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商业流通的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商业流通的概念范文1
【关键词】新农村;商品流通市场;城乡差距
引 言
新农村商品流通市场的建设,对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有积极的意义。尤其在农村商品流向市场这一当面,只有加快现代物流,逐渐形成规模化的市场体系,才能真正促进农产品销售量,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农民与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
一、新农村商品流通市场的概念及建设意义
(一)商品流通市场
自然经济中,生产与交换是产品再生产过程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商品的生产与交换则衍生出一种新的概念,就是商业[1]。商业指的是专门从事以产品换取货币的营利活动。而商品流通正是随商品这一概念的出现的一种产品转移活动,因为商品如果要进行跨区域交易时,商品就要从生产区域转移到销售区域,这样商品流通市场就产生了,在商品流通市场中,不仅包括了用于交易的产品转移,还包括用于购买商品的资金转移。
在整个商品流通市场中,包含了多种产业,如运输业、仓储业、零售业、通讯业、饮食业等,这些从商品流通市场扩散出的商业形式,促使商品流通市场的产品能够顺利完成交易与运输。在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中,商品流通市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新农村商品流通市场建设的意义
“十一五”时期,国家提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这一庞大工程的提出,拉开了现代农村经济市场的建设大幕,以新农村为主题的商品流通市场不断形成并发展起来,这极大的加快了农产品的交易,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缩小农民与城乡居民的收入差异,对现代新农村及小康社会的建设均有巨大的帮助。
新农村商品流通市场加快了农民的资本周转与农产品的流通速度,使农村经济从以往的粗放型、低效率逐渐向精细化、高效率的方向变化,使农村经济在新时期迸发出新的活力,逐渐追赶城市经济。此外,新农村商品流通市场的建设该改变了农民的购物与消费方式,通过为农民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使农民放心消费、安全消费。
二、通过新农村商品流通市场建设来缩小城乡差距
(一)规划好新农村商品流通市场的建设体系
一个好的商品流通市场,必须具备完善的商业体系,使农民能够安全便捷的进行消费。因此,在新农村商品流通市场的建设上,一定要充分考量我国城镇化的建成,创新商品流通市场的消费模式,从缩小城乡差距出发,解决城乡经济与农村经济解决差异造成的商品流通效率低下的问题[2]。具体措施上:(1)将城市商品流通市场中比较完善的消费品输入到新农村商品流通市场,并降低流通过程中的各项费用,缩小成效差距;(2)根据城市居民的消费习惯,不断优化与改革新农村商品流通市场,通过美化商品包装、农产品精加工,使城市居民能够安全消费,提升购买力;(3)商品流通企业可以充分发挥自己距离产品生产地较近的优势,以大量收购农副产品的方式,给予农民更多的生产鼓励,然后通过企业的精加工,实现农产品向城市商品市场的流通。
(二)加大改革力度,使新农村商品流通市场迸发新的活力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很多农民进入到城市中,农村社会结构转型加速,土地流转、资金流转等问题加剧[3]。因此在市场化经济的推动下,要做好农村土地的合理配置,使新时期农村经济与农业生产迸发新的活力。具体可以实现建立农村公社,以连锁经营与股份制的方式,形成统一生产、配送与经营的方式,形成村级或者乡镇级销售网点。
此外,在网点的布局上,要赢不断优化与改善农村生产环境,逐渐形成集采购、配送与一体的网络。在这一举措上,政府一定要加大投入,并进行政策上的鼓励,通过整合农产品资源,形成集中销售的方式,形成连锁超市,使农民的消费需求以及销售需求得到满足,并且通过引入市场化的规范管理策略,实现商品市场的有序竞争,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进而促进农村经济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农村连锁商业,刺激农村消费
应加快农产品商业连锁经营的建设脚步,使农民生产的“物美价廉”的商品能够流入市场中,促进农产品的消费,拉动农村经济。此外,为了丰富农民的生活需求,政府还应积极引导知名度较大的连锁公司,在农村建立连锁商店,通过统一的采购、经营、管理与配送,为农民提供物美价廉的生活用品,刺激农民的消费,实现城乡双向互赢。政府还应扩大农村公用设施的投资,营造良好的新农村环境,为农民搭建一个安全、放心消费的市场环境,逐渐缩小城乡差异。
(四)加快农村商品流通网络建设
全面加快农村流通网络的建设步伐,能够加快农村消费结构的升级与转型。在农村物流速度加快的基础上,应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将网络购物引入到新农村商品流通市场中,在此基础上,做好线下商贸、邮政等企业对农村的服务力度,加快完善农产品的网络流通体系。比如开设专门用于农产品销售的网站与网络连锁商店,促进农产品的流通,并通过网络提供价格低廉、品种多样、选购方便的商品,吸引农民消费,满足当前农民不断提升的消费需求。
结 语
总之,在新的市场经济形式下,加快新农村商品流通市场的建设,进一步推动城乡商品流通市场的双向互动,改革农村现有的商品流通模式、生产方式,能够真正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加快现代新农村与小康社会的建设步伐。
参考文献:
[1]朱智,赵德海.我国城乡商品流通市场一体化研究[J].财贸经济,2010(03):130-135.
