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温室气体污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温室气体污染范文1
【关键词】大气污染;现状;成因
引言
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同时,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加重,城市酸雨以及温室效应等问题所带来的后续反应已经逐渐加重,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存等都带来了很大威胁。加强对城市大气污染的问题治理就新的比较关键,这也是当前城市化发展当中比较重要的课题。通过从理论层面对城市大气污染问题的分析探究,就能有助于从理论层面为解决大气污染问题提供理论支持。
1.城市大气污染的特征以及现状分析
1.1城市大气污染的特征体现分析
城市化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品质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但环境污染问题尤其是大气污染问题在城市化发展中愈来愈突出。从大气污染的主要特征来看,在细菌的含量方面相对比较高。由于城市的人口相对比较密集,在绿化的面积上比较小等,这就使得大气当中有着大量细菌存在[1]。特别是在工业区的细菌量是比较大的,然后就是在城市的商场以及街道等领域的细菌含量比较高。这就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着很大的影响。
城市大气污染的特征还体现在,总悬浮颗粒以及可吸入颗粒物的含量相对比较高。对大气污染的成分分析来看,其中在二氧化硫以及可吸入颗粒物等方面的浓度是比较高的。这些物质是对人体有着严重危害的。大气污染当中的煤烟型是比较主要的污染类型。这就和我国对煤炭资源的应用有着紧密联系,在对经济发展的同时,煤炭的使用也对大气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大气污染中的新兴城市以及大城市的大气污染是比较严重的。
1.2城市大气污染的现状分析
从当前我国的城市大气污染的现状来看,主要的污染是以煤炭污染为主。我国作为煤炭能源消耗大国,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当中,比较突出的就是煤炭资源的消耗。在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下,家用汽车的增多,在汽车尾气的增加下,对城市大气的污染就有了加重。而这些大气污染最为主要的源头就是煤炭资源的消耗所致[2]。再者,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大气颗粒物污染的问题相对比较严重,以及在新兴的城市污染方面有了加重。在这些层面的污染方面,就对城市大气污染的严重性有了加强。
城市大气污染重的扬尘污染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城市的迅速发展期,由于对房屋的拆迁以及施工建筑等,就造成了大量的扬尘,对城市的大气环境有了很大影响,使得整体的大气环境质量大大降低。这就不利于城市环境的保护。对于这些层面的问题就要能充分重视,并要能找到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从根本上进行有效解决。
2.城市大气污染的成因以及防治的措施探究
2.1城市大气污染的成因分析
造成当前的城市大气污染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由于人们在环境保护的意识层面没有加强,以及在环境保护执法过程中没有加强,这就使得大气污染的问题比较严重。城市化进程中,政府的只能发挥是比较重要的,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推动有着重要责任。但是一些政府为了当地经济的增加,对环境保护的问题就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对环境保护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方面没有加强,这就必然会影响城市的大气环境质量。
另外,由于在对产业结构方面没有注重优化,在对能源资源的利用方面没有合理化实施,这就造成了大气环境的污染问题愈来愈严重。工业能源的消耗方面,主要是煤炭为主,在当前的可持续发展策略的实施过程中,由于没有充分注重能源利用的合理性,在产业结构方面没有注重优化等,这就造成了大气污染问题的出现[3]。还有就是在对大气污染的防治技术层面相对比较缺乏,这也是造成大气污染问题存在的重要因素。
2.2城市大气污染的防治的措施探究
为能有效防治城市大气污染,就要注重多方面措施的实施。笔者结合实际的情况,对大气污染的防治方法进行了探究,通过相应的方法研究,就能有助于大气污染问题的解决。
第一,加强居民的环保意识。对城市化进程中的大气污染问题进行防治,就要能充分注重让全民的环保意识得到加强,在城市的空气质量监控能力方面不断加强。环境问题在当前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愈来愈重要,加强大气空气的问题解决,就要从思想观念上进行及时性的转变。政府方面要将自身的职能充分的发挥,对大气环境保护的宣传工作妥善实施,能结合具体的大气污染问题的严重程度来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空气监测管理体系。注重对城市居民在大气环境保护层面的教育工作实施,从基础做起才能有利于保障大气污染问题的有效解决。
第二,加强法律层面的制度完善制定以及执行。大气环境的污染问题解决,要能从法律层面进行着手加强。通过法律体系的完善实施,注重城市大气污染的法律体系完善化建立,才能真正有助于大气污染问题的解决。在当前的法治化进程中,在法律方面的加强就能有效对大气污染问题得以解决[4]。这就需要按照《21世纪议程》以及《中国21世纪议程》当中的环保原则加以执行,并要充分重视对大气污染防治的法规原则加以严格的遵循。只有在这些层面得到了加强,才能真正有利于大气污染问题的解决。
第三,注重从产业结构方面科学化调整,对颗粒物的排放量最大化控制。城市大气污染问题的解决,就要能从根本上进行解决,在产业结构层面能够及时有效的调整。其中在重工业的污染源问题上就要针对性解决,对环保型以及技术型的重工业发展进行加大扶持,并对严重污染的工业发展进行整改以及关停等措施的实施,要能使得废弃污染物的排放量达到相应的标准。工业企业自身要在社会责任感方面良好树立,并能对自身的环保措施的实施有着使命感。只有在产业结构层面得到了优化调整,才能真正有利于大气污染问题的有效解决。
第四,注重城市扬尘以及机动车污染源的解决。城市大气污染的成因中,扬尘以及车辆尾气的排放是重要的污染源,这些都对人的身体健康有着很大威胁。这就需要能够注重将城市扬尘的污染治理工作得以完善化实施。在建设工程中的施工,就要在施工中设置围挡墙,防止扬尘的大量扩散造成空气环境的污染[5]。并要在汽车尾气的排放方面加强技术的应用,注重对汽车的环保检验的工作良好实施,对不达标的车辆要采取相应的手段进行解决,在尾气排放量方面能够达到一定标准。这些方法都是对大气污染问题解决的有效措施。
第五,对大气污染问题的解决,要能在资金投入上能充足化的呈现,在环境监测的工作上能得以完善化实施,以及注重植树造林的工作实施。通过多方面的手段方法实施,就能有助于大气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解决。
3.结语
总而言之,对城市大气污染的问题解决,就要能注重多样化措施的综合性利用,在技术层面以及管理层面和政策上等,都要能和当地的环境问题相结合,针对性的解决才能有助于大气污染问题的有效解决。希望能通过此次理论研究,能为城市大气污染问题的解决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郑娟,郭治敏,李刚.城市大气污染的治理方法探讨[J].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5(11).
