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的内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粮食安全的内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粮食安全的内涵

粮食安全的内涵范文1

粮食安全概念的发展演变

粮食安全概念的内涵随着世界粮食状况的变化而不断的发展演变。20世纪70年代初期世界谷物储备急剧减少,粮价迅速上涨,世界粮食生产不足。因此,20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粮食安全概念侧重于确保粮食供应量和建立储备制度。增加粮食的生产与库存以平抑粮食供应的波动和稳定的满足消费需求,则成为粮食安全的主要目标。

1983年4月,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粮食安全委员会提出了粮食安全的概念,即“粮食安全的最终目标应该是,确保所有人在任何时候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他们所需要的基本食品”。这个概念包括三个方面的具体目标:1.确保生产足够数量的粮食;2.最大限度的稳定粮食供应;3.确保需要粮食的人们都能获得粮食。这个概念是在粮食储备增加、粮食产量上升的同时却仍然存在饥饿人群的背景下提出的。与以前的粮食安全的概念相比,新概念不仅要求提供充足的粮食供应总量,而且要求所有的消费者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所需要的基本食品。假如一个国家或地区有足够的粮食可供全体居民消费,但若缺乏流通手段或购买力,就意味着并不是每个公民都能获得必要数量的粮食。新的粮食安全概念强调弱势人群的粮食可获性。

20世纪90年代以后,粮食安全的内涵又有了新的变化。1992年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共同召开的“国际营养大会”第一次提出:“在提高全民营养认识的基础上,注意营养安全,确保所有的人们都能持续地做到营养充足”。从此,营养安全成为粮食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96年召开的“世界粮食首脑会议”又重申:“人人都有权获得安全而富有营养的粮食”,要求“到2015年把世界上饥饿和营养不足的发生率减少一半”。按照粮农组织的解释,营养安全就是“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要有足够、平衡的,并且含有人体发育必需的营养元素供给,以达到完善的粮食安全”。

营养安全的含义还在发展中,它不仅要有足够的粮食数量,还要保持健康的质量以及膳食多样化的前景。这必将给今后的粮食安全、农业发展都带来深刻影响。提倡营养安全,并不是要追求奢侈的生活享受,而是为了更合理地利用资源,更合理地安排生活,让人类以最节约的财力、物力去享受更为安全、舒适的生活。

我国粮食安全的重点

粮食安全问题涉及许多方面。由于各国的资源禀赋不同,政治、经济实力不同,经济制度和发展阶段不同,每个国家所面临具体问题千差万别;即使同一个国家,在不同的发展时期所面临的粮食安全问题的具体内容也不相同。

从中长期看,由于人口增加,耕地减少,城市化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我国粮食需求将呈刚性增长,粮食供求关系将是偏紧的。粮食是特殊的商品,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是国家的第一安全。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大国,又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消费国,长期以来我国粮食安全的重点集中于增加总量的供应上,即注重粮食自给自足。我国粮食问题从总体上要依靠国内解决,完全自给自足或依赖他人是不可取的。我国粮食安全的宗旨是既要保障自给自足的最低底线的粮食供应,又要充分利用好世界粮食市场的资源。

食物质量和食品安全是我国食物安全的重要问题。我国有一部分耕地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部分粮食、农畜产品和蔬菜也存在不同程度的质量安全问题。农产品的农药和重金属污染问题都很严重。人们对粮食安全的关注,不仅包括生产的粮食够不够吃,也包括生产的粮食是否安全、健康。中国营养学会提醒人们:控制油脂摄入,平衡膳食结构。营养安全问题已引起人们对日常膳食结构的关注。

目前,我国不存在对国家粮食安全构成巨大威胁的因素。从1983年开始,我国从食物和饲料的净进口国变为净出口国,而且出口量和净出口量逐年增加,2003年的中国食物和粮食的出口和净出口水平都达到了历史纪录;90年代末超常规的国家粮食储备导致市场价格和粮食生产逐年下降,到2003年初粮食市场供需状况基本达到平衡,粮食价格开始趋于稳定,2003年底粮价上涨,总体上讲是一个正常的市场供需反应,但在粮价上涨过程中,政府和媒介对粮食安全问题过于关注诱导了预期粮价的上升,从而加剧了2004年初的粮价上涨。总的说来,我国的粮食安全前景是乐观的。

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对策

建立和健全粮食生产长效供给体系。要确保粮食生产的长效供给,必须坚持做到:一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面积不减少、质量不下降。二要切实加强科技兴粮,培育和推广良种,发展节水灌溉技术,不断提高粮食单产。三要加大改善粮食生产条件的力度,特别要加强粮食主产区的建设,加快中低产田改造高产田的速度,不断提高土地质量,提高粮食可持续生产能力。四要完善农业和粮食社会化服务体系,向粮食生产者、经营者及时提供准确、有效的多种服务,如科技、信息、市场、储运、咨询、良种、农资等,以提高粮食生产的效率和效益。五要维护市场粮食的合理价格。

健全粮食市场体系。首先.科学规划布局,逐步形成以中心批发市场为龙头,区域性批发市场为骨干,初级批发市场为基础的三级批发市场体系,并规范和联结城乡集贸市场、零售市场,形成高效有序的粮食市场网络体系。同时,加快培育成熟的市场主体,促进粮食有序流通。其次,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督管理,规范市场秩序,为粮食生产者、消费者、经营者提供管理规范、流通有序的场所。第三,健全和完善批发市场服务功能,加快粮食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促进粮食电子商务的发展,逐步形成传统市场和电子商务密切结合的现代化粮食流通新格局。四要逐步建立健全包括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在内的完整的粮食市场体系,把粮食安全置于更加广阔的市场和资源的基础上。

建立和健全粮食质量安全体系。一要强化粮食生长条件保护,从生产源头确保原粮质量。二要建立粮食食品质量安全技术法规体系,将粮食的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纳入法制管理轨道。三要严格实行粮食市场准入制。四要加大粮食质量安全管理力度,对粮食质量卫生进行专管。

