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产业融合的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产业融合的意义范文1
[中图分类号]F59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09)08-0127-04
[基金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创意产业与旅游发展研究”(批准号:07YJ209)
[作者简介]刘志勇,井冈山大学人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广告传媒;王伟年,井冈山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旅游地理、文化产业。(江西 吉安 343009)
创意产业目前在国外是发展势头最为强劲的产业,近些年来,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也逐渐兴起,上海、北京、杭州、深圳等地都将创意产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给予高度重视。旅游业作为以满足人们愉悦需求为根本目的的时尚产业,无论是产品开发,还是宣传促销,都与创意产业密切相关。将文化创意植入到旅游业中,用文化创意带动旅游业的发展,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旅游业发展的趋势。
一、产业发展背景
1.创意产业蓬勃兴起,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新引擎。在全球经济进入以知识为核心竞争力的时代背景下,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正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双引擎,“创意”更被认为是决定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家保罗・罗默就曾经认为“真正推动20世纪90年代巨大繁荣的不是充沛的资金投入或高科技创业潮,而是各种喷薄而出的人类的创意”。“新创意会衍生出无穷的新产品、新市场和财富创造的新机会,所以新创意才是推动一国经济成长的原动力”。理查德・弗罗里达认为: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创意也是一种资本形式――可称之为“创意资本”。人们的新理念、新技术、新商业模型、新文化形式和新产业,这些就是“创意资本”。经济要发展、繁荣,那么各种类型的组织(个人、公司、城市、州乃至国家)都必须培育、推动、激发和投资于创意。创意思维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正是基于创意在城市发展、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推动作用,创意产业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
创意产业的出现可谓是知识、文化在经济发展中地位日益增强的结果。创意产业内涵的关键是强调创意和创新,从广义上讲,凡是由创意推动的产业均属于创意产业。创意产业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可以与多种产业相融合,提高他们的观念价值。而且其产业资源、产业要素、产业运营可以围绕不断变化的需求进行动态组合,从而促进产业的不断创新。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创意产业是一种发展模式的创新,是对传统的产业发展逻辑的颠覆。在技术进步、产业融合、消费转型的新时代背景下,它对于包括旅游业在内的其他很多产业的发展都具有指导意义,为世界各国在知识经济全球竞争中带来新的发展思路和途径,创意产业与其他行业的融合发展也被我国许多部门和地区提到了极重要的战略地位。
2.旅游产业发展步入瓶颈,亟待升级转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旅游业所处的环境和面临的形势发生了深刻而重大的变化。我国旅游业已经进入了重大战略调整期,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成为战略调整的重中之重。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旅游产业的转型发展和升级换代,是我国旅游业发展面临的一个关键任务。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就是要转变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式、发展模式、发展形态,实现我国旅游产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方向转变,由注重规模扩张向扩大规模和提升效益并重转变,由注重经济功能向发挥综合功能转变。因此,旅游业态创新会是实现我国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所谓旅游业态创新即通过围绕着旅游产品的生产、经营和流通等各环节上的具体方法和过程的创新。旅游业态创新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业态融合是旅游业态创新的最主要形式和发展趋势,如会展与旅游业的融合而成的会展旅游业、工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而成的工农观光业、文化休闲业和旅游业融合而成的文化休闲旅游业等等。随着创意产业的日益兴起,创意产业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模式对重塑旅游业的产业体系将会产生革命性的影响。创意产业所具有的创新性、渗透性、高增值力、强辐射力和高科技含量的特征,将为旅游业注入持续发展的生机和动力。可以预见,旅游产业与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将是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必将对优化旅游产业结构、提升旅游产业能级、促进旅游产业转型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创意产业对深化旅游发展凸显的作用
1.拓宽旅游资源范围。在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中,确定了我国旅游资源有8个主类和37个亚类,155个基本类型,看似涵盖了自然和人文要素的各个方面。然而,旅游资源的范围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旅游资源的功能性内涵决定了旅游资源是在动态地发展变化的,其范围和深度是随着人们的消费需求、认识水平、开发水平的发展而不断变化。而在这一范围的拓展中,创意产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创意产业以其独特的趣味性、知识性、时尚性、创新性不断地将新鲜的元素注入到旅游产业发展中,并能够将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各类有形资源、无形资源和各类动态与静态的活动,赋予其旅游资源的功能,从而将原本不被视作旅游资源的转化为时尚的旅游吸引物。网络游戏、动漫乐园、loft、soho、博物馆、音乐节、影视基地等等都是伴随着创意产业的发展而出现的新的旅游吸引物,甚至很多的创意产业园区本身就成为了一个旅游景点,如北京“798”艺术区、上海“8号桥”现今已经成为城市的旅游新地标,吸引着全世界游客的目光。
