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身体素质的含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身体素质的含义范文1
各区、县劳动局:
现将劳动部《关于劳动争议当事人对纠正后裁决不服是否有申诉权问题的复函》(劳部发〔1996〕216号文件)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文中所提关于通过仲裁监督程序问题,请遵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案规则》(劳部发〔1993〕276号)第三十四条办理,今后有新的规定,按新规定执行。
附件:劳动部关于劳动争议当事人对纠正后裁决不服是否有申诉权问题的复函 (劳部发〔1996〕216号文件)(略)
身体素质的含义范文2
研究综合运用教育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知识以及现代素质教育的有关理论,将体育素质教育视为广义素质教育中一个具有相对完整体系的独立子系统,对我国高等学校体育素质教育内容体系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旨在为高校体育界全面推行体育素质教育提供理论依据。为推进新世纪高校体育的大发展探求改革思路。
2研究对象与方法
高等学校体育教师与教育行政管理干部共267人,其中教授31人,副教授78人,讲师87人,助教37人,教育行政干部34人样本覆盖湖南、广东、广西、贵州、安徽、山东、河南、陕西、辽宁、黑龙江、北京、上海等12省市的46所高等院校研究采用文献资料分析、面访调查、座谈调查、问卷调查等方法。
3研究结果与分析讨论
体育素质教育是广义素质教育中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以为社会育人为其根本目的,以体育实践为其主要手段、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过程。
3.1高校学生体育素质结构体系的探讨
研究表明,身体显性因素与身体隐性因素共同反映着大学生身体素质发展水平,可将其归于身体素质类。心理因素与个性因素是大学生体育心理素质的两个主要内容。体育认识因素和体育实践意识可统称为体育思想素质。体育道德基础与体育道德实践因子描述的是大学生体育道德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状况,属于体育道德素质。体育基础知识素养和体育人文知识素养集中体现着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水准,可概括为体育文化素质。运动技术能力与学习锻炼能力明显反映的是学生体育能力发展水平,可归纳为体育能力素质。体育审美修养与体育审美倾向因子,形成了大学生体育审美素质的主要内容而个体行为习惯和社会行为因素则体现了大学生综合体育素质的发展状况,其本身也以体育行为素养的新姿成为这一素质体系中的新成员。
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人是自然、心理和社会的统一体这一观点,将上述8个素质加以进一步概括,可分为3个基本层面。一是生理层面,指的是身体素质类二是心理层面,主要指体育心理素质类三是社会层面,涵盖体育思想素质、体育道德素质、体育文化素质、体育能力素质、体育审美素质与体育行为素养。我国大学生体育素质的这一相对合理结构,揭示了大学生体育素质系统的多维复杂、纵横交错的内容构成,展示了21世纪大学生体育素质发展与优化的演进轨迹
3.2高等学校体育素质教育内容体系的构建
3.2.1高等学校体育素质教育内容组成分析
根据现代教育学、人才学及素质教育论的有关理论,大学生体育素质结构与高等学校体育素质教育内容之间存在着一种严密而合理的逻辑对应关系,这种关系可以揭示。
与大学生体育素质结构相匹配,高等学校体育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相应地包括身体素质教育、体育心理素质教育、体育思想素质教育、体育道德素质教育、体育文化素质教育、体育能力素质教育、体育审美素质教育与体育行为素养教育等8个方面。为了进一步了解各类体育素质教育的具体内容,仍有必要依据素质与素质教育的相互关系,对上述8个方面逐一进行详细分析。
第1类:身体素质教育
身体素质教育在体育素质教育中的含义,既特指运动训练学意义上的运动素质发展,也泛指解剖、生理学意义上的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适应能力、身体耐受能力以及身体抵抗疾病能力等方面的提高。身体素质教育是依据大学生身体素质发展需求提出来的,它体现着体育素质教育与其它学科素质教育相区别的本质特征,即体育素质教育具有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提高身体素质的独特作用。