商业流通的概念范文2
[关键词] 贸易交换流通商业
一、贸易概念辨析
1.贸易概念。贸易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方经济学文献,在西方经济学中,贸易与商业是同义语。
我国夏商时期,贸易已有一定的发展。古书《易・系辞下》曾对这个时期贸易做过生动的描述:“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辞海》对贸易的解释是:“贸,交易、买卖”,“以钱财物质相交易”。广义的贸易,是指产品和服务的所有者和占有者之间的交换活动,包括以物易物的物品交换和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狭义的贸易,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活动,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贸易概念是对人类发达的商品交换活动的抽象概括,它是一个历史范畴。
2.贸易与交换。贸易是指不同范围内的商品交换活动或商品货币交换(买卖)活动的总和,因而它不是个别的交换行为,不是单指一次具体的买卖活动。就产品交换来说,最初是两种不同使用价值的产品在不计较彼此劳动耗费的条件下直接地交换,开始是偶然交换,以后发展成经常交换。在偶然交换的条件下,产品是潜在的交换价值。没有商品交换,没有货币,没有商品流通,当然就没有贸易。进入经常换以后,交换才成为有规则的社会过程,对生产的发展开始起明显的促进作用。生产的发展,使剩余产品增多,反过来使经常换得以成熟和向前发展逐渐成为商品交换。商品与商品相交换,商品交换的范围还很狭窄,这时也还没有货币,没有商品流通,当然也没有贸易。但是商品交换以及它所引起的商品生产,加快了生产的发展,加深了分工,扩大了使用价值的多样性和增加了需求,加深了交换中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在商品中就产生了一种可以和其他任何一种商品相交换的商品作为一般等价物相独立,以进行商品交换,这就是货币。货币的出现使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相分离,交换行为也就分离为两个相互独立的行为;商品换货币,货币换商品,商品交换过程是在这两个相互独立、互相补充的形态变化中完成的。商品货币相交换致使买卖的出现,使商品交换可能发展成商品流通,即由若干次买卖来完成商品交换过程,进而发展成贸易。(交换―商品交换―商品流通―贸易)。
二、交换辨析
经济总体是由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诸要素所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在经济总体中,交换是必然的要素,必然的环节。马克思说:“人们在生产中不仅同自然界发生关系。他们如果不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便不能进行生产。则任何人不可能具有生产自己所需一切产品的劳动能力和条件,不可能生产出自己所需要的一切产品。“每个人为自己劳动,而他的产品并不是为他自己使用,所以他自然要进行交换。形成交换的要素:首先是交换的需要。没有交换的需要就不需要交换,而交换的需要,实质上是生产需要和消费需要的反映;其次是产品――使用价值。这是交换的对象。它和交换的需要相结合构成交换的内容;再次是分工。交换的需要和交换产品以不同使用价值而存在,根源于分工;最后是产品的所有者。只有不同的使用价值归互相需要的不同所有者所有,他们才有权进行交换,成为交换的主体。
三、流通辨析
流通是什么?流通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分配、交换(流通)、消费中的一个独立的经济活动。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系统阐述了他的流通理论。通览整个《资本论》,马克思在分析流通问题时,从双重意义上使用了“流通”一词:一是与生产过程相统一的流通过程,即“总流通过程”;一是与生产过程相分离的流通过程,即“真正的流通过程”。第一重意义上的“流通”即“总流通过程”,即资本运动的总过程,是广义的流通过程。这种流通过程不是单纯的商品流通过程,不是商品资本的流通过程,而是资本各种存在形态(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共同的流通过程,也就是总流通过程。第二重意义上的“流通”即“真正的流通过程”,仅指商品流通,即商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转移过程意义上的流通,是狭义的流通过程。
四、商品交换与商品流通
