的金融人才,这些金融人才对我国银行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通过言传身教和专业化、系统化培训等方式提高国内银行业从业人员水平,实现我国银行高效产出。
在利润阶段,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影响主要通过竞争效应、环境变革效应两方面。首先,外资银行进入增加了我国银行市场的竞争,这种激烈的竞争将会直接影响我国银行主体的利润率,从而影响我国银行主体的效率。其次,外资银行进入会加大金融监管难度,并且随着我国金融开放的进度不同而加大地区金融发展差异,使得本来发展缓慢的西部地区银行业发展更为困难。
因此,通过以上分析表明,外资银行进入给我国银行主体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这些影响贯穿于投入、产出及利润的各个阶段,并且通过扩大再生产的再循环通常还会产生巨大的乘数作用。
三、在微观金融生态平衡下,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的影响
在微观金融生态环境下,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主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我国银行效率的影响上。从前面的分析可知,在封闭的金融环境下,我国银行主体在内部投入―产出不断循环中实现国内金融生态的平衡,但是,随着我国加入WTO后,我国银行业全面对外开放,大量的外资银行进入我国银行业市场,给我国银行投入―产出循环中的各个环节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第一,在投入―产出循环的投入阶段,外资银行主要通过持续资本效应和产权改革效应分别对我国银行业的资本注入和产权改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第二,在投入―产出循环的产出阶段,外资银行主要通过技术溢出效应、示范效应及人力资本培养效应分别对我国银行业的金融创新技术的提高、先进管理理念的学习和模仿,以及金融人才的培养起到积极地作用。
第三,在投入―产出循环的利润阶段,外资银行主要通过竞争效应、环境变革效应分别在我国银行业的竞争效率和金融环境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因此,外资银行进入对于国内的银行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国内银行应该把握好机遇,注意吸收、借鉴外资银行先进的管理技术和金融创新技术,提高其主体经营能力、优化资金配置,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率,去迎接外资银行进入带来的强力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周小川:完善法律制度, 改善金融生态[N].金融时报,2004-12-07
[2]徐诺金:论我国的金融生态问题[J]. 金融研究, 2005(2):35-45
[3] 谢太峰:关于金融生态内涵与评价标准的思考.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6(4):26-28
[4]徐诺金:论金融生态平衡的内在调节原理[J].南方金融,2006(12):27-48
[5]徐诺金:如何理解“金融生态”[J].南方金融,2006(10):23-26
[6]徐诺金:优化我国金融生态:现状与路径[J] .南方金融,2006(8) :27-30
生态平衡的特征范文6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教育生态学;生态因子
目前,高职院校面临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完成从规模建设到内涵发展的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研究推动高职院校发展的核心问题,即专业建设问题。这是因为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也是提高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抓好专业建设,既能为高职院校发展确定方向,又能为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保障,还能为高职学生顺利就业奠定基础。
事实上,近些年专业建设研究一直是高职教育研究中的重点,教育理论界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内涵、特征及实现路径等诸多问题进行了相当多的探讨,并提出了许多颇有见地的见解。但是,我们注意到,这些研究大多集中在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与规划、专业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校内外实训条件建设、校企合作实践项目建设等方面,也就是说,基本上是从静态、局部的角度出发。因此,为了适应时代与教育的发展要求,有必要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进行动态分析与全面审视,并对高职院校优化专业建设生态环境,提升专业内涵,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有益的策略建议。
教育生态学的基本原理
生态学是研究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的科学。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许多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者把生态学原理和方法运用到教育研究中,对人类生存的宏观环境和教育之间的交互关系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讨,逐步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育生态学的理论框架。
