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环境的重要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文环境的重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文环境的重要性

人文环境的重要性范文1

1 改革人文教育课程

在医学院校课程中科学地增加人文社会课程,在课程内容设置上要将专业课程和人文课程紧密结合起来,利用新时期的典型案例,钊对性地引导学生思考医务工作者现阶段面临的社会现实问题,有意识地将专业学习和人文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为以后走人工作岗位打好基础。可以采用考试课和考查课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引起学生的重视,调动学生加强人文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情感、思维和好奇心去参与教学,培养主人翁感的人文素养。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定期对课程教学质量进行评估,以提高课程教学的质量。

2 提升教师的人文教学水平

专业教师爱岗敬业等高尚品质对塑造医学生人文素养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提高医学生人文教育水平,不能忽视的一点就是提升专业教师的人文素养,要把人文教育渗透到专业课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高校应优化资源,从课堂教学到个人仪表,从言谈举止到待人接物,全面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努力造就一批医学、人文复合型专业教师。同时高校应该注意导向作用,加强教师人文素养教育方面的评价工作,尽力提高教师对人文教育的重视程度。教师的人文素养水平往往会影响到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精神境界。最重要的是让奴师将人文意识、入文精神引人专业教育中,引导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培养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推动医学自然科学教育与人文科学教育协调发展,顺应新时期的要求.

3 把握学生见习实习过程

新医改提出的基本医疗建设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这就要求我们抓住医学教育的实践特点,将人文教育延续到医学生的实习阶段。医学生实习阶段实践的不仅是医术,还有自身人文素养的体验。患者的健康状况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医学生要多接触患者,多接触社会,从而提高人文素养。临床见习、实习阶段相对于知识理论学习时间要短的多,但这段时期对于学生的影响却是巨大的,也将是终生的,必须把握住这个时机,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多与患者接触,引导学生关爱患者和生命,为他们以后发展为具有良好人文素养的医务工作者奠定基础。

4 营造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

校园人文环境包括几个方面内容:①硬环境即校园的建筑、设施,一草一木都对学生有着影响。②精神文化环境即通过人们各种各样的言行举止表现出来的总和。③管理文化环境即高校所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准则、管理办法等。校园人文环境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以及心理行为,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对于大学生的成长、人文素养的养成是非常重要的。

人文环境的重要性范文2

在我国的高等教育就是所谓的专业教育,在一些专业性较强的理工科类院校注重培养的也是一些有针对性的技术人才,学生在教育上把掌握专业的知识当成了唯一的教学目的,在人文的素质教育上却没有实际的认识。加强科学的教育则是必然的,然而,过于重视科学的教育致使科学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失衡、脱节,就会使学生在学习上有一定的缺失,如今社会的进步,只想要单单依靠科学技术还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工作者的社会道德与良知、人文教育与关怀,如果单单只依靠科学的发展,没有人文素养的发展,则一定会导致人格的追求与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在一个人的全面发展中,包括了科学的教育与人文素养的教育两种。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与社会以及人的自身上,会形成两种价值观与思维模式,即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这两种精神是互补的,科学精神教育人如何做事,人文精神教育人修身养性,相辅相成,使人们懂得事情的好坏,在该做与不该做之间如何进行抉择。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华中科技大学的校长杨叔子教授多次说过加强人文素质精神的重要性,他说:“人文精神为科学引导方向;人文精神为科学提供动力;人文精神为科学开辟原创性源泉。”当今社会中,人文精神发展应当与科学的发展相适应,但是科学教育升到了较高的层次,人文素养就开始逐渐降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失衡所带来的后果就是犯罪高科技化、资源的过度消耗与生态环境的不平衡等等,人文素质教育的不断下滑,不仅带来了诸多的影响,还导致了我国的高素质人才的缺失,不利于长远的发展。大学生对人文知识的不正确认识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也都应当引起我们的思考与反思,高等教育问题必须改变现在的状况,否则在日后培养出的学生只能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且作为一个大学教育方面的工作者,尤其是领导与教师,也应当重视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提升工科类学生的人文素养的途径

2.1把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的教育相结合,逐渐渗透人文精神

在提高人文素质上,不仅仅只依靠文学、历史、宗教、哲学这一类人文学科的课程,人文素质体现的是一种内在的精神价值,隐藏在各类学科。就算是在纯专业的学科内也是有人文价值的存在。虽然看似理工科类更多的是逻辑上的推演、理化的实验,似乎是跟人文相距甚远,但是经过深层的挖掘与分析,可以看出,每一门学科的产生与发展,都离不开一定限度的社会背景,也跟科学家的辛苦钻研息息相关,同时也都离不开一定的思想指导,所以,理工科类院校的专业课也都有着爱国主义的体现、科学道理的论证、伦理学的背景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发展,例如在数据挖掘的学科可以从古代的数据挖掘的高手,像刘伯温、赵列文等谈起,一直叙述到现代的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通过这样的方法讲述数据挖掘的整个发展史,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向上进取的科学精神。任何一门专业学科都会有一个不断生产、不断发展的过程,经过无数的科学家的不断探索,不断的追求才得以发展,通过深入挖掘这些内涵知识,可以提高学生对于科学的执著精神与努力奋斗的精神。