商业流通的概念范文3
[关键词]现代商业传统商业差异性特征历史性联系
一、导论
语言学家们认为商业是“以买卖方式使商品流通的经济活动”。伴随着人类社会的第三次大分工,商业开始出现。此时的商业被称为商人商业;随着工业革命和科技的发展,商业主体组织化-企业化,此时的商业被称为组织化商业;二战以后新科技革命引发商业领域的多次革命,此时的商业被称为多事业化商业-流通业。“现代商业”还没有明确的概念,但可以确定的是现代商业是以连锁超市为代表的现代化业态为载体,以信息化为催化剂的。多事业化商业(流通业)就是现代商业的开端。商人商业和组织化商业则可以包含在传统商业的范畴之内。现代商业与传统商业具有差异性特征,但两者不是两个绝对对立、冲突的概念,它们存在着历史的逻辑联系。
二、现代商业与传统商业的差异性特征
现代商业与传统商业既有历史性联系,也保持着各自差异性特征。这种差异性是源自现代商业对传统商业的发展即商业范畴自身的更新和升级。现代商业对传统商业的变革性发展是指在商业主体、商业客体、商业载体(业态)和商业信息技术等方面进行变革和升级。
1.商业主体。商人商业的主体是自然人。他们或是从生产者中分化而来,或是由其他富裕人员(奴隶主或贵族)插足商业而形成。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商人商业由于无法胜任或适应生产和消费领域发生的巨大变革而不得不让位于组织化商业。在组织化商业阶段,占主流地位的商业主体不再是“行商”,而是开设各种店铺,雇佣一定数量的徒工,大批量经营的商业组织形式。而现代流通业的主体除了包含传统的组织化商业企业及其连锁经营企业外,还包括逐渐独立的商品采购、运输、仓储、加工、信息公司等。此外,商品直销公司、商务公司以及电子商务公司等更是迅速发展。
2.商业客体。在商人商业阶段由于生产力相对不发达,所以社会商品的品种和数量都比较有限。商人所购销的商品以铁制劳动工具、手工纺织品、牲畜、粮食、盐等生产和生活资料为主。在组织化商业阶段商品已经包括日常生活用品、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纺织品、文化用品、生产设备、原材料等。这一阶段的商品较之商人商业时期大为丰富,其质量和技术含量也大为提高。在现代流通业阶段社会产品的极大丰富使得客体范畴极其广泛,除包含组织化商业时代的客体范畴外,还包括各种新产品、各种可用于交易的产权、各种可转让的专利技术、特别是形式多样的服务等。
3.商业载体(业态)。在商人商业时期,商人主要是向小生产者采购商品,然后利用人力或畜力运载着商品,主要通过“集市”向购买者出售商品。在组织化商业时期商业业态逐渐多样化起来,除了继续存在的商人商业阶段的杂货铺、“流动地摊”外,还出现各种新型的并占主流地位的各种业态,如百货店、超市、专业店、便利店等。在多事化商业阶段,从事流通业的各种行为,包括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推动商品运动的各种行为,如采购、运输、仓储、加工、销售等不断地社会化和规范化。与此同时,流通业广泛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使流通方式和手段多样化,流通效率迅速提高。随着电子技术的广泛运用,物流设施的日益发达和完善,促进了连锁经营的快速发展。连锁经营方式日益渗透到百货店、超市、专业店、便利店中,以连锁超市为代表的现代商业业态正日益在商业经济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
4.商业信息技术。信息的收集与传递方式是一个组织特别是商业组织的网络神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商业信息的传递方式不断得到更新和升级,采集、处理和传递商业信息的成本越来越低,从而大大提高了商业效率。以信息的传递方式来看,商人商业阶段的社会以手工生产力为特征,小商小贩在商业活动中起主导作用,他们不通过其他任何载体直接把信息和商品送到顾客手中。那时的商业信息比较简单,小商小贩采用口头表达或打手势的方式进行信息传递。在组织化商业阶段信息传递采用大众媒体传播方式。它与以机器化大生产为特征的工业化阶段相适应。零售商业企业在商业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它们通过大众传播媒体传递信息。从20世纪中叶开始现代商业进入电子载体传播阶段。在这一阶段,爆发了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革命,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与使用,替代了人脑的部分功能,使人机结合的信息处理方式逐渐取代了以人为惟一载体的信息处理方式,非群体化传播工具将逐渐代替大众媒体传播阶段的群体化传播工具。