2.延伸旅游产业链条。旅游产业链是以旅游业中的优势企业为链核,以产品、技术、资本等为纽带,在旅行社、饭店、餐饮、旅游景区、旅游交通、旅游商店等行业之间形成的链条关系。旅游产业链是一条价值链,即旅游产品价值随着产业链的延伸会逐渐增加,因此,延伸旅游产业链成为近年来许多地方旅游业发展的目标。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可从两方面拓展旅游产业链。一方面表现在横向上,创意产业融入到旅游行业各产业部门之中,可作为旅游产业成长的“投入要素”和“增值资本”,为各类旅游产业增加附加值,突破旅游产业链条原有的“旅游六要素”的小循环,促使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的互动互融,构造大旅游产业链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表现在纵向上,创意产业可与旅游产业链上中下游各个环节的渗透与融合,使旅游产业链条向上游的研发和下游的品牌销售渠道延伸,从而有效拉长旅游产业链条。
3.提升旅游产品文化内涵。当今旅游正在经历传统“观光游”向现代“体验游”的变革,以功能价值为基础的大众化旅游需求正转化为精神和文化方面的个性化体验旅游需求,因此,提升旅游产品文化内涵,提供高档次的旅游文化产品就成为当前的迫切需要。创意产业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
展起来的一种推崇创新、个人创造力、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的产业,创意产业无疑具有文化经济属性,它通过创造力对既有文化进行创新和突破,将知识的原创性与变化性融入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之中,并使之与旅游资源和活动经营结合起来,从而将沉寂的历史文化内涵转变成鲜活的旅游文化产品,活化文化资源,为人们提供具有知识性、艺术性和趣味性的体验消费性的旅游产品。在创意产业的作用下,故事、符号等文化要素成为提升旅游产品文化价值新的途径。
三、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切入点
创意产业如何迅速与旅游融合发展,可以从旅游商品开发、旅游项目策划与旅游营销等几个角度切入。
1.旅游商品开发。创意产业与旅游商品开发的结合最为紧密。旅游商品包括旅游户外用品、旅游书籍、生活日用品、旅游工艺品、土特产和旅游印刷品、免税商品等。其中,旅游纪念品(包括旅游工艺品、土特产和旅游印刷品)是旅游商品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创意产业中的工艺品设计及时尚与旅游纪念品息息相关。在旅游工艺品的品种开发、土特产品的包装、目的地的旅游印刷品的设计上,时尚与工艺品设计都能发挥其所长。如法国充分利用国内创意产业的重点行业之一,设计业与旅游纪念品设计相结合,制作出具有“品种多、法国标签、思路新、实用性强和做工精细”的享誉全球的旅游纪念品。许多旅游业发达的国家,都特别注重将创意元素运用到旅游纪念品的设计中。新加坡旅游纪念品品种繁多,销售收入占旅游收入的50%以上,它的旅游纪念品设计、销售最显著特点就是注重创意。在新加坡有一种名为“乐宾莱恩”(Luving Li-onel)的绒毛玩具,设计灵感源于其国家传统的象征性标志“鱼尾狮”造型,上半身为狮子头,下半身是鱼尾,一副彬彬有礼、笑容可掬的模样,特别受到游客的青睐。以此形象为基础通过创意设计已形成系列“乐宾莱恩”产品:绒毛玩具、手提包、手机链、钥匙圈、瓷器、印有“乐宾莱恩”图像的T恤衫等等。当地老字号饼店还将“乐宾莱恩”的形象印在了饼盒上。“乐宾莱恩”俨然已成为推广新加坡身份及文化的形象大使。由此也看出创意元素的融入使得旅游纪念品的产品形式和产销环节焕然一新。
2.旅游项目策划。旅游项目作为目的地的旅游吸引物,最需要创意产业的介入。从主题公园策划与创意产业的密切联系就可窥见一斑。
主题公园的最早出现就是影视与旅游业相结合的产物。1955年美国沃尔特・迪斯尼,把在银幕上形成的喜闻乐见的卡通形象物化为一个乐园,于是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主题公园――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迪斯尼乐园。之后,许多电影制片公司将其电影拍摄的外景基地转变成了以电影电视的历史文化为主题的新型主题公园。我国最早的主题公园――深圳锦绣中华民俗文化村,其民族歌舞大荟萃、民族风情大汇演开创了中国旅游界的新路,则是以创意产业中的表演艺术为基础的。
主题公园以游客体验为目的,由于“游客体验”具有很大不确定性,既难以量化,又牵涉到投入产出、技术水平、行为习惯、时尚追求等众多因素,因而主题公园最需与创意产业结合共同发展。主题公园从其主题的选择,到公园内各项设施的设计,乃至公园内的文娱表演活动都与创意产业密切相关。主题公园的发展需要舞蹈、音乐、舞美、服化道、舞台机械等产业的发展,也要求设计、策划、管理咨询等产业的配套发展,这其中大部分是属于创意产业。所以,许多的主题公园也成为了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示范基地。北京欢乐谷就是这样一个糅合了文化创意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充满TB时尚、动感、欢乐、梦幻魅力的主题生态乐园。主题公园内精心设置了120余项体验项目,包括40多项娱乐设备、50多处人文生态景观、10多项艺术表演、20多项主题游戏和商业辅项目。文化创意的特性贯穿了其策划、设计、建设、经营的整个过程。北京欢乐谷成为了中国现代旅游的经典之作,同时也是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区域龙头。
3.旅游营销。以往大部分旅游目的地是通过旅行社的图片、旅游交易会、新闻媒介等传统营销手段将旅游目的地推向市场。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区域旅游竞争日益激烈,传统的旅游营销形式已无法使旅游地脱颖而出,为了吸引游客的注意力,新颖独特的旅游营销显得特别重要。创意产业与旅游营销的结合,就能衍生出许多新形式的营销方式,如节庆营销、影视营销、演艺营销等。
所谓节庆营销是以旅游目的地的节庆活动为载体,有计划地策划、组织、实施针对节庆活动的系列营销活动。节庆活动营销已成为旅游目的地重要的营销方式。大连的服装节、青岛的啤酒节、哈尔滨的冰灯节、山东潍坊风筝节、南宁国际民歌节等等在推动地方旅游业发展中都发挥了显著作用。再如我国香港,既无闻名遐迩的名山大川,也无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遗迹,然凭借其在亚洲地区领先发展的创意产业策划、实施了一系列精彩的旅游节庆活动,旅游目的地的品牌形象和创新旅游产品得以塑造和宣传,也使得香港这个弹丸之地成为人们趋之若骛的地方。
而影视营销是借助影视剧进行旅游营销,它是创意产业与旅游营销结合的另一体现。通过影视作品的播放可推介新的旅游景区,如乌镇通过电视剧《似水年华》的播放很快树立了形象,旅游收入和游客量迅速提高。在影视营销方面最成功的要属韩国。据韩国秋溪艺术大学文化产业研究所做的一份“韩流旅游营销效果分析及发展方向调查”,2004年来自日本、中国的游客中,有27,1%(约71万人次)是直接或间接受到韩国影视剧的影响来韩旅游的,这些“韩流游客”共为韩国带来了7.8亿美元的外汇收入。
演艺营销即在旅游地通过开展富含地方特色文艺表演或文娱活动吸引游客,打造、提升旅游品牌与形象,进而拓展市场。近年来,一些著名的旅游城市和地区如桂林、杭州、昆明、丽江、西安、井冈山等地,在充分挖掘地域文化的基础上,开发了独具特色的旅游演艺产品,如《印象・刘三姐》、《仿唐乐舞》、《丽水金沙》、《云南映象》、《中国红歌会》等等,在宣传地方旅游形象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促进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的建议