2.2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提供师资力量的保证

教师作为学生的指导者,也是培养学生的人文教育素质的实施者,对学生的影响可以说是极其重要的,想要提高与培养理工科类院校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师资团队的修养以及素质也是相当关键的。教师只有在具备了一定的文化修养时才能深刻地认识到身为教师的职责与意义,才能真切实际地领会到自己身上的重大责任,才会真正地自主地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自己的学生,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具有实际意义的人文作用。一个教师的综合素质具体体现在他的学识与教育水平上,具有宽广的知识层面与学术水平的教师,在授课时不仅可以让学生获得对于自然与社会、思想与思维上的知识,还可以让学生获得在人文素养上的启迪与享受,教师也只有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修养,不断完善自己的学识,才能一直站在发展的前沿,指导学生的健康成长、启发学生思维、开阔视野、不断进取。

2.3加强学校的人文建设,发挥校园内的人文氛围达到对学生熏陶的作用

校园内的人文环境主要是透过人际关系、活动环境、自然环境条件所体现的,在校园的建设上,不仅要凸显具有人文精神的文化环境,还应该在建筑的设计、自然景观、艺术景观的布局上融入人文文化,显示人文情怀,让学生置身人文环境,随时感受到人文环境的熏陶。校园的文化内涵也是人文素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且具有其他课程教育所不能替代的多种功能,具有独特的教育意义,因为工科类院校的人文色彩相对淡薄,所以在这类院校中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更应该得到重视。浓郁的人文环境氛围,既可以使理工科类院校的大学生在思想上得到启发,还可以陶冶情操,达到精神上的升华,开展校园文化,就是提高大学生的自我修养与教育。

2.4优化环境,发挥社会环境与家庭环境对理工科类院校学生的积极作用

在人文素质的教育上,学生会受到社会环境与家庭环境的影响,需要各界的大力支持,这也是一个具有社会性质的综合问题,是一项整体工程,不是只依靠院校就可以解决的。在现在信息化与数字化的不断渲染下,现如今的大学生更加直接全面地了解与接触社会,而由于社会环境的复杂,权力与金钱往往受到重视,在家庭教育上也有着局限性,这种社会风气就对当代的大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在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上,不仅要优化内部的人文环境,还应当透过政府的影响,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以及提出相应的措施,借助传播媒体的大力推广来优化外部环境,充分发挥社会与家庭在理工科类院校里对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的积极作用。

3总结

人文环境的重要性范文3

[关键词]终身学习;人文环境;人才培养;社会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 F23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09)06-0086-03

本文为河北省科技厅计划指导项目《创建河北省会计人员终身学习的人文环境研究》(074572107)研究成果。

一、终身学习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及其现实意义

“终身学习”是培养人才的必要途径,要建立适合于会计人员终身学习的风气,必须建立适合的人文环境,以便于会计人员自觉主动地学习。从总体上提高会计人员的执业素养。

(一)国际上终身学习理念的发展现状

自19世纪60年代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一些发达的西方国家,开始将终身学习的理念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尔后在国际上广为推崇。不少国家通过立法,从法律上确立终身教育理论为本国当今和今后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如日本于1990年颁布并实施《终身学习振兴整备法》,美国于1976年制定并颁布了《终身学习法》,法国在1971年制定《终身职业教育法》,韩国甚至在八十年代初就把终身学习写进了宪法。此外联邦德国、瑞典、加拿大等许多国家也针对终身学习颁布了相应的法律将终身学习纳入法律规范,使之称为强化国民素质、提高综合竞争力的有效措施。可见终身学习已经成为国家富强、社会文明的基本策略。

(二)会计人员终身学习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作为“世界通用商业语言”的会计变革日新月异,自1993年至今,我国的会计法、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以及相关的条例相继颁发和多次修改,并针对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问题于2006年11月20日颁布《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同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新的经济交易事项不断涌现,新技术尤其是计算机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会计人员面临非常大的学习需求和压力。“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会计人员如果不能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跟上市场经济的发展,被淘汰将是必然的结果。

二、会计人员终身学习的人文环境及其创建

任何人才的培养都离不开适合的人文环境,而且人文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会计人员终身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我省地处沿海,是北京这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边缘,目前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环境中,建立会计人员终身学习的人文环境已经势在必行,是我省大力发展经济、培养会计专业人才的现实需要,也是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必然要求。

