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动物学的认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动物学的认识范文1
关键词:化学实验;任务驱动;趣味原则
实验是我们探知自然学科的不二法门。化学作为一门传统的自然学科,更要注重实验教学。当然,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对抽象事物说教有逆反心理,所以化学实验教学要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整合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相应的任务驱动,积极主动地体验从实验原理到实验结论的整个过程。实践出真知,只有任务驱动下积极、自主的实验体验,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完成知识到技能的迁移。鉴于此,我们结合一线教学对如何通过任务驱动化学实验教学进行分析。
一、化学实验教学任务驱动法的基本原则
教学活动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任务驱动式教学本来就具有很强的教学目标,所以我们的任务设计和流程一定要契合学生认知情感,要紧密结合新学的化学知识,还要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启发性。
1.趣味吸引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许多学生对理科性的内容感觉步骤繁琐,不是学不会而是没有兴趣和信心听进去,这就要求驱动性的实验设计一定要遵循趣味性原则。具体操作中,我们需要整合教学内容,将实验探究放到与生活紧密结合的情境中来吸引学生探索、认知的积极性。
比如,化学教学中的“粗盐提纯”实验。笔者在课前准备了一包粗盐,课堂开始在给学生展示的过程中故意“不小心”撒在地上,然后问学生怎么收回来并提纯成可以食用的。这个小情节就能很好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学生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2.指导性和启发性
实验不是凭空设定的,要将当前所学的知识通过形象实验的方式让学生通过体验掌握化学知识的原理,从而迁移知识生成的运用能力。比如我们创设“粗盐提纯”实验驱动,就是在教学化学物的溶解、过滤提纯等性质。这样设置基于学生对教材基本理论的掌握,启发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实验原理,自主探索和创设实验过程,将化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二、任务驱动法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驱动教学法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基本有两个应用方向:一个是驱动学生完成基本的实验流程,一个是根据自己的深入探索和思考,在旧有的基础上对实验进行合理改进。下面我们结合实例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1.基本实验流程驱动
一般来说,任务驱动实验首先要驱动学生去探索实验教材给出的实验流程和方法。我们可以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将实验进行整合,便于驱动学生继续认知掌握基本实验原理和实验手段。
这里还以“粗盐提纯”实验教学为例,为了契合学生探索,我们可以将整个实验拆分成三个子任务,引导学生拾级而上,逐步完成对基本实验流程的探索和认知。
子任务一:了解氯化钠的来源与主要成分,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进行调查研究完成任务。
子任务二:除去粗盐中的不溶杂质的实验操作,笔者通过积极引导,让学生自主完成过滤、蒸发等相关步骤的操作。
子任务三:除去粗盐内可溶性杂质,这个过程涉及相关化学方程式的介绍,所以细心指导学生完成实验。
给出方程式后,协助学生除去氯化钠中的氯化钙、氯化镁等杂质,并教会学生除杂质方法。整个任务驱动完成后,笔者要求学生写实验报告,并采取访谈方式,询问学生意见,从而使教学任务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
2.探索实验改进
无论是教材还是老师提供的实验,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的蓝本,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这些既定实验未必就是最优化方案。所以任务驱动实验教学法还可以驱动学生给经典实验挑错并进行有效改进,这样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譬如:学生在做酸和碱的探究实验时,许多学生按照教材给出的经典步骤操作,没有出现明显错误,但是实验现象总是不清晰,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可以驱动和鼓励学生寻找学生操作或实验设置的不足之处,并进行积极改进尝试:(1)打开瓶盖前晃动试剂,然后以黑板为背景映衬下对着瓶口轻扇一下就能观察到明显的白雾;(2)观察前需要将氢氧化钠放在表面皿上,可以改为将其放于滤纸上然后置于表面皿上,这样氢氧化钠吸水将滤纸浸湿粘在滤纸上不掉下来,既效果明显,又节约时间;(3)碱溶液与指示剂作用的实验学生见怪不怪,改进成用无色酚酞溶液在碱溶液浸过的滤纸上写神奇的“红字”这样效果更明显,更神奇,更具有探索性和活泼性。
这样设置,在疑问的驱动下,学生充满疑惑和好奇,都会积极深入地去寻找是自身操作失误还是实验就有不明朗的设置漏洞。最终经过大家的细心研究,或者发现自身操作失误加以弥补,或者发现实验设置有误导性,并及时加以改进。可见,实验教学也不能让学生照搬经典实验操作,要赋予学生思考和质疑的空间,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发散思维,积极探索和创新,这才是高效课堂之道。
