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理性消费的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理性消费的建议范文1
我在家中、院子里还有户外经常发现蚂蚁有单独搬运食物或集体拖拉食物的现象,这引起了我的兴趣。仔细观察又发现蚂蚁搬运食物时的动作很不一样。这其中有什么秘密呢?蚂蚁被称作动物家族的大力士,可是蚂蚁的力气到底有多大,我并不知道。查阅了一些资料也没有找到蚂蚁力量方面的实验性数据。对蚂蚁力量的描述多出现在科普文章中。科普文章中常常引用哈佛大学昆虫学教授马克莫费特的观察数据,即:蚂蚁一般可抬起自身重量的300~400倍以上的物体,拖拉自身重量1700倍的物体。可是文章中都没有明确指出是哪种类型蚂蚁的力量,测定蚂蚁力量的方法也没有介绍。小家蚁是一种合肥地区常见的小型蚂蚁,属昆虫纲、膜翅目、蚁科、切叶蚁亚科,是典型的社会性昆虫。能不能设计一个实验来研究小家蚁的负重能力和负重行为呢?我选择了家居生活中较常见的小家蚁为研究对象,尝试采用投食观察和录像分析的方法从小家蚁负重能力和负重行为两方面展开实验性研究,通过设定不同重量的食物来观察小家蚁的负重行为,从而了解到小家蚁搬运食物的最大重量、负重行为上的策略、有关行为信息以及食物的重量与其负重行为的选择之间的关系等。
研究对象、用具和负重材料的选择
研究对象:小家蚁(Monamoriumpharaonis L.)。小家蚁捕捉自家中的小院,经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万霞副教授鉴定为切叶蚁亚科小家蚁属。
研究用具:分析天平(6SP200型)、放大镜、小刀、毛笔、试管、数码相机(SONY DSC-W5,带有录像功能)。
负重材料的选择:把各种食物(面包、煮熟的鸡蛋、葵花子、油炸馓子、米粒等)用小刀切碎分别投放到小家蚁经常出没的地面上,观察小家蚁的取食情况。在各种食物面前,小家蚁更喜欢搬运葵花子、油炸馓子、面包屑,但考虑到葵花子有吸湿性小、不易破碎、便于称量的特点,所以选择负重研究的主要材料为葵花子。
研究方法
选择葵花子作为小家蚁负重研究的材料,用小刀切碎投放到小家蚁经常出没的地面上,观察小家蚁搬运食物的负重行为。当食物被搬运时,记录其负重行为、搬运的路线、速度等。食物被搬运一定距离并记录完整后,用毛笔将蚂蚁及其搬运的食物一起装入试管并编号。观察结束后对试管中的蚂蚁和食物称重。
在大致了解小家蚁个体负重能力的基础上,在离小家蚁的洞口约0.5米的扇形弧面上等距离地放置6个食物堆,每个食物堆中有大小不同的食物颗粒10颗,其中一半为5.5mg以下,一半为5.5mg以上。连续观察1小时的时间内小家蚁个体在大小、重量不同的食物面前的选择情况并统计记录。
拍摄小家蚁的负重行为,回放并分析蚂蚁负重行为所包含的有关行为信息及蚂蚁在搬运时的分布特点。
结果及分析
小家蚁个体最大负重能力的测定和食物重量与个体负重行为、搬运速度的关系
采用投食观察的方法发现,小家蚁个体在搬运食物时,采取了2种负重方式:一是用其发达的上颚咬住食物,使食物离开地面并上举前行(以下简称上举前行);二是用其发达的上颚咬住食物在地面拖拉后退(以下简称拖拉后退)。2种负重方式都需要上颚的帮助,上颚在负重中起重要作用,其作用相当于人体搬运物体时双手的功能。
图1为上举前行(食物离开地面),图2为拖拉后退(食物在地面)。我在观察中从未发现蚂蚁有将食物放在身体上背着搬运的方式。大家常说的蚂蚁背食物的说法是不可靠的。通过多次的观察、记录、测量和称重,可以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小家蚁个体搬运食物时,上举重量的最大值约为5.5mg,是其自身体重的14倍左右;而观察到的小家蚁个体在地面拖拉食物(非上举、食物在地面上)的最大重量约87.5mg,是自身重量的22C倍。可见小家蚁不仅是个举重高手,也是个拖拉高手。通过相关数据的比较发现:小家蚁的力量与科普文章中蚂蚁的力量差异较大,这可能与不同种类的蚂蚁力量不同有关。
食物的重量决定了小家蚁个体负重行为的选择以及搬运的速度。当重量小于5.5mg时,其负重行为是上举前行的方式;当重量大于5.5mg时,其负重行为是拖拉后退的方式;当食物重量约为5.5mg时,小家蚁采取了特殊的搬运方式即上举前行、拖拉后退交替进行。可见食物的重量决定了小家蚁个体的负重行为。从实验结果还可以看出,搬运的食物重量越大,单位时间移动的距离越短,搬运速度越慢。
选轻策略
采用投食观察的方法,观察1小时的时间内不同小家蚁个体在扇形弧面上不同的6个食物堆面前的选择情况。可以看出:在1小时的时间内不同的小家蚁19次首先选择了质量在5.5mg以下的食物上举前行,3次选择了质量在5.5mg以上的食物拖行(其中2次在拖拉过程中放弃)。可见在负重行为的选择策略上小家蚁一般选择的是较轻的食物,被选择的食物一般在5.5mg以下,负重方式为上举前行。