“人文环境”就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社会文化氛围,当代人类社会的发展,不仅是经济的发展,而且是人文的发展,人文的发展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随着人文与经济的融合日益加快,人文已深深地融入经济中,几乎所有的经济活动和产品都包含着人文,而且经济借助人文的力量扩张,成为当代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和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笔者认为,人文环境主要应该包括以下内容:以人为本、良好的秩序、终身学习的科学理念、社会和谐、爱岗敬业精神、社会公平与平等等方面。按照政治经济理论,人文环境建设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要创建会计人员终身学习的人文环境建设,必须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一) 以人为本,创建以会计人员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的核心要义,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在创建终身学习人文环境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为促使会计人员终身学习,财政部作为会计主管部门颁发了《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目前,很多地方的培训实行每年集中培训的方式,试想在会计人员繁忙的工作时间中,需要他们抽出3~9个工作日的时间参加相关部门的集中培训学习,显然不够人性化,也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因此时间的安排和管理方式体现了人文环境的优良程度。而且在组织方式上,是按照行业、按照行政规划区统一进行集中培训,还是根据会计主体的不同特点,具体按会计主体个体或群体进行集中学习是需要进行调查研究的。在对企事业行政单位会计人员的调查中,被调查者80%以上认为只是考虑到会计证年检的原因或由于组织者进行严格的考勤,才被迫参加培训的。因此,目前集中培训的形式和时间安排并不是普遍的自愿。也就是说在此有不符合以人为本的因素,笔者认为,会计主管部门应从管理上改善现有的管理方式和集中培训的时间安排。而且培训中也蕴含着相关的经济利益,会计主管部门应把对会计人员的集中培训管理纳入常规管理,制定明确的组织管理规定,同时,研究培训的组织形式,集中的规模和主体。集中培训并非将所有的会计人员组织在一起,也可以探求在培训内容上的集中,会计主管部门应按照不同行业的不同要求,设计适合不同行业特点的培训内容,通过网络形式予以,由各个单位的会计部门或人员自主学习。而且由于实行网络化培训,其学习的地点将不再受限制,不同的层次安排不同的会计培训内容,甚至可以探求按照不同的岗位进行不同内容的培训。为检查学习效果,可以实行网络标准化考试,考试地点也可以集中在会计主管部门,考试时间安排为每月甚至每周一次。会计人员自主决定参加考试的时间,这样,在会计人员参加学习的时间上,就有了充分的自由选择性,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地确定学习时间,即解决了现有集中培训方式上的弊端,同时也体现出人性化的管理理念。

(二)实行目标管理,创建良好的学习秩序

作为会计主管部门的财政部门应该着眼于目标管理,按照会计人员的行业特点,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式,以达到目标为最终目的。而不应限于进行集中培训组织的过程管理,目标应该是过程的导向。这也是行政管理机构应该考虑的问题。由于集中培训的组织涉及一定的经济利益。

目前,会计人员管理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会计人员的组织管理和集中培训方面尚需规范,不尽如人意。组织单位除财政部门的会计主管部门外,有很多非会计主管部门组织,不但组织形式比较松散,而且造成人财物力的极大浪费,而且还容易产生腐败,增加企业的负担。以河北省为例,拥有会计人员60余万人,按照100元/人/次,省企事业单位每年仅培训支出将达到6000余万元。作为学习主体的会计人员学习欠缺主动性。不当的管理形式,学习组织的不规范,使得很多会计人员形成一种消极的认识,只要交钱就可以年检,其学习的目的被动化。这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会计人员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方向。

各省、市会计主管部门应认真整合会计的师资,制定专业教师从事会计人员终身学习教育资格认定标准,实行备案制度,将专业教师进行网络系统管理,实行竞争上岗,而不是目前的指派形式,这样可以使得教职人员更有针对性的、更有效的进行备课。学习内容应在征求意见和考虑国家形式要求的前提下合理确定,既要考虑主管部门的具体要求,又要结合会计人员的需要,除会计改革内容之外,还应增加相应的主题,比如,金融、贸易,案例等。综合确定后具体要求会计人员应该达到的目标和考核要求。对上岗教师讲解的内容和课件,聘用有关专家、学者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方可以确定。同时,还可以将一些必要的学习资料制作成网页,置于会计专业学习网站上,强调要求掌握的内容,为会计人员学习确定目标。

建立合理的考核机制和体系,建立合理的考核目标。应严格考试制度,不能作出答案后,会计人员直接抄写一遍就算考核,而是给会计人员相应较多的机会。完全可以像驾驶员考试一样,在一个相对固定的周期内(至少一年),会计主管部门定期更新题库,会计人员学习后,可以自主提出考试时间,通过网络提交答案。定点考试,就是主管机构设定考试的场所,每周、旬或月定期组织考试,会计人员可以自主确定考试的时间,并限定考试时间,但同时也应重视试题的难易程度,避免难度过大,要考虑到会计人员的学习能力和效果,考核基本知识点。考试按照会计证的编号管理,实行验证考试。这样,会计人员就会围绕着主管部门建立的目标,有效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自觉地学习,从而逐步适应终身学习的主观意识。