身体素质教育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培养良好的身体形态、提高身体机能、发展运动素质、增强身体抵抗疾病的能力以及提高身体耐受能力等5个方面。身体耐受能力是指人体承受高强度、长时间地持续劳动的能力。它作为未来社会高压力、强竞争特征对人才素质的特殊要求,应被合理纳入身体素质教育内容之中。不言而喻,身体素质教育是体育素质教育内容体系最为核心的一个组成部分,反映着体育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与本质功能。
第2类:体育心理素质教育 意志品质、培养体育兴趣与需要等个性倾向以及自信心等自体育心理素质教育包括提高智力品质、培养体育情感与我意识,同样,体育心理素质教育是大学生综合素质。
第3类:体育思想素质教育
体育思想素质教育主要包括体育价值观、终身体育意识、快乐体育思想、健康教育思想、体育参与意识、体育消费意识、体育法规意识等方面的培养与教育意识是行为的先导,良好的体育思想素质是大学生其它体育素质高度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加强大学生体育思想素质的培养应贯穿于体育素质教育的整个过程。
第4类:体育道德素质教育
体育道德素质教育是指对学生体育道德认识、意志和行为的教育和培养。倡导良好的体育道德,是当前倍受人们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在高校体育中加强学生体育道德素质的培养必定成为体育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第5类:体育文化素质教育
体育文化素质教育指的是要通过体育提高学生在体育哲学、体育史学、体育理论等社会科学、体育生物科学、运动医学等方面的知识修养。知识的内化表现为人的知识文化素养。因此,体育文化素质教育要以掌握知识文化为手段,以培养知识文化素养为目标而有序、系统地展开。
第6类:体育能力素质教育
体育能力素质教育主要包括对学生运动能力、技术能力、学习能力、锻炼能力及自评自控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与提高体育能力素质是促使大学生顺利完成体育学习与锻炼的综合品质,在体育素质教育体系中占据着十分突出的地位。
第7类:体育审美素质教育
体育审美素质教育主要指的是提高学生对体育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方面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与创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审美爱好与情趣等。体育美是体育赖以存在与发展的基本特质之一。充分挖掘与表现体育美、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审美素养是体育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第8类:体育行为素养教育
体育行为素养教育主要指的是要通过体育活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身体锻炼习惯、卫生习惯、生活习惯及人际交往行为等。良好的体育行为素养是大学生其它体育素质高度发展的外在表现,因此,将体育行为素养教育纳入体育素质教育的内容体系,不仅是理念上的突破,而且是实践上的需要。第3,在内容组成上体现出继承性与创新性^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的内容组成吸纳了古今中外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众多优秀思想与改革成果,并创造性地将基础教育领域的素质教育经验推向了高等教育领域,将一般素质教育成果移植到了体育学科素质教育范畴,因而表现出继承性与创新性的高度统一。
3.22高等学校体育素质教育内容体系研究通过以上体育素质与体育素质教育对应关系分析,以及各类不同体育素质教育具体内容的研究,依据前述3个层面素质结构的分类方法,我们可进一步将8类体育素质教育归纳为3个层面:一是生理层面素质教育,主要指身体素质教育;二是心理层面素质教育,即体育心理素质教育;三是社会层面素质教育,包括体育思想、道德、文化、能力、审美与行为素质教育等6个方面。至此,高等学校体育素质教育内容的相对完整体系可以加以展示。
高等学校体育素质教育内容的相对完整体系具有以下5大重要特征
第1,在指导思想上体现出全体性、全面性与主体t性高等学校体育素质教育在指导思想上立足于面向全体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体现出全体性特征;其内容体系涵盖体育素质发展的方方面面,具有全面性同时,高校体育素质教育指向“以人为本”,强调学生体育能力、个性与创造能力的培养,反映出高度的主体性特征高校体育素质教育上述3个特征与素质教育的一般特征完全吻合,符合广义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与基本思想。