[2]王海云.城市大气污染的特征及其防治研究[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6(03).
[3]张越,张国峰,佟霁坤.试论城市大气污染的治理方法[J]. 科技展望. 2016(06).
[4]乔晶晶.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现状及防治措施研究[J]. 企业技术开发. 2016(02).
[5]杜庆萍.浅析城市大气污染的治理措施[J]. 绿色科技. 2014(02).
温室气体污染范文2
关键词:大气;污染;对策
一、空气质量现状
2015年,市区PM2.5浓度均值为54ug/m3,比2014年下降15.63%,降幅排在全省第二,比2013年下降22.86%;市区空气优良AQI指数为73.3%,比2014年提高8.6%,增幅排在全省第二,比2013年提高16.2%;优良天数达264天,同比增加了29天,中度污染以上天数14天,同比减少了8天。
二、面临的主要大气环境问题
(一)自然因素
一是外来污染物扩散条件差。十二五以来,金华市大气污染呈现从煤烟型污染转变为复合型污染,污染带从局部逐渐扩展覆盖的特点。以PM2.5、PM10为主的细颗粒物、臭氧成为引起空气质量超标的主要污染物,空气中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细颗粒物(PM2.5等)、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臭氧等污染因子相互耦合反应,形成复合污染,在不利气象条件下,灰霾天气易发多发。冬季西北风为高空污染传输制造条件,扩散条件差的城市更容易出现重度霾,金华地处金衢盆地,山界明显,当自然屏障不足,当城市围墙有余,造成污染物吹得进、散不开,进来容易出去难。
二是自然禀赋先天不足。气候条件方面,金华与舟山、宁波、杭州、温州、台州等其他沿海城市相比,由于地处内陆,冬季风速小,气候干燥,昼夜温差较大,易形成逆温层阻碍空气对流运动,形成静稳态天气,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另外冬季降水相对较少,缺少雨水对空气的净化作用,也容易导致污染物不断累积。
(二)本地因素
一是机动车数量快速增长,尾气污染日益严重。近年来,金华市机动车数量每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全市汽车保有量增速为10.6%,市本级增速为11.1%。随着汽车数量的急剧增加,带来的汽车尾气排放也相应剧增,成为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二是城市建设步伐加快,扬尘污染直线上升。2012年以来,金华市实施扩大有效投资战略,各县市均上马“百亿工程”,建设增势迅猛,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在建工地数年增率超过25%,产生的扬尘量大,对空气质量污染明显。三是产业、能源结构不尽合理。全市重污染、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较高,电力、冶金、印染、建材等重污染行业集中,企业规模小、产业层次低、资源消耗大、区域布局分散等问题突出。四是生活及农业污染点多面广,监管难度较大。餐饮油烟、露天烧烤、燃放鞭炮、焚烧垃圾、农村农业生产秸秆焚烧等,对空气污染的影响也非常明显。这些污染源由于点多面大,监管较难,成为大气治理的顽症。
三、对策建议
(一)调整能源结构与产业布局
1、控制煤炭消耗,推行清洁替代。实行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大力实施清洁能源替代,加快天然气管网设施、汽车加气站建设,积极开发可再生能源,发展生物质能、太阳能、风电等新能源。2、创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深化建成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建设,禁燃区内不再审批高污染燃料锅炉,已建成的高污染染料锅炉拆除活改造使用清洁能源。3、优化产业布局。发挥金华汽车制造、电子商务等优势产业,发展节能环保、新能源材料、生物医药及装备制造业等新兴产业,加大实施“腾笼换鸟”,加快对二环以内化工、有色金属、印染等大气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
4、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淘汰电力、冶金、建材等重污染行业落后产能。全面开展燃煤锅炉淘汰改造;2017年底前,淘汰10蒸吨/小时以下燃煤锅炉。
(二)治理工业废气,加大污染减排
1、深化实施脱硫脱销工程。完成全市热电企业脱硫工程建设,所有燃煤锅炉和工业窑炉完成脱硫设施建设或改造,全面消除烟囱冒黑烟现象。2、加强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开展印染、炼化化工、涂装、合成革、生活服务、橡胶塑料制品、印刷包装、木业、制鞋、化纤等10个主要行业的VOCs整治,基本建成VOCs污染防控体系,VOCs排放量削减20%以上。
(三)防治机动车污染
1、严格机动车管理。加大机动车强制报废。实施机动车环保标志管理,全面实行“黄标车”区域限行;实施黄标车淘汰。2、发展新能源交通。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汽车,积极推广使用纯电动、混合动力等新能源车辆。每年新增或更新的公交车中清洁能源比例达到50%以上,在用营运公交车每年完成清洁能源改造10%以上。3、实施道路畅通工程。加快建设市区快速路系统,实现公共交通现代化。试行高峰限行、鼓励绿色出行、加快推进ETC工程等措施,降低机动车使用强度,促进道路畅通。
(四)整治扬尘污染
1、强化施工扬尘控制。积极创建“绿色工地”,实施施工工地封闭管理,做到施工现场围挡、工地砂土覆盖、工地路面硬化、拆除工程洒水、出工地运输车辆冲净且密闭、暂不开发的场地绿化、外脚手架密目式安全网安装“七个100%”。2、加强道路扬尘治理。一是加强城区劣质路面改造。尽量减少道路颠簸导致的遗散漏现象;二是对运送易扬尘物质的车辆,实行登记管理,安装加盖式或封闭式装置。三是加强道路保洁,提高市区道路洒水频率和机械化清扫程度。
(五)控制烟尘废气
1、禁止露天焚烧,试行烟花禁燃。落实生活垃圾处置包干责任制度,禁止露天焚烧生活垃圾,实行露天烧烤定点定时管理,严格控制露天烧烤。加大烟花爆竹禁燃力度,试行市中心烟花禁燃。2、实施餐饮油烟干洗废气治理。加强油烟排放监管,持续推进实施《浙江省餐饮油烟管理(暂行)办法》,建立健全餐饮油烟净化设施定期清洗和长效监管机制。开展干洗业废气污染排查,实施干洗设施废气治理,强制回收干洗溶剂。
(六)禁止秸秆焚烧
按省政府要求,建立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制定综合利用扶持政策,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农村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基本消除秸秆露天焚烧。