(三)要爱岗敬业,主动学习

爱岗敬业也是会计人员终身学习的一个重要的动力源泉,一般而言,每一个人都需要被别人认同而努力向上,在工作中如果是一个合格的员工,会对自己的职业产生感情,会努力做好工作,这就是爱岗敬业精神。主管机构和会计主体的负责人应该有效地进行爱岗敬业教育,并且建立相应的考核指标,使会计人员意识到自己职业的重要性,不但要爱岗敬业,而且还应理解和认识会计工作的特点,享受工作的乐趣,这样会在主观上使得会计人员产生自主压力,如果不学习就可能落后于同事,会被淘汰,就会失去这样的工作乐趣甚至生活来源,在此基础上,会计人员必然会选择终身学习的方法,主动学习。

(四)努力营造和谐、平等的竞争环境

社会和谐是终身学习的必要前提,试想在一个动荡的社会环境下,任何人都不可能全力以赴地实施学习计划。平等的社会环境,也是促使会计人员终身学习的动力因素,在晋升职称、提拔选用干部条件上,如果能够平等公正、任人为贤,就会有良好的和谐、平等的人文环境,产生良性竞争。会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必定注重个人专业素养的提高和积累,而这种提高和积累是离不开学习的,只有不断地用新的知识体系武装自己,才有可能在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这是会计人员坚持终身学习的主要动力之一,只有在和谐和平等的环境下才能使会计人员终身学习。

(五)创建学习型河北,使学习成为日常行为

知识经济引起社会经济的巨大变化,对会计系统的许多方面产生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传统的会计理论发生相应的变化,会计的基本假设有了变化,会计核算的重心发生转移,会计计量模式和属性得以改进,新的经济现象不断出现等等,都需要会计人员有高度适应力,同时也需要他们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淘汰速度加快,学习不再是人生某一阶段受一次性教育就能解决的问题。很多专业会计人员自学校走入社会后若不持续学习,则其所学知识很快过时落后。所以,政府和教育机构提出,建立学习型社会的观念,终身学习成为社会和民众的共同目标。作为专业人员组成部分的会计人员只有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工作的需要。知识的提升量与资讯化密切相关,知识的增加量与时间呈反比,亦即知识增加的时间缩短,但量却呈几何级数增加。因此,为了更好地适应未来的会计工作,会计人员必须坚持终身学习,并使之成为自己的一种自然需求,而逐渐养成一种日常习惯。

三、创建良好的人文环境,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只有建立适合于人才发展的人文环境,就会使得人才不断涌现。目前,我省的社会发展也面临着人才短缺、留不住人才的现象,与社会经济发展存在较大的矛盾,因此,我省应该下大力气研究适合于人才发展的人文环境因素,解决不良的社会现象,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人文环境,倡导学习型的社会风气,在民众之中大力提倡学习风气,培养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创建良好的学习秩序、和谐社会、社会公平与平等的社会氛围、个人终身学习的科学理念、爱岗敬业精神等人文环境,必定极大地提高会计人员终身学习风气,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极大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徐媛.从教育技术学看教育技术人文环境建设[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4):47.

[2]闵云鹤,张虹玉.会计人文环境建设的基本思路[J].管理科学文摘,2008,(10):23.

[3]于红.构建和谐人文环境的思考[N].青岛日报,2007-01-13(5).[4]杨全照.国际会计模式差异的人文环境因素 [J].财会月刊(综合版), 2006,(2):18.

[5]高绍福.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亟待加强[J].发展研究,2004,(10):29.

[6]孙颖娟,刘明瑞.浅析会计人才的培养和造就[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 ,(6):42.

[7]熊丽斌.论会计人员的终身学习[J].中国科技信息,2005,(17):49.

[8]赖均青.会计人员后续教育创新的思考[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7,(6):3.

Research on Humanistic Environment for Lifelong Learning of Accounting Personnel

Yang Wenhui

(Shijiazhuang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Shijiazhuang 050031, China)

人文环境的重要性范文4

本课题研究的宏观目标就是要制定出一个比较全面和科学的人文培养体系,通过树立培养目标,搭建培养平台,通过建立评价体系,为学员以后的发展方向提供依据。

一、现有人文环境

1.学校人文资源现状

目前,生长干部学员营人文资源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人文课程严重不足。大学四年除了一学期的大学语文课和部分选修课,没有更多正式的人文课程。二是基层单位基础设施短缺。生长干部学员营没有全面普及建设阅览室或定期定量配发书籍,导致阅读书籍的不便,不利于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对人文环境的构建也是不利的。三是现有资源利用不足。根据调查了解,对人文类书籍的借阅很少。以本科学员为例,所借阅的书籍大部分是学科辅导资料、个人兴趣爱好的内容,人文类书籍寥寥无几。校园网上相关内容的点击率也不是很高。