建立和健全粮食安全预警预报和应急保供体系。及时收集、整理、分析国内外粮食生产、需求、库存和产销政策等变动情况。当监测到收购、批发、零售各环节市场粮价波动逼近“安全警戒线”时,就及时发出预警信号。

建立国家粮食储备管理新体系,进一步放开对粮食购销过程的控制,准确把握国家粮食储备粮的数量、吞吐和运作方式,公开国家粮食储备粮及其它粮食市场信息,有效地引导粮食的生产、储存与销售。

建立预防和消除突发极端情况的政策体系。推行粮食进口多元化政策,防止出现对特定国家的粮食进口依赖;创造条件形成稳固的海外粮食生产基地;在国际法基础上,与主要粮食出口国达成协议,稳定供需关系。加强粮食生产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发展粮食以外的植物性食品生产,建设人工草场,发展草食畜牧业,弱化粮食生产的季节约束,增强其他食品对粮食的替代作用。

利用国际市场提高我国粮食安全保障。近些年来,随着国际市场粮食的大量供应和价格的下滑,同时我国内粮食生产成本和价格的不断升高,许多人注意到利用国际市场来调节供应比完全自给自足给为经济,且能从很大程度上缓解我国人地紧张的矛盾,有助于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增加农民收入。

粮食安全的内涵范文2

关键词:气候变化;粮食安全;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3-0054-02

气候变化已经吸引了国际以及各国的关注,它不仅是一个科学命题,需要站在国家利益、全球化的高度来应对,随着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越来越广泛,气候变化的预测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气候变化的影响是全方位、多尺度、多层次的,负面和正面影响并存的。

气候变化(climate change)是指能够识别(如采用统计检验)的气候状态的变化,即平均值变化和/或各种特性的变率,并持续较长的时间,一般可达几十年或更长时间[1]。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是不容争辩的事实,只是气候系统和气候要素变化的原因、幅度和区域分布迥异,且未来气候变化预测还存在太多的不确定性。气候变化影响了粮食的安全。所谓粮食安全,是指“保证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能够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粮食”。(联合国粮农组织)中国的一些学者结合中国国情,根据FAO的定义,对粮食安全概念作了进一步阐释。例如,郭书田认为:“中国粮食安全应该包括五方面内容,即粮食自给率、粮食库存率、农民收入、生态环境、食物安全等。”[2]翟虎渠认为:“现代粮食安全的概念应包括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3]从以上对粮食安全的定义可以看出,无论国际或者中国学者怎样定义粮食安全,其中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都要确保有足够的粮食。充足的粮食储存量是国家安全的先决条件,离开这个条件谈国家安全,那国家安全就好比是空中楼阁。

“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史记・郦生陆贾列传》)民以食为天的观念如此源远流长,反映了中国几千年文明史和农业关系至为密切。粮食是国民经济基础中的基础,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目前,全球气候的变化对中国的粮食安全有如下的影响:

第一,气候变化影响中国粮食的充足供应。粮食的充足供应,指在数量上和市场上有粮可食,包括粮食生产、粮食储备以及外来粮食援助等。全球气候体系的异常导致中国在降水、气温、自然灾害爆发频率和分布、水资源利用、病虫害发生机制等方面出现反常,最终冲击中国粮食的生产和供应。

温度对粮食单产的影响。在中国,升温对东北农业区来说是有利的,因为升温可以延长作物生长季节,而且减少低温冷害的威胁,是其有利的方面;另一方面,气候变暖会导致积温增加,从而使作物的生长期延长。但增温也有不利的一面,气候变暖,特别是冬季温度升高,将有利于害虫和病原体安全越冬,使来年的虫病源基数增大,加重危害程度。

气温升高对水分有效性也将产生影响。气温升高使蒸发量增加,导致了作物灌溉用水量大幅度增加。即使是良好的灌溉条件,也只能一定程度地缓和蒸发量增大引起的干旱,并不能完全补偿增温带来的减产效应。另一方面,土壤水分条件通过影响土壤的透气性而影响土壤固有有机碳的矿化分解和外源有机碳的降解,进而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若土壤水分充足,那么土壤空隙度就大,就促进了有机碳的矿化分解[4],增加土壤肥力。但蒸发量变大会使得土壤水分不足,影响有机碳的矿化分解从而影响粮食单产量。

而在气温升高而降水量不增加的情况下,又将会出现中国农牧交错带向南扩展。首先,东北与内蒙古接壤地区农牧交错带的界限将南移70千米左右。其次,华北北部农牧交错带的界限将南移150千米左右。再次,西北部农牧交错带界限将南移20千米左右[5]。农牧交错带的南移使得草原面积有所增加,但同时也加大了荒漠化的可能,导致中国粮食安全问题进一步加重。

第二,气候变化影响中国粮食市场价格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气候变暖后,土壤有机质的微生物分解将加快,这需要施用更多的肥料以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而施肥量的增加意味着生产成本的增加。同时,气候变暖可能会加剧病虫害的流行和杂草蔓延,因此不得不增加农药和除草剂的施用量,而这将增大农业生产成本。粮食市场价格波动,实际上是通过生产投入要素变动来实现的。所以当生产成本发生变化时,市场对之进行反应的可能途径就是调整价格和增加市场供求量。而农民生产积极性受挫以及气候变化引起的自然灾害加重导致的粮食减产,使得粮食市场供不应求,粮价就会上涨。粮价上涨一方面对粮食增产起到刺激和促进作用[6];另一方面粮价上涨又会影响中国居民的生活水平,甚至引起通货膨胀,往往会发生经济社会的震动,1993 年和 2003 年就是两次典型案例。

气候变化已经对中国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造成巨大挑战,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积极开展气候变化应对策略的研究,进行远期的规划和防御,发挥优势避免劣势,保障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