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除了从以上几个角度进行切人外,如要让二者更大幅度地相互促进、融合发展,还可从宏观管理上采取一些措施。
1.开发创意产业园区形成新的文化旅游景观。创意产业园区与其他园区有显著不同的特征。它是集生活和工作、文化产品生产和消费于一体的场所,有多样化的宽松环境,能给城市带来新异的地方。园区正是通过其创新性,为原有的城市景观增添了新的内涵,如充满个性、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特色街道;世界范围里被追捧的集居住、工作、展览三合为一的新型时尚住宅形态LOFT;人们更多的喜欢在咖啡屋、酒吧、餐馆、俱乐部、聚会点、画廊等公共空间进行工作和交友的特殊生活方式。这些新的景观特色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
客前来休闲旅游。创意设计独特的园区建筑风格、培育文化旅游与创意产业复合型的龙头企业等,依托创意产业园区发展旅游的诸多举措,是近些年来北京、上海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较快地区正在致力发展的方向。
2.充分挖掘传统地域文化发展创意旅游。创意旅游是指旅游者在游览过程中学习旅游目的地国家或社区的某种文化或技巧的一种旅游产品。旅游者通过参加互动性工作室开发自身创造潜能,拉近与当地民众的距离,以此汲取度假目的地文化。创意旅游是创意产业与旅游业相融合的结果,在世界范围内正成为日益兴起的新型旅游形态:新西兰纳尔逊地区为游客提供的包括骨雕刻、毛利语言课程(学习班)、编织、制毯、木工手艺和新西兰美食烹调学习的创意之旅:加拿大安大略省为游客提供的绘画、素描、雕塑、雕刻和摄影的创意旅游;巴塞罗那的美食和烹饪之旅等等。因此,充分借鉴当地技能、知识、传统以及地方的独特性,为游客提供包括艺术、手工艺、设计、语言等等的学习机会,是今后各地发展创意旅游的一个新思路。
3.引进和培养“旅游+创意”人才。创意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需要一大批即懂旅游又熟悉文化创意的复合型高级人才,这一部分人才是推动两者尽快融合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但是,目前这方面的人才十分缺乏,政府应尽快制订有利于“旅游+创意”复合型人才培养和引进的政策与计划。加大对创意教育、旅游教育的投入,整合多种学科,培养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复合型人才;引进具有现代经营理念和市场创意的文化旅游项目领军人物;与高校、研究机构合作组织相关的培训,建立起旅游业的创新环境,为本土旅游人才了解创意知识和创意人才涉足旅游领域做好中介,从而更好地促进两者的融合发展。
4.建立文化创意旅游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要建立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协调和解决两个产业在互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文化、旅游行政部门和发改委、财政、建设、人事、劳动与社会保障、国土、工商、税收等有关部门,要加强沟通联系,旅游主管部门在制定旅游发展专项规划和实施重大建设项目时,要主动征求宣传、文化部门的意见;文化部门在策划和设计重点项目时,要征求旅游等相关部门的意见,以形成相互搭台、共同促进两个产业融合发展的工作机制。
五、结语
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不论是对于旅游产业还是创意产业都有着积极而重要的意义。两者的融合发展能拓宽旅游资源范围,延伸旅游产业链条,提升旅游产品文化内涵从而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生机和动力。同时,两者融合也能更好地将区域文化运用创意的手段促进其产业化,而这为诸多欲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地区提供了思路。随着我国部分发达城市创意产业的日益兴起,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都在积极探索如何通过创意产业促进旅游业深化发展的问题。在旅游商品的创意设计、旅游项目创意开发、旅游节庆、旅游演艺等方面应该是两者结合的最好切入点。依托创意产业园区开发出的新文化旅游景观会成为城市旅游新地标。此外,西方的实践与理论研究揭示:创意产业与旅游的融合发展将导致创意旅游的出现。创意旅游的成长,可通过与当地“创意产业”(尤其是艺术和手工艺)的联接、当地政府的支持而得到加强。可以预见,作为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结晶的创意旅游将是未来我国兴起的一种新的旅游形式。对创意旅游的开发和研究,理所当然会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关注的热点。
参考文献:
[1]林拓,李惠斌,薛晓源.世界文化产业发展前沿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金元浦.创意都市:原创力时代的核心竞争力――经营城市:大竞争时代的文化博弈之二[EB/OL]. culstudies, com/rendanews/displaynews, asp? id =5981,2005-07-06.
[3]理查德・弗罗里达,著.方海萍,魏清江,译.创意经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4]厉无畏,王慧敏,孙洁.创意旅游: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革新[J].旅游科学,2007,(6).
[5]厉无畏.文化创意的产业化与产业创新[EB/0L].http: 1/ sinayn. com. cn/artiele/890/21387_l, html,2008-11-19.
[6]李太光,张文建.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业态创新[N].中国旅游报,2008-06-18.
[7]王慧敏.旅游产业发展的新模式――5c[EB/OL].省略/Intelligence/Expert/2008/05/27/150953460. html,2008-05-27.
[8]王起静.转型时期我国旅游产业链的构建[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5).
[9]张小可.文化创意是旅游产业科学发展的根基[N].中国旅游报,2007-08-31.
[10]吴娟子.创意产业对旅游业发展的启示[N].中国旅游报,2007-10-12.
[11]苗学玲.旅游商品概念性定义与旅游纪念品的地方特色[J].旅游学刊,2004,(1).
[12]冯学钢,于秋阳.论旅游创意产业的发展前景与对策[J].旅游学刊,2006,(12).
[13]马勇,李玺.旅游规划与开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4]北京欢乐谷文化创意产业资料汇编[EB/OL].http// heiyou. com/tribe/1235/3633725, shtrnl, 2006-08-02.
[15]陈雪钧.旅游目的地的节庆营销[EB/0L].http:// 2020china. com/aeaderae/manage/2006-10/20/200610202002. shtml, 2006-10-20.
[16]黄华南.试论旅游目的地节庆营销策划与实施口].金融经济,2007,(10).
[17]林小森。文化创意产业在香港旅游业成功的有益启示[J].探索与争鸣,2007,(8).