第2,在产生机制上反映出客观性与时代性^高校体育素质教育内容的产生来自于广大高校体育界人士对大学生体育素质发展趋势的客观判断与瞻前考虑,反映了新世纪社会发展对学生体育素质培育的时代要求,因此该结构具有客观性与时代性。
第3,在功能特征上反映出特殊性与拓展丨性体育素质教育内容体系将身体素质教育作为生理层面素质教育而提出,突出了体育的强身健体的本质功f能从这一基本功能出发,该内容结构挖掘出体育素质教育的多种心理价值与社会价值,拓展了体育的心理或社会方面的多功能,因而它在功能特征上具有特殊性和拓展十性第5,在内容构架上体现出系统性与动态‘性高校体育素质教育体系内涵丰富、层次分明,各类体育素质教育相互独立、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有机系统该系统的内容构架随社会条件的变化而始终处于动态发展之中。因此,系统性与动态性是这一内容体系的重要特征。
身体素质的含义范文3
关键词: 在校学生 体质下降 原因分析 对策
2007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下发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通知,该文件明确要求,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每一年对在校学生都应根据《标准》要求,进行体质测试,检测内容包括学生的运动能力、身体形态、身体素质、身体机能四个方面,综合评定在校学生的体质状况。用较为科学的检测手段,为学生、学校、家长提供锻炼的科学依据,进一步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但近两年来,全国各地发生了多起在校学生参加长跑猝死事件,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在媒体的持续关注下,关于在校生体质的相关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讨论。年轻学子为什么如此脆弱,学校体育教育是否存在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在校学生体质的现状进行分析,揭示学生体质下降的深层次原因,给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建议。
1.学生体质现状
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表明,我国在校学生运动能力、身体形态、身体素质、身体机能的指标呈下降趋势,对应的肌肉爆发力、关节柔韧性、绝对力量、身体灵敏度等身体素质指标的下降,并没有得到根本遏制,特别是大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在持续明显下降。有学者研究发现,与1985年相比,2012年在校大学生肺活量下降了12%;中长跑项目(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成绩下降了11%;大学生的眼睛近视率达到了惊人的86%;身体形态达标率不到6成;女生的立定跳远成绩20年间下降了近3公分;男生立定跳远成绩下降了1.3厘米。所以,从运动能力、身体形态、身体素质、身体机能的各项指标来看,我国在校学生的身体机能与素质明显下降,下降速度较快,且没有明显的遏制趋势。
2.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分析
2.1应试教育原因
由于我国很长一段时间实行城乡二元发展模式,造成我国学校发展也呈现城乡二元发展的状况,优势学校资源大部分集中在大中城市。加之,我国实行全国统一进行高考的人才选拔制度。为了让学生进入更高一级的好学校,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演变为各种考试的准备过程。所以,我国学生的素质教育很难离开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一部分学生、家长、学校对体育锻炼缺乏正确的认识,简单认为,体育锻炼与文化课的学习是矛盾的,参加体育锻炼会影响文化课的学习,对升学不利。我国把中考体育成绩纳入升学考试范围,这是一个明显的进步,但考什么项目,集中练习什么项目,学生综合身体素质的提高还是很难达到。加上体育科目所占比例较小,每个学生身体素质的测试成绩很难拉开档次,即使加入录取总分,对整体成绩的影响也不大,所以很难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