参考文献:
温室气体污染范文3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是清华大学环境专业的主干学位课程之一,1999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材被评为国家级精品教材。作为配套实验课程,应当紧跟当前大气污染形势以及学科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在实验项目与内容设计及优化、实验设备研发、实验教学方法的改进等方面,下大力气对课程加以建设与完善。
1.实验课程存在的问题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是向学生传授大气污染控制的原理、方法、设备及相关工程计算的主干专业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大气污染基础知识、燃烧与大气污染、颗粒物的形成机制、颗粒物的控制技术与设备、汽车尾气排放控制等,其涵盖很多学科领域,如数学、物理、化学、流体力学、气溶胶力学以及气象学等,同时涉及到众多生产行业的污染排放,如冶金、化工、电力、建材、机械等。由于受经费、场地等条件的限制,国内多数高校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课程发展缓慢,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我校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课程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1.1 缺乏完善的实验课程体系,实验内容单薄
20多年来,我校大气污染控制理论课程的建设与发展一直处于国内领先,然而大气实验课的课程体系一直未得到建立,实验内容相对单薄。早期仅设置了2个实验项目:旋风/布袋除尘实验、湿法脱硫实验。这2个实验主要是通过设定某一工况参数,测定相应的除尘效率、脱硫效率。其不足在于:缺少与理论课重要内容如机动车尾气排放控制相对应的实验项目;未能体现大气污染控制的最新进展与技术;以验证为主,难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在大气污染形势如此严峻的现状下,上述单一的实验课程体系及实验内容显然不能满足大气污染控制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
1.2 硬件支持严重不足,难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与环境监测实验、环境微生物实验等基础性实验课有所不同,大气污染实验更偏重工程性,更注重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大气污染实验课程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然而,大气污染实验所涉及到的仪器设备一般比较昂贵、占地面积较大,导致专用于该实验课程的仪器设备台(套)数严重不足。同时,旋风/布袋除尘实验、湿法脱硫实验运行多年后,设备老化问题严重,故障频发。上述状况严重影响了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尤其经教学改革后,“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成为专业必修课,全年级80多名学生,仅有2台实验设备,顺利开展实验教学的难度很大,教学效果不好,难以实现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有关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的目标。
1.3 教学方法及手段单一
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主要是现场简单讲解实验步骤与仪器设备的使用操作,实验过程主要以验证为主。由于大气污染控制涉及到的原理、计算比较复杂,枯燥的讲解与简单的实验过程往往导致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同时,由于该门课程面向大三学生,与低年级学生相比,高年级学生对课程的要求更高。要充分调动他们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培养对大气污染控制的科研兴趣,需要从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上多做工作,不断更新。
2.实验课程的建设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以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实践教学中心的建设为契机,结合近10年来我校在大气污染控制方面的科研成果的积累,从实验内容、实验设备、教学方法等方面着手,对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课程进行了大幅度改进与提高。
2.1 增加实验内容,优化实验课程体系
近5年来,我们通过仔细调研,结合理论课的主要内容、我国大气污染的现状,以及控制技术的最新进展,对实验课程体系进行了不断充实与完善。增设了电袋除尘、机动车尾气排放检测、氮氧化物的催化转化、干法脱硫等4个实验项目。这样一来,加上原有的实验项目,基本覆盖了理论课内容的主要知识点,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大气污染控制实验课程体系。研究表明,工业烟尘排放对大气颗粒物的贡献占一半左右。过去工业烟尘的净化治理主要以电除尘器和布袋除尘器为主,但随着不断加严的工业烟气排放标准的制定,这些传统除尘技术的局限性也日益明显,主要表现在对细小颗粒物的除尘效果不理想。而复合电袋除尘技术则对于粒径范围0.1〜50pm的飞灰颗粒的除尘效率能达到99.99%,因此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与发展具有很大潜力。清华大学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一直从事大气污染控制相关研究与应用,并开展了大量的电除尘器与布袋除尘器方面的相关研究与设计。为了让学生掌握最新的除尘技术,并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我们通过反复论证与实验,在有关教学经费的支持下,自2011年开始,在实验课中增加了“电袋除尘实验”这一项目,很受学生欢迎。