蚂蚁算法(ant colony optimi-zation)告诉我们,蚂蚁总能找到运输食物回巢的较短途径的原因与蚂蚁传递的化学信息的多少有关。而小家蚁的这种选轻策略与蚂蚁算法中最短路径的形成的道理有相似之处。选轻在于提高搬运速度,缩短搬运食物到蚁巢的时间,此外在回巢途中碰到同伴概率也会加大,有利于在较短时间内留下和传递更多的化学信息,从而可以吸引更多的同种蚂蚁参与运输食物,有利于食物堆的整体搬运。
个体负重的方式作为一种行为信息影响到其他小家蚁的行为
在研究拍摄到的小家蚁负重行为的视频资料时发现:在搬运食物时,当小家蚁的负重方式为上举前行时,相遇的同伴不会帮忙共同搬运;当负重方式为拖拉后退时,相遇的同伴往往会帮助来一起拖拉,由1只拖拉变为2只集体拖拉甚至更多只参与,即使拖拉的食物质量并不大,个体完全能搬运的情况下也常常出现。同时还发现集体搬运的速度比单独拖拉时加快了。可见个体负重行为可以看成一种昆虫的行为信息,如同蜜蜂跳舞一样。这种小家蚁上举前行的负重行为可以解读为:“我不需要帮助,我自己能行”;而拖拉后退的行为可以解读为:“我需要帮助,请帮我一起搬”。实验表明,不同的搬运行为信息会影响其他小家蚁的行为。
集体负重时蚂蚁在食物周围大致是均匀分布的
拍摄小家蚁的负重行为,回放研究时发现:集体负重时蚂蚁在食物周围大致是均匀分布的。图3显示了不同数量的小家蚁在搬运时的分布情况。
在观察过程中我发现蚂蚁在搬运食物回巢时,搬运的路线并不是单一的直线,而是较复杂的曲线。这种分布特点有利于运输过程中迅速改变运输方向。研究发现2只蚂蚁在搬运时,一般采取的方式是“八”字形左右分布;3只蚂蚁共同搬运时采取的是“Y”形分布;4只为“X”形分布;更多只则为周围均匀分布。从受力分析的角度来看,均匀分布受力方向分散,不利于物体向某一方向快速运动,但观察发现蚂蚁在搬运食物回巢时,并不是按单一的方向运动的,而是不断地改变运动的方向。其实,对蚂蚁这种微小的昆虫来说,食物搬运所处的环境是高低不平、常有障碍的复杂环境,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食物的搬运方向不可能是单一的,而是多变的。均匀分布的负重方式,有利于蚂蚁迅速改变运动的方向来适应复杂的运输环境。蚂蚁是一种古老的物种,这种负重时的分布方式可能是小家蚁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行为特征。
理性消费的建议范文2
关键词:民办高校大学生;消费观;理性消费
在当前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状态下,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群体的消费观也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这是一个矛盾的群体。大学生年龄较轻,有着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不同的消费行为;民办高校大学生一方面消费需求较高,另一方面未独立的经济又制约着他们的消费。为了解当前民办高校大学生在消费观、消费与闲暇方式、理财等方面的现状,我们以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为例,成立课题组对民办高校大学生消费观进行了调查。
一、民办高校大学生消费观调查情况分析
1、理性消费是主导
2、两极分化明显,消费方式呈多样化
3、理财意识淡薄
4、金钱、消费观健康合理
5、经济独立意识较弱
二、民办高校大学生消费观的建议
针对以上的调查分析及我院学生的消费情况,对我院大学生的消费观提出以下几条建议,仅供各民办高校在树立正确大学生消费观方面的参考。
1、加强消费观教育
亚里士多德曾指出:一个人如果没有受到很好的教育就会成为浪费的。因此,各民办高校要加强在大学生中进行俭而有度,合理消费的教育,引导大学生在消费时要独立判断,不要盲目攀比高消费,特别是要注意减少随意性消费,真正做到理性消费。教育大学生明确自己的首要任务是学习,明确学习消费是主导,生活消费是保障,娱乐消费是补充。反对享乐主义的消费方式,培养和树立理性消费的观念。加强消费观教育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引导学生理性消费,帮助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
2、树立量力消费的观念