2.2家长原因
由于我国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大多数在校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加之,随着我国法制进程的不断推进,家长维权意识明显增强。家长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子女,对在学校发生的各种意外事故越来越重视。但体育锻炼本身就具有两面性,一方面能明显增强学生的体质,另一方面一些意外事故对学生的身体可能造成一定的伤害。学生体育活动意外伤害的发生从概率角度讲是不可避免的,但家长都要追究学校的责任。所以,近年来,由于体育课堂意外事故引起的法律诉讼经常见诸报端。各种高额索赔也使得学校与教师不堪重负,鉴于此,学校管理者及体育教师对开展体育活动慎之又慎。过去常见的体操项目,器械体操基本上在各级各类学校消失了。即便是学生喜欢的足球项目,有些学校也明令禁止在学校课间进行活动。学校与教师担心承担意外事故的法律后果,是造成学生体质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2.3学校原因
虽然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学校体育的相关文件,但我国学生人均运动场地的比例还是很小,“教学楼越来越高,学生操场越来越小”。一些需要较大场地的项目,足球、篮球等在有些学校难以开展;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每周体育课开课了也明显不足,大部分学校每周两学时,大量的体育锻炼时间被文化课代替,学生可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较少,课程的结构与内容与学生的需求矛盾较大;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对学校工作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升学率上,学校工作成绩怎么样都要升学率做支撑,对升学影响不大的体育锻炼与体育课程很难受到重视;有些体育教师曲解了新课程“目标统领内容”和创新教学模式的含义,采取体育课“放羊式”的教学办法,只要学生不出事,就算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应付上课检查,这也是学生体质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2.4学生原因
经济活动的快速发展与信息时代的到来,极大地改善了我国人民的物质欲文化生活,由过去单一的文化活动形式向多元化方向转变,学生文化活动不再是打篮球、踢足球等体育活动,特别是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很多学生迷恋互联网,深陷网络游戏中,不愿意进行体育锻炼。这是造成学生体质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3.对策
3.1升学考试加大体育分数的比例
在高考升学考试当中,把体育考试也计算在总分内,可以参考体育生的体育术科考试的办法与制度。中考加大体育分数的比例,体育分数与其他科目分数持平。
3.2教育主管部门重视体育课程
严格实行国家关于体育课程的课时标准,对不按照国家标准、不能开足体育课程的学校,实行一票否决,严格限制每个教学班的人数,按学校人数足额下拨体育经费。
3.3引导家长正确看待体育锻炼
学校定期举办关于体育活动的科学讲座与宣传,鼓励家长给每名学生购买足额的人身意外保险,让家长了解学校体育教学与学生锻炼的好处与过程。
3.4学校重视体育课程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学校,都要根据阳光体育活动的要求,开设体育课,配备充足的体育器材,设置学生喜欢、锻炼价值大的体育项目,把体育工作纳入全年工作计划。
参考文献:
[1]康健.青少年体能素下降的社会学因素探讨[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10(2).
身体素质的含义范文4
关键词 艺术体操 运动员 柔韧性 训练
中图分类号:G834 文献标识码:A
1 前言
艺术体操是徒手或手持轻器城,与舞蹈基本动作相结合的具有很强的艺术表演力,在音乐伴奏下进行练习的体育运动项目。也是当代女子所独有的奥运会竞技性体操比赛项目之一。艺术体操起源于欧洲。在它成为独立项目之前,是竞技体操的一部分,所以艺术体操的产生离不开体操的产生与发展。直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欧洲教育文化的发展和妇女体育运动的兴起,逐渐产生了女子体操,为“现代体操”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艺术体操是一项集刚柔、优美、灵巧、于一体的运动项目,随着新规则导向要求,目前艺术体操的难度动作向着全面性、多样性发展。完成这些身体难度大多是对身体极限的要求,而要达到这些动作规格,就必须要进行各种身体素质的训练。而柔韧素质就是其中之一,同样它也是人体的一种重要身体素质。艺术体操运动项目,对运动员的柔韧素质也都有很高的要求。
