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光伏产业优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光伏产业优势范文1
为了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切实保障关闭破产企业职工的基本生活,保持社会稳定,同时防止少数职工索取过高的安置费,根据劳动部《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劳部发〔1994〕481号)和市人民政府《印发〈广州市改组转制企业职工安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穗府〔1994〕103号)以及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广州市企业关闭破产转制有关问题的通知》(穗府办〔2000〕20号)的有关规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就我市关闭破产企业职工安置费用政府资助标准等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政府资助职工安置费用的范围,是在本市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期间,经市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列入需政府资助职工安置费用的关闭破产企业。
二、政府资助职工安置费用的限定标准。
(一)解除职工劳动合同经济补偿标准。
1.企业对职工经济补偿基数的最低标准,参照1998-1999年度广州市社会保险最低缴费标准(市社会平均工资的60%),取其偏高限,定为800元/月。企业按照劳动部劳部发〔1994〕481号文件规定计算的职工经济补偿基数不足该标准的,按800元/月的标准补偿,并按此标准计算政府资助费用。
2.政府资助企业职工经济补偿基数的最高标准,参照1998年和1999年广州市社会平均工资,取两年社会平均工资均数的中低限,定为1200元/月。
企业按照劳动部劳部发〔1994〕481号文件规定计算的职工经济补偿基数在800-1200元/月范围之内的,按企业实际补偿基数核算政府资助费用。
(二)离岗退养人员的移交费用按下列标准计算:活动费3000元/人,退休前及退休后5年的医疗费每月200元/人,退休前养老保险费243元/月,退休前生活费578元/月。
(三)退休人员的移交费用按15000元/人标准计算。
企业按照上述标准计算职工安置费用。企业及投资主体自筹资金来源确有困难的,根据《关于广州市企业关闭破产转制等有关问题的通知》(穗府办〔2000〕20号)的规定,按照“三家抬”的原则,由政府资助三分之二,其余三分之一及超标准部分费用由企业或投资主体自行解决。
光伏产业优势范文2
一、太阳能产业发展优势
山东省是我国太阳能大省,据山东省太阳能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08年全省共有各类规模以上太阳能企业(含光热和光伏)387家,实现销售收入315亿元,走在了全国同行业的前列;2010年,再次将2008年、2009年的数据刷新。
1.光热产业稳居行业龙头。
山东拥有力诺、皇明、桑乐等行业领军企业和海尔、天丰、黄金等一大批太阳能二线品牌,形成了济南和德州两个太阳能核心产业基地,拥有国内最完整的太阳能光热产业链,是国内太阳能生产和应用最成熟的省份。从产业链角度看,在石英砂环节,力诺集团拥有一座可开采100年的石英砂矿山,临沂市又是我国著名的“石英砂之乡”,原料供给充足;在毛坯管生产环节,力诺集团毛坯管产量占到国内市场份额的51%,诸城天旭和兖州曜晖毛坯管产量也位居行业前列;在镀膜管生产环节,力诺集团镀膜管产量占到国内中高端市场的70%,皇明、桑乐、天旭等企业也都形成了较大的产能;在热水器生产环节,力诺、皇明和桑乐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占到国内市场份额的16%左右。
综合而言,山东省在太阳能光热领域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一是太阳能热水器名牌产品最多,在行业目前仅有的7个中国名牌中,山东省就占据了其中的3席,占到42.9%;二是光热产业链最完整,拥有目前行业唯一的从石英砂、毛坯管、镀膜管到集热器、热水器和热水工程的完整产业链;三是太阳能热水器产能最大,2008年太阳能热水器产能突破1000万平方米,占到国内总产量的30%左右;四是推广太阳能热利用产品最多,截至2008年,全省累计推广1000多万平方米,相当于欧盟15年、北美30多年的推广量;五是太阳能下乡中标企业最多,在全国中标的92家企业中,山东就达到了20家,占到中标企业总数的21.7%;六是太阳能技术水平最高,拥有行业首条全自动真空镀膜生产线和太阳能热水器生产线,中高温研发已经取得阶段性进展。
2.光伏产业发挥后发优势。