从商业发展史来看,商业经营方式的每一次重大革命都与信息技术的进步息息相关,超级市场的兴起、连锁经营的发展、无店铺销售的出现都是依赖于它。由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流通业一体化趋势加强,现代商业企业的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规模不断扩大。正是由于大量商业企业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如条码技术、商业自动化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物流配送技术等来改造传统的经营管理方式,提高商业运营效率,因而现代商业企业越来越成为一种信息技术密集型企业。
三、现代商业与传统商业的历史性联系
商业流通的概念范文4
【关键词】品牌商 商业形态
一、前言
“业态”一次开始用来分析中国零售业,是指零售企业为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而形成的不同的经营形态,如百货商店、超级市场和专卖店等零售企业,其组织结构和赢利模式各有不同,但提供的最终产品和服务却没有本质区别。有人便将此概念延伸到产业链研究领域,裴中阳在《百年基业》中指出:不同行业的产业价值链不同;即使在同一行业内,价值链同一环节上也存在着不同的企业模式,即企业生存、竞争、发展的相应形态。我们将业态概念提高到产业链层次:不管何种行业或某一行业中的特定环节,一般都存在着各种商业形态,如加工商、制造商、提供商、零售商和运营商。在商业形态的研究中,产业链上的商业形态并未做明确分类,对品牌商这种商业形态更没有清晰的定义。
二、产业链上商业形态分类
“业态”这一概念在零售业中得以普遍应用,“零售业态”表面上是指相同形式的经营方式,虽然其组织结构和赢利模式各有不同,但提供的最终产品和服务却没有本质区别。而产业链上总是存在着不同的产业层级,企业总是在产业链上寻找一个节点作为价值增长点,以“零售业态”延伸到“产业链业态”,可以理解为业态是以自然资源为始、以消费市场为终的产业链上,在每一个价值产生的节点,针对特定消费者的需求,企业提供的主要产品和服务的形态。具体来说,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上有投资商、资源商、加工商、品牌商、提供商、流通商、服务商七种商业形态,其中流通商又可分为分销商和零销售两种商业形态。
三、品牌商上游、下游商业形态
制造商主要是向客户和社会提品、服务,他们拥有完整的生产制造体系且规模可观,关键是掌握核心制造工艺和技术;自有市场销售渠道,但主要销售自产产品,产品品牌和商业品牌有一定影响力。提供商品牌影响大,产品开发能力强,掌握价值链关键环节,市场渠道完整,对代工合作厂商有相当的控制能力。制造商与供应商所拥有的生产能力、渠道控制、研发能力、产品影响力有所区别,拥有此类元素的权重不一,导致企业选择不同的商业形态作为生存、发展方式。
四、品牌商定义
商业流通的概念范文5
关键词:票据 信用 融资
一、 概念界定
(一)票据的概念
票据是出票人签发的,自己或委托他人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持票人的有价证券。我国《票据法》规定:“本法所称票据, 是指汇票、本票和支票。”因此我国票据种类有汇票、本票和支票三种。
票据是一种具有财产价值的完全有价证券,其权利的发生、行使和转移都必须持有证券,因此票据是权利和载体的紧密结合。这种有价证券承载着无形权利,通过无形权利的有形化,使得票据更适合流通。
(二)信用的概念
学界通常将信用定义为“民事主体所具有的经济能力在社会上获得的相应的信赖与评价”。信用作为一种无形财产,具有财产利益;信用也可以作为依法实现的期待利益,如果当事人不守诚信,就会丧失信用,进而承担法律后果。
票据是信用流通的载体和工具。在经济活动中,票据使得抽象的信用关系更具体,进而保障债权人利益,降低交易成本,促进交易安全。作为一种载有信用的有价证券,票据使得原本抽象的信用具体化,可以方便地流通,活跃市场经济活动。也正因为如此,信用对票据的意义十分重要,二者关系紧密,互相影响。但信用具有一定局限性,可能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因此当企业亟需资金时,未到期的票据成为很好的融资途径,使企业可以暂时解决融资的迫切问题,这实质是商业信用向银行信用的转化。我国目前票据市场的票据信用仍然相对低下,票据的融资功能仍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促进票据市场的繁荣,充分发挥票据的融资功能将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票据的信用作用
(一)票据信用的含义