2.对于生长干部学员营现有人文环境的看法

教员认为,必要的人文知识是最基础的内容,也是最基本的要求。而现阶段学员学习人文知识主要是为了通过必要的课程考试,主动进行课外拓展的很少,开设人文课程没有达到激发学员兴趣潜能,主动培育提升人文素养的初衷。

营队干部对本单位人文环境现状非常清楚,但总体上,人文环境构建营造的工作是非常滞后的。一方面,营队干部接触的人文知识有限,工作后如果疏于学习提高,在这项工作上就基本无经验可谈、无路子可循。另一方面,营队干部在这方面力量较为薄弱,往往会力不从心。

生长干部学员作为营造人文环境最直接的参与者、受益者,这方面的矛盾更加突出。一是学习人文知识的时间难以保证。二是对人文资源的遴选利用盲目、不实际。三是对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足。

3.存在的主要不足

一是对人文环境的传统定位尚未破除。学校设置的人文课程分量太轻,四年本科学期期间不能延续,导致大部分人产生惯性思维,认为这类课程不重要,大概学一下,通过考试就可以了;学员旅、营在培养学员的过程中很难下大力气营造人文环境;学员在四年军校期间任务日趋饱满,对人文素质的培养更为轻视。

二是旅、营着力构建营造的力度不够。一方面,对学员的教育引导不够。对于学校人文资源的指导规划需要加强,发挥学校特色文化优势的力度不够。另一方面,基层开展文化活动的形式过于单一。在组织演讲比赛、辩论赛、学员一堂课等活动时,注重更多的是突出时事政治或比赛本身的操作技法,总体上看,文化气息不浓厚。

三是学员自学自修普遍缺乏科学规划。人文知识的学习是长期的,人文素养的积累也是缓慢的,需要一个符合个人实际设计规划并付诸实施,才有可能收到实效。在现有框架下,学员培养人文素养,在实施的过程由于缺乏规划,就会出现“吃快餐”的不良现象,想到什么“吃”什么,往往营养价值不高,效果难以得到保证。

二、人文环境在军内的成功先例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西点军校采用双轨制,加强对学员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美国三军军官校都对课程体系进行了大量改革,大量增设人文素质教育类课程。2009年,《福布斯》杂志公布美国大学年度排行榜,根据教育品质、学生经验和学生成就三方面的评定,首度将美国西点军校列在榜首,而哈佛大学则仅仅排名第五。西点的毕业生之所以能够在美国社会的各个领域产生如此广泛而重大的影响,和它教育体制中对人文素养的重视程度是密不可分的。

而我军院校特别是几所综合大学,都是从原来的理工科院校发展起来的,人文学科基础较弱,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相对不够。因此,我们要发挥后发优势,努力适应国内外高等教育改革的大趋势,充分发挥自己的传统优势,在加强人文素质培养方面应走在全国高校的前列。

三、学员营人文环境的具体内涵

1.具备基本的人文素养

一要着眼人文知识的学习和文化素养的提高。首先,优化学习方法,掌握基础知识。将学习更加合理化,克服死记硬背。其次,进一步提高对学员人文知识的要求。更多地深入思考体会、对比总结。最后,文化素养的提高是最高目标。通过基础知识学习,更多的是为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积累知识、提供素材。

二要满足学员学习人文知识方面的基本诉求。一方面,帮助学员解决现实困难。营队要确保学员有充足的时间空间和充分的资源可以利用,保护好学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利用。根据学员营现有实际,对图书角、阅览室、文化墙等基础设施加大投入。

三要抓住点滴时机营造良好文化氛围。使学员置身于浓厚的人文文化中。与此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形成全员参与的健康的人文氛围,使学员在耳濡目染中得到熏陶,思想上得到启迪,情感上得到陶冶,精神上得到升华,素质上得到提高。

2.养成良好的人文思维

一是以点带面,促进全面发展进步。人文素质教育应当教育学员如何去做人,如何关注人生、关注社会、关注世界;培养学员基本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语言能力、交际能力 、沟通能力、审美能力、学习能力、讨论能力、发散思维能力与形象思维能力等。

二是启发提升个人文化素养的自觉。引导学员通过想象和联想,调动以往的生活经验和经历,设身处地地进行换位思考,即对学习的主人公进行“角色置换”和“情感迁移”,这样不仅能拉近不同生命个体之间的心理距离,体验情感的丰富、生命的博大和崇高,体味人的尊严和神圣,还能受更高的精神境界的吸引和净化,从而实现学习者自身品格的提升。