山东省在太阳能光伏领域起步较晚,目前尚不具备与江苏、河北、江西等光伏大省相抗衡的实力。但是随着2008年力诺集团太阳能电池片项目的投产,山东太阳能光伏产业后发优势逐步显现。特别是近两年,山东省太阳能光伏产业大动作不断,2008年7月17日,力诺300MW光伏电池片项目一期50MW正式投产,产品平均转化效率达到17%,位居行业领先水平;仅仅过了不到一个月,8月14日,中国光伏集团东营光伏太阳能有限公司在欧交所创业板Alternext市场成功上市,募集资金512万欧元,成为了我国第11家在海外上市的光伏企业;10月23日,由(香港)宇骏集团有限公司独资建设的太阳能硅片项目正式落户潍坊高新区,该项目计划在第一年内硅片切割规模达到60兆瓦,5年内达到1000兆瓦生产规模;今年4月18日,晟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投资达90亿元的光伏项目在济南市商河县正式开工建设,预计建成后将形成2000MW太阳能多晶硅、1000MW电池片及光伏组件产能;随后的5月16日,山东昂立天晟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总投资12.8亿元的光伏项目在枣庄高新区正式开建,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形成100MW光伏电池片和100MW光伏组件的产能,年产值将突破30亿元人民币。预想这些项目均能够按期完工的话,山东省也必将在我国光伏产业中占据一席之地。
二、太阳能产业发展政策
山东省太阳能产业发展独树一帜,在很大程度上与山东省对于太阳能发展的重视程度密不可分。早在2007年10月,山东省经贸委和财政厅就联合出台了《山东省太阳能集热系统财政补贴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对教育系统集中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给予30~50%财政补贴的优惠政策,最高补贴额为150万元人民币,这极大地促进了山东省太阳能光热产业的发展。在山东省集热系统补贴政策的带动下,山东省内多个城市出台了类似的补贴政策,如东营市政府大力实施“百村万户太阳能工程”,按照农户安装每台太阳能热水器1000元的标准给予财政补助,对集热面积达100平方米以上的太阳能集中供热工程,每平方米则给予500元的补助。德州市政府启动了太阳能集热系统财政补贴项目,对于新建太阳能集热系统,给予基础教育学校50%、其他学校和宾馆30%的补贴资金。在强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方面,2008年至今,山东省包括济南、青岛、威海等在内的多个城市都出台了12层以下建筑必须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的“强装令”,为太阳能热水器在山东省内的普及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009年3月下旬,山东省经贸委和节能办联合《山东省关于加快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打造济南和德州两大太阳能产业基地,拉长光热和光伏两大产业链,实现光热、光伏产业的协调发展,此外,该指导意见还制定了山东省太阳能产业发展目标,即到2011年,全省太阳能热利用产业销售收入达到550 亿元、太阳能热水器产量达到2600万平方米;全省太阳能光伏产业销售收入达到350亿元、光伏电池组件产量500兆瓦。
除了政策法规,山东省还从多个渠道对太阳能企业发展给予扶持帮助。2007年,力诺集团正式开工建设300MW光伏电池片项目,随后该项目被列入了山东省和济南市重点建设工程,得到山东省政府2000万元科研资金扶持;2007年元月,以皇明集团为太阳能产业核心的德州市正式获准举办第四届世界太阳城大会,2008年4月,山东省省长姜大明专门到德州调研太阳能产业,并明确表态将全力支持德州市举办世界太阳城大会,随后,山东省从人、财、物等各个方面都对德州市和皇明集团给予了重点支持。2009年4月份,山东省又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成立了由省节能办主任任会长的山东省太阳能协会,该协会将对全省太阳能产业的发展给予指导和帮助。
三、太阳能产业发展趋势
太阳能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市场发展远未成熟,目前的市场竞争格局并不能代表将来的发展趋势,因此,无论是目前行业的领军企业,还是刚刚进入的后起之秀,都应该认真研究太阳能行业发展趋势,科学制定本企业发展规划,认真搞好企业管理和科技创新,从而实现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下面结合自身的理解,对山东省太阳能光热和光伏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逐一分析。
1.光热发展趋势。
随着太阳能下乡和“能效标识”等工作的逐步开展,太阳能热水器行业的竞争将日趋激烈,其整个行业的竞争发展态势将和当年电视机行业的竞争态势相仿,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中小企业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最终形成十几家大型太阳能企业并存的局面,而这十几家太阳能企业,无论从生产工艺、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等方面都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竞争优势。
凡是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的企业,都是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都是对自身发展有准确定位的企业。纵观国内太阳能热利用企业,真正在技术领域形成核心竞争优势的,还是以山东的企业为多。一是力诺集团,依托德国PARADIGMA公司和清华大学雄厚的技术研发优势,在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和中高温应用领域优势明显,而这两点,正是太阳能热利用最核心的两个发展方向;二是皇明太阳能集团,依靠以章其初博士为核心的研发团队,在太阳能热水器生产设备的全自动升级上优势显著,而这,不仅提高了劳动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还使生产线大规模复制成为了可能;三是桑乐太阳能,以山东省科学院强有力的博士团队为后盾,在全自动数字化太阳能应用领域优势突出,该公司目前也是我国在新农村市场开拓领域最成功的企业。
