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命起源理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命起源理论范文1
[关键词] 企业员工 生命愿景 心理健康
生命愿景是一个精神化的压力应对源,它包括生命意义、对生命意义的追寻、执着以及由此产生的生命控制感。这个概念有五部分组成:信念和意义;想象和幻想;期望;接纳;乐观而又现实的思维方式。
台湾心理学家郑崇趁认为就个人的生涯层面,生命愿景之设定,包括下列四个层次:1.自我:生命要活得有意义,对自己必须充分了解,掌握性格、兴趣及能力,让自身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2.事业:生命的光辉,来自每个人在工作上的杰出表现,个人的成功与平淡也大多决定于一生事业的选择及发展。3.休闲:长大后,生命意涵除了工作本身的丰富化之外,休闲生活的安排日益重要,其深度与广度有时超越工作世界之范围。4.人际:人是集群的动物,生命的价值建立在于对人类社会的贡献,建立在“个人表现”造福“于己有关”的大众。所以,与他人互动、人际之经营也是展现生命光辉的重要层次。郑崇趁(2000;2001)在《生命教育的目标与策略》一文曾依前述生命四大层次,建构生命愿景如下:
心理健康是指旨在充分发挥个体潜能的内部心理协调与外部行为适应相统一的良好状态,它不是指某种固定的状态,而是富有弹性伸缩的一个相对状态。可以有三个不同的层次。最低层次:克服心理疾病;中间层次:超越“第三状态”;理想层次:自我实现。
生命愿景对心理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并且能够缓解社会压力对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作用。
一、生命愿景对企业员工职业烦扰和心理健康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
我们知道,那些有明确受教育目的的企业员工比没有明确目的的员工更能适应环境;心理想象能够减低职业焦虑,有职业倦怠现象的员工报告通过心理想象能够提高积极情绪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有研究认为,工作目标明确的员工能够更好地应对工作压力,精神健康能缓解职业压力对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生活目标、信念、心理想象等概念都能与生命愿景是非常接近的概念,他们能够缓解职业压力对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生命愿景也应能发挥同样的作用,因此有理由认为生命愿景能够缓解工作烦扰对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作用。
二、生命愿景对个人烦扰和企业员工心理健康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
个人烦扰与企业员工的心理问题有着很高的相关关系。员工体验到的压力有一些来自他们的非理性想法,例如:要求过高过多,低挫折耐受力等。在日常压力下人们所产生的情绪来自他们的认知,或者说是来自他们的非理性想法。
日常烦扰导致忧郁的主要原因是这些烦扰威胁到员工的生活目标。只有当人们把日常烦扰看作相对重要的生活事件时,它才会导致疾病和忧郁情绪。另有研究认为,自我关注较多的人容易产生冥想,而冥想会引起忧郁情绪。相比之下,外向性格的人不易产生忧郁情绪,即使在压力较大的情况下也如此。意志坚强的员工对工作目标有着更深的感受,通常这些目标可以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并且修正错误,这些员工很少被日常挫折所困扰,工作目标的作用在高压力条件下比在低压力条件下更明显。由此,我们可以认为生命愿景能够缓解个人烦扰对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的作用。
三、生命愿景对消极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
理性情绪理论指出,由压力导致的情绪问题是由非理性想法引起的,例如要求过高和低挫折耐受力。因此改变情绪的最好方法是改变非理性想法。研究认为,人们的非理性想法主要导源与对自我的执着,理性情绪治疗方法就是帮助人们从对自我的执着中解脱出来。还有研究认为,心理想象在压力之下会引起积极情绪。个人对生命意义的追寻和执着在人的整个一生中都能够有心的不同的作用。由于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执着,使得他们能够对消极生活事件有新的不同的解释,使他们有能力在消极事件中找到积极意义,从而提高他们对消极事件的应对能力。
生命愿景是如何在日常工作中保持和提高企业员工心理健康呢?