第一,应对气候变化的粮食安全科研政策对策。综合运用气候学、农学、遗传育种学、灾害学、生产经济学等多门学科理论方法,以气候变化与粮食安全之间的相互作用为切入点,以农业主产区为重点研究区域,研究并揭示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系统的影响机理与适应机制,为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理清科学思绪[7]。

第二,应对气候变化的粮食安全技术选择。采取有效得当的农业技术应对气候变化(如优质农作物品种选育及产业化技术、转基因生物技术、重大病虫草害预测预报及防御技术、高效低毒新型化学农药及生物农药的创制技术、高效低污染新型化肥农膜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所带来的破坏程度,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有效利用气候变暖所带来的有利农业生产条件。

第三,应对气候变化的粮食安全政策措施。国家制定相应政策,从制度上保障农业科技推广的正常运行。各地也要因地制宜,选择不同的推广模式或多种模式,实行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8]。其次,要出台一些惠农政策,实行不同作物差别农业补贴政策,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再次,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应该“藏粮于国”和“藏粮于民”相结合。最后,要改变消费观念,做到节约和珍惜粮食。

总之,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和作用复杂多样,并且未来农业生产不仅受到播种面积、技术贡献程度等的影响,更系于气候变化的影响。所以,摸清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影响是正确应对气候变化的前提。及早研究、及时正确应对气候变化,可缓解、适应气候变化产生的不利影响,也是国家制定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和行动、保持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

参考文献:

[1] 郑菲,孙诚,李建平.从气候变化的新视角理解灾害风险、暴露度、脆弱性和恢复力[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2,(2).

[2] 郭书田.中国粮食供求与国际贸易[J].中国农村观察,1997,(3).

[3] 翟虎渠.粮食安全的三层内涵[J].t望新闻周刊,2001,(10).

[4] 姜勇,庄秋丽,梁文举.农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库及其影响因子[J].生态学杂志,2007,(2).

[5] 张启慧,马庆一,刘晓雨.简议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的影响[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2,(5).

[6] 蒋乃华.价格因素对中国粮食生产影响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1998,(5).

粮食安全的内涵范文3

关键词:耕地保护;税收公平;耕地占用税;制度变迁

中图分类号:D922.22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3)07-0101-04

税法的作用,是指税法的实施对社会关系所产生的影响,可以从税法的规范作用和经济作用来评价。[1]在耕地占用税法领域,主要是通过税收杠杆使纳税人的耕地占用行为得到合理控制,在耕地保护的过程中实现国家对宏观经济的有效调控。如果耕地占用税制度长期存在耕地保护功能失灵及税负不公,那么就会消减耕地占用税法经济手段协同土地管理法等行政手段保护耕地的法理基础及正当性。根据制度变迁的一般原理,制度实施效率的提升是促进耕地占用税向农用地占用税制度变迁的原动力。由于现行耕地占用税制度本身存在制约效率和公平的缺陷,“完善耕地占用税势在必行”。[2]

一、持续有效的耕地保护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基石

截至2012年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为13540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6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71182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52.6%”,[3]我国人口数量仍然在递增,一般情况下,世界人口大国的状况在未来相当长时期难以发生根本性改变。吃饭是人的最基本需求。历史证明,如果人的最基本需求得不到保障,那么社会秩序可能发生动荡、社会伦理将受到空前挑战甚至倒退。为此,保障粮食安全是各国政府及法律制度孜孜以求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目标。“1942”饥饿与恐惧的惨痛史实告诫我们,人口数量递增背景下的世界人口大国现状表征,我国粮食安全保障的任务及重要性是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

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粮食生产不像石油生产那样具有垄断性,在国际粮食市场长期供大于求且粮食市场供给基本稳定的情况下,个人粮食安全可以通过国内粮食市场予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可以通过国际粮食市场来保障。耕地保护就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农业用地的非农化,阻碍了负担耕地保护的农民享受城镇化和工业化给农业用地非农化带来的土地增值收益,因而强调保障粮食市场,认为“保护耕地所付出的代价远远高于进口粮食的代价”,[4]通过控制耕地数量来保障粮食安全在经济上效率低下或欠缺效率。另一种观点认为,“现代粮食安全的概念应该包括粮食数量安全、质量安全、社会安全和生态安全四层内涵”。[5]粮食供给主要取决于耕地面积和质量,耕地保护直接关切到粮食安全。以上观点均有一定的合理性及局限性,为我们研究提供了一种新视角。笔者认为,粮食安全,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或称为粮食安全的经济性与政治性。前者从经济效率角度认为市场就能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保护耕地在某种程度上导致经济上低效。实际上,中国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70亿人的19.34%,如果中国发生粮食安全问题,国际粮食市场供给的数量和价格将发生大的波动或震荡,直接会打破国际粮食市场的基本平衡,可能发生市场失灵。

370多年前,美国殖民政府开始努力去保护土地和农业。并且日渐达成共识,认为有效的法律和公共政策在实现农业可持续,保护资源和保持农业经济活力的同时亦可保护环境。在1978年和1983年之间,美国大多数州制定了农场权利法令,目前所有五十个州都有若干适当的农场权利法案,其目的是防止房地产开发的威胁从城市向传统的农村地区转移。耕地保护不仅仅是对昔日农业美国的留恋,因为一旦耕地非农化,每个农民生产的产品养活多达120多人是极为困难的事情。由此可见,美国早就深刻认识到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的关系。[6]市场配置资源不是万能的。市场存在失灵,需要政府干预,耕地占用税法成为政府运用税收杠杆实施耕地保护的基本形式。

二、消解耕地占用“实化”与耕地保护“虚化”之间张力的法律形式

粮食安全的内涵范文4

一、完善粮食储备体系

面对粮食市场的全面放开,粮食市场的多元化,必须建立高效灵活的粮食储备调节体系,以加强对市场的调控。实践证明,政府对粮食市场能否有效控制,关键在于政府是否真正掌握了充足、随时可以动用的储备粮。因此,完善粮食储备体系是政府调节粮食供求关系、平抑粮食市场价格波动的主要措施,也是保证粮食安全的必要手段。粮食储备体系的建立,要形成多层次的储备网络。除中央储备、地方储备外,还要建立社会储备,对粮食安全多加一道保险。

