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产业特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旅游产业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旅游产业特征

旅游产业特征范文1

内容摘要:产业的高关联性,是旅游产业的重要特征。将产业空间集聚研究的分析框架,适宜的与旅游产业高关联性特征进行匹配,为探寻旅游产业集聚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灵感之源。该文将产业集聚理论应用于旅游产业集聚中,在分析旅游产业特征的基础上,对构建我国旅游产业集聚的分析与解释框架进行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旅游产业集聚 特征 形成机理

从全球经济范围来看,产业发展的集聚化越来越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各国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大多是集聚发展的模式,越来越融入世界经济格局的中国经济,其不同行业的产业集聚也在蓬勃发展。同样,旅游产业集聚也反映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如张家界旅游区、周庄旅游区和婺源旅游区等,无不是旅游产业集聚经济成果的典型案例。张家界因旅游产业的发展,不仅使自身由县域经济转化为市域经济,而且改善了其产业结构,使张家界市形成了以旅游景区产业为中心的娱乐业、休闲业、宾馆业、会议会务业等服务产业的集聚,极大地改善和提升了张家界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相比之下,湖北随州市的大洪山风景名胜区,和张家界一样同属国家首批风景名胜区批复点,但从产业集聚对当地经济发展贡献的角度看,两者差异巨大。

从产业集聚的角度来看,是什么导致了两个鲜明的极端,这其中是否包含了与工业产业集聚相同的解释原因,还是另有他因;旅游产业集聚的成长、内在条件和基本运行规律是否会显示出自身的特殊性,以致这种特殊性会反映在诸如旅游产业集聚的形成机理、竞争优势、演进机制、创新动力以及其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上。诸如此类的问题以及与之伴随的旅游产业集聚现实,需要从理论上加以澄清。

基于产业链的我国旅游产业集聚现象与特征

产业集聚自18世纪下半叶首先在欧洲出现以来,许多经济学家和经济地理学家,诸如阿尔弗雷德•马歇尔、阿尔弗雷德•韦伯、埃德加•M•胡佛、熊彼特、斯科特、哈里森、保罗•克鲁格曼、迈克尔•波特等,他们在其所处的时代和历史背景下,从不同的视角对产业集聚现象进行解释与分析,主要包括区位理论、外部经济理论、技术创新理论、新经济地理理论、交易费用经济理论、竞争优势理论、行为经济学与行为区位论、社会资本理论等。

产业集聚理论主要探讨了经济活动的空间集中及其内在机理,以及企业选择在“何地生产”的问题。它主要以制造业产业集聚为研究对象,而旅游业作为服务产业有其特殊的产业特征,因而需要将产业集聚理论适宜地与旅游产业特征进行匹配,探寻旅游产业集聚的特征与形成机理。

(一)集聚现象

我国旅游企业的空间分布呈现出以下特点:北京、上海、深圳等经济发达地区旅行社和星级酒店数量较多,分布较为集中;旅游景区主要分布在旅游资源禀赋丰富、垄断性与独特性突出的欠发达地区,如张家界、九寨沟等景区;伴随着旅游景区的开发与客源市场的开拓,其它旅游配套产业不断发展,旅游产业链得到延伸与扩展;各相关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内部企业数量不断增加。

在旅游产业链中,旅行社是旅游产业链形成的“驱动者”,它负责组织旅游线路,与其它部门沟通协调,向游客推介整体旅游产品,并将宾馆、饭店和交通运输以及其它中介部门通过生产性和服务性的方式进行组合,最终与旅游景区连接成整个旅游产业价值链,也构成了旅游产业的结构形态;旅游景区是旅游产品的主要生产者,主要分布在以旅游吸引物为中心的旅游目的地;而旅游交通、旅游住宿、旅游餐饮、旅游购物以及旅游休闲娱乐部门,都是在旅游景区游客量逐步增长的情况下向旅游目的地集中的,与旅行社和旅游景区共同为游客提供一次完整的旅游经历(如图1所示)。

无论从消费者的角度,还是从生产者的角度,旅游产业的高关联度都可通过一次完整的旅游行为得到具体的体现。建立在旅游产业链上,旅游产业的集聚可被表述为通过资源流、客源流和服务流连接的各产业子集,包括最终旅游市场生产者和服务者,以及第一、第二、第三个直接或间接参与的生产和服务供应商,它们相互间的联系强于国民经济中其它部门的联系。

(二)集聚特征

从产业链的角度解释旅游产业的集聚,在本质上所表现的差异性是有限的,而正是这种差异性使旅游产业的集聚研究得以有效的扩展。与制造业产业集聚相比,旅游产业集聚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作为最终旅游产品的生产者和提供者,旅游景区(景点)业构成了旅游产业集聚的核心产业。而旅行社业为其提供客源流,其它的产业诸如宾馆业和中介部门,则为其提供相应的服务流。

第二,消费者的最终消费是明确的,即旅游景区是消费者的最终消费产品。由于旅游景点具有不可移动性,因而这种消费又存在着异地消费的特征。

第三,由于存在旅游资源禀赋的差异性,它不像制造业产业集聚那样具有一个产业结构替代和变迁的较长的市场竞争和积累的过程。在旅游产业发展的初始期,政府主导对其发展具有很强的政策影响力,从而更容易产生产业集聚现象,因而旅游产业集聚的路径依赖性更强,且更易于培育。

第四,旅游景区作为产业发展,不像制造业更多的是一种经济现象,环境单一。对旅游景区来说社会资本的治理结果,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了旅游产业的发展,也直接影响了旅游产业集聚的形成。

第五,垄断竞争是旅游景区产业市场结构的基本特征,而旅行社业、饭店业等服务配套产业,则更多地表现为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特征。因此,在旅游产业集聚的过程中,其核心产业即旅游景区的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旅游产业集聚的规模效应和外部经济性。

第六,和制造业一样,区位仍是发生旅游产业集聚的重要条件。与制造业相比,有时旅游产业集聚对区位要求更高,区位条件的优劣与否直接决定了旅游景区业作为旅游产业集聚向心力的波及程度和旅游产业集聚的形成。

可见,旅游资源禀赋、外部经济和规模效应、专业化分工、区位条件、交易费用和知识溢出等,是旅游产业集聚产生的核心条件;政府干预、社会资本等是旅游产业集聚的诱因和加速器;这些因素的“集聚”最终形成了旅游产业竞争力的表征结果。由此,旅游产业集聚的形成可表述为以旅游资源禀赋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诱因,以政府培育为旅游产业集聚的路径。

旅游产业集聚的形成机理

(一)影响旅游产业集聚的因素

旅游资源禀赋。旅游资源禀赋是旅游产品开发的前提与基础,旅游资源丰富且独特性与垄断性较强的区域,对游客的吸引力越大,易形成产业集聚。如张家界、九寨沟等地旅游产业集聚的形成主要依赖于价值较高的旅游资源禀赋。

区位与可进入性。旅游区位条件指从客源地到旅游目的地的空间距离及旅游目的地的可达程度。旅游产品具有不可位移性,游客需要亲自抵达旅游目的地才能完成一次旅游消费,因此旅游目的地的可进入性至关重要,直接影响了游客目的地选择与消费行为。旅游企业易于向交通便利的区域聚集,如同为湖北省重点推介的“一江两山”(长江三峡、武当山、神龙架)中的精品旅游景区,长江三峡景区所依托的宜昌市旅游产业聚集程度,大大高于神龙架林区的旅游产业集聚水平。

规模经济与收益递增,规模经济包括纵向规模经济与横向规模经济。纵向规模经济指随着企业一体化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扩大,生产成本和交易费用不断降低,在制造业中表现较为明显;而在旅游产业中,除旅游景区的市场结构为垄断竞争外,其它配套产业更多的表现为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特征,旅游产业集聚主要体现为横向规模经济,即大量中小企业聚集,相互竞争与合作,能提高旅游目的地对游客的整体吸引力,如各旅游景区中旅游集散地、旅游餐饮设施、旅游住宿设施与旅游购物设施的建设。

市场需求。旅游需求的空间分布是非均衡的,旅游客源市场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人口分布较为集中的地区。依托重要的客源市场发展是部分旅游企业集聚的原因之一,如我国旅行社、星级酒店、主题公园和旅游娱乐设施均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