本文是笔者结合一线教学经验对通过任务驱动法实践化学实验教学的分析与讨论。总之,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了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我们一定要打破传统的让学生照猫画虎的实验操作方法。代之以给予趣味任务,牵引和驱动学生从被动的模仿转换成积极、主动的探索主体上来,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提高化学教学实验水平。
动物学的认识范文2
【关键词】任务驱动;任务活动单;小组活动
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以一系列学习任务为中心,在学习任务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学习的一种学习实践活动。以下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对任务驱动教学的思考。
一、精心设计学习任务
通常情况下,中职学生有两个最基本的学习资源:教材和配套的练习册,但让学生阅读枯燥的教材很难调动学习兴趣;难度深浅不一、数量偏多的练习册也容易导致学生丧失学习信心。为了克服上述弊端,我们在课前精心设计学习任务活动单,供学生看书预习、课堂学习及课后复习使用,不仅便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检测学习效果,而且为学生搭建了在学习中向自我挑战、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学习任务活动单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
1.明确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会影响学习者的努力程度和注意集中水平。如果学生对达到预设目标有强烈的愿望,他就能集中注意,专心学习,选择行之有效的学习策略。
2.布置任务阅读,理解数学概念,创设学习情境,探究数学知识
让学生带着事先设计好的问题和任务进行有目标的自主阅读,不仅便于学生自主检测阅读效果,而且能加深知识的记忆、理解。因此我所设计的阅读任务不是让学生对课本某些概念、结论的机械抄写,而是以填空为主,让学生填写某些数学概念的关键字词、数学结论或公式的一部分,便于学生操作完成任务,也驱动学生思考,建构知识体系。
3.精选思考和检测任务,为学生创设问题解决的情境,让学生带着解决问题的任务进行探索、讨论学习
首先,思考和检测任务中的基本问题源于课本例题或例题的变式,百分之七十左右的学生能通过自主学习顺利完成任务;其次,思考和检测任务中问题的编排要有一定的梯度,学生在任务驱动下的学习才有深度;再次,适量编排选择性任务,供学有余力的同学探究完成,拓展学习空间。
二、有效组织课堂教学
1.交流课前预习情况,确定课堂教学内容
一般情况下教师提前一天将准备好的任务活动单发放到学生手中,布置预习课本知识,尝试完成任务。教师必须在第二天上课之前利用几分钟时间浏览几位不同档次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为了减少误判,上课之初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提出预习中遇到的困难,然后遴选出不超过三个共性问题作为本节课的重点讨论内容,争取把好钢(教学时间)用在刀刃(难点和关键问题)上。
2.组织开展讨论,师生共同探索
对于传统的讲授法,原来的课堂组织形式是最合适的,而当我们的教学思想和理念发生了变化,建立了以突出学生为主体的任务驱动课堂后,教学组织形式就必须转变为小组活动的方式,小组活动与师生交流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越来越成为正常的秩序。
3.自主纠错纠偏,完成知识的查漏补缺
与传统教学中学生的认识一次性行成的特征相比,任务驱动教学中学生的认识需要多次尝试或复式提高才能完成,这就要求教师正确、冷静地看待学生犯错误,允许学生犯错误,甚至希望学生先犯点错误,暴露出认识上的偏差与缺失。当错误的认识一旦纠正后就会在脑海里形成非常深刻的印象,因此该环节是任务驱动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
4.任务的提交与教师的总结评价
学生将完成好的任务单按完成时间的先后上交给教师,同时教师换发给学生下一内容的任务单,开始下一个周期的任务驱动学习。实践表明,该做法对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产生了正面影响。
三、对任务驱动教学的评价与思考
1.与专业课的任务驱动教学相比,由于学科特点的不同,在下发的任务类型上有所不同,我所设计的任务以任务阅读和解决问题为主,实践证明:只要任务的设计符合中职学生的认知水平,遵循教学规律,对学生的自主学习确实有驱动作用并能收到预期效果。
2.通过教学对比试验发现,实施任务驱动教学班级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水平和学习兴趣等方面都有明显提高,不仅能及时保质保量完成学习任务,完成知识的建构,而且他们的自主创新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有显著提高,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互助意识也有所增强。
3.与传统教学相比,任务驱动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必须有更强的课堂驾驭能力,尽管任务驱动教学是一种以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主的生本教学模式,但教师的作用不是可有可无,而是比在传统教学中的作用更重要,要求教师学会角色转换,学会从讲台上讲解转变为走向学生中间与学生交流、讨论,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1]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郭思乐. 《教育走向生本》.人民教育出版社.