学生个人消费作为一种经济行为,首先它是受个人和家庭的经济基础制约的,所以古人告诫我们消费要量入为出,量力而行。民办高校大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依靠父母和家庭维持消费,虽然个别学生家庭条件较好,但也应该树立量力消费的观念。要体谅父母挣钱的艰辛,珍惜父母提供的每一分支持和帮助,养成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作风,反对超前消费和高消费,慎行借钱消费。因此,要求民办高校大学生,树立量力消费的观念。
3、加强理财常识的传授
理性消费的建议范文3
一、问题的提出及分析思路
智能手机的普及、无线网络的覆盖和线上支付的便捷,使O2O电子商务的经营模式移植到了校园,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有了明显的变化。APP订餐在高校几乎成为一种潮流,这种基于LBS智能定位的移动订餐应用软件真正可以送餐到户,足不出户就可以享用美食。
不难看出,APP订餐是一种服务理念的创新,给大学生带来很多便利。但是,APP订餐引发的饮食浪费、餐饮支出增加、大学生“宅现象”等一系列问题,值得我们深思。从大学生用餐行为反映出的消费行为,是否有消费异化的倾向?高校APP订餐是否是消费异化滋生的土壤?本文在消费社会的视域下,探讨了大学生非理性消费可能引发的消费异化原因及表现,并为引导大学生理性消费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消费社会视域下的分析框架
(一)消费社会及其福利效应
“消费社会”一词是学者们根据让?鲍德里亚的同名书《消费社会》对当下生产过剩的社会形态的新定义。西方社会由于生产相对过剩,消费成为社会生活和生产的主导动力和目标,需要鼓励消费以便维持、拉动、刺激生产,消费主义思潮盛行,西方社会已经向消费社会迈进。本世纪,西方的消费主义思想逐渐传入我国,冲击着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而且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时期,产能相对过剩,因此,我国也面临着从生产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的转变。
消费是嵌入于各种社会关系和文化背景之下的生活方式的重新构建的过程,消费者不单单是一个“经济人”,也可以同时是理性选择者、意义传播者、生活方式探索者、认同寻找者、快乐主义者,消费不仅具有经济意义和营销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文化和社会意义。因此,消费社会会使人的消费观念、消费行为发生改变,进而影响生活方式发生重大的变化。
“今天,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一种由不断增长的物、服务和物质财富所构成的惊人的消费和丰盛现象。”①物质丰盛和商品堆积是消费社会的重要特征,无疑会使消费者有更多、更自由的选择,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由此可知,消费社会的到来使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得到改善,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精神支持,使人的个性得以解放,丰富了人的社会关系,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就像波德里亚说过:“当代人越来越少地将自己的生命用于劳动中的生产,而是越来越多地用于对自身需求及福利进行生产和持续的革新。”
大学生每天都被丰盛的商品包围――网络上商品种类繁多、高校周围的商店琳琅满目,这能使大学生追求个性、自我和时尚,形成自己个性化的消费,有利于他们独立个性的形成。APP订餐“送餐到户”的服务创新,极大的方便了大学生的生活,出于机会成本的考量,他们用餐的时间成本可以大大减少,使他们有更充足的时间完成其他需要完成的工作,满足了“个人效用最大化”的原则,大学生作为具有自身目标函数的行为主体,可以根据成本――收益分析选择经济理性的消费行为。APP订餐在高校的风靡无疑不体现着大学生消费偏好、心理特征以及消费行为的转变。
(二)消费社会下对消费异化的隐忧