消费者偏好。消费者偏好的变化为旅游企业带来了新的利润空间。为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提供不同产品的旅游企业不断出现,旅游企业空间集聚的趋势不断加强,如旅游目的地周边集聚了众多餐饮企业,通过提供不同口味的特色饮食开展竞争;旅游核心景区积极与周边其它景区进行合作,联合开发特色旅游线路,打造差异化旅游产品,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市场关联。市场关联包括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垂直关联”即产业链上的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还包括“水平关联”即同类企业之间的交往。高度关联性是旅游产业的重要特征,行业间的横向和纵向联系推动了旅游产业系统的形成,提高了旅游产业集聚化程度。

政府政策与发展环境。政府政策支持对旅游产业集聚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如政府积极进行招商引资、引进人才、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为旅游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能吸引更多的资金、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源向旅游目的地集聚。

(二)旅游产业集聚的内在机理

从直观上看,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是两个相反的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两个相反力量即集聚的力量(或向心力)与分散的力量(或离心力),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就是这两种力量推拉消费者和企业行为后达到平衡的复杂结果。旅游产业集聚形成后,经济活动的空间集中何以维持,这取决于向心力和离心力之间的平衡。

具体而言,旅游产业集聚的向心力来自于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充裕的客源市场需求、完善的配套设施、产业关联效应和外溢效应等;而离心力主要来自于旅游产品老化、生态环境恶化、景区过于拥挤、服务质量下降、同质性竞争激烈等导致的旅游目的地吸引力减弱、游客偏好发生改变;或旅游目的地遭到巨大灾害(如雪灾、地震、疫情等)以及宏观经济衰退的影响。与制造业产业集聚相比,开发条件较好的地区旅游产业集聚易于形成,但也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而在短时间内瓦解,因此旅游产业集聚的稳定性较差。

结论

旅游产业发展的集聚化越来越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本文借助产业集聚研究的成果对我国旅游产业集聚的现象进行了描述,揭示旅游产业集聚的本体特征,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影响旅游产业集聚的因素及其演化的内在机理。

旅游产业作为服务型产业,与制造业产业集聚相比具有更为特殊的地方,后续研究可将社会资本理论研究成果融入旅游产业集聚中,对于旅游产业集聚作为中间性组织的解释具有更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它不仅将旅游产业集聚中的柔性和专业化特征遵照服务型产业的基本要求有效的表述出来,还可节约交易成本和提高交易效率,这将为旅游产业集聚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新的解释和分析基础。

参考文献:

1.[德]阿尔佛雷德•韦伯,李刚剑等译.工业区位论.商务印书馆,1997

2.[英]阿尔佛雷德•马歇尔. 朱攀峰译.经济学原理.北京出版社,2007

3.滕田昌久,保罗•克鲁格曼,安东尼•J•维纳布尔斯. 梁琦译.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帕萨•达斯古普特,伊斯梅尔•撒拉格尔丁. 张慧东等译.社会资本:一个多角度的观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梁琦.产业集聚论.商务印书馆,2004

6.(日)藤田昌久,(比)雅克•佛郎科斯•蒂斯. 刘峰,张雁,陈海威译.集聚经济学:城市、产业区位与区域增长.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旅游产业特征范文2

1旅游产业集聚与产业集群关系的辩证研究

通过借鉴国外产业集聚的概念,国内学者提出旅游产业集聚的概念,但却容易与旅游产业集群混淆。旅游产业集聚与旅游产业集群是两个非常相似的概念,二者之间既有密切联系又有明显区别,旅游产业集聚是旅游产业集群形成的前提,但旅游产业集聚不一定形成产业集群,旅游产业集群是旅游产业集聚的结果,但不等于旅游产业集聚,旅游产业集聚的具体形态是以产品的生产链为核心的旅游产业集群,旅游产业集聚关注的侧重点是地理空间的集中现象,旅游产业集群则更多关注相互关联的旅游企业地理集中问题[2]。蒋周莉在比较分析旅游地企业集聚与一般意义上产业集群相似之处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二者在文化根治性、增长机理、组织结构与参与性质、创新动力与能力、对负向效应规避能力和对区域内外合作网络的重视程度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根据研究方法的不同,也有学者通过实地调研、实证分析和查阅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判定旅游业发展是处于产业集聚阶段,还是旅游产业集群阶段,这说明产业集聚与产业集群并不是同阶段的产物[3]。

2旅游产业集聚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由于所研究对象的不同,学者们在对旅游产业集聚特征及影响因素、制约因素进行研究时,所得出的集聚特征及影响因素也有所差异(表3)。

3旅游产业集聚模式与集聚机制研究

关于旅游产业集聚的形成机制,不同的学者也有不同的看法。但总体上,认为旅游产业集聚的形成是旅游产业内部和外部驱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是在具体表述上有所不同。具体的观点表述有:一是由于旅游产业的特性要求、外部经济效应和政府规划的促动,才推动了旅游产业的集聚[4];二是认为旅游产业集聚的形成是外部市场因素、制度因素和内部生产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5];三是认为旅游产业集聚的内在机理是因为存在向心力和离心力之间的平衡,向心力来自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充裕的客源市场需求、完善的配套设施、产业关联效应和外溢效应等,而离心力主要来自于旅游产品老化、生态环境恶化、景区过于拥挤、服务质量下降或者灾害[6]。更有学者从单方面因素论述了旅游产业集聚的形成机制,如城市化对旅游产业集聚的推动作用[7-8]。根据集聚机制和集聚因素的不同,国内学者探讨了旅游产业的集聚模式。有的学者根据旅游产业集聚的来源或者匹配方式,将旅游产业集聚模式划分为资源导向型集聚、市场导向型集聚以及政策引导型集聚,而三种模式之下又有多种集聚类型[9]。而有的学者则依据旅游产业在地域上呈现的产业集聚现象和趋势,归纳出主题公园、旅游度假区和环城游憩带三种旅游产业集聚现象[10]。还有的学者通过实证研究直接将旅游产业集聚分为了城市型集聚、景区型集聚和社区型集聚,并主张发展城市型集聚、限制景区型集聚、引导社区集聚发展[11]。

4有关旅游产业集聚效应的研究

对于旅游产业集聚所带来的效应,学者们的观点主要集中在其所带来的正向效应方面,如扩大客源、降低经营成本、实现规模经济、增强相互间的信任等[12],并能产生极强的关联带动效应,并指出这种关联带动效应可以获得互补性利益、增强知识创新的活力、提高整体竞争力[13]。对旅游产业集聚所带来的经济效应、经营和创新效应,学者作了一些具体的研究,特别是经济效应所带来的就业效应、空间效应、城市化效应。但是很少有学者对旅游产业集聚所带来的反向效应进行研究,如不经济效应。在对这些效应进行深入分析时,学者们选取了不同的研究对象,多是以旅游地、旅游饭店、旅行社、主题公园等为主,所得的研究结果具有局部或片面性。

5旅游产业集聚水平及集聚测度研究

目前,国内外关于产业集聚测度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其产业集聚测度方法主要有区位熵、行业集中度、基尼系数、赫芬代尔系数、H指数、E-G指数、主成分分析法、CR0指标等,国内学者运用这些方法对旅游产业集聚水平进行了测度研究,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有:邓宏兵、刘芬、庄军(2007)运用行业集中度、基尼系数、赫芬代尔系数等指标,以相关数据为依据,测算了中国旅游产业集聚水平;刘春济、高静(2008)采用E-G指数从全国、区域和部门三个层面对我国旅游产业集聚程度进行了精确测算,并分析了旅游产业集聚的变动趋势;谭芝磊(2008)则运用空间基尼系数、CR0指标对我国旅游产业集聚水平进行了定量研究,并对旅游产业集聚程度给予评价;冯英杰、吴小根(2010)运用H指数分析了浙江省旅游产业集聚程度的时间演变规律,并基于旅游产业集聚分类矩阵,评价了浙江各市之间旅游产业集聚水平的空间差异。

旅游产业特征范文3

产业集群是当前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以及地理学等理论界关注的一个热点,已经成为了新的区域发展理论。然而,目前产业集群理论的研究较多集中在制造业,对旅游业甚至是服务业的研究很少。本文沿着产业集群的形成发展与竞争力评价的逻辑思路,对旅游产业集群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并在重新界定旅游产业集群概念的基础上,探讨河南省旅游产业集群形成与竞争力评价问题,从而提高河南区域旅游竞争力。