2结果与分析
2.1柔韧素质的定义
柔韧素质是指人体关节活动幅度的大小以及跨过关节的韧带、肌腱、肌肉、皮肤及其他组织的弹性和伸展能力。柔韧素质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关节活动幅度的大小,二是跨过关节的肌肉、肌腱、韧带等组织的伸展性。关节活动度幅度主要取决于关节本身的装置结构。跨过关节的肌肉、肌腱、韧带等组织的伸展性,则主要通过合理的训练获得。
2.2 柔韧素质训练的重要性
柔韧素质是人体的一种重要的身体素质。发展柔韧素质不仅可以加大动作幅度,使动作更加完美优美、协调,而且能增加动作力量,减少受伤的可能性。因此,正确的柔韧素质练习方法,对于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是有很大帮助的。随着新规则的不断改革,不断变化难度数量增加,柔韧的比重也逐年增大。
2.3柔韧素质的训练方法
2.3.1重视柔韧素质训练的“韧”性训练
人们通常把柔韧素质简称为柔韧性,但其实,并不能把柔韧性和柔软性混为一谈,柔韧是在幅度中还含有速度和力量的运动,即在做大幅度的动作时,肌肉仍能快速有力地收缩。而只有柔软的话,虽然动作幅度大,却缺乏速度和力量,做动作时软绵绵的,打得开却收不拢。
2.3.2 重视小关节的力量素质发展
充分做好力量素质能更有效地预防练习中造成的拉伤、扭伤。不但要对人体的几个大关节进行拉伸,更要注意脚踝、腕、等小肌肉群、小关节的活动充分。
2.4 柔韧素质训练的要点
2.4.1 循序渐进的练习
柔韧素质的发展是需要运动员们意志力的练习。痛感强,见效慢,停止训练便有所消退,因此持之以恒才能见效。当初次练习时易见效,第二次再练习有痛感,第一次练习获得效果全部消退并差于第一次练习前的效果。经过一个时期的练习,该长度的伸展已适应,应进一步拉长肌肉牵拉肌腱,进一步增强回缩力。
2.4.2 柔韧性练习必须要有针对性
柔韧性练习必须根据艺术体操专项难度的特点和练习者的具体情况安排。因此,在全面发展身体各部位柔韧性的基础上,要重点练习专项难度所需要的几个部位的柔韧性。另外练习者的具体情况不一样,在进行柔韧素质练习过程中必须区别对待,这样才会收到良好的练习效果。
2.4.3 柔韧素质的发展应与力量素质发展相结合
柔韧的发展应是在肌力增长下的发展,而肌力的增长快不能因体积的增长而影响关节活动幅度。力量练习是发展肌肉的收缩能力,柔韧练习能发展肌肉的伸展能力,因此力量结合柔韧的练习提高肌肉质量最为有效。
2.4.4 柔韧性练习之后应进行放松练习
每个伸展练习之后,应做相反方向的练习,使供血供能机能加强,有助于伸展肌群放松和恢复。如压腿之后做几次屈膝练习,体前屈练习之后做几次挺腹挺胯动作,下完腰后做几次体前屈或团身抱膝动作等。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柔韧素质的完善和提高对运动水平、运动寿命都有很大的帮助。(2)柔韧素质的训练是具有多面性和创新性的,是随着艺术体操身体难度的不断改进而改进的,给予专项身体难度充分的发展条件。(3)柔韧、柔韧素质相结合,既保护运动员的身体条件,也延长了运动员的运动寿命,更好地提高运动竞技水平。
3.2建议
(1)循序渐进的柔韧训练,对每一个运动员都会有很大的帮助。(2)随着运动员年龄和身体状况的不断变化,要根据现状对柔韧动作的难度进行一定的调整,这样不仅可以帮助运动员在不同的时期,保持好身体方面的素质,也可以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3)柔韧与柔韧素质结合进行训练时,也要注意运动员当时的身体状态,防止运动员过度疲劳。
身体素质的含义范文5
关键词:小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综述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境外研究综述
1.境外校园花样跳绳发展现状分析
据统计,从1978年开始,美国在全国各地的小学推广跳绳运动,提倡“跳绳强心”(JumPRopeforHeart)行动,发展到今天已经有40多年。美国的初中生跳绳运动集体比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通过对技巧和跳绳运动的整合、把健美柔合在跳绳运动中,充分表达了运动与美的完美结合。德国学校开设的跳绳运动课程改变了传统的跳绳竞技形势,在内容上、形式上以及学生掌握跳绳的能力上都做了调整,不再是通过学生的跳绳数量裁决高低,而是通过集体合作表演的形势,通过对整体编排、团队合作等情况对学生进行评价。同样在日本、韩国、香港的中小学也提倡校园“跳绳运动”,如1999年全香港中小学推行“跳绳强心”计划,该计划通过教授花式跳绳、心脏健康教育和举办跳绳同乐日等活动,鼓励青少年参加体育运动、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有效预防心脏病的发生。