机动车尾气排放是中国城市大气颗粒物的另一主要来源。随着城市机动车排放量的快速增加,中国大气污染类型也由过去的煤烟型为主转为煤烟一机动车复合污染型。此外,由于城市规划与复杂工况等因素影响,弄清机动车尾气排放特征、排放因子、排放贡献,成为控制机动车污染的必要前提。根据上述现状,结合清华大学近10年在机动车排放方面的研究成果,我们设计了典型工况下机动车尾气排放特征检测这一实验项目,由学生自己进行操作,采用真实车辆进行测试。同时,与“氮氧化物的催化转化实验”有效结合,使学生不但了解机动车尾气的排放特征,更能掌握尾气的净化控制技术,从而极大提高了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与科研兴趣,成为具有科研成果转化特色的实验项目。
2.2 研发先进的实验设备,增加实验仪器台套数
为了解决实验设备少的局限,一方面,对已有的实验项目,尽力增加设备套数,如除尘实验中所需要的烟尘采样器,由原来的1套增加为3套。另一方面,针对每一项新增实验项目,不但研发相应的实验设备,并购置所需的配套仪器,例如,在研发设计电袋除尘设备的同时,配套购置了所需高低压控制电源;在研发设计氮氧化物催化转化设备的同时,购置了2台烟气分析仪;在增设机动车尾气检测实验项目的同时,购置了所需的尾气检测仪。目前,专用于大气实验的设备及仪器,已由原来的3台(套)增加为现在的13台(套)。这些设备的研发与购置,极大促进了大气实验室的建设,使教学效果焕然一新。
2.3 改进教学方法,使教学手段多样化
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并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科研素养,是实验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我们改进了实验教学方法,通过与科研的有效结合,把相关的科研最新进展融合到每个实验项目中去,进行启发式教学。由于大气污染实验课具有很强的工程性,往往一个项目需要数名学生互相配合才能完成。尽管经过大幅度建设,实验设备的数量显著增加,但相对于学生数量来说,仍然有限。因此,我们采取每个实验项目分小组进行的办法。各小组通过讨论,自己设定工况与参数进行探究性实验。如电袋除尘实验,可以通过改变加料量或者改变二次电压,测定不同参数下的除尘效率;机动车尾气检测实验,则可以探讨发动机转速与尾气排放量与组成特征之间的关系。
实验教学环节则由原来的现场简单演示,改进为先课堂讲解、后现场演示。课堂讲解是通过建立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当前丰富的网络资源,在实验内容、实验步骤的讲解中穿插图片、动画、视频等素材,制成生动的多媒体课件,实现多媒体教学。由于大气实验涉及到的设备及仪器比较多,而且构造复杂,仅靠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学生难以全面掌握。因此,课前预习环节尤为重要。通过一些实验模型使学生事先对设备结构及原理有所了解,现场演示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结束语
温室气体污染范文4
关键词:环境污染;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F42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3-76-2
0 引言
当今,为避免日益严重的生态和其后灾难发生,治理环境污染,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共识。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与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近年政府与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也随之空前提高。以北京为例,2011年9月,北京市出台并下发了“十二五”时期绿色发展规划:北京确定未来5年单位GDP能耗在现在基础上下降17%,单位GDP碳排放下降18%,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22%,资源产出率5年提高15%。要实现以上目标就要对现有的能源结构进行调整。
造成环境污染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能源的其利用效率及其种类是不可忽视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因此为了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同时还需要大力发展对环境污染较少的现有能源。当今三大一次能源中天然气燃烧后产生的污染物(CO2、NOX)较煤炭、石油少,而且不产生废渣,正是适应当今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这样一种能源。
1 我国当前所面临的环境污染问题及天然气的环保优势
1.1 我国当前环境的主要问题及主要污染物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对能源的消耗也逐步增大,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其中以酸雨、温室气体排放和空气污染问题为代表。
1.1.1 酸雨
酸雨可使土壤酸化,可以导致农作物减产、破坏森林、腐蚀建筑物。酸雨在我国广泛分布,面积超200多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约为30%,是世界3大酸雨区之一。酸雨中硫酸占60%,硝酸占32%,盐酸占6%,其余为碳酸和微量有机酸。大气中SO2的主要来源是煤炭与石油的燃烧,NOX的主要来源除煤炭和石油的燃烧外还有汽车尾气的排放。
1.1.2 温室气体
随着全球变暖问题的加剧,温室气体的排放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1997年联合国的《京都议定书》成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第一部国际性法律性文件,对各国温室气体减排做了明确规定。我国温室气体的排放主要是燃烧煤炭、石油等高碳高硫化石燃料所导致。
1.1.3 大气污染物
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构成物是PM2.5、SO2及NOX,其成因主要也是由于煤炭、石油的燃烧所导致,特别是煤炭的燃烧。
1.2 天然气的环保优势
1.2.1 污染小
因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碳氢比与其他烃类燃料小,属于低碳能源,所以燃烧时对空气的需求量也较小,燃烧后烟气中的所含污染物SO2、NOX、CO、CO2及固体颗粒物等也低于其他矿物燃料,特别是低于煤炭燃烧后所产生的固体及粉尘污染物。按照燃烧所产生的热量相同计算,天然气所产生的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为煤炭的1/2,石油的2/3;所造成的空气污染是煤炭的1/8000,石油的1/4。因而,将天然气作为燃料不但可以减少大气污染还能降低温室效应。