以这几家企业目前的情势,倘若不出现大的决策失误或突发事件,都应该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起来。此外,海尔太阳能依靠海尔集团完善的销售网络渠道,将其在家电领域的竞争优势扩展到太阳能领域,或许能够取得较大的发展。其他诸如天丰、黄金等获得家电下乡资格的二线品牌,只有充分把握这次难得的发展机遇,科学决策、强化营销、加大研发,才可能后来居上,更上一层楼。
2.光伏发展趋势。
山东省在光伏领域起步较晚,发展较慢,尚未形成核心竞争优势。但正如前文所述,山东省太阳能光伏产业新建大项目不断,这又使我们对山东省光伏产业的发展充满了更多期望。但随着太阳能光伏发电成本的逐渐降低,行业内的竞争态势将日趋激烈,在经历一段时间的企业混战后,行业洗牌将在所难免。在硅片生产领域,倘若晟朗2000MW多晶硅片项目能够于2012年顺利投产,届时也至少是国内前五位的硅片生产企业,因为目前全球最大的硅片生产企业江西赛维LDK2009年的产能仍维持在1500MW。在晶硅电池片生产领域,力诺和晟朗都制定了宏伟的发展规划,但最终生存并发展起来的,是在技术进步、市场开拓、企业管理领域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倘若两家企业能够在2012年前形成1000MW产能的话,也将会有机会进入中国前十强,目前无锡尚德的产能已达1000MW,产量为497MW。在薄膜电池生产领域,省内主要有孚日光伏和威海中玻两家企业,而孚日光伏最具发展潜力,它生产的是CIGSSe薄膜太阳电池,今年第三季度产能将达到60MW,最终将形成240MW产能,据有关证券机构评估,该企业成为中国First solar的机会为70%,仅次于天威薄膜的90%,这充分说明了该企业在薄膜领域强劲的发展态势。在太阳能工程领域,力诺和华艺将是山东省光伏工程参与市场竞争的核心力量,力诺集团正在积极筹建1.6MW光伏发电工程,又与日喀则行署签约10MW光伏发电项目,这充分说明集团在光伏工程领域的优势;华艺集团自主研发的自动跟踪电站方面比固定安装的光伏系统发电量可提高40%,目前年产能可达500MW,市场竞争优势明显。
光伏产业优势范文3
———以嘉兴为例
詹霞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海宁学院,浙江海宁314400)
【摘要】金融危机后我国太阳能产业急转直下,大批光伏企业破产,值得关注。文章首先从产业链和产业发展
模式分析我国光伏产业发展问题,认为政府应帮助光伏企业突破发展困境,实现弯道超车。依据佩蕾丝机会窗口理论和
波特竞争优势理论提出太阳能光伏产业提升战略的思路,并进行了案例研究。
【关键词】光伏产业;提升;战略
【中图分类号】F4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768(2013)12-0142-03
一、问题提出
我国光伏产业自2004 年开始连续五年增长100%以上,可
谓爆炸性增长或井喷式增长。2010 年全国有300 多个城市发展
光伏产业,100 多个城市建立了光伏产业基地。在2008—2011
年太阳能光伏产业扩张中,中游加工制造环节迅速扩大,产业
链中间环节增长很快。政府对生产环节的补贴、低廉的劳动成
本、免费的环境成本、较低的进入门槛、巨大的国际市场使企业
看到了无限商机,大量民间资金涌入光伏市场,加剧了光伏企
业扩张。2011 年我国太阳能电池产量超过世界50%。但是,继
2011 年美国“双反”和2012 年欧盟“双反”之后,我国太阳能光
伏产业一落千丈,大批企业破产、停产。不仅中小企业,就连大
企业尚德也于2013 年宣布破产。当前,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正
面临内忧外困的窘迫境地。内忧表现为产能过剩,国内市场还
未得到有效启动,企业转型升级缺少动力;外困表现为贸易保
护主义抬头,出口订单减少。
二、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分析
(一)产业形成
太阳能光伏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在太阳能光伏产
业培育和成长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见图1)。光伏产业在形
成初期要依靠政府减税和补贴政策来降低企业成本,激励企业
进入光伏市场,随着光伏企业增加,光伏产业发展规模逐渐扩
大,光伏产业链不断完善。光伏产业在成熟期还要依靠政府激
励和补贴政策引导企业完善内部管理,进行产业链纵向一体化
整合,提升技术创新水平,降低光伏发电成本,促进光伏发电的
市场应用。政府政策应根据产业发展不同阶段进行设计和调
整,综合考虑供给端、需求端、发电端和设备容量等环节的需
求。从实践来看,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光伏产业都是在政府
政策扶持下成长起来的。
(二)产业链结构及特征
太阳能光伏产业链(见图2),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上游
制造环节,污染最大,对设备和技术要求最高。以多晶硅为例,