2.关于跳绳体育运动的综合教育价值研究
在国外,学者们关注体育的健美强心功能。因而,自然受到重视的小学生群体,在很多文献里都能发现这样的观点,体育文化对儿童身心发展具有很重要的功能,现代教育理念倡导在儿童成长的关键期对儿童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儿童体力、智力和应变能力的协调发展,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据专家的跟踪研究结果发现,跳绳对妇女和儿童的身心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儿童在跳绳时伴随着数字的训练,这对于她们把抽象的数字与实际事物结合起来有很大的帮助,可以帮助儿童理解数字的实际含义与抽象概念,从而提高儿童记忆能力,同时还可以提高大脑的思维灵敏度和判断力。
3.体育文化概念界说
关于体育文化的词源解释,很多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自己的理解,跳绳运动在中国的演变经历了很长的发展,中国最早出现的跳绳在唐代被称作“透索”,宋代称“跳索”,明代称“跳白索”,发展到清代则称“绳飞”。卢元镇提出体育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建立在各学科之上的一种有规则的、具体行为方式的、活的价值体系。同时在《中国体育文化纵横谈》书中总结到:体育文化是人类关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内容的生活化再现,它包含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全部内容。易剑东在《体育文化学》一文中提出,体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通向自然的一种手段,把握世界的一种独特方式,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综合因素。李乃平认为体育文化是一种综合现象,既是以体育为核心,以身心运动为根本目的、以娱乐为主的行为活动,并伴随着体育文学与艺术活动的精神活动与文化活动。
4.关于小学校园跳绳文化价值的研究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学者们都从不同角度总结到跳绳运动对人的身体素质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2008耿绍讳在《跳绳在高校田径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中的应用价值》一文中,总结到跳绳作为一项基础性身体素质锻炼具有很强的功效,针对提高田径运动员的协调性、弹跳力、爆发力、灵敏和耐力等基本身体素质有很大的帮助。这方面的文章还有金品强的《跳绳在短跑训练中的妙用》、郑阳的《双摇对提高艺术体操专项素质的作用》、陈燕的《论跳绳在大学生身体素质训练中的应用价值》和吴辉扬的《双摇对提高竞技健美操专项素质的作用》、等都提出跳绳作为一种简单的体育运动项目益于开展、操作性强、覆盖大为普通大众所接受。这些文章充分证明了跳绳运动对人的身体素质的良好作用,都从跳绳的专业性角度做了阐述,但未能深入学生主体和校园本身的价值探索更缺少跳绳文化的丰富内涵。
5.关于小学校园跳绳文化开发的研究
有关素质教育下的体育文化发展建设,邱丽玲在《中国跳绳竞赛设置和竞赛方法的研究》一文中,针对校园体育文化开展的具体措施,花样跳绳运动的具体规则和评价方法都做了详细的描述,并提出花样跳绳运动发展的模式。对于小学花样跳绳文化建设的研究,有学者们分别从花样跳绳运动开展情况、兴趣培养、花样跳绳运动发展等方面有相关研究,但是对于如何从各个方面构建小学花样跳绳文化的文章却很少。小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从不同的角度展现出学生健康发展的模式,国外学者都从学生本体出发,关注学生的个性,成长的机制,有效利用校园体育文化假设的平台为学生谋发展。相比较国内学者而言,大量文献没有关注到学生的主体性和学校的差异性,以及在这方面的教育理念落实不够,国外学者能从理念到实践真正推广校园体育文化,发展跳绳强心运动,这对我们有很大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梁超.花样跳绳在上海市部分中小学推广的现状及可行性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6).