1.2.2 燃烧效率高
天然气的热值因气源产地的不同,在32―35MJ/m3,1kg重的标准煤的热值为29.308MJ,1kg石油的热值是20.515 MJ,相比较,天然气是是一种高热值燃料。而且相比较固体、液体燃料,天然气更容易与空气充分混合,因此燃烧更完全,燃烧效率也较高,天然气可以称为清洁能源。
1.2.3 经济性好
天然气是一种重要的一次能源,而其他气体燃料(如:液化石油气、煤制气等)则是经过加工的二次能源,按照当前的市场价格计算,在用户端得到相同的热量时,天然气与其他气体燃料的价格比是: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煤制气=1:1.4:1.1。因此天然气与其他气体燃料比较具备经济优势。
1.2.4 安全性好
首先天然气相比较其他气体燃料(如:液化石油气、煤制气等)基本不含有CO有毒成分。其次,天然气的爆炸极限为5%―15%体积,人工煤气的爆炸极限是6.5%―36.5%体积,二者相比较,天然气的爆炸极限较人工煤气窄。因此,天然气较其他气体燃料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2 我国天然气未来的需求趋势
煤炭、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三大一次能源。在我国煤炭是使用占比最大的一次能源,同样一吨油当量的天然气和煤炭相比,天然气热值高、效率高、污染小。因此目前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显然不符合节能减排的长远发展,大力发展天然气势在必行。为此北京市已在《北京市总体规划(2004―2020)》明确提出:2020年本市城镇居民天然气普及率至100%,农村乡镇天然气普及率达到90%的目标,并于2014年开始逐步淘汰污染严重的燃煤锅炉等设备,计划到2020年前完成全市煤改气工作。
①我国人口的不断增长,特别是计划生育政策单独二胎政策的放开,将会导致天然气需求的增长。
②广大群众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也将使天然气需求不断增长。
③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是拉动天然气需求增长重要因素。
④天然气热效率较煤炭、石油更高,是一种高效能源,可供用户高效率使用,因此越来越多的用户会选择天然气。
⑤随着我国天然气探明储量的不断增加,客观上使我国减少了对煤炭、石油的依赖,而增加了对天然气的需求。
⑥天然气作为能源的同时,也广泛地应用于化工、商业、运输业和发电等行业。而且,未来随着天然气市场的不断完善与我国经济发展、城镇化、工业化步伐的加快,也必将导致天然气需求量的增长。
3 我国天然气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①储量少
目前全球已探明的天然气总储量为1882327.6亿m3,我国的探明储量为30299.2亿m3,占比为仅为1.61%。
②开采难度大
我国已探明的天然气大多分布于西部偏远地区,地表多为沙漠、戈壁、山地,地质条件较差,且远离消费市场,因其开采、运输不便,从而将导致成本增加。
③我国基础设施落后,输气管网缺口大,安全供气能力较差。
④我国天然气利用技术落后,消费结构不合理,利用率较低。
⑤供需不均,严重依赖进口。
据国家发改委统计数据,2012年国内天然气产量1077亿m3,同比增长6.5%,天然气表观消费量1471亿m3,增长13.0%。与我国产量相比,供气缺口达394亿m3,预计2020年缺口将达到800亿m3,因此,我国天然气呈现出供需不均,依赖进口状态。为此,我国在2013年9月与土库曼斯坦签订的年供气量250亿m3的天然气进口协议后,又于2014年5月与俄罗斯签订的为期30年,每年供气380亿m3,合同额为4000亿美元的天然气进口协议。
4 天然气事业发展对策分析
4.1 继续扩大天然气消费量的快速增长
随着经济发展与我国先期建设的天然气长输管线及储气设施的不断建成投入使用,预计到2020年全国天然气需求将比2010年增长1倍,达到2500*108m3/年,年均增速在10%左右,至2030年如果全国中等规模及以上城市将全部使用天然气,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所占比例将由现在的不到5%提高到10%以上。因此,为实现天然气消费量的快速增长,我国应继续加大对天然气管网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
4.2 提高天然气在目前一次能源结构中所占比率
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必定将越来越严格地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因此,作为清洁能源产业的天然气工业也将得到快速发展。例如:发展天然气冷热电联供系统、推广LNG汽车等。
4.3 建立市场机制
当今世界如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通过公开准入方式的天然气市场竞争机制。根据美、英经验,建立市场竞争机制,放松天然气的价格管制并不会使气价上涨,反且有利于增加消费量、稳定或降低天然气价格,并且有利于开发市场。
4.4 发展非常规天然气
非常规天然气主要有致密砂岩气、页岩气、煤层气等,其成分的80%以上为甲烷气体。全球非常规天然气的蕴含量是已探明常规天然气储量的4.5倍,而在我国的非常规天然气主要为致密砂岩气,其蕴含量约为常规天然气的5倍。
但其开发难度也相对较大,成本相对较高,我国目前已基本掌握非常规天然气的开发技术,但仍需进一步降低开采成本,才能使非常规天然气逐步进入市场。
5 结论
天然气因其碳排放量及粉尘、废渣等污染物排放量相对煤炭、石油较低,供给相对风能、水能、太阳稳定,因此,天然气将是实现低碳发展的关键能源。
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及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天然气作为一种重要的一次能源,其所扮演的角色也将越来越重要。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就要改变我国目前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大力发展天然气是大势所趋。
参 考 文 献
[1] 詹淑慧.燃气供应[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 姜正侯.燃气工程技术手册[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3.