动物学的认识范文3
1任务驱动与情境教学法相结合
任务驱动法提倡引导学习者带着“任务”进行学习,使学习的目标更加明确,学习的内容更加直观;当学习者面临一个需要立即解决的现实问题时,更容易发挥主观能动性。任务驱动法,改变了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旧的教学模式,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如何去解决问题,而是加以引导。而这种引导的方法如果采用情境教学法,即把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设为几个子情境,使学生在虚拟的情境中体验,完成情境中的子任务,从而掌握相应的知识点,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提升职业素养。下面是任务驱动与情境教学结合法教学流程:
2教学案例———序列脉冲发生器
序列脉冲发生器是时序逻辑电路中常见的应用电路,其中涉及到计数器、寄存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的综合应用,要求能够合理地选择芯片、灵活地设计电路。掌握计数型及移存型两种序列脉冲发生器的分析设计方法,理解两种类型电路的特点与适用范围。学生大都对于序列脉冲发生器的应用范畴比较疑惑,不清楚此电路究竟有什么用途,学起来也兴趣索然。下面采用任务驱动与情境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活动。
2.1案例引入:介绍莫尔斯电码,并仿照莫尔斯电码表自编二进制密码表(如图1),说明序列脉冲发生器可以产生二进制字符串,从而可以利用其制作密码发报机。通过此案例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高涨,且明确了电路的实用性与适用性。
2.2任务下达:要求自行设计密码发报机(序列脉冲发生器),根据自编密码表,发报“WIN”。同时对设计要求,考核标准进行说明,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也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督促与方向性指导。
2.3情境教学:本教学环节设计了3个情境。(1)情境1:应客户要求,设计一个串行输出信号为“10011000”的移存型序列脉冲发生器,如图2。实习生小刘设计完成后,请教技术员(学生)检查电路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指导实习生修改。其中检查电路(分析)是对上节课内容的复习,而修改电路(设计),则引出新的问题———序列脉冲发生器的设计。此时采用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方法,设计一个计数型序列脉冲发生器,如图3。由于计数器和数据选择器学生已经学习过,因此教师在演示之后,学生大都可以掌握设计方法。然而有一个新的问题,该电路的设计方法是唯一的吗?由此引出情境2;(2)情境2:设计修改完成!可是,小刘发现74LS151缺货,检查库存后发现有译码器74LS138,能不能用它代替74LS151?此时可以采用学生讨论的方法,尝试自己更改电路设计。译码器与数据选择器的作用类似,因此部分学生通过思考是可以很快完成设计的,而教师巡视后,根据班级情况进行提示、引导,大部分学生随后也能够顺利完成。情境1和情境2使学生能够掌握计数型序列脉冲发生器的不同设计方法,同时,教师可指出此类电路的缺点,易产生“冒险”现象,由此引出情境3。(3)情境3:客户听说,计数型序列脉冲发生器容易出错(发生“冒险”现象),要求必须设计移存型的脉冲发生器!教师结合情境1的分析过程,逆向演示移存型序列脉冲发生器的设计过程,如图4,可以看出此类序列脉冲发生器虽然不会产生冒险现象,但是状态利用率低,且不易修改。
2.4任务实施:通过上面的情境学习,学生不仅能够对比掌握不同类型电路的设计方法,而且可以切实认识到不同类型电路的优势与缺点,领会相互关联;通过模拟生产实践中常见的问题,培养学生应对突况与随机应变的能力,灵活设计电路,提升自身素质。因此可以进入任务实施阶段,分小组讨论设计方案,按照要求完成设计任务,并通过仿真软件进行验证。
2.5评价总结: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应发挥其主动性;教师是主导,要恰当地引导和归纳。在评价总结阶段,不仅是对学生表现的打分环节,更是对知识点的梳理,总结;针对学生的表现情况,有针对性地加以强化。同时,教师也应提出新的问题作为课外拓展,或引出下次课的内容,供学生思考。
3结束语
动物学的认识范文4
关键词:教学情境;典型业务;任务单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4-0180-02
《出纳实务》是高职会计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本课程所对应的会计职业岗位是出纳岗位。本课程的学习目标是: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和严谨的工作作风,掌握出纳岗位的货币资金收付业务的操作流程,具有正确处理货币资金业务的能力,胜任出纳岗位工作。围绕着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按照“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相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相统一”的理念对课程进行整体设计,在本课程的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具体实施步骤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本课程运用中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一)创设教学情境