在享受消费社会丰盛的商品带来的福利的同时,不得不警惕消费异化的出现。消费社会是因生产过剩而以消费为核心的社会生活状态,消费不单是纯粹理性的经济行为,更是一种嵌入于各种社会关系和文化背景之下的社会行动,本质上是生活方式重新构建的过程。在消费社会里,个体消费受参照团体和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极易出现炫耀性消费、攀比性消费、盲目性消费、超前性消费和群体性高消费等不理性的消费行为,消费不仅仅是满足物质需要,逐渐成了满足欲求的一种手段,发生了消费异化。
消费异化是法兰克福学派思想家弗洛姆首次提出,就像马克思在论及劳动异化时指出的:“由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存在,工人为了生存出卖了自己的劳动力,劳动不再受工人自己支配,工人成了和机器一样的生产资料,在劳动中他们已经丧失人的主体性。”消费异化是消费者在丰盛商品中迷失自我,越来越重视商品的符号价值而忽略使用价值,被物奴役、精神退化、价值观紊乱的现象。逐渐成为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里说的,只有物质生活,没有精神生活的人。
在商品丰盛的社会中,物质过剩和精神贫乏成为常态,消费者普遍存在着的物质消费与精神生态的严重失衡。在精神生活本该丰富的大学生群体中,这种物质丰盛与精神的匮乏的消费矛盾也没有避免。尤其是在大学校园周边商品堆积、网上购物便捷,社交网络发达使以校园广告为特色的校园文化繁荣、商家营销手段多样等特点,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正日益被消费所主宰,炫耀性消费、攀比性消费、盲目性消费、超前性消费和群体性高消费等不理性行为在大学生群体中已经很常见。
由于APP订餐服务的创新,可以送餐到寝室楼下,使大学生的消费和生活习惯都发生了很大改变:许多大学生整天宅在寝室,少了基本的身体锻炼,身体素质变差,亚健康成为常态;等餐的时间也往往是用于上网、打游戏,大学生不理性利用网络的行为得不到制止;网上图文并茂的食物激发了食欲,大学生可能盲目点餐,存在饮食浪费、虚假需求的现象;大学生点餐有时是受周围人的影响,存在攀比、从众跟风的现象....这些不理性的消费行为都可能催生消费异化。从整个经济发展的过程来看,我国经济进入发展新常态,消费异化可能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经济的虚假繁荣,破坏生态环境,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最终阻碍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三、建议
商品丰盛、网络发达和支付便捷为消费异化提供了滋长的土壤,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对社会未来的消费趋势有重要的影响,在这种环境下学会自我约束,做到理性消费,防止消费异化出现显得尤为重要。下面从三个方面对引导大学生理性消费提出建议:
(一)理性消费下适度的物欲享受
社会转型时期,传统节俭主义与消费激励会产生冲突,我们应该知道,传统的勤俭节约不等于对物欲享受的彻底否决,理性消费是建立在适度的物欲享受基础上的。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也在不断变化,国民幸福指数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需要得到满足,消费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健康文明的消费是促进社会经济增长的原动力,也有利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新常态下经济结构调整,我们鼓励内需,内需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艾森豪威尔说:“国家花钱永远不会像摆脱了赋税负担的纳税人花钱那么有用”,消费者进行消费能够促进国家的繁荣,即商业活动再造经济繁荣。而且,勤俭节约是要我们珍惜现有的稀缺资源,要我们从先辈的优良传统中吸取艰苦奋斗的精神。物质丰裕的社会里,消费不等于浪费,炫耀、盲目性消费是不可取的,理性消费是指允许大学生一定程度的物质享受,但不等于向拜金、拜物主义转变。
(二)防止消费社会下的趋同心理