1、完善中央粮食储备。上世纪90年代初,为解决农民卖粮难问题,我国建立了粮食储备制度,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发挥的作用也日益增大,对保证粮食安全和对粮食市场的调节作用尤为明显,但目前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中央储备粮的轮换制度不够合理,并且导致了储备粮体系的运行成本偏高。我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正确掌握有关粮食的政策和法规。《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第十条明确指出:“中央储备粮实行均衡轮换制度,每年轮换的数量一般为中央储备粮储存总量的20%至30%”。而七部委颁发的《粮食质量监管实施办法(试行)》中规定了粮油的正常储存年限:长江以南地区稻谷2年、小麦3年,玉米2年、大豆2年;长江以北地区稻谷3年、小麦4年,玉米3年、大豆2年,食用植物油(四级)均为两年。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储备的品种数量、正常的储存年限、每年的轮换比例三者统筹考虑,例如:长江以北地区,储备小麦10000吨,我们就可以参考小麦的正常储存年限一年),分四年轮换,每年轮换2500吨,轮换比例为25%。这样即严格执行了有关粮食的法规和制度,又减轻了因每年轮换的数量过大,造成的购销粮食困难,还避免了由此引起市场粮价的波动。

另外,在储备粮的收购,经营、轮换上,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即做到储备粮的保值增值,减少财政负担,又起到调控粮食市场,保持市场稳定的作用。

2、加强地方粮食储备。地方粮食储备体系的建立,是保一方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必不可少的。然而,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粮食贸易市场的活跃,使一些政府官员误以为粮食资源充足了,市场可以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因而粮食储备意识淡薄了,出现了对粮食储备工作思想上不重视,行动上不作为的现象。有的地方政府不把粮食储备资金列入本级政府的财政预算。尤其是县一级政府对粮食储备重视程度很是不够。因此,要求各级政府要增强粮食安全意识。同志曾经强调“一定要有储备粮,年年储一点,逐年增多”。温总理指出“要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对于完善地方粮食储备体系,一是粮食储备工作要实行各级行政首长负责制,要坚决纠正“有钱就能买到粮”的错误观念,把粮食储备摆上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列入政府工作目标的考核内容,二是要坚持实事求是,不折不扣的完成粮食储备的规定指标。即产区储足三个月,每人每月又5公斤贸易粮,销区储足六个月,每人每月10公斤贸易粮。三是把储备粮资金列入本级政府财政预算。

3、重视社会粮食储备。社会粮食储备分为两部分,一是农民粮食储备,二是粮食经营企业粮食储备。

首先,提高对农民粮食储备的认识,做到“藏粮于民”。专家指出:我国农村2.4亿多农户,每年储存粮食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60%左右,是我国粮食储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蓄水池”。但是,国家粮食局最近调查显示,由于储粮设施简陋,方法不科学,造成农户储粮损失惊人。损失率在8%到10%,每年粮食损失量高达150亿至200亿公斤,折合金额高达180亿至240亿元。由此看来,在水和耕地资源日趋紧张、粮食生产成本不断上升,粮食生产增收的潜力越来越小的今天,想法设法减少粮食产后损失,保证和提升粮食质量,开发“无形粮田”是粮食增产的有效方式之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必不可少的措施。

其次,增强粮食经营企业的粮食安全意识。一是认真执行好《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从事粮食收购、加工、销售的经营者,必须按规定保持一定的库存量,并把它作为粮食经营企业的必备条件。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真正负起责任,对粮食经营企业按规定核定一定数量的合理库存,做为地方储备不足的补充。二是坚持按旬按月向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上报粮食库存量,不得虚报和瞒报,粮食行政执法人员要定期检查,保证库存数量的真实可靠。三是国家对粮食经营企业给予鼓励和扶持,帮助他们完善粮食储藏设施,对信誉高的企业给予贷款支持,使他们增强粮食安全的意识,分担保证粮食安全的责任.

二、构建粮食购销体系

构建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粮油购销体系,是促进粮食流通,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粮食市场越开放,市场交易越规范,粮食就越安全。新型的粮食购销体系建设,就是要构建以国家和地方储备为主,以国有粮食企业和骨干企业为龙头,以基层粮站为依托,以农村粮食经纪人为积极力量的粮食购销网络。一是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粮食储备库的作用。当市场粮价下跌,出现农民买粮难时,要大力开展保护价托市收购,保护农民利益不受伤害;当市场粮价上涨,粮食供应紧张时,就要经国务院和各级政府批准抛售储备粮,以平抑市场粮价,保持粮食市场的稳定,真正发挥粮食储备对粮食市场的调节作用。二是搞好现有购销网点的建设完善。经过企业改制后,国有收储企业减少,改变了粮食购销网点的布局,有的县一个镇不一定有一个网点,很不适应粮食物流的需要。这就要求各级粮食部门在巩固现有网点的基础上,搞好网点延伸,大力推广连锁经营等现代营销方式。通过新建、改造、租赁等方式,扩大购销网点的覆盖面,拓展经营领域,提高服务功能。三是搞农村粮食经纪人队伍建设。国务院16号文件提出:“要培育农村粮食经纪人,开展公平竞争,活跃粮食流通”。农村粮食经纪人,就是我们过去说的粮贩子,是过去粮食部门的异己力量。按照国务院文件精神要求,要构建新型的粮食购销体系,离不开粮食经纪人的参与。所以,我们要把过去的“敌人”变为今天的合作伙伴,可以通过粮食行业协会,把这部分人吸收进来为我所用,为宏观调控服务,为国有粮食收购体系服务。四是要以人为本,以购销网点为依托托,大力开展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等活动,为粮食生产、人民生活和粮食安全服务。五是要抓好粮食批发市场的建设,进一步健全和强化市场功能。把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结合起来,形成高效有序的粮食市场网络体系。还要建立国际粮食贸易市场,虽然我国的粮食安全要立足国内,保持粮食的紧平衡。但是,还是应该充分利用国际粮食市场进行品种调剂,弥补部分粮食缺口,搞好国内粮食供求基本平衡。