关于旅游产业集群的概念,国内学者倾向于将旅游产业集群定义为旅游相关企业围绕旅游核心吸引物集聚的一种现象,强调旅游相关企业之间的联系。旅游产业集群具有地理靠近性、明显的地方特色、功能互补的网络组织及经济外部性等特征,旅游产业经济密切联系旅游企业及其支持系统,从而形成集群经济。

二 、河南省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

河南省地处黄河中下游平原,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孕育了丰富的旅游资源。 “十五”及“十一五”以来,省政府对旅游产业十分重视,将其作为全省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支柱产业来培育。到 2009 年底,星级酒店由 2002 年的 311 家增至 568 家;其中,四星级酒店 101个,五星级酒店 4个。旅行社由 2002年的 526 家增至 2009 年的 1291 家,其中国际旅行社 40 家。旅游交通方面,已经形成了“三纵四横” 的铁路交通网。省会郑州至全省 17个省辖市全部通达高速公路,已初步形成以郑州为中心,纵贯南北、连接东西、辐射八方的高速公路网络,105、106、107、207、209 等国道纵贯南北,310、 311、 312等国道横贯东西。目前,全省已基本形成了以高速公路为主骨架,以国道、省道为支脉、以县乡公路为依托的景区与景点间的四通八达的公路网。航空方面,拥有郑州、洛阳、南阳三大民航机场,特别是郑州的新郑国际机场,是全国五大航空港之一,开辟国内、国际航线 76 条。随着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河南省旅游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据有关资料统计,河南省中原城市群内共有19个已初步形成旅游产业集群。其中,年收入超亿元的大型旅游产业集群有12个,如郑州都市旅游产业集群、登封嵩山旅游产业集群(郑州)、洛阳古都旅游产业集群、栾川山水旅游产业集群(洛阳)、开封古都旅游产业集群、修武云台山旅游产业集群(焦作)等。正在快速向亿元产业集群发展的有7个,如惠济黄河休闲旅游产业集群(郑州)、新郑文化旅游产业集群(郑州)、许昌市古都旅游产业集群等。此外,还有13个正在形成的旅游企业集聚区(集群雏形),如小浪底水库旅游产业集群(洛、济)、巩义名胜旅游产业集群(郑州)、朱仙镇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开封)、鄢陵花都旅游产业集群(许昌)、中牟乡村旅游产业集群(郑州)等( 见表1。)

表1 河南省部分省辖市旅游产业集群统计表

三、河南省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模型及评价结果分析

(一) 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方法

层次分析法(AHP)就是将与决策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建立清晰的层次结构分解复杂问题,通过两两比较,用相对标度将人的判断标准量化,逐层建立判断矩阵,求解矩阵权重,计算方案的综合权重并排序。如果我们把旅游产业集群系统称为一个决策系统,对其进行层次区分和内部层次细分,筛选适当的评价指标因子,通过逐层比较各种关联因素的重要性来为分析、决策提供定量的依据,从而掌握主层次与次层次之间的隶属关系及构成属性与权重排序。本文尝试将其应用于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中。

在层次分析法中,判断矩阵表示针对上一层元素,本层次有关元素之间的相对重要性。假定A层中元素Ak与下一层次中的元素B1,B2,B3……Bn有联系,构造的判断矩阵采取表2所示的形式。其中, bij(i,j=1,2,...,n)表示对于Ak而言,Bi对Bj的相对重要性的数值表现形式。通常bij取{1,3,5,7,9}及它们的倒数。它们之间的数{2,4,6,8}表示两种重要程度的中间状态,后者与前者比较的重要性标度值用前者与后者比较的重要性标度值的倒数表示。

表2 判断矩阵 A―B

据此构造判断矩阵,根据判断矩阵计算与上一层某元素有联系的各元素的重要性次序的权值,它是本层元素对于上层所有元素重要性总排序的基础。计算满足BW=λmaxW的特征根与特征向量。式中λmax为判断矩阵B的最大特征根,Wi为对应于λmax的正规特征向量。W的分向量Wi即为元素Bi单排序的权值。经计算机运算,求出各指标的权重值。综上所述,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是明确问题、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构造判断矩阵、层次单排序层次总排序和一致性检验。

(二)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模型构建

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研究哪些要素对于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更重要 , 主要包括数据的收集、统计计算、指标权重的确定和综合评价值的计算等要素。其评价的步骤如下:

1.数据的收集。将指标分为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客观指标的数据直接从各类统计年鉴、统计资料中获得,或者是获得相关数据以后再计算所得。主观指标难以用单一数值表示,通过对客观事实的描述由专家打分所得。下面主要计算主观指标权重,通过与客观指标得分比较,进行管理决策。

2.数据的统计计算。为解决各指标不同量纲难以进行综合汇总的问题,在完成数据的收集工作之后,还要对原始数据进行同度量处理,也即无量纲化,以消除量纲的影响,用权重大小来反映指标值的优劣。假定评价指标体系A中有m个一级指标, n个二级指标,其中i第个一级指标下包含ni个二级指标,即

(1)

在一级指标中,无量纲化可以表示为:

(2)

式中,WBi为指标Bi的无量纲化后值,Di为无量纲化前的该指标值。

3.指标权重的确定。在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系统内,各要素对系统的影响或作用各不相同,进行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综合评价时,权重用于表示各要素在系统内的重要性。

在建立判断矩阵的过程中,思维判断的不一致会影响到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只有当矩阵完全一致时,判断矩阵A存在 ;而不一致时,即可用 的差值来检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程度。一致性指标 (Consistence Index)表达如下:

(3)

CI值越小,则判断矩阵一致性越高。当CI=0时,判断矩阵达到完全一致。由于一致性偏差还可能是随机原因造成的,在检验判断矩阵是否具有满意的一致性时,还必须将 CI与平均随机变量指标RI/(Random Index)进行比较,得出一致性比率CR(Consistence Rate):

CR=CI/RI (4)

RI 与判断矩阵的阶数有关,阶数越大,出现一致性随机偏离的可能性就越大。判断矩阵的RI 值与阶数之间的关系如表3所示。

表3 阶判断矩阵的RI 值

一般情况下,对于n≥3阶的判断矩阵,若CR≤0.1时,则可认为A中元素aij的估计基本一致。否则,若RI>0.1 时,说明A中元素的估计偏离一致性程度过大,必须对其中的元素进行必要的调整,使之具有满意的一致性为止。

此外,由CR=0.1和表3中的RI值,以及式(3)和式(4),可以求得与n相应的临界特征值:

(5)

根据AHP法技术要求,以上述评价指标体系为依据,同一层中的元素相对于上一层的元素的相对重要性给出判断值,据此构建判断矩阵。经一致性检验,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见表4。

表4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权重参数表

从表4可以看出,在评价体系的权重值分配中,旅游资源垄断度占据首位,反映了旅游产业集群的主要特征即旅游资源的不可移动性和区域差异性;旅游收入位于其次,说明旅游产业集群是旅游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但它对旅游收入门槛有一定的要求,也就是说并非所有区域所有时期的旅游产业都可以集群发展。

从表中也可以看出,在旅游七大要素中,游览、娱乐、购物三要素排在前面,表明旅游产业集群不仅要满足游客在吃住方面的需求,而且要为游客提供游览、休闲、购物的等方面方便,满足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在辅助条件中,政府政策支持比重最大,表明旅游产业集群迫切需要政府的支持,发挥政府的职能和调节作用。旅游宣传力度作为辅助条件的重要因素,排在该组第2位,表明要提高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应在加强旅游宣传、打造旅游品牌方面需要下功夫,提高旅游资源知名度。此外,也要重视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第三产业比重、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等影响,只有合理分配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才能从整体上提升旅游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从而在旅游业发展中取得更大的综合效益。