高纯度多晶硅提纯技术主要由德国、美国、日本垄断,我国高纯
度多晶硅90%依靠进口,而从产业链价值分布来看,硅材料提
纯占毛利率50%~60%;下游光伏发电系统安装,对辅助设备和
技术要求很高。相对而言,中游电池组件和光伏组件生产对技
术要求和设备投入很低,属于劳动密集型加工环节。我国太阳
能光伏企业主要集中在中游加工环节。由于上游的技术垄断导
致多晶硅价格太高,加上下游光伏发电安装成本和技术成本,
所以分布式发电成本高,若没有政策补贴,很难得到应用推广。
针对光伏产业链特征,在完善产业链方面,西方发达国家非常
重视如何利用激励和补贴政策促进上游技术研发和下游光伏
市场应用。上游环节,他们一方面建立各种创新平台,激励企业
进行技术创新,另一方面他们严格垄断晶硅提纯技术;下游环
节,他们利用各种补贴政策促进光伏发电应用推广。由于本国
劳动力成本高,他们又积极地把产业链中游环节向发展中国家
转移。
图1 光伏产业的形成
图2 多晶硅光伏产业链结构
(三)产业链价值分布
光伏电池分为晶体硅电池和薄膜电池,相比薄膜电池,晶
体硅电池转换率较高,占市场90%以上。晶体硅电池又分为单
晶硅和多晶硅,单晶硅电池的转换率比多晶硅高,但是,由于单
晶硅耗能严重,炼制过程中需用成本极高的高纯石英坩埚,自
1998 年,多晶硅市场份额逐渐超过单晶硅,成为市场主流。从硅
矿到高纯度多晶硅提纯是太阳能光伏产业链的瓶颈,因为该环
节在技术、成本、能耗、污染四个方面均有很高的要求,尤其是
在技术上,国际主流技术如改良西门子法、硫化床法、冶金法,
都掌握在美、日、欧七家公司手中,被其垄断控制,业界有“拥硅
为王”的说法。2001—2003 年多晶硅价格维持在25 美元/ 公
斤,2004 年后价格不断上涨,2007 年底达到400 美元/ 公斤。从
图3 中可以看出光伏产业链中高纯度多晶硅提纯的利润率最
高,随着产业链衍生,越往下,利润越低。我国目前已经投产五
百多家光伏企业,其中多晶硅企业十多家,硅片企业六十多家,
电池企业六十多家,组件企业三百三十多家,主要集中在产业
链中价值增值较低的组件环节。
图3 太阳能光伏产业链价值分布
资料来源: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三、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模式分析
(一)欧美国家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模式
政府促进太阳能光伏市场应用的产业政策决定了该产业
的发展模式。根据光伏发电成本预算,目前光伏发电的成本是
火电发电成本的10 倍,高额价格阻碍光伏发电市场应用,光伏
发电成本下降依赖产业政策补贴和规模化。从一开始,欧美发
达国家对光伏产业链的完善都给予了足够重视。就德国的产业
政策集中在技术创新和市场应用两方面,如德国在1991 年推
出了1 000 太阳能屋顶计划,1998 年提出了1 000 000 屋顶计
划,颁布了可再生能源法,提出了光伏购电补偿内容;此外,德
国政府还推动了“光伏创新联盟”平台,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能
力提升。美国的产业政策集中体现在技术创新。美国早期光伏
应用相对较弱。美国一直以来都很重视光伏产业技术研发,提
供充足的光伏研发资金。日本政府大力推进以屋顶计划为主的
大型示范性项目应用,给太阳能发电成本50%的补贴,分十年
递减。可见,光伏产业在形成初期,政府补贴、信贷优惠和强行
购电政策引导着光伏产业快速发展和产业链完善。
(二)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模式
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较晚,政策面
覆盖不广,缺少涵盖核心技术和应用市场的有效激励政策(吴
昱,2013)。2006 年颁布《可再生能源法》,2007 年能源发展十一
五规划中明确重点发展风能、生物能和太阳能,2007 年可再生
能源中长期规划中提出太阳能发电总容量在2010 年达到30
万千瓦,2020 年达到180 万千瓦。2011 年发改委颁布了《关于
完善太阳能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2012 年发改委颁
布了《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等。从政策上
看,主要集中在产能方面,缺少完善产业链的指导和政策。在现
实约束下,受利益驱动,我国企业大多选择进入门槛低的电池
加工和光伏组件。光伏产业发展模式体现为“两头在外”(产业
和市场倒挂)的发展模式。由于高纯度多晶硅术被欧美国家控
制,垄断价格使得光伏发电产品成为奢侈品难以在国内推广应
用,受欧美广阔的市场需求驱动,国内光伏产业加工环节不断
扩大。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较晚,产业链结构不合理,国际
市场需求的变化直接导致光伏产能过剩。
四、光伏产业提升战略理论依据
(一)佩蕾丝机会窗口理论
演化经济学家佩蕾丝提出了两种机会窗口理论,第一种是
当发达国家传统产业在技术成熟后,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利用
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比较优势,这种情况下,由于发达国家已
经控制了核心技术,发展中国家很难再超越发达国家。第二种
是发展中国家若能在新兴产业形成时主动从高端入手,排斥外
国投资,充分利用国内市场、后发国家就可能抢占到技术创新