教育生态学依据生态学原理,特别是生态系统、生态平衡、协同进化等原理与机制,研究各种教育现象及其成因,并进而掌握教育发展规律,揭示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总体而言,这门学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方面:第一,注重分析教育生态环境及其各种生态因子对教育的作用和影响,进一步明确教育的生态结构,从而阐述教育的宏观生态和微观生态;第二,在分析教育生态结构的基础上,力求全面阐述教育的生态功能,并揭示教育生态的基本规律,如教育生态的平衡与失调、教育生态的良性循环、竞争机制与协同进化以及迁移和潜移规律等;第三,努力揭示教育发展的规律和生态机制,探索优化教育生态环境的途径和方法。
教育生态平衡是教育生态理论的核心问题,是教育生态的一条基本规律,把握这一规律,就能从根本上全面揭示教育领域存在问题的实质,推动教育更好地协调发展。何谓教育生态平衡?理论界认为,教育生态大体上可以看作是教育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及其外部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关系,而教育生态平衡则主要是指教育系统的综合平衡、运行高效、功能优异及其与社会环境的良好协调。
专业建设生态性及各影响生态因子
“生态”主要指生物与环境因素的相互关系。当研究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时,我认为,专业建设与一定时空范围内的学校生态环境密不可分。也就是说,在教育生态学视野中,学校本身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专业、教师、学生以及学校内外环境等都是这个生态系统中的子系统或因子,因子之间始终存在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流转换,并力求达到彼此之间的平衡。
对平衡的追求要求生态系统的各子系统以及各生态因子的运动变化发展都遵循物质运动的一般规律。但需要注意的是,若单从某个时段分析,不平衡现象是常态,而平衡现象则是非常态;若是从生命进化和生态系统进化的长远观点分析,平衡是相对的、暂时的、动态的,所有的生态系统实际上都处于貌似不平衡的“动态平衡”之中,是运动与平衡的统一。具体到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这一生态系统而言,它是由许多生态因子共同构成的,诸多生态因子对整个系统发生综合影响,它们始终处于貌似不平衡的“动态平衡”之中。
仔细分析影响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诸多生态因子,我们可以将它们分成三类,即专业个体特征因子、学校外部特征因子、学校内部特征因子。这三方面生态因子构成了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三个层次环状生态圈,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促进或制约作用。
专业个体特征因子,主要包括专业培养目标、专业教学计划、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校内外实训条件等。这方面的生态因子,在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中起着核心因子的作用,是我们研究与实践中常常所说的“硬件”和“软件”,是专业办学水平与实力的具体体现,是人才培养工作的主要载体。
学校外部特征因子,主要包括高职教育发展的社会文化观念、法律和政策体系、经费保障等,实质上是政府和社会为高职教育发展构建的宏观环境或保障体系。对于完善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而言,这一宏观环境或保障体系至关重要,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近些年的高职教育发展中看到。目前,无论是招生规模还是在校生规模,高职教育在高等教育中都占据了“半壁江山”,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式发展。高职教育当今的勃勃生机源于哪里?无非是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教育提出的前所未有的需求,教育事业发展为高职教育发展提供的良好基础,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可氛围,中央政府对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视程度和中央财政对高职教育的经费投入强度等等。对此我们均归为政府和社会为高职教育发展构建的宏观环境或保障体系。
学校内部特征因子,主要包括由学校的办学理念、价值观、规章制度、组织结构、运行机制、校容校貌、教风学风等构成的学校文化。高职院校加强专业建设,提升专业内涵,目的是更加注重人才培养,更加注重知识创新,更加注重办学质量和特色,更加注重服务社会、引领社会,而这一切的背后,都需要一个无形而又无处不在的灵魂支配,这个灵魂就是学校文化。学校文化广泛渗透在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中的各个环节,影响和支配着专业的发展方向、发展模式、发展特色和建设成果。在专业建设中,学校文化具有多方面的功能,主要包括主流价值观的导向功能,凝聚师生力量的激励功能,基于普遍文化认同而自觉遵守规章制度的规范功能,对师生思维、行为习惯和专业素养的熏陶功能。
促进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建议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作为一种生态现象,必须着眼学校的持续发展和专业的持续发展,努力遵循教育协调发展的规律与要求,解决好专业发展与校内、校外环境的矛盾,保持专业建设与发展的生态平衡,避免在专业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出现内部生态链危机和系统整体效力减退等问题。依据教育生态学原理,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提出以下策略建议。
(一)全盘考虑,创设促进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稳定、平衡、有序的生态环境
1840年,j·李比希通过对比谷类作物的产量,发现农作物通常不受它所需要的大量的营养元素的限制,反而受那些只是微量需要的原料的限制。只要稍微加入所缺的微量元素,产量马上就会明显地提高,他由此说明这些微量元素是作物增产的“限制因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生态学中著名的“限制因子”定律。