三、加强粮食加工体系

就目前粮食系统而言,粮食储备体系和粮食购销体系还基本健全,粮食加工体系随着粮食系统经营企业的改制,已经残缺不全了,而个体粮油加工厂大部分是家庭作坊式经营,属于无序经营,更谈不上形成体系。主要原因是:大型粮油加工企业少,粮油精深加工水平低,产业组织化程度不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粮油加工企业的发展。我们必须清醒的看到,没有完善的粮油加工体系,应急状态下就不能保证正常的粮油供应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农民生产的粮食就不能转化升值,就会挫伤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严重威胁粮食安全。因此,我们必须下大力量加强粮油加工体系的建设。一是各级政府和粮食行政主管部门要积极培育和扶持,做大做强粮油加工的龙头企业。其经营要向生产领域延伸,发展粮食订单生产,订单收购.通过“公司+基地”,“基地连农户”等多种形式开展粮食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带动农民致富,实现企业和农民双赢。二是对以粮油为主要原料的加工企业,特别是改制后的原国有粮油加工企业,要在流动资金贷款,技术改造,产品开发,新技术推广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加快形成以粮深加工和深度开发的优势产业。三是对农村个体粮食加工企业,粮食行政主管部门通过行业协会的形式组织起来,以增强他们抗御风险的能力。在粮食执法监督检查过程中,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在严格执法的同时搞好服务。帮助他们改善仓储条件,完善粮食检查化验手段,提高粮食产品质量。这样通过逐级加强和完善,形成以大型粮食加工企业为龙头,以改制后的原国有粮食加工企业为骨干,以乡镇粮食加工为依托,遍布城乡的粮食加工体系。

粮食加工体系构建以后,主要应该抓好粮食的精深加工。我国粮食的精深加工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有关资料表明,价值1元的粮食经过加工处理后,在美国可以增值3.7元,日本可增值2.2元。他们的粮食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为3:1以上,而目前我国只有0.5:1。发达国家农产晶加工程度都在90%以上,我国只有20%—30%。可见,在粮深加工方面,在我国大有潜力可挖,大力开展以粮食为原料的农产品精深加工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以此调动农民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也是保证粮食安全的很好措施。

四、规范市场预警体系

建立和规范灵敏、准确的粮食预警体系。一旦出现粮食安全问题时,能立即启动调控措施,是粮食市场和社会保持稳定的重要保障。粮食预警体系包括市场预测和应急措施两个方面。这就要求我们一是要搞好粮食市场的监控和预测。粮食出现不安全因素首先表现在粮食市场供应紧张,粮价上涨,人心不稳定等方面。因此,应加强对粮食市场的监控和管理,跟踪和把握粮食市场变化趋势,及时把国内、国际粮食生产、市场供应、储备等各种信息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和预测,以利于政府有关部门准确决策,化解和防范市场风险。二是粮食市场一旦出现风险要有切实可行的应急措施。这就要求各级政府都要制定粮食应急预案,从目前情况看,国家粮食应急预案,省一级的粮食应急预案都已经出台,大部分地市也都制定了粮食应急预案,县一级制定的还很少,没有制定的要抓紧时间出台。真正做到出现国家级应急状态,按照《国家粮食应急预案》规定执行,出现重大应急状态,执行省一级粮食应急预案,出现较大应急状态,执行地市级粮食应急预案,一般应急状态,执行县一级粮食应急预案。粮食安全预警体系涉及粮食生产、流通、消费等诸多环节,它的实施要有组织作保证,单靠粮食部门一家之力是做不到的,必须由政府来牵头,财政,工商、物价、公安、交通、粮食等部门共同参与,定期召开情况通报会,研究审议粮食安全应急措施,统一领导,协调运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粮食应急处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做好粮食的应急工作,保证应急状态下的粮食安全。

五、强化粮食质量检测体系

粮食安全的内涵范文5

2012年8月12日早晨,细雨阵阵,北京798艺术区的偏锋新艺术空间,聚集了农民、NGO代表、政策研究者、艺术家、学者、记者等不同背景的人士,他们要在这里进行一次民间“圆桌对话”,主题是“粮食安全”。

“到目前为止,全球有六分之一的人,也就是近十亿人尚未解决温饱,联合国千年目标的第一位就是令全球的饥饿人口减半,到现在还没有完成。为什么经济发展得这么快,饥饿人口仍然存在?而大多数挨饿的人正是负责生产粮食的农民。”这是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驻中国代表Percy W.Misik的开场白。

现场,国内16位艺术家展示了以“粮食安全”主题的艺术作品,试图回应这一问题。

艺术家李枪建造了一个云南佤族的粮仓。“它象征着希望,人类需要一个粮仓。”他是从公益组织乐施会在贵州省织金县桥上村的项目上找到的灵感。

去年,李枪在桥上村遇到了40岁的农民刘琴。刘琴告诉他,近年来地里收成不好,暴雨总是来得比以往早,玉米没来得及成熟就被打坏了。丈夫生病,4个儿子都在上学,刘琴成了家里务农的顶梁柱。村里不少农户家,主要劳动力也是妇女。

今年,桥上村通过乐施会引进了比普通玉米早一个月成熟的早熟玉米品种。如此,尽管雨季提前,刘琴家也有了比较好的收成,而且因进入市场较早,她家的玉米比普通玉米的售价更高。

“农民是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关键”,乐施会政策倡导总监孙学兵在对话现场说,在发展中国家,5亿个小农场养活了全世界20亿人口;其中,中国1.93亿的小农场养活了5.8亿人口。另据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2011年的报告,通过过去几十年的努力,中国已经成功地降低了贫困和饥饿人数。