制高点,就有可能超越发达国家。美国就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
中实现跳跃式发展,赶超了英国。国内学者贾根良对机会窗口
进行了修正认为新兴产业在第一种机会窗口下很难实现跳跃
式发展。
(二)波特竞争优势理论
波特在《国家竞争优》中提出了产业竞争力的钻石模型,认
为产业竞争优势取决于四项基本因素和两项辅助因素。四项基
本因素包括:生产要素、需求条件、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
相关及支持产业;两项辅助因素包括:政府、机会。(1)生产要素
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知识资源、基础设施等。(2)需
求条件。(3)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4)基础设施。(5)政府。
(6)机会。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具有的优势是:日照条件好,硅矿
石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国内市场大。存在的劣势是:政府
扶持力度不够,光伏企业创新力不强,光伏产业集聚程度不高,
缺少协同创新平台。提高光伏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升必须围绕
以上六项因素展开。
基于以佩蕾丝机会窗口理论,提升我国光伏产业国际竞争
力具有重要意义,关系到我国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能否通过发
展战略新心产业赶超发达国家。基于波特竞争优势理论,从现
实来看,目前我国光伏产业竞争力还没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
是,我国已经积累了巨大的光伏电池生产能力,又具有巨大的
国内市场,若是能充分利用多晶硅价格下降这个机会推动国内
市场应用,既可能释放产能过剩,又能促进光伏产业转型升级。
五、案例研究
嘉兴是全国光伏产业发展较早、较快的地区。全市共有一
百多家企业,注册资金200 亿元,嘉兴光伏产业约占浙江省光
伏总产值的1/3。嘉兴光伏产业自2005 年开始产值呈几何级数
增加,2005 年销售产值仅有5 亿元,2008 年达80 亿元,2011 年
达200 多亿元。随着欧洲国家消减光伏补贴和“双反立案”以及
美国“双反”、汇率、国内阶段性产能过剩等因素的影响,从去年
下半年以来,嘉兴光伏企业出现了产能缩减、亏损严重、资金流
紧张的情况,整个行业陷入发展困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
嘉兴25 家上规模企业亏损超过了4 亿元。为拯救太阳能光伏
产业,嘉兴市政府采取了积极的政策支持,出台《关于进一步扶
持光伏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不仅勾画了嘉兴打造光
伏千亿产业的发展目标,更在鼓励企业做强、鼓励技术创新、促
进应用推广、推进嘉兴光伏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
(一)创新建设嘉兴光伏产业园
2012 年12 月14 日江省光伏产业“五位一体”创新综合试
点新闻会日前在嘉兴举行,浙江首个光伏产业“创新试点”
落户嘉兴。“五位一体”是指光伏产业基地建设、光伏产业技术
创新、光伏产业商业模式创新、光伏产业智能电网局域网建设
和光伏产业政策集成创新。2012 年底嘉兴光伏高新技术产业园
区正式启动建设。半年多来,园区按照产业基地建设、技术创新
体系与机制、商业模式创新、智能电网局域网和政策集成支持
创新“五位一体”的基本思路,从高端切入,进行错位发展,全力
推进光伏产业健康、可持续、规模化发展。2013 年3 月18 日嘉
兴光伏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重大项目签约仪式上获得19 个项目
(总投资约合67 亿元)签约。2013 年6 月18 日嘉兴太阳能光伏
产业投资推介会上嘉兴光伏产业园区又与12 个项目(总投资
130 亿元)完成签约。
(二)创新光伏产业商业模式
光伏产业商业模式创新是指通过屋顶太阳能光伏发电示
范应用,以政府为主导、相关政策为配套,建立光伏发电标准化
的规划设计、建设、运维管理规范体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光伏
发电商业创新模式,向全国推广应用。主要有屋顶太阳能光伏
发电项目投资模式创新(建立光伏发电投资公司)、屋顶太阳能
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模式创新(如鼓励各类光伏发电工程服务公
司项目总包模式)、屋顶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运维模式创新(如
鼓励成立各类光伏发电专业运维一体化的商业公司)。嘉兴市
政府对嘉兴光伏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面积14.2 平方公里)要求
园区建筑物屋顶基本实现光伏发电系统的全覆盖,3 年内达到
光伏发电装机容量200 MW 以上,并为全省更大规模的光伏发
电推广应用提供新经验。同时设立的10 亿元光伏产业发展专
项资金,重点支持光伏发电推广应用、核心部件与专用设备制
造、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建设、关键技术联合攻关与高端人才
引进、培养、使用。2013 年6 月19 日,市政府决定对嘉兴光伏产