简单来说,企业员工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需要生命意义或其他精神化的东西,而不是只在高压力下才需要。弗兰克曾经写道:“今天,如此多的人对生活抱怨,因为他们不知道,也感受不到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他们缺乏对活着的价值的理解。他们被自己的内在空虚感所缠绕,或者说被自己的生存空虚感所缠绕。”弗兰克进一步提出“星期天精神病”的概念,他说“很多人在忙碌了一周以后突然间变得无所事事,于是感到内心的惆怅和空旷。”许多自杀是因为生存空虚感造成的,许多人的忧郁情绪、攻击性和网络成瘾等也是由于他们心灵深处的空虚感造成的。很显然,人们需要意义和精神,绝不仅仅在严重压力之下,而是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于是生命愿景能够直接提高企业员工的心理健康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参考文献:
[1]JamesMoher, The employee assistance handbook. New York: Wiley C press, 1999
[2]Allcomseth,Codependenyin the work pl-ace: a guide for employeeassistanceand human resource professionals, New York: Quorum Books, 1992
生命起源理论范文2
一、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概述
1980年加拿大学者巴特勒在《加拿大地理学家》发表了“旅游地生命周期概述”一文,在该文中,巴特勒根据产品周期理论提出S型旅游地生命周期演化模型。模型认为,旅游地生命周期一般经历探索的阶段、起步的阶段、发展的阶段、稳固的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兴阶段。如图1所示。
探索阶段是旅游发展的初始阶段,只有少量的旅游者,无公共设施;起步阶段是旅游地游客数量增多,政府改善接待设施和交通状况;发展阶段表现为一个成熟的市场出现,旺季时游客人数超过当地居民,当地居民把旅游接待作为一种重要的职业;稳固阶段总游客量继续增加但游客增长率放缓,有了明显的商业区、娱乐区;而其后的停滞阶段,游客量达到最大,旅游环境容量区域饱和;衰落或者复兴阶段则无论是吸引范围还是游客量都不能和新的旅游地竞争。在这种情况下,要想进入复兴阶段则需要对市场从新进行定位和开发新的产品。
由此可见,各种影响因素的存在,使得旅游地生命周期各阶段的时间跨度不可能相同,而且旅游地生命周期的长短也可能不一样。但是,任何一个旅游地都有一个周期性的发展轨迹,即经历探索、起步、成长、稳固、停滞、衰落或复兴几个阶段。
巴特勒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描述了旅游地的发展规律及特征,对旅游地规划及旅游产品的市场营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乌兰察布草原旅游生命周期实证分析
乌兰察布草原旅游资源丰富且发展迅速,产业规模不断壮大,2014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为90亿元,比上年增长25%,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0%。[1]可以说旅游产业已成为乌兰察布市第三产业的支柱。当前,在旅游产业逐渐升级的关键阶段,需要我们进一步认识草原旅游业发展的周期演变特征,以促进草原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本文以乌兰察布草原旅游作为研究样本,在对草原旅游产业生命周期和演进特征的研究中,运用了巴特勒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去进行实证研究。
(一)草原旅游的概念及指标选取
1、草原旅游的概念
草原旅游是指以草原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文化为主要旅游吸引物,进而开展的一种旅游活动,其内容包括了草原上的自然观光、休闲度假、民俗体验及节庆活动等。
2、指标选取和数据采集
(1)用旅游者数量及增速这两个指标建立模型纵轴。
旅游地生命周期现象的直观反映是通过旅游者数量的变化来体现的,如果旅游者数量不断增加则说明草原旅游产业规模处于扩张阶段,反之,则意味着产业规模在缩小。这样,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研究者通过旅游者数量的变化就可以推算出草原旅游产业的生命周期演进轨迹。但是,在草原旅游产业的不同发展时期,其规模的扩张或收缩速度是不一样的。假如草原旅游者的增速放缓了,即使其产业规模仍然处于扩张阶段,实际上,产业的发展速度在下降,则可能进入产业周期演进的新阶段。因此,在研究草原旅游产业的生命周期时,研究者通过旅游者的增速形象地说明草原旅游产业动态演进的变化趋势,进而有助于其进行旅游地生命周期演进的阶段划分及特征分析。
虽然,旅游业的收入也能够反映出旅游产业的规模。但是,由于通货膨胀及汇率变化等方面的因素,使其反映出的旅游周期的真实变化不够准确。而旅游者数量则能够排除价格因素的干扰,从而更准确地反映出旅游产业的演进趋势。因此,本文把旅游者人数作为划分周期的主要指标。
(2)乌兰察布的旅游主要是草原旅游,来乌兰察布旅游的游客几乎都不同程度参与了草原的旅游活动。而且,在分析的时候,从统计的数据中剔除未参与的小部分游客数则存在很大的困难。故本文有关草原旅游的相关数据是以全市的旅游数据为依据的。