根据本课程的特点,首先,分析出纳岗位的岗位职责,明确出纳岗位的职业能力;其次,根据职业能力,确定教学内容。根据以上思路,将本课程分解为3个教学情境。每个教学情境对应出纳岗位职责和职业能力。
1.教学情境一:现金收支业务处理。(1)岗位职责:熟练点钞,熟练使用保险柜级计算器,快速识别假币和假发票;购买保管各种支票、票据、印鉴,保管库存现金;按照国家和公司的规定,办理现金收款业务;按照公司的财务制度报销结算各项费用,办理付款业务。(2)职业能力:出纳基本技能,如点钞验钞、填写票据等;现金业务处理能力。
2.教学情境二:银行结算业务处理。(1)岗位职责:办理各类银行账户的开立、变更和注销;及时办理银行存款业务和转账业务;熟练运用银行结算方式办理转账结算。(2)职业能力:银行账户管理能力;银行业务处理能力。
3.教学情境三:(1)岗位职责:编制现金日记账,定期进行库存现金清查,保证账实相符;编制银行存款日记账,定期清查银行存款,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编制资金报告。(2)职业能力:月末及其他业务处理能力。
(二)明确任务
根据创设的教学情境,进一步确定学习任务。每一学习任务通过典型业务加以体现。教师引导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学生完成每个学习任务的过程就是从事出纳岗位的工作过程,这样使学生更加形象直观的掌握出纳岗位的具体操作。学习任务和典型业务确定如表1所示:
(三)协作学习
课程教学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按照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和评价六步骤,完成教学情境的整个过程。
1.确定目标。发放学习任务单,明确学习任务和目标;
2.制定计划,决策指导。围绕工作任务的完成,教师给予提示并提供相关信息,在必要的时进行授课,使学生获得相应知识。根据教师的提示,各小组确定学习步骤和工作计划,教师对小组指定的工作计划进行指导,并帮助小组确定合适的方案;
3.实施检查。各小组实施工作计划并自行检查活动过程和结果,教师对于小组执行过程中发生的特殊情况、产生的结果偏差等予以指导;
4.评估演示。学生根据教师制订的评价表,对完成任务全过程进行初评,之后教师加以复查,并作出评价。教师评价一方面是对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和结果的评价,即所学知识的评价,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对各小组的协作学习能力及小组成员的自主学习能力的评价。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运用举例
下面以本课程的“学习情境一:现金业务处理”下的“任务一:现金收入业务――取现业务”为例,具体阐述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本课程中的运用。
(一)确定典型业务,给出业务描述
现金收入业务的典型业务之一是“取现业务”,描述如下:出纳李华发现保险柜中的现金余额不足,致电开户银行查询银行存款余额,并向财务经理申请提取备用金2000元,财务经理予以批准。接下来,完成出纳李华的工作任务。
(二)明确任务目标,实施工作计划
1.任务提出。教师发放工作任务单,提出任务。明确本次课的任务目标。根据取现业务描述,本次课程的学习目标确定为:掌握企业取现业务的流程和内部控制点,熟练进行取现业务的技能操作,重点掌握现金支票填制方法。
工作任务单的设计要包括以下内容:(1)基本信息:班级、姓名、组别、负责人、指导教师、课时。(2)学习情境:现金业务处理。(3)学习任务:现金收入业务――取现业务。(4)任务描述:出纳李华发现保险柜中的现金余额不足,致电开户银行查询银行存款余额,并向财务经理申请提取备用金2000元,财务经理予以批准。接下来,完成出纳李华的工作任务。(5)任务目标:掌握企业取现业务的流程和内部控制点,熟练进行取现业务的技能操作,重点掌握现金支票填制方法。(6)知识点提示:现金支票使用登记簿的填写现金支票的填写审批盖章支付密码的生成现金提取现金日记账的登记。(7)小组计划。(8)工作任务完成过程描述。(9)个人体会。(10)任务评价:包括组长评价、组员评价和教师评价。
2.知识点提示。教师提示完成任务所需的知识点,重点强调取现流程以及现金支票的取得方式和填制方法。具体提示事项一并在任务单中注明,包括:(1)取现流程;(2)现金支票使用登记簿的填写;(3)现金支票的填写;(4)审批盖章;(5)支付密码的生成;(6)现金提取;(7)现金日记账的登记。根据教师提示,小组制定学习计划,由组长统筹安排,进行知识点的学习。
3.任务实施。为了加深学生对于取现业务的理解,在教师指导下,各小组采取情境再现的方式,完成工作任务。具体操作是:小组成员分设角色,轮流扮演出纳,另外设银行柜员、财务经理和总经理三个角色。由出纳描述企业取现业务的流程,并且使用“出纳单据簿”中的实训资料,按取现流程独立完成出纳岗位的“取现”工作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对小组成员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对取现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指导。
(三)检查工作过程,进行结果评价
各小组成员的工作任务完成后,以小组为单位,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互评,指出存在的问题,然后进入评价总结阶段。评价总结阶段,首先是小组总结,然后是教师根据巡回指导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强调注意事项,最后各小组成员认真填写任务单,并上交任课教师,至此课程的教学任务圆满结束。