业园区建成的个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给予2.8 元/ 度的补
贴(国家补贴标准是0.45 元),该补贴期限为期三年、每年下降
5 分钱。
(三)成立产业联盟
嘉兴市不少光伏企业正着手从发展战略、技术创新、市场
开拓等方面做出调整,而更大范围内的抱团合作也在积极酝酿
中。2012 年6 月底,嘉兴市光伏产业联盟正式成立,首批32 家
单位加入。光伏行业协会暨产业联盟将成为推动企业转型、产
业协调发展的强大力量。联盟首批会员共有32 家单位,其中既
有昱辉阳光能源有限公司、天通高新集团有限公司、福莱特光
伏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这样的业界知名龙头企业,也有中科
院物理研究所嘉兴工程中心、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六
所这样的科研机构。产业联盟将在促进企业合作沟通方面发挥
全方位作用。比如说联盟将抱团组织对外原辅料采购谈判;上
下游企业采购时可优先考虑联盟内企业;在备品备件上可以组
织合作,减少重复备品备件,节约成本;在技术开发、标准制定
上联盟也可以促成企业共同合作,同享成果;联盟还可以形成
有知名度的区域光伏发电品牌,一起向省、国家反映政策诉
求等。
六、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已经发展到重要的战略调
整期,危机中蕴藏着机遇,需要把握好这个历史时机,积极调整
发展战略,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政府应积极扶持光伏产业发
展,从宏观和微观上为光伏企业发展创造条件。从高端切入,建
立光伏产业园,帮助企业突破核心技术研发;创新光伏产业商
业模式,启动国内光伏市场;成立产业联盟,促进产业沟通,降
低企业成本等。努力争取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利用发展战略新
兴产业赶超发达国家,实现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
【参考文献】
[1] 贾根良.迎接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关键在于发展模式的革命[J].经济理
论与经济管理,2013(5).
[2] 包海波.光伏产业发展模式———以浙江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6).
[3] 李慧.浅析中国光伏产业“双反”问题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2
(15).
[4] 陆俊.太阳能光伏产业提升问题研究———以海宁为例[J].当代社科视
野,2012(5).
[5] 刘玉莲.中国光伏产业的“昨天、今天、明天”[J].经理世界,2012(9).
[6] 腾达.我国光伏产业现状综述[J].电源技术,2012(8).
[7] 倪秋菊.从光伏产业看我国产业升级[J].科技管理研究,2013(7).
[8] 张路阳.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我国光伏产业动态演进分析[J].福建论
坛,2013(2).
[9] 张冲.探析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前景[J].产业经济,2012(3).
[10] 薛大帅.中国光伏产业现状与发展战略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1
(8).
光伏产业优势范文4
关键词:市场;政府;良性互动;光伏产业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6—0029—02
一、市场与政府良性互动是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前提
市场与政府的良性互动是指市场“看不见的手”和政府“看得见的手”相辅相成,协同合作,为产业发展带来动力和合力。
市场与政府的良性互动是由于市场与政府各自的缺陷提出来的。光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市场,市场有多大,其规模就多大。当低碳经济、绿色经济成为产业发展主旋律的时候,太阳能光伏发电以其清洁、安全、便利、高效的优势受到人们的青睐,极大地调动了业界进入光伏产业的动力,引来投资力度不断加大,立刻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可是,好景不长,市场上的资本角逐的是利润,社会资本便一哄而上,涌向利多领域,国内市场不如国际市场,便涌向国际市场,由此造成风险大增,往往带来业界重新洗牌,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这是市场缺陷导致的结果。据统计,2007—2010年中国太阳电池产业以高污染、牺牲廉价劳力为代价,产量连续4年位居世界第一,太阳电池产品90%以上出口到海外,还不断遭受“双反”调查。这究竟“喜”还是“忧”是令人深思的。或许有人说,这是“喜忧参半”,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种“喜”是难以持续的,这种“忧”给人带来的悲哀是有目共睹的。市场“看不见的手”的缺陷由谁来解决?要靠的还是政府“看得见的手”。政府的作用就是针对市场缺陷,通过制定光伏产业中长期发展战略,确定发展目标,并通过财税、金融政策引导社会资源有效配置,更好地实现科学发展。当然,这也不是万能的。政府的政策、手段必须充分尊重市场竞争规律,有助于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应通过政策“挥旗”指引产业发展的方向,通过法律“棍棒”设置产业发展的。千万不能以长官意志代替市场运作,退回到计划经济的老路上去。国内外经验和做法表明,光伏产业的发展全靠市场的想法是幼稚的,全靠政府的想法是愚蠢的。只有政府和市场的良性互动才是保证光伏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所必须的。