[3] 王蓉.城镇超高压天然气管道的选线[J].煤气与热力,2005(09).
[4]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与城乡建设部.
温室气体污染范文5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王书肖课题组与美国环保署合作在《环境与健康展望》(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和《环境科学与技术》(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期刊上分别在线发表题为《北半球1990-2010年间颗粒物引起的早逝人数变化趋势》和《减少颗粒物冷却效应带来的意外收益》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1990-2010年间细颗粒物(PM 2.5)污染引起的北半球早逝人数变化趋势与排放归因,并发现PM 2.5除了直接导致空气质量恶化外,还会通过大气动力学过程,加剧不利扩散条件,进一步造成污染物浓度的提高和早逝人数的增加。颗粒物辐射效应会改变大气动力学过程,进而导致空气质量的进一步恶化和更大的健康损失。
规模化养猪场粪污排放对水体和食品安全的潜在风险
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应光国课题组开展了耐药基因从养猪场到周边环境及农田蔬菜的传播和扩散研究,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环境》。该研究不仅观察到耐药基因从污染源(养猪场)到受纳环境(蔬菜地和纳污河流)的扩散,也发现耐药基因进入环境后呈现出的多样化。在施用粪污的农田蔬菜中均发现了抗生素残留和耐药基因。这些蔬菜如果仅用家常清理办法处理,仍然不能将耐药基因的相对丰度降低到自然状态下的背景值(如对照蔬菜)。因此,通过食用此类蔬菜及饮用地表水源等途径而使人类暴露于抗生素耐药基因或抗生素的潜在风险。健康风险评估时应考虑通过食用蔬菜或饮用水等途径形成的耐药基因及抗生素的暴露风险。
高寒湿地温室气体排放研究
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贺金生课题组报道了高寒湿地温室气体的排放对水位降低和氮沉降的响应,并探讨了温室气体排放变化背后的微生物学机制,相关成果发表于《全球变化生物学》。青藏高原高寒湿地是三江之源,亚洲的水塔。近年来高原经历的快速气候变化和日益增多的人为活动,导致了湿地水位的下降和氮沉降的增加,而这些变化可能极大地影响高寒湿地温室气体的排放。以前的相关研究多集中在高寒湿地温室气体排放的时空异质性,或局限于单种温室气体对环境变化(水位降低或氮沉降)的响应分析上。该研究首次探讨了全球变化对高寒湿地三种温室气体综合温暖效应的影响。
温室气体污染范文6
关键词:能源效率协同效益;气候变化政策协同效益;定量方法;国际实践
中图分类号:X-1 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sn1003-8256.2013.03.001
概要
提高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效率并改用低碳的能源可大幅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和减少其对气候变化所造成的影响。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这些措施也可以直接减少许多由气候变化以外因素所引起的但是有危害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可能性。协同效益指除主要政策目标以外,由该政策方案带来的其他正面影响。进行政策分析时,要对政策方案的实施成本以及实施后对社会带来的积极影响进行预测和比较分析。实施节能减排政策方案之所以会面临政治阻力,原因之一是很难对政策方案能带来的益处进行量化。一方面,气候变化减缓政策带来的好处往往是全球范围内的、长期的、以及不确定的。由于实施成本高,能源价格补贴往往减损能效政策可能带来的成本效益。另一方面,实施这些政策方案除可直接改善空气污染情况,其产生的协同效益(如健康状况获得的改善、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基础设施损坏情况的减少、当地的生态系统获得改善),通常是短期的、当地可以直接受惠的。其效果相比于减缓气候变化政策带来的好处,确定性要高,成本效益通常也高于节能本身的成本效益。所以,如果提高能效和减缓气候变化的政策能够纳入协同效益概念,这些政策的公众接受度可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政策方案能否尽早被接受 尤其重要。因为在发展过程中如不考虑协同效益,可能因为固守在次优的技术与基础设施,长远来看,成本反而更高。
提高能效和燃料转换效率是温室气体减排战略的一部分。过去二十年,很多研究显示这两方面带来气候变化以外的好处,多半介于这些政策方案实施成本的30%到超过100%。国际上,政策制定者对于分析能效政策和燃料转换效率政策同时纳入对温室气体和非温室气体两方面影响的探讨愈来愈感兴趣。欧盟、美国与日本已开发出一套相当成熟的方法。
1 协同效益定量方法的一般步骤
本报告使用定量方法计算节能减排政策的协同效益时,采取四个步骤:(1)计算政策的基本情景与其他可能发生的情景以及彼此在排放量上的差异。(2)使用空气污染扩散模型或以简化的方式对污染物浓度进行描述和比较。(3)对每个情景可能会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测和相互比较(例如使用人口经过调整的C-R方程,找出对健康的影响)。(4)计算这些影响产生的经济效益,并与其它政策方案情景的实施成本进行比较,从而预估由特定的污染物造成的成本。
2 协同效益的模型、指南和应用研究
通常,协同效益的定量工作可分为三类:(1)协同效益模型;(2)事前的政策评估方法;(3)由学者建立的框架,意在改善这方面的研究,并将协同效益应用到更多的地区和政策方案上。 表ES-1将协同效益定量方面的几个重点模型、指南和框架做了摘要。
3 降低不确定性和简化方法