3.培育崇高的人文品格

增强学员的人文素养,使学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必须创设各种方式营造符合学员思想和生活实际的认知共鸣或心理认同的情境,使学员产生真正契合实际的“心灵”感悟和深刻的体验,并最终获得精神的开启,生命的升华。

四、建设学员营人文环境的具体方法

1.学员营与教员双向结合,丰富人文活动

学员队定期组织人文活动,教员参加并指导这些活动。如定期出黑板报、简报,有计划地开展专题读书、知识竞赛、音乐鉴赏、影视配音、书画欣赏、板报展览以及辩论赛等活动。将先进的军事文化理念融入到军人精神生活之中,形成具有军事创新的、与时俱进的先进军人精神文化生活,使之成为军校教育不断发展进步的重要源泉。

2.发挥学员的主体地位

一是在教学方法上充分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多采用研讨式、问答式、辩论式等双向交流式教学方法,寓理于情、情理结合,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和创造性。二是积极为学员搭建平台。为学员提供发挥聪明才智、提升个人素质的机会,让学员在文化实践中修心养性,培养加深对军队的感情,全面提升素质。

3.参加社会实践,提升人文素质

人文环境的重要性范文5

一、文化认同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动力之源

企业是国家肌体的细胞。实现“中国梦”,对于企业来说,也就是在“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的前提下,追求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市场价值。企业的稳步持续发展是实现“中国梦”的国家经济基础,文化建设和文化认同是现代企业发展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是企业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动力之源。古人云,“上下同欲,无往而不胜”。“欲”,就是价值观、终极目标和愿景。上下同欲,也就是从上到下价值观、终极目标和愿景的文化一致认同。

“文化认同识人,能力匹配用人,系统培养育人,愿景融合留人”是贵阳卷烟厂始终不渝的人力资源理念。近年来,企业不断引进不同层次人才,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后续力量。文化认同首先从新员工进厂抓起。因为如果新员工的思想理念和行为与企业文化不相符,不但不能产生1+1>2的效应,反而会带来内耗。新员工进入新环境开始新的工作,心理压力或如林黛玉初进贾府,“不敢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恐被人耻笑了去”。林黛玉因为与贾府文化格格不入而落落寡合,最终抑郁而亡。当今的年轻人自然比林黛玉开朗自信,但如果不能适应企业文化,也可能会跳槽离去,从而造成企业人才流失,增加企业招聘成本。实施有效的企业文化培训,使新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从而鼓舞员工牢记员工的职责和使命,以负责任、重执行、求卓越的态度优质完成本职工作,实现个人和企业的共同发展,这即是企业文化认同的第一站。一位大学生进厂时认为当工人没有发展空间,大有“小马乍行嫌路窄,大鹏展翅恨天低”的感觉。但他经过入职培训走进现代化车间,便有了企业文化认同感,顿悟今日之贵烟乃是一个“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舞台,即会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与企业成为生命的共同体。文化认同,以感恩之心对待自己赖以生存的企业,能够不断激发出员工对工作的热情与创造力。在新形势下,引导企业全员一致的文化认同,毫无疑义是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务。员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建筑师”,是基础,是关键。只有所有员工都能真正认识到企业文化对于本企业的重要性,才能打下企业文化建设的坚实基础。上下同欲,企业全员一致的文化认同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每一个人都从我做起,才能实现“中国梦”。

二、文化认同是企业核心价值观的有力引导

既然员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扮演的是“建筑师”的角色,要修建一座精品大楼,就必须让建筑师认识到自己在建筑过程中的责任和重要性。企业文化建设是人的思想领域的建设,是企业生存发展、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需要,是企业经营好坏的重要标志。企业文化建设旨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激发职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企业正能量。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要求生存、谋发展、抓机遇、迎挑战,就必须构建社会认可、员工认同的先进企业文化,并在发展的进程中不断丰富文化内容,不断提高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才能不断提高员工自身的整体素质,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才能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和社会发展中获得健康持久的生命力。

贵州中烟总结了多年来改革与发展的实践经验,科学而艺术地提炼了企业的理念、核心价值、使命、愿景等,建构了完整的企业文化体系。贵州中烟的价值理念是企业文化的内核,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决定着企业的发展目标、经营方向并规范着员工的思想行为。作为一个具有近七十年历史沉淀和优良传统文化的老厂,为实现“中国梦”,贵阳卷烟厂明确提出把牢固树立行业核心价值理念作为构建先进企业文化的核心目标,提出了“做最受尊重的烟草企业”的愿景,把“提升生活品位,成就社会和谐”作为自己的责任,以“报效国家、回馈社会、成就员工”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通过全厂上下的努力,在构建先进的企业文化建设中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基础。正确处理行业与社会、行业与政府、行业和员工的利益关系,提高“做精产品”的能力,按时、保质生产出符合标准、为消费者认同的卷烟产品,创建行业优秀卷烟工厂,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一份丰厚的物质基础,是贵阳卷烟厂企业文化的核心内涵。同时,把提高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知度――即文化认同,放到了企业文化建设的最前沿。