[18]陈萍.基于影视剧的旅游目的地营销理论与实践[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
产业融合的意义范文2
一、旅游产业融合与旅游业态的关系
旅游产业融合与旅游业态从本质上都是旅游产业发展中的一种创新。旅游行业间的融合催生了旅游业态的出现,旅游业态的发展又进一步深化了旅游产业的融合。旅游业的发展为旅游产业融合和旅游业态的出现提供了良好的市场。随着旅游需求的多样化、多元化、个性化等的发展,需要丰富多样的旅游业态来来满足不断变化的旅游需求。而旅游业态的创新,产业融合是产生旅游业态创新的重要途径。
二、东郊记忆业态发展研究
(一)东郊记忆业态现状
东郊记忆园区引入了不同规模和风格的音乐现场演艺、酒吧、咖啡、影院、剧场等体验性业态,特色餐饮、酒店、礼品店等配套商业,还植入了“成都艺术超市”等关联艺术业态。形成七大业态业态,商务办公、演艺与展览、音乐培训、音乐主题零售、酒吧娱乐、设计酒店和文化餐饮。
(二)东郊记忆业态发展困境
1、产业链短,业态要素培育不充分
东郊记忆旅游产业链条太短,导致旅游企业间联系不紧密、产业关联性不强、相关要素业态培育不充分。同时,旅游项目低水平重复建设,增长方式粗放。例如园区内留声岁月咖啡馆与星空间咖啡馆,类似的咖啡馆近距离重复建设,打破了资源供需关系的平衡,导致市场的无理性竞争,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
2、东郊记忆产业园区扶持力度不够,新业态发展受到限制
旅游产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产业间的融合化发展、旅游新业态的培育开发更是如此。东郊记忆缺乏专门的支持保障体系对旅游产业融合进行扶持,虽然成立了专门的部门来协调、推进旅游业的融合化发展,但与入驻企业间的交流不够,新型旅游业态无法在创业园区平台层面获得支持和鼓励。
3、高素质人才缺乏,旅游业态创新能力不足
由于东郊记忆园区管理层的不作为,导致园区内旅游企业规模小、创新能力差,难以吸引行业高素质、高水平专业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来东郊记忆园区发展,致使旅游新业态的培育和开发缺乏人力资源保障,对园区未来发展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制约。高素质人才的缺乏,直接导致旅游业态创新能力不足,发展没有后劲。
三、产业融合视角下东郊记忆旅游业态的创新
(一)东郊记忆业态创新的战略目标
在产业融合的视角下,业态创新就是为了提高该地区旅游建设的市场竞争力、扩大东郊记忆的客源市场,实现区域经济效益。从产业融合的角度来看,东郊记忆园区内旅游业态资源也没有得到整合开发,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东郊记忆业态的发展建设。加大区域内业态的开发程度,鼓励业态创新,实现该区域内创新业态的建设与推动,建立东郊记忆创意园区,是东郊记忆业态创新的一大战略。
没有永恒不变的业态,也没有永远能够保持竞争优势的旅游业态。在保持该区域业态的活力与市场竞争力的同时,通过“高质量、广宣传、大销量、严管理、优服务”的业态战略将东郊记忆园区品牌提升为东郊记忆园区名牌,是东郊业态创新的又一重大战略目标。
(二)东郊记忆旅游业态创新
1、音乐+旅游
东郊记忆园区内旅游业态资源非常丰富,但其最具根本、特色、垄断性的应该是其浓厚的工业历史和音乐元素。依托东郊记忆城市公园的地位,结合成都本地音乐特色,发挥四川音乐学院、移动音乐频道等表演智力和人员支持,通过音乐旅游的创意研发、书籍音像制品的出版发行等,全方位、多渠道的将本地音乐呈现给大家。发展如音乐专场晚会、音乐专项节庆等来促进音乐旅游业态的发展。
2、工业+旅游
通过挖掘原红光电子管厂的历史,结合最新灯光技术,引入最新、最具人气的灯光秀,制造东郊记忆夜景,提高旅游夜晚的可观赏性与体验性。例如,通过灯光技术,以项目的某处城墙为幕布,用一台投影机向上投射反应成都历史、文化的画面,使观者裸眼就能看到3D的立体灯光效果。同时,引入区域水景,将灯光、水景相结合,既缓解东郊记忆缺水的硬伤又构成动态水景观赏与体验。
3、商业+旅游
依托成华区建设路商圈,以老成都记忆为卖点,体现成都特有历史文化和城市精神风貌。旅游商业业态主要围绕娱乐酒吧、餐饮、购物、服务零售四大元素展开。在原商业业态上做调整,丰富购物内涵,业态休闲化提升,引入各类娱乐活动。举办各种类型的比赛,如美食大赛、摄影比赛等,吸引旅游者参与,提高互动性;休闲项目引入如旅游演艺、定时巡游等项目,增加游客参与性,提升整体吸引力。同时,提高商品进入门槛,以经营品牌产品为主,丰富商业业态,如餐饮店、酒吧、KTV、电影院等等;包括原创设计师品牌、3D生活馆、创意工艺摆饰、创意居家日用、创意礼品饰品、生态农场、DIY手工店等系列,同时具备鲜明的成都特色和文化特征。
4、文化+旅游
产业融合的意义范文3
>> 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国学文化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景德镇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研究 秦皇岛旅游产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研究 体育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研究 论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 国务院部署推进文化创意设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述评 河北省观光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赤壁市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创意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 河北文化创意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 工业建筑遗产再利用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创新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现状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实现机制与路径研究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与路径研究 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建议研究 旅游目的地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研究 基于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syn=生命.
参考文献:
[1]Pine Ⅱ B.J.,Gilmore J.H..Welcome to The Experience Economy[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76(4):97.105.
[2]陈少峰.中国文化企业报告2014[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194.
[3]单元媛.高技术产业融合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4]韩小明.对于产业融合问题的理论研究[J].教学与研究,2006(6).
[5]花建.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四大路径[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4(8).