现代社会企业间商事交易多采用信用交易方式,买方凭自己的信用,向卖方签发并交付票据,在票据到期前将商品卖出并将该货款作为支付票据的资金。同时,卖方取得票据后,可以到银行贴现,用作周转资金。商业票据的使用是为了完成实际交易,随着商业不断进步,产生了融通票据,即好意票据,使用过程中不存在真实的交易,出具票据仅仅是为了融资。
因此票据的信用作用体现为:当信用商品和货币换位活动在时间上分离时, 票据这一权利载体上就产生了票据信用,解决现金支付在时间上的问题。
(二)票据信用的重要性
票据的发展与商品经济的发展相互促进。由于信用关系的发达程度与商品经济社会的发达程度与成正相关,权利证券化对信用关系提出了考验,也将有效地拓展信用关系,使其具有规模性、公开性及稳定性,进而促进信用关系的发展。
票据信用直接关系到票据的流通性,因为票据的流通需要信用保障,需要票据关系中当事人彼此信任并相信票据具有的信用,这样才能保证票据充分流通。
三、我国票据的现实发展
我国票据法规定的三种票据中,汇票和本票最主要的作用是信用,起到提供融资的作用,由于远期的汇票和本票有滞后付款期间,因而给当事人带来了信用的作用。相反,支票是支付工具,仅承认见票即付,不具有信用。笔者将结合中国人民银行2014年截至11月的社会融资数据,对票据与我国社会融资之间的关系,即在现实中产生的信用作用进行分析。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2014年11月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8527亿元。其中,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共增加6035亿元,票据融资增加2424亿元。数据显示,贷款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票据融资,占同期新增人民币贷款的28.43%,表明在央行推动商业银行放贷的过程中,商业银行依旧持审慎态度,以票据融资的提升来应对监管层对贷款规模增长的推动。
数据也表明商业银行对票据融资关注度上升,票据融资已成为重要的融资渠道,为解决企业贷款问题,减轻银行贷款压力提供新路径。当下,出现了诸多专门从事管理票据信息,提供融资渠道的全国电子报价贴现平台类网站,例如中国票据网等。
票据融资是解决经济不畅的一种金融选择,现实中由于银行资产结构调整,实体经济的资金流动减少, 企业贷款难问题日益突现,融资困难成为企业发展的一大阻碍,而票据市场的发展为其提供了新的选择路径,公司可以选择在票据市场上融资,这对票据的信用及功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票据信用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票据信用通过保障票据的流通,使得依附于票据的信用得到加强。在商事活动中,商业信用的规范通过票据信用实现,债务清偿也因票据信用更为高效,促使交易成本降低。票据信用通过强化信用约束,试图建立起良好的信用秩序,从而保障票据实现更好的流通。在票据背书转让的过程中,票据信用赋予票据价值,被背书人将自己的信用附加于背书人,并通过背书的形式将信用加于票据上,使得票据易于接受。
其次,票据信用保障票据的权利。一般地,付款人向持票人要求支付票据金额,票据权利才可以实现;但是当票据无法获得承兑或付款时,此时持票人应当行使追索权来实现其票据权利。票据丧失效力后,票据的信用仍存在,依据票据基础关系,持票人可以向直接前手或者任何一个前手、几个前手或全体前手行使追索权,争取票据权利。这使得双方在交易过程中相互监督,相互提高自身的信誉,使得商业信用有了保障。
商业流通的概念范文6
[关键词]商业模式;商贸流通业;创新路径;对策
[中图分类号]F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23-0010-04
随着杭宁、杭甬高铁的全线建城通车,高铁为湖州带来了大量的人流、物流、商流、信息流等各种资源。众所周知,一个城市的商贸流通业越发达,城市就越繁荣,就越具有生命力、竞争力和影响力。近年来,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作为上海后花园、杭湖宁城市发展带的中间节点城市,湖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增强‘三力’、奋力崛起”的发展战略和“大流通、大商贸、大市场”的建设目标,并全力推进“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开发促活、提升增效”四大举措,加快了该市商贸流通业商业模式创新。
1 商业模式的内涵