(二)草原旅游产业生命周期与特征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以来,乌兰察布草原旅游产业走过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从探索起步到逐渐成熟,表现出明显的产业生命周期演进特征。
1、摸索阶段(1980-1990年)
这一阶段,乌兰察布市的草原旅游产业规模还非常限,主要是从事外事接待和对口接待,国内的旅游市场刚刚起步,旅游业增长的波动性很大,草原旅游经济实际上处于摸索阶段。
2、起步阶段(1991-2000年)
这一阶段,特别是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目标,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地加快了,人们的收入业开始有了大幅度的增加,对外开放的水平显著提高,乌兰察布市的入境游和国内游都出现了较快的增长。总体上,旅游接待年均增速为13%左右,旅游接待总规模由1991年的32.11万人次增加大2000年的331.48万人次。这一时期,由于旅游经济的日益活跃,导致从事旅游经营服务的企业业日益增多,初步建立了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但是,从总体上看,旅游增长不稳定,增长的速度相对缓慢。
3、发展阶段(2000年至今)
自2000年以后,乌兰察布市的草原旅游呈加快发展趋势,入境游和国内游蓬勃兴起,特别是国内游以惊人的发展速度,带动了乌兰察布草原旅游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的发展新阶段。我们从图中可以看出,剔除了2003年“非典型肺炎”的影响外,乌兰察布市旅游的总体增长趋势相对稳定,旅游人数亦出现出一种上升趋势,且年均增幅达到了19.3%。旅游的服务和接待能力也不断提高,截止至2014年底,乌兰察布市有34家旅行社,32家星级宾馆。[2] 目前,乌兰察布市的草原旅游从总体上来看,其仍然处于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发展阶段,但是,已经出现增长速度放缓的趋势,近三年的平均增速大约在13%左右。
三、结论和建议
综上,我们可以看到乌兰察布草原旅游产业的生命周期演进特征,且依据客源划分的各草原旅游类型所处阶段有所不同。分析表明,入境旅游起步早,但已经进入稳固阶段。而国内旅游和综合旅游仍然处于发展阶段,但增速已有所放缓。在草原旅游产业生命周期演进过程,宏观经济状况、制度和人才,以及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最为深远,而突发性公共事件带来的冲击也是十分巨大的。
生命起源理论范文3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是初中生物八年级(下)第三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中的一节内容。谈到生物的进化,自然要先探讨地球上的生命起源,这样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但本节内容与传统的章节相比有很大不同,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抽象性,这无疑加大了教学的难度。在教学中,我们应紧扣课程标准,抓住重难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通过设置一系列问题,环环相扣,引发学生积极思考。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的学生,生命起源相关知识一直是学生感兴趣、想探索的一个话题。学生在小学就接触过生命起源的相关知识,但对最原始的生命是怎样出现的这个问题却解释不清。因此,我们先让学生在课前分组进行材料的收集,并联系生活实际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然后针对本课难点――米勒实验制作了微视频,该微视频打破传统,采用一步一动、视频与图片结合的方法,让学生边思考边发现,不仅能培养他们尊重客观事实、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的思维品质,还能使其进一步理解、掌握关于生命起源的一些假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解释米勒实验的设计原理及结论。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运用证据和逻辑进行分析和推测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积极探索的科学精神和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培养尊重客观事实、不迷信、敢于怀疑的思维品质。
教学环境与准备
联网状态的计算机、教师提前制作好的相关微视频、学习素材、微课程实施方案等。
教学过程
1.兴趣先导,视频引入
出示46亿年前的地球火山喷发、熔岩瀑布、炽热炎炎等图片,使学生意识到原始地球上并没有生命,原始大气中也并没有氧气。然后用模拟原始地球环境的相关视频导入本节课课题。
O计意图:这样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思维一下进入活跃状态,并能使学生愿意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做学习的主人,同时也能为学习“米勒实验”做好铺垫。
2.角色互换,从学生的角度讨论众多起源学说
师:关于生命的诞生众说纷纭,你知道哪些?
生1:中国有女娲造人的传说,西方有神创造万物的传说。
生2:那是神话传说,没有切实的证据。有没有可能是自己产生的?古语不是有“腐草为蝇,腐肉生蛆”一说吗?
生3:早在1860年,巴斯德就用曲颈瓶实验证明肉汤不能产生微生物,彻底否定了自然发生说。其实,有关生命起源的推测不仅需要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还需要确凿的证据,更需要严密的逻辑。
学生从思考这些理论,转为用严密的科学思维去判断哪些理论更为可靠。
设计意图:以对话的形式,从学生的角度概述生命起源其他观点,不仅让学生印象深刻,还使其感受到团队学习的氛围,并愿意融入其中,自然感受到化学起源学说更可靠。
3.生命起源学说中“化学起源学说”――米勒实验
师:生命是在原始地球温度逐渐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演变而来的。那么原始地球为生命的起源提供了哪些条件呢?在这些原始条件下,能产生生命物质吗?这些问题引起了科学界的思考。
教师将原始地球条件与米勒实验进行分步对比,解释生命起源的第一步――有机小分子的形成。
师:原始大气的成分主要是甲烷、氨气、氢气、水蒸气等,并没有氧气。米勒将这些气体注入密闭的装置中,模拟原始大气。在原始海洋底部有持续不断的地热,能不断地为原始大气补充水蒸气(如图1)。
除了地热外,原始地球的空中还有电闪雷鸣。为了模拟闪电,米勒让正负电极在充满原始大气的容器中持续放电(如图2)。
在装置下方有一个冷凝管,你知道模拟的是什么吗?对,原始地球还会降雨,原始大气的物质会随降雨落入原始海洋。米勒通过活塞取样找到了氨基酸等有机物,为生命诞生提供了重要证据(如图3)。
设计意图:分步对比使复杂的米勒实验简单化、情境化,让学生的记忆更为深刻,使抽象的实验教学即使没有教师也可以顺畅进行。同时,学生能感受到科学的推测不仅需要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还需要确凿的证据,更需要有严密的逻辑。
4.知识巩固,形成结论,探索新知
师:米勒和其他学者的实验说明,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地球上的生命到底起源于哪里?目前尚无定论。以事实为依据的科学争论,对促进人类的认识是非常有益的。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科学家从未停止过探索的脚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能不能沿着科学家的足迹继续探究呢?
设计意图:该环节不仅强调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积极探索的科学精神和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还希望能培养他们尊重客观事实、不迷信、敢于怀疑的思维品质。
5.总结反思,自测评价
(1)画龙点睛
科学家推测,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后来地球的温度逐渐降低,形成了降雨,这些――又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中。
(2)慧眼识珠
①原始大气层里不含( )
A.氧气 B.氢气
C.甲烷 D.硫化氢
②关于科学推测,正确的叙述是( )
A.科学推测需要确凿的证据
B.科学推测需要严密的逻辑
C.科学推测需要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D.以上三项都需要
(3)资料分析
图4是米勒关于原始地球的模拟实验装置,请填写出该装置中的一些名称,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米勒在A装置中泵入了甲烷、氨气、氢气、水蒸气等气体。该装置模拟了――的条件和――的成分。
②这个实验通过进行火花放电模拟――为其提供能量。
③B中为――。
④C中为含有――的溶液。
⑤米勒的实验说明:――。
教学反思
这节课通过分析科学家实验,让学生了解了关于生命起源的几种假说,无论学生支持哪一种观点,或许他还有自己的观点,都需要有充足的证据来证明这些观点,这样人们才会信服这些观点。因此,我们不是要学生接受哪种观点,而是让他们了解这些观点,学习运用证据和逻辑进行分析和推测,为他们以后的探索或接受新观点提供一个基础。当然,关于生命起源的问题还有许多难题有待研究和解决,这需要多学科的综合、合作,所以学生要学好各门功课,为将来从事生命科学研究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
设计亮点
1.教W设计
(1)分角色饰演――紧扣学生心理
我们以对话的形式,从学生的角度讨论众多的生命起源学说,不仅让学生印象深刻,还使其感受到团队学习的氛围,并愿意融入其中,自然感受到化学起源学说更可靠。同时,运用科学的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谈论生命起源的后续过程甚至生物进化,如人类的起源以化石作为直接证据等。
(2)米勒实验――实验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体会证据和推测之间的关系
我们围绕证据和推测之间的严密关系介绍米勒实验,将Flash、视频分散穿插其中,以达到普通PowerPoint的视频效果,从而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推测不仅需要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还需要确凿的证据,更需要有严密的逻辑。
(3)情感升华――引导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在“巩固知识,形成结论”环节,我们告诉学生以事实为依据的科学争论,对促进人类的认识是非常有益的。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科学家从未停止过探索的脚步。由此引导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沿着科学家的足迹继续探究。
2.技术支持
(1)微视频――美观实用,绘声绘色
在视觉效果上,微视频不拘泥于固定思维,大胆使用Camtasia Studio软件,通过转页、缩放动作等功能生成生动有趣的演示文稿,做到了视频与PowerPoint的完美结合。
在内容呈现上,微视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用比较震撼的视频导入课题;而对于生命起源的众多传说,则采用对话的形式,形象生动,内容充实。
生命起源理论范文4
关键词:人类起源;裂谷学说;劳动创造学说;突变选择学说
以前小时候对于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主要是通过祖辈或者是父辈给我们讲述,大多是一些不切实际的神话传说,对于年幼的我们对此却记忆深刻,长大后对人类的起源进行系统的学习,才发现原来人类的起源还和生物学有关系,虽然到现在我们还是不能够对此全面的了解其中全部的细节,但是我国的研究学者们还是在一些关键性问题上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主要的人类进化是通过南方猿人、能人、直立人和智人这四个发展阶段谱线进行。
一、捏土造人
首先是女娲造人,在上述中说道小时候祖辈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告诉我们都人类的起源,主要是通过泥土造人的的形式,这也是一则神话故事,在埃及的神话故事中则是说哈奴母作为鹿面神在陶器厂中创造了人类,在这之后赫脱女生将这些陶器泥人赋予了生命,因此有了生命体,是人类的最先起源。