产业融合的意义范文4
【关键词】新媒体 传媒教育 产学研结合
随着新媒体的浪潮,一个新兴的媒体产业正在蓬勃发展。在这股媒体优胜劣汰,新旧交替的大潮中,以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为代表的新型人际交往模式;以迅雷视频,PPlive,乐视等网络电视软件平台为代表的新型网络电视;以好莱坞特效大片为代表的新型影视剧目,正在逐步更替着媒体环境。
传媒教育界的很重要的一大传统就是师徒传承与小班教学。即便现在进入电视台,依然是老员工带着新员工进行节目的策划,录制或后期等工作,直到新员工能够完全熟悉和胜任自己的位置时,才能独立进行节目制作。而随着高校的扩招,传媒类院校的班级制度也逐步扩大。随之而来的一系列问题就对传统的授课模式产生很大的冲击。
一、量产与精品的矛盾
当代的传媒教学,存在批量化与规程化的问题。国内传媒教学的评判机制与价值过于统一化与制度化。以百分制面对艺术化要求较高的传媒教学时,就面临着给一个舞蹈、一首钢琴曲做出数字化评价一般困难。然而我们的教学考核就是这样的制度,并依此为依据衡量学生的奖学金,评优等各种奖励。这与艺术专业,传媒行业对艺术化思维,个性化创意的需求是完全背道而驰的。
二、专才与通才的矛盾
专才与通才的矛盾不仅存在与传媒行业,更普遍存在于各行各业。实际上这两个概念的界定本身就是一个问题。姑且不论其中细味,单从教育本身对学生培养制度的要求来看,我们的高等教育对传媒类学生的教学要求与行业要求仍存在巨大差距。课程设置死板,要求面面俱到,高端内容缺失,使得我们的学生专才的精尖度不够,缺乏真正的专业高度;而通才的突出性不够,面面俱到而沦为平庸。综合观之,是教育制度上对于高精尖专才缺乏真正高端传媒人才的指引,而对于通才则缺乏特色性的指引。缺乏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能够一语定音的重量级人物。即便是国内风生水起的这些影视行业的人才,还有很多不是传媒相关专业的所谓“科班出身”,这无疑是一大讽刺。
三、言传与身教的矛盾
目前国内的传媒类课程教学,正由传统的言传身教,师傅带徒弟的作坊模式,逐步转向规模化教学,正规化教学,班级制教学。传媒类课程班级的人数激增,这种教学模式带来的巨大的问题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已经失去了很多言传身教的态度。学生在投影仪和电脑屏幕上看到的,只是光标机械的来回运动,而不是剪辑师精心思考的态度。
四、理论与实践的矛盾
影视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对实践要求尤为突出。这个行业的理论指导大多来自于行业内实践最多,创作最优秀的实践型人才,而非由理论推导理论的研究性人才。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设施设备,硬件机房等建设远远滞后于扩招的脚步,导致大量理论性课程充斥课表。而实践性课程则寥寥无几。
以上问题在传媒类院校的教学中普遍存在,在技艺结合类专业与课程中尤为突出。针对这些问题,浙江传媒学院动画学院进行教改试点,总结了系统化应对解决方案。
一、小班制(小组制)实践化教学
这一制度在传统教学中一直存在。一个班人数就只有10多人,刚好能够组成1-2个小组进行实践化教学。而对于大班而言,将其拆分成数个小组轮流授课应当是一个可推广的趋势。小班制不但避免了每个学生独立创作对于资源的高度需求,更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其效果远优于大班整体项目实践或者单人实践。
二、项目制实战化演练
在小班制的基础上,实践演练不再以作业的形式分配,而是模拟实战的项目。以公益、比赛或者商业项目作为基本的取材点,为学生合理分配项目,课内时间指导,课后时间推进项目实践。不仅有效利用了学生的大量业余时间,更让学生提前接触行业与奖项。其趣味性和有效性也远超于强行布置一个虚拟的作品标题。在这样的实战化项目推进过程中,经常能看到一些学生的灵光闪现和创意灵感,抓住这些点,让项目更具创意特色。
三、国外教学视频大规模引进
欧美在媒体行业中已经制作了大量教学型视频资料。著名的Gnomon Workshop,Lynda网站等就是世界知名的CG视频网站,录制了许多知名CG艺术家的讲座与教学视频。另外还有斯坦福大学公开课,耶鲁大学公开课等视频公开课中的如《创意与艺术》《聆听音乐》《解读好莱坞》《好莱坞电影特效制作教程》等视频公开课,都可以作为与国际媒体行业接轨的重要教学与参考资料。这些视频教程不仅可以让学生看到、听到国际化的视野和声音,更是我们寻找差距的重要依据。
四、产业实践平台的常态使用
国家教育政策的要求下,高校与诸多电视台,影视机构,影视公司都有固定的合作关系,建有一大批实习基地。实际上这些所谓实习单位接受学生的时间和人数都极为有限。如何与产业单位进行常态化合作,强化产学研的体系,是为传媒学生提供更多实践与就业机会的一大方向。
【参考文献】
产业融合的意义范文5
一、引言
工业建筑遗产是指从建筑视角出发,因为失去原初生产功能而被闲置、废弃,具有历史、艺术、社会、技术等价值的工业建筑物及构筑物群落。工业建筑遗产的再利用是指对原有工业建筑的再次开发利用,它是在原有建筑非全部拆除的前提下,部分或全部利用原有建筑物质与历史文化内容,赋予其新的生命的一种开发方式。
城区老工业区是指依托“一五”、“二五”和“三线”建设时期国家重点工业项目形成的、工业企业较为集中的城市特定区域。随着城市用地和产业结构的相应调整,城市经济的高快速发展,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城区老工业区中城市工业建筑的改造再利用成为我国老工业基地更新改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期,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2013-2022)》,力争到2022年基本完成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任务,把城区老工业区建设成为经济繁荣、功能完善、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城区。这涉及了我国95个地级老工业城市、25个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的市辖区,其中沈阳大东区为25个计划省会城市的市辖区之一。
二、工业建筑遗产再利用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机理
(一)“退二进三”的产业转型提供了融合发展的时代契机。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以创作、创造、创新为根本手段,以知识产权实现或消费为交易特征,以创意成果和文化内容为核心价值,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体验的具有内在联系的行业集群。如今,在“退二进三、退二优三”产业转型中,传统制造业正逐渐被新兴的文化创意产业所取代。