尽管成就斐然,但中国仅有世界7.9%的耕地和6.5%的淡水资源,却要养活世界上近20%的人口,压力巨大。

2012年,随着全球粮食价格危机再次上演,谷物价格的上升也将使肉类价格随之上涨,其他国家也面临着生产资源日益紧缺的问题。

“2011年世界人口已经达到70亿,到2050年全世界的人口将达到90亿。联合国粮农组织预计,为了满足2050年全球粮食产量的需求,粮食产量将显著增加达到70%。这意味着需要将近十亿吨的稻谷类产品和将近两亿吨的肉类产品。”Percy W.Misik说,“高速增长的世界人口令全球不得不紧张地关注粮食安全问题。”

除了“总量”,还要“买得起”、“买得到”

上世纪60年代出生于内蒙古的艺术家箫昱参与了这次对话。虽然“粮食安全”在艺术圈是个冷门话题,但他觉得离自己并不远。

箫昱还记得十一二岁时家里粮食不足的光景,父母为了养活家里5口人,只能去农村买红薯代替。连续吃了20天红薯后,箫昱和兄弟姐妹每晚趴在床边吐酸水。

“不是没钱买,而是买不到粮食。”尽管早已远离饥饿,童年的记忆令箫昱意识到“粮食安全与生命形态相关”。“缺粮的年代里,我姑姑的工资就是三袋小米,在这个意义上,粮食替代了货币。”箫昱说。

5年前,箫昱开始创作一系列与粮食安全相关的艺术作品。“在今天,粮食安全其实是资源被重新分配的问题,也就是怎么分配、怎么获取、怎么占有。”

“还有一点相当关键,就是:日粮的构成,日粮的营养充分不充分,量够不够。”孙学兵研究了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最近发表的讲话,认为关于粮食安全的说法简单而言就是两个字,一个是量,一个是质。

“日粮”的说法,引起了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狮山村村支书黄冈的注意。与城市里的饮食习惯不同,黄冈所在的地区,饮食习惯是一天两餐,早晨九十点吃早饭,下午三四点吃午饭。

黄冈说,两餐制有历史的原因,贵州以前比较贫穷,少吃一顿能节省些粮食,同时也有现实原因,贵州农村的学生读书大约是从上午10点后开始,到下午3点半放学,多数家庭为了配合孩子的上学时间,也遵循了这种两餐的习惯。

黄冈对贵州农村吃饭问题的描述让对话现场许多没有农村生活经历的人很感慨。“粮食安全意味着所有的人每天都有能力摄取到足够的安全的有营养的粮食,可以有活力并健康地生活。”Percy W.Misik为粮食安全下了定义。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产业与技术研究室主任张照新从2005年开始致力于粮食安全内涵的专题研究。在他看来,中国的粮食安全政策与国际上有所区别。

张照新说,目前国内的粮食安全政策更多强调的是总量,即供应上的安全,而实际上应该强调三方面:第一是有,第二是“买得超”,第三是“买得到”。“希望可以通过讨论,共同发声,帮助我们的国家逐渐完善粮食安全政策,从原来较多重视总量,过渡到‘既有量、又有类’的政策。”

未来谁种地

黄冈的故乡绥阳县是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之一,也是中国农业部命名的杂交之乡,传统的农耕条件算是比较好的。

狮山村有村民6500多人,4700多亩土地,人均0.7亩,粮食产出自给自足理论上能够实现。然而,眼下粮食能否保收却成了横亘在狮山村村民面前的难题。黄冈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全村在外打工的青壮年超过2200人,留在村里的以老人、妇女和儿童为主,这就对农业生产提出一个严重的问题,劳动力极度缺失。这也是如今许多中国农村面临的问题。

粮食安全的内涵范文6

我国人多、地少、水缺,全国人均占有水量为世界的1/4,华北地区仅为世界的1/24。为世界13个贫水国之一。有限的水资源在时空分布上又很不均匀,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夏秋多、冬春少,季节性、区域性干旱缺水问题十分严重,我国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已十分突出。我国目前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为7.5亿亩,但由于缺水,每年实际灌溉面积只有6.5亿亩左右。全国灌区年缺水约300亿米3,因缺水而少收粮食350—400亿公斤。由于水资源不足且不科学引用,近十多年来黄河连续断流,且断流时间和断流河段越来越长,1997年黄河下游利津站断流时间累计达226天,295天无水入海,断流上延到开封柳园口,长达704公里,是历史上没有的。而且,黄河中游各主要支流沁河、伊河、汾河、大汶河、延河、渭河等相继出现断流,影响了沿黄两岸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导致油田缩小生产的规模,居民供水紧张,粮食大幅度减产,加剧了主河槽的泥沙淤积,使下游防汛日益艰难,断流也加剧了河流水质污染。华北平原地区由于地下水超采致使地下水位平均每年下降1米多,渤海湾地区因地下水位下降,已有1450平方公里的地区受海水入侵,一些地区已出现井水量减少的趋势。

全国50%的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131个大中型湖泊中,富营养化的达65个,78%的城市河段已不适合做饮用水源;情况还在继续恶化,水体污染使有限的水资源更加短缺。21世纪将是我国从发展中国家转变为世界中等发达国家,也是我国人口增到16亿高峰时代,工、农业和城市生活用水将与日俱增,工业、生活用水将挤占农业用水,农业用水危机将更为严峻。如何认真科学地解决水资源问题,将影响中国粮食安全,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采取果断有力的措施,对水资源实施科学管理和有效利用。

(一)21世纪中国粮食安全的内涵及评价

1.粮食安全。联合国粮农组织于1974年在世界粮食大会上定义为:粮食安全即“保证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经济学家阿尔伯托.瓦尔德斯定义的粮食安全是“缺粮国家或这些国家的某些地区或家庭逐年满足标准粮食消费水平的能力”。