二、市场与政府良性互动发展光伏产业的方式
1.微观层面上的良性互动。这是在企业层面上展开的。企业是光伏产业发展的主体,又是这一领域市场竞争的主体。一方面,面临着市场竞争的巨大压力;另一方面,切切实实感受着政府各项政策的影响。因此,在企业层面上市场与政府的良性互动是最基础的、最关键的互动。什么是成功的互动?看的是是否影响企业选择了正确的发展战略。每个企业具有的优势和劣势、所面临的机会和威胁是不同的,由此采取的战略也是有区别的。由于信息不对称,企业自身决定是否进入光伏产业有一定难度。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提供有关战略规划、政策措施的宣讲及咨询是十分必要的。因为企业能否在现有政策条件下,具有相应的技术优势、相关的管理经验优势,成功进入光伏产业,加快成长,既需要企业自身努力,也需要政府帮助。政府通过制定必要的市场准入标准,限定一些企业无序进入光伏产业,也是预先防止过度竞争必不可少的。市场竞争需要优胜劣汰,政府也希望扶优扶强,避免盲目投资、一哄而上、产能过剩的局面,市场与政府的良性互动就体现在影响企业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上。
2.中观层面上的良性互动。这一方面是在产业层面上,另一方面是在相对应的地方政府层面上展开的。由于太阳能光伏产业市场带有突出的地域应用市场特点,中观层面上的良性互动也显得十分重要。从太阳能光伏产业链看,一般包括硅材料提炼、硅片生产、电池片生产、组装封装4个链条,但实际上还有很重要的链条光伏发电,如光伏集成建筑、风光互补等。作为低碳、绿色能源而言,这是最重要的链条。但由于发电价格、太阳能电池并网发电环节上的问题,中国光伏应用市场的开发显得非常滞后。如何突破这一瓶颈?需要的是光伏产业层面上和各级地方政府层面上市场与政府的良性互动。也就是说,期待着光伏产业技术上的突破,促进发电成本逐步下降;也期待着在这一过程中在各级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打开光伏发电应用市场。
3.宏观层面上的良性互动。这是在全国性统一市场和中央政府层面上展开的。目前,中国光伏产业面临的挑战是,在未来的能源供应中光伏发电战略定位到底如何?是主体还是补充?光伏产业将来的发展方向在哪里?如何看国外发展光伏产业的做法和经验?等等。这需要在市场与政府良性互动中寻求正确的答案。从中国的光伏产业应用市场而言,目前从总体上看还是个潜在的市场,尚未形成理想的现实市场。这要求在微观、中观市场不断拓展的基础上,靠中央政府有力的保护和扶持,没有明确的战略定位和政策方针指引是不行的。因此,在宏观层面上的市场与政府良性互动主要体现在能否把握住市场发展趋势,制定出有效的国家层次上的发展规划。从2011年推出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看,觉得还是有必要进一步完善的。如,对中国乃至全球光伏产业的潜在需求预测和分析不够,未能确认光伏发电的战略定位,未来究竟扮演什么角色不明。提出“中国光伏产业的整体竞争力要在未来的五年间得到显著提升,继续保持在国际上的领先地位。”问题是针对这一“整体竞争力”是如何界定的?要不要包括光伏发电应用市场?未来五年继续保持国际上的领先地位重点在哪里?如何治理光伏产业过度竞争?等等问题,未能给出切入要害的、可操作性的规划措施。或许考虑到发展光伏产业充满不确定性,规划中长期发展存在诸多风险,不可能提得“过细”,但规划的价值在于“站得高,看得远”,若做不到这一点,规划则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光伏产业优势范文5
文/ 张帆
光伏需求创新高
2014 年一季度,多家光伏公司频频报喜:东方日升第一季度业绩预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盈利约1000 万元-1200万元,上年同期盈利762.32 万元,同比增长约31.18%-57.41%;东方电热第一季度业绩预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盈利约约2019.16 万元-2569.84 万元,上年同期盈利1835.60 万元,同比上升10%-40%;新大新材第一季度业绩预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盈利约1800 万元-2300万元,上年同期亏损934.58 万元,实现了扭亏为盈。
研究机构NPD Solarbuzz 最新季度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全球新增太阳能光伏需求量超过9 吉瓦,比去年同期增长35%。
通常来说,一季度的太阳能光伏需求量最多占全年需求量的20%。例如,2013 年一季度的需求量近7 吉瓦,而全年的需求量则超过37 吉瓦。Solarbuzz 预测称,2014 年接下来的每个季度太阳能光伏行业的需求都将创新高,加上2015 年一季度的12 个月内需求总量预计将首次突破50 吉瓦。