协同效益的理论和研究仍在发展中,即使是最先进的研究,在许多方面仍然存在着不足。用于预测能耗与温室气体排放增长情况的模型在开发时就包含了高度的不确定性,这是因为能源需求量的增长与经济环境的变化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所以对这两方面进行的预测,从科学的角度而言并不是十分精确的。数据的有效性是引起不确定性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将流行病学中的数据,应用到数据采集地点以外的地区。但是,政策制定者经常面临不确定性,即便协同效益研究也含有不确定性,因此,不确定性不应该成为进一步发展与使用协同效益分析方法的阻力。敏感性分析可以作为探讨不确定性来源的重点战略,我们建议所有的协同效益研究都应该包括敏感性分析。
此外,用于简化协同效益分析的几种方法已证明对发展中国家有助益。 根据事前确定的评分标准进行的定性影响评估,可作为评估潜在协同效益的第一步,从而研究人员可以确定问题的优先顺序,然后决定要使用何种定量方法。简化定量工作,可使用简化的线性方程和指标如吸入因子来替代大气扩散模型。但使用时要注意,因为会大幅降低输出的准确性和透明度。限缩研究范围有几种做法,例如限制协同效益分析只能用在优先考虑地区(如重点都会区);在大范围的地区使用解析度较高的模型以找出平均的影响幅度;只研究重点污染物如十微米悬浮微粒物质(PM10) 和二点五微米悬浮微粒物质(PM2.5);对人口结构的描述不必过于详尽、缩小调研的人口类型和人口数(例如只调研成人,并视这些人具有同质性);以及面对交通运输等复杂的行业部门时,则要根据经验法则。要简化分析方法,也可从影响层面的检验数量下手。尝试对生态系统造成的高度不确定影响进行定量分析和计算成本效益,协同效益分析可以仅专注于流行病学上已知对人类健康危害最大的部分。一个建议的做法是:开发一套与当地相关、涵盖所有流行病相关数据的数据库,某些领域已有针对地方所开发的模型。这类模型仅专注于优先重点行业部门与技术并考量经验法则、缺省值以及适用于当地的经济效益标准。不过,经验较丰富的国家在推广国际最佳实践模型软件工具包,如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使用的“温室气体―空气污染相互作用和协同效益模型”(GAINS)时,收获通常比较多。再者,制定一本全国适用的指南 (参见美国和日本近几年的做法),将有助于将协同效益研究纳入国家政策方案的做法标准化和将输出结果标准化,从而利于不同研究间的相互比较。
最后,由于针对影响程度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和采用简化方法的争议很多,在应用到不同对象时,研究结果可能有很大的出入。对健康影响进行定量分析的最新方法,如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 (DALYs) 和 Quality-Adjusted Life Years (QALYs)有望消除关于成本效益方面的争议,并建立一套统一的、具全球可比性的影响评估方法。一些简易的协同效益计算方法对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有帮助作用,不过,在采用大多数的简易方法前,必须先投入大量心力进行标准化,从而确保使用简化方法但不会导致研究结果的错误或者相互矛盾的问题出现。
表ES-1协同效益定量方面的几个重点模型、指南和框架摘要
模型、指南或研究 类别 模拟空气污染物 建模步骤
温室气体-空气污染相互作用和协同效益模型
(英文简称GAINS) 模型 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氨 (NH3)、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总悬浮颗粒 (TSPs)、粒子状物质 (PM10和 PM2.5)、二氧化碳(CO2)、 甲烷(CH4)、一氧化二氮(N2O)、六氟化硫(SF6)、烃(HFCs)和 全氟化碳(PFCs) 一个由上至下的模型,可对空气污染排放活动进行预测;
使用者可从中选择多个污染控制技术、节能措施、燃料转换措施,模型可据以预测排放水平;
使用大气扩散模型进行排放水平预测,用以找出新的浓度;
对多方面的影响进行建模:包括通过曝露于细颗粒和地面臭氧方法,从而减少对人体健康的负面影响;通过注入大量酸化和营养素丰富的化合物,从而减缓对植被的破坏;京都议定书考虑减少六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人类健康损害的计算基础是减损的寿命、统计学上减损的寿命与每年死于非命的人数。
改善空气质量的简易互动模型
(英文简称SIM-Air) 模型 PM10、PM2.5、NOx、SO2、VOCs、CO2. 1. 使用者自己可对推升排放量的活动,进行预测;
2. 一个由下至上的模型,使用者可选择不同的交通工具、节能技术和措施、不同的燃料、改变排放源的地点;
3. 使用者可将排放数值输入外部污染物扩散模型,从而找出新的浓度;
4. 可计算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和超过空气污染限度的程度;可计算健康影响的经济效益。
综合全球系统模型
(英文简称IGSM) 模型 CO、VOCs、 NOx、 SO2、NH3、炭黑和有机碳、CO2、CH4、 N2O、SF6、 HFCs、PFCs. 一个由上至下的模型,可对空气污染排放活动进行预测;
使用者可选择不同种类的燃料、节能技术和措施、污染控制技术、能效以外的技术、调整家庭活动和技术、选择碳封存和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系统(IGCC)技术,从而预测温室气体排放水平;
使用大气扩散和海洋系统模型,进行排放水平预测,从而找出新的浓度;
对环境质量改善进行建模,并模拟改善后对主要生产力的影响,但未对健康造成的影响进行建模。
美国环保署综合环境战略计划
(英文简称IES) 事前评估指南 CO2、PM10、PM2.5、臭氧、SO2、 CO、NOx、铅 使用多种井然有序的方法,对排放量进行预测;
使用者可选择不同的技术和措施,多半是应用于交通运输部门的空气污染控制技术或活动;
使用空气扩散模型或更简化的方法;
根据当地或其他地区的有关于影响方面的数据,计算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也可用于计算成本效益。
日本气候变化项目协同效益定性评估方法手册 事前评估指南 SOx,、NOx、烟尘、粉尘、CO2.