[2]赵强.大连市初中生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现状的调查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1(5).
[3]赵鑫.跳绳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8).
身体素质的含义范文6
【关键词】 体育文化产业;区域经济;互动发展
体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极为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它的全部运动、变化和发展,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因素的制约。任何历史时代的体育,都是由社会物质生活要求和它提供的可能决定的。体育从它产生时起,就同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紧密结合起来,适应和反映现存的生产方式。体育和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主要表现在体育需要经济和体育在发展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体育的发展与改革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
一、体育与经济基础发展的关系
1、体育需要经济基础支持
“经济”一词,在应用时有多种含义:有时指经济基础,有时指经济活动,有时又指国民经济各部门,在日常用语中,有时指节约或节省等。我们这里讲体育与经济的关系,是泛指体育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而言的。
一般地说,体育是既受生产力制约,又受生产关系制约的一种增强人的体质的社会文化活动。从生产力看,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是极为低下的,因而反映在体育内容上也是极为贫乏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为体育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物质技术条件,使体育进入了近代和现代的发展。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的体育迅速发展,成为体育发达国家或世界体育强国。所以,从总体上讲发达国家的体育事业水平高,而发展中国家的体育事业水平较低。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希望成为世界体育强国是不可能的。
对体育发展与经济实力的关系应有辩证的理解。体育的发展必然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其发展规模和发展水平,从总的方面来说,取决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水平,但是,由于竞技体育的发展主要是直接受整个经济实力的制约,不像群众体育更多地受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影响。
2、体育促使国民经济的发展
经济制约体育,体育对经济的发展有反作用,即体育的经济功能。所谓体育的经济功能,就是指体育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各种能力,或者说,就是通过体育服务的生产与交换,经过体育的主体—人—的消费而对社会物质生产部门、非物质生产部门以及人们生活消费所产生的各项经济机制的总和。它是体育经济学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之一。认为,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结合,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的方法。这就充分说明体育是实现社会主体——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的手段和方法之一。在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事业中,体育发挥的作用如何,是衡量体育价值的根本尺度、最终尺度。这就充分肯定了体育在社会经济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即我们所研究的体育经济功能是联系和相互统一的,它统一在社会主义劳动者身上。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人是社会的主体,人的发展是社会一切活动的根本目的;同时,人又是社会生产力要素中的根本要素。而体育的一切运行机制又恰恰是作用在这一社会主体和社会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上。这主要表现为劳动者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发展以及劳动力质量的提高。体育的经济价值和经济功能的深刻内涵正在于此。因此,在研究体育的经济价值和功能时,一方面要牢记体育服务的生产要满足人的需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发挥体育的经济功能,不断发挥其提高社会生产力、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过去我们一直认为体育是一个纯消费部门、娱乐部门,一般只注重其强身健体、延年益寿、观赏娱乐等方面的功能,而对体育的经济功能研究不够。现在我们研究体育的经济功能,就是为了破除这种陈旧的观念,也是为了充分揭示体育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从而让全社会来重视体育工作以及增加对体育部门的投入。
二、现阶段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与现状
1、体育文化转化为体育产业,出现多元化格局
随着市场经济的转型,体育也从单纯的体育文化活动发展成为体育文化产业,成为经济的一部分。体育管理体制也由过去高度集中、形式单一的体制,逐步转向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多元化体制,表现为所有制的多元化和经营方式的多元化。目前,我国体育部门的所有制形式是多元化的,国营、集体、个人、私营、外资、中外合资等各种经济成分均活跃在我国的体育市场上,经营方式也趋于多元化。公益性体育服务与经营性体育服务同时并存于我国的体育服务领域。
2、体育文化产业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日益密切