2.粮食安全的变量指标体系。粮食安全状况用什么指标来衡量,目前FAO、世界银行及各国学者所采用的计算方法和标准比较一致。(1)粮食贸易依从度:α=(D-S)/D×100%粮食自给率:β=S/D=1-α式中:D——粮食总需求量;S——一国的粮食供给量α≤5%表明一国已经基本上实现了粮食自给。α≤10%即达到可以接受的粮食安全水平。(2)粮食储备水平。粮食储备是在新的作物年度开始时可以从上一年收获的作物中得到(包括进口)的粮食储备量。(3)粮食产量波动系数。粮食生产受气候、投入、价格政策等不确定因素影响,年际间往往有较大波动,波动幅度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粮食安全程度。亚洲国家的不稳定指数大都比较低,中国位于较低国家之列。(4)人均粮食占有量。每个国民粮食占有量越大,表示粮食安全水平越高。(5)低收入阶层的粮食保障水平。一个国家总体上粮食供给有余,而一部分低收入者可能吃不饱饭或者营养不足,增加低收入阶层的粮食供给,可以显著地提高一个国家粮食安全水平,扶贫计划与此有关。

3.中国粮食安全的评价。根据上述五个粮食安全度量指标对中国和世界主要粮食生产和消费国的粮食安全状况进行评估结果:目前中国粮食安全水平低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法国,但高于日本、印度和俄罗斯,并且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然而如果因人口增长和不测事件,未来粮食自给率下降,外贸依从度提高,以及人均占有量增大缓慢,预示着我国粮食安全水平有可能下降。

(二)21世纪中国粮食供需的变动趋势

1.中国人口的发展。中国人口从1980年的9.87亿,增到1995年的12.11亿。15年平均每年增加近1500万人,年平均增长率1.28%。到2000、2010、2020、2030年,根据国内外权威机构预测,中国人口将由1995年的12.11亿先后增加到13亿人,14.0—14.3亿人,14.7—15.4亿人和15.3—16.3亿人,需要严格地控制人口的增长。2.中国对粮食的需求。到2000年,主要动物性食物的消费水平提高,居民的食物消费结构将达到或超过小康水平,人均每日供给热能基本维持在2660大卡,蛋白质72克,其中优质蛋白质超过30%,粮食总需求量5.20亿吨,人均需求量400公斤,人均消费量(口粮)213公斤。到2010年,居民的食物消费结构和水平将进入水康水平中期阶段,人民的食物质量显著改善。粮食总需求量5.6—5.9亿吨,人均需求量400—420公斤,人均消费量(口粮)193公斤。到2020年居民的膳食营养结构将可能接近亚洲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的膳食营养结构和水平。粮食总需求量6.0—6.4亿吨,人均需求量410—430公斤,人均消费量(口粮)173公斤。到2030年由于先进技术推广和管理工作的改善,提高畜禽出栏率、出肉率,人均粮食消费可能接近日本80年代的水平。粮食总需求6.15—7.2亿吨,人均需求量420—450公斤,人均消费量(口粮)140公斤。

(三)粮食增长对水的需求

从1995年我国粮食总产4.65亿吨,相应的灌溉面积7.5亿亩,到2000年粮食增长到5.2亿吨,灌溉面积需要发展到8.0亿亩。2010年粮食增长到5.4—5.6亿吨,灌溉面积需要发展到8.5亿亩。2020年粮食增长到5.8—6.2亿吨,灌溉面积要发展到9亿亩。2030年粮食增长到6.2—6.9亿吨,则需要灌溉面积发展到9.5亿亩。用水量将从现状的4000亿米3增长到6650亿米3。

二、21世纪中国粮食安全和水问题的对策

(一)全面节水的重点是农业节水

1.提高农业水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73.4%,加上农村生活用水占81.7%。长期以来,由于技术和管理水平落后,灌溉设施老化失修等方面原因,当前灌溉水的利用率只有0.3—0.4,与发达国家0.7—0.9的利用率相差甚远,农作物水分利用率(WUE)不足1公斤/米3(0.87公斤/米3)、以色列为2.32公斤/米3。如果科学地发展节水农业,到2030年使我国灌溉水的利用率达到0.6—0.7,水分生产率达到1.5公斤/米3。即在30年内,灌溉水的利用率提高0.3,按现状4000亿米3农业用水计算,则可节水1200亿米3,如果其中2/3用来生产粮食,按1.5公斤/米3计,可增产1.2亿吨粮食。因此搞好农业节水,提高水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是可以解决21世纪粮食安全重要途径之一。

2.农业节水技术体系。提高水的利用率和水的利用效率不是靠一项或几项工程措施能实现的,而是要建立包括合理利用水资源,节水灌溉工程,节水管理和节水农艺措施相结合的技术体系。举两个实例说明,通过努力,上述指标是可以达到的。例如:(1)山东省恒台县是老井灌区。水资源不足,地下水位连续下降,该县采取充分利用降水,引黄河水补源,开发利用土壤水,降低灌溉定额,以提高用水效率,降低地下水开采量,调控地下水位,三年来达到基本平衡并略有回升。节水灌溉工程狠抓平地配套,渠道防渗和低压管道输水,短窄畦灌,喷灌和低压管喷灌溉,该县把节水灌溉管理做为关键,建立县、乡、村三级管理体系,以法管水,按方收费,三年来办培训班1038期,受训人员25万人次。在节水农艺方面实行节水高产栽培措施,促控结合科学用水,该县实现了节水吨粮县,灌溉水的利用率达0.9,水的利用效率粮食达到2.43公斤/米3。成为我国节水农业高效用水典范。(2)陕西省泾惠渠灌区是我国古老的大型河水灌区。耕地135万亩,每年引泾河水4亿米3,灌区内有机井1.3万眼,每年提取地下水1.2—2亿米3。实现渠井结合,渠系配套,渠道防渗,平整土地,长畦改短等措施,并在用水管理上,实行水权集中,统一管理,三级调配,以斗渠量水为基础,水费按量计算,按成本核收,使全灌区平均灌溉水的利用率达0.505,接近国家大型灌区节水标准。结合节水农艺措施,从1981年以来灌区粮食亩产连续超过500公斤。1994年灌区的高陵县成为西北地区第一个吨粮县,水的利用效率超过1.5公斤/米3。若能在引黄灌区广泛推广,可使灌溉水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有大幅度提高。