(三)河南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结果分析

通过AHP评价权重参数和河南省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得出表5。在20个评价因子之中,仅自然环境(自然灾害)C17的权重值和得分次序相同,旅游资源垄断度C2、游览收入比重C10、旅游资源知名度C3等9个因素的得分次序均比权重次序低,这表明河南省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中,这几方面需要进一步改进。同时针对指标权重低于评分次序的情况,则可以在此类指标方面持续投入,不仅能够增强旅游产业集群自身的竞争力,而且对于河南省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20个评价指标中,河南省除了娱乐收入C12比重、社会环境C18、交通收入C9、旅游资源垄断度C2、餐饮收入比重C7这5个因子排序较靠前之外,其余15个因子都比较靠后。由此可见,河南省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不高。因此,河南省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必须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培养高素质的旅游专业从业人员,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加大旅游形象宣传力度,提高景区资源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游客,增加旅游收入。

表5河南省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纵向排序表

四、结论

旅游产业特征范文4

(一)沿海地区旅游产业内部结构分析及时序变化规律1.旅游产业结构差异分析。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可以从总体上反映不同区域之间产业结构的相似程度,且可从时间序列演化的动态角度反映不同区域之间产业结构相似程度的变化趋势。本文采用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对我国沿海地区11个省份与全国旅游产业结构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相关指标采取1996-2013年沿海11个省份和全国的入境旅游收入中各要素所占比例,指标数据来自1997-2014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其中,Sij为不同区域i地区(沿海11个省份)与j地区(全国)的旅游产业结构相似系数:k为旅游产业要素,n为要素的总个数,xik表示旅游产业的某要素在i地区旅游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xjk表示旅游产业的同一要素在j地区旅游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相似系数Sij的值通常在[0,1]的区间内。当Sij=0时,表明所研究的两个区域产业结构完全不相似。Sij的值越接近于0,表明所研究的两个区域旅游产业结构相似程度越小;相反,相似系数Sij的值越接近于1,表明所研究的两个区域旅游产业结构相似程度越高。当Sij=1时,表明两个区域的旅游产业结构完全相似。当Sij0.5时,表明所研究的两个区域旅游产业结构具有很大的相似性。若两区域产业结构相似系数较大,表明所研究区域旅游产业结构同质化现象严重,应及时创新不断适应旅游产业发展。通过对我国沿海地区11个省份国际旅游产业结构相似系数进行测算(如图2所示),1996-2013年间我国沿海地区与全国国际旅游相似系数均超过0.5,表明我国沿海地区绝大多数省份国际旅游产业结构与全国存在较大的相似性。从省域视角来看,辽宁、天津、山东、福建和广西各省的旅游产业结构与全国的相似系数逼近于1,表明这几个省份旅游产业结构与全国极度相似,属于极度相似型;河北、广东、上海、浙江、江苏、海南的相似系数也较高,属于非常相似型。值得注意的是,2006年我国沿海大部分省份的旅游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有所下降,江苏和河北的下降幅度最大,分别降为0.801和0.847,这表明它们在2006年旅游产业结构开始出现不同,有趋异发展的态势。海南省的旅游产业结构相似系数自2008年开始出现波动、下降趋势,这表明海南省自2008年以来开始调整自身产业结构水平,进行创新和优化。2.旅游产业结构稳定性分析。基于沿海地区国际旅游产业结构相似程度分析,本文引入旅游产业结构熵值以分析产业结构的稳定性,其计算公式。其中H为旅游产业结构熵值,n代表旅游产业结构各行业的个数,Pk代表第k个旅游产业部门产值在旅游产业总产值的比重。H取值通常大于0,且熵值越大,表明旅游产业结构系统的稳定性越强,旅游产业结构发展越趋近于成熟;反之,H值越小,表明旅游产业结构系统稳定性越差。当旅游产业结构熵值H=0,则表明旅游产业结构系统的测量值只由其中一个旅游行业或部门提供,其他部门均没有贡献(如图3所示)。由此可知1996-2013年间我国沿海地区与全国国际旅游产业结构系统熵值在0.691-0.893之间,除个别省份外,整体变化趋势相同。全国旅游产业结构系统熵值的极差为0.035,沿海11个省份旅游产业结构系统熵值极差均高于全国,这表明沿海地区国际旅游产业结构的系统变动幅度大于全国。我国沿海省份国际旅游产业结构系统稳定性的变化,可以分为2个阶段:1996-2006年,国际旅游产业结构属于波动变化阶段;2006-2013年,国际旅游产业结构属于逐渐稳定阶段。到2013年,我国沿海地区与全国国际旅游产业结构熵值稳定在0.82左右,表明其国际旅游产业结构系统趋于稳定。

(二)沿海地区旅游产业结构生产力分析及时序演化规律旅游产业结构生产力的分析包括旅游产业构成比重分析、结构变动指数分析和结构生产力分析三个方面。1.构成比重分析。旅游产业包括食、住、行、游、购、娱等多项基本要素,分析不同年份这些要素对旅游产业经济总量的贡献率,可以有效揭示各个行业的发展变化规律。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和有效性,本文采用入境旅游者花费为指标依据,对我国沿海11个省份的国际旅游产业内部各行业构成比重进行分析,所有数据均来自于中国旅游统计年鉴(1997-2014)。其中Xi表示旅游产业i行业的消费支出,n为构成旅游产业的旅游行业或部门的个数,Ri表示旅游产业中i行业在旅游产业总产值中所占比例。由图4(左上)可知1996年在国际旅游产业内部结构的基础要素构成中,除上海、江苏、浙江外,长途交通部门所占比重均最大,最高达到43.5%,住宿和餐饮部门所占比例也较高,游览所占比例均为各省最低,均不超过5%;高附加值要素中的购物所占比重较大,最高达到28%,娱乐部门所占比重均不超过10%,表明旅游产业结构亟需调整。由图4(右上)可知2002年除江苏、浙江省外,长途交通部门所占比重依然为最大,但相比1996年有所下降,最高值降至39%,餐饮和住宿业的比重也均有小幅度下降,游览部门的比重在各个省相对有所提升,但均未超过10%;高附加值要素中的购物所占比重较大,较1996年具有小幅度提高,最高达到30.6%,娱乐部门所占比重比1996有所提升。我国沿海地区旅游产业结构中游览、购物和娱乐部门的所占比重2002年均有所提升,这表明旅游产业结构得到一定程度调整,但依然存在不合理之处,仍有待进一步优化升级。由图4(左下)可知在2009年沿海地区国际旅游产业结构的基础要素中,所有省份的长途交通所占比重依然最大,最高值保持在40%左右,与2002年相当,住宿和餐饮的比重与2002年相比也基本持平,游览部门比重依然不超过10%;高附加值要素中的购物所占比重较大,与2002年相比各省份购物部门出现均衡发展态势,娱乐部门所占比重比2002年有所提升,最高值提升至11.4%。这表明至2009年沿海地区国际旅游产业结构在稳定发展中逐渐趋于均衡态势,但高附加值要素所占比重依然较低。