(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为工业建筑遗产再利用带来全新思路。目前,文化创意产业对于大部分城市来说仍属于新兴产业。在发展的起步阶段常常受资金成本的制约。同时,工业建筑遗产再利用和文化创意产业的结合也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改造旧厂房、旧仓库不仅可以在低成本前提下将原本废弃的区域重新塑造为充满活力的文化创意新区,还可以保护和利用这些工业建筑遗产。
(三)文化创意意识与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延续相契合。城市从诞生之日起就烙上了地域文化印记。后工业化时代,人们更偏爱城市中心地区具有历史文脉的建筑环境。同时,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工业建筑遗产,更需要为新生的文化创意产业培育良好的创意文化氛围。
(四)工业建筑遗产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载体和资源。发展任何产业都要以资源开发和利用为基础。城市工业建筑遗产为创意和灵感提供了载体和资源,有大跨度、大空间等结构上特点的老厂房等工业建筑遗产,内部空间改造可塑性强,这样的艺术氛围易于灵感迸发。老工业厂房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文化内涵也能得到充分的诠释和演绎。
三、沈阳大东工业区工业建筑遗产赋存及再利用现状
(一)大东工业区工业建筑遗产的历史形成及赋存。沈阳大东工业区位于沈阳市中心城区的东部,面积为51.18平方公里,是近代东北地区民族工业的发祥地。清末民初,先后建有奉天机器局、饮和汽水公司、“义隆泉”酒厂、肇新窑业公司等大中型企业。1920至1931年,基本上形成了大东、沈海两个工业区。区内有大量可置换与需要盘活的工业用地,其中的水、煤气、电等工业基础设施均高于日常生活居住配置。大东区的工业遗存以东北大马路和大东路分布最多,有企业现存的厂房、工业设施和工业历史建筑,也有已经废弃的厂房及工业建筑,还有建于20世纪50年代的和睦路工人村建筑群。工人村一直作为黎明厂职工住宅,是沈阳建国初期以及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期工人住区的典型代表,也是极具中国本土特色的现代工业遗产和20世纪城市建筑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大东工业区工业建筑遗产再利用现存的主要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尚未纳入城市整体规划。目前,大东工业区工业建筑遗存再利用还处于初起步阶段,工业建筑遗产的开发和再利用并未纳入到地区全局性的发展规划中,对工业建筑遗产开发和管理主体缺乏清晰确认。
2、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滞后。大东区文化创意产业相对滞后。据调查显示,有80%的调查对象对“文化创意”概念并不清楚。大东区文化创意产业数量相对较少、发展比较缓慢,对文化创意缺乏清晰认识,创意意识相对滞后。如何通过文化创意与区域特色对接,并对现有历史、文化、建筑资源进行发掘等问题,仍停留在较低的认识层次上。
3、宣传营销力度薄弱。目前,政府在宣传营销力度和路径方面还存在问题:各级政府对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再利用以及政策法规的宣传较少;与古代历史博物馆相比,在博物场馆的宣传方面,近现代的工业博物馆宣传力度逊色许多。居民对近现代的工业博物馆的兴趣不多、了解程度不够,甚至不清楚大东区还有工业文化遗存,博物馆每日的参观人数也非常少;最后,在网络媒体以及新媒体宣传方面,大东区目前刚刚开通大东旅游微信公众号,但对于工业旅游、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的推送信息还是一项空白,官微与用户之间缺乏交互和信息渗透。
四、文化创意产业视角下大东工业区工业建筑遗产的再利用模式
(一)主题博物馆模式。主题博物馆模式是利用工业建筑遗产旧址,以保护利用为前提,以现代博物馆理念为指导,修建专门的主题博物馆,利用工业建筑遗产的文化和历史价值,开发有休闲、观光、科普和教育功能的工业遗产旅游产品,从而实现传承历史文脉、保护工业遗产、提升地域文化氛围等目标。这种模式既因保留原有的地域背景而激发了人们的参与感和认同感,并可作为艺术创作基地开展艺术作品展览活动等,又能有效地体现工业建筑遗产的真实性和历史感,因而是工业建筑遗产再利用的重要模式。
国际上工业建筑遗产中主题博物馆模式较有代表性的有亨利钢铁厂博物馆、英国艾斯布里奇峡博物馆、“关税同盟”煤矿区博物馆等。在借鉴国内外工业遗产博物馆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立足大东区工业建筑遗产特点,设计展示形式多样、展示内容丰富的博物馆,并与其他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景点有效整合,形成内容丰富、吸引力强的工业旅游线路。2015年3月20日,中国博物馆行业首个全国性法规文件《博物馆条例》正式实施,规定“博物馆在不违背其非营利属性、不脱离其宗旨使命的前提下,可以开展经营性活动。鼓励博物馆挖掘藏品内涵,与文化创意、旅游等产业相结合,开发衍生产品。”
(二)创意产业园区模式。工业建筑遗产的创意产业园模式是利用周边高新科技资源,由政府政策加以引导,通过产业重组的形式和业态调整对原老工业遗址和建筑进行更新改造,植入如时尚产业、艺术展览、动漫娱乐产业、影视产业等新的服务产业形态,营造出浓厚的城市创意文化氛围,形成创意服务产业、多元文化生态集聚区及现代文化创意产业基地,从而完成空间功能转换的一种开发模式。依托创意园区和文化创意产业驱动工业遗产旅游的发展,通过文化艺术增加工业建筑遗产的文化附加值,不仅保留了原有工业遗产的建筑、设施和空间结构,发挥工业建筑遗产的先锋意识力量。
大东区的近现代工业建筑遗产中也不乏大型的工矿企业厂区和厂房,例如一九贰I奉天纺纱厂和矿山机械厂旧址,目前厂房闲置,厂房的特色建筑,相对低廉的租金,宽敞灵活的建筑空间,便捷的交通区位条件,特别适合发展新的文化创意产业。
(三)创意旅游地产模式。旅游地产指借助旅游度假为目的的开发营销模式,依托周边丰富的旅游资源,以求部分或全部实现度假休闲旅游功能而开发建设及经营运作的房地产项目。目前大东区和睦路工人村建筑群尚未进行开发,部分地区正在拆迁。在工人村建筑群基础上以艺术化、主题化设计为卖点,朝“创意酒店”、“创意公寓”等模式转轨,吸引年轻消费者入住,有助于工人村遗产的整体保护与传承。
五、结语
产业融合的意义范文6
关键词:媒介融合;视听新媒体创意产业;跨界发展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905X(2013)01-0058-04