3.节水灌溉的重点在渠灌区。我国实现农业节水的难点在渠灌区,也是灌溉面积最大,浪费水最多,节水潜力最大的灌区。但由于量大、面广、欠帐多、基础差,在抓节水灌溉的力度上,远不如井灌区。近十多年来,在井灌区发展低压管道输水,提倡喷灌、滴灌都做出了成绩,甚至有的项目计划过于超前;而在渠灌区仅进行了大中型灌区调查,对中小灌区以及田间节水抓得很少,有些不敢问津之势。为了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21世纪粮食安全,节水灌溉的重点应适当地向渠灌区节水转移。像泾惠渠灌区那样狠抓渠井结合、渠系配套、渠道防渗、平整土地、接方按成本收费,农民自动灌关键水,改变大水漫灌的习惯,大型渠灌区通过努力农业节水也可达标。

(二)全面节水和增援工业及生活用水,减轻农业用水的压力

1.工业和生活节约用水。提高工业和生活用水的重复利用率是关系到21世纪我国粮食安全的因素之一,布朗先生提出:在1995—2030年的35年间,中国生活和工业需水之和将要比现在净增加3200亿立方米,并提到在北方缺水地区无其他水源可用,只有挤占农业用水,构成农业用水最大的威胁之一。因此,非要十分重视工业和生活节水不可。我国工业节水潜力很大,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不高,大部分城市在30%—40%,中小城市更低,只有青岛、大连、北京、天津等城市达到70%,而日本、美国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在75%以上。1978年到1984年,北京、天津工业总产值分别增长了1.8倍和1.6倍,但由于采取了措施,使水的重复利用率从30%、40%提高到72%,73%。从而万元产值耗水量却减少了。如果全国能达到北京、天津的用水水平,每年可在现在用水量中节水150多亿米3。城市生活用水现人均161升/日水平虽然不高,但浪费仍比较严重,关键是缺少节水意识。到21世纪城市人口达8亿,生活水平提高,如果采取节水措施,可节水1/2或1/3。另外,对工业和生活用水排出的污水进行处理,实现污水资源化,做为灌溉用水,返为农用,也是减少对农业用水压力的重要措施。

2.修建南水北调工程,增加对北方工业和城市生活的供水量。从我国北方地多水少和南方地少水多的国情出发,从长远工、农业发展着眼,南水北调是必需的,应积极地作好前期工作,选择适宜的时机兴建。东线、中线明确为工业和城市生活供水是正确的。调来的水农民用不起,增加了工业、生活用水,可少挤占农业用水,对粮食安全有重要关系。调水增加工业、生活用水,也增加排出水量,可供农业利用。西线调水是解决黄河断流先天不足的问题,黄河横贯我国北方九省,是今后我国工农业发展的重要基地,关键问题是缺水,因此应加快和加强西线的前期工作。

(三)充分利用降水,发展节水增产高效的旱地农业

1.加大推广旱地农业增产技术力度。我国耕地面积19.5亿亩,其中灌溉面积7.5亿亩,旱地农业12亿亩,旱地农业是非灌溉农业,是充分利用降水的农业,因此它是节水农业的组成部分,和节水灌溉农业一样都有提高用水有效性的内涵。旱地农业在国际上受到许多国家重视,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粮食出口大国,粮食生产主要和全部靠旱地农业。我国黄淮海平原建国初期灌溉农业只占8%,92%为旱地农业。80年代初开始重视旱地农业,从“六五”开始国家列为攻关项目,在不同类型区建立了八个试验示范区。经过十多年试验研究取得许多成果。这些试区是:辽西风沙半干旱区(阜新),辽西低山丘陵半干旱区(喀左),陕西渭北半湿润偏旱区(合阳),晋东豫西旱农地区(寿阳),内蒙古后山半干旱偏旱区(武川),冀西北高寒半干旱区(张北),陇东高原半湿润偏旱区(镇原),宁南半干旱偏旱区(海源)。根据各试区的成果中国农科院归纳如下表的内容,随着雨量增加,增产的幅度增大,各试区增产都在每亩60公斤以上,高者增产235.8公斤。当前的问题是缺乏有力的组织领导和推广投入。旱地农业增产技术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目前又有不同类型地区发展现代旱地农业的试验成果,如将这些成果在6亿亩的旱农地区推广应用,按每亩增产粮食25—50公斤估算,则可增产1.5—3.0亿吨粮食,将对我国21世纪粮食安全做出更大贡献。

2.旱地农业加抗旱灌溉。旱地农业基本经验:蓄水保墒建立土壤水库,选用耐旱作物和品种,提高作物自身抗逆能力,培肥施肥增加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加上抗旱灌溉,增产防大旱。利用集雨蓄水工程或有限的水源发展抗旱灌溉,是投资少、实施快,节水增产明显的有效途径。如华北地区推行的打吊管井提取浅层淡水,以塑料软管(小白龙)直接灌溉到作物根部,每亩次灌水18立方米。东北地区推行的“坐水种”,从车拉人担发展到半机械化,已发展坐水种面积约5000万亩。在西北丘陵旱农地区近年发展迅速的集雨、窖水、微灌工程。如甘肃采取坡地铺地膜半亩,集雨约80米3,分蓄2—3个窖内,用手压泵,提水灌溉4亩地的模式,使粮食成倍增长。在宁夏半干旱地区也在大规模修建集雨水窖,如能和旱地农业采用的等高耕作、垄作、坑田、丰产沟种植等聚水保肥提高水分利用率功效的旱地农业增产措施结合起来,则增产效果更为明显,每亩可增产50公斤以上。

(四)加强管理和科技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