通过创设学习情境,以完成工作任务为目的课堂教学,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真正采用了“教学做”的统一,达到了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ATEP项目组.出纳实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动物学的认识范文5
关键词:任务驱动式 网络教学 教学系统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3(a)-0176-02
我国高校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绝大多数采用多媒体授课方式,采用这种方式会严重导致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应有的交流,同时还会导致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下降。为了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高校网络资源利用率,笔者在该研究通过对任务驱动模式进行分析,研究设计出任务驱动式网络教学平台,并从网络课程的多方面进行参考和设计。
1 任务驱动
所谓任务驱动是指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在相关指导教师的帮助下,针对一个问题,在问题动机的驱动下积极主动地应用相关学习资源来自主解决问题,在规定的时间内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学习实践活动。任务驱动最主要的特点是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师通过任务驱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在任务驱动模式中通过教师不断地探索新的学习模式,来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增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任务驱动中,主要是通过创建类似于现实中的问题情境并确定问题情境中的主要内容,然后教师将相关任务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析并解决问题,在学生完成任务后对学生在相关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价。
2 需求分析
在该平台实现之前为了更好地进行设计和实现需要进行相关的需求分析。基于该系统的需求分析主要有用户分析、课程分析和任务分析。
2.1 用户分析
任务驱动式网络教学平台主要有管理员、教师和学生三类用户。管理员在系统中的主要职责是对系统进行组织和管理,包括对其他用户的管理,例如教师和学生的身份信息审核等工作。同时系统管理员也要负责学习资源的开发和管理、系统重要数据的备份管理。在系统中教师的主要功能是向教学系统中上传关于自己教授课程的教学资源和教学计划,同时教师也要在线和同学进行交流,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对学生的最终成绩和学习效果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该系统中学生用户的主要功能是实现注册、登陆、在线W习和与教师交流,同时学生还可以随时对自己进行检测,并可以得到相关结果。教师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进行视频教学;另一方面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指导。该平台的主要目的是为教师用户和学生用户之间提供一个可以随时互动的平台,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2 课程分析
在进行系统设计之前要对平台上所教授的课程进行分析,以便于平台的相关机制的设计合理。每个课程都有其知识内容的要点、难点、重点和特点,在进行设计时要根据以上要素将其划分成多个学习任务,所开发的教学平台要既能支持教师学习任务的功能,还要满足为学生提供交流和反馈的渠道,这样才满足平台交互的特性。
2.3 任务分析
任务驱动式网络教学平台不可能仅仅为一门课程而开设,这是浪费资源的表现,在进行平台设计的时候要从相关教师的角度去设计,要做到可以上线绝大部分课程。设计平台时要充分地利用网络,以任务驱动理论为设计的指导,从而实现网络上同步或异步的教学目标,并且通过上传相关的资源来使学生完成相应的学习。平台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可以不受任何地点、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多媒体线上教学可以使当代学生最大程度地接受,同时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性。
3 任务驱动式网络教学平台的实现
3.1 网络教学平台的体系结构
任务驱动式网络教学平台的功能要求主要有两个,教学上的功能和开发管理上的功能,所以平台的体系结构较为复杂。平台设计可以简要分为3个层次,即用户层、功能逻辑层和物理存储层。用户层即用户主要使用到的功能,在客户端中用户与平台直接交互的浏览界面是可以实现接收用户输入的信息并能接收并显示从服务器返回的信息。任务驱动式网络教学平台分别为教师和学生这两种用户提供了不同的用户界面和功能,教师可以通过浏览器来进行课程的管理和教学,学生可以通过客户端进行学习和提问。功能逻辑层是该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大部分功能实现的基础,该层可以分为很多的小模块,每一个小模块对应实现一个功能。物理存储层简单地来讲就是数据库,通过数据库系统来对系统中的学习资源进行存储和管理,完成一系列基本数据操纵,并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3.2 功能模块设计