由图4(右下)可知我国沿海11个省份2013年国际旅游产业内部结构的基础要素中,除海南省外,长途交通部门所占比重依然为最大,但相比2009年,最高值降至36.8%,餐饮和住宿业的比重也均有小幅度下降,游览部门的比重有微弱幅度上升,但均未超过10%;高附加值要素中的购物所占比重整体较2009年有所提升,大部分省份娱乐部门所占比重比2009年有所下降。我国沿海地区2013年旅游产业结构中餐饮、住宿业比重小幅下降,游览、购物部门的所占比重均有所提升。以上分析表明1996-2013年我国沿海地区旅游产业结构各部门发展情况逐渐趋于稳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但依然存在基础要素所占比例过高的问题,亟需进一步向高级化方向发展。2.结构变动指数分析。本文引入Moore结构变动指数(Moore,JohnH.,1978),对沿海地区旅游产业结构变动进行度量。Ms为Moore结构变动值,Xi,t为第t期第i产业在旅游外汇收入中所占比重,Xi,t-1为第t-1期第i产业所占比重。旅游产业可分为n个产业,将每个产业当做空间的一个向量,n个产业就可以表示为空间的n维向量。旅游产业划分为长途交通、餐饮、住宿、游览、购物、娱乐、邮电通讯、市内交通、其他服务9个部门,在这里n取值为9。当某一个行业在旅游经济中的比重发生变化时,它与其他行业(向量)的夹角就会发生变化。所有夹角变化的情况累计起来,就可以体现出旅游经济系统中各产业的结构变化情况。定义各行业份额之间变化的总夹角为θ,θ=arccosMs为夹角的度数,可以反映出一段时间内旅游行业结构变化程度,θ值越大表明旅游产业内部结构变动性较大,稳定性较差;反之则表明旅游产业内部结构变动性较小,稳定性较强。根据上述公式及旅游外汇收入中各部门所占比重,计算出1996-2013年中国沿海地区旅游产业结构变动指数。由图5可知我国沿海地区旅游产业结构变动指数的极大值为66.59,极小值为2.41,极差高达64.18,这表明沿海整体旅游产业内部结构变动大、稳定性差,对我国旅游经济的持续发展不利。沿海旅游产业结构变动状况可以划分为2个阶段:1996-2008年期间沿海省份国际旅游产业结构内部变化较大,一方面体现出国际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沿海地区旅游产业相关行业和部门的发展,促进旅游资源要素的分配;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沿海地区旅游产业结构不稳定,产业结构需要调整。2008-2013年期间,除个别省份如海南、天津外,沿海地区旅游产业结构变化趋于稳定,但有待进一步优化和升级。3.生产力系数分析。旅游产业结构生产力系数是旅游产业结构变动指数相对于旅游经济增长率的弹性系数,能够反映出旅游产业结构水平产生变动时,对旅游业发展起到的推动或者阻碍作用,以及作用的大小。通常旅游产业结构生产力系数越大,表明旅游产业结构发生变动对旅游产业发展影响越大,能有效推动旅游业进一步发展;反之则表明旅游产业结构对旅游产业发展影响较小,不能有效推动旅游业进一步发展,其中的Ps表示旅游产业结构生产力系数,Ps>0,表明旅游产业结构变动对旅游经济起到正向推动作用;Ps<0,表明旅游产业结构变动对旅游经济起到负向阻碍作用。ri表示旅游业某指标在i时期的总增长率,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和准确性,这里采用旅游外汇收入指标加以表征,Msi表示旅游业某指标在i时期的结构变动指数。

根据上述公式及相关统计数据,计算出1997-2013年沿海地区11个省份的旅游产业结构生产力系数。由图6可知沿海地区旅游产业结构生产力系数的最大值为13.58,最小值为-5.7,极差达23.28,表明沿海地区各省份间旅游产业结构调整对旅游业发展的差异较大。除1998年、2003年、2008年受到金融危机和非典的影响,导致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出现负增长、旅游产业结构生产力系数为负值外,其余年份旅游产业结构生产力系数大于0,表明沿海地区旅游产业结构的变动对当地旅游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2004年各省份出现旅游产业结构生产力系数的极大值点,表明这一年旅游产业结构变动对旅游业发展的推动力是较大的。由于局部政治形势紧张,山东和江苏2013年国际外汇旅游收入受到影响,出现极小值点,其他年份旅游产业结构生产力系数大都位于0-5之间,表明沿海地区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对旅游业发展的推动作用较小。总之,沿海地区旅游产业结构变动指数较大,而生产力系数却相对偏小,表明其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并未很好地对旅游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因此,我国沿海地区旅游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

(三)旅游产业结构的空间特征及演化分析为了分析沿海地区1997-2013年旅游产业结构变化,对旅游经济增长贡献的空间演化特征,本文采用旅游产业结构生产力系数为指标表征,利用GeoDa软件的四分位功能绘制出沿海地区旅游产业结构生产力系数的空间分布分位图。图7为1997年、2006年和2013年沿海地区旅游产业结构生产力系数的空间分布分位图,沿海省份按照旅游产业结构生产力系数的值分成四个等级,以四种不同颜色表示,颜色越深表明旅游产业结构生产力系数值越大,该省份旅游产业结构调整对当地旅游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越强。由此可知沿海地区旅游产业结构生产力水平呈现出由北向南逐渐增强的格局,由环渤海地区逐渐向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发展演化,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旅游产业结构水平的调整对旅游经济的促进作用逐渐增强。第一梯队的构成呈现出逐渐集聚的特征,由1997年的山东、广东两个省份变化为2006年的河北、上海,最后演化为2013年的山东、江苏省份,表明这两个省份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拉动作用最小,是亟需进行旅游产业结构调整的省份。第二梯队和第三梯队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珠三角地区的省份逐渐向环渤海地区转移,第四梯队由原来较为集中分布的环渤海地区逐渐分散分布。就各个省份而言,辽宁省旅游产业结构生产力水平相对稳定,一直处于第三和第四梯度,但有轻微下降的趋势,辽宁省应根据现代旅游业发展的特征,调整产业结构水平使其更好地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河北、山东、江苏、上海和海南省旅游产业结构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并不稳定,河北和江苏省由第四梯队下降至第一和第二梯队。上海市旅游产业结构生产力水平先降低后提高,但一直处于第一和第二梯队,整体水平偏低;山东和海南省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表明这几个省份应采取措施稳定当地旅游产业结构,避免旅游产业结构过大波动带来的对旅游经济的影响。天津、安徽、福建、广东、广西省市旅游产业结构生产力水平的发展相对稳定,并有逐渐上升的趋势,表明这几个省份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具有越来越强的带动作用,应继续稳步发展。从整体而言,珠三角地区各省份的旅游产业结构生产力水平具有明显的集聚分布特征,对当地旅游经济带动作用较好,环渤海和长三角地区应采取措施带动旅游产业结构生产力水平的整体提升。

二、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我国沿海地区旅游产业结构水平的时序变化规律进行分析,本研究表明我国沿海地区旅游产业结构水平一直处于不断调整、优化升级的过程之中,旅游产业结构系统逐渐趋于稳定,但依然存在食、住、行、游等旅游基础要素所占比重偏高,购物、娱乐等旅游高附加值要素所占比重较低的问题,且绝大多数省份的国际旅游产业结构缺乏创新,整体产业结构的调整对旅游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偏低。根据沿海地区旅游产业结构水平的空间格局及演化分析,可知珠三角地区旅游产业结构生产力水平相对较高,对当地旅游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较好,环渤海和长三角地区应加快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以更好地推动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

第一,合理配置产业要素,提高旅游产业结构效益。应以旅游产业各要素构成结构为切入点,增强旅游行业部门间的关联性,促进旅游产业各部门的紧密、协调发展。我国沿海地区应针对目前旅游产业结构的现状,凭借自身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深化旅游体制改革,加强宏观调控力度,不断调整旅游产业内部各部门的关系,逐步增强游览、购物、娱乐等部门的比重,更好地实现旅游资源配置,提高旅游产业结构效益。

第二,发挥旅游资源优势,推动旅游产品结构升级。我国沿海地区具有内陆地区不可比拟的滨海资源优势,独特的旅游资源是打造特色旅游产品的前提和基础,旅游产品需随着市场需求的发展不断优化升级。沿海地区应充分利用现有旅游资源优势,增强创新型旅游产品的开发,重点开发海洋旅游、海岛旅游、城市、生态、度假旅游产品等,加快旅游精品建设,推动旅游产品结构水平的不断提升,最大程度的增强对旅游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贡献;同时,沿海地区之间应加强合作,实行横向联合,开发跨区域的旅游产品,实现资源共享,通过改善旅游产业内部结构,推动旅游产品结构升级,突出沿海地区综合竞争力,逐渐形成区域旅游经济效益。

第三,增强旅游集聚效应,带动旅游产业结构优化。旅游集聚发展所产生的规模效应与经济效益,有利于带动区域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沿海各省市应推动旅游产业实现数量型向质量数量型转变,实现旅游产业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融合,发挥旅游产业集聚所产生的规模经济效益,增强旅游业与相关产业的关联、协同与互动作用,积极形成跨区域、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的大型旅游集团,通过旅游企业集团化、专业化发挥规模优势,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带动沿海地区旅游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

第四,实施旅游科技创新,促进旅游产业结构创新。针对沿海地区旅游产业结构相似系数过高的问题,应积极实施旅游科技创新,建立旅游目的地信息系统、计算机预定系统等加快各部门的科技创新与技术改造,提高旅游产品的科技含量,以适应新时代消费者追求快捷、新奇的体验,将“智慧景区”、“智慧酒店”等系列的“智慧旅游”不断推进,以旅游服务、管理、营销和体验的智能化为途径,通过加速旅游科技创新,实现高新技术与旅游业的结合,提升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业份额,以促进旅游产业结构创新。