三、人文环境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

与自然环境相对,人文环境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不断演变的环境,可以定义为:一定社会系统内外文化变量的函数。企业人文环境是指内部的隐形环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企业灵魂。能够称得上企业灵魂的则是一种和谐、融洽、健康、富有生机的人文环境。只有在这种环境之中,企业的领导与被领导、职工与职工之间的人际关系才可能实现真正的和谐、融洽;也只有这样的人文环境才能激发职工的敬业爱厂精神,增强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归宿感和企业凝聚力。

人文环境的重要性范文6

水电工程项目部是项目法施工管理及工程招投标体制产生的。具有以下基本特点:①运行周期较短。项目部从成立组建到陆续疏散,一般为1~3年;②远离总部和中心城市;③人员来源分散。工作和生活在项目部的这个群体,具有与后方职工不同的生存状态。(1)工作压力较大。这种压力主要来自3个方面:①工期和施工进度的压力。从投资利益的角度出发,电站开发商对缩短工期有着急迫的要求,这一愿望通过招投标过程后,以合同强制义务的形式落实到施工单位头上。在“提前完工”、“提前达到节点”、“提前投产”的口号声中,项目部职工承受着极大的工作压力。笔者前些年所在的一个项目部,一年里业主单位发动了4次为了“确保”的“大战”(其中两次“大战100天”),笔者工作岗位是非生产部门,都有透不过气来的感觉,生产部门和一线职工的感受就可想而知了。②经营压力。项目部作为成本中心,直接承受着中标单价偏低的经营风险。经营目标的实现,上关工程局的发展,下系职工收入水平的提高。而除单价因素外,经营目标的实现还受到气候、地质以及安全生产等复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特别是项目经理层,如履薄冰,压力是普遍存在的。③上岗压力。由于项目部这种组织形式的临时性特征,决定了项目部职工必须面对周期性的上岗问题。如何才能在现在的项目完工后顺利地在下一个项目部得到自己合适的岗位,努力工作和学习并处理好人际关系是必要条件。相对而言,对多数人来说后者难度更大一些。(2)亲情缺失。亲情就是亲人之间的感情,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情,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以及夫妻之间的感情。项目部职工长期工作在外,远离家庭生活,亲情缺失严重,并导致高离婚率的出现。失缺亲情,进而会失缺对社会的依赖和责任,造成传统价值观的崩溃。项目部职工群体中与亲情相关的另一个问题是,适龄青年的婚配问题。(3)生活条件相对艰苦、文娱生活单调。水电工程大多地处偏僻山区河谷,加上项目部的临时性特征,造成了项目部职工生活条件相对艰苦、文娱生活单调。(4)工资收入偏低。由于复杂的原因,无论是从劳动强度和投入付出,还是与当地平均工资比较,水电工程施工项目部职工群体的工资收入普遍偏低,是不争的事实。水电工程施工项目部职工群体生存状态堪忧,并存在着影响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隐患。客观上说,项目部职工群体生存状态中存在的问题,相当部分是行业(或职业)性质决定的。

2人文环境建设的概念理解

笔者认为,人文环境建设理论有利于针对性地改善项目部职工群体生存状态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重视和研究人文环境建设在企业经营管理和企业持续发展中的作用。人文环境概念的研究在欧美发达国家已相当系统和成熟,它在社会管理和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文环境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企业的历史时期,更具有现实意义,并可使企业管理水平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台阶。根据前述定义,在企来中,人文环境体现在决策思想、管理理念、团队精神、道德建设、硬件建设等方面“以人为本”、“平等公正”、“合作互助”的具体实现程度。人文环境建设的理论依据是人文思想,人文思想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核心是重视人的需要。而重视人的全面需求,正是我们管理理念中的薄弱环节。人的需求有哪些特点呢?按照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1943年出版的《人的动机理论》)的需要层次理论,生理、安全等较低层次的需要满足以后,就转向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等中、高层次的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主要有3个观点:①人类有5种基本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②需要是有层次的。马斯洛认为,上述5种需要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个阶梯,当低层次的需要获得相对的满足后,下一个需要就占据了主导地位,成为驱动行为的主要动力。③行为是由优势需要决定的。马斯洛的观点属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其哲学基础是存在主义。九局思林项目部近几年来连续实现和超额完成工程局下达的经营指标,队伍表现出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用实际行动赢得了业主、协作单位和同行的赞誉。反思其项目管理工作,除严格执行工程局各项规章制度和创新经营思路外,满足职工需求的观念和工作思路是其重要特征之一。