“商业模式”最早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但直到90年代互联网兴起以后,才引起广泛关注。近年来,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商业模式的内涵进行了深入研究,但主要集中在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有关流通业的商业模式创新研究并不多。典型的观点有:佩德罗维奇等认为商业模式隐含在实际业务流程背后的商业系统创造价值的逻辑。亨利•切斯布鲁和理查德•罗森布鲁姆认为,商业模式是反映企业商业活动的价值创造、价值提供和价值分配等活动的一种架构并且对企业意义重大。从这些概念来看,价值是商业模式的核心要素,价值创造是商业模式创新的核心部分。分析这些定义,可知商业模式的本质是企业创造价值的核心逻辑。对于商贸流通业来讲,所谓的商业模式创新是指商贸流通企业为满足目标客户需求,如何利用内外部资源和能力,提品和服务,获取持续利润的解决方案。在这个定义中,包含了价值、能力和方式三个关键要素,如图1所示。
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为了顺应高铁的发展特点,商贸流通业要从商业模式入手,加快商业模式创新。国际上,高铁商圈的范围大约是3小时之内可到达的区域,而湖州市位于杭宁、杭甬高铁1小时交通区域内,这对该市商贸流通业的商业模式创新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2 湖州市商贸流通业商业模式现状
商贸流通业是指商品流通和为商品流通提供服务的产业,商贸流通业是联结生产与消费的桥梁与纽带,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重要环节。“十一五”以来,在市场机制的推动、引导下,通过商业模式创新,该市商贸流通业得到了较快发展。2011年该市实现GDP151883亿元,人均GDP为58302元,折合9027美元,其中第三产业产值57826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989亿元,比上年增长182%。其中,批发零售业54640亿元,增长182%;住宿餐饮业6349亿元,增长182%。可见,商贸流通业在第三产业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商贸流通业在引导区域生产,促进区域消费,优化区域分配,促进区域产业关联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十一五”以来,该市以“大流通、大商贸、大市场”为导向,以商业模式创新为抓手,以商贸业与城市建设协同,商贸业与旅游业互动,商贸业与文化产业融合为目标,初步形成了浙北大厦购物中心,星火、新天地、银泰、天虹等联动发展的商贸业态,兴起了以老大房、老娘舅、丁莲芳、国芳等为代表的新兴商业品牌;出现了以爱山广场为中心,辐射周边的休闲产业一条街;整合了以织里童装城、亿丰建材、红星•美凯龙、国际小商品城等为龙头,以一批中小专业市场相配套,以产业为依托,批发与零售相结合的专业市场。同时,电子商务及物流园区、配送中心等新型业态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纵观近年来该市商贸流通业的发展现状,虽然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在创新商业模式,加快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主要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差距日趋扩大。主要是:
(1)“两个不合理”:一是商贸流通业态结构不合理。商贸流通业仍以传统业态为主,连锁店、专卖店少,品牌店少。城市中心中大型百货店集中,而乡村则仍以传统业态为主。连锁、专卖、、电子商务等新兴经营方式,新型业态发展缓慢。二是商贸流通网点布局不尽合理。城市网点多,乡村网点少,新建区域商业配套服务欠缺。近年来西南片区兴建了多个规模大、标准高、功能全的专业市场,但却未起到其应有的作用。
(2)“三个不适应”:一是与建设杭湖宁城市带商务商贸副中心的城市定位要求不相适应。目前,该市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偏少,对周边地区的聚集力和辐射力偏弱,这些与杭湖宁区域中心城市的要求不相称。二是与快速推进的新型工业化不相适应。近年来,该市生物医药、新能源、装备制造等六大特色产业快速发展,产值突破千亿元,但与此相适应的流通企业未能跟上这些产业的发展。三是与居民消费需求不相适应。近年来,虽然农村发展了一些专卖店、超市、连锁店等新型的零售业态,但规模较小、产品单一,供需矛盾仍较突出,发挥的作用有限。
3 商贸流通业商业模式创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