消费给人们带来的是非常短暂、无法持久的,为了获得更多的和满足消费者必须继续消费,消费会慢慢变成一种习惯和趋势,演变成“我消费故我存在”的生活模式,基于趋同心理的群体内攀比、炫耀等非理性消费行为形成。“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消费刚性”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使这些行为一旦养成很难改变。当下校园互联网发达、校园无线网络覆盖、手机等移动上网方便快捷,消费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广告传媒所渲染的消费文化盛行,消费和诱导就成功地结合起来,消费主义意识形态被人们普遍接受。趋同的消费使大学生逐渐在物中失去自我,被广告所操纵、为消费而消费,他们的消费习惯进而影响着生活习惯,助长了宅现象,亚健康成为大学生的常态。大学生消费不能跟风盲从,必须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和合理的生活方式。
(三)杜绝消费行为的“符号”象征
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看,消费社会里的人往往在满足了低层次的生存需求后,忽视中层次有利于自己的潜在需要,直接奔向最高层次的自我享受的消费。他们的消费并不是从自身的实际需要出发而是只注重商品的符号象征,并把消费看作是人生最高目的,谋求炫耀的攀比型消费、讲究超前的透支型消费、追求高端的奢侈型消费就是这些异化消费的显性形式。这会造成消费者物质丰盛与精神匮乏消费的严重不平衡,使消费者陷入普遍存在的物质丰盛包围和精神消费匮乏的窘境。消费是一面“镜子”,它不但从一个侧面映出了经济体系某个部分的运行机制,而且也照出了文化过程和社会生活的许多“秘密”。大学生就要杜绝这种符号化的消费倾向,培养理性、合理的消费行为和生活习惯。
总之,大学生不能在过度消费中迷失自己,成为丧失自我的“消费人”。应该从自身需求出发寻求有利于自己全面发展的消费方式。
理性消费的建议范文4
Camereretal.提出了一个用来决定是否对特定市场进行监管的模型,他们认为这是一种不对称家长主义,其含义是指能为那些犯错之人创造高收益,与此同时不会或者很少给完全理性人带来损害,其目的是在市场效率和有限理性消费者之间取得适当的平衡。该模型假设消费者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完全理性消费者(即“1-p”);另一部分是有限理性消费者(即“p”)。那么,一项有收益的不对称家长主义政策符合以下公式:(p×B)-[(l-p)×C]-I+ΔII>0其中,P=有限理性消费者集合;B=有限理性消费者因政策而获得的净收益;C=完全理性消费者因政策须承担的净成本;I=政策实施成本;ΔII=因政策而导致的企业利润变化。如果等式左边的数值大于零,那么就可以证明一项政策的合理性。显然,这种说法更具操作性,也更有实践价值。Minneti应用这一理论分析了是否需要监管销售者环保营销声明,结论表明对其进行监管是必要的,因为这种对有限理性消费者的监管获得的收益超过了给理性消费者带来的成本。Loewensteinetal.则分析了如何改善健康行为,他们认为具体的不对称家长作风政策将不可避免地产生争议,但是其指导原则是应当以以下方式来组织和定位制度与激励机制,即最大限度地提高个人采取能使其受益行为的可能性。因此,这一方法的大规模测试就值得认真考虑。
新型家长主义(NewPaternalism)
新型家长主义从与传统家长主义对比角度进行分析。Rizzo&Whitman认为,“旧”家长主义脱胎于有关善的道德和宗教概念并忽略了个人偏好、兴趣或快乐,而“新”家长主义与这种传统家长主义显著不同,因为它将个人自己的主观偏好作为政策建议基础,新家长作风政策旨在帮助个人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主观幸福,因为其自身认知障碍会阻碍其靠自己实现这一目的。Whitman形象地指出了两者的不同:旧家长主义的含义是“我们知道什么最适合你并且我们会让你做到这一点”;新家长主义的含义则是“你知道什么最适合你并且我们会让你做到这一点”。Edwards分析了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的消费者保护任务,并认为委员会面临的任务不可避免地需要基于行为法经济学的监管,而新家长主义要求委员会致力于规则制定或向法院那些据称会寻求利用次优消费者行为的行业参与者的不公平或欺骗行为。因此,新家长主义不是直接禁止使用某些条款,而是需要在改善决策的同时轻微影响消费者的自由和自主性。
质疑、不足和回应