旅游产业特征范文5

关键词:旅游产业 集聚 区位基尼系数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10-047-04

一、引言

随着产业集聚在制造业的成功实践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研究者开始关注其他产业,如旅游产业中的产业集聚问题。20世纪末Michael(1998)率先对旅游业的集聚现象进行研究,认为旅游业中存在着十分明显的集聚效应。Jackson J. & Murphy P.(2006)论证了澳大利亚的旅游产业集聚现象。Urtasun A. & Gutierrez I.(2006)分析了旅游业集聚的经济影响。Novelli M(2006)分析了英国HLTC机构促进旅游企业产业集聚、集群形成的过程。21世纪初,我国学者也开始了对旅游产业集聚的研究,对旅游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旅游业的集聚模式、旅游业的集聚机制、旅游产业集聚对旅游产业绩效及区域旅游经济的积极作用等方面均展开了探索。

与此同时,学者们也开始用更为科学的定量分析方法来衡量我国旅游业的集聚水平及其变化,但研究结果却不尽相同。邓宏兵等(2007)利用行业集中度、基尼系数和赫芬达尔指数,指出2004年我国旅游产业具有明显的集聚特征;杨勇(2010)利用空间基尼系数和埃利森―戈里瑟指数,发现在1999至2006年期间我国旅游产业聚集已经成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并呈现出稳定上升的态势。而赵黎明等(2011)利用埃利森―戈里瑟指数,指出2000至2008年期间我国旅游产业集聚程度大体呈下降趋势。陈刚等(2012)运用变异系数和空间集聚指数,选取2000年和2010年为研究时间,指出我国旅行社行业的空间集聚在增强,旅游景区和星级饭店的集聚化水平在变小。对集聚现象进行准确地定量描述,是研究旅游业中所有集聚问题的基础。鉴于此,本文将在剖析利用区位基尼系数这一指标的缺陷及解决方法的基础上,运用区位基尼系数对我国旅游产业的集聚状况及其变化特征进行实证研究。

二、衡量旅游产业集聚程度的指标分析:区位基尼系数

旅游产业集聚的主要表现就是旅游企业在地理空间上趋于集中。当然,旅游企业在某个区域内的集中会带来旅游产业在区域间的不平等分布,也就是说会带来旅游产业的地理集中。但旅游产业集聚与旅游产业地理集中又不完全相同,旅游产业集聚强调的是这种产业的不平等分布是多个企业在某地区集中的结果,而不是一个大企业坐落在某地区的结果。旅游产业集聚的这一特点使得利用区位基尼系数衡量旅游产业集聚程度时既有自身的优点又会出现不足之处。

(一)区位基尼系数在旅游业中的运用

区位基尼系数发展于用以揭示社会分配公平程度的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自从1986年,基伯尔等人发展了区位基尼系数,这一指标开始被广泛地用来度量产业(包括旅游产业)的集聚程度。如果用图形工具洛伦兹曲线来表示地区间旅游产业分布的平均程度,我们可以假设将全国分成了N个地区,其中r地区的旅游产业规模为Xr,那么r地区的旅游产业规模占全国旅游产业规模的比重为Si= 。用横轴表示1/N的累加值,用纵轴表示Si从低到高排列后的累加值,然后画出曲线。这条曲线就是可以用来反映旅游产业在不同地区分布平均程度的洛伦兹曲线(见图1)。在图1中,我们可以看出有两种极端情况:一种是洛伦兹曲线是这条直线45°,这反映了旅游产业在N个地区之间是平均分布的;另一种是洛伦兹曲线是OLH这条直角线,这反映了所有的旅游产业都聚集在某一个地区。当然,一般情况下洛伦兹曲线是介于这两种极端情况之间的一条弧线,并且弧线与45°线之间的面积越大,则表示旅游产业在N个地区之间的分布越不平均。

用数学公式Gi= Si-Sj计算出图1中弧线45°与线之间的面积,得出的数值就是反映旅游产业在N个地区之间分布不平均程度的区位基尼系数。公式中的Si和Sj分别表示地区i和j地区的旅游产业在全国所占的比重,N表示全国所分成的地区个数。区位基尼系数在0和1之间,并且系数越大,表示旅游产业在各地区间的分布越不均匀。

(二)用区位基尼系数分析旅游产业集聚程度的缺陷及解决方法

区位基尼系数虽然广泛地被学者们用来计算某产业的集聚程度,但由于该指标主要反映的是产业在各地区间的分布情况,即产业的地理集中情况,这使得利用该指标反映旅游产业集聚度时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陷。

一是旅游企业的规模问题会使得区位基尼系数难以准确反映旅游产业的集聚现象。例如,图2分别代表旅游产业的两种分布情况,图中的线条代表是地区间的边界。从图中可看出图2(A)由许多旅游企业组成,并且这些旅游企业分布在两个地区,因此图2(A)中出现了较多企业集聚在某一地区的集聚现象。图2(B)中有两个大旅游企业,分别分布在两个地区,因此图2(B)中没有发生较多企业集聚在某地区的集聚现象。但图2(A)和图2(B)中旅游产业的区位基尼系数却是相等的。由此可看出,由于旅游企业规模问题的存在,会使得计算出来的区位基尼基数并不能反映旅游产业集聚的真实情况。Ellison and Glaeser(1997)提出的埃利森―戈里瑟指数(EG指数)通过控制产业内企业规模的分布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之后,Mori et al.(2005)发现运用EG指数计算出来的15个集聚程度最高的产业排序与区位基尼系数的排序是基本一致的。同时,Lu and Tao(2009)认为当产业中的企业数目比较多,而每个企业的规模相对于产业总规模都较小的时候,没有考虑企业规模影响的区位基尼系数也能较好地判断出产业的集聚状态。对于旅游业来说,正是符合企业数目多的特征。因此,在运用区位基尼系数衡量旅游业的集聚程度时,可以忽略该系数没有考虑企业规模这一因素的缺陷。

二是地理单元的规模会影响区位基尼系数反映旅游产业集聚现状的准确性。从图3(A)和图3(B)中可看出,两种地区划分方式下旅游产业的客观集聚状态并没有发生变化。但利用区位基尼系数衡量旅游产业的集聚情况时,如果将整个地理划分为4大地区(图3(A))时,旅游产业的区位基尼系数为零;而将整个地理划分为16小地区(图3(B))时,区位基尼系数提高了。产生两种不同计算结果的原因就在于研究时所采取的地理划分规模不同,当以较大的地理规模为单元时,便会出现掩盖地区内部产业的分布情况,使得区位基尼基数不能够准确地反映旅游产业的空间集聚现象。针对这一问题,修正的办法是在更小的地区规模上计算区位基尼系数,来描述我国旅游产业的集聚情况。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利用区位基尼系数衡量旅游产业的集聚程度时,会不可避免地受到旅游企业规模和地理单元规模的影响。鉴于旅游行业本身的特点,旅游企业规模对区位基尼系数的影响可以忽略。而针对地理单元规模对区位基尼系数的影响,本文在计算区位基尼系数时将采用较小的省区市为地理单元,研究旅游产业在我国大陆31个省区市(不包括我国港澳台地区)的集聚状况。

三、旅游产业的界定及数据选取的说明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8)将产业定义为从事相同或类似活动的基层单位的集合。构成一个产业的这些基层单位(企业)需要满足3个标准:生产的产品相对同质、使用的技术基本相同、企业的数量必须足够。也就是说,关于产业的定义和标准都是从产品的供给方面给出的。而从供给的角度看,旅游企业提供的是满足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需要的食、住、行、游、娱、购等各类产品,旅游企业并不生产相同的产品或服务,因此按照传统的产业分类原则,旅游业不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所以,在联合国公布的《国际标准行业分类》中没有将旅游业列为单独的立项产业,我国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也没有旅游业这一类。