该平台是多用户、多任务的系统,所以教师、学生和管理员三种用户有不同的功能和访问权限,系统将课程开发、教学实施和教学管理巧妙地整合可以完成不同的教学任务。用户管理模块主要对管理员开放,对用户进行管理,分配教师和学生不同的权限,审核注册用户的信息功能。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用户管理模块主要是实现了登陆、注册和注销功能。这些操作都是通过对数据库中用户表中的数据进行增、删、改来实现的。课程管理模块主要实现了学习资源的上传和修改功能,学生可以通过该模块查看相关学习任务。教师和学生所面对的模块功能是完全不相同的,教师是课程管理功能,学生的则为课程学习部分。课程管理模块的主要用户是教师和管理员,通过课程管理模块教师和管理员可以对课程进行开发和管理,教师可以添加、修改和删除不同教学章节的内容及相关知识点。课程学习模块主要面对的用户是学生,课程学习模块为学生提供学习上的服务,学生可以学习课程。课程学习的方式有很多种,学生可以通过章节和知识点等内容进行自主学习。交互模块是平台系统的一大特色,通过交互模块学生可以实现与其他同学的交互,也可以实现与教师的交互。交互模块中可以为学生提供疑难解答,方便知识共享和互相帮助。教师可以通过交互模块中学生提出的问题来对课程进行微调。辅助模块主要是为了方便学生使用平台而添加的,有很多方便学生使用的小功能,类似于一个小工具箱。监控评价模块是任务驱动式网络教学平台的另一个特色,相关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的学习记录进行教师评价,每一个阶段都有相关的评价方便了相关的教师掌握本门课程学生的学习动态和学习轨迹。在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可以通过记录中的每个学生访问课程、题目的次数为相关教师提供比较可靠的数据。测试模块可以完成学生想要自测的功能,在学生选择进行测试的时候系统从试题库中自动调入学生已经学习过的相关习题完成自动组卷。在学生提交试卷后完成自动批阅并给出成绩和相关知识点分析,使学生掌握到自身的不足。
4 结语
网络学习模式非常符合当代学生的认知,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可以得到及时的解决。该研究在进行网络教学平台设计的过程中大量地参考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按照正常的教学模式设计相关问题,并采取多任务多用户同步的方式将任务驱动模式应用到平台设计,这样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做到带着问题去学习。在网络教学平台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相关的学习来获得更多的知识,不断地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参考文献
动物学的认识范文6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数控实训教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C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09)011(c)-0115-01
高职院校主要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学生学习的是专业性较强的知识,由于知识类型的转变,学生可能出现学习目的不明确,不知道应该学什么,怎么去学,怎么学效率才会高等一系列问题;在相关理论课程的时间安排上,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往往与实训课程没有安排在同一时间,导致实训期间学生对所学的专业知识已经遗忘,实训课程进度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从而效果不明显,并且有可能产生理论与实际不能接轨的情况;还有在实训当中,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讲授实训课题内容基本一致,最终的成绩评定标准不明确等情况。
一、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在数控实训教学中的指导思想:常见的教学方法是教师以教为主,学生所处的位置就是接受。教师教什么,学生就接受什么,这样下去很容易导致学生上课不积极,容易分散注意力,不能积极发挥学生学习的热情。《数控机床实训》课程是基于《数控编程与加工技术》课程的学习基础并与之配套所进行常见的数控机床常规操作的技能强化训练,是具备数控机床基本操作技能,继而形成数控加工技术应用能力必不可少的强有力支撑。课程的任务主要是对在校学生进行常见数控机床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具备常见数控机床的基本操作能力,了解数控机床结构,掌握对数控机床维护、保养的一般方法,有一定分析、解决数控机床操作工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获得劳动部颁发的数控加工应用中级工等级证书而打下良好的操作基础;为今后的就业做好准备,使学生拥有从学校毕业就能走进工厂上岗的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构建主义”理论中的一种教学模式,是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多个任务当中,学生首先对任务进行分析、理解后,找出任务中哪些是已学知识,哪些是新知