随着三网融合的不断推进和创意产业的结构升级,采用数字、网络等新技术,发展以手机电视、数字电视、IPTV、车载移动电视为代表的视听新媒体新兴文化业态,已成为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媒介融合和放松规制的双重驱动下,通过并购、重组和整合等方式,加强视听新媒体创意产业与其他产业的渗透融合,打造多元化运营主体、组建全业务内容集成平台、开创全媒体传播渠道、拓展多元化赢利模式,是实现视听新媒体创意产业“跨界”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跨界重组:视听新媒体创意产业运营主体的多元化构成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视听新媒体创意产业围绕构建新型产业链,积极开辟投融资渠道,促使多元化运营主体进行跨界重组。内容制作商、平台提供商、网络运营商、终端设备运营商等都是新型产业链中多元化运营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元化运营主体的跨界重组势必引起媒体所有权的变化,从而增强市场开放程度,优化市场竞争结构。
(一)传统内容制作商所有权多元化程度提高
以报纸、广播电视、出版社、电影制作公司和唱片公司等为主体的传统内容制作商市场虽然仍采用限制性准入,但所有权多元化程度明显提高。以网络电视为例,由于内容需求量增大、分销渠道增多,网络电视逐渐成为广电系统和体制内外媒体竞争的重要领域。在传统广电媒体积极发展网络电视业务的同时,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及优酷、酷六、搜狐等商业视频网站为代表的系统外媒体相继加入,一些小型专业化传媒制作公司也获得了市场发展空间。目前,具有一定规模的商业视听网站多达400余家。其中,盛大网络所属的华友世纪与酷6网进行股权合并,大力发展网络视频、无线内容和音乐发行平台三大业务体系;凤凰新媒体在获得晨兴创投、英特尔投资和贝塔斯曼三家机构共计2500万美元风险投资后,将视频业务纳入其最为重要的战略选择。
对新兴市场竞争者采取承认并准入策略,有利于避免因重复投资而造成的资源浪费,优化市场资源配置,充分实现资本市场的规模经济,从而形成“主流媒体视听网站与商业视听网站共同形成相对稳定的市场格局”。
(二)新兴内容集成平台集中程度较高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信息产业和广电产业已形成异质同构的竞争格局,内容集成平台和运营平台的核心地位日益凸显。在平台的竞争准入上,国内市场呈现出集中程度较高的局面。以手机电视为例,内容集成平台是手机电视产业链的核心环节,采取“广电主导、适度竞争”的管控措施。在政策管制、牌照发放、试验地域选择方面,都显示出手机电视运营的重重壁垒。目前,国内仅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上海文广和杭州华数获得广电总局颁发的3G手机电视完整牌照,而乐视网是唯一获得手机电视内容牌照的民营企业。
车载移动电视主要以各地广电系统为主导,形成了以广电系统负责节目内容的组织播出、民营企业负责广告联播的运营模式。目前,几乎所有的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的广电机构都开展了车载移动电视服务,但由于服务局限在当地、主体规模较小,几乎都被华视传媒、世通华纳和巴士在线等运营平台以广告联播方式整合,从而形成所有权集中与市场垄断加剧的局面。
(三)网络运营商和设备供应商朝多元开放性发展
目前,通信产业的三大巨擘——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占据着网络运营市场的半壁江山,由.于网络运营商拥有巨大的资金需求和降低投资风险的需求,因此通过多种形式的资本运作和互惠合作,促使市场主体朝多元化发展成为必然。通信产业和广电产业异质同构的竞争格局,要求广电产业必须以相匹配的资源效率参与竞争,网络资源的所有权势必向某些优势企业集中。
随着国家标准的陆续出台,包括网络设备提供商和音视频设备提供商在内的国内设备供应商将获得巨大的市场机会。“电视机、电脑和手机等终端设备的融合,将形成一个规模高达5000亿元的市场;有线网、电信固定网、移动网的融合使有线运营商将面临一个10倍于现有规模的市场机会”。伴随着3G网络建设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终端设备将在平板化、移动化、智能化、融合化、软件兼容性和高质量的体验性方面深度开掘,这将是获得市场份额、增强竞争优势的着力点和突破口。
二、跨界服务:视听新媒体创意产业全业务内容集成平台的构建
内容产业是视听新媒体创意产业做大做强的核心和灵魂,提供多媒体、个性化、交互式的媒介内容是实现跨界服务的重中之重。在传统媒介产业链形态下,内容生产高度依附于媒介载体,形成了以媒介为核心的封闭式链条结构。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数字技术的标准化打破了不同媒介内容生产之间的壁垒,内容生产成为产业链上游的独立集群,从“线性”的媒介产业链结构逐步向以全业务内容集成平台为主体的“伞式”媒介产业链结构转换。
(一)内容集成平台是视听新媒体创意产业的增值基础
媒介融合时代,电视台作为内容集成平台上的一个集成商,最重要的核心资源就是媒介资产管理系统MAM(Media Asset Management)的建立。“媒介资产管理系统是一个集音频视频数字化、编目、存储管理、检索和于一体的综合解决方案”。在这个节目内容平台上,原本分散的一次性使用的音频、文字、图片等素材被统一管理,或存储、或向不同的媒体发放,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在生产时间和经营成本上都远胜于依靠个人方式的分散的内容生产者。
以数字电视、IPTV为代表的视昕新媒体新兴文化业态除了给用户提供丰富多彩的直播节目外,最主要的是给用户呈现了一个全新的、交互式的多业务内容集成平台。依托内容集成平台,不仅可以通过聚集内容形成拥有庞大版权的内容集成商,更为重要的是利用规模化的资源,多层次地对分散、琐碎、个性化的内容进行整合应用,实现内容产业的增值。目前,媒介资产管理系统的建立已经成为世界上许多电视台构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也是内容产业实现增值的重要途径。
(二)交互性内容是视听新媒体创意产业的增值新空间
传统内容产业通常以单向静态的线性传播模式为受众提供信息消费。随着网络技术平台和数字技术平台的应用推广,打造一站式人性化服务的“交互性”内容成为内容产业增值的新领域。“交互性”改变了传统内容产业“点到面”的传播形态,突破了以运营者和服务提供者的业务界面为核心的服务体系,确立了以满足消费者多元化信息需求为目标的服务定位,从而生成扁平状的“点到点”的新型传播形态。这意味着作为信息接收终端的用户也能上传内容,成为信息的生产者,对人类未来的传播形态和社会文化将产生深远影响。
以用户为中心,就必须提高用户使用媒介的便捷性、参与媒介的互动性和内容服务的个性化。以IPTV为例,它以强交互性为依托,提供电子菜单、节目预约、实时快进、快退、在线支付、终端账号及计费管理等多种互动服务功能,用户凭借遥控器和机顶盒来操控互动电视界面,实现人机互动。这场从“有线电视”迈向“交互式网络电视”的革命,将带领电视观众告别单一被动的节目接收方式,走向集互联网、网络游戏、电视节目为一体的互动数字娱乐生活。