虽然不能从传统的供给角度给出旅游产业的界定,但涉及旅游活动的各个企业都在为共同的对象“旅游者”提品,因此可以从需求的角度来界定旅游产业,旅游产业是指为满足旅游者需求而提供各类核心旅游产品的企业的集合。但由于旅游者旅游需求的多样性、多层次性,使得从需求的角度界定旅游产业的范围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困难。联合国统计署、世界旅游组织于2001年的《旅游卫星账户:推荐方法框架》从需求的角度确定了与旅游者旅游需求密切相关的旅游特征产品(TCP)的详细列表,并在此基础上界定了旅游特征产业。之后,开始进行旅游卫星账户编制的一些国家或地区如加拿大、西班牙、中国的江苏省等在世界旅游组织推荐的旅游特征产业的基础上,确定了更符合本国或本地区实际的旅游特征产业。借鉴世界旅游组织、加拿大及我国江苏省在编制旅游卫星账户实践中的产业分类,本文在分析时所涉及到的旅游产业为旅游饭店、旅游景区(点)、旅行社三类。

本文的研究区域为我国大陆地区,先选取2001~2013年间各年的旅游产业总营业收入(为旅行社、星级饭店和旅游景区各自的营业收入之和)作为旅游产业总体规模的代表指标,对我国总体旅游产业的集聚情况进行分析;然后利用2001~2013年间旅行社、星级饭店和旅游景区的各年营业收入,分别计算旅行社、星级饭店和旅游景区三大核心旅游产业的各自集聚情况。论文分析中的所需数据主要来源于各年的《中国旅游统计年鉴》和《中国旅游统计年鉴副本》。

四、数据分析结果

(一)我国旅游产业的总体集聚状况

从图4中可看出,从2001年到2013年我国旅游产业的区位基尼系数大体上呈现下降的趋势。这说明从旅游业总体上看,我国各地区之间的旅游业集聚程度在下降,这与这些年我国各地区都在大力发展旅游业有很大关系。但同时也看出虽然区位基尼系数在下降,但下降的速度缓慢,基本仍维持在0.5左右,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虽然各地区都在大力发展旅游业,但由于各地区的资源禀赋、地理位置、经济条件等各方面的差异,旅游优势地区的旅游业发展仍与后发地区之间仍有着较大的差距。从更一步的数据来看,2001年东中西部地区的旅游产业总营业收入所占的比重分别为77.9%、10.9%和11.2%,到2013年这一比重为63.1%、22.0%和14.9%。这意味着十几年期间,虽然中西部地区的旅游业在快速发展,但占全国国土面积13.5%的东部地区的旅游业仍处于领先的优势地位。

(二)我国三大核心旅游产业的集聚情况

2001~2010年期间我国旅行社的区位基尼系数出现不稳定波动的特点,2011~2013年旅行社的区位基尼系数开始逐年降低(见图5)。相对而言,我国各地区星级饭店的差距小于旅行社业(见图6),并且除了2001~2004年期间星级饭店业的区位基尼系数逐渐上升外,2005~2013年间大体上出现缓慢下降的趋势。与旅行社和星级饭店的区位基尼系数出现较小幅变化相对比的是,我国旅游景区的区位基尼系数变化较大(见图7),表现出的特点是虽然有较大波动但仍开始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并且,三大核心旅游产业中,除了2001~2003、2010和2011这四年旅游景区的集聚度最强之外,其他年份中旅行社的集聚度相对较高。通过对旅行社、星级饭店和旅游景区三者区位基尼系数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总体上来说,旅行社、星级饭店和旅游景区的集聚程度都开始呈现出了下降,这表明我国各地区之间的旅游业差距在缓慢变小。

虽然我国各地区之间三大核心旅游产业之间的差距正在缓慢变小,但是目前仍较高的旅行社、星级饭店和旅游景区的区位基尼系数(如2013年的区位基尼系数分别为0.56、0.468和0.436)又从另一方面表明我国各地区这三大旅游业之间的差距仍存在并较大。进一步对比发现,旅行社营业收入排名前7位的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福建、山东,其营业收入之和占全国的比重在2001年和2013年分别68.51%和68.52%,由此可看出拥有着优质旅游资源和客源市场地区的旅行社仍占据着绝对优势。经济发达的北京、广东、浙江、江苏、上海这5个地区在2013年的星级饭店营业收入占全国的比重为46.69%,在全国几乎占据了一半的份额。另外,2013年旅游景区营业收入在我国排名前7位的地区收入之和就占了全国的一半以上。

五、结语

本文运用区位基尼系数计算了2001~2013年间旅游产业整体及三大核心旅游产业(旅行社、星级酒店、旅游景区)的区位基尼系数。计算结果显示旅游产业整体、旅行社、星级酒店和旅游景区的区位基尼系数在近几年均出现了下降的趋势,表明无论是从整体的旅游业,还是分别从三大核心旅游产业来看,我国各地区的集聚程度均在下降,地区间的差距正在缩小。同时,进一步的数据分析又表明虽然各地区的旅游业差距在变小,但经济相对发达、旅游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在旅游业中仍占据着绝对优势。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安徽旅游集聚区形成及其发展动力机制研究”(编号:SK2013B035)。]

参考文献:

[1] Michael E P.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6)

[2] Jackson J.&Murphy P.Clusters in Regional Tourism: An Australian Case[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6(6)

[3] Urtasun A.&Gutierrez I.Tourism Agglomeration and Its Impact on Social Welfare: An Empirical Approach to the Spanish Case[J].Tourism Management,2006(27)

[4] Novelli works, Clusters and Innovation in Tourism:A UK Experience[J].Tourism Management,2006(27)

[5] 邓冰,俞曦,吴必虎.旅游产业的集聚及其影响因素初探[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6)

[6] 冯卫红.旅游产业集聚的动因分析[J].经济问题,2009(7)

[7] 聂献忠.区域旅游业空间集聚模式研究―以长三角地区为例[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

[8] 孙钰霞,刘今朝,杨庆媛.大城市边缘地区旅游业集聚机制研究―以成都市龙泉驿区为例[J].旅游经济,2008(1)

[9] 刘佳,赵金金,张广海.中国旅游产业集聚与旅游经济增长关系的空间计量分析[J].经济地理,2013(4)

[10] 邓宏兵,刘芬,庄军.中国旅游业空间集聚与集群化发展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3)

[11] 杨勇.中国旅游产业聚集水平的实证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9)

[12] 赵黎明,邢雅楠.基于EG指数的中国旅游产业集聚研究[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1(2)

[13] 陈刚,刘大均等.中国旅游业集聚化水平及演化空间差异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2(10)

[14] 文玫.中国工业在区域上的重新定位和聚集[J].经济研究,2004(2)

[15] Ellison G,Glaeser E L.The geographic concentration of industry: Does natural advantage explain agglomeration[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9(2)

[16] Mori T,Nishikimi K,Smith T E.A Divergence Statistic for Industrial Localization[J].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2005(87)

[17] Lu J,Tao Z.Trends and Determinants of China’s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J].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2009(65)

[18] 联合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8[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19] Stephen L.J.Smith.旅游决策与分析方法[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20] 联合国统计司.所有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行业分类(修订本第4版)[M].2008

[21] 国家统计局.2011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注释[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22] 张辉.中国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及运行方式研究[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1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商学院 安徽合肥 230601)

旅游产业特征范文6

关键词:旅游产业集群 竞争能力 发展

我国旅游产业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旅游大国。当前,我国旅游业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如何提高旅游产业的竞争力。产业集群是目前世界上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有效模式。近年来在我国许多地方也出现了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趋势。因此,研究我国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成为我国旅游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

产业集群特性与旅游产业集群

(一)产业集群基本内容

“集群”概念是由美国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引入,用于对围绕某个(些)产业的企业在一定地理空间上集聚这种经济现象的描述。所谓产业集群,是指包括企业、支撑机构及政府等参与者在地理上围绕某个(些)产业而集中形成一个网络,网络内部通过各种社会关系和商业关系支持着各参与方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也就是把集群联系在一起的是“包括供求关系、共性技术、共同的市场导向、共同的劳动力市场和地方性文化等在内的一系列因素”。

产业集群具有以下特点:

区域特性。集群是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而不同的区域具有不同的产业基础和发展环境,因而也就形成了特色各异的产业集群。

产业关联性。这是产业集群基本特征,是集群得以形成的基础所在,也是各产业集群共有的而又相互区别的重要属性。无论隶属同一个产业,还是前后向延伸产业,抑或是附助产业,产业关链性是他们聚集的最根本的特征。本文着重强调的即是集群的产业特征,故而称为产业集群。