通过发展体育运动,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拼搏精神;利用运动竞赛传播信息、扩大商品销售;为社会提供体育服务商品,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促进和体育有关的产业的发展等,为市场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同时,体育的要素全方位进入市场,竞赛、表演、培训、咨询、无形资产的开发等都可以采用招标、拍卖等市场经济的手段来运作。
3、体育产业发展布局的不平衡性
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带来体育发展布局的不平衡性。一般来说,城市体育发展要快于农村体育发展,沿海地区体育发展要快于内地体育的发展。
三、对当前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
1、体育产业要为保证劳动力的健康发挥作用
体育对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的作用,集中到一点,就是体育服务产品的生产、交换、消费过程对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的作用。那么,体育对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有什么作用呢?概括起来说,主要表现在体育是发展和保护劳动力、提高劳动力质量,特别是提高劳动力身体素质的重要因素。劳动力的素质包括身体素质、文化技术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体育经济功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提高劳动者的身体素质上,而劳动者的身体素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健康状况。健康状况是指劳动者生理机能运转的能力,无病、生理机能正常运转,称之为健康;健康还表现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力。因此,患病率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率是衡量劳动者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2)体力和精力状况。体力和精力是劳动者进行劳动和运动的动力,它和劳动者的健康状况密切相关。它是劳动者进行劳动和工作、训练并提高效率的先决条件。(3)生命力和寿命的状况。生命力和寿命是劳动者生存能力的表现。它是前两种素质的延续和效果归宿,是劳动者进行劳动、工作、运动、训练的有效性的先决条件。劳动者身体素质的提高,一靠物质条件,增强身体营养;二靠体育锻炼。而劳动者身体素质的提高,又是劳动者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提高的物质基础。因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的身体素质不仅直接决定体力活动的质量,而且也直接影响着脑力活动。身体素质好,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充沛的体力和精力从事科学技术的学习和研究。著名的科学家居里夫人常说:“科学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也说过:“如果不活动,我几乎不能思维。因此,必须使我的身体处于动态,我的思想才能开始活动。”体育服务产品和体育实践在劳动力的成长过程中具有一种不可替代的作用。体育不仅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健康的劳动力,而且也为劳动力繁衍后代、提高中华民族身体素质奠定了先天基础。
2、开发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产业
现在体育活动的内容是传统项目与现代项目并举,娱乐、旅游、商贸与体育结合,中西体育结合,体育与文化融为一体,而过去只是做体操、打球、爬山、游水等。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价值观念、社会习俗以及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都在发生新的变化,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为广大人民所接受,因而体育活动项目的单一化已被体育发展的多样化所代替,如台球、保龄球、门球、地掷球、壁球、女足、帆板、健身、健美等体育内容,已在我国人民群众中广为接受,有的地区已广泛开展,真可谓五彩缤纷、丰富多彩。由于体育的发展,很多传统项目更加活跃,如龙舟、舞狮、舞龙、武术、气功等也是内容多样。再加上人们利用节假日、庆典、商贸活动与体育结合在一起,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在现代智能社会、信息社会里对提高人口素质的作用就显得格外重要。同时,智能社会、信息社会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另一方面影响,就是使人们从沉重的体力劳动和工作中解放出来,这无疑提高了人们幸福生活指数。
3、积极发展与体育相关的第三产业
体育是一个产业部门,而且属于第三产业涵盖的内容。因此,体育对第三产业的作用,是指第三产业内部各产业部门之间的互补作用或相关作用。概括起来有两组相关互补作用。由于体育运动的发展,增加了对运动服装、运动器材等和体育有关的工业部门产品的社会需求,因此这些企业的生产规模会随之扩大,对劳动者的需求也会相应增加。由于体育运动的发展,增加了对第三产业相关服务产品的社会需求,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因而第三产业相关部门对劳动者的需求也会相应增加。
四、结论
体育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经济功能,奠定了体育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体育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劳动者身体素质、促进生产力进一步发展、进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也是建立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徐博.试论体育文化的民族性—关于我国当代体育文化研究根据的思考[J].人民论坛,2013.20.150-151.
[2] 姜宝林,王妍.科技名牌战略主导下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出路研究—以内蒙古区域经济为例[J].管理观察,2013.14.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