3在项目部工作中如何体现重视人的需求

在项目部层面考虑人文环境建设问题,重点是以人为本、满足职工的需求。

3.1重视职工生活、工作环境质量

工地营地是职工生活工作的场所,也是职工从繁忙、嘈杂的施工作业面回来休息、调整的空间。因地制宜,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舒适美化的营地是保障职工生活、工作环境质量的基础,让职工吃好、住好、休息好是工地职工的基本要求。在九局思林项目部,营地选址平整、宽阔,将办公、住宿、食堂、运动球场、库房、材料堆放及设备维修场地等集中于一个大四方形院内(100m×100m),布局合理,管理方便。每一间办公室和职工宿舍都安装有独立空调。生活设施方面,淋浴(24小时热水)、卫生间(冲水式)、洗衣房(配备洗衣机)功能齐备。“职工连吃都吃不好,怎么会干得好工作!”是项目部领导对职工食堂的要求。以此为出发点,项目部从经费、人员上给予职工食堂足够的投入。思林项目部职工食堂除办好一日三餐外,还开放自助夜宵,也就是说,晚上食堂厨房是开放的,如果你需要,炒饭、煮面均可自便。这在其他项目部是少有的。项目部还在综合办公室设置了常用药药箱,备有几十种非处方常用药,免费提供职工急时之需。职工按规定都有带薪假期,职工休假返家,无论早晚项目部都会安排车辆到车站接送,家属探亲也是如此,家属来工地短期探亲的,食堂伙食免费。每个职工生日,都会收到200元的红包等等。在工地的大环境下,努力营造一个具有生活气息的空间和氛围,有利于职工调整心身,释放工作压力,保持良好的心理和精神状态。

3.2重视职工经济收入

充分尊重职工对经济利益的追求,是重视职工经济收入的基础。经济收入常常被理解为职工的唯一需求,可见其在人的需求中的重要性。在市场经济中,劳动的直接价值就是获取经济收入。项目部职工的经济收入,受工程局工资管理体制控制和项目经营状况的影响。重视职工经济收入,一是严格按照工资管理制度兑现工资;二是建立简单、透明、公平、公正的绩效考核机制,提供职工通过努力工作获取更多收入的途径;三是引导职工积极参与项目经营活动,广开财源,实现经营效益最大化;四是正确处理企业利益与职工利益的关系,在合规和不侵犯企业利益的前提下,把增加职工收入作为经营规划的重点。九局思林项目部的做法是:①指导思想明确,“要让职工尽量多挣点钱!”②经营思路清晰,“能赚钱的事多干,不赚钱的事少干”;③分配强调公平,“坚持不搞平均主义”,每次奖金发放,项目领导班子都要开会,对项目部所有职工进行逐个的考核考评,严格按照贡献大小和工作表现分配。这一做法的结果是,职工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保持良好状态,项目部整体工作进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

3.3关心和支持职工成长、事业追求

关心和支持职工成长、事业追求要当作是企业的责任来做。关键是要关心每一个职工。对业务骨干和工作积极分子的关注是比较容易做到的,而实际上真正需要关心的是更大群体的普通职工。关心每一个职工,就是不能简单地抛弃和淘汰所谓“最后一名”。鼓励支持项目部职工参加文凭、职称、职业资格考评,并尽可能地提供便利,已成为大多数项目部领导层的共同做法。与此同时,为职工提供轮岗锻炼,正确引导职工的职业规划也应受到足够的重视。“劳动创造财富”,“知识改变命运”,是健康人生的两大支柱。

3.4亲情化管理原则

亲情化管理原则是以理解、尊重、宽容、互相为基础的,强调真诚的沟通与交流,并以激励为主的管理方式。倡导管理亲情化,对于项目部人群和所处环境来说,更具有实际意义。思林项目部有一句话:“大家要像兄弟姐妹一样相处”,倍感亲切和温暖。管理亲情化有利于淡化冲突、化解矛盾,拉近领导和职工之间、同事之间的距离,多一些理解和宽容、交流和互助,共同维护基本原则和集体的利益与荣誉。

3.5尊重个性情感

尊重是一种修养,一种品格。尊重是人格的平等。“任何人不可能尽善尽美,完美无缺,我们没有理由以高山仰止的目光去审视别人,也没有资格用不屑一顾的神情去嘲笑他人。”项目部职工群体,大家既是长期生活工作在外,也是也许三年一期的“临时搭档”,强调尊重个性情感尤为重要。同时也要强调个人尊严与集体荣誉的协调。

4人文环境建设思考

加强“以人为本”的人文环境建设,是在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企业”的背景之下凸现出来的。我们企业及项目部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近年来,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项目部的生活工作环境、职工经济收入有了较大的改善,人性化管理深入人心。关注人的需求,关注项目部职工群体的生存状态,加强人文环境建设,是“以人为本”管理的组成部分,是企业发展和提升管理水平的要求。“以人为本”的管理,要求在管理过程中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围绕着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展开的,以实现人与企业的共同发展。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