三、跨屏跨网:视听新媒体创意产业传播渠道的全媒体构建
视听新媒体实现跨屏跨网融合的逻辑起点,是公众对信息便捷接收的需求。这不仅要求信息传输具有交互功能,而且需要具有联通性。随着三网融合技术条件的日趋成熟,视听新媒体创意产业全媒体传播渠道的构建有望成为现实。广电网、电信网、互联网融合所形成的融合形态包括横向渠道融合和纵向渠道融合。其中,“横向渠道融合包括广电和电信的融合、有线和无线的融合、移动和固话的融合;纵向渠道融合主要是网络、终端和内容之间的融合”。
(一)横向渠道融合:视听新媒体创意产业链的累积性增值
电信网、互联网和广电网是电信业和广电业两大产业的核心资源。在探索视听新媒体创业产业链横向渠道融合的过程中,广电与电信打破壁垒、双向进入极为关键。我国电信与广电在融合的过程中,仍存在重重壁垒,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是技术形态壁垒,广电网和电信网之间缺乏国家技术统一准人标准;其二是准入门槛壁垒,广电和电信分别通过IPTV牌照和电信增值业务牌照限制对方进入本行业;其三是产业属性壁垒,广电业“一对多”的传播形态具有党和国家“耳目喉舌”的舆论引导功能,若完全放开,按照电信业“一对一”的基准融合,明显是行不通的。
2010年7月,国务院公布了首批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名单,包括北京、上海、大连、哈尔滨、南京、杭州、厦门、青岛、武汉、深圳、绵阳、长株潭城市群在内的12个城市和地区,已经启动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与电信运营商的“双向进入”交叉申报工作,这意味着广电和电信的交叉融合已成定局。尽管启动“双向进入”和“正式进入”并不是一个概念,但目前国内一些城市的“三网融合”已初见成效:南京广电网络、电信、移动、联通四家运营商已提前布局三网融合;天津联通与天津广电合作推出IPTV走进南开区学湖里社区,居民可通过全新铺设到户的光纤宽带,收看由光纤宽带网络传输的63套电视节目;深圳电信与深圳广电集团在2012年世界电信日期间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012年底全面实现光纤到白……
由此,广电和电信破除行业壁垒、跨界融通,建立基于内容融合和互补优势的融合,是实现视听新媒体产业链的累积性增值,是从“零和”走向“双赢”的必然选择。
(二)纵向渠道融合:网络运营商在产业链上下游的扩张
网络运营商不再是单纯的渠道运营商,而是从产业链的上游向下游渗透,并逐步转型成为集网络传输、内容生产、服务提供于一体的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在自媒体时代,每一台终端都是一个集成媒体和平台,“绝对权威”已经土崩瓦解,被传媒人奉为《圣经》的“内容为王”将被内容、渠道和服务三位一体的整合局面所取代,而其核心价值就在于争取用户。
随着移动网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新的应用模式应运而生。比如,“终端+业务”的一体化模式。智能手机终端将从单纯的话音业务拓展到包括话音业务、文字、图片和音视频传送等多媒体业务,包括支持邮件收发、网上支付、新闻订阅、交友聊天等互联网终端业务领域。以iPhone为例,它将完美的互联网体验移植到移动终端,打破了传统终端制造企业只能通过售卖终端赢利的既定模式,从而扩展了利润空间。
另外,还包括“软件+服务”的一体化模式。手机产业链的主体环节企业通过开发软件应用平台来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诺基亚宣布全资收购Symbian,Google联合34家企业组建Android手机联盟。下游的应用提供商也不再局限于与运营商合作,而是加强了与操作系统厂商的合作。微软提出的“s+S(Software+Services)”战略、Google的Desktop以及Amazon的AWS(Amazon Web Services)都是“软件+服务”的代表产品,以手机软件平台为核心的应用服务将在整个产业链中发挥重要作用。
四、跨业经营:视听新媒体创意产业赢利模式的多元化开拓
媒介融合将打破行业壁垒,改变传统媒介产业中垄断性较强的经济逻辑。随着“成本函数改变、市场规模扩大、市场细分程度提高、生命周期缩短,垄断的媒介市场结构呈现出一定的不稳定性,媒介产业与市场将变得更加开放”。在媒介融合冲击下,拆分、重组媒介产业链,开拓多元化成为视听新媒体创意产业的赢利模式。
(一)创新视听新媒体内容产品的价值、品种和类型
为适应视听新媒体内容形态多元化和分众化的特点,传媒角色从单纯的信息者演变成为特定受众提供定制信息的“信息管家”角色。通过用户的个性化配置,海量信息被分流到多种终端,形成“沙漏状”的传播模式。创新内容产品的价值、品种和类型,是提升视听新媒体创意产业核心价值的重中之重。针对动态、多向、分层的信息流动特征,媒介企业可以对不同载体的内容资源进行个性化、交互式、全方位的整合应用。
通过创作数字化、碎片化的节目产品,按照用户订制需求重新编排,实现多种传播渠道的上传和下载。同时,开发具有集成化、规模化的内容产品,增强内容的编辑、存储和传输功能。以ipad的软件应用商店App Store为例,它通过为第三方软件提供者搭建应用程序销售平台,受众可按收费和免费两种方式自行定制所需程序软件,打破了由传媒机构或运营商控制受众内容使用的既定模式。ipad没有设置语音通信功能,但用户通过下载Skype程序,可以实现网络即时通信和全球通话,获得高度定制化的信息服务。
(二)提升视听新媒体创意产业价值通道的高效性
探索视听新媒体创意产业的赢利模式,产业价值通道的传递效率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在价值通道的形成中,媒介融合改变了原有产业体系中利润的流动和分配,通过融合业态形式上的融合、运营管理和利益分配机制上的协作,创造出新的增值空间。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充分利用媒介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之间的价值链结点,引进品牌授权、广告服务、信息收费和服务收费等商业形态。视听新媒体创意产业提供的增值服务包括网络广告、彩铃、短信、搜索竞价排名、电子书下载、音视频传送、注册会员收费、即时通信、在线支付、网络游戏,虚拟装备和道具买卖、分类网址和信息整合等,这些都是对价值链结点管理的结果。
(三)增强视听新媒体创意产业链的延展性
媒介融合时代,视听新媒体的赢利模式将从“二次售卖”过渡到“一次注意力售卖”。在充分挖掘内容资源和受众资源的基础上,强化视听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信息的“组合拳”,实现新闻内容的价值增值和时间的自由设置,拓展视听新媒体在长尾市场的利润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