使用者评估影响时,可选择要使用定性或定量方法;
使用者进行定量分析时,可选择不同的技术和活动,并依据数据输入要求选择合适的计算公式 ;
模型提供空气、水和废弃物污染方面措施的输出值,但不对影响评估使用扩散模型或定量分析。
黄金标准程序模型 事前评估指南 NOx、 SOx、 铅、一氧化碳、 O3、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POPs)、 汞(Hg)、氯氟烃 (CFCs)、卤素、可吸入的悬浮颗粒物(RSPM)、NH3、PM10、挥发性有机物、 TSP、灰尘、异味
符合技术和活动(可再生能源、能效或对废弃物的处理)相关规定的CDM 项目开发人员,可在黄金标准程序模型项目注册内设立一个项目账户;
项目规划人员与当地社区合作,根据多项评估影响程度的标准,确立社区欲达成的目标;
申设项目账户一旦获准,项目开发人员可根据项目指南,设立基准线并规划如何对影响程度进行计算;
项目开发人员针对各项标准,建立监测系统;项目获得当地社区或第三方审计人员核准后,该项目会收到由注册区寄出的证书。
让交通运输协同效益方法成为主流:交通运输政策评估指南 事前评估指南 NOx、PM、 CO、CO2 使用者会看到多个由下至上的建模方程,这些方程可计算实施交通运输相关技术、更换燃料种类和方法(如状态切换措施)后所产伤的协同效益;
在入选措施的执行力度上,将取自经验或来自使用者的数据,套入方程中,从而预估排放量或调整的活动内容;
使用者可使用简易的定量公式,对影响程度进行评估。
气候成本项目 事前评估中
应用研究 SO2、 NOx、VOCs、 NH3、PM2.5 使用由上至下的” 温室气体-空气污染相互作用和协同效益模型,对推升排放量的活动,进行预测;
使用不同的节能技术、换用不同的燃料、使用传统的污染控制技术等技术措施,要符合既有的节能规定以及控制非温室气体污染的相关规定;
使用大气扩散模型;
计算对人类健康、实体基础建设与主要农业生产力等方面的影响,并计算经济效益。
欧洲环保署对温室气体减排政策在空气质量方面的协同效益之分析 事前评估中
应用研究 NOx、 SO2、PM10、PM2.5、CO2、CH4、N2O、SF6、HFCs、PFCs、NH3、非甲烷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一个由上至下的模型,用于预测推升排放量原因;
一个由上至下的模型,可根据二氧化碳排放量上限、用尽所有可用的技术、持续使用空气污染控制技术等条件,预测排放量的变化;
使用空气污染扩散模型,从而找出新的浓度;
每个情景涵盖的影响层面包括:人类健康、植被受损面积、由于酸化受损的森林面积、由于水体富营养化受损的土地面积。有关于人类健康影响方面的经济效益计算。
ExternE 项目模型 事前评估中
应用研究 SO2、NOx、PM10、PM2.5 、非甲烷挥发性有机化合物、NH3、 特定重金属、 CO2、 CH4、 N2O、SF6、 HFCs、PFCs 能耗需求数据来自”政府间气候变化湾门委员会”(IPCC)的估测值;
使用者可根据换用不同燃料,选择能够符合用能需求的燃料组合;
使用大气、土壤、水污染扩散模型;
就健康、农业生产量、造林进度、地球暖化与其他危害方面,进行定量分析;并对健康、农业、实体基础设施成本、气候变化和对生态系统的破坏等方面造成的影响,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看不见的能源成本 学术框架 SO2、NOx、PM2.5、PM10 根据现有的用能需求,对四个行业部门的发电做法,进行建模,并对建模结果互为比较;
根据使用的燃料组合,计算工厂的用能和排放量;
使用大气扩散模型分析排放量;
对人类健康、谷物与木材的收成情况、建筑材料、休闲、能见度、生态系统服务与气候变化等方面的影响,进行评估。
中国模型内的温室气体减排政策的协同效益 学术框架 PM、 SO2、NOx、CO2 根据发电成本,使用混合模型对用能需求与用能需求趋势,进行预测;
由于本模型对价格做出约束,所以可以根据选用的技术,预测排放量;
使用大气扩散模型估算排放量;
使用吸入因子找出健康受损程度并从成本效益角度进行分析。
美国电力行业减碳政策使用Future模型进行协同效益评估的相关资源 学术框架 NOx、SO2 一个由上至下的模型,用于找出电力需求量;
更换燃料种类造成排放量的变化;根据对碳价格的预期和必须符合污染相关规定的前提下,高效发电技术的执行情况;
使用大气扩散模型,找出污染物浓度的变化情况;
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程度进行建模与成本效益分析;其他影响包括减少使用传统污染控制技术的成本。
参考文献: