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体工程学起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体工程学起源范文1
人体工程学起源于欧美,原先是在工业社会中,开始大量生产和使用机械设施的情况下,探求人和机械之间的协调关系,作为独立学科有40多年的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军事科学技术,开始运用人体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在坦克、飞机的内舱设计中,如何使人在舱内有效地操作和战斗,并尽可能使人长时间地在小空间内减少疲惫,即处理好摘要:人—机—环境的协调关系。及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把人体工程学的实践和探究成果,迅速有效地运用到空间技术、工业生产、建筑及室内设计中去,1960年创建了国际人体工程学协会。
及至当今,社会发展向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过渡,重视“以人为本”,为人服务,人体工程学强调从人自身出发,在以人为主体的前提下探究人们衣、食、住、行以及一切生活、生产活动中综合分析的新思路。
日本千叶大学小原教授认为摘要:人体工程学是探知人体的工作能力及其极限,从而使人们所从事的工作趋向适应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的各种特征。
其实人—物—环境是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一个系统,今后“可望运用人体工程学主动地、高效率地支配生活环境”。
人体工程学联系到室内设计,其含义为摘要:以人为主体,运用人体计测、生理、心理计测等手段和方法,探究人体结构功能、心理、力学等方面和室内环境之间的合理协调关系,以适合人的身心活动要求,取得最佳的使用效能,其目标应是平安、健康、高效能和舒适。人体工程学和有关学科以及人体工程学中人、室内环境和设施的相互关系。
人体工程学的基础数据和计测手段
一、人体基础数据人体基础数据主要有下列三个方面,即有关人体构造、人体尺度以及人体的动作域等的有关数据。
1、人体构造和人体工程学关系最紧密的是运动系统中的骨骼、关节和肌肉,这三部分在神经系统支配下,使人体各部分完成一系列的运动。骨骼由颅骨、躯干骨、四肢骨三部分组成,脊柱可完成多种运动,是人体的支柱,关节起骨间连接且能活动的功能,肌肉中的骨骼肌受神经系统指挥收缩或舒张,使人体各部分协调动作。
2、人体尺度人体尺度是人体工程学探究的最基本的数据之一。
3、人体动作域人们在室内各种工作和生活活动范围的大小,即动作域,它是确定室内空间尺度的重要依据因素之一。以各种计测方法测定的人体动作域,也是人体工程学探究的基础数据。假如说人体尺度是静态的、相对固定的数据,人体动作域的尺度则为动态的,其动态尺度和活动情景状态有关。
室内设计时人体尺度具体数据尺寸的选用,应考虑在不同空间和围护的状态下,人们动作和活动的平安,以及对大多数人的适宜尺寸,并强调其中以平安为前提。
例如摘要:对门洞高度、楼梯通行净高、栏杆扶手高度等,应取男性人体高度的上限,并适当加以人体动态时的余量进行设计;对踏步高度、上搁板或挂构高度等,应按女性人体的平均高度进行设计。
二、人体生理计测根据人体在进行各种活动时,有关生理状态变化的情况,通过计测手段,予以客观的、科学的测定,以分析人在活动时的能量和负荷大小。
人体生理计测方法主要有摘要:
1、肌电图方法把人体活动时肌肉张缩的状态以电流图记录,从而可以定量地确定人体该项活动强度和负荷。
2、能量代谢率方法由于人体活动消耗能量而相应引起的耗氧量值,和其平时耗氧量相比,以此测定活动状态的强度,能量代谢率的计算式,以及不同活动的能量代谢率(RMR)。其计算式如下摘要:
运动时氧耗量-恬静时氧耗量能量代谢率(RMR)
基础代谢率耗量3、精神反射电流方法对人体因活动而排出的汗液量作电流测定,从而定量地了解外界精神因素的强度,据此确定人体活动时的负荷大小。
三、人体心理计测心理计测采用的有精神物理学测量法及尺度法等。
1、精神物理学测量法用物理学的方法,测定人体神经的最小刺激量,以及感觉刺激量的最小差异。
2、尺度法以顺序在心理学中划分量度,例如在一直线上划分线段,依顺序标定评语可由专家或一般人,相应地对美丑、新旧、优劣进行评测。
人体工程学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由于人体工程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人体工程学在室内环境设计中应用的深度和广度,有待于进一步认真开发,目前已有开展的应用方面如下摘要:
一、确定人和人际在室内活动所需空间的主要依据根据人体工程学中的有关计测数据,从人的尺度、动作域、心理空间以及人际交往的空间等,以确定空间范围。
二、确定家具、设施的形体、尺度及其使用范围的主要依据家具设施为人所使用,因此它们的形体、尺度必须以人体尺度为主要依据;同时,人们为了使用这些家具和设施,其四周必须留有活动和使用的最小余地,这些要求都由人体工程科学地予以解决。室内空间越小,停留时间越长,对这方面内容测试的要求也越高,例如车厢、船舱、机舱等交通工具内部空间的设计。
三、提供适应人体的室内物理环境的最佳参数室内物理环境主要有室内热环境、声环境、光环境、重力环境、辐射环境等,室内设计时有了上述要求的科学的参数后,在设计时就有可能有正确的决策。
人体工程学起源范文2
人体工程学(HumanEngineering),也称人类工程学、人间工学或工效学(Ergonomics)。工效学Ergonomis原出希腊文“Ergo”,即“工作、劳动”和“nomos”即“规律、效果”,也即探讨人们劳动、工作效果、效能的规律性。
人体工程学起源于欧美,原先是在工业社会中,开始大量生产和使用机械设施的情况下,探求人与机械之间的协调关系,作为独立学科有40多年的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军事科学技术,开始运用人体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在坦克、飞机的内舱设计中,如何使人在舱内有效地操作和战斗,并尽可能使人长时间地在小空间内减少疲劳,即处理好:人—机—环境的协调关系。及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把人体工程学的实践和研究成果,迅速有效地运用到空间技术、工业生产、建筑及室内设计中去,1960年创建了国际人体工程学协会。
及至当今,社会发展向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过渡,重视“以人为本”,为人服务,人体工程学强调从人自身出发,在以人为主体的前提下研究人们衣、食、住、行以及一切生活、生产活动中综合分析的新思路。
日本千叶大学小原教授认为:人体工程学是探知人体的工作能力及其极限,从而使人们所从事的工作趋向适应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的各种特征。“
其实人—物—环境是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一个系统,今后“可望运用人体工程学主动地、高效率地支配生活环境”。
人体工程学联系到室内设计,其含义为:以人为主体,运用人体计测、生理、心理计测等手段和方法,研究人体结构功能、心理、力学等方面与室内环境之间的合理协调关系,以适合人的身心活动要求,取得最佳的使用效能,其目标应是安全、健康、高效能和舒适。人体工程学与有关学科以及人体工程学中人、室内环境和设施的相互关系。
第二节人体工程学的基础数据和计测手段
一、人体基础数据
人体基础数据主要有下列三个方面,即有关人体构造、人体尺度以及人体的动作域等的有关数据。
1、人体构造
与人体工程学关系最紧密的是运动系统中的骨骼、关节和肌肉,这三部分在神经系统支配下,使人体各部分完成一系列的运动。骨骼由颅骨、躯干骨、四肢骨三部分组成,脊柱可完成多种运动,是人体的支柱,关节起骨间连接且能活动的作用,肌肉中的骨骼肌受神经系统指挥收缩或舒张,使人体各部分协调动作。
2、人体尺度
人体尺度是人体工程学研究的最基本的数据之一。
3、人体动作域
人们在室内各种工作和生活活动范围的大小,即动作域,它是确定室内空间尺度的重要依据因素之一。以各种计测方法测定的人体动作域,也是人体工程学研究的基础数据。如果说人体尺度是静态的、相对固定的数据,人体动作域的尺度则为动态的,其动态尺度与活动情景状态有关。
室内设计时人体尺度具体数据尺寸的选用,应考虑在不同空间与围护的状态下,人们动作和活动的安全,以及对大多数人的适宜尺寸,并强调其中以安全为前提。
例如:对门洞高度、楼梯通行净高、栏杆扶手高度等,应取男性人体高度的上限,并适当加以人体动态时的余量进行设计;对踏步高度、上搁板或挂钩高度等,应按女性人体的平均高度进行设计。
二、人体生理计测
根据人体在进行各种活动时,有关生理状态变化的情况,通过计测手段,予以客观的、科学的测定,以分析人在活动时的能量和负荷大小。
人体生理计测方法主要有:
1、肌电图方法
把人体活动时肌肉张缩的状态以电流图记录,从而可以定量地确定人体该项活动强度和负荷。
2、能量代谢率方法
由于人体活动消耗能量而相应引起的耗氧量值,与其平时耗氧量相比,以此测定活动状态的强度,能量代谢率的计算式,以及不同活动的能量代谢率(RMR)。其计算式如下:
运动时氧耗量-安静时氧耗量
能量代谢率(RMR)
基础代谢率耗量
3、精神反射电流方法
对人体因活动而排出的汗液量作电流测定,从而定量地了解外界精神因素的强度,据此确定人体活动时的负荷大小。
三、人体心理计测
心理计测采用的有精神物理学测量法及尺度法等。
1、精神物理学测量法
用物理学的方法,测定人体神经的最小刺激量,以及感觉刺激量的最小差异。
2、尺度法
以顺序在心理学中划分量度,例如在一直线上划分线段,依顺序标定评语
可由专家或一般人,相应地对美丑、新旧、优劣进行评测。
第三节人体工程学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由于人体工程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人体工程学在室内环境设计中应用的深度和广度,有待于进一步认真开发,目前已有开展的应用方面如下:
一、确定人和人际在室内活动所需空间的主要依据
根据人体工程学中的有关计测数据,从人的尺度、动作域、心理空间以及人际交往的空间等,以确定空间范围。
二、确定家具、设施的形体、尺度及其使用范围的主要依据
家具设施为人所使用,因此它们的形体、尺度必须以人体尺度为主要依据;同时,人们为了使用这些家具和设施,其周围必须留有活动和使用的最小余地,这些要求都由人体工程科学地予以解决。室内空间越小,停留时间越长,对这方面内容测试的要求也越高,例如车厢、船舱、机舱等交通工具内部空间的设计。
三、提供适应人体的室内物理环境的最佳参数
室内物理环境主要有室内热环境、声环境、光环境、重力环境、辐射环境等,室内设计时有了上述要求的科学的参数后,在设计时就有可能有正确的决策。
四、对视觉要素的计测为室内视觉环境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人眼的视力、视野、光觉、色觉是视觉的要素,人体工程学通过计测得到的数据,对室内光照设计、室内色彩设计、视觉最佳区域等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第四节环境心理学与室内设计
在阐述环境心理学之前,我们先对“环境”和“心理学”的概念简要地了解一下。环境即为“周围的境况”,相对于人而言,环境可以说是围绕着人们,并对人们的行为产生一定影响的外界事物。环境本身具有一定的秩序、模式和结构,可以认为环境是一系列有关的多种元素和人的关系的综合。人们既可以使外界事物产生变化,而这些变化了的事物,又会反过来对行为主体的人产生影响。例如人们设计创造了简洁、明亮、高雅、有序的办公室内环境,相应地环境也能使在这一氛围中工作的人们有良好的心理感受,能诱导人们更为文明、更为有效地进行工作。心理学则是“研究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和能力、性格等心理特征”的学科。
关于环境心理学与室内设计的关系,《环境心理学》一书中译文前言内的话很能说明一些问题:“不少建筑师很自信,以为建筑将决定人的行为”,但他们“往往忽视人工环境会给人们带来什么样的损害,也很少考虑到什么样的环境适合于人类的生存与活动”。以往的心理学“其注意力仅仅放在解释人类的行为上,对于环境与人类的关系未加重视。环境心理学则是以心理学的方法对环境进行探讨”,即是在人与环境之间是“以人为本”,从人的心理特征来考虑研究问题,从而使我们对人与环境的关系、对怎样创造室内人工环境,都应具有新的更为深刻的认识。
一、含义
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行为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它着重从心理学和行为的角度,探讨人与环境的最优化,即怎样的环境是最符合人们心愿的。
环境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环境心理学与多门学科,如医学、心理学、环境保护学、社会学、人体工程学、人类学、生态学以及城市规划学、建筑学、室内环境学等学科关系密切。
环境心理学非常重视生活于人工环境中人们的心理倾向,把选择环境与创建环境相结合,着重研究下列问题:
1、环境和行为的关系;
2、怎样进行环境的认知;
3、环境和空间的利用;
4、怎样感知和评价环境;
5、在已有环境中人的行为和感觉。
对室内设计来说,上述各项问题的基本点即是如何组织空间,设计好界面、色彩和光照,处理好室内环境,使之符合人们的心愿。
二、室内环境中人的心理与行为
人在室内环境中,其心理与行为尽管有个体之间的差异,但从总体上分析仍然具有共性,仍然具有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特点,这也正是我们进行设计的基础。
下面我们列举几项室内环境中人们的心理与行为方面的情况:
1、领域性与人际距离
领域性原是动物在环境中为取得食物、繁衍生息等的一种适应生存的行为方式。人与动物毕竟在语言表达、理性思考、意志决策与社会性等方面有本质的区别,但人在室内环境中的生活、生产活动,也总是力求其活动不被外界干扰或妨碍。不同的活动有其必须的生理和心理范围与领域,人们不希望轻易地被外来的人与物所打破。
室内环境中个人空间常需与人际交流、接触时所需的距离统盘考虑。人际接触实际上根据不同的接触对象和在不同的场合,在距离上各有差异。赫尔以动物的环境和行为的研究经验为基础,提出了人际距离的概念,根据人际关系的密切程度、行为特征确定人际距离,即分为:密切距离;人体距离;社会距离;公众距离。
每类距离中,根据不同的行为性质再分为接近相与远方相。例如在密切距离中,亲密、对对方有可嗅觉和辐射热感觉为接近相;可与对方接触握手为远方相。当然对于不同民族、、性别、职业和文化程度等因素,人际距离也会有所不同。
2、私密性与尽端趋向
如果说领域性主要在于空间范围,则私密性更涉及在相应空间范围内包括视线、声音等方面的隔绝要求。私密性在居住类室内空间中要求更为突出。
日常生活中人们还会非常明显地观察到,集体宿舍里先进入宿舍的人,如果允许自己挑选床位,他们总愿意挑选在房间尽端的床铺,可能是由于生活、就寝时相对地较少受干扰。同样情况也见之于就餐人对餐厅中餐桌座位的挑选,相对地人们最不愿意选择近门处及人流频繁通过处的座位,餐厅中靠墙卡座的设置,由于在室内空间中形成更多的“尽端”,也就更符合散客就餐时“尽端趋向”的心理要求。
3、依托的安全感
生活活动在室内空间的人们,从心理感受来说,并不是越开阔、越宽广越好,人们通常在大型室内空间中更愿意有所“依托”物体。
在火车站和地铁车站的候车厅或站台上,人们并不较多地停留在最容易上车的地方,而是愿意待在柱子边,人群相对散落地汇集在厅内、站台上的柱子附近,适当地与人流通道保持距离。在柱边人们感到有了“依托”,更具安全感。
4、从众与趋光心理
从一些公共场所内发生的非常事故中观察到,紧急情况时人们往往会盲目跟从人群中领头几个急速跑动的人的去向,不管其去向是否是安全疏散口。当火警或烟雾开始弥漫时,人们无心注视标志及文字的内容,甚至对此缺乏信赖,往往是更为直觉地跟着领头的几个人跑动,以致成为整个人群的流向。上述情况即属从众心理。同时,人们在室内空间中流动时,具有从暗处往较明亮处流动的趋向,紧急情况时语言诉引导会优于文字的引导。
上述心理和行为现象提示设计者在创造公共场所室内环境时,首先应注意空间与照明等的导向,标志与文字的引导固然也很重要,但从紧急情况时的心理与行为来看,对空间、照明、音响等需予以高度重视。
5、空间形状的心理感受
由各个界面围合而成的室内空间,其形状特征常会使活动于其中的人们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著名建筑师贝聿铭先生曾对他的作品——具有三角形斜向空间的华盛顿艺术馆新馆——有很好的论述,他认为三角形、多灭点的斜向空间常给人以动态和富有变化的心理感受。
三、环境心理学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运用环境心理学的原理,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面极广,暂且列举下述几点:
1、室内环境设计应符合人们的行为模式和心理特征
例如现代大型商场的室内设计,顾客的购物行为已从单一的购物,发展为购物——游览——休闲——信息——服务等行为。购物要求尽可能接近商品,亲手挑选比较,由此自选及开架布局的商场结合茶座、游乐、托儿等应运而生。
2、认知环境和心理行为模式对组织室内空间的提示
从环境中接受初始的刺激的是感觉器官,评价环境或作出相应行为反应的判断是大脑,因此,“可以说对环境的认知是由感觉器官和大脑一起进行工作的”。认知环境结合上述心理行为模式的种种表现,设计者能够比通常单纯从使用功能、人体尺度等起始的设计依据,有了组织空间、确定其尺度范围和形状、选择其光照和色调等更为深刻的提示。
人体工程学起源范文3
一、人机工程学与水杯设计的关系
人机工程学起源于上世纪40年代,它的研究任务是通过对人、机、环境综合体进行系统的分析后,建立合理且又可行的实用方案,使设计作品操作简便省力、迅速准确、安全舒适。
水杯需要手指捏、手掌握,并依靠手腕的翻转和手臂的活动实现饮水的过程。要想获得良好的使用感受,不能仅凭臆测,很多时候是要依靠人体解剖和工学的科学数据来改善设计。手指、手掌的解剖结构,决定着水杯的大小和形状;另外,手臂的长短、翻转角度决定着饮水这一动作如何调动上肢其他部位进行配合。必须根据人的生理需要来完成造型处理,以更有效和简便的方法迎合人的需求。
手指和手腕活动范围存在一定限度,图“人手活动范围示意图”中反映的是手在空间里的可活动范围和最佳活动范围。这些人类工程学的研究成果,从科学的角度为设计提供了直接依据。人手的自然尺度不仅决定了水杯设计的尺度和极限,同时也决定了人的观察方式和接受方式。把人体参量合理地运用到设计中,才能使设计作品在人・物・环境系统中获得最佳的匹配。
二、人与物的理性要素分析
从理性角度说,水杯最基本的功能是帮助人完成饮水的动作,因此手握的舒适、便于饮用是设计和创造的前提。
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杯子轮廓大多是简单的线条,但看似单纯的外形其实隐藏着颇为复杂的人与物的关系。联系上面的内容,我们可将水杯的几何造型在杯子高度、直径、宽度、斜度和弧度等方面进行异化处理,经过比较,依据人体尺度和审美感觉得出更适合人使用的、合理的形式。它们在不同角度告诉大家,设计水杯从造型上如何获得好的效果。“造型变化分析图”分别以七个方面展开推敲:
1. 底面不变,高度变化
在高度上的增加能够增大容量,扩大接触面积。但随着重心的提高,会令摆放不稳。而且过长的杯子使用时,必须抬臂、仰颈,无疑会增加难度。还有,杯里剩下的水回流,因为落差的关系,它们碰撞在杯壁和杯底通常会有水珠迸溅而出的现象。
2. 高度不变,宽度增加
杯体宽度、直径的扩大,也会带来水容量的增加。口径的增加,会给人以浑厚、敦实的视觉感受。从中国出土文物可以发现,看似低矮的器皿,造型庄重典雅,符合祭礼素雅的要求,渗透着礼治观念。当然口径尺寸需要参照手指长度和关节的比例关系,一般以单手能够握住水杯1/2周长为限,超出这个范围,使用时会有不适感。
3. 口大于底的梯形杯
这类杯子,手和杯子接触的位置面积宽大,每个人可以根据自身手指长短和手形特点选择握点,保证牢牢握住杯子。广口杯方便液体流出,即使饮用的是粘稠的咖啡、奶茶也都可以一饮而尽。生活里常见的“一次性”水杯大多采用3b、3c这种类型。但好的形式也存在限度,例如3d杯口过大,缓冲范围小,水流距离短,饮水时水量较难控制。
4. 头重脚轻的“斗笠杯”
这类杯子在古代被概括为广口,斜直腹,小圈足。形似一只翻转的斗笠,因此俗称“斗笠碗”或“斗笠杯”。这类造型注茶汤时抛物线型的流水可促成更多的“汤花”出现,正好满足了宋代饮茶观其形的要求,在当时广受喜爱。“斗笠”类型用于水杯设计,在现代社会没有被发扬光大,可见人们在界面处理上更注重在美与实用之间寻找平衡点。对于斗笠杯,注汤时宋人只注到十分之六,实测证明,这是一条临界线,超过这个范围,杯子较易翻倒。
5、由直到圆的形式
恰当的圆器意味着圆融、水流顺畅。人手除拇指外,其他四指弯曲45º左右最为自然舒适(手掌自然弯曲捧杯状态图),这一范围里手心与手指自然呈凹陷的弧面形状,底足略圆的造型可以完美的处于此弧面之中,手掌左右凸起的肌肉和肌腱此刻又自然地靠住外壁,起到防止杯子跌落的屏障作用。但是浑圆的杯子使用起来想要倒尽所有的水是有难度的,在清洗内壁时也会带来麻烦。
6. 口沿的弧形外撇
这一类的水杯,在中国古代茶具造型上被广泛采用。“口沿外撇”且“腹部宽深”的造型,不仅容量大,口沿的弧度也适合饮水时入口舒适的要求。
明永乐青花压手杯是流传于今的茶杯代表作品,明人谷应泰《博物要览》一书中说:“永乐年造压手杯,坦口,折腰,砂足滑底……式样精妙,传世可久,价亦甚高。”这件青花缠枝莲纹酒杯,形体古朴敦厚,胎体稍显厚重,器形较小。杯子重心在杯的底部,口沿微微外撇,手握杯时,可将杯覆合于手的虎口处,大小恰合掌心,给人以稳重贴合之感,因而得名“压手杯”。
7. 底脚的处理
如果杯内液体温度较高,底脚位置做成圈足式样,很有必要,既能隔热又可保温。清洗时也能用手指同时卡住口沿和底脚,不易脱手。但是7d的底脚过高,此造型生产过程中容易变形,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成本。
从“压手杯”上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工匠的巧思、擅为。功能性是古人造物首先遵循的原则,“百工制器,必贵于用。器而不能用,工不为也”,能用而且善用是处理界面问题压倒一切的造型观念。
三、水杯设计的情感因素研究
1. 日本民艺家眼中的造物原则
民艺俗称为民间艺术,它代表着普通民众阶层特有的文化特点,民间工艺有着取材自然、隐喻自然的特征和单纯亲切的性格。日本著名民艺理论家、美学家柳宗悦认为,手工作业的过程充满快乐,并且可以赋予作品特殊甚至意外的美感,但是机器生产,却是冰冷、简陋又枯燥的。他的观点得到民众的支持,也影响了此后一大批艺术家。他们认识到,设计应该重视生活质量、摆脱盲从、关注人与自然,发掘本民族本地域的优良传统,使本土文化能够超越引进文化。
日本人是重视生活艺术的民族,茶道、花道、日式料理,都讲究将艺术融入生活,悠然的生活状态和精致的生活态度,促成日本人审美观念的形成,决定了器皿的体量、色彩、肌理。陶艺家铃木治精巧的工艺、单纯的外形,以及温暖亲切的触摸感都与日本传统风格一脉相承,甚至作品里蕴含的禅道风格也符合日本精神。滨田庄司是另一位借助日本“民艺运动”而成长起来,并最终赢得国际肯定的艺术家。传统的土窑、釉料和加工方式,并没有束缚他的思想,反而激发了滨田的个人创造力。色彩凝重朴素、造型饱满简洁这些滨田庄司的作品风格,使现代艺术家的创新活动与保持传统交相辉映、镶嵌式发展的同时,令民众重新审视传统手工艺的价值,真正实现了现代艺术设计走向世界的宗旨。
2. 北欧当代设计师的创作意识
经济的全球化,导致文化也出现全球化的局面,注重创意和软实力的北欧国家却能够脱颖而出,走在整个时代的前面。Stefan Lindfors是一位出生在芬兰,同时活跃在艺术和设计界的人物。他曾经参与过非常多的国际雕刻项目,多次在伦敦、巴黎、米兰、纽约、东京等地举办设计和雕塑个展,他还身兼教师、导演等多重身份,也为商铺、饭店作设计。像Stefan这样的北欧艺术家有很多,他们跨越多领域,游刃有余地行走在各个艺术门类,成为艺术创意产业的中坚力量。Tonfish(金枪鱼)是北欧一家新型的设计工作室,它由经过改造的传统茶壶起家,迅速发展起来,他们的理念:“当人们把杯子端在手里的时候,他的感觉是很重要的,饮食是一种温柔的奢侈。”图Tonfish的另一组作品“bar 陀螺”,特殊的杯底带有游戏性,可以在喝完咖啡后,将杯子在桌上转着玩。
北欧的艺术家能保有传统,但这并没有妨碍与时俱进。他们可以将日常生活用品抽象化、艺术化,朴素简约成为总体特征,作品充满丰富的想象力。手拿他们的作品,即使是由机器大量生产的商品,也感觉不到棱角,好像是从传统作坊里精雕细琢出来的做工精良的民间工艺品,你感受到的是柔韧和与人心的贴合。在这里艺术家最常说的是“生活的质量”、“慢慢地使大脑休息”,艺术不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在完成形式之前的思考也被认为是一种艺术,和其他国家为了单纯竞争而去刻意打造物品不同的是,北欧的设计师和艺术家的造物活动是在追求品质的过程中将其制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