专业化分工协作。各关联企业的“扎堆”,通过专业化分工协作可降低交易成本,创造了外部经济和集体效率,进而促进创新,形成和产生知识溢出效应,获得竞争优势。

地方根植性。这是新产业区理论的主要概念,是其判断新产业区的标志性概念。其含义是经济行为深深嵌入于社会关系之中。集群内各企业只有扎根于当地,形成地方人脉,融入当地社会关系和网络,进而融入当地文化,形成产业的社会化网络,才能促进和推动产业集群形成。

(二)旅游产业集群的类型及特征

1.资源型旅游产业集群。以经营特定地域空间的旅游核心吸引物的企业为中心, 以地接社、酒店、餐饮、交通运输公司为主体, 以保险、银行等配套服务企业为辅的面向游客需求价值链的产业集群。

这类旅游产业集群发生在旅游目的地。旅游目的地的景观或事件(贸易展览或商务会议) 对旅游者起着激发或吸引的作用, 是旅游者的根本性需求。因此,提供或经营核心旅游吸引物的企业构成了旅游产业集群的中心。集群内的企业间直接关联性并不强。它们间的资源整合是在多点之间进行, 通过联合向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经历,形成某种“一揽子旅游产品”。这类旅游产业集群内的企业行为具有复杂性和关系的不稳定性。集群内企业的联系主要是信息联系, 形成了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价值网系统。价值网从一个更高的层面上对供应链理论进行了实用化的系统思考, 将企业的经营置身于现代网络环境, 通过将链式思考提升到网状思维, 即使原来是竞争对手的企业纷纷合作, 把各自的价值链联结起来形成价值网络, 使企业更能满足客户的独特需要。集群内企业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和价值认同感。由于旅游核心资源的非流动性, 因此要求这类旅游集群的管理体制主要是政府主导型的制度。在我国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大型旅游景区往往形成这类旅游产业集群,如大九寨沟国际旅游区,张家界大旅游区等

2.专业市场型旅游产业集群。通常以具有销售中介职能的大型旅行社企业集团为龙头, 以众多中小旅行社企业(或特许经营加盟社) 为主体, 相关旅游要素企业为依托而形成的旅游产业集群。

专业市场型旅游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的关系建立在旅游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 相互依赖性较强。集群以旅游经营商或批发商为中心,它主要面对零售商而不是一般公众直接销售。处在外围的是专门面对消费者从事旅游咨询服务、收客业务的零售商或是专门从事地接业务的专营商。这类产业集群主要通过分工合作共同组成地域生产销售网络。集群内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础上的竞争合作机制, 也有助于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合作, 从而降低新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的成本。集群内企业之间以电子商务为平台,形成批发、和零售的旅游网络。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主要依赖于市场的力量。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旅游服务部门特别是旅行社,其经营活动是以水平分工体系进行的。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旅游产业规模的扩大,在我国客源充沛的特大城市和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一些实力强大的旅行社率先应用资本和新技术,对旅行社的经营分工进行了再造,实现了旅行社的垂直分工和专业化经营。因此,以专业化市场为基础的旅游产业集群主要发生在我国经济发达的特大城市和东部地区。

旅游产业集群与我国现代旅游业

我国旅游产业集群的出现和逐步形成对于我国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旅游产业集群的出现代表着我国旅游产业组织形式的创新

旅游产业集群本身就是一种崭新的经营组织形式。它的出现打破了我国旅游产业长期以来的分散经营单一旅游产品的经营组织模式,是我国旅游产业的一次革命。旅游产业集群内各企业通过相互竞争和专业化分工协作,形成了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而结成一个空间集聚体,成为介于市场与管理层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这种组织既有助于企业克服市场的交易分散性和不确定性风险,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也可以克服多层次组织的低效率。旅游产业集群的出现和发展将提高我国旅游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

(二)旅游产业集群形成表明我国旅游产品和服务价值链的延长

较长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价值链,为旅游企业间的分工协作提供了可能,也为新企业的进入创造了市场发展空间。而新企业的进入是旅游集群获取持续性竞争优势的关键,因为它是保持旅游企业集群旺盛生命力的关键。

(三)旅游产业集群的运作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

旅游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新的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为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架起了桥梁。

旅游产业集群促进区域旅游生产率的提高。旅游产业内大量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能很快形成区域旅游规模经济效应。一是旅游关联性供应商的聚集,不仅能提高区域内对旅游供应商的谈判能力,同时也降低了旅游供应商的违约风险。二是旅游专业化市场的形成,从客源供给、服务产品支持到景点产品销售,旅游集群区内可以自然形成巨大的旅游专业化市场。同时,也促进地区就业率的提高。三是高素质员工的流入。旅游产业集聚对旅游专业技术员工而言,意味着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较低的流动风险,由此带来人才的集聚。四是专业信息的共享。有市场的、技术的与竞争有关的信息有可能在区域内大量会集并迅速传递。五是政府和其他公共机构在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上的大量投入。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改善又可以吸引大量的外来旅游资本,引发相关配套资本的跟进,促进旅游产业的迅速崛起和竞争力的提升,进而形成旅游产业优势。

旅游产业集群提高区域竞争能力。旅游产业集群为区内旅游企业的竞争和合作提供了双重机会。竞争对手的存在迫使旅游企业不断采用新技术、创新旅游产品、改进旅游服务,树立区域旅游品牌。旅游产业集群内的产业结构在竞争与合作中得到优化。竞争使旅游产业内部分工更加专业化、服务质量标准化,合作使旅游企业间形成的产业链更加紧密。这一切又促使企业在更高的层面开展竞争。其结果形成对旅游消费者更大的空间吸引力。

我国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

旅游产业集群是我国现代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我国旅游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和集中体现。加快发展我国旅游产业集群,是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有效途径。本文从我国旅游产业现状出发,提出以下建议

(一)抓住机遇快速创建旅游产业集群

目前,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人均可自由支配收入不断提高,旅游消费增加,旅游产业规模扩大。同时,旅游企业间的竞争日益加剧,旅游企业的经济效益仍然较低。这表明我国仅是一个世界旅游大国,但不是旅游强国。要成为旅游强国,我国旅游行业必须进行产业组织形式的改革,快速创建我国的旅游产业集群,提高我国旅游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旅游消费的增长为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提供了背景条件。

(二)了解和遵循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规律和演进机制

我国的旅游产业是政府主导的产业,但真正的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政府不是主角。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是旅游企业有目的性的区域集聚,有一定的自发性。如果政府使用行政手段强行聚合,人为“造市”,就丢掉了旅游产业集群的精髓。政府的职能是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市场环境,这是一种辅助作用。因此,在我国旅游产业集群形成和演变过程中要明确政府职能的边界。

(三)完善和强化政府部门的公共行政服务

公共行政服务是旅游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政府的主要职能之一,也是我国旅游产业集群形成的重要条件。政府的公共职能包括:协助集群内企业进行宏观市场需求分析,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数据资料;为人力资本、金融资本和技术交易平台等要素市场的建立,创造便利条件;鼓励和引导公共服务机构发展,包括教育培训机构,管理和咨询机构,公证、会计服务机构等;通过政府活动促进企业间的各种交流和合作,倡导旅游集群文化和旅游产业经营和创新氛围;通过法律、行政等手段,致力于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四)发展旅游中介服务组织

在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行业协会将发挥政府难以替代的重要职能。这是世界各国发展集群产业的一个基本经验。目前,我国旅游行业协会、旅游法律等中介服务组织的发展还很不充分,尤其是旅游行业协会还具有较为浓厚的政府色彩,影响着公共职能的正常发挥。这些服务组织应独立经营,实现职能的专业化、服务细分化和运转社会化。

(五)努力培育我国旅游产业集群示范区

我国旅游产业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已形成一批旅游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例如长江三角洲地区、大型著名旅游景区等。它们无论从旅游硬件或软件看,都适宜成为旅游产业集群的载体。因此,应加强规划和政策研究,在已具备旅游产业集群雏形的地区建成我国旅游产业集群示范区。培育集群旅游品牌,树立整体旅游形象,以推动我国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梦.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旅游学刊,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