今天,“限制因子”定律已经从自然因素扩充到社会因素和精神因素。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生态系统而言,也同样存在着“限制因子”,而且是所有的生态因子都可能成为“限制因子”,起到限制性的作用,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生态困限,制约着专业健康发展。因此,“应然”状态的专业建设,需要摆脱其生态环境中各“限制因子”的束缚,通过各生态因子的和谐共生来维持其生态环境平衡,最终实现专业内涵提升。摆脱“限制因子”束缚,促进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这是一个生态进化过程,是高职教育发展史的必然,也是高职院校专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对高职院校而言,需要从教育生态平衡理论出发,统筹兼顾、整合优化影响专业建设的各生态因子,杜绝偏废其一,努力构建一个稳定、平衡的有效促进专业发展的模式,使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回归“应然”状态与本质。
(二)加强生态调控,形成促进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良性持续健康发展的生态循环
在教育生态理论中,任何一个生态组都有输入输出,而且存在着简单的或复杂的控制与反馈,在生态内外和各要素之间都会有信息的传递和转换。在生态构筑中,一方面要注意各要素的层次结构,另一方面更要注意信息的反馈和控制,使各种活动与管理工作形成一个环路和可控、不断向前发展的系统,使信息能够自动地反馈并进行不断调整,最终保证整个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循此思路,在建立专业建设管理模式时,学校不仅要结合专业的内外部实际制定专业发展规划或方案与促进专业建设的制度或措施,而且要定期检查专业发展规划或方案与促进专业建设的制度或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适当处理。
(三)激发促进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各生态因子,诱发专业办学水平由量变到质变
专业个体特征因子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职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这些对高职教育的定位性表述,需要我们在专业建设中全面准确地理解,并一以贯之。具体而言,在专业建设中,我们需要准确定位专业培养目标,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改革课程结构,建设与行业和专业发展接轨的专业课程体系;提升师资队伍水平,逐渐形成专兼职结合、结构合理的“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校内实训场所和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形成专业依托机制;重视专业建设研究,形成专业拓展机制等等。
学校外部特征因子如前所述,政府和社会构建的保障体系为高职教育发展提供了关键的战略机遇,有力推动了高职教育的新一轮发展。但我们也应看到,在社会环境中依然存在着诸多制约高职教育发展的因素,甚至力量还相当强大。例如,在社会文化观念中,“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观念依然是人们推崇的目标,并进而导致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鄙视劳动生产,鄙薄职业技术等社会习惯;在法律制度方面,我国的《职业教育法》作为一个国家职业教育的基本法还远未完善,特别是行业企业承担职业教育的法律责任不明晰,利益驱动机制不健全,政府相关部门政策不配套,造成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办学缺乏必要的法律制度保障;在经济投入方面,目前我国高职教育依然存在“高成本”与“低投入”的矛盾,导致高职院校学费高、办学条件和教学资源相对短缺等问题。因此,在我们研究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过程中,不能忽视保障体系的完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强化国家对高职教育发展的主导作用,不能一味认同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作为政府,需要从国家战略高度出发建立完善的促进高职教育发展的法律、经费保障体系,努力增强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进而增强高职教育对广大民众的吸引力,形成有利于高职教育发展的社会文化观念。
学校内部特征因子学校文化作为专业内涵提升背后的一个无形而又无处不在的灵魂,是研究专业建设必须思考的。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必须将文化建设作为办学的一个战略基点。首先,将文化建设作为学校战略规划的重要部分,与专业建设相融相通。通过学校文化建设,从社会价值和发展战略的层面形成高度的文化自觉,深入思考专业的办学定位和文化使命,在服务大局的过程中主动对接区域经济产业的需求。其次,将文化建设体现在人才培养上。教风学风是学校文化的集中体现,又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因此,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全心全意依靠教师共同建设与发展专业,全面反思学校课程教学、教师激励与考核、学生评价以及相应的奖学金评定等教学和学籍管理制度,努力营造适应具有社会适应能力、创新竞争能力的人才培养的教风学风。最后,将文化建设体现在学校制度设计上。制度文化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处于中介的位置,通过制度设计与执行能够把理念转化为行动、精神转化为物质。制度设计的出发点不是约束人、惩罚人,而是具有激励导向功能,因此,需要建立尊重人才、凝聚人才、激励人才的规章制度,特别是人事分配制度、科研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教学成果奖励制度、学术评奖制度等等,以制度建设带动学校文化的升华,并进而提升专业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