据Solarbuzz 报告预测,2014年太阳能和光伏行业上游产品半导体级多晶硅需求预计将大幅上涨至28 万吨。而一位业内分析师计算,以此需求和全球总供给计算,今年全球多晶硅供给和需求比将达到1.4,即供给比需求多40%,而2013年这一供给需求比为3。
曾坐过山车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可再生能源等种种光环之下,特别是在地方政府的政策扶持下,光伏产业曾经一路狂奔。高峰时期,中国有600多个城市把光伏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而在西部地区某些城市,出现了动辄几十平方公里的光伏电站规划用地。
短短数年内,中国先后建立了几十个光伏产业园,不少老牌企业和上市公司亦纷纷转型,宣布进军光伏行业。光伏产业成为各地政府招商的“座上宾”,地方政府纷纷给予无偿土地、资金配额、电价补贴等很多优惠条件。
然而企业和政府都没有料到,在欧美“双反”和产能过剩的双重压力下,光伏产业在不到10 年的时间里,经历了一次潮水般崛起又衰落的完整过程,众多规模庞大的光伏企业身陷债务泥潭。
常州天合公司董事长高纪凡介绍,2012 年全球光伏组件产能达到65 吉瓦的历史最高峰,其中我国就拥有40 吉瓦。与此相对的是,2012 年,全球市场的组件需求量仅为31 吉瓦,2013 年达到约36吉瓦。“今年光伏产品的需求仍有所增长,但供大于求的局面不会改变。”
信托介入产业整合
近日,爱康科技表示已经与杭州工商信托在清洁能源项目的并购、运营开展合作方面达成意向协议。
在这项并购投资合作中,爱康科技的优势在于光伏电站运营、管理领域的专业经验和项目管控优势,杭州工商信托则提供金融产品创新、金融工具运用的支持。并购目的是帮助爱康科技实现控制、运营光伏发电项目不低于1 吉瓦,其中2014 年目标控制、运营不低于500 兆瓦。
上海一位信托业高管表示,首先国内包括光伏在内的众多产业,目前确实存在大量整合需求;其次并购业务是信托拓展新业务领域中,资金量需求大且商业模式较为成型的领域。
此前就已有信托公司试水光伏行业并购重组。2013 年6 月份,为了剥离光伏资产业务及延伸权益,盾安环境将持有的内蒙古盾安等四家公司100% 股权及其延伸权益,全部转让给关联的股东方盾安控股集团,中建投信托筹集资金参与其中。
信托公司参与并购项目只是负责筹集资金,并非作为交易的当事方直接购买项目,所以行业风险被降到最低。业内人士预测,随着国务院采取多项措施优化并购重组的政策环境,未来信托介入并购项目会越来越多。
大而不强成瓶颈
业内人士指出,过去几年已有数百家公司出局,但目前中国光伏产业的集中度仍然过低,行业的小、散、乱现象正在抬头。将来产业内的兼并整合将不断发生,产业垂直分工、水平整合、集群发展将是必然趋势。
根据我国与欧盟之间关于光伏产品的价格承诺谈判,2013 年8 月6 日起,我国光伏组件出口欧盟市场设定的价格底线为56 欧分/ 瓦( 约合76 美分/ 瓦),同时中国输欧光伏产品每年总量不得超过7吉瓦, 有效期到2015 年年底。该价格底线按行业性成本下降可适时调整。
然而,设定价格底线后,我国光伏组件在欧盟市场的“低价”优势彻底丧失,产品的品质成为竞争力决定因素。
光伏产业优势范文6
记者12月16日获悉,以天合光能为核心的常州高新区光伏产业集群日前获得科技部批复,成为首批41个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之一,并正式启动建设。在这个产业集群中,产品涵盖拉晶、切片、电池片封装、组件、系统开发及安装、产品研发测试、光伏设备等各个环节,呈现了产业聚集度高、产业上下游结合紧和产业配套好的集群特征,并拥有天合光能等一批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光伏骨干企业。集群2010年实现产销129亿元,2011年有望达到230亿元。
2011年12月16日,世界各地170多家企业代表来到常州,出席天合光能召开的全球供应商大会。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戴源在供应商大会上说,今年以来,尽管面临国际国内复杂多变的不利形势,天合光能的产能和国际市场占有份额仍然稳中有升,不仅当选亚洲光伏产业协会执行委员会主席单位,还在新加坡成立亚太总部。常州高新区将光伏产业列为全区重点发展的四大新兴产业之一。希望入驻高新区的光伏企业能依托天合光能的规模优势、技术优势、国际化优势,共同降低成本,抱团发展,增强市场竞争能力。高新区将一如既往,全力以赴支持天合光能的发展,打造千亿级光伏产业集群。
通过产业集群合作创新应对挑战,是本次与会人士达成的一致共识。“作为产业链上下游的战略合作伙伴,在新的形势下,不仅需要转变观念,通过共同提升最终客户价值来实现跨越发展,而且要求全产业链上的每一个环节,在质量控制和产品服务的可靠性方面形成共识,持续投入,确保行业的整体声誉。”天合光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高纪凡说。
天合光能作为全球领先的光伏组件制造企业,通过开放研发和广泛的国际合作,保持了创新驱动业务发展的良好势头。在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方面,天合光能采用自己研发的“Honey”电池技术,创造了组件发电量的世界纪录,从而大大提高了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进一步巩固。12月份,天合光能提出的两项光伏标准获得国家标准立项,并通过了IECTC82国际电工委员会光伏组件委员会的国家成员投票,正式成为国际标准立项,编号IEC62775,创造了中国光伏的历史。
(来源:中国常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