二、裂谷学说
裂谷学说的由来主要是现代的科学家普遍认为,非洲是人类起源的唯一发源地,因为所有相关的人类物种化石都是通过非洲所发现的,这种说法我还是比较认可的,何谓裂谷学说主要是指非洲的东非大裂谷地区是我国人类发源和活动比较频繁的地区,我国最早的直立人的化石就是在这个地区发现的,后来的长者智人的头骨化石的又一发现更是为非洲人类的发源地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支撑。而作为人类起源的最开始的地方,是什么原因导致人类起源在这区域,我也对此进行了了解,根据资料显示是由于东非大裂谷的特殊的地质运动,促就了猿人不得不离开树林,进行直立行走活动,经过不断地演化,促进人类的出现。
三、劳动创造学说
1.对于劳动创造学说得提出,主要是通过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这一知识我们咋初中的时候就对此有了简单的了解。经过生物进化论,人们也开始相信了人类是生物通过不断进化的产物,提出了现代的人类和类人猿两者之间有共同的祖先。从理论上将人类分为三个阶段,即古猿阶段、类人猿阶段和制造了利用工具的阶段。我们在初中时老师讲述在1859年的时候,英国的科学家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学说中就对提出了生物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不断演化而来的,但是在这项学说中没有对人和生物之间的本质做出区分。直到再1876年的时候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才对此做出明确的划分,主要是指出了人类从动物中脱离出来的主要分界线是劳动,随着这些知识的不断深化,在大致上可以勾勒出人类起源和发展的线索。
2.以人类进行劳动作为人类起源的线索,对于人类起源地就被认为是欧洲,其中又特别是西欧地区,对于这种说法,我了解到的是:许多的科学家认为现代的人类起源是从开始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作为前提。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进行人类起源时需要明确的知道人类只有一个生物物种,只有一个最开始的祖先进行讨论人类的最初起源。自从在1924年的非洲找到了第一个幼年的南猿头骨的之后的70个年间,陆续的构建了相关化石的一个完整的体系,因此多数的古人类学家还是认为人类的起源地在非洲的可能性比较大。
四、突变选择学说
1.对于突变选择学说是现在近几年讨论比较激烈并且争议也比较大的人类起源学说。我对此也抱有怀疑的态度。突变x择学说就是现代我们所说的外星论为代表,对于外星论这也不是第一次出现了,在佛教中就有记载人是通过阿卫或罗从天上下来游玩,由于吃太胖,不能够飞回去,只能够留在地球上,现在听起来,我还是会有听神话故事的感觉。外星论在国外的影响比较大,人们想象出了很多外星人的外形、容貌等情况的刻画,对于现代国外的外星电影,这我们应该不陌生,甚至还有人称自己见过UFO,在1947年的时候还有人声称在新墨西哥地区有一架UFO发生了坠毁,美国军方还在其中发现了外星人的尸体,同时还对此进行了解剖,无论这是否是事实,可以确定的是,外星论已经在人们的心底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对于外星论我们可以自行进行想象,如果我们是从外星人进化而来,那么外星人的生命又是从何处而来呢。对于人类的起源的研究和讨论我们就又回到了原地,我国对此的研究主要是立足于地球,从地球上的相关科学发展来对人类的起源来自外星进行论证,我国的雷元星先生在《人类的科学》中提到行星只是人类进行生存的一座大房子,由于行星轨道的变化就不再适合人类的居住,人就会迁移到另外的行星,那么地球最终就会走向灭亡的道路,因此外星论不能够解决人类起源的问题。对此还需要我们现展的科学技术和更多的人类科学者对此进行研究,最终将谜底揭开。
结语:
在本文对于人类起源的最新进展的研究中,通过我对儿时最初的从祖父的神话故事中对人类起源学说的最早意识,然后渐渐在长大学习的过程中对于现代人们进行人类起源的不同定论和研究的了解和分析。对于人类发展的三种不同学说的主要类容和支撑这一理论的证据支撑点进行了解,促使我也对人类的起源发展有了一个系统的认识和框架的建立。在文章中的三个方面关于人类起源的学说,我的观点还是靠近于劳动创造学说中人类的起源,除此之外,现代还涌现出了许多对于人类起源的其他学说,但是由于缺乏理论事实支撑,后来不了了之,有一定的理论支点的还是裂谷传说和劳动创造学说这两种,相信在将来的某一天,对于这一知识,我们终将会对此得出一致的答案。
参考文献:
[1]王聪慧.中日开辟神话和人类起源神话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
[2]邓晓芒.人类起源新论:从哲学的角度看(上)[J].湖北社会科学,2015,(7):88-99.
[3]邓晓芒.人类起源新论:从哲学角度看(下)[J].湖北社会科学,2015,(8):94-105.