上文所述三种观点虽然说法不同,但含义类似,在国外用的较多的是第一种,因此,本节集中分析针对自由至上家长主义的质疑、不足和回应。在肯定这种政治哲学价值的基础上,许多人提出了针对使用行为经济学来证明家长主义正当性的反对意见、质疑和不足。但是这些辩论却更凸显了该理论的影响力。Mitchell认为,自由至上家长主义具有矛盾性,因为它不是将个人从非理性倾向中解放出来,而是利用这种倾向驱使民众朝着具有温和家长作风的计划者认为最好的方向前进,而且这种解放不是无成本的,而是将努力提高非理性个人福利水平所付出的温和家长作风成本转移到了理性人头上。他还认为,该说法存在三个缺陷:一是声称偏好会对选择框架表现出非理性敏感的说法不可避免地存在逻辑错误和经验疏忽;二是未能证明福利选择优先于自由的正当性;三是忽视了其再分配影响。Salvat指出,自由至上家长主义没有充分区分计划者的职能动机和个人动机,并且如果选择不是自愿的,选择自由就无益于个人自由。但是他也认为将计划者的选择分为职能部分和个人部分,能将家长作风行为领域缩小为计划者的单独个人决策,并且将仁慈行为的不确定性限定在这一领域,以使计划者总是可以自由选择是否依照家长主义行事。Korobkin指出,自由至上家长主义存在的两点不足之处会大大限制其适用的广泛程度。一是外部性问题。它忽略了受监管的个人行为形成的负外部性,既没有提出一种理论来解释政府为何仅仅关心受监管直接影响的个人的效用,也没有提出自由至上家长主义者如何着手考虑对第三方造成的福利影响。因此,这一缺乏单独的外在正当理由的范式就缺少一个令人信服的规范基础。二是不明确性问题。当一个特定选择对个人净效用产生的结果不确定或不明确时,自由至上家长主义只能作为次优解决方案,因为难以或不可能知道特定干预是否会真正实现家长主义的目标。针对上述质疑,Thaler&Sunstein认为,因为信息和情境是普遍存在的,因此没有用来提供信息或选项的真正中立方式。个人在决策之前不得不考虑一些信息,而且个人无法不带偏差地考虑和处理每一条相关信息,此外,信息总是产生或存在于特定情境中。因此,最好的方式是以助推的方式引导个人朝着决策者认为能使大多数人变得更好的方向前进。此外,由于监管不可能无成本,因此只能在帮助那些有限理性人避免犯代价昂贵的错误的同时,不会或者较少地损害理性人的利益。总之,自由至上家长主义不是在两种极端之间寻求平衡的某种中间道路尝试,而是提出了一个通过打破应用领域并将其分解成易于操作的部分,从而保留这两种进路的核心价值的新模型。
结语
理性消费的建议范文5
本研究对商家在促销活动造成的浪费,称之为促销浪费。意思是:商家在从事各种促销活动中,为刺激消费者增加购买,而导致社会自然资源不当或无节制的使用,以致使有限的自然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分配和利用而造成的浪费。具体表现形式是增加或赠送给消费者“无意义”、“不需要”、“计划外”的商品。
二、促销浪费的调查及原因分析
(一)促销浪费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是散装食品塑料袋包装浪费严重。二是事件促销背后的浪费。三是赠品本身及背后的浪费。四是超价值抽奖引起狂热购买的浪费。
(二)原因分析
1、 一些地方政府政策的不作为
“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两型社会”的提出均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摆正了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但是一些地方政府追求GDP的增长,没有充分的考虑资源的合理、节约利用。一些地方政府在重大的节假日不是宣传教育消费者如何理性消费、节约消费,不是限制和制约商家在促销活动存在的浪费节约资源,而是推出重大的刺激消费的活动,鼓励消费者狂吃、狂喝、狂玩、狂消费。有悖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和“两型社会”的国家政策,体现出明显的不作为行为。
2、 法律法规的不健全
目前我国政府对促销中存在的浪费现象认识不足,从我国目前多部有关的法律中,如《价格法》、《反不正当竞争法》、《零售商促销办法行为规定》、《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关于禁止有奖销售活动中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若干规定》等法律,大部分是从社会的公平,公正,道德,信息的透明度等方面制定的,唯独缺少对商家在促销对资源造成浪费的现象进行规定和规范。以致使社会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
3、 企业、商家环保、节约资源的观念淡薄