识,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主动学习,经过个人努力,最终找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对任务的完成,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在数控实训教学当中,根据学生、课程,设计一些有意义的任务,以任务为先导,进而带出相关的知识点的操作技能,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学和做,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任务的完成,给学生以成就感,使他们不断体会到使用数控机床的乐趣,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增长知识,学会技能。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环节:将任务驱动法运用于数控实训教学的步骤是:数控编程编程模拟综合训练产教结合。教师如何将任务驱动法引入到数控实训教学当中,从改变第一节课开始,可以将第一节课改为作品展示课,学生们会对这些精美的作品会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会询问这些作品是怎样完成的,并产生自己动手去做的想法,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开始学习,自己动手动脑,这样的目的就是要改变教学模式:从传统的教与学模式改为学生自发式学习;从老师引导到学生自己给自己布置任务。1、数控编程学习:时间:实训前期1-2周;进度:理论与实训同步进行;效果:边学边练,理论运用于实践。学生在理论课上学习的知识马上就能在数控机床上进行验证,这样的学习方法非常有助于知识的积累,势必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避免了重复学习。2、编程模拟:方法:以笔代刀。优势:①保证了人身和设备安全。②清晰模拟走刀路线;效果:让事实来说话。通常机床都是安装刀具进行加工,初学者难以下手,并且容易引起人身和设备的事故,如果将金属刀具换成笔芯进行模拟,这种方法既达到了编程练习的目的,也保证了人身和设备安全,一举两得的效果。3、综合训练:前提:熟练掌握机床的基本操作和数控编程。组织: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不同的实训加工课题。提高:逐渐提高尺寸以及精度要求,并且对于每项训练都记录成绩。学生经过基本技能的训练后就能够进行实际零件的加工练习,通过实训课题的训练,能够基本掌握数控机床的操作与加工,经过不断的练习以及理论与实操考试,合格后取得数控技能中级工等级证书。4、产教结合:高职院校是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摇篮,培养出的学生走出校门走上工作岗位后,大多都是要从事实际操作加工工作,那么,让学生在学校实习的过程当中就接触企业产品,参与产品零件的加工,增强学生的产品意识,对于学生的能力提高有很好的效果,也就可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与企业零距离接触。
三、成绩评定:成绩评定不但是重要的教学环节,也是教学手段。我们用学生技能操作成绩记录表来评定每个学生的实训成绩,它将成绩的评定分为5块,每块所占比例不同,都直接影响最终的总成绩,对与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实训课题都会进行相应的成绩记录,并且这样就避免了学生成绩评定不全面的缺陷。另外实训成绩分析表能够总结整个实训效果,并且反应问题,通过这个表能看出学生的成绩分布情况,并且对于成绩能够进行分析,对其中的各个因素能够进行评价,对于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总结,从中得到结论,运用于以后班级的教学改进和组织方法。
结语:任务驱动的数控实训教学法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解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工厂相仿的教学情境,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规范作业能力,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职业意识;自我检验评价培养了学生熟练使用常用量具的能力和质量意识;分工合作培养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团队精神;自我归纳总结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反思能力。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也认识到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随机处理能力、加工工艺能力均能得到一定的锻炼。这些都使成为职业学校多数教师钟情及探索追求的新领域。在实践任务驱动教学法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学校要投入相当的资金,配套的设备与软件,以创设理论与实践一体的教学环境;(2)对任课教师要求较高,既要有较强的机械加工工艺能力、编程能力还要有较强的数控设备操作能力;(3)为使任务具有系统性、延续性,要抓好项目化的教材建设;(4)由于学生分组后分工明确,为防止学生单项发展造成综合能力的削弱,执行各任务时的分工应注意有所交叉;(5)有些大型的任务要提前调整教学课时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