生命起源理论范文5
28岁的英国朴茨茅斯市民哈勃・拉罕默有幸成了UFO的最新目击者,他驾车回家时看到了顶部发光的银白色碟状飞行物在傍晚的天空中一闪而过。这种描述并不陌生,1878年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农民在田间劳作时看到了飞碟,报纸第一次报道了此事,从此,地球人把对外星生命的想象全部塞进了UFO里。
在外星是否真有生命这个问题上,文艺工作名和科学家很契合。斯皮尔伯格的ET造型跟灵长类动物差别不大,周星驰的外星狗也是四条腿行走,人类对外星生命的想象一直都没办法脱离自身。而生物学家大卫・迪默则干脆说地球生命起源于外太空,这个论断仿佛要印证“外星人”的自身想象真的有据可依。一些实证主义者最近开始尝试着证明:达尔文的进化论贯穿了宇宙,地球生命确实是来自外太空。此前天体生物学家们一直在兢兢业业地寻找外星生命的蛛丝马迹,直到他们把目光放回到地球本身,才发现这样比仰望星空更接近外星生命。
这其实是一个由远及近的过程,对外星人的探索一直在往前走,结果反而回到了地球生命起源的问题上来。
半个世纪前,天体生物学成为一个新的科学分支,这完全是由外星生命研究衍生出来的。一开始,天文学家用的是观测法。美国人杰拉德・库伊珀用望远镜对准太空,看到火星周围有稀薄的二氧化碳,由光合作用理论推测出火星上可能有植物存在,不过后来这被证明了是个谬论。今年,美国学者迈克尔・梅耶刚刚了一项研究成果――多达60%的恒星周围,都有类地行星在适合生命存在的轨道上运行,这又是一个来自光年单位外的结论。
在卫星上安装微波接受器等待外星人传来的信号,或者主动发送星际广播,都是天文学家们想出来的办法。实际上,距离是个大问题。如果银河系的那一头真有高级生命体在发出信号,地球毁灭之前都不一定能收到。动辄上亿光年的距离里,地球的50亿年历史实在太短暂了,更别说人类。
第二种探寻方法是在外来物体上找证据。科学家曾在南极找到一块稀有陨石,居然从中发现了6种氨基酸,由此推断出在地球生命起源之前发生的某些化学过程,其他星球上也曾发生或者正在发生。这是一种“回到过去”的探索方式,科学家开始在陨石上寻找外星生命的痕迹,因为陨石既来自外太空,又隐藏“历史”信息。
然而陨石到底不是鲜活体,这种求证方式没能取得突破。美国天体生物学者保罗・戴维斯最近提出第三套理论:如果生命能在类似地球的极端环境下产生,而不是必须要到某确切的定态才会出现,那么生命可能在地球上反复出现了很多次。澳大利亚人菲利普・尤温斯在深海凿洞取样,采集到20亿年前的沙岩。他居然在里面发现了一些能在实验室中进行繁殖的含有DNA的微小结构,这种深海无氧无光状态下的生命体,被视为对戴维斯评论的有利佐证――这些环境极其恶劣的地方真的有生命存在的话,外星生命存在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
生命起源理论范文6
这个新版本加入了第1版出版以来已经发生的许多科学发展和发现,比如,大气上层中细菌的发现,高红移星系的光谱中和陨石中生物存留下的印记等,均应证了第1版中的学说。推测到未来,更新的部分将进一步揭示行星生源说的理论。与弗雷德·霍伊尔之旅是一本有趣的书,它描绘了作者钱德拉·维克拉马辛与著名科学家弗雷德·霍伊尔跨越40年的合作,不仅详细的描述了科学研究内容和过程,也记录了发生的详实而生动的往事和趣闻。
书中的内容分为22章:1.起源:旅程的序幕;2.剑桥和第一次见面;3.湖边漫步;4.在星辰中间;5.含碳的灰尘;6.开始初具规模的理论;7.天文研究所:有卓越成就的一年;8.变革之风;9.卡迪夫时代;10.宇宙生命探源;11.来自彗星的生命和来自太空病原体;12.生命的第一迹象;13.预测细菌尘埃理论得到验证;14.行星上的生命;15.来自太空的进化;16.从空间的演变;17.理论的验证;18.关于化石的争议;19.哈雷彗星;20.另一个宇宙观;21.过去的十年;22.后记。
本书作者钱德拉·维克拉马辛出生于斯里兰卡,先后学习工作于英国剑桥大学和英国卡迪夫大学和英国白金汉大学。本书适合于大众读者以及学习科学史的学生。
杨盈莹,助理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Yang Yingying,Assistant Professor
(Institute of Semiconductors,CAS)Jeremy Pitt
This Pervasive Day
2012
Hardc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