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商家的最终目的。虽然目前提倡节约资源的营销理念很多,如绿色营销、可持续营销、生态营销、社会营销等,但是就国内企业而言,真正把合理、节约利用自然资源贯彻到经营中的企业不多。在中国供大于求的市场前提下,每个企业为了有限的市场,不放过每一个节假日,每一个潜在的顾客,严重的缺乏社会责任感。
4、 消费者缺乏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念
虽然国家提倡节俭消费已经很多年,但是消费者在商家大力促销活动的诱惑下,图一时的便宜、划算,盲目消费,缺乏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念。消费者在抱怨商家赠送商品没有用的同时,又抱着不要白不要,贪图一时便宜、反正是免费的,没用闲置或丢弃等心理盲目消费。
三、减少促销浪费的措施建议
(一)提高政府对促销浪费的认知
从一些政府的不作为及相关促销浪费的法律不健全,可知目前政府对促销浪费的认知也是不足的。国家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两型”社会,正如梁小民学者所言:经济的发展不能以资源的浪费为代价。节约资源利用不仅体现在回收利用率上,更应该关注的是节约使用,提高政府对促销浪费的认知刻不容缓。
(二) 加强宣传,提高消费者对促销浪费的认知
目前消费者存在严重的非理性消费。要转变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从消费终端减少对资源的浪费,必须加强对消费者的宣传和教育。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循序渐进进行宣传和教育:一让消费者认识到我国资源的稀缺性,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二使消费者认识到商家刺激消费的促销手段存在对资源的严重浪费;三鼓励消费者建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念,培养节俭消费观念。
(三)制定和完善针对促销浪费的法律法规
1、加大对食品塑料袋包装的管理和限制
虽然国家已经颁布了“限塑令”对塑料购物袋的限制使用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对盛装生鲜食品、熟食、面食的包装袋并无明确规定和严格要求,这些购物袋一般厚度较薄,没有任何环保声明,没有任何分类说明,且是一次性使用不可降解,基本上所有的超市均是免费且无限量使用。这种塑料包装袋虽然方便了消费者购物,但是如果不加以限制和规定的话,“限塑令”的作用将受到限制,针对这一问题国家需要加大“限塑令”的限制范围,不仅只针对塑料购物袋。
2、 对赠品促销的措施
根据外国一些国家的相关促销法律法规,提出以下两点建议:
一是严格规定赠品促销的时间、赠品性质及赠送范围和价值。赠品促销不仅仅存在着巨大的浪费问题,还存在严重的不规范性,如活动无时间性、赠品范围基本包括所有商品、价值从小到0.5元的纸巾大到上万元的彩电、质量不合格、劣质产品、欺骗消费者等。二是消费者不需要的赠品可以换取等价值的折扣、返现或优惠券。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赠品,这样可以使有限的资源得到了合理的利用,减少因赠品促销而造成的浪费,有利于节约资源;同时对不需要赠品的消费者可以通过返现或者折成优惠券的形式惠顾消费者,返现可以使消费者节约有限的资金,购买更需要的商品,提高社会福利;折成优惠券的形式一可以提高消费者的回顾率,提高商家的销售量;二可以使消费者选择自己需要的商品,提高生活质量。
3、 规范抽奖促销制度及限制奖品价值
引入抽奖促销许可制度,限制商家展开抽奖类促销活动的随意性,及最高奖品价值。高价值奖品会导致高消费,对理性消费、合理利用资源不利。如匈牙利、日本、新加坡、西班牙、瑞典等国家,均要求抽奖类促销要的到相关部门的许可。荷兰规定奖品的价值不得超过2500美元;意大利规定要征收奖品25%的税,要有政府告示。
4、 激励制度
鼓励消费者对商家促销存在的浪费进行监督。在目前政府、消费者和商家对促销浪费普遍不足的情况下,采取奖、惩的激励制度是不错的选择,政府制定限制和控制促销浪费的法律法规,消费者依据法律法规对商家的促销进行有效监督,对违反规定的商家给予重罚,而奖励荐举的监督者,在三方面的相互努力下,减少促销浪费,共同建设节约型社会。
理性消费的建议范文6
梧桐花开:
每次去超市购物,我都会带着儿子一起去。儿子一两岁之前,除了购买必需品,我会给儿子买一两样小食品或玩具。如果他还指着要货架上的某样东西,我会跟儿子解释说:“今天不能买这个,宝宝已经买了玩具(或零食)了。”一边说一边转移儿子的注意力,让他看购物车里的东西,或者拿起购物车里的玩具或盒子给他玩,并且趁机离开这个货架。一两岁的宝宝,注意力都比较容易被转移。
儿子两岁后,每次去买东西,我都会提前跟他说好,只能买一两样自己喜欢的并且妈妈也同意买的东西。还有,太贵的东西不能买,家里已经有的玩具不能买,妈妈认为不好的食品不能买,等等。对宝宝实在想买但今天不能买的东西,可以记下来,等到生日或儿童节的时候,妈妈再考虑能否作为礼物送给宝宝。
对符合购买条件的东西,可以让宝宝自己选择、自己到银台付钱。这对培养孩子的决策能力和理性消费都有好处,而且宝宝也会有满足感,对自己挑选的东西也会格外珍惜。
简:
我跟宝宝有个约定,带宝宝去超市购物,他可以根据他自己的喜好挑选一两样想要的东西,但是最终能不能买必须要跟我商量,我同意后方可购买。这样可以避免宝宝乱买东西,也能帮他把好商品质量关。现在,宝宝已经3岁了,我们去超市,他想买某样东西时都会问我:“妈妈,我可以买吗?”我仔细看完商品包装上的介绍后,同意了,宝宝才会把东西放进购物车。不同意时,我都会耐心地跟宝宝解释清楚我的想法。宝宝想通了,心里也不会别扭了。皆大欢喜。
宝贝妈妈:
听有些同学说自家的宝宝喜欢买东西,去商场或超市总要买点东西才行,有些东西他未必喜欢,但就是要买。对比一下,我家宝贝的消费就显得比较理性,对购物欲望不强,除非是他真的很喜欢的东西才会要求买。下面就说说我对培养宝宝理性消费的一点心得吧。
1.要想让宝宝学会理性消费,父母就要帮助宝宝分清楚什么是“需要买的”、什么是“想要买的”。宝宝总喜欢买东西,就是因为他们分不清“需要”和“想要”。对宝宝“需要”的东西,我们要尽量满足;对宝宝“想要”的东西,我们就要分情况对待,该拒绝的坚定地拒绝。
2.帮助宝宝克服购买冲动。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冲动消费是很正常的,父母常常如此,更何况是抵制诱惑能力更弱的孩子。广告的诱惑、看到别的宝宝拥有后的攀比心态等,都会让宝宝产生购买冲动。此时,父母要帮助宝宝甄别,避免冲动消费。另外,平时可以跟宝宝玩买卖游戏,对大一点的宝宝还可以给他一定的零用钱,但不要太多,让宝宝自己管理,并鼓励宝宝攒钱。这些都能帮宝宝养成理性消费、合理消费的好习惯。
3.两三岁以后,父母可以教给宝宝一些基本的购买技巧。比如:货比三家,同一类商品,看看谁家卖的价格更便宜、质量更好、品种更多,或者谁家有促销和优惠,让宝宝学会用更少的钱买到更好的物品。并且,在挑选比较的过程中,宝宝的购物冲动或许也就慢慢消失了。
4.不满足宝宝的虚荣心和攀比心态。告诉宝宝,别人有的我们不必都要有,咱们家也有好多别人没有的东西呢。当然,如果宝宝看到小伙伴的某个新玩具,确实特别喜欢,父母也可以根据情况来对待。
胡力:
有些父母对宝宝的购买要求会根据东西的贵贱来决定买还是不买,如果宝宝只是要买某样小食品或者不贵的玩具,父母觉得反正很便宜,几块钱的事,没必要跟宝宝搞得不愉快。我不赞同这种做法。对宝宝的这些小要求轻易满足的话,等于助长宝宝非理性的消费行为,宝宝的欲望也会越来越强。等哪一天宝宝想要的东西贵了点,父母想拒绝时,宝宝可能会加倍地哭闹,逼迫父母投降。而且宝宝也无法理解,为什么父母的做法前后不一。
一朵奇葩:
在制止宝宝的非理性消费行为中,我认为制止的技巧更重要。如果父母处理不当,宝宝会很受伤,甚至引发亲子大战。如何制止宝宝的不合理消费需求呢?根据我的经验和从育儿书籍中获得的一些技巧,总结如下,希望对父母有帮助。
1.不要碍于情面而妥协,坚定地告诉宝宝:“哭闹没有用,有事回家再说。”宝宝依然哭闹的话,可以带他离开。
2.宝宝哭闹时,父母不要在外面对宝宝打骂斥责或者生拉硬拽。宝宝也是有尊严的,父母粗暴的做法会给宝宝留下心灵创伤,可能会让宝宝产生叛逆和倔强的心理。
3.购物前,跟宝宝事先约定只能买什么,商量好了再出门。约定要本着相互尊重的原则来制定,不能仅凭大人的想法和购买能力而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宝宝。如:可以和宝宝讨论什么是最想买的、什么是真正需要的、什么是家里已经有了没必要再买的,等等。经过这样平等而民主的讨论,宝宝会更自觉地遵守自己和家长的约定。
如果已经约定好了,就要坚决执行。当宝宝遇到不在计划之内而想买的东西时,父母要提醒宝宝:“我们约定好了只能买××,不能买其他的。”此时,无论宝宝有什么理由,只要不在约定的范围内,父母都要坚持原有的约定。另外,父母也要以身作则,不随意买约定范围之外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